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节能基础知识

节能基础知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27 16:03:15

节能基础知识

节能基础知识例1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48-01

高考政治主观题历来是学生丢分最多的题型,其考察范围广,能力要求高,令较多学生在面对它时不知所措。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类:一类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差;第二类是虽有较为牢固的基础知识储备,但没有掌握主观题的解题步骤,不知道从哪下手。这两方面恰好是答好主观题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必须好好把握。下面就从这两方面来做简要分析。

一、答好主观题的前提和关键——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储备

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新课及复习的时候对各个模块的基础知识要有一个很扎实牢固的掌握,特别是主干知识,要形成网络。用到哪一块的知识,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不至于答跑题而犯下“致命”错误。比如设问要求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解答,我们就不能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解答,设问要求用辩证法的知识来分析问题,我们就不能用唯物论的知识解答。用对用以解题的知识原理,这是关键的一步,是进一步答好题的前提。

二、答好政治主观题的一般步骤

我们都知道,做文章有个启、承、转、合的方法。解答政治主观题,我们也不妨将其归纳为四个步骤:定、分、筛、合。具体来讲就是:

(一)“定”

就是定大的知识范围。通过认真仔细地审题(审题型、审材料、审设问),确定模块知识范围。就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课本知识而言,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大部分,而每一部分又有具体的划分。学生必须打好基础,处理好宏观体系与微观知识的关系。

(二)“分”

就是在模块知识框架下对具体知识进行分析。比如在政治生活模块关于政府的知识有政府的性质、政府的职能、政府的宗旨、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权力的行使、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树立政府的权威等等。这个步骤分析得要快速、全面,防止遗漏。

(三)“筛”

顾名思义,筛就是筛选,选择。在“分”的步骤中分析的原理知识可能很多很杂,答题时不一定都要用,这就要有个选择的问题。要求考生在上面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设问、材料迅速调用适用本道题的知识原理。

(四)“合”

就是在上面分析选择的基础上,将所调用知识原理与材料中的有效、有用信息相结合,合理组织答案,最后将答案按照规范要求条分缕析地写在试卷上。下面就2010年全国卷主观题的解答做以分析: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我国非常重视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先后颁布实施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资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2006~2010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为落实规划纲要,国务院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由中央财政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2009年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

作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的绿色照明工程,将逐步使用节能灯取代白炽灯和气体低效照明产品。通过对消费者的财政补贴,国家在2009年推广节能灯1亿支,直接拉动社会消费10多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绿色照明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09年5月,我国绿色照明企业总数已突破3000家,年产值近700亿元。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体现的政府活动原则,以及履行管理经济职能的具体内容。(10分)

解法指导:

第一步:定。先确定课本模块知识,把握大方向,防止跑题。本题以节能减排为话题,从政治常识角度设置考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步:分。本题涉及到政治模块中有关政府的知识,具体知识点有政府的性质、宗旨、职能、活动原则、依法行政等。第三步:筛。根据材料和设问,通过筛选知道本题是要答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体现的政府活动原则,以及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政府是如何履行管理经济职能的。第四步:合。在前三步的基础上,最后结合材料结合设问结合所用原理组织答案,将答案按规范分条认真地写在试卷上。至此,一道主观题的解题步骤就结束了。

参考答案:活动原则,保护环境,实施惠民工程,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指定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具体内容:制定节能减排战略规划和工作方案;制定并监督执行相应经济法规;部署节能减排工程;运用财政补贴等经济调节手段,汇集和传播有关经济信息。

以上四个步骤是解答政治主观题的一般步骤,在实际运用中,根据所给题干材料、设问可以灵活运用、灵活掌握。

节能基础知识例2

在我国,现在大部分地区从小学三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程,有条件的地方甚至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英语教学得到了高度重视。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英语教学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的实效并不是非常令人满意。有些学生接触英语不久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有些学生就算坚持下去了,学了十几年,结果仍是听不懂、说不出,学的是“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与国家英语教学的要求相差甚远,根本达不到用英语交际的目的。

一、英语学习困难和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和教学低效的原因很多,但很大程度上与英语入门阶段语音基础知识教学有关。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学生英语学习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学单词。学生对单词学不会、记不住、忘得快,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对英语语音基础知识了解得很少。语言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部分构成。语音是语言教学的基础,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语音基础知识重视不够。许多学生不了解英语语言的特点,不了解英语学习的规律,没有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根基不牢,因而为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学生学得吃力、艰难、低效,最后导致慢慢地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可以说,英语语音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

二、语音基础知识包含的主要内容

英语语音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字母、音素、音标、音节、读音规则、重音和各种读法要求、朗读技巧等。

字母:是构成英语单词的要素,英语中共有26个字母,分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

音素:是构成语音的最小单位,英语中共有48个音素,20个元音音素和28个辅音音素。

音标:是用来记录音素的符号,英语中共有48个音标,其中20个为元音,28个为辅音,音标要放在中括号内,以区别于字母。

音标拼读的方法:英语音标的拼读与汉语拼音的拼读相似,但也不完全相同。具体拼读方法是:元音的前面有辅音时,将辅音和元音拼读在一起;元音的前面没有辅音时,直接按音标读,如单词work,today,open等。

音节:含有响亮音素的声音片段叫做音节,音节的主体是元音。

成音节:英语中一些响亮的音素如[m]、[n]、[l]和它前面的辅音也能相拼构成音节,这样的音节叫成音节,常出现在单词的词尾,如apple,listen等。

开音节:有相对开音节和绝对开音节之分。相对开音节是由元音字母+辅音字母+不发音的e构成的重读音节,如name,like;绝对开音节是由元音字母结尾的重读音节,如no,we。

