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程力学研究方向

工程力学研究方向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09 17:31:42

工程力学研究方向

工程力学研究方向例1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计算机仿真;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44-02

一、前言

研究生教学有其突出的特点,他们中多数人理论基础扎实,获取书本知识能力强。但同时也存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工程应用背景不够的缺点。本人通过十多年研究生教学的实践,结合本学院研究生专业方向、课程内容针对性强等特点,对如何在研究生教学改革中突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应用能力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改革创新。

二、课程定位及课程特点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科学研究的深入与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已成为分析、综合各类系统,特别是大系统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和有力的研究工具,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技术领域、各学科内容和各工程部门。仿真技术已经在国防军事、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内外众多学者认为,仿真技术“正在成为与理论、实验并列的第三种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以及科学研究的手段”,因此仿真技术

被认为是“使能”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仿真科学与技术涉及到的有关具体仿真技术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具有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等特点。

为了拓宽机械工程专业基础,提高培养对象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工科专业的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仿真知识与技能。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是我校机械工程学院面向所有研究生各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考虑专业应用需求并结合教学实践情况,课程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仿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分析、综合各类工程系统或非工程系统提供一种有力的工具,以便能灵活应用所学的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本专业工作服务。

一方面,基于仿真技术课程的内容方法较多,实践性强的特点;另一方面,授课对象专业方向较多、授课学时有限等特点,如何解决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讲授内容繁多的仿真内容、对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以达到计算机仿真技术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课程开设初期,由于只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向的同学选修,所以所讲内容基本针对该专业方向进行设置。随着选修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选修学生所属专业方向的扩大,专业方向包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等,基本涵盖了机械工程学院的所有专业方向。

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涉及多个交叉学科,紧密相关的课程包括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编程、计算机图形学、高等数学、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优化设计等课程。如何讲出本课程的特点,并充分结合相关课程内容,必须在教学内容的选排上下功夫。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驱动、以项目为基本教学单元,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为了满足各个专业方向学生的要求,使他们能够掌握一门工程分析技术,为后续的学术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计算、分析和仿真手段,本人在讲授该门课程的过程中,逐年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考核方法等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1.采取项目专题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讲授,调整授课内容,采用专题教学方法使课程主题内容分明,有利于将仿真方法讲深、讲透。

2.扩展所授课程内容涵盖的范围,包括数值计算、优化设计、图形可视化、控制系统特性仿真、控制系统设计以及与外部软件的接口等内容,以满足各专业方向学生的需求。

3.增加与课程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内容。计算机仿真技术本来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仿真技术本身是在对控制系统分析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并结合各个专业研究生的不同研究方向,灵活设计若干个专题实验,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将该门课程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能力。

4.采用多个工程应用实例进行教学,从系统应用、数学建模、仿真建模、模型求解以及特性分析等,使学生从生产实际认知的研究对象,提升到理论高度的学习,应用所学的各科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数学建模、仿真建模的建立,并对模型求解以及特性进行分析,获得直观结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例问题的能力。

5.结合学科前沿,进行课堂讨论。研究生在初步掌握了对系统的模型、仿真算法设计、仿真及结果分析这一流程后,为强化计算机仿真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概念,在此基础上,以项目形式,开展课程学科前沿以及⒏妹趴纬逃胂执技术融合等专题讨论。

6.增加实验环节,培养研究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利用各种平台,扩充计算机仿真技术资料,提供最新的仿真案例,结合教学团队的科研课题,设计实验项目,培养研究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

四、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基于项目教学法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满足机械工程学院各个专业方向研究生的需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完善,使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工科研究生的必备研究手段和技术,使学生掌握一门工程分析技术,为后续的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计算、分析和仿真手段。

工程力学研究方向例2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实现具体的培养目标服务的,因此,对课程体系进行评价,就是评估课程体系能否适应培养目标的要求,能否为实现培养目标提供支撑作用。下面首先介绍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现有课程体系的情况并分析其特点,然后介绍控制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并分析其特点,最后通过分析现有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实现之间的矛盾,论证现有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一)现有课程体系设置情况与特点分析2002年,全国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协作组成立,于2005年7月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工程领域教育协作组组长全体会议,研究“建立规范化的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问题,形成了具有指导性的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和准则,认为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具有如下的特点[5]:(1)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原理为核心的知识结构;(2)具备与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相结合的,并针对具体应用方向的相关知识;(3)具备工具性知识,包括行业内常用系统和应用软件等;(4)具备人文类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素养和哲学思维能力,并能够用于指导工程实践。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一种两层结构的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1)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相关领域选修课程等三种类型的课程模块组成,它们属于两层结构的第一层。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基础课、外语课、自然辩证法、工程导论等;相关领域选修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机械设计、传感器技术、光电技术等课程;(2)第一层中的专业课程又分为领域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它们组成层状结构的第二层。其中,领域核心课程包括现代控制工程、线性系统理论、模式识别等控制工程领域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包括机器人控制、自主导航技术、精确制导与控制、最优控制、系统工程、系统仿真等,涵盖控制领域的各个研究方向。上述课程体系结构是一种具有特色的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结构,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普遍采用的课程体系结构。通过调研国内控制工程领域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设置的课程体系发现,该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不但沿用了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结构,甚至两种课程体系中大部分课程的名称、内容、选用教材、教学方式、考核方式都是相同的。由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在先,因此可以认定,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沿用了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结构。

(二)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及特点分析《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标准》详细规定了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可以分解为四个单元的培养要求,即对研究生在知识单元、技能单元、能力单元与素质单元等方面的培养要求[6]。

1.知识单元。主要规定了获得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要求研究生必须掌握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与针对具体应用方向的相关知识,即具备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原理为核心的知识结构,具备与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相结合的并针对具体应用方向的相关知识;掌握和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2.技能单元。主要规定了获得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应该具备的主要技能,包括相关研发工具使用技能(例如行业内常用系统和应用软件等)、外语技能、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获取技能、学术交流技能、技术报告或论文写作技能等。

3.能力单元。主要规定了获得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应该具备的主要能力,主要包括:具备使用本领域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能够胜任实际控制系统、设备或装置的分析计算、开发设计和使用维护等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素养和哲学思维能力,并能够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4.素质单元。主要规定了获得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应该具备的主要素质,包括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专业素质。其中,专业素质要求本领域的专业学位获得者注重领域的工程研究、开发和应用,成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从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专业学位是一种面向职业的应用型学位,获得专业学位的要求一般是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从而达到一定的水平,具有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业务工作的能力[7]。对比学术型学位的培养目标,可以发现二者存在明显区别,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而学术型学位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授予个人的学术称号,表示其受教育的程度或在某一科学领域里已达到的学术水平,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的培养[8]。

(三)控制工程领域现有课程体系与实现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沿用了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但该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该领域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与其培养目标的实现之间必然存在矛盾,下面从实现培养目标的知识单元、技能单元、能力单元与素质单元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实现研究生知识单元的培养目标方面。现有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设置的课程较为完备,覆盖了控制工程领域的所有研究方向,能够适应该领域内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知识获取的需要,矛盾不突出。但是,由于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前沿课程,不利于研究生了解和掌握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2.实现研究生技能单元的培养目标方面。现有课程体系对实现研究生外语技能、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获取技能、学术交流技能、技术报告或论文写作技能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但对相关研发工具使用技能方面的支撑作用存在不足。

