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15 09:56:33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例1

课外阅读是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是学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重要平台。然而,据调查研究,目前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一是选择面窄,主要围绕教辅资料,纯为考试服务,真正看名著的微乎其微;二是盲目追星,追赶潮流,网络小说、武打言情小说、漫画书是大多数同学在课余时间的首选;再加上僵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忽视学生是作品的意义建构者,课外阅读缺乏必要的组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堪忧。

针对此种情况,笔者从教师的角度,就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提三点建议。

一.做学生课外阅读的先行者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要教育学生,教师自己的榜样作用不能削弱。要学生每天积累古诗词、名言警句,进行阅读,教师必须先读,并说出这些篇目的好处,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要求学生对阅读名著感兴趣,教师先要自己读进去。教师要广泛阅读,多读书,才能从书海中筛选出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并推荐给学生。凡要求学生必读的书,教师要先读这些书,知道这些书写什么在那里可以找到或买到。以后才有资格与读过这些书的学生交流,学生读过的好书向教师推荐,教师也要虚心学习,确认是好书也可以向其他学生推荐。只有这样,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同时给学生做出表率。

二.做学生课外阅读的引路者

1、推荐优秀书目,供学生自由阅读。学生受年龄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对书籍的辨别选择能力比较弱,课外阅读往往求奇求快,只看一些有趣逗乐的书籍。即使看到一本好书,也缺乏细读研读的良好心理。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书目,提高学生选读兴趣和能力,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2、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教师要教会学生会使用工具书,掌握工具书的使用,学生就多了一位无声的老师,也掌握了一种学习本领,阅读的道路上就可以自己排除常见的“拦路虎”,这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条途径。

3、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读者在读书过程的情感体验、感悟、引发的思考等思维的火花,还有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等,只有借助读书笔记或在书上圈划、批注等进行记录,才能把这些稍纵即逝的收获保存下来。而不是自己的书是不能随便在书上圈圈点点的,所以要求学生每人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

4、保障课外阅读的时间。每周学生能够自由支配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小学生平均每天有一个小时,中学生有半个小时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注意适度,每周都要有两节课外阅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一些好书好篇目去研读品味,读出成效来,把那些只需基本读通、了解大概内容的书或篇目留到寒暑假让学生阅读。

三.做学生课外阅读的促进者

1、建立班内小小图书馆。倡议每学期每个学生购买1―2本课外书,争取家长的同意,在班内建立小小图书馆,课余时间供学生阅读,每学期下来每个学生就能读上几十本不同的书,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2、做好读书统计及跟踪。学期初,教师与学生商定当学期的课外阅读计划,每半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一次统计,检查读书笔记,公布学生阅读的书目做笔记的字数和完成读书计划的进度等。通过小组评议、班委会评议,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评价、建议和要求。据此评出每月课外阅读的先进分子,并将每一个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家长反馈。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例2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其中心环节。近几年兴起的“群文阅读”,得到许多阅读推广专家学者和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关注,已成为语文阅读的最新发展趋势。“群文阅读”立足于践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牢牢把握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突破并极大拓宽学生阅读资源的结构和来源,是对传统语文的阅读教学思想的有效补充和重要创新,有利于小学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发展。

一、“群文阅读”的内涵

“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学者赵镜中提出,他认为统整课程推动了教师的群文阅读教学尝试,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1]。所谓“群文阅读”,即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2]。大陆名师蒋军晶等人对群文阅读进行了大量成功的实践教学,其中蒋军晶老师上的《创世神话》群文阅读课,引起了各位专家学者和教学一线教师的关注和赞赏。

二、“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可能性

随着知识容量化和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到来,需要人们在复杂的资源中进行信息的自由提取和有效聚合,实现个体的自我建构,从而对人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课题。因此,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应运而生。同时,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本身存在“少、费、差、慢”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主要可从改变阅读材料和阅读策略两方面入手,“群文阅读”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二)“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群文阅读”是基于语文学科基础上的特色课程,有利于彰显学校的特色课程文化,从而营造书香型校园,提高整体校园文化的水平。另外,“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改变教学理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学活力,形成学校良好的教研文化。同时,“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品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吸引他们在阅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的建设及途径

“群文阅读”是依托小学语文学科而建立起来的特色课程,本文主要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来研究。

(一)师资队伍的建设

“群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生成的阅读课堂,需要教师开阔的阅读视野、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开放的阅读胸襟和灵活的教学机智。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师要转变自己的阅读教学理念,除了单篇阅读教学,应尝试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重视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指导阅读技巧和方法,充分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另外,除了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和境界之外,教师之间也要相互合作,如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成立专门的“群文阅读”研究小组,为丰满课堂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实践。同时,学校可邀请专家学者或者优秀教师进行群文阅读讲学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研讨,推动“群文阅读”特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给老师们带来更多的经验和启示。

(二)教学内容的建设

“多文本”是“群文阅读”的一个最大外显特征,群文的选择就是依据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的一组文本,“议题”就是组选文中蕴含师生可议论的话题,是组选文的组织线索,贯穿选文的始终。议题与选文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决定“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群文阅读”的特殊性要求教师重新认识教材的作用,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以编者的身份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整合相应的文本,组成一系列以某种线索为组合标准的文本群,以便服务课堂教学。学生也可以参与群文教学内容的选编,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基础。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方便为学生提供适宜的阅读教学内容和策略。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设

“群文阅读”教学以单篇文章阅读作为基础,但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从而实现个体建构。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粗读略读法,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感悟,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兴趣和乐趣。

教师总结经验和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整合信息的阅读策略,不拘泥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理解,培养学生的比较与综合、分析与归纳等阅读能力。另外,要教会学生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参与同学的讨论。阅读不局限于课堂内阅读,还可带动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将课内外群文阅读相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评价的建设

“共识”和“集体建构”都是“群文阅读”的核心词汇,以参与者的不同意见为基础,关注集体智慧的共享,建构文本的意义,从而达到认可某种理解的共识。“群文阅读”是开放生成的课堂,因此其课堂教学评价也是开放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观点,不轻易否定学生提出的观点,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交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比较中获得认同和共识。“群文阅读”最终上升为学校的特色课程,需要建立自己的一套评价制度。学校对教师采取鼓励和引导策略,调整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评价等方面的制度硬性要求,弹性支持教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尝试。

通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学习积累,发展思维,进而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可以说,做好这项教学实践能够为学生学习语文打好基础,也为他们学习各门知识打好基础,为他们一生的发展、一生的幸福打好基础。目前,关于“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还在积极探索中,“群文阅读”为阅读教学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关于它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关注和努力。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例3

