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道德与法治教案

道德与法治教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11 00:50:22

道德与法治教案

道德与法治教案例1

案例教学法之所以能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备受欢迎和推崇,有着必然的客观现实意义。教师在借助这一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时,通常都会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一些??际场景进行形象处理,然后让学生对那些抽象的道德法治知识有深刻的感知,进而引发其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样有利于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性的法制思维[1]。同时,采取案例教学法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还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所在。案例教学法还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意见给予充分的关注,其鼓励学生在参与这门课程的学习时应大胆质疑、自由探索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相关事件事实的见解。借助于这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并不对问题分析的解决设立标准的答案,只要学生的分析有道理,教师就应对其给予充分肯定。因而,这种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也有着很强的价值意义,不仅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步骤

1.精选案例

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首先应对教学中所涉及的案例进行精挑细选。这些教学案例通常是教师在以往的实践活动中或备课时收集的,通常同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存在密切的联系,大多都是一些典型的人物、事件和热点之类的时政问题,所选择的这些案例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案例的展示和理论知识的学习

选好案例之后,教师还应将这些精选的案例用正确的方式适时地展示给学生。在具体展示时,应注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应有效激发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探究的热情,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带着对案例情境的感知去探讨课本的理论知识,并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拓展思路。

学生在对案例有基本的认识后,就开始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一环节其实是联系案例实际去探索理论知识的过程,带着案例去寻找解决案例问题的理论依据。通常,教师可采取列提纲的方式将理论知识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学解决简单知识点,并掌握学习中的疑难点,当然,也可以采取让学生之间讨论的方式来学习理论知识,如果在自学时或讨论时遇到了疑难点都可以记录下来然后反馈给老师。教师掌握这些方面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以指导,再给全体学生精讲讨论时的疑难点和重点的理论知识,这样就能为学生扫清理论知识的障碍。

3.案例讨论环节

在上述两步的基础之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也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关键。这一讨论主要是学生基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讨论。讨论的方式不一而足,可以以小组讨论为主,也可以以全面谈论的方式进行,通常小组规模以4~6人为最佳,在讨论时组内成员可发表其各自观点,然后设立小组发言人让其记录发言要点、解题思路和讨论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以充分做好小组发言准备并积极发言,组内的其他成员可对其发言进行补充,也可提出反对意见[2]。之后,教师再对案例讨论进行总结,并结合小组讨论中难以解决的焦点问题进行全班讨论和辩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受到启迪并产生新知,进而实现以“理”释“例”、以“例”明“理”等目的,这样就很好地兼顾了学生智育和德育的全面发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道德与法治教案例2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白板案例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白板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新媒体形式,将教材中出现的文字案例,以及学生日常生活中与其相关的案例,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对于学生而言,这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还是一种充满趣味的教学方式。运用该教学方式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避免学生因课堂乏味或教学内容晦涩难懂,而对该学科产生排斥情绪。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积极主动吸收学习内容的同时,学生会不自觉的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不断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会控制情绪时,通过白板向学生展示,两位同学不小心撞在了一起,因为不懂得控制情绪,从而大打出手,最终从好朋友变成死对头的案例,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讨论,确保学生专注于课堂,不会走现走神等状况,还可以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如果自己遇上这种情况会怎么做,从而有意识的控制情绪。

(二)构建和谐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填鸭式”教学,即教师依据教材进行讲解,学生被动学习,这种教学方案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白板案例教学,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因材施材,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创建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认知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勇于尝试,一旦遇到挫折却很容易一蹶不振,因此提高其认知能力,避免其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是非常必要的。白板案例教学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帮助学生快速且轻松的理解教材,并联系自身,从而提高学习认知,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与法治观念。例如,在教导学生认识法律重要性的时候,如果单纯的讲解法律的概念和意义,学生很难理解,而通过白板呈现校园霸凌案例,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被欺负的小孩忍气吞声,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以暴制暴以会产生什么后果,则可以让学生很快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坚定他们做知法、守法之人的决心,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可谓一举多得。

二、白板案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形式

(一)白板案例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白板案例进行教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应用于课堂教学。相关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白板案例进行课堂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穿插相关案例,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其学习认知;课堂结束前,则可以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学习内容,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另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还可通过白板案例组织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和思维碰撞,进一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认知,并学会将从课本上学习的内容应用于日常生活,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培养学生道德观念与法治观念的教学目标。

(二)白板案例参与构建校园文化

教育的广义概念为,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同样学科的教学,也不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因此,白板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完成课堂上的教学任务,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发挥其作用。在创建校园文化时,通过白板案例加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就是其中最适用的一种形式。例如,在校园人流量较大的路边,或最醒目的地方安装白板,并将与该学科有关的合适案例制作成漫画、动漫等形式,反复播放,从而潜移默化的对学生造成影响,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精髓;还可以组织全校学生一起观看相关题材的电影,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利用白板案例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

三、白板案例应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注意事项

为落实素质教育,真正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作用,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白板案例教学的应用势在必行,但是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尚在起步阶段,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在使用和推广该白板案例教学时,必须严格遵守注意事项,以免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造成阻碍作用。

