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阑尾炎的术后护理

阑尾炎的术后护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19 10:44:36

阑尾炎的术后护理

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例1

由于麻醉与疾病本身的作用,阑尾炎病人手术后病人的消化功能会出现一定障碍,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当然也不能很好地吸收营养。因此,手术后病人进食时间不宜过早。

手术当天禁食,术后第一天流质,第二天进软食,在正常情况下,第3―4天可进普食。

手术后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进入胃肠内的食水不能下行,积于胃内引起腹胀。所以手术后不能吃喝。要等到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胃肠活动恢复的标志是能听到腹内肠鸣声(即咕噜、咕噜的叫声)或排气(放屁)。术后肠管不活动,手术创伤处容易粘连。所以要鼓励病人多活动。一方面预防肠粘连,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胃肠活动的恢复。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以下食物应少食用 (1)化学性刺激事物如咖啡、浓茶;(2)机械性刺激食物如炸排骨、蒜台、韭菜、豆芽;(3)易产酸食物如土豆、地瓜、糖醋食物,过甜的点心;(4)产气多的食物如生葱、葱头等;(5)生冷食物,冷饮;(6)食盐不宜过多

因为阑尾炎手术是肠道手术,所以术后一段时间会出现消化功能受影响,术后宜吃些清淡、易消化的半流汁饮食,待创伤逐渐恢复后再增加软饭和普通饭。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排气后可以给流质饮食,但忌牛奶或豆浆,以免腹胀,如无不适改为半流质,术后4―6日可给软质普食,一周内忌灌肠,忌用泻剂。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轻症者在麻醉反应期后即可下床活动,以减小肠粘连的发生。

术后等排气后才能吃饭,喝水。刚恢复饮食要循序渐进,由稀到稠。由清淡的到有油腻的。高蛋白食物包括鱼,鸡蛋对手术切口的恢复有帮助。

在饮食上不吃生冷辛辣东西,不喝酒,增加营养,以清淡营养丰富的如鱼,肉,蛋,豆类制品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和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为主饮食为主。

阑尾炎病人手术后应食用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对于年老体弱者,应适当延长吃流质、半流质食物的时间,以利消化。而对于一般病人,在病情稳定好转后,可给普通饮食。

病人在食用流食期间一般多以甜食为主,如藕粉、橘汁等。但也有病人因不习惯甜食而厌食,甚至出现恶心、呕吐,明显影响健康。此时若能适当选用瘦肉或鲜鱼熬汤,既能保证营养又能增进食欲,病人就会很快康复。

病人的饮食不宜过于精细。术后,病人常以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为主,忽略了维生素的摄入。而机体的修复是需要各种营养的,尤其是粗纤维食物。对手术后卧床的病人,含粗纤维的食物能起到增进胃肠活动,保持大便通畅的作用。因此,饮食中要配以一定量的蔬菜,尤以绿叶蔬菜为佳。

在注意饮食禁忌的同时,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例2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熟练的技术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亦是决定患者能否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我科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术前、术后进行了系统的综合护理措施,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68例自2010年2月——2012年8月在我院外科就诊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男46例,女22例,年龄9-62岁,平均年龄(36.37±6.62)岁,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4例,阑尾周围脓肿7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4例,所有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手术。

2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

2.1.1一般护理急性阑尾炎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腹部疼痛状态及其他症状、体征的变化,如果患者出现腹痛加重等危急情况,应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给患者禁食,给予静脉应用抗生素及补液,嘱患者卧床休息,取半卧位,禁止下床活动;禁止应用镇痛药以免掩盖患者症状。同时给患者营造一个优雅、温馨、安静、舒适的环境,给患者备皮为手术做好准备。

2.1.2术前检查及准备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好术前检查工作,急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四项,传染病四项等,指导患者检查心电图、胸片,腹部彩超等辅助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变。术前应配合医生做好多方面应急准备,因为有些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在术前需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材,并使其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并常规建立一条静脉输液通道,以备术中出现意外情况时迅速给药抢救。

