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01 17:04:06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例1

一.引言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印发,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新任务,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为以后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当下,核心素养引发了新一股研究热潮,不过,有关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培养途径、评价体系等,学界仍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认识。

“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①而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对学生学习成长很重要的基础学科,所以,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进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都是很重要的。本文基于国内外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大背景下,着重探讨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研究,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二.关于核心素养理论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比较丰富,理论框架也比较成熟,我国有不少研究者都介绍了国外有关核心素养的重要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核心素养模拟建构的启示。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先前所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改变五大核心素养,后又把核心素养划分为身体健康、社会和情感、文化和艺术、语言和交流、学习方法和认知、算和数学、科学和技术七个指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SeCo)项目,认为:“核心素养是指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它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总体参照框很具有代表性,是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参考依据。在这项目中,她们提出了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三个一级素养,以及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等九个二级素养。欧盟则进一步提出母语交往、外语交往、数学素养和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会学习、主动创新意识、文化意识和表达等终身学素养体系。其后,有许多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参照以上三项核心素养体系,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适合的属于自己的核心素养框架。这些都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比如,美国于2002年制订,2007年更新的《“21世纪素养”框架》,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分别是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若干要素要求。

国内一些学者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也对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提出了自己见解。比如:成尚荣教授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基础性素养,“核心”即基础,是起着奠基作用的品格和能力,决定着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他还强调了核心素养是发展的概念,既可以表述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还可以表述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褚宏启则具体描绘了21世纪核心素养所应包含的三大类素养,分别是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辛涛、姜宇、刘霞则提出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在核心素养的遴选时遵守素养可教可学、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积极意义、面向未来且注重本国文化这三个原则”②。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处于刚起步阶段,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多借鉴国外成熟研究成果的基,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背景,提出自己观点,虽然表述不同,但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核心素养主要是个体适应社会需要、获得全面发展、提高生存能力的必备素养,是满足终身学习的基本能条件,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保障。”③

三.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都告诉我们,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进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很重要,尤其在我国,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不过,具体到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相较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研究来说,是比较少的,在我国,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则更为单一,偏重理科。自《意见》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也有不多学者对语文核心素养展开了论述,主要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于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和定义的探讨;二是结合教学,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1.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

姜树华从语文能力的角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思维力、阅读力、表达力,三者之间,思维力又是核心。顾之川从宏观角度把语文核心素养分为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具体来说,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审美、人文素养等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能力,三是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四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孙双金认为核心素养一定是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可以提炼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其中人文修养的内涵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底蕴三个维度;语言能力包含说写表达的维度和听读吸收的维度,孙双金老师的分类主要依据传统的语文能力分类方法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目标的规定。也有不少学者从2011版课程标准所颁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应该是出于基础和主体地位的知识与能力。

2.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研究;另一种是基于某种教学形式的语文核心素养研究。关于第一个方面有林嵘春、刘仁增认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这四大要素,并且基于此着重分析了应该构建怎样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秦艳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出了语文助学课堂的教学主张,并分析通过三种学习方式与四种教学策略来构建语文助学课堂。还有张伟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王超群、韦冬余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这些研究多是依据学科特点从而提出语文核心养的内涵,基于此分析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语文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意义,但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较少结合实践深入展开。另一方面,丁文静、韦冬余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接受语文教育,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语文学科的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核心素养,逐步形成能促进个人终身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通过梳理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肖芸从综合性学习的角度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研究从教学实践出发,为我们如何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经验,但是只从单一的教学形式出发,难以全面把握语文核心素养。

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开展语文教学顺应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潮流,为教育改革确立新方向;同时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只浅略探讨了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基础,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3.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

4.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9).

5.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6(6).

6.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

7.辛涛,姜宇,王烨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8.刘义民.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4).

9.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10.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J].中国教育报,2015(4).

11.张贤志.核心素养研究综述[J]. 教育视界,2015(9).

12.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

1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14.姜树华.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有三[J].七彩语文,2016(4).

15.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 中学语文教学,2016(3).

16.孙双金.试谈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七彩语文,2016(5).

17.王超群,韦冬余.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3).

18.林嵘春,刘增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建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12).

19.秦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助学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15(11).

20.肖芸.基于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四川教育,2016(2).

21.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J].教学研究,2016(6).

22.张伟.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看小说教什么[J].语文建设,2016(1).

注 释

①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例2

崔允漷教授提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即让学科教育“回家”[1]。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通过对每门学科原来的“三维目标”进行重新组合与提升,明确了学科育人目标体系。这一目标体系超越了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包含教育目的、学科目标和教学目标三个层次。确定教学目标是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的第一要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以课程育人为导向、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教学评价为依据。要让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并生根发芽,让教育的“枝条”向四面八方蔓延,最终回归教育的本质,即育人。要实现这一目标,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是关键。

