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国土规划与测绘

国土规划与测绘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05 09:48:5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国土规划与测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国土规划与测绘

篇1

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测绘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景象,进入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测绘高新技术、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普遍运用,使各界对测绘的作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国家对测绘工作高等重视,运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高职技术教育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高职院校在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以适应终身教育的发展为趋势,为增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培养了大量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人才。加大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已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目前高职教育规模的高速增长,完全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按照经济发展,教育优先的国际趋势,我国计划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的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使教育率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给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对高职院校评估中,师资队伍建设项目达到优秀标准的并不多,可以预见,高职院校师资建设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房产测量、地形测量、水准测量或GPS测量、地下管线探测、控制测量、工程测量、不动产测量与登记、地理国情调查;土地整理、土地规划设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遥感影像解译、空间数据处理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些技能都是必须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来。

从本专业目前招的生源来看,进入本专业学生的高考分数线很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差。目前本专业采用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传统方法,学生的主要学习场地是在学校,课程教学缺乏企业经验。上课的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的一线经验,很难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势在必行的。

一、建立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和合作。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离不开学校的培养。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和职业教育制度的重组。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探索合作育人的新机制。校企双方构建“双主体”育人平台,明确学校和企业的责任,落实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形成长效机制,为现代学徒制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为了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国土测绘与规划的人才培养方案需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确保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的需求,在社会中有更大的竞争力。因此,在本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需要进行企业调研,真实了解企业的需求,并邀请企业的精英与学校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且签订3-5家企业来共同承担半专业学生的培养。培养出来的人才优先输送到校企合作企业。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必须要到相关的岗位培养半年,这半年的实践时间,不能只交给企业的师傅,要求专业的老师必须全程跟踪,配合企业的师傅共同完成实践工作。

二、建立岗证课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就是培养适合社会的高技能人才,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也不例外。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既能测又能绘,既能做外业也能做内业。

这样的人才如果只依靠课堂的教学是很难完成目标的。岗位-证书-课程一一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更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因此,经过企业调研,了解目前市场的岗位需求,确定本专业的核心岗位就是测量和绘图。这些核心岗位所对应的证有GIS工程师和测量工程师。如果学生通过实践学习能够取得这些岗位技能证,也就意味着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学生已经掌握,进入企业以后可以快速的进入工作角色。根据这些证书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确定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为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ArcGIS应用和MapGIS应用,工程测量,土地调查与地籍测量。这样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趋向于与企业相结合,更注重学生的技能的发张,并能把岗位适应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目标。

三、建立灵活的实习实训机制

高职院校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没有扎实的技能就得不到企业的认可。但是传统的实习实训有固定的时间限制,束缚了专业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本专业相关的企业项目有时段性,当企业项目多的时候学生在学校出不去,当学生想出去的时候,企业的项目还没开始或已接近尾声。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制定一套根据市场需求可以灵活变动的实习实训机制是势在必行的。目前有2种方法可以改变本专业的实习实训状况。一是学生的实习实训时间跟着企业的项目走,在一年当中当企业项目多的时候把学生调配出去。二是将企业的项目“搬”到学校,让学生在学校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实施相关的项目。也就是把厂中校和校中厂的教学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建立规范的监管机制

一个专业要有好的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要求的实践技能强,在建立机制时要着重考虑如何将实践技能考核体系纳入进来。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教学过程中,都不能形势化片面化。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进行岗位调研,依据实际需求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既要突出应用特色,又要突出实用性。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机制,达到监管加激励的双重目标。

五、加强教学管理改革创新

创新是专业发展的动力来源,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模式中要敢于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本专业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在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不断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培养,培养出的人才才会快速的融入到社会中,顺应企业岗位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项管理工作和现代化发展都对土地数据提出新的要求,现有的土地调查所得的信息已难以满足当前新形势下的需要,严格土地管理及经济宏观调控迫切需要新的更准确的土地数据。

【参考文献】

[1] 谢新芳.初探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对企业研发的促进作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07.

[2] 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97-103.

[3] 邓霞.“岗、证、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辽宁高职学报.2015(17)13-15.

篇2

地籍事务部成立初期,机构设置不合理,人事组织关系不顺畅,硬件设施不到位,缺乏测绘技术骨干,致使业务单一,测绘作业效率低,测绘成果质量不高,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各行业对国土勘测的需要。

2004年,新领导班子上任后,清醒地认识到国土勘测已不同于以往单一的地籍测量,还需要向土地勘界、工程测量及相关领域扩展,走向多元化的发展之路。科学技术在现代测绘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科学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先进测绘仪器的引进。中心领导相当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在各级领导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在经济状况并不宽松的情况下,仍然下大力气投巨资购买全站仪、GPS接收机等先进的测绘仪器装备测绘队伍。经过几年努力,中心硬件建设初见成效,大大提升了中心测绘水平,为业务范围的扩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现代测绘作业的复杂性,使得边缘性单一技能的测绘人员已不能满足测绘行业的需要,应当不断引进综合性的技术人员,培养测绘骨干。中心领导班子不断推进对原有地籍事务部组织结构、运营方式的改革,引进企业化管理,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能。调整单一薪酬方式,引入绩效工资制度。加强人事管理,不断引进技术人才。

篇3

中图分类号:F323.24文献标识码: A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GPS-RTK in land planning

WANG Yan-song1Wang rui2WANGR Zhi-yu2

(1.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Land Consolidation CenterBeiJing100035 ;2.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angXi Ganzhou341000)

Abstract:Planning is the leader, is the direction. Land Planning for a country or reg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GPS-RTK is fast, accurate, more convenient operation, etc., in the measurement process without the pass, as can be for all-weather operation, etc., with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 do not have the advantage of facilit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nd-use plann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use of GPS-RTK above characteristics elaborated the principle of territorial plann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GPS-RTK in the detailed planning application.