2.1.3心理护理由于本病起病较急,患者比较痛苦,所以大多数患者在术前均有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有些患者惧怕手术后的疼痛,还有些患者担心手术本身存在的风险及术后伤口愈合的程度。因此对于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和患者进行沟通。首先要取得患者的信任,态度和蔼、为患者讲解一些积极向上的事例、坦率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先向患者介绍自己,并向患者介绍本病的基础知识、发病原因、手术过程、麻醉作用、术前准备等,并向患者交待日常主要事项、疾病程度等,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个全面的认识,从而减轻担忧[1]。并向其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使患者家属增进与患者的交流,精心地护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使患者拥有一个愉快、放松的心情,以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及患者快速康复。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给患者提供一个温馨、整洁、安静的病房环境,减少探视人员的出入,使患者能够清静的休息,给患者一个放松的环境。确保病房空气的流通,进行定期进行消毒处理。术后应注意患者的选择,护理人员在手术结束后,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选择相应的合适。如果患者为持续硬膜外麻醉,使患者实行去枕或者低枕平卧;如果患者采取的是腰椎麻醉,则可指导患者实行去枕平卧,且必须维持在6个小时以上,这样可以减少或者避免患者出现脑脊液外漏的现象,从而减少或避免患者头痛症状的出现[2]。

2.2.2饮食护理患者由于麻醉和疾病的影响,胃肠活动受限,在手术后一定要给予相应的、正确地饮食指导。患者术后要禁食,直致出现排气或者是听到腹部有肠鸣音时,标志着胃肠功能活动恢复[3],才可以进食。但进食应以进少量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术后第二天后可适当给患者选择易消化的软食,比如小米粥,八宝粥等,如患者无不适症状可在三天后给予普通饮食,但应注意仍以易清淡、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制品,多食水果、蔬菜高纤维食物,以利于大便通畅。

2.2.3疼痛护理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对于疼痛程度比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力转移注意力或分散注意力来减轻或缓解患者疼痛,可以知道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娱乐活动或思维活动,比如看电视、听音乐等。而对于疼痛程度相对比较重的患者,可以适当给予一些止痛药以缓解疼痛。如果患者咳嗽,为了减轻患者的切口疼痛,知道患者在咳嗽时用双手放在切口两侧向中间用力,可以减轻患者咳嗽时的疼痛[4]。

2.2.4切口护理术后患者抵抗力有所下降,应密切观察患者切口及其周围皮肤变化情况,避免感染,应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如果患者术后切口周围皮肤有红肿热痛,体温在2-3天持续下降或升高再下降,患者自觉伤口涨痛或跳痛[5],需考虑有切口感染的发生。一旦切口感染应配合医师做好穿刺抽出脓液,或拆除缝线放出脓液及放置引流管等,及时更换被渗液浸湿的敷料。对缝线有排斥反应的提前拆线,拆线后可予以PPD治疗仪照射,促进伤口愈合[6]。

3结果

经过对68例行阑尾切除手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前及手术后的精心护理,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发生切口感染1例,经对症处理后得到控制,均痊愈出院,出院3个月后随访,无一例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出现。

4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急性发病,腹痛多起于上腹或脐周,开始痛不重,位置不固定,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持续性加重。部分患者病起即出现右下腹痛。在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或便秘。尚有乏力,头痛,畏寒发热,腹胀等全身症状。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麻醉、抗菌药物治疗和护理的改进,绝大多数病人得到治愈,死亡率已降至0.1%左右。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因此在临床中对每一为患者都应认真对待,仔细检查,早期手术。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护理人员应该通过仔细观察,结合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给予相对应的及时准确的护理。从手术前到手术后的系统化治疗与护理,做好相应的术前、术后护理工作,防止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本次临床观察通过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安全顺利实施手术,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并且出院后随访恢复良好,护理疗效显著。所以笔者认为,护理人员应做到技术熟练,责任心强,掌握阑尾炎相关的术前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这样可以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厉建萍,李维莉,王蕾.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护理心得[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0):41.

[2]王全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大众健康,2012,(7):111-112.

[3]黄春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8):124-125.

