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核心技术论文

核心技术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02 22:50:59

核心技术论文

核心技术论文例1

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是在传统监测监控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无线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测控系统。

一般而言,现有的无线远程监控系统,大都符合“控制中心—监测站”的构建模式。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运作的核心,负责收集各监测站上传的监测信息,发送各种操作命令以控制监测站的行业。监测站被布放于远离控制中心的各监测点处,负责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响应控制中心发出的控制命令。控制中心可用普通微机、工作站或工控机实现,软件开发可靠基于现有的Windows或Unix操作系统。监测站的设计实现可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和应用环境,采用特定的技术形式,比如单片机、DSP或者IntelX86系列的微处理器等。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的组网方式也很灵活,可利用现有的无线通信网,如GSM/GPRS网络,CDMA移动网络等,也可单独搭建专门的无线局域网。下面系统地讨论无线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开发时涉及到的一些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监测站的设计开发、无线网络的组建和控制中心的软件设计。

1监测站的设计实现

监测站的设计与实现是整个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研制开发的重点,监测站对信息数据处理的能力和精度将影响整个系统的最终性能。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监测站的设计是工作量最大、所需时间最长的一部分。监测站处于工作现场,只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控制,任务相对单一、固定,无须用詙大的台式机来完成;考虑到节能和布放方便,监测站多为嵌入式系统。根据整个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和对数据处理与对传感器控制能力的要求,监测站设计的复杂程度和采用的具体技术是不一样的。

1.1基于单片机的设计实现方式

采用单片机是大多数嵌入式系统设计时的首选方案。由于在片上集成有丰富的外设,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单片机天生就是为嵌放式系统度身定做的,在嵌入式市场上占据了最大的份额。

基于单片机的设计方案一般适用于对数据处理要求不高,运算量不大的远程监控系统。根据需要,单片机可以选用较为低端的4位机或8位机,如8051等,也可选用功能较强的专用芯片,如MSP430FE42X系列。单片机主要用于监测站端的系统控制。片外存储器一般为RAM、EEPROM和Flash等存储器;I/O设备一般为键盘、LCD等供设计调试用的人机交互接口;传感器一般为话筒、摄像头、扬声器和伺服马达一类的设备。无线通信接口实现相对较为复杂。编解码器是可取舍的,对于低速率数据一般没有必要。根据系统的处理任务和信息的类别,编解码器可选用不同的芯生,如CMX639(用于音频)或LD9320等,也可用编程逻辑器件实现。监测站软件可直接通过C或汇编语言实现,也可在实时操作系统上开发应用软件。对于低档的4位或8位单片机,控制能力较低,系统简单,一般采用直接编写控制程序的方法。对于功能较强大,各设备间交互复杂的系统而言,大多数是利用操作系统来进行任务管理、设备交互,应用软件只是完成上层的数据处理等工作。

1.2基于DSP的设计实现方式

众所周知,DSP的数字处理方面能力较强,技术已经很成熟,能处理各种运算的通用、专用芯片也很多。以DSP为核心设计开发的监测站,可以完成高速率数据处理,保证系统实时性方面的要求。

这类设计方案一般适用于数据处理运算量比较大,实时性要求高而对控制能力要求相对较低的监控系统。与以单片机为基础的监控系统不同的是,DSP除了作控制器以外,还可兼作数据计算、编/解码之用。对于较复杂的编/解码以及压缩解压运算(比如对图像视频数据的处理等)是否仍由DSP完成,须综合考虑。若DSP在系统控制和实现传输协议方面负担太重,则这部分运算需要由专门的处理芯片完成;若系统控制和传输协议较简单,或根本没有到上层协议栈,则这部分复杂的运算可由DSP完成。

1.3基于MCU+DSP的设计实现方式

显然,这种设计方式吸取了单片机和DSP各自的优点:单片机的特点决定其擅长于控制,DSP的内部结构保证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两者的组合可实现一些相当复杂的系统功能,但由于系统中采用了两个处理器,其间的信息交互是设计这类监测站时须着重考虑的问题。只有单片机和DSP之间较好地协同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否则,由于两者间的协调而耗费了大量资源,整体性能未必高于采用单一处理器的系统。实现单片机和DSP间通信协调的常用方法是采用双口RAM。

目前,有些DSP或单片机厂家为了扩大芯片的适用范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展,相互间容入了对方的特点,使同一芯片在数据处理和控制方面同时具有较好的性能。比如Microchip公司推出的dsPIC,使客户能方便地将单片机的功能转移到DSP上,目前推出的产品有dsPIC30FXXX系列。由于DSP和MCU两个功能模块在同一芯片内实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监测站的设计难度并节省印制板空间。这类芯片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1.4基于MPU的设计实现方式

设计嵌入式产品的另一可选方案是采用基于微处理器的设计方式。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相比,嵌入式微处理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同时,在该领域技术成熟、产品类型多、选择空间大,满足各种性能需求的处理器比较容易获得。随着采用RISC体系的高性能MPU(比如采用ARM构架的处理器芯片等)的出现,MPU在嵌入式领域中的地位经久不衰;但是,由于在设计监测站时,电路板上必须包括ROM、RAM、Flash、总线接口和各种外设等器件,系统的可靠性将有所下降,技术保密性差,实现难度也较大。

1.5实时操作系统选择和嵌入式实时软件开发

目前已有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种类繁多,软件结构各异,可适用于复杂程度不同的各种环境,包括循环查询系统、前后台系统、实时多任务系统和多处理机系统等。具体实例有VxWorks、pSOS、QNX、PalmOS、WindowsCE、lynxOS和嵌入式Linux等。选择适合监测站乃至整个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的RTOS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可能关系到整个系统研制的成败。选择过程杂而又需要耐心:要了解各RTOS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比较其间的区别,才能找到最为合适的一种。选择比较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①RTOS能否支持在项目中使用的语言和微处理器;