Key words:National Spatial Plannin;GPS-RTK;Control point

1 国土规划定义

国土规划(National Spatial Planning) 由各国家的发展水平和政治体制的不同,各自所包括的内容、侧重点及管理体制不同存在着差异。

国土规划为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国家各部门之间、地方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坚持统一协调的原则。在以经济快速发展为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国家各部门在规划自然、各学科技术条件,以及对国家的经济、国土的开发、利用、再利用、保护和治理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在国家的基础建设总体布局、各种资源综合利用开采、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性计划,在以后的计划中具有重要的依据,同样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十二五”国土规划的任务

以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前提,稳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以合理利用土地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加快土地复垦;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3GPS-RTK在规划中应用分析

3.1 GPS-RTK的工作原理

RTK(Real Time Kinematic)是现代测量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突破,主要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技术进行实时动态监测。此系统主要有一个基准站(参考站)、若干个流动站、数据处理系统等3大部分组成。流动站和基准站通过传输线或蓝牙连接,两者接收同一时段卫星所发出的的信号。RTK测量时,基准站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经过和基准站信息进行校正,最终将信息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在接收卫星信号的同时接收基准站所发出的信息,接收到信息流动站初始化工作完成后,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实时计算流动站所测的三维坐标。

3.2 GPS-RTK在规划中的优势

⑴ 和传统测量相比,观测点之间不需要通视,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基准站设置一次在达到精度要求的同时,可以完成半径不大于4km区域测量工作。

⑵ 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比较简便快捷。控制器初始化完成后,对坐标进行校核,然后对测量点测定时间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设置,一个人就可以控制一个流动站,甚至可以在几秒钟时间内获得点的三维坐标。对所测得的数据可以通过数据线直接传送到电脑上,然后进行处理、存储。

⑶精度高,能够消除累积误差。在国土规划实施中,由于地形复杂多样,在精度要求不同的情况下,RTK完全可以替代静态GPS,既方便快捷又提高效率。在测量过程中,不需要点与点互相通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累积的误差。

3.3 作业过程

目前,国土规划整理专项基本的材料就是现有的不同比例地形图及各点的三维坐标。因此数据更新较慢,不能很好真实反应出国土的规划与利用,从而严重影响国土规划成果转化。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国土规划实施中,测量手段完全可以采用GPS-RTK技术进行测量,可以快速准确反映出目前的实际情况。

国土规划实施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采集基础数据在传统测量技术方面主要有三角高程测地形图、摄影测量、遥感等等。在一些特殊的区域需要采用传统和现代技术相结合,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精度。

在测量的过程中,以某基准点作为基准站设置点并在附近架设天线,基准站通过蓝牙或数据线连接流动站,以4个基准点作为流动站的校核点进行校核,在数据采集之前需要进行坐标的转换对点进行校核,对每个校核点上用三脚架固定流动站台进行足够时间的校核,然后开始进行数据的采集,包括对区域点的三维测量、图形的绘制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对点的放样。

4 总结

国土规划实施是国土规划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在国土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对应用GPS-RTK技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使用RTK技术,数据采集的过程中测量效率及测量精度都进一步提高,降低了作业成本,所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完全符合实际的需要,并且为建立数据库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为规划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1] 樊盛.GPS-RTK 测量技术在土地整理规划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篇4

30米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被认为是用于描述全球地表覆盖及其变化的最佳尺度。在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支持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十几家单位合作,从2010年初起,开展了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世界上首次研制完成2000年和2010年两个时期30米分辨率的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产品,并构建了全球首个高分辨率地表覆盖信息服务平台。此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陈军介绍:“地表覆盖遥感数据覆盖及变化信息作为气候、资源、环境、生态等诸多领域的基础数据源,对于认知和监测全球自然资源环境、分析应对全球变化、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等具有重要价值。”遥感技术应用广泛,作用明显。

一、遥感技术的概况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通过遥感集市,可查询到高分一号、高分二号、资源三号等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遥感技术由遥感器 、遥感平台 、信息 传输设备、接收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遥感器装在遥感平台 上,它是遥感系统的重要设备,它可以是照相机、多光谱扫描仪 、微波辐射计或合成孔径雷达 等。信息传输设备是飞行器和地面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图像处理设备(见遥感信息处理 )对地面接收到的遥感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几何校正、滤波等)以获取反映地物性质和状态的信息。

二、遥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土地利用调查和土地利用图更新

利用航空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始于80年代末,当时全国航空摄影资料覆盖全国,为全国首次采用航空遥感技术全面开展土地调查提供了条件,采用航空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详查与传统的测绘方法比较,不仅节省了调查时间,而且提高了调查成果的精度和质量。虽然当时调查所采用的航摄像片时相与调查时间不一致,相差几年和十多年,但农区土地利用变化还是很小的。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加快,原有的调查资料已不适应经济建设需要,需要应用更新、精度更高的遥感资料进行土地利用基础资料的不断更新。

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为及时掌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原国家土地局从1996年开始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开展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试验。到1999年国家正式立项“土地利用遥感监测”项目。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不断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形成一套比较完善技术方法和体系。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遥感图像的分辨率的不断提高,扩大了遥感监测应用范围和领域。自1999年首次应用高分辨率(10米)卫星数据对全国66个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进行了监测;2000年又开展了全国62个特大城市的监测以及对西部29个县(市)生态退耕调查的监测,并开展了应用更高分辨率(5米和1.0米)卫星数据应用研究和试验;2001年完成43个大城市中351个县、区、市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并辅助检查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复核了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统计数据。其成果在辅助开展土地变更调查、更新土地利用图,配合土地执法监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02年计划在完成25个大城市土地利用监测基础上,还大范围应用更高分辨率(2.5米)卫星数据进行1:1万土地利用图更新,为地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现实性强的基础成果资料。

