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临床护理教学的形式

临床护理教学的形式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19 15:59:33

临床护理教学的形式

篇1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理教育;临床护理;临床护理;规范化;

一、做到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有机结合的标准

高职高专做好护理教育与护生临床护理实践有机结合有以下相关的硬性标准:首先需要评判其对临床护理的教学是否达到规范化,其中的标准包括出入科考核管理是否到位,临床护理计划与临床护理指导是否达标,临床护理计划执行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护生临床护理实践单位的教学条件以及设施设备水平如何,临床带教方法是否正确,临床教学环境评估,护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带教老师教学资质以及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

二、如何将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有机结合起来

(一)在护生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实现规范化管理

1制定临床护理教学规范化管理制度

制定和实施临床护理规范化管理制度能够保证临床护理教学工作达到有章可循的目的。临床护理规范化管理制度应包括临床带教工作管理规定、教学查房制度、临床带教考评管理办法、师资培训制度、护生临床技能考核方案等相关规定。

2落实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管理

在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临床护理教学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制定切实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而且要保证教学目标都能按照职责逐项切实完成;设计并发放临床护理教学临床护理手册,可以将手册的记录格式编制为任务表格形式,其内容主要包括相关临床科室具体承担的教学内容、护生的临床护理考核情况、教师的带教心得体会以及相关教学改进措施,以及临床护理带教管理记录。手册可以用电子版形式进行填写,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带教活动必须按照手册进行逐项落实;在护生临床护理过程中,带教老师要做好各个带教环节的管理工作,尽快让学生熟悉临床护理的临床护理环境,明确临床护理要求和临床护理任务,利用晨会提问、教学查房、专题讲座、教学讨论会等方式严格落实临床护理理论、操作以及临床综合能力带教与考核;带教老师要注意在临床护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护生的护患交流能力、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带教老师要注意研究临床护理教学的方法,开展多形式教学,做到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进行护理临床教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更好的临床教学效果;带教老师在临床护理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提高授课质量,做到语言简明扼要、逻辑性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条理分明;高职高专要注意加强学校的师资培养,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理论水平、表达能力和教学经验;学校指派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要负责好护生临床护理质量和进度的检查,帮助临床护理生及时解决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落实护理教育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学校在开展护生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各科的教学质量、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评估和检查。可采取随机抽查或者每月定期检查的方法,其中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查房、临床各项教学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检查、护生护理操作考克、健康宣教、护患沟通、护理病历的书写、小讲课情况等。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学校需及时帮助带教老师或护生进行及时改进,对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足够的重视,对容易发生的相关护理问题要采取事前防范、事中指导的原则,初次之外还要明确岗位职责、做到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谨施教、确保临床护理教学的教学质量。

三、对高职高专护理教育与护理相结合的效果进行评价与总结

开展高职高专护理教学与临床护理相结合效果评价,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双评制度。病区带教老师在护生出科前做好学生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工作态度等一系列的综合能力考核工作,在护生临床护理末由学校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小组组织做好带教老师及护生护理临床临床护理综合素质考核工作,其中护生的理论考试包括基础护理以及重点专科知识,操作考试为两项基础护理以及一项专科操作护理,得分90分及以上评定为优等、80-89分评定为良、70分及以上为几个。对带教老师的评教氛围护生网络评教、师生座谈会以及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小组评教三个部分组成综合评教成绩,对评教优等的老师可给予相应奖励。

高职高专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相结合能有效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高专护生综合素质优良率低的突出问题。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通过临床护理有机结合能有效改善学校护理教育内容枯燥简单、结合实用性不强、缺乏针对性以及形式生硬的问题。通过结合了临床护理教育,大部分护生学会了如何与病人有效交流,培养了其工作的责任心以及爱伤观念。临床护理教学更注重培养护生的观察、分析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同时很好地培养了护生良好的学习积极性,让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多为私人办学,其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和条件较差是其硬性缺陷,随着高职高专培养社会专业人才的能力不断增加,其肩负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高职高专护理教育也要做进一步的发展和改善,这也需要政府社会的支持以及学校自身努力,让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系统给社会输送更多急需的人才。

篇2

1.1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I)教学法自20世纪7O年代起,国外医学院校兴起PBI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引导。以临床问题为基础,以自我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两篇独立的Meta分析对2O年来有关PBI在医学教育方面的研究做了综述,一致认为,采用PBL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在临床知识测试、临床工作能力及专科培训方面的能力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方法教授的学生。

采用PBL教学方法教授儿科护理学,可以通过以问题为载体的方式学习典型临床病例,采用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查找文献资料一解决问题的滚动学习链的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解决临床病人的疾病问题获取知识。目的在于培养护生将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临床技能、护理管理的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其将知识融会贯通的思维。

PBL教学模式从现象上看教师无须再围绕某个知识点讲细讲透,实际上教师必须对某些知识点精通掌握才能提出中心问题,才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甚至知识网。因而PBI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有驾驭问题的能力,因此该课题的核心问题是师资培训。而且,由于教学方法本生的特点,PBL教学需要的师资较多。在培训师资时可以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对参与教学的师资进行相关培训,包括本教学单元的理论知识及临床知识。临床知识包括某一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后及疾病转归等。

同时还包括对临床相关疾病护理中需要观察的重点,出现相应的临床问题时如何考虑和分析。通过PBL教学,护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护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对儿科护理的兴趣及日后在见习中的主动学习,同时对护生临床推理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l.2模块教学模块教学依据知识结构体系,形成教学模块,实现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在l临床课程中应用模块教学可以加强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纵横联系,提高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对临床工作的总结和做临床科研奠定研究基础,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从事儿科护理工作,需要在严密观察病情的基础上独立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协助医生解决临床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以病人为中心,从临床实用角度去认识概念,加强概念知识的纵横联系,提高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开展模块教学教师必须对某些知识点精通掌握才能开展。另外,临床病例的选择和病情观察与处理也会对教学效果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

