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08 15:55:37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例1

生源现状:多校合并,生源混杂,城乡学生个体差异明显。一刀切的作业不能兼顾各类学生的需求。

质量危机:众所周知,几年后三小、四小将被划入新二中的施教区,但我们不能坐享其成,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份答卷的关键就是教学质量。

所以,我们除了抓教师的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之外,实施作业管理与设计改革势在必行。

二、目标达成

1.减少学生重复性作业、低效型抄写作业,提高教师作业设计、布置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做到数量少、质量优、效率高。

2.改变单一乏味的作业形式,做到分层作业与多样实践性作业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

3.改革现有的作业评价方式,做到激励性、针对性与指导性相结合。

三、设计理念

我校作业管理与设计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设置分层作业,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2.设计多元化作业,发挥作业的拓展功效。

3.发挥作业评价的激励作用,提高作业积极性。

4.让合作完成作业成为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5.让作业设计与评价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

四、研修过程

一年来,我们进行了八次以作业改革为主题的研修活动:邀请了对作业改革有全面了解的基教科邱科长为我们做了专题讲座,从作业设计的意义到作业设计的技巧和作业评价的方法深入浅出的和我们的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教师深受启发,对于后期的作业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参与了天略外国语学校校本作业编制交流会,如何让作业更科学,如何关注作业的整体系统性等等,给我们的作业改革带来了很多新思路,新想法;分年级组和备课组召开了作业改革的相关专题研讨,从“作业的系统规划”,“合理布置分层作业”,“精心规划假期作业”,“优化作业管理方法”等方面将作业改革分专题进行,注重循序渐进,结合学生基础,让作业改革落到实处;举行青年教师晒课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在展示自我的同时,发现自身不足,及时调整与改进,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年末召开作业改革经验交流会,全面回顾了学校“作业设计与管理”研修的阶段成果,分享依托校本研修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学科经验,并对学校下阶段教学改革和校本研修提出方向和建议。

五、特色亮点

作业改革,我们主要在细化、实效和研究上下功夫。从2017学年开始,我们从统筹规划、有效落实和科研助推三个方面着手,制定了实施方案,分解了改革目标,层层推进,环环落实,从调查摸底到作业量监控,再到作业分层和多样性设计以及假期作业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抓。同时,我们以科研为助推力,让教师积极探索改革过程,撰写论文和申报课题,使作业改革形成一定的理论依据。2018学年,在上一学年的基础上,我们继续秉承原有的三大优势,进一步细化了作业改革:规划更加具体,落实注重实效,科研深入探究。

六、研修成果

收获在学习中慢慢前行。两年下来,作业改革已经在二中的师生心中生根发芽,也开始收获成功的喜悦。

学生的学习习惯好了,上交作业及时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脸上的笑容自信了。2018学年比赛获奖成绩喜人,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总数已超过了400人次,其中省级7人次,市获奖70余次,信息技术竞赛获奖位于安吉县前列。

教师的作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多方位关注学生的成长。教师个人业务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学年教师获奖170余次,市级以上32人次。

师生成长成就了学校品牌的提升。2017学年发展性评价考核优秀。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综合排名位于全县第四名。安吉县培优补弱考核综合排名第三。初三中考成绩再创新高,自主招生和安高正取上线人达82人,中考均分超过了市均分。

七、理性反思

作业改革,我们还在路上,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在整个校本研修过程中,学校作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程对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通过检查和自纠我们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思考:

1.警惕“有作业无学习”现象,尊重作业的自主学习特点,关注作业中的理解与运用学习;

2.要进一步促进实践作业的常态化,但必须注意作业要求不能超越学生的能力;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例2

课堂作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进程中,实时了解自身教学活动效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课堂作业已成为构建课堂教学活动体系的重要“部件”。教师课堂作业设置内容,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效果。笔者发现,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未能认清课堂作业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功效和深刻意义,存在重视教学过程设计,轻视课堂作业设计的不良现象,课堂作业设计随意性大,信手拈来,未经过大量调研和深刻研析,课堂作业意义效果不明显。作业设计是课堂作业教学的基础环节,首要工程,做好作业设计对课堂教学影响深刻。本人现就初中数学课堂作业设计活动的开展,从三个方面进行简单试论。

一、作业设计要渗透教材目标要义,利于巩固强化知识素养

课堂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课堂数学知识内容掌握程度的有效“抓手”。课堂作业的设计,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将数学教材知识内容渗透和融入课堂作业之中,是课堂作业成为教学目标、学习要求以及教材要义的“承载体”和“代言人”,从而使初中生在完成作业进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复习巩固,提升自身数学知识素养。但笔者发现,少部分教师设计数学课堂作业存在随心所欲,浮光掠影的现象,作业内容与教材内容不贴合,不紧密,课堂作业巩固强化功效未能发挥和展现。因此,教师在课堂作业设计时,要做好备教材的“工作”,认真研析数学教材内容,找出本节课教材知识点讲解的重点,学习的难点,以此来选取和编排课堂作业内容,保证课堂作业紧扣教材“精髓”,提高初中生数学知识素养。如“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首先做好研析该节课教材工作,在整体研析活动基础上,抓住该节课教材的“不等式的三个性质”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并根据该节课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设计了“若a>b,用‘’填空:(1)a+2 ___b+2;(2)3a___3b;(3)-2a ___-2b;(4)a-b___0;(5)-a-4 ___-b-4;(6)a-2___b-2”;“用不等式表示下列各式,并利用不等式性质解不等式。(1)a的 是非负数;(2)m的2倍与1的和小于7;(3)a与4的和的20%不大于-5”等作业案例,让初中生借助于典型案例,再一次巩固提升初中生对该节课重难点的掌握和理解。