闭音节:以辅音字母结尾的重读音节叫闭音节,如fat,get。

r音节:以元音字母+r或re构成的音节叫r音节,如her,car,dare。

单音节词:只含有一个音节的单词叫单音节词,如have,find。

双音节词:含有两个音节的单词叫双音节词,如happy,borrow。

多音节词: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单词叫多音节词,如important,beautiful。

音节的划分:两个元音字母之间有一个辅音字母,这个辅音字母划在后一个音节(有时划在前一个音节);两个元音字母之间有两个辅音字母,这两个辅音字母分别划在前后两个音节,需要注意的是音节的划分也有许多特殊的情况。

重读音节、非重读音节:在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中,有一个音节读得重,这个读得重的音节叫重读音节,重读音节通常在其左上角标重读符号。读得轻的音节叫非重读音节。还有的音节,读时要求比重读的音节轻,比非重读的音节重,这样的音节叫次重读音节,通常在其左下角标次重读符号。

读音规则:说明字母或字母组合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的规则,叫读音规则。英语是拼音文字,其最大特点是单词的字母和读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极强的规律。这种联系和规律正是学习单词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是学习单词的关键所在。英语字母的读音规则主要有辅音字母、辅音字母组合、元音字母、元音字母组合、辅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等各种读音规则。

句子重读:英语句子在朗读时,为了突出重点,体现句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有的词要重读,有的词要轻读。那些读得重而响亮的词就是句子的重音所在。在句子中实词常重读,虚词常不重读。

连读:指在同一个意群中,前一个单词以辅音结尾,后一个单词以元音开头,这两个音要拼在一起,这是英语朗读时基本的要求之一。

不完全爆破:当爆破音相连或在爆破音的后面紧跟摩擦音、破擦音等音素时,要求前一个爆破音只摆好发音的位置,并不发出,而随即发出后一个音素,称为不完全爆破。它是英语连贯语句朗读时的一种语言现象。

语调:英语中常用的语调有两种,即声调和降调。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常用降调;一般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的前半部分等常用升调。

辅音连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在一起称为辅音连缀,读时要求前一个要读得轻而短,中间不能加入元音。

三、语音基础知识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节能基础知识例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法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基础”课教育者正确把握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使“基础”课中的法治理念内修于心,外显于行,切实实现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教学效果。

一、“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又称个案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的方法。案例教学法最早在 20 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我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引入并运用于经济、管理等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在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历来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所谓案例,就是现实生活中某个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 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有当案例所蕴含的理论问题与教学目标相关联或相一致时, 才能称之为教学案例[1]。

“基础”课注重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基础”课法治教育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第一,“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对法治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精神。

案例把“基础”课程中法治知识点的抽象内容具体化,把真实、典型问题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通过案例教学,能增进学生对法治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去思考和分析案例背后的法律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法治理念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精神。

第二,“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容易使学生将法治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的法治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培养法治理念的教学效果。

“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强调学生在法治方面理论知识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另一方面更强调学生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培养,让法治思维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而案例教学法,正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与现实实际紧密结合的有效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运用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中的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的过程。在“基础”课案例教学中,学生能设身处地地感受一种教学实践情景。这种实践情景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了现实实际问题,也培养了自身的法治理念。

二、“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的递进式教学组织

以典型的案例为导入,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的递进式教学组织,能实现案例教学法在“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有效运用。具体来说,就是用典型的案例中基本案情反映的法律事件,为学生提供一种虚拟的教学情境,将案例情境带入课堂,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案件的欣赏、解读和分析,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展开论证和思辨,在模拟法庭中扮演特定的法律角色,通过训练学生的法治思维,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递进式教学组织中,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合理设计案例教学的具体环节。

第一,学生查询资料环节。

学生查询资料环节是案例教学是否成功展开的前提。教师通过以多媒体或网络平台等形式给出案例的基本案情后,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案情的积极性,并结合法治的基本知识点,给出几个大方向的问题启发引导,如案例背后的法治思维问题,要求每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询案例中的法律知识点,探知案例中的法律问题,找出相关法律知识点,如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等,记录疑惑之处,为下一个环节的讨论和庭审做好应对的准备。这种做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

第二,课堂案例讨论环节。

课堂案例讨论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学生法律表达能力、论证能力和法律推理能力。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中总结的法律问题的相似性,将学生进行分组,一般以8-10人为一个小组,采用小组研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在充分讨论交流中发现和解决法律问题。如针对案例中的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等知识点进行思考的同学,分别组合成小组。学生要利用自己查询搜集到的有关案情和法律知识材料来进行论证问题,说服其他同学,并提出自己的法律观点。这个环节教师主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在分组后教师要巡视各个小组,鼓励学生结合案情进行推理与提问,引导学生在合理的课堂时间内给出一定的交流讨论结果,并最终听取各个分组代表的案例讨论汇报。

第三,模拟法庭审理环节。

在小组案例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选出代表,扮演模拟法庭中的各个法律角色,如法官、公诉人、被告、证人等,展开模拟法庭的调查、辩论和裁决等审理实践环节。这个环节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法庭审理中的程序规则,准备法庭审理中的诉讼文书、辩护词等法律文书,并展开课余的模拟法庭审理演练,在课堂模拟法庭中充分展示其法律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法律论证能力。尤其在法庭辩论阶段,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灵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案例的播放过程,教师可以情景假设某一庭审过程,引导学生代表围绕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展开模拟法庭审理的设计和演练,运用“公平正义” “正当程序”等法治理念进行法律推理,最终实现在课堂上展现一场精彩的模拟法庭。