篇3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4-0-02

消化内科是医院诊疗科室中患者数量较多的一类科室,且消化内科疾病多为慢性病,病情进展复杂,发病诱因多样,故患者临床护理需求同样具有多样化特征,故开展有效护理实施方案对于临床护理质量、患者病情缓解效果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受当前传统护理学临床教学模式限制影响,护理医学生在临床学习中,虽然可得到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有效深化、完善,但临床技能难以得到有效锻炼及提升,故临床护理教学难以达到实际教学预期,且从深远层面分析,护理技能作为护士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护理要求,对于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缓解及护理需求的满足均具有积极意义,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较低,则可增加医院岗前培训工作负担,且可在一定层面上增加各类护理问题发生风险,影响医院整体诊疗服务质量及良好形象的树立,局限明显[1-2]。故本文将以案例式教学方法及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对此类教学方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学中临床护理教学实施提供完善参考依据。

1传统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弊端分析

1.1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传统临床护理教学中,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及护理技能示范、实践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但理论性知识教学侧重较为明显,故导致护理学学生在临床学习中,仅仅是获得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补充完善,实现积累,但缺乏有效实践引导,对各类理论知识进行深化,而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学生仅可通过带教教师护理示范及指导对自身护理技能不足加以调整,难以在充分临床实践基础上,实现掌握,与校内教学无明显差异,长此以往则易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进入明显被动学习状态,降低临床教学效果[3-4]。

1.2临床教学内容局限明显临床教学内容局限主要体现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方面,虽然理论教学时间占比较高对于学生证件考取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具有积极影响,但缺乏充足临床实践时间,也仅仅只是实现对各类理论知识的表面理解,难以通过实践加深认识,且传统护理临床教学中仅仅是针对科室常规护理技能进行教学指导,对于患者症状表现、病情进展具有复杂性特征的消化内科患者而言,无法满足其个体化及症状针对性护理需求,从而影响护理实施质量及效果[5]。

1.3临床教学效果难以满足学生发展要求目前,对于学生核心素质涵养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各层级教学活动的主要开展目标,对于护理学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而综合技能素质作为核心素质涵养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便要求护理学教学中需加强对学生各方面护理综合技能的有效培养,以满足行业未来发展需求。故在传统临床护理学教学中,忽视临床护理技能教学实施重要性,则可能对学生毕业后求职就业造成明显限制。

2案例式教学发展介绍

案例式教学是依托于“情境案例教学”所发展而来的新型教学方法,要求在小组教学模式基础上通过相应案例分析处理,灵活应用学科所学理论知识,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专业案例分析后,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实现共同学习及共同提升,且在此类教学实施中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明显提升作用,还可实现对学生问题解决综合能力的有效改善,在市场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科方面均有显著应用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依据教学重点需求合理选取案例,并需教师做好对教学进度安排的有效掌控。对于案例式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在我国仍处于基础应用研究阶段,在临床诊疗医学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对于临床护理教学仍存在较大研究空白,故下文将就按历史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为此类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发展提供理论基础[6-7]。

3案例式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1消化内科住院医师中的规培应用住院医师规培教学是案例式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培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实现教学。临床带教前先由带教教师依据本院消化内科规培内容撰写典型病案内容,其后依据教学要求设置课前引导内容,组织规培医生自行组队后,对病案资料分析后进行思考题解答、讨论后,选取代表准备讨论发言。临床带教期间需先由各组选派代表对思考题解答内容进行回答后,由小组成员对回答进行补充,如其他小组成员存在疑问,则需在提出问题后,由各组合作进行解答,解答内容观点阐述完毕后,则需由带教教师对病历资料及背景资料引导规培医生进行综合思考,以便启发其临床诊断综合思维,提升病患诊疗分析能力[8]。

在吴东方《C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指出,实验组规培医生经教学后的理论成绩为(85.13±6.93)分,操作成为(83.77±7.00)分,且教學满意度为8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9]。

3.2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其主要在相关护理模式教学中加入应用,起到辅助教学作用,常见教学措施如下:在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及延续性护理模式教学中,借助案例式教学法由临床带教教师选择典型病例为课前教学引导,其后由护生自行组队,小组成员数量为3~4人为宜。临床教学前需要求护生根据自身病患接触、相关护理文献检索阅读情况对典型病例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护理解决措施进行组内讨论分析,其后在教学实施中由各组对分析结果进行辩论阐述,阐述完毕后,需由带教教师提出问题,引导护生在小组讨论基础上独立思考,进一步完善护理解决措施,并根据教学目标设置相关课后复习导学问题,深化学习效果[10]。

篇4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2-0130-03

In the TCM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WANG JinjinZHANG LinlinGUO YiCHEN Zukun*

Yunnan University of TCM,Kunming 650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In the TCM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to cultivate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Methods By restructuring teaching content, PBL teaching, case teaching,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 and so on, to build a varie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Results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CM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Conclusion TCM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s the key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Keywords:Clinical Nur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eaching Methods;Training;Clinical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临床护理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其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中医临床常见病的概念、辨证分型、护理措施,更应培养学生的中医护理临床思维能力。中医临床护理学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特色课程。笔者在教学中,采用重组课程教学内容、PBL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构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会学生规范辨证,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现将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突出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中医临床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整体观念的理念、辨证施护的方法和传统的护理技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的一门学科。中医理论体系具有抽象、难理解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但有关中医临床护理学的课程设置,存在着教学内容丰富,学时少的情况,我院此课程为54学时。为了更好的讲解本课程及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学会本课程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在教学方式上不能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时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应构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很难理解中医护理的实质和精髓,很难将中医理论运用于护理临床。

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医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用自己掌握的中医理论和自身的实践经验,在判断和分析疾病本质、发病规律,制订治疗、预防疾病的原则及处方用药过程中所表现的思维活动[1]。正确的临床思维对于医学理论的实践应用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中医临床护理思维的特点是整体观和辨证施护。整体观是其认识论的基础,辨证施护则是其临床实践的方法论。整体观念使我们在临床护理时从整体上进行综合考虑,以此来把握疾病本质和规律。在护理过程中,将患者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但考虑到疾病本身,同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体质、年龄、情志变化、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等因素,以及自然、社会诸方面因素。辨证施护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加以分析、综合、归纳和总结,辨清疾病的性质、病因、部位及邪正关系,并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在此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并及时把握证候的变化,随证修订护理计划及措施。因此,护理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中医临床护理思维特点,才能正确地对疾病进行诊断、护理,提高临床综合应用能力。