二、作业设计要紧扣学生主体特性,利于锻炼提升学习技能

课堂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预设活动的一个环节和一项工作。预设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准备工作,自然要按照和遵循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学习能力素养培养的目标要求和任务,将学习对象数学学习能力要求渗透和落实于课堂作业内容之中,使课堂作业成为学生锻炼提升的有效载体。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设计课堂作业内容时,不能粗浅、简单,一看就懂,一看就会,而应该设计具有一定探究性、推理性的数学案例,让初中生在探究、分析、推理、概括等实践进程中,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辨析能力等得到锻炼和提升。如“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节课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能力为王”目标要求,在研析综合教材内容基础上,设计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2k =0有两个实数根x1,x2。(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x1・x2-x12-x22≥0成立?若存在,请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具有一定探究特性的作业案例,为初中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内容及技能进行锻炼实践的载体和时机,更好的培养锻炼初中生良好学习能力素养。

三、作业设计要注重结合课堂实际,利于调节教学活动节奏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例3

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是计算机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课堂中的“教”与“学”需要一个很好的氛围和环境,一个优化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计算机课堂管理就是对计算机课堂中各因素进行有效的调整控制,采取适当的方法与策略,使学生能自我控制并积极学习,促进计算机课堂教学顺利实施。我教计算机专业课已多年,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感: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注重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因为计算机专业课有其特殊性,计算机专业课堂拥有高尖的硬件设备、丰富的网络世界,加之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互动性,特别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引进,对计算机专业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师与学生对课程本身的意义认识不足,教学中学生缺勤和迟到的现象较为严重;②教师对课堂互动环节缺乏控制,课堂过于活跃,常处于无序与失控状态;③教学环境较差,设备的软硬件经常无法正常运作,导致课堂成为自由活动的场所;④教师对教学的准备不足,使学生投入到有效学习的时间较少;⑤对学生起点能力差异估计不足,统一进度的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两极分化严重,参与教学活动的数量逐步较少。

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分析的结果是课程与教学出现了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让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想学、爱学,才能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要达成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真正认识和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必然关系,努力建设一个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和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远离学生实际似乎是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最主要的问题。计算机专业课程应该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教学的总目标,而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会操作计算机。目前经常提到的“零起点”问题也是制约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因素,而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差、教学方法不得当等也是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的原因之一,教师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切合学生的实际和成长规律,采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夯实和协调了计算机课程与教学,学生才会对信息技术学习有兴趣,愿意学习,也就容易产生自律,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规则等进行管理。

通过对计算机课堂现状管理的研究分析,我认为计算机课堂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确保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目标的实施

许多计算机专业教师认为课堂管理就是为了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课堂管理的目标就是使学生保持安静和驯服,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课堂管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目标: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帮助学生自我管理。争取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是指学生投入有价值学习的时间,不是分配给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时间。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这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所有的教学都应指向全体学生,计算机专业课程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求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发展全体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帮助学生自我管理。在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中,学生的行为可以分为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外在控制是课堂管理的任务,同时要求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2.确保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操作过程的实施

若想保证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更好地实现课堂管理目标,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与操作规范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操作程序应该包含以下几个环节:设计课堂管理规则,提出课堂管理规则,实施课堂管理规则,反思、修改课堂管理规则。其中课堂管理规则的设计指的是教师把教学活动的环境和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转变成一系列可操作的程序和规则的过程。提出课堂管理规则指的是在设计制定规则的基础上,教师在开始教学之前向学生阐述课堂上须遵守的各项规则,让学生知道遵守或者无视课堂规则的后果。实施课堂管理规则指的是在课堂管理规则确立之后,教师和学生都要严格按规则行动,在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在规则的指导下,监控学生的行为,对不符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处理,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注意在课堂管理规则中也有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精心的教学准备是实施有效课堂管理的根本。反思、修改课堂管理规则指的是课堂管理规则在应用过程中,会显现出许多缺点和不足,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对课堂管理行为和课堂管理规则要及时进行反思,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及时修改完善计算机课堂管理规则,同时,也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行为和规则的冲突,积极引导学生改进自己的行为。

3.确定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

为了实现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目标,在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计算机课堂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课堂系统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环境。影响系统功能实现的因素应该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和环境的关系、学生和环境的关系。课堂管理就是协调教师、学生、环境的关系,以实现课堂管理目标。在传统“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课堂纪律,即教师对课堂上学生行为的控制与约束。但是,计算机专业课堂的环境与传统课堂的环境比较,有其特殊性,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是在计算机房或网络教室进行,即计算机是课堂环境必不可少的设备,教师要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学生要用计算机完成练习,但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玩游戏、上网和做其它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这对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实现有效的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除了实现传统课堂管理目标之外,更要重视协调好教师和计算机、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因此,课堂管理过程中要全面考虑课堂系统中的各要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综合协调,不能片面地追求某一方面。

若想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必须以课堂管理的规范性为前提。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虽然有一定的随机性,但是管理是在一定预期控制内的随机,不是盲目的随机,因此应该规范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操作过程。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规范性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规则的设计语言表述要规范;规则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教学内容和现实条件;规则的提出要在课堂教学之前;规则的实施要严格按照规则的设计执行;规则执行后一定要反思、修改、完善。适合课堂教学的课堂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设计―实践―修改―设计―实践……的反复过程,我们只有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规范操作,才能保证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例4

①教师与学生对课程本身的意义认识不足,教学中学生缺勤和迟到的现象较为严重;

②教师对课堂互动环节缺乏控制,课堂过于活跃,常处于无序与失控状态;

