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国土规划与测绘

国土规划与测绘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05 09:48:54

国土规划与测绘

国土规划与测绘例1

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测绘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景象,进入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测绘高新技术、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普遍运用,使各界对测绘的作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国家对测绘工作高等重视,运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高职技术教育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高职院校在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以适应终身教育的发展为趋势,为增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培养了大量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人才。加大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已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目前高职教育规模的高速增长,完全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按照经济发展,教育优先的国际趋势,我国计划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的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使教育率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给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对高职院校评估中,师资队伍建设项目达到优秀标准的并不多,可以预见,高职院校师资建设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房产测量、地形测量、水准测量或GPS测量、地下管线探测、控制测量、工程测量、不动产测量与登记、地理国情调查;土地整理、土地规划设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遥感影像解译、空间数据处理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些技能都是必须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来。

从本专业目前招的生源来看,进入本专业学生的高考分数线很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差。目前本专业采用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传统方法,学生的主要学习场地是在学校,课程教学缺乏企业经验。上课的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的一线经验,很难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势在必行的。

一、建立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和合作。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离不开学校的培养。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和职业教育制度的重组。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探索合作育人的新机制。校企双方构建“双主体”育人平台,明确学校和企业的责任,落实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形成长效机制,为现代学徒制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为了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国土测绘与规划的人才培养方案需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确保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的需求,在社会中有更大的竞争力。因此,在本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需要进行企业调研,真实了解企业的需求,并邀请企业的精英与学校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且签订3-5家企业来共同承担半专业学生的培养。培养出来的人才优先输送到校企合作企业。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必须要到相关的岗位培养半年,这半年的实践时间,不能只交给企业的师傅,要求专业的老师必须全程跟踪,配合企业的师傅共同完成实践工作。

二、建立岗证课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就是培养适合社会的高技能人才,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也不例外。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既能测又能绘,既能做外业也能做内业。

这样的人才如果只依靠课堂的教学是很难完成目标的。岗位-证书-课程一一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更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因此,经过企业调研,了解目前市场的岗位需求,确定本专业的核心岗位就是测量和绘图。这些核心岗位所对应的证有GIS工程师和测量工程师。如果学生通过实践学习能够取得这些岗位技能证,也就意味着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学生已经掌握,进入企业以后可以快速的进入工作角色。根据这些证书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确定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为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ArcGIS应用和MapGIS应用,工程测量,土地调查与地籍测量。这样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趋向于与企业相结合,更注重学生的技能的发张,并能把岗位适应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目标。

三、建立灵活的实习实训机制

高职院校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没有扎实的技能就得不到企业的认可。但是传统的实习实训有固定的时间限制,束缚了专业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本专业相关的企业项目有时段性,当企业项目多的时候学生在学校出不去,当学生想出去的时候,企业的项目还没开始或已接近尾声。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制定一套根据市场需求可以灵活变动的实习实训机制是势在必行的。目前有2种方法可以改变本专业的实习实训状况。一是学生的实习实训时间跟着企业的项目走,在一年当中当企业项目多的时候把学生调配出去。二是将企业的项目“搬”到学校,让学生在学校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实施相关的项目。也就是把厂中校和校中厂的教学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建立规范的监管机制

一个专业要有好的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要求的实践技能强,在建立机制时要着重考虑如何将实践技能考核体系纳入进来。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教学过程中,都不能形势化片面化。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进行岗位调研,依据实际需求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既要突出应用特色,又要突出实用性。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机制,达到监管加激励的双重目标。

五、加强教学管理改革创新

创新是专业发展的动力来源,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模式中要敢于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本专业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在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不断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培养,培养出的人才才会快速的融入到社会中,顺应企业岗位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项管理工作和现代化发展都对土地数据提出新的要求,现有的土地调查所得的信息已难以满足当前新形势下的需要,严格土地管理及经济宏观调控迫切需要新的更准确的土地数据。

【参考文献】

[1] 谢新芳.初探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对企业研发的促进作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07.

[2] 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97-103.

[3] 邓霞.“岗、证、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辽宁高职学报.2015(17)13-15.

国土规划与测绘例2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143-02

1 现代学徒制概述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在校企合作基础下,以学生的培养为核心,以学校和企业的协同参与为载体,以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1]。现代学徒制是在继承以言传身教为主要技能传授方式的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学校职业教育,其本质是工作和学习相结合、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为学习者提供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工作经验积累和职业精神培养,从而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国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职业教育途径,在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借鉴现代学徒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也遇到诸多困难,主要是还没有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政府、企业、学校三个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现代学徒制倡导学校、企业之间深化合作,同时教师、师傅之间通过联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传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传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递进,企业招工难等问题,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终极目标是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服务企业发展。近年来,在欧洲等老牌制造业国家,现代学徒制受到普遍的关注,为此,英国制定实施了复兴学徒制计划,德国、瑞士等国家对现代学徒制体系也进行了强化和完善。

国务院、教育部在2014年召开了一系列的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并出台了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政策文件。但是相关的劳动和教育的法律政策还没有建立,政府在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试点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上,还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于各方的职责、任务、考核评价、运行机制、经费来源等进行具体说明[2]。

尽管在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还不成熟,各种管理制度还不完善,但是在我国职院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2 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长沙环保学院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房产测量、地形测量、水准测量或GPS测量、地下管线探测、控制测量、工程测量、不动产测量与登记、地理国情调查;土地整理、土地规划设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遥感影像解译、空间数据处理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些技能都是必须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来。目前学生技能的培养模式主要是在课堂,学生得不到真实项目的训练,学生学到的东西与企业的需求是脱节的。此外,老师都是直接从学校走向学校,没有企业经验,很难把企业中的真实项目与、前沿技术、生产活动与教学融合起来。因此,在该专业迫切需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式,做到人才培养和企业真正对接。

3 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探索

3.1 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和合作,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离不开学校的培养。现代学徒制将传统的学徒制和目前的职业教育制度糅合起来。学校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与企业是不一样的,要将现代学徒制培养应用起来,合作育人的机制将有待更进一步探索[3]。学校和企业需共同探讨,共同参与,形成“双主体”育人平台,学校和企业各司其责,学生必须明确自己既是学生又是学徒的双重身份。形成明确的制度,为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提供有效的保障[4]。企业和学校必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在社会中有更大竞争力。

3.2 建立适应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师资队伍

“现代学徒制”是一个把企业和学校有机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需要学校和企业行业的共同付出。同时,政府的引导和有效监管才会使得这种模式正常实施。

在我国,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除了在高考分数线上进行区分外,没有一个严格的区分标准,尤其是职业院校在对教师的引入中没有设置教师的职业教师引入标准,引进人才的模式依然是重学历轻经历,对于教师的企业经历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职业院校目前是引进的老师大部分都是直接来自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没有企业实践的经验。虽然他们有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但由于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导致在上课的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不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更不用说把项目带入课堂。而企业的师傅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教师培训,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教学能力不足,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和企业师傅的教育教学能力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支完善的适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队伍是非常关键的。