第四,教师总结点评环节。

通过课堂案例讨论环节和模拟法庭审理环节,同学们基本上对案例中的主要法律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指出学生在资料搜集、案例讨论和模拟法庭审理等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值得表扬的地方,做好对学生培养法治思维的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掌握“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同时,针对社会舆情的各种正负面的信息,教师应从正能量的效果加以正确积极的引导。

三、“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教学组织中的注意要点

选用典型的案例,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在教学培养目标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实现培养学生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位一体”的法治理念。

一切教学法包括案例教学法在内,都是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途径。方法服务于内容,案例是为了揭示理论,它是提升课堂效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舍本逐末,以手段代目的,为了方法而方法[2]。因此,在“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中,不能为了案例而讲案例,而要实现培养学生法治理念的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从知识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进行对法治知识点的法理解析。如2015年修订版“基础”教材从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五个方面来概括法治思维的基本特征,其学理基础是将法律、权力、价值、权利和程序视为治国理政的五个基本要素。因此,“基础”课教师要在案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案例中有关法律、权力、价值、权利和程序等五个要素上的法治知识点问题。

从情感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案例交流、辩论和分析法律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情感,坚定学生深层次的“认同法治、尊重法治”的法治态度,最终实现以法治信仰作为培养学生法治理念的高境界要求。

从行为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法律问题能力、进行法律辩论和推理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解决案例中法律问题的能力等,并在法治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真正使“基础”课法治教育中的法治理念知识内修于心,外显于行。

第二,在教学原则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组织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教师在 “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组织、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的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活动。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自主学习,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搜集并整理有关材料,针对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充分论证其合理合法性和操作可行性。这将加深学生对相关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助于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

第三,在教学导向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中老师应正确解读案例,实现正能量价值观的教学导向。

如果说,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典型案例的正确选择是前提,那么,案例的正面解读则是关键。案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正面或负面的信息,只有正确地进行价值观的解读,才真正实现案例教学的教育效果。“基础”课法治教育中,教师应结合案例案情因素和社会舆情,给学生进行正能量的说理和引导,及时消除负面信息带给学生的负能量感受,从而引导学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看待司法公正和培育法治理念。

总之,以典型案例导入,通过查询资料、案例讨论和模拟法庭审理等递进式教学组织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灵活生动的案例教学中实现“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使典型案例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知识点融为一体,使案例相关人员与学生的法治情感融为一体,使案例解析与学生法治理念融为一体,从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实现“基础”课法治教育的知识理解、法治情感的体验和法治理念的培养。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大背景下,“基础”课法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培育学生学会用法治思维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法治理念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提升其自身的法律修养。

节能基础知识例4

深入了解学生并满足学生的需要方面下功夫;二、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三、在运用中巩固基础知识;四、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情况;五、拿出上课后的“前五分钟”让学生背诵物理知识;六、要落实好对章节知识的梳理总结;七、强化对知识点的书面检测;八、通过“基础知识运用专题”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再次升华。

【关键词】物理教学基础知识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要求我们物理教师要实施好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当今的教育形势下,“知识与技能”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而物理基础知识能否掌握好是衡量物理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也是评价一个教师上课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那么如何才能过好物理基础知识关呢?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物理教学经验,觉得应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才能较好的过好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关。

一、落实“五主”,构建“灵动课堂、智慧课堂、效率课堂” 课堂;在培养与提高

学生学力、深入了解学生并满足学生的需要方面下功夫。

学力:指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

“五主”即: “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源,以练习为主线。”

在新课程的物理教学中,应明确新课程中的教学追求: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教材,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育价值是新课程中教学的追求。教育包括知识教育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即三维目标的达成。深入了解学生并满足学生以下四个方面的需要 :

探究的需要。(2)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3)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4)承担责任的需要。

二、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

物理知识,首先要让学生能读懂、理解。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好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形象具体,要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完成。比如本人在执教“密度”概念时,就进行以下教学环节: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引导学生写出密度公式:ρ=m/v。这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密度的定义,可以让学生进行以下计算:(1)体积为3×10-3m3 的水,质量为3kg,求出水的密度。学生利用公式ρ=m/v将会很快求出水的密度为1×103 kg/m3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好密度知识,可以让学生再计算:(2)体积为5×10-3m3 的水,质量为5kg,求出水的密度。利用同样的方法同学们会求出水的密度还是1×103 kg/m3。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刚才3kg的水和5kg的水的密度相同,可见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为了进一步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再让学生计算:(3)2 m3的铁块的质量是1.56×103 kg,求这个铁块的密度是多少?学生会求出铁块的密度是7.9×103 kg/m3。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密度表》,发现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可见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物质种类。

通过以上层层深入的探讨学习,学生对“密度”知识将会有一个更为明确的理解。

三、在运用中巩固基础知识

知识唯有在利用中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否则知识就是死的,没有任何价值。比如在学习了“密度”概念后,还要给出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去练习巩固,以达到更加深入掌握知识的目的。可以让学生完成下面三道基础题:(1)20kg的水的密度是kg/m3,10kg水的密度是kg/m3 (2)有块铝的的密度是2.7×103 kg/m3,那切掉一半后,铝的密度会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3 c m3冰的质量是2.7g,求这块冰的密度。通过以上三道题的运算练习,学生对密度的认识将会进一步加深。总之对物理知识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还要学会简单的运用,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四、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情况