2.构建以议题策略研究来促进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新模式。群文阅读议题策略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把议题策略研究运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并根据议题的原则、标准选取教学内容,运用议题研究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以此探讨课堂阅读教学的新模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3.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阅读点,从而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提供更多议题探索的途径和方法。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面对诸多阅读素材时能迅速发现自己的阅读点,提出相应的阅读议题,围绕议题自主阅读、自主欣赏,从而发现议题提出的方法。久而久之,他们就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群文阅读议题提出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大幅度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4.通过议题策略研究,形成系统的关于高中群文阅读议题策略研究的理论体系,以期在未来的高中语文阅读中向全省高中推广。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形式,目前正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我们就想通过这个课题的探索和研究为今后的阅读教学提供一条有效途径,以此构建和丰富群文阅读理论体系。

二、群文阅读议题策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掌握议题提出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效率。

2.将优质多元的阅读资源引入课堂,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群文素材,研发群文阅读教师读本和学生读本等校本教材。

3.构建以议题策略研究为目标,以单元整组文章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方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群文阅读高效课堂,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足够的阅读时间,帮助学生树立生正确的阅读观念,端正阅读态度,激发阅读兴趣,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5.将课堂掌握的议题提出的方法和策略运用到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中,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为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奠定基础。

三、群文阅读议题策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打破现有教材的编排序列,根据议题重组教材内容,并利用多种渠道广泛收集阅读素材,编订适合群文阅读和学生阅读实际的校本教材,让教学目标和阅读目标更为明确。

2.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推广群文阅读教学,侧重研究议题提出的原则、标准和方法,以此指导学生的课堂阅读实践。

3.打破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以议题为标准的多篇文章阅读的课堂新模式。

4.引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素材中找准不同阅读素材之间的相同议题,以议题为标准广泛阅读一组文章,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课堂容量,实现阅读效率的最大化。

5.运用议题提出的方法,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阅读技能。

四、群文阅读议题策略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1)多角度,多议题,多选材。结合教师的阅读教学实际,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和学校的阅读资源,让学生广泛收集阅读素材,然后教师根据阅读材料的作者经历、时代背景、主题情感及表现手法等设置议题,并以此为标准要求学生选文、读文。让学生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阅读一组同一议题的文章,少则三四篇,多则五六篇,这样既扩大阅读量,又让他们始终保持着阅读的新鲜感。

(2)多质疑,多交流,多分享。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预先设置的议题,让学生相互质疑,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共同分享阅读成果。让讨论和交流真正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让学生养成敢提问题,提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习惯。

(3)多方法,大量阅读,实践性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围绕议题,采取默读和朗读、批判式阅读、休闲式阅读、研究式阅读、校对式阅读、对比式阅读以及其他在具体情境中临时应急创造的阅读方法,教师依据阅读状况,适当点拨、点评和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满怀激情地阅读大量文章,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技巧,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阅读专著、报刊,收看视频录像等形式收集、查阅、摘录相关资料,了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比较当前的一些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和学校实际建构“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

(2)问卷法。通过自编问卷等形式,定期对我校的学生、教师等进行现场调查,掌握学生阅读情况,了解当前高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访谈法。深入各年级、各班级或学生家中实地考察,通过与学生、教师、家长的交流和访谈,掌握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确定研究方向和内容。

(4)教材重组法。大胆尝试,勇于打破传统教材的编排序列,根据议题标准重组教材,编订适合群文阅读的校本教材。

(5)议题提取法。根据阅读素材的作者人生经历、时代背景、主题情感及表现手法等内容设置议题,并以此为标准选文、读文。要求学生在阅读一组文章时,根据阅读情况归纳、提炼出新的议题。

(6)分组实验法。结合阅读教学实际状况和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在语文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实验,小组之间既有竞争又有交流。

(7)质疑探究法。围绕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质疑,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探究。让讨论和交流落到实处,真正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例4

一、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困难、成因及对策

(一)生词方面

生词成为阅读障碍这一事实并不因学生有猜测词的习惯而变化。从教师教学方法角度来看,教师教授阅读文章前对其中的生词进行介绍不能有效地减少生词的困难。而平常有主动阅读英语习惯的人,在单词上面的困难就比较小。此外,通过对生词成为困难和学生的年级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07级的学生在单词上存在的困难小于08级的学生。

从调查中的数据可以观察出,想要解决生词在阅读中带来的困难很难用阅读技巧来实现。若要解决生词问题,就要从生词本身下手,或是在课下多进行阅读英语,或是通过学习本身来增加词汇量。只有词汇量增大,生词的困难才能迎刃而解。

(二)速度方面

单词成为困难后会接着带来阅读速度的减慢,因此,想要提高阅读速度增加词汇量是一种途径。此外,若一个人有阅读时在文章上做标记的习惯,那么他的阅读速度也会较慢。因为在文章上做标记不仅会耗费做标记本身的时间,而且会分散精力和打断思维。

速度慢可由生词量少和习惯在文章上做标记造成,那么对应的解决办法也就是通过学习来增加词汇量,以及减少在文章上做标记的习惯。

(三)背景知识方面

阅读英语文章必定要涉及英语国家的一些社会和文化背景,因而背景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阅读困难。调查将其和很多项的学生阅读习惯或是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发现都不具相关性。

但通过检验,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背景对阅读理解的困难度会相应减少。由此可以看出,要解决背景知识的困难,必须加强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积累。

(四)阅读材料兴趣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的材料难免会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效果。关于这个问题会在后面对教材和学生阅读材料的部分进行详细的讨论。

(五)语法方面与专业阅读方面

这两组困难的数据和其他数据都不存在相关性,但调查将语法成为困难和无法适应专业阅读这两组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是存在相关性的。由此可以推测出,想要适应专业阅读,就要提高语法水平,而语法水平无法靠阅读技巧来提高,只能真正投入时间去学习。

(六)掌握整体意思方面

有时在阅读中会出现无法掌握整体意思的状况,也就是虽然能够认识生词,也明白语法,甚至每句话的意思都懂,但是整篇文章连在一起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的状况。

调查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对阅读材料本身不感兴趣。但在平常的阅读中不可能所有材料都令人感兴趣,而把握整体的意思是阅读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点,调查试图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另外,若主动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就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意思。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整体意思的学生应更主动地了解阅读文章的背景知识。

二、通过相关阅读课程教材得到的困难、成因及对策

(一)大一英语相关阅读课程

1.英语泛读

偏重提高阅读速度,抓住文章大意,对词语的猜测的训练,以及在各种文章中有效地查找到相关信息。除此之外,组织学生阅读英文材料,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简单分析、解释其总的事件、人物及场景等。

2.综合英语课

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问题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并通过课上各种语言交际活动及训练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3.大一相关阅读课总结

一方面,加强对阅读各方面技巧的训练。另一方面,两门课程都组织学生阅读英文材料:包括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文学类等。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简单分析、解释其总的事件、人物及场景等。

主要问题:教师在选材上偏向选择记叙文、文学类的作品及议论文,但是没有给予说明文和应用文足够的重视。另外,虽然教师重视了阅读技巧的训练,同时选择的阅读材料也比较广泛,但是选用的教材比较陈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教师在选材方面应该更加均衡一些,除了记叙文、文学类的作品及议论文外,也应该多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和应用文。其次,内容陈旧的教材由于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往往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大一教材选择方面要与时俱进,多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

