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新闻学的本质

新闻学的本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07 14:44:19

新闻学的本质

新闻学的本质例1

一、 新闻体裁的渊源

新闻信息古已有之,“在古代,新闻信息的陈述内容和传播方式与其他信息没有太大差别。”[2]新闻信息从其他信息中自觉地分离出来是人类自身的需要与发现,它显示着人类关注与读解事实信息的新思维、新方法。对新闻事实的认知遵循的是科学的符合论,是新闻主体在新闻思维统摄下的“本质力量和认知定式的一种对象性的功能表现”。[3]127采写新闻就是运用新闻思维与新闻认知来审视与再现新闻事实信息,它要求人们严格按照新闻式的认知开掘新闻价值,发现、采写新闻事实信息。新闻体裁的理论界域就是其处理新闻事实信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框架,是在新闻思维与新闻认知浸润牵引下,左右着新闻主体观照新闻事实信息的新闻认知定式。

新闻体裁起初是对文学文体的借鉴。当下学术界一般认为,文体,又称体裁,是指内容得以表现的文章样式,也就是文字作品在体制、结构、语言等方面所形成的外部形态。人们常将“类型”、“体裁”、“体制”、“样式”、“文体”、“种类”等交叉使用。如“文体,指文学的体裁、体制或样式”[4]。文体,“指文学体裁或文学类型”[5]1。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童庆炳先生的观点,他指出,“长期以来,文体一直被理解为体裁。”“文体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裁问题,而是关系到文章写作的全局性的问题。”“文体是一个系统,它由体裁-语体-风格三个层面构成。”[6]1“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文体’被定义为文学体裁,于是文体研究也就被限定为文学体裁的研究。”[6]3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学界目前几乎将文体与体裁视为同一个概念,但是,按照童先生的观点,文体与体裁是有区别的,它们之间有着不同的理论内涵。童先生不仅对文体作出了富有创见的论述,而且提醒今天的学界必须注意运用新的视角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文体研究不同于体裁研究,要科学地赋予文体与体裁不同的理论界域。

李良荣先生在其《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中对中国报纸文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了系统的论述,这是我国学界对新闻文体较早的理论探索。其研究表明:中国报纸文体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模糊到清晰、从借鉴到自立的不断规范化、学科化过程。对西方的借鉴,现实社会变革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学的滋养,商业报纸的出现,反映战争、商情、灾害等内容对新闻的准确性要求以及电讯稿的出现,都从不同角度促使报纸文体“按照报纸的特殊要求不断地变革,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各种新闻写作体裁”[7]。但李先生在其论述中并没有将新闻文体与新闻体裁进行理论上的区分。现在关于新闻体裁与文体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是:新闻文体是指“新闻的体裁、样式,是新闻写作中以文字形态表现的各种写作形式,是新闻事实(事件)在新闻传播中呈现出来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8]。“新闻文体,新闻体裁中以文字表现的各种写作形式。在长期实践中,为适应读者和传播事实的需要产生了新闻文体,并逐步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9]实际上,我国新闻文体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它的确是在借鉴文学文体的基础上,按照“报纸的特殊要求”逐步形成实践与理论的自觉的。简言之,新闻文体直接渊源于对文学文体的借鉴。无论是文学文体还是新闻文体,其概念的形成都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新闻观念的确立及新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我们审视新闻文体概念的理论内涵提供了新的理论语境,它要求我们将新闻体裁概念的理论内涵重新予以明晰,进而真正从文学的借鉴中进行学科自立。

二、新闻体裁是新闻文本的抽象分类

事实上,“认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从其直接所要实现的任务和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是认识的主体根据其现实的本质力量和认知定式,接收和获取信息、储存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3]18。新闻体裁就是对新闻文本的分类,它以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事实再现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彰显程度为标尺,对新闻文本作类别划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并不存在原原本本的客观事实,因为任何事实或现象都已经是经过描述的,而不同的观察点和参考框架和指述语言就决定着一个事实或现象将以何种方式和面目呈现给我们。”[10]287 “每个新闻事件都有不同的叙述框架,一个好记者应该选择那种公正的、最接近事实真相的框架”,“选择好的叙述框架,可以使记者摆脱记者个人偏见、信源价值观的影响”[10]290。分类就是区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新闻体裁分类就是给新闻报道确立一个新闻叙事的文本理念框架。

在对过去分类理论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面对新闻文本的抽象分类,必须从新闻学学科自身的理论属性出发来展开。首先,新闻文本属于实用文范畴,新闻文本的基本功能是再现新闻事实信息,这就与文学文本相区别。实用文相对于审美文,其文本信息中呈现的概念性命题或逻辑性信息更加充分,新闻事实中的可再现性与可分辨性信息更加清晰,新闻文本的表达方式也更为直接,其功能性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其次,新闻体裁是对新闻文本的文类划分,“裁”的本质就是进行理论的抽象与切割。虽然可以运用不同标准对新闻文本进行理论上的划分,但从有利于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出发,以新闻文本再现新闻事实的功能性特征作为新闻文本的分类标准,更能彰显新闻学的学科理念,也更便于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再次,坚持以新闻理念为标准透视新闻文本的功能特征分类法,其合理性在于新闻理念来自新闻文本实践,又是对新闻文本实践的不断总结与反思,实践与理论的相互检视,有助于提升新闻理论的科学性。最后,从涵括性上看,新闻文本是新闻事实信息的符号性再现,当下媒介符号包括文字、声音、图像、信号及其组合,以新闻文本的功能性特征为切入点的新闻文本分类,有助于涵盖全媒体语境下新闻文本的多元符号呈现质态。因此,以新闻理念为背景,从文本的功能属性及其意向性诉求出发对新闻文本进行理论上的分类,应当说是一种更趋科学的视角。

从新闻理论发展过程看,从最初个案的新闻文本出现到后来纷繁众多的新闻文本实践再到其后新闻文本分类意识的逐步确立,实践的自觉与理论的反思,使得新闻文本自身的理念性的功能特征日益彰显出来。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闻学学科的发展以及新闻理论研究的深入,迫切需要科学的新闻理念直接融汇到具体的新闻文本实践中,将新闻理念直接内化为新闻体裁的功能性内涵,直接指导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从本质上看,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是互通互融互塑的,新闻理论来自于新闻实践,新闻理论又回归到新闻实践。比如,人们先将新闻文本分为消息、通讯和评论,后来又将其表述为消息类、通讯类和评论类。从理论上看,前者对应的是新闻体裁,后者指向的是新闻文体。所谓“消息类”,实际上是消息文本的集合,它以新闻文本的实践存在质态为观照对象,是存在态的新闻文本,是消息体裁在新闻报道中的具象呈现。以新闻体裁概念观之,就可以直接表述为“消息”,体裁类分的背后已经内涵着对消息文本实践的理性诉求。质言之,新闻体裁彰显新闻文本的共性特征而忽略个性化表现,与之相反,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话语实践,是新闻体裁的共性特征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个性化呈现。新闻体裁更注重的是其理论的抽象性及其对实践的导向性,新闻文体侧重的是新闻体裁的理论功能在新闻实践中的文本性再现。

三、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呈现

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还是未来诞生的新媒体,新闻报道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报道什么、怎么报道。报道什么的判断标准是新闻价值,在怎么报道中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用什么文体来报道。一旦报道对象确定,新闻采写人员就必须考虑是选用消息、通讯或者言论去报道,这就涉及新闻文体。

新闻学的本质例2

一、 新闻体裁的渊源

新闻信息古已有之,“在古代,新闻信息的陈述内容和传播方式与其他信息没有太大差别。”[2]新闻信息从其他信息中自觉地分离出来是人类自身的需要与发现,它显示着人类关注与读解事实信息的新思维、新方法。对新闻事实的认知遵循的是科学的符合论,是新闻主体在新闻思维统摄下的“本质力量和认知定式的一种对象性的功能表现”。[3]127采写新闻就是运用新闻思维与新闻认知来审视与再现新闻事实信息,它要求人们严格按照新闻式的认知开掘新闻价值,发现、采写新闻事实信息。新闻体裁的理论界域就是其处理新闻事实信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框架,是在新闻思维与新闻认知浸润牵引下,左右着新闻主体观照新闻事实信息的新闻认知定式。

新闻体裁起初是对文学文体的借鉴。当下学术界一般认为,文体,又称体裁,是指内容得以表现的文章样式,也就是文字作品在体制、结构、语言等方面所形成的外部形态。人们常将“类型”、“体裁”、“体制”、“样式”、“文体”、“种类”等交叉使用。如“文体,指文学的体裁、体制或样式”[4]。文体,“指文学体裁或文学类型”[5]1。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童庆炳先生的观点,他指出,“长期以来,文体一直被理解为体裁。”“文体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裁问题,而是关系到文章写作的全局性的问题。”“文体是一个系统,它由体裁-语体-风格三个层面构成。”[6]1“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文体’被定义为文学体裁,于是文体研究也就被限定为文学体裁的研究。”[6]3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学界目前几乎将文体与体裁视为同一个概念,但是,按照童先生的观点,文体与体裁是有区别的,它们之间有着不同的理论内涵。童先生不仅对文体作出了富有创见的论述,而且提醒今天的学界必须注意运用新的视角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文体研究不同于体裁研究,要科学地赋予文体与体裁不同的理论界域。

李良荣先生在其《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中对中国报纸文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了系统的论述,这是我国学界对新闻文体较早的理论探索。其研究表明:中国报纸文体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模糊到清晰、从借鉴到自立的不断规范化、学科化过程。对西方的借鉴,现实社会变革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学的滋养,商业报纸的出现,反映战争、商情、灾害等内容对新闻的准确性要求以及电讯稿的出现,都从不同角度促使报纸文体“按照报纸的特殊要求不断地变革,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各种新闻写作体裁”[7]。但李先生在其论述中并没有将新闻文体与新闻体裁进行理论上的区分。现在关于新闻体裁与文体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是:新闻文体是指“新闻的体裁、样式,是新闻写作中以文字形态表现的各种写作形式,是新闻事实(事件)在新闻传播中呈现出来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8]。“新闻文体,新闻体裁中以文字表现的各种写作形式。在长期实践中,为适应读者和传播事实的需要产生了新闻文体,并逐步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9]实际上,我国新闻文体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它的确是在借鉴文学文体的基础上,按照“报纸的特殊要求”逐步形成实践与理论的自觉的。简言之,新闻文体直接渊源于对文学文体的借鉴。无论是文学文体还是新闻文体,其概念的形成都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新闻观念的确立及新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我们审视新闻文体概念的理论内涵提供了新的理论语境,它要求我们将新闻体裁概念的理论内涵重新予以明晰,进而真正从文学的借鉴中进行学科自立。