三、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进入新世纪以来,遥感和遥感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产品(2000年1.0米分辨率的IKOVOS、2002年2.5米分辨率的SPOT5和0.6米分辨率的“快鸟”卫星数据)进入我国市场,为卫星遥感的应用开创了一个斩新的领域。卫星遥感不只具有宏观的大面积观测优势,也可以进行小范围的微观监测,甚至可以用到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监测中去。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日趋成熟,原来要几十万甚至上几百万的专用仪器才能完成的图像处理,现只需一台便携式电脑甚至掌上电脑就可完成,为测绘领域测制大比例图(1:1万和1:5千)提供斩新的技术方法。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如土地利用调查、土地产权调查、土地变更调查、后备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需要上现实性强的土地利用图和数据,如采用常规的测量方法,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在经费投入上也是难以承受的。而应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就可在较短时间内投入较少的经费完成土地利用调查和图件更新、数据更新。不同分辨率和不同类型的卫星数据,在国土资源领域的应用是广泛的,一般应根据成图比例尺大小选用不同分辨率的卫星数据,如用于市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规划,可用15-30米分辨率的美国陆地卫星TM和ETM数据,县域规划可选用SPOT卫星数据,乡级规划和1:1万土地利用调查可选用2.5米分辨率的SPOT5、1.0米分辨率的IKONOS卫星数据;1:5千土地调查可用0.61米分辨率的“快鸟”卫星数据。

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开展土地调查,及时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数据具有时间周期短、投入资金少、现实性强、工作难度小的优势。80年代全面开展土地详查至今, 10多年来,土地利用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特别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重点地区发生的变化更大,虽然从1996年开始了年度变更调查,但由于技术手段落后,调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差,逐年积累的问题较多,土地利用基础资料与实际差距较大,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影响了土地变更调查统计的准确性。因此,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列入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基础工作。国土资源部从2002年开始投入专项资金应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更新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试点,不久将在经济发达地区全面开展该项工作。从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全面开展全国范围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到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更新土地利用图,将使国土资源科学化管理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遥感技术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还将在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基本农田保护和监测、生态退耕、地质环境监测的应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一定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确保国土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单楠,况明生,贺重媛. 遥感监测子系统在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9(01)

[2] 陈会明. 浅析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21)

篇5

一、行政执法基本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实施条例

其他有关国土资源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行政执法主要职责:

1、负责国土资源规则、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

2、组织开展土地、矿产、测绘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行土地、矿产资源、测绘管理的政策调研,研究拟定管理、保护与合理利土地、矿产资源的具体措施;负责有关行政复议。

3、组织编制和实施市级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参与报市和省人民政府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核;指导、审核县(市)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并下达土地、矿产利用年度计划和测绘计划;建立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测绘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相关信息的社会化服务。4、监督检查土地、矿产、测绘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土地、矿产规划的建设行情况;依法保护土地、矿产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查处违法案件。

5、负责实施农用地用途管制,组织其本农田保护;拟定耕地保护和鼓励耕地开发政策;负责报市、省人民政府审批的各类用的审查、报批;检查指导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地转用和非农建设用地管理工作;指导和监督未利用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补充等工作,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6、负责全市土地地籍管理,组织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地籍调查、土地统计、登记发证、土地使用证书检验和土地动态监测;调查处理土地权属纠纷,负责土地确权、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和全市基准土价、标定地价的评测等工作。

7、加强土资产管理,拟定并按规定组织实施土地使用权出让、租凭、作价出资(或入股)、转让、抵押、交易和政府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办法,负责乡(镇)、村非农建设用地管理,指导农村集体非农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管理。

8、负责矿产资源储量的综合管理,按规定管理矿产资源的评审和认定工作;负责地质资料汇交和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的管理,实施矿产资源储蓄量动态监测,建立矿产资源储量帐户;组织开展矿产资源供求形势分析;培育和发展矿业权市场。

9、负责矿产资源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审核、登记和转让管理。对勘查活动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进行都督管理;组织开展对矿山企业矿产开发和利用年检;按规定负责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和使用管理。

10、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年度防灾预案,审查批准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保护地质遗迹。负责地下水、矿泉水、土热资源勘查、开发的监督管理。

11、组织协调并参与审批中外合资、合作与外商独资在我市境内开展的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项目,推广国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先进科学技术。

12负责全市测绘管理工作,负责丁级测绘单位资质的审批发证、年检和申报乙、丙级测绘单位资质的审核、报批,组织实施基础和专业测绘;负责需出版或展示地图的审核报批,审查发用航空摄影和遥感项目;监督测绘项目的招标投标;管理测绘市场,保护测量标志;负责房地产测绘成果应用的监督管理。

13、直接负责城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

14、承担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三、行政执法工作要求:

1、态度热情。对来本局办事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做到有问必答,不怕难,不嫌烦,工作人员使用文明语言、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防止"吃、拿、卡、要"的不廉洁行为发生。

2、工作认真。单位和个人报批土地、矿产资源、测绘项目等申请登记发证行为的,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符合规定的,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毕;对符合规定但手续、材料不齐的,一次讲清需补办的手续,待材料补齐后即行办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依法解释,说明原因,让申办者理解和满意。

3、方便群众。廉洁、高效地办理各种申办事项。明示办事程序及所需材料。各科室的岗位职责须上墙公布,办公台上置放《服务卡》,注明工作人员姓名、职务,并贴上照片和岗位职责。

4、执法规范。坚持办案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正确、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处理恰当。

四、行政执法内容期限

1、凡属市人民政府审批权限内的土地、矿产资源、测绘项目,报批材料齐全、符合审批和许可依据规定的,一般在7个工作日内报市政府审批;凡需上级人民政府审批的土地、矿产资源、测绘项目,在受理上报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报上级人民政府

审批。

2、受理国土资源管理权限内的土地、矿产资源、测绘项目材料、证照齐全、手续完备,符合审批和许可依据的一般在受理之日起至7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审核、批复。

3、受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举报案件,办理上级交办的案件。本局直接办理在一个月内办理完毕,并视情况将办理结果答复人;情况复杂的,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三个月;不能按期办结的,向交办机关说明情况,报告办理进度;对转办的案件,在办理完毕后,应向转办机关回复办理结果。

4、依法查处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一般在30日内作出处罚或处理决定,并送达当事人,在执行处罚或处理决定后15日内结案。

五、行政执法监督内容

1、单位或个人至本局办理报批手续、其手续完备,证件齐全,符合办理条件而不予受理、办理的;

2、未按本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规定的期限办理有关审批和许可事宜的;

3、不按法定程序或不认真审核有关材料,错办审批事项和错发证件的;

4、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应查处而未查处的;