一、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明确规定将研究和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点。2016年9月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具体素养[2]。我国以往的教育比较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提出了“三维目标”,再后来又提出了“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到育人的转变,也是国民教育发展的必然。相辅相成的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学什么),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怎么学),即让学生明确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形成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什么),即让学生形成好学、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备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聚焦和强化,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是紧密联系的[3]。核心素养是要求和归宿,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媒介,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激励机制。“知识与能力”目标是教学的根本任务,需要通过“教学实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来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任务完成的手段,需要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能量源泉,需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积淀。三维教学目标是达到教育目的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的“四个要素”和设计依据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是学科教育回归本真的指路明灯。教学目标要体现深度学习、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凸显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落地”,达到育人的真正目的。规范的教学目标由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个要素组成[4]。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课堂活动起主导作用;行为动词必须是易实施、易检测、易表述、易理解的;行为条件是指会使学生发展成怎样的人的约束条件,是评价的参照物;表现程度是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所达到的预期效果。教师设计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的教学目标,采用删减、增设、替换、整合等方法,将教材内容重新处理,以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才能达到情由心生、情要动心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依据以下五个方面设计。第一,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设计教学目标。所有学科都有明确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这些维度是设计教学目标的根基,需要认真研读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吃透其精神,为设计教学目标做好保障。第二,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目标。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课程章节目标确定某课时的具体目标。第三,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内容以及内容的呈现形式和设置意图,挖掘教学目标。第四,依据学情、教情设计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设计学生可达到、教师可操作且易于评价的教学目标。第五,依据课程资源设计教学目标。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精挑细选,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对达到教学目标和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形式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能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设计形式都是合理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采用以下三种形式书写教学目标,能明确课堂教学的方向,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实现育人的目的:形式一: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分开设计;形式二: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整合设计;形式三: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设计[5]。以下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三节《摩擦力》为例,展示三种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形式。《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摩擦力》这一节内容的要求为:认识摩擦力,知道两种摩擦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能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6]。以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情教情和课程资源为依据,《摩擦力》这一节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书写形式一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分学科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方面书写教学目标。这种书写形式优先明确了本节课的学科核心素养,即育人目标,也能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优先性,同时为设计科学合理的三维目标提供了方向。再分层设计三维目标,学生和教师都容易接受,而且设计思路清晰,便于书写,易于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和解读。以《摩擦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为例,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分开设计的书写形式如下。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实验探究和实例分析,收集信息并分析论证,让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落地”。1.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2)理解两种摩擦力的方向并会判断;(3)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合作探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目标书写形式二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把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整合在一起,每条教学目标中既有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又有落实三维目标的要求。这种书写形式能更加清晰地反映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和相辅相成性,每条细化的教学目标中都包含四个维度,分别为学科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这种形式书写的教学目标简洁明了,便于展示,便于解读。以《摩擦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为例,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整合设计的教学目标书写形式展示如下:1.通过实验和实例分析,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升华物理观念。2.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验演示,理解摩擦力的方向并学会判断,提升科学思维,巩固科学态度与责任。3.通过实验定量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体会科学探究的态度。

(三)教学目标书写形式三

按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书写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价值观等目标。这种书写形式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设计不同维度下的三维目标,更好地体现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提炼与整合,是对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聚焦强化和升级转型。三维目标是实现核心素养的途径,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是不可分割的。以《摩擦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为例,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设计的教学目标书写形式如下:1.物理观念:能够在分析摩擦力现象的过程中建立摩擦力的概念,并认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2.科学思维:从实验现象中,用归纳思维得出摩擦力的方向以及大小的影响因素。3.科学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并综合分析信息,得出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4.科学态度与责任: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例3

一、通过课程统整,确立核心素养导向

课程统整是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概念、事物、现象等学习内容或者经验组织结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课程[1]。它不仅是一种新的概念,也是一种基于课程融合、又高于课程融合的组织形式。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虽然获得了永久性的概念,但是缺乏抽象性思维,概括能力比较低,因此可以利用课程统整,精简课程结构,减轻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1.课程统整的必要性

客观上,当今世界知识总量正呈指数型增长,知识的无限性和生命的有限性这一矛盾让我们不得不对知识进行统整;主观上,当前以学科基础和知识结构为分类的抽象宏大的课程体系不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最后,从核心素养本质来说,核心素养并非单学科素养进行简单相加积累,而是通过跨学科素养相融合来发展学生能力。

2.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统整范例

核心素养提出后,各国都试图通过统整课程来促进这一目的的达成。其中,STEAM教育是美国基于其核心素养研究(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发起的一种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等多学科融合的课程模式。新西兰课程也试图在各科之间架起桥梁,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统整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目前这两种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统整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我国在2017年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STEAM教育和我国教育发展的联系,近年来,也对课程统整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例如,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一实验小学基于“单元整合,五课渐进”的五课渐进法,通过五个循序渐进的课型(预习过关课、字词读写课、课文品读课、拓展阅读课、主题习作课)整合一个单元的教材内容来完成整个单元的教学。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后,学生成绩非但没有下降,综合能力反而得到提升,素养也得以培养,得到了教育界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3.立足我国核心素养对课程统整的建议

第一,相近相邻原则。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通过统整形成一个大的知识系统。在进行课程统整的时候,一方面要抓住学科主要特点,另一方面也要顾及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二年级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学习“尊老爱幼”时就可以和语文课上的“孔融让梨”进行课程统整。首先这两门学科都属于人文科学性质的学科,统整起来比较容易;其次,“尊老爱幼”对低年龄段的小学生具有抽象性,通过和“孔融让梨”统整后,可以借助“梨的大小”这一具体角度去理解“人文情怀”,进而实现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核心素养目标。第二,有限性原则。首先,统整课程数目的有限性。并不是将越多的课程统整成一个系统就越好,超过三科课程统整就会给学校教育秩序和任课教师带来压力,并且更多的课程挤压混合在一起,反而不利于抓住其学习“核心”。核心都已经丢失,何谈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次,统整课程上课次数的有限性。有限的合理的统整课程上课次数可以巩固学生的系统知识,提高其信息编码能力,便于内化知识;但是单一的无限制的统整课程使大量知识涌入学生头脑,会使其对所学学科重点产生疑问,臃肿多余的知识最终会降低学生的上课热情,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乐学善学”这一素养也会成为水中倒影。第三,切勿矫枉过正。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而现存的分科教学造成知识散碎,不利于学生总体发展,但是存在于世界课程史上千百年的分科课程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依然是各国主要的课程组织形式。统整课程在某种程度上能弥补分科课程的不足,但是也并不是十全十美,我们在真正的教学中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切勿买椟还珠,矫枉过正。

