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旅游产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的发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08 15:00:2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旅游产业的发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旅游产业的发展

篇1

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源于罗森伯格(Rosenberg,1963)对美国机械工具业演化的研究,而学术界对此的广泛关注和研讨则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数字技术革命而引发的信息产业领域的产业融合现象。1978年,美国学者尼古路庞特(Negreouponte)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指出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1997年,欧洲委员会发表了关于电信业、媒体业和信息技术三个产业部门融合的绿皮书,指出产业融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更是涉及到服务以及商业模式乃至整个社会运作的一种新方式,并把产业融合视为新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此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纷纷发表了关于产业融合的报告,讨论了这一融合趋势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变革及相应的管制政策。

(二)“产业融合”的定义

由于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关注始于信息领域的数字技术变革,因此,关于产业融合的含义也多是从此视角来揭示的。对于产业融合的定义,理论界没有统一认识,不同的学者给予不同的答案。美国学者格里斯坦和卡恩指出:“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指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根据欧洲委员会绿皮书的定义,产业融合是指“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三个角度的融合”。日本学者植草益在《产业组织论》书中认为产业融合是这样一种现象,即原本属于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由于技术创新而导致具有相互替代关系,使两个产业或市场中的企业转为处在竞争关系中的一种现象。 而我国学者厉无畏的认识得到普遍认可,他指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品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产业融合最先出现在信息产业,此后蔓延至金融业、物流业、传媒业、服务业等其他领域。服务业不仅进行着内部各行业的融合,而且与农业和制造业也进行着融合。服务业在第一、二产业增值中的作用凸显,形成了跨行业、高知识密度、高投入、高回报的现代服务业。

虽然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关注始于信息化领域,但是从产业融合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历程来看,产业融合并非信息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而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高级化发展而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展现出来的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不过正是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应用,才使产业融合现象出现得更加频繁,并有可能成为一种普遍性的产业发展范式。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从更广泛的领域来定义产业融合,如麦霍特纳认为:“两个或多个以前各自独立的产业,当它们的企业成为直接竞争者时,即发生了融合。”林德更是指出:“融合无处不在,融合是分离的市场间的一种汇合和合并,跨市场和产业边界进入壁垒的消除。”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产业融合是相对于产业分化而言的一种产业发展范式,是指原本各自独立的产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使原有产业边界模糊或消失的经济现象。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从文化产业角度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重要内容,任何旅游活动过程及内容无一不以文化为内容,并与文化密切联系和接触,以至于有旅游就必然有文化,文化消费是旅游消费的重要内容。从旅游产业角度看,旅游活动是一种流动的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交流过程,随着旅游者的流动就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及民族文化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渠道,旅游发展过程就是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和地区文化频繁交流的过程。因此。近年来,文化旅游作为各国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策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一)文化旅游的兴起和发展

对文化旅游的定义,国外的学者认为,广义上讲,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方面,旅游者从中可以学到他人的历史和遗产,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麦金托什(McIntosh,1986)以及世界旅游组织(1985)均提出过这种观点。狭义上讲,文化旅游是一种对“异质”事物的瞬间消费,经常是比较异常的“那一个”。在他们看来,文化旅游者是一些有浓厚怀旧情绪的人,对于异常的“那一个”有很强的好奇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旅游者迥异于那些芸芸大众旅游者,瓦伦史密斯(2002)的观点属于这一类。世界旅游组织在1985年给出了“文化旅游”的狭义定义:人们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诸如研究性旅行、表演艺术、文化旅行、参观历史遗迹、研究自然、民俗和艺术、宗教朝圣的旅行、节日和其他文化事件的旅行。

国内学者的观点有以下几种表述:(1)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类型。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遗迹遗址旅游、建筑设施

旅游、人文风俗节庆旅游和特色商品旅游等四大类型(马波,1998);(2)消费者消费带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的过程即是文化旅游(郭丽华,1999);(3)文化旅游相当于民俗旅游(于岚,2000);(4)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多方面为主要目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蒙吉军、崔风军,2001);(5)人们对异地异质文化的求知和憧憬所引发的,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观察、感受、体验异地或异质文化,满足文化介入或参与需求冲动的过程(张国洪,2001)。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机制

我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文化资源丰厚,文化既是旅游的最初动机,又是旅游的最终目的。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因为文化的渗透而变得丰富多彩,富有品位。旅游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平台,为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载体,这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潜力。随着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历史遗迹、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都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保存和传承,文化因为旅游的开发而变得生机勃勃,富有活力。实践证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与整合有利于区域文化、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从根本上推动中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有明确的技术边界、产品边界、业务和运作边界及相应的市场边界,但旅游行业中那些专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为旅游服务的经营企业,其本质属于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中那些主要生产供旅游者参观、游览、鉴赏和购买产品的企业又发挥着旅游的作用。实际上这是该类经济产业的两种不同特征――文化是其属性,旅游是其功能,只是由于历史遗留和传统划分方法等原因使它们隶属于不同的旅游部门、文化部门或其他部门而已,在行业渗透、学科交叉的当今,两者之间就更难分彼此。 因此,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相互关联,与旅游有关的文化产业的发达与否是旅游业兴衰的重要因素,与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得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又支持着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策略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要实现和谐发展,需要有效加强二者的融合力度,以形成互动双赢的发展局面,为充分挖掘出两大产业的潜力并通过整合创新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就要对思想理念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从较高层面对两大产业进行整合创新。

(一)创新管理思想观念引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树立全局观念、加强产业融合,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机制下的大产业发展道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和谐发展,政府引导是出发点,企业是实施主体,市场化运作是手段,资源挖掘和整合是主要方法,发展大产业是最终目标。

政府及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及其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制定和完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扶持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地方法规体系,实行与两大产业政策相衔接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要在已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旅游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制定出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选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各阶段的发展任务,为旅游地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供科学指导。同时要制定共同发展大文化、大旅游,培育大产业的具体可行的规划,加强在宏观指导和监管力度等方面的作用。

(二)拓宽产业发展模式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

篇2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并不是毫无关系的,二者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才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必须在界定两大产业的基础上才可以实现。

所谓的旅游产业其实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的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游览服务的一个行业,这种行业又被广大人民群众称为无形贸易。与之相对的是文化产业,由于各国对文化产业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现阶段,我们通常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所下的定义当作文化产业的内涵。也就是说,文化产业其实是指以工业标准为依据的,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构成文化产业。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从本质上来说,旅游行业属于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又为旅游业提供了旅游资源。所以说,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现阶段,国际市场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不约而同的走向了逐步融合、共同发展的道路。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模式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二者的融合模式主要分为三种,这三种模式分别是:延伸性融合模式、整合型融合模式以及渗透性融合模式。

(一)延伸型融合模式是指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是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这种模式下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能够实现两大产业的共赢。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可以像旅游产业的价值链延伸,而旅游产业的价值链也可以像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方向延伸。

(二)整合型融合模式。该模式是指解体旅游产业同文化产业的价值量,然后将解体的两大产业链重新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整合型产业。众所周知的整合型产业链包括世博园、园博园等等。

(三)渗透性融合模式,该模式是将文化产业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或是将旅游产业价值链当中的一个环节,逐步渗透到对方的价值链环节当中去,从而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例如,大家熟知的动漫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其实就是典型的渗透性融合模式。除此之外,典型的渗透性融合模式还包括产业渗透模式等等。

如果我们将三者放在一起进行评价的话,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延伸型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受政府的支持,且所需要的资金相对较低,因此,我们很容易实现,在这三者里面,最难以实现的就是渗透型产业模式。难度适中的是整合型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各地区在进行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融合与发展。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一)技术融合。想要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必须以技术为基础,在不同的产业之间进行技术创新,有利于形成不同产业间的技术融合,从而实现工艺流程以及生产技术的改变。所以说,实现技术融合有利于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资源开发技术是旅游产业的技术,而文化产品创作则是文化产业的技术,因此,若想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就必须是实现资源开发技术与文化产品创造有机融合,打破二者之间的壁垒。从而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二)资源融合。文化产业的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资源之间存在较大的重合性。例如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一方面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也蕴含着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就分别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这两个产业的生产要素。在实现技术融合的基础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还应当实现资源有效的融合。只有实现资源的有效融合文化产业资源与旅游产业资源才能够得到极大的发展。

