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沙漠绿化工程

沙漠绿化工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16 16:17:01

沙漠绿化工程

沙漠绿化工程例1

①泊( )先生把船停泊( )在罗布泊( )。

②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 )护所和栖( )息地。

③当他踏上这片想象中荒凉xiāo sè( )( )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

④沙漠疯狂地吞shì( )着夹缝中的绿色长城。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干涸:水干,枯竭。

B.锐减:急剧地减少。

C.和煦:温馨。

D.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3.用本课出现的成语填空。

①白云苍狗,(),20年后再回到故乡,我感到处处陌生。

②放眼望去,()的稻田,碧波万顷。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或修辞手法。

①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 )

②放眼望去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似一道绿色的长城。( )

③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 )

④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

5.体会下面句子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②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6.假如你是一位环保工作者,读到本文,你想对人们说点什么?

二、能力拓展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塔克拉玛干沙漠系上“绿色腰带”

王伯瑜

新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大功告成,穿越流沙的436公里路段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系上了“绿色腰带”,成为茫茫沙海之中的独特风景线。

10月28日,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通过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石油组织的专家组的竣工验收。(A)

专家组认为,这项大型生态建设工程,是继塔里木沙漠公路之后,人类治理沙漠的又一重大创举,为今后在沙漠地区大规模进行生态防护林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流动性沙漠。气象资料表明,沙漠腹地平均降水量只有10.7毫米,而年均蒸发量却达3806毫米;冬季最低气温零下19.3摄氏度,夏季最高气温43.2摄氏度;全年约有一半时间为风沙天气,每当大风起时,沙尘腾空,天昏地暗。异常严酷的沙漠环境,不适宜植物繁衍生长。(B)

1994年塔中油田投入开发以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专家们应邀而来,与塔里木石油人共同开展沙漠腹地绿化试验,以改善油田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C)

十多年间,科研人员在西北地区耐干旱耐盐碱的173中植物中,筛选出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存活的88种植物,栽种于塔中油田周围的沙漠绿化试验区,抽取沙漠地下咸水进行灌溉,保证苗木正常生长。随着先导试验的成功,沙漠腹地人工绿洲面积逐年扩大,到今年已达402公顷。(D)

基于沙漠绿化先导试验阶段的科研成果,国家批准立项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从2003年8月16日起正式实施。每年春季,科研人员和大量民工沿着沙漠公路植树造林,到2006年4月5日累计栽种红柳、梭梭和沙拐枣等各类苗木近2000万株,钻凿水井110口,敷设各种规格的供水管线20762公里。现在,塔里木沙漠公路两旁已经建成全长436公里、总体宽度72米至78米、总面积3128公顷的灌木林带。

(选自“新华网”)

1.题目中的“绿色腰带”是指什么?题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下面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整体感知文章后,你认为它应该放在文中A、B、C、D的哪一处?

因此,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曾被称为“生命”。

3.第四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4.认真阅读第六、七自然段,然后归纳一下科研人员在改善塔克拉玛干沙漠环境中取得了哪些成果。

5.结合课内外积累,请你谈谈绿化沙漠还能采取哪些措施。

6.下面是几则“绿色环保”的公益广告,请你认真品读后,结合本文内容,也拟几条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绿色,大地完整的标志;绿色,生命产生的摇篮。

同一个世界,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家园,同一片绿色。

绿色是生命的摇篮,绿色是温馨的家园。

参考答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文精练与能力拓展》

沙漠绿化工程例2

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2-0039-04

沙漠化对人类生存和工、农、牧业生产及发展是一个重大威胁。由沙漠化导致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贫瘠,使耕地、牧场面积减少,生产力下降。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30个省份的889个县、旗、区分布有沙化土地。全国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土地已达179.9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东北经华北到西北形成一条不连续的弧形分布带,占国土面积的18%。沙漠化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并造成了极大危害。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人民币,影响着近4亿人的生产和生活。目前,沙漠化土地面积还有继续扩大之势,而且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如果沙漠化继续侵害而得不到有效抑制,到本世纪末,预计损失的耕地将会达到目前耕地的1/3,人类生存将受到严重威胁。甘肃省又是我国沙化、荒漠化最严重的省份,据第三次全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目前全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934.7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5.49%。经过多年防治,土地沙漠化侵害速度有所减慢,但防治总体形势依然呈现“整体治理,局部恶化”的现状,沙漠化防治形势还很严峻。

在2007年3月举行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总理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和代表们共商民勤生态建设大计,同时强调:“我关心甘肃,除了经济发展外,最大的就是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问题。第一件事是一定不要使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是温总理2001年以来第11次批示和指示民勤沙漠化防治问题。2007年国庆节,温总理赶到他一直惦念的甘肃民勤县,视察民勤沙漠化防治问题。奔波在石羊河流域,深入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交会处,察看防沙治沙情况,进入村庄走访农户,与干部群众座谈,研究和探讨民勤生态保护、沙漠化治理有效措施。民勤沙漠化严重程度和治理更引起国家和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1.民勤沙漠化防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东、西、北三面连接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极干旱荒漠气候区。

1.1 民勤沙漠化防治现状

民勤绿洲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但近十几年来,沙漠化危害不断加重,致使大量植被退化,大批耕地被风沙吞噬,成为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缺乏科学意识,没有正确处理沙漠化防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过度开采地下水,严重破坏了民勤的生态平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民勤历史上曾经是“湖泊涟漪、水草丰茂”的沙漠绿洲。曾有一个野鸭成群的青土湖,是民勤人引以为自豪的“母亲湖”,解放初期湖水丰富,1952年水位下降,1958年彻底干涸。始建于1958年的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集蓄水、灌溉、防汛为一体,是民勤的人畜饮水、农业生产之源,是30万民勤人的生命之水。但是,由于连年干旱、少雨,水库蓄水逐年减少,于2004年6月底干涸,进一步加剧了民勤的干旱、缺水程度。据全国沙漠化调查检测结果显示,1998年~2003年5年间,民勤耕地风蚀沙漠化面积增加了11035.49公顷,且沙漠化程度正在由中、轻度向重度和极重度发展。目前,民勤绿洲面积只占全县面积的6%,这一数据还在快速缩减。2001年~2006年间,民勤县尚未治理的风沙口流沙又向绿洲前移了近40米。而2006年沙丘移动速度为8.64米。

面对沙漠的前移,民勤人以坚韧的毅力与大自然抗争,曾以治沙闻名于世,创造过“人进沙退”的壮举。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为严重干旱缺水,全县生态大面积恶化,局部性的防治作用很有限。沙漠化继续加剧,沙漠正在以每年8到10米的速度向绿洲腹地吞噬,民勤绿洲面临消失,已进入“沙进人退”的悲惨局面。特别是近20年来气候趋于干旱,过去的绿洲已变为沙源,成为全国最干旱、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成为全国甚至世界的沙尘暴策源区之一和生态特级危机区。调查显示,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从西、北、东三面逐年对民勤绿洲不断侵蚀,民勤几乎成为沙漠孤岛。

由于干旱和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植被、树木根系够不到水而干枯、死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了解决民勤沙化、荒漠化继续恶化问题,甘肃省政府、威武地区、民勤县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防沙治沙法规。旨在有效控制和治理民勤沙漠化,保住和恢复民勤绿洲。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1 为了应对水资源危机,求得可持续发展,由政府宏观调控,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开始省内范围统一调水。《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调度管理办法》、《加强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通知》、《石羊河流域地表水量调度和地下水削减开采量实施地方行政首长责任制的规定》、《石羊河流域水事协调规约》等法规颁布实施。

1.1.2 关闭机井、压减耕地、退耕还林,拯救民勤绿洲。2006年民勤县制定了《2006~2010耕地压减规划》,还通过压田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措施,推进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目前,已落实压减耕地8万亩;2003年~2007年3月底,已关闭机井1000多眼,计划到2010年关闭机井3000眼,2007年计划关闭机井500眼。

1.1.3 有计划的组织移民。由于缺水,民勤县计划在“十一五”期间争取向外移民10500人,对湖区沿边沿沙的20个自然村、镇采取整体搬迁。2007年计划移民8000人,搬迁308户,每搬迁一户需要政府补贴资金7万元。这进一步证明“沙进人退”的悲惨局面,已在民勤大面积出现。

1.2 存在的问题

民勤沙化、荒漠化问题调查研究虽然不断深入,不断出台和施行治理措施,继续恶化局面虽然得到部分控制,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达到有效治理。

1.2.1 防治的理论研究缺乏创新观念,从源头治理、彻底治理措施、管理机制和技术比较保守、落后。

1.2.2 缺乏有效防治生态环境恶化理念,缺乏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投入力度和具体措施。

1.2.3 政策导向过于依赖大规模移民,造成居住地生态环境破坏、恶化后一走了之,无形中助长了破坏一片、遗弃一片的行为,造成农牧民保护家园生态环境的责任和意识不强。面对民勤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不断恶化的局面,强化治理措施不力。

1.2.4 对民勤沙化、荒漠化持续恶化的根源认识肤浅,没有认识到民勤所有问题的根子在于缺水。没有从高度认识投入产出严重失衡是民勤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导致防治措施落后于恶化速度。

1.2.5 凡属生态环境问题都有临时应付态度,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事倍功半,不可能遏制住快速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给现在防治造成很多困难,治理费用更加高昂,代价更加惨重,远远超过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所换取的暂时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

2.民勤沙漠化防治创新机制研究

民勤沙漠化防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理论研究、防治措施和创新机制研究更加深入。

2.1 正确审视民勤沙漠化防治的战略地位民勤不只是甘肃的民勤,也不只是中国的民勤,而是世界的民勤。民勤绿洲起着阻隔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的作用,民勤的生态保护不仅是一个县、一个省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发展、民族生存的大问题。民勤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经对甘肃中西部地区、对内蒙古河套平原乃至北京和整个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就会合拢连成一片继续南下,具有战略地位的千里河西走廊将被沙漠拦腰截断,整个北方将成为沙漠的前沿,后果不堪设想。

生态专家呼吁,进一步加大民勤退耕还林还草力度,要全力以赴确保民勤这道生态屏障。当地各级政府要切实采取强劲措施,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合理解决生产、生活与生态争水的尖锐矛盾,同时要加大两大沙漠边缘的“封育、围堵”力度,遏制沙漠继续大面积扩展。因此,民勤沙漠化防治的战略决策至关重要,应尽快将民勤沙漠化防治的“局部行为、地方行为变成国家行为”。国务院应将民勤沙漠化防治计划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并形成一个部级工程,由国务院督促甘肃省政府主抓,国家林业局要大力配合和支持,进一步增加民勤生态效益补偿专项资金,保护民勤绿洲。

2.2 正视和研究投入产出不平衡是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内在原因在过去的很长一个时期内,人们更多地强调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很少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在“向大自然进军”中,毁林开荒、毁草种田、围湖造地盛极一时,并以超量开采地下水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打破了该地区自然生态平衡。人们在享受自然资源财富的同时,却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自然资源匮乏,使生态环境日趋脆弱,引起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同时,也使人们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遭受破坏环境造成的苦果。开展环境教育,努力探讨科学利用与平衡发展的关系,探讨使用国家宏观调控生态投入产出平衡政策,深入研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力度,制定民勤生态环境保护及沙漠化防治有效措施。

2.3 管理机制创新民勤沙漠化防治要以科学发展观,从长远考虑,统筹规划,强化管理措施和机制创新。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集中治理尚未有效治理和控制的风沙口流沙,集中各种优势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封堵沙丘前移和风蚀沙化面积扩大。

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生态要先行”的战略决策,并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为人进沙退、防治土地沙漠化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开创了我国防沙治沙、维护国土安全的新局面。重视北方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应用沼气、风能、太阳能等技术,全面减少资源消耗。在生态脆弱、自然生存环境差的地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生态移民,搬迁出部分人口,减轻这个地方的用水压力,恢复地下水位,保护生态,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但大规模移民不是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立足本地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治理措施,就地建设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而不是一走了之,移民到另一居住地,再去破坏一个新的、或去占有他人保护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形成恶性循环。在管理机制和政策上不能过分夸大移民的作用,更不能助长破坏一片、遗弃一片的行为,同时建立地区与区域目标责任制,采取各级政府宏观调控、投入和督导,要“新技术,高效益”实施民勤沙漠化防治运作和管理机制创新。

2.4 沙漠化防治理念机制创新民勤要努力探索一条既不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环境,又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经济发展的道路。科学管理,科学治沙,借鉴国内外土地管理、沙漠化防治策略,总结经验教训,理性思考,对民勤沙漠化防治道路进行认真研究和探索。将单纯的防沙治沙政策,变为防沙治沙与治穷治愚、治穷致富相结合,生态建设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力争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农村体制改革,分田到户富了农民。那为什么不能分地(指需要治理的沙化、荒漠化土地)到户,实行林业、荒漠地家庭承包制?在各级政府指导下,实行家庭承包,让农民自己经营、自己发展。同时,培养一批有知识的防沙治沙与治穷致富能手,扎根家乡,指导和带领广大农牧民防沙治沙,发展经济,保护和建设家园。