3.实现研究生能力单元和素质单元的培养目标方面。现有课程体系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使用本领域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忽略了对专业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求,而这些能力正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的根本所在。因此,现有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具体体现在课程体系中缺少案例课程和综合实践(实验)课程,不利于培养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不利于培养能够胜任实际控制系统、设备或装置的分析计算、开发设计和使用维护等工作的能力。另外,现有课程体系在教学环节方面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考核是教学的“指挥棒”,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现有的考核环节沿用传统做法,不能体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核,不能充分引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教材建设滞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采用的教材与同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相同,同样没有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9]。此外,现有课程体系不够灵活,要求学生必须到各培养单位的课堂进行学习,不能很好地适应非全日制、在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各培养单位的课程体系也不够开放和兼容,无法把国内外其他培养单位的优质课程和教学资源纳入课程体系。综上可知,控制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现有课程体系不论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是在教学环节方面,都难以满足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与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结构性矛盾,必须进行针对性地改革与建设。

二、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方案

针对上述控制领域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不足,在《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的指导下,为了实现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如下的改革方案和措施。

1.针对现有课程体系不能支撑培养目标的结构性矛盾,革新现有课程体系的结构,把图1所示的两层结构改为图2所示的三层结构,即在第二层的专业方向课程中设置必修的前沿系列课程、案例系列课程和综合实践(实验)系列课程,并使这三种系列课程能够涵盖控制工程领域的所有研究方向。其中,增加前沿系列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对本领域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掌握,弥补现有课程体系对学生知识结构支撑不足的问题;增加案例系列课程和综合实践(实验)系列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相关研发工具使用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等职业素质,从而弥补现有课程体系对学生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支撑不足的问题。

2.针对现行教学环节不能支撑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教材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第一,更新教学内容,把培养单位在控制工程领域优势科研方向的最新成果和科研经验直接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以案例的形式和前沿课程的形式引入到课程内容中,案例内容注重工程实际,强化培养学员的工程素养,前沿课程注重开阔学员的视野和跟踪最新技术与方法。第二,革新教学方式,把目前研究生被动式课程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的状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自主学习[10]。课程教授团队引入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论题,把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11]和实践性教学相融合。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尽可能避免学科化、体系化的知识传授方式,将讲授、研讨、学术或技术前沿报告、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方式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启发式、互动式的教育,使研究生主动拓展思维,对研究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主动把课堂学习内容延伸到课外实践论题,主动把理论知识较好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第三,革新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12]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建立体现研究生综合发展、课程教授团队研讨、教育管理部门监督、人才使用单位反馈的研究生课程合力评价体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同课程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但必须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即突出对学生学习或实验过程中的态度、方法并对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考核。例如对大作业的考核,可采取团队合作完成一个自选项目课题的方式,每个团组最后提交一个报告,学生的最终得分由团组得分乘以自己在团队的贡献比例决定;成绩的评定采用同伴评阅与教师评阅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和同伴的成绩进行评定。第四,教材建设方面,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材,课程教授团队应该结合具体课程的特点,把相关领域的最新原理、最新技术和科研经验分解成具体的知识点和案例编写进教材。例如,“智能机器人技术”课程教材编写时,可以把机器人领域的最新原理、最新技术和科研经验分解成如下的知识点和案例:机器人运动学,对应案例“类汽车操纵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与仿真实现”;机器人感知,对应案例“救援机器人的传感器”;机器视觉,对应案例“人脸识别与位置跟踪”;机器人导航与定位,对应案例“三维点云配准算法”;机器人规划与控制,对应案例“八旋翼无人机环境自主探索”;多机器人协同控制,对应案例“多机器人任务分配与编队控制”。

3.针对现有课程体系自身存在的不够灵活、不够开放和兼容的问题,各培养单位可以考虑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MOOC课程或择优把国内外高水平MOOC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并承认学生MOOC课程的学分。MOOC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是高校教学方法的一次大变革,已经在美国等国家的高等教育中得到了大规模推广,在我国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13]。由于MOOC具有开放、自主、覆盖面广、学习资源丰富等特点,一方面很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使用,另一方面能够解决非全日制的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学矛盾。因此,把MOOC课程纳入课程体系,是传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

工程力学研究方向例3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工程力学研究方向例4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214-02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009年教育部增加了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1,2],推出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势。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培养目标大相径庭。学术性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上海电力学院(下面简称“我校”)动力工程专业自2015年才开始招生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虽然有其他兄弟院校可以借鉴,但是如何建立并完善一套符合我校电力特色的动力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目前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我校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要求

(一)培养目标

我校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主要面向动力工程领域技术开发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管理等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紧密围绕电力清洁生产与能源高效利用、电力环境保护与污染物控制、发电设备故障诊断与可靠性分析等专业方向,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二)实践教学要求

实习实践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实习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实践的目的在于使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对本专业的理论基础、专门知识的理解,掌握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因此本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一年(40周)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接受研究生专业实践的企事业单位,需指定一名讲师或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指导教师,具体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实践工作,并在结束时对研究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考核。

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我校动力工程专业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都来源于应届毕业生,他们在入学的时候并没有职业背景,而毕业后又要在专业领域从事工作,所以,他们的学术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都需要在学校内完成,并且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设计师等,因此,我校动力工程专业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学术型学位硕士的实践教学体系必然是不同的。

(一)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3]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三方面: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等;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是指四个方面: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2)方法能力。包含三方面:一是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二是掌握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三是具备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够从成败经历中有效地吸取经验教训。3)社会能力。社会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4)个人能力。主要指职业道德。

(二)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的内涵

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不同于技能训练或“见习+实习”的教学安排。实践教学中的实践”,既包含校内的基础实验教学、仿真教学和实践教学,又包含校外的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中的教学也不仅是指校内教师的教学,还包括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岗位培训、专业实践等。基于此,实践教学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校内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和研究生能够共同驾驭专业学位硕士实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环节;二是企事业单位的校外导师要有足够的责任感和执行力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到位的监督。

(三)我校动力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方向

我校以“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为办学方针,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以电力行业需求为目标,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长期坚持与电力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根据我校办学特色和本专业行业发展需求,我校动力工程专业硕士设立电力清洁生产与能源高效利用、电力环境保护与污染物控制、发电设备故障诊断与可靠性分析三个研究方向。从研究方向可以看出,我校本专业培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将来的从业方向非常广:从电力设计单位、电力设备生产制造单位、电力建设单位、电力运行调试单位、电力生产企业、到新能源发电企事业单位、检修维护单位等等,贯穿整个电力行业。

(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本专业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两年半。培养分为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三个环节。其中理论课程学习不超过一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工作”的培养方式,三个环节可以交叉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校内课堂教学与企业授课相结合,校内实践与企业生产现场实践相统一,学位论文采用双导师制,企业问题导向形成课题,校企联合指导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紧密围绕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行业特色,针对我校动力工程专业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本文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学校+企业+项目”。本体系由模块组成,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通过这些模块,实现“实习+实践+研发”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结束语