一般情况下,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最后,要留有3—5分钟时间给学生小结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然后老师再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在下节课上课之后,也要及时对前一节课的知识进行小结检查学生的知识理解掌握情况,这样才能督促好学生在课外加强的复习巩固。

五、拿出上课后的“前五分钟”让学生背诵物理知识

虽然物理不同于语文、英语等学科,但抓好物理知识的背诵关,这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在课后的“前五分钟”,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物理的状态,二是让学生能及时复习巩固好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我曾经利用两个同等层次的班级来做了一下实验:一个班上课后不读物理知识点,直接进入物理上课状态;另一个班上课后的“前五分钟”则让学生认真背诵上节课的物理知识点。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利用上课后“前五分钟”时间背诵物理知识点的同学的成绩明显要好于另一个班级。可见,利用好上课后的“前五分钟”来背诵物理知识显得是多么的重要。

六、要落实好对章节知识的梳理总结

物理的一章内容一般有三至五节的内容,每节内容都出现也不同的知识点。当学生学完一章知识后,知识都还是以层层叠加的状态存在,并没有形成知识系统,这时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引导好学生对整章知识进行系统有效的总结梳理,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网络,从而更好地了解前后知识的联系,这校对巩固整章知识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强化对知识点的书面检测

节能基础知识例5

0引言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以及在应用计算机过程中所形成的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意识,以满足社会就业需要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涉及常用控件的使用、数据的基本类型、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程序控制结构、文件处理和图形设计方法等,其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另外,由于课程学时不断缩减,教师只能在有限的学时内讲解大量的知识,学生往往感到知识错综复杂,似懂非懂,实际应用知识时感到无从下手。在此种形势下,如何既能够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又能够从杂乱无序的知识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从而提升学习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教学逐步走进了大学课堂,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1-2]。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其“短、精、趣”的特点,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4]。但微课往往是针对某一个典型知识点做细致讲解,由此产生的“知识碎片化”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和思维的跳跃。而KM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整合碎片化知识,促进学生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构建完善清晰的知识体系,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复杂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思维能力,从而弥补微课教学的不足。本文从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教学入手,将KM教学法与微课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KM教学法和微课各自的优势,旨在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KM教学法与微课

微课是针对课程的某个知识点制作的以教学视频为主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的核心是教学视频,同时包括教学设计、演示文稿、教学反思、练习测试、教师点评和学生反馈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从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的、主题式的教学资源“小环境”。微课的每个视频的时长一般控制在5至15分钟,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反馈及时、针对性强、易于开放共享等优点。微课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微课可以实现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学习,但由此形成的“知识碎片化”和“时间碎片化”使得学生很难把零散的知识点组织起来[5],难以把握某个知识点在整个课程知识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往往感到知识就像一盘散沙,无法理清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难以灵活地提取和应用所学知识。KM教学法是由北京科技大学杨炳儒教授发明的,它把知识逻辑结构(KnowledgeLogicStructure)和思维形式注记(LearninginMindForm)相结合[6],在知识逻辑结构宏观架构的基础上融入微观的针对概念、推理、算法、证明的思维形式注记,采用“抽点—连线—成网”三个教学步骤和“薄—厚—薄”教学法组织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快速获取知识,提升创新能力。从宏观层面看,知识逻辑结构图(简称K图)主要用来描述知识的整体逻辑架构,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知识的全貌,理清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微观层面看,思维形式注记图(简称M图)主要用来描述每一节中的概念、推理、算法、证明等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逐步求精的过程。在KM教学法中,K图和M图并非毫无关联的单张存在,而是构成一种立体的“塔式分层递阶结构”,与现有知识结构的“平面化”形成鲜明的对照。学生在KM教学法的引导下,既可以对知识的全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可以理清知识点之间内在的细微联系,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可以把KM教学法和微课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KM教学法和微课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微课主要是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详细地讲解,往往会导致知识的孤立、零散、缺乏系统性,学生头脑中很难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而KM教学法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可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知识的整理架构体系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有效整合碎片化知识,从而弥补微课教学的不足。将KM教学法与微课进行有机结合,既可以在知识细节上通过微课进行剖析,又可以利用KM教学法弥补微课的浅阅读和碎片化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KM教学法结合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施

2.1KM图的开发

在碎片化学习视域下,要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将KM教学法与微课教学结合起来,首先要进行KM图的开发。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以《VisualBasic程序设计教程》(第2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理论参考教材,经过“抽点—连线—成网”的教学流程,分析各章节和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绘制出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有章节的KM图。抽点:对计算机基础课程逐节、逐章、逐篇的进行剖析,按照概念、推理、算法、证明等切分成若干个知识点,忽略次要的枝节性的内容,将核心知识点抽象出来。例如VisualBasic(简称VB)程序控制结构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其中选择结构又包括If语句选择结构和SelectCase语句选择结构。再根据If语句的分类抽象出4个核心知识点:If…Then语句、If…Then…Else语句、If…Then…El-seIf语句和If语句嵌套格式。连线:在抽象出来的核心知识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概念、推理、算法、证明等之间的内在联系,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地将各个核心知识点串连起来,以线型、环型、层次型、星型、网型等结构形成“知识链”。例如VB与其它编程语言的相同之处是程序设计基础部分,与其它编程语言的不同之处是面向对象部分,VB算法的核心是程序控制结构,各部分之间通过网型结构进行连接。成网:在知识链不断丰富的基础上,根据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整体架构,沿多层次多角度不断进行延伸,由抽象到具体,充分考虑知识在横向和纵向间的联系,形成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塔式分层递阶结构。顶层图中的“选择结构”连接了第二层图的“If语句选择结构”和“SelectCase语句选择结构”,其中“If语句选择结构”又连接了第三层图的“If…Then语句”、“If…Then…Else语句”、“If…Then…ElseIf语句”和“If语句嵌套格式”,其中“If…Then…ElseIf语句”又连接了第四层图“If…Then…El-seIf选择结构思维形式注记图”。