2.5 实行生产、建设项目生态环保评估论证和立项审批制度建立生产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估审批制度,以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土地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标准,来衡量一切建设项目的优劣,通过评估论证优胜劣汰、取利除弊,对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污、不利土地植被生态环境的生产建设项目,采取限、停、禁、关、转等手段强制处理,防止为了短期经济增长,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监督和公正执法是沙化、荒漠化有效治理的保障。坚决纠正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缺失问题,充分发挥监管机制效能,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和徇私枉法及腐败行为,保证民勤沙漠化防治措施顺利落实。建立民勤沙漠化防治及苗木种子等生态建设物资的政府招、投标承建制度和采购监督制度,保障沙漠化防治专项资金能够真正用于防沙治沙。

2.6 民勤有水就是绿洲,无水就是沙漠的政策机制创新民勤沙漠化和贫穷的主要原因是缺水,所有问题的根子在于水,研究民勤沙漠化防治的关键在于政策机制创新。民勤处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之中,绿洲边缘风沙线长达408公里。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极干旱荒漠气候区,年均降水量只有110毫米,而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4倍。北部雅布赖山一线是几公里宽的风口,风经过风口后加速,卷起大量流沙,不断吞噬着民勤绿洲。民勤最主要水源是石羊河,但由于石羊河上游和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172%,净利用率(耗水量与水资源量比)超过95.5%,输入民勤的水量正在逐年减少。目前,民勤年需水量是7亿多立方米,而石羊河输入民勤的水仅为0.6亿~1亿立方米。预计21世纪初我国西部的降水量比20世纪70年代明显减少,民勤将更加缺水。

民勤沙漠化防治政策机制创新就是实施南水北调大西线朔天运河调水方案,从根本上解决民勤及北方缺水问题。研究民勤沙漠化防治所关注的一个共同点是解决水的问题,节水已经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也无水可节,拯救民勤绿洲最根本措施就是调水。而在当地调水已无多少水可调,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此,只能施行南水北调。

3.南水北调朔天运河调水,拯救民勤绿洲

调水治沙、根治沙尘暴,拯救民勤绿洲是民勤沙漠化防治机制创新的关键,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长远考虑。极力探讨和主张实施“朔天运河”引水工程和“黄石天运河”引水工程,彻底解决河西走廊及民勤严重缺水局面,从根本上治理民勤沙漠化问题,拯救民勤绿洲。

3.1 大西线“朔天运河调水”方案,几经论证,各种数据比较完整,具有很大优势

从海拔3510米的雅鲁藏布江中游、自治区桑日县藏嘎村东南的朔玛滩,建坝开始引水,把雅鲁藏布江水首先引到通天河,再引到黄河,增加黄河水量,解决西北缺水问题。将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和长江上游3条支流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汛期富裕水集中起来,开渠引入黄河。再利用大西线“调水”方案各项子工程,把一部分水引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据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论证委员会的《大西线调水工程建议书》和气象学家郭开方案的调查和论证,大西线“朔天运河调水”方案,切实可行、有丰沛的水源、理想的走水路线、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这条引水线路引水多,水质好,投资少,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水患和黄河断流、北方缺水问题。

3.2“黄石天运河”引水是大西线“朔天运河调水”方案的子工程,是彻底解决民勤沙漠化防治及河西走廊缺水问题的主要方案

该引水线路从黄河虎峡一带开始引水,一期工程采取动力引水与筑坝升高水位引水相结合方式,沿黄河-石羊河下游(东湖镇、泉山镇一带)民勤盆地-弱水河(天仓段)修建运河(简称“黄石天运河”)调水。引水到民勤及河西走廊、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等地区。汛期(6~8月)应尽量最大限度调水,把水引入运河沿途一带水库和湖泊储存,形成水库、湖泊群,在炎热的夏季蒸发,形成降雨,改变这一带的干燥气候,恢复和建设这一带的生态环境及生存条件。

“大西线朔天运河”工程和“黄石天运河”引水工程建设是民勤及甘肃经济发展的希望和关键,它不仅作为我国水利建设的战略方针,而且应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改造和恢复民勤及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是一个世纪性的大工程,要用科学方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全面勘探和研究,趋利避害,积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睦相处。

4.结论:

经过实地调研和查阅有关资料,用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和定性数据分析方法的结合,正视以民勤为代表的甘肃,是沙化、荒漠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从现状揭示民勤沙漠化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及机制创新问题,必须以科学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沙漠化危害。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提出民勤沙漠化防治有效措施。“大西线朔天运河”工程和“黄石天运河”引水工程建设不仅是民勤沙漠化防治、恢复民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而且是建设民勤环境、发展民勤经济的有效措施。研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的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研究依托“大西线朔天运河”调水、“黄石天运河”引水工程建设,根治民勤沙漠化,是民勤沙漠化防治理念和机制创新的核心。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7年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宗立.狄春华:拯救沙漠孤岛,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N].光明日报.2007-03-28.

[2]高翔.甘肃每年缺水14亿立方米[N].西部商报.2007.3.28-A-20.

[3]刘国才.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平衡点在哪里?[J].环境经济.2007,(4).

[4]孙鸿烈.西北干旱地区生态建设的若干科学问题[J].科学新闻.2005,(18).

[5]刘鑫.宋献方等:石羊河流域径出山口径及与山区气候变化相关关系分析[J].资源科学,2007,(3).

[6]赵雪雁.河西绿洲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策略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4).

[7]马顺龙.民勤压减耕地保护绿洲[N].甘肃日报,2007-04-05.

[8]李卫东:南水北调10套方案该选谁?[J].经济月刊.2000,(5).

[9]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论证委员会.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建议书[J].当代思潮,1999,(2).

[10]郭开.调水治沙 兴亡所系[J].当代思潮,2001,(6).

[11]惠小勇,包秀文.沙漠“决口”尘飞扬――来自沙尘暴源头的见闻[J].半月谈,2006,(8).

[12]魏桐.21世纪,中国将缺七条黄河的水[J].经济月刊,2000,(5).

[13]白青峰,赵磊.让民勤再现“天堑绿洲”的风采[N].经济日报,2005-11-25.

[作者简介]何俊林(1952-),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生态经济研究;

沙漠绿化工程例3

沙漠历史地理学是我国著名学者、业师侯仁之院士奠基开创的一门新型学科[1]。这一学科研究历史时期干旱、 半干旱(含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经营活动,破坏其原有的脆弱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质荒漠环境退化的过程及其产生的机制。土地沙漠化是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必要探究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和产生的根源,因此沙漠历史地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

1 沙漠化发生的地域

据笔者的实地调查,河西走廊历史时期的沙漠化过程主要出现在内陆河流下游,特别是范围较大的成片沙漠化区域更是如此。内陆河流中游亦可见沙漠化土地,但分布较为零星,且范围较小。面积达1 000km[2]的民勤县西沙窝一地,原为汉唐时期的一片古绿洲, 即位处石羊河下游,盛唐以后演变成沙漠。今地表景观为,在遭受严重风蚀的古耕地上散布着成片的半固定白刺灌丛沙堆,间有少许的新月形沙垄,其间废弃的渠堤、阡陌遗迹断续可辨,并散落陶片、砖块、钱币等汉唐遗物。这片茫茫的沙丘中还残存数处沙井文化遗址和三角城、连城、古城、文一古城等多座古城废墟[2]。古绿洲的东部即为现代民勤绿洲, 其东北约10km为石羊河古终端湖-猪野泽的遗迹[3]。面积约1 200km[2] 著名的古居延-黑城绿洲,即位处黑河下游的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这是一片汉至元代的绿洲,今地表景观为连片风蚀古耕地遗迹与吹扬灌丛沙堆、流动沙丘相间分布,早已干涸的古渠道时断时续,历历在目。其间残存K710城(汉)、K688城(汉)、乌兰德勒布井城(F84,汉)、 温都格勒日格城(K749,汉)、马圈城(K789,唐)、绿城(汉)、破城子(A8,汉)、黑城(K799,西夏、元)等多座古城址。古居延泽位于古绿洲东北部的居延洼地,残存6条呈平行环状的古湖岸堤[4]。面积达650 km[2]的金塔县东沙窝古绿洲,即位于讨赖河-北大河下游, 亦唐代以后沙化。其地遍布高约2~4m的白刺灌丛沙堆和柽柳灌丛沙堆, 间有新月形沙丘和流动沙梁,沙堆沙丘间古耕地成片出露,遗迹清晰。古绿洲上留存数处火烧沟文化遗址和西三角城、西古城、三角城、下长城、破城、黄鸭墩城、下破城、北三角城、西窑破庄等10余座汉唐古城址,并有较多古陶窑分布[5]。再如,马营河摆浪河下游古绿洲、 芦草沟下游古绿洲、石油河下游古绿洲等莫不如此。不独河西如此,塔里木盆地边缘等干旱地区古绿洲沙漠化区域亦呈现出这种分布规律。如著名的楼兰古绿洲即位于孔雀河下游、精绝古绿洲位于尼雅河下游、喀拉屯古绿洲位于克里雅河下游、安的尔古绿洲位于安的尔河下游等。

古绿洲沙漠化区域多出现在河流下游,其原因在于下游地区位处绿洲尾闾,水资源状况较差,易受水量变化的影响,且地当盛行风向(偏北风)前冲,干旱、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作用较烈,又多与流沙、盐碱地、戈壁等相间分布,甚至被沙漠切割包围,其生态环境的潜在不稳定性很强,因而沙漠化过程易于被激发活化,在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作用下易于向荒漠演替。故此防治沙漠化的重点应放在绿洲下游地区。

河流中游亦有沙漠化区域,但其范围较小。如张掖"黑水国"古绿洲即位于黑河中游绿洲腹地,唐代以后发生沙漠化,面积仅约30km[2[5]]。又如地处石羊河流域中游的武威市高沟堡一带,清代后期发生沙漠化,面积约45km[2[4]]。

2 沙漠化过程的途径

沙漠化过程的途径或曰沙漠化作用的方式,主要有就地起沙、风蚀绿洲、流沙入侵和洪积物掩埋绿洲,其中又以前两者为最重要。沙漠化过程的途径不同,所形成沙漠化区域的地表景观形态亦各具其异。

就地起沙主要出现在河流下游成片的沙漠化区域,这里的地表组成物资以较疏松的河湖相粘土、亚粘土夹层的沙质沉积物为主,当一旦因水源不及或人为破坏大面积弃耕后,造成疏松地表直接,在失去原有植被(人工的、自然的)保护的情况下,风沙活动迅速加强,其生态环境潜在的不稳定性迅速激化,以致出现吹扬灌丛沙堆或形成片状流沙地,绿洲逐渐向荒漠演化。石羊河下游的西沙窝古绿洲即是如此。今天这里所见为成片的半固定白刺灌丛沙堆,沙堆高约2~3m, 丘间距8 ~25m,白刺覆盖度30%~40%,其间亦有少许的新月形沙垄。 当接近沙窝西北部边缘则白刺覆盖度渐趋稀疏,以致出现大片流动沙丘;当靠近其东南部边缘毗近现代绿洲处,因地下水状况稍好,则绵延着一条宽约1km的柽柳灌丛沙堆带,沙堆高约3~5m,柽柳覆盖度60%~70%,柽柳株高1.5~2.5m。 西沙窝这种由东南向西北灌丛沙堆景观的逐渐变化,反映了其地下水条件的逐步恶化和沙漠化程度的加深,也表明其地沙漠化过程应是渐次由西北推向东南的。古绿洲上分布的这些灌丛沙堆及其形态的差异,往往成为历史上所发生沙漠化过程的主要标识和衡量其发生发展程度的标志。西沙窝沙漠化的途径主要即就地起沙[2],古居延绿洲、金塔东沙窝古绿洲等的沙漠化过程亦皆如此,地表形态也大体类似。

风蚀绿洲主要出现在以粘土亚粘土为主、沙质沉积物较少的古绿洲区段,这里因故弃耕失去植被保护后,在强烈风力吹蚀下,地表被蚀成条条垄槽,呈现出以雅丹地貌为主的景观。此类沙漠化土地既可能出现在下游地表组成物资较坚硬的区段,如芦草沟下游、黑河下游若干区域,亦可能出现在中游一些区地段,如疏勒河中游锁阳城一带。敦煌与安西交界处的芦草沟下游汉唐古绿洲,南北宽8~13km,东西长约20km,总面积约180km[2],所见弃耕地极目连片,皆呈现为遭受严重风蚀的光板硬地面,风蚀垄槽比高0.8~2.5m。河道、堰坝遗迹明显, 并可辨出干渠、支渠之别。干渠以砂石筑堤,高出风蚀地面1.5m, 渠底宽约20m,残深0.2~0.5m,支渠呈低槽式,低于风蚀地面0.5~1m,底宽3 ~8m。支渠分列干渠两侧,呈较齐整的羽状排列,其间亦有稀疏的灌丛沙堆分布[6]。

