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软件硕士毕业论文

软件硕士毕业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02 13:30:20

软件硕士毕业论文

软件硕士毕业论文例1

软件工程是一门交叉性的工程学科,它将计算机科学、数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基本原理应用于软件的开发与维护中,研究重点是大型软件系统的分析与评价、规格说明、设计和演化,同时也涉及管理、质量、创新、标准、个人技能、团队协作和专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然而,软件工程开展近30年后,人们才对软件工程核心的知识体系达成共识。在国际上,ieee-cs和acm联合组建的软件工程协调委员会(swecc)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和推荐实践swebok2004[1],为软件工程职业实践建立了合适的准则和规范集,以作为产业决策、职业认证、课程教育的依据。基于swebok,swecc进一步定义了其中可以纳入教育程序的知识体系,包括本科生软件工程教育计划se2004中的seek、研究生软件工程教育计划gswe2009[2]中的cbok、软件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实践。

我国2002年启动了软件工程硕士培养程序。借助于计算机科学技术、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诸多学科,软件工程已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下的一个学科方向,发展为一个独立的新兴交叉一级学科。但由于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注重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工程化人才教育开展时间较短,培养体系尚在不断改革完善,因此在很多院校中软件工程学科还没有脱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范围,所培养的软件工程人才与工业界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整个硕士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影响研究生业务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为核心,以训练实践能力的为目标的层次化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特别是在硕士生的培养上,对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的要本文由收集整理求一般是同等并重,合理的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保证培养目标和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软件工程硕士的定位和其他学生不同,这为我们的课程设置、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通过对国内众多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以下四种主要类型[3]:

(1)完全独立型:将软件工程彻底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课程设置上综合计算机、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偏重于数学基础,但实践能力较缺乏。

(2)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体课程为基础,以软件工程理论课程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型。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体系为主体,教学中突出软件工程的知识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根据企业需求或者人才市场需要,按照工程思想进行实践教学,同时校企结合,试图在实践中摸索和学习软件工程的工程理念,但在进行实践之前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不牢固。

(3)实践加强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在这个模式下,课程体系基本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同,只是加强了实践环节,学生在学习和就业方面没有脱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作中所学的工程理念需要自己去学习。

(4)其他类型,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软件大赛,推荐学生参加各种证书的考试,获取各种软件企业证书。这种类型中,学生所学内容较多,但是正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基础不扎实,同时真正的工程实践能力不够。

因此我们认为,目前的软件工程还没有脱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范围,无论是从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的区别,还是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区别来看,针对软件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也是迫切的。

二、生源基础分析

gswe2009对给出了软件工程硕士的三种主要生源:

(1)在职程序员,由于没有受到过正规研究生教育,有些企业的在职人员对理论知识匮乏,因此具有系统学习的愿望;

(2)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由于软件工程职业的兴起,以及目前人才市场对该专业的需求,使得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想要加入软件工程的队伍;

(3)没有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在当前就业压力下,许多本科毕业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

在我国,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多是没有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正式由于这些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基础专业各不相同,使得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更加复杂和重要。

三、知识体系分析

2004年8月,有全世界五百多位专家教授推出的软件工程知识体(swebok)和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seek)两个文件的最终版本,包含了软件工程核心类的知识领域、基础类或前导类的知识领域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2009年, gswe2009中的教育知识体系cbok主要来源于swebok,同时也参考了seek2004、incose2003和haskins2007。与swebok2010同步,gswe2009包含了一个新的知识领域ka(职业实践)和四个关于教育的ka(工程经济学基础、计算基础、数学基础和工程基础),同时两个在swebok中没有出现的ka(系统工程基础和职业操守指导)被加入了cbok。此外,cbok还调整了一些知识单元和知识点[4]。gswe2009由准备知识、核心知识、大学特有知识、选择性知识和顶点经验所构成。其中的大学特有知识有学生的入学基础决定,在整个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主要为学生设置学习专业核心知识之前的准备知识以及在学生职业实践课程中所需要的选择性知识,而顶点经验需要学生在学习专业核心知识和进行职业实践的过程中积累,因此,课程设置中准备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的设置以及学习方式尤为重要。

四、课程设置分析

通过对软件工程知识体系进行分析,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主要能力有:基础开发技能、团队合作技能、发现并解决问题技能、系统建模技能、文档撰写技能。我们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阶段分为:理论知识学习、职业实践、论文撰写三个阶段。在前两个阶段中,我们给出了三单元课程、两步实践的方式,三单元课程分别是:必选课单元、必修课单元、自选课单元,两步实践有:模拟职业实践、实际职业实践。传统的理论学习和职业实践通常是完全分开的两个阶段,但在软件工程这个特殊的学科,我们将理论学习和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在进入理论学习第二单元的同时进入模拟职业实践阶段。理论学习三个单元具体设置如下:

(1)必选课:选择工程经济学基础(例如知识产权与法律、企业管理与文化、领导学、信息经济学 、市场营销学等)、计算基础(例如算法设计与分析、高级软件工程、高级数据库、高级操作系统、高级网络技术)、数学基础(离散数学 、组合数学、 工程数学、数值分析)等准备知识中的专业主干课程按学科分类作为新生入学的必选课,取代以往将某些固定课程作为所有学生的基础课的方式,方便根据学生大学所学专业来选择自己所欠缺的准备知识进行学习,是知识的储备阶段,在本单元根据学生所选课程的成绩作为给定学分的依据。

(2)必修课:将软件工程基础中的核心知识(例如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与软件测试技术、软件系统建模原理和方法、基于cmm 的软件过程改进、软件开发方法、软件需求工程)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培养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软件工程的概念,旨在学生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熟练掌握软件工程知识和技能,并且具备作为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在学习核心知识的同时,适当加入模拟职业实践的训练,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向,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模拟题目的训练,题目可以是各类大赛的题目、教师的科研课题以及学生自己选题,这是学生职业实践的第一步,培养学生基础开发技能、团队合作技能、系统建模以及独立创新技能,之所以称之为模拟职业实践,是因为这一步的实践题目并不是真正的软件工程课题,而是采用软件工程思想的实际课题,为下一步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第二步的实际职业实践奠定基础,在本单元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最后考核给出一部分成绩,另一部分成绩给出的依据是学生实践课题的完成情况以及在小组中的贡献程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认识自我、团结合作的能力。

(3)自选课:学生根据自己对软件工程的理解以及通过对上一个单元所做题目的分析,选择自己所需要补充的基础专业知识,自行选择和学习,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以及自觉学习的能力。在这一单元中,导师根据学生所选专业知识的准确性以及学习之后对该软件工程专业的认识给出学生的成绩。

传统的课程设置一般都是先学习再实践,或者是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前者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没有实践练习,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得不好,后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实践,锻炼了动手能力,但是学生往往不知所以然,只是按照老师的讲解去实践,对理论的指导作用理解不够,而我们通过上面学习-实践-学习的过程,学生不但对软件工程相关知识有所掌握,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具有不断补充知识、总结自己、提高自己的意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会到理论知识的作用,从而能够主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软件工程核心知识的同时进入了职业实践的第一步模拟职业实践,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理论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

软件硕士毕业论文例2

软件工程是一门交叉性的工程学科,它将计算机科学、数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基本原理应用于软件的开发与维护中,研究重点是大型软件系统的分析与评价、规格说明、设计和演化,同时也涉及管理、质量、创新、标准、个人技能、团队协作和专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然而,软件工程开展近30年后,人们才对软件工程核心的知识体系达成共识。在国际上,ieee-cs和acm联合组建的软件工程协调委员会(swecc)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和推荐实践swebok2004[1],为软件工程职业实践建立了合适的准则和规范集,以作为产业决策、职业认证、课程教育的依据。基于swebok,swecc进一步定义了其中可以纳入教育程序的知识体系,包括本科生软件工程教育计划se2004中的seek、研究生软件工程教育计划gswe2009[2]中的cbok、软件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实践。

我国2002年启动了软件工程硕士培养程序。借助于计算机科学技术、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诸多学科,软件工程已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下的一个学科方向,发展为一个独立的新兴交叉一级学科。但由于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注重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工程化人才教育开展时间较短,培养体系尚在不断改革完善,因此在很多院校中软件工程学科还没有脱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范围,所培养的软件工程人才与工业界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整个硕士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影响研究生业务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为核心,以训练实践能力的为目标的层次化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特别是在硕士生的培养上,对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的要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求一般是同等并重,合理的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保证培养目标和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软件工程硕士的定位和其他学生不同,这为我们的课程设置、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通过对国内众多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以下四种主要类型[3]:

(1)完全独立型:将软件工程彻底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课程设置上综合计算机、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偏重于数学基础,但实践能力较缺乏。

(2)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体课程为基础,以软件工程理论课程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型。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体系为主体,教学中突出软件工程的知识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根据企业需求或者人才市场需要,按照工程思想进行实践教学,同时校企结合,试图在实践中摸索和学习软件工程的工程理念,但在进行实践之前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不牢固。

(3)实践加强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在这个模式下,课程体系基本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同,只是加强了实践环节,学生在学习和就业方面没有脱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作中所学的工程理念需要自己去学习。