为了培养适应该校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的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学校与多家测绘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定期的将学校的专业老师派入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共同完成项目,提高专业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求企业师傅定期进入学校课堂,提高师傅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能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由教师和师傅共同商讨制定。在进行教师的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时,教师的企业一线经历要纳入到考核中,企业师傅的教学能力也应纳入到企业的考核中。

在教师招聘过程中,不能只看学历,更不能将学历资本定为进入职业院校的门槛。

3.3 建立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企业锻炼的“职业性”的有机结合[5]。目前国土测绘与规划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只能满足传统的教学需要,与社会的真正需求有所脱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必须进入企业,了解目前企业中与该专业相关的岗位工作,分析这些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学习与企业最后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重构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标准。课程的设置方式灵活多样,不能仅局限于课堂,在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建立校中厂和厂中校的模式对学生进行企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3.4 建立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考评体系

良好的考评机制是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能否延续的一个关键体系。需建立一套对企业对学校、对师傅对学徒的一个评价标准,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施晶晖,余沫汐.现代学徒制与职教师资队伍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151.

[2] 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四)――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3(15):1.

国土规划与测绘例3

一、引言

测绘是指以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等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通过测量的手段获取地面现状的位置信息与图形信息,反映相关设施与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形状、大小及其相关属性,为国土资源管理与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提供相关依据。地籍测绘是对土地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定,将地表相关设施的空间位置、面积及其他属性准确绘制在图纸上,为我国国土资源的管理及各项基础业务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国内针对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服务功能的相关研究,江长喜(2000)阐述了测绘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充分开发,利用已有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务,运用现代测绘技术手段,提升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务的功能和水平;余雷(2012)通过分析地籍测绘的作用,探究地籍测绘的经济作用,阐述地籍测绘的土地开发利用等研究了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结果为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相互关系研究

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相互关系是一个彼此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地籍测绘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为国土资源管理中国土整治与开发、土地的归属权、土地纠纷与变更等重要环节提供科学、规范、合理的保障。伴随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涵盖国土资源调查信息系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地藉信息系统等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而地籍测绘是为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材料的精确的科学手段,是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前期性、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为国家资源的宏观管理、国防建设、城乡规划等提供可靠保证的参考依据,同时使地籍测绘工作的前期性、基础性、公益得到充分发挥,推动了地籍测绘技术的发展。综合分析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相互关系,地籍测绘通过对地块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定,将地表相关设施的空间位置、面积、权属关系和利用状况等属性进行精确的绘制与记录,强化了国土资源管理体系高度的权威性、组织性、纪律性,确保相对科学、合理的分配与利用每一寸土地,为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基础资料,与此同时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带动了地籍测绘技术的发展,二者逐步形成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关系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的稳步发展。。

三、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分析

地籍测绘技术是强化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的有效平台,是国土资源部门进行空间数据分析与空间辅助决策有效技术手段,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探究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首先,地籍测绘在土地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籍测绘对土地属性的精确测定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为区域地形、土地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及土地分配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持,为土地的利用监测与动态的遥感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工程建设上,地籍测绘规范了土地开发的方案设计的资金预算与工程质量,保证了开发方案的可行性。其次,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经济作用,地籍测绘为我国土地的审批、规划以及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材料,保证了城乡规划的合理开发,强化了土地与建筑物的产权管理;服务于城市的交通道路管理,作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更新,有效地对土地进行了动态的监测。再次,地籍测绘技术的科学性、规范性在解决土地归属权纠纷,地质灾害损失评估,城市环保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区划和地名管理都发挥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功能。地籍测绘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地籍测绘是国家对能源、交通、水利以及通讯等设施进行战略投资的基础,是加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水平,促进国土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保证。综合研究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地籍测绘技术为我国国防建设、国土资源管理战略方针的制定、土地合理开发决策的实施、城市、农村土地资源的规划及国土资源的动态监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与数据保证服务,推进了现代社会国土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

四、总结与建议

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正进入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现代地籍测绘技术能够为我国国家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平台,能够为我国国防建设、城市规划、土地开发与管理以及土地资源的数据分析与决策实施提供理论保证,服务于我国现代化、适时化、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国土资源管理,为促进我国城市、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现代社会实践发展中须完善地籍测绘的相关制度,促使地籍测绘工作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相互融合,保证测绘数据质量的准确度,不断强化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服务功能,完善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库的建设,实现城市、农村空间数据共享,为国土资源开发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服务,进一步实现国地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余雷. 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 科技资讯,2012,(24):27.

[2]安波. 强化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服务功能[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02):70-71.

[3]王玉龙. 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4):25.

国土规划与测绘例4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为充分缓解人口集中、空间拥堵、资源浪费等之间出现的矛盾关系,更好的合理利用和发挥好现有的地理资源,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利用好测绘新技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就对相关测绘部门和技术人员提出了一定的实践挑战,需要在政策、规定、措施及专业培训等方面下功夫,必将会对土地规划和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测绘新技术,进一步阐述了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是国家对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伴随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测绘档案的价值形态

测绘档案作为科技档案的一个分支,与普通档案相比,既有档案价值的共性,也具备一些独到的价值特点,这是由其专业特点决定的。测绘档案价值具备档案价值的所有价值形态。测绘档案同样具备所有档案皆体现的凭证与情报价值、或按时间分析出的现实与长远价值、甚至谢伦伯格提出的“双重价值论”。测绘档案作为基础地形数据,为工程建设、城市规划提供现势性强的地理信息,不仅具有较高的情报价值,并作为土地规划凭证存在于土地规划审评流程中,更具权威凭证性。由于测绘成果多用于土木工程,要求地域现势性较强,因此其现实价值较高,但并不否定其长远价值,历史地图作为测绘档案的代表资料极具学术研究价值,由于测绘地形图包含坐标、高程等普通地图所不具备的地形要素,对很多领域的学术研究更具参考价值。

二、进行遥感技术、地理信息分析

遥感技术的应用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比较普遍,其就是通过在距离比较远的地方,利用遥感器的操作进一步获取所要测绘的信息。遥感技术具有效率和空间都比较高的特点,可以进行接受、分析、传输、读取、处理及遥感各类信息的功能,由于其具有的特点较多,遥感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的服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遥感器有绿、红及红外三种光谱,不同光谱的使用环境也会不同。光谱也有其特性,在不同环境、时间、地点及角度上,遥感器吸收及反射的光谱也存在差异,根据这一特性对物体进行测绘。遥感技术的应用在土地规划与管理进行测绘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切实解决了日渐突出的紧张土地资源状况。遥感技术的大力推广和使用,通过测绘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情况,为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合理利用和使用土地资源,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需要对测绘新技术进行更新完善,进一步强化严格、科学的管理及规划,进而避免我国土地资源出现浪费现象。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现代科学科技和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及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地理信息系统的良好发展正是借助了科学技术的突发猛进,除了在测绘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外,在环境检测、公共管理、市政规划等不同领域也得到了普遍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需要借助到计算机,对收集到的空间信息合理科学的进行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无数次的革新和完善,经过实践的经验总结形成了现有的利用体系。地理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使用功能和使用内容有所不同,该系统也有不同的种类。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是当前比较常用的软件之一,对实现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善于把测绘新技术利用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