二、新闻体裁是新闻文本的抽象分类

事实上,“认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从其直接所要实现的任务和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是认识的主体根据其现实的本质力量和认知定式,接收和获取信息、储存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3]18。新闻体裁就是对新闻文本的分类,它以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事实再现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彰显程度为标尺,对新闻文本作类别划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并不存在原原本本的客观事实,因为任何事实或现象都已经是经过描述的,而不同的观察点和参考框架和指述语言就决定着一个事实或现象将以何种方式和面目呈现给我们。”[10]287 “每个新闻事件都有不同的叙述框架,一个好记者应该选择那种公正的、最接近事实真相的框架”,“选择好的叙述框架,可以使记者摆脱记者个人偏见、信源价值观的影响”[10]290。分类就是区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新闻体裁分类就是给新闻报道确立一个新闻叙事的文本理念框架。

在对过去分类理论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面对新闻文本的抽象分类,必须从新闻学学科自身的理论属性出发来展开。首先,新闻文本属于实用文范畴,新闻文本的基本功能是再现新闻事实信息,这就与文学文本相区别。实用文相对于审美文,其文本信息中呈现的概念性命题或逻辑性信息更加充分,新闻事实中的可再现性与可分辨性信息更加清晰,新闻文本的表达方式也更为直接,其功能性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其次,新闻体裁是对新闻文本的文类划分,“裁”的本质就是进行理论的抽象与切割。虽然可以运用不同标准对新闻文本进行理论上的划分,但从有利于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出发,以新闻文本再现新闻事实的功能性特征作为新闻文本的分类标准,更能彰显新闻学的学科理念,也更便于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再次,坚持以新闻理念为标准透视新闻文本的功能特征分类法,其合理性在于新闻理念来自新闻文本实践,又是对新闻文本实践的不断总结与反思,实践与理论的相互检视,有助于提升新闻理论的科学性。最后,从涵括性上看,新闻文本是新闻事实信息的符号性再现,当下媒介符号包括文字、声音、图像、信号及其组合,以新闻文本的功能性特征为切入点的新闻文本分类,有助于涵盖全媒体语境下新闻文本的多元符号呈现质态。因此,以新闻理念为背景,从文本的功能属性及其意向性诉求出发对新闻文本进行理论上的分类,应当说是一种更趋科学的视角。

从新闻理论发展过程看,从最初个案的新闻文本出现到后来纷繁众多的新闻文本实践再到其后新闻文本分类意识的逐步确立,实践的自觉与理论的反思,使得新闻文本自身的理念性的功能特征日益彰显出来。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闻学学科的发展以及新闻理论研究的深入,迫切需要科学的新闻理念直接融汇到具体的新闻文本实践中,将新闻理念直接内化为新闻体裁的功能性内涵,直接指导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从本质上看,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是互通互融互塑的,新闻理论来自于新闻实践,新闻理论又回归到新闻实践。比如,人们先将新闻文本分为消息、通讯和评论,后来又将其表述为消息类、通讯类和评论类。从理论上看,前者对应的是新闻体裁,后者指向的是新闻文体。所谓“消息类”,实际上是消息文本的集合,它以新闻文本的实践存在质态为观照对象,是存在态的新闻文本,是消息体裁在新闻报道中的具象呈现。以新闻体裁概念观之,就可以直接表述为“消息”,体裁类分的背后已经内涵着对消息文本实践的理性诉求。质言之,新闻体裁彰显新闻文本的共性特征而忽略个性化表现,与之相反,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话语实践,是新闻体裁的共性特征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个性化呈现。新闻体裁更注重的是其理论的抽象性及其对实践的导向性,新闻文体侧重的是新闻体裁的理论功能在新闻实践中的文本性再现。

三、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呈现

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还是未来诞生的新媒体,新闻报道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报道什么、怎么报道。报道什么的判断标准是新闻价值,在怎么报道中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用什么文体来报道。一旦报道对象确定,新闻采写人员就必须考虑是选用消息、通讯或者言论去报道,这就涉及新闻文体。

新闻学的本质例3

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新闻的生产模式受到冲击,并且逐渐形成了依托大数据而存在的数据新闻,新闻的前期搜集与后期整理、制作都围绕着数据的搜集与解释而展开,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媒体对新闻的垄断与控制,尤其是许多互联网交流平台的开放,使得普通用户也能成为新闻的搜集者,同时新闻的传播也更加的便捷,更具有时效性。

2.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新闻报道通常都需要依赖电视、报纸等较为固定的传播模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同样也造就了一大批互联网社交新闻媒体,逐渐形成了以全样本、可视性和重质化为报道特征的数据新闻报道模式,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

二、大数据时代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1.新闻传播人才需要丰富的文学知识与扎实的理科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综合素质也在素质不断提高,对于新闻的报道工作早已不是简单的新闻采集工作,更重要的是对已有新闻事件的信息筛选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新闻传播人才具有扎实的理科基础,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以及数学等理科基础知识,将新闻事件进行简单的处理,同时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示在人民群众的面前,将新闻的数据信息在最短时间内传达给新闻关注群体。

2.新闻传播人才需要熟练的业务技能与经营管理的能力

随着大数据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人员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必须要掌握基本的媒体业务技能,这其中包括摄影、录像、编稿、报道等四个方面,同时还需要掌握基本的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新闻挖掘手段和工具的使用。其次由于目前大数据正在与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相互融合,互联网的数据新闻传播使得新闻的传播变得方便快捷,也让人们在作为新闻信息传播者的同时也成为了新闻传播的管理者,因此也对新闻媒体人的专业技能以及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大数据时代下的谢恩媒体传播人才来说,如若想要更好地实现新闻的价值,则必须要学会要管理新闻传播,制定全面的新闻媒体管理方案。

3.新闻传播者需要基本的数据思维与数據的分析能力

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对于新闻传播者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学知识,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具备基础的数据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正在逐渐成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因为大数据所造就的数据新闻无时不刻都在运用着数据信息,而对于新闻传播人才来说,面对相同的新闻数据信息,如何将其通过筛选、分析等手段转变成为具有可读性的新闻素材已经成为工作常态。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新闻传播着具有一定的数据思维能力,不拘泥于传统的新闻分析模式,勇于创新思维、突破局限发掘出可供利用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同时面对繁多的新闻数据信息能够精于挑选与分析,从看似普通的新闻数据中破获重要的新闻信息。

三、大数据时代下新闻传播学教学改革

1.打破学科限制,培养复合型人才

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新闻传播行业的变革使得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的教学难以适应其发展,同时许多的高校也纷纷开始着手有关于新闻传播学的教学改革,尝试打破关于各学科之间的限制,积极融合各科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而不是仅仅拘泥于本学科的知识,闭门造车,学生一级教师都应该认识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仅仅掌握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

2.整合师资力量,提高教学的质量

新闻学的本质例4

我们的新闻队伍经过党的长期的培养和教育,经过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实践的检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但是,一些采编人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抵抗不住金钱、名利的诱惑和冲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错位,出现了写关系稿、人情稿的情况,或利用采访和编辑的便利条件向被采访对象和报道单位要钱要物;有的记者不愿深入一线作艰苦细致的采访,即使下基层也是做做样子,听听汇报,拿份简报;有的记者热衷于泡会议、进宾馆,写稿时整篇文章要么充斥着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要么以偏概全、生搬硬套、人为拔高;有的记者甚至为了使自己的作品不同凡响、一鸣惊人,产生“轰动效应”而制造假新闻……所有这些,都是新闻从业人员作风不实、文风不正、素养不佳的表现。

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其作风和文风,直接影响了新闻宣传质量、新闻队伍建设和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新闻单位的形象甚至党和政府的形象。

新闻工作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新闻队伍必须具有高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历史的重任。

一、新闻从业人员人文素质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进行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

2.综合性的原则。

所谓综合性的原则,是指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要全面、系统、多样。

二、新闻从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修养

这是新闻从业人员基本素质之一,也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涵。新闻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从基本知识入手,从讲清大道理入手,给受教育者打下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理论基础。新闻机构还要制定具体生动、切实可行的职业道德准则,建立符合新闻工作特点与实际的规章制度,使受教育者在一个有章可循的职业工作环境之中提升职业道德。其次要努力培养具有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品质的个人和具有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风尚的集体,树立可以仿效的正面典型。新闻工作者也应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新闻职业道德信念、意志与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新闻从业人员在践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时,首先要坚持客观公正与维护新闻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业务问题,还是一个道德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新闻工作者应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准则,传播真实的新闻信息,让人民大众受到真理的启示和道德的熏陶,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将社会责任和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与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有机地统一起来。其次要清正廉洁,自觉遵守法纪。在社会主义社会,新闻工作不是一般的职业,新闻工作者承担着极为重要的社会责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将会更为复杂,许多意料不到的问题、情况都将出现,在诸多“利益冲突”面前,新闻工作者更要保持良好的风尚和职业道德。

三、加强新闻从业人员个体品德教育

新闻媒介环境是由每个新闻从业人员个体所组成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这些新闻个体起最主要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新闻从业人员优良的职业道德品德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诚实、正直、无私的道德人格。

具有诚实、正直、无私的自我素养品质是实现新闻传播公正真实的伦理基础。诚实品质是新闻工作者进行公正报道的人格基础;正直品格是新闻公正传播的伦理保障之一;无私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另一基本道德要求,大公无私是对实现新闻传播真实公正的伦理要求。这就要求记者不得从个人或小集体私利出发,不得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发泄私愤,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做到大公无私。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我国,党和政府一直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仍有一定的市场。思想支配行动,失去符合社会进步需要的主体价值观的支撑,整个社会就会失去整体性的道德认同,容易陷入盲目、混沌、慌乱甚至动荡的状态。在新闻领域,一些人的职业道德下滑是一定环境中的必然现象。因此,培育新闻从业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新闻道德的重中之重。

四、以人为本

尊重人的生存权,关心人的生存状况、发展状况、思想状况,关心他们合法、正当的需求,是新闻媒体的责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新闻媒体的要求。近几年,我国新闻媒体在人文关怀方面已向前迈了很大一步。与此对应的是,在加强新闻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他们的人文素质教育,牢固树立人文关怀思想,养成积极、主动关怀社会大众的职业习惯。

人文素质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内在品质,即关于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精神,是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括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行为准则,即为人处世之道。

人文素质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文学、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语言等方面的知识。