二、利用“互联网+”教育,创新核心素养落实载体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风起云涌,为教育教学带来诸多便捷。小学生好奇心重,对计算机新奇的人机交互极有兴趣,因此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

1.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学生“自主发展”

“互联网+”教育创新原有教育模式,使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成为现实。互联网的便捷性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从小学生自身出发,通过“一对一教学”“在家上名课”,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弥补自身短板,真正地做到了因材施教。另外,学生在使用互联网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化了解“信息意识”和学习“技术应用”这两项素养的过程。

2.个性化设计,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核心素养不只是重视知识的储量和内容,更强调知识习得过程,因此提出“学会学习”这一素养。根据斯金纳操作条件学习理论,当一个学习任务完成后,及时的检测和反馈不仅有利于对当前知识的巩固,还有利于下一步的学习。然而现实教学中很难做到这一点,要么是课堂上来不及检测,要么是“大一统”的反馈缺少针对性[2]。通过“互联网+”教育收集的基于大数据情景化的个体数据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反馈,使学习的进程和安排掌握在学生自己手里,促进了4A(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way)学习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素养的提升。

3.基于核心素养对“互联网+”教育的建议

第一,立足学生身心智力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以往教学以单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不同,“互联网+”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在贯彻核心素养的落实上更具优势。比如在上课之前,通过讲解多媒体教学工具,鼓励学生从“技术应用”这一层面去体会“互联网+”教育这种新的课堂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多方面立体的图文内容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感受到“人文积淀”和“人文情怀”,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站在一个审视者的角度,对这堂课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内容进行点评,进而培养其“审美情趣”。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一边借助互联网展示中国在全球的地理位置,一边讲解我国悠久深远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国家认同”感;继而展示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城市的分布与位置,让学生形成认知基础和“人文情怀”,然后让学生课下借助计算机绘制“家”“学校”及周边的重要建筑物,这样既巩固了课上所学的知识,又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技术应用”能力;最后让学生点评这节课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其“审美情趣”的发展。第二,支撑系统的完整性。在“互联网+”教育这种新的课程模式中落实核心素养,必须配有完整的支撑系统。基于小学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其支撑系统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说明。硬件上,需要有配套的计算机等教学辅助设施来保证“互联网+”教育的可行性,在硬件设施供给充足的情况下还应考虑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所需要的技术支持。软件上,老师的能力影响授课效果。胜任这种教学模式的老师首先必须具有精深的互联网知识,学会将互联网知识和现实课程结合;其次还需要对核心素养有深刻独到的理解,上课过程中将核心素养“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

三、改革教学方法,拓展核心素养落实途径

基于核心素养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发和实施新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本文认为,基于课堂内部的“深度教学”可以使知识更加立体丰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类、“自主发展”类核心素养;在课下通过与实践相结合,使抽象知识变得“可感知”“有温度”,提高学生“社会参与”方面的素养。

1.课上深度教学,立体呈现“文化基础”

与以往教学主要凭借螺旋式课程的累积来实现教学目标不同,深度教学不是一味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也不是将教学重点仅仅停留在符号表面,而是通过深入丰富教学层次设计,实现立体价值。通过“有限教导”“多元教导”“情感教学”“全景立场”让小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更加自主愉快地学习,获得积极的、有关核心素养的情感体验,形成自我认知。

2.课下实践互补,多面丰富“社会参与”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例4

核心素养为什么这么火?除了“核心素养”代表了中国教育改革未来的走向,不得不提及的一点是,无论是学术界、学校层面,甚至行政方面,对于如何落实核心素养都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迫切需要学术研讨、借鉴引导和实践创生。

从素质教育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教育进入3.0时代。盘点2016年关于核心素养的论文、报告、新闻,聆听来自专家校长的声音,聚焦以下问题,希望能澄清误区,找出落实的方向,分享前沿的实践,助推核心素养从学术思辨走向行动落实。

怎么看:从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什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解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核心素养仅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难就难在要从现实意义上来理解。那么,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成为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央文件中正式使用“素质教育”概念。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构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开始,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人才培养环节的一系列变革。

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

2015年4月和2016年年初,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两次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将核心素养初稿及研究报告送教育部有关司局和单位征求意见。同时,正式征求了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并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征求各省市教育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意见。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也拉开了从文件到实施的序幕。

可见,从素质教育到课程改革,再到深化课改的核心素养,环环相扣,一脉相承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

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林崇德教授指出:“从价值定位而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研究员柳夕浪说:“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成果,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命题,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素质教育这一命题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理清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寻求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认为:“提出核心素养,是为了深化课程改革,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指出,我们的传统是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又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打个比方,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无论是素质教育、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是核心素养,无一例外都是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国家意志。所以,以一种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才可能创造核心素养的本土范式,核心素养才有落地的根与魂。