②RTOS能否与ICE、编译器、汇编器、连接器及源代码调制器共同工作;

③RTOS是否支持设计中要用到的服务,如消息队列、定时和信号量等;

④RTOS能否达到应用产品的性能需求,比如实时性需求;

⑤能否获得产品开发时必要的组件,比如协议栈、能信服务、实时数据库、Web服务等;

⑥RTOS是否能为公开出售的硬件提供设备驱动程序;

⑦使用RTOS是否免费;

⑧能否获得目标代码;

⑨获得的技术支持有多少;

⑩对于需要授权的RTOS,授权方式是怎样的。

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开发与传统软件的开发有许多相似之处,继承了许多传统软件的开发习惯;但由于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功能和运行环境特殊,决定其与传统软件的开发有所区别。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开发使用交叉开发方式。所谓交叉开发是指,程序代码的实现、编译和连接的环境与对其进行调试和运行的环境不同。前者基于普通微机平台,后者则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调试过程多是在有通信连接的宿主机与目标机的配合下进行的,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固化和固化测试。另外,开发过程还需要相应的开发工具,包括交叉编译器、交叉调试器和一些仿真软件。嵌入式应用系统以任务为基本执行单元,用多个并发的任务代替通用软件的多个模块,并定义了应用软件任务间的接口。由于整个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的实时性能受RTOS和应用软件的影响,所以,在软件的需求分析阶段就充分考虑其实时性要求。再加之嵌入式应用软件对稳定性、可靠性、抗干扰等性能的要求都比较严格,所以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开发难度较大。

2无线通信的设计实现

无线通信的设计相对于监测站而言较简单,有许多现有的产品和通信系统可以利用,重点只是在于从多种实现方式中作出最优的选择。

常用的实现方式有:利用现有的通信网络(GSM/GPRS、CDMA移动网等)和相应的无线通信产品;通过无线收发设备,如无线Modem,无线网桥等专门的无线局域网;利用收发集成芯片在监测站端实现电路板级与监控中心的无线通信。

2.1利用现有网络实现监测站与监控中心的无线通信

现有的通信网络较多,按业务建网是3G以前通信网络的特点,无线网络也不例外。设计无线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借用的无线网络主要有:全球数字移动电话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采用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移动网、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CDPD)系统。

GSM(GlobemSystemforMobile)是全球最主要的2G标准,能够在低服务成本、低终端成本条件下提供较高的通信质量。就其业务而言,GSM是一个能够提供多种业务的移动ISDN(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络)。

GPRS(GeneralPacketPacketRadioService)在现有的GSM网络基础上增加一些硬件设备和软件升级,形成一个新的网络逻辑实体。它以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采用IP数据网络协议,提高了现有的GSM网的数据业务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70kb/s。GPRS把分组交换技术引入现有GSM系统,使得移动通信和数据网络合二为一,具有“极速传送”、“永远在线”、“价格实惠”等特点。

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网络采用扩展频谱技术,使用多种分集接收方式,使其具有容量大、通信质量好、保密性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CDPD(CellularDigitalData)无线移动数据通信基于数字分组数据通信技术,以蜂窝移动通信为组网形式,是数据朎与移动通信的结合物。这种通信方式基于TCP/IP,系统结构为开放式,提供同层网络无缝连接和多协议网络服务。CDPD网络具有速度快、数据安全性高等特点,可与公用有线数据网络互联互通,非常适合传输实时、突发性和在线数据。

对使监控中心与监测站间的无线通信能利用现有的网络,对于特定的无线网需用相应的接入设备。这类设备市面上有现成的产品可供选择。接入GSM网络的通信模块有西门子的SIEMENSTC35i,接入GPRS可用西门子的MC35GPRS模块,接入CDMA网络的有华立H110CDMA模块和AnyDATA公司的CDMAModem(DTS-800/1800),遵循CDPD方式的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有OmniSky和NovatelMinstrel。

利用现有的网络组建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网络连接如图1所示。其中无线接入模块产品一般都提供有RS232作为外通信接口,有些天线是内置的。利用现有的网络覆盖面广和可漫游等特点,使监测站和控制中心的位置不受距离的限制;但由于利用公网,安全性会有所降低。

2.2通过专用无线收发设备建立无线局域网

这种设计实现方式结构简单,且无须向网络运营商付费;利用专网,安全性高。无线传输以微波作传输媒体,根据调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扩展频谱方式和窄带调制方式两种。扩展频谱方式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高,对其它电子设备的干扰小。窄带调制方式占用频带少,频带利用率高;通常选择专用频段,需要申请;相邻频道间影响大,通信质量、通信可靠性无法保障。

采用专用无线收发设备建立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无线收发设备包括无线Modem和无线网桥等。无线Modem与监测站和控制中心之间采用RS232通信。若采用网桥为网络组建设备,网络拓扑结构将更为灵活,如图3所示。其中在无线网两端的有线网络是可取舍的,可以是以太网、令牌环网或点对点网络等本地局域网。也可以城域网,甚至是因特网,但使用公网时须考虑安全性和费用问题。

2.3利用收发集成芯片在监测站端实现的无线通信

前两种组网方式的一个特点是采用现有的网络系统和产品,无线通信部分不须专门开发,实现较为容易。但由于所购买的产品均是独立器件,使整个系统特别是监测站一端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往往在系统推广时会带来不利,且外购产品会增加系统的成本。若能将外购产品的功能与监测站集成在一起,在电路板级实现,将可以避免上述不利因素;但这会增加系统开发的难度,延长研制周期。须权衡利弊,根据项目组的开发实力和系统生命周期作最有利的选择。

采用此方法设计监测站需要实现的部分只是图1、2和3中的无线通信接口(可参看本文的网络版全文)。这部分的硬件实时框图以及处理器、存储器的关系大致如图4所示。各个子模块都有多种芯片可供选择,比如射频前端可用ML2751和RTF6900,实现调制/解调的有ML2722,扩频、解扩可用LD9002DX2和Stel-2000A等。

3控制中心的设计实现

核心技术论文例2

1.2开发学习领域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按工作步骤的实施过程展开顺序及需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到核心来开发学习领域.开发出如下学习领域,如图3所示.整个学习领域设计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网上书店》、《论坛系统》四个项目为主线,围绕着如何解决典型工作任务而展开.每个项目的开发任务中精巧的整合了抽象的开发技术,知识的应用性得到了突出,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强化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4].