2构建中医临床思维教学方法

笔者教授中医临床护理多年,在教学中采用重组课程教学内容、PBL 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构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1重组课程教学内容我院采用的中医临床护理学教材,以常见病证为经,以证型为纬,运用护理程序“施护”,教学内容较多,但本课程的学时数有限,因此,重组课程教学内容对该课程极其重要。

首先是对整本教材进行重组,依照临床分科,教学重点在内科部分。其次是对每一疾病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将内科疾病归为七个系统,即肺系疾病、心系疾病、脾胃疾病、肝胆疾病、肾系疾病、气血津液疾病、肢体关节经络疾病。以系统为单元进行讲授,每一系统先作概述,简要回顾该系统疾病的生理病理、主要证候及常见证型,简述护理要点。每一系统选择2~3个临床常见疾病进行详细讲解,其余疾病学生按教学思路进行自学。每一疾病按概述(包括概念、历史沿革、讨论范围)、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施护、健康教育等板块进行阐述。将辨证施护作为一独立内容,由辨证要点、一般护理、分型护治构成,保证辨证施护的完整性,强调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突出实用性和中医特色。

通过实践证明,该重组课程教学内容的方式对《中医临床护理学》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它理清了教学思路,让学生对所学课程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对所学课程内容也了然于心,而且还能掌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学习该课程,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教学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上。

22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PBL 教学法能够给学生对问题探讨的充分机会,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培养学生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等,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在实施过程中,以一个系y疾病为单位,讲授完该系统2~3个重点疾病后,布置课后开放性思考题,一般以该系统未作课堂讲授的疾病病例设计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该系统疾病的特点及中医护理的规律和特点,针对病例问题进行相关资料查询、思考。然后以宿舍为单位进行讨论,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见,可有不同看法。下次课时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充分展开组间讨论;教师进行启发和引导,控制讨论节奏;做出初步判断,拟出临时诊断。教师再提供相关的体检及实验室资料,学生再分组进行分析讨论,做出诊断及护理措施。教师再进行展示、总结。该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从教师准备资料开始,教师就要结合提纲、病例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设计出相关作业;而同学也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积极与同学交流沟通,同心协力得出最佳结论。这样的学习,花在前期准备工作上的时间精力大大多于普通的课堂学习,因此不但培养了学生们主动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学会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同时,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的提高亦有重要意义。

23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其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对所学内容有较深印象。在教学中,笔者在进行每个疾病的讲解前,均会先导入一个该疾病的典型病案,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该疾病的学习。讲授该疾病后,再重新回顾导入的典型病案,请学生回答该病案的诊断、护治原则,护理措施,并对答案进行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指导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选择的病案要符合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具有典型症状及体征,便于学生直观、形象地学习相关知识。案例式教学法刚应用时,因学生不熟悉、不适应,在病案的描述上要按照主诉、现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的格式来排列。随着教学的进展,病案的描述方式则应贴近临床实际,按患者的叙述方式来描述病案,以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自己采集病例资料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24讨论式教学法病例讨论是医疗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不同病例的探讨,学生加深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认识,从更深层次掌握疾病的正确诊治过程,训练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2]。讨论式教学法通常在教学进行到一个阶段时进行,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进程的安排,整个教学过程中会安排4次讨论课,一般情况下以两个系统疾病为一个单元,每讲解完两个系统疾病后,会结合案例式教学方式,给出4~6个关于该两个系统的典型病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首先将学生以8~10人为一组进行分组,请学生在1个小时内就4~6个典型病案进行小组内讨论,大家各抒己见,集中众人的智慧,对病案作出诊断(包括西医诊断、中医诊断及证型)、护治原则,护理措施。然后随机请各小组1~2名同学进行回答,最后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及评价。该教学方式同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使学生在讨论中集思广益,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增强学生学习《中医临床护理学》的兴趣,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同时,讨论式教学法还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的提高。

25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制作出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或播放相关影碟,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避免由于教师长时间单纯的理论讲授造成学生的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比如在讲解疾病各证型时,不同的证型有不同的症状、体征,单纯的文字描述会显得很空洞,学生难以想象出该证的症状、体征,而且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症状、体征的描述会产生不同的想象。利用多媒体可以插入症状、体征的典型图片,形象、生动,贴近临床,有助于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一张鼓胀病人的图片,可使学生深刻地认识“腹胀如鼓,肤色苍黄,腹皮青筋暴露”的表现,有利于学生对鼓胀病的理解和掌握。

3不断创新中医临床护理学教学方法

在护理学专业学生中加强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中医临床护理学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还应积极协助各中医临床教学医院进行中医护理临床实践基地的建设,提高临床带教能力,规范临床实践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到中医院参加临床见实习 [3],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护理工作能力。

中医护理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已逐渐成熟与发展,中医护理学的整体护理观、辨证施护观和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逐渐为国内和国际医学界所理解、重视、研究并采用[4]。中医护理教育者必须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着力中医护理教学方法的研究,加强对护理专业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队伍的知识层次和人员素质,为我国护理事业及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颜乾麟.关于中医临床思维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5):1-2.

篇5

本次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48岁,平均(31.84±5.97)岁。学历:中专1名(0.7%),大专32名(20.9%),本科117名(76.5%),研究生3名(2.0%)。职称:初级职称97名(63.4%),中级及以上56名(36.6%)。带教年限:小于5年66名(43.1%),≥5~≤10年54名(35.3%),10年以上33名(21.6%)。

1.2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机会和意愿

43.1%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很少有或几乎没有培训机会,96.4%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接受培训。

1.3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时间安排的需求

35.9%认为每季度组织一次培训比较合适,43.1%认为每次培训的最佳时间为1h,28.8%选择2h。

1.4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培训形式的需求

结果显示,88.9%希望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理论培训,79.1%希望采取教学查房和教学观摩进行教学实践培训。

1.5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内容的需求

结果显示,对培训内容需求排在前3位的是临床护理教学技能培训、护理实践技能培训和临床教学管理培训,排在后3位的是护理教育学、护理文化、护理伦理学知识。不同学历、职称和带教时间的带教老师对各条目培训需求程度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讨论