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例3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7.045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疾病,任何性别及年龄段均可以发病,但以青壮年居多,属外科中的急腹症,转移性右下腹痛或右下腹存在固定的压痛点是其临床的主要特征,手术是最为常用的治疗手段[1]。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在术前应做好急症手术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的手术工作,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指征,防止各类并发症的发生,鼓励早期适当活动,加快术后康复。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了10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得到了较多患者的肯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10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男61例,女41例,年龄14~58岁,其中16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6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多存在转移性右下腹痛症状,疼痛始于上腹部移向脐周,在数小时后转移并局限于右下腹部。

1.2 方法 急性阑尾炎及早确诊和早期手术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发生和取得安全满意疗效的关键[2]。阑尾周围脓肿者:一般先行非手术治疗,为手术治疗做好准备,患者须进行禁食、抗感染、补液和局部理疗,在肿块缩小到一定程度及体温回复正常后,择机行阑尾切除术,在非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患者体温日渐升高、疼痛不减、肿块逐渐增大等,则当先行脓肿切开引流术,至切口痊愈后3个月再行阑尾切除术。对坏疽性阑尾炎或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应急诊手术治疗。本组所有患者在确诊2~4 h后行阑尾切除术,手术均顺利进行,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7~16 d均治愈出院。

1.3 满意度评分 在患者治愈即将出院前,给患者发放治疗满意度评分表,进行满意度评分。评分表内容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护理态度、护理方法、护理结果等共十项内容,评分表中每项患者满意或基本满意记1分,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记0分,最后记录每张评分表的得分数。

1.4 护理方法

1.4.1 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主要是为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做好准备。首先患者入院后即禁饮食,禁止灌肠,进行手术前的胃肠减压,吸出胃内容物等;其次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同时还要做好手术需要的各种器械、敷料与物品的准备。有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术前应进行抗休克处理,如给予吸氧等;阑尾穿孔伴腹膜炎者,须做好针对性的术前检查和治疗,如心、肝、肺、肾等的功能检查及血液检查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恢复正常平衡[3]。

1.4.2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一环。患者回病房后应根据麻醉选择适当的卧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每小时测量一次血压脉搏,连续测量三次直至平稳。若出现血压下降或脉搏加快则考虑出血的可能性,应当及时观察创口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或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后12 h,如置引流管,为顺利引流及防止炎性渗出液流入腹腔,在患者血压和脉搏平稳后将患者改为半卧位。

阑尾切除术后的当天必须禁止饮食,术后第1天可进流质食物,第2天可进软食,若恢复情况良好在第3~4天可进适量的普食。术后24 h可鼓励患者起床进行适当的活动,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以及防止肠粘连的发生。为避免因过度的肠蠕动造成缝合伤口裂开或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术后3~5 d禁止使用强泻剂和刺激性强的肥皂水进行灌肠,如因便秘可口服适量的轻泻剂。

1.4.3 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切口感染、腹腔内出血、腹腔脓肿、肠瘘等是急性阑尾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应对此进行有效的护理。切口感染多因手术时切口污染、存留血肿异物、引流不畅等导致,若在术后3~5 d内,切口周围皮肤出现红肿,患者感觉伤口疼痛,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又升高,则提示发生切口感染。腹腔内出血多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所致,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同时伴有腹痛、腹胀、脉速、冒冷汗、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一旦发生腹腔内出血患者必须立即平卧,采取镇静、吸氧、静脉输液等措施,同时抽血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做好手术止血的各项准备。并发腹腔脓肿则可见腹痛、持续高热、腹胀、里急后重感等临床表现,病情进一步发展可产生中毒症状,这时当采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引流,使分泌物或脓液流入盆腔,从而减轻中毒现象,同时进行抗生素治疗,若未见好转则建议行引流手术。肠瘘多因手术时误伤肠管或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等引起,多数可通过抗生素治愈。

2 结果

患者的满意度评价得分:8~10分92例,占90.2%;5~7分6例,占5.9%;4~6分3例,占2.9%;0~3分1例,占1.0%。

3 讨论

本组102例患者中有92例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8~10分,满意度达到91.8%,由此提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不仅能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而且能大大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对治疗的积极配合,有利于提高医患互信度,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从而为整个手术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8-60.

