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29 17:33:32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例1

谈心工作中的阻抗,本质上是谈心对象对于谈心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改变的抵抗。它可表现为谈心对象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对某种不愉快经历的否认。因此,积极地认识阻抗的表现形式,并加以有效地克服,可增进谈心组织者与谈心对象之间的心理沟通及促进后者对其特定思想、行为方式的领悟,从而增强谈心工作的效率,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所以,如何识别和正确处理好谈心工作中的阻抗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阻抗的主要表现形式

阻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可以是语言形式或非语言形式,也可以表现为谈心对象对于某种谈心形式、内容、方法的回避与抵制,或谈心对象对谈心组织者(如特定的某指导员)或其他人的某种敌意或依赖;还可以流露于谈心对象的特定认知、情感方式,以及对谈心组织者的态度等。阻抗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讲话程度上的阻抗

阻抗在谈心对象讲话程度上的表现主要有三种:即沉默、少言和多话,其中以沉默最为突出。

一是沉默,指谈心对象对谈心过程中某些问题的提出,既不点头、摇头也不回答是否,甚至拒绝回答谈心组织者提出的问题,或有长时间的停顿。但从阻抗的角度看,沉默往往多源于谈心对象认为谈心时机和内容不恰当而产生的愤怒情绪,也有些是源于谈心组织者的解释不当而令谈心对象抵触或反抗。

二是少言,就是在谈心过程中谈心对象的话很少,通常以短语、简句及口头禅(如嗯、噢、啊)等形式予以表现。少言常见于那些不情愿来谈心及对谈心充满戒心的对象。少言会使得谈心组织者产生困惑或挫折感,使其无法了解谈心对象的内心世界及对谈心的态度。

三是多话,表现为谈心对象在谈心过程中滔滔不绝地讲话。这种“积极”回答谈心组织者提出问题的表象后面,往往隐藏着某种潜在的动机,或者为了减少谈心组织者讲话的机会,或者为了回避某些核心问题,或者为了转移谈心组织者的注意力等。总之,都是为了避免由此而产生的焦虑与其他痛苦的体验。多数情况下,谈心对象的多话是无意识的,但它确实起到阻碍谈心进程的作用。

(二)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讲话内容上的阻抗,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四种:即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设问题。

一是理论交谈,是指谈心者摆出对相关领域很专业的样子,竭力用有关术语来和谈心组织者交谈。表面上看,似乎增进了谈心双方之间语言上和思想上的交流,但实际上表现出谈心对象对谈心组织者的某种疑虑及企图加以控制的欲望。

情绪发泄,是指谈心对象对于谈心中某些谈话议题的强烈情绪反应。表现为谈心对象的大哭大闹、流泪不止,或不自然地大笑。其目的在于避开谈心对象感到焦虑和痛苦的意念。

二是谈论小事,是指谈心对象对谈心中无关紧要的小事谈论不止,回避谈话中心问题,并转移谈心组织者的注意力。谈论小事往往是谈心工作中最轻微,也是最不易发现的阻抗表现。

三是假设问题,是指谈心对象通过向谈心组织者提出表面上适宜,实际上毫无意义的问题,回避谈论某一议题或加深某种印象。

(三)讲话方式上的阻抗

讲话方式上的阻抗是通过谈话对象语言交流中所采用的不同方式体现出来的。其表现主要有四种: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和外归因。

一是顺从,是指谈心对象对谈心组织者的每句话都表示绝对赞同和服从,从不与之争论,似乎对谈心组织者非常尊重和客气。这种顺从常常使谈心组织者无法深入了解对象的内心世界,有时还让谈心组织者无所适从,自然也无法有效的发现并解决问题。由于顺从具有隐蔽的特点,常使谈心组织者不易发觉谈心对象潜在的阻抗。

二是控制话题,是指谈心对象在谈话中,想方设法把谈心组织者的话题控制在自己所希望的内容上,一味要求谈心组织者讲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回避自己不愿意谈论的话题。这样做也是为了减轻其因谈论不愿意的话题而产生的焦虑与不悦。如有的官兵一走进谈心组织者的房间就大谈近期一些琐碎的工作,还有的每到谈心组织者快要触及关键问题时,就用一些突发事件干扰组织者的注意力,牵着组织者的鼻子走。

三是最终暴露,是指谈心对象故意在谈心的最后时刻才讲出某些重要问题或事件,以使谈心组织者感到措手不及,借以表达他对谈心的某种抵抗。但有些时候,最终暴露是因为谈心对象内心的犹豫不定所致。因此,在谈心工作中,我们要注意把这种情况和阻抗性的最终暴露区别开来,不能简单地把最终暴露都视作阻抗的表现。

四是外归因,是指谈心对象将其某种矛盾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外界作用的结果,回避从其自身的角度加以认识。外归因严重阻碍了谈心对象的自我反省,它使人将一切错误客观化,并将其所有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而不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也对谈心组织者引导其从自身方面寻找原因而加以阻碍和拒绝。

二、阻抗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阻抗来自对抗谈心组织者的心理动机

有的谈心对象在谈心之前对谈论的问题已经做了某种决定,诸如已决定要与女朋友分手,要转业去地方工作,要去参加研究生考试等,因此,在谈心中他只关心领导的态度是否与他的想法一致,根本不打算听取谈心组织者的意见和建议。

(二)阻抗来自谈心组织者对谈心对象选择的误区

有的谈心组织者在选择谈心对象时以亲疏远近为划分依据,以问题多少为衡量尺度,对一些所谓的“刺头兵”、“问题兵”格外重视.把他们列为谈心的重点对象,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后进战士谈得多,积极分子谈得少;普通战士谈得多,干部骨干谈得少;重点人员谈得多,身边人员谈得少。以这种标准去选择谈心对象,自然会引起作为谈心对象的官兵的戒心,产生阻抗现象。

(三)阻抗来自谈心时机选择太随意

谈心组织者摸不清谈心对象的思想变化特点,抓不住实施谈心的最佳有利时机,对“什么时候能谈心、什么阶段要谈心、什么节点该谈心”思考不深、知之不多、把握不准。往往不区分时间、不选择场合,想起来就谈;谈得过早,条件不具备、时机未成熟,抓过来就谈;谈得太晚,苗头已出现、问题已发生,拖久了才谈,或作用不大、收效甚微,或时过境迁、失去意义,达不到预期目的。不恰当的时机都会引起阻抗现象,影响谈心效果。

(四)阻抗来自谈心内容选择不够合理

谈心内容缺少针对性,与谈心对象的思想贴得不紧、问题靠得不近,主题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思路不清晰,往往谈心内容少,情况了解不多,问题把握不准,仓促上阵,准备不足;谈心内容杂,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谈什么就谈什么,缺少设计,指向不明:谈心内容浅,说不到点子上,谈不到骨子里,无关痛痒,力度不够;谈心内容虚,大话套话多,真话实话少。从谈心效果上看,存在走过场的问题。

(五)阻抗来自谈心组织者的态度

有的谈心组织者把谈心当成作秀,形式重于内容,表面文章做得多,实质工作做得少,做给上级和领导看;把“身入”当成“心入”,看似工作没少做、工夫没少花,但却不深入、不细致,既没人脑也没人心;把承诺当成解决,谈时说解决,谈完弃脑后,不注重跟踪问效。这样的态度自然让官兵厌烦,失去信任,再次谈心时产生阻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六)阻抗来自谈心组织者的能力差距

随着征兵政策的调整和士官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士兵比例增大,中、高级士官数量增加,相比之下,基层干部年龄结构偏小、流动速度过快、经历阅历单一、带兵经验短缺。加之平时不注重学习和思考,做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能力较弱,甚至谈心者与被谈者之间存知识水平、能力素质等方面出现“倒挂”,导致谈心时思路不清、情况不明、底气不足、方法不多。基本事实说不清,基本问题讲不透,基本道理辩不明,使谈心失去意义和作用,无形中增大了阻抗现象的发生率。