教什么: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为纲的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总体构架,提供教学的方向和内容

为了扭转分数至上、分科教育的弊端,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尚未消化落实好。这下又冒出来一个全新的概念――核心素养,怎么办?这就需要中间环节来联系核心素养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人为本体的转化。这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教学校长占德杰的一席话就很有代表性:“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对于老师们而言,这个问题如果不弄清楚的话,可能就会引起一种模糊或者说一种混乱。通过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我觉得这样一下就有抓手。”更直接的,如西安市第三中学副校长赵海娟的观点――国家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完善和修订现行的课标。这样学校和教师可以依照课标来进行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副教授认为:“当前的核心素养建构,先确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再将这些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具体化为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

《论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建构》一文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学生核心素养转化到课程标准的一个过渡环节,否则学科课程标准将‘对不上’过于上位的学生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也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文章进一步指出,“学生核心素养转化为课程标准基本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思路。”

于是,本轮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首次纳入了学科核心素养。虽然,有专家指出,从《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披露的各学科核心素养看,各学科之间的界限依旧非常分明,并没有体现出课程整合的意识;即便在同一个学科内部,“学科核心素养”也存在着交叉、重叠的现象。但是,这一步的迈出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制定方向,也给一线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照。

遗憾的是,正如专家所指,目前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定性描述性状态的,很多是基于研究者个人经验及文本研究后的理性思辨式的论证。所以这需要国家组织力量进行量化的、基于实证的研究与构建。李晓东认为,应该“寻求当下课程标准与高中学段学科核心素养的对应,深入发现和挖掘现有教学过程符合核心素养理念的内容和做法,结合现实发展的实际完善,积极探索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这也适合基础教育各个学段。

怎么教:在教育3.0版本下,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发、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学校实践需要并行

《南方周末》曾发文《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的新起点――从“屠呦呦是谁”说起》。文章从学生不认识“屠呦呦是谁”说起,说到屠呦呦求学的经历,特别是中学时期她考试分数并不高,但初显“只要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坚持下去”。 屠呦呦求学是抗日时期,国家没有精力搞教育改革,更不要提“核心素养”一说。从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方法,只要是指向人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就可以被称为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

所以,在一些纲领性文本,如学科核心素养、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尚未出台时,更需要来自一线的实践创生。为此,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提出:一是将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二是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三是课程内容及实施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

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特别谈到,“要超越‘双基’,走向素养。”他认为,“第一,转变课程知识观。课程内容不是由零散的‘知识点’或孤立的事实构成的,而是由核心观念构成。学科探究与实践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教师与学生的个人知识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第二,将知识创造过程变成教学和学习过程。我国课堂教学倘不把教学变成真实的知识创造,不让以‘问题解决教学’和‘协作教学’为核心的新教学方式成为我国课堂教学的主体,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难以落实。第三,将‘双基’优势转化为核心素养优势。我国学生‘双基’熟练本身不是缺陷,通过泯灭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创造性、以牺牲核心素养发展为代价而达成‘双基’,才是致命缺陷。”

学校可以遵循这些原则,基于自身情况,创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介绍,学校各学科都在制定学科纲要。学科纲要当中第一个板块叫学科宣言,就是讲的这个学科的价值,这个学科到底要给学生什么,培养学生什么,也就是说要解决为什么而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的问题。学校形成了六大课程体系,包括科技与创新类课程,艺术与审美类课程,人文与社会类课程,生涯教育与素质拓展类课程,国学类课程与体育与健康类课程。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动作就很大”。学校变革课程结构,由统一课程转向差异化课程,由单维课程转向立体课程,体系课程转变谱系课程。比如,小学数学变成了彩虹数学,有双基、人文、生活、活动数学。文科综合,中华文化、语文、思想品德三个学科整合。理科组合,改变学科孤立、缺乏联系的状态。学校高中阶段开设有海绵城市研究课程。学校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面向丰富多彩的生活。

当然,还有一点也是学校必须注意的,那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

尹后庆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尤其需要关注五点。一是学生的文化学习过程是智力发展和道德成长统一的过程;二是学科知识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和德性发展的智力基础;三是教学组织形式应该对学生形成合作、包容的心理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四是教学过程所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应该有利于形成创新精神和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品性;五是教师在教学中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在学校生活中体现的人生准则和处事规范应该成为学生的示范和榜样。

其实,学校面临的挑战越大,变革的空间也越大。国家督学张卓玉建议:学校需要通过研制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手册,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授课老师进行教学结构、能力结构的培训,利用好测试的指挥棒,引导一线教学。

于是,这就引出了很重要的评价标准问题。

怎么评:从结果评价走向学习过程与品质评价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然而专家们一致认为,“最难的地方是评价。如果评价体系不优化,还是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那么,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的落实还将步履维艰。”

《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综述》一文提出:为了测量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品质,传统的结构化试题已经不能满足评价的需求,甚至纸笔测验本身也不能够完全用于评价的任务。

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史宁中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要关注思维品质、考查思维过程。他指出:“2015年实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数学领域的监测标准中就提出:不要求计算速度,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达成。这些标准就体现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关注。”

《从结果评价走向核心素养评价究竟难在何处?》一文提出了多管齐下的方案:一是切实厘清中小学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其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之间的关系。二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大针对中小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专项研究,集中攻关。特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将各学段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标准及其评价工具的研制,列入国内重大、重点项目,集中全国范围的学术力量,进行聚焦式攻关。在这一方面,心理学的技术、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有较大用场。三是及时梳理国内外关于学科素养已有的评价成果,广泛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国外,PISA测试中对于数学素养、科学素养、阅读素养的成功测试,为我们开展学科核心素养测试提供了成功范例,其中的数学素养大多符合我国中小学数学实际。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例5