流沙入侵,主要出现在古绿洲边缘临近沙漠的区段。因其周缘固沙植被的破坏,导致流沙大量侵入,遂使这些区段逐渐形成密集新月形沙丘、沙丘链的景观,或新月形沙丘与吹扬灌丛沙堆、风蚀弃耕地交错分布。此种沙漠化土地一般面积稍小,不及就地起沙和风蚀绿洲的面积大。敦煌古阳关地区、武威高沟堡、民勤青松堡沙山堡一带均属此种景况。如古阳关地区沙漠化土地约50km[2], 新月形沙丘链呈东北-西南向(与主风向垂直)排列,沙丘链高3~8m。丘间地宽50m,暴露大片风蚀古耕地,其上散落不少陶片、铜器铁器残片、古钱币等物,当地俗称其为"古董滩"。著名的阳关遗址即在这里[5]。

洪积物掩埋绿洲,主要出现在流域上中游洪积物丰富的地段。河流出山后携带大量砾石泥沙,一旦山洪暴发河堤决口,所携洪积物倾泻于绿洲农田上,遂造成其弃耕荒芜。此类沙漠化土地亦面积较小。笔者曾查得,永昌县乱墩子滩一带弃耕地上平铺着一薄层洪积砾石层,所见轴长数厘米至十数厘米的卵石遍地撒落,阡陌遗迹历历在目,并多见明代青瓷片等物。这里原为明永宁堡的垦区,位处石羊河支流西营河近侧,因明清时破坏祁连山林木,致使其涵养、调蓄水源的能力减低,河流含沙量增大,水情趋于不稳定,终使这片绿洲被洪积物掩埋,又经风力吹蚀,细粒物资多被蚀走,只剩下较大的砾石残留地面。其发生沙漠化的时代当在明代后期(注:李并成.武威-民勤绿洲历史时期的土地开发及其沙漠化过程.北京大学硕士论文,1998.141~143)。

3 沙漠化发展的趋势

近些年来,学术界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认为在干旱地区随着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活动的加剧,沙漠化过程亦不断强化,沙漠化土地不断扩大,绿洲范围则日趋缩小,今天的绿洲面积较之古代已经大大蹙缩了。

众所周知,绿洲乃干旱荒漠地区水资源作用的产物,绿洲范围的大小及其盈缩变化主要受水资源多寡的制约,而水资源的丰寡又直接取决于大气环流状况;只要历史上大的气候环流形势及河流总的水量无大变化,则其所发育形成的绿洲总面积就不致发生大的改观。因而考察历史时期绿洲的盈缩演变,首先需要探讨气候干湿状况的变迁。为解决此问题,笔者曾检索整理了河西走廊2000多年来的有关气候旱涝史料,采用湿润指数公式处理分析,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地区历史上气候干湿变化的概况,得出如下结论:河西历史上气候干湿曾有多次波动,但波动的幅度不大,这种波动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河西干旱缺雨的地理景观,并未动摇其干旱大陆性气候类型的基本属性[7]。本地区有关"流沙"、 "沙岭"等记载从最古的史书起直到今日一直不绝于册,即使在湿润指数最高的年代,如清代前、中期亦莫能外。既然如此,则由其决定的河西走廊历史上的水资源量及其所形成发育的绿洲面积就不致有大的变动,今天的绿洲就绝不会比古代大大缩小。

笔者曾依据敦煌文书百余卷,并经多次实地踏勘,考出唐宋时代敦煌地区曾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开有大小干支渠道百余条,从这些渠道的分布格局来看,唐宋敦煌绿洲的范围不仅没能超出今天的绿洲,而且还较今绿洲稍小[8 ]。 唐宋敦煌绿洲的最西端起自沙州城西12.5km的马圈口堰,最南端抵达沙州城南5km鸣沙山麓的神农渠; 最东南延至沙州城东20km外的官渠、三支渠尾闾;以上三端点分别与今绿洲西、南、东端点大体吻合;最北端则伸至沙州城北24.5km的北府渠尾闾,即今黄渠乡马圈滩村北部一带,尚未达到今黄墩子国有农场,较今绿洲北端蹙缩约8km。可见唐宋敦煌绿洲的范围除北部延伸不及今日外, 余皆与今绿洲相吻。

此外,敦煌城西南70km处还有一块较小的绿洲,即今南湖绿洲,唐于这里设寿昌县。当时该县开有大渠、长支渠、令狐渠等多条灌溉渠道,其分布范围亦大体和今绿洲相似。又据敦煌文书Φ.0366号记载, 当时寿昌绿洲以寿昌城为中心,南5km,东2.5km,北5km,西15km, 面积约120km[2]。而今天南湖绿洲则东西12km许,较唐代约缩短5km, 绿洲西部阳关一带和寿昌故城及其以东、东北部分地区唐代以后逐渐沙化荒弃,因而绿洲东西蹙缩;但今天绿洲则南北长达16km,较唐向北推进约6km, 唐代灌渠尚未到达的南湖国有林场以至二墩一带建国以来已被开辟利用。今天南湖绿洲总面积约130km[2],较唐亦有所扩大。

由此可知,在千余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敦煌绿洲不是大大缩小了,而是有所扩大。随着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绿洲地表、地下水资源的较充分开采,古代人们不能利用的湖沼滩地乃至盐渍碱卤之地已部分被开发利用,绿洲的范围遂有所延展,而并非缩小。尽管今天的科技进步可使绿洲得以扩大,但由于受水资源的制约,绿洲范围的扩大又是很有限的,切不可不顾及绿洲可资利用的地表、地下水量,盲目开垦,盲目扩大灌溉,否则必然给绿洲自身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植被退化、水源劣化,乃至土地沙漠化过程即会接踵而至。

另需说明,本文论及敦煌绿洲未比古代缩小,但并不意味着古今地理就没有变化。由于历史上的滥垦滥牧、过度樵采、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活动,曾造成某些方面的恶果,绿洲东部甜水井汉代军屯遗址和南湖阳关地区以及寿昌城的荒弃沙化即是例证。然而我们还应看到,这种沙漠化过程仅限于局部地段,并未对整个敦煌绿洲的格局造成多大改观,此处发生沙漠化,彼处又有新的土地开辟。由于绿洲总水量古今无大差异,绿洲总面积自然亦不致相去过远。在干旱地区地理上,一定的河流水量总是大体滋养、维持一定规模的绿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当然对于尽管是局部地区的沙漠化也决不应掉以轻心。

不独敦煌绿洲如此,笔者考得河西走廊其它一些古绿洲亦皆如此。如位于石羊河下游面积达1000km[2] 的民勤县西沙窝汉唐古绿洲沙漠化以来,石羊河水在其东部又逐渐形成新绿洲,这即是元明清以来渐次开发今天仍在利用的现代绿洲[9]。又如位于北大河下游面积约650km[2]的金塔县东沙窝汉唐古绿洲,在废弃沙漠化的同时,其西侧则形成了直到现今仍利用的新金塔绿洲;位于石油河、北石河下游面积约480km[2]的玉门市花海比家滩古绿洲沙漠化以来其东部又发育了新的花海绿洲;位于古昌马河下游面积约500km[2]的锁阳城古绿洲沙漠化以来其东北部该河大转弯处遂形成了新的安西河东绿洲和玉门镇绿洲;位于马营河、摆浪河下游面积约450km[2]的酒泉、高台接界处的骆驼城古绿洲荒废之际则在其上游出现了屯升-新坝新绿洲等等[10]。这些古绿洲的废弃同样并未明显引起流域总的绿洲面积的减少。

笔者还注意到,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一些古绿洲亦皆如此。如位于孔雀河下游的楼兰绿洲、位于尼雅河下游的精绝绿洲、位于克里雅河下游的喀拉屯古绿洲、位于安的尔河下游的安的尔古绿洲等,均是由于中、上游地位的大量开垦引灌盲目扩大垦殖而导致其下游水源不及而荒芜沙化的。

可以认为,沙漠化过程的实质是一种因人类不合理的开发经营活动引发的,由于绿洲水资源的移动和重新分布而导致的绿洲的转移过程,其转移的基本方向之一是由下游向中上游的迁移,而并非绿洲的不断缩小或消失。伴随着这种迁移,造成原有绿洲的荒废和新绿洲的出现。

4 沙漠化土地的逆转

根据笔者体会,土地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能逆转的,但逆转的难易程度却因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不同而有着显著差异,有些地区的逆转殆无可能。

干旱地区自然生境严酷,雨量稀少,在天然状态下沙漠化土地的逆转很难,特别是因流沙侵入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沙丘流动,沙浪肆虐,自然的土壤粘化、生草过程极为困难,更无逆转的可能。如民勤县西沙窝古绿洲自盛唐以后千余年来的气候状况下从未有过多少改观。当元代以后重新向石羊河下游绿洲垦辟时,西沙窝古绿洲根本不堪复用,只能另择它处,在西沙窝的东侧另辟新绿洲,这即是今天仍在利用的现代民勤绿洲[9]。

位于黑河下游面积约1200km[2]的居延古绿洲, 以及前举金塔东沙窝古绿洲、马营河摆浪河下游古绿洲、玉门比家滩古绿洲、锁阳城古绿洲、古阳关绿洲等,其沙漠化土地形成以来,均从未有过逆转。因而对于干旱地区来说,一旦出现沙漠化过程就很可能意味着原有绿洲耕地资源的永远丧失。可见保护绿洲现有土地,防治沙漠化的发生发展,在干旱地区就显得尤为至关紧要。

与此有别,半干旱地区的沙漠化土地则较易逆转。半干旱地区降水稍多,当不合理的人为经济活动的压力一经减轻,采取必要的封育措施,在天然状态下就可能出现逆转,已形成的沙漠化土地可以向沙质草原或草原转化,如科尔沁沙地所表现出的那样(注:武弘麟.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初探.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5.21~24)。如再加以必要的人工恢复措施,是其逆转的过程当会更快。

【参考文献】

1 侯仁之.侯仁之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47~346

2 李并成.残存在民勤县西沙窝中的古代遗址. 中国沙漠, 1993,10(2):34~42

3 李并成.猪野泽及其历史变迁考.地理学报,1993,48(1):55~60

4 李并成.古代甘肃沙漠化过程及其危害. 见:甘肃抗旱治沙史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79~114

5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96~98,53~56,241~243

6 李并成.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敦煌研究,1994,(3):71~78

7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气候干湿状况变迁考略.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1996,32(4):56~61

沙漠绿化工程例4

“工程植物”:绿化沙漠新技术

但是,要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区植树种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这种特殊的恶劣环境有它的特点:缺水、缺土、遍地沙粒或石子;阳光充足、气候干燥、气温高、风沙大。科学家发现,凡是年降水量在150毫米以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地方,很容易变成沙漠。

人们为了绿化沙漠,想了很多办法。首先寻找稀有沙生植物,并加强其繁衍和生态的研究。在英国,发现一些沙生植物在干旱条件下,即使体内水分丧失99%,仍可保持细胞不受损伤,具有强耐旱能力。新疆是我国最丰富的沙生植物大观园,梭梭、沙拐枣、红柳、沙漠绢蒿、老鼠瓜、白刺、猪毛菜等沙生植物,生动展现出了沙漠中的立体植物景观,仅沙拐枣、红柳就有一二十个品种,经过改良后的沙拐枣一年就能长两米,不仅是新疆防沙治沙植物的主力,而且国内的十几个省区也都购买沙拐枣的种子。

第二,保护被引进的沙生植物,使之在沙漠地带“安家落户”,以确保抗旱植物的发展。如一种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又具共生固氮力的沙棘植物,引入这种植物有利于改造沙漠化土地。

第三,用微生物改变沙漠性质,变沙子为土壤。一方面可发挥某些特殊微生物如硅酸盐细菌的特定功能的直接作用以改造沙漠性质,另一方面,对那些隐生生物(干燥失水状况下具有复活能力),扩大其生物量和其保水剂功能,有利于改土和保水之功效。这些,都是改造绿化沙漠的好办法。

科学家还利用“生物工程”定向培养新植物品种――“工程植物”,培育出抗旱性经济植物用于沙漠改造。荷兰一家公司用大肠杆菌中的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导入植物(如甜菜、马铃薯等)中而获得植物增加海藻糖含量,使“工程植物”增强耐旱性和耐寒性。在日本有一种含过氧化氢酶“工程烟草”,具有很强的耐旱性,可望几年后在沙漠中进行广泛试验。这些抗旱“工程植物”的出现,不仅有望用于沙漠地区经济种植业的发展,而且为沙漠改造创造新型植物,是很有希望的。

“定风丹”:树木自备“贮水器”

目前,各种沙漠绿化方法成本比较高,速度比较慢,效果不太明显,“一年绿、二年荒、三年还是老模样”,是沙漠化地区无奈的真实写照。什么原因呢?一个字:“水”!