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例4

[中图分类号] R656.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210-01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急腹症,多见于青壮年,临床特征明显,以右下腹疼痛为主,且伴有转移性。目前急性阑尾炎以手术治疗为主要医治方法,但是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多,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很大影响。笔者重点探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案,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4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28.4岁,发病时间为0.7~9小时,平均3.6小时,均确诊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炎切除术。病患住院时间为5~21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0.4天。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观察组病患给予整体护理干预,从常规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三个方面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后,给予基础护理,即抗感染、抗生素、静脉看护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为,术后一周内病患基本痊愈,可以出院,无并发症。显效为,病患住院一周以上,无并发症,两周内出院。有效为,病患住院一周以上,有并发症发生,经对症处理后,两周内出院。无效为,病患住院时间超过2周,且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状。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比用t和卡方检验,以P值小于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和有效的护理之后,治愈22例,显效8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75%,且仅2例出现切口感染,经对症护理后,亦痊愈。对照组患者治愈15例,显效9例,好转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5.00%,并发症7例,其中切口感染3例,内出血2例,腹腔残余脓肿2例。如表一所示:

表一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3 讨论

3.1 常规护理 首先选择静脉穿刺技术比较熟悉的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护理,据患者麻醉方式给予不同卧位护理。给予病患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每一小时给予血压、脉搏测量一次,如脉搏速度加快或者血压下降,即要考虑是否有内出血症状,一有危险即可报告医生处理。病患置有引流管者,宜取低姿势半卧位,便于引流,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炎性液质流入腹腔内。若病患有疼痛难忍症状,可嘱咐陪护人员给予病患按摩止痛干预。术后要保持切口清洁、干净,给予消毒、消炎、抗生素等干预措施,同时要积极预防病患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3.2 生活护理 病患手术当日应当禁食,术后1日先给予流食,然后是半流食,三天后可以正常饮食。进食应以高热量、低脂肪为主,多用水果和蔬菜类,禁食油炸类,预防便秘。若病患出现便秘症状,可给予少量轻泄剂,切忌灌肠或者强刺激性利泻剂。病患手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病患有效的早期活动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防止出现肠粘连症状,同时也能加速血液循环,促使伤口早日愈合。活动期间,护理人员要在旁辅助,以免发生意外,但是切忌不可进行腹压活动,以免形成切氙。

3.3 心理护理 要给予病患良好的心理指导,稳定其焦虑不安的情绪。一般患者术后多有疼痛症状,护理人员要给予其舒适的治疗环境,给予心理安抚,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也给予病患家属一定的心理安抚,避免陪护和病患间不良情绪互相影响。

总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制定完整的护理措施,贯彻到底,才能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加速患者的恢复。同时也要给予良好的出院指导,使其能够保证活动锻炼、注意饮食情况、减少精神压力等,以减少发病。

参考文献

[1] 陈竹.针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护理的体[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4):67.

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例5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7.045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疾病,任何性别及年龄段均可以发病,但以青壮年居多,属外科中的急腹症,转移性右下腹痛或右下腹存在固定的压痛点是其临床的主要特征,手术是最为常用的治疗手段[1]。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在术前应做好急症手术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的手术工作,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指征,防止各类并发症的发生,鼓励早期适当活动,加快术后康复。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了10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得到了较多患者的肯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为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10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男61例,女41例,年龄14~58岁,其中16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6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多存在转移性右下腹痛症状,疼痛始于上腹部移向脐周,在数小时后转移并局限于右下腹部。

1.2方法急性阑尾炎及早确诊和早期手术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发生和取得安全满意疗效的关键[2]。阑尾周围脓肿者:一般先行非手术治疗,为手术治疗做好准备,患者须进行禁食、抗感染、补液和局部理疗,在肿块缩小到一定程度及体温回复正常后,择机行阑尾切除术,在非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患者体温日渐升高、疼痛不减、肿块逐渐增大等,则当先行脓肿切开引流术,至切口痊愈后3个月再行阑尾切除术。对坏疽性阑尾炎或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应急诊手术治疗。本组所有患者在确诊2~4h后行阑尾切除术,手术均顺利进行,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7~16d均治愈出院。

1.3满意度评分在患者治愈即将出院前,给患者发放治疗满意度评分表,进行满意度评分。评分表内容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护理态度、护理方法、护理结果等共十项内容,评分表中每项患者满意或基本满意记1分,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记0分,最后记录每张评分表的得分数。

