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1 15:57:07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例1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求“‘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因而对社会个人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素养是人的立身之本,在医学生知识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医学生是人类健康的使者,其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我国新医改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于2009开始实施,其为我国医学教育指明方向的同时,强凋了医学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1 医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是指人类文明中那些高尚的、美好的和先进的部分,社会中个人在道德行为上的涵养称为素养。因此,人文素养指的是个人具各的包括但不}SLI于知识、能力、理念、情操、意志等多方面在内的一种内在涵养。人文素养教育就是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把人类先进的和优异的文明成果转化成个人内在品质和涵养的过程。医学生人文索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普遍的人文素养它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高雅的文化品位、高尚的道德、健康的心理等。二是特殊的医学人文素养,是指医学生在医治患者过科中的人丈理念,表现为爱岗敬业、阿护患者、敬爱生命等职业操守。正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Oalvador F.  Luria说的那样:“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她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滋养。”对于普遍人文素养的提高,一般通过文学、历史、心理学、美术教学等教育交医学生更加深人地理解医学:而对于特殊的医学人文素养的提高就要通过医学史、医学析学等教育,为医学生灌输正确的医学理念以及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同时借助伦理学科促进医学生关爱病人、全力救治理念的形成。

2 新医改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

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以来,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冲击下,在就业与生存的激烈竞争下,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转变,逐利性倾向逐渐增强。既往的医疗改革过度倾向于市场化,带来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疗从业人员整体职业素养的行业导向出现了偏差,医患关系紧张。同时,由于没有让群众很好地认识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保障性、社会性,使得群众对医疗单位有较强的负面情绪,医疗从业人员亦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中抱有悲观情绪。鉴于此,我国于2009年4月份发布了新医改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在全国开始实施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医改提出了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明确了通过增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程度,逐步有效地减少患者诊治费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确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新医改突出了公共利益,提出了全民平等地享受医疗条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医学专业人文精神的体现。它的政策和制度也更人性化,倡导新时期医疗从业人员坚持公平正义,热爱基层服务,树立前瞻性的意识和奉献精神。但怎样在新医改形势下切实体现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人文关怀,完成新医改提出的人人平等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成力目前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培养既有救死扶伤的本领,又有乐于奉献、扎根基层的高尚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是时代的号召,是新医改的要求。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例2

高等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学制内通过与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达到我国教育方针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功能系统。它具有目的性、时间性、特色性、结构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医药模式的变化、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ISUME)的提出以及国家药监局对药品监控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医药行业也正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步入,对医药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等医药教育几十年来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展。但面对时代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的要求,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应用型医药人才, 是高等医药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三段式”,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种模式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结构不合理;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等问题,而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异也是瞬息万变。因此,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高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上来,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二、构建新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现代教育理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医药卫生人才

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医药人才。

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厚基础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一是要培育特色医药专业,突出医药学等优势学科;二是形成涵盖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医药专业体系,在重点建设医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利用基础学科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融入医药信息、生物工程、医药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医药专业相关领域为重点,做到医药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批高新技术诊疗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医疗卫生服务的出现,同时制药工业、卫生公共服务等产业亦迅猛发展,给医药学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科交叉, 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的医药专业体系,努力培养具备扎实的医药卫生专业知识及深厚的医药基础专业的厚基础人才。

2.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在专业建设上贴近市场,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学校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良好的医药学科优势,通过不断地培育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使之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高等医药院校要注重根据区域社会经济与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等全方位进行探索。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品牌,从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从各方面提高对教学的支持力度。高等医药院校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平台的投入,建设各级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基地建设。同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推行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3.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综合教育的理念,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人文学科充分的保证,在教育体制上尽快实现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人文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构建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打破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教育的阻碍,建立起一种灵活的、具备生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专业设置按照扩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和重组,紧密联系社会人才需求,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专业体系,落实医药卫生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充分

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随需而变,构建包括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特色(方向)课等5大平台的大平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社会实践五个层次组成,这五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始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医药院校要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实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段涛,杨国柱.浅议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业月刊,2007,(8).

[2]王英文,王忠.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思考[J].理论界,2006,(2).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例3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掌握了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为学习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有关学科打下基础,并有助于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因此,医学微生物学本质上就是具有转化特性的学科。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渗透转化医学理念,注重教学内容与临床应用的结合,把真正用于临床的理论和技术引入教学当中,让转化医学理念在教学和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转化医学理念与理论课教学相结合

医学生的基础课阶段对学生的吸引力远不及临床课程阶段,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主动性不高。病例式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理解,联系临床应用,接触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例如,讲逆转录病毒一章时,先给学生看一个关于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病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通过HIV感染后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轻松地让同学们掌握了HIV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机制及传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防治原则。通过开展病例式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了相关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在病例讨论教学中,应当时刻融入转化医学理念,使学生意识到当前学习理论知识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联系和重要性,避免理论教学与临床应用的脱节,让学生在实验中能体会到临床的思维方式。

二、转化医学理念与实验课教学相结合

在实验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外,我们主要采用了两种与转化医学理念相关的教学模式:(1)将学生分组,每小组4~5人,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根据选定的教学内容,查找文献,准备实验用具、准备讲稿和PPT,通过自主的实验教学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2)通过开展综合性实验的课题研究,让部分学生参与其中。比如:肠道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经过从标本取材、培养基制备、标本的划线分离、革兰染色、形态学检查、生化反应直至血清学鉴定等一系列的步骤,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而且还使他们对整个病原微生物的检验程序有了系统的认识。学生通过对综合性实验的学习,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为培养临床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学生转化医学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例4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就业主要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记载,2012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0%,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4%,可见专科层次医疗卫生人员是基层卫生机构的主力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于2010年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公共卫生课程也随之进行创新改革,现报告如下。