能不能使降下的宝贵雨水不蒸发或少蒸发呢?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研制成功了现代“定风丹”,其中一种是用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制成的,其吸水能力大得惊人,是它自身重量的500至1000倍。与传统的吸水材料如海绵、棉花、纤维素、硅胶相比,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量大,保水性强,即使在受热、加压条件下也不易失水,对光、热、酸碱的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由于它本身无毒无污染,生活中经常使用它制成一次性婴儿尿布(尿不湿)、宇航员尿袋、餐巾、手帕、母乳垫片、手术衬垫等。科学家利用它制成树木的“定风丹”,紧紧吸牢水分,不让狂风吹走。

至于方法并不复杂,将吸水性树脂制成绿豆大小的颗粒,将它埋在小树苗下面的土壤中,它就会像高效海绵那样,吸足水分,而且不易蒸发,只供树根专用,成为树木自备的“贮水器”、“小水库”。有了它,狂风再大,也休想刮走土壤中的水分。用这种方法治理小片沙漠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科学家成功地在非洲沙漠上造出一个绿化地带,被人们称为沙漠中的“奇迹绿洲”。

这种树脂“定风丹”用途广泛,可惜成本较高,而且是“被动”吸水。于是科学家又有了新的发明,这就是神奇的“固体水”。提起“固体水”,你可能马上想到了冰。现在我们说的“固体水”却不是冰。这种看上去像一块“皮冻”、装在一个可降解纸做成的小包装瓶里的固体水,名叫“森露”,它的成分97%是水,另外的3%是从动植物中提取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作用是将水分子固化。

这种神奇的“固体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一种无公害产品。种树的时候,将固体水靠着树苗的根部埋入土中,通过微生物分解,固体水逐渐缓释,可在3个月时间内为树苗源源不断提供水分,直到树根深深扎进潮土层,树苗就会挺直腰杆茁壮成长。神奇的“固体水”完全不怕被狂风吹走水分,是名副其实的“定风丹”!

“化学一沙”:给沙漠蒙上一层皮!

给沙漠蒙上一层皮,这个看似荒谬的办法,却是一种极其宝贵的新思路。科学家做了试验,在沙漠上空喷洒一种特殊的“神水”,含有有机凝固剂,使沙子表面形成一层有机生物膜。结皮中含有苔藓、地衣和藻类,且地衣占相当优势,在有结皮的地方,还发现了昆虫和蚂蚁。给沙漠蒙上一层“皮”,可以起到和种草坪一样的效果,这种方法叫“化学固沙”。

沙漠绿化工程例5

一、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气候研究的热点之一[1-3],而全球气候与环境是长期以来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的结果。人类生产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使得人类对自然的干扰和破坏越来越严重。长期的累积过程导致了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全球气候变暖。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自1861年以来一直在增高,20世纪增加了0.6±0.2℃。中国气候近百年来也在变暖,中国的气候学家对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结果。丁一汇、戴晓苏[4]对中国近百年来温度变化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王绍武[5]等给出了中国近百年温度序列。。

额济纳旗地处中亚荒漠东南部,内蒙古的西部。西、西南、北三面环山,属内陆干燥气候。具有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日照充足,温差较大,风沙多等气候特点。年均气温8.3℃,1月平均气温-11.6℃,极端低温-36.4℃,7月平均气温26.6℃,极端高温42.5℃,年日均气温8.6℃。无霜期天数最短179天,最长227天。日均气温0℃以上持续时期为3月中旬 ~10月下旬。年均降水量37毫米,年极端最大降水量103.0毫米,最小降水量7.0毫米。年均蒸发量3841.51 毫米,湿润度0.01毫米。本文利用额济纳旗境内的两个气象台站?(额济纳旗气象站代表绿洲和拐子湖气象站代表沙漠)近30 年得气象资料,从温度和降水的角度分析研究干旱地区沙漠和绿洲气候变化,为沙漠治理、沙漠开发及荒漠化的预报和防治提供了依据和对策。

二、气候变化

1.气温变化

额济纳旗地区的绿洲和沙漠地区气温近30年平均温度变化同全国气温变化一致,都是呈上升趋势。从平均温度来看,沙漠地区(拐子湖)整体要比绿洲地区(额济纳旗)要高;但是沙漠地区温度上升的趋势又明显要小于绿洲地区。沙漠地区温度上升趋势为0.41°C/10a,而绿洲地区温度上升趋势为0.58°C/10a。绿洲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更明显的原因可能更人口稠密,人类活动强烈有关。近30年里,沙漠地区和绿洲地区年平均温度最低和最高温度出现的年份都是一致的,最低温度出现在1984年,最高温度出现在1998年。这也与全国1984年的低温年和1998年的高温年一致。

2.降水变化

这两个台站所代表的沙漠和绿洲地区近30年来降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微弱的上升趋势,但是降水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从沙漠和绿洲降水变化和沙漠和绿洲降水距平值变化可以看出,从降水的平均值来看却是沙漠地区要比绿洲地区要多,代表沙漠地区的拐子湖气象站平均年降水量为40mm左右,而代表绿洲的额济纳旗气象站却只有32mm左右,但是沙漠地区的降水量变化的剧烈程度要明显强去绿洲地区。

3.温度和将水量的关系

气温与降水是表征气候的主要参数,两者之间是否有着某种联系,尚不确定。据王绍武研究,全球平均气温与降水年平均值的相关系数只有0.05。分别对两个台站的温度和降水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代表绿洲的额济纳旗气象站降水同温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13,低于全球的相关性系数;无论是绿洲还是沙漠,温度和降水的相关性都不显著。结合温度和降水分析来看,这两个地区在近30年里,在1981~1990年处于一个相对冷干时期,2000~2010年处于一个暖干期,而1991~2000年处于一个转换期。

三、结论

利用代表绿洲的额济纳旗气象站和代表沙漠的拐子湖气象站近30年观测资料,从温度和降水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1.额济纳旗地区的绿洲和沙漠地区气温近30年平均温度变化同全国气温变化一致,都是呈上升趋势,但是沙漠和绿洲的变化还是有些差异。沙漠地区温度上升趋势为0.41°C/10a,而绿洲地区温度上升趋势为0.58℃/10a。

2.这两个台站所代表的沙漠和绿洲地区近30年来降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微弱的上升趋势,但是降水呈现明显的阶段性。都经历了一个枯水期-丰水期-枯水期的转变过程。

3.无论是绿洲还是沙漠,温度和降水的相关性都不显著。这两个地区在近30年里,在1981~1990年处于一个相对冷干时期,2000~2010年处于一个暖干期,而1991~2000年处于一个转换期。

参考文献:

[1]邹旭恺,张强. 近半个世纪我国干旱变化的初步研究. 应用气象学报,2008 ,19 (6) :679-687.

[2] 边多,杜军. 近40年“一江两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 应用气象学报,2006 ,17 (2) :169-175.

沙漠绿化工程例6

关键词: 防沙治沙; 优化模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 S 728.4 文献标识码: A

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段,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域辽阔,区域北部被巴丹吉林、库穆塔格两大沙漠包围,从东到西有长达1 000多公里的风沙线,沙化及荒漠化土地面积达1.9亿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66.8%,是全省乃至全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处在干旱和半干旱区,降水量稀少、水资源匮乏、植被覆盖度低、林种单一,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生物固沙是防沙治沙的理想模式,但风沙化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立地条件差,沙生植被成活率低,在流动沙丘不能稳定生长,设置沙障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沙障的拉、挡功能,改变沙丘的微地形,有利于植物生长[ 1 ]。为控制沙漠化面积的扩大,恢复沙区植被,酒泉市沙区科研人员在与风沙的长期斗争与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阻沙固沙新模式,即采用农作物秸秆设置高立式沙障控制流沙前移,用鹅卵石、草方格、固沙网等不同材料压沙,增加下垫面粗糙度,阻碍沙丘移动,然后在沙障内栽植梭梭等耐旱抗风蚀的沙生植物,丘间地栽植与主风向垂直的混交灌木林带,沙漠边缘地带栽植杨树、沙枣等为主的人工植被防护带,组成网、带、片、点相结合的多层次复合状固沙体系,这使局部环境得到了改善,且植物群落逐步形成,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本研究利用当地大量、简单、适用的固沙材料,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不同防沙治沙模式效果进行研究,探索总结出一套系统科学,能有效扼制风沙危害的优化模式--西北干旱荒漠区防沙治沙优化模式,以期为酒泉乃至同类地区沙化土地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

1 项目区概况

玉门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库姆塔格沙漠以及河西走廊西部沙区之间,自然环境严酷。境内土地多为戈壁荒漠,大风和沙尘活动频繁,生态条件极其脆弱。项目区位于玉门市新市区西北方向9 km处的黑沙窝沙化地带。地理坐标为40°21′28.09″~40°21′02.85″N,96°59′44.87″~96°59′59.59″E。整个试验范围东西长630 m,南北宽900 m,占地面积300亩。

黑沙窝沙化地带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降水少、蒸发大、日照长、风沙多、植被稀少,具有典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6.9℃,1月最冷,极端最低可达-28.7℃;7月份最热,极端最高达36.7℃。年日照时数3 166.3 h,平均无霜期为13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63.3 mm,蒸发量达2 952 mm;年平均风速为4.2 m/s,最大风速24 m/s,素有“世界风口”之称,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日数为32.1 天,最多年份达51天,多集中在3~6月份,占年大风总次数的76.5%。而且大风常伴随沙暴浮尘,给农林业生产带来了极大危害。

项目区植被类型主要为荒漠化植被类型,有进一步衰退的趋势。由早生、超早生的灌木和小灌木组成,多数群落的盖度在15%以下,固定沙丘植被覆盖度30%左右,流动沙丘的植被覆盖度在5%以下。天然植被主要植物有白刺、珍珠、红沙、沙生针茅、沙米碱蓬、骆驼蓬等。

2 总体布局

 

2. 1 模式概述

西北干旱荒漠区防沙治沙优化模式是指年均降水量在200 mm以下的沙漠地带,应用工程固沙、人工抚育结合生物措施,建立高立式、草方格等沙障,采取多树种、多地点、多形式造林,对流动沙丘及绿洲边缘不同部位进行分类治理的模式。

2. 2 总体布局

规划布局中充分考虑因地形、地貌不同导致的生态异质性,在区域布局、林种选择、技术保障等方面都因地制宜。在流沙治理上,采取“沙障+抗旱树种”模式,沙障在防沙固沙的同时,为植被生长提供适生条件。在绿洲边缘采取人工抚育措施,由内到外分别配置乔、灌、草,增加植被覆盖度,保障沙漠绿洲生态安全。在沙丘及丘间地造林,形成天然沙障,稳定积沙。随着植物群落的形成,形成综合防护体系,沙区立地条件将逐渐得到改善。

3 研究方法

3. 1 沙漠绿洲边缘人工抚育模式

西北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脆弱,绿洲由内到外生态条件差异较大[ 2 ]。分别营造乔木、灌木、草本抗旱沙生植被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防风固沙林带,可有效保护沙漠绿洲。在绿洲封沙育林育草,采取“自然恢复+人工抚育”的方法,依靠自然力,采取封禁、人工移植、管护、抚育等人工措施,增加植被覆盖度;在农田营造防风阻沙林带,利用农区灌溉条件,人工营造乔灌混交的防沙林带,开沟栽植,有条件地区可架设滴灌,林带宽20~50 m;在绿洲内部营造加密农田林网,此区域风沙强度大,营造农田林网要加密。主林带与主风向垂直,间距150~250 m,宽4~8 m,4~6行乔木或乔灌混交,副林带间距300~500 m,宽2~5 m,2~4行乔木或乔灌混交。乔木树种主要为新疆杨,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此外可选择沙枣、胡杨等;灌木树种可选择柽柳、沙棘等。

3. 2 流动沙区工程固沙模式

在不能直接固沙造林地段常采用机械固沙,主要通过改变下垫面的性质,以此削弱近地面表层的风速,延缓或阻止沙丘的前移,改变风沙流的方向、结构和蚀积状况[ 3 - 5 ],从而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为后期生物措施提供条件。

3. 2. 1 高立式沙障

以当地大量、简单、适用的葵花杆、花杆、玉米杆等农作物秸秆为材料,垂直于主风向带状布置,间距3 m。挖掘宽0.3 m,深0.4 m的沟,将葵花杆、花杆、玉米杆等农作物秸秆单排、紧密、竖埋于沙中,两边培沙踏实,地表以上留出1~1.5 m,形成高立式沙障。