1.3学习领域的课时安排考虑学习领域学时分配时,遵循的原则是,工作任务中频率高的分配学时多,难度大的分配学时多.如表1所示。在此,《使用和Ajax技术的网上书店开发》和《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Ajax的网上信息平台开发软件测试》属于难度稍大的课程,因此学时分配上是最多的.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程序素养的养成,每个学年的课时分配也是逐年递增的.

1.4学习情境设计受篇幅所限,这里仅以《使用HTML和JavaScript的动态网站开发》为例说明学习情境的划分.如表2所示,这门课程设计了5个学习情境,符合了学习情境大于3的标准,让学生在重复和比较中掌握技能.前4个情境都是页面制作,属于同一范畴,按照难度逐步递增的特点进行设置.在这四个情境中完成的页面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完全体现了网站开发的技能要求.第5个情境是一个完整网站的制作,将前四个情境的技能要点全部包含,是一个较复杂的工作过程。

1.5学习情境教学实施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的六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实施.以“学习情境1:图文并茂的简单页面制作”为例进行说明.如表3所示.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频繁互动,学生独立决策,做出计划方案并实施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计划完成后,学生要自查并互查,这也是强化技能的一种方式.学生分组完成计划,关注工作的进度,可以加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工作责任心.

核心技术论文例3

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必须要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核心竞争力的保持,提高企业竞争力,帮助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有力的地位,占据更多的市场资源,为企业创造巨额经济收益。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企业需要核心竞争力保持优势地位,而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是技术创新。因此企业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向前发展,技术创新是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的源动力,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2.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

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创新也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条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速度的加快,企业要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与特征,科学合理调整自我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培育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一旦丧失核心竞争力,就会面临巨大的损失,甚至有可能让企业倒闭。

3.技术创新使企业成本降低,收益放大

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升企业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让企业处于市场中的优势地位。技术创新是企业对现有的各种资源、生产条件、组织架构与经营管理进行重新整合的一个过程,其目的是建立高效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技术创新需要投入一定的研究与开发成本,在产品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技术创新是企业运用新技术实现规模经济性、增加经济收益的主要途径,技术创新的投入成本较低,常常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分析

1.企业战略实施的方向

企业通过对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形势的分析,进行专注与持续性的技术创新成本投入,集中一切资源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了使企业可以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满足市场发展要求,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成本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内在实力。例如美国SPACE-X公司,前期以发展信息化技术为主,在发现新的市场商机后就投入全部精力与成本到民用航天租赁领域,经过5年多时间的科技攻关终于成功发射卫星升入太空,并取得了与美国宇航局NASA的价值20亿美金的太空卫星委托服务垄断权,随后的几年时间SPACE-X的总裁埃隆马斯克又将技术创新的拓展延伸至电动汽车领域,独创特斯拉品牌,开辟了全新的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这都归功于SPACE-X公司不断的技术创新,才培育了SPACE-X公司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保持优势地位。

2.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加强组织内部管理体系的协调性,稳定性

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内部的各部门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配合能力逐步加强,在解决问题的效率上变得更有效。组织管理体系建设的完善,帮助企业可以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在技术创新中可以协同工作,形成整体优势,提升技术创新的成功概率,降低风险。企业要让每一个员工深刻认识核心竞争力的内容,要定期开展核心竞争力评价会,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均衡发展。

核心技术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我国的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经过20年发展逐渐稳定、成熟,为了全面了解几十年以来电子档案保护技术领域的研究情况,笔者对1994-2013年间发表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上的有关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期对我国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现状有一宏观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考。

一、数据来源

电子档案保护技术学是探索数字信息的完整,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段和法规体系的学科,其目的是保持数字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长期可读性。某学科(或专业、或专题)的核心期刊,是指该学科所涉及的期刊中,刊载论文较多(信息量较大的),论文学术水平较高的,并能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本学科前沿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较受学科读者重视的期刊。对于整个期刊出版业来说,核心期刊具有示范作用。研究核心期刊对于发展科学事业、推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1994-2013年间发表在中国知网中文核心期刊,按核心期刊表分类的中文核心期刊涉及到档案事业类的有9种核心期刊,即《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兰台世界》、《山西档案》、《档案管理》、《中国档案》、《北京档案》、《档案与建设》、《浙江档案》;以及涉及到非档案事业类的其他10种核心期刊,即《档案》、《湖北档案》、《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农机化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水利水电技术》、《思想战线》、《四川档案》、《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中国市场》上的有关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借助电子查询,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以主题为检索方式,以“电子档案”、“保护”、“修复”为主要检索词,精确匹配,统计了1994-2013年中国知网的19种核心刊物上的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这些论文是本文分析的依据。近二十年来,中国知网19种核心期刊共发表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学术论文108篇。

二、统计分析

1.研究发展历程分析

1994-2013年20年期间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的逐年统计结果表明,年度论文数有较大的波动,见图1。波动曲线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表明了这一阶段我国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1]。

第一阶段:从1994到1996年,电子档案保护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酝酿和产生,是学科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除《湖北档案》外,其它核心期刊尚未涉及电子档案保护或者电子档案修复相关研究,包括电子档案保护技术在内的档案保护技术研究队伍也很小,因此,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为数不多。