土地调查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对土地资源进行前期的调查并全面掌握其使用情况,是进行土地规划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在进行该项工作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调查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其进行调查的方法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相关信息化设备,通过影像和数据分析,实时判断其使用情况与所掌握的土地资源情况是否一致,切实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实行全方位调查,进而实现其科学的规范化管理。进行土地调查,就要对相关测绘技术进行更新和完善,目前利用较多的测绘技术就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收集相关数据,进而建立实时土地资源的影像数据库和信息数据库,确保了土地资源相关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创造了传统土地测绘技术中不能体现的,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成本、人力资源等浪费,也为工作的有序开展找准了目标方向,为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土地规划包含了土地的质量、位置和数量等大量的重要信息内容,其与土地管理有着必不可分的联系。利用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中进行应用,就要对土地的大量重要信息内容进行相关的了解,通过这些大量的信息资源,将会为土地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在逐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实施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是充分利用好土地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强化测绘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测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带来了便捷的工具,能够最大化克服和避免科学性不强、操作复杂、实用性差和技术方法不到位等诸多突出问题,这就充分说明测绘新技术的优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中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测绘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方法措施,但该技术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更新和完善,从而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国土规划与测绘例5

中国分类号:TU711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土地测绘是指土地管理工作中,对测绘目标的自然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权属特性等内容进行的专业测绘。土地规划管理是我国政府国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家实行土地资源管理的综合性措施。在土地规划管理中,土地测绘技术和测绘质量直接影响规划设计的效果,比如测绘精密度、测绘数据的完整性和直观性等,对与规划设计效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影响比较大。相对落后的传统测绘技术在适应不同地形和地貌、复杂分布环境等方面,测绘效果相对精准度较低,局限性很大,一定程度上影响规划设计的总体效果。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提高了测绘精度和完整度,并且能够更加直观的显示测绘效果,更加有利于规划设计的进行。但是,在实际测绘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精度误差,这也是影响规划设计效果的主要基础因素。

二 测绘技术的分类与应用

土地测绘包括地籍测绘、城市测绘及房产测绘,这也是国土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测绘数据是反映地表的自然、经济、社会众多要素的位置、大小、特征、形态、分布、类别、名称以及其他的重要信息。目前,常见的测绘技术包括:

1.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基于不同物体的波普存在一定差异,对目标进行辨识的一种测绘技术,通过电磁辐射获取的传输信息,然后经过系统整理分析,形成可视化的信息系统,可以对较远距离的目标进行测绘,目标可以是地层、矿产、也可以是地质事件。

2.地理信息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地理测量数据的系统设备逐步发展,形成的对测量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析等程序组成的地理信息系统,它能够客观的反映出测量中的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的动态数据是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参考信息。

3.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是通过导航卫星的测时和测距/全球定位功能,将卫星和通信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利用导航卫星来应用于测绘过程进行测距和测时的等工作的技术。此项技术不受空间地形限制,它在土地测量和规划中具有极大的效率优势。

测量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测量精度的提高,土地测量中采取科学的测量技术能够有效的掌握土地资源和使用状况,并对其趋势进行动态分析。因此,通过遥感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利用遥感的图像处理以及识别等技术,对地籍信息进行动态遥感监测,是目前规划设计中的主要参考测量技术,同时也可以用于对耕地资源或者建筑用地动态监管管理,提高国土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和执法监管工作效率。这其中地籍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对于规划设计中查阅并建立规划和预测模型、对已有的规划设计结果进行分析和优化、规划前期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土地利用规划动态管理等工作,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 提高规划设计效果的措施分析

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依据土地测量数据,而土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直观性直接影响到规划设计效果,因此,提高测量精度是提高规划设计效果的主要途径。土地规划设计中涉及到的地理平面、地形图测绘、建筑用地界线拔定、地下管线的测量等。这些规划设计工作都依据于测绘精度。

1 影响土地测绘精度的因素分析

1)测量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差异,包括对操作仪器的熟练程度、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测绘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等,都会影响到测绘过程中数据精度的获取。

2)由于测绘测量仪器的精度误差局限性,仪器本身存在精确度偏差。

3)测量技术的选择,不同的测量技术适应不同的测量标准,因此,在采取不同的测量技术进行测绘时,由于测绘标准的适应性和测绘技术的先进性带来的精度误差也是存在的。

4)外界影响的观测条件,如不断变化的温度、阳光、地质、风力等气候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人员受天气影响观测不准,测量器具受温度影响产生精度误差等,造成的测绘过程的测量数据精度误差。

2 控制测绘精度质量

1)提高测绘质量必须首先要在坚持测绘质量监管的前提下,做好测量监管,这也是提高行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需要。做好测绘过程中的关键点的测量,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测量顺序布置高程测点,根据高程变化趋势如坡顶、边坎边等布置测量关键点,采取坎上坎下均测、细部测量注明等方式,提高测量精度。

2)配置质量好、性能强、功能先进的国际、国内领先的硬、软件系统,如:可对数字、文字、地图、遥感图像、GPS定位数据等多源地学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和一体化管理、综合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示的基础软件MaDGIS。

3)对测绘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检查,满足施测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并对测绘使用的软硬件设备做好维护管理,保证软硬件设备均能处可运行的良好状态。

4)测绘过程的质量控制,开展自查和逐级检查,对图形、数据、文字资料等进行抽查。

5)构建有效的测绘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最大限度地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为测绘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日常工作提供实时的信息资源。

6)实施测绘质量综合跟踪调查,消除质量隐患。

3 规划设计效果的进一步控制与优化

1)在地形地类不同比例地形图叠加时,严格规范技术标准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据实调整规划设计、工程布局设计和工程量计算的精度确定。准确的使用叠加图,就能提高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土地分类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明确规划设计项目区内的主要建筑物布设施工控制网、平面控制点、高程点、拐点坐标。提供各主要建筑物局部施工布置所需要的测绘资料。

2)在精确的测绘工作基础上,减少测绘精度误差,科学分析测绘数据信息,对测量数据采集过程与精度进行严格判定和权属划分,科学决策,合理设计。以动态数据信息的变化趋势为考量重点,进行现场踏勘,以及规划设计效果的后期验证和优化,优化设计效果后的测绘数据信息也将对测绘数据系统进行误差校正更新,以提高系统的准确性。

3)为更好的完成项目规划设计,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还要进一步做好测绘与规划设计之间的业务衔接。包括现场踏勘、叠加图的验证、局部测量复核等工作。