2.1加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带教水平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相衔接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教学重中之重,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阶段。其中,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着主导性作用,其整体素质和带教水平是影响护理学生临床训练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带教队伍,而加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培训是快速提高带教老师整体水平和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将师资培训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将封闭式教学变成开放式教育,提高老师的积极性。统计显示,临床带教老师非常重视临床带教工作,96.4%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接受培训。本次研究对象中带教时间小于5年66名,占43.1%,这部分带教老师担任教学工作时间短,更迫切希望接受能够解决他们临床带教工作具体问题的培训,提高临床教学能力。目前各个医院针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培训明显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培训需求,有43.1%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表示很少有或几乎没有培训机会,需引起医院和学校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同时充分地利用医院、学校的教育资源,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和开展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改变老师教学理论、转化老师角色,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2.2科学安排培训时间,保证临床带教老师培训可持续进行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在面对和处理复杂、动态的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临床护理教学任务,超工作负荷造成了一系列消极的后果,如护理质量下降、护理带教老师没有时间为教学做准备、与其他工作人员协作时间减少等。如何安排培训时间更容易让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接受培训,这是保证临床带教老师培训可持续进行必须考虑的问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更容易接受定期的短时培训,每年2~3次,每次1~2h为宜,集中解决他们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培训前期的需求调查帮助培训者制订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内容,以增强培训效果。

2.3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效果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而新时期继续教育的重点不是新知识的传授而是能力的培养;目前很多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课堂多为填鸭式,老师被动地听课,接受培训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效果不明显。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员的兴趣和主动性。可以看出,由于专题讲座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成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最期望的理论培训方式,高萍等报道,通过邀请专家开展教育学知识的讲座提高老师的授课艺术。其次,是信息资料共享,研究显示,带教老师更愿意接受实践培训方式,79.1%的带教老师期望教学查房和教学观摩,77.8%选择案例分析和操作示范,71.9%希望进行经验分享。可见,灵活多样的实践培训方式是带教老师所迫切需求的,同时增加了带教老师对培训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篇6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学生经过系统的医学知识,护理操作技能及相关学科的学习之后,为其提供一个把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中的媒介。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培养护理人才的素质和护理教育的质量[1]。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开展以来,在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在其中的护理学生是否也能感受到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形成优质护理服务的思维是很重要的,因为护理学生是我们护理的未来,从幼苗开始抓起,我们的优质护理服务才能不断壮大。下面就如何将优质护理服务植入我们的临床护理教学,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1.对护理实习学生的综合评估

护理实习学生来自不同的院校,且包括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他们在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知识、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有所不同,对临床护理带教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在实习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对其进行评估,包括其心理状态,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理解能力,沟通能力,个性特征,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设想,期望值等并设置临床教学环境量表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专注性、人性化、任务明确性、满意度六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实习计划,最大程度地调动实习学生的积极性。

2.规范系统的临床教学目标的制定

现代教育重视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临床护理要着重培养学生整体护理能力,即培养学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实施护理程序时与病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及理解帮助病人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使其成为独立、有创造性、可持续发展的个体。所以在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要有规范系统的教学目标,带教老师要有优质护理服务方面的经验,使实习学生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学习中的重要性,老师带教有依据,学生实习有方向,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系统的培养。临床教学是将现代教育理念具体化的过程。临床教学目标应将优质护理服务的各个方面与不同层次、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场所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并使师生共同以此为依据,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3. 创新临床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活动方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可以采用示范教学法,学生看老师如何对病人进行优质服务。

临床护理教学以逻辑的严谨性来体现科学的严肃性,而护理实践则在大量的现实变量中自我变通,创造性发挥教学的规范化和虚拟化,在实践中被经验和应用型操作所改变。因此,临床教师的带教模式应将护理学理论与教育学理论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激发同学兴趣;开座谈会,学生主动发言,分享优质护理服务的心得和感受;PBL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辩证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优质护理服务中有哪些是做得比较好的,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

4.临床带教老师的重要作用及要求

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临床带教老师是关键。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优质护士是临床带教老师的首选,合格的带教老师能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良好的人格魅力包括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感情因素。品格因素包括道德、品行、人格和作风等。护理教师优秀的品格可影响和感染每位护生。是激发和调动他们积极性的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手段,可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才能的临床带教老师能解决各种难题,使人产生敬佩感。掌握丰富知识和技术的临床带教老师更易赢得学生的信任和配合,因为由知识构成的影响力可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人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过程,因此选择合格的临床带教老师在优质护理服务的教学中显得异常重要。同时老师要对对临床护理学生给予人性化关怀,了解其个人的感受,对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2],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5.临床教学效果的评价

临床教学效果的评价可分为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评价和对护理学生的评价。对临床带教老师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及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目标是建立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持续改进的承诺。具体包括关注护理实习生的强度,护理临床教学中每项工作(带教态度、带教内容、带教方法、带教效果)的质量,对实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肯定临床带教成绩,纠正失误,找出差距,使护理教学质量呈阶梯式上升。

对护理学生的评价采用多种方式多种层面,包括书面考试、技术操作、优质护理服务的评价,以及自我批评,老师评价,患者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沟通能力的评价。以此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需要改进努力的方向。

6.临床护理教学的反馈

对护理实习生和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反馈采取积极的措施,著名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提出的戴明循环(PDCA循环)中即强调积极处理的重要性,如不处理,一切都成为徒劳。对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工作进行全程督导,对于提出的反馈意见及时讨论,找到解决方案,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开展临床护理教学老师座谈会,学生出科小结会,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护理实习生和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使临床带教工作得到双赢。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对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有利保证,是护理学生临床实习取得成功的保证,通过对护理学生的综合全面的评估,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优秀称职的带教老师的培养,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护理实习生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方面的培养会不断得到提升,真正了解护理工作是“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工作[3]。

参 考 文 献

篇7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生数量越来越多,学历层次越来越高,加之临床设施与技术更新的速度较快,临床护理带教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理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后,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实践活动,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成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必要途径和重要环节[1]。现阶段我国护理专业专科、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除了在政治思想和身体素质方面要达到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基本要求之外,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大学专科的毕业生应成为临床第一线的高层次实用人才,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而本科毕业生除了要具备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之外,还要具备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进行社区护理的能力[2]。我院每年都要接收大量的大专、本科护理实习生,如何正确引导、提高实习生的各种能力,做好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提高护理临床实习质量,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课题。

1媒介融合的概念

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最早提出了媒介融合这一概念。媒介融合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会随着不同体制下媒体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态[3]。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4]。