三、消除和克服阻抗现象的主要措施

阻抗的存在,妨碍谈心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及时加以解决。谈心组织者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阻抗,无论形式、内容,还是产生的原因,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谈心工作组织者要根据阻抗产生的原因,阻抗的形式、内容合理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化解。

(一)把握规律,提高谈心工作的科学性,解除戒心

要深入研究谈心特点,科学把握谈心规律,坚持把平等交流、因人而异、情理结合、尊重隐私等作为基本原则贯穿谈心始终,防止违背规律,脱离实际,另搞一套。要使谈心工作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减少阻抗。

一是要摸透谈心对象。通过日常观察、询问他人、听取汇报、查阅档案等方法,全面了解谈心对象的思想基础、工作表现、家庭状况、个性特征等情况,真正掌握对方的思想动态,切准谈心的思想脉搏。

二是要找准谈心时机。在任务转换时、工作变动时、受到批评时、个人有困难、愿望未实现等重要时节,都要及时谈心,争取主动,化解矛盾。

三是要选择合适的谈心内容。谈心内容要与谈心对象的思想贴得不紧,主题不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问题把握准,准备充分;谈心内容要精心设计,不能想谈什么就谈什么,指向不明;谈心内容的力度要深,不能说了半天说不到点子上,谈不到骨子里,无关痛痒,谈心内容虚,大话套话多,真话实话少。

(二)灵活方法,提高谈心工作的质量,增强信心

针对谈心对象不同的气质、性格、兴趣等个性特点,灵活采取多种方式,促进谈心实效,从而增强谈心对象对谈心工作的信心,自觉配合。

一是要在增强感染力上下工夫,通过广博的知识、鲜活的事例和生动的语言,围绕谈心对象的关注点,激发交流兴趣.使对方主动坦露思想,从中受到感染和启迪。

二是要在增强说服力上下工夫,通过以事说理、以理析事,由浅人深、循循善诱,把大道理讲实、小道理讲透、歪歪理驳倒,做到言之有理、让人信服。

三是要在增强亲和力上下工夫,坚持平等相待尊重人,情理相融感悟人,耐心真诚帮助人,放下架子,平等交流,始终保持融洽的气氛。

(三)提高谈心组织者的素质,增强谈心工作的效益

谈心工作的组织者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要想说服别人、得到别人的认同,必须提高个人修养。

一是真正热爱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二是要有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关心人、理解人的态度。政工干部在谈心中要随时体察官兵情绪的变化,揣摩官兵心态,用真诚、友善的态度感化官兵才能把握住谈心的正确方向。

三是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在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基础上,研究谈心的语青艺术。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谈心的语言艺术,以提高谈心主体方素质,达到做好思想政治下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念锋等.心理咨询师[M].民族出版社,2005.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例2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5-0101-02

一、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一)内容体系的系统性与整合性不够突出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体系缺乏统一的核心内容,其系统性和整合性不够,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范式”。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庞杂、零乱的现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统一的心理现象被分割成易于实验和易于控制的小块,研究者各自为政,联系甚少;第二,研究课题繁杂多样:从小学生的记忆实验到中学生的思维研究,从教学技术到学科教育心理,从学习的神经心理学到教学策略的研究,五花八门的课题充斥于教育心理学领域。虽然多样性是学科进步的标志,但我们不得不说教育心理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核心[1];第三,不同时期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更迭(从行为观到认知观、人本观,再到社会文化历史观等),导致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发生变化,使得不同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之所以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范式”,一方面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施教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和学过程中各自的心理活动,又研究二者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人内心的复杂性、人与人交往的复杂性、教与学情境的复杂性,必然导致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研究者认识的局限性。我们对一门学科的认识往往是由简单到繁杂、由零散到系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全部认识清楚,这决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同样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此外,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限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的特性

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实证法,二是现象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困难也恰恰在于人研究人。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物性变化的表象与表象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而真实的,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在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无论研究情景如何精密设计,终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因主观因素而造成的偏差。这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性”,而不是一般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性”。教育心理学正是由于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研究人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无法达到根据外在行为表现以了解内在意识或动机的目的。

(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不高

心理学家在面对教育心理学问题时,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旨趣:理解与应用。这便有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该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科学,应对教育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也即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教育实践,而应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来看,传统教育心理学过分注重基础,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是通过将教育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其他教育学科(如教学法)而间接起作用的[1]。再有,即使是现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大多研究课题均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践,这也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难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总的来说是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定位不够明确。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脱节。教育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到理论,难以指导实践,而教育部门的实践工作者虽深感教育心理学有用,却又不知如何去用。第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更多的只是服务于学校,这种单一的服务范围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广泛的应用性[2]。

(四)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

尽管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学记》中就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但是中国教育心理学和整个心理科学一样,属于“舶来品”。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对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更加突出[3]。纵观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还是学习借鉴的多,独立研究的少。

我国教育心理学出现中国化不足的问题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发展的必然: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首先诞生在西方,它发展早、发展快,有着较好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又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起步晚,尤其是经过“”,在80年代后才开始全面复兴。当时,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刚刚恢复,还没有足够的研究成果和材料,而教育实践中又急需有关的知识,因此,只能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独立研究。相比之下,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确实与西方存在着差距,尤其表现在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这种差距常常使我们只看到学习他人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自身独立发展的必要性。

二、解决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的对策

(一)用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综观过去近一个世纪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发展变化,我们能够发现,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趋势。

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人类教育的共同目的决定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必须符合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教育的对象特点和需要是选择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在保障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即教育心理学在内容选择上既要有共性部分,也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对象性;第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要在稳定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教育是复杂的系统,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也在与时俱进,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同时教育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教育的目的、要素以及基本的教育理论(比如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都是相对稳定的,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笔者以为,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发展历史、理论派别等方面的内容;(2)学习心理,主要探讨学习心理的规律和方法;(3)教学心理,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策略以及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4)教与学的制约因素,主要讨论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班级、社会、师生关系等影响因素以及美育心理、品德心理、教师心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应处理好几对关系

1.要处理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量研究采用源自自然科学的方法,力图保证所研究问题与结论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概括性。定性研究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个体或社会的现象,这种研究通常在现象发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借以把握该现象的整体轮廓。在国际上已经有人提出两种研究取向的结合问题。如“多方法三角测量(cross-method triangulation)”的观点认为,一个典型的应用就是在效度研究中的“多特质多方法模型(multi-traitmulti-method matrix)”[4]。

2.要处理好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家都强调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对教育现象有控制的观察研究。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实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心理学同样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史论研究。实验研究要以史论研究为基础,史论研究是实验研究的升华[4]。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也正是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的基础。

(三)以素质教育实践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南

21世纪是我国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当代教育心理学要想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使自身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应当结合我国教育实践和改革,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教育心理学的自身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5]。国内有学者指出,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张大均等(2005年)指出,教育心理学的以下研究成果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1)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与教育环境关系的研究:(2)学生智能发展与知识学习的研究;(3)学生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的研究;(4)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5)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7]。

但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为主的学科,其为教育实践所提供的指导还远远不够。为此,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首先,继续加强德育心理研究。其次,美育心理研究应该进一步得到重视,为学校审美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其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服务。

(四)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就是要解决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也称本土化)这一问题。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主要是指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要做到从研究者本位出发,准确地发现国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揭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理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为世界心理学发展作出贡献。

发展本土文化取向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可采取两个方向:一是以当代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为主题,以本土文化群体为对象,从事验证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用以推论解释文化同质性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二是以本土文化群体代表性的人性特质为主题,从中抽取的样本为对象,从事原创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建构为理论,以彰显中国教育心理学的特色[6]。总的来说,教肓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应该遵循以下七个字的途径:摄取一选择一中国化。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滔.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透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3]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