(二)大二英语相关阅读课程

1.英语泛读

教材涉及的主题有学校与家庭、天性与培养、环境等,多为当今的热门话题,具有普遍性。而且,课文均选自英美等国原版期刊或报纸,原汁原味(出自大学英语泛读教程的前言)。

2.综英课本

综合英语课程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选取的文章主要关注社科类的文章。

3.文学导读

教师自选文章,着重内容分析,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小说、诗歌、戏剧的基本术语及应用,提高学生理解、欣赏、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4.英语短篇小说

教材为教师自选,主要选用二十世纪的作品,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题材丰富的短篇小说,了解短篇小说的创作艺术,提高文学阅读的能力,同时又了解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5.大二相关阅读课的总结

虽然纵观所有阅读相关课程,选材的类型比较均衡,但是教师指导学生课后阅读推荐的材料偏向文学,导向性太强,使得学生课后只注重文学作品的阅读,而往往忽略了社科类的文章。

建议:首先,综合英语课程的教材应该适当作些调整,教材的选择应该与时俱进,多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其次,教师除了鼓励学生多读文学作品,也应该指导学生多读一些社科类的文章,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均衡发展。

(三)大一、大二相关阅读课程教材分析

根据分析,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一些课程选择的教材相对来说较为陈旧。其次,在大一阅读课程中,教师在选材上偏向选择记叙文、文学类的作品及议论文,但是没有给予说明文和应用文足够的重视,导向性太强。最后,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后阅读推荐的材料偏向文学。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内容陈旧的教材由于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往往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大一教材选择方面要与时俱进,多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其次,大一教材选择方面应注重全面性。最后,教师除了鼓励学生多读文学作品外,也应该指导学生多读一些社科类的文章,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均衡发展。

三、通过学生阅读档案得到的困难、成因及对策

由以上数据可知,首先,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有排斥心理,体现在大部分学生选取的材料多为其他相关课程教师所用的材料,而不是按照老师的要求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这大大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量。

其次,学生阅读文章的类型较为局限,多为文学类文章,占到了总数据的49%。虽然从数据上看,社科类所占百分比为各类中最高,但其分布范围较为集中,只出现在个别学生的作业中。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对于议论文、应用文、说明文等实用性较强的文章较少涉及,导致在实际生活中英语阅读能力不强。

学生的读后感和总结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并不十分重视,忽视对自身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对文章内容的总结。大部分学生将阅读作为一种娱乐性的活动,并没有将其上升到能力的层次来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结合问卷调查,学生认为最难阅读的文章类型为文学类,但从学生自主选取的文章类型来看,文学类占了40%。而且教师选用教材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体裁的多样性,但在课下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时却倾向于选择文学类的文章,这在无形中给学生一种导向,使学生无意识地选择了文学类的文章阅读。由学生反映文学类文章阅读困难较大这一现实来看,学生并未掌握阅读文学类文章的要领,说明教师在授课时没有注重对文学类文章阅读技巧的指导。调查显示,有47.6%的学生认为自己总是或时常主动阅读英语,但从学生的泛读课作业可知,在有充分的自选择阅读文章时,有33%的学生选择在其他课程中已经阅读过的文章,而不是选取新的文章进行阅读训练。由此可见,学生对自己阅读习惯认识不清,这也是导致学生产生阅读困难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阅读文章类型少,实用性弱;忽视对自身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即使对较常阅读的文学类文章也不得要领,仅停留在读的阶段,没有深究阅读方法问题;阅读主动性不够,对自己的阅读习惯认识不清。针对以上问题,学生应在意识层面提高认识,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方法的探究并主动进行阅读;在选材方面要注重多样性,贴近生活,多读有时效性的文章;对于自己认为有阅读困难的文章要及时进行反思,找出形成困难的原因,对症下药,而不是盲目地进行大量阅读,在量的基础上要注重质的飞跃。

四、结语

通过问卷,我们归纳出如下问题:1.生词问题;2.背景知识问题;3.语法问题。建议是:平时课下多阅读英语材料,或是通过学习本身来增加词汇量。读文章速度本身较慢的学生应该改正在文章上做标记的习惯,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加深对英语环境知识的了解。

通过教材,如下问题:教材较为陈旧;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时,选材偏向文学。建议是:首先,在大一的教材选择方面能够与时俱进。其次,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多读一些社科类的文章,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均衡发展。

通过学生阅读档案,如下问题:阅读文章类型少,实用性弱。没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没有深究阅读方法问题,阅读主动性不够。建议是:学生首先必须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方法的探究并主动进行阅读;其次在选材方面要注重多样性;另外,对于自己认为有阅读困难的文章要及时进行反思。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研究基本达到了调查目的,得出了阅读困难和困难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但是,研究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在问卷设计上可以更为完整严谨,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调查对象无法进一步扩大等。总之,希望此次调查研究能为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提供一些参考,并对今后的英语专业的英语阅读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Barnett,M.A.More Than Meets the Eye――Foreign Language Reading:Theory and Practice.Washington: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1989.

[2]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刘明东.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国外外语教学,1998,(4).

[4]张伊娜.对当前外语阅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外语研究,2001,(1).

[5]Day,R.R.& Bamford,J.Extensive Read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例5

“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这一目标提出了诗歌与散文阅读鉴赏的总体要求。从中可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被放在目标核心的位置。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它肩负着“德育”“美育”的目标,而对审美能力的锻炼和审美水平的提高都需要长时间的引导与熏陶。审美情趣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偏爱。高中时期,正是学生走出少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审美情趣也从儿童趣味向成人趣味发展,因此,此时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平时接触到的资源如偶像剧、网络小说、娱乐节目往往带有通俗、浅薄、娱乐性的特征。因此,通过对选修课本中优秀诗歌与散文的阅读和学习,学生可以在比较中自觉选择更有营养和美感的资源,在阅读中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的教学建议。这项建议将“诵读”作为核心概念,通过诵读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体味蕴含在诗文中的深刻意蕴。

二、开阔阅读视野,理解作品内涵

“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一目标表明“诗歌与散文”选修课程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和阅读量,重点体会诗歌和散文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在必修课本中,由于课时的要求,收录的课文是很有限的,学生的阅读范围较小;而选修课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选取古今中外大量名家名篇,学生通过阅读可以领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学特色。在这一小段话中,两次提到了“思想”。可见,课标对理解诗文的思想还是有很高要求的。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散文较小说、戏剧更为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它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也具有教化的功能。因此,重视对诗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就是对学生的道德陶冶与教化。

在教学建议中这样写道:“应在一定的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这一建议突出了“点面结合”的策略。“一定的阅读量”对应了该课程目标的“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就是要有广阔的阅读视野,丰富的阅读内容。