1.4护理方法

1.4.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主要是为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做好准备。首先患者入院后即禁饮食,禁止灌肠,进行手术前的胃肠减压,吸出胃内容物等;其次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同时还要做好手术需要的各种器械、敷料与物品的准备。有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术前应进行抗休克处理,如给予吸氧等;阑尾穿孔伴腹膜炎者,须做好针对性的术前检查和治疗,如心、肝、肺、肾等的功能检查及血液检查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恢复正常平衡[3]。

1.4.2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一环。患者回病房后应根据麻醉选择适当的卧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每小时测量一次血压脉搏,连续测量三次直至平稳。若出现血压下降或脉搏加快则考虑出血的可能性,应当及时观察创口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或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后12h,如置引流管,为顺利引流及防止炎性渗出液流入腹腔,在患者血压和脉搏平稳后将患者改为半卧位。

阑尾切除术后的当天必须禁止饮食,术后第1天可进流质食物,第2天可进软食,若恢复情况良好在第3~4天可进适量的普食。术后24h可鼓励患者起床进行适当的活动,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以及防止肠粘连的发生。为避免因过度的肠蠕动造成缝合伤口裂开或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术后3~5d禁止使用强泻剂和刺激性强的肥皂水进行灌肠,如因便秘可口服适量的轻泻剂。

1.4.3术后并发症及护理切口感染、腹腔内出血、腹腔脓肿、肠瘘等是急性阑尾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应对此进行有效的护理。切口感染多因手术时切口污染、存留血肿异物、引流不畅等导致,若在术后3~5d内,切口周围皮肤出现红肿,患者感觉伤口疼痛,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又升高,则提示发生切口感染。腹腔内出血多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所致,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同时伴有腹痛、腹胀、脉速、冒冷汗、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一旦发生腹腔内出血患者必须立即平卧,采取镇静、吸氧、静脉输液等措施,同时抽血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做好手术止血的各项准备。并发腹腔脓肿则可见腹痛、持续高热、腹胀、里急后重感等临床表现,病情进一步发展可产生中毒症状,这时当采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引流,使分泌物或脓液流入盆腔,从而减轻中毒现象,同时进行抗生素治疗,若未见好转则建议行引流手术。肠瘘多因手术时误伤肠管或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等引起,多数可通过抗生素治愈。

2结果

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例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共360例,其中术后发生感染者50例,定义为有感染组,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0.5±11.8)岁,术后未发生感染者310例,定义为无感染组,其中男性162例,女性148例,平均年龄(29.3±13.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等无显著差异。认定为感染的表现是发热、切口出现红肿热痛、切口有化脓等异常。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同一间手术室以同样的麻醉方式和器械并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手术全程均按照阑尾炎切除标准流程进行。两组对比观察的指标:年龄、性别、重量指数、手术时间、切口保护、引流口、病例类型以及患者病程等。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可能导致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基础资料方面,有感染组的体重指数为26.0±1.1,显著高于无感染组的22.9±2.1,具有统计学意义(t=10.206;P

3讨论

阑尾炎术后局部的血液流通能力减弱,以及手术造成的创口有少量组织液渗出,这些为细菌特别是厌氧菌的繁殖提供了较为适宜的环境,容易发生感染[4],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本组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因素,提出预防措施,现讨论如下。

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例7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153-02

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能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术后感染,对患者病情的愈后有直接关系。目前, 应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是国内控制术后感染的主要手段。然而,有些抗生素价格昂贵使患者难以承受,加之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使得大量应用抗生素不利于人类长久的健康。

2007-08~2009-11我们分别对两组阑尾炎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力求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术后抗感染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阑尾炎患者87例,男54例,女33例,年龄15~54岁。入选标准:(1)以下腹疼痛为突出症状者;(2)经诊断后确诊为急性阑尾炎者;(3)须尽快手术切除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16~52岁;B组43例,其中男26,女17例,年龄15~54岁。按住院先后次序入组。两组性别、年龄、疾病性质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术前准备和阑尾炎术后常规护理,术前1d下腹部及会备皮,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水,增加护患沟通,减轻患者焦虑,使患者充分休息,术后去枕平卧位6~12h,禁食水6h,给予营养液静脉滴注,切口换药,术后1d鼓励、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刀口愈合。