(三)市场融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市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新颖时代的文化产业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因此,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整合市场资源,创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同的品牌来实现,通过市场融合推动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四)企业融合。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技术、资源等相关方面的综合体现。正因如此,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应当以市场为其融合与发展的载体。随着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那,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通过融合形成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这些企业一方面具有文化产业的特点,另一反面也兼具旅游产业的优势。这些优秀企业的产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篇3

1 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起步时间比较晚,但是作为以大众运动休闲和主题旅游度假为主要内容和核心产品的新兴产业,近些年却展现出了迅猛的发展态势和光明的发展前景。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新一轮快速发展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此之后,不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成为了我国体育观光型旅游的重要地标,而且以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和北京国际马拉松以及上海F1等一系列国内品牌赛事也开始逐渐的成长起来,成为了国内体育赛事观战旅游的明星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的关注。除此之外,以我国东三省和北京、河北等地区为代表的冰雪主题旅游,在近些年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了我国冬季旅游的主导产品,以登山、露营和自行车骑行等为代表的户外运动旅游在近些年也开始迅速的兴起,以自行车骑行为例,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尝试挑战川藏线,使得川藏线逐渐成为了户外运动爱好者,尤其是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的精品路线。综上所述,可知,虽然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起步时间比较晚,但是随着我国优质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我国体育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专项旅游和体育产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并逐步成为了带动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2 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存的问题

2.1 产业结构层面的问题

体育旅游产业的产业结构,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为满足体育旅游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和消费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体育旅游产品的内在比例和关联。现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结构层面的最为主要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等核心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然以单一的参观竞技赛和低层次的登山、自行车骑行自助游等为主体,忽视了体育旅游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对参与度和刺激度的需求。而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核心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势必会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2.2 产品开发层面的问题

现阶段影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产品开发层面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在我国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盲目开发和重复开发的问题。虽然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起步时间比较晚,但是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和较大的市场潜力让很多企业都看到了蕴藏其中的商机,很多企业都开始进入到体育旅游行业之中,并不顾体育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实际的市场状况盲目开发了很多重复的、超过市场容量的体育旅游产品,例如:在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场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亚冬会之后,很多企业就都盲目投入到了滑雪场的建设之中,短短时间内就出现了十几所新兴建的滑雪场,但是由于这些滑雪场兴建的过于仓促,事先也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不仅规模小,而且服务质量较低,功能不够齐全,不但不能够满足体育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甚至会因为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影响和限制了消费者的再次消费。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这种盲目开发、重复开发,不但使得我国体育旅游产品类型结构比较单一,而且还因为差异化程度不够,创意不足,服务质量有限,很难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其次,我国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还存在地域性体育旅游产品特色不足的问题。我国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优质的体育旅游资源,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体育旅游企业在进行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却不能因地制宜的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只是简单模仿和重复重复开发其它地区已有的体育旅游资源,以至于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虽然拥有各不相同、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却是相似或者是近乎相同的体育旅游产品,从而使得我国地域性体育旅游产品的特色不足,影响了我国体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2.3 营销层面的问题

从营销的层面来说,现阶段我国体育旅游企业的营销行为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典型的问题是营销意识和营销能力的缺乏。由于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起步时间比较晚,与此相对应的关于体育旅游产品的营销也处于摸索的初级阶段,不但很多体育旅游企业都没有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而且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熟悉体育旅游产业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以及销售渠道策略等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以至于无法根据体育旅游产品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心理去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和促销载体,从而影响了促销的成效。例如:在制定营销计划、实施营销行为时,由于很多体育旅游企业追求的是短期的销售目标,而不是长期的品牌塑造目标,再加上营销能力有限,所以只是一味地照抄照搬别人的模式,无论是策划、设计还是执行都缺乏创新性和特色性,很难取得预期的营销成效。

3 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

针对上文所分析的现阶段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几个问题,为了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特提出了如下几点发展对策。

篇4

一、 为什么要更加突出旅游产业的战略地位

(一)我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

1、有山有水,山水相依。旅游资源遍布于山水之间,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有旅游,这是我县旅游的一大显著特点。山、山、南山、北山、石篆山、石门山,湖水库、化龙湖水库、上游水库、跃进水库等山水之地都有众多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与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紧紧连在一起,有山有水,山水相依,这在国内外也不多见。

2、人文自然,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富集,人文与自然俱佳。人文景观最著名的是以山、北山为代表的石刻,它与敦煌、云岗、龙门齐名,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也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自然风光方面不但有山、湖两个国家级风景区,还有其他各具特色且有潜力可挖的景区、景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前景非常广阔。厚重的人文景观与美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我县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

3、文化传承,积淀深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儿女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最绚丽的奇葩有万古的鲫鱼灯、中敖的火烧龙、的西山神歌、的狮子舞等,他们都传承久远,为的旅游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4、湖畔温泉,极具价值。现代旅游,温泉是最富吸引力和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之一。我县湖温泉不仅水量大、水温高、水质优,而且座落于山下、湖畔,这种“温泉依湖畔,泡泉观山水”的湖畔温泉举世罕见,具有很强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特色鲜明,开发价值巨大。

(二)旅游产业具有无限美好的发展前景

1、旅游消费市场非常广阔。旅游消费是有钱人的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参加旅游消费的人必然会越来越多。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旅游已和住房、汽车、美容一样,成为四大消费时尚。在今年国庆中秋旅游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2.28亿人次,比的“十一”黄金周增长28.5%;实现旅游收入1007亿元,比“十一”黄金周增长26.4%。就我国而言,旅游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空间可待挖掘,据权威杂志数据分析:全国有近15亿人,现有旅游消费市场不足6亿人,也就是说有9亿人是潜在市场。

2、旅游休闲时间更加宽裕。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劳动时间大大减少,从而使人们又更多的时间去从事旅游休闲。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公职人员的休闲时间除了周末外,加上春节、清明、“五一”、中秋、国庆、元旦、公休假等节假日,全年大约有150天左右,外出旅游休闲的时间相当宽裕。

3、旅游交通条件大大改善。改革开放六十年来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基础建设的大力投入,使旅游交通也取得巨大成绩。“五纵七横”的12条国道主干线,覆盖全国10多亿人口,铁路的5次提速,使旅途时间大大变短,加上原有的水路固定航线和航空运输的日益兴盛,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咫尺天涯已变成现实。

4、旅游带动能力特别强劲。旅游产业又称“朝阳产业”、“无烟产业”,除本身具有的旺盛生命力和美好发展前景外,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也特别强。一般来说,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会刺激和带动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馆业、商贸业、娱乐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真正起到一业带动百业的作用。

二、怎样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大发展

(一)坚持大项目带动不动摇。当今旅游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就是大进大快,快进快出。远的不说,单说离我们较近的四川省大英“死海”、云南省水富“西部大峡温泉”就是旅游项目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成功典范。这几年,我县成功引进重庆市广电集团,全力打造湖影视文化基地。目前,这一大项目已经完成景区资源整合、第一期工程征地拆迁等工作,正在加紧实施农民还房工程、大门改造及酒吧一条街等建设,明年将要启动大型室内滑雪馆、5星级酒店等具体项目建设,整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行,且成效明显,前景看好。我县的旅游发展一定要坚持大项目带动,不能因为县委、县政府班子换届而动摇,不能因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变动而动摇。只有大项目抓好了,做成我县旅游发展的“月亮”,然后发展相关的小项目,才能形成“众星拱月”的旅游发展局面。

篇5

当前,人们的工作量都较大,众多的上班族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们对自然向往的心情十分强烈。所以森林旅游产业开始被重视起来,其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充分的利用森林特殊的功能性,使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其身心都得以调节和恢复,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生活当中。这是一分非常有朝气和前景的产业,同时对于林业来讲,其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的达到了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需求,同时也为林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1 森林旅游的概述