2.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有很强的民主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

3.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4.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人文素质教育首先是人文学科的教育,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内容。其次是文化教育,特别是民族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化基本传统、基本理念、基本精神等的教育和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的教育等内容。再次是人类意识教育,包括人类文明基本成果、人类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共同的行为规范教育等内容。人类意识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学会同他人、同其他民族、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使人们满足自己的需要,平等权利、平等发展,增强相互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最后是精神修养的教育,包括精神境界、精神修养、理想人格、信仰信念教育等内容。人文素质在人才的综合素质中具有灵魂的作用,它对人才的人格、人品的锻造,乃至于形象气质的陶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新闻从业人员而言,因其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巨大,人们对其关注的程度也更深,在人文素质的要求方面,对其要求比其他社会成员更高。

斯坦福大学传播学教授泰德・格拉舍曾经指出,在注重新闻采访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新闻记者的人文素养,开启他们的良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工作。在人文素质方面有缺陷的人是做不好新闻工作的。

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人文素质非一日之功。除了自身努力,加强学习外,新闻事业单位也要注重经常对编采人员进行再培训,增加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语言文字学等知识的学习,使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从而拥有多方面的技能。

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是当前人才培养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新闻从业人员的人文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培养。新闻教育单位、人事管理部门和其他用人单位,首先应当增强对人才的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培养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帮助新闻从业人员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改变以往单一的新闻知识、技能培训式的新闻教育模式,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使新闻人才具有较深厚的多学科知识底蕴和较充足的后劲。

2.人事管理部门和用人单位要以人文素质作为衡量、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以此激励人才朝着综合素质的目标努力。同时,要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将人文素质的培训与新闻业务培训结合起来,做到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3.新闻从业人员要增强人文素质修养的自觉性,加强学习,加强锻炼,严格要求,进行自我修养、自我塑造,朝着综合素质的目标不断奋斗。

现在许多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在自我修养、自我完善,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么借口工作忙,要么沉醉于个人的享乐中,根本就没有进取心。这种状况应引起新闻单位的重视,从制度上促进新闻从业人员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只有大批思想道德端正、身体状况良好、业务能力过硬,同时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的新闻从业人才涌现出来,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才可能健康地飞跃发展,同时也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金日松.人文关怀.另一种职业道德.新闻传播,2002,(3).

新闻学的本质例5

新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的逻辑起点在哪里?学界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展开的一系列讨论,比如什么是新闻、新闻与信息、新闻与宣传等等,无不是围绕着新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或延伸。信息论是否能被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从一开始就争议不断,它的创始人香农原只打算将其定理应用于编码和信号传输的技术过程中,但这一概念引入到中国新闻学后,更被它的信奉者当作“新闻学研究的逻辑前提”。回顾中国新闻传播改革三十周年,从理念到实践发生了许多变化,而变化的缘起,则逃避不了信息概念的引入这一话题。

一、信息概念

1、信息的意义

在我国,“信息”一词有很悠久的历史,从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比如,南唐诗人李中曾在《暮春怀古人》中写下“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佳句,这是汉语中“信息”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唐朝诗人许浑也在《寄远》中喟叹“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古人所说的“信息”是指消息、音讯,侧重于口头或书面传递的内容。

随着近代报刊的兴起,本土的“信息”概念出现勃兴。清末中文报纸的新闻栏内,频繁出现“信息”一词,如“北京信息”、“杭州信息”。另如,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的《申报》14天后就直接列出栏目,标明“丝市信息”、“洋货信息”、“福建茶叶信息”、“陕西军情信息”等,至此,近代义的信息概念还是指向消息、音讯、情报。

值得关注的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信息”并非从我国本土文化中延续而来,而是西方思潮的舶来品。据说,现代信息概念最早是1928年哈特莱(Hartley)在《信息传输》一文中提出的,他第一次指出信息与消息的区别,并设想用数学方法描述信息量。[1]此后,信息论的出现深化了对信息的认识,推动了信息概念的普及,1948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奠基人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在他的著名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提出计算信息量的公式,认为“信息就是消除或减少接收一方认知上的不确定性”[2],信息量等于消除不确定性的数量、选择的自由度的度量 (information is a measure of one's freedom of choice when one selects a message)。1950年代,随着信息论等信息科学译介到我国,“信息” 一词才被赋予新的含义,成为一种科学术语,被运用于电子学、工程学中。

从信息概念变迁的整个坐标体系来看,本土文化中的信息经过历时性变迁的同时,又交织在共时性的他文化体系中,使得信息概念的内涵不断扬弃和变迁,衍化到今天的信息概念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含义,归纳发现,我们现在所接受的信息通常应用在三个领域:第一类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最普遍概念,也是约定俗成的等同于“消息”的概念;第二类是现代科学信息论里的专业术语,如信息学院、信息技术等;第三类则是哲学意义上的信息概念,认为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现实世界的三大要素。

2、新闻学引进信息概念及其意义偏转

1955年,在传播学之父施拉姆的热情支持下,数学家韦弗(Weaver)将信息论引入到传播学中,从此,信息成为统领传播学的核心概念。1984年,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的《“信息热”和新闻改革》一文,正式将信息论和传播学中的信息概念引入到了中国新闻学,这篇文章得出“新闻是一种信息的传播”的结论[3]。信息概念被引入到新闻学研究,不仅冲击了传统的新闻观念,引发了国内对新闻定义的重新思考,而且促成了理论研究更大层面的变迁,成为新闻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界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展开的一系列讨论,如什么是新闻、新闻与信息、新闻与宣传等,无不是围绕着基本理论问题展开或延伸: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的逻辑起点在哪里?新闻学怎样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

从信息的角度认识新闻本体及其本质特征,最早提出“信息是新闻的属概念”这一观点的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宁树藩教授,1984年他在《论新闻的特性》中提出“新闻是向公众传播新近事实的讯息” [4]。二十多年以来,不少新闻学科教材以信息定义新闻,1987年一本由国内20所大学联合编写的新闻学教材则称“新闻是一种信息”已是新闻学里无须证明的一条公理。[5]正如童兵教授提到,改革开放以来,比较多的新闻学者认为新闻的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传递。” [1]甚至有不少新闻学专著分出专章讨论“信息”与“新闻”的关系, 以武汉大学李元授教授的专著《新闻信息概论》[7]为例,该书上编 “新闻与新闻信息”,首先就把“新闻”、“信息”、“新闻信息”分为三个章节进行专门论述。宁树藩先生也说过,“80 年代中期以来出版的新闻理论著作, 差不多都要对这个问题( 新闻与信息的关系)做出说明。” [8]

关键词是特定话语价值取向的凝结, 是语言实践过程中的纲目、骨骼。[9]在中国当代新闻学中,信息概念被作为“新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10],建构新闻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李良荣教授评价,信息概念的引进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新闻改革的“第二次跨越”。[11]然而,“信息”从自然科学移植到人文学科,从通信工程学语境旅行到新闻学语境,这种跨学科、跨语境关键词的导入与接收,使得“信息”概念不自觉地发生了意义的偏转,某些方面被凸显或重构,另一些方面被过滤或遗忘。

在自然科学语境下,香农信息论中的信息是通信工程学的概念,用来研究信道传输能力,正如韦弗(Warren Weaver)1949年在《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近期成就》一文中所说,香农信息论所解决的是技术问题,而不涉及意义问题和实效性问题。[12]换句话说,这里的“信息”是一个技术性概念。而本土文化中侧重于消息、音讯意义的信息,更多地是一个指向内容的概念,相对于自然科学语境下冷冰冰的技术概念,它多了一层温情的面纱,有着更多人文色彩的倾向。我国本土文化传统中信息的内涵,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新闻学对现代信息概念的理解。中国新闻学语境下的信息概念,其内涵接近于“事实” ,这一点直接体现在新闻的定义中。正是在这种影响下,中国新闻学中的信息,凸显了传播的内容,指那些对人有用、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其原有的技术特征似乎被遮蔽了。即便如此,我国新闻学者仍旧回头关照“信息”存在的自然科学语境,并将此作为新闻理论研究的条件假设,这就导致已经被我们接收过来的“信息”被视为一个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的概念。与其说这一概念在中国语境下被误读,不如说是被重新赋予了意义。“当概念从一种语言进入另一种语言时,意义与其说发生了转型,不如说在后者的地域性环境中得到了( 再) 创造。” [13]

二、信息对中国新闻学的影响

中国新闻学语境下的信息概念,部分地遗传了其先前语境下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的传承并不单纯是关键词本身的内涵因素,而是有着更加广阔而深刻的现实因素——扎根于社会环境的温床。新中国成立后的30 年间,尤其是“文革”期间,新闻基本上充当了政治的宣传工具。直到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新闻学的学科意识逐渐复苏,新闻学研究才逐步破解“新闻无学”的坚冰,处于“新闻无学”到“新闻有学”的艰难转型之中。新闻学者亟需为这个丧失了独立性的学科寻找合法性、合理性依据。正是从这种现实背景来讲,一方面,信息概念恰逢其时地导入中国新闻学,另一方面,新闻学研究需要主动寻找到一个科学的起点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这是新闻学突破束缚的一次历史选择。

被重塑的信息概念解决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三大问题:一是新闻的本质,信息才是新闻最基本的本质规定;二是新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而对其发展着的多层次内涵逐步展开,或者说,可以因此而建立一个关于新闻的具有逻辑层次的定义体系;三是新闻学学科建构的合法性问题。中国传媒大学胡正荣教授曾对此有过相关论述:从理论上看,确定新闻是一种信息,揭示了新闻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回答了新闻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把握、研究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理论框架,为研究新闻理论的其它问题,如新闻的本源、特征,新闻活动的主体、受众,新闻事业的性质及规律等奠定了基础。[14]信息观念在中国的确立.承认新闻事业是大众传播媒介,新闻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新闻报道只有在传播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发挥舆论监督、社会教化、提供娱乐等附加功能。

具体来说,信息概念在以下几个层面起作用:

第一,确定“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我们过去说“新闻的本质是事实”也能解决问题。[15]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一个是源,一个是流。明确这一观点,就是认清了新闻的基本原则。换句话说,即使不引进这个信息概念,传统新闻学中关于新闻本源的问题也依然能解决。但是,“信息才是新闻的本质规定”却能够修正“新闻的本质是事实”一说,因为“作为新闻进行传播的并非是事实本身,而是事实中蕴含的某些属性的要件所构成的信息。” [16] “信息”显然要比“事实”更科学、更恰当,这个科学术语提升了“新闻”的本质。因此,不如让其分工: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而信息是新闻的本质规定。