[4]林崇德.试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例3

一、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一)内容体系的系统性与整合性不够突出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体系缺乏统一的核心内容,其系统性和整合性不够,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范式”。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庞杂、零乱的现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统一的心理现象被分割成易于实验和易于控制的小块,研究者各自为政,联系甚少;第二,研究课题繁杂多样:从小学生的记忆实验到中学生的思维研究,从教学技术到学科教育心理,从学习的神经心理学到教学策略的研究,五花八门的课题充斥于教育心理学领域。虽然多样性是学科进步的标志,但我们不得不说教育心理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核心[1];第三,不同时期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更迭(从行为观到认知观、人本观,再到社会文化历史观等),导致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发生变化,使得不同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之所以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范式”,一方面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施教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和学过程中各自的心理活动,又研究二者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人内心的复杂性、人与人交往的复杂性、教与学情境的复杂性,必然导致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研究者认识的局限性。我们对一门学科的认识往往是由简单到繁杂、由零散到系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全部认识清楚,这决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同样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此外,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限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的特性

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实证法,二是现象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困难也恰恰在于人研究人。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物性变化的表象与表象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而真实的,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在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无论研究情景如何精密设计,终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因主观因素而造成的偏差。这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性”,而不是一般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性”。教育心理学正是由于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研究人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无法达到根据外在行为表现以了解内在意识或动机的目的。

(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不高

心理学家在面对教育心理学问题时,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旨趣:理解与应用。这便有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该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科学,应对教育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也即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教育实践,而应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来看,传统教育心理学过分注重基础,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是通过将教育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其他教育学科(如教学法)而间接起作用的[1]。再有,即使是现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大多研究课题均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践,这也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难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总的来说是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定位不够明确。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脱节。教育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到理论,难以指导实践,而教育部门的实践工作者虽深感教育心理学有用,却又不知如何去用。第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更多的只是服务于学校,这种单一的服务范围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广泛的应用性[2]。

(四)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

尽管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学记》中就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但是中国教育心理学和整个心理科学一样,属于“舶来品”。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对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更加突出[3]。纵观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还是学习借鉴的多,独立研究的少。

我国教育心理学出现中国化不足的问题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发展的必然: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首先诞生在西方,它发展早、发展快,有着较好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又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起步晚,尤其是经过“十年动乱”,在80年代后才开始全面复兴。当时,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刚刚恢复,还没有足够的研究成果和材料,而教育实践中又急需有关的知识,因此,只能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独立研究。相比之下,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确实与西方存在着差距,尤其表现在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这种差距常常使我们只看到学习他人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自身独立发展的必要性。

二、解决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的对策

(一)用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综观过去近一个世纪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发展变化,我们能够发现,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趋势。

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人类教育的共同目的决定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必须符合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教育的对象特点和需要是选择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在保障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即教育心理学在内容选择上既要有共性部分,也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对象性;第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要在稳定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教育是复杂的系统,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也在与时俱进,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同时教育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教育的目的、要素以及基本的教育理论(比如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都是相对稳定的,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笔者以为,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发展历史、理论派别等方面的内容;(2)学习心理,主要探讨学习心理的规律和方法;(3)教学心理,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策略以及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4)教与学的制约因素,主要讨论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班级、社会、师生关系等影响因素以及美育心理、品德心理、教师心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应处理好几对关系

1.要处理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量研究采用源自自然科学的方法,力图保证所研究问题与结论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概括性。定性研究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个体或社会的现象,这种研究通常在现象发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借以把握该现象的整体轮廓。在国际上已经有人提出两种研究取向的结合问题。如“多方法三角测量(cross-method triangulation)”的观点认为,一个典型的应用就是在效度研究中的“多特质多方法模型(multi-traitmulti-method matrix)”[4]。

2.要处理好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家都强调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对教育现象有控制的观察研究。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实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心理学同样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史论研究。实验研究要以史论研究为基础,史论研究是实验研究的升华[4]。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也正是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的基础。

(三)以素质教育实践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南

21世纪是我国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当代教育心理学要想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使自身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应当结合我国教育实践和改革,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教育心理学的自身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5]。国内有学者指出,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张大均等(2005年)指出,教育心理学的以下研究成果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1)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与教育环境关系的研究:(2)学生智能发展与知识学习的研究;(3)学生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的研究;(4)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5)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7]。

但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为主的学科,其为教育实践所提供的指导还远远不够。为此,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首先,继续加强德育心理研究。其次,美育心理研究应该进一步得到重视,为学校审美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其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服务。

(四)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就是要解决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也称本土化)这一问题。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主要是指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要做到从研究者本位出发,准确地发现国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揭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理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为世界心理学发展作出贡献。

发展本土文化取向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可采取两个方向:一是以当代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为主题,以本土文化群体为对象,从事验证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用以推论解释文化同质性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二是以本土文化群体代表性的人性特质为主题,从中抽取的样本为对象,从事原创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建构为理论,以彰显中国教育心理学的特色[6]。总的来说,教肓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应该遵循以下七个字的途径:摄取一选择一中国化。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滔.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透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3]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

[4]林崇德.试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例4

(一)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的特性 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实证法,二是现象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困难也恰恰在于人研究人。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物性变化的表象与表象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而真实的,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在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无论研究情景如何精密设计,终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因主观因素而造成的偏差。这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性”,而不是一般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性”。教育心理学正是由于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研究人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无法达到根据外在行为表现以了解内在意识或动机的目的。 

(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不高 心理学家在面对教育心理学问题时,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旨趣:理解与应用。这便有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该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科学,应对教育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也即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教育实践,而应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来看,传统教育心理学过分注重基础,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是通过将教育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其他教育学科(如教学法)而间接起作用的再有,即使是现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大多研究课题均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践,这也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难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三)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总的来说是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定位不够明确。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脱节。教育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到理论,难以指导实践,而教育部门的实践工作者虽深感教育心理学有用,却又不知如何去用。第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更多的只是服务于学校,这种单一的服务范围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广泛的应用性。 

二、解决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的对策 

(一)用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综观过去近一个世纪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发展变化,我们能够发现,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趋势。 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人类教育的共同目的决定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必须符合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教育的对象特点和需要是选择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在保障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即教育心理学在内容选择上既要有共性部分,也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对象性;第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要在稳定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教育是复杂的系统,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也在与时俱进,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同时教育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教育的目的、要素以及基本的教育理论(比如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都是相对稳定的,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二)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应处理好几对关系。要处理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量研究采用源自自然科学的方法,力图保证所研究问题与结论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概括性。定性研究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个体或社会的现象,这种研究通常在现象发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借以把握该现象的整体轮廓。要处理好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家都强调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对教育现象有控制的观察研究。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实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心理学同样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史论研究。实验研究要以史论研究为基础,史论研究是实验研究的升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也正是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的基础。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例5

(1)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的特性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实证法,二是现象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困难也恰恰在于人研究人。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物性变化的表象与表象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而真实的,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在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无论研究情景如何精密设计,终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因主观因素而造成的偏差。这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性”,而不是一般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性”。教育心理学正是由于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研究人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无法达到根据外在行为表现以了解内在意识或动机的目的。

(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不高心理学家在面对教育心理学问题时,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旨趣:理解与应用。这便有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该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科学,应对教育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也即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教育实践,而应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来看,传统教育心理学过分注重基础,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是通过将教育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其他教育学科(如教学法)而间接起作用的再有,即使是现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大多研究课题均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践,这也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难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3)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总的来说是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定位不够明确。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脱节。教育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到理论,难以指导实践,而教育部门的实践工作者虽深感教育心理学有用,却又不知如何去用。第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更多的只是服务于学校,这种单一的服务范围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广泛的应用性。

二、解决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的对策

(1)用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综观过去近一个世纪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发展变化,我们能够发现,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趋势。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人类教育的共同目的决定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必须符合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教育的对象特点和需要是选择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在保障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即教育心理学在内容选择上既要有共性部分,也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对象性;第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要在稳定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教育是复杂的系统,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也在与时俱进,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同时教育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教育的目的、要素以及基本的教育理论(比如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都是相对稳定的,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2)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应处理好几对关系