(4)其他类型,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软件大赛,推荐学生参加各种证书的考试,获取各种软件企业证书。这种类型中,学生所学内容较多,但是正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基础不扎实,同时真正的工程实践能力不够。

因此我们认为,目前的软件工程还没有脱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范围,无论是从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的区别,还是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区别来看,针对软件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也是迫切的。

二、生源基础分析

gswe2009对给出了软件工程硕士的三种主要生源:

(1)在职程序员,由于没有受到过正规研究生教育,有些企业的在职人员对理论知识匮乏,因此具有系统学习的愿望;

(2)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由于软件工程职业的兴起,以及目前人才市场对该专业的需求,使得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想要加入软件工程的队伍;

(3)没有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在当前就业压力下,许多本科毕业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

在我国,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多是没有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正式由于这些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基础专业各不相同,使得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更加复杂和重要。

三、知识体系分析

2004年8月,有全世界五百多位专家教授推出的软件工程知识体(swebok)和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seek)两个文件的最终版本,包含了软件工程核心类的知识领域、基础类或前导类的知识领域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2009年, gswe2009中的教育知识体系cbok主要来源于swebok,同时也参考了seek2004、incose2003和haskins2007。与swebok2010同步,gswe2009包含了一个新的知识领域ka(职业实践)和四个关于教育的ka(工程经济学基础、计算基础、数学基础和工程基础),同时两个在swebok中没有出现的ka(系统工程基础和职业操守指导)被加入了cbok。此外,cbok还调整了一些知识单元和知识点[4]。gswe2009由准备知识、核心知识、大学特有知识、选择性知识和顶点经验所构成。其中的大学特有知识有学生的入学基础决定,在整个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主要为学生设置学习专业核心知识之前的准备知识以及在学生职业实践课程中所需要的选择性知识,而顶点经验需要学生在学习专业核心知识和进行职业实践的过程中积累,因此,课程设置中准备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的设置以及学习方式尤为重要。

四、课程设置分析

通过对软件工程知识体系进行分析,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主要能力有:基础开发技能、团队合作技能、发现并解决问题技能、系统建模技能、文档撰写技能。我们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阶段分为:理论知识学习、职业实践、论文撰写三个阶段。在前两个阶段中,我们给出了三单元课程、两步实践的方式,三单元课程分别是:必选课单元、必修课单元、自选课单元,两步实践有:模拟职业实践、实际职业实践。传统的理论学习和职业实践通常是完全分开的两个阶段,但在软件工程这个特殊的学科,我们将理论学习和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在进入理论学习第二单元的同时进入模拟职业实践阶段。理论学习三个单元具体设置如下:

(1)必选课:选择工程经济学基础(例如知识产权与法律、企业管理与文化、领导学、信息经济学 、市场营销学等)、计算基础(例如算法设计与分析、高级软件工程、高级数据库、高级操作系统、高级网络技术)、数学基础(离散数学 、组合数学、 工程数学、数值分析)等准备知识中的专业主干课程按学科分类作为新生入学的必选课,取代以往将某些固定课程作为所有学生的基础课的方式,方便根据学生大学所学专业来选择自己所欠缺的准备知识进行学习,是知识的储备阶段,在本单元根据学生所选课程的成绩作为给定学分的依据。

(2)必修课:将软件工程基础中的核心知识(例如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与软件测试技术、软件系统建模原理和方法、基于cmm 的软件过程改进、软件开发方法、软件需求工程)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培养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软件工程的概念,旨在学生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熟练掌握软件工程知识和技能,并且具备作为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在学知识的同时,适当加入模拟职业实践的训练,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向,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模拟题目的训练,题目可以是各类大赛的题目、教师的科研课题以及学生自己选题,这是学生职业实践的第一步,培养学生基础开发技能、团队合作技能、系统建模以及独立创新技能,之所以称之为模拟职业实践,是因为这一步的实践题目并不是真正的软件工程课题,而是采用软件工程思想的实际课题,为下一步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第二步的实际职业实践奠定基础,在本单元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最后考核给出一部分成绩,另一部分成绩给出的依据是学生实践课题的完成情况以及在小组中的贡献程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认识自我、团结合作的能力。

(3)自选课:学生根据自己对软件工程的理解以及通过对上一个单元所做题目的分析,选择自己所需要补充的基础专业知识,自行选择和学习,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以及自觉学习的能力。在这一单元中,导师根据学生所选专业知识的准确性以及学习之后对该软件工程专业的认识给出学生的成绩。

传统的课程设置一般都是先学习再实践,或者是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前者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没有实践练习,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得不好,后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实践,锻炼了动手能力,但是学生往往不知所以然,只是按照老师的讲解去实践,对理论的指导作用理解不够,而我们通过上面学习-实践-学习的过程,学生不但对软件工程相关知识有所掌握,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具有不断补充知识、总结自己、提高自己的意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会到理论知识的作用,从而能够主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软件工程核心知识的同时进入了职业实践的第一步模拟职业实践,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理论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

软件硕士毕业论文例3

学术型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发工作的能力,未来能够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作出创造性成果的高水平研发及技术领军人才。

二、报考条件及要求

(一)报考普通招考的博士学位研究生,需满足下列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

其中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①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学位同等学力;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结业生(报名时已取得结业证书);

③报名时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尚未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5、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定向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6、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二)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除符合上述有关要求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6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2篇(第一作者);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三)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取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考。

(四)报考工程博士研究生的考生,除了需具备上述第(一)款中第1、2、6条的要求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考生的学位和工作经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且具有三年以上从事电子与信息工程领域工作的经历;

(2)获学士学位后具有六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历,且符合我校对同等学力人员报考博士研究生的相关要求(见上述第(二)条)。

2、较系统地掌握了电子与信息工程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参与过重要的工程技术研发项目或工程组织管理工作。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培养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4、一般应为原工作单位定向培养。

(五)在学的硕博连读生转博,需在所规定的时间进行网报,并参加硕博连读生转博考核。

(六)在高校取得学术型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按直接攻博方式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简称为直博生)。已被确定录取的直博生,不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但必须持我所核发的校验码登录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网报系统进行网上报名。

(七)下列情况的考生报考时须征得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

1、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

2、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

3、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合同服务期的在职人员考生。

(八)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报考手续。

三、报名时间、方式及报名手续

1、网上报名时间:

2013年12月中旬---31日(硕博连读生)

2014年1月1日---1月中旬(普通招考考生)

直博生网报时间另行通知

2、网上报名方式

请考生登录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admission.gucas.ac.cn),点击“博士报名”,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选择“普通招考”、“硕转博”、“直博生”三种类别之一进入报名系统进行注册报名。报考我所工程博士的考生在“普通招考”方式下,选择

择“电子与信息工程”招生专业即可(专业代码085271)。网上报名时请务必仔细阅读系统中的“网报公告”,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提交报名材料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报考“普通招考”类别的考生应在报名截止日期后的一周内,向软件所研究生部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1)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

(2)两名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当职称)同行专家的推荐书(推荐书模版可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网报系统首页中下载);

(3)硕士课程成绩单和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在报名时先提交硕士生学生证复印件和论文通过答辩的证明书,并在入学前补交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4)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硕士论文评议书和硕士学位答辩决议书复印件(同等学力人员免交)。

(5)有效证件复印件(居民身份证或军官证、护照、港澳台身份证);

(6)其它材料: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需提交已取得报考专业6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在所报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复印件等。

报考工程博士的考生,还应提交能够证明自己工作经历的相关材料。

硕博连读转博的考生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将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和硕博连读转博考核表交到研究生部。

直博生应在网报截止前将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本科学习成绩单、推荐免试审批表、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交到软件所研究生部。

4、考生的报名材料审查后,符合报考条件的普通招考的考生可获得准考证。在复试阶段将对报考资格还需复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普通招考的考生还需在报名截止日期后一周内将150元报名费通过邮局汇至:北京中关村南四街4号软件所研究生部,王璇收(邮编:100190)(请注明XXX报名费)。

四、普通招考考试科目及考试方式

1、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2、初试的笔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课(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免试)、外国语和不少于两门的业务课(详见软件所博士招生专业目录),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3、初试时间:2014年3月中旬

4、同等学力考生除了必须参加政治理论课笔试外(在初试时进行),还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硕士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5、复试的时间、内容和方式届时在软件所网上公布。

五、录取

1、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含面试成绩,以及对考生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专家推荐书等材料的综合考评结果)、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政审不合格、体检不合格或复试不及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2、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在录取前须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

3、在工程博士研究生的录取中,对主持过重大工程技术研究项目并取得显著工程应用成果,在行业内具有一定认知度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优先录取。

4、被录取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硕士学位证书原件。未获得硕士学位者或不能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六、收费及待遇

软件研究所2014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将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对新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全面收取学费,同时将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优秀在学研究生的奖助力度。

七、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八、学习年限

我校招收的博士学位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工程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直博生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

九、其它

1、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委培、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硕博连读生的考核和录取,按照软件所硕博连读生转博考核规定进行。

3、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以新政策为准。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四街4号软件所研究生部