1.2.2 特殊治疗及术后护理 A组患者术后不禁止探视和陪护,病房做好一般清洁工作;常规联合使用头孢拉啶、庆大霉素、甲硝唑液1周,广谱杀菌。B组术后2d谢绝探视,病房平均1~2例/间,由护工作好病室清洁工作,每日晨开窗通风换气,并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消毒空气1次/d;针对引起阑尾炎的主要致病菌(肠道内的各种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仅使用甲硝唑液静滴。

1.2.3观察记录 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天数、切口感染例数,拆线天数和住院总天数。体温测量方法:术后3d测体温每8h一次,即:8:00~16:00~20:00。3d后测体温1次/d,即:16:00。切口感染判断标准:术后2~3d体温升高,切口肿胀或跳痛,局部红肿,压痛等[1]。

2 结果

A、B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3 讨论

3.1 良好的病室环境对于手术患者恢复的重要性清洁整齐是必须条件。(1)空气消毒:保证空气的流通是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在有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2)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采用湿式清洁法,并且所有情节后的物体表面、地面应保持干燥。其次,安静清洁的环境能减轻患者的烦躁不安,使之身心闲适地充分休息和睡眠,同时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而言,手术本身即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应激源,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术后如加上不加任何限制的躁声,即会给患者增添新的应激因素,使其产生多种潜在性危害或不良的生理,心理影响[2]。所以严格控制探视、陪护的人数和时间,不仅可以避免空气污浊而引起伤口感染,还可以大大减少躁声的来源,使患者充分休息,促进康复。

3.2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性抗生素应用过度,会增加医院内微生物生态压力,加大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危险性[3]。因此,要扭转这种现象,应在查清病因或进行细菌检测和药敏实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在此项研究中,我们针对引起阑尾炎的主要致病菌(肠道内的各种革兰性杆菌和厌氧菌)而使用甲硝唑液静滴,这种用药方法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医院感染率为2.33%,和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感染率(2.27%)无显著性差异,既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养活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又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3.3 其他因素此外,提高护理质量,协助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加强营养等对手术后患者的康复也有很大作用。术后切口换药的质量与切口恢复有直接关系。由于此项操作直接接触易感部位,稍有不慎即可使细菌直接侵入切口处而引起感染。所以严格无菌操作是关键,只有从根源处养活易感因素,才能使控制感染达到最好的效果。手术后协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一般为手术后第1天。早期活动有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

参考文献

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例8

急性阑尾炎居外科急腹症的首位,小儿急性阑尾炎虽较成年人低,但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比成人高平均10倍。6~12岁为发病高峰,年龄越小发病率越低,5岁以下幼儿较少见[1]。阑尾炎一旦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密切观察,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阑尾炎患儿的早日康复。

我院响应卫生部于2010年1月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2],全院先后分4批开展。我科自2011年3月开始全面实行优质护理,病床覆盖率100%,至2014年3月共收治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28例,并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术后护理的全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1临床资料

1.1基本资料 我科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共收治急性阑尾炎患儿28例,12~14岁6例,6~12岁19例,

1.2结果 通过对28例阑尾炎患儿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28例患儿无1例发生肠粘连、肠梗阻、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均康复出院,既提升了患者与社会的满意度,也提升了我科的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2术后护理

2.1活动护理 患儿术后回病房,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采取不同的。全麻患儿未清醒前,应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吐而引起窒息,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采取半卧位。术后鼓励患儿早期活动,

2.2病情观察及引流管护理 术后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伤口敷料、引流管情况。术后1~2 d患儿体温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是因为患儿机体对手术创伤有一定的反应,不超过38℃,不需特殊处理,对超过38.5℃的患儿采取物理降温,温水擦浴,体温超过39.5℃的患儿应用酒精擦浴,必要时遵医嘱应用药物降温[4]。在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情况,防止患儿发生虚脱,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被盖。术后伤口安置有引流管的患儿,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及家长反复交代引流管的重要性,妥善固定,防止滑脱、扭曲、打折,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避免血液尿液浸湿,如有浸湿必须及时更换。护理操作注意无菌技术,以免造成患儿伤口感染。

2.3 饮食护理 患儿术后禁食,待肠蠕动恢复排气后,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菜汤等,不宜食用甜食、牛奶等易胀气的食物,少量多餐,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及普通饮食[5]。