5、违反本局廉政建设规定的。

六、行政执法举报投诉

篇6

前言

依托国家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提供更加丰富的测绘基准信息产品,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精度、全覆盖、三维、动态测绘基准信息的需求。通过进一步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数据库建设,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档案信息化服务,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在地理国情分析、测绘地理信息项目规划设计等工作中的基础参考作用[1]。

1 概述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任务

(1)收集行业专题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并建立专题资料数据库。

(2)利用高分辨率、中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制作地理国情普查数字正射影像图,建立控制资料数据库。

(3)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根据国家地理国情普查内容指标要求,开展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地理国情要素的普查,在普查过程中采集遥感影像解译样本,建立样本库。

(4)对普查形成的成果数据进行建库,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建立地理国情信息数据库。

(5)利用普查成果结合社会经济等数据开展地理国情基本统计、综合统计及分析评价工作,同时根据有关技术规定,编制普查图集和系列图、基本统计报告、分析评价报告等。

2探讨地理国情普查的测绘技术

随着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不断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测绘事业面临着技术手段、服务层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地理信息资源的需求迅速增长,面向全社会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是近几年测绘学科发展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测绘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测绘学科发展主要依赖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中的地理空间信息理论、技术、方法以及应用服务方面的进步。如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现代测绘基准建设、海岛礁联测、“天绘”和“资源j号”测绘卫星、国家1:50000基准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西部测图工程、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技术、数字城市、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与天地图等10大工程既推进了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测绘学科的发展。

3阐述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意义

3.1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根据政府、企业、社会以及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大力开发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产品,加快发展车载导航、手机定位、便携式移动导航、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以及电子商务、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方面的位置服务产品,不断拓展地理信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地理信息产品附加值,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理信息服务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产品、特别是消费电子产品承载地理信息服务的能力,积极创造和培育新的需求、新的市场,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的电子游戏产品、地理信息电视频道或栏目、基于数码相机的位置服务产品以及物联网位置服务产品等,满足各类个性化需求和大众需要,全面拓展地理信息消费市场[2]。

3.2加快技术自主创新步伐

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是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强地理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占领地理信息产业制高点的重要途径。要紧紧围绕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基本方针,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作用,尤其要为企业参与科研活动创造经费、政策等支撑条件。

4如何加强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技术的应用

国土整治是指对国土资源的考察、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以及为此目的进行的国土规划、国土立法及国土管理工作。譬如国土资源部主页的栏目中既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的管理,也有基础测绘、地质调查、国土规划、土地监测等栏目,还有“西部大开发”:“全球资源战略”等宏观信息,这些都属于国土整治工作的范畴。国土整治工作既有全国范围跨区域的,也有区域性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3]。

由于我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大,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所以国土整治工作要因地制宜。换句话说,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譬如我国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相比,西部地区尽管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科技水平、交通建设都比较落后,自然环境也比较恶劣。遥感技术是比较成熟的技术,教材对遥感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其作用等内容的介绍比较详细。适当介绍一些航空、航天遥感相片与普通地图的区别,加深对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远距离探测、感知地理环境事物、获取图像信息的认识,理解“遥感是人的视觉的延伸”这句话的含义。要注意遥感技术在经济建设与国土整治方面应用,例如对气象、水文预报、灾情预报、农业生产预测等。地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性技术之一。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具有多维结构、时序明显等特征。GIS技术对于地图制图、空间信息处理、国土资源变化的预测和监测等方面功能强大。要认识GIS技术的重要作用及其应用的广泛性,认识到“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技术”,从而加深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认识和了解[4]。

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导航、定位的高科技信息技术,是现代化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技术的难度比较高,形成初步的认识即可。有条件的可让亲自操作“GPS信号接收机”,学会“实时定位”的基本方法,体验GPS技术所具有的魅力。

5 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技术指标

5.1 数学基础

5.2 数据精度及一致性要求

5.2.1 平面精度指标

(1)正射影像的精度取决于平面精度和影像接边限差两个因素,需符合《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的要求。

(2)数据采集精度,即采集的地物界线和位Z与影像上地物的边界和位Z的对应程度。

5.2.2 高程精度

数字高程模型高程精度指标和要求:森林等隐蔽地区的高程中误差可按规定的高程中误差的1.5倍计。高程中误差的两倍为采样点数据最大误差限。

5.2.3 分类精度

对于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没有明显分界线的过渡地带内覆盖分类应至少保证上一级类型的准确性。应综合采用包括外业调查、交叉复核等多种措施,并加强过程质量控制,确保数据质量。

结论

总之,只有充分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提供在线地形图与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才能全面实现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向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的转变。同时要进一步增强通过手机、电视、电脑以及各种便携式设备等媒介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能力,建立便捷高效的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新模式。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P2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自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启用以来,我们国土系统已经全面使用1980西安坐标系进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包括土地征收、卫片检查、地灾防治等。但是因为存在着大量的原有的54坐标图形,现在仍然有单位或部门继续使用54坐标系,譬如规划部门,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北京54坐标系还不能立即退出历史舞台。实现54坐标到80坐标的转化成了各测绘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下作者结合工作实际给出利用南方CASS和ARCGIS软件共同实现将54坐标图形转入80坐标系的方法。

1从北京54坐标系到西安80坐标系

1.1 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由原苏联1942年普尔科夫坐标系传算而来,采用克拉索夫斯基耩球体。这个坐标系的建立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有以下缺点:椭球参数误差较大,定位偏斜大(参考椭球面与我国大地水准面符合差值较大),定向不明确,没有进行整体平差。这使得它不能满足现代大地测量和有关科学发展的需要。

1.2 1980西安坐标系

在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的第十六届全体大会上,根据该会所属的“基本大地常数”专题组综合的十几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确定并提出了与1975年大地坐标系相对应的椭球(简称IAG一75椭球),并把该椭球推荐为国际椭球。1980西安坐标系即采用其椭球参数。lAG一75椭球参数精度较高,参考椭球面与我国大地水准面吻合较好。因此,1980西安坐标系比1954年北京坐标系更科学、更严密,更能满足科研和经济建设需要。