高等工科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开展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没有约定俗成的模式,我校动力工程专业也不例外。只有在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具有专业特色符合电力行业人才需求的实践教学内容,结合校内实习基地、选择合适的校外合作企业、通过校内外实习内容的融合,提高实践教学的运行效率,才能全面提高我校动力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工程力学研究方向例5

一、引言

安全工程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素质要求高的新兴学科,近几年来,我国对安全工作不断重视,社会对高素质的安全工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开设安全工程学科的高校也越来越多。虽然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以来,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校研究生的人数15年内增长了将近10倍,2010年已达到153.8万人次[1],从总体上来说,研究生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在安全工程领域,尤其是安全工程硕士及博士生教育方面,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各高校研究领域狭窄,学生自主创新性不强等原因,导致了在研究生培养教育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其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就业要求,因此,分析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缘由,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良好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比国外安全工程高素质人才教育落后将近半个世纪。同时,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方法基本上都沿袭了研究生教育发展初期采用的模式,随着国际化交流的不断增多,学术竞争的不断加剧,我们开始逐渐认识到我国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与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研究生之间的差距。无论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还是市场需求的角度,我国安全工程研究生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竞争需求,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入学标准单一化,安全工程研究生数量较多,生源质量较差。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仍旧沿用国家统一招生考试入学的方法,然而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存在很多弊端。首先,这种规定科目的考试方法使得许多学生仅仅注重考试需要的科目,对于其他与考试不相关但是重要的专业知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其次,这种单一的考试模式导致许多只善于考试的人通过考核,而这类人并不一定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反而使一部分科研能力强但有偏科现象存在的人没有办法进行研究生教育深造。同时,在部分院校中,尤其是安全工程师资力量较强的院校,往往会出现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远远超过其他专业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情况,这样就造成了招生生源良莠不齐。2、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落后。研究生课程教育是研究生培养中重要的一环,安全工程更是一个涉及面广,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高的专业,其对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及与安全理论相关的知识掌握都提出了较高都要求。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院校中,研究生的课程教育依旧存在着以下几点弊端。第一:课程选择中的随意性和局限性,许多课程的选择是由导师的主观想法和科研兴趣而决定,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第二:教学手段方法落后,填鸭式的知识传授法仍然是现在课程教学中的主流方法,这种继承式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真正兴趣,无法使学生了解到本专业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进展,教学效果往往较差。第三:缺乏完善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对于教学效果的考核只有单一的考试一种方法,难以真正的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全面掌握情况。3、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缺乏创新性和自主性。不同于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研究生而言,科学研究是其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做好科研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对自身所在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发展趋势有良好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自己不断的阅读专业相关的最新论文,自主的去思考需要研究的问题和方向。然而就现在大多数院校而言,许多研究生所做的工作或项目仍然是导师规定好的题目,这就导致学生只注重于该课题相关的论文及知识,大大局限了学生的创新性和自主性。4、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缺乏实践,与社会脱节。就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而言,其偏重于理论知识,重点是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学术论文的发表,方便日后继续进行学术研究方面的工作,但安全工程作为一个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并不能使学生能够完全胜任工作后的需要,学生依旧需要较强的工作经验和现场实践。从近年来研究生就业情况来看,大部分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没有选择继续进行学术研究相关的工作,而是从事工程实践,企业管理等,这些岗位对理论知识的需求并不是很高,取而代之的是实践经验方面的要求。然而大多数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进行实验等方面,很少有现场实践的机会,而学校片面的将数量作为单一的考核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研究生现场实践的机会。这就导致了研究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作后的帮助较小,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无法胜任相关工作,出现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2]。5、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院校研究领域较为狭窄。由于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开设时间较晚,虽然近几年以来,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数量快速增长,但是绝大多数院校都是在自身强势专业的基础上,以安全工程作为辅助或附属专业而衍生的,这就导致了安全工程专业院校研究领域较为狭窄,而进入该高校学习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自然而然的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局限。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该校安全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矿安全,虽然在其他方面,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等也有所涉猎,但是无论在师资力量,学生人数,发展时间方面,都远不如煤矿安全方向。这样的情况会导致该校毕业生在煤矿企业较为受欢迎,但是在其他行业,其综合实力不足的缺点也就暴露了出来。

三、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方向

1、考试与申请相结合,采用综合素质评定招生办法。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立体的体系,我们可以借鉴他们先进的方法,如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在招生方面的做法[3]。没有统一的入学招生考试,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网上自主提交申请材料,学校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标准,通过审核申请材料来决定是否录取。而申请材料也包括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曾经发表过的论文或成果,推荐信,本科及本科之前取得的考试成绩,学历证书副本等多个方面。立足于我国国情,将考试与申请相结合,通过这种办法,学校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的杜绝只善于应试,在一年之内突击考试科目取得优异成绩,但是科研能力较弱,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同时,秉承宁缺毋滥的理念,严格控制招生人数,在报考学生中优中选优,有利于提高生源的质量。2、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通过核心课程加多种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更多的加入互动,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专业发展的把握程度。学生在学习专业必须的核心课程之外,学校鼓励学生自主选修多种多样的课程,并不必要限定在本专业之内。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综合知识的获取,了解其他行业的最新动态,并与自己专业的发展有机结合,从而更好的把握自身专业的动态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加入互动的手段,如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使学生动起手来,真正的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去,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3、以导师制为核心,同时加强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在研究生在读期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研究生的指路人,其对安全工程方面知识的掌握和丰富的经验对研究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要建立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但同时导师也不能对学生过分的束缚,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安排成长,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选择。对于研究生而言,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是其工作的中心,但完全按照导师安排的项目进行研究,会抑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该鼓励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安全工程专业的相关动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充分的发挥学生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样做不但有利于避免研究生自主性的丧失,形成思维僵化;同时还可以多方向的研究本专业相关领域,有利于推动安全工程专业科研的持续发展。4、加强现场实践的机会和次数,做到实践与论文并重。论文是考核研究生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不应该作为唯一手段出现。为了使研究生适应社会的需要,避免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种现象的出现,就要不断的加强硕士研究生进行实践的机会和次数,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手抓。对安全工程的硕士研究生而言,应增加其在安监局,安全评价公司,化工企业,煤矿单位,建筑单位等与安全息息相关的企业的实习机会和次数,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对现场问题的处理能力,培养过硬的综合素质,从而能够适应多方面的社会需求。5、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应在加强以自身特色为主的安全工程专业实力同时,不断的向其他方向拓展,将本校安全工程专业打造成能为各行各业输出合格的安全工程人才的专业。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个人尚且如此,对于专业而言,更需要将自身发展为复合型的专业,从而能够输出更多合格的复合型人才。若培养出的安全工程硕士毕业生只能在某一特定的行业有较出色的发挥,而无法很好的满足其他行业的需要,那么该校安全工程的竞争力就会不断地下降。如一所院校若以煤矿安全为特色,在不断深化该特色专业的基础上,也要向建筑安全,消防,金属矿山,火灾预防等不同的方向不断发展,多方向齐头并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安全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安全工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要求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因此,认清在其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不断的改进教育方法,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这不仅仅是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为了适应社会需求而做出的变革,同时也是中国建设一流的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一流大学,提升自身素质的必要改变。

参考文献:

[1]洪煜,钟秉林等.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与改革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2-07.