第二阶段:从1997年至2002年。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在经过90年代中的低谷期后,步入了平稳发展阶段。图1表明,自1997年始,相关核心期刊刊载的电子档案保护技术论文持续增多,在这一阶段,年均3.5篇。这表明,1997年后的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已明显超过90年代中的研究力度,呈现出一种平稳的发展态势。

第三阶段:从2003年初到2013年底,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在第二阶段的研究水平的基础上发展。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并在2012年形成了一个高峰。图1的曲线表明,从2003年到2013年底,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一直持续稳定地增长,在近几年达到了顶峰。统计表明,从2003年到2013年,年均7.8篇,比前一阶段年均增加论文4.3篇,是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繁荣时期,近几年电子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达到了高潮。

2.核心作者分析

从本文统计的108篇论文的作者组成来看,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逐渐形成了一支由大学教师、档案局档案保护工作者、研究所档案科研人员等组成的研究力量。几十年以来,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之所以硕果累累,与他们的辛勤耕耘密不可分。在这个不断壮大的研究队伍中,以辽宁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为代表的学术骨干是这个队伍的核心,组成了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核心作者群。统计表明,核心作者人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论文数为2.7篇,最高达6篇。

3.来源期刊分析

由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知:

第一,在20种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中,总体看来,只有《北京档案》和《档案学通讯》两种期刊20年中刊载电子档案保护技术论文数量基本稳定,没有出现“0”发文现象。这表明,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尚未趋于常态化、理性化,也从侧面反映出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队伍的不稳定性。

第二,《兰台世界》、《档案学通讯》、《档案管理》与《档案学研究》4种期刊刊载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数量居多,这些期刊学术研究性和理论性较强,对电子档案保护技术较为关注。

第三,从年度论文数量分布来看,《档案与建设》、《兰台世界》、《农机化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山西档案》、《浙江档案》、《中国档案》自1998年以后发表数量逐渐增加,可能与这些期刊对电子档案保护类论文的重视不无关系。

第四,《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水利水电技术》、《思想战线》、《四川档案》、《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中国市场》8种期刊近二十年在电子档案保护技术发文量上均稳中有减。分析其原因,由于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探索,传统的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已经较为成熟,而数字环境下电子文件的保护研究工作对于保护技术学者来说还是个巨大挑战,处于潜心研究阶段,因此公开数量暂时略有减少[2]。

4.论文内容分析

依据搜索到的1994-2013年期间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所包含内容范围,及现有电子档案保护技术学科结构,我们把108篇论文分为九大类,按年度进行相关统计。

从研究内容来看,在1994-2013年期间,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展,不仅涉及到前人的研究、信息的安全保护措施相关内容,而且还更多关注了档案保护技术发展、电子文件的安全、长期存储、电子文件的载体、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保护的比较、数字化技术保护等问题。但是,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的研究在不同时期所体现出的侧重点有所差别,例如在2009-2013年,虽然论文发文总量有所增多,但是在电子档案长期存储方面,发文数量却减少,这体现出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内容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也从侧面折射出电子档案保护技术学是一门与社会实践相伴互动的学科[3]。

从研究类别来看,电子文件保护的综述、信息的安全保护措施、电子文件的安全和档案保护技术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是1994-2013年期间关注较多的内容。例如,电子文件保护的综述方面36篇,占到总1994-2013年期间总发文量的近33.3%,档案保护技术发展方面19篇,占1994-2013年期间总发文量的17.6%。

从研究热点看,信息的安全保护措施、电子文件的安全成为近年来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热点。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使用和保存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也成为档案保护技术的重要对象,但鉴于电子文件的安全性不足和法律地位尚待明确,电子文件的安全性保护必然成为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和电子文件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

三、总结与思考

尽管我国的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发展的头二十年内硕果累累,但是仔细分析却也仍然存在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说对国外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理论和技术的吸收不多、与国际电子档案保护界接轨缓慢、重复性研究成果较多、科学研究成果真正应用于实践的较少、专业分工程度不高、电子档案保护理论研究基础薄弱、研究深度不够等等。这是不可忽视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可以说,这些问题解决的程度直接关系到21世纪今后的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方向和发展的水平。在上述论文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未来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发展的几个方向,旨在分享、交流,共同促进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向前发展。

第一,深化现有研究。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是一个深化、持续的过程。在未来,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应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不断深化和拓展研究领域。如在电子档案制成材料耐久性上方面不断创新、研制更加有利于延长电子档案寿命的材料,针对材料性质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在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管理研究方面,更加突出非技术因素的作用。

第二,数字档案及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备份中心建设。档案数字化及数字档案的网络化应用已经成为网络时代服务的新模式,也是保护珍贵档案原件的根本措施,包括数字信息档案内容的真实可靠性保护、数字信息档案长期可存取性保护和数字信息档案载体保护三个方面。

在未来,数字化技术与存储解决方案及数字信息档案长期安全保存策略研究应从实用性、操作性角度出发,注重探索数字信息档案的长期安全保存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如以档案数字化实际业务管理系统为原型,研究档案的数字化方法与技术,提出较为通用的档案的数字化加工解决方案。

第三,电子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提高了档案工作的效率,扩大了档案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存储介质的不稳定、技术过时、黑客入侵、电脑病毒破坏等都使得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未来,应注重分析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并研究建立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如针对电子文件移交的安全应用需求,应用可信网络、数字版权保护、版式文件、全程加密、打印控制和电子印章与数字水印等技术,解决电子文件利用中的惟一性、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防扩散和防复制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周耀林.对1949~2000年我国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J].档案学研究,2002,04:33-37+43-44.