1改革背景

为顺应人民健康需求增长和深化医药体制改革要求,我国于2009年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机构。在该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步从过去单一的医疗服务转为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即要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同时具备开展基本疾病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水平低下,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数量、素质、结构均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乡镇卫生院,可胜任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明显阻碍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何坪[1]等人对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机构进行调研,以评价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结果表明,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数量及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几乎没有专业的全科医师;三年制临床专业毕业生临床基本诊疗能力不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不力,缺乏相关理念、知识和技能,难以独立开展和全面承担相关工作,素质普遍偏低,自我职业归宿感也较低。同时,《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2~4]等的相继出台,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专科医学教育应以“3+2”模式着力培养全科医生,即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工作的三年制医学专科生,毕业后接受两年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技能培训。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重点,强化临床实践技能以及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并将其作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

2改革措施

根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任务,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应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强化全科理念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为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应在原有预防医学课程基础上,针对具体工作岗位能力需求进行必要的建设与改革。在此基础上,我校公共卫生教研室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内容进行大量调研[5],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6],针对临床类学生编写了《基层预防保健技术》教材。教材共十一章,内容即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在编写过程中,将预防医学、健康保健等基础知识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有机融合,并编写配套的实训教材,使实训内容按章节整合;改革教学方法,探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聘请基层医疗机构一线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和实训指导,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期开发了课程教学网站,包括课程相关资料及课外学习资源链接,学生可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及拓展学习;同时,在临床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实习内容[7,8],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本课程教学使专科临床类学生能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义,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与技能,为以后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开展相应工作奠定基础。

3讨论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力军,应同时具备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在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卫生课程较少,仅有预防医学一门课程,与基层实际工作结合不太紧密,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公共卫生能力培养。《基层预防保健技术》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导下,综合采用调研、查阅文献资料、专家研讨等方法,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开发的基层实用性校本教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其他高职医学院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教材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写,并配套相应的实训教材和网络资源,针对性地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基层工作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强调实训操作。如在讲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时,让每一名学生自己创建一份健康档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在临床见习与顶岗实习中增加相应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以培养真正的全科医师。我校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于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国家相应政策规定不断更新,以更贴近实际岗位工作任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及能力均较以前的学生有所增强,岗位胜任力有所提高。综上所述,我校自主开发的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能有效提高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符合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因为是一门新课程,如何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贴近实际岗位需求,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坪,邓宇,罗利刚,等.重庆市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全科医学教育研究,2011,14(124):3593-35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6号.2012-05-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Z].教高[2012]7号.2012-05-07.

[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1〕23号.2011-07-07.

[5]谭涛,肖智勇,郝坡,等.以需求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类临床医学教学内容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2,41(36):3905-3906.

[6]秦怀金,陈博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例5

1明确目标培养

目标培养,就是在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首先确定学生学习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一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目标和价值取向,把学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提升学历要求的学生,一类是本科毕业就业的学生。具体来讲:学生大一、大二学习了基础课程后,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学习成绩对学生分类,如果侧重于提升学历要求的学生,采取注重基础教学理念,挖掘教材深层次内涵,加大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适应学生在考研、考博时对内涵型知识的需要;对于毕业后主要考虑就业的学生,直接面临着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基础和技能并重,让学生多操作,多实践,通过全面开放实训中心,加大临床技能的培训,使学生能在毕业后顺利通过用人单位的面试,一次性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提高就业率。但在教学过程中,无论以上哪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贯彻厚基础,重技能的教学理念[2]。

2落实目标培养

2.1基于目标培养的条件建设

临床医学专业条件建设主要从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条件、实训中心、教学医院建设等四方面开展。师资队伍方面从引进高学历人才、培养交叉学科青年教师,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等方面改善,改革教学方法,鼓励应用现代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实验条件建设方面,本校从2006年评估以来,着力改善实验设备,提升实验科研能力。临床模拟实训中心的建立,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让学生没有进入医院前,全面掌握基本临床技能操作。教学医院从规模和等级上严格要求,全部具备三级医院资质,医院对学生管理严进严出,严格落实学生实习考核制度等。

2.2基于目标培养的管理模式

临床医学专业目标培养落实好与坏,根本在于管理制度是否执行。临床医学院为临床医学专业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模式,如党政联席制度,以宿舍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并且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学生学习上课,考研的鼓励制度。有制度、有奖惩措施、有具体实施。从制度上保障基于目标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落实到位。

2.3基于目标培养的教学模式

临床医学院为适应目标培养模式,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与改革。如基于整合全省师资,实现优质医学师资共享,该项目获得了陕西省政府2009年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基于目标培养的教学内容的更新,把每年的执业医师考试的重点、难点写进讲稿、PPT,把历年来的考研的真题,侧重点带进课堂,因为无论是考研、执业医师考试这些知识在教学内容上都是重点,需要学生掌握。这样不仅能真正体现厚基础的教育理念,而且增加了学生对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将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7版教材之间的不同点、更新点全面告诉学生,让学生了解最新医学动态、科学前沿;在西部率先开展临床医学大讲堂,以学生为主体,汇集国内名师、专家及优秀教师,与本校师生零距离开展常态性学术交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带来全新的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及自身创新成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创新热情;大力开展实践技能培训,临床模拟实训中心全天候开放,学生随时可以来进行实践培训,在学生实习前、后都进行内、外、妇、儿科等临床各科的技能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实习,不能毕业。

3效果评价

3.1学生考取研究生比例逐年上升

通过近10年努力,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比例在逐年上升,见表1。2006年毕业生考研上线率(2001级为首年招生)10.8%,2011年毕业生考研上线率达到67.0%;在学生考取研究生的学校里,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得到了认可。