工程力学研究方向例6

作者简介:张立刚(1982-),男,黑龙江大庆人,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讲师;李士斌(1965-),男,黑龙江大庆人,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大庆?163318)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油气井工程研究生产学研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17-02

油气井工程是围绕油气井的建设、测量与防护而实施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程,专业主要包括钻井、固井、完井等多种工程技术,涉及地质学、岩石矿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力学、机械工程、系统工程和遥测遥控等各种学科,是一项多学科、多工种、技术复杂、造价昂贵的地下基建工程,具有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目前,以美国的技术系统最为全面、先进,以俄罗斯和德国深井钻井技术系统最为复杂、适用。同美国和欧洲相比,我国在钻井技术和装备上还有很大差距,为了提高我国钻井综合水平,必须培养出一批具备对钻井工程、工艺机理熟悉,能够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型工程人才。油气井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正肩负这一历史使命,但从目前的油田现场调研、就业研究生回访等方面来看,油气井工程研究生教学与实际技术发展脱节,大部分研究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还需要进驻单位实习1~2年,毕业的研究生对工程技术的创新能力欠缺,包括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工作原理、产品性能等方面不能全面领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油气井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制订、师资结构构建、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几个方面论述了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油气井工程研究生培养。

一、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对教育所培养人才素质结构的一种理想,是教育宗旨、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一切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与基本环节有着根本的制约作用。”[1]培养目标是整个专业的灵魂,它对教育活动、教学内容、形式和环节等方面起着定向和规范的作用。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订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一定时期社会需求、个人需求、科技发展的反映。现有的油气井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的用人标准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因此,东北石油大学专门成立调研小组深入企业调研,同企业人员一起详细分析了油气井工程领域内的各个岗位详细资料,得出各岗位的能力要求,从而找出地质工程师、钻井工程师、泥浆工程师等岗位的专业技术、通用技术、实践能力要求等。在此基础上,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强化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作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坚持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用大庆精神育人,积极推进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提高素质,强化能力,敢于创新,勇于创业”的石油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并根据企业调研结果不断更新和改进培养目标。

二、构建开放式的师资结构

经调研发现,在最需要产业经验的油气井工程专业教师中,大部分教师都是高学历出身却没有产业界经验的知识分子,缺乏和工业界的沟通与共同语言。为了保障研究生工程能力的提高,东北石油大学构建开放式的师资结构。立足本校师资,同时聘任企业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技术人员任教;成立专门的“石油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逐步形成合理、高效的管理平台。由具有工程背景的教授、副教授及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等担任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开展经常性的教学研讨和教学观摩,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同时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如请企业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杰出校友等来校讲学,有计划地将教师派到企业去进行培训或挂职锻炼,不断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特别是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其尽快成长起来。同时,从企业中聘任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技术人员来校上课,联合指导研究生开展实际项目研究等实践环节等。

工程力学研究方向例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11-03

为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教育部于2001年在有关高校开始组建工程研究中心,目的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强化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功能。截至2010年,教育部依托各地高校在电子与通信、新材料、公共安全等12个技术领域,已建设各专业方向的工程研究中心371家[1,2]。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十余年的运行中,不仅培养了众多的相关学科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也形成了将科技成果向工业生产转化的工程化能力,保证科研成果向规模生产顺利延伸。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将高等院校作为依托单位,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运行与管理和成果转化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在信息共享、研究环境和学术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3]。随着我国在高等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不断深化创新,各级政府越发重视挖掘高等学校的人才和智力潜力,通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这一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在基础学科研究创新和新兴学科成果交叉的基础上,不断孵化出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目前形势下,探讨教育部工程中心在满足经济发展新时期的科技创新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解决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和运行中制约其健康发展的各方面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的。

一、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

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四个方面,其基本功能是进行和促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研究、开发、中试、推广集于一体的新型研发组织,是将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阶段向企业大规模生产转移的通道,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技术源头,是我国权威的研发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建成了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上层,下层依次是囯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的工程技术创新体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大学)的技术创新主体,是“985工程”、“211工程”以及“2011计划”中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为工程技术进步服务为宗旨,不断推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着多重任务。一方面,作为研究与开发机构,立足高校,面向市场,推动高校原创新的技术成果,向相关企业进行工程化辐射和扩散,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另一方面,作为教学单位承担着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其平台建设通常依托特定学科,部分或全部平台人员也同时承担教学工作。同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大学教育重要的科研实践基地之一,能够为学生在基础技能实践与应用技能拓展两个层面提供优良的科研实践条件。

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短短十余年的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规模已经发展为341家,已成为高等院校开展科学研究、技术转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促进了高等院校将科研成果向企业、社会的快速转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首先承担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将一批对相关行业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工程化开发。其次,吸引和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科研开发人员和高层次的工程化技术人才,造就了一批有经验的经营管理人才。最后,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高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对相关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

1.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定位与发展方向问题。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定位是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主要工具。成果产业化就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发展,因此工程研究中心必然要追求经济效益。这种现象首先导致工程研究中心追求短期效益的盲目性,由此导致忽略了服务于社会的长期效益,不利于技术的扩散与推广;其次,突破重大工程化难题往往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攻关,这就需要工程研究中心投入大量精力和耐心,这往往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相冲突[5,6]。但是,工程研究中心要实现自身循环发展,必须要有必要的盈利模式维持它的良性发展。因此工程研究中心必须要明确自身定位以促进社会利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循环、人才循环与经济循环的统一。

2.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依托高校的关系问题。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都建在依托高校内并且与高校保持行政隶属关系,按教育部要求工程研究中心是相对独立、与院系平行的依托高等学校的二级机构。一方面,这样有利于工程研究中心吸收依托高校的基础研究成果,形成学术资源共享,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7,8],首先是依托高校对工程研究中心存在较多行政干预,影响其自主性;二是工程研究中心与一般院系相比,在职称评定、业绩评价和人员编制等现实情况中游离在高校主流评价体系之外;三是与依托高校内部资源整合、团队协作、学科交叉等问题;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依托高校的关系如果不能真正理顺,不能突破现有组织管理的桎梏,打破现有的行政壁垒,影响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制度壁垒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最终很可能会发展成高校的一般研究机构,从而失去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自主创新源与技术辐射源的建设初衷。

3.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核心科研人员不足,科研成果产业化较慢,经营能力不强。目前,各高校在申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时,通常是集全校之力,表面上看工程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力量雄厚,科研条件扎实。许多工程研究中心得不到依托高校的重视,完成建设验收之后就再也没有了“依托”,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工程研究中心真正全职在编人员不足。虽然,依托高校为工程研究中心在人才、仪器设备与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且有大量企业的科研力量支持。但是实际中隶属关系、利益矛盾等问题,导致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只能依靠核心科研人员,完成小规模的研发任务尚可,如果承担较大项目或多个项目同时开展时便捉襟见肘,难以完成,想要兼顾技术攻关和项目开发则更为困难。由此造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科研成果产业化较慢,经营能力不强。