③教学环境较差,设备的软硬件经常无法正常运作,导致课堂成为自由活动的场所;

④教师对教学的准备不足,使学生投入到有效学习的时间较少;

⑤对学生起点能力差异估计不足,统一进度的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两极分化严重参与教学活动的数量逐步较少。

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分析的结果是课程与教学出现了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让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想学、爱学,才能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要达成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真正认识和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必然关系,努力建设一个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和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远离学生实际似乎是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最主要的问题。计算机专业课程应该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教学的总目标,而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会操作计算机。目前经常提到的零起点问题也是制约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因素,而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差,教学方法不得当等也是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的原因,教师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切合学生的实际和成长规律,采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夯实和协调了计算机课程与教学,学生才会对信息技术学习有兴趣,愿意学习,也就容易产生自律,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规则等进行管理。

通过对计算机课堂现状管理的研究分析,我认为计算机课堂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确保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目标的实施

许多计算机专业教师认为课堂管理就是为了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课堂管理的目标就是使学生保持安静和驯服,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课堂管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目标: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帮助学生自我管理。争取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是指学生投入有价值学习的时间,不是分配给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时间。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这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所有的教学都应指向全体学生,计算机专业课程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求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发展全体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帮助学生自我管理。在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中,学生的行为可以分为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外在控制是课堂管理的任务,同时要求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二、确保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操作过程的实施

若想保证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更好地实现课堂管理目标,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与操作规范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操作程序应该包含以下几个环节设计课堂管理规则、提出课堂管理规则、实施课堂管理规则、反思修改课堂管理规则。其中课堂管理规则的设计指的是教师把教学活动的环境和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转变成一系列可操作的程序和规则的过程提出课堂管理规则指的是在设计制定规则的基础上,教师在开始教学之前向学生阐述课堂上须要遵守的各项规则,让学生知道遵守或者无视课堂规则的后果实施课堂管理规则指的是在课堂管理规则确立之后,教师和学生都要严格按规则行动,在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在规则的指导下,监控学生的行为,对不符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处理,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注意在课堂管理规则中,也有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精心的教学准备是实施有效课堂管理的根本;反思、修改课堂管理规则指的是课堂管理规则在应用过程中,会显现出许多缺点和不足,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对课堂管理行为和课堂管理规则要及时进行反思,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及时修改完善计算机课堂管理规则,同时,也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行为和规则的冲突,积极引导学生改进自己的行为。

三、确定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

为了实现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目标,在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计算机课堂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课堂系统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环境。影响系统功能实现的因素应该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和环境的关系、学生和环境的关系。课堂管理就是协调教师、学生、环境的关系,以实现课堂管理目标。在传统“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课堂纪律,即教师对课堂上学生行为的控制与约束。但是,计算机专业课堂的环境与传统课堂的环境比较,有其特殊性,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是在计算机房或网络教室进行,即计算机是课堂环境必不可少的设备,教师要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学生要用计算机完成练习,但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玩游戏、上网和做其它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这对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实现有效的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除了实现传统课堂管理目标之外,更要重视协调好教师和计算机、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因此,课堂管理过程中要全面考虑课堂系统中的各要素功能及相互关系,综合协调,不能片面地追求某一方面。

若想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以课堂管理的规范l生为前提。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虽然有一定的随机性,但是管理是在一定预期控制内的随机,不是盲目的随机,因此应该规范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操作过程。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规范性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规则的设计语言表述要规范规则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教学内容和现实条件规则的提出要在课堂教学之前;规则的实施要严格按照规则的设计执行;规则执行后一定要反思、修改、完善。适合课堂教学的课堂管理不是一蹴而就,需要设计实践修改设计实践……的反复过程,我们只有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规范操作,才能保证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例5

二、课堂作业优化设计途径

数学课堂作业是巩固学生知识,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可见,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在数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当前实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大环境下,如何设计课堂作业、设计什么样的课堂作业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其实,小学数学教材中,就蕴含着丰富的作业素材,教师只要改变观念,勇于创新,多动脑筋,就可以优化设计数学课堂作业,帮助学生扎实地及时地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点,不必在课后花过多的时间复习,教师也不用再补差,真正实现高质轻负。要做到这一点,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一)课堂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

现在小学一节数学课的时间是40分钟,要在这40分钟里完成课程的教学,以课堂作业的练习与批改,时间相当的紧迫。有的教师就缩减课堂作业时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教授知识上,而无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后又布置大量作业让学生做,殊不知,这样反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与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课明确规定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脱离枯燥的纯理论授予,而是寓教学于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愉悦地去学习、运用数学,从而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一点尤其对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显得更为重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练习,任何孩子都没有学习的干劲,也不会表现出对数学的任何热情。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生活经验,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和亲近性的数学课堂作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追求者。

(二)课堂作业设计讲求实践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应讲求实践性,来帮助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只能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在面临实际生活问题时,能从数学角度出发,主动地运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对数学运算有了一个初步的掌握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接合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课堂作业。

(三)课堂作业设计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上,应打破单一作业形式,注重多样性,应给予学生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的选择探究与解决的问题,凸显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变被动的完成任务为主动的选择与探索研究,从而从根本上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课堂作业设计应具有挑战性