当前,核心素养已跃升为教育界热点,成为教育者们借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学质量评价、教师专业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那么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怎样的数学教学才能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笔者基于改革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从以下方面探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注重围绕数学学科核心概念开展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要求围绕数学学科核心概念开展教学。核心概念是构成学科骨架的、具有迁移应用价值的概念。揭示学科知识的本质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具有统整学科知识的功能。以数学核心概念统领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进行综合思维并实现学习能力迁移。因此,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学重心从注重“讲授记忆”具体事实转移到对核心概念统摄下的学科知识及结构的“深层理解迁移应用”上,以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

例如,“百分数”教学为了促进学生对“百分数”这个核心概念的深层理解,首先可以把核心概念具体化为一般概念知识,如“百分数的意义;求百分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然后,通过一系列驱动性基本问题,如“百分数有何意义?”“怎样求百分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怎样互化?”“百分数有何应用价值”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最后,围绕驱动性问题设计、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分析关于百分数的意义、特征、性质、应用等具体数学事实基础上促进对一般概念的基本理解,最终建构核心概念。

以核心概念统领,设计“具体数学事实驱动性问题理解一般概念建构核心概念”双向互补教学主线,对核心概念形成的普适性认识具有持久迁移应用价值。学生一旦建构核心概念,就可以通过核心概念迁移应用解决现实性问题,从而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核心概念教学的价值体现。

二、提供学生研究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

提供研究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对数学原理和态度的学习迁移,发展数学思维。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要求将教学重心从教师教学生转移到学生自主探究建构知识方法过程上,要求为学生探究性学习创设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适当方法解释问题,从而获取知识、领悟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并提升通过数学探究获取知识、研究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圆的周长”探究中,教师提问通常都有共同之处:先让学生猜猜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几倍?然后根据猜想设计方案测量需要的数量并进行验证,最终得到数学结论。这个过程看似注重学生有证据地猜想、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能力等探究能力培养,实质上并没有给学生质疑思考探究中可能产生的诸般问题的机会:为什么要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为什么要用周长除以直径?实验数据存在的误差是什么?”等等。不难发现学生所谓的“合作探究”只不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几个人一起操作”的大问题,是在简单重复数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而已。

显然,这样的教学不能提升学生独立建构知识思想方法体系的能力,只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不断反思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精确地测量所需的数量?为什么要用周长除以直径?为什么要进行多次测量等问题?并引导学生对现有结论进行反思和质疑:误差是哪些原因造成的?怎样减少误差?等等,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研究数学发展历史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科学态度和情感体验,教师若能借助数学发展历史挖掘知识背后的孕育发展、由潜到显的转化历程,帮助学生体验数学曲折发展史中涌现出来的伟大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则更富启迪。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向学生展现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真实历史过程,帮助学生切实体验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例如,分数教学中“小数点的由来”,教师可以呈现小数发展演变过程:1700年前我国数学家刘辉开始应用十进分数前人用低一格摆算筹的方法表示小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小数大约400年前用小圆点来分隔小数里的整数和小数部分现在的小数表示方式。给学生留下数学发展足迹,领略数学家的伟大贡献,体验前人不断继承、研究和发展数学过程中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

通过提供丰富的数学史,给看似枯燥、冷漠的数学注入充满人情味的数学家、数学故事等,带领学生领略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精神,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他们数学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四、借助原始问题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意识

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宜进行自主探究的原始的、未知的、生活的和现实的问题情境,设置待解决的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提供充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独立自主尝试用各种方法开展研究活动,从而拓宽视野,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体验数学探究乐趣和精神,培养探究能力并养成良好数学素养。

例如,教学“认识圆”后,教师提出: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追问:车轮为什么都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该装在哪里?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相关知识和方法查阅资料,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研究探讨,列举验证等,了解车轮构造原理――车轮在地面上滚动时,车轴离开地面的距离总是等于车轮半径,车子就会平稳行进,不会上下颠簸,从而有效巩固“圆”、“圆心”、“直径”、“半径”等有关圆的概念知识。

只有把学生置于真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自主探究,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知识方法,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意识和关键能力,才能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和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方式和过程,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应用,以及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及确立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钦.关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35.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例6

全国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包含了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教育者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将这项标准执行于教学中,这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就小学数学教育本身来说,构建核心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最佳的教育时间。这期间,学生多处于懵懂状态,对于数学的学习也没有正式拉开帷幕,此时正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时机,这对于孩子日后的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加强小学期间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将来的学科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核心素养理论分析与实践

俗话说,教育要从小。趁着孩子尚未养成相应的习惯,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还是较为简单的,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执行。可以说,大部分的教学实践都需要基于理论的支持,这就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管缺少哪方面都不能够将观念深入人心。只有理论没有实践,不能将理论知识合理运用;只有实践没有理论的支撑,那也是不可行的。所以,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才能让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达到一定的高度。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分析 核心素养是指个人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都具有的素养,当然也是在融入到大集体中的过程中面对的都需要遵守的素养,也就是说集体中的共同的素养,集人品、技能、价值观于一身的共同素养便是其理论根本。数学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基于数学教学的,可以说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养而准备。