核心技术论文例5

一、数据来源

电子档案保护技术学是探索数字信息的完整,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段和法规体系的学科,其目的是保持数字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长期可读性。某学科(或专业、或专题)的核心期刊,是指该学科所涉及的期刊中,刊载论文较多(信息量较大的),论文学术水平较高的,并能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本学科前沿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较受学科读者重视的期刊。对于整个期刊出版业来说,核心期刊具有示范作用。研究核心期刊对于发展科学事业、推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1994-2013年间发表在中国知网中文核心期刊,按核心期刊表分类的中文核心期刊涉及到档案事业类的有9种核心期刊,即《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兰台世界》、《山西档案》、《档案管理》、《中国档案》、《北京档案》、《档案与建设》、《浙江档案》;以及涉及到非档案事业类的其他10种核心期刊,即《档案》、《湖北档案》、《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农机化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水利水电技术》、《思想战线》、《四川档案》、《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中国市场》上的有关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借助电子查询,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以主题为检索方式,以“电子档案”、“保护”、“修复”为主要检索词,精确匹配,统计了1994-2013年中国知网的19种核心刊物上的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这些论文是本文分析的依据。近二十年来,中国知网19种核心期刊共发表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学术论文108篇。

二、统计分析

1.研究发展历程分析

1994-2013年20年期间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的逐年统计结果表明,年度论文数有较大的波动,见图1。波动曲线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表明了这一阶段我国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1]。

第一阶段:从1994到1996年,电子档案保护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酝酿和产生,是学科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除《湖北档案》外,其它核心期刊尚未涉及电子档案保护或者电子档案修复相关研究,包括电子档案保护技术在内的档案保护技术研究队伍也很小,因此,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为数不多。

第二阶段:从1997年至2002年。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在经过90年代中的低谷期后,步入了平稳发展阶段。图1表明,自1997年始,相关核心期刊刊载的电子档案保护技术论文持续增多,在这一阶段,年均3.5篇。这表明,1997年后的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已明显超过90年代中的研究力度,呈现出一种平稳的发展态势。

第三阶段:从2003年初到2013年底,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在第二阶段的研究水平的基础上发展。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并在2012年形成了一个高峰。图1的曲线表明,从2003年到2013年底,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一直持续稳定地增长,在近几年达到了顶峰。统计表明,从2003年到2013年,年均7.8篇,比前一阶段年均增加论文4.3篇,是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繁荣时期,近几年电子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达到了高潮。

2.核心作者分析

从本文统计的108篇论文的作者组成来看,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逐渐形成了一支由大学教师、档案局档案保护工作者、研究所档案科研人员等组成的研究力量。几十年以来,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之所以硕果累累,与他们的辛勤耕耘密不可分。在这个不断壮大的研究队伍中,以辽宁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为代表的学术骨干是这个队伍的核心,组成了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核心作者群。统计表明,核心作者人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论文数为2.7篇,最高达6篇。

3.来源期刊分析

由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知:

第一,在20种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中,总体看来,只有《北京档案》和《档案学通讯》两种期刊20年中刊载电子档案保护技术论文数量基本稳定,没有出现“0”发文现象。这表明,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尚未趋于常态化、理性化,也从侧面反映出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队伍的不稳定性。

第二,《兰台世界》、《档案学通讯》、《档案管理》与《档案学研究》4种期刊刊载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数量居多,这些期刊学术研究性和理论性较强,对电子档案保护技术较为关注。

第三,从年度论文数量分布来看,《档案与建设》、《兰台世界》、《农机化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山西档案》、《浙江档案》、《中国档案》自1998年以后发表数量逐渐增加,可能与这些期刊对电子档案保护类论文的重视不无关系。

第四,《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水利水电技术》、《思想战线》、《四川档案》、《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中国市场》8种期刊近二十年在电子档案保护技术发文量上均稳中有减。分析其原因,由于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探索,传统的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已经较为成熟,而数字环境下电子文件的保护研究工作对于保护技术学者来说还是个巨大挑战,处于潜心研究阶段,因此公开数量暂时略有减少[2]。

4.论文内容分析

依据搜索到的1994-2013年期间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所包含内容范围,及现有电子档案保护技术学科结构,我们把108篇论文分为九大类,按年度进行相关统计。

从研究内容来看,在1994-2013年期间,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展,不仅涉及到前人的研究、信息的安全保护措施相关内容,而且还更多关注了档案保护技术发展、电子文件的安全、长期存储、电子文件的载体、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保护的比较、数字化技术保护等问题。但是,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的研究在不同时期所体现出的侧重点有所差别,例如在2009-2013年,虽然论文发文总量有所增多,但是在电子档案长期存储方面,发文数量却减少,这体现出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内容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也从侧面折射出电子档案保护技术学是一门与社会实践相伴互动的学科[3]。

从研究类别来看,电子文件保护的综述、信息的安全保护措施、电子文件的安全和档案保护技术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是1994-2013年期间关注较多的内容。例如,电子文件保护的综述方面36篇,占到总1994-2013年期间总发文量的近33.3%,档案保护技术发展方面19篇,占1994-2013年期间总发文量的17.6%。

从研究热点看,信息的安全保护措施、电子文件的安全成为近年来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热点。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使用和保存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也成为档案保护技术的重要对象,但鉴于电子文件的安全性不足和法律地位尚待明确,电子文件的安全性保护必然成为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和电子文件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

三、总结与思考

尽管我国的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发展的头二十年内硕果累累,但是仔细分析却也仍然存在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说对国外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理论和技术的吸收不多、与国际电子档案保护界接轨缓慢、重复性研究成果较多、科学研究成果真正应用于实践的较少、专业分工程度不高、电子档案保护理论研究基础薄弱、研究深度不够等等。这是不可忽视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可以说,这些问题解决的程度直接关系到21世纪今后的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方向和发展的水平。在上述论文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未来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发展的几个方向,旨在分享、交流,共同促进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向前发展。

第一,深化现有研究。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是一个深化、持续的过程。在未来,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应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不断深化和拓展研究领域。如在电子档案制成材料耐久性上方面不断创新、研制更加有利于延长电子档案寿命的材料,针对材料性质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在电子档案保护技术管理研究方面,更加突出非技术因素的作用。