首先我们举例来说明,先选取张红线图,如下图,

坐标为54坐标,如下图:

我们已知道该地形底图由宿迁市规划测绘院有限公司测量,采用54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8度17分 。如何将其转化为80坐标系下的117度呢 。我们的思路是先使用南方CASS将坐标转入到中央子午线117度,然后再运用ARCGIS软件将54坐标转换成80坐标。

步骤一:使用南方CASS软件进行坐标换带,先在54坐标系下将中央子午线118度17分转换到117度。

输入中央子午线信息后,点击图形转换按钮,

如上图坐标显示,此时该图形坐标已转换为54坐标下,中央子午线为117度。

步骤二:使用FME Universal Translator将该CAD格式文件转换为.shp格式文件或者使用用ARCGIS9.3直接打开该红线图层。

步骤三:编辑该图层,并使用空间校正命令

(一)设置校正数据

(二)选定校正的输入数据,选定图层。

打开链接文件

该链接文件选取宿迁市部分54坐标下117度与80坐标下117度相对应关系的点,如上图。

(三)进行最后“校正”命令

篇8

(二)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城乡规划、测绘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方针政策,研究制订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村镇规划、测绘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研究制定本市有关城乡规划、测绘的地方性政策、规范性文件,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的审查。

(四)负责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建设工程(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临时建筑、构筑物、门面装修、道路、桥涵、管线、市政工程设施等)的规划审批管理;核发城市规划区内所有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负责城市道路及各类市政公用地下管线和地面设施的规划审批,协调城市道路和工程管线建设的规划工作。

(五)参与制订城市建设计划、住房建设规划和市区年度土地开发计划;参与地块出让、转让和投标、招标工作。

(六)负责对城市、镇规划区内所有违法建设的规划监察管理。负责规划行政执法工作。

(七)负责规划设计、测绘事业的行业管理。

(八)负责村镇建设管理。协助乡(镇)政府编制村镇建设规划,并监督规划的实施;负责村镇建设的规划审批和农村个体工匠的资质管理。

(九)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城市测绘规划,提供测绘基础资料;负责本市测绘资料和测量标志的管理;负责基础测绘成果的定期更新;负责本市测绘单位的资格审查及认证的初审工作,配合省测绘主管部门做好《测绘资格证书》的年检工作;查处违法测绘。

(十)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今后凡涉及政府部门审批事项取消的,以市政府文件为准。

二、内设机构

根据以上职责,市规划局设4个职能科室:

(一)办公室(法制科)

负责机关政务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查、文电处理和对外联络接待工作;负责各类综合性会议、专题会议的会务;负责起草局综合性文稿及审核局发文件;负责局机关文书档案的管理;负责人大、政协议、提案办理;负责局机关组织、人事、劳动工资、车辆调配和后勤服务;负责局机关及指导局属单位的保卫、保密及统计工作;负责内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负责制订、修改各类城乡规划地方行政性措施和规定;负责规划、测绘的行政执法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各类联合执法行动;负责城乡规划违法建设行为的立案处理、归档;负责执法文书、案件材料和各类规范性文件的审核;负责规划法规宣传和法制教育;负责办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纪检、监察和来信来访日常工作事宜;负责城乡规划效能监察。

(二)计划财务科

负责统筹编制全局年度资金收支计划和其他相关计划;负责局系统财务和各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管理;负责局机关和局属单位国有资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负责局系统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货物、服务的编审和报批;负责局属单位收费管理和监督工作;负责局系统干部职工福利保障工作;负责财务和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指导、培训和对外业务交流;配合局相关科室做好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制订、考核、奖惩。

(三)规划管理科

负责城市规划区建设项目以及全市工业项目的规划审核工作,审核、发放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组织城市规划区和全市工业项目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审查,参与规划竣工验收。组织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查和报批工作,负责村镇规划的审查、报批工作,制定城乡规划发展计划及年度规划设计任务;组织涉及城乡规划发展的各类课题的规划研究;组织起草业务技术性文件和收集汇总业务技术资料成果;组织协调规划业务技术工作;按职能负责“阳光规划”的实施。

(四)测绘管理科

负责测绘行业管理;贯彻实施国家和省测绘基准标准;管理和保护本行政区域内的测绘标志;负责本行政区域地图编制的监管工作;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基础测绘和其它重大测绘项目规划;对测绘成果质量实施监督管理;负责测绘综合统计,管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负责城乡测绘成果的收集和汇总工作;负责城乡测绘成果提供的保密和审核工作。

篇9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078

0 引言

地矿资源勘测涉及矿区地形与工程测量、专项地质测量与物化探矿等相关方面,传统地矿勘测多依托GPS-RTK配合全站仪等常规测绘手段,实施勘探线地形测量、绘制地质剖面图与地形图,但因其受限于控制点通视条件与信号传递范围等因素制约,缺乏相对统一的空间测绘基准,进而造成长距离、大面积的综合性测绘存在难度。

1 传统地矿勘测方式

传统地矿勘测以全站仪或GPS-RTK形式为主,其中电子全站仪在地矿勘测应用时,必须要求控制点与碎部点间通视条件良好,而且图形测绘精度与原控制基准的精度密切相关;GPS-RTK用户终端利用基准站播发的载波信号与GPS卫星文件,实现小区域(约15km内)厘米级定位,但若流动站离基准站较远,导致RTK整周模糊度求解困难,必须多次架设临时参考站,难以维护勘探线剖面的统一基准。而以CORS多基准站差分定位技术为基础,在地矿测绘工程实践中以GPRS/CDMA/3G无线数据链,可为矿区地质勘探测绘、地形数据采集与施工测量提供精准、高效、稳定的空间定位服务。