3. 2. 2 草方格沙障

将废弃草帘切割成长10 m、宽0.5 m带状或以麦草、芦草等为原材料加工成宽0.5 m、厚3~5 cm的草帘,挖掘深0.2 m的沟,将草帘一端竖埋于沟中,培沙踏实,上露0.3 m,施工时迎风侧应先设主带,后设副带;在背风侧应先设副带,后设主带,先远后近,自上而下。方格规格2 m×2 m,在方格内定植梭梭等耐旱沙生植物。

3. 2. 3 植物纤维固沙网沙障

将植物纤维固沙网在网格网角处固定,立柱垂直于坡面,埋置深度为10 cm。网面高0.15 m,垂直于沙面,表面形成1 m×1 m的纤网沙障(材料使用寿命10年),网格中有一边垂直于主风向。

3. 2. 4 鹅卵石沙障

利用附近河滩地的河卵石,选取粒径为 0.1~0.3 m, 用人工将鹅卵石在网状正方形线上单线紧密摆放,主带(横对风向的为主带)平行于主风向,沙丘表面形成1 m×1 m或2 m×1 m的鹅卵石沙障,沿沙丘横坡排列。

3. 3 工程固沙模式下灌木造林及丘间地造林模式 3. 3. 1 工程固沙模式下灌木造林

在流动沙丘区工程固沙沙障方格内来风端或角内,采用种子直播或容器育苗造林。沙障可为种子和幼苗提供相对稳定的避难场所,待几年后沙障腐烂时,植物已具备固定流沙的能力。种子直播造林在5月进行,播种深度在干沙层下3~5 cm处,树种有梭梭、柽柳、沙蒿、沙枣等。容器育苗采用2~3月苗龄的幼苗,于6月中旬定植前炼苗10天,定植部位同种子直播。为提高在严酷的沙丘环境下的幼苗成活率,育苗时应增大播种量,容器苗出圃时至少有5株幼苗,形成丛生状。适合容器育苗的树种有甘蒙锦鸡儿、杨柴、花棒等。

3. 3. 2 丘间地造林

在丘间低地、沙丘群间的平坦滩地,采用大苗深栽的方式营造固沙片林,选用3年生大苗,挖大坑、深坑,深栽50 cm,可提高根系吸收水分的范围及能力,株行距3 m×3 m,树种可选择柽柳、梭梭、沙棘等。

4 结果与分析

4. 1 沙漠绿洲边缘人工抚育模式

通过封育、保护和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体系,给天然植被和适生树种以恢复生长和繁殖更新的机会,形成林分稳定的防风固沙林网,即改变了地形地貌,而且使绿洲边缘植被覆盖度增加30%~60%。防风与固沙结合,保护沙漠绿洲免受风沙危害,而且能够改善绿洲生态环境,缓解和扭转土地的沙化进程。

4. 2 流动沙区工程固沙模式

各类沙障由于设置方法与材料的不同,对风沙的治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沙障对流沙的沉积量及对风沙流拦截效果不同。高立式沙障以其空间优势,沉积量明显优于其他沙障。阻沙效果为花杆高立式沙障>玉米杆高立式沙障>葵花杆高立式沙障>植物纤维固沙网沙障>草方格沙障>鹅卵石沙障。单位面积阻沙成本为鹅卵石沙障>植物纤维固沙网沙障>草方格沙障>玉米杆高立式沙障>葵花杆高立式沙障>花杆高立式沙障。鹅卵石和植物纤维固沙网等无机物沙障投入大,不易分解,与生物、草方格、葵花杆、花杆固沙效果对比并没有显著提高。综合以上分析得出:花杆高立式沙障和玉米杆高立式沙障在当地阻沙效果较好,单位阻沙成本也较低。因此,选择高大、不易折、柔软、有丰富侧枝的材料作为沙障,阻沙固沙效果更加明显。

4. 3 工程固沙模式下灌木造林及丘间地造林模式

工程固沙模式防沙固沙效果明显,但使用寿命短、设置成本高,一旦失去功效,流沙将再次席卷而来。在工程固沙模式下灌木造林治沙,不仅能改良沙地土壤,而且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为灌木生长提供适生条件,待固沙材料失去效用,灌木已能接替工程措施发挥防沙治沙效果。随着灌木的生长发育,生态环境将逐渐得到改善,且沙生植被恢复了生长和繁殖更新,生物多样性逐渐形成。丘间地采用大苗深栽多埋的方式造林,使得根系吸收水分的范围及能力大大提升,地上少露使树苗成活发芽阶段的水分蒸腾量明显减少,显著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并且在荒漠区防沙固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模式及成效评价

荒漠化治理是一项治理难度大、周期长、见效慢、投资高、技术性强的系统工作。本模式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当地大量、简单、适用的固沙材料,抚育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防沙固沙林带,并创造适生条件,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形成综合防护体系,显著降低了风沙流动速度和绿洲风沙危害。通过此防沙治沙优化模式的示范研究,可以为酒泉沙区和同类地区沙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徐先英, 孙保平, 唐进年, 等. 干旱荒漠风沙区沙化土地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以古浪县黄花滩治沙示范区为例[J]. 中国沙漠, 2007, 27(4): 539-545.

[2] 杨占武. 青海高寒干旱区三种治理模式探讨[J]. 青海农林科技, 2004(3): 42 - 45.

[3] 孙涛, 刘虎俊, 朱国庆, 等. 3种机械沙障防风固沙功能的时效性[J]. 水土保持学报, 2012(4): 12 - 16.

沙漠绿化工程例7

今年6月17日是第十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为“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中国的主题是“不要让我们的未来干枯”,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与生命关系的清醒认识,推动防治荒漠化的自觉行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和鼓励公众参与。

土地荒漠化被喻为“地球癌症”。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近3600万平方公里。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仍呈扩展态势。土地荒漠化引发了沙区群众流离失所、人们生活日益贫困、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它不仅吞噬着古老的人类文明,而且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今,荒漠化已经成为人类在环境领域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荒漠化的进逼使可以供人类惬意生活的环境逐渐缩小,必须引起了人类社会的极大关注。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防治荒漠化被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大会成立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谈判委员会。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第四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33%,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困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就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建设防风固沙林带。1978年开始实施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1991年启动了全国防沙治沙工程,20世纪末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近年来,仅中央政府每年用于荒漠化防治的资金就达数十亿美元。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净减少1717平方公里。与2004年相比,轻度荒漠化土地增加3.47万平方公里,中度荒漠化土地减少1.69万平方公里,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0.68万平方公里,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2.34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由2004年的17.03%提高到2009年的17.63%,植物种类逐步增加,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有效改善,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减少。随着沙区生态承载力的提高,农牧业生产条件开始好转,经济林果、中药材、灌草饲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和沙区产业结构调整。

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一是坚持尊重自然。认真落实禁止滥开垦、禁止滥放牧、禁止滥樵采的措施,实行封禁保护制度,充分发挥荒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二是坚持工程治理。在适宜治理的区域,先后启动了一批部级和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加快恢复沙区林草植被。三是坚持社会参与。按照“谁治理、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严格保护治理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投入者得其利、治理者受其益。四是坚持科学防治。坚持分类指导、因害设防,乔灌草相结合,总结推广了100多项实用技术。五是坚持政府扶持。国家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一些地方建立了防沙治沙财政补助政策。六是坚持典型带动。国家树立了一大批防沙治沙典型,对石光银、王有德、牛玉琴、殷玉珍等治沙先进人物进行了表彰奖励,以榜样的力量推动防沙治沙工作。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迪亚洛说,中国是世界上履行公约成效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中国在防治荒漠化的政策、立法、监测和工程治理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堪称世界典范。

大工程产生大效果

“老蒋,敬你一杯,感谢你们老两口对6000亩梭梭林的保护,一有时间我就再来看你们,一起喝两杯。”新疆自治区吉木萨尔县政协副主席马学智对负责沙漠深处梭梭林看护的护林员蒋根成说。蒋根成和老伴成存兰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里看守梭梭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老两口住在三岔口林业管护站里,周围是茫茫荒漠和一片片的梭梭。

“沙漠里有狼,也有狐狸等,我们太阳落山就把门关紧,不再出去,否则碰上狼群就麻烦了。在白天老蒋出去巡视,我就给他带上一些鞭炮,遇到狼群可以用鞭炮驱散它们。”成存兰讲述着自己一天的生活。

正是因为有了蒋根成夫妇这样的人,中国的防沙治沙事业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0年前,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共和国新一轮治沙战役全面打响,在人们惊叹、怀疑的目光中,中国人防沙治沙的雄心和决心展示在世人面前。在共和国北部40%的版图内掀起了一场防沙治沙的人民战争。

三北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和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平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已经走过35年,生动地反映了我国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奋斗历程。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北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初期,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批准组建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并将工程列为国家重点项目,由国家拨专款实施。所有这些,为三北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北工程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成功典范。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500多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2.4%,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14.4亿立方米,在祖国北方构筑了一道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明显减轻。工程区27.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500平方公里,长期扩展的趋势得到扭转;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6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重点治理区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开始“双下降”,入黄泥沙量年均减少4亿吨左右;营造农防林253万公顷,工程区农田林网化程度达68%以上,2248万公顷农田得到有效庇护,每年粮食因此增产100亿公斤。同时,工程区建成了一批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饲料林基地,木材等林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种植业、养殖业、流通业和生态旅游业等蓬勃发展,一些地区农民涉林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三北工程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被誉为“改造大自然的伟大壮举”。

为了遏制频繁侵袭京畿重地的风沙,200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先期试点展开。通过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封沙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草地治理等生物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措施,尽快恢复北京周围地区的林草植被,解决首都的风沙危害问题。

经过12年的持续治理,目前工程区已初步形成“人畜下山,让草灌长起来;封山禁牧,让山川绿起来;舍饲圈养,让农民富起来;产业发展,让经济强起来”的发展格局。

据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1999?2009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涉及的5省沙化土地总面积减少116.3万公顷,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2.56%。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工程区林草植被迅速增加,生态效益不断显现,森林碳汇明显增加。

1999年,为改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状况,中国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开始,在全国25个省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水土流失严重,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生态地位重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沙化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继续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的重点工程。

在工程实施中,国家实行资金和粮食补助制度,在一定期限内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补助(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每年补助原粮分别为150公斤和100公斤,生活补助费20元)。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2894.4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926.4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698万公顷,封山育林270万公顷。使占国土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了3个多百分点。

中国“十二五规划”要求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重点治理25度以上坡耕地。据测算,退耕还林工程中国总投入将有4300多亿元。退耕还林对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实施退耕和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工程带动了大投入,大投入产生了大效果。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由于有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投入,取得了重大成绩。根据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监测结果,与2004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2454平方公里,年均减少2491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呈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净减少,局部地区仍在扩展的局面。

一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由扩展转变为持续净减少。荒漠化历次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以前,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呈扩展趋势,年均增加10425平方公里;2000?2004年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实现净减少,年均净减少7585平方公里;2005?2009年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继续保持净减少,5年间净减少12454平方公里,年均净减少2491平方公里。

二是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持续减轻。与2004年相比,中度荒漠化土地减少1.69万平方公里,重度减少6800平方公里,极重度减少2.34万平方公里;中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9906平方公里,重度减少1.04万平方公里,极重度减少1.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中,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减少7084平方公里,固定沙地在沙化土地中的比重由2004年的15.7%上升到2009年16.06%。

三是植被状况进一步改善。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由2004年的17.03%提高为2009年的17.63%,5年间提高了0.60%,植被盖度50%以上的沙化土地面积增加1.03万平方公里,盖度小于10%的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36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重点保护治理区植物种类明显增加,植被群落稳定性增强。在京津风沙源工程范围的典型草原区,未治理区域多样性指数仅为1.80,治理区域达到2.13。

四是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等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京津工程区为例,与2001年相比,土壤风蚀总量减少5.2亿吨,减幅达44%;土壤水蚀总量减少2.87亿吨,减幅达82%;地表释尘量减少1352万吨,减幅达43.3%。有效减缓了沙尘天气对京津地区的影响。

科学防治 沙中淘金

党的十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作为党的重大行动纲领写入,这在世界政党发展史和执政史上还是第一次。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必须切实担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十报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荒漠地区蕴藏着天然特有品种和品质的经济植物、动物和药材,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一个独特的子系统,由荒漠地区各类生物和环境构成的陆地荒漠生态系统,在保障着全球41.3%陆地面积和20亿人口生存的同时,还为人类保存了许多特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人类提供了独有的丰富奇异的自然景观。荒漠生态系统,既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脆弱带,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生态类型。