三、精选重点诗文,研习传统文化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这一目标提出了对古诗文阅读的相关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它对古诗文阅读有两个层级的要求,一是读懂,二是背诵。要“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课标将古代诗文单独提出来阐述,体现出课标对古代诗文学习的重视。“读懂”就是要在翻译时做到“文从字顺”;而“背诵”则是倡导“熟读成诵”。古代诗文是我国民族精神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感性的阅读理解其中的精髓,在西方文化符号泛滥的今天,保持一份精神的独立和身份的认同。

教学建议中的“精选重点,鉴赏研读”主要对应了该课程目标中的“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就是指对于不同难易程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在阅读上要有一定的区分,挑选出一部分富有价值、难度适中的作品进行重点学习,精读细读,而对其他作品可以进行泛读。

四、学习鉴赏方法,发现多维意蕴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这一目标主要从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出发,要求学生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学习诗歌与散文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感性认识上,还需要借助理论和方法对诗歌散文进行理性的认识。由于诗歌和散文属于两种不同的文体,因此,鉴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诗歌来说,可从格律和意境两方面赏析,而散文则可从语言、意境、艺术构思、表现技巧等方面赏析。

本课程目标给出的教学建议是:“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这一教学建议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作品的多维阐释。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侧重于鉴赏实践,边阅读边鉴赏,而不是一味讲授理论知识。

五、尝试诗文创作,鼓励学生实践

“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这一目标是对创作实践活动的指导,是对诗歌、散文学习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将所学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值得注意的是课标要求的只是“尝试”,因此,更强调的是学写诗歌、散文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对有兴趣尝试诗歌散文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外报刊投稿。”这两项建议主要对应上述课程目标,表明了教师应有的态度――鼓励与提倡。刚开始创作的学生,文笔难免会生涩稚嫩,要多鼓励多支持,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激发学生不断创作的动力。举办诗歌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校园里形成热爱文学的良好氛围,教师应大力提倡。

六、利用媒体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的时代,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这项建议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应通过ppt展示、朗诵视频播放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这项建议要求教师提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而资料的搜集也需要教师学会利用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体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利用媒体资源,提高自学能力。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例6

难忘2014年的3月,我们和群文相遇,相知,并开始了结伴同行。对于群文阅读教学的课题研究,我们本着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精神,开展在课堂教学的第一线,深入在每次的研讨、交流会议中,提炼于每篇教案、反思、札记、论文中。一路走来,有迷惑,有惊喜,有反思,有收获,历经了岁月的洗礼,我们和群文阅读共同成长。

一、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课题研究

顾炎武先生曾经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含义阐述了阅读的好处,正如遍历了美好河山一样,读书的作用就是从他人阅历中吸取精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于小学生来说,仅仅依靠书本的课文阅读,已远远达不到课标要求的读书量。小学语文课本里的选文都是经过了精心挑选,严格把关为学生准备的阅读盛宴,那么,怎样利用手中的阅读资源,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为学生打开一扇阅读的大门呢?我们经过认真的讨论,深入的研究,决定整合本册书中的课文,根据每篇文章的主题、写作特点以及相关的作者等等方面,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确定议题,进行组文,以群文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我们的研究课题《小学四年级单元整合读教学策略研究》就此诞生。

二、做好课题研究,知识积累是前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做课题就是做学问。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1.给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提供学习机会,促进交流与提升

2014年10月,商丘市“群文阅读”优质课评比活动在兴华小学举行,我们课题组三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2015年6月,我校参与群文阅读课题研究的教师与睢阳区各单位的骨干教师齐聚在商丘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群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课后,睢阳区教研室的孙主任做了精彩的点评,极大地增强了教师们参与群文阅读教学的信心。

2.依靠网络平台,进入网络研习空间

与此同时,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组建了课题群,在网络的大平台上我们分享群文阅读的讲座视频,关注群文的最新动态,学习专家们的精彩的课例,探讨自己课堂上的困惑,为我们做好群文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

三、开展群文阅读课题研究,确定议题是关键

有了前期的学习、讨论,我们很快对接下来的群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定位:我们认为“群文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比阅读,拓展阅读,也就是由课内书本延伸到课外书本的一种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可以是同一作者的文章,同一主题的文章,也可以是具有相同写作手法的一组文章,总之,阅读的内容由议题来决定,议题是群文阅读的灵魂,议题可以多角度、多方位的选取需要的文章。群文阅读方法是通过对比分析、综合归纳进行主题思想、表达方式等的综合分析,最显著特点是求同或者求异。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首先开始确定议题,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内容选择。

(一)议题可以多角度、多面性、宜小不宜大:

(1)把体裁做议题

(2)把观点作议题

(3)把作家做议题

(4)把表达形式做议题

(5)把人文主题作议题

(6)把语文知识要素做议题

体裁相同

语文教学要有文体意识,群文阅读亦是如此。相同文体的文章必定有共性特c,教材中出现的童话单元,神话故事单元等,都可以为我们的选文定题提供方向。比如:体会童话的反复结构方式,体会寓言中的对比,体会儿童诗神奇的想象力等。

同一作者

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可以以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组文。如:在学习了老舍的《草原》这篇文章后,选取老舍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学生会对老舍的语言风格、行文特色,乃至作家的爱好、情怀都有一定了解。

(二)选文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同中求异,选文要有不同点

2.根据孩子的年龄段确定阅读量

四、群文阅读课题研究,课堂实践经验分享

1.群文阅读课的课型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在课堂上实践着群文阅读教学,尝试了不同的群文阅读课型,大致可以分为:阅读推荐课、经典诵读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阅读积累课、读写结合课。

2.课堂上要注重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比较,在各项教学环节中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比较。

3.课堂实践中应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增长点

五、课题研究中学生和教师的成长

1.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

2.群文阅读中教师的自我成长

(1)备课中的成长

(2)上课中的成长

(3)总结反思中提升

总之,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课题研究,能使学生在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中厚积薄发,帮助学生在速读中提高阅读思维能力,实现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提升自我品味,在方法指导中奠定阅读基础,最终通过群文阅读,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也提升了阅读艺术。

【参考文献】

期刊类:

[1]谌安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J].南宁:广西社会科学,2004(9):189-191

[2]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北京:中国教育学刊,2013(6):62-66

[3]李开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石家庄:学周刊b版,2014(2):60-60

[4]王朔,李爽.群文阅读实践概述[J].上海:上海教育科研,2015(4)

[5]何黄海.群文阅读:从表象到实质――兼谈“群文阅读”与“主题阅读”“单元整组教学”的区别[J].山西:小学语文, 2011:10-12

[6]谢丹.群文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有效性探究[J].湖北:读书文摘,2014(10)

报纸类:

[1]黄国才.“群文阅读”带来了改变的机遇[J].太原:小学语文教学,2014(10)

[2]李爽,王朔.略论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十大关系[J].连云港:教学与管理,2016(2)