第二,承认新闻学是科学,它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宁树藩先生认为,只有以新闻及新闻传播的自身规律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才能建构起一个科学的新闻学理论体系。信息概念反驳了过去存在的“新闻工具论”,以信息逻辑起点建构新闻本位的新闻学理论体系。新闻与宣传划分开,新闻本位的回归使新闻的本初功能得以彰显,体现了对新闻规律的尊重。当确立新闻具有传递信息的本初功能时,就使新闻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过去强大的政治话语框架,提升了新闻学的理论地位,体现了一种独立的学术精神。同时,信息概念使新闻作为报道或传播的内容而言是没有阶级性的,因而也就具有了普遍意义。在全球传播的背景下,有利于缩小将新闻等同于宣传所导致的排斥感和距离感,有助于淡化多种意识形态之间的隔阂,从而产生更多的接近性,取得更多认同和共鸣,也搭起了我国新闻学与国际视野的传播学对话的桥梁,因为传播学研究正是从信息传播的不同形态出发。

第三,90年代,“信息”关键词触发了新闻商品性的讨论。通过讨论,人们逐步认识到,新闻除了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生成、传播、接收反馈过程还带有一种经济实践和商品生产、消费的特性。有关新闻商品性讨论的深入,引起人们对新闻媒介性质的重新定位。既然媒介把信息资源的开发、采集、传播,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努力面向全社会提供各种信息、知识和娱乐服务,那么,媒介本身也就具备社会第三产业的特性,这一特性强调的是信息的服务性。[17]这一认识直接关联着我国走向“事业化性质、企业化经营”的传媒体制变革,为传媒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活力。

总之,信息概念的引入带来了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场哥白尼革命。[18]

三、信息与新闻学辩证看

1、“信息”概念与“事实”概念的关系

信息概念的引入造成了部分概念的混淆,最基本的一对关键词是“事实”和“信息”。不少人对这对关键词展开比较研究,如《新闻本体论——关于“事实”与“信息”的比较研究》[19],在探讨新闻定义的观点中,有人将新闻定义根据侧重点不同分为六大类,即(1)事实说;(2)报道说;(3)传播说;(4)手段说;(5)信息说;(6)反常说[20],这就把事实说和信息说分门别类。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者不对“事实”和“信息”作区分,把两者混合起来使用,如“新闻是新的事实信息” [21],包括前面引用过的童兵教授的新闻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传递。”

虽然信息与事实实际上所指的是同一对象,但毕竟是两个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不同。事实是从本体论出发,是物质的,独立于人的认识之外,也就是说,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都客观存在着;而信息是从认识论出发,消除人们认识上不确定性的因素。

在新闻学语境下,不能脱离事实来谈信息。作为新闻的事实和构成新闻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事实是新闻的载体,而信息是特定事实构成新闻的某些要件和属性,信息蕴藏在事实中,而事实要通过信息来传播,也只有蕴涵重要信息的事实才能进入传播渠道,成为新闻。此外,在新闻学语境下,信息比事实更科学的原因还在于:事实没法解决新闻商品性的问题。有学者认识到,对新闻传播业双重属性的认定( 既有事业性质,同时又具有产业属性) 这种理念的革命性突破,与新闻传播业同时属于“信息产业”不无关系。[22]丰富多彩的信息可以在市场环节中交换、流通、增殖,但是,事实是事物存在的胶着的状态,我们可以说信息具有商品性,却没法说事实具有商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概念比事实概念更能推动新闻学理论和实践的纵深发展。

总而言之,在新闻学中,信息与事实是高度统一的,不可生硬分割,但同时,也要审视两者不同的意义,而不是在学术中任意偷换、转换概念。

2、批判性地评估信息概念

80年代,信息概念刚引入中国新闻学时,有学者认为,信息论与新闻学科交叉,由此产生新的学科——“信息新闻学”,有人甚至提出信息新闻有八种写法[23], 在前文讨论过信息是新闻的本质规定之后,我们可以认识到“信息新闻学”是一种不确切乃至错误的提法,其实质的指向是新闻的信息量。这种错误一方面体现了特定时代及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信息概念的引入对学科思维的冲击。

在中国新闻学研究中,曾经出现过关于新闻的信息量的计算公式[24],凭此公式算出一张报纸究竟含有多大的信息量。这种做法运用香农的信息计量方法对新闻信息进行计量,是将新闻学中的信息参照了信息论中指向技术的信息,但这种做法在新闻学语境下究竟是否科学,恐怕值得商榷。这是因为信息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信息量的度量,并不关心信息的内容,因此并不能反映人的能动作用与信息处理的关系。新闻传播不同于机械的科技传播,而贯穿了更多的价值选择倾向和人文关怀,如果新闻学中的信息仍旧是一种冷冰冰的硬科学符号和技术指标,就会限制实践中新闻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制约了新闻人作为有思想、有责任的社会工作者的追求。新闻学的学术来源根植于人文科学或人文类的社会科学中,它有着深刻的人文学科基础和特定的“人文价值因素”。新闻学中蕴涵着的这种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赋予新闻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净化人们心灵、唤醒人们思考的功能,因此,在人文精神关照下的新闻学,它所关注和研究的“新闻”应当是一种有灵有肉、有情有感、有人有物的东西,应当成为有益于公众的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和文明传播者,要防止那些把新闻降格为一种没有灵魂、没有思想、没有方向的纯粹信息媒介和简单的传播行为的做法。总之,我们要借助科学精神体现新闻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借助人文精神表达新闻学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体现新闻学的人文品质和人文特征。

虽然我们并不认同运用信息论计量新闻信息,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却开创了另番局面,顺势生发了新闻的信息量的拓展,中国的新闻媒介都在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质量上狠下功夫.采取了各种措施,取得了丰硕成果,更进一步地满足了人们对周围和世界信息的欲求,信息时代到来,“地球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但是,随着互联网等新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出现“信息泛滥”的态势,一方面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充斥眼球,另一方面则是有价值、含金量高的信息被埋没不见,现实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内容,新闻学中的信息概念越来越鲜明地树立其内容指向的风标,而与自然科学中的信息概念越来越偏离,信息量大大拓展的弊端协同其优势愈加显现。在现代生活中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耳目就会失聪。思想就会陷入僵化,行动就会失去目的性,甚至陷入盲目的、片面的主观臆断中去。现代人似乎是要把自己置身于一种充满信息的环境中已求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人们常常以为接受了信息( 大多数信息来自于媒介),就是了解了世界,从而陷入对信息的依赖之中。但是,层出不穷的媒介事件挫败了人们对媒介和社会的信任,头脑里充斥着信息的人最终和那些没有信息的人一样变得轻信和缺乏安全感。事实上,零星的信息不能代表整体的世界,过度依赖人与机器的信息交流,反而可能钝化人类感知世界、感受他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法国遗传学家雅卡尔认为, “借助技术、集中渠道和传播渠道所形成的信息, 取代了人人平等参与的平衡的集体行为, 即交流。”[25]

此外,前文谈到信息概念的引入促成了新闻商品性的认识,商品化的新闻一定程度地制约了新闻作为准公共物品的作用。社会“知”的需要催生了新闻,新闻信息满足的是全社会成员的公共消费需要,与公众利益有着重大、深远而天然的密切关系,担负着特殊而无可取代的社会道义和责任。新闻商品性的特性给新闻实践带来巨大推动力,也带来许多弊病,使新闻这个本应属于全社会的公共资源被少部分人利用,从而减少了其公共利益的代表性,影响了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正义。一段时间里,新闻商品性助长了有偿新闻现象的泛滥,甚至被指为是这种现象得以产生的理论根源。当前新闻实践中人文精神的缺失证明,对于信息商品化的特性渗透到新闻这一点,要持有批判意识,而不是一味地称颂其功德。新闻商品性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当新闻纸进入市场流通,传播活动开始接受外部补偿时,新闻就难以避免地带有商品的特性,这种特性正是束缚新闻传播的枷锁,是一种附加性内容,否则新闻传播活动将无以为继。但同时,由于新闻自身具备准公共物品的信息特性的规定性,新闻传播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逐步摆脱商品性束缚的过程,新闻的发展方向,则是一个摆脱商品性、回归公共性的过程。

[注释]

[1]李元授:《新闻信息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8页。

[2]转引自陈定学:《究竟什么是信息》,载于中州学刊,2006年11月,第6期(总第156期),6页。

[3]见李良荣《“信息热”和新闻改革》,载于《新闻大学》,1984年第1期,第8-11页。

[4]宁树藩:《论新闻的特性》,载于《新闻大学》,1984年12月,第8期,5页,作者特别做了尾注:讯息,实即信息。因为信息的含义太广泛,有的不适用于新闻现象,所以暂用“讯息”二字,以示区别。

[5]郑旷主编:《当代新闻学》

[M].北京长征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6]童兵、林涵:《20 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405页。

[7]李元授:《新闻信息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项目。

[8]宁树藩:《信息观念与新闻学研究》,收录于《宁树藩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100 页。

[9]秦志希:《新闻学关键词的兑演及文化内含》,载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54 卷,第3 期,2001 年5 月,365页。

[10]郑旷主编:《当代新闻学》, 北京长征出版社,1987 年版,绪论12 页。

[1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296 页。

[12]转引自蔡长年:《三十年来的信息论》,载于《通信学报》,1980年10月,第1期,2页。

[13]刘禾:《跨语际的实践:往来中西之间的个人主义话语》,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 上卷) ,东方出版中心,2000 年版,228~229 页。

[14]胡正荣:《新闻理论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23~24 页。

[15]参阅芮必峰:《新闻与新闻报道》,载于《新闻大学》2004 年第2 期,总第80 期,7~21 页。

[16]李元授:《新闻信息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5页。

[17]秦志希:《新闻学关键词的兑演及文化内含》,载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54 卷,第3 期,2001 年5 月,367页。

[18]姜红:《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科学”的新闻学》,载于《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3 卷第2 期,31页。

[19]陈坚:《新闻本体论——关于“事实”与“信息”的比较研究》,载于《新闻大学》,1993年第3期,16页。

[20]尹德刚等:《当代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21]陈谦:《新闻是新的事实信息——— 新闻定义的再探讨》,载于《当代传播》,2001年第2期,15页。

[22]姜红:《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科学”的新闻学》,载于《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3 卷第2 期,31页。