我们所说的防治荒漠化是指人类对荒漠生态系统的边缘进行干预,使之不再扩展,并通过以沙为原料的产业化造福人类。

今年3月21日颁布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目标任务是,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加大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面保护林草植被,积极预防土地沙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规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11?2015年为第一阶段,2016?2020年为第二阶段,10年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其中第一阶段1000万公顷,第二阶段1000万公顷。到2020年,使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这是我国进一步提出的防沙治沙的明确目标与任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防沙治沙的决心和信心,但我们必须明白防沙治沙工作就是摸清荒漠的脾气,对症下药,让它按照自然的生态法则衍变发展。只有这样沙漠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变得越来越温顺,我们的家园也才会越来越安宁。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暖季不下雨,冬雪渺无踪”。这是内蒙古乌海曾经的真实写照。乌海市位于乌兰布和、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交汇处,干旱少雨,风蚀严重,生态脆弱。天然林资源少,地表植被稀疏,类型简单,1976年,植被平均盖度仅为25%,森林覆盖率不到0.3%。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乌海市人民年复一年,与风沙灾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经过近30年的努力,昔日的沙海变成了绿洲,星罗棋布的葡萄园、纵横交错的通道林、大片大片的梭梭林、柠条林向人们展示着一个充满希望、充满遐想的绿色之洲。

长期以来,乌海市重复着“年年栽树不见树”这样一条恶性循环的道路。年降水量不足16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3500毫米,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发展自己的生态林业一直困扰着乌海人,树种的选择、灌溉的方式、后期的管护等,不断摸索中,最终依靠科技植树,为乌海造林开启了一扇大门。

今天的乌海,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由于科学治沙,昔日的沙海已经被星罗棋布的葡萄园、纵横交错的通道林和大片的梭梭、柠条林所代替,成为人们眼中的“绿色之海”、“希望之海”。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纪检组长李树平说,内蒙古始终把科学治沙放在首位,充分遵循自然规律,研究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和技术,为提高防治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内蒙古的自然气候特征,加大了以抗旱造林为主的林业适用技术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防沙治沙专业队伍。

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所属的奈曼旗、库伦旗和科左后旗这三个防沙治沙重点地区,记者切身感受到了沙漠化为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一片片连绵不绝的沙丘,光秃秃的泛着白光,风在远处走过,一层层的沙子便拖着长长的尾巴跳起舞蹈。过去提起沙漠,记者的意识中还只是想到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显得那么遥远,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怎么也不敢相信距离北京仅仅300多公里的地方就有这么大面积的流动沙丘和沉寂的荒漠。

通辽市林业局林敬春告诉记者,“沙子堆平房,毛驴上了房”是通辽很多乡镇苏木农民经历过的沙漠化灾害,所以这里的民众对防沙治沙的热情都非常高,因为他们知道治理沙漠是为了自己出门不吃沙,庄稼能多打。

通辽市在治理策略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平缓的沙地推行“乔木网、灌木带、优质牧草中间盖”模式;在起伏较大的固定沙地推行生物经济圈、近自然林模式;流动、半流动沙地则推行植物再生沙障模式;在浅山丘陵地区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生态经济沟模式。

在运行机制上,通辽市实施了“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允许继承和转让”的政策,在科尔沁沙地的治理上推行承包、租赁、拍卖、公司化治理开发等多种治理方式,鼓励社会各界承包沙地和荒山,兴办私营林场,逐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及各种非公有制组织共同投资造林的治理开发机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通辽穿沙公路被誉为老百姓的幸福路。穿沙公路顾名思义就是穿越沙漠的公路。在沙漠中修建一条公路的难度有多大,一条穿过沙漠的公路能为居住在沙漠中的人民带来怎样的生活改变?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在库伦旗一条2001年完工的公路上得到了验证。在库伦旗林业局副局长曲成刚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1999年动工,2001年竣工的茫三线穿沙公路上。这里已经没有了流动沙丘的单一色调,进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乔木林、灌木丛、沙草已经覆盖了起伏的沙丘,一些柠条鹅黄的小花让人的心情愉悦。在一个高大的沙丘上远眺,茫三线穿沙公路像一个绿色的扁担,挑起了两边向沙漠延伸的绿色植物。微风吹过,已见不到沙尘扬起,看到的是草木轻松的摇摆,沙丘安详的睡卧。曲成刚对记者说,茫三线穿沙公路综合防沙治沙面积可达42万亩。这条路可以说是一条防沙治沙路,也可以说是一条农牧民的致富路。这条路修通以后,身处沙漠腹地的茫汉村就是猪肉的价格都比修通前平均一斤多卖5毛钱。

通过卫星遥感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在北纬42°02′?42°36′、东经116°51′?117°39′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河北省最北部,有一处集中连片的绿色与周边灰黄色相连的地区,这就是塞罕坝。这里过去曾经水草丰美、树木苍翠。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始森林荡然无存,美丽的高岭变成了白沙弥天、林木稀疏的茫茫塞外荒原,有风吹过都是飞沙走石,对面不见人。

1962年,原林业部在这片荒原上建立了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始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几代塞罕坝林场干部职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如今,塞罕坝林场森林覆盖率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79.4%,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每年可采木材10多万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不仅当地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年降水量由417毫米增加到530毫米,而且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为京津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塞罕坝人依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牺牲了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将荒漠变为绿洲,把风沙锁在塞外,在高原上筑起了一座绿色丰碑。这全是塞罕坝人尊重自然规律,依靠科学技术的结果。

塞罕坝机械林场下属的三道河口林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三道河口都是沙地,造林难度相当大。在生产过程中,他们创新造林方式,在沙地实行沙棘带状密植和黄柳分根压条造林;适宜地块实行十行造一行一穴双株,雨季带坨补植的备补苗方式;抗旱保墒能力低的地块实行大规格容器桶造林。

在一个造林作业区,记者看到一棵棵樟子松树苗艰难地生长在沙地中,由于缺水,针叶末梢有的已经干枯。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王副科长告诉记者:“沙地造林的难度之大,人们难以想象。塞罕坝的林子多数都是在这样的立地条件上建起来的,塞罕坝人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沙地渗水性能好,就一次次挑水多浇;小苗不好成活,就换大苗。因此,塞罕坝林场不仅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且为生态造林,付出的成本也相当高。”

科学防沙治沙是提高治沙效率的重要手段,我国各级政府都加大科技投入,以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也对防治荒漠化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全国政协人口与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江泽慧认为,在中国西部土地退化防治过程中,应突出土地退化防治政策与机制创新。建立多目标管理、多部门参与、全方位互动的统筹协调机制,“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农民受益”的公私伙伴关系合作模式,“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的市场运作机制,基于生态、经济、社会效率的土地退化防治成本效益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扶贫开发等政策保障支持。这些新机制,将为政府决策、企业和社会广泛融入,以及农牧民参与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龙永枢认为,当前防治荒漠化和沙尘暴需要重视五大问题: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防治荒漠化和沙尘暴要加强多学科合作研究;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结合;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实施防治结合的战略;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要加大制度创新与治理投入力度。

他认为,荒漠化扩展,沙尘暴肆虐,最根本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出了问题。防是治本之道,主要指防止人类活动的负面环境效应,因此必须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合理利用地方资源,建立适宜的产业结构;治是应急之路,主要指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对已经荒漠化了的土地进行生态重建和恢复。只有防治结合,才能标本兼治。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认为,荒漠化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的作用。二要因地制宜,实施荒漠生态系统建设。三要运用物质利益驱动原则,激发全社会荒漠化防治的原动力。

在谈到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着力提高荒漠化防治成效时,刘拓说,要大力鼓励有关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开展荒漠化防治科技创新研究,针对关键疑难技术问题开展多部门、多学科联合攻关,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强现有科研成果的集成、组装和加工,加快防沙治沙实用技术研发,促进防沙治沙科研成果转化、升级。建立防沙治沙实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鼓励科研人员深入防沙治沙一线,解决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以沙致富 生态与民生双赢

2012年6月17号,联合国UNCCD官员在实地考察了亿利资源治理的库布其沙漠之后,在世界荒漠化日上提出了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世界土地荒漠化零增长。UNCCD负责人说,提出这个目标的灵感来自于中国库布其沙漠亿利资源治沙模式的成果。亿利资源集团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二十多年创造了5000多平方公里绿洲,而且发展了沙漠新能源、新材料、天然药业等沙漠绿色经济,惠及了十几万人的生活和生产,特别是在沙漠中改良了一定规模的可利用耕地,发展了沙漠现代农业,实现了沙漠耕地的正增长。

众所周知,荒漠化的一个主因就是人类不当的行为所致,那么如何将生态治理和相关产业有机结合,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无疑已经成为这个时代防沙治沙寻求的战略方向。20多年前,中国科技泰斗钱学森就曾满怀期待预言:西部中国16亿亩的沙漠戈壁将会为共和国生长出几十亿财富。

在我国,沙区往往是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当地的经济,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一般都相对较低。要想更好地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必须首先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只有大家富起来,才能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防沙治沙中去。

目前,为了实现防沙治沙的可持续发展,在防沙治沙实践中,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沙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沙区特色产业。特别是注重扶持发展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沙产业开发项目,带动沙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作为中国第一家以“沙产业反哺治沙”而闻名国内外的亿利资源沙产业集团,是由亿利资源集团下属的沙产业事业部改组而成。作为一个集荒漠化防治、生态建设、黄河保护、沙产业发展、新能源开发、国际会议以及沙区百姓致富“七位一体”的产业链,其形成可以说整合了亿利资源全部沙产业相关公司,成功的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依托亿利资源沙产业的平台,实现了品牌的集聚效应。在开辟出一条特色沙产业之路的同时,亿利资源也真正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其品牌价值也由此节节攀升。

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告诉记者,亿利资源率先实现了变废为宝,变沙害为沙利。他们在库布其沙漠探索出产业化治沙的新思路,并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由贫瘠荒漠向绿色产业的转变,开发了沙漠旅游、沙漠中草药种植加工、沙漠新能源等多种沙漠生态产业。可以说在防治荒漠化进程中,亿利资源走到了世界

前列。

在北京中关村有这样一家公司,它们以沙为原料,通过技术创新,加工成各种各样对人类有益的砂产品,系统集成 “以砂精铸、以砂增油、以砂兴水、以砂治沙、以砂建筑、以砂兴农”为代表的解决方案,在精密铸造、石油开采、生态建筑、现代农业等领域在同行业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已形成一个具有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砂产业。它就是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05年,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秦升益有效解决了传统的通过孔隙透水易被灰尘堵塞的技术难题,首创出“生泰砂透水砖”及配套技术产品,参加了“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总书记在展位前仔细了解了产品情况并且看完了透水演示后,刚走出几步后又回过头来问:“这种砖透水了,粘结层的透水问题也解决了,但怎样才能让砖里渗出的水很快渗透到土壤里?”

总书记提出这样专业的技术问题,让秦升益敬佩不已,他马上解释说:“水的表面张力被破坏后有一种惯性,遇到地面仍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所以能渗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展览会后,中央各大媒体报道了秦升益的透水砖。很快,仁创接到了来自各地的30亿

大单。

而秦升益并不满足,他的目标是环保的沙制家具、看不到钢筋水泥的沙造楼房。现在,在密云生产基地,一幢二层小楼拔地而起,从门窗,到天花板、地基,所有的所有,全是以沙为原料,它是秦升益梦想的雏形。

“钱学森先生曾提出‘沙产业’理念,我们如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沙产业’发展到‘砂产业’,开创出了一个以用砂为标志的工业型战略性新兴产业。”仁创集团董事长秦升益语气中透着掩饰不住的激情。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中心,防沙固沙全靠满地的沙柳、旱柳、柠条等土生的树种。由于过去没有加工手段,农牧民只能守着绿地受穷。近几年,乌审旗狠抓林沙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刨花板、沙柳切片、饲料加工、生物质发电等生态产业。当地百姓说:“荒沙我治理以后,柳高竿盖房子也是钱,再一个沙柳平茬以后卖给刨花板厂也是钱。原来当柴烧的土灌木现在很抢手,过去没人要的荒沙地现在也值钱了。”

沙漠绿化工程例8

但舆论宣传很长一段时间把它和愚公移山、改天换地的“农业学大寨”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印象中它的经验就成了革命精神和冲天干劲。近几年来,我们追寻乌审召人“改造沙漠、建设草原”的足迹,反思他们的成绩,领略他们的贡献,研究他们的突破,发现他们的观点创新、理论创新和模式创新都在全国领先一步。他们从自发到自觉的科学发展观,不但符合我国西部沙区的实际,而且符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完全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从更深和更实的层次看,乌审召人首创的三个模式,即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的绿化治沙模式,治理沙漠、建设草原的双赢用沙模式和以绿为荣、以人为本的科学管沙模式,给我们展示的已经是沙漠的新经济、环保的新思维、牧区的新蓝图、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未来。50多年过去了,“牧区大寨”乌审召的经验不仅没有过时,而是历久弥珍,很有必要予以再认识、再总结、再宣传。