邮编:100190考试了kaoshil.com

电话:010—62661030010-62561196

软件硕士毕业论文例4

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发工作的能力,未来能够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作出创造性成果的高水平研发及技术领军人才。

二、报考条件及要求

(一)报考普通招考的博士学位研究生,需满足下列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

其中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①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学位同等学力;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结业生(报名时已取得结业证书);

③报名时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尚未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5、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定向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6、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二)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除符合上述有关要求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6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2篇(第一作者);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三)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取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考。

(四)报考工程博士研究生的考生,除了需具备上述第(一)款中第1、2、6条的要求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考生的学位和工作经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且具有三年以上从事电子与信息工程领域工作的经历;

(2)获学士学位后具有六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历,且符合我校对同等学力人员报考博士研究生的相关要求(见上述第(二)条)。

2、较系统地掌握了电子与信息工程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参与过重要的工程技术研发项目或工程组织管理工作。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培养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4、一般应为原工作单位定向培养。

(五)在学的硕博连读生转博,需在所规定的时间进行网报,并参加硕博连读生转博考核。

(六)在高校取得学术型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按直接攻博方式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简称为直博生)。已被确定录取的直博生,不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但必须持我所核发的校验码登录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网报系统进行网上报名。

(七)下列情况的考生报考时须征得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

1、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

2、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

3、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合同服务期的在职人员考生。

(八)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报考手续。

三、报名时间、方式及报名手续

1、网上报名时间:

2013年12月中旬---31日(硕博连读生)

2014年1月1日---1月中旬(普通招考考生)

直博生网报时间另行通知

2、网上报名方式

请考生登录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admission.gucas.ac.cn),点击“博士报名”,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选择“普通招考”、“硕转博”、“直博生”三种类别之一进入报名系统进行注册报名。报考我所工程博士的考生在“普通招考”方式下,选择“电子与信息工程”招生专业即可(专业代码085271)。网上报名时请务必仔细阅读系统中的“网报公告”,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提交报名材料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报考“普通招考”类别的考生应在报名截止日期后的一周内,向软件所研究生部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1)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

(2)两名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当职称)同行专家的推荐书(推荐书模版可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网报系统首页中下载);

(3)硕士课程成绩单和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在报名时先提交硕士生学生证复印件和论文通过答辩的证明书,并在入学前补交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4)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硕士论文评议书和硕士学位答辩决议书复印件(同等学力人员免交)。

(5)有效证件复印件(居民身份证或军官证、护照、港澳台身份证);

(6)其它材料: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需提交已取得报考专业6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在所报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复印件等。

报考工程博士的考生,还应提交能够证明自己工作经历的相关材料。

硕博连读转博的考生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将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和硕博连读转博考核表交到研究生部。

直博生应在网报截止前将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本科学习成绩单、推荐免试审批表、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交到软件所研究生部。

4、考生的报名材料审查后,符合报考条件的普通招考的考生可获得准考证。在复试阶段将对报考资格还需复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普通招考的考生还需在报名截止日期后一周内将150元报名费通过邮局汇至:北京中关村南四街4号软件所研究生部,王璇收(邮编:100190)(请注明XXX报名费)。

四、普通招考考试科目及考试方式

1、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2、初试的笔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课(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免试)、外国语和不少于两门的业务课(详见软件所博士招生专业目录),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3、初试时间:2014年3月中旬

4、同等学力考生除了必须参加政治理论课笔试外(在初试时进行),还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硕士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5、复试的时间、内容和方式届时在软件所网上公布。

五、录取

1、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含面试成绩,以及对考生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专家推荐书等材料的综合考评结果)、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政审不合格、体检不合格或复试不及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2、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在录取前须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

3、在工程博士研究生的录取中,对主持过重大工程技术研究项目并取得显著工程应用成果,在行业内具有一定认知度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优先录取。

4、被录取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硕士学位证书原件。未获得硕士学位者或不能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六、收费及待遇

软件研究所2014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将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对新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全面收取学费,同时将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优秀在学研究生的奖助力度。

七、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八、学习年限

我校招收的博士学位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工程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直博生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

九、其它

1、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委培、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硕博连读生的考核和录取,按照软件所硕博连读生转博考核规定进行。

3、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以新政策为准。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四街4号软件所研究生部

邮编:100190

电话:010—62661030010-62561196

软件硕士毕业论文例5

文章编号:1672-5913(2017)05-0145-05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 言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的相关文件指出: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行业和专业组织在培养标准制订、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支持校所、校企联合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完善校所、校企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机制。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相关文件也指出:共同建立健全实践基地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充分说明了软件工程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 现有问题分析

由其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可知,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强调通过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工程能力,尤其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当前软件工程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1-9]影响面向产业的专业硕士和本科毕业生的有效培养。

1)校内实践基础建设中的问题。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和本科生期望培养能主导和协调项目实施(即具有较强的分析、设计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些综合能力必须在真实的项目环境下进行培养,如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如果没有管理对象,管理能力的训练就无从谈起。工程化、产品化和商业化的真实项目纷繁复杂、时时变化,约束因素强、质量要求高,因此校内实践项目多以虚拟项目为主,难以模拟实际工程化、产品化和商业化项目的非线性环境,难以训练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需要的工程实践能力。

2) 校外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中的问题。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和本科生期望培养面向中高端的系统分析、设计和管理人才(即行(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但在当前的现实情况中,一方面,各行(企)业有自己的生产任务和进度安排,在学生能力不足和实习时间较为有限的情况下,行(企)业方让学生真正参与实际生产的动力不足,导致学生无法获得真实有效的训练和培养机会;另一方面,行(企)业方人员的时间精力有限、理论水平参差不齐,严重缺乏水平匹配的指导老师,难以真正指导出R道砺鬯平较高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强的学生。

2 总体建设思路

为了克服校内实践基础建设和校外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尝试以现有软件工程创新实验室为基础,建立产学―本硕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基地。本基地兼顾产学研,以发挥价值、按时交付、质量保证和互惠共赢为导向,与行(企)业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把行(企)业的研发项目和研发人员按需引入软件工程创新实验室,结合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的本校教师,共同研究和开发实际软件产品,为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和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创建一个工程化、产品化、商业化的真实项目环境。

软件工程创新实验室现有的本科生不仅能为软件系统的实际开发提供足够的技术人员,为软件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充分的人力保障;还能为计算机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项目管理能力训练提供天然的实践对象,同时本科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训练,从而实现本硕双方的价值发挥和互惠共赢。“本硕联动”实践基地建设模型如图1所示。

(1)行(企)业:行(企)业擅长市场运作、产品规划、推广实施与服务、项目管理,与学校全面协作,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在理论、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开发出技术先进的相关产品。相对自行组建软件研发团队而言,利用研发基地的风险更小、综合成本更低。

(2)学校(教师):根据本课题,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和行(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一起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共同指导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产品开发。一方面,可以保质保量、定制式地完成专业硕士和计算机类(尤其是软件工程)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培养出行(企)业欢迎、高水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研发基地获得相关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促进研发基地的发展和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

(3)本科生:计算机类本科生跟随校内外的专业指导老师和专业硕士研究生,全程参与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重点专注产品的实现和测试;在真实的软件项目环境中,接触行业前沿技术,充分了解具体应用领域的相关领域知识,提高专业知识的理论水平,锻炼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有针对性就业和后续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4)硕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协同校内外的指导老师(即“双导师”制:校内的学术导师,要求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主要保证硕士生的基本学术研究;校外的工程导师,要求具有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主要负责硕士生的项目工程实践)完成软件项目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带领计算机类(尤其是软件工程)本科生完成产品的实现和测试,对其所在的项目小组进行综合管理。在此过程中,专业硕士研究生不仅可以适度了解(甚至全程参与)行(企)业的市场运作、产品规划、推广实施与服务、项目管理,在真实的项目环境中锻炼分析、设计、管理等能力,还可以在以目标为导向的环境中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行(企)业真正需要的应用管理型高层次人才。

3 基于建构主义的具体建设举措

学习是用现有经验和知识解释新接受的信息,这一过程即为建构。由于每个人的现有经验和知识不一样,因此对同样的新信息,不同的人学习到的结果(即对新信息的解释)是不一样的。没有解释就没有学习,纯粹的记忆没有任何学习产生。不同的人如何做到根据同样的信息获得基本一致的解释,关键在于行动,而行动、反馈、修正解释三者迭代形成的闭环可以使所有人对信息的解释趋于一致。反馈分为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正面反馈对现在解释进行确认和强化,负面反馈促使提出新的解释方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错误”比“正确”对于学习的意义更大。从构建主义观点出发,教育有两大目标:引导学生对新信息进行解释(不一定是正确的解释);训练学生构建解释的能力(学习解释的一般规律)。前一个目标强调学习的结果,后一个目标强调学习的方法。学习结果的价值有限,学习方法的价值更为关键,故而应该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自我思考和自我提升。基于建构主义的建设思想如图2所示。