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发展的思考

1.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定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定位应该是依托高校人力资源、实验室资源和前期研究成果,对有市场价值的重要应用科技成果进行研究开发,并对共性、关键技术进行工程化、产业化以及系统集成的高新技术研发实体。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应该体现学术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人才培养等职能;应该以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工程应用项目开发为重中之重;充分吸引社会资源,注重特色建设,把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对行业和区域创新服务有影响的研发机构和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窗口。实现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循环、人才循环与经济循环的统一。

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融合各方的资源优势和国内外技术发展需求,确保技术开发水平的先进性、研发的前瞻性和在领域内的权威性,突破所在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力争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共同发展。

2.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方面,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基地建在高校内部,主要实行高校科研机构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中心必须与市场保持密切的联系。工程中心的目标又决定了它不能完全等同于高校内的其他科研机构,高校取得的基础研究成果需要通过工程中心进一步工程化和完善,以便在行业内实现产业化。因此,工程中心的产业基地必须要与本行业的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良性互动。根据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现状,建设依托高校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可以采用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模式。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作为依托高校的一个独立二级机构存在,其中的研究人员的编制、研究配套等由学校提供;同时成立由工程研究中心控股或占股的股份制公司,向社会招聘工程化技术人员。工程研究中心和公司实行一体化领导。这种运行方式首先符合当前我国高校的实现情况,易于实施;其次,依托高校与工程研究中心是利益共同体,有利于通过内部协调,充分挖掘高校的整体科研资源;最后,实施公司制,外聘工程人员,使得核心科研人员专注于技术攻关,使得工程研究中心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得到协调发展。

3.处理好三种关系。(1)主管部门与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关系。目前工程研究中心的主管是教育部,主管部门要对中心持续支持、实施管理,要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制定恰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定期评估考核,奖优罚差。实现工程研究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工程研究中心要对主管部门负责,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工程中心圆满完成主管部门的建设目标。(2)依托高校与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关系。依托高校要对工程中心的发展起到保障作用,将工程中心作为高校的重要科研基地来建设,使工程中心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对在工程中心工作的科研人员采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指标,保证工程中心研究队伍的建设和稳定。工程中心要充分利用依托高校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优势,为工程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3)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行业的关系。工程中心应该积极与行业内的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首先充分了解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成为行业技术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和源头。相关行业则需要充分认识工程中心对行业技术的推广作用,充分利用和发挥工程中心的资源优势,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4.需解决的四方面问题。(1)扩大科研队伍,引进高水平人才。目前多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核心团队远远不能满足科研、开发和经营等多方面需求,亟需扩大科研队伍,引进高水平人才。综合考虑工程研究中心的特点,加上工程研究中心的教师需要承担科研、开发、教学、指导学生以及经营和市场开拓等多方面任务,通过面向社会引进高端人才,核心科研队伍至少要保持30人以上的规模,针对工程研究中心自己培养的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依托学校应该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2)多元化投入机制。由于工程研究中心自身平台的造血功能和“黏性”有限,需要较长的产品培育和人才队伍凝聚的过程,应当建立一套适应市场规律、切实可行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一,依托高校要对中心建设投入起主导作用,对工程化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及关键装备的购置进行支持,对人才队伍的配置要能够落实到位;第二,要引导企业为获得技术支持向工程中心提供研发经费;第三,是工程中心自身通过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而获得的资金。(3)学校给予政策倾斜和优惠。由于工程研究中心与普通学院在工作重点方面存在区别,工程研究中心的教师常常处于一种“多任务”状态,一方面要完成项目开发研制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应对学校在教学科研上的压力,往往导致顾此失彼,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工程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影响教师自身的发展,降低工程研究中心对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等。建议学校在人才引进、人员考核、绩效分配和职称晋升方面给予工程研究中心政策倾斜和优惠。

四、总结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工程中心的数量迅速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技术转移、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同时,由于我国高校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中心在发展方向、与依托高校的关系以及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和欠缺。在未来发展和建设中,首先要注重学科建设对工程研究中心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依托高校建设工程研究中心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多学科协作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保持工程研究中心的开放性。另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应当围绕行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结合高等院校的优势和特色,按照平等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整合高校的科研资源,积极开展科研成果工程化、配套化和系统化的转化和推广,推动相关行业技术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化进程。实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稳定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名单[EB/OL].

http:///cxtx/gcyjzx/20120426101027.

[2]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工程中心开始“二次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2009,(5):24-26.

[3]于国波,张永宁,陈磊.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合作动力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98-101.

[4]赵玉龙,张剑.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发展现状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5):455-457.

[5]李刚.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6]程方明,邓军,罗振敏.关于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5):608-611.

工程力学研究方向例8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143-03

一、信息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教育部2009年明确指出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应用,为企业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信息学科研究生的培养重心由原来的学术研究型人才正在向工程应用型人才转变[1]。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各大高等院校纷纷创建信息学科相应硕士点和博士点,我国信息学科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在信息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研究,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个人学术能力的提高,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研究生专业知识面狭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不强;研究生的职业道德不高,缺乏诚信,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具有工程背景的研究生导师的稀缺;校企合作没有真正深入地合作[2]。

2004年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创立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常州大学一直致力于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探索研究,逐步形成了以CDIO为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思维活跃、发展潜力大、具有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是常州大学信息学科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全方位、多角度对信息学科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进行改革和探索

1.全面修订信息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树立工程观念,创新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信息学科高层次高素质工程应用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信息学科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和创业能力,常州大学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围绕研究生素质拓展、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以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信息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养突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定位,以优化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以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为保障,对2013年制定的信息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培养方案更能突出信息学科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程能力、科技英语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以项目案例为载体,开展研讨式教学。基于CDIO模式的信息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应注重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融合应用和课程的综合化,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导向,以实用性、创新性、综合性项目为载体,训练研究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信息学科的研究生,不再适合传统的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研究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切实可行。研究生导师以专题的形式要求研究生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文献,以报告会或研讨会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促进研究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经常举办研究生学术会议或学术沙龙等活动来促进研究生对学科前沿、学术动态的了解;定期邀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对研究生进行讲学和授课;利用高校与国外高校的国际合作项目,组织研究生短期访学和出国联合培养来增加视野、拓展研究生的学术思维。

通过组织研究生开展创新实践与学术交流活动,开拓了研究生的创新视野,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潜能,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应用意识,提高了信息学科高层次创新工程人才的整体水平和培养质量。

3.加强政校企深度合作,设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全面构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平台。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是培养具有工程能力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3]。深入推进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常州大学与设站企业共同建设的研究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常州大学信息学科已拥有2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常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7个校级科研机构。

同时,常州大学与各企事业单位进行双方共赢的合作,达成校企合作战略,研究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接受企业的文化熏陶,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信息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锻炼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了科研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了信息学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了高层次人才的社会竞争力。对研究生奖学金进行评定时,向承担过企业项目,有专利发明申请,完成产学研课题的研究生倾斜。