[3]张祖庆,李祖文.文字里住着灿烂童年――“玩童母题”群文阅读教学[J].太原:小学语文教学,2014(10)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例7

一、引言

最近,王蔷、陈则航教授带领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研制”课题组研制出了《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简称“《标准(实验稿)》”)。笔者受到《标准(实验稿)》的启发,根据其中小学高年级阅读标准的阐述,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改进建议,仅供参考。

二、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1.教师认知:对英语阅读的重视不够。很多教师对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认识不足,同时缺乏对学生英语阅读进行课外指导的经验。小学高年级的英语阅读教学还是围绕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展开的,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及阅读品格的培养。另外,由于课时限制和应试考虑,高年级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开展英语课外阅读。

2.学生态度:对英语阅读缺乏兴趣。英语阅读一直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考试中占据很大的分值,但是学生在阅读题上拿高分并不代表其真实的英语阅读能力。笔者在小学高年级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英语阅读存在畏难情绪,缺乏阅读的兴趣,更体验不到阅读的乐趣。不少家长也反映孩子到了高年级仍没有养成阅读英语课外读物的习惯。

3.材料选择:难以选到合适的阅读材料。近几年,市面上充斥着各大出版社推出的英语系列读物,其品种分类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其中网上流行的各种原版引进的英语分级读物最受欢迎,但这类读物的分级标准来自以英语为母语的欧美国家,对国内学生并不适用。

三、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阅读的改进建议

1.依据分级标准、自主选择读物,让学生主动阅读。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笔者将筛选的过程分为两个步骤:教师把关和学生自主。首先,教师可以参考《标准(实验稿)》中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读物特征描述,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阅读能力,为学生量身打造课外书单。在制作书单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班级中存在的个体差异,特别是英语水平较弱的学生,适当加大阅读材料难易的跨度。书单还应尽量涵盖多种体裁,如童话、科幻、科普、漫画、传记等。

2.创设轻松环境、丰富阅读形式,让学生享受阅读。与教材相比,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接触更真实、更地道的语言材料,为学生带来更丰富有趣的阅读体验。为了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例如,笔者在自己的英语教室中设计了一个英语图书角,图书角被布置得温馨舒适,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角静静地呆上一会儿,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想让学生爱上阅读,还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比如和同学组成阅读小组,一起展开阅读;或一边阅读,一边写下好词、好句等;又或邀请父母一起阅读,将阅读变成一项家庭活动。总而言之,就是要让英语阅读成为学生喜欢做的事。

3.课内延伸至课外、指导方法与策略,让学生学会阅读。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应从read to learn,learn to read这两个层面出发,学生既要学习语言知识、先进思想和文化差异等,又要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掌握阅读技巧,学会阅读。教师在平时的英语阅读课上应该有计划地给予学生适当的方法和策略的指导。这里以The King’s New Clothes为例进行说明。Pre-reading:教师可以安徒生童话入手,利用插图、动画等,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While-reading:先让学生快读全文,了解大意;后让学生有目的的扫读,回答who,where,when等问题;再让学生放慢速度细读,分析深层含义。Post-reading:利用发散性问题如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the boy?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king?来启发学生思考故事的寓意;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向学生推荐其他的童话故事书,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4.养成阅读习惯、鼓励读后反馈,让学生规划阅读。在《标准(实验稿)》中,阅读习惯被归纳在阅读品格中成为构成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一个要素。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英语阅读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如果没办法做到每天阅读,教师可以定期带学生进学校图书馆看书,或每周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x后反馈,如写读后感、改编故事、剧本表演、阅读竞赛、话题辩论等。

四、结语

相比国内,国外的阅读教育起步更早,也更加成熟。例如美国在各级学校设有专业的阅读教师和阅读教学专员,开设独立的阅读课程,也要求其他学科的教师都具备阅读教学技巧。国内英语阅读教育的发展还需要教师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英语教师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英语阅读素养,先让自己成为热爱阅读、善于阅读和广泛阅读的学习者,才能做学生的好榜样,真正帮助他们培养终身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例8

为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决定成立课题研究项目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四川省义务教育新课标背景下群文阅读推广与深化研究”。该推广研究采取省总课题组、市(州)子课题组、县(市、区)课题小组等三级联动管理机制,采取“行政推动、教研扶持、骨干教师卷入”的工作模式,扎实有效推进项目工作。

本期编发的这组文章,从理论建设、课堂教学实践等方面展示了群文阅读推广以来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期促进诸位同仁的思考与实践。

【专家观点】

群文阅读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阅读教学新课型。基本教学形态是:依照学生当下与未来社会生活认知的思想教育和阅读知能训练的重点需求,确定一个或多个议题,并针对议题选择一组内容、形式特点或思想、表达特色与议题相关相应、鲜明多彩的文章,在教师的导引下,师生围绕议题展开共同阅读、议论和集体建构,帮助学生增加同一议题的阅读量,通过这种多层面多视角较为全面的读议实践,达成一定的共同认知,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的阅读教学过程。就教学形态看,它让课内大量阅读有了实施路径,提供了平台,实践了课内大量阅读的愿景;还与课内单篇(课文)阅读和课外单篇文章或整本书阅读一起,共同建构成包含课内单篇(课文)阅读、课内群文阅读、课外单篇文章或整本书阅读等三种阅读教学形态的较为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

限于要在一两个课时的既定时间里读议好几篇文章,当下的群文阅读通常是在学生认识一定的汉字,通过一些课内单篇课文的精读教学,获得初步的阅读知识与阅读能力基础上,开展的阅读教学实践活动。每课群文阅读教学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阅读教学的阅读量,使学生围绕阅读议题,借助已具备的阅读知能基础进行大量阅读实践,增强对阅读议题的感受领悟,提升相关的核心认知;但也由于有限的时间与增加的阅读量的矛盾,它对文本的整体阅读较为快速、粗略,难以全面兼顾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知能训练,只能着重于少量议题较为深广地理解与感悟,阅读感知涉及的内容较为直接、单纯,教学的智能目标也较为集中、单一。因此,只有通过一次次不同议题的系列阅读实践,才能使学生从多方面加深对各种文本内容与形式等的阅读认知,得到各类文体阅读能力的锻炼与提升,达成较为全面的教学能效。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的基本形态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知能基础的前提下,利用有限课时进行的多篇文本同步阅读活动;教学内容着重为与每次阅读的议题相关的文本内容、形式与应获得的共识;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导引、点拔下,师生共同进行自由读议实践和集体建构,达成共识;教学目标则主要为扩大阅读量,增强阅读实践体验,锻炼阅读技能,获取阅读认知,积蓄语文学养,为课外延伸课内阅读内容的拓展阅读,奠定坚实的阅读知能基础,培养浓烈的阅读兴趣。与语文阅读课程中有师指导的着重于获知得法、习语培能的学练性精读课,以及无师指导的侧重于兴趣实践、丰厚认知的自由性课外学生个体自读相比,它的主要课型特征,则是一种有师导引的侧重于培趣练能、化知蓄养的实践性读议课。它们各司其能,相互不能替代。