1.要处理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量研究采用源自自然科学的方法,力图保证所研究问题与结论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概括性。定性研究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个体或社会的现象,这种研究通常在现象发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借以把握该现象的整体轮廓。

2.要处理好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家都强调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对教育现象有控制的观察研究。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实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心理学同样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史论研究。实验研究要以史论研究为基础,史论研究是实验研究的升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也正是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的基础。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例6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57-02

“合理合式”和“尽善尽美”分别是贺拉斯与孔子对文艺的形式与内容问题的观点的集中概括。“合理”指的是诗的题材、情感、思想等内容要素,要求诗的内容合乎古典主义伦理及理性。“合式”即合乎作为写诗方式、方法、手段的技巧规律的“式”,主要是古希腊传统形式,其判断标准是得体、适宜。孔子所提出的“尽善尽美”就是主张在文艺内容方面既要具有仁的品德,又要合乎礼的规范,在形式表现方面提倡无过无不及,文质彬彬的“中和”之美。他们都注意到了文艺的社会价值功能,主张文艺当“有益教化”,且都提倡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一、分说与合说,同一与合一

从论述上来看贺拉斯用分说的方式提出了他对形式与内容问题的认识。《诗艺》前308行集中讨论形式,后面论及诗的内容及诗人,他在分述的过程中分别提出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的标准。贺拉斯的“合理合式”是从“艺术整体”之中分化出来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同源同质的,是同一的,也因此它们一开始便有着自身的规定性,在内容方面文艺的内容必须合情理,在形式方面文艺的形式必须遵守规定。在贺拉斯的论述中文艺表现须遵守规范的理性意识体现得十分明显,他强调“每种体裁都应遵守规定的用处”,“忧愁的面容要用悲哀的词句,盛怒配合威吓的词句,戏谑配嬉笑……”都显示出一定的内容和特定形式之间的映照关系,形式处在被动的地位,它需遵守一定的规范,与内容实现同质,进而构成整体。

孔子则不然,早在《周易》之中就产生的唯物辩证的思想给人们的思维注入了思辨的色彩,他不是从整体到部分,而是从部分到整体,更加注重对立的两个方面如何结合到一起实现合一,因此更加注重二者关系。文与质,言与德,尽善与尽美,往往都是对应出现的,二者相互支撑,相互阐发。在他看来只有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达到尽善尽美才算是最理想的,美与善是独立的,但又是相互生成的,他更加注重二者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时刻注意二者之间的限度。他所谓的“辞达而已矣”,“文质彬彬”,注重的是表现效果,形式处在主动的地位,更加的灵活自由,它可以自我调整以实现最优表现。强调二者间相互关系而非自身规范便成为孔子与贺拉斯的显著区别。

二、微观分析与宏观直析

贺拉斯的论述集中在文艺本身,讨论十分精细,逻辑严密概念明晰。孔子则从文艺与外部社会的联系上讨论文学,其观点带有直觉、顿悟特点,呈现出模糊性、多义性。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其根本原因。西方属海洋文明,人们从“物我对立”的角度把握现实世界,追求真理、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也是从古希腊便开始的思想传统。与此相应,主体往往把对象从纷繁的关系或者整体结构中抽离出来做具体细致的分析,运用逻辑思维,凭借理性、概念、推理来分析对象物,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把握。精确性、条理性、明晰性是其主要特点及追求。贺拉斯精细入微地深入到了文艺创作的语言、人物刻画、结构、题材、体裁、文艺创作技巧和规律等文艺内部问题。其次,他的论述过程都涵有逻辑推理过程,或由总体概念到具体阐释,或从具体事例出发得出结论,或从抽象概念出发,举例说明。他的《诗艺》又构成一个大的逻辑体系,即围绕着诗和戏剧创作,提出“合理合式”观点,并论述为什么要做到合理合式以及如何做到合理合式。论述的逻辑性,概念的明晰性特点非常明显。

中国属农耕文明,人们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把握对象世界,不将世界视为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纯粹客体,重视的不是对事物作抽象的分析和认识,而是在情感、理智、意志、经验等多种心理机制作用下对事物作理性直观,宏观直析是其主要的思维特点。它主要是用直觉思维的方式,整体地、形象地把握对象,运用类比、提炼、概括的方式得出结论。它是理性直觉与情感体验共同作用下的思维结晶,多义性、模糊性、朦胧性是其理论成果的主要特点。与此相应,认识主体往往从整体宏观的角度使对象横向铺开,注意事物的性质、功能、序列、效用,注意把握对象间的相互关系,这也决定其价值判断标准往往以“有益”为准绳,尚善。孔子并没有像贺拉斯那样专门讨论文艺,也没有具体深入到文艺理论的某一个方面。他的理论观点夹杂在其平时的言论活动中,文艺观点与其政治伦理观点、乐论往往交织到一起,他从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认识文学,规范文学,诗与礼、诗与乐、诗与教化各方面的内容交织在一起,在其整体文艺思想观念的统摄下,他注意到了文艺的社会功能,注意到了文学对人的心理、情感塑造以及人格修养的作用,他是在宏观视野之下审视文学活动的。孔子常常根据经验并通过直觉、顿悟的方式得出结论,有结论却无具体阐释和论证过程,呈现出多义性、朦胧性特点。他提出的主要概念如“文”、“质”、“善”、“美”等都没有具体内容及标准,呈现出模糊性的特点。

三、求真与尚善

在微观分析的思维方式之下,贺拉斯更加注重如何形式如何真实再现客观对象,求真是其要义。“真”所体现的是一种历史理性,①这种理性精神贯穿在贺拉斯的认识态度之中。他在《诗艺》的开篇便批评了那种把不同性质的物类拼凑到一起的做法,提出统一、一致的主张,这实际上是其对艺术创造的认识,他不反对:“画家和诗人一向都有大胆创造的权利”,但他反对那种一味追求创造却不顾客观事实的做法,他主张形式创造必须是真实的,合乎规律,合乎逻辑的。同样在内容方面,他指明:“虚构的目的在引人喜欢,因此必须贴近真实。”“戏剧不可随意虚构,观众才能相信。”他并不反对虚构,但是虚构也必须建构在“真”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实现文艺的价值。他的合理观点也暗含了古希腊大写的“人”即“真人”的理想标准,“懂得对于国家和朋友的责任……”“懂得追求荣誉”,“能给人益处和乐趣”,其中暗含了对于人的理性思索以及崇尚“真人”的理想态度,“求真”是其重要的理论品格及思想认识标准。

与宏观直析的分析方式相应,孔子更加重视文艺的功能效用,“尚善”是其理论思想的核心。“善”的背后隐藏的是情感评价,关注的是对象是否有益。②孔子主张“放郑声,远佞人”,而推崇中正平和的雅乐,因为郑声是当时的新声,节奏明快强烈,曲调高低变化较大,故容易激动人心,孔子认为这种形式容易诱发人的私欲不利于培养仁、礼为内容的道德品质。他把形式特点与情感激发联系到一起,进而与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联系起来,由此判断认识对象,求“善”是其判断的逻辑起点。在言语活动中他提出“巧言令色,鲜矣仁”,也是因为言是传道的方式,形式上过于精巧有害于“仁”的表现,他对于形式美的判断标准也是以“善”为基准和核心的。在内容方面孔子更是以“仁、德”为主要内容,与“善”紧紧联系到了一起,“尚善”是其理论中重要的品格。