3.2学生考取研究生的学校层次逐年提高

本校临床医学院2006~2011年学生共272人被录取为研究生,其中重点医药院校录取163人,录取率为89.1%(163/183),见表2。这些重点院校有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录取学生57人,占录取总人数18.8%(57/272),居所有报考院校之首。

3.3学生毕业后一次性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本校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回顾性调查显示:学生一次性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比例在逐年上升,2006年为71%,2011年已达到96%。3.4用人单位评价高近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单位,不但有扎实的业务能力,更有高尚的医德,临床医学院的学生专业过硬,踏实苦干,实事求是,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4基于“目标培养”的几点思考

4.1目标要明确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例6

[中图分类号] R-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6?0059?03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是一项民生工程,“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其具体体现。这对卫生服务体系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卫生人力资源的种类、素质等是关键。目前,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培养情况,正如陈竺部长所言,“我国现在仍然存在医防脱节的情况,部分临床医师公共卫生预防知识不足,重治疗轻预防。另一方面,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人员也不关注临床的进展,只会防,不懂治”[1],使得卫生服务系统出现医防脱节、医疗费用不断上升而卫生服务效益却下降的局面。究其原因在于卫生服务与医学教育脱节,未能及时加强医学生大卫生观念的培养。

所谓大卫生观念是一种现代卫生观念,是人们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普遍联系和普遍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着眼于卫生系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强调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科学的协调管理,使系统的运动与目标达到一致;即将卫生事业和卫生责任社会化和全民化[2]。它的培养和普及有助于实现卫生公平。本文将基于21世纪国际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The Commission on the Education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the 21st Century)提出的“系统”理论[3],分析为什么要加强医学生大卫生观念培养,以及探讨如何加强大卫生观念的培养。

一、系统理论

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对于卫生行业来说,卫生系统由卫生服务系统、医学教育系统组成。21世纪国际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描绘出了卫生系统各部分的互动关系,也是第三阶段医学教育改革的指导理论框架,见图1。委员会认为,在这个系统中,人群的需求是根本,卫生服务系统应从人群的卫生需求出发,确定卫生人力的种类、数量、质量上的储备,并通过卫生人力需求市场向医学教育系统传递相关信息;而医学教育系统则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和人群的需求,培养相应的医学人才,以满足卫生服务系统和人群的需求[3]。总之,医学教育系统、卫生服务系统均应以人群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卫生人力市场积极沟通,保持动态平衡。

二、加强医学生大卫生观念的培养的必要性

(一)卫生形势改变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乃至全球的卫生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出现了从传染性疾病向慢性非传染性大病的流行病学模式转变趋势,以及卫生人力资源匮乏与饱和并存的现象。

首先是疾病谱改变。近几十年,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重要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85%居民死于慢性疾病[3]。慢性病波及范围广泛,已经开始由城市逐渐向农村蔓延,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4]。这意味着我国进入了慢性病的高负担期。同时,突发、新生的传染性疾病也不容忽视,且容易造成社会的恐慌;环境污染、职业危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进一步凸显。

其次是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均。尽管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心进一步下移,在地市州举办高等医学教育,使得高等医学教育更贴近民间;我国政府也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医学毕业生下基层;但是,近期的调查仍然显示[5,6],偏远地区或农村缺少卫生人力资源、其整体素质不高;现有乡村医生年龄趋向老化,且后继乏人;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流动性大,出现在编不在岗的现象。而大城市却出现医学人才过饱和现象。

(二)大卫生观念培养存在问题

早在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就呼吁要培养医学生的大卫生观念。至今,医学教育系统虽有动作,可还存在不少问题——重临床医学,轻预防医学;理论课多,实践课少等。

首先是专业结构调整不够。由于我国某些种类卫生人力资源的储备不足,如全科医生缺乏。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做出了“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自1999年始,全科医学专业办学逐步展开[7];此外,不少医学院校也开设了社区医学专业。但是,目前为止还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基层的需求。

其次是“三大教学体系”融合不够。我国传统医学教育为“基础—桥梁—临床”三段式教育,期间贯穿预防医学课程体系,形成了三大教学体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目前传统医学教育中,这三大教学体系各自为阵,导致各学科知识联系脱节。更不容忽视的是,虽然很多高校在本科医学教育中增加了预防医学课程体系,将预防医学教学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但由于观念更新不及时,且各学科知识激增,教师、医学生对开设预防医学体系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仍然不足[8];理论教学面广,内容复杂,学时少,授课方式单一[9,10];实践教学环节也常被忽视,实习时间短,实践基地少且不够成熟。

三、加强大卫生观念培养

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积极应对严峻的卫生形势,加强医学生的大卫生观念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里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加强大卫生观念培养。

(一)树立“系统”的观念

系统是一个动态的整体。它的内部任一子系统均可在任何时候发生变化,可以是“微调”,也可能是“巨变”。为了保证其均衡发展,卫生系统内的任一子系统都应处于开放状态,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如定期召开的“两部会议”,促进各子系统及时变革;创新机制、创造途径,加强内部合作,如医疗机构之间、医学教育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等进行合作交流,共享优势资源。即系统每位“成员”与时俱进,以保证系统和谐发展。

(二)优化专业结构

卫生形势的变化,对卫生人力资源的种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对专业进行优化设置。

首先,根据调查数据,优化专业设置。一是观察全国的卫生形势变化,以便更好地掌控其对最终的人才结构的影响。这样,学校更能灵活的驾驭各种变化对专业设置方面的影响。二是加强“两部”交流合作,公布卫生人力资源需求情况,确定新增加卫生人力资源种类的培养途径,是建立对口专业还是对原有专业进行调整。三是加强用人单位和培养单位间的沟通,优化原有专业的培养方案,如摈弃原有专业设置中的无价值课程,添加与卫生服务相适应的知识。其次建立定期优化专业的制度。一次有效的优化并不代表终身性,因为形势依旧在变;而调整中也难免会出现在设置之初未考虑到的问题。这就需要医学教育系统长期、定期捕捉卫生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根据该信息优化专业设置,并将该措施制度化。