有鉴于群文阅读的这些课型特点,在实施教学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应注意把握好一些操作关键:

一、适时、贴切地确定阅读议题

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共同蕴含的可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它是每次阅读的核心,决定着每次阅读活动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指向。

议题的最大特征在于可讨论性,也就是说能给予读者一个思考和赋予意义的空间,让读者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通过充分与文本对话,形成多样的不同见解和一些共识。而就不同学段学生的群文阅读教学来看,除此之外还应关注议题的可解性(这里既包含议题含义的可解性,也包含不同学段学生基于自身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对其的可解性),以及学生社会生活认知和阅读知能发展的需求性与探究价值等特征。

群文阅读的一组选文可能蕴含着不同方面的很多议题,一次群文阅读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理解能力和教学时限等确定一个或多个议题。所以,每次群文阅读教学都应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当下的智能水平,以及生活学习、思想教育和阅读教学的需求,依据各类文本蕴含的不同方面议题的基本特征,适时地、贴切地精心选定每次阅读的议题。语文课程中的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可以是文本内容主题、意蕴文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亦或是言语表达、文体形式、语文知识方面的,也可是阅读力、思维力培养及其方式方法认知与训练方面相关的。但是,不管确定哪方面的议题,都要注意其之于学生、之于文本的适时性与贴切性,才具有合符教学实际的价值,也才能获得有益的教学成效。当然,如能按照阅读议题确定的原则与要点,尽可能的事先从阅读教学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上进行细化研究,设定出一个学期、年段甚至整个小学或中学阶段,次次不同、有序安排、螺旋上升,并能兼顾各个方面阅读训练目标整体的群文阅读系列议题体系,帮助实施目标明确、操作有序的阅读实践与训练,就将取得更为全面的大成效。

二、精准、多样地筛选阅读文本

群文阅读中的“群文”,即依据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通过精心选择聚合在一起供学生阅读的一组文本。选择一组文本的主要依据和同组选文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们共同具有符合某次群文阅读活动议题的具体内容,可以借助这些具体内容的感知理解,围绕议题展开多层面多视角的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多样的不同见解和一些共识。

由此可见,筛选阅读文本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一项既必要又艰辛的准备工作。它既要求选文的某方面内容具有符合某次阅读活动议题的鲜明特色,具备共性特征,一组选文的这些内容又最好能多层次、多侧面、多形式地反映相关议题的不同审视角度和欣赏特色。所以,筛选的阅读文本一定要精准、多样,以便学生能获得明确的共同认知和多样的独特感受。

三、恰当、精巧地设置阅读活动

群文阅读的主要特点是围绕议题开展实践性读议活动。由此,其活动的设置安排就成了实施教学的重要内容。每次教学从总体上看,大体上具有学生个体自主阅读与师生集体共同议论两方面的活动。这两方面活动的共同要求是围绕本次阅读议题,着重对所指向的文本重点内容进行充分的读议实践。不同的是:“自读”侧重于自我感知、形成见解,要求自由阅读、独立思考;“共议”侧重于共同交流、达成共识,要求相互借鉴、提升认知。

所以,教学活动的具体设置,首先要遵照课型特点和各方面活动的特性与实施要求,充分安排学生的读议实践,使之在充分实践的过程中,深入感受体验,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以便通过交流比较,提升认知,达成共识;再者,要遵循学生智力发展的阶段性水平,认知思维的特点、规律与习惯,以及阅读文本和阅读议题的特色与难易等,切事适时、恰当精巧地设置与安排各项具体活动。具体活动的安排可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一定要切合活动的性质特点,适切恰当的时机,在恰当、精巧上下工夫。

四、精到、巧妙地进行读议指点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例9

一、扩大学生的阅读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实践证明,改变后进生的方法,“最有效的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通过阅读,“让这些儿童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这是对他们进行智育教育的十分重要的条件”。事实的确如此。

不论在哪个班级,都会有不少的偏科生或者后进生,他们的特点是对弱科不感兴趣。我的班里有一位叫小丽的女生,在学习上严重偏科。她的数学成绩在班里总是最高分,而语文成绩在全班60名同学中大约在40-50名之间。特别是她的作文,情况更糟。据她母亲说,小丽小学二三年级时就是这样。我刚了解到她的这种情况时感到很纳闷,为什么会偏成这样?有一次,我家访同她母亲谈到她的数学与语文两科的学习成绩时,根据她作文中存在的现象,我试探着向她母亲建议,多让她读点小说、散文、童话之类的作品。这时她母亲说:“小丽很喜欢读童话,但是我觉得童话是小孩子读的东西,影响学习,就不让小丽读,而其他的书小丽又不愿看。”这时我忽然有了一种感觉:小丽平时读书很少,因此语文学习成绩一直很差,这也许是她不会写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她母亲接受了我的建议,对她所读的书只要是内容健康的就不阻止,并极力鼓励她读书。不到一年的时间,小丽的语文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班内60名同学中,好的时候能在前20名,差的时候也不出前20名。

二、阅读可以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平时,面对后进生我们经常采取的措施是补课,但是收效往往并不大。补课时,教师们都很关注生字词等基础知识,常利用课余时间专门为他们补习生字词,把他们在听写本、练习作业上容易错的生字列出来,重新给他听写,然后批改、订正。每周如此。虽说语文成绩还能跟得上,但是学生很累,老师也很累。而我班的小亮同学从阅读那里得到了裨益。小亮的特点是自制力差,上课听讲不专心,作业不完成。在七年级下学期时,我发现他开始喜欢阅读课外书。当时我想,他平时上课经常做小动作,就让他把精力用到阅读上吧。于是向他推荐一些书籍。谁知他越读越有兴趣,范围也越来越广。从漫画、童话到小说以及科普读物无不涉猎。也就在此时,我发现他的语文成绩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到八年级下学期时,他的数学、地理、生物等科目的成绩也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是什么力量使小亮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从一名学习上的后进生变成了优秀生呢?他说是课外书把他引到了课本学习上。通过读课外书他认识到,要认字、懂得词语的意义,首先要从学好书本上的基础字词开始,否则就无法读懂课外书。读课外书时不明白的很多问题,需要运用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来解决。为了更好地弄明白自己在读课外书时遇到的问题,上课时他渐渐地变得精力集中,不知不觉中学习成绩就提高了。

三、指导学生阅读要有针对性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例10

开题活动提示: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

开题活动建议由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 2人)、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 

       开题地点:

       主持人:

   评议专家:

       参与人员:

课题组全体成员 

(一) 王楼乡中心校课题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田启光主任宣读本课题立项通知书;

       (二) 课题主持人 进行开题报告的阐述 

       (三) 课题组成员张深锋代表发言

       (四) 梁园区教研室副主任张振军、梁园区王楼乡一中高级教师刘立建对课题的研究内容评议发言

       (五) 课题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田启光主任对该课题提出建议要求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 5000 字以内,(可加页)。