据图1所示总体思路和图2所示基本思想,我们提出以下3个方面的具体建设举措。

3.1 本硕培养模式的改革

1)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由于研究生的规模相对本科生小,课程体系相对简单,且研究生具有本科教育基A,更加有利于工程实践教学的深度改革,因此我们将现有的研究生课程学分划分为实践学分和理论学分,设计了“实践先行、理论提升、环环相扣、专人定制”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根据硕士的培养周期,研究生入学面试时,由学术导师和工程导师共同组成的面试小组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给出理论基础等级(如优、中、及格)和工程技能等级(如项目管理级、分析设计级、程序实现级),再由硕士生自己的学术导师和工程导师综合这两个元素有针对性给出“专人定制”的培养计划(例如:项目管理级研究生可以直接担任项目小组长,而程序实现级研究生必须从基本编程开始做起)。

在课程设置方面,尽量以小课(课时数少于20)、微课(课时数约为10)为主;时间开设也应灵活,因为项目开发中涉及客户沟通,为了避免时间冲突,可以将理论课程开设在晚上或者周末等。由于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为高层次应用研究型人才,课程内容重在引导(即解决研究生在项目实践中遇到的理论瓶颈问题)而非知识的讲授,因此需要先将其投入项目中锻炼,让学生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不断遇到问题和思考解决方案,再利用理论课程从科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惑和提升。我们因而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的“实践先行、理论提升”,研究生入学后立即分入不同的项目小组开始项目研发,修得实践学分后才能够选修相对应的理论课程,如在选修高级软件工程这一理论课程以前必须获得高级程序设计这一实践课程的学分。由于课程课时较少,一门课往往能够在几周内完成,因此一学期内学生可以不断地在实践课和理论课之间切换,环环相扣,从而实现理论研究与工程研究的双向循环。

在最终考核方面,将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综合表现纳入研究生的毕业要求,即由学术导师负责毕业论文的质量考查,给出学术论文成绩;由工程导师监督毕业设计(即毕业论文所依托的软件系统)的完成,全面考查研究生的客户沟通、人员管理、工作协调、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实现等各方面能力,给出工程实践成绩,共同完成专业硕士学术和工程两方面素质的考核。

2)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

在“本硕联动”的实践基地建设框架中,本科生是项目小组的主要构成部分,本科生的传承式培养是核心环节。教师可依据本科的培养周期,采用 “大一选拔、大二轮岗、大三巩固、大四职业、以老带新、优胜劣汰”的培养模式。

工程导师根据专业任课老师的推荐和学生在专门的笔试、面试环节的表现,在大一新生中选出具备项目开发基本素质的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培训生库;大二这一学年,这些培训生不参与具体的项目组,而是作为观察者在各个项目小组之间轮岗,强化学习项目开发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三的时候,所有培训生全部进入不同的项目小组,开始实打实地程序设计与编码实现,在具体的代码和文档中不断巩固前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经过前面两年在实践基地的积累,大四的学生大致已经具备程序员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此时实践基地用一般软件公司的职场要求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可以在给予其实践学分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报酬。

在具体的项目开发过程中,不同水平的学生各司其职,遇到问题先自己解决,再相互探讨,然后请教项目小组中高层次的学长,最后寻求工程导师的指点;每周固定举行一次例行的讨论会,研究生负责各项工作的部署和学术价值的分析,大三、大四学生负责总结其所承担任务中的得失与所思所想,大二学生可以就其关心的内容自由提问,学术导师和工程导师负责引导讨论会的进程;每学期一考核,淘汰无法升级的不合格者,再从原先未进入实践基地培训生库的学生中引入新人进行补充。

3.2 合作项目及人才的引进

学校可引入有一定技术实力和市场资源的软件公司,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本硕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首先为学校提供一定的项目经验丰富(如具有10年以上开发经验)的工程人员,作为本、硕生的工程导师,进而建立专门针对本硕生项目开发的工程导师库,在条件合适时,将具体的软件项目引入研发实践基地。首先,由学术导师充分考虑理论、技术、方法和工具的先进性,科学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再由工程导师对项目进行合理的任务分解,并将开发过程规范化、正统化和标准化;最后由两位导师共同商定项目的人员设置,指定1~2名研究生和若干本科生组成一个项目小组。

3.3 管理制度的建设

研发实践基地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按时、高质量地完成软件项目的开发,才能与行(企)业建立充分信任的长期合作关系。软件项目顺利完成的关键在于研发团队的有效管理,但由于学生的非职业化特征和身份认知,教师的身份认知与传统定位、技能有限、经验欠缺等原因,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成员的研发团队管理难度较大,尤其需要建立完善和明确的管理制度,确定相关各方的职责、权利和行为规范,做到奖惩分明、利益分配合理。

4 结 语

作为大数据环境下工程实践的主力军培养专业,软件工程本硕教育中对学生工程基本思想和项目开发技能的培养不足一直为业界所诟病、为教育研究者所担忧。思想必须在实践中形成,技能需要在经历中打磨,因此创建一个工程化、产品化和商业化的真实项目环境对软件工程专业本硕生的实践教育显得有效而必要。

我们针对软件工程专业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本硕联动”实践基地的建设思路及其措施;以发挥价值、按时交付、质量保证、互惠共赢为导向,按需引入软件行业的真实项目和研发人员,有效结合高校的理论知识根基和专业师资队伍,打造工程导师与学术导师相配合的本硕生“多导师”团队;双导师协同指导专业硕士生,硕士生具体负责以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为主体的项目团队,共同研究、实际开发兼具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的软件产品,产学一体,进而培养出软件开发素养良好的高质量应用技术型本科生和项目管理能力过硬的高层次应用研究型硕士生。

参考文献:

[1] 曾明星, 王晓波. 基于云计算的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平台构建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3(1): 107-112.

[2] 张杨, 徐传运, 王森. 面向课程群的软件案例库建设方法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5(19): 35-38.

[3] 李祥. 软件工程专业实训教学质量保障模式探索[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 87-90.

[4] 郭威. 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综合实训课程的改革[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5): 115-117.

[5] 申天恩. 应用型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6): 24-29.

[6] 朱磊, 徐传运, 张杨.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双向驱动案例教学法[J]. 计算机教育, 2014(5): 84-86.

软件硕士毕业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01-0038-05

1 成立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背景

1.1 国内外软件产业的需求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软件产业在国民生产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是其他产业无法相比的,2002年软件产业的全球外包业务就已经达到了172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我国信息产业在2002年的产值已经达到1.88万亿人民币,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国内外巨大的软件市场都需要众多的能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软件从业人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软件产业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具有市场价值和前景的领先产品少;和国外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少;承接外包业务的渠道不畅,有能力承接外包业务的公司少;具有英语听说能力,能阅读、书写英文项目计划书等技术文档和用英语讨论交流问题的软件开发人员少;未建立起以英语为基础的软件文化,包括服务、接单、系统设计、开法、测试和维护能力;具有敏锐的商业意识和眼光、卓越的项目管理才能和引领团队共同创新的帅才少之又少。另外,我国的软件产业人员对金融、法律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了解也不多。

根据“中国第六届软博会软件人才论坛”会议提供的信息,软件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三类人才:第一类是既懂技术创新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金领;第二类是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软件工程师――白领;第三类是熟练程序员――软件蓝领。这三类人才在结构上应该里金字塔型,但是,目前我国的人才结构呈现的是橄榄型:两头小,中间大。我国紧缺的软件人才是处于“金字塔”最顶层的能够进行软件整体开发设计的软件设计师与系统分析师,以及能够与国际接轨并精通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这部分人将决定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决定我国将来在国际软件产业链中的地位;其次,还需要能够从事“规范化”软件编程等初级工作的程序员,这是我国软件产业实现产业化的基础。这种不合理的人才结构势必制约软件产业的发展速度。可以说,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高素质的、能和国际接轨的各级各类实用性软件人才。为了解决软件产业对第一类人才的需求,2002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了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2004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了36所高职示范性软件学院,则是为解决软件产业对第三类人才的需求。

1.2信息科学技术与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信息科学技术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普及教育、相关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目前,各个高校均开设了面向文、理、工等各科类本专科学生的计算机必修课和选修课。在信息科学技术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我国共设置有信息科学技术相关专业15种,包括电子信息、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这些专业在全国高校共设置了1500多个本科专业点,占本科专业总数的15%以上。截止2002年底,普通高校信息相关专业的本专科在校学生120万人,其中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软件工程专业的在校学生有72万人左右,其他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数48万余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号业的博士生3900余人,硕士生2.4万余人,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3%。

然而,与培养数量相比,最太的问题仍在结构和质量上,软件技术知识更新速度之快是业内人士有目共睹的,由于软件技术的发展速度惊人,自然会不断需求掌握崭新技能的软件人才;又因为我国各类软件人才培养一直都由高校承担,这种单一的人才教育体制已经成为制约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瓶颈。因为新理论和新技术一旦产生,往往由专家们著书写作,从教材编写、出版印刷、学校面授到学生毕业出校,往往滞后了几年,也就是说,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体系及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式很难与软件技术同步更新,势必造成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远远落后于毕业后实际的应用的状况,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适应企、事业实际工作的需要。此外,大部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较差,很难适应信息技术国际化进展的需要;法律意识、团队意识、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也较差;交流沟通能力差、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差,工程能力低;另据国家教委有关信息提供:中国共缺计算机类人才2000万人,如果以目前全国高校每年培训培养20万毕业生的规模计算,再用100年也无法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规模和速度。这些问题是制度带来的,如: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等都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制度的改革不是一两年可以完成的。如果让全国高校的计算机学院都调整方向,全都培养工程型人才的话,显然行不通。许多专家思考;能否用新的机制、新的模式、新的教师培养方式来满足软件产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呢?所以,国家才决定在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