2模块式教学法的引入

临床护理带教模块化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也是临床教学经验的概括化,直接面向和指导临床教学实践。作为结构框架,它突出了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模块式教学法”的主要优势在于根据培养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等,按需施教,目标明确,在优化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培养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等[5]。

3媒介融合模块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建议

3.1媒介融合的方式将印刷形式的讲义、杂志、书籍、电脑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互联网等媒介有效结合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

3.2教学模块的分类及考核建议

3.2.1基础理论和技能强调《护理学基础》中涵盖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在护理实习生整个实习过程中的强化学习和应用。带教老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分发讲义、示范操作等途径向护理实习生有效传达教学内容[6]。待实习生出科或结束实习时予以理论考核、技术把关。

3.2.2专科理论和技能根据各科室的自身特点,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渗透本科室典型病例,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或标准化病人模拟等多种途径,以求护理实习生能够有效掌握相关专科知识与技能。待实习生出科或结束实习时,整合基础理论和技能给以系统化考核。

3.2.3沟通能力整体护理的理念已被现代护理界广泛认可,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有效实施整体护理的必备条件。在沟通过程中护理美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交叉其中,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护理实习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临床护理带教工作要重视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通过入院宣教、操作前评估宣教、操作中合理解释沟通、操作后健康宣教、出院前指导等多种途径为实习生创造沟通条件,给予合理化建议,达到最佳沟通效果。待实习生出科或结束实习时,可征求患者同意进行实用性考核。

3.2.4专业英语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护理人才与护理对象日趋国际化,护理教育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的高级护理人才成为临床护理带教的一个重点。临床带教老师可根据实习学生知识需求,制定适宜的专业英语学习目标,为之创造积极的语言学习氛围。待实习生出科或结束实习时,进行情境模拟法给予考核。

3.2.5科研能力借鉴研究生教学中的导师制教学形式予以带教,鼓励实习生参与科室内的课题研究,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习生的临床科研能力。综上所述,媒介融合模块式教学法是一种倡导融多媒介于教学工作,将教学内容细化、目标化,优化教学资源,力图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目前,媒介融合模块式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系统性研究尚少,研究者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邱瑞娟,梁桂兴.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186-189.

2沈宁.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黄建友.论媒介融合的内涵及其演进路径.当代传播,2009,(5):50-52.

篇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6763(2016)02-0007-03 doi:10.3969/j.issn.1004-6763.2016.02.005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及国家医疗保健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医保覆盖率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不断转变。从过去“无病即健康”,发展到追求生理、心理、社会的完美结合。而更高的健康诉求使得人们对医疗工作者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护理教育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评估及观察能力、操作技术或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或临床推理方法等护理核心能力[1]。高职护理专业每年都有大批的毕业生从院校毕业,进入医院,这些毕业生是否符合要求,尤其是其临床能力是否达到作为一名准护士的要求,满足当前医疗护理事业的需要,是临床教师所关注的,而外科护理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

1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操作考核模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医学教育界对医学生的技能考核做了很多研究,如床边患者专家评价,客观结构临床考试和计算机模拟考试等,使用最广泛的便是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2],也被称为分站式技能考核方法。但对于护理学生技能的考核尚无很好的方法。而我国传统的护理教育教学沿用的是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强调传授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客观上形成了基础与临床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忽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护理综合性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现有的评价护生教学质量的笔试和临床技能考核,只能割裂评价知识方面或技能水平,不能达到全面评价,也无助于帮助和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基于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现象近年来在护理专业四、五年级的护生中表现的比较突出,在外科护理学操作技能考评中尤其明显。以我校目前外科护理学来说,主要的考核项目是绷带包扎、止血技术、备皮、外科手术无菌术、手术器械辨识、换药等,在考核前学生突击进行2~3周的集中练习,在考核中一般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学生的考核项目,即便设置参考案例,也只是针对所考核的这一项内容而已,不能有效的将各项目串联起来,导致学生在学习和考前复习时往往采用的是与理论考试一样的处理方法,即考什么就练什么,只知道机械生硬的记住操作步骤,至于判断该操作的目的和根据病人病情采取合适的处置等能力,则是偏弱。外科护理学是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其涉及的范围广,内容丰富,知识整体性强、综合性高。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目标里提出了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护理问诊、护理体检、护患沟通、评判性思维和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要求。除了要求学生能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外,更加强调学生能够在实际的临床情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发现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目前我校对于外科护理学的实践技能考核评价中存在只考核单一技能操作能力,评价目标不够全面,为考技能而考技能,考核内容与临床实际需求脱离,各项考核内容互相关联性差,考核的偶然性大等缺点,未能反映出教学目标对护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这样碎片式的考评体系显然不能促进学生整体临床思维能力的形成,更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临床外科护理工作的需要。

2目前可供参考的医学及护理考核模式

借助标准化病(StandardizedPatient,SP)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由英国Dundee大学M.R.Harden等人于1975年提出并付诸实践,是目前在全球医学教育领域兴起的一种客观地评价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考核模式[3]。这种临床能力测试模式的优势毋庸多言,其在在临床医学教育和资格考试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在使用OSCE这一考试模式,以考核并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以及循证医学、评判性思维、知识迁移等较高层次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考核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应用于临床医学的毕业考核中以评价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4]。但在国内护理教育领域,OSCE的应用起步相对较晚,也还没有运用于护士资格考试,但必然是发展趋势;对OSCE的应用主要是对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总结性评价,OSCE仅发挥了其应有的综合能力评价作用,而其强大的对教学反馈作用尚未被很好的重视和利用。目前对于此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因此尽早开展外科护理学分站式实践技能考评体系改革的探索,不仅是外科护理学教学面对社会人才需求要求变化的一次改革尝试,也可以作为临床护理教学改革的补充,更是进一步帮助学生适应临床需要的突破口之一。