森林旅游属于生态旅游的一种,通过对森林资源直接或是间接的利用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的野游活动。不以天然林和人工林为区别,主要依托于森林生态环境的组成要素而使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愉快体验为主。其不仅使森林风景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同时也使生态环境得以进一步的优化,以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及责任感的旅游活动为主。旅游者通过森林旅游不仅可以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梦想,同时也能陶冶其情操,使其在精神上和心理上达到一定的满足。同时进行森林旅游还具有以下特征:

1.1 森林资源丰富多样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呈多样分布,所以所形成的自然景观也有很大的不同,景观的丰富性使各种树种,奇花异草地形态各异,同时我国还自然形成的峡谷风光、奇山怪石、瀑布、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使森林资源丰富多彩。

1.2 旅游活动类型多样

森林资源丰富,如各种动植物、负离子空气、气候、无污染的水资源和空气、宁静的环境等都可以用来开发旅游资源,如有关的健康场所及游乐场所等,可以充分的利用森林资源开发各种留览、观光、休憩、娱乐、疗养、环保及科研等多种旅游功能。

1.3 分布地域广泛

我国森林资源分布较广,无论森林资源地处于山地、平原还是高原,只要是有森林存在的地方就可以进行森林旅游的开发,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林场、郊野公园等,都是发展森林旅游的好地方。

2 发展森林旅游产业的意义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发展速度非常快的行业之一,无论在我国还是世界其他各国,其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旅游业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这已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不仅具有非常好的生命活力,同时也具有非常有潜力的发展空间,所以当前生态旅游对于渴望回归大自然的人们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对加快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森林中有大量的树木,其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进行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可以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对风沙有阻挡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噪声,净化空气,调节小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森林的生态功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森林的空气中含着大量的负氧离子,可以有效的保证空气的质量。同时森林中有大量的植被,某些植被所产生的香气,可以起到杀菌治病的效果,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及气管炎等都有防治的功效。目前城市人口大量的拥入,使城市人口密集不断的增加,城市环境不断的恶化,使每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都有着较严重的压抑感,所以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森林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2.1 森林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拥有十三亿人口,其中城市人口占很大一部分,目前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发展步伐也在不断的加快,城市中的大部分人口都是森林旅游业的潜在客源,所以森林旅游这个市场是十分巨大的,另外在我国加入WTO以后,为我国的森林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对国际市场的开拓,也是当前我国森林旅游业需要着重进行的一件事。

2.2 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

森林旅游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下,还实现了经济效益,而这部分资金可以为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必要的建设维护资金,从而促进自然保护事业的顺利开展。所以在森林旅游的年收入中必须确定相应比例的资金,用于保护、研究、监测、培训和示范管理工作。

2.3 有利于公众对生态保护的支持

开展森林旅游可为林区群众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外来游客还带来新的社会、经济、科技、市场等信息,促进林区群众意识的开放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把林业社区发展从主要依靠伐木的不可持续型转变为实现森林多功能价值的可持续型。森林旅游还可以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教育、科学、考察、卫生保健、环境教育、旅游观光上的应有功能,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科学知识和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惜,激发他们对自然由衷的热爱,从而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

3 开发森林旅游产业的具体措施

3.1 强化政府主导功能,加大森林旅游业的投入

森林旅游业是一项新兴的产业,其发展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把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地方第三产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鼓励。由于森林旅游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见效快的产业,资本的投入决定着一个产业的发展。国家要加强森林旅游业的导向性投入,用于森林旅游的对外促销、总体形象树立、基本建设。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发展森林旅游业,因为地方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重要的推动者。森林旅游单位也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在进行资产评估的前提下,通过有限度的经营权转让、合资、合作等方式来吸引外部资金的投入。

3.2 加强法律建设,强化行业管理

森林旅游行业管理应当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法律法规是管理的依据,是为森林旅游企业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竞争环境的有利保障。规范森林旅游市场和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保证森林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加强行业管理,应建立森林公园等级平定制度。

3.3 加强宣传,作好森林旅游规划

在我国当前森林旅游才刚刚开始起步,所以还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及森林旅游企业的紧密配合,利用各种媒体多种宣传,从而使森林旅游的市场有效的培育起来。合理规划森林公园各功能区既是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开展森林旅游必须坚持景区内旅游、景区外服务的原则。并以高质量、高标准、优质服务及特色突出的森林旅游产品来吸引国际旅游市场的旅游者,使森林旅游对国内外旅游者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篇6

(一)斗南花卉

斗南镇隶属##市##县,农村人口2.7万,耕地1.9万亩。花卉产业是斗南镇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了花卉运销、物流、包装、保鲜及与之配套的二、三产业的发展。

1、起步早、规模大。该镇于1984年率先在全省种植鲜切花并取得成功,并自发形成了集贸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农户基本掌握了花卉种植生产技术,全镇花卉复种面积达12431亩,形成了以康乃馨、玫瑰、百合、非洲菊、满天星、勿忘我及其它杂花7大系列,300余个品种,六大切花获得专利证书,并带动了全省10多万农户种植花卉12万亩,吸引和带动了盆景、苗木经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2、市场兴、品牌响。发展过程中,政府十分注重市场的培育。1995年兴建了8000平方米的鲜花交易市场,1999年扩建了占地74亩的花卉交易市场。目前,每天有66大类、350万至500万支鲜花上市交易,分别销往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参加鲜花交易的有近万人,从事花卉及相关产业的企业有365家。据介绍,该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2亿元,销售种苗、种球5000万株(个),鲜切花16亿支,交易量分别占全省的80%、全国的57%,市场的成交价主导了全国鲜切花的批发价格。斗南花卉市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全国鲜切花定点批发市场”、“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和“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镇被林业部授予“中国花卉之乡”称号。

3、建中心、搭平台。继斗南花卉市场之后,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国际花卉拍卖中心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于2002年12月20日开始试拍。一期工程投资1.26亿元,面积2.6万平方米,拥有300个交易席位、两个电子拍卖交易大钟,可日拍卖200万枝鲜切花,是我国最大的鲜切花产地拍卖市场,为云花走向世界搭建了新的平台。

4、形产业、带旅游。“斗南花卉”在全国乃至国外都有一定知名度。近5年来,慕名到斗南花卉市场参观旅游的外国游客达15万人次,国内游客达20万人次,散客达50万人次。仅2003年,到斗南花卉市场参观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就达25万人次左右。

(二)云南旅游。

重点考察了##世博园、九乡风景区(溶洞)、云南石林、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景点,其主要特点是“独特、创意、配套”:

1、独特,就是景点属国内独有或少有的精品。如世博园的永久性庭院,展示出外国及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不同文化、不同特点的地域园林艺术;九乡风景区,地质属典型的岩溶地貌,区内拥有全国罕见的大型溶洞群;云南石林的奇石、瀑布、溶洞、湖泊等自然风光,形成最独特而又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堪称“天下第一奇观”;丽江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东方威尼斯”,是一座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古朴如画的古城,1997年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玉龙雪山属现代海洋性冰川,是北半球最南面的雪山,是杜鹃花的著名产地和药材宝库。这些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往观光旅游。

2、创意,就是出奇制胜,大胆增加旅游项目,引导游客消费。如九乡景区洞内的“古河穿洞”,河水奔泻入洞分为两股,形成高约30米罕见的雌雄瀑,其中一股属人工所为;返程是全长476米的索道,索道上不经意的电脑摄像,让游客在新奇中奉上15元。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建设者引进意大利缆车,让游客毫不费力登上海拔4546米,既领略雪山胜景,又圆了登上高海拔雪山的梦想。在这些自然景观中,在智者的创意和能工巧匠的妙手下,无形中使景区增添了非凡的魅力。