新闻学的本质例6

新闻真实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业界学界对此的讨论从未中断过。人们对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命题并无异议,均认为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新闻一旦失实,也就不是新闻了;但对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和外延又有各自的解读,并提出了相应的概念。事实上,人们不仅在理论上对新闻真实性含义的理解不尽相同,而且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也“实际存在着不同的新闻真实观”。①其实,无论以何种概念诠释新闻的真实性,都不能否认新闻真实性是对事实客观性的反映这一命题。新闻真实性的讨论源于具体的新闻实践,归结于新闻专业理念的认识。

一、新闻真实性的主要观点及其剖析

1.“现象真实论”与“本质真实论”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真实指陈述与被陈述的对象必须一致。

“现象真实论”指新闻报道要据实反映客观事实显现的外在特征和相互联系,要求对直接观察和了解的大量生动具体的事实细节报道准确无误。

“本质真实论”认为现象只是本质的外在显现,本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新闻不是事物的表面现象的描写,而是事物本质的报道。”②新闻报道只有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反映带规律性的东西才是真实的。

围绕这组概念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新闻报道对事实的现象反映真实就做到了新闻真实,同时认为“新闻学中‘本质真实’的概念严格说来是不能成立的”;③另一种认为新闻报道必须正确地反映事实的本质,即对事实的本质反映真实才算做到新闻真实,对现象反映真实不一定真实;再种则认为新闻报道既存在现象真实问题,也存在本质真实问题,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是对新闻真实性不同层次的要求。

上述观点是基于把客观事实作了现象与本质上的二维层次划分,所以出现了三种新闻真实性的标准。

2.“微观真实论”与“宏观真实论”

“微观真实论”指新闻报道的每一个具体的基本元素都要做到真实准确。这一论述与“现象真实论”颇为近似,是从报道者观察事实的角度和程度上来要求的,表述上比从表象、现象上做到真实准确更加严谨些。

“宏观真实论”则指新闻报道能够从总体和整体上去观察事实、反映事实和报道事实。这一论述更多地是要求记者及新闻媒体注意运用宏观思维,树立全局观念,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地去反映和报道事实,尽可能从事实的总体和联系上去反映和报道事实。“宏观真实”涵括了“总体真实”和“整体真实”等概念,与“本质真实论”有相通之处。

围绕这组概念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新闻报道对事实的微观反映真实就做到了新闻真实;一种认为新闻报道不仅要做到“微观真实”,还要做到“宏观真实”,二者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新闻真实。

3.“浅层真实论”与“深层真实论”

“浅层真实论”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元素必须准确无误,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包括数字、史实和背景材料等都必须准确无误,新闻所反映的事实过程、细节、环境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新闻中所涉及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深层真实论”指新闻除了报道某一具体事实外,很多时候还要对大量相关材料进行综合、概括与分析,这种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辨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运动的观点。这一论述实际上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相结合的问题,是在更高层次上对新闻真实性提出的要求。

笔者以为,无论是“现象本质真实论”,“微观宏观真实论”,还是“浅层深层真实论”,基本上都是对新闻报道“如何做到与客观事实相一致才是真实的”或者“怎样与客观事实相一致才能做到真实”的一种探讨。它们的区别只是所提出的新闻真实与客观事实达到一致的标准略有不同而已。“现象真实”、“微观真实”与“浅层真实”等概念,实际上是对新闻报道的一种基本的、普适性的要求。而“本质真实”、“宏观真实”及“深层真实”等论述,则是对新闻报道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这种高层次的要求须视具体的新闻实践及表现文本来定,不可一概而论。至于怎样才算做到“本质真实”,更多地体现在新闻报道者对事实的认识程度,属于主观对客观的认知层面;“宏观真实”要宏观到多大的范畴,也是难以把握的标准;“深层真实”中的深度达到何种程度才符合真实要求,也很难有一个界定的标准。这些探讨理论上很容易陷入一种形而上的无谓争论中,新闻实践也难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倒不如换个角度阐述更明确顺畅些。

二、新闻真实性是对事实客观性的反映

1、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事实作为物质存在的客观范畴,无疑具有独立于人的精神而存在的特质,能否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则取决于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以及发现、挖掘这种新闻价值的敏感度和辨识能力,事实的存在是客观的,能否被反映则是主观的,事实的存在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更移。“事实是客观事物已经发生过的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过程。”④艾丰这个定义就明确了事实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定性。任何事实都是客观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主观事实。无论什么人,无论他怎样判断,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既不因人判断它不存在而消失,也不因人对它加工改造作判断而改变其本来面目。事实一旦发生,过程一旦结束,它就不可更改和移易。正如曾轰动一时的《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从中可以看到两个事实:包子是否为“纸做的”,真相一查便知,事实本身并不因新闻报道而改变;《纸做的包子》一经播出,便为众人所瞩目,后被证实为假新闻,令人震惊和愤怒,这一新闻事件本身也是事实。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精神第二,存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观,再次得以印证。事实作为客观存在,不是任人捏搓的面团。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内容,而且是检验新闻真实与否的唯一尺度。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2.事实的客观性制约着新闻的真实性

长期以来,国内新闻界在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上基本以新闻报道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作为标准,认为“新闻真实可以定义为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真相相一致。”⑤有的甚至认为新闻报道“必须同报道对象完全一致,否则就是对被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歪曲,就是假报道或失实报道。”⑥也就是说新闻的真实性等同于事实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这种对新闻真实性的解说,有其合理性,如对一些事件性新闻的报道完全可以做到,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结果,甚至涉及的人物、有关数字等等,完全可以客观地如实记录下来,如同前面提到的“现象真实”、“微观真实”、“浅层真实”,这些普遍性的事实元素是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易于认定。但对于一些非事件性新闻,诸如解释性新闻的报道,把新闻的真实性理解为新闻报道与客观实际和客观现实完全相符,其实是对新闻真实性的一种理想要求而已,因为这里面有记者及新闻媒体对客观事实的主体认识问题。在具体的新闻传播中,并不是所有的客观真实和事实真相都能够被记者甚至人类所把握和认识,如何获得事实的真相,有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有时候是做不到的事情。从哲学认识论来看,世界是可知的,人类虽然能够认识世界,但这种认识不仅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还有高级和低级之分,正如前面所言的“本质真实”、“宏观真实”、“深层真实”一样,“根本属性、本来面目、事物的本质等等是无形的,它们是由人的认识反映出来的,而人的认识本身又受到很多限制。”⑦因此,界定新闻的“本质真实”、“宏观真实”、“深层真实”与客观真实完全相符的尺度有时很难把握,况且真理也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而记者和媒体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其任务就是报道事实,传递信息,进行社会舆论监督,一些人类暂时无法认识或者很难一时弄清楚的事物和问题,记者当然也没有能力去认清。比如沸沸扬扬的“华南虎照片事件”,它本身的真伪问题,只有待权威机构科学检测以后才能尘埃落定,记者和媒体的能力一时是无法认定的,在真相大白之前,只要随时跟踪报道各种现实说法并据实引用信息来源,就算做到了新闻真实。新闻作为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客观报道,是以现实世界的现象为报道对象的,新闻真实性在于用事实来描述事实,即便事实是暂时的、偶然的、片段的。新闻界应从“现象本质真实论”、“微观宏观真实论”、“浅层深层真实论”等无谓的争论中摆脱出来。事实的客观性及客观真实性制约着新闻真实性,新闻真实性是对事实客观性的反映,这种说法理论上更为科学,也符合具体的新闻实践。

注释

①黄旦:《新闻传播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3页。

②彭慎:《新闻报道的政策思想》,《新闻业务》,1953年第20期。

③孙旭培:《“本质真实论”剖析》,《新闻学新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④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版,第78页。

新闻学的本质例7

关键词

新闻采编;专业素养;提升途径

信息时代加速了公众对于新闻热点的了解需求,新闻受众期望通过新闻内容了解社会、生活、环境的最新变化,这就决定了新闻需要贴近生活,真实、及时的反应社会动态。新闻的本质在于将最新发生的、有代表性的事件尽快的传播报道,其中涵盖了新、准、快三项传播元素。新闻的特质对采编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才能做出高质量的新闻报导。新闻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决定新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采编人员对新闻线索的加工整理,才能提炼更精准的新闻价值,为新闻传播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体现新闻采编工作的真正价值。

1新闻采编人员专业素质分析

作为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备四项基本素质,即完善的政治素养、高度新闻敏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这四项基本素质决定了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成效,以下将就这四个因素做具体分析。

1.1完善的政治素养新闻采编工作的进行,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正确、坚定的政治立场。新闻工作者要起到政府喉舌的作用,对国家政策、执行方针进行积极宣传,如果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就会造成新闻偏离政治方向,为新闻受众带来负面影响。作为采编人员,需要时刻将国家利益和公众需求置于首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客观的舆论导向,营造健康向上的新闻正能量。

1.2高度新闻敏感新闻采编对时效性有较高要求,这就需要采编人员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能够对社会现象、事件本质有敏锐的发掘触角。只有对周边事物保持高度敏感,才能利用自身的新闻思维发掘其价值所在,进而形成专业、快捷的新闻报导。同时,采编人员的新闻敏感性还体现在对社会事件的性质判断上,这种判断是鉴别事件新闻价值的关键所在[1]。

1.3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环境的商业化和复杂化,使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环境更为复杂。作为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够坚守新闻工作原则,恪守职业道德,在新闻采编中保持理性、清晰的新闻认知,不受外界利益诱惑,同时有勇气面对不良环境的威胁,保障公众知情权,优秀的职业素质不但会赢得社会公众的尊重,而且也是构建健康新闻环境的必要保证。

1.4过硬的业务素质新闻采编人员只有练就过硬的业务素质,才能保证新闻工作的实效性和效率性。采编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不但需要专业的采访和编辑能力,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经济、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高度融合,才能练就新闻工作者卓越的业务技能,促进新闻工作者从“职业”上升到“事业”的质的飞跃。

2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素质的可行途径

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备的四项基本素质是从事新闻工作的基础,随着新闻受众对新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在四项基本素质基础上不断完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新闻采编质量。

2.1主动学习,提升自身政治素养新闻采编人员需要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政治素养。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学习,坚持用马列主义武装头脑,强化自身政治觉悟。通过自主学习,构建起强大的政治思想堡垒,使自身具备清晰理性的政治认知。在实际工作中,新闻采编工作应当结合政治理论和工作事件,对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做出客观分析,坚持政治理论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以此保证新闻报导的政治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2]。

2.2发掘新闻价值,善于挖掘线索新闻敏感性直接决定了新闻的时效性和传播影响力,对于采编人员而言,这是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同时也是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能力的必要内容。作为新闻采编工作者,其新闻敏感性需要不断的培养和强化,这就需要采编人员深入生活,对社会事件进行深度发掘,从中发掘其新闻价值。新闻敏感性的强化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和提高,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不断的学习探索,不断实践积累,才能形成敏锐、理性、客观的新闻洞察力。

2.3强化职业道德修养,宣传新闻道德风尚新闻单位需要重视新闻采编质量,重视新闻人才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强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报道质量。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这一过程不但需要新闻工作者自身努力,同时也需要新闻单位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氛围,加大新闻风尚的宣传力度,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主人翁责任感,构建健康、积极的新闻采编环境[3]。

2.4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知识的更新和积累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高质量的新闻采编必须有完善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1)拓展学习范围,更新知识结构;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遇到具体问题时需要具体分析,力求学以致用;3)学习要与时俱进,强化知识的时代元素和前瞻性,从而适应新闻工作发展的新要求。

3结论

综上所述,新闻采编工作者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其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作为新闻采编人员,需要不断提升政治觉悟,充实自身知识构架,培养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同时还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身职业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构建高质量的新闻采编队伍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张艳.当代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分析[J].科技传播,2013(13):57-58.