(一)教师对白板案例教学保持积极态度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部分教师习惯“填鸭式”教学,可能会对白板案例教学产生排斥情绪,甚至在应用该教学模式时,抱有敷衍的态度。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负责案例的选取和穿插,如果其态度不端正,很可能出现案例选取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大,或在教学过程中匆匆带过等状况,甚至可能出现教师因不排斥该教学模式,不会操作白板的现象。这些情况一旦发生,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认知,还会影响学习效率,结果适得其反。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该教学模式的优势与意义,对应用该教学方式保持积极态度。

(二)把握案例尺度,形成正确引导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能力较弱,思考方式比较偏激,很容易受到误导,因此教师在运用白板案例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必须注重案例选取,尽量选择正面案例,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少用负面案例,以免学生进行错误尝试甚至误入歧途。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起伏较大,而且很容易因挫折产生失望、消极等负面情绪,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负面案例对学生进行震慑,也要把握好案例的尺度,以免学生对自己、对社会,甚至对国家失望,从而严重影响其三观的塑造。

(三)合理应用白板案例教学

万事皆有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对白板案例的应用,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如果过于重视对白板案例的应用,则会导致学生的思考缺乏理论支持,从而出现事倍功半的状况。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合理应用这一教学模式。

四、白板案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提高师资水平,优化教学模式

应用白板案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进行教学,首先要通过集体培训、开展教研会议等方式,提高教师水平,帮助教师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从而确保教师理智对待白板案例教学,并通过这一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观念,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可见提高师资水平,优化教学模式,是白板案例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并发挥应有作用的基础。

(二)注重教学设计,重视案例选取

道德与法治教案例3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哪些是诚实的行为;能分辨是非,知道说谎的后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故事、举例子、比较等方法,学会分辨是非,用诚实的行为去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知道疫情期间在家里勤洗手,外出戴口罩,不与外人接触,这些都是正确的做法,疫情期间的谣言不要相信。

教学重、难点

知道什么是诚实;能分辨是非,知道说谎的后果。

教学过程:

教师讲《狼来了》导入:

听了《狼来了》的故事,说说你从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中体会到什么?

一、诚实与说谎

师:阅读教材Pl6三幅图内容。图中这些同学的做法,你赞成吗,为什么?

师:你认为哪些行为体现了一个人诚实的品质?把你想到的行为写在下面的空格里。

让生完成教材Pl6空格内容,师可进行指导、补充。

让生阅读教材P17页“故事屋”《明山宾卖牛》。思考问题:有人认为,明山宾太傻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师指名发言。

师:诚信是做人之本,立业之本。明山宾的故事对于今天那些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以假混真的投机者和造假的经营者们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比如,疫情期间一些工厂做的口罩不合格,以次充好。再比如同学们疫情期间在家里上网课,写作业,不能没上说上了,没做说做了,要诚实。

话题二:请你帮他出主意

师:阅读教材第18页内容,思考教材问题。

1.小文为什么说家里养了金鱼?

2.设想一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

3.同学们会怎么看小文?

4.这件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师:有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说谎话,也会因为恐惧、胆怯或虚荣好胜而说谎。请你判断一下,下面两位同学各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说实话。你能帮他们摆脱困境吗?

展示教材第19页图片。

让学生阅读教材图片内容,思考后完成教材卡片内容。

师:你是否也因为某种原因而说过谎?说谎以后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不好的后果?你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展示教材第21页图片内容,学生阅读。

思考:图中的两位同学都对别人说了谎话,你认为两人的“谎话”是否有区别?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发言。

师:我们前面一直在说,诚实是一种美德,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而芳芳和爸爸的例子告诉我们,对于生活中一些善意的“谎言”,我们应该给予理解。有时候为了他人的利益着想,我们也不得不说一些善意的谎言。

但是,同学们应该清楚,那些因为恐惧、胆怯、虚荣好胜、恶作剧等原因而说谎的行为都不值得提倡。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也感受到了说谎带来的后果。说谎不仅使我们的内心感到羞愧、自责、难受,还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甚至还会损害别人的利益,总之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让诚实伴随我们成长。那如何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呢?我们来看看张强同学是怎么做的。

话题三:让诚实伴随我成长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20页小故事,思考问题:你怎样看待张强的行为?

师: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要做“张强”。如果你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

看一下20页下面内容:该怎么做?

1.从商店买东西回家后,发现售货员多找了几元钱,我该……

2.测验时一道题难住了我,正好可以看到同桌的答案,我该……

3.不小心打碎了亲戚家的花瓶,我该……

布置阅读21页。

道德与法治教案例4

一、教材分析

编写依据:《课程标准》中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中第8条“体现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要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也有对公共生活中培养规则意识的要求。同时本课响应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公共参与”素养。

《友善相待 文明有礼》这一课时从公共生活的“共同参与”角度,培育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规则,重点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通过对公共生活中现实案例的分析,认识到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要建立联系,在社会生活中要自觉提升自身的公共意识、他人意识,因为个人文明素养的提高不仅关系到公民的自身形象,更是文明社区、公共生活建设的需要。