3、配套,就是从“行、住、吃、游、购、娱”等诸方面抓好配套建设,提高旅游综合效益。一是举办大型活动。如“五一”期间,云南举办第5届##国际文化旅游节、99世博5周年庆典、春之旅亚洲群星演唱会,等等。二是风味美食。过桥米线、沙锅鱼、宜良烤鸭、菌王火锅、酒林药膳、撒尼族风味等,让游客回味无穷。三是特色购物。如缅甸玉器、云南药材、普洱茶、云烟、傣锦、斑铜工艺品等成为游客购物的热点。四是民族风情。云南聚居着26个民族,各民族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独特、奇异的生活习俗和传统留下了形态各异、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都成为游客猎奇对象之一。

二、几点启示

云南省花卉、旅游产业的发展,起步早、规模大、特色明显,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云南的成功实践,更加坚定了我县发展花卉、旅游产业的信心和决心,结合##实际,借鉴其经验做法,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启示:

(一)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

##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富余的劳动力等方面优势,为我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今后,##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有所作为,必须立足县情,发挥优势,争创特色,主动融入,加快对接,用生态兴县理念引领经济发展,突出做大做强苗木花卉、氟化工、原生态旅游三个主导产业,不断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步伐。其中一产在继续发展壮大烤烟、豆腐皮、水果“三蜜”、畜牧水产等重点产业的同时,突出把苗木花卉产业作为调整结构、培育特色、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做特做强;二产在大力发展矿产品加工、木制品加工、林产化工、水电等重点产业的同时,突出把氟化工业作为经济提质、增效、壮总量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三产突出把原生态旅游作为增强经济活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做旺做强。

(二)必须集智聚力,进一步加快花卉产业发展

2002年9月,我县引进香港浩捷集团创办了元生花卉公司,现已种植30多个鲜切花品种1500多亩。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开展科技合作,建立了花卉组培科研实验基地和100立方米的种苗、鲜花保鲜冷库。同时,计划与上海种业集团合作,种植神马白菊300亩、康乃馨200亩。在“省第五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上,香石竹(康乃馨)获产品一等奖、大丽花获展品金奖。目前,我县花卉苗木主要销往浙江、上海、福州、北京、广东等地,并出口日本、新加坡。为进一步拓宽花卉销售网络,元生花卉公司在福州乌山等地建立4个批发点的基础上,又与闽东大黄鱼集团公司合作,在福州兴建5000平方米的福建花卉贸易交易中心。下步,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步伐,把##建设成为万亩鲜切花卉的中国南方特色花卉基地和千亩珍稀花卉观光园区。

1、要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我县发展花卉产业具有自然条件好、花卉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等优势。当前,必须进一步充实花卉产业领导小组,加强对花卉产业的宏观管理和统筹规划,并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在做大扶强里田花卉基地的基础上,引进更多企业入驻我县,发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发展。

2、要创建特色,树立品牌。花卉市场的焦点在于花卉产品的质量。花卉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除了不断提高科技水平、积极应用优良品种外,必须拥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绝大多数有实力的花卉公司,无不在搞专业化生产,突出某一种优势花卉的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从长远看,我县花卉也必须走专业化生产的道路,在品种、质量上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创造出名牌产品,逐步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3、要扶持龙头,壮大规模。为使我县花卉产业尽快形成规模,必须走“农户+公司+市场”的模式,推动我县花卉产业的壮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一方面,要壮大龙头企业。元生花卉公司要按照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控股、参股、合资、联营等形式,吸引有实力企业加盟产业发展,形成集团化和专业化,提高花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要认真抓好企业、农户的种苗供应、技术指导及产品的对外销售三个环节,逐步形成科研、生产、销售的完整体系。另一方面,要发动农户参与。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发动农户和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花卉产业发展,在做大里田花卉基地的基础上,逐步把花卉产业辐射到长校、李家、东华等其它乡镇,做大做强##花卉产业。

4、要完善服务,优化环境。一要健全完善交易市场。元生花卉公司在福州建立的鲜切花批发点、联锁店,以及正在建设的福建花卉贸易交易中心,将使我县的花卉交易上一档次。今后,要继续搞好服务,加强采后冷库等处理设施的建设。二要加快配套产业发展。花卉产业的发达必然会带动化肥、农药、塑胶、包装、运输等一大批配套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形成一个门类繁多的产业群,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三要搞好优质服务。各有关服务职能部门要为花卉的出口、运输、检疫等提供高效、快捷、周到的服务,共同建设花卉出省出国的“绿色通道”,促进我县花卉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四要形成旅游产业。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还可探讨建设花卉公园,与其它旅游景点一道对公众及旅游者开放,供游人观赏、拍照、采摘等,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一处景点。

5、要引智引力,科技兴花。花卉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花卉质量的竞争。一要加强科技合作。要加强与省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以育种、引种和应用技术研究为重点,利用我县丰富的种质资源,培育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品种;加强工厂化育苗及栽培技术研究;加强切花的保鲜、贮运研究;专用花肥花药及栽培基质的研究与开发等。二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除了由各类专业院校培养花卉专业人才之外,要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和业余班,有计划地对花卉生产、管理经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增加花卉产品的科技含量。三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经常组团派出学习考察,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县花卉产业的发展。近期,要加强联络,促进我县与##县、里田乡与斗南镇建立“友好县(乡)”结对关系,共同推动花卉产业的发展。

(三)必须想方设法,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我县旅游资源丰富,以地貌多样、温泉众多、生态优良和文化底蕴深厚见长。近几年来,我县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兴办”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资兴办旅游业,先后开发了灵台山、狐狸洞和夜滩温泉山庄等景区(景点),特别是景秀园林公司绿化苗木基地、嘉德冷泉养殖、青龙果蔬公司蜜雪梨基地等,为今后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福建万宝投资公司投资1.2亿元的九龙湖、北斗山风景区正式动工,计划两年内将完成一期投资7000万元,使景区具备对外开放条件。力争经过3-5年努力,把九龙湖、北斗山景区建成国家AAAA级风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实现景秀园林生态农业观光园、嵩口氡泉休闲疗养区、城区“S”型夜景工程观赏区等特色景区对游人开放,使我县成为闽西北新兴的原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区。

1、要强化旅游产业的领导力度。旅游开发是一项投资额大,但效益长久的项目,单靠政府旅游部门投资难以在较短时期内见效。旅游资源开发应走“统一规划、政府运作、政策引导、社会投资”的路子。要继续加大抓旅游的工作力度,强化部门的协调配合,特别要充实和加强旅游局工作力量,使旅游部门无论在景点规划、开发,还是在行业管理中都能真正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

2、要合理整合旅游资源。旅游发展,规划先行。要按照科学合理、突出特色的要求,加快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论证和审议,以科学的规划指导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要最大限度地把资源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努力在新奇、独特、创新、高效等方面下功夫,把山、水、洞、泉、林、花、岩、峡的精华充分展示出来,把##淳厚的风土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原始的天然景致突显出来,策划、包装出一批旅游精品。要深入挖掘景点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在凸现他们的灵秀隽永和悠久历史的基础上,拓宽其历史沿革、民间传说、风俗民情、宗教特色、文物价值等文化内涵,顺应现代旅游民俗化、时尚化的要求,形成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同时,要精心设计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提供选择、加以推广。

3、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充分发挥连城冠豸山机场优势,尽快打通内外交通要道,增强旅游者的可进入性和在县内活动的便捷程度。一要尽快修复##通往三明公路,主动对接京福、三泉高速公路和鹰厦铁路,吸引省内外游客;二要优先安排余李线(余朋至李家)沙芜至灵地段公路改造,实现景区与连城冠豸山机场对接;三要优先安排##通往连城的里田至长校公路建设,尽早打通进出口通道;同时,积极配合市里做好三泉高速二期工程的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动工建设。版权所有

篇7

    休闲消费与休闲产业

    (一)旅游业发展拉动休闲消费

    旅游业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前景最为广阔的产业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访古探幽的兴趣高涨,旅游显示出无穷的魅力。旅游这种休闲消费把旅游情结、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三者融合在一起,很受各类人士的喜爱。这种休闲消费既使消费者增加了阅历、陶冶了性情,又享受了人生、健全了体魄。随着旅游业发展,休闲产业会更突显其多元趋势。