3对外科护理学操作考核模式改革的研究设想

笔者的研究为外科护理学实践技能考评体系改革的探索研究,通过采用OSCE理论指导下的分站式技能考评体系对我校四年级护理专业学生的外科护理学技能进行考核,获得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对学生考核技能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外科临床技能水平的现状,分析外科护理学技能教学与临床实践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其原因,制定我校外科护理学分站式考评制度,完成校内SP训练的尝试,编写考评用病例剧本,编成校内实际可行的外科护理学分站式评分标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我校自身对护生的培养目标和考核要求,结合“理实一体化”的专业要求,尝试制定属于自己的OSCE框架并进行试用。(2)在我校护理专业学生或教师中培训自己的标准化病人(SP),为分站式考核创立公平、公正、合理的条件。(3)尝试将简易标准化病人及OSCE模式应用到护理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职业态度和临床思维能力。(4)尝试在外科护理学实践技能考试中设置分站点,考查学生护理技能操作、护理程序应用、综合病例分析、PBL小组配合以及沟通能力、职业态度和评判性思维等能力的掌握情况。(5)在考核及成绩分析基础上,将OSCE考核模式更多的应用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中,使其作为一种形成性教学评价方法,及时把各考站发现的问题反馈作用于学生的持续教育中,使之形成一个“教学—评价—反馈—教学改进—再评价”的良性循环,最终促进护生综合能力的提高。(6)尝试将外科护理学主要实践技能即急救技术、备皮、外科无菌术、器械辨认、术后换药等技术围绕外科损伤的病例分析以设置OSCE分站的形式进行串联,系统分为院前现场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急诊手术前无菌准备技术、术中器械传递配合技术和术后伤口换药技术等,将原本碎片式的单一技能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围手术期护理概念。

4外科护理学操作考核模式改革研究方法设计

4.1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校13级护理专业4年级学生。预实验对象为1311班学生10人,正式实验对象为13级护理专业4年级每班抽取学生10人共计110人,对比研究对象为12级护理专业学生110人。

4.2研究工具

设置OSCE考站,考站病例标准病人和剧本,考站评分标准,对外科临床技能掌握程度调查问卷,对OSCE考试方法态度调查问卷

4.3研究方法

(1)在12级护生中随机发放外科临床技能掌握程度调查问卷,了解对比研究对象情况。(2)在14级护生中以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20名学生进行标准化病人培训,参与教师为外科护理学备课组全体成员。(3)设置外科围手术期护理OSCE考站即急救技术、备皮、外科无菌术、器械辨认、术后换药5个分站,制定考站评分标准。(4)随机抽取1311班10名学生进行预试验,根据结果调整实验方案。(5)随机收取13级每班10人共计110人进行正式试验每个考站按照临床情境布置,确保考站各自独立,互不干扰,每考站设一名SP和一名专业教师。考试流程完成5个考站的考试。考试结束后分别向考生和SP发放对OSCE考试方法态度的调查问卷及对外科临床技能掌握程度调查问卷。

4.4统计与分析

数据收集后编号录入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内容包括描述性统计了解考试成绩分布情况,考试难度和区分度分析,分析计算Cronbach系数的Q值、内容效度、等OSCE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对考试时间安排、人员配备、考场设置、费用使用等方面进行OSCE可行性分析。

5对该研究设计的期望

护理发展趋势为以临床能力为中心的模式来评估专业技能和护理功效。传统的分离的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21世纪,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及其评估手段。OSCE成为我们可以借鉴和应用的一种模式,其思想精髓在于能够整合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使之有效转化为职业能力,更加符合临床护理实践对护理人才的需求。积极引入OSCE模式是护理教育观念的进步,这对护理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等能力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是素质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具体体现。相信只要设计周密,它会成为护理教学中有效又可靠的教学和考核手段。通过研究,希望改进后的技能考核模式,能客观评价教学水平,提高考核的实用性,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评价内容更符合现代护理对护生的要求,解决以往只注重操作步骤本身,而不注重实际临床意义的问题。对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也为护生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需要是一次尝试。护生在操作中需要灵活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为自己的操作技能服务,满足患者的需要,并能适时训练自己的沟通能力,养成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这都提高了考核的意义和价值,今后在工作中还要继续为完善技能考核的改革作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程静华.新世纪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06-608.

[2]尹俊,陈晓勤,许杰州.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方法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7-8.

篇9

关键词 临床护理教师;微格教学;培训;质性研究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71

作者单位:518052深圳市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护理部

李文红: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基金项目:本研究是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40411094009926)

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强、技能水平要求高的专业,其临床教学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很大比重[1]。当前临床护理教学中,带教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护理实践技能,还要承担学生的理论授课任务。临床护理教师由于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培训,缺乏对各类教学技能的掌握,作为教学两大要素之一,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对教学质量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临床护理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教学医院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技能非常关键。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教师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培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优化模式[2]。笔者通过质性研究访谈法,采集本院接受过微格教学培训的临床护理老师的真实体验,为快速有效地培训临床护理老师教学技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接受过微格教学培训的临床护理教师10名进行访谈。纳入标准:(1)大专及以上学历。(2)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3)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4)承担我院实习护生理论课1年以上。(5)热爱护理临床教学。(6)自愿参加本次研究。10名受访者均为女性。年龄30~42岁,平均(36.4±9.41)岁。工作年限5~16年,平均(16.1±3.64)年。职称:主管护师6名,副主任护师4名。学历:大专2名,本科8名。样本量根据访谈资料的饱和原则确定[3]。

1.2方法

1.2.1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4],资料收集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经过课题组员的多次讨论,形成访谈提纲。提纲内容:“请您谈谈在接受微格教学培训过程的感受”“请您谈谈将微格教学应用到临床教学是否有必要”“您们当时具体是如何进行微格教学培训的,您对此还有哪些建议”等。访谈前先向受访者说明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获得受访者同意并严格保密。每次访谈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访谈过程中鼓励受访对象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及体验,并对访谈的内容进行同步录音,同时客观记录访谈对象的反应、表情等。

1.2.2通过反复阅读记录,回忆访谈中的细节,将资料整理成誊本。按照A-J依次给10位受访者的访谈记录编序并建立各自独立的文档,进行分析、反思、编码、归类、提炼主题。