(一)发现并总结规律,坚持“乔灌草结合,灌草为主”的绿化治沙模式

乌审召公社位于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地南部,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毒草疯长,牲畜锐减,既是沙害重灾区,又是蒙古族聚居区。在自然灾害面前,乌审召人变被动的防、堵、逃,为积极的治、用、管,不拘泥于上级文件,不局限于部门陈规,冲破条块分割,坚持林牧互补,用进取的态度、实用的观点、苦干加巧干的精神,从实践升华理论的思维,总结出了中国特色的生物固沙科学方法:“前挡后拉、穿靴戴帽、栽种补护、撵沙造林”;“封飞造结合、片网带结合、草灌乔结合”。他们发明的“水、草、林、料四配套”的草库伦,为划区轮牧找到了因地制宜、廉价高效的绿色墙体材料和家庭牧场模式。他们试验、示范的“种草、种树、种灌木”已成为乌审旗的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成功样板。“十五”期间,乌审旗种树种灌木的绿化面积平均每年以40万亩的速度推进,其中沙柳、杨柴、柠条等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乡土灌木树种唱了主角,高达80%。截至2006年8月,全旗475万亩森林资源中,灌木林近420万亩,比例高达88.5%,包括沙柳220万亩、杨柴40万亩、柠条106万亩、天然沙地柏35万亩,全旗灌木林用之中,向沙漠要资源总量位居鄂尔多斯市之首。

(二)有效治理并利用,坚持“治理沙漠与建设草原结合”的双赢用沙模式

在国土资源的利用和再利用方面,乌审召人在我国沙区首先提出了“治沙”是为了“用沙”的观点,变人与环境的对抗性思维为顺应性思维,生态生计兼顾,寓环境保护于科学要草、要畜、要粮、要钱。1965年11月25日乌兰夫主席题词号召 “学习乌审召人愚公移山、改造沙漠、建设草原、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1965年12月2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乌审召人的所作所为,是我国“牧区的一个历史性变革”,他们“改造沙漠、建设草原”的伟大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必由之路”。《内蒙古日报》1965年12月3日报道乌审召事迹时赞扬:乌审召人自1958年以来,“把成百个沙丘变了样,在几十万亩牧场上铲除了毒草,把十多万亩牧场上的积水排了出去,在大片牧场上实行封滩育草,并建设成2900多亩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饲料基地”,找回了绿色,也重建了家园。当时乌审召公社总人口2800人,劳动力不足1400人,面对恶劣的环境,依靠集体的力量,创造了敢于治理、善于利用的业绩,真是了不起。“牧区大寨”的代表人物是布日都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宝日勒岱同志,当时只有20岁!国家重视乌审召经验,1977年8月,派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黄兆华教授率领的专家组,总结并向联合国呈送了题为《治理沙漠建设草原——内蒙古乌审旗乌审召治沙经验总结》的报告。随后乌审召接待了联合国组织的16个国家的专家、官员来华考察学习。1966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元帅,陪慕名而来的国际友人乘直升飞机考察乌审召治沙用沙成就,高兴地留下了充满自豪的四句诗:“治沙种草获胜利,牧业农业大向前,马里贵宾来参观,乌审召美名天下传!”

(三)以绿为荣,以人为本,坚持“以工哺牧,富民强镇”的科学管沙模式

西部大开发实际是民族地区大开发、大发展。生态建设是重点,沙漠化防治是难点,沙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是焦点。突破口是产业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是国家花钱买生态,是有期限的。如何把政策动力转变为政策动力与市场动力结合,建立“造血”而不是“输血”的长效机制,用创新思路保证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一个涉及“三农” (“三牧”)即农村(牧区)稳定、农业(牧业)增效、农民(牧民)增收的全国性的大问题,乌审召为破解这个问题做出了新贡献。

宝日勒岱同志在《我眼中的钱学森沙产业》的回忆录中说,他作为蒙古族人大代表和党代表,有幸在北京开会,多次见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老亲切地称她是“宝日”,建议她看清沙漠的优势劣势,发展节水的阳光产业,搞“草畜工贸四结合”的沙产业,让牧区绿起来更要富起来。乌审召人响应钱老号召,在全国建立起第一个牧区的沙产业协会,叫“鄂尔多斯乌审沙产业协会”,把发展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当作“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的创新后续主导产业。

现在,乌审召不但以地上有绿草原而高兴,而且以地下有新宝藏而自豪。他们明确提出“生态立镇、工业强镇、开放兴镇、文化塑镇”,做出了整体规划,优化了经济布局,转变了增长方式,调整了产业结构。树立了“要就业,抓工业”、“若要富,先修路”的新思路,搞起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化工园区,把天然碱、天然气和矿泉水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打开山门,吸引外地资金,全力推动500万吨级天然气化工基地建设,提升工业反哺农牧业的能力,还经过严格论证批准,让北京维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今儒投资有限公司出资组建的我国第一家以沙生灌木为原料的“绿色电力”——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在乌审召落户。镇党委书记苏雅拉吉日嘎拉同志说得好:“我们的一切努力只为着一个目的:用绿色理念、绿色经济和绿色标准打造新世纪‘绿色乌审召’的金字招牌。”

“十五”期末,乌审召镇地区生产总值8.5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775.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9500元,农牧民人均收入4701元。到2006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已达12亿元,增长3.42亿元;财政收入已完成2832.1万元,增长1056.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00元,增长2000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5267元,增长561元,都比“十五”有大幅提高,都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乌审召经验的现代意义

(一)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利用,不能离开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参与

联合国非洲“萨赫勒运动”所以收效甚微,就是因为西方专家把自己当作“救世主”,从愿望出发,搞纸上谈兵、贪大求洋、好高鹜远,把样子项目变成了影子项目,劳民伤财。

治沙的根本动力是沙区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他们对沙患感受最深,对治沙积极性最高,对沙漠的脾气摸得最透,对治沙的规律认得最准。

中国乌审召的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摸清楚沙子怕什么。牧民们经过多年的观察、试验、比较,发现流沙有“三怕”——怕水、怕草、怕灌木。他们发现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之间有绿洲,沙漠腹地有高度耐旱、耐寒、耐盐碱的乡土树种灌木、半灌木。治流沙不能对着干,而要顺势来。种灌木要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先给沙丘“穿靴”,后给沙丘“戴帽”;先戴“绿帽”,后戴“花帽”(有的沙生植物是开花的),一块一块吃掉,积小胜为大胜。在年平均降雨量不足350毫米的沙区,即使地下水位较高,也不要首选乔木,而要乔灌草结合,灌草为主,以保证成活率、成林率、成材率。宝日勒岱同志说,我们牧民发现的这些土办法就是治沙必须遵循的大道理:以水为先、以水为限、循序渐进、适树适种。

(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利用,不能离开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

不能满足于技术层面的现代化和森林覆盖的高指标,而要变生态效益的第一和唯一为保护优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兼顾。不能为绿而绿,而要为用而种。牲畜不爱吃的灌木和草少种,市场效益好的多种。一年一茬的牧草少种,一年几茬的牧草多种。不能以绿色画句号,要见沙更要见人。有污染的项目再大也不要,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项目才受重视。让绿起来和富起来两个车轮一起转。

乌审召的经验“治沙种草获胜利”所以宝贵,是因为沙漠增绿了,资源增值了,“牧业、农业大向前”了,农牧民靠沙产业与市场对接了,收入增加了。生物链变成了经济链、效益链、致富链、价值链,农牧民才有了奔头,可持续才有了保证,牧区发展才有了后劲。这才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三)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利用,不能离开科学理论、创新思想的指导

必须按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为未来着想,为人类造福。钱学森先生说,沙产业就是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面向市场、创造财富的沙业系统工程。这项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理论,在乌审召人的科学用沙、产业扶贫、城乡一体、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实践中已受到了重视,得到了印证和完善。这说明换一种思维看沙漠,沙漠资源就能孕育新经济,打造新优势。中国的经验终将证明:沙漠地区是解决未来人类生存的新空间。与其到月球上找居住之地,不如在地球上用好沙漠,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沙漠,用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家园。

(四)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利用,不能离开生态小康、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

沙漠绿化工程例9

中图分类号 S7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216-01

马路滩林业总场成立于2001年10月,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下辖土门、马路滩、大靖、海子滩4个分场,4个分场分布在生态区位十分脆弱的腾格里沙漠前沿,主要承担着防沙治沙,保护沙漠前沿农田村庄的公益性工作。现有职工227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6名(高级职称7名、中级职称26名、初级职称33名),林场总经营面积7.95万hm2。

1 建设成效

总场自2002年实施三北工程建设,20年累计完成防风固沙造林2 825.76 hm2,农田防护林60.33 hm2,封沙育林(草)7 826.67 hm2,实施了沙漠沿线渠、路、林、田相配套的农田防护林建设,构筑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森林覆盖率由1.3%提高到9.26%,沙漠前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三北工程在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1 生态效益

三北工程实施以来,马路滩林业总场始终按照“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指导思想,在树种选择、造林部位、造林方式、密度配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推动乡村造林提供了技术支撑,形成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封管造并举、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套的完整的治沙规范技术[1]。建立的防护林体系对沙区、平原区治理成效显著,并拓宽了人们的生存空间,改善了农田小气候。使地处沙漠前沿的马路滩、白板滩、双槽沙、红柳湾、三板滩等风沙口得到了有效治理,为“五滩”开发和黄灌区开发建设建立了生态屏障,有效保护了农田面积逾1.33万hm2,为全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1.2 经济效益

工程建设中,总场采用以经济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思想,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逐步由单纯的生态型林业向生态经济型林业过渡[2],形成了名优新特林果基地及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程、经济林基地及葡萄产业化经营、沙漠生态旅游等产业化建设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林业产业化建设进程。

1.2.1 马路滩林果良种基地建设。总场下辖的马路滩林场,1991年被省林业厅、省三北局列为沙区林果良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试验场,共定植以美国蛇果系和日本富士系为主的脱毒、矮化短枝型新品种266.67 hm2,建立良种繁育圃20 hm2,引进国内外经济林新品68个。开发区全部采用以色列高新滴灌工程,不仅为古浪县发展名、优、新、特经济林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而且也为沙区振兴经济,发展“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漠产业,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1.2.2 经济林基地及葡萄产业化经营。林场在保护沙区原有植被和维持沙区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利用已开发的土地和沙漠丘间低地定植酿造葡萄达333.33 hm2,130万株以上,对古浪县沙漠产业开发和葡萄产业化发展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

1.2.3 建成马路滩沙漠生态旅游区。在突出绿色与文明,和谐与生态的前提下,依据马路滩独特的大漠原始自然景观,防沙治沙成果和高效农业种植为基本框架,建立了马路滩沙漠生态旅游区,形成以农业观光、治沙成果展示、原生态沙漠自然风光三大景区,确定了以生态休闲地带、生态文化地带、治沙成果展示地带、沙漠动感地带和绿色行动地带为骨架沙漠生态旅游。旅游区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达6万人次以上,成为古浪旅游业对外开放的窗口。

1.3 社会效益

自三北工程实施以来,紧紧围绕“以营林为基础,大力造林,强化管护”的方针,以“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为主攻方向,实现“增资源,增活力,增效益”为目标,成功启动了“腾格里沙漠绿色行动”,发起了在“沙漠栽棵树”的活动,倡议各单位和领导干部参与绿色行动,共同建设绿色家园。通过营林造林,改善了古浪县的生态环境,美化了人居环境,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好评[3]。

2 主要做法

2.1 突出生态效益,创新治理模式

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林场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原则,实施“乔灌草结合、封管造并举、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配套”的治理措施,坚持不懈地实行沙漠生态综合治理。培育了特色产业,激发了沙漠产业发展的活力,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效益突出的马路滩治沙模式。

2.2 实施项目拉动,扩大生态治理

林场先后实施了以色列节水滴灌工程、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日元贷款风沙治理项目以及生态公益林等项目。通过项目的拉动,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治理效果明显提高,对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扩大沙漠治理范围,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3 依靠科技,提高防沙治沙的综合效益

林场不断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成果,使林业科技始终贯穿防风治沙的全过程[4]。研究探索了大苗深栽、泥浆磷肥沾根、地膜包根、落水栽植、一株树一把草等旱作造林技术。在农田防护林建设上,按照大区域、小方格的方式,选择定植抗病虫害能力强、耐瘠薄、耐寒耐旱的刺槐、樟子松、红柳等树种并配套节水灌溉等措施,种植高效蔬菜、中药材,建立沙漠生态经济圈模式,使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得到提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3 参考文献

[1] 于丽政,李卫忠,何婧娜.宁夏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效与问题研究[J].西北林学院,2008(4):228-232.