    (二)文化娱乐成休闲消费时尚

    近年来,广西各地文化市场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观光的重点。人们在休闲中追求文化品位、文化享受,感受文化氛围,接受文化熏陶。利用休闲时间进行文化娱乐是人们休闲消费最主要、最普遍的需求。在广西南宁、桂林等城市的市民常常选择在家观看电视、录像、家庭影院,或外出观看电影、观赏节目、听音乐、跳舞。还有的经常以亲朋好友为群体,或切磋棋艺,品尝茶艺,喝咖啡或尽情享受泡吧文化和网络文化的乐趣等。这些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不仅使人们得到高尚有益的休闲消费,而且还可以得到高雅美好的艺术享受。从文化市场的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报刊、图书,还是电影、音像,近年来广西各地文化市场潜力巨大。

    (三)运动休闲消费市场发展势头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愿意把休闲时间和部分收入花在强身健体上,广西各地都市的游泳馆、网球场、羽毛球场、跆拳道馆、旱冰场、男子健身房、女子健美中心、台球厅、保龄球馆、瑜珈馆等,已经成为人们节假日或休息时间常去消费的场所。像高尔夫球高消费项目也吸引了不少顾客。至于观看足球、篮球、排球、体操等比赛,更是多得不可胜数。由此可见,运动健身在广西各地都市的市场空间较大,这种休闲消费的市场前景看好。

    (四)商业街呈现休闲时特性

    现代的商业街里,商场、超市林立,各种专卖店、餐饮店、应有尽有。加之城市及城乡之间交通便利,在广西人们已将“逛街”看成首选的休闲方式,商场也就成为休闲产业最大的窗口之一。从中心城市到县城不少商厦和专卖店十分注重美化购物环境,许多商场引进盆景、鲜花、灯光喷泉、艺术雕塑乃至假山鱼池,使购物环境充满活力,成了温馨世界,让顾客在浏览购物之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南宁、桂林、柳州、梧州、北海等地不少商厦和购物中心特意辟出场地作为顾客的共享空间,实行开架售货、电脑管理,并设立咖啡间、休息厅、展览角、娱乐区等空间。还有更多的时装专卖商场推出流行服饰展览、名师获奖作品展、时装模特表演,让人领略到一种文化氛围,增添不少艺术渲染力,使顾客感觉不是单纯的购物,而是置身于特定的艺术环境中,成为一种享受。

    (五)休闲农业受到城市居民青睐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崇尚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因而出现了休闲农业。在南宁等地众多城市居民利用节假日和家人或朋友到近郊的农业园和农村去从事种地、观赏、采摘等活动,亲自感受辛劳,并获得田园情调的休闲度假和轻松、愉快、宁静的精神享受。这种耕作体验、品尝消费、疗养修身型的休闲农业旅游是近年广西城市居民主选项目之一。

    广西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产业化水平不高。首先,各旅行社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桂林、北海、南宁一些主要的旅游线路上,从促销宣传、人员组织安排及资金的投入上都重点向旅游热线倾斜,导致游客对旅游地点的选择过于集中。由于现有旅游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难免接待质量会出现问题,得不到保证。其次,旅游点营销手段太少,旅游产品品种单调,层次较低,缺乏休闲内涵。再次,各旅游景点在软硬件配套设施方面,在旅游信息传输协调等方面还欠缺很多。最后,旅行社无序竞争,使旅游市场竞相压价,旅行社生意火爆利润却平平。

    消费者消费不够理性。一是消费意识不成熟,存在盲从心理。表现在出外旅游对景点盲目选择,喜欢跟风,人家去什么地方游玩、观赏,自己也跟着去;购物时见商场打折让利就有购买冲动,只顾价格便宜,不管是否需要;休闲娱乐也喜欢随大流,不会寻找新的消费途径。二是消费权益保护意识不成熟,对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缺乏正确认识。一方面不了解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当消费利益将遭受损失时,不懂得及时采取措施把未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三是消费观念有待提高。

    休闲旅游产业开发不足。目前休闲热仅仅是迈向追求生活质量的新阶段开始。温饱之后,不仅有享受可供追求,更有发展的需求和动力。广大消费者对身体健康的向往、对精神生活的渴望、对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对职业技能的寻求同样有着迫切的要求。这些都是亟待大力开发的领域。在南宁、桂林、柳州、梧州等城市对民众的精神生活和身体健康等行业产品开发较好,但其他城市可供追求的产品仍缺乏。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例,较长的假日里,旅游胜地固然游人大增,但也有相当多的人利用这一良机为自己、为子女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而花钱。在发达国家的城市里,各类图书馆、博物馆为数众多,各具特色,成为市民乃至学生的第二课堂,让人流连忘返,百看不厌。这类场所,吸引的大多是附近居民,很少给假日的交通增添大的负担。由此而见,休闲产业,不仅要满足消费者旅游和购物等基本需求,从长远来看,还要满足人们休闲发展的愿望,丰富假日大餐的内容,真正把消费者在假日的各种消费需求挖掘出来并最大限度地加以满足,政府、企业、行业应予重视。

    促进广西休闲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 发挥旅游带动作用促进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广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了一些现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景区外,许多景区由于长期以来产品开发欠综合考虑,又缺乏高水平的策划包装,加上财力有限,促销乏力,因而不能对国内外市场产生更大吸引力,造成广西旅游资源没能发挥更高效益。只要增加这些景区的基本配套设施投入,加大促销力度,这些景区就能产生强有力的吸引力,既能分流过热区的部分客源,又可以扩大旅游市场的需求总量。旅游城市要在提高自身承载力上下功夫,改变旅游管理体系中条块分割、职能弱化等弊端,使旅游管理一体化。此外,还应发展城市周边旅游和城郊旅游,以分散游人。引导本市居民在假日到郊外旅游,以便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外地游客。目前区内的旅行社大多处于小散弱差状态,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广西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一方面要扶优扶强,使具有优势的旅行社得以不断地发展扩大,另一方面要鼓励旅行社组建联合体,内部统一步调,规范运作,优势资源互补,推出精品,开辟特色,提供优质服务。

    (二)加强休闲产业链的建设

    1.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业。据调查,长假期间,市民的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占家庭、社会消费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市民花钱观赏文艺表演、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已越来越普遍。随着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积极发展报刊、图书、电影、音像等传统文化行业,举办书市、花市等富有特色的广场娱乐项目,适当增加文艺演出,开展各种娱乐项目。广西有发展文化娱乐业的良好基础,如有日趋发展的消费群体,良好的市场环境等。因此,要不断增强娱乐性,注重参与性,提升假日的附加值,深化假日的吸引力。并适当增加运动场等青少年乐于参与的娱乐场所,使他们尽情享受娱乐文化的乐趣,在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提高营造能力,用丰富多彩的消费方式来创造消费、引导消费。

    2.重视体育健身业,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一是要兴建和改造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二是要正确合理地进行引导。关于前者,据统计,目前广西已拥有350个体育场馆,具有一定规模,但人均体育场馆面积不足1平方米,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因此,兴建一批体育场馆,改造一批体育场馆,是很有必要的。应该看到,我们的体育健身休闲消费起步很晚,消费水平不高,要从现有的实际出发,合理引导这种休闲消费。