挑战性学习对小学生来说具有重大的吸引力。“儿童内心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教师应合理的设计课堂作业,巧妙地把学生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为他们提供一些挑战性的情境,让他们在课堂作业中去主动探索,从而获取成功。例如,学生对数学运算基本掌握后,课堂作业布置如下:每个学生要在两分钟内出三道复杂运算题,然后前后位或者同位互相调换试题,限时一分钟做完,全做对者进入下一轮,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晋级,最后一轮教师自己出题,评出最优者。在这个过程教师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对于第一轮失败者要温言鼓励,争取创造机会让他们也能够进行学习上的挑战。这样每个学生就会以挑战者的心态学习数学,从而把数学学好。总之,只要教师用心的去设计,那么学生就会争先恐后的挑战数学,挑战自我,从而让学生实现长足的发展。

三、多方位评价课堂作业,及时地激励学生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例6

商业包装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高年级的主干课程,要求学生结合市场实际进行专题包装设计实践。在该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的理论讲述外,更重要的是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市场调研,在品牌策略的指导下进行设计。由于课程的特殊性质,讲述理论、组织讨论、成果评价、各个环节穿行,如何使各环节合理有序,如何让学生热情饱满参与设计课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上下功夫。在此意义上,课堂教学组织本身就是一门艺术,看似信手拈来即兴所得,实质上却是寓于独具匠心的预设之中。教师必须通过对专业理论、学生及教学环境的理解和把握,对各种资源有效的整合利用,精心设计教学的细节,活化设计课堂。

一、角色转化,活化课堂

1.队列式与会议式

在商业包装设计课程中,学生的研究对象是活跃在市场上的品牌与产品。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设置了学生分组讨论及设计提案、成果评价的环节。整个课堂可以说是对设计工作实际过程的模拟演练,课堂形式也理应随之调整。

在一般的院校,教室的形式总是相差无几,三尺讲台与整齐的像队列的座位。老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学生整齐地排列在下方。这种传统的队列式的座位形式势必会给身处其中的师生以心理暗示,容易形成学生听,教师讲得单一模式。老师似乎永远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只是来看演出的观众。所以观众可以带着早餐悠闲地来观看表演,而不需要做任何准备,自然也少有参与的意识。与之相对的会议式的座位方式,更有利与交流与讨论的课堂气氛营造。大家围桌而坐,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更方便相互交流讨论。有利于学生把自己看作活动必不可少的一分子,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在会议式的课堂上所担任的角色不再是使尽浑身解数的兜售理论知识的推销员,而是课堂的导演,负责调度各种教学要素,确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人,而人员的组织风格似乎可以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气氛,是队列式,还是会议式,仿佛已经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师生角色调整

教师在会议式课堂教学中转化了角色,不再忙于灌述内容,而是着眼与课堂的控制。在课堂上该怎么样导出问题,又如何总结学生的发言,虽然带有即兴主持的色彩,但其实,很多细节还是有赖与课下的工作。例如,班中的学生是独立承担设计任务还是分组进行?应分为几组?每个同学在组里的具体职责?在提案或讨论前提供书面的内容要点?等等,都需要仔细推敲考究。

学生在会议式的课堂中,以个人或小组成员的形式参与设计工作。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喜好,他们愿意选择承担设计环节中的相应任务。甚至在一些项目中学生自己作为形象模特参与图片资料的拍摄,场面热闹、乐趣横生。常于与同学沟通并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可以代表小组发言;文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负责提案及包装策略的文案工作;软件应用较为突出的学生,可以负责设计方案的最终执行。这一点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学生在设计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会表现出更多的热情和主动性,同时也体会到各个部门的相互协作和配合的重要性。

3.课堂设计任务书的公文操作

在课堂教学中,以规范的文件形式下达设计任务,详实的任务内容、清晰条理的文件形式,较之口头的任务下达,板书任务内容或用多媒体课件显示都更清晰有效。除此以外,文件的实物形式,还可以带给学生正式庄重的感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当前,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成为现代教育重要的技术手段,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由此也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认可,甚至成为一种时尚风潮。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能走入误区,花很多精力在美化课件或陷入到狂热的资料展示中。教课时,教师把准备好的素材按照顺序进行“放映式”的播讲,过多的信息量滋长学生的厌学情绪,只是机械地听,却没有了消化吸收,没有能够深入地理解。在课堂组织与教学方法上,没有与多媒体技术很好地结合,致使多媒体表面上走进课堂,却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收效。

事实上,多媒体辅助下的教学也同样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与方法等众多因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综合考虑系统的各个因素。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此时,更应该冷静头脑,做课程的内容的选择性精简,合理运用多媒体展示。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选择安排教学内容与设计范例。把范例的欣赏与精讲结合起来,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出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寓教于乐。

三、思路引导

商业包装设计课程中的思路引导至关重要。学生在接到设计任务时容易主观臆断,凭空想象。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学生选择的设计主题也大多是茶叶、酒、折扇、旅游纪念品等富有文化内涵的产品。这种选题在包装设计的前期阶段,容易帮助学生把握设计风格,挖掘文化内涵进行实验性的表现。但在包装设计的高级阶段,却是不合适宜的。单纯地追求图形创意和设计美感,虽然个性张扬也不乏在视觉上颇有表现力的作品,然而学生这种象牙塔的设计成果屡屡在现实的市场实践中得到惨痛的教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市场上实际的品牌和产品为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装设计的出发点不是为产品缝制美丽外衣,在它的背后蕴藏的是深刻的市场策略。单纯好看的包装设计如果得不到消费者的理解,无法带动销售,无法为企业产生效益,无异与一纸空文。作为教学者有义务正确地疏导和指引学生。身体力行的调查研究往往会比教师苦口婆心的教导更来得深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安排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外,可以组织设计小组进行角色的换位,互相评价和分析设计方案。亦可设置调研问卷,通过课后的目标受众调查,在课堂上集中进行讨论。课后准备与课堂讨论应该紧密结合,便于师生及时沟通,减少学生的盲目和困惑,让学生在思路上少走弯路。