新闻学的本质例8

对新闻真实的研究是伴随着“五四”时期新闻学的诞生而开始的。从那时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有关的新闻学书籍和研究论文大都涉及新闻真实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在新闻实践中也常常涉及新闻真实问题,但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基本停滞。直到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真实学术研究才开始出现。

综观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近30年来有关新闻真实的研究,可以说成果非常丰富,有专著,有论文,而在新闻理论教材中也都有对新闻真实问题的专章介绍。

其中,直接研究新闻真实问题的专著(含论文集)目前见到的有四部:新闻局、中国社科院新闻所编《真实――新闻的生命》,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年4月版;蒋亚平、官健文、林荣强所著的《新闻失实论》(上、下册),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年出版;空军报社通联处编著的《新闻求实录》,蓝天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杨保军的著作《新闻真实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新闻理论专著和教材中关于新闻真实的专章专节介绍就更是不可胜数。从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第一本新闻理论著作开始到现在的将近100本新闻理论著作或教材中无一例外都有关于新闻真实的内容。

就论文来说,要想获得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新闻真实研究的所有论文的准确数字实在困难。仅是CNKI中收录的1980年到2006年间与新闻真实相关的论文数量就达到277篇,2007年前四五个月CNKI所收论文数也已达到20余篇。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新闻真实问题的关注程度。

以上是从研究成果的形态和数量方面来说的。若从研究成果的纵向演进来看,我们可以把近30年来的新闻真实研究划分为几个阶段:

(一)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半期

这一时期新闻真实研究的特点,一是相关研究大都被置于新闻界拨乱反正、寻求新闻规律回归的背景之下,许多文章都是揭批、“”极“左”路线下新闻的“假、大、空”现象的。二是相关研究大都被置于新闻业务范畴之内,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指导新闻实际工作,是为了消灭新闻失实这一“顽疾”,因此研究的学理性较为欠缺。

(二)上个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整个90年代

这一时期有关新闻真实性的讨论逐渐显露出从新闻业务范畴向业务性和理论性探讨兼而有之的方向逐渐转变的特点,学理性和纯理论探讨色彩逐渐显现。这一点可以从具体真实与整体真实、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客观真实与媒介真实等概念的提出及相关讨论的展开来体现,也可以从探讨新闻真实性与倾向性、客观性、文学真实、职业道德、舆论监督、及时性、阶级性、党性等之间关系的论文大量涌现中得到证实。

(三)2000年至今

这一时期在保持前一时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探讨网络新闻真实性的文章明显增加;二是研究探讨新闻侵权与新闻真实问题以及舆论监督中的新闻真实问题的文章明显增多;三是对新闻真实的验证、评判,以及对新闻失实现象的综合治理等问题开始引起关注,反映出对新闻真实问题研究视点、范畴和深度上的变化。

二、新闻真实基本理论问题概述

新闻真实是新闻学领域最基本的研究论题,许多问题总体看已获得共识,在此仅就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作简单概括:

(一)对新闻真实性含义及要求的研究

关于新闻真实性的内涵,郑保卫教授提出: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和本质在于以事实为基础来报道新闻。因此,坚持真实性原则,就是要求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时,要从客观实际入手,把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实实在在的人和事如实地报道给受众①。

对新闻真实性含义的研究,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认识也发生着变化,如杨保军就提出要从传受两个方面来看新闻真实的含义。

关于新闻真实的要求,郑保卫教授的观点是:(1)具体事实要真实准确;(2)概括性事实要真实客观;(3)局部具体真实要与整体本质真实相一致。

(二)对新闻真实理论中几组概念的研究

在新闻真实理论研究中,先后出现了几组相关的概念,如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事实真实与总体真实、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真相真实与假象真实等。

⒈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

“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问题是学界和业界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本质真实”。对这两个概念,有些学者认为,新闻只要如实反映和报道事实,做到现象真实就可以了,无须强调什么本质真实。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新闻仅仅做到现象真实是不够的,而应当将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结合起来,并认为本质真实是对新闻报道的更高层次的要求②。

⒉事实真实(概括真实)和总体真实

黄旦教授认为,新闻真实应该包括事实真实和总体真实两方面。事实真实就是要求新闻报道的事实完全准确无误,且对事实的描述、概括也符合事实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逻辑;总体真实就是要求所有达到事实真实的新闻合起来要能够反映社会的某个层面的总体面貌③。

⒊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

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是在新闻真实研究中出现的另一对概念。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实际上大体相当于事实真实和总体真实这组概念,只是“宏观真实”更多地是从“本质真实”这个概念演进而来罢了。由于人们感觉到“宏观真实”既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包含原来“本质真实”论中的合理成分,又可以规避“本质真实”概念所容易引发的歧义和人们对它的逆反心理,所以便逐渐用它来取代“本质真实”的概念。而既然有宏观真实,与此相对应的便就有微观真实了。

⒋“真相真实”和“假象真实”

“真相真实”和“假象真实”是杨保军近年提出的一对概念④,但尚未得到广泛认同。如有学者就认为,不能将现象分为真相真实和假象真实,因为假象真实其实是未探究到新闻的本质所造成的。当然,作为对新闻真实性的一种理解,此对概念毕竟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维度,值得关注。

(三)关于真实性与党性原则关系的研究

在传统的新闻学研究中,党性原则是作为新闻工作的第一原则的,而且人们往往习惯于强调党性,而忽视新闻的真实性。进入新时期以后,对这一问题学界基本上有了较统一的认识,即把党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看做是新闻工作中基于不同层面提出的两个基本原则:党性原则被视为新闻工作的政治原则,而真实性原则被视为新闻工作的业务原则,两者不是对立的。

(四)关于新闻失实表现、原因及其防治的研究

对新闻失实的表现、原因和防治办法的研究成果非常多,不仅有大量的论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而且,所有的新闻理论专著和教材在讨论新闻真实问题时都对新闻失实和虚假新闻的种种表现及引发失实与虚假的原因进行探讨。这方面,因其观点多样又多为常识,在此不赘述。

(五)对不同历史时期新闻真实理论的研究

在新闻真实问题的研究成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真实问题和有关学者、报人、党派组织等的新闻真实思想的研究。其中包括:

⒈对近代新闻真实思想萌芽的研究,如对近代报纸“有闻必录”思想、对近代报纸办报宗旨中的有关新闻真实思想的研究等。

⒉对现代新闻真实思想的研究,如对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等早期新闻学者们的新闻真实思想的探析。

⒊对中国共产党新闻真实思想的研究,包括党的相关文献、领导人讲话、文章、重要报刊社论等中所包含的与新闻真实思想、观点的研究。

三、新闻真实研究的新视角、新观点

近年来,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传媒实践的发展,新闻真实研究中出现了不少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也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观点。主要有:

(一)对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的研究

近年来在有关司法案件的报道中,常因记者对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之间的关系理解不清而引发新闻官司,也使得新闻侵权问题成为新闻工作者经常面对的问题。基于此,关于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的探讨就成了一个热点话题。

在此问题上,有学者认为,新闻真实必须以法律真实作基础。新闻传媒固然应以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为其基本职能,但是新闻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媒介的活动应在法律范围内进行。有学者提出,为了避免诉讼纠纷,新闻界应该建立一套新闻真实的证明规则,这一证明规则必须以法律为依据,而不能以新闻界约定俗成的惯例为依据⑤。

许多学者坚持认为新闻真实未必是法律真实,认为新闻真实作为证据出现在法庭上时很可能面临诸多尴尬⑥。也有学者从证据学的视角考察和比较了新闻与司法对真实的不同建构,强调新闻真实不同于依据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建构的司法真实⑦。

在研究新闻与法律问题的时候,必然涉及到信源问题,信源问题又涉及到隐匿权问题。而隐匿权与新闻真实显然是相互冲突的。在此问题上,陈力丹等曾借水门事件中的“深喉”在2005年才曝光这一事件,谈及新闻真实和信源隐匿权的冲突问题,认为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消息来源的透明化无疑是重要保障之一,但在任何时候都做到消息来源的完全透明,又是不符合新闻职业常规的。西方媒体的职业常规是,当暴露信息源可能对信源提供者产生危害时,应采取隐匿信源的方法,但这又与法律产生了冲突⑧。这一现象形成的悖论是新闻真实研究中的一大难题。

(二)对网络新闻真实的研究

网络媒体的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由此带来的网络媒体把关困难、虚假新闻盛行的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因此,有关网络媒体新闻真实的研究近年也开始出现。

龙运荣在《互联网和新闻真实性》一文中论述了网络新闻真实所面临的许多困境,如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主参与性;多数网站从业人员缺乏新闻专业训练,随意删改稿件;对“快”的片面追求;以及市场逻辑下网站的逐利行为等,都会使新闻真实性受到很大威胁,造成新闻不真实⑨。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加强网络新闻真实性的建设性意见。如刘玉民在《媒体转载网上言论应当事先核实――“文清诉《重庆商报》案”引发的思考》一文中对网络在引用事实时的核实做了强调⑩。

另外,杜骏飞在其《网络新闻学》一书中也对网络新闻的真实性进行了理论探讨,论述了网络新闻宏观层面上的“求真”理念和由于信源的多样性所带来的更加接近和达到“真实”的可能性。

(三)对新闻真实有限性的认识

在新闻真实问题的认识上,从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开始就一直在强调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甚至有人提出了“绝对真实”的概念。但伴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新闻实践中许多新闻真实的制约因素的认识和一些哲学理论在新闻真实研究中的引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我们原来一直强调的“完全真实”“绝对真实”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新闻真实其实是一种有限度的真实。