(三)构建“综合化”教学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呈爆炸式增长。医学领域也是日新月异,学科之间也不断交叉,出现“综合化”趋势。因此构建“综合化”教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整合知识,编写“综合化”教材。众所周知,教材是培养人才过程中的知识载体, 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将“大卫生观念”渗透到教材建设中,打破学科界限,由各学科学者组成教材编委会成员,共同努力合作,开发包含“未病、欲病、已病”相关知识的综合化教材,以便“明天”的医学工作者更加适应“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四位一体的新卫生服务模式。

其次是建设“综合化”的师资队伍。在我国医学教育中,长期以来,学科间各自为阵,各学科教师,包括基础教师、临床教师、预防教师等,在教学上的交流与合作愈来愈少,有的甚至根本没有交流。这造成了各学科知识联系脱节。因此,加强各学科教师交流与合作,建设“综合化”的师资队伍,将有助于培养“大卫生观念”。各学科教师应树立“大卫生观念”,认识到其培养的学生应能适应复杂的卫生形势,才能由被动合作转变为主动合作;突破学科壁垒,由来自不同学科(如基础、临床、预防等)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承担综合化内容的教学;克服距离障碍,大家共聚一堂,或借助于网络等科学技术,进行视频会议等,来集体备课,从不同视角发表见解,促进大家反思、改变。

其三是开发“综合化”教学场所。传统的医学教育,其教学场所基本局限于课堂、学校、三级医院。近年来,部分高校纳入了初级卫生保健机构,但因社区实习时间短、社区保健机构欠完善等原因,初级卫生保健机构这一教学场所形同虚设。因此应严格遴选基层教学基地;通过培训、双向师资交流互动,提高基层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教学能力;规范基层卫生服务工作规范和技能,保证带教的规范性和正确性,以积极建设社区、农村等基层教学场所,促使医学教学深入到社区、基层,乃至全社会。同时,越来越多医院承担了预防功能,如开设了儿童保健中心、健康管理中心、老年康复中心等,这些也可列为临床实习轮转科室。

(四)合理使用与管理卫生人才

由于地域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城乡差异,卫生人才的分布也不均衡,甚至出现“浪费”与“不足”并存的局面。因此,采取措施,合理使用、管理卫生人才也是关键。

首先从政策上,营造良好的基层卫生服务“环境”,吸引卫生人才。为了留住现有卫生人才,有必要为他们提供一些特别支持,政策向他们倾斜,如提高待遇,给与养老保障等,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其次做好就业教育,加强宣传,引导卫生人才流向基层。人事部门、教育部门和高校都要进行理性引导,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加强宣传国家的优惠政策,激励医学毕业生下基层。同时开展科研,促进卫生部、教育部、人事部等多部门合作,共同致力于卫生人才开发、使用、管理等环节的完善,并将有效措施升华为政策。

进入21世纪,如何确保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已成为世界难题。这不单单是卫生服务系统的烫手山芋,也是医学教育系统面临的考验。为此,很多国家先后启动第三阶段医学教育改革——基于系统需求的医学教育改革。我们要树立“系统培养理念”,多系统、多部门共同努力,共享优势资源,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加强大卫生观念的培养,逐步解决这一世界难题。

参考文献:

[1] 仇逸.新形势使我国公共卫生服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DB/OL]. ,2012-04-15.

[5] 郭清,毛晨佳,姜稚心,等.临床医学本科生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业意愿的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8,7(12):814-817.

[6] 伍德娥,林莉萍.预防医学教育递进式模型的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1,4(4):281-282.

[7] 唐玉平,刘静,郭爱民,等.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进行预防医学考试反映出的问题初探[J].中国全科医学,2004,7(7):468-469.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例7

目前,国内外院校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比较重视用转化医学理念进行研究生及博士生的转化医学教育,然而,国内有学者提出,在医学本科生阶段开展转化医学教育势在必行,它对培养转化医学人才梯队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因此,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应重视用转化医学理念,加强医学本科生教育。

应重视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转化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转化能力的质量保障。由于转化医学是多学科、多层次、微观与宏观、静态与动态、结构与功能、生理与病理、预防与治疗、人文与科学的交叉融合,因此,为了增进学生对不同学科领域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高校应用转化医学理念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增加利于学生转化能力培养的科目,优化选修课的内容,通过设置多学科整合的综合性实验改进实验课程模式,以期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

应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加强学生转化医学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重要支撑。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本科生导师大多从事科研工作,对本专业的一些前沿性研究有一定的认知。他们在对学生进行转化医学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打开科研、学术之门的钥匙,而且可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使学生树立转化医学的科研理念,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并可为日后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应注重开展医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的培养:班级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新时期的高校班主任和辅导员,要确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树立“转化医学”的工作理念,真心实意地为广大学生服务。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医学实践活动,如开展“多发病常见病病历讨论”、“到社区短期见习”“预防保健宣传”等活动,从而在实践中使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得到提高。

用转化医学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转化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要靠高素质具有转化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转化医学人才培养的实施情况。由于目前国内大多数临床工作者很少接受过正规的基础科研训练,因此,从事转化医学的研究者大多来源于缺少有丰富临床医学背景的不同领域的基础教研人员。那么,如何提高基础教研人员和临床工作人员的转化能力,更深入、更有效地开展转化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笔者认为,学校应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以更好地推进转化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地方医学院校可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加强各学科教师紧密交流和联系,使他们相互完善和发展。基础教学科研工作者要在课程整合过程中,重新构建适合医学人才培养的转化医学知识,基础研究人员要主动和临床医生通过联合查房进行定期交流,共同研究和学;临床教学医院可一方面通过选择一些优势和特色学科,对这相关临床工作人员进行基础科研训练,从而提高他们基础研究的意识、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建立“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与基础研究人员实行资源共享。