在杨敏《雕琢至美》的序言中,将设计过程比作蝴蝶之变与凤凰涅磐的浴火重生,褪去似是而非的表象,寻找美的真谛。笔者以为,设计教学亦如设计本身值得吾辈上下求索,精益求精。中国设计起步较晚,设计教育任重而道远,还需吾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例7

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中国作为众多国家中的一个,并且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重视设计的发展,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国际新形势下有自己的立足点和竞争点。工业设计专业是一个课程量大,且需要很强实际应用性的专业。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应该为工业设计专业学有生提供实际体验的机会,当前工业设计课程教学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课堂教学落后,存在很多缺陷。教育也需要因地制宜,因市场需求而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工业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课与理论课的交叉与融合,立足当代设计实践,构建科学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目前工业设计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人对工业设计的理解比较片面,致使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一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教学手段缺乏新意,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甚至没有自己实践教学的空间和设备;第二,在现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工业设计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活跃心态影响下的学习需求,课程的设置没能跟上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第三,一些高校因为教学手段和条件的限制,致使课堂教学互动不够,学生不能充分表现出自身真正的需求,教师无法因材施教。例如,在新课伊始,就把如何做好某课题设计的方法讲给学生,强调了设计方法的本身,而没有让学生自己去发挥想象,靠知识的积淀去坚决该问题。

二、对工业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1、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整合

1)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优越性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工业设计课堂教学通过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在商业环境下工作的体验机会,学生通过实际课题的培训学习与实践,既能掌握设计系统中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又能表现各种的操作能力。一般教育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拘泥于现成的理论,学生则是以记忆为主,不能很好地应用该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能使学生不再概念化和程式化,改变“中看不中用”的设计。2)模拟企业工作团队在工业设计教学中强调学生团队合作的教学方法,即在设计竞赛中采用模拟企业工作团队的教学方式,学生分组参与,集体互动完成课堂任务。这样能使学生更快接触市场、了解市场,毕业后也能更好适应社会、适应岗位。以某一平面设计公司的广告项目为例,教师组织学生自愿组成团队,模拟企业项目的工作流程,对该广告项目的目标、步骤、注意问题等方面进行指导。在团队互动设计中,各组成员团结合作,从市场调研、初步构思、深入设计,到最终设计作品绘制完成,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工作完成后接受企业对他们的回馈,这样的教学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更有利于学生成为具备实战经验的工业设计人才。

2、融入道德教学的课堂教学

所谓德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和高尚道德品质教育,使其能从理智上对客观社会现象进行正确评价,最终走向“内化”,成为受教育者观念意识的组成部分,并在行为上自觉服从并遵守的教育过程。工业设计的过程是情感和审美的实现,这就需要美育做指导。卢梭曾经说过“一个人有了审美能力,就能不知不觉的接受不同的有关美的观念,也就会接受与之有关联的道德观念。”所以,通过课程教学,不但要传授关于工业设计方面的知识技能,也要帮助学生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思想,是他们高尚化、纯洁化,从而进一步完善人格。集体来说,也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同时也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生活情趣,使学生身心情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如何使德育融入到工业设计课程教学中,是目前工业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模式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需要进行深入探究。

3、交流互动的课堂教学

通常情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这样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调动他们学校的热情。学生一直在听的层面上去记忆知识,不会去分析,也不会积极的发表个人的看法,这样难以展开积极主动的教学活动。想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必须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4、创意思维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标中明确要求: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15%,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还特别注明:多媒体授课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技术。但是,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了需要学习的信息,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因此,在合理利用多媒体的同时,仍然要重视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正确引导学生。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构想

如今,工业设计的课堂教学手段以结合多媒体为主,借助这一教学手段,构想将教科书里面的内容用图像代替。首先可以将教科书内容用动画的形式展现,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将其改编成电影的形式,这样在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传授知识,更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其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创意思维在工业设计课堂上的运用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适合快速发展社会需要的设计人才。

四、结语

社会在迅速发展,就需要工业设计的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工业设计人才是目前工业设计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具体的实践当中,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用实践带动和促进教学;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地热爱设计。只有这样,我国的工业设计才能更好地发展。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探索,工业设计课堂教学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探究,以求更好的教学模式。

作者:于惠玲 于小康 单位:烟台南山学院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例8

前言

21世纪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愈加呈现个性化趋势。教育行业作为承载国家人才培养的主导行业,针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应当跟紧时代步伐,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基于当前社会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国家对于城市园林设计愈加重视,社会对于园林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竞争力和高素质的园林设计人才是当前高校园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简单来讲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教学视频,学生可以在家中或者课外时间观看教学视频,分析教学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教师在课堂进行中做到与学生亲切交流、辅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一种教学模式。由此教师需要将课程的讲解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学生提供7到12分钟的在线学习讲解视频,学生需要在家里面对老师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和观看,学生上课过程中由接受教育转变为完成作业,教师需要帮助和正确引导学生完成作业,针对疑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1]

二、园林设计课程采取翻转课堂教学优势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利用短小精悍的园林设计视频将课程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设计实训进行结合,能够短时间内完成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加强,由此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同时园林设计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和设计内容,学生在家里观看课程教学视频能够充分放松,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出现课堂学习的精神紧张状态,适当调节自身知识接受能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知识的灌输,更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生能够随时控制学习进度,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借助通讯软件向同学和老师求教,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园林设计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增强学生学习互动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园林设计教师俨然从一名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指导者和学生的学习教练,因此教师拥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深刻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耐心回答各个学生提出的园林设计问题,加入学生讨论组和学习小组,对班级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路。[2]针对学生完成作业后遇到的诸多学科问题,教师应当适时组织设计小组进行讨论研究,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园林教学教师成功地由一名知识传递者角色转变成指导者的时候,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随之增强,学生们能够根据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互相帮助和学习,形成一种良性的合作学习氛围。