1. 3国家的政策:培养软件人才和教育体制改革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的经济建设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000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00]18号文件),要求中国的软件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领域在2010年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了落实18号文件精神,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实现我国软件产业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经各学校申报和专家评审,2001年12月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和教育部了6号文件,正式公布试办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均依托于国家“2l1工程”的重点高校,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长的示范性软件学院,无疑会有更为坚实的资源和更为广阔的视野。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尝试。

2 示范性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

示范性软件学院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新事物。教育部6号文件提出,示范性软件学院是学校的二级学院。办学原则是,“运作企业化,办学专业化、后勤社会化。”在思想观念、培养目标、运作机制、办学模式、师资队伍、教 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是全新的。几年来各示范性软件学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根据自身情况开拓创新、规范管理,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较强的优势,取得了诸多成果与经验。

2.3软件学院的运作机制和领导

各示范性软件学院“学校、政府、社会三力合一”的发展模式,示范性软件学院积极寻找办学合作伙伴,探索和实践“理事会领导的管理体制”,在财务、人事、办学设施等方面进行独立办学。有的示范性软件学院成立了理事会,采用公司化体制自主经营,实行股份制运作模式。通过与过内外著名企业合作,拉动社会资金投入,实现企业化运作。有的示范性软件学院采用传统的学校二级学院的管理体制。无论何种体制,学校都十分重视软件学院领导班子的建设。而有的软件学院的院长由该校副校长担任,有的则由院士担任,有的聘请国外知名大师担任,他们带领软件学院开创了国际化、与企业合作的新局面。

2. 2培养目标和对象

教育部于2002年1月7日统一制订了《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修订稿)》,该方案明确提出: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其实业单位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软件学院的培养对象以工程硕士为主,也包括本科生。目前软件学院的学生主要有四类:软件工程硕士、软件工程第二学士学位、校内转专业、软件工程本科。

2.3师资队伍

目前,软件学院的教师队伍基本由三部分组成:本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国内外专职教师;IT企业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员。这些教师,各有优势,或者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或者具有丰富的企业经验,或具有非常强的专业外语教学能力。软件学院的教师年纪轻、学历高,不仅有教学、科研方面的经验,有些还有在国外或外企工作的经验,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学院还有计划地派年轻教师到国外大学进修课程,然后把这些课程带回国内。同时,还派教师参加各大公司的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此外还根据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聘请国外的知名教授、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根据教学计划的需要,有计划地聘请企业界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到软件学院任教,这些都有效地保证了软件学院教学改革和培养国际化软件人才的需要,在中国软件教育史上也是创新。

2.4教学体系

各示范性软件学院都已形成“技术、工程、管理三位一体”的软件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软件产业的需求,在借鉴ACM和IEEE/CS联合推出的软件工程推荐教程CCSE 2005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了教学计划。在加强基础的同时,强化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编程和系统设计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软件项目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建设,有的将美国海军研究生院的软件工程系列课程、微软研究院的课程、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课程系统地、有计划地引进到软件学院。请他们的教授、用他们的教材,中外教师联合授课,不仅使学生受到国际工程教育的培训,感受到不同的文化风格,而且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近年来,各出版社纷纷引进大量的国外著名高校的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的教材,为各高校软件学院的课程建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计算机学科的毕业生,“一般性人才需求趋于饱和,有应用领域背景、熟知软件工程规范、软件开发技艺娴熟、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缺乏”的状况,软件学院提出了结合领域设计课程体系、聘请领域专家任教、按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的软件工程培养理念。软件工程和领域知识相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既满足信息社会对软件人才多方面的需求,又符合计算教程CCSE 2005的指导思想。软件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计算机科学,专业课是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过程改进、软件项目管理等在此基础上,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开设面向领域的选修课程,如嵌入式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金融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游戏引擎架构,等。五年来,通过自身实践、同行交流、产业界反馈,软件学院的教学体制和课程局部完善。软件学院开设的若干个有领域背景的专业方向,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毕业生的分流和就业问题,也为培养实用型、复合型软件人才提供了经验,受到学生和社会的好评。

2.5培养途径:实践教学和双语(外语)教学

为了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软件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重视实验室建设、重视创建实践基地,通过技能训练、案例分析与研究,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毕业实习等方式提供学生比较多的、有效的实践锻炼机会,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很多软件学院的学生的实习基地、实习条件、上课条件、上机条件、使用先进软件的条件、教学设备。教学环境都非常好,基本上能与国际接轨。有的软件学院配合工程硕士培养,组织学生参加技能认证培训,如OS/400、Java、Omele、BBA2等。还聘请专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应用项目的研发,提出“做别人用的东西”和“在做中学”的软件工程教育理念。有些学生在国际大赛中获得好成绩,如微软创新杯软件设计大赛,等等;软件学院还积极与微软、IBM、Intel、HP、Sun、Oracle、SAP和中信等大型软件企业合作,联台建立软件人才基地,通过双向选择,学生在这些公司进行6个月的以上的工程技术实训,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研发,接触先进的软件企业文化,学习使用的软件开发技术,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了“学技术、学管理、学做人”的目标。

各示范性软件学院根据“教学、研发、产业三统一”的指导原则,注重产学研相结合,软件学院与企业的合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接受企业的软件、硬件的捐赠,还有更深层次的合作,如:共建系与课程体系、共建联合实验室、设立教学实习基地、赠送实验设备、赠送教学软件、合作编写教材、设立共享研究项目、设立奖教奖学金、企业资金投入,等。2003年7月,微软集团发起了斥资2亿元支持中国软件学院建设的“长城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一般毕业生到企业工作,通常需要两到三年的适应期才能独立工作,软件学院要把这个门槛削掉,让学生学习期间就与社会紧密接触,将来毕业后就不需要适应的过程,可以直接融入社会当中。

为了传授给学生最新的知识,学院教材的更新频率比计算机系(学院)快,而且选用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各软件学院将国际化办学作为建院宗旨,为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水平, 了解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感受国际著名公司的企业文化,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尽早强化学生的英语交流和表达能力,采用英语教材、双语授课,聘请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教授来学院授课,指导学生论文,在实验室进行项目研发。邀请中外著名企业的技术讲学,与海外名校进行学生交流,在跨国软件企业建立实践基地,等。与海外名校互换留学生,外国学生在中国的大学同班学习软件技术,在一个实验室工作,这说明软件学院采用英文教材、用英语授课已经被中外学生接受。同时交换到国外的学生也有机会接受国外的软件工程教育,这是软件学院在办学国际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3 软件学院的评估和验收

2003年10,月教育部组织示范性软件学院中期评估,34所软件学院通过,1所软件学院暂缓通过。2006年5月,教育部组织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开展验收工作,以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院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教高[2001]6号文件精神为依据,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进行“验收评估工作”。评估和验收均采用软件学院自评,专家组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此次验收评估工作总结了示范性软件学院五年来的建设工作,对学生状况进行了重点调查,采用开放透明的评估方式,主要从软件学院的办学方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合作办学、办学条件与规模、学生工作、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了评估。9所软件学院达到教育部的要求,15所软件学院基本达到教育部的要求。通过了教育部的验收。有11所软件学院有1至2项验收指标不合格,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一年内申请重新验收,仍然不合格将被取消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资格。

在评估中,专家普遍认识到:检验一个学校办学成功与否,关键一点是要看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即有无市场需求。在验收评估过程中建立示范性软件学院毕业生评估体系,让社会和用人单位拥有绝对的评说权,这是以前没有的。教育部委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作毕业生的评估。在对毕业生评估时,从企业和学校的角度讨论出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评价一个学生的方式,并把评价的结果作为评价学院的一个参考指标。结果是从企业角度评价出来的,毕业生表现好的学院,与评审专家核查的结果非常接近,而且评审专家核查的结果与学院自平的结果也很一致。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但对软件学院培养实用性人才有帮助,也增强了企业用人的信息,这有利于产业的发展。这说明教育部已经从企业角度考虑了产业发展的需要。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软件学院的学生普遍是欢迎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的上手能力比较快,学生到企业工作后不可能一到企业就遇见全是他们在学校学过的内容,学生多数能把以前学的知识和现在所做的项目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4 软件学院存在的问题

(1)办学经费

2001年12月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和教育部的6号文件中规定软件学院办学要自谋经费。有的学校从场地、招生、师资力量、经费等都给予了相当的支持,软件硬件、实习基地等有企业资助,而有的学校支持得差些,软件学院要花时间寻找经费来源,要考虑学生收费问题,等等。这样的软件学院财务上的压力比较大,在中西部地区困难更大。有专家们认为,目前中国软件企业还没有不图短期回报,投巨资支持软学院建设的实力。因此,国家应给予必要的财力投入或低息贷款。所以,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软件学院是否应该靠完全市场化运作来实现软件学院的良性循环,这还是值得思考的。