五 结语

测绘精度的质量为土地规划设计工作科学决策提供了基础信息数据支持,对于提高规划设计效果、节约投资、规范工程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测绘精度和效率,基础信息的现时性和可用性将会大大提高,使信息的检索与应用更加方便、快捷,极大地推动了国土建设和发展中的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但是,并不能盲目的过度依赖测绘数据,避免因为测绘技术的差异和测绘精度的差异,而影响规划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国土规划与测绘例6

中图分类号:F30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土地的行政部门依据当地的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状况,以及人们对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加强当地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经过多年的经验,数理统计、线性规划和重力模型在土地规划和管理的利用较为广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地规划和管理对测绘技术有了新的要求,3S技术(RS、GIS、GPS)便脱颖而出,为其进一步发展开创了有力的条件。

一、测绘新技术及其发展

RS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并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它具有信息丰富、全天候、多光谱特征,获取信息所需要的时间较短,且获取的图像分辨率比较高,已经被广泛利用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有效利用、自然灾害的预防、气象预告工作中。遥感技术在我国人口与土地、环境矛盾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对土地利用情况予以及时监测和分析,精确地把握了提地变化趋势,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提供了详细的资料。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所需要信息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处理、建模,解决土地规划和管理中遇到的复杂多变的问题,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交通运输、环境调查、灾害预防等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GPS是美国研发的具有全天候、全球性、时效性的三维导航系统。GPS空间部分是由24颗卫星组成(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它位于距离地表20200千米的上空,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颗),轨道倾斜角是55度,被广泛应用在交通工具、新制武器上,还被用于定位导航、地形测绘工程中,它能够精准的定位,缩短作业的时间,提高作业的效率,在城市土地规划和管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航的精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测绘新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得到广泛地利用。技术功能卓越的卫星和航空摄影影像对土地利用更新工程有重大影响。现代测绘技术依附于国家行政区划分的成果,遵循土地调查的相关技术规定,采用新标准的土地分类系统,对需要调查的地区实行全方位的实地调查,收集重要数据,整理相关信息,为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社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新一轮的土地调查工作中,3S等测绘技术提供着可靠的技术支持,对土地更新调查的相关数据和参数予以全面、科学地分析和总结,获取土地高效利用的重要信息,有效解决了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任务量大、工程工序复杂、工作效益地下、测绘精准度不高等问题。

由于土地涵盖的信息繁多,在土地规划设计前,只有对那些信息全面、科学分析,明确土地资源的性能和质量,才能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新测绘技术实效、准确的优点对土地规划设计数据收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S技术可以帮助建立土地利用空间信息系统,给土地规划设计提供详实的材料,利用微机自动生成数据库,优化土地规划的设计方案。

新测绘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也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不管是外业前端数据的采集还是业内数据的处理,它将基准站的数据传动给流动站,流动站接收数据后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GPS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土地勘测定界的精准度,缩短了观测时间,减少了检测工序,并且操作便捷。

新测绘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检测中也得到广泛利用。新的测绘系统中,RS提供矢量数据,GPS准确定位,提高了户外具体数据的精度,有效地监测了土地利用的现实状况。3S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一般步骤是:RS快速获取土地利用的信息,GPS准确接收信息对数据特征全面分析,GIS利用微机技术把土地信息转换为可视化的动态变化图。3S之间相互协调、配合,把土地动态信息以直观的图标形式展示给工作人员,便于观测和分析,提高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效率。

新测绘技术还可以帮助相关的执法人员及时查出非法用地,实现土地管理的数字化。RS技术可以帮助执法人员提高执法动态的效率,从根源上杜绝对土地非法利用的行为。某市在一年的时间内10次利用RS技术发现并查处了多起非法占用土地的案件,保护了国土资源。

三、新测绘技术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测绘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测量精度,并且它正在向测量一体化、数据处理自动化、管理可视化、传播网络化方向进步,相关部门应该积极从国外引进一些核心技术和设备,另外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力争培养一批技能素养高、操作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不断提高土地规划和管理的效率,提高监测水平。

结论:

土地规划和管理中应用新的测绘技术,节省了人力和物力,缩短了监测的时间,减少了测绘的工序,土地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新的测绘技术,从根本上克服传统测绘技术的诸多不足,从根本上扭转传统土地规划和管理不切合国情、脱离实际的局面,促进土地规划和管理的科学化和便捷化。但是,新的测绘技术中核心部分刚刚起步,发展还不太成熟,在技术和方面上都有待完善,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要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学习先进的科技信息,促进新测绘技术的进步。作为土地规划和管理系统中具有新颖和便利优点的技术手段,新的测绘技术势必会为土地规划管理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国土规划与测绘例7

现阶段,我国人均资源匮乏, 经济 发展迅速,人地矛盾突出,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严重。今后一段时期,上述矛盾还将继续存在,而且有加剧的趋势,因此, 科学 、合理、持续利用好资源,特别是加强土地资源的利用管理,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基础测绘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期性、先行性的基础工作,既为经济建设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又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测绘的成果数据是各项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也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1 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及服务功能

基础测绘成果是认识世界、利用 自然 不可或缺的媒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我国 现代 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保障手段,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随着土地管理工作范围和领域的拓展及延伸,急需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土地管理行政管理体系,利用现代技术强化宏观管理,实现科学决策。由于基础测绘与土地管理是服务与被服务、保障与被保障的关系,如果进一步把基础测绘与土地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基础测绘的技术、成果等优势,不仅能为土地管理提供服务和保障,也能更大范围地发挥基础测绘的作用。

1.1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

1.1.1建立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测绘主管部门批准的基础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及加密和复测。

1.1.2对国家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和更新。

1.1.3本区域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更新。

1.1.4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周期,对前述项目的内容进行复测或者更新。

1.1.5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1.2基础测绘的服务功能

1.2.1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服务。

1.2.2可以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服务。

1.2.3可以为土地监测调控提供服务。

1.2.4可以为 电子 政务建设提供服务。

2 土地管理对基础测绘的需求分析

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如实准确地测量土地面积,绘制地形图,建立地籍资料,形成数据库。基础测绘作为前期性、基础性工作,能够为土地管理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基础图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土地规划进行动态控制,才能达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工作目标。土地管理对基础测绘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等方面:

2.1地籍管理需求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它具有提供计税依据、产权管理依据以及用户需要的地块信息等功能,而且地籍信息系统还是多种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系统。

2.2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会造成土地利用状况的改变,为保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必须选择快捷有效的方式来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以实现真正意义上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与管理。为此我们需要用现代测绘科学技术来发现和提取土地变化信息,以满足土地利用数据建设的需要。

2.3耕地保护工作需求

鉴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决心采取世界上最严厉措施、最严格制度来保护耕地,严格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切实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为了落实这一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借助基础测绘成果先后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开展耕地数量质量、耕地后备资源普查等专项工作。

3 基础测绘对于土地管理的促进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各级国土部门为国家提供准确的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土地规划、整治、开发利用、税收等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基础测绘的快速发展,使得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应用领域的最高形式,它向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定性、定量、定位以及可视化的工作条件,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管理办公的效率,而且可以为全方位地考虑土地问题的方方面面,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信息,有效地提供土地管理工作质量。同时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土地管理部门面向社会的窗口,它的运行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有助于国土资源管理执法行政公平、公正、公开。伴随着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必将增强土地管理的综合效益,提高土地管理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