(三)综合评定学生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设计理念的培养,着重加强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创意设计的思想。通常教师在布置作业后,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草图进行设计构思,当翻转教学模式引用之后,学生在家庭的轻松氛围中进行方案设计,回到课堂上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教师进行专业内容的讨论和互动,增强了师生交流。[3]考核制度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设计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园林设计的课程考核不仅要注重学生在最终设计图上的方案设计,同时需要将学生的日常学习能力和学习交流的学习主动性纳入考核内容,以此来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学习

基于每一名园林设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翻转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分层教学,较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更具优越性。翻转课堂教学能够认识到各个学生间的能力差异及思维差异,能够真正实现学生按照自我接受程度进行高效率学习。园林设计专业作为多种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型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设计实践和学习,同时需要教师的协助来解决诸多专业性问题。初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完成当天教学视频的观看,由此来完成当天课程要求的设计和作业。[4]但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进化和调整,已经将学生的学习模式转变为按照自身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安排作业及完成设计方案,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五)翻转教学改变了课堂管理

传统的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和设计的状态,因此教师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避免学生出现分神或者跟不上学习进度,甚至影响到他人学习的状况,学生与教师的压力随之而来。但是实行翻转课程教学模式之后,诸多课堂管理的问题随之消失,在课堂中调皮捣乱的学生失去了表演的热情,感受到学习小组的学习积极性和小组合作设计的乐趣,由此课堂管理的诸多问题得到良好解决。

三、翻转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学校作息时间安排

当前我国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较为重视,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但诸多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仍然在不断施加无形压力来督促学生的学习,通过诸多考核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园林设计课程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花费较多课外时间进行课程视频的观看和学习,因此需要学校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来配合学生的翻转课程学习。[5]由此需要学校取消园林设计专业晚自习时间的占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课程视频的观看,同时需合理布置学生课程设计的作业量,以此来满足学生进行针对性课程设计的训练。

(二)信息技术的支持

园林设计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无论是园林授课教师制作专业设计教学视频,还是学生在家中观看课程教学视频都不可缺少专业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学校应当着重对此问题进行改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配备高性能网络服务器,针对于家庭内部缺乏电脑和网络学习环境的学生,学校应该尽力为学生提供有关设备支持,可以通过业余时间向学生开放校内机房的形式进行改善。[6]同时园林设计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视频制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外学习效果和学习进度,课程教学视频的拍摄和剪辑需要专业人士给予帮助。

(三)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

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将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完美结合,发挥教师的课程设计主动性。由于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视频的质量和知识含量、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学生对于学习时间的安排及课程设计环节的组织均能够影响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在强化自身专业园林知识的同时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训练,基于摄制人员和录制人员的帮助,为学生录制生动、内容丰富积极的学科视频。

(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园林设计类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自我控制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合理分配时间和控制学习进度的能力。学生在对设计课程进行学习和吸收知识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遇到诸多专业性问题,由此学生应当基于教学视频的指引,主动翻阅和查找与之相关的资料和设计案例,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善于总结和归纳,以便在课堂上与学习小组或者教师进行讨论。[7]因此要求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及合理安排学习进度的能力,同时具备网络资源正确检索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园林设计课程测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翻转课程教学模式的要求,同时也无法准确体现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主要原因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涉及到学生间相互合作、集体组织、个人控制力和自主时间安排的能力等方面,同时需要注重学生此种学习方式体现出来的情感交流、学习态度及学生价值观的整体评价,综合评价方式的改变需要学校在教学体制上进行完善和改革。

四、结论

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学科仍然处在发展初期,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园林设计课程教学需要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革高职院校的园林设计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当深入研究该种教学模式的精髓,学校应尽力辅助该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各个学科,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磊磊,赵可云,徐进,等.基于共词分析法的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现状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5,02(11):86-93.

[2]刘锋.基于项目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06(13):61-64.

[3]周蕾.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设计[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3(09):120-121.

[4]李金城,曾丝宜,张瑞静.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图文组版技术”课程教学设计[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4,04(06):33-37.

[5]张玲.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程教学设计[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3(11):113-115.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例9

翻转教学译自“Flipped Teaching”,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的学习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学习的新知识并由在课前观看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替代,在课堂上,教师不再讲授知识点,而变成辅导学生完成原来需要在课后完成的作业。这样将课外的时间转变成了课堂的延伸,让局限的上课时间变成无限,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学生面对疑难也能更好的得到教师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学生之间还能有更多的交流。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也叫做反向课堂、反向指导等。

将翻转教学应用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可以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会计电算化的理论和操作,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通过个人自学所不能解决的疑问,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的时间被释放,可辅导每一位有需求的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设定目标和管理自己时间的能力,实现教学过程中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的效果。

二、基于任务的翻转会计电算化课堂设计

(一)依据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要求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

在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的讲解者和传授者控制课堂,学生只能机械式的学习和听教师讲解的知识。在整个课堂活动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学生始终要跟随教师的思路和设计的规定模式,这样就压制了学生自身的创造思维和主动思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推动者,而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不停地推荐知识,而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辅助者,为此,在会计电算化课堂上教师应该确定和制定合适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实践教学,达到开发学生必要的职业技术和就业技能的教学目标。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将目前以理论为基础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开发为以项目为核心的课程,教师要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和调研,明确企业内实际会计工作岗位对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各项要求,按照岗位工作需求设计教学模块,从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教学内容,将企业一线员工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内化为以能力为本位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任务。以制造业会计电算化核算为例,可根据工业企业筹建期设计启用财务系统、财务初始化工作任务,根据企业采购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固定资产业务、工资处理业务等作业程序根据不同的情景设计不同的工作任务。