四、叙事理论与抒情理论,模仿与宣泄

不同的文艺传统和文艺对象对二者理论观点的形成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西方有叙事传统,在贺拉斯之前主要的也是成就较高的文学样式是神话传说、史诗以及戏剧,这类作品重在叙事。贺拉斯《诗艺》集中讨论的是戏剧,属于叙事文学理论。叙事文学所表现的对象乃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是人的社会行为,特定的表现对象决定这类文学更加重视叙述结构,叙述话语,人物刻画等问题,它追求的是如何客观再现表现对象,如何实现对对象的真实模仿。在贺拉斯之前的主要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持“模仿说”,把艺术视为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贺拉斯也是如此。首先,他主张模仿传统,他主张遵守体裁规定的用处即传统形式,他提倡沿用古希腊的题材,主张人物表现与古希腊保持一致。其次,他主张真实地模仿对象世界,合理的主要内涵就是合情合理即真实。他还主张选择那些力所能及的题材,以做到文辞流畅,条理分明。他还说:“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主张词句和内容相配合,也在于真实传达出内容。贺拉斯重视的是如何客观地再现对象,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再现关系,“合理合式”则是最高的审美标准,同时也是文艺表现的规范,只有遵循形式规范、准则,做到真实再现才能达到美的顶端,形式和内容之间是一种由真而美的过程。

孔子论文学涉及到“诗”“文”两个概念,“诗”是指《诗经》,“文”则涵盖了学术和文化,与文学相关的是《诗》、《书》、“六艺”,孔子讨论的对象主要的是抒情性文学。抒情性文学所表现的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创作主体的内心体验,其文学活动的核心在于情感表现,更加注重反映主体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体验,对待形式的重视与关注程度较叙事文学轻,因此抒情性文学也呈现出较高的心灵自由度,形式美的判断标准也有所不同。关注情感内容便成为抒情文学的核心。孔子的整体文艺观点也显示出对文艺内容的重视。在先秦人们的认识观念中,艺术活动是情感宣泄的途径之一,但是在艺术活动中它不是情感的无理性的流露或迸发,而是有适度的意识控制与思维参与,是一种有节制的情感抒发。在孔子这里也体现出这样的认识,他提倡情感表现要合乎礼的规范,要在伦理道德的限制之内,即情感表现需合乎“善”,要能对人、对社会有益。他提出的“尽善尽美”,“思无邪”,“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评论标准,都贯穿着以“善”为准绳的情感评价思想,更体现出以礼节制情感的思想主张,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基点是善,是要能通过善而产生“有益性”进而到达美,这是由善而美的过程。

注释:

①参见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4页。“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②参见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4页。“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地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赵,张辉,王雄.西方形式美学[B].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I].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例7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1]。其特殊功能是将心理学研究人性特质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教师的智慧,用于学校教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2]。1913―1914年桑代克(E.1.Thorndike)三卷本《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诞生。20世纪20年代,西方的教育心理学开始传入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者一方面继续学习和引进西方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些独立的研究。尽管目前已取得不少骄人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关注和透视,从而揭示我国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期尽可能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一)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我国教育心理学在初创时期主要是翻译和引进西方的研究成果,后来许多心理学家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做了不少独立研究。到80年代,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倾向于以基本理论为前提,以学习心理为主干,同时兼顾教育教学情境中其他重要的心理学问题。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中除重视学习心理外,对品德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也日渐重视。但这些内容体系所包含的课题在逻辑上孰先孰后,分量上孰轻孰重,目前教育心理学家们尚未取得共识,有的偏重于学习心理,有的偏重于品德心理,还有的则转向教学心理的研究[3]。这表明我国教育心理学体系零乱和内容庞杂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认为,我国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缺乏统一的核心,其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够,没有建立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有学者认为,这种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内容庞杂,无统一的理论指导。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取自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以及各学科心理学,学科本身没有严格的理论体系,研究者各自为政,缺乏联系。第二,研究课题五花八门。从小学生的记忆实验到中学生的思维研究,从教学技术到学科心理,从学习的神经心理学到教学策略的研究,庞杂的课题充斥着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第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领域和方法变化无常,缺乏相对的稳定性[4]。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之所以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范式”,一方面是由于它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施教者和受教者在教和学过程中各自的心理活动,又研究二者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人内心的复杂性、交往的复杂性以及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必然导致教育心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另一方面,研究者的认识具有局限性。我们对一门学科的认识往往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零散到系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全部认识清楚,这决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同样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此外,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限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研究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性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从产生之初,一直沿着两种取向发展。一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的定量研究。它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注重实证分析,力图精确而客观地用数据表达研究结果,具体方法有实验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如桑代克、斯金纳(B.F.Skinner)等人的研究就属于这种取向。二是现象学方法论取向的定性研究。它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不同于自然现象,主张采用非自然的定性方法进行研究,具体表现为参与观察、深入访谈、个案研究和教育经验总结等方法[5]。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和罗杰斯(C.Rogers)等人的研究则属于这种取向。这两种取向贯穿着整个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始终。研究方法的创新无疑是推动一门学科前进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还有待加强。我们几乎没有自己独具开创性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大多数都来自基础心理学,脱离了教育教学的实际。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研究方法仍偏重于定量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受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在实际研究中定量的方法占据主要地位,并未真正将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有机结合。另一方面,研究手段缺乏现代化程度。尽管当前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使用了诸如计算机等高新技术手段,但他们使用更多的是局限于数据统计和分析,在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中的使用还很有限。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之所以出现这种现状,具有如下原因:第一,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深远影响。自冯特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实验法等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便一直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华生和桑代克等行为主义学派的教育心理学家们纷纷采用实验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即使是以现象学方法论为指导的人本主义学派的教育心理学家们也仍然没有抛弃这些定量方法。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以定量研究为主,显得过于单一和陈旧。第二,研究者缺乏创新意识。大多数研究者希望矫正方法内的一些误用而造成的不足,而学习者则只关心如何熟练运用业已成型的研究方法,两者都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研究方法的推陈出新。第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缺乏深入探讨。纵观现在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书籍,缺少对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专门论述,只分别涉及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数都是借用,借用的方法在研究教育心理学现象的实际操作上存在缺陷。

(三)理论与实际联系缺乏有效性

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上,对该学科性质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应用性学科,它的任务在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教育领域。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理论性学科,它既独立于教育之外但又不依赖心理学的特殊性,更偏重于研究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规律。这种“应用性”与“理论性”之争,使得教育心理学在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上困难重重。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应用的性质并存,并偏重于应用性[6]。尽管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结合的程度还不够高,具体表现为:第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脱节。一方面导致研究者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从理论到理论,其研究成果难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各中小学教师只能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凭经验摸索,明知教育心理学有用,但不知如何用。第二,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显著。教育心理学应该在教育改革中扮演更直接、更积极的角色,它除了可以用其发现的关于人类学习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应该直接参与教育行政部门的重大决策,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第三,学科服务范围狭窄。目前教育心理学只是服务于学校中的教育对象,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应用的广泛性。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应当是伴随终身和全人类的,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范围之内。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之所以难以有效结合,可能的原因有:一方面,理论研究者对当前教育实际的了解不够深入,重理论,轻实践。他们从理论研究中发现问题,而没有在教育实践里思考问题,没能看到教育实践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应用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不够高,难以从经验上升到理论。他们忙于繁重琐碎的教学工作,很少去认真思考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难以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二、我国教育心理学现存问题解决途径的初步探索

(一)以整体的观点研究教育心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知、情、意、行)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分割[7]。因此,人自身是一个整体,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身心统一、人格健全的人,我们应该以相互联系的整体观点来研究教育心理现象,反对把心理现象孤立起来进行研究。例如,我们不仅要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学习,也要从动机、情感和意志的角度,在整体上把握学习的本质;要在整体上研究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自我监控技能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的有机结合等等。

(二)建立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范式”

第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定量的研究方法可以使我们的研究客观化和精确化,但是教育心理现象不仅仅表现出不相容,更多的是相容[8]。因此单纯使用定量方法并不能有效解决教育心理研究中的问题。定性的研究方法强调在自然情境下由观察者参与体验,并最终获得和解释关于研究对象深度信息的研究方法[9]。定性研究能够使研究者产生更多的新思维和新假设。但是定性研究对观察者的素质要求过高,主观性强。因此,我们应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力求创造出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区间估计和模糊数学等等。第二,增强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提高研究效能。传统的研究方法要继续保留,同时应该利用新技术来创造新的研究方法。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极大方便,也为定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支持。比如在运用调查法时,可以借助网络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调查的取样丰富,操作更经济、便捷。

(三)建立理论和应用层面的教育心理学

我们强调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并不是主张放弃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构建,一味地追求“实用”,相反,在强调应用的同时,也绝不排斥那些跟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的研究。理论对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不重视理论的研究就会盲目实践。要解决理论和实际难以紧密结合的矛盾,我们可以建立起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性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理论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应用性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如何将理论用于实践,解决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为理论性教育心理学提供研究课题和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台北:东华书局,1990:1.