2 CORS系统定位

连续运行卫星差分定位服务系统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ysterm),即以网络RTK定位为基础,建立覆盖某区域的若干()GNSS参考基准站,并采用若干个基准站的共同观测数据,形成无缝网络覆盖,利用GNSS星历与电离层、对流层模型解算,削减电离层、对流层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从CORS定位系统从各组成结构分析,其由GNSS基准站、无线通讯模块、数据处理中心、用户终端构成。系统依托GNSS基准站获取卫星星历与载波数据,并利用有线或GPRS/CDMA/3G无线数据传输链,将卫星数据文件传递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综合GNSS参考站数据,构建电离层与对流层空间模型,并根据用户终端上传的GGA概略坐标,播发临近坐标修正参量或载波相位差分数据;用户终端利用GNSS卫星数据与昆仑中心所播发的差分改正数据,快速求解待定点坐标。

3 SDCORS在地矿勘探中的应用探究

为建立全省统一的空间定位服务框架,2007年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与省气象局联合建立起山东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SDCORS),截至2011年正式运营,SDCORS共建设参考基准站点145个,在国土规划、电力施工、海洋地矿勘测等相关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一地矿普查项目,拟对某地14家矿区进行采矿权普查,同时测绘1:10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项目涉及8家乡镇,测区周边仅有C级控制点4个,经踏勘点位保存完好,其它低等级控制点较为分散。但因矿业核查区域较广、前期控制资料坐标基准孤立、等级控制点采集存在困难,因此难以采用GPS-RTK直接进行相关产权调查与地形测绘工作。

为解决上述工程问题,施工时引入SDCORS综合定位服务系统,首先以南方S82T接收机采集覆盖测区的4个原C级GPS控制点,求解WGS-84与测图坐标系统间的布尔莎转换参数,然后完成图根控制测量与碎部点数据采集。

(1)图根控制测量:以GPRS无线数据卡接入SDCORS站点服务器,通过VPN网络获取虚拟参考站差分数据,以CORS-RTK形式在每图根点独立观测2时段,每时段30s,取二者均值记录为图根点坐标数据。

(2)碎部点数据采集:由于矿区地质条件与建筑环境复杂,碎部采集时分为两种方式进行,对相对空旷的地区以CORS-RTK形式直接测绘待定点坐标信息,单点采集8历元;对于建筑密集区或GNSS信号较差的地区,则以CORS-RTK与全站仪联合作业的形式实施测绘。

为客观评价SDCORS在地矿勘测中的精度,现以测区原4已知点坐标采用全站仪与CORS-RTK重复测绘,统计二者点位较差情况,数据如表1。

由表1可知,以CORS-RTK形式测量的图根点,完全满足平面中误差在2cm、高程中误差3cm的要求,符合《1∶500 1∶1000 1∶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相关指标。

4 总结

将CORS应用于地矿勘探测量的优势如下:(1)CORS框架为区域地矿勘测构建相对统一的坐标基准,剔除多行业主体间的基准差异;(2)将原GPS-RTK测绘作业半径15km,延展至所有CORS覆盖区,并有效控制了测量时的系统误差;(3)无需架设基准站,推动了测绘效率的提升。

伴随现代测绘技术的进步,将CORS技术应用于矿区地形测绘、钻孔放线,以数字通讯手段,实施图根控制测量与碎部数据采集,解决多矿区坐标基准不统一的难题,扩大了传统测绘的作业半径,同时利用区域平差模型降低固有测量误差,提高了地矿勘测的数据精度。

参考文献:

篇1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着眼于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综合性的规划。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特别是乡镇一级土地利用规划由于缺乏应有的作用和约束力,被人们视为纸上谈兵的摆设。有人说,规划是猴皮筋,可以任意伸缩;主要原因是规划无力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按需定供、粗放利用的用地模式。完善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并付之实施,使规划成为红线、高压线是十分必要的。

一、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弊端

(一)规划的权威性不够

有人说: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其实不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列入法律范畴的,一旦形成就应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在实际实施的时候,土地利用计划不与规划配套,二者的指标往往不相吻合,没有遵守预测-规划-计划这样一个合理的过程,造成规划架空,难以落实。审批用地不按照规划进行,审批用地的过程中,未坚持在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审批用地,出现了规划跟着项目走,频繁进行规划局部调整的被动局面。

(二)规划基础数据和图件不实

基础数据和图件不实,影响了规划的合理性及其实施。如某城市统计的规划基期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与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相比有较大差距,但该市当时只认可统计面积,结果造成规划用地规模偏小,给目前的规划实施造成了很大困难。还有一个城市,4次调查4个结果,每次相差几万亩。可以说,一些地区规划基础数据不准对规划编制和实施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规划内容刚性强,实施难度大

规划制定一些刚性指标是必要的,但实施过程中需要足够的弹性内容作为补充,这就要求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在内容深度和具体程度上把握适当。上轮规划编制将所有的用地区都落实到具置,在规划图上每块地的用途都完全定死,但实际发展过程难以按照规划设想实施。

(四)现有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不当

由于我国的规划体系不够完善,规划编制时间、调整范围不统一,交通、水利、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旅游规划等在土地利用上与土地规划在乡镇一级不衔接的问题比较突出。重城镇规划轻土地规划的倾向比较严重。虽然在理论上各项规划应与土地利用规划相互衔接,但由于各项规划的侧重点不同,修编期限不同步,缺少统一的建设用地标准,操作起来协调性差,实施难度大。

二、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与完善

(一)建立新的规划理念与理论

充分借鉴国际上的理性发展理念,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在确定规划的目标时,紧紧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这一中心议题,保证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在编制过程中应由上轮主要分配建设用地指标、定建设用地规模与速度向控制环境容量、开发时序、控制建设标准转变;并通过较大比例尺的地图确定城市合理发展边界,从而解决城市无序扩张、优质农地严重流失等问题;大胆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和相邻学科(如城市规划、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的相关理论,特别是空间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协调土地利用与生产环境建设

全国现有村庄320多万个,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千差万别,农民长期养成的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住宅周围乱搭乱建的陋习一时难以改变。受传统文化和习惯的影响,绝大多数农民喜欢单门独院、前庭后作的居住方式,农民对于集中居住也不能完全接受。因而,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应尊重农民习惯与科学合理规划之间的关系,做好必要的新农村建设用地预留。过去,有些地方把建设用地指标高度集中在城市,以城市为重点层层预留指标,分到最后,农村这一块就没有多少指标了。这样,阻碍或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导致农村违法用地的大量产生。在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要做好必要的新农村建设用地预留。