(二)基于会计电算化工作任务制作微课程以供学生课前学习

由于翻转教学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需要依据每节课的核心内容提前制作微课以供学生进行学习。微课不是短小的教学片断,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全过程。由于一般人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为10分钟左右,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至8分钟。微课相对于传统课堂更加精简,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的教学,其问题聚集、主题突出的特点与任务驱动的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模式更加吻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会计岗位设计不同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情景,依据特定情景将如何完成会计电算化核算的过程制作成一个微课,全部微课可以设计成连贯的会计工作流程,学生完成所有微课的学习也就完成了整个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工作。

在课前自学微课的方式,能更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同,在自学微课的过程中,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进行学习,甚至在观看微课中可以暂停视频,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学习时间,这些是课堂统一学习所不能实现的。

(三)课内模拟工作情景设计多环节、多渠道教学活动内化知识提升学生技能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例10

【分类号】G633.41

一、问题的提出

1.基于随堂作业现实现象的思考

作业(包括随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必要环节,更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载体。随堂作业也是课堂教学中反馈和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实现作业随堂化,可以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安排活动,寓教于乐。

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不尽人意的随堂作业现象频频出现:大部分课堂,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教师费尽心思设计教学环节,没有时间留给学生操练,造成“无作业”课堂,导致学生读写能力相对薄弱;有些教师没有合理分配好时间,往往设计了随堂练习,但是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草草布置了任务就下课,导致作业“课间化”,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许多教师为了减轻批改作业的负担,在单元结束时,会上一堂“练习课”。这样的作业“整堂化”,助长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和抄袭习惯,大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2.基于小学英语教材编排特点的思考

PEP教材作为准备全国通用的英语教材,能够面向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教师、学生,在内容选择、编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特点。笔者注意到,新教材的编写增加了活动和练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体现了随堂作业的理念和范例。但是,这样的练习内容较少,训练点不够全面。

3.基于对配套作业本使用的思考

针对教材,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相应的作业本,这些作业本是课本的编者和一线骨干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精心编排设计的,在训练形式和内容上,对教材作业都进行了有效科学的补充,是随堂练习最经典的范本。

基于以上三点,引发了笔者以“随堂作业”引领课堂活动设计的思考,即依托教材练习为引领,融合作业本内容作为随堂作业,把随堂作业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以“S堂作业”引领课堂活动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1.如何进行随堂作业内容的设计

1.)认真研读各年级教材中作业的形式和检测目标

2)用好、用活配套作业本的相关练习

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除了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之外,还应该认真研读相应课时作业本的配套练习。如果练习形式好,难度适中,符合教师课堂环节设计,可以直接引用为随堂作业,既达到课堂操练巩固的目的,又减轻了家庭作业的负担;如练习形式偏难,教师应考虑作为家庭作业,大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效果不理想。但若直接作为随堂作业,课堂上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且未必能达到效果,基础不好的学生听不懂,就会直接听老师的答案。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鉴作业本的练习形式,设计同类型但难度偏易的随堂作业,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完成,这样一来,既达到课堂操练目的,又为家庭作业作好了铺垫。从易到难,学生能更容易完成作业;如课时配套作业本的练习普遍偏易,教师可考虑直接作为家庭作业,课堂上另外设计合适且形式多样的随堂作业,巩固知识,拓展情景。

总之,教师应充分用好、用活配套作业本,取其精华,设计合理的随堂练习,在课堂上进行对学生的检测和评价。

2.根据“随堂作业“,设计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促成教学目标达成,提高教学效果。

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如下案例:教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词汇教学时,该教师课前没有很好地预习教材及作业本的配套练习,设计了调查报告的练习形式,并要求学生得出汇报内容,如右图:

结果,课堂上学生不能很好地产出,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课后,该教师进行了反思,找到以下原因:作业难度和作业形式设计过高,不符合四年级学生的作业目标。经过研读四年级教材及作业本配套练习,该教师重新设计了以下练习(图1):

新练习的设计符合了四年级作业形式和目的,即选择正确的单词,补全句子。在新的课堂中,该教师把此练习穿插于教学巩固环节中,由于进行了铺垫,学生在随后类似的随堂作业中,能有效、准确地完成,得到了预期的教学检测目标。

基于以上案例,能有效引领课堂教学活动的“随堂作业”,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围绕教材和作业本中的作业形式和目的编排而成。只有有效的“随堂作业”,才能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实现作业随堂化,既能及时有效地检验教学效果,又能减轻作业负担,以“随堂作业”

引领课堂活动设计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针对教材和作业本中的练习,有效地整合两者内容,形成规范的随堂作业。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研读并预设作业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并设计相似的作业范例,有效穿插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有意识的铺垫。这样做,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就会避免天马行空,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将促进学生作业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例1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存储量和数据计算量的不断增多,云计算可以通过分布在不同物理地点的计算机集群进行分布式计算,云计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取合适的计算机集群为其服务,云计算在处理和分析数据上有较强的优势。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为背景,是将数学与大数据管理进行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该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良好的数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大数据处理有一定的认识,能够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并用计算机工具实现这个数学过程,可以说本专业需要学生达到一定的综合实践水平。