2.2KM教学法结合微课教学实施

在KM图绘制完成之后,根据KM教学法“薄—厚—薄”的教学思想,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把KM教学法和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教学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KM教学法和微课的优势,使学生既能够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把握课程重点和难点,又能够牢固掌握核心知识点的含义和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课前阶段:包括教师教学设计和学生预习。教师首先根据学生上节课的作业、课堂表现、反馈评价等信息进行学情分析,然后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制作微课。在微课讲解课程内容之前,首先给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塔式分层递阶结构的顶层图或本章的知识逻辑结构图,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整体脉络,认识到本节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这是KM教学法的第一个“薄”。学生根据微课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充分利用微视频、音频、文本等教学资源,牢固掌握核心知识点,并把不懂的知识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自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深入思考。课中阶段:在课堂上教师在KM图整体架构的基础上展开扩充,在思维形式注记图的引导下利用微课进行详细讲解,这是KM教学法的“厚”。以每节课50min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首先进行课程导入(5~10min),教师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提出问题。然后学生进行微课学习(10min),掌握每个核心知识点的含义和使用方法。教师根据知识点的思维形式注记图详细讲解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10~15min),突出课程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够整合碎片化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然后以课堂讨论或是课堂测验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10min),最后学生对存有疑惑的知识进行提问,教师利用KM图进行总结(10min),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课后阶段:要求学生亲手绘制本节课的KM图,充分考虑知识点之间的复杂联系,引导学生从复杂的载体中总结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KM教学法的第二个“薄”,实现把一本书读成一张纸的教学效果。学生可以利用微课平台再次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在平台上进行在线测验和课下讨论,教师可根据学生测验和反馈的结果进行下节课的学情分析,调整下节课微课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期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3KM教学法结合微课在教学应用中的综合评价

节能基础知识例6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对教学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确定了教学目的,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为了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与学生的认识规律相适应,要与训练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相适应。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法上作了大量的改革和创新,比如已有的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专题式教学、引导发现教学法以及KM教学法等。其中,KM教学法符合教学方法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认知机理,能够系统而有重点地组织教学内容,符合学习思维的逻辑认知过程,它贯穿于教学的主要环节,具有实用性和通用性。

1.KM教学法的思想

KM教学法是一种将“知识逻辑结构”(Knowledge Logic Structure)与“思维导图”(Mind Mapping)相结合,既注重传授具体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法。其核心思想是引导学生以“知识逻辑结构”为主体,贯穿、融入“思维导图”方法,构造综合集成、逐层递阶的知识系统。

“知识逻辑结构”主要表达形式是知识逻辑结构图(KLSG),它给出所论知识系统的总体架构,表征各知识子系统内部的概念、命题(定理)、推演、证明、问题求解、类化(种属关系)等内在逻辑关系,它从宏观层面讲授了课程的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是英国记忆之父托尼·巴赞1993年在《思维导图》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它将代表发散知识点的关键词紧密而有序的表达在思维导图中,并使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使得负责逻辑、词汇、数字的左大脑和负责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右大脑相结合,充分激发右脑在学习中的作用,帮助学习者提高思维能力,加强记忆。托尼·巴赞在书中这样阐述思维导图:“它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是打开大脑能力的万能钥匙。”教学中思维导图主要是从微观层面上融入到概念(概念图)、证明、问题求解等环节中,表征其具体、发展的逻辑构成与逻辑推演特征,揭示其形成概念证明与问题求解的思路,揭示其逐步精化的过程。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为后续计算机教育及其它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多与实际工作生活脱节,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迫切需要改进现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庞大、内容丰富,计算机发展迅速,课程的内容更新快。学生中越来越多的人在入学时就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操作的知识,教学应相应地拓展授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而且由于学生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入学前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计算机的基础能力差别较大。而在教学中合班授课使得上课学生人数较多,教师的授课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学效果不好。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教师用例过于理论化,学生难以马上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传统的考核办法,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如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局限性。

3.KM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KM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实用化的抽点-连线-成网-扩展-概型的具体教学步骤。我们选用的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计基础教程》。具体实施过程见如下所述:

首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进行逐节-逐单元-逐章-逐篇的剖析,将每一部分的概念、规则、要点抽取出来,即暂时舍弃那些次要的、枝节性的内容,抽取骨干的、框架性的知识结构。对各章节的知识点抽点为: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主机与外设;主机包括主板、CPU、内存;外设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等);

第三章: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基础介绍和Windows操作系统;

第四章:办公软件应用基础,包括word、excel和powerpoint;

第五章:计算机网络,包括网络基础知识、局域网和Internet。

接着,对各知识进行思维导图引导的横向与纵向的连线与成网。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软件系统又由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组成。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单个计算机称为单机,由若干个单机连成网便称为网络中的计算机。将各知识点通过抽点、连线、成网的逻辑加工,体现了对知识“薄”加工的过程,学生接受这样的框架性的知识后,再“蚕食”“厚”的具体知识,最后经过消化吸收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这便是“概型”,是认识上的螺旋上升。