地方医学院校要与临床教学医院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例如通过联合举办“博士论坛”、“专家讲坛”“学术会议”等学术沙龙形式,为不同专业相同研究方向的教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他们能不断熟悉对方的语言,了解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便更深入、更有效地开展转化医学教学科研工作;通过联合申报转化医学研究的项目,可为有经验的临床医生与优秀的基础科研人员创造学术交流的机会,可使临床医生将临床中急需决的问题反馈给基础研究者,从而使基础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临床应用。

建立地方医学院校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推动转化医学的深入发展

如何整合我校基础、临床及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更好地展开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应把经过转化医学培训的精通人文、基础、临床的这部分教师集中起来迅速组建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要建立医教研一体化的运行体制和模式,强化和推动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通过由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全面负责培养教师队伍、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组织和编写“以器官和疾病为中心”的教材、教案和制定教学计划,逐步建立起以“医院”和“病人”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然后,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也要不断总结及积累经验,积极组织进行多课题、多学科、多途径、多层次的教学试点与实践,以此推动转化医学的深入发展。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例8

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不断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挑战。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05年教育部启动了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近年来,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

1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学科,化学理论正是依赖于化学实验而不断创新。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训练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首批25个国家级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化学就有8个,这些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全国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示范经验,带动了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医学化学是医科院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医科学生合理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知识,医学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传统的医学化学实验的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不太适应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理念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实验基本上是理论课程的附设,学时少,经费缺,条件差,限制了实验教学的发展。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主要是对学生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验证性实验较多,综合性实验少,设计性实验基本没有,难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验教材内容编写单调,实验操作步骤叙述十分详细,学生可以不动脑筋,照方抓药,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精神。实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注入式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状态,实验时学生按照教材上写的、教师说的做,循规蹈矩,缺乏兴趣和活力,缺少思考和探索,难以突出个性和发挥特长。因此,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医学人才,针对医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特点,探索医科大学医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是医学化学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2 医学化学实验教学理念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理念是医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学观上,教师要把医学化学实验教学由单纯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传授基本操作技能,转变为加强实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观。在培养观上,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分清学生的化学实验水平和创新能力上差异,注重个性,因材施教。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加强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型实验教学理念。

3 医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型的教学体系是医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这条主线,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医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多层次即: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根据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由综合到设计依次递进,循序渐进,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开放式即:必修实验课 + 选修实验课 + 开放实验室,改革现在单一的必修课实验教学模式。在现有医学化学必修实验课课时较少的情况下,通过选修实验课和开放实验室作为实验课的延伸和补充,以发掘学生化学实验潜能,突出个性和特征,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医学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型的教学内容是医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按照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个模块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基础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实验能力和基本化学实验素养,如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基本实验方法、常用仪器的使用等,在实验内容上对经典的和重要的基础实验内容进行整合、精选。综合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仪器应用的综合能力,在实验内容上优选、组合、改进化学专业本科的综合实验,注重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方法在医学中的应用,突出医学化学实验的特点。设计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验内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通常是化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或涵盖两三个化学二级学科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设计,也可以是教师科研成果的提炼和移植。

同时编写与实验教学内容相符的新型医学化学实验教材,教材内容要体现经典与前沿的结合,基本操作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化学与医学的结合,特别是基本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结合。

5 医学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是医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采用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激发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协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实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在具体方法上采取递进式的指导,即基础性实验阶段应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讲清实验方法、操作程序、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和示范操作等;综合性实验阶段主要提示操作要点和实验成败的关键;设计性实验阶段重点在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引导他们如何把握实验的全过程。同时要改进教学手段,建设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对规范操作、仪器结构及其正确使用等有较明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例9