在政校企深入合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建设投入经费的匮乏;管理经验的不足;观念的误区等。产学研平台的创建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财政支出、制度保障,离不开企业对培养高层次工程应用人才的积极参与,离不开高校高瞻远瞩的深思熟虑,离不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工程能力的认可和支持。积极发挥各方力量,形成利益共同体,政校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研究生工程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

4.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负责,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信息学科研究生的工程研究水平和工程素养。导师指导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导师作为培养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在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过程中占据主导作用。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选聘企业中有强烈责任心的高级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导师。吸收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者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群策群力,共同承担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实践证明,双导师制对于研究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增加了研究生的实践工作经验,缩短了研究生创业就业进入社会的适应期限,提高了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和工程应用能力,推进了产学研更好地实现有机结合。

随着高校研究生队伍的不断壮大,研究生导师在具体指导实践时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指导时间偏少;指导缺乏有效性;部分导师的责任意识薄弱;导师的指导水平参差不齐等。目前,兰州大学、苏州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纷纷开展研究生导师的培训活动,要求研究生导师关爱学生,严谨治学,规范培养研究生;不断提高导师自身学术水平,在学术诚信方面率先垂范;导师要不断拓展学术思维,为研究生搭建高水平的学术平台。这进一步加强了导师队伍建设,健全了导师责权机制,完善了导师岗位管理,提升了导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

5.加强信息学科研究生论文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规范论文的审查程序,保障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或专业实践的载体,是对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检验,是提升研究生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4]。常州大学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理念,来加强对研究生论文的过程管理。南京大学高度重视学位论文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建立了学位论文评阅和评议人专家库,研究生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宁波大学基于网络的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平台的建设,对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规范工作流程起到积极的作用。法国对工科类研究生的过程培养、论文选题、遴选研究生导师三方面执行严格的淘汰机制。中国科技大学学位络评阅系统的开发和投入使用,加强了导师对研究生的过程指导,规范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制度,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6.创建高层次人才的跟踪评估反馈环节,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就业竞争力。对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建立跟踪评价反馈体系,是目前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提高人才竞争力、实现研究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创建信息学科高层次人才的跟踪评估反馈环节,对研究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后,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对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工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承压能力等进行评估和检验,并将信息反馈给高校[5]。高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信息学科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结束语

改革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对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对信息学科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案例为载体,全面修订信息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加强政校企深度合作,加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完善导师队伍建设,加强研究生论文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创建高层次人才的跟踪评估反馈环节,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探索和改革,以培养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工程应用型人才。信息学科研究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不断学习、研究、探索、实践、总结和优化,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周叶中.目标转换与模式重构: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57-59.

[2]刘建树.浅谈研究生工程教育体系的构建[J].纺织教育,2012,12(1):42-45.

工程力学研究方向例9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059-03

海洋强国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船舶工程类专业作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工程领域,其办学地位突出,培养特色显著。如何建构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国家海洋事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榻ㄉ韬Q笄抗战略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不仅是一个教育课题,更是一个国家的战略发展大计,具有显著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如何推动大学教育发展,使之助力于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教育部在政策导向上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进行了调整,将人才培养重心从传统的培养研究型研究生转向新型的培养应用型研究生,从而使人才培养和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由此,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步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卓越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成为我国工程类研究生教育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发展的培养模式和目标。这也体现了我国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通过科学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教育战略需求。然而,就目前国内的发展情况而言,我国高校的船舶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面临着生源数量的危机和脱离产业实际的危机。其原因,是我国现行的工程类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与我国现代工业建设对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适应。因此,探索多元化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对帮助我国船舶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走出困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CDIO教育理念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教育理念[1]是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典哥德堡查尔姆斯技术学院和瑞典林克平大学等四所大学花费近四年的探索研究获得的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一整套符合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和特点的教育模式,其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它不仅延续了美国近年来在构思和设计上所具有的优势,同时强调产品生产的实施和运行环节,以期让学生全面了解工业生产的流程,增强美国工程科技人才的竞争力。它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还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2][3]总之,CDIO教育理念体现了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代表了当代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创新是工程教育在现展的核心关键词。CDIO能力目标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存在相当高的契合性,这为CDIO教育理念引入于船舶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奠定了基础。根据船舶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改革要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构造基于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CDIO教育理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这种新培养模式将有望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上解决目前我国船舶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实践创新型船舶工程类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船舶工业发展的人才贡献力量。

二、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船舶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本文旨在顺应世界大工程背景下船舶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重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融会贯通不同学科的新知识,结合实践训练、课题研究与校企联合等,实现CDIO教育理念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两者的有机融合,通过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并举和工程教育与行业需求结合多渠道地将“C”“D”“I”“O”分别贯穿其中。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船舶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构建。

(一)构建“构思C(Conceive)”的课程内容和体系

CDIO 所谓的“课程发展”,其课程内容应是跨学科且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的,课程体系应在注重理论基础、技术应用及学科前沿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强化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和开展,以达到现代高级工程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视野和能力要求。它体现了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的一个新趋势。

根据知识点和CDIO 的课程发展要求,船舶工程类研究生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课程教学方式包括理论教学、工程实训、企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课程又可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第二课堂课程。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在教学改革中要注重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时刻关注学科的前沿知识,重点强化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以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应将以上课程按照知识点交叉融合,使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相互促进,以期达到研究生理论内容模块化、实践基地扩展化、训练时间连续化、培养形式多样化,帮助船舶工程类研究生将“构思C(Conceive)”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既不脱离生产实际,也不轻视理论分析。

(二)构建“设计D(Design)”的课题研究模式

CDIO 理念中的“设计D(Design)”是一种以培养工程能力为目标,以工程项目设计为导向的工程人才教育模式,其实践标准在于工程教育培养计划是否包含设计实践经历,学生在整个学习历程之中究竟有无参与项目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的机会和空间。总而言之,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项目设计为核心将整个培养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设计D(Design)”的课题研究模式,就是要运用CDIO 中的“设计D(Design)”理念,使研究生全面参与和掌握研究课题的选材与构思、项目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及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项目设计是研究生参与工程实践的核心内容,课题研究(学位论文)是所谓“项目设计”的主要形式。研究课题,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将CDIO 理念贯穿于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其核心部分就是现实中正在实施和开展的工程项目,这也意味着研究生选题应具有创新性和应用价值。船舶工程类专业学位论文更应突出社会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价值。而船舶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以船舶工程问题为导向选择设计选题,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船舶工程技术问题,在工程实践中解决问题,得出准确的数据与结论,使作为最终学习成果的论文设计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准和要求,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三)构建“设计D(Desgn)”和“实现I(Implement)”串联的教学与学习模式

CDIO标准中的“综合性学习经验”是将理论学习、教W和实践集成,双重利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将工作过程学习化,学习过程工作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成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体,主动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工程实践活动。