经以上步骤实施形成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的逻辑结构思维图(见图1所示)。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更新各知识要点且各知识要点可分别实施KM法形成逻辑思维结构图。

有逻辑思维结构图的引导可以总括整个知识的全貌,具体知识细节再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填充,这样容易理解知识且学生可以牢固掌握知识。老师在这个图的引导下,可以有效地备课,有效地组织课堂,使基础好的学生提升知识结构,基础差的学生快速习得知识,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结语

教学的关键就是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思路及学习课程的方法。KM教学法就是一种便于抓住事物本质、高效掌握知识的符合认知规律的科学方法。本文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KM教学法的具体思路,在知识逻辑结构的宏观架构下融入思维导图进行微观演绎,将所有知识融为一体。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教学及学生学习都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齐波.关于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7-18.

[2]姚琳,韩伯涛,李小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节能基础知识例7

课堂提问是一种语言教学艺术,能让学生得到口语锻炼,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它属于启发式教学的范畴,是一种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复习所学的内容,促进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教学行为,不仅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还能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反馈给老师,好让老师及时地改进教学方式,并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一、提问环节的四个层次

学习要按照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由易到难地进行,所以,对于提问环节的设计,也要由易到难。提问环节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1.对基础知识的提问

这个阶层是检查学生对书本上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电工课本中的基础概念、计算等,学生对于知识基础的记忆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学习质量。

2.对学生知识的提问

基础概念是电工学习中最基础的部分,因此,还要检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是一种应用、迁移的心理过程。

3.对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问

这一阶层要求学生有清晰的逻辑思路,进行正确地分析、探讨、推导。能够有效地检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是否熟练。

4.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问

这个阶层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编织成一个牢固的知识网,将一些基础的关系,通过组合、交叉形成一种新的关系,能让学生吸收书本上的电工知识,为自己所用。

二、课堂提问环节的原则

1.多设计具有综合代表性的问题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在电工课堂环节中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综合代表性,一个问题针对一类知识,如果这个问题能迫使学生将这一类知识中的所有重难点都运用起来,那么,这个问题的价值会是非常大的。

2.设计问题时要严格按照学生的逻辑顺序

应该先提问电工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再考查学生的综合水平。

还要注意学生自身的能力,按照他们能力的高低有针对性地提

问题。

3.提出的问题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在电工课程开始前,老师应严格按照教育大纲的要求备课。

在提问环节,不能随便发问,不仅要注意知识类别,还要注意学生自身的情况,应多提问对这类知识掌握不熟练的学生。

在中职电工课堂中设计提问环节,不仅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使电工课堂摆脱沉闷、死板的学习氛围,还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课堂内容中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牢固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但要时刻注意提问的原则和层次问题,这样才能使提问方式在电工课堂中发挥最大作用。

节能基础知识例8

关键词:地理 复习 教学

时间真快,转眼间又到了高考的时节了,在这一年中,我担任我们学校高三的地理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有了一点体会,拿出来,和广大地理教师共勉。

实际意义上的高三地理总复习,是从高二下学期就开始了的,一般学校大概在高二下学期的期中考试结束之后进入到高三的地理总复习,我们学校也是一样。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复习教材基本知识,巩固学生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就是“双基巩固复习”。主要内容就是把必修一、二、三和中国、世界地理教材重新复习一遍。由于我所任教的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所以基本上相当于重新讲了一遍教材,当然,速度会比上新课的时候略快,一般是一节四十分钟的课讲教材中的一节内容,在讲解过程中,首先明确地理课程标准对每一节内容的具体要求,然后依托课程标准总结出本节的主干知识,编写成学案,让学生回家充分的预习,在以学案为纲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细读教材,不略过每一个课程标准中涉及的细小的知识点。讲解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点的穿插和应用,对于教材前后有联系的部分,可以提前把知识抛出来,让学生提早认识。当然对于教材各个章节,复习方法也是不同的。对于必修一,主要还是以学生理解和做题为主,必修一主要是自然地理的知识,逻辑性强,知识前后联系紧密,有理科的特点,所以上课以老师讲透,学生听懂为目的。课后布置典型的习题,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锻炼学生的地理图形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必修二主要是人文地理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具有典型的文科特点,教材知识十分重要,理解基础上要求学生大篇幅的记忆。所以最好在课堂上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进行,加深对主干知识的了解和记忆。必修三是以区域为载体,对于必修一、二的知识进行综合,提出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并根据区域的自身地理特点,量身定做,进行区域建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先复习中国和世界地理,才能更好地对必修三的知识进行理解。所以这里需要调整复习教材的顺序:首先复习区域地理,然后再复习必修三,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第一轮复习之中,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每一节都要给学生布置学案,每天再利用二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背给他们布置小考题,把每一节的主干知识拿出来让学生背,比如,洋流图,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结果等等,题不求多,只求精,每天考一至两道,考完就判,判完就反馈,对于督促学生记忆基础知识,是个很好的方法;笔记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让学生认真做笔记,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学会的知识,而且可以起到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的作用,效果明显。