(2)学位与学历

我国目前的学位制度管理上有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之分,教育部规定软件学院培养的研究生属于工程硕士这一类别,并且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在我国,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有降低标准的现象,但软件学院的学生在技术和理论水平上并没有降低标准,软件学院培养的工程硕士和其他专业的工程硕士的学位证书并没有任何区别。此外,毕业生如果想继续深造,只能攻读工学博士学位,从长远发展来看,教育部应该在学位、学历上能够有一个新的政策解决以上问题。

软件硕士毕业论文例7

作为落实中央16号文件的重要举措,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相关要求和学校的相关文件精神,以深度辅导、社会实践工作为创新载体,着力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安全稳定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升辅导员工作的精细化水平。针对深度辅导,提出四项要点“覆盖全体,重点辅导;针对问题,提高效率;提高技巧,科学指导;整合力量,全员育人”。在校院两级党委的领导下,软件学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以研究生工作组为抓手,学生干部为主导,统筹班主任等教师力量,推进深度辅导的辐射效果。在工作过程中,研究生工作组不断学习心理辅导理论,总结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成效。

促进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对接,充实提升研究生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培养研究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的理解和体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政方针和国内外形势;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和他人,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正确面对人生道路的顺境和逆境,加强个人修养等;在学术教育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和学术诚信,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根据学生的专长、技能、性格进行分类引导教育,变面向群体的粗放型思想政治教育为面向个体的细作型思想政治教育。

二、重点关注心理健康,保障安全稳定

招生伊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认知度还不足,社会上普遍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水平低于学术型研究生”,录取学生大部分由外专业调剂而来,自信心不足,缺乏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对就业前景十分担忧。另一方面,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改革,高校在思想和观念上还未能形成统一认识,没有突出专业学位区别于传统学术学位的人才培养特色,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定位不明确。因此,作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人群,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相对学术型研究生来说更为突出。另外,全日制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使在校硕士大部分时间在参与校内外专业实践、学习交流等各类活动,研究生的人身安全和社意识形态也成为高校安全稳定的重点关注对象。

通过研究生入学教育、学期教育、毕业教育、党员教育、素质拓展等具体途径对研究生学习、心理、生活、家庭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学生之所需,了解学生之所想,保证谈话内容能够找准切入点。制定了研究生安全应急预案,为全体在校实习学生宣讲并购买了商业保险,组建了研究生维稳小组,定期开展安全讲座,发送安全小贴士邮件,签订《安全责任书》,充分发挥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体系的作用。在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改变单一的教育方式,通过电话、即时通讯软件、社交网络、微博等多种手段拓展沟通方式,确保学生个人动态信息传达及时有效。

三、有效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就业竞争力

专业学位硕士的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通过多种方式推进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职业生涯规划至关重要。以学生自身职业发展为诉求,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培养计划从传统的以面向科研的研究生为对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以提升就业竞争力、职业发展力和培养正确价值观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全日制专业硕士的社会认可度,从而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心态。软件学院经过考察,建立了一批实习基地共同开展人才定制培养,从企业内部聘请了一批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过硬的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导师,参与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环节。

为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的专业眼界,提高就业竞争力。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引入企业资源,建立相对稳固的实习基地,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开展IT企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面试模拟大赛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参观行业内知名中外企业的机会以及职业规划讲座。参观走访的单位有微软、百度、IBM、甲骨文等,旨在让在校专业硕士提前体验、直观感受到IT企业的工作模式,加深学生对软件行业的了解以及企业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对软件的兴趣,为实习就业工作打好基础。邀请邀请企业高管开展职业规划讲座、面试技巧辅导,讲述企业文化和个人职业发展,促进学生认清形势,明确自我定位,及早开展生涯规划,减轻就业压力。为更好地为专业学位硕士提供正确的就业指导,软件学院研究生工作组走进对口单位了解企业情况和用人需求,利用校友资源获取就业信息,构建多元化的就业推荐网络。

四、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双导师”管理模式

硕士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和学生的重要纽带,是专业教育最直接的体现者。而专业学位的培养过程从课程设置上,实训、实习等环节比重明显加大,因此在校外期间的思想教育成为校内导师的教育盲点。软件学院以校企联动开展人才培养为契机,聘请企业导师给软件工程专业硕士专业指导的同时,开展思想教育。利用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双重监管和教育,确保学术硕士的安全及心理教育覆盖全体,不留死角。

首先,要求导师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85后”“90后”群体强调个性,具有很强的怀疑精神,对说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导师的身教更胜于言教。可以说,导师是专业学位硕士进入社会工作之前接触最多、最容易对其产生影响的人,因此导师必须敢于坚守正面的价值观念,敢于向学生灌输正面的价值理念,在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中,对学生进行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其次,在论文或实习环节,要求校内外导师分别把对职业道德、思想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融入负责的每个环节,如在社会实践中教导学生加强职业责任感,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中培养学生扎实刻苦的学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这些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育往往比空泛的说教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要求校内外导师在学生出现学业或生活困难时,及时进行通知研究生工作组,促进快速的有效引导,避免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将思想教育工作常态化,确保学生按时、保质、高效地完成校外实践环节。

五、扩大国际化视野,增强文化交流

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软件学院确立了国际化、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研究生教育理念,重视解决好国际化人才的思维与国际接轨,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国际化观念:一是全球化竞争;二是危机意识;三是创新。软件学院关注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积极招收留学生,开展纯外语教学,营造学院的国际化氛围。开展中外学生文化交流、前沿技术讲座、素质拓展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专业硕士的国际化思维。2011年,软件工程硕士新生,包含来自17个国家的留学生130余人,开展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花好月圆思乡切,海外学子别样情”的主题中秋活动。通过共度中秋佳节,中外学生不仅融入了新集体,也加深了解到不同民族文化。此外,通过邀请北京公安宣传中国法律法规、茶话会等方式让中国学生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互动,培养其接纳不同价值观的能力。

六、引入以评促改,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是教育系统内部评价和使用者的外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软件学院建立“动态反馈”机制,引入外部评估,定期举办用人单位、校外导师座谈会,了解讨论学生在企业的工作表现和思想动向,促进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方式不断完善。形成一套了综合学生素质能力评价与思想道德评价的体系。

经过7年的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改革和探索,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懂管理、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和很强英语能力的高素质软件人才,取得了不少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正是在软件工程硕士管理环节中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始终将德育放在关键环节,不断探索和实践学生思想教育新模式,才使培养出的高端人才能够科学发展,获得社会及行业的认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管理和思想教育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不断吸收、借鉴、实践国际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先进做法,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提高辅导水平,积极思考长期规划,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为专业学位硕士的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软件硕士毕业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643;TU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03105

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主体定位和教育形式等方面,都与之前的本科阶段、中学阶段和小学阶段具有本质的区别。从教育目标来看,研究生阶段教育的目的是将研究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科研工作者和职业工程师,强调自主科研和工作的能力[1]。从教育主体定位来看,研究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与本科及之前阶段以教师教学为主的定位有很大差异[2]。从教育形式来看,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更加强调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绝大部分的教育过程需要研究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研究生导师一般只发挥引导和指导作用[3]。

因此,能否在两到三年的研究生学习阶段实现良好的自我培养,就成了研究生教育成败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专业硕士研究生制度的实施和研究生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研究生数量迅速增加,生源质量良莠不齐。很

多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阶段强调自我培养的特点认识不足,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仍然是本科甚至高中时期的学习态度和方式,以致培养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究其原因,除了对研究生阶段自我培养的特点认识不足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自我培养的目标和方法缺乏理性的认识,需要进行深入的指导。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拟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实际出发,对土木工程类硕士研究生自我培养的目标、方法和途径进行讨论,旨在为土木工程类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建议。

一、 研究生自我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所谓研究生的自我培养,是指以研究生自身为教育主体,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发挥主体能动性作用,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接受者,不断进行自我开发和自我教育,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最终实现研究生阶段培养的目标,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科研工作者和技术工程师[4-5]。

研究生阶段教育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研究生的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6],这是由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决定的。研究生阶段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批能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以及能够在企事业技术岗位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工程师[7]。要想获得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就必须具备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也只能通过自主科学研究和自主工程实践获得[8]。此外,是否具备基本的自主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也一直是各高校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部分高校甚至直接以这两项能力作为研究生毕业和获得硕士学位的基本条件[9]。因此,以培养自主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进行自我培养,是研究生阶段教育的必然要求。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呈现出很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10]。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定位,是科研工作上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并以此为基点,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价值观进行引导[11]。除此之外,研究生自主把握工作和学习的各个阶段,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规划,自我学习,为研究生的自我培养提供了主体条件上的可行性。事实上,是否能够有效利用这种自主性,抓住机会进行自我培养,一直都是研究生培养成败的关键。