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           课题的提出:

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密切关联,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 万字。

同时,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要掌握信息、分辨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并吸收信息。群文阅读这一新的阅读教学实践的出现正好适应了信息时展的要求,拓展和延伸了学生的阅读视角,改革了阅读教学的模式,并逐渐成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主流。

教师对于群文阅读从接触到逐渐认可,再到不断探索追求进步,已经有很多老师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农村中学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源于农村中学的一些局限性给阅读教学带来的难题,在农村中学开展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显得尤为急迫。

( ( 一) ) 阅读量严重不足 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 405 万字,但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以书本阅读为主,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农村学生家庭的现实情况差异大,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普遍较差,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给学生补充的课外读物少,而且留守儿童比较多, 学生缺乏阅读的良好资源与环境。

(二)缺少指导,不知如何阅读 农村家庭由于经济条件和思想观念的限制,孩子从小就很少有机会接触课外读物,更不用说家长和孩子之间进行的亲子阅读或者阅读指导。在学校,教师授课时过分关注字词句的落实,以致完整的文本时常被切割被肢解,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段和知识,也缺少持久的感悟,至于默读、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法的训练更无从涉及。

(三) 缺少思考和运用

学生虽然课内习得了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但不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学生对于书本知识记得滚瓜烂熟,但是仔细一追问就会发现学生仅仅停留在背记阶段,而对于文本的含义主题完全缺乏相应的了解,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没有实际性的帮助。

总之,针对农村中学的群文阅读教学,我们作为农村中学的教师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探索,鉴于此,我们提出《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 1、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和思考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强阅读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阅读思考力,积蓄语文素养。

2、以研究教学策略为契机,提升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在实践中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师充分的职业发展。

3、建立符合农村学校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反复实践摸索,形成一个针对农村教学实际的,可操作性强、可评估、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让“群文阅读”作为农村中学阅读教学研究新的生长点,充分挖掘群文阅读的社会资源,协调构建以图书馆、新华书店、学校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群文阅读资源库,通过学校群文阅读的研究和推行,辐射带动以家庭为核心的群文阅读的社会效应,为农村学生群文阅读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撑。

通过课题研究,让“群文阅读”为农村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找到新的发力点,将课标精神践行到日常教学现场,为学生扩大阅读面、阅读量,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 读素养提供可行路径。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特色鲜明,打造“书香校园”,形成以“阅读”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与办学品质。

三、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群文阅读教学:即在一节课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进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二)农村中学: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知识面窄,阅读量小,缺少阅读技巧和阅读指导,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

(三)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 日本的“群书阅读”、港台的“多文本阅读“,他们都在群文阅读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目标都指向了语文课堂的变革,都是为了更多地为学生提供阅读实践,从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台湾赵镜中教授曾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一种变化:“在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在群文阅读进入课堂阅读教学以前,国内也有专家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和研究,如: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的“基础教育‘跨越式教学’”;窦桂梅的“主题单元教学”;李怀源的“单元整组教学”等。

2012 年 11 月重庆大礼堂举行群文阅读研讨会——“语文课堂静悄悄的革命”,

        “群文阅读”首倡者王林及众多专家学者、包括代表性的一线教师蒋军晶等汇聚一堂,在我国大陆地区共同正式地树起了“群文阅读”的大旗。

大陆教育先进地区在实施群文阅读实验,“ 群文阅读 ” 已逐渐走进课堂,并总结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但这些研究在群文阅读课的形成目标、达成途径、实施措施、教师指导、考查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还不够突出,而且针对农村中学实际情况开展的群文阅读研究相对较少。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内 容 1 1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了解当下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概况,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校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改革的状况,找到群文阅读在教学层面的症结所在。

2 2 . 农村中学 群文阅读相关理论的建构 探讨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相关理论,建构符合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与实效性的相关理论框架与体系。

(二) 重难点和创新点 :

重难点:研究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怎样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有效的将“群文阅读”运用到日常的语文教学课堂上。

创新点:我们学校属于农村学校,而且距离城区较近,在夹缝中生存,学生流失严重,在校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较低,阅读量较少,阅读面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能从农村学校和学生本身的这些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内容注重有效性;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将“群文阅读”引入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学到技能。

六、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根据我们本次课题的特点和研究的内容,我们主要采用:

1. 理论文献法 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总结归纳,筛选整理出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材料。

2. 问卷调查法 自编调查问卷,对农村中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农村中学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阅读力水平,通过结论分析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

3 3 、 个案研究法 对比较典型个性化教学案例进行汇集、展示、分析、研究和概括,使零碎的资料信息变得系统、清晰以利于进一步的研究。

4 4 、 行动研究法

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参研教师从日常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从而找到优化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积累丰富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

5 5 、 经验总结法 整理、搜集优质的课例,开展横向、纵向的交流,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有关论文。

6 6 、学习成果展示法。

将阶段性经验成果通过撰写论文、报告等形式展示出来,在批评指正中反复修正,加以改进。

(二)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一年,主要分为以下 4 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6 6 年4 4 月 — 2016 6 年6 6 月) 1、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填写课题申报书,进行课题申报;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建研究队伍;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教师的分工。

第二阶段:

交流学习 阶段 (   1、设计问卷调查,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研究农村中学生阅读的现状; 2、在实际研究中,课题组不断修订研究方案,调整实际操作; 3、针对群文阅读教学实际,建构、完善阅读教学新模式,归纳运用教师教学策略; 4、加强课题组教师的学习。根据学校教科研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讨活动,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并进行学习反思和困惑交流。

第三阶段:实践验证 阶段 1、根据各阶段的研究情况及经验,完善已探索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完善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研究。

2、及时发掘、提炼包装研究成果,及时在学术报刊公开发表研究论文、课例等,召开研究成果研讨会,做好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

3、开展班级读书会。利用课内进行交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

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使全体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中开拓视野、发展思维。

第四阶段:总结反思 阶段 ( ) 1、整理研究资料,提炼研究成果,编辑“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成果集;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论文与电子成果等 3、申请结题,完成结题工作 七、成员分析及分工 (一)课题负责人:

  (二)课题组成员:王修涛 张深锋 石俊英 毕明远 1、 :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发表过区级论文《 浅谈如何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感受美 》,并多次参加优质课活动,有市级优质课《老王》,区级优质课《咏雪》,区级群文阅读优质课《文字中的成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

负责课题决策,课题总设计、总调度,具体是确定研究方向,协调各研究个体,并进行课堂实践。

2、王修涛: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发表省级论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区级论文《精心点拨学生的思维途径》、《利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负责理论分析、督察指导,修改和审定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具体是查找、搜集、整理相关研究方向的理论材料,督导各个时间段的研究,结合我组研究进展和实际操作,修改和审订理论内容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3、张深锋: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撰写区级论文《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新教学模式的探讨》,发表文章《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丰富的理论和教学经验。