公共生活这一话题学生比较熟悉,在中低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有过接触。但是,原来的学习主要围绕对身边人的关心和帮助来体现友善,而本课是从公共参与的角度理解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在公共参与的实践中不断辨析与反思,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公共生活的整体了解,培养学生的公共教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普遍认为友善相待、文明有礼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但作为公共生活的参与者,友善待人、文明有礼不仅体现个人素养,也是构建和谐公共生活的需要。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社会的受益者,提升学生的公共意识,这是学生的知识增长点。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形成了“在公共生活中应为他人着想”的观念,因此,本课需要在此基础上迁移这一概念进行下位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公共生活靠大家”,愿意做一名有公共教养的人。另外,通过对本课中事实案例的不断剖析与反思,从自身到社会尝试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生的思维生长点。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道公共生活中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树立相互理解和尊重、平等相待的观念。

2.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分析,懂得公共生活中共同参与和奉献才能享受美好的公共生活,认识到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提升文明意识。(教学重点)

3.通过为创建文明社区建言献策的活动尝试多角度分析并解决问题,树立服务社会生活的意识,培育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教学难点)

本课从现实生活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以“参与公共生活我支招”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输出本课学习的结果。结合课堂所学,在“享受美好公共生活的同时,应具有为他人着想的善良”的大概念下,通过对大量社会生活中案例的辨析形成正确认知,最后用建言献策的方式解决现实问题,突破难点。

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活动一: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在前面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公共空间,并且认识到公共生活中要有规则意识,因此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公共生活当中呢?我能为他人做些什么?”从而引出公共生活中人与人的相处之道。

设计意图:由前面的课程知识导入,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从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角度理解友善待人、文明有礼对构建和谐社会生活的意义。

活动二:友善相待 参与公共生活

这个环节分以下四步展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友善待人,认识到“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平等待人”都是“友善”的体现,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在公共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对身边的亲友友善相待,也应对陌生人予以理解及适当的帮助,尤其是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与保护。

第一步:“新闻案例 感受友善”。

展现教材中的新闻案例,带领学生就“有人说,餐馆老板不仅提供的是免费早餐,更是浓浓的爱心,你同意吗?”这一观点进行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就是“友善”的体现。

第二步:生活点滴 传递友善。

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引领学生思考在遇到“有人问路时,邻居需要帮忙时,遇到小同学摔倒时,餐馆服务员为我们上菜时”我们可以提供哪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在辨析中理解友善离不开人们的相互关爱与帮助。

第三步:保护尊严 感悟友善。

展示问题:社区衣物捐助方案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明白人们友善之举也需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第四步:法律法规 彰显友善。

通过对活动园中法律法规内容的学习,认识到我国从法律层面是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的。

通过这四步的学习,认识到友善相待不仅是社会公序良俗的一种体现,更是文明社会法治意识的体现,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法则,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活动三:文明有礼  培育公共意识

第一个层面——“参与公共生活 践行文明言行”

提问“构建和谐的环境到底与个人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思考,通过情境讨论不文明行为会造成的影响,不断剖析不文明行为的危害。通过三个情境(公共场所随处扔垃圾,展馆内大声喧哗,公共生活中排队加塞儿等不文明行为给他人带来的不便体验)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文明有礼在公共生活中的必要性。由于这样的不文明行为常常引发大众的不满,所以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儿往往在公共生活中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第二个层面——约束个人行为 珍惜良好形象。通过教材活动园中周总理在上学时期常以“容止格言”来规范自己言行的故事,为学生树立榜样,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要从小学会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学习,知道看似不起眼的小节问题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公共参与素养,所以我们要时刻注重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公共生活,赢得他人的尊重。

活动四:遵守新规《条例》 争做文明市民

文明有礼不仅展示了个人形象,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由书中情境“小刚的不文明行为会造成哪些影响?”的提问,激发学生的讨论和反思,从而知道在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言行都是不管不顾,心中没有他人意识的体现。这样的行为对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极为不利,必须加以纠正。

为了加快和谐文明社会的建设,各个乡村和城市都制定了文明新规。以《北京市文明促进条例》为例,各省市以立法的形式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同时以惩戒的方式引导人们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为提升国民素质,各级政府不断发力。

设计意图:自律加他律的方式对规范公民文明行为起到了正面促进作用。友善相待、文明有礼不仅是人与人相处的法则,也是公共教养的体现。

道德与法治教案例5

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正在开展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司法行政系统干部职工、法律服务工作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工作目标

教育治理活动要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重点在同人民群众生活关联度高、社会关心关注度高的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律师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医患纠纷调解处置中心等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服务行业窗口单位进行,主要解决个别工作人员、从业人员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问题。要结合“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和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加强道德教育,规范干部职工、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言行,引导大家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坚持做到诚实守信、敬业奉献、谦恭有礼、文明友善、遵守秩序。

实施步骤

道德与法治教案例6

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

2、行为与习惯:(1)通过活动,了解学校的规则和纪律,并能够自觉遵守。(2)懂得尊重学校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

3、知识与技能:熟悉校园环境,理解校园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设施,能利用这些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4、过程与方法: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水平及表达水平。

教学重点

全面理解校园,知道各个教学楼的位置、识别各个专业教室的名称和具体位置,理解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设施的具体方位。

教学难点

能够识别、分辨、独立确认各个学校设施所在位置。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做4面小组的队旗,分别标上4个小组的序号。

2、编排好参观路线,课前与医务室、传达室、图书室、校长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协调好参观时间。

3、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播放《可爱的家》的MV)师述: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在这个家庭里,有爸爸、有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哪个小朋友愿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啊?