4 钦州市基础测绘工作已经成为土地管理工作飞跃发展的瓶颈

钦州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起步较晚,1993年钦州市城区才有了第一批65.75平方公里的1:500地形图,2001年才有了第一批100平方公里的1:1000地形图。在随后的几年的时间中,钦州市地形图的测绘和更新一直紧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步伐,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需求。但由于对基础测绘工作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不能及时对土地变化情况进行更新,致使土地信息更新跟不上土地管理工作发展的步伐。目前,地籍图件内容陈旧、现势性差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且又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5 把土地管理和基础测绘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基础测绘实施,促进钦州市土地管理快速发展

为了改变钦州市基础测绘成果现势性较差的现状,明确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基础测绘的目标和任务,发挥基础测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钦州市国土资源局本着统筹规划、保证重点、满足急需、分步实施的原则,紧密结合全市经济和城市规划发展,构建数字钦州和国土资源信息化地理框架建设的需要,组织编制2008—2020年钦州市基础测绘规划,为土地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础。

5.1空间基准体系建设,为土地信息获取提供了技术保障

5.1.1建立钦州市统一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近期布设d级gps控制点18个,于2007年布设完毕,控制整个钦州市市本级,控制面积约4542平方公里。另外,2007年布设e级gps控制点,共计51个点,控制面积约500平方公里。

5.1.2 启动钦州市cors系统建设。在钦州市规划区约1089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4个固定基准站和1个 网络 监控中心,并辅以高精度的大地水准面,建成高精度、高效率、高覆盖率的网络gps系统。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如因特网和广播网,可24小时、连续地向各类需要测量和导航的用户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的信号。

5.2建立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测制与更新体制

目前,地籍图件内容陈旧、现势性差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且又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测制与更新体制。

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地籍测量与地籍实时修测的工作成果是提高基础测绘成果现势性的有效方法。同时,为保持基本比例尺图的现势性,必须修测更新现有的地形图。根据钦州市城市建设与发展需要,2006年正在进行钦州市主城区1:500和1:1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修测工作。2007年-2010年将对钦州市金光 工业 园进行1:1000地形图23平方公里进行修测。2007年修测金谷工业园1:1000地形图8平方公里。修测在原有数字化地形图基础上进行,并采用全数字化成图法修测。

此外,从节约型管理角度考虑,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在基础测绘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地籍要素的测绘,从而避免重复测绘,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降低生产成本。

5.3建立钦州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效率

根据钦州市 发展 的需要,建设钦州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分三步走,首先,选择基础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各种子系统,如数据采集、管理和数据转换系统、基础地形信息和基础空间数据管理、应用与数据更新系统、地名库管理与应用系统、控制测量成果管理系统等。其次,建立钦州市1:10000以下的城市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库,初步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最后,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建立钦州市基础地理数据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开展应用服务。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真实再现全市的地形地貌,为我们全面了解钦州市的 自然 地理环境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空间支撑,并为可视化地掌握生态资源、模拟和仿真生态重建过程中重大决策实施提供基础支撑,确保我们能够 科学 地开发自然界,动态监测和合理地配置资源,有效把握发展 经济 和保护环境的平衡,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国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增值服务。例如:通过以不同时期的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和正射影像图为数据核心,结合土地利用详查图,可进行国土资源动态监测,为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为数据核心,结合人口经济、土地利用等专题数据,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以及3s技术,可更好地分析耕地分布现状,提出社会经济与生态合理退耕还林规划方案,增强退耕还林规划的可操作性。

5.4加强测绘队伍建设

《物权法》的实施对测绘尤其是地籍、房产测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地确权、房产面积等纠纷可能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测绘成果经得起公开查询、经得起行政诉讼。当前因为编制的限制,测绘队伍普遍存在人员少、技术人员紧缺的现象,有不少业务人员对政策业务还不够熟悉,以致引起土地权属和房产面积的争议、行政复议诉讼等。这需要加强宣传,学习政策法规,并通过培训提高测绘人员的政策和业务水平。

5.5推进钦州市信息化测绘进程

信息化测绘以基础地理信息获取空间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智能化、服务 网络 化社会化为特征,强调数据采集内容的多样化和专业化,强调对测绘成果的再加工、信息整理、综合分析和深层次应用,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相符的。在思想上,测绘单位要改变观念,由提供产品转换到提供服务,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测绘服务领域;在技术上,要跟踪国际测绘科技发展趋势,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组织快速空间定位、智能数据获取与生产、网络管理与分发服务中的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改造和完善现有的技术和工艺流程;在管理上,要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投入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创新工作机制,促进信息化测绘建设稳定发展。

参考 文献 :

国土规划与测绘例8

现阶段,我国人均资源匮乏, 经济 发展迅速,人地矛盾突出,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严重。今后一段时期,上述矛盾还将继续存在,而且有加剧的趋势,因此, 科学 、合理、持续利用好资源,特别是加强土地资源的利用管理,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基础测绘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期性、先行性的基础工作,既为经济建设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又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测绘的成果数据是各项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也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1 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及服务功能

基础测绘成果是认识世界、利用 自然 不可或缺的媒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我国 现代 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保障手段,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随着土地管理工作范围和领域的拓展及延伸,急需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土地管理行政管理体系,利用现代技术强化宏观管理,实现科学决策。由于基础测绘与土地管理是服务与被服务、保障与被保障的关系,如果进一步把基础测绘与土地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基础测绘的技术、成果等优势,不仅能为土地管理提供服务和保障,也能更大范围地发挥基础测绘的作用。wWw.lw881.com

1.1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

1.1.1建立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测绘主管部门批准的基础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及加密和复测。

1.1.2对国家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和更新。

1.1.3本区域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更新。

1.1.4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周期,对前述项目的内容进行复测或者更新。

1.1.5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1.2基础测绘的服务功能

1.2.1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服务。

1.2.2可以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服务。

1.2.3可以为土地监测调控提供服务。

1.2.4可以为 电子 政务建设提供服务。

2 土地管理对基础测绘的需求分析

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如实准确地测量土地面积,绘制地形图,建立地籍资料,形成数据库。基础测绘作为前期性、基础性工作,能够为土地管理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基础图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土地规划进行动态控制,才能达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工作目标。土地管理对基础测绘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等方面:

2.1地籍管理需求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它具有提供计税依据、产权管理依据以及用户需要的地块信息等功能,而且地籍信息系统还是多种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系统。

2.2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会造成土地利用状况的改变,为保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必须选择快捷有效的方式来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以实现真正意义上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与管理。为此我们需要用现代测绘科学技术来发现和提取土地变化信息,以满足土地利用数据建设的需要。

2.3耕地保护工作需求

鉴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决心采取世界上最严厉措施、最严格制度来保护耕地,严格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切实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为了落实这一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借助基础测绘成果先后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开展耕地数量质量、耕地后备资源普查等专项工作。