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对于数学的学习,是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的。所以,数学的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甚是重要。就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来说,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中学生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题海中,根本谈不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小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最佳时期。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核心素养更有助其培养。

例如:小明同学在学习面的形状时,有圆面、方面、长方形面等,则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小明回家用卡纸剪出他所学到的知识。这样,不仅小明能够对这些知识印象深刻,又能让他发挥出他的想象力,无形中就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实践对于小学生数学教学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核心素养贯穿数学教学过程

教学的内容要“精” 对于教师来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一些有质量的知识点,教师本人就需要阅读更多的知识,从中挑选出合适的内容讲解,既要包含小学生数学所要的知识点,又要简练易懂。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将核心素养的思想深入其中,一e两得。

教学的方法要多样化 教师作为执掌课堂大权的掌权人,应该切身体会一下小学生的思想环境,然后选择适合他们方法的课堂教学方式。小学生的思想单纯又带着好奇心,总是能很快接受新知识。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极具好奇心的学科,这往往就会让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感兴趣,这样就足够了。有兴趣了,才会有更大的决心学习,学习数学的理论知识,同时培养独特思维能力,将课堂完全融入到核心素养思维氛围中。

学生学会总结和反思 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对于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反思,才能更好地进行运用,从而掌握知识要点。小学生在总结反思这些方面可以说牵涉的不多,正因为小学生现在正处于无穷渴求知识的阶段,如果加以好好引导,对于小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反思可以在实践练习中不断进行,反反复复,不仅对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熟练了,同时,大脑也在不断的高速运转中,对于数学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想必也有很大进步。不仅做到了对知识点的回顾,更是将小学数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堂联系的更紧密。这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保证高效课堂的同时,还能收获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何乐而不为呢?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育者,应该从日常生活,从每一位学生的点点滴滴做起,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小学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更有效的策略,切实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例7

一、中小W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指个体的综合素质,包括为人处世的态度、性格、知识和思想达到的境界等,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按照学科分类,分为语文素养、音乐素养、美术素养等;按照需求程度分类,分为基本素养和核心素养两类。在此两种分类标准基础上,可以得到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通过掌握学科关键知识来把握学科本质,学会学科思维和方法,在该门学科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序列和范围两个维度能得出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纵向链接中小学心理知识和技能

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不是指一些针对中小学生心理特点而具体设计的心理知识和心理技能,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是中小学心理知识和技能的上位概念。《纲要》将中小学生应掌握的心理知识归为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在学习这些心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应学会倾听、宣泄、情绪调节、换位思考等心理技能。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以心理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是两者的升华。

(二)横向聚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基本素养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很多心理素养来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发展关键期,其中本学科所固有的且最有价值的素养被称为“心理核心素养”。《纲要》明确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可以视为心理基本素养的构成,即心理保健常识的掌握,但与心理核心素养还有一定区别。某一存在物能称为核心,首先应根植于一个体系中,其次能对事物起到持续帮助作用且地位不可替代。

结合序列和范围两个维度,可以得出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以中小学各阶段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知识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心理能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心态并为后续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帮助的动态系统。从心理学科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应包括心理能力、心理品质和思维品质三大方面。

二、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构成

(一)心理能力

心理能力指学生在认知和适应两个层面所达到的水平。在认知层面,包括感觉能力、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等。适应能力包括适应自我的能力,适应他人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心理能力的水平制约着学生的行为表现,一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出乐观的心境,能有效避免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出现,从而增加积极行为出现的频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心理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学生潜藏的心理能力即心理潜能的培育不容忽视。《纲要》明确指出,开发心理潜能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育目标并不仅仅是实现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还肩负着唤醒学生心理潜能的使命,要把学生潜在的心理能力转化为显性的心理能力,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达到实现自我的个人发展目标,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心理品质

《纲要》提出“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将心理学的关注点从治病转为预防,注重个体的美德,这与《纲要》的精神相契合,并把美德分为智慧、勇气、仁慈、正义、节制与精神卓越这六种,积极心理品质是由这六种美德构成。通过幸福感、满足和希望等积极情绪的体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挖掘自身抵御心理疾病的力量,进而塑造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思维品质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例8

【关键词】小学;数学;关注;核心素养

2016年9月,教育部正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具体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要素,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这一“核心素养”的成为当前教育界讨论学习的热门话题,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讲座、讨论、观摩等活动按踵而至。由贵州省教育学会,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中心,黔西南州教育局联合举办“贵州省2017年中小学数学教育核心素养培育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在我市举办,分“高中数学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研讨会”和“小学数学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研讨会”,小学数学研讨时间为2017年4月29日~30日,研讨地点,向阳路小学(四小)民航校区。这次研讨会的宗旨,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转型和考试命题改革研究,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加明确中小学教育的具体构建方向,适应国家中小学课程建设,课标修订、高考改革等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如何认识、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如何把“核心素养”的“三大方面”、“六大要素”贯彻实施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六个关注。

(1)关注小学数学需要培养的“关键品格”与“必备能力”。“关键品格”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素养,“必备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发展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复杂的环境中能够独立生活、独立生存的能力。

(2)关注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在“学科整合”中提升学生综合性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必须注重学科整合,而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而是把学科教学在纵向横向上与其他学科合理整合起来,充分挖掘和拓展学科教学,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3)关注小学数学课程边界的拓展,建构更丰富的“创意课程”,(教学载体)作为提升核心素养的载体。课程设置是国家总体规划,统一制定课程计划,并分门别类按计划制定课程标准,再按课程标准的要求、目标、制定教材,教材决定课时目标,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载体。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目标的依据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载体,不能书上写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照本宣科,必须有所拓展,有所创意。