转变一次性教育的思想,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树立院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观念(1)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我国的医学教育一直是按照临床医生的目标来实施,要求学生毕业后即能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因为把培养目标定在岗位任职标准上,按照岗位的要求培养学生,使得培养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也脱离了医学教育的实际。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临床医生上,在短短的5年里,既有通识教育,又有医学基础教育,还有临床技能训练。实践证明,五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存在着脱离实际的问题。(2)院校教育是基础教育观念的认识。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医学教育在院校里究竟是培养医生还是培养医学毕业生?医学院校本科教育是基础教育,还是专业(职业)教育?是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涉及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长期困扰医学教育界的重要问题。对这个根本问题,需要结合现代教育思想和几十年的教育实践认真思考。医学院校培养的应是掌握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并经过基本技能训练的毕业生。而医生应在医院培养,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和专科训练,方能成为合格的专科医师。也就是说,医学生从事医疗卫生实践所需的职业能力,必须经过毕业后医疗卫生实践和严格的、规范的专业培训才能逐渐掌握,医学生的专业分化也要在进入该培训阶段时才开始。早在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爱丁堡会议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应该给学生传授什么知识?重点应该是智力上的科学训练,还是为提供卫生服务作准备?是使学生在毕业时就能独立地开展工作,还是着重为他们毕业后的进一步训练作准备?是培养学生毕业后单枪匹马地工作,还是教会他们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工作[1]?我国教育部1995年制订了高等医学教育总体目标,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深厚的医学基础理论,较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其中的要求还是放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应当明确,医学教育不可能在院校里一次性完成,不应当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院校教育属于打基础阶段,是为未来发展打基础,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基础,并非未来工作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都要在院校教育期间完成。(3)院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观念对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要求。医学教育应当努力为学生未来发展打好基础。明确院校教育阶段的培养任务,确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医学生从事医疗卫生实践所需的职业能力,必须经过毕业后医疗卫生实践和严格、规范的专业培训才能逐渐掌握,医学生的专业分化也要在进入专业培训阶段时才开始。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这样,培养目标才能合乎实际,培养过程才能跳出目前学习内容过多、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学习困难的窘境。中医药本科教育阶段,应该贯彻这样的思路,制定出符合教育规律、反映医学教育特点和适应未来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需要的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1)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在目前的医学教育中,人们习惯于用一次性教育的思维来组织和安排教学。希望学生在院校学习期间,尽可能多地掌握未来工作可能需要的知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课程越来越多,学生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虽然近年来教育界提倡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偏重于知识的传授。(2)终身教育观念与医学教育关系的认识。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提交了一份名为“终身教育”的报告。报告中提出,把人生分为用于受教育的前半生和用于工作的后半生是不科学的,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2]。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向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建议确立终生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3]。教育终身化奠定了教育改革基本的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和理论的一次更新,突破了一次教育定终身的思想。不再把教育仅仅理解为学校教育,不再把教育看成是学校教育的同义语,学校教育也不再是教育和学习的终止,而是新的开始。教育终身化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要求人们学会学习,从继承性或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终身教育观念要求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上,放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上,而不再局限于传授和存储知识。(3)终身教育观念对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要求。医学教育需要树立和贯彻终身教育的思想。医学教育分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应当明确医学教育阶段的划分及其主要任务。院校教育不应当超越阶段,试图包揽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阶段的任务,而应重在打基础,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着重训练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院校教育重点在于态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就要致力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连续一体化,构建合理的终身教育体系。具体落实时要思考: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如何衔接?各个不同阶段的任务如何划分?尤其是全面实行5+3(即5年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后,本科教育的基点定在哪儿?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是什么?必须加以充分研究和论证,进行重新调整、重新确定。

转变重医轻文的思想,树立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结合的观念

以往培养目标的表述中,看不到或者很少有人文素质的要求,教学计划安排几乎都是与所学专业直接与医学专业课程相比,受重视不够,甚至受到排斥。以往培养目标的表述中,看不到或者很少有人文素质的要求,教学计划安排几乎都是与所学专业直接相关的课程。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分离,没有完全融入医学院校的教育活动中。总体上说,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地位。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关系的认识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人的素质。教育就是以文化人,人因文而化,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从这个角度讲,教育首先就是文化教育。教育既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又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基础。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其双重属性决定了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医学的人文性自古有之,从希波克拉底誓言,到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到现在中国医学生誓言,都体现或闪耀了人文思想的光辉。只不过,现在看到更多的是医学的科学性。医学人文是医学教育的应有之意。医学生既应当接受医学的训练,又应当进行人文科学的学习。这就要求:在医学教育中,既有医学教育、科学教育,又有人文教育,做到医学、人文融合。人文教育是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自然科学主要靠逻辑思维,人文社会科学主要靠形象思维。对于中医学而言,由于自身性质所决定,2种思维都需要,2种科学都要学。人文素质是基础性素质,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很有意义。中医药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哲学、伦理、社会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正因为中医药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特点,中医药高等教育更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并由此增强发展的后劲。重视和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习,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目标和内容之一。人文教育观念对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要求人文教育能否在医学教育中受到重视,关键在于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唯有思想、观念上有了转变,才能真正重视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重视医学人文教育,给其以应有的地位。重视人文教育就要致力于构建融医学教育、人文教育为一体的教育体系。为达到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结合的目的,需要探索加强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并建立长效机制。就其途径而言,主要在于以下6个方面:①调整教学内容,将人文教育纳入课程体系。②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教育资源,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之中。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强化环境育人的功能。文化环境的优劣,学校文化品位和格调的高低,会影响到学生人文素质的水平。④实施体验教育,进行社会实践。⑤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自我教育。⑥注重发挥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教育功能,引导教师自觉将人文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作者:乔旺忠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例10