3 基础测绘对于土地管理的促进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各级国土部门为国家提供准确的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土地规划、整治、开发利用、税收等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基础测绘的快速发展,使得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应用领域的最高形式,它向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定性、定量、定位以及可视化的工作条件,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管理办公的效率,而且可以为全方位地考虑土地问题的方方面面,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信息,有效地提供土地管理工作质量。同时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土地管理部门面向社会的窗口,它的运行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有助于国土资源管理执法行政公平、公正、公开。伴随着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必将增强土地管理的综合效益,提高土地管理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

4 钦州市基础测绘工作已经成为土地管理工作飞跃发展的瓶颈

钦州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起步较晚,1993年钦州市城区才有了第一批65.75平方公里的1:500地形图,2001年才有了第一批100平方公里的1:1000地形图。在随后的几年的时间中,钦州市地形图的测绘和更新一直紧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步伐,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需求。但由于对基础测绘工作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不能及时对土地变化情况进行更新,致使土地信息更新跟不上土地管理工作发展的步伐。目前,地籍图件内容陈旧、现势性差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且又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5 把土地管理和基础测绘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基础测绘实施,促进钦州市土地管理快速发展

为了改变钦州市基础测绘成果现势性较差的现状,明确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基础测绘的目标和任务,发挥基础测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钦州市国土资源局本着统筹规划、保证重点、满足急需、分步实施的原则,紧密结合全市经济和城市规划发展,构建数字钦州和国土资源信息化地理框架建设的需要,组织编制2008—2020年钦州市基础测绘规划,为土地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础。

5.1空间基准体系建设,为土地信息获取提供了技术保障

5.1.1建立钦州市统一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近期布设d级gps控制点18个,于2007年布设完毕,控制整个钦州市市本级,控制面积约4542平方公里。另外,2007年布设e级gps控制点,共计51个点,控制面积约500平方公里。

5.1.2 启动钦州市cors系统建设。在钦州市规划区约1089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4个固定基准站和1个 网络 监控中心,并辅以高精度的大地水准面,建成高精度、高效率、高覆盖率的网络gps系统。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如因特网和广播网,可24小时、连续地向各类需要测量和导航的用户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的信号。

5.2建立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测制与更新体制

目前,地籍图件内容陈旧、现势性差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且又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测制与更新体制。

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地籍测量与地籍实时修测的工作成果是提高基础测绘成果现势性的有效方法。同时,为保持基本比例尺图的现势性,必须修测更新现有的地形图。根据钦州市城市建设与发展需要,2006年正在进行钦州市主城区1:500和1:1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修测工作。2007年-2010年将对钦州市金光 工业 园进行1:1000地形图23平方公里进行修测。2007年修测金谷工业园1:1000地形图8平方公里。修测在原有数字化地形图基础上进行,并采用全数字化成图法修测。

此外,从节约型管理角度考虑,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在基础测绘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地籍要素的测绘,从而避免重复测绘,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降低生产成本。

5.3建立钦州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效率

根据钦州市 发展 的需要,建设钦州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分三步走,首先,选择基础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各种子系统,如数据采集、管理和数据转换系统、基础地形信息和基础空间数据管理、应用与数据更新系统、地名库管理与应用系统、控制测量成果管理系统等。其次,建立钦州市1:10000以下的城市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库,初步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最后,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建立钦州市基础地理数据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开展应用服务。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真实再现全市的地形地貌,为我们全面了解钦州市的 自然 地理环境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空间支撑,并为可视化地掌握生态资源、模拟和仿真生态重建过程中重大决策实施提供基础支撑,确保我们能够 科学 地开发自然界,动态监测和合理地配置资源,有效把握发展 经济 和保护环境的平衡,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国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增值服务。例如:通过以不同时期的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和正射影像图为数据核心,结合土地利用详查图,可进行国土资源动态监测,为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为数据核心,结合人口经济、土地利用等专题数据,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以及3s技术,可更好地分析耕地分布现状,提出社会经济与生态合理退耕还林规划方案,增强退耕还林规划的可操作性。

5.4加强测绘队伍建设

《物权法》的实施对测绘尤其是地籍、房产测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地确权、房产面积等纠纷可能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测绘成果经得起公开查询、经得起行政诉讼。当前因为编制的限制,测绘队伍普遍存在人员少、技术人员紧缺的现象,有不少业务人员对政策业务还不够熟悉,以致引起土地权属和房产面积的争议、行政复议诉讼等。这需要加强宣传,学习政策法规,并通过培训提高测绘人员的政策和业务水平。

5.5推进钦州市信息化测绘进程

信息化测绘以基础地理信息获取空间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智能化、服务 网络 化社会化为特征,强调数据采集内容的多样化和专业化,强调对测绘成果的再加工、信息整理、综合分析和深层次应用,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相符的。在思想上,测绘单位要改变观念,由提供产品转换到提供服务,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测绘服务领域;在技术上,要跟踪国际测绘科技发展趋势,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组织快速空间定位、智能数据获取与生产、网络管理与分发服务中的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改造和完善现有的技术和工艺流程;在管理上,要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投入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创新工作机制,促进信息化测绘建设稳定发展。

参考 文献 :

国土规划与测绘例9

现阶段,我国人均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迅速,人地矛盾突出,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严重。今后一段时期,上述矛盾还将继续存在,而且有加剧的趋势,因此,科学、合理、持续利用好资源,特别是加强土地资源的利用管理,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基础测绘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期性、先行性的基础工作,既为经济建设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又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测绘的成果数据是各项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也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1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及服务功能

基础测绘成果是认识世界、利用自然不可或缺的媒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保障手段,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随着土地管理工作范围和领域的拓展及延伸,急需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土地管理行政管理体系,利用现代技术强化宏观管理,实现科学决策。由于基础测绘与土地管理是服务与被服务、保障与被保障的关系,如果进一步把基础测绘与土地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基础测绘的技术、成果等优势,不仅能为土地管理提供服务和保障,也能更大范围地发挥基础测绘的作用。

1.1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

1.1.1建立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测绘主管部门批准的基础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及加密和复测。

1.1.2对国家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和更新。

1.1.3本区域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更新。

1.1.4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周期,对前述项目的内容进行复测或者更新。

1.1.5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1.2基础测绘的服务功能

1.2.1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服务。

1.2.2可以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服务。

1.2.3可以为土地监测调控提供服务。

1.2.4可以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服务。

2土地管理对基础测绘的需求分析

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如实准确地测量土地面积,绘制地形图,建立地籍资料,形成数据库。基础测绘作为前期性、基础性工作,能够为土地管理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基础图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土地规划进行动态控制,才能达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工作目标。土地管理对基础测绘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等方面:

2.1地籍管理需求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它具有提供计税依据、产权管理依据以及用户需要的地块信息等功能,而且地籍信息系统还是多种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系统。