2、学生交流

3、听了小朋友们的介绍,老师觉得每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关心我们,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就是希望我们能快乐地成长,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来到乘航小学这个大家庭,以后大家将在这个大家庭里学习、生活,那么你们对于我们的这个大家庭了解多少呢?(多媒体出示校园的大照片)

2、你们理解这是什么地方吗?(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3、你们觉得我们的校园怎么样啊?(学生交流)

4、其实啊,在我们的校园里还有很多有很多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做一回小小探密家,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去探密,看看哪个小组收获最最多!【设计思路:采用探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奋点被提起来了。】

(二)校园探密。

1、准备阶段

(1)(多媒体出示:校园探密)小朋友,我们马上就要出发了,不过我们全班这么多小朋友,如果每个小朋友都往不同的地方去,那

校园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多媒体出示小朋友分散奔向校园各个角落乱糟糟的图片)

(2)谁来说说这样去探密好吗?(学生交流)

(3)过渡:是呀,这样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探密活动不但让我们的校园变得乱乱的,而且还会影响其他班级的同学的学习,这多不好呀,看来在出发前,还需要大家出出点子,让这次探密活动有秩序地实行,聪明的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能够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4)学生分组讨论

(5)学生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多媒体相机出示:a、分小组,由小组长带领探密

b、定路线,按路线实行活动

c、不喧哗,不吵闹,有事要报告

(6)小朋友们提出的这些建议可真不错,老师给大家提供了四条路线,接下来,请每个小组选出你们的小组长,代表你们那组来抽一条参观的线路。

(7)学生讨论,选出小组长,小组长上台抽签【设计思路: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熟悉校园环境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做好严密的安排,如课前与医务室、传达室、图书室、校长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协调好参观时间,指导学生有秩序地参观校园,做到讲文明、有礼貌,有利于学生初步理解

校园。】

(二)活动阶段

过渡: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出发吧,看看哪一个小组把这次探密任务完成得。

(1)各小组按路线开始探密(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校园中不同的场所,了解其不同的用途。请相关部门(如医务室、图书室等)的工作人员介绍相关设施应如何使用。)

(2)指导学生按一定的路线回到教室。

(三)小结:小小探密员们,今天你们对我们的校园有新的发现了吗?老师可想知道大家探密的情况了,不如在小组中把你们的发现和你们的好朋友交流交流,到下一堂课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好吗?【设计思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学生的活动保持安全、有序。保证学生有所收获。】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课的一开始,播放《可爱的家》的MV,先从学生自己的家开始说起,由“小家”引出“大家”,为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树立主人翁精神奠下结实的基础,有了前面的情感铺垫,接下来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校园的图片,让学生来猜一猜,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参观校园的愿望。接下来是准备参观,为了让学生能够有序地实行活动,达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发现和收获,在课件里出示校园里学生到处奔走、乱糟糟的图片,让学生从反面得到教育,这样无秩序的奔走是没有效果的,从而引导学生知道该怎样有秩序地活动,根据

学生的讨论,课件相机出示适当的做法,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和建议

本课时主要是以学生参观校园为主,旨在让学生参与感兴趣的活动,凸显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并通过参观活动,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与设施。在设计这个教学过程时,我先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家,然后引导学生知道学校是我们的“大家”为接下来认真参观校园奠定情感基础。在组织参观校园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都是刚入学的新生,对于他们来说,熟悉校园环境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参观前,教师应该作好充分的准备,如确定路线;分好小组;参观时教学学生做到讲文明、懂礼貌,不影响他人学习;设计好探究的问题,如,这是什么教室(什么场所?有什么作用?什么时候能够进人?这里的负责老师是谁?)尽量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为以后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打下基础。同时还要请相关老师做好一些场所的解说工作,便于学生深入理解我们的校园。让这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写好校园各处名称、地点的纸条

二、教学过程

(一)“小小探密员”汇报

1、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个新朋友,他叫康康熊(多媒体出示:康康熊)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有礼貌地和康康熊打个招呼吗?

(学生和康康熊打招呼)

康康熊知道我们上一节课做了一回小小探密家,他也很想理解我们的学校,大家快在小小组里讨论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一个同学向全班小朋友来汇报,让康康熊也理解理解我们的校园,好吗?康康熊还悄悄对老师说,等一下参观得仔细、讲得好的小朋友他还要颁发“演说家”奖章呢,大家加油啊!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师生评价,颁发“演说家”奖章。【设计思路:采用大家喜欢的动画康康熊导入,学生很感兴趣,符合学生的口味。能够激发他们说话的愿望。】

(二)活动:找朋友

1、刚才听了大家的汇报交流,康康熊觉得还是不过瘾,他还想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对我们的校园熟不熟悉,和大家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啊?

2、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康康熊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游戏啊?(多媒体出示游戏规则:老师分发写有学校设施、对应楼层及作用的纸条给学生。当一个学生拿着写有设施的纸条站起来时,拿着对应位置,及作用纸条的学生也一起站起来。如:当一名学生出示“计算机房”时,那么拿着“东大楼三楼”和“上电脑课”的学生站起来,并介绍:计算机房在主楼六楼是上电脑课用的。)

3、学生游戏,相机评价【设计思路:光光让学生参观,学生也可能记不住那么多地方和设施,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当然不可能,游

戏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玩中学,也有利于学生记忆。】

(三)深化扩展,进一步了解校园各地方的作用

过渡:看了刚才大家玩的游戏,康康熊觉得我们的校园设施很齐全,为我们的学习提供很多的方便,不过我们在使用它们的时候也应该注意文明礼貌,

1、课件出示阅览室的图片

(1)瞧,我们来到了阅览室,我们要怎么做?