(4)关注师生之间“教”c“学”关系的重建,再造课堂结构,教学流程,为“教”与“学”增值。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他不是单一的活动,即课堂上老师说了算,老师一讲到底,一灌到底,生怕学生不知道,整节课都是老师在讲,不给学生讲话的时间和机会,或者不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没有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要,重新建立“教”与“学”的关系,打破以往固定、呆板的课堂结构、课堂模式,教学流程,重新再造新型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流程,那种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例题讲解、布置作业的课堂结构,课堂模式教学流程、已经跟不上课改的新要求、新理念。目前,我市正在大力开展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转型活动,其目的就是要重新建立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重新打造课堂结构、教学流程,由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转为多元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封闭转为开放;由机械转为有机;由压抑转为鲜活;由呆板转为灵活;由高结构转为低结构;由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只能起到组织、指导、引领的作用。

(5)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又有价值、有意义。

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乐学”、“厌学”、“我要学”、“要我学”,喜欢学习的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在学中玩,寻找学习的乐趣,在玩中学,学得轻松自如,并且有一定的探究精神,有渴望获得新知的需求,有主动、积极向上“我要学”的学习劲头,这部分学生成绩大多处于优秀,另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不是他们不愿意学习,而是他们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或许是因为家庭、社会等某些原因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长此以往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是老师要他们学习、家长要他们学习,没有“我要学”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愿望,对这部分学生老师要特别关注,要耐心帮助他们,教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决不因为成绩差而落下任何一个学生。

(6)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鼓励教师建构自己的微课程,把日常工作变成研究性实践,收获职业幸福。

教师的专业成长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而成长,教师的成长=学习+实践+反思,作为一名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经过不断的总结、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要树立爱岗敬业的好思想,干一行、爱一行,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寻求乐趣、获得幸福。

以上是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关注的6个问题,那么,在当前,教育部的“核心素养”的意义是什么?“核心素养”与以往我们提出的“双基”、“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又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传统的“双基”教学,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与方法的研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核心素养”的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三个不同阶段。“核心素养”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例9

顶层设计即国家政策和学校实际相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三个板块、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三个板块分别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六大学生核心素养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山东省淄博市晏婴小学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地域特点、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需求,确定了“学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三个方面:人文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一致。六大素养:爱人爱己,见贤思齐;智而善问,慧而善思;和而不同,知行合一。简言之,晏婴小学就是要培养“有爱心、善思考的个性少年”。

之所以确立这样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原因之一在于我校所在的淄博市处齐国故都,深沐古代泱泱齐风与现代开放之风的熏染,独特深厚的齐文化底蕴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养料和根基,这是地域特点的驱使。原因之二是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故步守旧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生活的需求,这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原因之三是校长要真正着眼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让每个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有了我们学校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在学生身上的问题。核心素养落地的根本途径就是课程,只有通过学生学习的课程,才能真正使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步达成。课程整合是搭建起课程与学生核心素养之间桥梁的必然选择。所谓课程整合就是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基本精神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的规划和设计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创造性实践。其实质就是让国家课程“因地(学校)制宜”“因人(师生)制宜”,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实施的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必然选择。整合后的课程改变现有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统整的现状,更具整体性、针对性、适切性和有效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自主的、有个性的发展,有效实现课程的整体育人价值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二、课程重构

近年来,晏婴小学在山东省教科院研究员张斌博士的指导下,实施基于国家标准的课程整合,对如何达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有益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整合以学生为中心,重在打通学科内和学科间的逻辑联系,把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激活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经验,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而且以标准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程度的证据,改变了原先教学的随意性,让学生的素养提升可查、可测,有据可依。

为真正搭建起课程与学生核心素养之间的桥梁,晏婴小学的课程整合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入手,逐步实施了学科内整合、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整合和超学科整合。

1.学科内整合

学科内整合强调的是在学科课程中构建起纵向和横向的联系。纵向联系是指构建起从一节课到一个单元、一个学期到整个小学段的逻辑知识体系。横向联系是指学科之间、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晏婴小学在重构课程体系上主要做了四项工作:一是对照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校本化,细化为知识层次目标,然后再把这些层次目标细化到每个年级段,形成能力目标体系。二是依据目标体系,制订质量标准体系,使目标可测可评。三是根据目标和评价,选择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实施方式,实践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让重构的课程真正落实到提升学生素养上。四是确定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尽管国家层面没有出台关于小学段的核心素养,但是在研究中我们的老师对核心素养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并依据具体的育人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学科核心素养。

2.多学科整合

目前,我国小学教育采用的都是分科教学,教师以本学科为中心,学生学到的是缺乏内在联系的、局部的、片面的知R,联想空间受到限制,并减少了本可以通过联想扩大知识的运用范围和实践机会。而多学科整合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以主题为统领,将多个学科聚合起来,彼此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效果,达到了1+1>2的目的。例如,我校教师对数学、语文、英语、体育的课程标准进行了横向比较和纵向浏览,将原本片面的知识立体化,形成了一个有活力的、融多门学科为一体的“定向越野跑”主题课程。