核心技术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28-02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1990 年,英国著名学者普拉哈拉德与其学生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此后,关于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论文和文献逐年增多,从而开启了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篇章。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进展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出是基于企业能力的概念,而自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产生后,便有了对于企业能力的研究。而后,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 1925 年的著作《经济学原理》又提出了企业内部成长的思想。此后,艾迪斯·潘罗斯于 1959 年发表的《企业成长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构成企业绩效的基础,从而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自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提出以后,它就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有多位学者对于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和构成,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基于协调整合观、知识观、资源观以及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一)基于协调整合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基于协调整合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代表是普拉哈拉德与哈默,两人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为一种组织内的集团学习能力,是一种如何有效地协调企业的各自生产技能并且把多种生产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即协调技能和整合技术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应用于企业多项业务并为其带来和提供价值,且不会因为使用的增多而减少。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关键是通过持续的组织学习提升企业对其技能和技术的协调整合能力。Durand 认为,企业的能力不仅包括组织所拥有的资源、知识、技术和技能,形成企业能力的关键是资产与技能的协调配置能力。

(二)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美国的战略管理学家 D.L.Barton 是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代表人物,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思想来源于理查德森的“企业知识基础论”,而后,Barton 发展了企业知识基础论,并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它包括四个维度:技巧和知识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观系统,这四个维度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巴顿还认为,核心竞争力构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它随时间积累而不易为其他企业所模仿。因此,企业为实现持续自主创新,必须以核心竞争力的持续积累为条件。国内学者刘冀生和吴金希研究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知识管理能力,企业通过对其知识链的管理能够获得竞争优势。芮明杰和陈晓静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企业隐性知识的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关键因素。

(三)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也就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企业基础资源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产生标志是沃纳菲尔特 1984 年发表的“企业的资源基础论”一文,早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提出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由于企业资源观的研究目标也是企业如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所以也就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范畴。沃纳菲尔特认为,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荷兰学者杰恩·巴尼对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认为,企业在获取和配置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其获得高额经济回报率的可能性。企业资源具有非完全流动性,在此前提下,只有当自由具备有价值、稀缺的、不可完全模仿和不可完全替代者四个特征才能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而路径依赖性、社会模仿性和因果模糊性使得企业资源难以模仿,能够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基于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基于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核心能力由元件能力和构架能力构成,元件能力是局部能力与知识,是日常解决问题的基础,而构架能力是运用这些元件能力,以新的灵活方式把他们整合起来,发展新的构架和整合能力。拉法和佐罗研究发现,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由操作子系统、企业文化子系统和企业环境子系统组成的整体系统。

(五)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1994年,美国学者达韦尼提出了超级竞争的概念,认为随着外部环境趋于动态化和复杂化,企业无法有效地保持其竞争优势,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变革形成一系列的短暂优势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针对企业逐渐处于超级竞争环境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刚性问题,战略管理专家蒂斯、匹萨诺和苏安三人于1994在《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了《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一文,正式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动态能力也就是一种在复杂动态环境下,企业实现其核心能力更新的能力。Dosi认为,动态能力是更新企业能力的能力,其目的是研究企业如何识别市场机会,合理配置、重构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以提升企业的市场价格,动态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Catherine 和Pervaiz通过研究将企业的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重新整合、配置和制造资源与能力,以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能力,从而以适应环境变化以维持竞争优势。

(六)信息技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在世界工业的发展史上,每一次具有影响力的技术革命都能够对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发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信息技术,自从被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就开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多位学者从协调整合观、资源观和知识观等角度,进行了信息技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的研究。基于资源观的核心能力论的角度出发,有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时,就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念新等基于中国 296 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 PLS 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在动态环境下企业在信息技术资源投入基础上形成的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曹红军和王以华利用层次回归的方法,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证明了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对于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具有积极影响。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方法的动态演进

早期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案例分析的方法为主,比如,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通过对 NEC和 GTE 的企业案例的比较分析,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进行描述和诠释。除了案例分析之外,归纳与演绎方法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中也是常有的方法,Kesler通过矩阵法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描述,根据每项技能对每个产品或部件的贡献程度,可以构建技能—产品相关矩阵,在根据每个产品对各项技能的依赖程度,构建产品—技能相关矩阵。刘满凤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在建立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 10 个行业的企业竞争力构建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肖慧和包钢利用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和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指标的累积效应进行了分析。随着企业所处环境趋于动态化和演化分析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一些学者开始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演化过程研究。中国学者毛武兴等就对通信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演化分析,并对朗讯科技和华为技术的能力演化过程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范新华利用模糊层次分析的方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静态评价,并基于马尔科链模型对核心竞争力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评价。

四、结论

综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内容和结论,企业基于协同整合、知识和资源等角度进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但是,随着外部环境趋于复杂化和动态化,成为超级竞争环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刚性凸显,并且成为企业变革的障碍,使得企业无法保持竞争优势,而企业通过其动态能力的培养,能够克服其核心能力的刚性,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更新,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工具。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方法的进展,最初的研究以定性的分析为主,只能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概念进行诠释,并利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对其特征进行描述,并借助图示的方法寻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量分析也开始从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转变,包括演化分析和随机过程方法的应用。纵观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动态进展,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几个方面,包括如何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方法具体化,从战略决策层下发到部门操作层、如何克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刚性保持竞争优势以及如何基于 IT进行企业动态能力的培养实现核心竞争力的重塑。

参考文献:

[1] 王念新,仲伟俊,梅姝娥.信息技术、核心能力和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10,(1):52-64.