(2)分组讨论。

(3)学生交流:要安静,不能大声说话,拿放东西要轻……

2、课件出示喝水处的图片

(1)来到这个地方,我们要怎么样做?

(2)分组讨论:要排队喝水,要做到互相谦让

过渡:我们的校园很大很美,有很多的活动场所,不管在哪儿,我们都应该遵守纪律,这才是学校这个大家庭里的小主人。还有一个地方是我们每天都要在那儿学习的,你们知道是哪儿吗?(学生交流)【设计思路:文明礼貌教育无处不在,它渗透在生活得方方面面中。教师要抓住任何契机对学生实行教育与引导】

(三)活动:理解我们的教室

1、是呀,我们的教室是我们每天生活、学习的地方,今天呀,康康熊也想来参观我们的教室,你们愿意当个小小解说员吗?老师给大家一点提示,能够给康康熊介绍我们的教室都有哪些设施,它们又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观察一下,看哪个细心的小朋友

发现的最多,介绍得!

2、小组内讨论,然后实行汇报。【设计思路:先是理解校园,然后熟悉自己的教室,由面到点,不同层次地让学生了解校园。】

(四)模拟活动:学校的一天

过渡:快乐的小学生活开始啦,在学校的一天里,我们需要做很多事情,遇到下面的情况,你知道该怎样去做吗?(多媒体出示视频)

a.老师要在黑板上写字,却发现没有粉笔了。一位小同学说:“我去领粉笔!”

b.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把作业收上来。一位同学说“老师,我送本子去!”

c.下课了,几位小同学想玩球,一位小朋友说:“走,借球去!”

d.课间活动时,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摔伤了腿,同伴说:“赶快去包扎一下。”

1、这些任务,你们能完成吗?想一想:他们应该到哪里去?找谁?让我们来协助他们,好吗?

2、学生自愿结合成组,分别完成一项任务。(注意说话有礼貌)回来后,向大家谈谈完成任务的情况。

小结:校园是我们每天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们不但要熟悉它,更要爱护它。相信大家都能做到,对吗?【设计思路:光是让学生观察、理解,那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利用这些设施解决可能会在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这个教学设计就能让学生现学

现用。】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本课的课件制作自始至终由小朋友们喜欢的动画形象康康熊担任主角,引导学生做游戏,巩固小朋友们对校园设施的理解,然后是康康熊来教室参观,旨在在激发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介绍教室设施,让学生对教室的设施有较深的了解。康康熊是一个很可爱的形象,学生都很喜欢,在课件中以康康熊来引路,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课件出示视频,引导学生能够利用学校提供的各项设施为自己、为同学、为老师服务,比较直观,也比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和建议

1、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对前一节课学生参观了校园后的感知内化为自身的理解,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真方便,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时应避免学生乱说,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话,能从交流中真正获得对学校的理解,真正觉得自己就是学校的小主人。

第三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画纸、彩色笔

二、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争做小导游。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学生交流)

2、在我们的旅游途中,导游不但能带领我们领略各个景点优美的景色,还知道很多和景点相关的故事传说和典故,让我们来领略一下导游的风采。

3、多媒体出示导游向游客介绍景点的视频。

4、你们觉得这个导游在向大家介绍景点时语言、神态怎样?(学生交流)【设计思路:利用多媒体出示的导游向游客介绍景点的视频资料,来激发学生当小导游的愿望。为学生再度理解校园打下结实的基础。】

5、今天,老师也想请一位对学校环境比较熟悉的小朋友来当小导游,把学校介绍给大家。谁愿意?

6、同学们推荐出一名小导游

7、要做一个优秀的导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们愿意一起来为这个小导游出谋划策吗?

8、学生交流,多媒体相机出示导游要求:

(1)普通话标准,声音响亮。

(2)熟知校园环境。

(3)确定路线,能按照一定顺序领着大家参观。并说出所参观地方的作用。

9、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跟着“小导游”去参观校园吧。导游介绍校园及与学生相关的学习活动处室,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介绍

各楼层的设施。对于学生学习、生活所涉及的场所要重点指出,学生说得不完善时,老师即时补充或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设计思路:当好小导游,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要求比较高,所以在指导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周全,做到细致。要既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又要能锻炼学生的水平。虽然是推荐一名小导游,也要发挥其他小朋友的聪明才智,协助小导游圆满完成任务。】

(二)活动二,我是小画家。

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跟随小导游再次把校园参观了一遍,你们觉得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2、学生交流

3、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拿起画笔,当一回小画家吧,把你心中最美的校园画下来,等一下,我们来开一个小小画展,老师会请同学们向你的同伴介绍自己画的内容。

1、生画画,师巡回检查指导。

2、同桌小组交流所画内容。

3、小小画展,(多媒体出示个别较好的同学画的画)全班交流。【设计思路:孩子都爱画画,让他们动动手,动动脑,不但能培养画画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也在体验着校园的美,热爱校园的感情正在他们的心中萌芽。】