[3]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

[4]叶浩生.21世纪教育心理学的十大研究方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1).

[5]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4-36.

[6]章泽渊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例8

本文将形象界定为用于记录与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事物所呈现的状态及属性的信息,从而实现中西方学者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理解上的对接。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目的地形象分成本体形象、传播形象与感知形象三个层面,就每个层面形象测量的内容进行归纳综述,从而将目的地形象测量内容的众多观点置于一个可统一、可比较的框架中,从而为我国的目的地形象测量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测量内容; 综述

1 引言

旅游目的地形象(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简称TDI)的构成成分属性和维度分解是TDI测量的主要内容,解决的是“测量什么”的问题(李宏,2007)。但由于TDI概念目前还缺乏统一的界定,概念框架并未最终形成(Echtner,Ritchie,1991;张宏梅,等,2011),且TDI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相对性和动态性特征(Gallarza,et al.,2002),因而导致TDI测量内容存在分歧。

尽管国内对TDI有目的地意象(庄志民,2007)、目的地映象(毛端谦,等,2003)、目的地感知形象(郭英之,2003)等多种译法,但大多数学者将Image与“形象”作对等使用,本文也以目的地形象作为TDI译名使用。国内的形象研究目前正处于学科交叉研究阶段,涉及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地理学、传播学、美学等多个学科(王学军,2007),对形象的理解要比西方对Image的理解更为深刻与丰富(宣宝剑,2008),这也加剧了TDI研究中对其概念界定与测量内容的分歧。

形象在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语言译义下具有不同意义指向(胡立新,2002),本文认为这恰恰是导致TDI概念与测量内容分歧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总结归纳了中西方对形象的众多理解,通过界定形象概念,寻求中西方在TDI内涵理解上的对接,在此基础上就TDI测量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我国的TDI测量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2 综述背景:中西方对形象及TDI的不同理解

2.1 西方学者对形象(Image)及TDI的理解

TDI自20世纪70年代初被提出以来,经过80年代在概念整合方面的重要尝试,TDI的概念界定至今仍是研究的首选问题(Baloglu,McCleary,1999;程金龙,2011),印象(Impression)、信念(Belief)、想法(Ideas)、情感(Affection)、表征(Representation)等术语不断被用来描述TDI。考虑到关于西方TDI概念的文献研究资料一直很丰富,本文不再赘述。

尽管不同的概念表达出TDI不同的方面,但西方学者都视TDI为一种主观感知,是个体心理机制对刺激物的处理结果,对TDI的概念界定都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只是因对形象形成过程的心理作用机制存有不同的认识,而造成TDI理解上的差异。

(1) 形成于知觉

完形心理学认为形象是消费者知觉(Perception)的结果,是由印象、信念等认知(Cognition)成分构成的,是对印象、信念进行编辑形成的内部接受的心智建构。TDI的早期概念(如Crompton,1979;Gartner,1993)多在此框架下进行界定,强调TDI的认知成分。

(2) 态度建构

Lawson与 Baud-Bovy(1977)首次将形象的概念超出知觉范畴,将其定义为知识、印象、成见、想象和情绪性想法的表达,认为形象既有认知成分也有情感成分。该种观点在TDI研究中也逐渐占据主流,认为TDI是一个由理性认知和情感诠释所构成的心理结构(Baloglu,McCleary,1999;Kim,Richardson,2003;Hong,et al.,2006)。

2.2 国内学者对形象及TDI的理解

抛开国内学者对Image、TDI在中文译名准确度上的争议,依据学者们对形象本质的理解,本文将国内学者所界定的TDI概念梳理成五种观点。需要强调的是,前两种观点源自对西语Image的理解,后三种观点尽管在术语使用上仍使用“形象”一词,但与Image有着本质的区别,更多基于中文语境、词性和非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具体如表1所示。

(1) 主观感知的形象观点

持该观点的国内学者对TDI的理解沿袭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思路,根据形象形成的心理作用机制,在知觉或态度框架下强调TDI是一种主观感知,认为TDI是旅游者对目的地各类信息进行心理功能化加工的结果(李巍,张树夫,2007;王红国,刘国华,2010)。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例9

对外来宣传信息不予理睬,是逆反心理接受者自我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利用这道防线,可以将大量的外来刺激挡在接受者态度体系之外,有人认为这就是逆反心理的全部内容。我不以为然。我认为,“不予理睬”仅是逆反心理外显系列效应的开端。逆反心理还表现在接受者与外来信息“作战”的全部过程中,正如机体的自卫不仅表现在对外部威胁的回避,而且还应该表现在与外部威胁力量的“战争”上一样。事实上,我们还会发现有些信息内容会突破第一道防线,这就必然会引起下一个抵制性效应的产生。不这样,接受者的态度就会处于直接的威胁之下。 第二、驳斥对方宣传论点。对于突破第一道防线的外来宣传信息,接受者显然不能再以回避的方式对待之。在国外心理学的一切实验中,当被试者受到外部对立观点的威胁时,他们会极力寻找一些足以驳倒外来信息并能巩固自己观点的论据,一旦他们找到这些论据,就会给反对——抵制外来宣传信息,造成特别有利的基础。当然,这种驳斥不一定要形诸语言、书面,在许多场合,它是一种论战性的思想活动。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有类似现象。在被我们视为有逆反心理反应的受众中,有近40%的人,试图驳斥报纸上宣传的某些观点。 第三、歪曲或误解外来信息的内容。这是人们常有的一种抵制方式。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其一,对宣传内容作完全错误的理解,将对方的观点无限夸大,使之变得荒唐可笑,从而减少对方给自己造成的压力。例如,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了的宣传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歪曲共产主义概念,诬蔑共产共妻,以此支持自己的态度体系。其二,断章取义,按照自己的主观想象重建、再现其他部分。或者是把它改扮成自己的同类,以与自己的态度、观点同时并存。这种歪曲、误解大多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当然也有一种有意的歪曲。我们在宣传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景。 第四、贬损信息来源。这种效应是接受者通过否定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来类推外来宣传信息的无价值。这样,接受者就可以安然地无视这种外来信息了。苏联心理学家解释这种情形时说:“毫无威信的卑鄙的敌人所表现出来的敌意,并不能引起人们非常难受的不和谐之感。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基本的否定的反应集中到信息的来源、宣传的主体,他们对宣传员的定势完全向着否定的方面改变。这样往往也就不会对那种不能接受的立场表现出多余的神经过敏了。”③在现实生活中的逆反心理读者,有一部分是以这种途径来保护自己,免除多余的紧张的。 第五、寻求社会支持。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一个人处于恐惧心理情境中时,会产生一种寻求“社会支持”的趋向。在新闻宣传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一种类似的情形:当外来宣传信息威胁到接受者态度体系的和谐与一致时,接受者也会产生一种寻找这样一个人或这样一个集体——他们对这个问题持有相似的观点——的意向。人们之所以所以产生这种趋向,并不是由于这样的“个人”、“集体”会帮助他寻找和形成反对宣传观点的理由,而是由于这些“个人”或“集体”能够成为自己的后盾,减轻自己能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并坚定自己对抗外来宣传信息的信心。 这四种效应一同构成了接受者态度体系的第二道防线。当外来信息突破第一道防线而进入第二道防线时,这四种效应就会产生,它们或者是独自地发生作用,或者是互相联系着共同发挥抵制、自卫的功能。可见,逆反心理的外在效应是复杂的,有层次、成系列出现的,其中每一效应都有其独自的优势,同时又与其他效应处于一种互补关系之中。当一种效应不足以抵制外部宣传内容时,其他效应就会出现。如果这些效应大多数被动员起来,那宣传活动本身就很难有什么效果。