大概到二月末,一轮复习结束,开始二轮复习。二轮复习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包括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审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教材的能力等等。在这里,我打破了以往再走一遍教材的办法,采取把提升学生某一种能力为一个专题的方法进行综合复习。我把教材知识打乱,重新整合划分出几个专题,比如,地理信息的获取、解读和应用,描述和闽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地理计算等等。对于每一个专题,正如题目所明确的那样,主要锻炼学生某个方面的能力,可能对于同样的问题,在不同专题中也重复出现,让学生对比分析其在每一个专题中的作用,来更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对于专题复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轮复习大概持续一个月时间左右,在这一个月之中,仍要不断提醒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我们要摒弃能力上去了,基础下来了的传统高原期现象。所以再提升学生能力基础上,我仍安排出一些时间给学生看书,每周拿出固定时间巩固教材中的知识点,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又可以巩固基础知识,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尽量避免高原期的到来。

节能基础知识例9

先有刘xx老师执教复习示范课,被子植物的一生,学案导学,整节课分为四环节,第一环节学生依托学案,回顾基础知识,第二环节,教师精讲点拨,整合这一单元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第三环节,典型题例分析,结合往年中考题,分析考察的知识点和方式,指导学生针对性解答。第四环节,训练。

第二节课是十中的刘xx老师的执教的示范课,生物和生物圈,教学流程和刘xx老师大同小异,注重学案的设计,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训练,注重学为主体,注重重点知识重点复习。

第二阶段姜老师安排了白沙埠的一位老师做了发言,发言老师分析了近5年中考考察的内容,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1、着重于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察

2、注重对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的考察

3、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的考察

4、突出对生物的图形、图表的识别和解读能力的考察

5、体现试题的选拔功能

发言老师并对复习过程提出以下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知识,课本是基础

2、正确处理课本和课外辅导材料的关系,适当练习

3、要重视课本插图

4、重视实验,不仅要会操作,还要求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姜老师对本学期八年级结业性考试出题做重要指示:

1、考试意图:

(1)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核,(2)注重实验的基本方法、技能的科学分析和探究,(3)重视核心概念的考察,(4)对生物图形、图表的分析能力的考察

2、本次结业性考试的变化:

(1)难度适当增加,(2)命题思路的变化:注重初高中的衔接,注重重要概念,注重能力测试,加强实验考察

3、复习建议:

(1)科学制定计划:4月15日初三毕业考试不要影响复习进度,复习过程要扎实有效,第一轮复习到5月初完成,第二轮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

(2)全面把握教材,夯实基础

(3)要求学生要俯视教材

(4)注重引导中考题的分析

(5)全面使用好同步

4、对本学期教研活动的安排

3月,区实验优质课评选,优质课程资源征集, 创新实验大赛

4月,市教学研讨会

节能基础知识例10

高三的复习教学与已往普通年级的新课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复习”两个字上。这时的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而应有复习教学的一套程序和要求。因为,此时的复习教学直接面对的是高考。为了有效的指导高三的复习教学,我认为应注意两点。

1.高考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察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的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知识能力,这是高三复习的基本指导思想。

2.要认真分析高考试题的命题情况:包括题型,难易程度,命题特点等。了解和掌握这些情况能为我们的复习备考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才能将教学与高考真正联系起来,把握高考的方向。

高考命题有三个原则:①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起点高,落点低。②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③陌生中考查熟悉,体现学科自身特点。

能力考查是高考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高考试题中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考试大纲》中的能力要求包括4个方面:①知识层面的能力要求。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应用的能力要求。高考试题既有选择性又有基本性的特征。“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20%~30%,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做好基础题,拿足基础分,是保证和争取生物高分的基础。②实验与探究能力,包括独立完成规定的实验和实验设计等,此项能力是高考考察的重点。③技能层面的能力要求(即获取信息的能力),主要是能应用文字,图表,数学,公式,模型等多种形式,准确的描述或表达生物学的基本事实和实验结果的能力要求。每年高考选择题和简答题中至少有一道图形题。④应用能力(即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总之,基于以上两点,我们明确了高考的要求:要针对自己的学生情况,制定计划,精选用书,试题,做到有的放矢,通过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能力。

二、复习过程

注意把握好教学复习过程的总体控制与操作,紧贴高考教学。明确学习的程序安排,做到有条不紊,环环相扣,高效复习。避免无章法,无头绪,效率不高的现象,避免学生陷入无助或盲动的困境。

1.制定可行的复习计划。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制定计划要科学,有效,可行。计划制定要严格实施。每一阶段开始前,要根据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要尽可能准确到每一周,甚至每一节课。要做到“大局整体化,单元细致化”。既要有模块,又要有整体意识,按照模块章节内容,进行整合。总体上高三复习的时间大致安排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从高三开始复习到来年的2月底。这个阶段的复习为基础知识的复习。以模块内容体系为主线,围绕考纲中的知识内容范围按章节划分若干知识模块进行复习。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3月初-4月末(2个月)。要求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做好主干知识的提升,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专题内容可大可小,注意根据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对知识的分析和灵活运用。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书本核心知识,发现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建立起知识网络。

第三阶段(综合复习),4月末-5月底(一个月),主要目的是提高应用能力,注重学生思维方法,思维过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通过模拟,强化,巩固,调整,使学生尽早适应,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学习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是否优质高效。所以,作为领路人的教师必须规范教学行为,构建高效课堂,真正将责任心落实到”备,讲,批,练,考,评”等教学环节中。