    转变一次性教育的思想,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树立院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观念(1)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我国的医学教育一直是按照临床医生的目标来实施,要求学生毕业后即能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因为把培养目标定在岗位任职标准上,按照岗位的要求培养学生,使得培养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也脱离了医学教育的实际。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临床医生上,在短短的5年里,既有通识教育,又有医学基础教育,还有临床技能训练。实践证明,五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存在着脱离实际的问题。(2)院校教育是基础教育观念的认识。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医学教育在院校里究竟是培养医生还是培养医学毕业生?医学院校本科教育是基础教育,还是专业(职业)教育?是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涉及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长期困扰医学教育界的重要问题。对这个根本问题,需要结合现代教育思想和几十年的教育实践认真思考。医学院校培养的应是掌握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并经过基本技能训练的毕业生。而医生应在医院培养,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和专科训练,方能成为合格的专科医师。也就是说,医学生从事医疗卫生实践所需的职业能力,必须经过毕业后医疗卫生实践和严格的、规范的专业培训才能逐渐掌握,医学生的专业分化也要在进入该培训阶段时才开始。早在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爱丁堡会议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应该给学生传授什么知识?重点应该是智力上的科学训练,还是为提供卫生服务作准备?是使学生在毕业时就能独立地开展工作,还是着重为他们毕业后的进一步训练作准备?是培养学生毕业后单枪匹马地工作,还是教会他们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工作[1]?我国教育部1995年制订了高等医学教育总体目标,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深厚的医学基础理论,较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其中的要求还是放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应当明确,医学教育不可能在院校里一次性完成,不应当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院校教育属于打基础阶段,是为未来发展打基础,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基础,并非未来工作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都要在院校教育期间完成。(3)院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观念对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要求。医学教育应当努力为学生未来发展打好基础。明确院校教育阶段的培养任务,确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医学生从事医疗卫生实践所需的职业能力,必须经过毕业后医疗卫生实践和严格、规范的专业培训才能逐渐掌握,医学生的专业分化也要在进入专业培训阶段时才开始。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这样,培养目标才能合乎实际,培养过程才能跳出目前学习内容过多、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学习困难的窘境。中医药本科教育阶段,应该贯彻这样的思路,制定出符合教育规律、反映医学教育特点和适应未来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需要的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1)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在目前的医学教育中,人们习惯于用一次性教育的思维来组织和安排教学。希望学生在院校学习期间,尽可能多地掌握未来工作可能需要的知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课程越来越多,学生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虽然近年来教育界提倡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偏重于知识的传授。(2)终身教育观念与医学教育关系的认识。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提交了一份名为“终身教育”的报告。报告中提出,把人生分为用于受教育的前半生和用于工作的后半生是不科学的,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2]。1996年,国际求学网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向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建议确立终生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3]。教育终身化奠定了教育改革基本的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和理论的一次更新,突破了一次教育定终身的思想。不再把教育仅仅理解为学校教育,不再把教育看成是学校教育的同义语,学校教育也不再是教育和学习的终止,而是新的开始。教育终身化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要求人们学会学习,从继承性或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终身教育观念要求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上,放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上,而不再局限于传授和存储知识。(3)终身教育观念对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要求。医学教育需要树立和贯彻终身教育的思想。医学教育分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应当明确医学教育阶段的划分及其主要任务。院校教育不应当超越阶段,试图包揽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阶段的任务,而应重在打基础,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着重训练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院校教育重点在于态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就要致力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连续一体化,构建合理的终身教育体系。具体落实时要思考: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如何衔接?各个不同阶段的任务如何划分?尤其是全面实行5+3(即5年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后,本科教育的基点定在哪儿?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是什么?必须加以充分研究和论证,进行重新调整、重新确定。

    转变重医轻文的思想,树立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结合的观念

    以往培养目标的表述中,看不到或者很少有人文素质的要求,教学计划安排几乎都是与所学专业直接与医学专业课程相比,受重视不够,甚至受到排斥。以往培养目标的表述中,看不到或者很少有人文素质的要求,教学计划安排几乎都是与所学专业直接相关的课程。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分离,没有完全融入医学院校的教育活动中。总体上说,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地位。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关系的认识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人的素质。教育就是以文化人,人因文而化,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从这个角度讲,教育首先就是文化教育。教育既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又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基础。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其双重属性决定了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医学的人文性自古有之,从希波克拉底誓言,到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到现在中国医学生誓言,都体现或闪耀了人文思想的光辉。只不过,现在看到更多的是医学的科学性。医学人文是医学教育的应有之意。医学生既应当接受医学的训练,又应当进行人文科学的学习。这就要求:在医学教育中,既有医学教育、科学教育,又有人文教育,做到医学、人文融合。人文教育是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自然科学主要靠逻辑思维,人文社会科学主要靠形象思维。对于中医学而言,由于自身性质所决定,2种思维都需要,2种科学都要学。人文素质是基础性素质,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很有意义。中医药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哲学、伦理、社会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正因为中医药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特点,中医药高等教育更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并由此增强发展的后劲。重视和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习,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目标和内容之一。人文教育观念对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要求人文教育能否在医学教育中受到重视,关键在于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唯有思想、观念上有了转变,才能真正重视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重视医学人文教育,给其以应有的地位。重视人文教育就要致力于构建融医学教育、人文教育为一体的教育体系。为达到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结合的目的,需要探索加强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并建立长效机制。就其途径而言,主要在于以下6个方面:①调整教学内容,将人文教育纳入课程体系。②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教育资源,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之中。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强化环境育人的功能。文化环境的优劣,学校文化品位和格调的高低,会影响到学生人文素质的水平。④实施体验教育,进行社会实践。⑤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自我教育。⑥注重发挥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教育功能,引导教师自觉将人文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例11

一、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解读

医生除了要具备专业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将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相统一,具备高尚的医德,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具备人文关怀、利他主义和高度责任心。而职业精神的养成不是在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整个医学教育阶段逐步养成。医学职业精神教育要以人本主义为核心,除了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教育外,多途径、多举措开展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培育医学生正确的从业观、价值观,培育人文精神和利他主义精神,促进医学发展,维护人类健康。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建构医学职业精神维度

1.价值维度――以理想信念为基础的职业价值观培育。理想信念与职业价值观辩证统一地存在,而且相互影响和转化,反映的是人精神层面的问题,体现人的精神追求、道德水平、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医学生信仰什么,反映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信仰目标偏差必然导致职业价值观的偏差。随着价值取向和文化形态的多元,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医学生的思想,某些医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追求淡漠、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追求物质享受、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增多、医疗体制改革等问题困扰着医学生,再加上还没有真正进入职业角色,仅仅是接受社会上的负面信息,对很多问题没有深入了解,使得医学生容易产生职业价值观偏差。可见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责任意识和奋斗精神。

2.理论维度――以医学伦理学为理论核心的专业素质教育。“医学伦理学是人文医学教学的主轴,它贯穿于医学实践各方面的始终,医学的宗旨和医疗职业的价值、态度和行为准则,无不是医学伦理理念的凝化,医学伦理也是医生的必备品质[2]”。作为核心人文医学课程,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是比较规范的,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开课率和课时量相较实际需要还有很大距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讲授医学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临床医疗新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等已经比较紧张,教师无法充分结合临床实践及医疗热点,更谈不上提供实践机会。另外,我国的医学伦理学还存在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缺乏既有专业背景又有临床经验的教师、没有贯穿在医学教育整个阶段等问题,医学职业精神的培养犹如纸上谈兵。