在船舶工程类研究生工程教育过程中,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作为两个相互依存的培养环节相互贯通显得尤为重要。应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以创新思维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活动,着力提高研究生的学习成效。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相应地将创新“设计D(Design)”与现场“实现I(Implement)”训练串联在一起,把握住CDIO工程教育中的中间环节。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船舶工程实践基地,是实现“综合性学习经验”和“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高校培养船舶工程类硕士大多闭门造“船”,缺乏与企业和社会的沟通互动,工程教育难以满足产业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如与造船厂、船务公司等相关企业开展培养合作,增加研究生培养中的工程项目来源,让工程类研究生真正参与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过程,由此达成“设计D(Design)”和“实现I(Implement)”串联的教学与学习模式。

(四)构建“运行O(Operate)”的导师队伍建设模式

俗话说: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先有一桶水。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性因素――指导教师,必须具备在学习经历和产品、生产流程、系统构建技能及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能力。

船舶工程类专业的教师最需要产业经验,但他们大多数都是从校门到校门,都是高学历出身,缺乏工程和产业背景。学校应将工程背景作为工程类研究生培养师资考核的因素之一,加强对在岗教师的职业培训,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促进产学研合作,为工程类教师积极创造参与企业工程项目的良好机会。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和掌握企业最新的技术,还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工程教育水平。基于船舶工程类教师特殊的职业能力要求,还应该大力加强校内导师与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企业工程师在科研和教学项目中的合作,积极推行双导师制或导师团队,不拘一格构建真正适应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目标和需求的导师队伍。

(五)构建C-D-I-O的质量评估体系

质量评估体系是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而设置的,而其评价过程实质上也是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CDIO 所谓的“评估”是指“评估学习经历、人际关系技巧、产品、生产流程、系统构建技能以及团队协作知识等方面的学习效果”。面向船舶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的CDIO质量评估体系应包含研究生获取、运用、共享、发现和传播知识的能力。另外,为了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全面,评价成员和形式也需要多元化。为了评价研究生的知识学习和实践运用能力,最本质的问题是制订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此标准必须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应成立船舶工程类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其成员不仅要有来自高校的教师和学生群体,也要有来自船舶工程业界具有丰富工程实践背景的精英,他们对于工程类专业研究生的CDIO能力的工程实践评价相对全面而客观,能够与其他评委形成多元互补。质量评价委员会的成员可以通过笔试、口试和记录等方式,在工程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对学生进行逐一评价,记录结果,给出成绩,待学生毕业时再给出全面综合性的评价。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重点从以研究型研究生为主,转向以培养应用型研究生为主。在此背景下,船舶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研究逐步进入了学界的视野。CDIO教育理念的引入有望从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上解决船舶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构的难题。本文将CDIO教育理念与船舶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机融合,从专业课程体系、课题研究模式、教学与学习模式、导师队伍建设模式和质量评估体系等方面建构一种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面向船舶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新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工程力学研究方向例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142-02

1998年5月4日,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以中央政府的名义郑重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这一著名讲话不仅成为我国“科教兴国的动员令”,而且成为国内许多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核心目标。

对于国内外研究型大学来说,他们都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承担者[2-5]。1995年,占高等教育机构数3%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了全国80%的博士和40%的硕士。2001―2002学年,英国在校研究生数量排前10名的高校,仅占全英高校数的6%,却拥有全英在校研究生数的20%;前50名的高校拥有在校研究生数的62%。在日本,占全国高校数15%的国立大学培养了70%的博士和60%的硕士。在我国,教育部直属的71所高校承担了大部分的研究生培养任务,2001年的博士生招生数占全国的64%,在学的博士生人数占全国的65%,毕业博士生数占全国的61%;硕士生招生人数占全国的54%,在学的硕士生人数占全国的55%,毕业硕士生数占全国的57%。所以研究型大学要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就离不开研究型创新型这样的高层次教育,它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发展的竞争力和一流的发展水平。

而在我国,研究型大学也是本科优质生源的集聚地。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全国招收的本科生,均是各县市的前几名。因此,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必须在本科教育培养模式下,向研究型创新型精英教育发展,才能在我国一流大学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时代,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将工学本科教育迅速向研究型创新型发展,是新形势下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西北工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措施,在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和科研与教学结合等方面的探讨了建立起富有特色的工学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教育转化的培养方式和措施。

1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实验室建设为基地,构建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

从“十一五”开始到2020年,这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它决定了高等教育需要跨越式发展,拓展教育理念,适应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和实际应用联系紧密的工学高等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我校确立了“三实一新”的校风,形成全国唯一具有三航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我校已经形成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实验室建设为基地,构建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已经拥有10个国家重点学科,16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9个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建设了13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全国高校首批设立了“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构建和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的“九大体系”,组建了本硕博创新实践团队。同时与100多家国际著名高校开展教学、科研交流与合作,建立了20多个联合研究与教育培训机构。

在以上构建的人才培养体系下,为了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达到工学本科教育迅速向研究型创新型培养模式转换,结合国家教育部的发展规划,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学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在学科、专业建设的大框架下,拓展教,育理念,制定翔实的培养方案,开展课程、教材、实验室、教学网站多方位多角度建设以精品课程、创新实验中心和实践环节多种方式培养工学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方向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整体本科生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动手能力、和自我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工学教育的特点,建立了面向社会的、全方位的、持续发展的教学创新体系。

2 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为根本,以实践环节为动力,树立创业教育意识,完善工学本科培养方案,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根据教育部2001年5号《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的文件精神,以国家教育部2005年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文件,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模式下,针对目前大多数在校本科生追求高素质高学历的研究型人才的需求,完善工学本科培养方案,造就和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研究型创新型工学人才,适应工学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方向发展。

而目前在本科培养方案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原有本科培养方案的部分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根据培养体系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走向大众化,人才培养的速度要大于社会目前职业岗位的需求速度,因此造成目前全国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所以在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业教育意识,拓展教育意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根据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基本要求,课程设置是本科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我校工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其中“通识教育基础课”、“专业相关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分别要到达45-50%、30-40%和15-20%的范围。

通识教育基础和专业知识是高校本科教育的根本,而对于工学本科教育,更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提高“集中实践环节”在课程结构上的比例。在我校“集中实践环节”中涉及到金工实习、电子实习、上机训练、课程设计、机械测绘等基础实践环节;生产实习、认识实习、毕业设计、商务训练、外语强化训练等专业实践环节;综合实验、开放性创新实验等实验环节;军训、公益劳动、专业技术需求调查与研讨等政治与社会活动环节;以及数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竞赛及其它相关单项竞赛的创新竞赛环节,这些实践环节一方面培养了我校工学本科生基本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从而向实际工程方面的应用转化,另一方面开放性创新实验环节也为工学本科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创业意识。因此本科培养方案的合理规划是工学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 结合精品课程和开放式实验教学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能力

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院校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于精品课程在吸收以往课程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和课程网站教学的方式,将课程的教学目的、体系、内容、以及问题思考、解答与探讨等几个方面有机整合为一体,不仅从教学网站上获取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大量的图片信息、动画信息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结合电子教材的综合使用,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教学资源库,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掌握教学内容,同时也增加学生课程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本科教学质量。