2.2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会造成土地利用状况的改变,为保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必须选择快捷有效的方式来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以实现真正意义上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与管理。为此我们需要用现代测绘科学技术来发现和提取土地变化信息,以满足土地利用数据建设的需要。

2.3耕地保护工作需求

鉴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决心采取世界上最严厉措施、最严格制度来保护耕地,严格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切实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为了落实这一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借助基础测绘成果先后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开展耕地数量质量、耕地后备资源普查等专项工作。

3基础测绘对于土地管理的促进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各级国土部门为国家提供准确的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土地规划、整治、开发利用、税收等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基础测绘的快速发展,使得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应用领域的最高形式,它向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定性、定量、定位以及可视化的工作条件,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管理办公的效率,而且可以为全方位地考虑土地问题的方方面面,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信息,有效地提供土地管理工作质量。同时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土地管理部门面向社会的窗口,它的运行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有助于国土资源管理执法行政公平、公正、公开。伴随着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必将增强土地管理的综合效益,提高土地管理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

4钦州市基础测绘工作已经成为土地管理工作飞跃发展的瓶颈

钦州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起步较晚,1993年钦州市城区才有了第一批65.75平方公里的1:500地形图,2001年才有了第一批100平方公里的1:1000地形图。在随后的几年的时间中,钦州市地形图的测绘和更新一直紧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步伐,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需求。但由于对基础测绘工作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不能及时对土地变化情况进行更新,致使土地信息更新跟不上土地管理工作发展的步伐。目前,地籍图件内容陈旧、现势性差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且又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5把土地管理和基础测绘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基础测绘实施,促进钦州市土地管理快速发展

为了改变钦州市基础测绘成果现势性较差的现状,明确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基础测绘的目标和任务,发挥基础测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钦州市国土资源局本着统筹规划、保证重点、满足急需、分步实施的原则,紧密结合全市经济和城市规划发展,构建数字钦州和国土资源信息化地理框架建设的需要,组织编制2008—2020年钦州市基础测绘规划,为土地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础。

5.1空间基准体系建设,为土地信息获取提供了技术保障

5.1.1建立钦州市统一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近期布设D级GPS控制点18个,于2007年布设完毕,控制整个钦州市市本级,控制面积约4542平方公里。另外,2007年布设E级GPS控制点,共计51个点,控制面积约500平方公里。

5.1.2启动钦州市CORS系统建设。在钦州市规划区约1089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4个固定基准站和1个网络监控中心,并辅以高精度的大地水准面,建成高精度、高效率、高覆盖率的网络GPS系统。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如因特网和广播网,可24小时、连续地向各类需要测量和导航的用户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的信号。

5.2建立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测制与更新体制

目前,地籍图件内容陈旧、现势性差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且又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测制与更新体制。

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地籍测量与地籍实时修测的工作成果是提高基础测绘成果现势性的有效方法。同时,为保持基本比例尺图的现势性,必须修测更新现有的地形图。根据钦州市城市建设与发展需要,2006年正在进行钦州市主城区1:500和1:1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修测工作。2007年-2010年将对钦州市金光工业园进行1:1000地形图23平方公里进行修测。2007年修测金谷工业园1:1000地形图8平方公里。修测在原有数字化地形图基础上进行,并采用全数字化成图法修测。

此外,从节约型管理角度考虑,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在基础测绘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地籍要素的测绘,从而避免重复测绘,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降低生产成本。

5.3建立钦州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效率

根据钦州市发展的需要,建设钦州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分三步走,首先,选择基础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各种子系统,如数据采集、管理和数据转换系统、基础地形信息和基础空间数据管理、应用与数据更新系统、地名库管理与应用系统、控制测量成果管理系统等。其次,建立钦州市1:10000以下的城市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库,初步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最后,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建立钦州市基础地理数据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开展应用服务。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真实再现全市的地形地貌,为我们全面了解钦州市的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空间支撑,并为可视化地掌握生态资源、模拟和仿真生态重建过程中重大决策实施提供基础支撑,确保我们能够科学地开发自然界,动态监测和合理地配置资源,有效把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平衡,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国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增值服务。例如:通过以不同时期的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和正射影像图为数据核心,结合土地利用详查图,可进行国土资源动态监测,为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为数据核心,结合人口经济、土地利用等专题数据,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以及3S技术,可更好地分析耕地分布现状,提出社会经济与生态合理退耕还林规划方案,增强退耕还林规划的可操作性。

5.4加强测绘队伍建设

国土规划与测绘例10

中图分类号:P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391-01

我国的领土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可利用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十分庞大,人均土地占有面积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人均耕地面积更为稀少,土地利用的合理与否已成为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有效利用现代测绘技术,提高国土测绘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我国的国土规划与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基础依据,保障国土规划与利用的合理性,已显现出极大的必要性。

一、现代测绘技术概述

现代测绘技术是一个系统性的测绘技术体系,包括一系列以先进科技为基础而形成的测绘技术与方法,其在国土测绘领域的各项工作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测绘技术大多应用较为先进的现代化测绘设备与仪器,来实现测绘的目标,并获取精准的测绘数据信息,其在土地调查、地籍测绘、城市土地规划、耕地保护以及地球环境研究等众多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目前较为常用的现代测绘技术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综合以上三种技术优势的3S集成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减轻了测绘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测绘数据的精准度,结合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测绘数据以更加直观的二维图像及三维模型的形式展现出来,并通过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数据库的建立,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管理与充分利用,进一步提高了测绘结果数据信息的使用价值,也为我国国土规划与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保障。

二、现代测绘技术在国土测绘领域应用的意义

1、能够为我国国土绘制部门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

土地开发与规划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以准确的国土绘制作为基础,准确的国土绘制需要明确的体现出土地的性质特征,这就要依靠准确的测绘数据提供支持,在国土测绘领域中应用现代测绘技术,通过现代化的测绘设备与仪器的应用,能够精准的获取目标区域土地的分部信息,准确的地理坐标以及土地的遥感影像,并通过高速化的网络传输功能,及时将所测得的数据回传至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与发送,测绘部门可以及时准确的从系统中获取到相应的测绘信息数据,也包括经计算机处理形成的三维模型,这些都可作为国土绘制部门进行国土绘制的重要数据基础,以保障绘制的准确性。

2、有利于保障土地开发者与使用者的合法权利

土地权利与范围的明确是土地开发与利用的基础,为确保土地权利范围的明晰性,应要求土地使用权的拥有者参与到地籍测绘的过程中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在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土地纠纷,同时,通过现代测绘技术所获取的准确的地籍测绘数据信息,也能为未来土地纠纷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依据,这样也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土地开发者与使用者双方的合法权利不会受到损害。

3、能够提升国土测绘的水平,有利于国土测绘工作的深入开展

现代测绘技术在国土测绘领域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国土测绘的方法与思路,通过先进的测绘理念与测绘技术设备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国土测绘工作的水平,确保国土测绘的高精准度,减少测绘数据误差的出现,这也为国土测绘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运用现代测绘技术能够获取更加全面的土地信息,也拓展了国土测绘数据的种类与内容范围,能够为国土测绘部门提供更加详尽的数据资料,这也为国土测绘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国土测绘领域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分析