3.文化维度――以传统医德和当代人文关怀为准则的文化传承。我国医德体系的历史悠远,最早源于《黄帝内经》,要求医者不仅要有高明的医术,还要有仁者爱人、清廉正直、谦虚谨慎、勇于创新的传统职业操守和品德。这些职业道德对我国历代医者影响深远,一直延续至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仅依靠传统的职业操守和品德已经不能满足于社会发展和医疗实践的现实,我国医学职业精神教育模式对医学生、医务人员的从业理念和职业标准达不到理想的指导和教育效果。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提出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简称GMER),医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7项最基本能力是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以及伦理等”[3]。即除了具有高超的医术外,更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和人文关怀精神,培养医学生“寻常的关怀心,俗世的悲悯心”的医学人性光芒,就是当代对医学职业精神更加精确的定位。2005年,中国医师协会道德建设委员会明确要求医务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将其作为执业的要求和准则,树立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并指导医疗实践,将职业标准和从业要求明确化和制度化。

4.环境维度――以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为助力的环境影响。校园文化中所蕴含的医学道德精神价值的意义对学生的影响是“隐性”的,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精神养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4]。大学校园不仅是建筑楼群的集合,更应该代表一种文化和精神,将医学职业精神和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底蕴融合,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医学的真谛。学风建设有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和爱岗敬业的道德风尚,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5]。要以社会服务为平台,在社会实践中深刻了解所处的社会发展现实和科技发展现实,促进医学职业精神的养成。

三、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医学职业精神的培养路径和模式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引导树立正确的医学职业价值观。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深化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切实增强医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一是丰富教学内容。经济、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学生的眼界前所未有的开阔,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增多,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广,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问题也应更广泛,如国情教育、国际热点分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等。着重要在“敬业”上引导学生热爱岗位,遵守职业规范,践行医学生誓言。二是改革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室为固定地点的教学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走出去”就是同附属医院、社区、医药企业、社会机构等进行联合,进行参观学习和访问调查;“请进来”就是请医学专家、人文教育家等专业人士开设职业精神教育和人文教育专题讲座。三是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以生为本、忠于职守,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对于专业课教师和临床带教教师来说,要积极构建他们的身教德育观,在教学过程中以身示教,将医学职业精神教育融入医学专业课程教育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在医疗实践中分析判断、解决伦理问题的能力。

2.以医学伦理学教育为抓手,丰富医学职业精神的专业内涵。在教学目标上,培养学生对病患的人文关怀,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崇高的人生理想,培养学生用医学伦理学观念去解决问题、评价问题。应尽快修订教学大纲,将医学伦理学纳入到必修课程体系,增加学分和评价机制。以专业课教学为基础,切实增强伦理学思想的渗透力。专业课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丰富的临床、理论知识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伦理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现代医学大家和古代名医的生平纪事和学习、求学经历,或者播放影片、纪录片,组织讨论、情景模拟等。在实验操作中,提倡节省动物实验对象,尽可能减少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痛苦的仁爱思想。解剖课程上形成对尸体捐献者默哀的教学惯例,提倡对生命致以尊重,对逝者致以哀思。在临床教学中,重视案例教学,结合正反案例,大力弘扬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崇尚科学、谦虚博爱的职业精神,反对缺乏仁爱、唯利是图的医德沦丧的行为。这样就形成了有层次、有重点的教育体系,适应职业精神教育本身和学生思想变化的需要。

3.以传统医德和当代人文关怀为准则,形成医学职业精神的文化传承。传统医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精髓内容:仁者爱人、悬壶济世的职业要求;不图钱财,清廉正直的道德品质;虚心向学、善于钻研的学习态度;服务病患、认真负责的工作宗旨;不畏强权、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和不断研究、勇于开拓的创新追求[6]。这是长期以来古代的医者在行医过程中总结、形成、传承下来的优秀职业道德和准则,也是中国古代医学文化的精髓,古代医学职业精神的核心,是值得当代医生和医学界认真研究、践行的文化传承。除了传统医德外,古代的优秀医者如华佗、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不惧兵荒马乱危险,上门为病人诊治的扁鹊;被“誉满杏林”的名医董奉;“轻财如粪土、耐事如慈母”的北宋医家庞安时等医者典范,将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贯穿于职业精神教育中,比简单说教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只有把这些优良的医德传统和当今的人文关怀相结合,使良知、正义、责任、人性等意识进行内在树立和升华,才能达到人文关怀道德教育目标[7]。对于医学生来说,知识、技能、态度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掌握知识和技能是为形成端正的职业态度打基础,而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反过来也会促进知识的增长和技能的强化,使这三者有机结合的就是人学。“有时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的这句充满人性光辉的箴言道出医学不是冷冰冰的仪器和技术的产物,而是情感的产物。因此,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必须正视医学人文教育的地位,调整医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课程体系、教育模式,注重医学职业精神中的人文价值取向,充分重视医学生的思想、情感、德行等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践行“以学生为本”理念,实现学生“成人成才”的根本利益,教育理念从“管理学生”转化为“服务学生”柔性化管理,对学生来说,“以人为本”的理念自然会“入脑、入心”。

4.以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为促进,培育医学职业精神的外部环境。校园文化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外部条件。通过校园美化,打造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以先进的设计理念,将校园布局、建筑特色、景观设置、校园绿化、道路建筑命名等环境因素和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充分结合,为师生提供美观、高雅、文明、庄重的大学氛围。此外,还可以在教室和宿舍张贴古今中外名医大家的画像和生平简介;在宣传栏宣传励志性的医学小故事;在校园内开辟植物园以供学生学习和劳动;精选医学家的人物雕塑美化校园,供学生瞻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