因此我校极其重视课程的精品课程工作,在2002年启动了“新世纪本科教学十大工程”中的“优质课程与系列课群建设工程”,提出在“十五”期间,将重点建设6个系列,100门反映我校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学科水平的优质课程,同时为科学有序地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学校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条例和精品课程评估指标,对各级各类课程实行从“制定规划,申报立项”到“阶段验收及经费使用、后续申报”的全过程项目管理。截止到2007年10月,我校共有16门课程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居全国高校前列。

与此同时,开放式实验教学也是工学本科教育的重要办学特色,是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重要建设途径。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将课程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措施。在课程学习中,如果学生对课程内容及其应用特别感兴趣,就可以自己设计实验,也可以联合本班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整个实验设计,制定翔实的实验步骤,来完成实验内容。同时根据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可实现网络实验的开展。这些开方式实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培养工学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能力,有利地促进了工学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方向发展。

我校在开放式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建设,已经建成了13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不仅提供了良好的仪器设备、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而且本硕博创新实践团队可以提供优良辅导,设立的研究生创新种子基金和相应的研究课题,为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发展提供了设计、制作、实验一体化的创新实践条件,具体措施是将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适用化、实验内容具体化来培养对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达到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的目的。

4 以大学四年级本科教育为主导,实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产学研结合

科研与本科教学的结合是将科研活动与科研成果与本科教学的一种互动;产学研结合是科研、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一种互动,这两种互动是研究型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互动是以知识能量转化为特征,同时也伴随着对人才的培养,这就是具体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措施。美国职业协会1946年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6](Cooperative Education:A Manifesto)也第一次给这种教育模式下了定义。

对工学本科生来说,前三年的学习为他们在大学四年级实现这两种结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更是促进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产学研结合的实现。我校的教育实验学院(原来成为教改班)培养的是本硕连读的高素质人才,不仅在大学三年时间内学完了我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且成绩优良,更是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产学研结合创造了良好了人才资源。他们在大学四年级可以直接接收专业方面的教育,同时有时间、有能力进行科研活动,进行以上两种方式的互动。例如我校的航天学院,每年根据本科报送生和教育实验学院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了相应的科研活动,一方面提高了专业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也结合了用人单位需求,到达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产学研结合的目的,更有效地促进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发展,实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5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实现研究型人才角色转化

以上在开展工学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方向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措施上,始终坚持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例如在培养方案制定中,设置了选修课的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课程,培养个人修养。在课程学习中,根据个人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以及主动性等特点,设计课程实验,选择自己喜爱的数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竞赛及其它单项竞赛等,以及学校设置的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还有在在最后一学期进行的毕业设计,开展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学术水平、师德风范和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等自由选择毕业设计题目;也可以直接与指导老师面对面交流,自主选择指导老师和毕业设计题目;同时指导老师也可以根据毕业设计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自身素质的高低,有目的的选择学生,特别是将来要成为指导老师的硕士研究生的本科生,结合以后几年的研究生教育,有重点有目的的确定他毕业设计的内容,顺利完成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的转型。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志向和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增加了师生之间选择的互动性和竞争性,有利于提高导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其责任心。

总之,工学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方向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措施是国内研究型大学建设成为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重要建设内容,本文结合着西北工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措施,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和科研与教学结合等方面的探讨了工学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方向发展的培养方式和措施,来实现研究生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年大会上的讲话[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教兴国的动员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张辰昀,浅析英国的“素质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2期.

[3] 李寿德,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分析,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4] 林伟连,沈通,朱玲,我国研究型大学不同层次教育的合理定位及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4期.

[5] 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7期.

[6] Documents of“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perative Education” [R],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U. S. A.Apr. 2001.

工程力学研究方向例11

2总体建设方法

2.1学科建设

(1)由科研处从院科研经费中划拨10万元在院内设立“能源及其精细化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项科研课题,由研究中心项目申报指南并负责具体实施及管理,其目的与作用在于:①对学院教师进行专业研究方向选择起到导向作用,使部分教师逐渐将其研究方向转为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加入到研究中心的建设中;②选出部分专业相符、有意愿和能力参与研究中心建设的教师,初步构成学科团队;③从申报的项目中选拔出研究基础好、人员结构合理、创新性强的项目,经过进一步深化,申报更高级别的项目,从人、财、物方面进一步充实研究中心。(2)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聘请在相关专业研究方面有建树的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保证其每年在研究中心工作半年左右,推动研究中心的发展,加大相关专业博士人才的引进力度。(3)在条件成熟后,对于新招聘的人员,有重点地进行专业和研究背景的选择,为研究中心的发展提供后备力量。(4)定期举办学术讲座,邀请高层次人才进行学科前沿、科研方法等理论及技术类讲学。

2.2研究中心的资金投入

研究中心主要依靠本中心所获科研项目资金进行实验室、研究室的建设,用项目资金购买的实验设备登记认定为研究中心的固定资产,学院每年给研究中心拨付一定数额资金用于已立项项目的设备配套资金及科研奖励资金。研究中心从立项的纵、横向课题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于研究中心的日常运行和管理。

2.3实验场地建设

学校在主校区实验楼为研究中心划拨了实验室用房,对于获得厅局级以上部门资助的科研项目,研究中心根据项目需要为其提供相应实验室。当项目结题后,如果基于其科研成果获得新的资助项目,则可继续使用原有实验室;若项目结题后一年之内没有获得新的项目资助,项目组需退出原有实验室。

2.4研究中心信息化建设及管理措施

2.4.1建立重点实验室网站建立能源及其精细化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网站,网站注重增强专业性及学术权威性,关注本专业及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研究动态,为国内外学术界的同行、学者提供强有力的学术信息服务和多种学术交流手段,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资料来源。

2.4.2加强重点实验室间的联合,发挥群体优势由于新疆工程学院科研基础较薄弱,单学科的科学研究竞争力不强。因此,研究中心将科研重点定位于交叉学科的研究,加强学科之间、重点实验室之间的联合。研究中心在保持和发展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与学院其他相关的实验室、自治区内外科研院所联合,形成群体优势,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组成学术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除了共享研究信息、学术资料、仪器设备、优秀人才外,还可就某一学科组织较大范围的学术委员会,共同制定学科发展战略,拟定课题指南,召开学术研讨会,合力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攻关项目,并参与国际竞争。

2.4.3加强实验室、研究室设施设备的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对实验资源进行汇总、分析和处理,并通过网络为相关人员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既要满足目前实验室管理的需要,又要适应实验室不断发展的需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研究小组,进行“资产设备管理系统(互联网版)”立项研究,通过建立研究中心、实训中心、重点实验室的分布式管理体系,实现实验数据网络化共享、资源与成本管理,为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实验室的全面信息化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使用效益。

2.4.4合理开放实验室在新疆工程学院原有的实验室运行方式下,各实验室在空间上是相互割裂的,技术和交流是相对封闭的,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研究中心拟按学科相近、功能相似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对相关专业、系部原有的实验室进行了合并、调整和进一步的投资建设,使实验室规模扩大、综合功能增强、管理更加规范。此外,每年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到研究中心开展科研合作,接收科研教学人员到重点实验室培训、学术交流,促进了科研进程,推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全方位开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