转动课堂教学模式是依据地方性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提出,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动课堂教学模式秉持“把教的创造性留给老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将课程总学时的60%用于课堂教学,其余40%用于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完成课后作业、参加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时间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教师精讲,教师精讲时间不得超过60%,一部分为互动及实践训练,其余40%以上的时间用于研讨、互动和实践训练,课堂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锻炼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创新的主战场,转动课堂包括学生课前自学、新课导入、知识讲授、实践练习、能力拓展和案例导引等环节-引。转动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是学生边学边练的过程,只有完全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和指导课外学习,才能真正地达到让学生学会知识、提高能力,让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真正地统一。

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学习资源才能保证转动课堂模式的顺利运用。采用云计算技术对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进行处理、分析和设计,充分利用云计算平台大规模、虚拟程度高和安全可靠性好的优势,不但能够推动转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更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学习资源支持,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顺利进行自我能力的建构,对于提高学生专业主修能力的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都具有不重要的意义。

本文总结了基于云计算的学习资源建设原则及具体的实施步骤,为更好地实现基于云计算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转动课堂学习资源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1基于云计算的学习资源建设原则

基于云计算的学习资源建设的过程是一个集规划、设计、制作、使用和完善的系统过程,在整个的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证云计算支持的学习资源建O的高效能和高使用率。

1.1微课设计作为学习资源建设的主体

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技能体系是转动课堂改革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微课在转动课堂中各个环节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微课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讲授中将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在转动课堂教学过程中,微课成了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引导者和推动器,教师可以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云平台,供学生随时点播学习,较好地解决了教学时间有限与教学内容宽泛的矛盾。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和下届学生的学习。微课便于传播,方便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便于教师进行知识管理,并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于进行转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围绕“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资源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强调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以任务为驱动或以问题为导向,把教学要点、难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碎片化处理,让学生能够按照任务单的引导,进行自定进度的自主学习,学生通过云计算平台提供的文字材料、图片、音视频、课件等不同方式实现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成学习目标。教师通过多元数据库工具、远程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教学资源管理的信息化。

1.3基于思维导图思想的学习资源设计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象化的方法。运用思维导图思想构建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学习思路,激发创造性的思维,能够强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在学习资源建设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图文并重技巧进行知识管理和思维训练,把各级主题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这样处理的学习资源更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有利于支持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化行为,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达到逻辑、思考的平衡发展,促进学生自由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推动转动课堂的育人理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学习资源的创新。

1.4绩效技术引入转动课堂学习资源建设

运用绩效技术可以解决学习资源建设的效果评价问题。转动课堂学习资源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体系工程,运用教育技术相关知识理论进行效果评价时,应注重对课程资源建设和使用情况的具体调查,包括问卷调查、个人访谈、使用数据统计等方式,强调课程评价在专业中作用,力争评价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全面性等。在学习资源建设、使用发展过程中,学生的接受情况、使用频率、与课程的匹配度问题是绩效技术引入的主要原因。建立资源建设绩效评价思维,能够促进课程资源建设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能够让优质的学习资源与转动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一种流动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和教师共享云技术的便利。

2基于云计算的学习资源建设的实施

基于云计算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转动课堂学习资源建设的总的实施路线如图l所示,具体直观地的设计了学习资源建设的实施步骤,规划了学习资源内容和云平台的基本功能,明确了学习资源建设的目标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对平台的初步规划进行绩效评估,提出改进方案规划设计云学习资源平台。

2.1规划学习资源内容和云平台的基本功能

建设教学资源包括试题测试与训练模块、素材资源模块、微课模块和案例模块等。教学资源能在标准的浏览器上运行,能够满足各种教学资源使用者的需求。基于云计算的共享型教学资源,用户可以通过一站式搜索,应学习者要求访问分布式存储的各种教学资源。由于云计算对终端设备的要求不高,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掌上电脑、ipad等便携终端随时随地地访问教学资源。另外,在用户交互上,也可以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2.2明确学习资源建设的目标进行实证调查分析

对学习资源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制定调查问卷以及访谈基本内容,问卷及访谈的内容要以课程建设的目标为中心,进而考察绩效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师、学生与云计算环境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2.3对平台的初步规划进行绩效评估

对影响绩效的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将提高绩效的解决方案进行初步的设计,结合实证调查的结果提出学习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优质、高效、资源高度共享的学习资源建设奠定坚实的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

2.4提出改进方案规划设计云学习资源平台

筛选最有效、科学、实际可行的解决问题方案,再结合转动课堂改革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条件,确定最优方案。充分考虑建设的学习资源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中的作用的有效性,实现用户个性化、服务整合和信息聚合。

3基于云计算的学习资源建设的意义

3.1为转动课堂模式改革提供信息化资源支持

传统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习课程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转动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过程,让学生在课上通过交互、练习与实践训练完成知识内化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转动课堂以相信学生能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和技能的自我养成为前提,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师精讲、课堂互动和第二课堂等方式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基于云计算环境的学习资源的构建,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媒体资源建设问题进行研究,促进该专业转动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并完成转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任务。

3.2促进教师与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目前各高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能力较差。业界诸多学者提出面向应用的教学模式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式来强化本专业课程的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基于云计算环境的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建设通过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能够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革教学评价方式,课堂实行精讲互动练习,在实施过程中促进教师与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3.3累积学习资源促进转动课堂持续性发展

云计算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技术是建设教学资源的重要技术载体,能够对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模拟测试和日常自学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能够将课堂教学空间最大限度地进行延伸,使学生的学习变成“泛在学习”。教师将微课提前分发,即可用于学生课前预习,课上知识点讲解,还可以用于学生课后巩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前反馈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微课使教师更有的放矢地{整教学策略,对于彻底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