三、逆反心理的内在机制 上述逆反心理的效应,显然不是凭空产生的,必然有其内在机制。要理解内在机制,必须从受众的态度着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克特·W·巴克在所著《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说:态度是“对人、思想或物体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成分在内”。一般认为,认知成份由人们对态度对象的信念或知识组成;情感成份指人对于对象的情绪反应;行为成分包括人对物或人的外显行为。 根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态度的产生,乃是人们的内部需要和外部环境及刺激因素发生作用的结果。而态度一经产生,就会给人们的活动以一定的规定性。在人们的活动按一定的态度多次实现时这种态度就会在人的身上固定下来,并决定今后行为的趋向。 既然态度是在个体的内部需要和外部刺激的相互作用下,对环境中的各种对象产生的,那么一个人就一定有为数众多的态度,因为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是复杂多样的。这些为数不同的态度,各依其相关程度组成相近的态度群,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态度体系。在一般情况下,这个体系中的各种态度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持的,而且在逻辑上也是一致的、合理的,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就是平衡的、协调的。但有的时候,由于外来的异端观点的刺激,或现实事件的发展变化证明原先的某种态度所依据的事实是不可靠的,人们的态度体系就会处于矛盾的,不协调的状态。不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们的态度体系总是趋向于平衡和协调的。 基于这一原则,接受者在具备了协调一致的态度体系以后,仍会寻求外界跟自己已有的态度倾向相一致的刺激内容。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论”认为,人们之所以要寻找能支持他们态度行为的信息,例如,为什么一个决定购买一辆豪华汽车的人仍然要看关于这种牌子的汽车的广告,或者希望听到别人赞成这种牌子的汽车的意见,并且不愿去看介绍他已决定不买的较廉价的汽车广告,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试图消除他们对已作出的决定和可能作的另一种决定之间的不和谐的感觉。”④但是,他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即:这种与接受者已有态度相一致的信息也不能过量,而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因为人们的态度多种多样,如果把信息大量地集中于支持其中某一态度,事实上也就是破坏了人们态度体系的内在平衡和协调;而且即使是对那种受到支持的态度本身来说,随着外部宣传信息的源源而来,其对相同信息的渴求强度也就逐渐削弱了,而渴求强度又同信息的效能成正比例关系。例如,对于一个在沙漠里口渴得要死的人来说,水对他是第一需要,但是一旦他离开沙漠,而人们却不给他食物,让他每天以水充饥,那他对水的态度恐怕就会由渴求到厌腻乃至抵制了。这种对水的抵制、厌腻,实际上是维持个体内部各种需要的平衡的必然效应。接受者对于与自己态度倾向相同的宣传信息的反应,跟对于水的反应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的。 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倾向相矛盾、乃至相对抗的信息,比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倾向相一致的宣传内容,似乎更易于引起读者的逆反心理。国外心理学的一些实验研究表明:“如果某人认为自己持有的一组态度是一致的,那么要改变此组态度中的任何一个态度将是困难的,因为改变其中的一个态度就会使这个态度和组内的其它态度不一致”。⑤由于不一致会给个体带来不舒服、压力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解脱压力,重归于和谐一致就成为必要了。为此,人们所惯于采用的方法,就是抵制外部的宣传信息。 心理学家们在研究被试接受外部信息刺激的反应时发现,“持各种不同立场的人对于同样一条信息会给以各种不同的评价。人们会把和自己相距较远的立场评为相距更远的立场。”⑥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比性评定规律”,这种规律已为许多实证的材料所证明。例如,一个对吸引持极端肯定态度的人A,和另一个对吸烟持轻微肯定的人B,对于同样一条反对吸烟的宣传信息,其感受是不一样的。持肯定态度的A可能会感到反对吸烟的宣传信息的立场,距离自己的距离比实际的距离更加遥远,更加对立,更加不能接受;而持轻微否定的B也许会感到自己离宣传信息的距离比实际距离更近些,这种情况表明,持不同立场的人在评价同这些立场相联系的宣传信息时是不客观的。这实际上是接受信息时的一种错觉性印象。对比性评定率一旦发生作用,那么所宣传的观点就处在跟宣传对象十分对立的地位,而这种对立显然远甚于他们之间实际对立的情况。不过,这种错觉性印象是带有情境性和暂时性的东西,它并不能直接成为促使宣传对象对外部宣传信息的立场向着更为相反的方面改变的条件。只有在宣传对象这种错觉性印象得到现实经验的证实,得到他所在的社会群体的支持时,它才会由暂时的错觉印象变为固定的印象,进而促使个体向着与宣传信息更为相左的立场转变。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例10

1概念界定

1.1学校心理理论的概念

学校心理理论是指和学校生活有关的各类人员的心理现象的总和。包括学生学习心理,教师教学心理,工作人员管理心理等众多方面。学校心理理论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个统称,涉及面广,范围宽。学校心理理论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并把多门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在运用到学校教学和管理中。

1.2学校心理学的的概念

近年来学校心理学研究的内容由学生延伸到教师、管理者,学校心理学的概念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心理学应用和服务于学校的具体表现。它是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各类成员的心理活动,并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手段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学生与其它构成成员和谐发展的一门应用性心理学分支学科。

2研究内容

2.1学校心理理论的研究内容

学校心理理论主要研究和学校教育教学、学校管理过程中有关的心理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更好的服务师生。因为学校不仅包括教育教学活动还包括管理,人际交往等活动,每个涉及的领域都是学校心理理论研究的内容。学校心理理论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老师的心理,还包括学校中各种岗位工作人员的心理。所有在学校中涉及到的心理现象都是学校心理理论研究的内容。

2.2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校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以教育心理学为其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心理现象,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集中在6~18岁从小学至高中的学生群体,更倾向于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现象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研究者向教师提供心理知识,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

3理论构成

3.1学校心理理论的构成

学校心理理论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构成如下:知识学习的心理理论、技能学习的心理理论、能力培养的心理理论、德育的心理理论、人际交往的心理理论、自我认知的心理理论、教学的心理理论、管理的心理理论、学生心理辅导。在每个构成方面都涉及到很多心理学知识,研究者对这些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并对这些心理现象给予反馈。学校心理理论不仅和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分支学科关系密切,而且也是这些心理学分支融合的结果。

3.2学校心理学的构成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例11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1-13072-02

声乐表演足通过有声音的音乐表演,把音乐、语言、情感等手段融为一体,将音乐作品转化为可感的艺术形象,从而使人获得美的愉悦和美的享受的创作活动。声乐表演的核心是歌唱者借助音乐手段以歌曲形式将作品的内容传达给受众。如果没有声乐表演的二度创作,文本就不能成为活生生的存在,从而表现出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这其中涉及到了“创作一作品一演唱一观念”这一审美体验模式过程。