2.4心理护理 患儿对医院及医护人员大都有恐惧心理,加之手术后的疼痛与不适,容易造成对治疗护理的不配合。作为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细致、耐心、和蔼可亲,动作轻柔,针对患儿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多使用儿童语言,予以体贴关怀,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满足。对无法准确表达自己思想愿望的患儿,护士要积极向家长交流,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以及正确的护理方法,取得家长的配合。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及家长均不能训斥患儿,更不能表现出慌乱和不愉快的的神情,诚恳的同情他们的痛苦,和他们交朋友,讲故事,说笑话,使其感到亲切并产生信任,鼓励患儿,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6]。

2.5疼痛护理 术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减轻腹部切口张力。患儿术后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不适,疼痛轻微者可通过给患儿讲故事,看动画片、玩玩具等措施分散患儿注意力,减轻疼痛,如果患儿疼痛程度较重,影响患儿的休息及睡眠,可遵医嘱酌情应用止痛药物。若术后3 d伤口仍疼痛较重,必须通知医生查明原因,观察伤口有无感染情况,并认真处理。

2.6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安静、安全,温湿度适宜,根据室温加减衣服及被子,做好患儿床单位及身体皮肤清洁,协助患儿洗漱、进食及大小便,增加患儿的舒适感。注意患儿的安全,防止坠床及跌倒,对躁动不安的患儿应给予床挡保护或约束带约束。

3结论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体征越不明显,加之小儿查体不合作,误诊率、穿孔率高,若不及时诊断治疗,极易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通过对28例患儿进行全程优质护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疾病程度、不同心理状态的患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患者为中心, 强化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措施到位,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使护士充分体会到优质护理的重要性,缩短了患儿的病程,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加了患儿及家属满意度,促进患儿健康成长[7]。

参考文献:

[1]龙玉兰.77例急性阑尾炎患儿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06).

[2]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S].2010.

[3]杜杰,高俊娈,白洁,等.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1,(05).

[4]郭利华,李爱民.78例阑尾炎手术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3,(35).

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例9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可发于任何年龄。为减轻患者在术后的疼痛,预防切口感染,我院在“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对阑尾炎切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急性阑尾炎切除术的患者70例,均为初次阑尾炎发作,症状典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17-66岁,平均40±4.27岁,病程1-4h,平均3±0.3h;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19-65岁,平均40±5.13岁,病程1-4h,平均3±0.2h。两组患者均临床资料完整,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可比性(P>0.05)。

1.2手术方法两组均行剖腹阑尾切除术,麦氏切V14-5cm,找出阑尾,分离、结扎阑尾系膜与动脉,根部以7、4号线行不同平面双重结扎,切断阑尾,用电刀烧灼残段,荷包缝合后逐层关腹。粘连严重的行逆行切除,防止引流管,2-3d后拔除。

1.3护理方法

1.3.1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策略,措施如下:①基础护理,保持病室环境的清洁,使患者舒适休息,护理人员在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卧床时间长的患者可协助其翻身拍背,并做好皮肤护理;②心理护理,由于手术的影响,不少患者存在抑郁、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在术前要积极与患者沟通,讲解手术预后,指导其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并对其实施心理疏导与安慰,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用药护理,部分患者疼痛剧烈,可适量给予镇痛药物,或安慰剂,疼痛较轻的患者可采用音乐疗法、谈话疗法等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疼痛症状;④饮食护理,建议患者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要循序渐进,12h后可进食流质,24h后进食半流质食物,3天后可进食软食。此外,还要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根据身体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活动量,恢复身体功能。

1.3.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1.4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及切口感染情况。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价,以0-10分表示,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X2分析,组间差异以P

2结果

2.1疼痛情况护理结束后,观察组轻度疼痛27例,中度疼痛8例,重度疼痛0例,对照组轻度疼痛14例,中度疼痛16例,重度疼痛5例,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2.2感染情况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0例,感染率为0.00%,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4例,感染率为11.4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例10