二、 土木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自我培养的目标和内容

土木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目标,一是使研究生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以满足业之后以一个独立的科研工作者的身份从事本专业科研工作的需要;二是具备一线的工程实践能力,以满足毕业之后从事结构设计或现场施工工作的需求;除此之外,还必须培养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具体而言,土木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当着重在专业知识水平、基础科研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培养。

(一)专业知识水平的培养和提高

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了解本专业的研究特点、研究方向以及基本理论和方法,是顺利开展研究生阶段学习和科研工作的前提条件,这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和面试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入学资格的重要标准。但是,随着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数量的迅速扩张,新入学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不能令人满意。以某校土木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面试为例,一位面试教师提问了一个基本的结构力学问题,即力法基本方程的实质是力的平衡方程还是位移协调方程?就这么一个二选一的问题,参加面试的数十位学生回答正确的不到一半,绝大多数都是仅凭字面意思勉强回答甚至完全是瞎蒙胡猜。另一位教师提问地震烈度的概念,能将这一概念与地震震级区分开并解释清楚的更是寥寥无几。带着这样的专业基础知识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因此,研究生阶段自我培养的第一课,就是夯实专业基础,把本科阶段没有学好而研究生阶段又显然会用到的高等数学、结构力学、结构设计等课程查漏补缺,提高到本科毕业生应该有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还要把研究生阶段开设的数学分析、有限元方法、结构动力学、弹塑性理论等专业基础课学好学透,为后续即将开展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除了课堂学习之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还应该包括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本科生阶段主要依靠教师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专业思维能力不同,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多种学科融汇交流的时代。研究生在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甚至不同的专业和学科的知识。这就只能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自我学习,不断积累,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实现自我教育,最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终身学习和自我教育,正是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二) 基础科研能力的培养

一般而言,科研能力的根本是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这也是研究生阶段需要着力培养的目标之一。所谓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指应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所谓科学研究方法,是指采用理论研究、试验验证、统计分析对科学问题进行研究的方法。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抽象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就需要研究生集中精力,刻苦钻研,全身心地投入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和学习,一点一点地积累提高,最终实现科研能力的全面提升。

科研能力的培养包括很多方面,本文仅就开展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工作能力进行深入讨论。这些基本工作能力一般包括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力、专业软件的使用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专业英语水平等。

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力是进行一切文字工作的基础。在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毕业答辩的过程中,必然会用到以下软件:word、PowerPoint、Excel。这些软件看上去很常见,但很多本科毕业生都只停留在会打开、输入、关闭的水平,远远达不到研究生利用这些软件完成论文写作任务的目标。研究生阶段使用word,目标就是撰写论文。要做到会用word排版,正确处理标题、目录、图表、段落、参考文献等,按照要求写出格式规范、排版合理的毕业论文。PowerPoint是研究生用于做报告和答辩的必备软件,要求做出来的幻灯片界面美观,条理清楚,能准确无误地表达研究生的全部科研成果。Excel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软件,科研论文所需数据的汇总和统计、图表的设计和制作都可以用它来完成。

专业软件的使用是当代研究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对于土木工程类专业的研究生来说,AutoCAD是最基本的制图工具,其重要性自不必多说。除此之外,还需要掌握本专业广泛使用的各种专业软件,如结构设计所需的Sap2000、理正工具箱,结构分析所需的ANSYS、ABAQUS,编程所需的Matlab等。当今时代,用专业软件解决问题已经成为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不会使用这些基本的工作软件,就无法开展科研工作。

文字表达能力是研究生撰写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

必备的另一项能力,而这一点又恰恰是很多土木工程类专业研究生的短板。土木工程类专业一般属于纯工科专业,大部分学生从高中毕业后就很少接受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特别是本科毕业做的是毕业设计,没有写过毕业论文,失去了一次重要的科技文献撰写能力的培养机会。造成的结果就是文字表现能力较差,往往需要走很多弯路才能达到撰写科技论文的水平。因此,土木工程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需要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有意识地培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特别是要熟悉和掌握撰写科技论文所需要的特有的客观理性的文字表述方式。

科研工作基本能力的第四个方面,是专业英语水平。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用英语撰写论文是科研工作的基本需求。我国的英语教育从初中甚至从小学就开始,到研究生阶段至少经过了10年的学习,但实际的效果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很多研究生在写论文时用到英文题名和摘要,第一反应就是利用网络上的翻译软件。部分研究生论文的英文题名和英文摘要甚至是用翻译软件直接翻译一下就粘贴上去了,错漏百出,笑话满篇。因此,提高专业英语水平,是研究生阶段必须保质保量完成的一项重要学习任务。

(三)工作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要进行工作实践,很多研究生一毕业就会进入设计和施工单位工作。因此,工作能力的培养也是研究生阶段自我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研究生阶段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一时期,研究生是作为一个基本独立的科研工作者来完成自己的课题,与导师和其他同学是交流与合作的关系,因而攻读研究生的过程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工作能力的培养过程。

对于研究生来说,工作能力包括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工作素质等多个方面。其中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都需要在工作和学习中逐渐积累和培养。本文仅就个人工作素质进行简单探讨。

个人工作素质的第一点,是工作中的自我定位。工作是有分工的,在任何一项工作中,都会有人主导,有人配合,有人把控大局,有人执行细节。在工作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保证。如果人人各行其是,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一事无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研究生科研工作的起点,在后续的科研和实践工作中,都必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尊重导师,尊重身边的同学和同事,积极主动地向他们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实现研究生阶段自我培养的目标。

个人工作素质的第二点,是要有责任心,勇于担当。做事情有始有终,是研究生应当持有的基本工作态度。接受任何工作任务之后,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考虑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遇到困难要学会利用学校和单位提供的各种资源积极解决,而不是稍遇挫折便打退堂鼓。最不可接受的态度是,稍遇困难不仅止步不前,还不积极与导师或上级沟通,工作任务搁置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直到再次被问起才告知遇到问题未能继续。这样消极负面的工作态度,在任何工作单位都是不能被容忍的,在研究生阶段必须绝对避免。研究生应珍惜和抓住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大好时机,培养优秀的工作素质,是研究生阶段自我培养的又一重要任务。

软件硕士毕业论文例9

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专业教育在国际化、标准化方面已经大大落后于先进的国家。首先是英语教育水平不高。在软件产业,英语毫无疑问是第一语言。爱尔兰、印度之所以成为软件出口大国,与这些国家拥有大批英语软件人才密切相关。我国软件专业的硕士乃至博士英语听、说、写的能力障碍成为国际化的一道坎。练好英语也成为我国软件人才流向外企或国外的主要目标之一。其次,我国许多高校教材平均每5 年才更新一次, 大大落后于国际软件业的发展。这也是大学生毕业后难以胜任软件企业要求的主要原因。

与之相比,印度APTECH 的教材每年更新一次。

二、国内外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

我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 但印度已成为除美国外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尽管我国的软件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但软件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 这使我国的软件产业将有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空间,软件工程也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扶持。

国内市场每年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高达80 万,而各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 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尤为短缺。毕业生主要在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高校、研究所、国防等部门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应用与研究工作;另外也可攻读本学科或相关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推荐阅读:

因此,面对如此高的市场需求,我们开放教育要弥补普通高校的培养人才空缺, 为在职在岗的相关人才提供就业发展的学习机会。推荐阅读:谈机电一体化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

三、依靠电大三网优势,发挥成人自身特点,创建自有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在教学模式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队伍的知识更新专业教师队伍知识更新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环节的核心力量,因此要想把一个专业建设完善,首先要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入手。 软件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基本理论和方法一般需要较长的从业经历或经验, 所以中青年教师常常是这方面的专家; 而程序设计技术和软件开发工具往往是年轻人的专利,相关课程的教学最好由年轻教师担任。在每个年龄段还应该分出教师的层次。

软件硕士毕业论文例10

记者:验收评估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周明陶:评审专家不能随便指手划脚,必须很客观地来评价。比如说来自于企业的专家,可能会稍微侧重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来自于计算机学院和信息学院的学术教育专家,他们也许会略为倾向于学科建设。而软件学院呢,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与企业、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又稍有差异。因此,教育部在制定六号文件时,基本上综合了各方面的意见。虽然来自不同系统的专家会稍有侧重,但是在验收过程中,我们的验收标准是达成了共识的。

记者:验收评估过程如何?

周明陶:第一步,软件学院自评。各学院按照六号文件精神先进行自评,检查自己工作的好与坏,自评结果出来后要在网上进行公示。

第二步,评审专家核查。评审专家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去核查,拿着学校的自评报告和六号文件进行对比,看他们说的和做的与我们看见的是否一致。比如六号文件中指出,学院要有实习基地,要保证软件学院的学生有充足的实习时间,让学生成为一个实用型人才,不能只学理论,要有相当的实践操作经验。有的学院确实做到了,有很好的实习基地,但有的学院可能没有很好的实习基地,他就在评价标准上写到:我们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做得还不够,此方面正在努力。当然,不同地区会有差异,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说云南跟北京就不一样。北京有很多的软件企业,找一个软件实习基地相对容易,所花的成本也许不会太高;在云南找实习基地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即使找到了实习基地,这些学校可能也没有很多的经费让学生去实习,或者说学校有这样的机会而学生本人没有能力承担这笔费用。

评审专家组核查的结果与学院自评结果一样后,我们再进行第三步,验收。这一次主要看软件学院的建设是否与六号文件精神相一致。

记者:在本次验收评估过程中,您觉得有哪些方面做得非常有意义?