2结果

2.1教师认为自身教学技能得到了较大地提高10位带教教师都认为自身教学技能得到了较大提高。如个案A,E:“我们带教老师都是临床的护士担任,尽管我们有着较扎实的专科理论及临床知识,但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培训,出现不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问题。运用微格教学法,通过对课堂教学情景的回放,及时发现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规范的环节,同时,团队中的其他人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整改建议,使课堂教学技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提高。”个案F,H,J认为:“微格教学法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使我们更愿意去探索教学中的新方法,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更积极主动,使我们的教学技能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个案I:“我的导入技能,讲授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前只是生硬地去讲解知识,现在我会通过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讲授时也会通过举例子,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个案C:“微格教学注重各个方面技能的培养,发现了平时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不易发现的一些问题。比如纠正了我以前的很多口头语,如“我们的...”“咱”等。同时,我对组成护理教学的要素和环节有了更精确的意识和控制能力,奠定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2.2应用微格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微格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个案B,D:“运用微格教学法后,不仅自身的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学生也更愿意听我的课了,以前给学生讲课大部分同学没有什么回应,但是现在课堂气氛非常好,学生非常活跃,也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个案C:“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缺少互动性。微格教学法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利用一些数字声像等资料,创造了逼真的教学情景,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愉快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2.3建立一套系统的临床护理微格教学培训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微格教学在教学医院临床护理师资培训中的应用,目前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如个案G:“起初微格教学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近几年才用于临床护理教学,护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跟师范生与在职教师所需教学技能培训方面不同。建立一套系统的临床护理微格教学培训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个案A,H:“同一教学技能,专业不同,其培养的方法也不同,我们应在运用微格教学时不断的总结经验,找到适合我们临床护理教学的培训模式,使培训更规范科学化。”个案D:“护理教学分为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教学,这两种教学的教学培训模式、采取的方法需不同。”

2.4建立合理的评价方法是教学培训中评价工作的关键建立合理的评价方法是教学技能培训中评价工作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临床护理微格教学建立系统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如个案A,C:“临床护理教学必须制定符合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同一教学技能,由于专业特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其培训方式有一定的差异。我们需要找到适合我们本专业的评价方法。”个案J:“用微格教学方法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没有考虑进行综合训练。我们需探讨对评价对象进行完整、系统的评价,同时,不同的评价对象其评价指标也不同。比如参与评价的是临床教师,他们有一定的评价理论知识和评价实践经验,所以评价指标可以笼统。而相对学生,评价指标要明确、具体。”个案D:“临床护理与其它专业不同,其操作和实践性较强,我们应根据临床护理教学的特点构建评价体系。”个案F,I:“科学严谨的评价对于促进微格教学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制定一个完整全面的评价方案,需注意考虑参与评价的对象、考虑专业的特点及建立综合评价指标。”

3讨论

3.1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技能及带教意识得到提高微格教学是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方法指导下,按照教师预期的教学行为目标,充分利用真实记录下的教学情景实况录像,然后通过反馈和反复的训练调整,使教师的教学活动达到最优化的动态平衡过程[5]。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普遍存在的重教轻学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护理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技能及其他技能得到了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6]。同时,通过微格教学的培训,临床带教老师对组成护理教学的要素和环节有了更精确的意识和控制能力,临床护理教师的带教意识得以强化,也规范了临床教师的教学活动。

3.2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由于临床护理教师都是从事一线的临床工作,对学生实际操作及动手能力的培养通常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同步进行,有时因为工作的原因,很难系统地教授,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且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微格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通过微格教学应用,临床护理教师的各项带教技能得到了提高,利用新颖多变、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具灵活性、创造性,避免了过去那种机械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特别对于实践性与逻辑性强的护理学教学,微格教学更能体现它的优势。

3.3建立一套系统的临床护理微格教学培训模式教学培训模式对培训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培训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培训效果,微格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早期微格教学法应用于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但由于专业特点不同,培养的对象也有所不同,培训师范生及在职老师的培训模式不能照搬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因此我们必须探索适合在教学医院开展的护理微格教学培训模式,从而促进临床护理教师成长,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3.4建立一套适合临床护理微格教学的评价体系微格教学是以培养和提高课堂教学技能为中心的活动,在这种教学技能的学习和形成的动态过程中,教学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教学技能训练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带教老师质量的保障。目前我国微格教学缺乏综合、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难以对微格教学训练对象进行完整、系统的效果评价等[7]。 因此在结合参与评价的对象,专业的特点,制定一个完整全面的评价方案是非常必要的。在今后的护理专业课教学中,建立完善护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推广和应用微格教学在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中,会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质量。

4小结

微格教学法主要通过摄录设备将受训教师的技能训练过程录制下来,并将这些资料通过分析评价,使受训教师正确认识自我,及时纠正错误;并通过技能分解,分步示范及录像技术手段,进行卓有成效的技能训练。微格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使护理教师的教学技能如教学语言能力、提问能力、组织能力等得到了有效提高,带教意识也得到了提高,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临床护理教学应用微格教学法中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建议继续探索微格教学培训临床护理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新方法,建立一套系统的临床护理微格教学培训模式和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巩小军.应用微格教学法提高护理实践教学质量[J].医学信息,2010,23(12):4464-4465.

[2]陈克东,刘翠玉.我校实施"微格教学"模式培训青年教师的实践[J].高教论坛,2008(1):88-92.

[3]绳宇,赵盈盈,赵培,等.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初步研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39-43.

[4]刘明.护理质性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0-124.

[5]庄凤娟,孙桂荣,孔凡红.微格教学法在"护理美学"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18): 1677.

[6]郭华,巩小军.微格教学法在青年护理教师教学技能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6):1580-1581.

篇10

精神科与其他科室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部分群众对精神病患者存在误解或者歧视,甚至会连带看不起精神科护理人员。同时我国政府对于精神科的支持力度较小[1],导致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整体待遇较低,但在实际工作中,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新护士大多已经完成学业且经过临床实习,然而依旧缺乏实践经验,对于精神科护理仍比较陌生,因此,越发突出了带教工作的重要性。本文重点探讨在新形势下精神科新护士临床带教难点与对策,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精神科实习的新护士20例,男1例,女19例;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1.3±2.24)岁;学生文化程度:大专学历4例,中专学历16例。

1.2方法 通过4名带教教师对新护士进行指导,借助座谈会、调查问卷、工作反思总结等方式,分析新护士对职业的喜爱程度、对薪资的期望程度和心理压力,探究带教难点与对策,并结合新护士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提升精神科R床带教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1.3统计学方法 收集、整理20位新护士临床数据,均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字2检验。

2结果

调查20位新护士对职业的喜爱程度,表示喜欢护理职业的护士共4位,占总数的20.0%,表示不喜欢护理职业的护士共16位,占总数的80.0%。

调查20位新护士对薪资的期望程度,表示希望月薪超过5000元的护士共14例,占总数的70.0%,表示希望月薪介于3000~5000元的护士共4例,占总数的20.0%,表示没有考虑月薪多少,只希望积累临床实践的护士共2例,占总数的10.0%。