    3.抓好餐饮零售业, 带动休闲产业发展。首先,餐饮业要把握好以下几种节日服务型经营方式:一是主妇型。即饭店为市民家庭配送半成品节日套餐,饭店只收取少量的加工费。二是包办型。即饭店为市民预订到饭店就餐的节日家宴。餐馆酒店要本着勤俭节约、物美价廉、面向市民、为大众服务的原则,推出特色的个性化菜谱,扩大目标市场。三是系列型。为适应现代人的消费需求,餐馆酒店应推出面向家庭的节日宴席快送、“出租厨师”,向居民开放客房、游艺厅等休闲娱乐设施和场所,以吸引居民到酒店里自娱自乐过假日。同时,餐饮业的经营者,还应在文化品味上做文章,要以饮食文化搭台、在店内推出书面摄影展览、音乐欣赏、杂技魔术表演、名厨教授顾客“绝活菜”等活动,让顾客集食、饮、赏、览、听、玩于一体,吃的同时又得到精神享受。商场要在店内外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除了张灯结彩、披红挂绿等一般方法外,还要注意布置出自家的特色。节假日商家应以真诚回报顾客消费者为宗旨,开展打折销售、买大件赠小件、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促销活动要以“情”字当先,充满浓郁的温情,打动消费者的心。

    4.创品牌,积极发展特色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一种商品农业,要有推销商品的意识,通过广告宣传向城市居民输灌休闲意识,通过各种农事活动(如花卉展览、民族体育竞赛、民间舞蹈、民间绝技等)吸引游客。主动适应市场,积极争取市场。应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利用最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在为市民提供卫生、洁净、新鲜的农产品同时,为市民创造一个回归大自然的绿色生态环境,广西各地城市在发展特色休闲农业方面已取得较好成效,势头也好,在这基础上应创出品牌来。

    5.重视技艺培训。不少人希望利用假期难得的时间学习汽车驾驶、电脑操作、花卉栽培、投资理财、古董鉴赏、书法篆刻和体育、舞蹈、烹调等一技之长。社会各方面应当提供这些方面的机会,促进这些行业发展,以满足各类培训的需求。

    社会发展的现实表明,为休闲而进行的各类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正在日益成为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大中城市中,各类休闲活动已成为经济活动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尽管从历史的角度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制造加工业的繁荣,然而,如今城市的经济模式已经开始转向依赖于休闲活动的兴旺发达了。因而,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也越来越依赖于休闲要求的实现,这种休闲产业的发展在广西随处可见,诸如,在都市中河、湖、港口附近区域的商业开发、娱乐设施、餐饮服务、体育竞技,还有旅游观光、名胜古迹的开发利用,以及节假日和各类庆典场合的商业倾销,各类非职业技能培训式的成人教育,众多高雅艺术的蓬勃发展,所有这一切无不反映出经济模式在向以休闲为依托的经济转变。一个地区如果拥有并建设这些条件,那么,对于日后的经济繁荣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地方都把他们的娱乐设施、商业网点、鲜花草坪和休闲服务看作是经济投资的一部分,只要加强休闲消费引导,休闲产业将会迎来好的发展。

篇8

我国所说的绵竹年画又被称为木版年画。其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特点绵竹而得名的。在绵竹,其主要有出产以绵竹为首的25种可造纸的竹子。并且绵竹年画与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以及江苏桃花坞年画齐名,被称为我国的“年画四大家”,并且已经被国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四川三宝”以及“绵竹三绝”的美称,绵竹年画可以说是民间艺术画师智慧的结晶,主要体现了四川巴蜀地区人民乐观向上的积极的思想情感以及古老的民间风尚。

早在《山海经》上就有记载,在东海度的朔山上,有一棵枝丫一直向东南方延伸,直伸向鬼门的、弯曲伸展三千里外的大桃树。树下有两位神将把守。为了能够保证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二位神将就用苇索把害人的恶鬼紧紧捆住,并且把恶鬼拿去给老虎当食物。为了表示人们的感激之情,自周代的时候人们就把二位神将的画像画在桃木板上并且挂在大门的两边进行驱邪,同时来祈求福分。随着时间慢慢的发展,在唐代的时候又出现了秦琼与尉迟恭的画像,并且随后又出现了很多的门神,直等到宋代的时候,人们开始以木版印出轮廓,然后再对其进行颜色的填充,由此,木版年画逐渐的在民间广泛的流传开来。

自2001年春节以来,我国政府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的“春节”,而且在2007年的时候就推出了以绵竹木刻年画为题材的特殊的邮票。而绵竹是在农历的十二月,地方的人大会议决定绵竹新年的一天,并且使其成为绵竹当地的节日。目前绵竹县,其年画加工车间的图片就已经超过300,而且从事的专业的年画技术人员就有1000多人,年产量超过1200万图片,绵竹年画在全国范围内都有销售,而且已经远销海外,被很多国家的人们所喜爱。

二、绵竹年画的艺术文化特征

(一)节奏自然,形神兼备

绵竹年画在技法上是通过木版印出轮廓线,然后再进行颜色的填充,以使其与之相应而成。绵竹年画在运用色相和色度方面善于使用蓝、黄、红以及绿等色彩,保证年画的颜色鲜明,并且简单明快。此外,绵竹年画还比较注重画的立体感与质感,其中比较有名的“填水脚”就是由艺人来自行决定的。但是“明展明挂”的画法则是按照花坊要求或者画辅进行的,在颜色上比较注重渐变色技巧,由此科学的构成了明暗与深浅分明的效果,以此有效的增加了年画的情趣以及节奏感。绵竹年画一起特有的天真、质朴以及磅礴的气势以及粗犷的生命力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使其成为年画中的珍品,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二)绵竹年画绘画性强,线条古拙流畅

绵竹年画在绘制方面采用的风格是手工绘制与雕版印刷。首先线版要先要刻出轮廓,艺人在通过手工彩绘的方式,并坚持构图简练、对称等原则进行绘制,从而使年画的装饰意趣效果更佳。艺人将绘制过程称为“一黑二白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线条是绵竹木版年画构图与造型的基本手段,线条的节奏感要强,并需要遵循流畅、简练、刚柔结合、疏密有致,确保年画传神又立形。造型要具备变形、夸张、象征、寓意等特点,从而达到的效果更佳的活泼诙谐。同时需要秉持“铁线褶子要挺直,流水褶子要活套” ,在静态与动感的艺术处理时,通过用线一伸一曲的变化,将强烈的节奏感与韵律感赋予到整个画面当中。

三、绵竹年画村开发模式及优势探讨

(一)农家乐发展模式

农家乐发展模式主要是农民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以及餐饮通过自家庭院提供给游客,其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近郊旅游形式。年画村主要通过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场品,包括孝泉牛肉、绵竹传统年画等来创造经济效益,也有很多游客因此被吸引。

(二)传统文化配合灾后重建景区参观

在我国有四大年画,其中就有绵竹年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存留下来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年画村几乎每家都有年画,并在年画村还居住着很多年画技人。年画村大多是川西居民特色的建筑形式,在政府近些年来的大力支持下,将三国故事、孝文化、抗震事迹等通过年画上墙的方式充分的体现出来,将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在5.12地震中,年画村作为重灾区,绵竹市对此高度重视,在灾后迅速的开展了重建工作,同时也大量改造了年画村的卫生条件以及生活设施,给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在政府的牵头下重新规划和建造了村内房屋,并且房屋都是具有川西特色。此外还建设了年画博物馆,对街道进行了绿化,成立了专门的景区管理办公室,为游客旅游提供服务。

(三)把传统文化产业旅游与公司结合,进行现代化包装

篇9

(一)千家洞(黑岩)风景区续建项目持续推进。黑岩风景区扩建工程项目总投资1.2亿元,2010年计划投资350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3506万元。已经完成了景区广场、停车场建设、大门门楼、餐饮楼的装修和景区绿化及灯光工程,完成了小龙民俗村征地、小龙入口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综合大楼进行装修,启动了小龙索道、小龙越野赛道建设及黑岩水上娱乐项目和枫黑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新上旅游项目进展顺利。完成了《广西桂林灌阳县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旅游基础建设项目》的总规、水保、用地、自然灾害矿藏评估、资金申请报告、环评及上报工作,目前该项目己由自治区发改委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新圩阻击战旧址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工作已完成。

(三)完成多项项目申报和规划。完成了唐景崧故居保护及开发项目的申报工作。与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所签订了编制《广西桂林灌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灌阳县月岭古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灌阳县唐景崧故居保护与发展规划》、《灌阳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合同。