周明陶:对于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评审工作,实际上分了两次来做。2003年的时候搞了一个中期评估,我是专家组的成员之一;今年这次叫验收,我也是专家组成员之一,在这一次的验收评估中,我参与的工作比上次还要多,包括代表软件行业协会参加整个软件学院验收评估标准的制定、验收方式的确定。从企业角度来讲,我认为有几件比较好的事情。

第一,教育部在从试办软件学院到中期评估,到验收评估的过程中,有许多创新。比如毕业生评估体系,这是以前都没有的。毕业生评估是委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做的,我们花了很多的精力,很认真地来搞这个评价。这个评价活动抽取了三分之一的软件学院的毕业生,接收软件学院毕业生的大量企业都参与了这项工作。在对毕业生进行评价时,我们从企业和学校的角度讨论出一个评价学生的方式,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来评价。教育部愿意委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来搞这个毕业生评估,这是要很有信心和胆量的。因为每个毕业生都有很多种不同的想法,企业根据毕业生表现的好坏来评价其所在的学院,这评价出来的内容是否能反映情况,都是无法预见的。但在验收过程中,我们的体会是,从企业角度评价出来毕业生表现好的学院,与我们评审专家核查的结果非常接近。而且,评审专家核查的结果与学院自评的结果也很一致。我们的工作都是很慎重的,没有把评价结果作为一个严格的指标,仅是作为一个参考指标,教育部和评审专家在开会过程中很重视这一条。教育部这次的做法是一个非常好的探索,这样的方式不但对软件学院培养实用性人才有帮助,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用人的信心,使企业相信软件学院会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才,另外还有利于产业的发展。教育部这次是真的从企业角度考虑了产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做法是很有效的,希望以后教育部和软件行业协会能够更多地长期来做这项工作。

第二,软件学院的老师尤其是领导班子都在认真探索一种如何系统地进行实践教学的经验,他们在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想了许多办法,他们极其辛苦。当然,效果也很明显,无论是论文成果,还是作业成果、实习成果,都可以看出他们做了许多很实在的工作。软件学院的学生非常重视实战演练,有的学校学习量可能很重,学生压力大,比如说清华有很多大作业,极其锻炼学生,能让学生真正从某一门技术课中学到技术,而不是把技术课学成理论课。

第三,我和其他企业来的评审委员,都有一种感觉,软件学院的学生在实践锻炼方面机会比较多,这和计算机学院办软件专业是有区别的。软件学院的实践课很多,学生有很多机会参加实战演练,很多软件学院的实习基地、实习条件、上课条件、上机条件、使用先进软件的条件、教学设备、教学环境,都非常好,基本上能与国际接轨。在教学方法上,软件学院正在努力探索,相信通过国家软件学院的试办,一定能培养出很多真正实用的、复合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第四,企业对软件学院的学生普遍是很欢迎的,我们在评价能力方面往往评价学生的上手能力快慢。学生到单位来工作,不可能一上来就遇见的全是他在学校学过的内容,学生要比较快地进入这个项目,就需要他把以前学的知识和现在所做的项目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软件学院的学生在这方面的总体评价还是很好的。

第五,这次验收的目标是促进建设,加强管理。评审验收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考核,是让大家一起来探讨怎样把软件学院建设得更好,学校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管理方式,通过评估和沟通,可以了解很多不同学校的不同做法。比如北大,在文件准备、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极其有效,通过评估,大家也可以借鉴北大的一些做法。教育部这次的方针是比较好的,使我们在评审过程中有比较明确的目标,不是说让我们去验收这个学院什么什么有多少,什么什么行不行,而是帮他们发掘问题,一起来交流怎么把软件学院办得更好。在验收的时候,评审过程非常严格,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来打分,打分的时候都是很严谨的,专家组在开会时都是很严格地在评价某些做法,也在认真地探讨标准的做法,应该如何来理解这些工作。这次评估,我们觉得达到了促进建设、加强管理的作用。

记者:体会验收评估过程,您觉得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呢?

周明陶:第一,在验收过程中,六号文件有一条,就是软件学院办学要自谋经费。有的学校很支持,从教学场地、招生、师资力量、经费方面都给予了相当的支持,这样软件学院就好办;有的学校支持得差些,软件学院要花时间寻找经费来源,要考虑学生收费问题,收上来的钱够不够花,需要用在哪些方面,这样软件学院就比较难。我们认为,教育的培养还是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才能发展得更好,软件学院完全按市场的方法来运作还是有问题的。有的学校没办法,只好多招学生,多收学费,招的学生多了,收费高了,相应的配套也需要跟上。有的学院,软件、硬件、实习基地有企业资助,办公环境、教学环境有学校支持,那么他们还好办一些,若既没有企业资助,学校也不怎么支持,那软件学院的日子就非常难过。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是会考虑自负盈亏的,而软件学院要完全靠市场化运作来实现软件学院的良性循环,是有困难的。若是国家能够在经费方面多给予一些支持,相信软件学院会办得更好。

第二,虽然评估专家组有企业成员,但这对加强企业和学校的沟通还是不够的。这次验收评估,有软件行业协会来参与,这是件好事。软件行业协会是中国软件企业的一个全国性代表机构,中国几乎所有上规模的软件企业都是他的会员,有这样的机构来参与评价软件学院,非常有效地加强了企业和学校的联系。软件行业协会可以招集很多的学生,比如说他们在上海、深圳、北京、广州等城市都开了相应的企业座谈会,我在北京也组织过几次企业座谈会,来帮助教育部确定软件学院毕业生的评价标准。评审委员参加以后都有一个体会,软件学院培养的学生和以前培养的学生的确不一样,实用性更强了。我觉得应该加强一些宣传力度,比如企业对软件学院的看法,评价的结果怎样,这样有利于整个企业界对学生的了解。另外一方面,中国软件业的发展将长期需要软件学院的学生,现在软件学院的毕业生仅是刚刚开始,因此,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这样的发展方向,重视企业和教育部门相互的联系。我所说的联系不一定仅是针对验收评估过程,验收评估以后教育部也应该委托软件行业协会连续地对毕业生进行评价,然后根据企业的想法和学校的培养方式来调整评价的方式和标准,更有效地来分析我们的教育。扩大软件学院和验收评估的宣传力度,不仅可以使更多的企业了解软件学院的学生,同时也为软件学院的学生作了相应的宣传。相信一段时间或几年以后,大家都软件学院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就会有更深的了解。

软件硕士毕业论文例11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习内容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等方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第一,要有坚实的数学知识,同时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需要学习很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还需要自己动手设计,加入一些电路,基于计算机进行实验,对操作能力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例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通过计算机建立小型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求学生喜欢思考问题,善于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的信息化,大多数行业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员,工资是非常高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等。例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和开发一些电子和通讯设备,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和开发各种相关软件和硬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就要求有充足的经验和知识,还可以继续学习成为教师,从事科研,等。中国IT行业开始了将近十年,很年轻。人们总是高度关注新鲜事物,关注新朝阳产业。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计算机专业迅速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很多同学为了能踏入电子信息工程领域而挤破了头,努力向这一目标奋进,有些人出于兴趣,有些是为了谋生而掌握一项技能,还有的是希望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习目标

与前几年计算机专业的火爆相比,近年来,人们对这个专业的选择趋于一个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学生和父母考虑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更有利于个人长远自我发展的出发点,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必须在毕业前掌握下列知识和技能。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掌握计算机电子技术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原理;掌握电子产品的一般生产工艺具有电子产品生产管理能力;掌握电子电器类维修焊接技术具有按工艺文件完成复杂产品的全部装接焊接能力;具有熟练使用和维护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和按高度文件调试设备排除故障的能力;具有电子工程的现场安装与调试基本能力。

三、就业展望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据推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此类人才仍将供不应求。据调查,现阶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是非常必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有以下几种:

1.电子系统方向(原雷达工程专业)

本专业方向依托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和硕士点)和雷达 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面向雷达和通信等行业重点培养学生的电子系统设计能 力,掌握雷达、通信等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的产生、获取、传输、处理和系统控制等方面 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毕业生可以从事雷达、导航、通信、制导等各种电子信息系统 的研究、设计、制造和管理工作,或报考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2. 信息处理方向(原信息工程专业)

本专业方向依托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和硕士点)和 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及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处理研究和开发领域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理论研究及其信息处理的软、 硬件设计能力,掌握电子信息系统的信息获取与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毕 业生可以从事各种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管理工作,或报考本专业相关学 科的硕士研究生。

3.空天电子技术方向

本专业方向是为适应空间科学与应用迅速发展而设立的宽口径专业方向,面向航天电 子信息领域重点培养学生的微波遥感及其信息处理的软、硬件设计能力,掌握空间电子 信息传输与处理、深空探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毕业生可从事空间科学与应 用和航天电子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管理工作,或报考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硕士 研究生。

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