核心技术论文例7

(1)科技“核心期刊”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三年有效。这对所有科技期刊都是一个动态激励机制。也给科技“核心期刊”管理和评定办法的进一步改进留有一定空间。(2)严格科技“核心期刊”学科领域总量指标限制:同一学科领域最多一两种“核心期刊”,宁缺勿滥,使评定出来的“核心期刊”真正起到该学科领域的风向标作用。(3)确保学术专家对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在期刊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成立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某个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如何,一定要是科学学术专家说了算,不能由期刊管理部门独家评定。每次期刊评定,专家委员会人员应该有所调整,不能固定,以免走“后门”,以保证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

核心技术论文例8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沈阳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0411

国内刊号:21-1138/TP

邮发代号:8-10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2

期刊收录:

SA 科学文摘(英)(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核心技术论文例9

第一,端正学风,建立起突破基础理论和攻克核心技术难关的氛围和价值导向。

只有突破基础理论,才可能掌握核心技术。基础理论的突破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往往需要二三十年的持续努力才可能达成。当前学术风气浮躁、急功近利、学术腐败等问题,是不符合几十年如一日的科研规律的。我们要重视论文,也要重视实验验证。没有正确的假设,就没有正确的方向;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没有正确的思想,就没有正确的理论;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战略。

基础理论的突破和核心技术的掌握,关键靠人才。当前国家科研经费主要用于购买仪器和设备,用于人才激励的很少。软件核心技术突破和基础理论突破是需要仪器设备的,但更需要人才。只有先进设备,没有一流人才,不可能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有一流的人才,即使使用简易的设备,也可能实现核心技术和基础理论的突破,搞成“两弹一星”就是最好的例证。

国家的科研投资应该面向更长远、更基础的研究,避免与企业在短期项目上重复。短期项目往往变成争抢科研经费的根源,只覆盖了个别单位。国家投资的长远研究产出的成果应能够广泛为所有企业借用。

建立重视产生思想、产生理论的学术氛围,建立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而不是以论文数量、获奖为导向。这对于突破基础理论和掌握核心技术也是很重要的。

第二,开放是掌握核心技术和解决安全问题的必然之路。

发展和进步需要开放的技术体系和开放的环境,封闭只能越来越落后。在开放中和领先者竞争,才能提升技术能力,只有具备能力才是真正安全的。开放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实现超越。

中国的高铁突破、核电的竞争力提升,都是建立在全球开放的基础之上的。华为的进步也源自通讯产业的开放性和技术体系的开放性,没有开放就没有华为的今天。

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决定于技术能力。技术能力不强、不领先,与先进技术差距大,就无法抵御来自外部的攻击,很容易被攻破和渗透。除非建立一个完全隔离的系统,但网络和信息的价值正在于互联互通和信息流通。成为信息孤岛,也就失去了网络和信息的价值。因此,过度的自我保护、低水平国产化,并不能解决安全问题。只有追求超越,也只有实现超越和领先,突破基础理论,掌握核心技术,才有真正的安全。网络安全也不能完全靠技术,政策法规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互联网要传送正能量、主潮流、时代精神,即鼓励人们去奋斗,去创造价值。党的十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互联网逐渐回归了理性。

核心技术论文例10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渊源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它是与经济学研究和企业能力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分工的性质和程度是限制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而决定了企业规模成长的界限。大卫•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论文百事通在此基础上,192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这种知识和技能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能力。“企业内在成长论”可以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雏形。

20世纪50年代末,菲利普•塞斯内克(P•Selznick,1957年)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书中指出,一个组织的发展历史造就它具有“特殊的缺陷和能力”,并用独特的竞争力表示企业与其它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出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

1959年,潘罗斯发表其经典著作《企业增长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企业内部的资源。潘罗斯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潘罗斯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强调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是企业增长源泉的经济学家。按照她的逻辑,对生产性资源的使用产生生产,生产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又会导致管理能力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她所说的从经验中产生的知识是独特的,也即后来被概念化的独特的或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的最初理论表述。

受潘罗斯的启发,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对现代大企业诞生、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支持了能力演进的理论(Chandler,1992)。他早期在对美国组织结构演变的研究中(Chandler,1962)提出了与潘罗斯相似的分析框架。而在他后来出版的《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动力》(Chandler,1990)一书中,则使用“组织能力”这一中心概念对现代大企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指出,向管理型大企业过渡创造了组织能力的基础,由此发展起来的组织能力是企业、工业甚至国民经济持续竞争优势和持续经济扩张的动力,决定了企业和国家的兴衰。

尼尔森和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NelsonandWinter,1982)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能力和行为的演化理论。为了理解企业的知识存在于什么地方,企业的能力如何发展变化,以及企业怎样改进寻求利润的方法,他们把企业定义为一个由组织惯例所构成的层级结构(ahierarchyoforganizationalroutines)。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也称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这是一种基于技术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众多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理论。以巴顿(DorothyLeonardBarton)为代表的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以克里斯汀•奥利佛(ChristineOliver)为代表的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以库姆斯(Coombs)为代表的基于组织和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主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的管理系统、目标和价值系统、结构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以拉法(Raffa)和佐罗(Zollo)为代表的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在整个组织中,它是技术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文化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不可能在企业里分散开来加以定位。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理论尚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集体认同的分析框架,对其基本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该理论还没有形成严密的体系。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局限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全球的企业经营环境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也没有发生革命性的政治事件,行业的惯性和渐进性的管理变革应不会在短时期内使之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核心竞争力理论自身具有局限性。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隐含技术发展的线性假定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强化,能够保证企业持续地拥有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一判断显然是建立在技术的线性发展假定之上的。即认为核心技术的发展是渐进的,后面的成果是前面成果的延续和进步,不存在技术的突变和间断。但是纵观技术发展史,技术发展的总体轨迹是非线性的,线性特点仅仅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