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被称为阑尾炎,它是一种常见疾病,它的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护理的方法,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所有腹腔手术切口感染率最高的疾病,尤其是阑尾化脓、坏疽及穿孔的患者,其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据统计达到20%以上,切口感染一旦发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为患者的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因此降低阑尾炎手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是外科工作的重点[1],本文对于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手术前一天,会及腹部备皮,禁食12h,禁水6h,手术后枕头暂时不用,保持6-12h的平卧状态,同期进行营养静脉滴注禁食禁水,及时更换切口用药等;实验组的常规护理与对照组相同,但是要加强预防感染护理,术后实验组患者2天内谢绝探视,平均一间病房1-2人,全面清洁病室,每天开窗通风换气,引进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对病室进行空气消毒,病原为致病菌的阑尾炎患者,用药仅为甲硝哩液,行静脉滴注,手术人员行无菌操作,切口缝合的过程中,止血应彻底,不能留下死腔,避免产生形成血肿或者切口渗血,若患者肥胖,缝合切口时应使用胶片进行引流,减少皮下积血,减少切口感染机率。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应用双氧水冲洗切口以及周围,有效的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等[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30例均无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有3例发生切口感染,其余27例患者无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10%,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论

本文说明良好的预防感染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良好的病室环境对于手术患者恢复有重要意义,病室要清洁整齐,要做好空气消毒,物体表面以及地面的清洁,保持病室安静,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烦躁情绪,使其身心闲适,可以充分休息,要严格控制探视以及陪护的人数和时间,不仅避免空气污浊而引起伤口感染,还可以避免噪声的来源,促进患者康复[3]。

合理科学的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用来预防手术感染,降低感染率,但是若抗生素用量过度,会带来负效应,因此使用要慎重科学,其它影响阑尾炎患者的相关因素为:高水平的护理,病人自身的活动,营养水平的跟进、术后切口的换药等。由于手术的操作部位敏感,易产生细菌外侵,所以必须保证无菌操作的进行,总之,外部治疗环境对患者的恢复效应更佳[4]。

参考文献

[1] 陈艺清,梁芳.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方法及术后护理措施[J].医药前沿,临床护理,2012,2:225-226.

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例11

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被称为阑尾炎,它是一种常见疾病,它的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护理的方法,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所有腹腔手术切口感染率最高的疾病,尤其是阑尾化脓、坏疽及穿孔的患者,其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据统计达到20%以上,切口感染一旦发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为患者的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因此降低阑尾炎手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是外科工作的重点[1],本文对于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自2008年2月-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手术前一天,会及腹部备皮,禁食12h,禁水6h,手术后枕头暂时不用,保持6-12h的平卧状态,同期进行营养静脉滴注禁食禁水,及时更换切口用药等;实验组的常规护理与对照组相同,但是要加强预防感染护理,术后实验组患者2天内谢绝探视,平均一间病房1-2人,全面清洁病室,每天开窗通风换气,引进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对病室进行空气消毒,病原为致病菌的阑尾炎患者,用药仅为甲硝哩液,行静脉滴注,手术人员行无菌操作,切口缝合的过程中,止血应彻底,不能留下死腔,避免产生形成血肿或者切口渗血,若患者肥胖,缝合切口时应使用胶片进行引流,减少皮下积血,减少切口感染机率。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应用双氧水冲洗切口以及周围,有效的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等[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30例均无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有3例发生切口感染,其余27例患者无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10%,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论

本文说明良好的预防感染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良好的病室环境对于手术患者恢复有重要意义,病室要清洁整齐,要做好空气消毒,物体表面以及地面的清洁,保持病室安静,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烦躁情绪,使其身心闲适,可以充分休息,要严格控制探视以及陪护的人数和时间,不仅避免空气污浊而引起伤口感染,还可以避免噪声的来源,促进患者康复[3]。

合理科学的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用来预防手术感染,降低感染率,但是若抗生素用量过度,会带来负效应,因此使用要慎重科学,其它影响阑尾炎患者的相关因素为:高水平的护理,病人自身的活动,营养水平的跟进、术后切口的换药等。由于手术的操作部位敏感,易产生细菌外侵,所以必须保证无菌操作的进行,总之,外部治疗环境对患者的恢复效应更佳[4]。

参考文献

[1] 陈艺清,梁芳.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方法及术后护理措施[J].医药前沿,临床护理,2012,2: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