(四)完成了枫黑公路入口处民房撤除搬迁工作。成功举办了2010年千家峒国际山地自行车赛。认真做好全区首届旅游产品评比的组织申报工作。

(五)招商引资及宣传促销工作成效明显。协助筹备“二月八”黑岩景区招商引资洽谈会,重点推介了旅游项目;借助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契机,推介灌阳旅游资源,已吸引了部分客商对灌阳独特旅游资源开发的兴趣,如开发文市的石林资源,客商已草拟了开发方案和协议;接待客商考察8起;利用网络和市旅游局的平台向外推介灌阳旅游资源。组织参加在深圳举办的广东自驾游旅游博览会宣传促销活动,确定千家峒景区为广东自驾游协会最佳旅游目的地:积极组织参加2010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成功举办了桂林灌阳千家峒景区推介会“中华旅游沙龙”(广西)新产品采购会。

二、2011年旅游工作重点

篇10

1 水保旅游产业的提出和发展现状

1.1 水保旅游产业的提出

泾川县是西王母民俗文化的发祥地,县内有西王母宫、南石窟寺、温泉等历史和天然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生态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发展,我县积极探索开发水保旅游产业的路子。县内2 480条沟壑基本绿化,建各类水保蓄排工程3·68万座(处),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82·4%,林木覆盖率达34·9%,林草覆盖率达59·5%,先后涌现出茜家沟、官山沟、田家沟等治理开发典型。2002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泾川人的自豪》和评论员文章《山川秀美大有希望》,充分肯定了我县生态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同年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旅游活县”战略,要求把泾川的旅游产业尽快纳入西部特色旅游的大体系、大框架中,从此全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水保、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以生态为基础的产业。

1.2 水保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被誉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它集生态、社会、经济、示范效益于一体,能使广大旅游者在享受旅游快乐的同时也受到应有的警示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生态环境建设,把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向往美好是人类固有的本性,追求猎奇是人类活动的客观规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设法适时避开烟雾笼罩、交通拥挤、噪音充斥的现代城市,而回归大自然中去欣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呼吸新鲜洁净的空气,感受鸟语花香、清风明月中的诗情画意。水土保持生态旅游正是挖掘自然旅游资源,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现代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的旅游业。我县在距县城较近的临近国道312线的沟道、山坡开展园林式治理,开发、建设水保旅游产业基地4处,景区面积达820 hm2。

(1)田家沟生态风景区。该区是在田家沟水保试验示范站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治理前,流域内林木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至2001年底,经过各类水保措施的综合配置、优化组合,共修通道路10条7·2 km,完成综合治理面积80 hm2,治理程度达85%,其中建各类观光经济园26 hm2,兴修大型提灌工程1处,发展鱼塘2 hm2,建淤地坝2座、骨干坝1座,发展坝地8 hm2,走出了一条立足山地果树生产,种草、养畜、育苗多种经营,建立高效经济循环体系的水保生态农业的路子。2002年,为进一步挖掘水土资源潜力,扩大经济效益,以田家沟试验示范站为中心,计划用3~5年时间建成国道312线上的王牌旅游景点。经邀请省内外水保、旅游界专家、学者现场论证,县“四大家领导”联席会议批准,按照“因势造景,因景造势,分年实施,纵深开发”的要求,建设田家沟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水保生态风景区。目前,主景区面积扩至240 hm2,区内实现了“三通”,建有观光果园、珍稀植物园、珍奇动物园和蒙古营、亭阁、百鸟园、狩猎场、水上乐园、垂钓中心、儿童乐园、西王母民俗园、九龙池、飞流瀑布等人文景点20多处,造型园林、亭台楼阁、假山叠石、古桥石廊等园林景观建筑多处,建成2幢620 m2民居式别墅1处,两层仿古式综合服务楼1幢,修建延安式窑洞4孔、蒙古包4座,可接待百人团体及会议,充分体现了风景旅游、文化展现、休闲度假的特色。

(2)官山沟生态旅游区。官山沟是我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最高、森林郁闭最好、林草品种最多的示范流域,它由最初修梯田、营造水保防护林到多品种配套的生态林,进而发展成为现今园林式的生态旅游区。流域内沟坡、沟道曲径蜿蜓,参天大树笼罩着沟沟岔岔,地表为厚厚的枯枝落叶和腐殖质层所覆盖,踩上去软绵绵的。林内飞禽走兽随处可见,加上空气新鲜、环境优雅,给人以“天地合一”的感觉。该沟已成为泾川县周边地区人们避暑、休闲、疗养的好去处,1992年被共青团甘肃省委列为青少年生态道德警示教育基地。基地教育广大青少年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呵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同时警示广大游客弘扬生态文明,保护生物多样性,倡导科学、健康、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

(3)瑶池沟人文生态景区。泾川县是西王母文化发祥地,“西王母降生处”的王母宫山即坐落于泾河和河的交界处,古丝绸之路依山脚走过。该沟多年来实行园林式治理,已修建各类小型蓄排工程20处(座),沟内和山坡花木繁茂,四季常青,三季有花,沟水清香宜人,王母大殿群体建筑被繁茂的花木环抱,这种融自然美和人文美为一体的景观,很具生态价值和游览价值。

(4)高峰寺生态度假区。高峰寺位于县城南面山坡上,2001年被县政府列为生态度假区。该区按照城市水土保持思路建设,在兴修的水平梯田埂坎上密植速生白榆进行双锁边,田块内栽植侧柏、刺柏、油松、雪松等常青树种10万余株,兴建花园6 hm2,建成小型水保蓄排工程150处(座)。

2 水保旅游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巩固、提高水保治理成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我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高达82·4%,要巩固、提高已有的治理成果,发展水保旅游产业是一种可行的做法。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水土、林草资源丰富,按照“资源—开发—旅游”的产业链,把水保产业的路子逐步延伸到对小流域资源进行园林式整治方面,以供人们旅游,可获取可观的经济收入。

(2)改善了县域投资环境,为我县吸引了更多的发展资金。环境形象对吸引投资具有重要作用,生态工业之路是西部大开发的理想选择,水保生态旅游景区无疑给泾川环境锦上添花,今后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秀美泾川建设中去。

(3)游客在进入景区欣赏美好景观的同时,无疑会看到黄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如何得以遏制的。水保措施的科学配置,形成了完善的综合防护体系,景区内以旅游收入为主的产业使游人看到水土保持产业的重要性和高回报性,从而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投入到水保建设中来。

3 今后发展的建议

篇11

一、引言

现代旅游产业产生于19世纪,在20世纪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产业获得了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发展环境,迅速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在1950年,全世界旅游人数仅有2520万人,旅游收入约21亿美元。此后,世界旅游产业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增值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产业。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预计,2010年旅游产业将吸引1.8万亿美元的资本投资,占全球总投资的12%,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消费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旅游产业不论从它的总收入、就业、增值、投资和纳税等方面,对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贡献。由于国际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具有广泛前景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国都在努力探零并积极参与这一领域的竞争,但目前国际旅游业高度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地区,这一地区接待国际旅游者一般占世界旅游者总数的80%以上,如西班牙、美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占有明显的优势。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特别是我国政府于2009年12月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标志着旅游产业正式进入了国家战略体系,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届时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将达2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26亿人次以上,出境旅游人数达1亿人次左右,旅游业总收入达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根据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们国家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8%,实现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笔者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集聚效应,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旅游意愿也逐渐强烈。旅游作为城乡居民重要的休闲方式,正慢慢的由过去的快节奏性、走马观花性的旅游方式,转变成为一“动”―“静”、一“行”一“居”、一“累”一“闲”的休闲旅游方式。虽然休闲旅游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但以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休闲旅游业,使之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信阳市出山店水库风景区的规划建设为依据,结合目前国际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指出我国休闲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二、我国休闲旅游的发展前景广阔

休闲旅游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开始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和闲暇时间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享受,因此,假日经济、体验经济生气冲天,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温泉旅游、商务旅游如火如荼,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精神生活得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的经济背景,休闲权将成为基本的社会需求,中国真正的休闲时代正在到来。