技术的发展只是在其走向完善的过程中是线性的。而那些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其发展轨迹往往是跳跃性的和间断性的。技术发展的这一特点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所倡导的发展战略难以成立。企业依靠对现有技术上的强化和领先,并不足以保证企业一直领先,新进入某一业务领域的企业,完全有可能利用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超越产业内现有的巨人,实现超常规的跨跃式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比较竞争优势只是企业活动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竞争能力,是一种相对的、短期的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稳定性,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因而,比较竞争优势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就在其经典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对这种只重长期、轻视短期的做法给予猛烈抨击,他有一句名言:从长期看,我们都趋向死亡。纵观全球市场可以发现,许多成功企业都是在一个虚拟的长期曲线下做连续的短期最优化经营。可以说,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短期竞争。比较优势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比较优势也是竞争力》一文中指出,竞争包括“生产要素”和“比较优势”两方面的内容。竞争力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优势的展示过程,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动性日益增强,导致这些要素成本在各地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从而使得比较优势的作用更加凸显。从这种意义上讲,如果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优势,就相当于否定竞争力本身。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忽视核心能力培育的外部因素

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其它企业理论相比,更为关注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认为企业的成长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精心编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很少或几乎没有将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去寻求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外部环境似乎是已知的固定因素因而被舍弃了,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正是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力所在。

有代表性的情形通常是,信服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决策者们完全陷于“内省型”的思维模式中,完全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不是追求其他的新事物以抓住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增长机会。因为忽视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产品特征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会引导企业以“完全是理性的,且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方式自然地做出不利于企业成长的决策。实际上,核心竞争力远非仅仅是做自认为擅长的事情,而是要做消费者看重的事情。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竞争基础改变时,要保持竞争优势必然要求企业具有学习新事物的决心和能力,反之,无视外部环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影响,过分专注于组织内部的精耕细作,会形成“过剩的竞争优势”。

有学者指出,日本企业之所以竞争力衰退,并不是因为背离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倡导的原则,而是过分拘泥于这些原则。例如,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取代模拟技术,成为了核心技术,所以日本20世纪80年代在模拟技术的领先地位,丝毫无助于它在数字领域的竞争,反而起了阻碍作用,并最终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动态地审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这是企业寻求未来利润增长点的关键。

(四)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

根据该理论,核心竞争力不是指单纯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企业的生产规模,甚至不是指营销渠道、商业模式、物质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通常认为应把核心竞争力视为一种合力,它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其中有某一两项因素比较突出,它们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那么,企业该选择哪方面因素去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该理论并未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同时,是不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该理论对此也未作出回答。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中小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但是他们仍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求得了发展;它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却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独领。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时候,它没有给出可行的识别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没有对如何积累和使用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操作性的途径。概念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模糊性,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从而限制了其对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展望

(一)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无论从哪个角度界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明确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什么?从其根源着手,确定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的研究对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的认识是不明确的,对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普遍具有明显的事后追溯的特性。凯恩斯曾经说过“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消费的主体是顾客,可见顾客的需求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源泉,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以顾客为中心,通过考察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过程和环节,来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顾客价值的研究视角,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研究顾客需求、分析和评价自身的能力、确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包、选择高效迅捷的渠道传递价值包、信息的回收反馈。只有基于顾客价值,企业的思维模式才能从关注自身的“内省”型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消费需求的“外审”型,才能避免由于忽视外部因素而陷入“竞争优势过剩”的误区,也才能抓住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基于相对优势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相对优势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具有超越竞争对手且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竞争优势。基于相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有两方面特征:一是相对优势的立足点是顾客价值和市场环境,其参照系是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二是相对优势认为,有效益、有市场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所需要的竞争力,因而更加重视考察企业成本。相对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是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对自身和对手竞争优势的评估及成本考察,寻求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领域,抓住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突出环节,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和战胜竞争对手。从追求绝对优势转移到追求相对优势,企业才能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顾客,才能使核心竞争力满足企业最大化的利益要求,企业也才能够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发展和完善自己。

(三)基于量化分析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由于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所以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构建和应用,至今为止缺乏一种微观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的实证基础。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抽象的理论的研究太多,而操作层面的研究太少,造成大量企业在实践上无所适从。长久的经济绩效能够量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它是论证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可见单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何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片面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有必要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可以借鉴新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定性的同时引入定量的模型分析;同时,这种量化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开发工具提供新的思维。

(四)基于学科综合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国内有学者指出,如果对核心竞争力追根求源,就会一直追溯到能力、知识、创新、学习等心理和文化的因素,而在现有的分析框架中,这些因素是很难纳入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的,因此,在回答是什么因素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持久竞争力这个问题上,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力是有限的。

经济学的前提是理性人假设,但人在经济学上的理性主义行为是以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所观察和研究的非理为条件的,所以企业行为实际上也是有限理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企业核心理念的认识和描述,必然涉及对企业以及构成企业实体的个人实际行为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对竞争力的研究就具有超经济学的跨学科性质。因此,今后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一定会出现学科综合的趋势,会涉及到更多学科的理论,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使其他学科与经济学相融合,探寻理念、价值、文化、伦理等心理层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核心技术论文例11

二、统计源期刊遴选标准

统计源期刊的选刊标准有17项,它们是:(1)总被引频次;(2)影响因子;(3)年指标;(4)自引率;(5)他引率;(6)普赖斯指数;(7)引用半衰期;(8)被引半衰期;(9)老化系数;(10)来源文献量;(11)参考文献量;(12)平均引用率;(13)平均作者数;(14)地区分布数;(15)机构数;(16)国际论文比;(17)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是指某一刊物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总数的比值.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说明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三、统计源期刊遴选原则

(1)科技“核心期刊”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三年有效。这对所有科技期刊都是一个动态激励机制。也给科技“核心期刊”管理和评定办法的进一步改进留有一定空间。

(2)严格科技“核心期刊”学科领域总量指标限制:同一学科领域最多一两种“核心期刊”,宁缺勿滥,使评定出来的“核心期刊”真正起到该学科领域的风向标作用。

(3)确保学术专家对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在期刊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成立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某个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如何,一定要是科学学术专家说了算,不能由期刊管理部门独家评定。每次期刊评定,专家委员会人员应该有所调整,不能固定,以免走“后门”,以保证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