(三)活动三,我做校园小主人

1、在我们小朋友的画笔下,我们的校园是多美呀!不过前几天,康康熊却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多媒体出示视频)

视频1:一个小朋友在教室的外墙上乱涂乱画。

(1)老师一看就知道这个小朋友喜欢画画,不过他这样做对吗?他应该怎么做呢?(学生交流)

视频2:一个小朋友在花圃里采花。

(1)这花多漂亮呀,可它离开了绿叶,就没有生命了,这个小朋友这样做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学生交流)

视频3:上课的时候,一个小朋友用小刀在课桌上刻图案。

(1)你们说这样做,课桌疼不疼啊?如果你也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你准备怎么做呢?(学生交流)

2、作为学校的小主人,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美好呀?(学生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多媒体相机出示:

a、爱护校园里的每一草,每一木

b、勤打扫,让校园更干净、整洁

c、爱护校园里的每一样公共设施【设计思路:正面教育是一种手段,能够直观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有时,反面教育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通过反面的例子,也能让学生明白哪些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怎样做才是爱护校园。】

(四)总结: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活动和游戏,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我们的新家——乘航小学了,祝愿小朋友们能在这个大家庭里快乐地学习,健康的成长。

(播放FLASH《校园的早晨》)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本课的课件首先播放了导游介绍景点的视频,激发学生当小导游的愿望,然后相机出示当小导游的条件,协助学生当好小导游,在学生对校园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情以后,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插入一些破坏校园环境的视频,让学生从反面理解到爱护校园是我们每个小学生的责任,谁都不能破坏校园。最后让学生自己说说怎样才能让学校变得更美,根据学生的交流,课件出示相对应做法,指导学生的行为,使学生真正成为校园的小主人,最后在FLASH《校园的早晨》中结束本课。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和建议

道德与法治教案例7

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心血,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知道要与父母多沟通,学会体谅和理解父母,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特爱。

2.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体谅父母。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体谅父母。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用心想一想,爸爸妈妈每天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2.阅读课本小故事《妈妈喜欢吃鱼头》,妈妈和外婆真的爱吃鱼头吗?她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说说你的看法。

3.在你眼中父母的爱像什么?父母有做过哪些事情让你觉得他们是非常爱你的?

4.你的父母有哪些行为和做法是你不能理解的吗?你觉得这是他们不爱你的表现吗?

二、牛刀小试

1.爸爸妈妈做出香喷喷的饭菜,这是(

A.为自己

B.对家人的爱

D.不知道

答案:B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爸爸妈妈辛苦工作是对家人的爱的表现。

答案:对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我是一家人的宝贝,所以我在家里最重要。

答案:错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玩具可以乱扔,反正爸爸妈妈会整理。

答案:错

5.下面选项中哪些是父母爱我们的表现?(

A.每天为我做早餐

B.陪我运动

C.因为贪玩没完成作业,爸爸批评我

答案:ABC

6.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我们要多理解、体谅他们。

答案:对

7.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爸爸老是阻止我看电视,这是不爱我的表现。

答案:错

8.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妈妈经常耐心地教导我做家务的小技巧,这是妈妈爱我的表现。

答案:对

【学习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德与法治教案例8

不一样的你我他

设计者:

张玲燕

审核者:

执教者:张玲燕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了解自己的特点,感受到大家的不同使集体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通过探讨“怎样与‘不同’友好相处”和““不同’让生活更精彩”的活动,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和感悟。

3.通过本课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选择,培养尊重、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1)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了解自己的特点。(2)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学习难点: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想法和选择,培养尊重、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本单元引导学生从认识自己与同学的不同入手,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要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不同,与他人和谐相处,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教学重点聚焦于自我和同伴的交往上,引导学生对此深入学习,提升同伴交往经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单元目标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好儿童。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教学导入

请同学们看这两片树叶。观察一下,这两片树叶一样吗?孩子们,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树叶,也不完全相同呢!如果说班级是棵大树,那么每一位同学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同学之间有很多相同点,可又各有不同。请你们在这张心形的叶片上写上自己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装点我们的班级树。

同学们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其实,就像你们分析的一样,人与人之间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生观看,预设:不一样)

学生在心形叶片上书写自己的特点。

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各自的特点。并把叶片粘贴在班级树上。

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一)新知探究部分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找找我们的不同。

主问题1.

“我”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

学生独立思考,把想法记录在记录单上。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

(1)

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

(2)

汇总意见。组内总结方法。

(3)

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逻辑思维清晰。

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通过小游戏,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了解自己,通过比较,使学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最真实的感受。通过让学生在同一个圆上作画,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人即使是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想法,进而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选择。

主问题1预设答案

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像大家分析的一样,人与人在外表、兴趣爱好、想法观念上各不相同。

1.

观察树叶找不同。

2.

在“相同”中寻找“不同”,与同学比较分析找不同

3.

在同样的圆上作画,每个人画得却各不相同。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与“不同”友好相处

主问题2.