我国现有城市600多座,城镇人口比重为36%,城市人口总数达4.68亿人,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 目前,我国全年法定休假日已达114天,也就意味着对一个处在就业状态的中国成年人来说,全年有1/3以上的时间是休假日。在欧洲和北美,旅游客源输出的70%以上是休闲旅游,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旅游业将成为全世界80%以上人员的生活必须,而休闲旅游则更具广阔的国际市场。由此可见,中国的旅游产业更有向休闲旅游发展的前景。

三、案例分析及发展对策----结合《信阳市出山店水库风景区规划》为例

(一)项目背景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信阳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水秀丽,气候宜人,是豫南宜居城市,素来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出山店水库景区位于信阳市西北门户位置、淮河源头,是上风上水的宝地。水库南接国家级南湾湖风景区,距离信阳中心城区45公里,在都市区半小时旅游环带范围内;距离郑州、武汉均在2.5小时经济圈范围内,区位条件十分优越。规划区面积795.9平方公里,辖三镇三乡,淮河、游河在此区域交汇,规划区内另有多处水库,西南有群山叠嶂,绿化率高,自然资源丰厚,生态环境良好,十分有利于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二)项目定位

出山店库区位于淮河(一条洪涝灾害频繁的河流)干流上游信阳市平桥区甘岸乡大埠口村附近,控制流域面积2900km2。水库建成后对于控制上游山区洪水,提高下游河道防洪标准,同时充分利用洪水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特殊的地方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在此时特殊地点特殊要求下,这次规划充分结合了国内外的各种旅游区规划比较完善的案例从中学习借鉴以及发展。规划充分结合了国内外的库区旅游开发以及文化旅游开发、历史文化开发、民族文化开发遗产文化结合现代休闲度假开发、古镇文化旅游开发、主题公园式文化开发、生态旅游开发案例、慢城、慢生活休闲度假区开发案例,将信阳出山店水库风景区定位为“打造中原慢生活主题度假基地,建设信阳生态城乡休闲旅游新区”

(三)发展策略

作为中原区域休闲旅游胜地,在规划建设、项目策划过程中,以舒适性 (Comfortable)、 原真性 (Authenticticy)、安全性(Safe)、主题性(Themematic)、文化体验性(Cultural)、生态性(Ecological)为原则,以信阳、河南、乃至整个中原大地的文化、经济等现状为背景,对本景区进行发展策略研究。

1.环境容量

在各个不同的领域都有对环境容量的不同应用和不同定义。在旅游规划中,环境容量通常被称为游憩容量(Recreation CC),是指某一旅游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一定水准给游客使用,而不破坏环境或影响游客游憩体验的开发强度。环境容量传统计算方法为“面积法”“线路法”和“卡口法”,在规划中主要对旅游区生态容量和人工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确定旅游区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速度和强度上各极限值的最小值。

2.GIS技术

主要运用该技术进行场地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分区,针对每个分区制定不同的管理政策。

3.市场细分

区位和交通条件是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郑州、武汉均在出山店慢生活旅游区250公里范围内,是出山店景区的重要客源地;同时,随着京广高铁、明港机场等重大对外交通项目实施,出山店景区的客源市场范围将北达京津、南至穗深、辐射全球。基于不同圈层客源市场需求和定位,出山店景区充分发挥其独特水文化、茶文化、淮河文化融合优势,大力发展淮河源生态旅游,全力提升以“中原茶文化”为精髓的养生与体验功能,积极培育商务度假、第二居所、国际论坛等高端市场,通过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商务旅游的复合互动,将休闲市场范围扩展到全国乃至全球。

4.土地功能分区

根据资源保护程度和可开发利用强度进行区域的划分,使宝贵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同时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将风景区划分为:

(1)游河慢城旅游服务区――亲水休闲度假:慢生活旅游小镇打造 。

(2)卧虎茶佛文化旅游区:――文化休闲度假:以“情境模式”打造“体验产品”,树立茶佛文化地标。

(3)太阳坡休闲旅游区――运动体验、健康养生、亲水休闲度假:自然的景观打造,水世界,锁定高端市场、专项市场。

(4)古城生态旅游区――生态休闲度假:国际水准的生态旅游产品。

(5)吉湾现代田园旅游区――田园休闲度假:高品质的产品内涵,再造一种田园生活方式。

(6)平昌关花海旅游区――南北地理分界线、花卉

5.资源的综合评价体系

一般的资源评价体系仅对资源开发价值(或资源的重要性)进行评价,但考虑到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在本项目发展策略研中引入对资源敏感性的评价。资源的敏感性除了生态敏感性外,还有文化敏感性。将资源重要性评价结果和资源敏感性评价结果进行空间上的叠加可以更好的对资源的可利用性加以判断。

6.利益主体分析

由于旅游追求的是旅游业、保护区及区域振兴三者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它的合理运用与科学管理涉及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当地居民、行政部门及研究者等利益主体的最佳配合,因此,运用利益主体理论对旅游规划与管理框架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分析每一个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寻找尽可能使得他们满足的最佳解决方案。

7.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

旅游地产开发需要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优化并发挥生态风景资源优势,这也是旅游景区地产升值的法宝,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开发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能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保护当地环境因子循环,并且不降低旅游者旅游品质。合理规划、开发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对于保护景区生态环境、提高景区地产价值是非常有效的。

四、休闲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反思

(一)环境问题依然是制约休闲旅游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笔者认为目前对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三大观念误区:(1)“旅游产业即无烟产业”;(2)“旅游产业是低投入、高产出产业”;(3)“旅游产业为无资源耗竭型产业”一直主导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强调无节制地开发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忽视了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固有价值,从而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旅游生态环境的污染,最终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休闲旅游产业受制于资金短缺问题的困扰

与传统旅游产业相比,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在优势还远没有充分释放出来。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求,成为旅游经济规模增长的最大制约因素。出山店水库的规划建设由于投资较大,经历了两次开工建设、两次停工的波折过程。直至1999年,省水利厅将兴建出山店水库的前期工作列入河南省“十五”水利建设规划,并经省人大批准通过。

(三)旅游法规不健全,经营秩序混乱,休闲旅游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

国内旅游者“花钱买罪受”,被宰被骗,屡见不鲜。由于旅游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性,容易导致垄断价格,有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自行定价,巧立名目,价格多变。价格变化多端,乱涨价严重,存在着“质次价高,质价不符”的现象。

(四)休闲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跟不上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

1.交通瓶颈的制约:特别是休闲旅游产业过份依赖于交通的发展,交通又经常合理地牵制着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

2.休闲旅游景点缺乏规划:我国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但是休闲旅游项目开发缺乏创新,旅游景点处都是楼堂庙宇,游乐园之类,粗制滥造仿古景点,致使人文景观同自然景观不能融合在一起。

(五)休闲旅游产品不够丰富

目前休闲旅游项目以静态的生态元素展示为主,缺乏动态的娱乐型参与性旅游度假产品,不符合现代游客对参与性的节奏韵律要求,休闲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所创造的附加效益不高。非观光型旅游产品开发不足,产品结构单一;另外,观光产品未能带动其它非观光型产品,未能开拓市场,不利于远期发展。

五、结论以及展望

面对经济全球化潮流,旅游产业将在推进标准化、国际化和规模化的同时,强调特色化、民族性、个性化。只有旅游进入家庭,才真正表明旅游产业逐渐走向成熟;实现旅游者的愿望,创造美好的旅游经历,保障旅游者的安全都离不开新技术,以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子信息技术成为各国旅游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杀手锏;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所有产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能够体现按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绿色运动”――“绿色饭店”、“生态旅游”等――成为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认清趋势,采取对策,充分利用华夏5000多年文明和多种地理优势,正确引导旅游产业的前进方向。中国的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远大的前景。

六、结束语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2]《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3]《旅游规划通则》;

[4]《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5]《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6]《旅游权利法案和旅游者法规》;

[7]《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8]《出山店水库规划、移民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