调查20位新护士的心理压力,表示工作过程中心理压力特别大的护士共5例,占总数的25.0%,表示工作过程中心理压力比较大的护士共12例,占总数的60.0%,表示工作过程中没有心理压力的护士共3例,占总数的15.0%。

3讨论

3.1新形势下精神科新护士临床带教工作难点 从调查结果可知,在新形势下精神科新护士临床带教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如何科学地开展临床带教工作,是精神科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应结合新护士实际情况,全面探究带教工作中的难点,具体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

3.1.1新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认识不全面 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可知,共有16位新护士表示不喜欢护理职业,占到总数的80.0%,究其原因,主要包括:首先护士在实习过程中,没有真正的进入到临床进行实践[2],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认识不全面;其次,很多护士在选择护理专业时,缺乏目的性,甚至部分是非自愿的,因此在步入真正工作岗位时,很容易产生排斥或者转行的想法[3]。

3.1.2新护士工作过程心理压力较大 精神科患者大多存在意识障碍、行为异常、语言混乱等问题,甚至还会主动攻击,对于新护士而言,这些都是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此外,在学习护理知识的过程中,新护士大多接触的是理论方面案例或者规律,而没有真正的实践,当步入封闭式病房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给临床带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度。

3.1.3工作待遇与实际期望不协调 很多护士期望在工作过程中获得较高的报酬,以此肯定自身价值,但就精神科而言,新护士的福利待遇与编制护士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再加之工作过程的不稳定性,会在一定程度上积攒护士的负能量,提升其离职意愿,降低带教的有效性。

3.2新形势下加强精神科新护士临床带教工作管理的策略

3.2.1重视思想教育,提升新护士整体素质 带教教师应在新护士正式上岗前,做好对应的岗前培训,使得新护士形成系统的精神科疾病知识体系,提升其整体素质。首先,讲解精神科护理过程的注意事项,消除新护士对精神病患者的恐惧与排斥;其次,教授新护士精神科护理过程中所需实践知识,包括安全护理、接触方式等[5];最后,树立护士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其正确的工作态度,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教师应纠正护士对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错误认识,引导护士体会作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意义,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3.2.2创新临床带教方式,实行"一帮一"途径 带教教师在临床带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行为举止影响着新护士对工作的判断,教师应不断创新带教方式,以自身人格魅力感染新护士,通过"一帮一"的带教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为新护士讲解护理要领,并督促新护士进行学习。让新护士在教师身上感悟到护理工作的伟大,使其更加努力的工作,引导护士爱上工作,学会在工作中享受,用真心、耐心去关怀每一位病人。

3.2.3培养新护士临床沟通技巧,树立护士责任意识 精神病患者存在意识障碍,甚至有一定的攻击性,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教师应教授新护士实用的沟通技巧。通过恰当的交流方式,了解患者真实病情变化情况,并制定出科学的护理计划,提升患者护理过程的依从性。同时,带教教师应多与护士进行交流,及时地帮助护士解决工作问题,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新形势下精神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难点可知,受到新护士认识不足、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带教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难点,为进一步提升临床带教的有效性,应重视护理的思想教育,提升其整体职业道德素质,采取

"一帮一"的工作模式,激发护士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卢书明,马亮亮,李艳霞,等.案例教学联合模拟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3(10):3299-3301.

[2]刘雪枫,蔡素芳,曾奕,等.参加全国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作业治疗学组比赛的经验分享[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2(12):1275-1277.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33-01

当前,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日渐提高,故而临床带教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提高护生对基础知识与具体操作技能的掌握力度,才有利于今后其走向工作时得心应手,进而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1]。本文现以我校2013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妇产科护理临床带教中采用了体验式带教,带教效果显著改善,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年龄为19-22岁的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护生,其平均年龄为(20.0±0.9)岁。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名,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护生的学习时间均为1个月,学时为40个,给予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带教形式为当面授课,而后组织护生进行实验室考核。(2)观察组则采用体验式带教:①护理基础知识培训:老师针对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疾病护理知识、护理中或会遇到的紧急事件的处理以及护理职责岗位等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②指导其练习护理技能:该项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观察、并发症处理以及做好相关应急预案等,期间并针对具体的情况对护生进行指导。③护生间的体验式训练:带教者可选取相关典型案例组织护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体验式训练,条件允许时可借助医学人体模型,达到实景实情模拟训练目的,每个小组于体验式训练期间,其他小组成员在旁观察,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必要时可将场景设置为完全模拟状态,以促使护生深化护理职业与岗位要求,进而在体验式带教中展现其主体地位。

1.3观察指标

(1)基础知识得分与临床模拟得分;(2)带教满意度:参照护生体验式训练的表现与上述两项得分情况,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3项。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x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护生护理基础知识与模拟临床操作得分的比较

对照组护理基础知识与模拟临床操作得分均不及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护生带教满意度情况比较

经研究后的结果显示,对照组带教满意度以78.0%明显

不及观察组的9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以往妇产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多存在带教目标含糊、护生对相关知识不易掌握以及护理的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使最终的带教成果大打折扣,故而近年来体验式带教在妇产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力度逐渐加大[2]。

体验式带教方法的运用,将原本的带教内容以“循序渐进”的模式分化开来,且各个模式呈现出较强的阶段性。首先为基础知识带教,其有利于护生打好基础,进而增强其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其次,为护理技能的训练,带教者通过目的性、计划性与时间性的临床带教,使护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护理工作的进一步认识,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学习原则,使整个带教进程更加规范;最后,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实情实景的模拟,护生通过小组形式的学习以及对今后护理工作的模拟,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转化为实践,还有利于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有利于带教效果的提高[3-4]。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行常规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体验式带教后,观察组护生的护理基础知识与模拟临床操作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带教满意度以78.0%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6.0%。故而认为,妇产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引入体验式带教,可明显改善带教效果,有利于护生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提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兰美莲,蓝晓红,王锡英.妇产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实施医护结合模式的有效性综合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5(03):90-91.

[2]曾讯,周雪梅,肖平,等.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带教能力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5(07):86-89.

[3]章雪玲.PBL带教法在妇产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