如杨保军在《新闻真实论》一书中就从新闻真实实现的各种制约因素出发,论述了新闻真实的“有限性”。他认为,制约新闻真实的因素有很多:(1)新闻传播主体因素――新闻传播者是否具有保证新闻真实的道德品质,对新闻真实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2)新闻媒体自身的制约因素――新闻媒体所持有的新闻观、新闻真实观,新闻媒体的目标报道领域和其所拥有的意识形态观念、政治立场,新闻媒体的实际利益追求、媒体的品质与格调等等因素,也都决定着新闻真实实现的程度、范围和方式等。(3)传播环境因素――来自于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文化力量的制约也必然影响到新闻报道的全面、客观、真实。另外,实现新闻真实报道还受到法律、道德、政策等的限制。正由于有着这么多的限制因素,新闻报道必然不可能做到完全真实,新闻真实也就必然是有限度的了。

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论述了新闻真实的有限性。如曾宪明就从政治集团的角度考察、论证了阶级社会中新闻真实的有限性。他提出,在阶级社会中,新闻不真实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是阶级社会的一个特征和需要。新闻真实有限理论既反映了客观真实现象,也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

另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视角出发考察了新闻真实的有限性,认为:语言的位移性、抽象性、模糊性、线条性和有限性等诸多因素注定了新闻对事实的偏离。语言自身的性质决定了新闻报道只能最大程度地接近客观现实,但永远不可能与客观事实绝对等同。

四、小结

综观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对新闻真实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⒈对新闻真实的研究是新闻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论题,是个需要永远挖掘和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操作问题。

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新闻真实的认识是不断演变的,它经历了一个由在党性原则框架内对其进行强调向使其回归到新闻自身层面来认识和探讨的发展变化过程。目前关于新闻真实问题的研究正趋于成熟。

⒊市场因素的冲击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新闻真实的研究开始向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新闻真实研究等方向转变。这充分反映了新闻真实问题研究,乃至于整个新闻学研究与时俱进的特点。

⒋在看待各时期学者对新闻真实的观点时,要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要将问题置于各自时展的背景之中,不应以现在的视角苛求历史。

⒌新闻真实问题在理论研究上成果不少,也达到一定高度和深度,但是从操作和应用层面看,目前问题依然很多。失实报道屡屡出现,虚假新闻屡禁不止,我国新闻界在维护和实现新闻真实的路途上仍然任重道远。

注释:

①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 ,2003年11月

② 郑保卫:《对新闻真实理论中两组概念的解读》,《新闻战线》, 2007/06

③ 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④杨保军:《简论新闻的真相真实与假象真实》,《国际新闻界》, 2005/6

⑤ 罗万里:《立法视野中的新闻真实原则》,《法学杂志》, 2005/04

⑥ 高江宁:《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记者摇篮》, 2005/01

⑦ 李立景:《新闻真实性的证据学思考》,《新闻界》, 2005/02

⑧ 陈力丹、费杨生:《隐匿权・新闻真实・审判公正―从水门事件中的“深喉”说开去》,《当代传播》, 2005/6

新闻学的本质例9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急速升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理性的思考,也不乏盲目的跟风,办学质量也参差不齐。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

二、新闻传播学教育的问题

创办历史较早、实力雄厚的院校,新闻传播教育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一些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却存在着不少问题,急需寻找解决的对策。

1.供过于求

新闻学专业点超常规发展带来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一方面,新闻媒体对毕业生需求有限,另一方面,毕业生人数却在急剧增长。全国新闻学专业的在校生人数约在130,000人以上,平均每年毕业约32,000人,显然供过于求。我国新闻媒体目前的数量大体上为:报纸约2200多种,期刊约8000多种,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约1000家。近3-5年国家新闻总署的方针是“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这意味着新闻媒体在一段时间内将维持现有规模,不会有大的增长,并将致力于新闻报道质量的提高,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将是有限的。中央及多数省市新闻媒体已经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历较高、知识结构较合理的队伍;对能从事一般记者、编辑工作的本科毕业生,需求量已接近饱和;而为提高报道质量,在招聘人才时倾向于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招收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

2.实践机会少、理论功底薄,毕业生质量不高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强的学科,参加媒体实践,到媒体实习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锻炼机会。但随着新闻专业学生呈几何级数增长,我国的新闻媒体也不能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速度和数量上去了,质量却不尽人意。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陈旧,到报社“没有两年上不了路”。“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一些新闻与传播学院培养的人不会写有新闻的新闻,只会写无新闻的‘新闻’。”也有媒体领导认为,新闻院校培养的学生敏感和工作适应性强,但后劲明显不足,“写小而浅的东西可以,写大而深的报道则不行。”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平时吃的是“快餐”,理论功底单薄,中文写作功底不厚。

另外,学生个性发展不足。表现在能采写的多,会编辑、组版、画版的少;擅长写社会新闻的多,能写好深度报道、时政新闻、经济新闻、问题新闻、专刊新闻的少;懂得发行、品牌推广、广告经营的尤其少。

3.课程设置、学生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偏差

目前新闻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是基础理论课,都是“书本加概念”的抽象学习。从新闻实践性强的特点来看,这明显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而课程设置的狭窄、落后,必然导致新闻专业学生的知识单薄、结构单一、视野不开阔、新闻敏感性差、动手能力差。这与注重具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时代显然是格格不入的。

新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媒体需要的新闻院校又培养不了。背离市场需求的教育模式增加了毕业生就业困难。新闻媒体急需媒体经营管理人才,而建国后新闻院校集中力量培养编辑人才,却长期忽视了也需要培养经营人才,几乎没有高校设置过媒体经营管理类专业。

另外,新闻媒体紧缺复合型人才,即不仅掌握新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具备另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因为新闻媒体的专版、专刊、专题节目除了要求增大信息量以外,更需要对各行业的情况和问题有深层次的分析和评论。遗憾的是,由于新闻院校难以提供,新闻媒体在招揽人才时只好留出部分名额给其他学科的毕业生。

4.研究生培养的问题

目前,全国新闻院系共有硕士点约80个、博士点约20个,相对于661个专业点而言,硕士点和博士点显得太少。主要问题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内容没有拉开档次;博士点少,博士生导师负担过重。博士生导师学术造诣比较深,在研究方向上各有专长,但一位导师要带多达20名博士生,质量究竟能有多少保证,实在令人堪忧。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是很高的,学术上应该有所创新或者在某方面能填补空白。一位导师三年内能否就自己擅长的领域提出20个有创新意义的论题,并指导博士生去高质量地完成是值得怀疑的。

5.师资奇缺及浪费

随着新闻传播专业点的超常规发展,一些匆匆上马的专业中,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有不少连基本的主要专业课程都开不出,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两位专业教师主持专业教学,或者有许多教师根本没有新闻专业知识,更不用提理论和经验都丰富的专业教师了。这就造成教学质量不可避免地打折扣。这也是近年新闻专业学生滞销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全国新闻学和传播学共有教授约260人,除了有博士点的学校共有博士生导师以外,约有200位教授因不在博士点而不能招收博士生。他们的学术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十分可惜。在西方国家,只要是教授、有专长,就具备了招收博士生的条件和资格。

6.对新闻教育的认识落后及投入过低

由于一些教育主管对新闻教育的本质认识有偏差,把新闻教育当作一般的文科教育,认为不需要多少投入就可以办学。教师有本子和笔就可以备课,粉笔加黑板就可以讲课。这是一种典型的“短、平、快”的“快餐”教育,也许这是很多新闻学生工作后劲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策略研究

1.控制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

应该提请教育主管部门充分重视新闻教育事业目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控制数量的超常规发展,严格审批申请程序。对不具备办学条件的专业点,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或者暂停招生,或者坚决停办。

另外,新闻类专业的布局也应该力求合理。一般不宜在同一城市举办过多的新闻专业,以便集中师资、设备和优势,真正办好新闻专业,避免重复浪费。

2.提高毕业生质量

因为社会需求不大,今后应该停止招收大专层次的新闻学生。而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强大的新闻院系,可以考虑调整培养目标,转向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本科生为辅,多输送高层次人才。

可以考虑引进MBA的案例教学法用于新闻传播教育,因为现在进入高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高中毕业以后直接进入大学的,对社会的了解甚少,一味地灌输概念会比较抽象。

新闻教育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奠定其人文素养,进行中文、政治、经济、法律等相关的跨学科教育,培养“通才、杂家、复核型人才”;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道德素养教育、责任意识、爱民意识,培养学生养成爱思考、重调研、讲真话的职业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第一节专业课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记者角色意识。学生的仪表、胆识、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博闻强记能力都是未来记者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3.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应该适当调整不同院校新闻专业的定位,增强新闻专业教育的针对性。目前全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有综合、财经、政法、体育、外交等各类大学办的,这些院校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有特色的新闻传播人才,以适应新闻媒体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例如,财经院校开办的新闻传播专业培养目标就应定位在财经新闻媒体的需要上。这种媒体需要的人才既应具备新闻传播技能和理论,又要掌握财经专业知识。

除此之外,既要注重新闻专业课程的教学,又要鼓励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视非新闻专业包括文学、哲学、法律、经济、心理学、历史学甚至自然科学各相关学科的知识教育,对于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大未来新闻工作者知识面和业务后劲无疑是有益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避免以下两种失衡的课程设置:一是新闻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过低;二是只重视新闻学专业课程而忽略甚至无视相关课程。“记者应是杂家,编辑须是通才”,这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对新闻传播教育的要求。

另外,可以成立媒体经营管理专业、网络传播、品牌推广等新专业。可以坚持双学位制、主副修制,或者试办硕博连读班、招收非新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成立硕士班,探索一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最佳途径。

4.提高研究生层次办学能力

研究生段的教学内容应该和本科段拉开挡次,应该对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方案重新审定。另外,可以适当增加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博士点。有专家建言:只要是具备国务院学位办制定的博士点条件和标准,就不应该人为地在数量上加以限制。

5.优化师资结构

新闻传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知识的同时,最好还要有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新闻记者、编辑在采访第一现场的生动故事、在把关第一现场的化险为夷的智慧和“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能最能打动和感染学生。因此可以聘请、引进既有厚实专业知识、又有新闻实践经验的采编人员为教师,以提高学生的感性新闻业务知识,同时邀请在线总编、台长来校讲学、讲座,给在校新闻学生介绍当前新闻战线的新现象,更新新闻理论,改变新闻传播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状,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