(三)加强相关规划的衔接

当前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都在编制新农村建设的各类规划,比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基础设施规农村经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这些规划都涉及用地。各类用地矛盾需要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来统筹协调,修编中应主动介入各类相关规划。

(四)加强公众参与,开放编制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涉及技术、行政、经济、社会等多个学科领域,同时又需要多部门、多主体的认可和协作,公众参与能够集思广益,使规划更为科学。可以采取包括问卷调查、公开征询意见、社会听证、专家论证、公告公示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在规划修编阶段应设置专门的接待时间,进行规划实施的现场接待或建立规划热线电话、公众信箱等,给公众满意的答复,这样既保障人民群众参与规划编制的权利,开门、开放编制规划,又保证规划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五)提高规划技术含量

应用地理信息(3S)技术,在地籍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修订规划成果的主要载体,使规划修编与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进行,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使土地规划从野外调查、资料搜集、信息处理、计算模拟、规划成图到监督实施全过程实现信息化。要特别重视将决策支持系统(DSS)技术引入土地规划,通过人-机交互系统,提高决策的透明度与决策的科学性。

(六)加强规划队伍建设

在规划修编时,由于一些地方对规划编制工作重视不够,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严重影响了规划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规划人员总体水平不高,成果质量参差不齐。规划模式,千人一面,甚至照搬照抄。只有加强对规划专业队伍的管理,加快基础调查和信息系统建设,才能为编制规划提供准确翔实的基础信息支持。

三、乡镇规划的调整与实施

(一)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

过去都说规划是蓝图,现在有专家提出规划是绿图,意思是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允许进行修改和调整的。规划的本质是刚性的,土地利用规划经过审批,就有了法定效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执行规划就是执法,违反规划就是违法。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已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实施法律和规划的原则,对其加以调整和修改。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全部意义在于实施

人们常说:三分规划,七分实施。规划编制的过程是短暂的、一次性的,规划实施的过程是长期的。规划能否从纸上落到地上,取决于规划的实施效果。确保规划实施的关键是什么?关键在于管理。规划实施管理包括用地计划管理、用地预审管理、用地审批规划管理、土地出让规划管理、土地保护规划管理、土地开发复垦规划管理、监督管理等多方面内容。采用法律、行政、经济、社会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多管齐下,全面加强规划实施管理,保证规划实施。

1.结合土地整理。土地整理通过对沟、渠、坎、田块等进行工程治理,对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破坏的土地和各类废弃地、闲散地进行复垦,一般能够增加15%左右的有效土地利用面积。在修编中先期介入,摸清农村用地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规模,将新农村建设用地做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并及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2.服务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内涵非常丰富,建设新农村,规划要先行。乡镇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建设缺乏统筹安排,布局散乱,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没有规划的建设就是盲目建设。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的一些要求,实际上都需要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来落实。乡风文明也包括用地文明,规划用地就是一种文明用地;村容整洁更离不开土地利用规划。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都是基础的,也是关键性的。支持新农村建设,并不意味着放松对农村建设用地的控制。其最根本的是保护耕地,保护基本农田,通过规划,把新农村建设必要的建设用地给予合理安排。

参考文献:

[1]赵小敏,郭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3(5):35-40.

[2]潘文灿.中外专家论国土规划[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第1版),2003.

[3]严金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4]陶志红,范树印.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问题的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00(3):23-26.

[5]王万茂.关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思路的新思考[J].中国土地,2002(6):21-23.

[6]张岩军,郭新华,韩多霞.如何运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测量[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6).

[7]徐洪彩.谈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6).

[8]郭新华,韩多霞,张岩军.关于地籍测量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7).

[9]张桂蓉,马玉宝,李红.高职院校“地籍测量学”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7).

[10]孔毅.学会科技期刊在落实行业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测绘,2012(06).

[11]郑蕊.论测绘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硅谷,2012(24).

[12]郑培.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精度控制[J].硅谷,2013(02).

[13]曹国忠,杨喜明.测绘技术在现代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3(01).

[14]王炳雪.土地测量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

[15]罗强.浅谈测绘学以及测绘技术的发展及质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5).

[16]张岩军,郭新华,韩多霞.如何运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测量[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6).

[17]徐洪彩.谈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6).

[18]郭新华,韩多霞,张岩军.关于地籍测量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7)

[19]张桂蓉,马玉宝,李红.高职院校“地籍测量学”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7).

[20]孔毅.学会科技期刊在落实行业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测绘,2012(06).

[21]黄晓忠.城市数字地形图维护及质量控制[J].安徽建筑,2007(01).

[22]邓小川,吴尚科.论测绘产品质量控制对技术细节的要求[J].人民长江,2007(10).

[23]薛梦烨.浅谈日常土地测绘工作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3).

[24]张迎春,徐敏.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J].吉林水利,2007(05).

[25]高帮胜.浅谈房地产测绘的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8).

[26]沙从术.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6(01).

[27]王家勇.浅析工程测量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06).

[28]王锦萍.数字线划地形图(DLG)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探析[J].城市勘测,2007(05).

[29]秦智慧.管线数据建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城市勘测,2008(02).

[30]李五夫,李宇新.浅谈哈尔滨市城管部件普查与项目管理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01).

[31]袁华.河南开通24小时国土资源热线[J].资源导刊,2007(08).

[32]王伟波.土地测绘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33]曲德本.关于测绘技术与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0(11).

[34]李晓棠,黄彦军,黄拙.“二调”工作进行曲——田阳县国土资源局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略记[J].南方国土资源,2010(05).

[35]郭顺江,梁博.一个电话“救”了十亩田[J].资源导刊,2010(10).

[36]林天冲,葛淑兰.建立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是测绘技术进步的必由之路——访国家测绘局副局长喻沧同志[J].测绘通报,1984(03).

[37]周定银,杨占东,钟佩.3S技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09(S1).