1、GIS技术在国土测绘领域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地里信息与空间数据的分析处理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通过GIS在数据库管理方面的强大功能,能够为我国国土测绘工作的数据资料管理与使用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GI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库管理功能是其应用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国土测绘应用模型与模型管理技术,形成GIS模型库,从而为国土测绘各项工作提供直观准确的模型材料基础。而RS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结合运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国土测绘数据资料的准确性与时效性,通过RS技术获取的遥感影像,可以直接传输至GIS系统中进行运算与处理,对于国土资源动态信息的有效监测,以及数据模型的精准度的提高有着良好的效果。

2、3S集成技术在国土测绘领域中的应用

3S集成技术集合了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RS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技术的功能优势,其应用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对于国土测绘工作的开展以及国土规划与管理方案的完善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利用3S测绘技术,可以将测绘到的全国各地的土地信息,录入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数据库中,为土地规划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信息和重要依据,也为土地执法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使土地开发管理更加科学,也能够更有效的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RTK技术在国土测绘领域中的应用

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是GPS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RTK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像控点测量。在待测区内的高等级控制点,架设相应的基准站,通过流动站对像控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进行直接测量。对于不易设站的像控点,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间接测量。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不需要逐级布设控制点,还可以有效缩短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其次,RTK可以对界址点的坐标进行实时测量,从而确定土地使用的界限范围,对用地面积进行计算,可以有效提升测量的速度和精度;最后,其他方面的测量,如地形、水域、管线等,依靠少量的基准点,就可以直接实现测量目标,如果结合专业的测图软件,还可以实现数字化测图。

4、移动数据处理技术在土地测绘领域中的应用

移动数据处理技术在土地测绘领域中的有效应用,为动态测绘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持,全球定位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而定位设备与系统也越来越趋近于便携化与小巧化,传感设备的应用也更为便利,土地测绘过程中,移动数据处理设备能够快捷高效的进行动态信息数据的获取,这也大大加强了动态数据处理的时效性,更加有利于在国土测绘工作中数据信息的实时交换与有效利用,同时也减少了测绘工作中受到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郊外测绘工作中也能够发挥出十分良好的效果。

总结:国土测绘是一项十分复杂且具有很强综合性的工作,其在我国的国土资源规划、开发、管理及利用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测绘技术在国土测绘领域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国土测绘的效率与测绘数据的质量,为国土资源开发与管理其他工作提供保障。同时,先进测绘技术的应用,也改变了国土测绘工作的思路与模式,为我国国土测绘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且随着先进科技的不断融入,还将有力的推动我国国土测绘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土规划与测绘例11

土地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源类型之一,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加强对土地的利用率,提升土地的利用价值是测绘工作人员工作的最终目标。工作人员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地利用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测绘技术和规划方式。传统的规划方式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出现了严重的弊端,在现如今的土地规划和测量工作中已经不再应用。现如今所以应用的技术类型主要是GPS技术,遥感技术等等。

1 测绘新技术

1.1 遥感技术

所谓的遥感技术就是在不接触被测物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遥感平台来对地面的物体进行测量。在测绘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遥感器来进行测量,需要通过电磁波的形式来对测量的信息进行处理和记录。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所测得的信息进行判断和分析。通常情况下,人们将测量的全过程成为遥感技术。遥感技术的特点比较突出,其中信息的丰富性比较强,还具有全天候,多光谱等特性。最重要的是在测量的过程中可以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遥感图像的清晰度相对较高,在土地的综合利用和规划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现如今,我国的资源比较紧缺,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遥感测绘技术在保证资源利用合理性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提升土地利用的高效性,工作人员应该对土地测绘工作加强重视,及时准确的掌握土地资源应用和规划的动态信息。

1.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部分比较简单,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其他不同的方式。这一系统设计主要是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以及分析,最终解决相对比较复杂的土地规划和土地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另外,地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和管理方式的实施主要依托于地理空间实体数据,然后操作人员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地理现象来对具体的规划和管理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

现如今,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系统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展。除了城市的规划、交通运输等方面之外,在国土测量上也体现出一定的优势作用。在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将GIS技术应用到其中。建立相对比较完善和全面的数据库信息,实现各种不同类型数据进行归类和完善,实现数据和图像的一体化,为国土测量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现如今,土地测量工作中所应用的软件类型比较多。这些软件的应用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空间。

1.3 全球定位系统

所谓的全球定位系统就是人们常说的GPS系统。将这一技术应用到国土测量工作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由于这一技术具有全球性、全天候以及及时准确的特点。另外,系统还可以对地面的物体进行控制,主要是通过卫星的形式来接收一定的信号,然后传输到地面,构成相对比较完整的数据信息。为提升国土测量工作的准确性打下基础。近年来,研究人员对GPS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无论是测绘方式还是测量范围上都有所改进和提升。

2 测绘技术在国土测量工作中的应用

2.1 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

在进行国土测量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土地的最新情况进行调查和勘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应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规范来进行。最终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土地测量的数据库,其中包括各种类型的信息,比如数据、图形等等。数据库的建立为国土测量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土地调查中,RS、GIS和GPS等测绘新技术为土地调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形成对土地更新调查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输出以及更新的完整技术系统:RS快捷、实时、高效地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GPS快速准确采集土地利用变化图斑的空间位置;GIS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编辑实现数据管理自动化,较好地解决了土地调查中工作量大、工序多、工作效益低、精度底、数据分析难度大、成果输出不方便等问题。

2.2 在土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在土地规划设计中,测绘新技术在数据收集方面展现了其实时性、准确性的、自动化和高效的特点。通过RS直接获取土地信息,通过遥感的数据处理,可以直接得到理想的图片及数字结果,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土地信息。利用GIS建立土地利用空间信息系统,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翔实的资料;利用GIS强大的分析和处理功能,可以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自动生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数据库,可以进行土地利用远景规划和利用类型预测而实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设计和布局制图。

2.3 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在土地勘测定界中,无论是外业前端数据采集,还是内业图形数据处理,均可广泛采用测绘新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的外业工作中,可使用GPS RTK技术进行定位,将基准站的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接收基准站数据,并采集GPS观测数据,形成差分观测值,通过相对定位原理实时计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该测量方式可以提高土地勘测定界精度,并且无需通视,观测时间短,操作简便。在土地勘测定界的内业工作中,采用GIS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和土地征收数据进行管理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能保证从外业到内业数据处理的一致性,能实现内业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以及方便数据的查询。

结束语

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为土地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许多不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土地规划和管理脱离国情、脱离社会和脱离管理的局面,使得土地规划和管理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测绘新技术尤其是三维展示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领域的运用才刚刚起步不久,在技术和方法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作为土地规划和管理中崭新而便捷的技术手段,测绘新技术必将为土地的规划与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道春.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有关测绘新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的探讨[J].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4):12-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