怎样和不同的人友好相处?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

学生独立思考,把想法记录在记录单上。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

(4)

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

(5)

汇总意见。组内总结方法。

(6)

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逻辑思维清晰。

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教会学生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引导学生与“不同”友好相处。当我们学会用理解的眼光看待别人,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我们将会交到更多的朋友。主问题2预设答案

学会和“不同

”的人交往很重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和接纳他人的“不同”。通过分工合作、互相学习、求同存异等方式与“不同”的同学友好相处。

1.

认识到想找到和自己完全相同的人交往是不现实的。

2.

和“不同”的人相处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本领。

3.

考虑解开心中的小“疙瘩”。

分享交流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不同”让生活更精彩

主问题3.

生活中充满各种“不同”,当这些“不同”和谐相处时,是什么样的情景?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

学生独立思考,把想法记录在记录单上。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

(7)

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

(8)

汇总意见。组内总结方法。

(9)

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逻辑思维清晰。

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同学们在交流探讨中明白“不同”的精彩和美丽,提高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在不同中和谐相处,让生活更加精彩才和美好。

主问题3预设答案

我们喜欢这充满不同的世界,我们愿意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让我们学会接纳不同,欣赏他人,我们的生活将会更丰富、更精彩。

欣赏教材插图,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你还能找到哪些由于“不同”给生活带来精彩的例子吗?

学生讨论,班内表达。

(二)达标检测部分

第四学程:

学习任务:知识积累,拓展延伸

主问题4.

与人交往的名人名言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

学生独立思考,把想法记录在记录单上。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

(10)

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

(11)

汇总意见。组内总结方法。

(12)

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逻辑思维清晰。

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

主问题4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好的理解自身的特点和接纳欣赏他人的“不同”,塑造更加美好、精彩的人生

主问题4预设答案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美,融会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冰心

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

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有情之过的土壤。——威尔逊

名人古今中外名言、典籍

三、教学总结

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因此对同一问题才会有许多不一样的想法,对同一件事情才会有各种不一样的做法,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尊重、理解、接纳不同,与“不同”友好相处。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更加精彩。

四、板书设计

不一样的你和我

1.找找我们的“不同”

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外表各不相同

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兴趣爱好各不相同

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想法、观念上的不同

2.

与“不同”的友好相处

学会和“不同”人交往很重要

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和接纳他人的“不同”

通过分工合作、互相学习、求同存异等方式与“不同”的同学友好相处

道德与法治教案例9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一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3、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重点

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难点

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爱我中华》

视频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

1、

民族知识知多少:

v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多少个民族?

v

我国最大的、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个民族呢?

v

除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统称为什么民族?

v

为什么把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称为“少数民族”呢?

2、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

91.5%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13.7亿。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

3、

知识拓展: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和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

4、

发现与分享:

(1)你的班级、社区或者你认识的人当中,有少数民族的吗?

(2)你知不知道少数民族都分布在哪些地区呢?

5、

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请认真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说说我国民族的分布有什么样的特点?

6、

提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7、

提问:在这样的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情况之下,各民族之间会出现怎样的一种情况呢?

8、

数据分析(课本第55页活动园):阅读资料,从数字的变化中,你有什么发现?

了解关于我国民族的基本常识。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加深对少数民族的认识。

由民族分布的特点引发学生的思考,从民族杂居的民族分布情况中联系到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9、

小发现:随着我过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促进了相互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0、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

11、

小小分享会:你还知道哪些维护民族平等、团结的措施?

【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1、阅读与理解:阅读课本第56页《茶马古道》,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茶马古道》的资料中反映文化交融的事例是什么?

(2)尝试说一则历史上或当前生活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2、说一说:各民族不仅是在生活上交往交流交融,在奠定祖国疆域、开发祖国山河和维护领土完整的事业中,各民族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你知道哪些相关的事例呢?

3、故事屋:“彝海结盟”

4、小提示:正是由于有各民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团结互助,才有今天这个伟大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密切联系,我过经济今天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5、相关链接:课本第58页。

6、小提示:在长期实践和不断交往中,各民族相互借鉴、相互欣赏、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7、活动园:下面是一一些同学查找到的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事例,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事例吗?

了解我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懂得国家的建立和建设离不开每个民族的共同努力。

课堂小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过程当中,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努力建立和建设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共同床在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我们各民族是一个共同体,谁也离不开谁。

总结提升

板书

7中华民族一家亲

道德与法治教案例10

一、运用案例教学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质量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属于教育部指定课程,是任何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婚姻观、职业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培养法制素质,促进依法治国。高专院校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是有的学校缺乏专业教师队伍,有的缺少现代教学设施,有的课时不足,有的教师教学敷衍了事,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些情况都需要改进、提高。这些状况,关系到大学生是成为国家人才,还是堕落成党国罪犯的抉择。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质量,培养大学生法制素质,关系到国运民生,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成长成才。案例教学属于重要的弥补手段。

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很重要。案例教学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教学手段。可是,即使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案例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中,有的教师随意安排教学内容,或偷工减料,或肆意拼凑教学内容。也有些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内容与主题不符合,张冠李戴,如同答非所问、指鹿为马,其实是盲人摸象,或是教师需要进修,或是教师备课不足,或是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资料。改进教学教学迫在眉睫。