篇11

1 无人机遥感简介

无人机遥感是利用先进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技术、遥感传感器技术、遥测遥控技术、通讯技术、GPS差分定位技术和遥感应用技术,具有自动化、智能化、专题化快速获取国土、资源、环境等的空间遥感信息,完成遥感数据处理、建模和应用分析能力的应用技术[1]。随着其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应用领域从最初的侦察、早期预警等军事领域扩大到资源勘测、气象观测、测绘等非军事领域,且测绘成果又再次应用服务于生态环境监测、国土规划、城市建设与规划、农业生产中的精准估计、森林防火减灾、矿山开采监测、自然灾害期间空间信息数据的实时获取以及灾情评估与灾后重建等各个行业领域。相比航空卫星和载人机遥感方式,无人机遥感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术特点。

2 机动快速的响应能力

无人机系统运输便利、升空准备时间短、不需机场,起降受限小,操作简单,可快速到达监测区域,机载高精度遥感设备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遥感影像数据。

2.1 性能优异

无人机可按预定飞行航线自主飞行、拍摄;航线控制精度高,飞行姿态平稳。飞行高度从50m至4000m,高度控制精度10m;速度范围从70km/h至160km/h,均可平稳飞行。在山区多云多雾等复杂气象条件下,可以进行云下航摄飞行,从而能尽可能保证拍摄工作及时、准确地完成。

2.2 操作简单可靠

飞行操作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并有故障自动诊断及显示功能,便于掌握和培训;一旦遥控失灵或其他故障,飞机自动返航到起飞点上空盘旋等待。若故障解除,则按地面人员控制继续飞行,否则自动开伞回收。

2.3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获取能力

无人机搭载的高精度数码成像设备,具备地表连续覆盖、垂直或倾斜成像的技术能力,获取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达到分米级,适于地形图测绘及正射影像制作。

2.4 使用成本低

无人机系统的运营成本较低,飞行操作员的培训时间短,系统的存放、维护简便,还可免去了调机和停机的费用。

3 无人机遥感在贵州省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3.1 贵州省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无人机遥感的需求性分析

贵州处于中国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地形切割剧烈,相对高差大,属岩溶化的高原山区,也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持的省份。地处亚热带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d,是一个兼具卡斯特山区地貌和多云雨季风气候的特殊地区[2]。

为提高我省国土资源动态监测能力,探索复杂地形地貌环境下进行动态监测的新途径,提高国土资源调查和监测的水平和效率,获取能够直观地、实时动态地反映资源利用现状的多源、多尺度的、对监测范围小而分散、实效性强的高分辨率、低成本遥感影像数据,正成为我省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部门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此,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第三测绘院定制,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制开发了无人飞行器遥感监测系统,并联合进行了多次验证航拍和示范应用。目的是为国土资源调查、土地利用执法检查和矿山资源监测等提供从影像获取、数据快速处理、变化信息自动提取到报告数据自动生成等的全套解决方案和技术流程,推进我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技术进步。

3.2 无人机遥感在贵州省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2.1 土地利用资源管理

无人机遥感在我省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全省万亩大坝(坡度在6度以下,面积大于一万亩集中连片的耕地坝子)及其周边区域实施监测监管。

根据当前的形势和工作需要,为了抓住全省耕地保护的主要方面,强化基本农田重点区域的监管,贵州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委托贵州省第三测绘院对全省已查明的惠水县涟江大坝等47个万亩耕地大坝开展无人机遥感监测,利用此监测成果能够深化对土地市场的治理和整顿,强化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实施管理;能够有利于实行从严从紧的建设用地供应政策,切实保护基本农田;能够大力推进节约和集约用地;能够规范发展土地市场,不断强化土地产权管理和基础业务建设等各项常态化及非常态化的的土地管理实施。

无人机遥感在矿产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利用无人机高机动、便捷、低使用成本、云下航摄飞行的技术优势便于对矿区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及时统计监测时段监测区内实际占用的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及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情况。

3.2.2 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和快速应急响应

贵州省是一个地质灾害严重多发的地区,全省自然灾害损失的50%都是由地质灾害造成的,大量的滑坡、泥石流及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着我省的许多城镇、建筑、交通、重要工程设施,严重制约了我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开展相应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成为我省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重要工作。

无人机机动性强,适应复杂条件下飞行的特点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可做到快速响应,第一时间获取受灾地区的影像数据,为抢险救灾提供及时的数据保障。 2010年6月28日,关岭县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我院无人机组马上赶往灾区,对灾区实际情况进行航拍,快速地提供了“6.28”抢险救灾的第一手空间数据资料。

3.2.3 测绘服务

长期以来由于贵州特殊的地形及气候条件,卫星影像获取周期长、难度大,这大大制约了我省地形图的更新速度和更新能力。无人机遥感获取的高空间时间分辨率影像数据破解了这一难题。利用获取的无人机影像数据,通过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实现1:2000和1:10000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量工作,且经过检验,其精度完全能够符合测图要求。

贵州省第三测绘院曾利用无人机实现了城镇1:1万”3D”产品的快速更新;完成过福泉市区、黄平县城两城区的1:1万地形图(DLG)的生产;还制作过威宁县烟草土地整治项目的1:2000地形数据测图,且经过实地检验,最大高程误差0.8米,最大平面误差0.4米,满足1:2000航测成图的精度要求。此类项目的成功实施,证实了无人机航测遥感为我省测绘产品的快速更新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手段,是提高测绘应急服务保障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数字中国、建设数字城市的迫切需求,为全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提供了基础数据快速更新保障。

4 结论

无人机遥感的特性决定了它在航空遥感领域里必定会占有一席之地,且随着相关技术的提升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但就目前来说,在贵州省的实际应用中,无人机遥感还处于探索阶段。

国土资源管理涉及面较广,无人机遥感在此领域的应用也呈多样化特点。除了上文所述的应用领域外,还在很多较小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中发挥作用。但就目前贵州省的无人机遥感发展趋势来看,在应急救灾、国土资源快速监察、数字城市建设系统的数据更新及新农村建设及规划等方面发展前景广阔。

总之,以无人机遥感技术为核心,通过"3S" 技术在系统中的集成应用,形成一套高效、便捷、准确的土地资源监测系统,可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种新的高科技手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