调查显示,美国大学的新闻学院中,只有17% 的教授没当过记者;而80%的教授认为新闻从业经验是聘任新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先决条件,并坚决主张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记者聘为教授。这些有经验的新闻记者的研究成果包括对新闻学和新闻媒体深刻批评的著作,对新闻教学和工作都极具指导意义。长期以来,传媒业高度发达的美国新闻界领袖人物坚信,成功的新闻学教育模式应该是贴近专业知识、远离脱离现实的纯学术性的问题。

我国新闻学非博士点的200位教授,可以向所在院校提出招收博士生的申请,通过有关标准的应该准许招收博士生。这样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有力于减轻博士生过分集中的博导的沉重负担。另外,在研究生招生扩张之前就应该做好增加导师的工作。

6.树立高投入的教育观点

廉价办新闻教育的观念早已过时,因陋就简的新闻教育观已经明显落伍于现代的新闻传播事业。事实上,新闻教育也如医学院的教育,需要一流的设备、器材。传统的报学专业,已经采用电子排版、激光照排,而广播电视专业的摄录编播各个教学环节都需要重装备和高消耗。培养动手能力的新闻业务课程如采、写、编、评、摄,都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因此,办新闻教育,必须有“高投入”的观念,必须有足够的经费投入、一定的实验手段,所以必须加强实验基地的建设。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掌握实战的技术与本领,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高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新闻传播人才。高校可以考虑给新闻院系更多的办学自,使之能够以更多的途径实现开源,获取社会资金投入到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中去。

7.加强新闻专业教育的新鲜性

尽量使用最新版本的教材,以免知识老化、观念滞后,不适应媒体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更无益于学生的培养。

教学内容也要经常更新:一是最新的新闻学专著、学术期刊上的新观点、新成果、新问题,应该及时地补充进教学内容;二是教学中涉及的案例要使用最新的热点新闻、典型报道,在新闻采、编、评、策划、制作等方面的新经验、新思路,因为具有及时性、新鲜性、生动性都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闻学的本质例1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74-02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高职院校新闻教育从开始发展到如今已初具规模,为不同层次媒体、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适合市场需要的新闻宣传人才。但近几年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学生在校时“学不到东西”,毕业时找不到对口工作。究其原因有很多,课程设置问题是其中之一。

一、高职院校新闻教育的内涵和定位

2004年10月22日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目录(试行)》,界定了高职院校新闻教育所对应的新闻专业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1],这一界定统一了各高职院校对此专业命名不一的情况。该目录的出台,则标志着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走上了正规化发展道路。

与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新闻教育相比,高职院校新闻教育如何定位?通过调查发现,本科层次新闻教育以“培养理论与技能并重的高级新闻传播人才”为培养目标,但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基础人文素质的培养;研究生层次新闻教育更注重培养“研究型”和“学术型”新闻人才。因此,结合教育部“16号文”[2]对高职院校的定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把高职院校新闻教育,即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为各级各类广播电视机构、报刊宣传部门、新闻网站、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部门,培养新闻传播理论够用、人文素养过硬、新闻实操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技能型新闻人才。这样定位,不仅避免了新闻教育过于“功利化”的弊端,强调了专业理论、人文素养的基础地位,更重要的是突出强调了高职层次的新闻教育应该以“培养具有较强新闻实操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彻底实现了与本科新闻教育、研究生层次新闻教育的“差异化”发展。

二、高职院校新闻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围绕着以上对高职院校新闻教育的目标定位,作为教学最基本建设的课程设置也应该以此目标为依据,结合专业特点、办学层次以及各门课程在整个培养计划中所处的地位,构建合适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但通过对多所开设有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大多高职院校新闻教育并没有突出自己特色,而是把高职层次办成了本科教育的“山寨版”,成了“缩了水”的本科新闻教育,因此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也进一步造成了其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具体问题如下:

(一)课程设置理念类似本科新闻教育

本科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并重,这与其培养目标“以培养理论与技能并重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以及“厚基础、宽口径、术理并重”的课程结构很切合。高职院校新闻教育“以培养理论够用、新闻实操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但其现实中的课程设置是理论课、基础课程设置比例过大,专业课程尤其涉及到新闻实操的课程设置比例较小。这几乎完全模仿本科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理念,没有很好切合自身特色。

(二)课程设置模块未突出特色

本科新闻教育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四个层次,很多高职院校新闻教育则采用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模式。

就公共基础课而言,本科和高职院校均开设了“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通识教育课程。因此该模块中,显示不出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本质化差异。

专业基础课模块中,中外新闻史、广播电视概论、传播学、新闻学概论、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这些课程是本科新闻教育与高职新闻教育必开的课程,两者完全重合。只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高职新闻教育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这些课程的理论深度挖掘较浅,坚持“适度、够用”的原则。因此,单就该模块而言,两者也难以实现差异化竞争。此外,高职新闻教育开设的一些课程过于原理化、学术化,如广播电视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学术性强,较适用于本科院校新闻专业学生,因此可以说高职新闻教育总摆脱不了本科新闻教育的影子。

(三)课程进度安排不合理

目前的高职新闻教育课程依然延续了传统的知识体系课程安排模式,以抽象的知识概念问题入手,在教学进程上,大部分院校都将基础课程全部安排在第一、二两个学期,待基础知识讲解完毕,再进入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这是“先学后用”的充分表现。但高职学生不及本科学生的基础扎实,理论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这是高职学生的普遍特点,可见“先学后用”的传统课程实施模式,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讲授,使得理论教育和实践严重脱节,就更加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别提适应市场需求了。

(四)缺乏属于高职层次的专用教材

教材选用上,基本沿用了本科学历教材,没有属于高职新闻教育自身的高质量教材,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向传统的“学院派”发展,但知识面又不及本科教育的学生,于是在学校养成的新闻意识和观念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三、调整课程设置,以技能型培养为核心

(一)课程设置目标:“培养具有较强新闻实操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新闻采、写、编、评、录、播等实践性技能;教育部“16号文”定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反映在高职层次的新闻教育上,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应以此为目标――“培养具有较强新闻实操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具体设置:突出训练新闻实操技能的课程

为改变此现状,在具体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要积极对媒体市场的职业需求进行调查,改革以往的“大而全”,突出训练新闻实操技能的课程。

具体而言,以政治、中文、外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基本技能,以新闻学、新闻史、传播学等专业基础课夯实新闻传播理论素养,以新闻采写、评论、编辑、排版、摄影摄像等专业核心课程训练新闻实操技能,以法律、经济、公共关系等人文社科选修课拓宽知识架构。其中,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三层课程设置体系中,占比重最大、在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应该是训练新闻实操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如新闻采写编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报纸排版、新闻摄影等。

具体教学进度安排上,应该遵循“边学边用”,按照课程难易程度,将操作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渗透到每个学期,让学生每个学期都有新的学习兴趣点和兴奋点;或按照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的顺序,让学生分学期学习不同媒介的操作技巧,这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尝试;此外,在高职新闻教育专业教材建设上,尽快开发属于高职新闻专业的专有教材;而在相关实验实训设备上,加大操作性课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大对实验实训设备的购买和投入力度,从而为实验实训课程的开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新闻学的本质例11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4-0002-02

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客观、详尽、真实的报道,是舆论中最具影响力和引导力的部分。由于新闻报道会影响社会公众的观感、议题、思考、好恶以及判断,能够产生驱动、放大、强化、引导等作用,所以作为新闻采编人员必须认清新闻工作的重要性,承担起客观报道社会现实、公正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重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新闻报道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1当代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1优秀的政治素养

人类社会在向前发展的同时,推动了时代的进步。21世纪是真真正正的信息时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采编人员应当具备过硬的政治理论和政策理论水平,并以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站在正确的政治立场上进行客观的报道。为此,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正确理解在该时期内发生的种种问题,并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广大群众,借此来消除信息产生的负面影响,既要严把新闻关,还要把好政治关。

1.2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是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对于新闻采编人员而言显得更加重要。新闻本身是一种通过向人们反映当前社会中发生的现象来实现教育人的目标的方式,在如此复杂的现实社会环境当中,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对新闻进行处理,同时还应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21世纪是信息时代,新闻采编人员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并以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可在市场竞争中迷失自我,丧失应有的职业道德,这是一名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品质,也是衡量其工作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1.3敏锐的新闻发现力

新闻采编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想要将该项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不但要了解并掌握行业内的一般事物,而且还要熟悉一些带有特殊性的事物。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具备及时发展、快速捕捉和深入挖掘新闻素材的能力,这种能力实质上就是新闻敏感性,拥有这种能力的前提是要有过硬的理论基础知识、对政策的研习以及相关的业务实践,同时还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深入了解现实社会,并从中发现新鲜的事物,借助对这些事物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有用的经验。但凡优秀的新闻采编人员都离不开工作经验的积累,也离不开敏锐的新闻发现力,在其他人眼中的普通事件很可能蕴藏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要想挖掘出这种素材新闻采编人员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只有将自身完全融入到现实社会生活当中,才能写出人们喜爱的新闻作品。

1.4过硬的业务素质

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掌握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各项基本技能,成为采访和编辑方面的专家。首先,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广播的知识,不仅要掌握新闻学、编辑学、写作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通晓古今、了解中外、熟悉与新闻专业相关联的多种学科;其次,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掌握各种新闻文体的写作技巧,能够运用文字准确描述新闻概况、反映新闻实质,成为一名文笔娴熟、谈吐自如的新闻工作者;再次,新闻采编人员要精通编辑业务,掌握选稿、改稿、编辑等方面的技能,如摄影技能、画面编辑技能、声音编辑技能等,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完成新闻采编工作,提高采编工作质量和效率。

2 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素质的基本途径

2.1提高政治素养的途径

新闻采编人员应当在工作和学习中,始终将马列主义理论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增强自主学习意识,通过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理论知识,使自己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此外,新闻采编人员还应当在工作中践行政治理论,运用理论和政策分析和判断问题,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充分发挥新闻在政治宣传和教育中作用。

2.2培养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

为了使新闻采编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应当不断加大培养力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要培养新闻采编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其二,要为新闻采编人员营造出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人才,并接受领导安排的培训和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主人翁意识,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3增强新闻发现力的途径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新闻发现力,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深入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去,用心去感受生活,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素材,然后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同时还应在不断学习中总结并积累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自身的逆向思维,将自己融入到平凡的社会环境当中,挖掘出潜在的新闻。只有时刻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发现更有价值的新闻。

2.4提升业务素质的途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