案例教学资料比较缺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参考书是配套课本。但是,除此之外,没有案例教学参考书。即使在网上搜索,也难以查找合适资料。可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确实资料紧缺,研究人员极少。案例教学开拓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新途径,增加了趣味性。作为高校教师,应该自己钻研案例教学多媒体PPT课件的制作,制作出高质量、高水平、符合教学规律及适合教学学科的多媒体课件,积极进行案例教学备课,认真搞好案例教学,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运用教学案例,搞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

按照学习小组,进行案例讨论教学,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进行案例讲解,剖析案例,使大学生对道德、法制有正确的观点和认识。优选教学内容,选择最佳教学案例,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学案例应该适当、适量。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联系生活,营造学生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案例讲解,可放在某知识点讲解开头,引出要点。如,讲解第七章第一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前,可以结合维护法制,依法处决掉贪污受贿黑恶杀人的死刑犯的PPT资料,展示法制风采,强调反腐败、扫黑除恶、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案例讲解,可以放在某知识点讲解结尾,进行总结。如,在讲述第八章第三节《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后,可以举例,佘详林杀妻冤案来龙去脉,把PPT演示给学生,把网上下载的视频资料展示给大学生。刑事诉讼法既是依法打击罪犯的工具,又是依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

案例资料,也可以作为课堂讨论思考题。例如,某案例讲述“学生甲借学生证给乙,用于在校园内开店,办理中国移动开户业务。一年后,甲收到法院传票,原告(即中国移动)说他拖欠电话费7073元。甲找到乙,乙说原来是帮丙的男友办的业务,现乙、丙两人处朋友已经分手了,乙找不到其男友丙了。甲是否应承担相应民事法律违约责任呢?答案:此合同,以甲的学生证开办的,甲是合同当事人,而且甲同意将学生证借给乙、由乙开办业务,合同不存在欺诈或胁迫等情形,应有效。甲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甲让乙自己签订合同后,将合同业务转让给乙。乙又另行转让给他人的,属于合同权利、义务同时转让,虽然甲并没有实际使用此业务,也仍然应受此合同约束,且承担合同违约赔偿法律责任。甲只需向乙追究责任即可。乙承担责任后,可根据与丙及其男友之间的转让协议,向丙或其相应男友或向两人追究责任,具体是向丙追究还是向丙和其相应男友两人追究连带责任,要看当初乙和丙及其此男友之间的约定协议或合同内容。”

以实际事实为依据,以各种法律为准绳,维护法治,打击违法犯罪,保障合法权益,很重要。搞好案例教学,以案学法,是从实际出发的需要。

三、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前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也是法治知识、法律素质普及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剖析、案例讨论、案例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案例演示教学,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存储量大。多媒体形式的案例演示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必然组成部分。如果缺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学生的法制理念从何养成?依法治理国家,从何谈起?道德教育、普法教育,有利于预防犯罪、打击犯罪,有利于增强国力,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提高13亿国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如果没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则会导致社会日益腐败、日益黑暗,若长此以往,则党国难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只有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理论教学通过案例解析落到实处,才可以更好地培养一大批有道德素养与法制素养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劳凯声.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08.

[2]马卫华.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06.

道德与法治教案例11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为法治教育专册,教材中相关法律知识和行为要求距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就法律说法律,就要求说要求,课堂枯燥而低效。案例教学通过选择具有法律意义的典型生活事件进行深入解析,构建还原社会生活的教学情境,让抽象的法律知识接地气[1]。教学中引导学生针对案例质疑、判断、分析、反思,自主建构相关主题的法律知识体系[2],并内化于心,生成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结论,涵养生活智慧,形成法治意识,促进行为自律,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

一、儿童立场,涵案例以法治意蕴

小学法治教育案例的选择要力求突出儿童立场,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突出正面引领,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法治教育案例要立足儿童主体性、生活真实性、社会典型性、教学针对性,并力求语言简洁、叙述完整、条理清晰、指向明确。例如在第四单元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一课时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关于维权领域的认知情况,选择具有典型性和指导性的事例1和事例2进行了补充,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中重点讨论的议题。案例1:张彤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吕慧娴建议张彤爸爸依据《劳动法》申请劳动仲裁。对于这个案例,补充了去哪里申请劳动仲裁,以及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注意有效时间等关键要素。因为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很多人遇到类似纠纷都不知道去哪里维权,一拖再拖,一等再等,最后错过了劳动仲裁的有效期。这样的补充,有助于学生了解“劳动仲裁”这一维权方式的关键问题和核心要素。事例2:王晓蒙和妈妈在小区散步时被一条没有拴狗链的狗咬伤,吕慧娴建议他和家长依据《侵权责任法》向狗的主人索赔。这一案例牵涉到维权当中的“私力救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私了”,但是这种维权的前提是双方能达成一致意见。但是现实生活中很难有这种理性的态度和理想的方式,因此在教材所提供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生活呈现了新闻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被宠物狗咬伤后,协商不成,物业、派出所出面调解,达成协议。律师解说,如果调解不成功,可以进行诉讼。这样的案例选择,将维权的协商及调解、诉讼等方式进行生活化的呈现,帮助学生做到“一案多得”。教学中对课文中的两个案例进行补充和完善是基于儿童的认知基础和现实困惑,只有选择恰当、针对性强、完整的案例,才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为后面的教学展开奠定基础。

二、厘清脉络,定案例之使用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