通过研究的不断推进,时时修订研究成果,保存这一过程中的材料,设计调查问卷,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4、石俊英: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发表市级论文《浅谈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性》,区级论文《浅谈高校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实施措施》、

《创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负责实施方案的设计与撰写,材料的归档整理,分析资料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5、毕明远: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参与区级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教育》,发表过区级论文《阅读回归本真-纯阅读教学》,对阅读教学的研究经验丰富,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

负责材料收集及归档整理,分析资料成果,设计调查问卷,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6、杨藏: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在虞城县优质课活动中获一等奖,多次参与虞城县的征文活动并获一等奖,善于组织材料,组织学生活动。

负责材料的归档整理,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等各项活动,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八.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优质的课例、教案,制作成光盘。

2、撰写研究报告。

3、课题组成员的课例、论文、经验总结等原始材料,编辑成册。

九、 参考文献:

[1] 刘显国.语言艺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王瑞平.创新教育论[M]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3]叶建英.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1 [4]俞玉萍. 漫步大语文的教与学[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4 [5]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中国教育学刊[J]. 2013.06 [6]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07

课题负责人签名: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 字以内。

张振军主任、刘立建老师听取了课题主持人 老师所作的《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并了解了该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及准备工作,经认真评议,形成以下论证意见:

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立足学校实际,通过研究,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强阅读实践体验,培养阅读能力,积蓄语文学养,具有实际意义。

课题的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立足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活动评价等途径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从而为学校打造一支优良的教学队伍。

课题负责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科研素质,爱好学习,求知上进,为了本次课题,研究了多本教育理论书籍,多次向主管领导请教,并向其他群文阅读课题组学习,积极进行教学实践,完全有能力承担此课题研究。

课题组成员是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专业教师队伍,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他们的专业论文多次获得省市主管部门的认可,多人多次参加过课题研究,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本次课题中,根据各自的专长和能力,分工明确具体,非常得当。

为了顺利开展本次课题,课题组进行了充分详尽的资料准备,阅读了大量书籍,鉴于学校实际情况,老师们在市区图书馆办理了多个借书证,不断充实理论素养,同时购买和查阅了多种网络资源,有相关著述、视频资料等,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课题研究预期成果总体呈现多样化,有优秀的课例、教案、论文、经验总结等,并注意成果的学术性、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具有推广意义,能为周边区域的群文阅读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次课题研究得到了中心校和学校领导的高度关注,给予了课题研究人员充分的时间和资源,并号召其他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配合课题研究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一定的人力和财力保障。

专家组经过反复讨论,一致同意 老师主持的《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如期开题。同时建议课题组:要进一步加强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深入探讨;要进一步细化研究的各项内容,明确各阶段的研究计划,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制定评价标准,避免单一化,力争高标准完成课题规划的研究任务。

评议专家组签名:张振军 刘立建 2016 年 10 月 10 日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立项申报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 字左右(可加页)。

(一) 进一步加强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深入探讨。

在准备阶段和交流阶段,我们查阅了大量书籍文献资料,并在网略上搜集大量信息交流学习,但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局限性,老师们的理论水平还是不够高,因此在评议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认真研读了部分理论书籍,并决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边进行课堂实践边进行理论提升,将二者结合,争取有更大更快进步。

(二) 进一步细化研究的各项内容,明确各阶段的研究计划 由于老师地处两个校区,交流不便,在总结和信息交流方面不够及时,导致各项工作的分工不够明确,因此我们对钱在学校拉了网线,并建立了微信群和QQ 群,及时将大家的思想看法进行交流,明确了各项任务,保证课题顺利进行。

(三) 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制定评价标准。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横向的,纵向的,宏观的,个性的,避免单一化。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例11

“师生阅读共同体”是指师生通过有效互动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一种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活动组织。他们就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合作,师生共同制订计划和目标,一起研究探讨解决办法,通过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实践与反思,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化发展、师生精神成长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会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构建阅读共同体,促进师生精神成长。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实际的教学情况,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阅读共同体,促进师生精神成长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以学生为中心,理解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显然,阅读对于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相应提出了“学生在义务教育期间的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要求,这就可以看出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新课标中提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同时也提倡沟通合作式的阅读教学。阅读本身其实就是一个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统一的过程,在尊重学生个体个性化阅读的同时,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个“阅读学习共同体”,通过用阅读的方式进行交流与沟通,这不失为是一种扩大学生阅读面、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好方法。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理解为主进行阅读教学,达到建构阅读共同体的目的。教师在阅读教学这一活动过程中,要与学生通过对话、沟通、交流和学习,通过相互讨论和帮助一起解决问题,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语文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多元而又开放的,这单凭学生努力不足以构建,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需要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只有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就阅读内容和文本进行充分的交流,相互产生影响,形成“阅读学习共同体”,才能逐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水平。比如:通过学习《猴王出世》一课,进行课外阅读《西游记》。教师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理解教学,结合课文内容,与学生展开讨论。师生一起阅读一起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就拉近了师生关系,同学之间也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通过以学生为主,教师适时进行点拨达到师生一起成长,构建阅读共同体。

二、利用有效的手段,构建师生阅读共同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与思想会产生影响。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起到了榜样作用。所以,要想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做好表率。教师可以在班里建立一个图书角,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借书看和定期进行读书交流会。可以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让学生走上讲台交流读书感受。并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与表扬,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好书推荐等活动,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和扩大阅读面。另一方面,可以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学生的水平。在这些有效手段的合理运用下,教师和学生对于阅读就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热爱,教师与学生构建一个阅读共同体,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一起享受阅读带来的美好。

三、小组合作,构建生生阅读共同体

一个班级好的阅读氛围光靠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与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一起阅读与交流,对于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有巨大帮助的。教师可以把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方式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阅读小组。教师把推荐阅读的书目或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布置下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先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与交流,最后得出一个结果。其实,结果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享受讨论的过程。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换书读,也可以互相交流与讨论。这样以点带面,班级的读书氛围就会十分浓厚。并且,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小组奖励和开辟读书交流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教师的目的就达到了。这样生生构建阅读共同体,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拉近同学之间的关系,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师生和谐共同发展。

四、家校合作,构建亲子阅读共同体

有效的家校合作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还有利于学校建设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成长来源于学生,但不能忽视的是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教师可以通过家校联系本、电话、QQ群等联系方式提醒家长监督学生的阅读预习情况,并且建议阅读符合自己兴趣和爱好的读物。家长与学生一起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给予提醒与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举措不断拉近了亲子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心灵交流,使得家校合作更密切。这对于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建设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阅读对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品格和培养该有的文学素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教师能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发现新的方法与思路。因此,构建阅读共同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和教师的能力,而且能促进师生精神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曹小旭.构建课内外阅读学习共同体,让阅读教学焕发活力[J].考试周刊,2014(10):34-3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