在这里重点谈谈“备,讲,练”3个环节中

“备”:高三复习课,是以复习贯穿于整个教学中,一般分为四个环节,“准备性复习,提高性复习,小结性复习,过关性复习”。这四个环节,怎样具体实施,取决于高三的复习用书———即教辅用书的编写质量。所有的复习用书,基本框架一致,内容大同小异。书为学生所用,所以一切由学生开始,将最科学的备考方案化作一个个触手可及的栏目。归纳起来,分四大栏目,a回扣主干知识——提炼教材主干,抓牢基础,把书读薄(准备性复习)。b突破核心要点——点拨重、难点,强化认知,把书读透(提高性复习)。c提高学科素养——挖掘学科特点,培养技能,把书读精。d演练知能检测——评价复习效果,即学即练,把书读活。

“讲”是基础,“练”是应用。高三复习教学的基本模式:课堂知识复习讲解及习题讲解,和强化训练,巩固提高。

课堂知识层面的讲解,主要在2个层面上实施。一是“知识构建”,按章节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全面系统的复习,夯实基础。二是“知识拓展”,在掌握基础的前提下,为更上一层楼而准备的。这一层面是高考复习中的重要环节。它强调知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发散思维,注重学科内容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深入,因此讲解这一部分时,需要提炼,归纳综合,同时,也使学生学会构建自己的整体思维。

因此,重组基础,突破重点,把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落实好每个知识点,是搞好高三整个复习过程中的前提。

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应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将知识的发生,形成,探索过程搞清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挖掘基本知识的内涵。一定要突出重点,章节和主干知识,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使学生能够抓住知识要点,正确理解它的含义和运用条件,真正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把孤立的问题通过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网络,帮助学生把知识点串成线,汇成面,最终构成体。

要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包括①用专业术语答题,坚决不留空白,书写工整。②做题有三心:细心,信心,还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③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得高分,难题得点分,④慢做会,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舍弃全不会,不求多得,只求少失。不求草草答完全卷,只求做了都对。

三、高三学法指导:注重细节,重在积累

节能基础知识例11

0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涉及计算机软硬件基础、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互联网技术等相关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具备计算机文化素质,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适应未来信息时代工作的需要。同时,该课程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动手实践的能力也起着积极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呈螺旋式上升,这是科学的认知规律,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也需要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1]。螺旋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一种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教学方法,强调同一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分为多个阶段,后续阶段的学习总是在前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和拓宽。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可以将螺旋式教学法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从学生学习过程、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项目的设计和教学环节的实施等。

1螺旋式教学设计

1.1学习过程的螺旋式设计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通过上机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配置、操作体统设置等的教学内容,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实践不仅仅是一种操作或实验,而是一个对知识和方法不断深化理解、验证的过程,如学习办公软件的过程是先认识界面,再熟悉各个功能区的具体功能,最后综合运用,这一知识升华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学习论文排版的过程是先学习样式、大纲视图、图表引用、页眉页脚、分节、索引和目录等相关知识点,然后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将所学知识穿插起来,进而直观地了解、深刻理解论文排版的方法。

1.2教学内容的螺旋式设计

教学内容的选取是进行教学项目设计与教学环节实施的基础。教学过程的开展要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扩展教学知识点的广度,不断加深教学知识点的深度,整体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势态[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分3个阶段完成。初级阶段进行相应知识点的讲解,主要让学生掌握Ofce办公套件中文档处理、表格处理、幻灯片制作、网页制作及数据库等实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具备办公自动化所需的能力。中级阶段从实际问题出发,整合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文字操作、电子表格、网络技术,让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级阶段关注计算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通过计算机技能有效地解决本专业的应用问题。3个阶段教学内容的安排层层递进,随着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螺旋上升的势态,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计算思维能力都得以提升。

1.3教学项目的螺旋式设计

螺旋式教学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对教学项目的设计,即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适合的教学项目,体现出知识点的累进以及深度的渐进。一个完整的螺旋式教学项目是以知识点或解决方案的逐渐递进为原则的多个子项目集合,多个子项目之间有前后关系且环环相扣,项目中的知识点之间构成层层递进的环链关系,它们之间既有知识点的叠加,又有知识点的延伸,从而达到知识点的螺旋上升。螺旋式项目以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为起点,不断提出新的目标,又以新目标的解决和新知识点的建构作为新的起点,引出下一个子项目,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子项目容易提高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的子项目能够自然地引入新知识和新方法,因此,学生可以从一个比较容易解决的、已熟悉的内容进入到新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自然过渡和知识的无缝衔接。通过预留较强的扩展空间,引发学生不断分析新问题、思考新的解决方案、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在提升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习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3]。以数制问题为例,课程中的数制问题可以设计为螺旋式教学项目。从学生熟知的十进制开始,引入十进制的表示方法、计数规则、公式表示等,进一步引入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让学生熟悉数制之间相互转换的计算,理解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存储都是基于二进制的,并进一步推广至字符编码、多媒体数据编码等。整个项目遵循螺旋上升的教学思路,一步步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知识内容的掌握水平。

1.4教学环节的螺旋式设计

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教学环节设置为准备、实践和评估反馈3个环节,并形成逐层递进关系。准备环节,教师通过对教学知识点精准细致的分析,结合前期教学反馈结果,采取目标任务分解法将所有知识点打散,并采用一个个案例将打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的组合,并结合兴趣教学法,设计出知识点清晰、重难点分明、综合应用强的教学内容。实践环节,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性强的特点,解决学生眼高手低的现状,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加大实践力度,激发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将所学内容消化收。评估反馈环节,教师通过各类反馈机制和信息化平台,全面收集教学反馈信息,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充分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加强信息反馈教学的指导,及时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开展螺旋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