一、声乐作品内容的解构对声乐表演实践的要求

马克思把艺术创造看做是一种艺术“生产”。艺术创造表现出一种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特殊关系,即“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声乐表演的本质是对声乐一度创作的现实成果进行的再创造即二度创作。在二度创作中,文本作品与声乐演唱主体之间构成了主客体关系,并且在声乐表演中主客体问双向运动。在演唱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二度创作中的演唱主体,而作品被主体所反映的过程,同时也是作品被主体所同化的过程。作品是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的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声乐演唱作品有三个要素,即实物、感情和思想。构成第一个要素的是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通过抽象概括得到的艺术形象的反映和物质艺术客体的体现,即声乐的曲调和诗词物化形式曲目中的物象描述。声乐作品内容的实物要素不具有具体件和事物的可靠性,没有可以见到的具体事实和人物。在声乐作品内容中突出首位的是感情要素。感情内容则包括相应表现的对声乐作品的态度以及作品提示给其听众的那些对“评价的评价”,这对艺术家和听众审美具有重要意义。构成思想内容0的是对声乐作品本身和对其评价所做出的相应的思索以及最终结论和定式,这是作品的价值所在。任何一部声乐作品都是经过艺术家把生活客体升华为艺术作品形成艺术意象的体物赋情过程,故实物内容中包含有感情的内容。在声乐作品的内容中,感情内容同样也有机地融人了思想内容,创作主体表达的感情和内容足紧密相连的。声乐作品就其展示的现象以及对现象的态度而生成的感受,也融入了对客观现象和态度的深思。而针对声乐内容中实物方面和感情方面所提示的评价和定式则融进最终的思想结论和定式,这些已超出了声乐作品内容的范围,面向了观众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状态感知,具有无限生成的意义阐释的特点。

声乐作品思想中也隐含着感情的因素,思想不仅反映现实世界诸现象的本质以及态度,也包含着感情评价。思想必然把所反映的现象和态度被揭示出来的意义转化为个性意义的体系。真正声乐艺术阐释的感情永远是“智慧的感情”,而其体现的思想永远是“被感觉到的思想”,马雅科夫斯基把这种艺术所激发的思想称之为“被感觉到的思想”。声乐艺术唤起艺术的感情的卓越能力,也可以使之表达“被感觉到的思想”,从而把我们引向对生活的沉思,得m最重要的思想结论和定式。声乐作品必须有深刻真实的内容,在这个内容中实物的、感情的和思想的要素始终处于有机的相互渗透和必要补充的状态。

演唱者对声乐作品进行解构和意义阐释必须要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文本中包含着“不确定性与空白”,有待于读者“主动阅读”去创造性地进行“填充”,即“具体化”,具体化的结果就是“审美客体”及其“意义”的生成。具体到声乐表演就要求声乐表演者深刻把握作品的思想方面和感情方面的特质,创造性地使“现象还原”和“本质还原”。只有把握了其实质,才能在表现作品时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舒伯特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辛白林》中的一首诗谱写的曲目《听,听,云雀》,在此曲目中营造了太阳升起、金盏花盛丌、云雀在天空歌唱的艺术形象,配上轻快的节奏、明亮的旋律,表达出了创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乐观美好的感情,同时这些艺术形象带有了强烈的思想感情,饱含了创作者强烈的思想定式和内在心境。作为声乐表演的演唱曲日,演唱者要很好表达出作品内在具有的神韵和心境,才能够更好地演绎作品。因此,对声乐演唱作品的理解特别重要。在进行声乐演唱表演时,首先要求演唱者对作品进行解构,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着重对作品的感情因素和思想因素进行分析,全面提高对曲目的把握程度。

二、声乐表演中对演唱主体的审美要求

声乐表演中,歌唱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意识和情感对象化,赋予曲目以活的生命的创造行为,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它的本体演唱凝聚了一切美的因素。如果没有演唱者的声情并茂的创造性表演,作品永远只能以词曲的符号形式存在,不能真正成为受大众喜爱的音乐作品。

声乐表演要求演唱者首先在内心听觉中建构音乐,以意念来设定意象对象,不仅要把作品演唱出来,而且要求在音乐表现中进发出灵感的火花。这种灵感必定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只有在潜意识发挥作用时,一切才是自然的。演唱者要善于把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和描绘的事物进行内化,从而使“境生于象外”,更好地解释演唱曲目作品的内涵。这里就涉及到了音乐表演创造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即忠实原作与表演创造的统一,或者是真实性和创造性的统。作为优秀的声乐艺术表演者不仅能够在演唱时保留原作的真实性,还能够以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投入到作品当中,进行个性化的发挥。苏联音乐学家季莫欣在评述两位著名歌唱家扮演多采尼蒂的歌剧《拉美尔穆尔德露琪娅》女主人公的不同表演时指出:“卡拉斯倾心于崇高的激情,使露琪娅这一角色的解释有气魄和激昂的表现,她的主人公完全不是一个纤弱又无自卫能力的人物,她不屈服于命运,和命运作斗争。”“萨瑟兰创造的形象则比较抒情,比较温柔……从歌剧开始就使人明确了,这是一位高傲的、威严的姑娘,她像一朵娇嫩的鲜花,在贪婪、自私、冷漠的气氛中,不可避免地必然会凋谢。”正是由于个性化的表演才使作品焕发出了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这就要求声乐表演者既要努力地服从于原有风貌,又要创造性地发挥艺术创造力。

声乐表演要传达出作品的精神风貌,要传达形神兼备的审美要求,要表现出演唱者自己的审美情感、精神气质和品格修养,充满生命的张力。声乐表演要想传达出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首先要求歌唱者在演唱作品时,能准确反映出作品中所蕴涵的感情;其次,作为演唱主体本身也应该充满感情地投人到二度创作之中。德国音乐家巴赫说:“音乐家除非自己也受感动,否则就不能感动别人;他必须感觉到他想要在他的听众中引起的一切效果……”所以在声乐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演中,不仅要求表演者完美地再现作品,而且要求表演者在注重技巧的基础之上充满感情地体现作品的神韵。

声乐演唱具有音质美、字音美和行腔美等美学特质,同时也有声乐表演的形与神、虚与实、情与理、气与韵等多对美学范畴,这里就不一一详细阐释了。

三、声乐表演对审美欣赏者的要求

声乐作品转化为声乐表演是一种双向传播活动,其审美意义生成也是双向的。作为审美主体的听众对表演者进行审美判断,用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表演效果进行审美评价;而声乐表演的传达也能够激发人的本质力量来创造美,塑造人的心灵,对人的审美意识和评价具有导向作用。声乐作品的内容、形式、内在的构成以及情感表现,都是通过“听”这一审美感知过程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声乐艺术审美价值必须依靠声乐表演和最终欣赏者的审美心理,才能最终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审美主体在声乐表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欣赏者也应具备较强的审美鉴赏能力。

声乐表演的欣赏是审美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审美心理要素的动态综合活动过程。在演唱者表演时,欣赏者在演唱主体情绪的带动下,受自身内在趣味的驱动,进入了一种自由而非功利的状态,关注声乐表演的各要素的审美特征,从而更充分地感受到了艺术表演的审美意义。欣赏者要在审美中获得愉悦,通过对音乐表演审美特性的观察、体验和判断、审视的审美心理活动,积极主动地获得审美感受,经过知觉、想象不由自主地受美的对象的感染,从而体验到感情上的满足和喜悦,并在审美中肯定自身的本质力量。

作为欣赏者要了解演唱作品的内容,并要在欣赏活动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声乐表演欣赏活动要求观众要深入地了解作为欣赏客体的声乐作品。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了解了声乐作品的构成三要素,其生成意义对欣赏者也具有指导意义,其要求与演唱主体相同。在把握作品的基础上,欣赏者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想象是艺术欣赏活动的核心要素,是主体进入对象、展开形式、投注情感、实现理解的方式或路径。主体正是依据想象才能构筑一个不同于现实也不同于历史的艺术境域。张前先生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指出:“文学艺术的欣赏活动,一方面是对原作品的体验和领会,受欣赏对象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是带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受欣赏者主观条件的制约。通过想象和联想,欣赏者不仅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而且还会以自己特殊的生活体验和艺术感受去丰富和补充原作的艺术形象;那些有丰富生活经验和艺术修养的欣赏者,甚至还可能发现原作中作者主观意识尚未意识到的生活形象的蕴涵及其社会意义。”欣赏者在想象的时候并不是任意自由的,而是在声乐演唱引发的情感体验导引中展开的。在欣赏中,主体从音符开始,将歌唱主体表现作品的艺术形象转化为灵动鲜活的内在心理意象,内化出不同的具有个体独特形象的意义阐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