沙漠绿化工程例10

中图分类号 S7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117-02

绿洲系指沙漠式荒漠内岛状分布的绿色区域,是在一定水源供给的条件下或经人工开发形成的,也是沙漠式荒漠中通过人工灌溉,农牧业较发达的地方。绿洲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的输入、输出以及贮存促进其发展演化,从绿洲的演化历史来看,绿洲可分为原始绿洲阶段、古绿洲阶段、现绿洲阶段及新绿洲阶段。榆林沙区的新绿洲一般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兴修水利,引水拉沙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发展起来的绿洲,习惯上也称新灌区,多分布在滩地和河谷川道区。榆林市沙漠绿洲只占整个沙区不到40%的面积,但是70%为农用地面积,其中沙区95%的耕地面积分布绿洲内,居住着该地区95%以上的人口,当地农业开发、工业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都集中于这些地区。

榆林沙区绿洲地处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与陕北黄土高原接触地带,自然地理景观为半干旱干草原,大陆性明显的干草原气候是本区环境的最突出特征之一,年均气温7.9~8.6℃,≥l0℃积温3 524.2~3 774.1℃,降水量390~450mm,蒸发量2 092~2 506mm,是降水量的5~6倍;受蒙古高压的影响,多风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剥蚀为主的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地和覆沙黄土丘陵沟壑区为本区最基本的三大地貌类型。榆林沙区总面积224hm2,其中沙地占57.32%,沙盖黄土丘陵占21.92%,河谷川道和湖盆滩地占20.76%,榆林沙区的沙漠绿洲依河流水系和滩地呈条块状分布于沙漠之中,仅占总面积的16.5%。

1 榆林沙区绿洲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榆林北部境内沙漠广布,热量充沛而水分不足,植被稀疏、生态系统脆弱,加上人口增长的压力等,使沙漠绿洲面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1.1 风沙危害严重 该区全年大部分时间为西北季风控制,干旱少雨多大风,年均风速2.3~3.5m/s,最大风速33m/s,由于风、旱同期,3~5月大风常形成沙尘暴,年均大风日数13.8~15.1d,每隔5~7a出现一次大旱,2005年因大风干旱,春小麦减产30%,营造的3a生樟子松6万多株全部死亡。干旱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出现次数多,导致禾苗枯死,秋季作物几乎颗粒无收。

1.2 沙区面积扩大 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地表广泛分布风沙源物质是形成沙漠化的自然因素,而过垦过牧等则是导致固定沙丘活化的又一主要原因。据观测资料,总的沙丘移动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移动,少者1~2m/a,多者3~5m/a,个别达7~15m/a,毛乌素沙地沙丘前移将对绿洲造成威胁;沙丘活化体积增大、丘间滩地缩小是毛乌素沙地土地沙漠化的一个主要形式。风沙入侵,新开滩地,为沙丘所环抱,旱改水地,亦处于沙丘包围之中,滩地缩小威胁着绿洲农业的稳定发展。

1.3 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处于恶性循环状态 由于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该区域“四料”紧缺,而燃料又是“四料”紧缺的关键。据调查资料,长期以来,榆林市能源供应中薪柴消费量30%以上是通过过量樵采获得的。水土流失加剧,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榆林市一年有4.5万t秸秆作为燃料烧掉,所含N、P、K相当于12.3万~16.5万t标准化肥,致使风沙等灾害加剧,土壤肥力降低,年复一年使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处于恶性循环状态之中。

2 沙漠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与示范

2.1 沙漠绿洲防护林体系示范区建设模式 根据榆林沙区绿洲的特点,在总结榆林沙区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适宜榆林沙区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榆阳区红石桥乡王连圪堵示范区,按照沙漠绿洲工程系统建设的有序配置,以绿洲为核心,向周边发展的模式:在绿洲建立封沙育草(灌)带式防风固沙林――绿洲边缘营造大型基干防风防沙林带或营造环滩林带――绿州内部营造“窄带林、小网格”的农田防护林网,林网内实行农林混作,并开展“四旁”植树――绿洲内外的零星小片夹荒地建立小片的经济林和大片薪炭林等。从绿洲到绿洲内部,根据不同生境和需要,构成一个多林种、多树种、多功能、多效益的带、片、网;防、经、用和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2.2 沙漠绿洲防护林体系示范区建设规模 该村自2006年沙漠绿洲科技示范区建设开始以来,林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至2010年春人工造林保存面积613.3hm2,占总面积的51%,其中防护林472.5hm2(包括针叶树樟子松、油松、侧柏、臭柏),用材林100hm2,经济林7.47hm2,肥料林33.3hm2。在绿洲沙区与绿洲交界处设置2条长8km,宽50~100m的乔、灌、草结合的防风基干林带,面积80hm2,栽植杨、柳,樟子松、油松、侧柏、臭柏、花棒、踏郎、柠条等。在沙区绿洲防护林建设中,新修306.7hm2水地配套工程为重点,共营造农田防护林带39条,总长42km,全村5个自然村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受保护农田面积580hm2,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1.4%,为农牧业的稳产高产发挥了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

3 绿洲防护林体系的生态经济效益

由于多林种构成沙漠绿洲防护林体系,各林种既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又具有内在密切联系,具有多方面的生态经济效益。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是以示范区的定位观测与面上调查相结合;野外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社会经济效益调查与专业实际测算相结合;应用工程数学理论及生态学观点定性的研究和定量的分析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积累各种科学数据,全面综合分析防护林体系的各种效益。

3.l 防护林体系小气候效益显著 防护林体系可控制沙源、阻截流沙,防止风蚀、沙埋,避免流沙危害绿洲农业。根据多年的研究表明,防护林体系内较无林地对照平均降低风速28.8%,降低表温度l.2℃,提高地温1.4℃,减少蒸发量20.3%;防护林体系较单一林网防风效能提高2.2%,空气相对湿度增加4.8%。

3.2 防护林体系土壤效应明显 防护林体系内较无林对照区增加积雪量80m3/667m2,提高土壤含水量1.69%~2.45%,增加有机质含量0.12%,增加有效N l2.6mg/kg,增加有效P 3.6mg/kg,增加有效K l6.7mg/kg,作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20%~40%。

3.3 防护林体系经济效益显著 沙漠绿洲示范区5a(2005-2010年)与造林初期(2005年)相比,年平均总产量增加1.5倍,总收入增加2.89倍,人均收入平均提高3.18倍,2009年人均收入达到3 000元,是2005年的2.5倍,林业总产值达32.10万元,产出是投入的2.5倍。

3.4 防护林体系抗衡自然灾害作用 2005-2010年的大风干旱及沙尘暴天气,据统计,4~5月,共出现大风沙暴和扬沙40次,其中6级以上的9次,8级以上的4次,扬沙21次,沙尘6次,给受灾地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据调查在榆林市王连圪堵和桑海则示范区地界范围,由于有防护林体系的庇护,农作物、渠道、果树等基本上未遭受损失,小麦产量平均达300kg/667m2以上;而在榆阳区芹河乡新建的农业开发区,由于没有防护林体系的防御,有相当一部分农田重新被沙压沙埋,约1/3的农作物颗粒无收,麦苗稀疏、低矮、发黄,受灾极为严重。

4 小结

榆林沙区沙漠绿洲科技示范区防护林体系建成后,不但显示出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自2009年以来,榆林市多次组织有关单位参观现场,全面推广这里的防护林体系和“一改、三化、八配套”的建设模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杨忠信,胡宏飞.沙漠绿洲示范区建设成果报告[J].榆林科技,2000(1):1-7.

沙漠绿化工程例11

【关键词】西北地区 荒漠化 防治对策

一、工程防治措施

许多原因都可以造成了沙丘较多,特别是该地区的工矿附近和道路周围,这些沙丘一般面积较大,流动性较强,固定此类沙丘防止掩埋矿床的措施是利用沙障对其进行固定。对于急需处理沙丘的地区,需要采用死沙柳方格类沙障,对于受沙丘侵蚀不太严重且交通次要的地段,应该采用死沙篙方格和死沙篙行列式沙障的其中一种。对于远距离上风地带的沙丘处理的方式为活沙柳固沙。沙障的设立不仅可以防止沙丘扩散,还可以减轻矿区粉尘对周围空气的污染。下列两种方法是针对沙丘问题而设立的工程措施:

(1)在沙丘患区设立栅栏,起阻沙作用。在患区铺设草方格和砾石方格,起固沙作用,这样就形成了阻固结合的治理系统。

(2)改进灌溉技术,引进滴灌,渗灌和盐水灌溉等灌溉方式,积极培育耐旱,耐碱作物。在种植区和生活区附近建设以植物为主的绿色屏障。同时要注意修建高立型栅栏,可有效防止风沙。地面升温快,植物初始时不易存活,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适当遮挡和有效灌溉两种方式。要注意用于防沙绿化的植物种类的选择,一般是怪柳,沙枣树,白榆等乔木和以盐生草为代表的草本植物。

二、生物防治措施

应该做到保护植被和提高植被覆盖率两者同时进行。同时要以保护现有绿化为主,严厉打击一切破坏植被的行为。

(1)营造防护林带

绿洲附近以及绿洲之中的植被类型选择标准应该是放风固沙效果好,生长周期短和市场价值高。将符合上述条件的树种以片,块或者带的形态种植,这样可形成防沙效果较好的生态林。最大限度的实现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收益。①绿洲周围设立带状防护林。西北地区有一种引水的灌溉方式,而针对绿洲附近的沙丘问题一般会设立带状,片状混合防护林,与之辅助的防护措施就是在绿洲周围的干涸地区种植稀疏的植被。在防护林周围的洼地就需要种植片状防护林,灌溉水源来自少量灌溉水和地下水。以上种植措施可以有效将沙丘自四周封锁,降低沙丘蔓延速度。该方法可以适用于查查香卡农场和杂海农场的防护林建造。还有一种沙丘类型分布在西北沙漠周围,沙漠附近的绿洲旁有土地和半流动沙丘,针对这类沙丘的存在一般会种植乔木和灌木两种植被。灌木应种植在靠近沙漠的位置,可以削弱风沙,适合这类植被种植类型的地区有有格尔木东、西农场、大格勒农场和诺木洪农场。一些绿洲位置处在戈壁和风蚀地前侧,且附近多沙石,沙丘类型主要是风沙结合,这类绿洲附近建造防护林的一般准则为“林渠结合,树种混合多带优势”。适合这类方法的地区是巴隆乡。②在西北绿洲内建造防护林带。在沙漠边缘建造完善的防护林体系以后,不能忽略绿洲内部放风固沙的重要性。必须令绿洲内外防护共同作用,紧密配合,才能将防护林防风固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荒漠周围的绿洲地区的植被形式一般是窄林状,在种植植被的同时不可忽略土地的恢复能力,要坚持树种混合,树状混合的植被原则,有效的提高植草覆盖率。

(2)营造水土保持林

水土流失是西北地区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个问题的出现,应该建立水土保持林以恢复土壤肥力。水土保持林的种植方案要根据不同地形特征决定。比如,盐湖目前出现了湖面泥沙堆积的状况,适当采取的解决方法有:

A、盐湖附近的坡地上一般分布有水平沟或者是鱼鳞坑,以等高线为标准在沟和坑内种植植被,其发挥的作用是截流和灌溉养化植被。

B、由于洪水肆虐而造成泥沙堆积旷床的情况,建造防洪淤状植被最为合适。矿床周围适宜设置林带的区域范围是 1-2km,每条林带的宽度应控制在30-40m 范围内。林带之间的距离以50m 最宜,林带采用封育方式,植被选择为乔灌木混合,其中灌木数量居多。

(3)植被恢复与重建工程

实现植被的恢复重建可采取一下两种措施:一是以地适树;二是以树适地或改树适地。植被的选择应该符合以下要求:①生存能力佳;②防风优势明显;③根部粗壮,生长周期短;④容易种植,易存活。植被恢复重建措施的目的一个是防止风沙蔓延和土地沙化;还可以防风阻沙,防止植被和作物受风沙侵蚀。该方法常有建防护林和护田林为辅助,尤其可应用于是在沙漠和河湖附近进行作物种植的情况。在种植和防护过程中,要注意对作物边缘的防护隔离。

三、封育措施保护植被

在我国西北的干旱半干旱的一些地区,植被受到风沙侵害,且土地本身具有种植条件,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建造栅栏进行植被保护。还要建立防护站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用栅栏围住破坏严重的土地,以便其可自然恢复肥力,再次实现植被天然覆盖。工矿区的现状比较适合实行封育措施,其生态问题是由于不合理的建设和破坏自然植被造成,封育措施有利于解决该地风蚀,水蚀的难题。除了实行封育措施,加以植被保护和人工造林相结合,使得该地植被覆盖率大大提高,而且还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