3,跨学科整合

跨学科整合是以概念为统领,将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进行统整,对各科的课程标准进行浏览、集合与重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深入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实现知识的真正理解与迁移。例如,我校教师设计的“小学生近视与习惯”跨学科单元研究主题对数学、科学、体育与健康、安全教育、品德与社会五个学科标准进行了集合与研究,围绕“近视”和“习惯”这两个聚合概念,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超学科整合

超学科整合是围绕学生的问题和关注点组织课程,强调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下,通过观察发现、实践体验、合作探究,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等。它没有学科边界,更加指向的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例如,我校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基于学生的需求开发了“齐地金牌小导游”主题课程,让学习跨越课堂、教室限制,直接走向了大千世界。

这四种课程整合的路径,丰富了课堂样态,改变了学习方式,让学习过程看得见,即说中学、做中学、教中学、悟中学,达到了对课程内容的深度理解,达成了自我指导与管理的学习,消除“虚学会”,实现了学生的真实性学习。

三、课程实践

晏婴小学的课程整合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入手,到以一门国家课程为主的学科内整合,一直到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整合、超学科整合,课程指向的始终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3年,晏婴小学以本校中高年级1500余名学生为样本,进行了一次“课程感兴趣程度问卷调查”。对学校现有的课程设置很感兴趣的学生占到25%,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占28%,感觉一般的学生占33%,不感兴趣的学生占14%。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例10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教育理念的提出,大家开始重视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科的核心素质是对学科内容最好的阐释,数学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受到了特别的重视,数学的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教育的价值,数学知识所思想和方法都蕴含其中,良好的数学教育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例如数学概念、数学法则、公式定律等。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以及计算、测量等基本技能,掌握方法的同时,领悟数学思想。用通融的、练习的观点整体把握数学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是将数学核心素养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一个人先天带有的能力,以及后天训练、实践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品德与观念、思想与方法等都包括在内。用不同的标准将素养分类,会得到许多不同的类别,以学科为分类标准,素养可以分为数学素养、英语素养等。核心素养不同于一般素养,这是以学生发展的需求程度划分的。数学核心素养就是这两种分类的集合,是指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核心思想和方法,并掌握数学本质。我国学术界对于数学素养尚无准确的、统一的界定。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从数学自身出发,较为综合全面的认为数学素养大体包括一下几种能力:数学的交流与表述、数学思维和推理、数学论证、建立模型、符号使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及使用辅助工具。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特征

数学核心素养体现数学学科的独特性,是构建数学教育体系的重要来源,数学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体系框架,多维度多角度的阐释数学的内容,凸显数学思维和数学建模。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多元化,具备很多不同的特征,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式,体现了数学核心素质的阶段性;在数学教学中,公式定理、运算法则等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在短时间内获得,但是数学核心素养不同,其包括数学情景、数学意义、数学建模导向等,具有抽象性。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的体现,其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的思考态度,都满足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求。数学核心素养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获得的,所以在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基础上,解读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将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融入教育与体系,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解体技巧,更好的学习数学。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小学成长和学习的关键阶段,对于学习方法的养成、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解题技巧等等都是重要的时期,也是各学科核心素质培养的基础阶段。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基于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和特征的理解,还应该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新的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方法、策略。

(一)理论联系实际

小学数学在知识点设置上相对简单,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选择学生熟悉了解的生活场景,可以创建一些情境教学法,将课本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一种数学思维。比如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可以在讲过换算规律之后,告诉学生五十元可以买苹果,但不能买汽车,五百元可以买电视,五角钱不可以等。将课本中的知识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备课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方便学生理解。再联系实际生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小学阶段抽象思维的培养,小学阶段通过抽象思维习得的是基本概念,对于一、二年纪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重点在于感悟,可以用抽象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养成数学意识。

(二)加强知识与课堂之间的联系

课堂是学习和培养核心素养的基本场所,所以要将课堂时间好好的利用起来,教师要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影响时潜移默化的,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每堂课的教学过程都可以让学生参与进去,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还可以可学到知识。要注重将统一固定的课程转化为灵活的课。同时要注意的是,小学阶段是数学的入门阶段,不管讲课内容多么自由,始终不能脱离教材,

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讲相关知识是,教师首先明确了主要知识点后,可以结合其它知识点整合讲解,在备课过程能够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在课堂上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环节,在课堂上提出有发展意义的观点,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形式趋近于应试教育,在学校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只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和做大量的练习题,从根本上忽略了对于核心素质的培养,要想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首先就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也需要对核心素养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教授学生。

(四)在教学评价中考察

在教育教学中,考核评价是很重要的环节,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考察过程中,不过分强调速度的快慢,速度的训练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忽略了思考的过程,考查内容中也要包含数学素养,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基本计算能力,空间想象力等等,尤为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设置一些相对较难的题目,不单单从结果判断答案的对与错,而是判断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向是否正确,也可以设计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引导学生用变通的思维思考问题,根据实际情景多角度思考,行程变通的思维意识,让学生积累经验,这些经验逐渐形成数学素养。

结语

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一心追求速度,数学学习是要思考的,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敢于思考,启发学生善于思考。这需要高素质的老师通过不断的摸索,找出最适合当代小学生的方法,将核心素质培养落实于课堂,通过课堂教学、考试检测、将知识点与实际理论融会贯通,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例11

以前,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近期,有了新的教育流行语“学好六大素养,走遍天下都不怕”,流行语的变化就是教育观念的变化。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它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我们小学品德学科的课程目标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脉相承,它是一个可以培养、塑造、维持的终身发展的过程。我在学科主题研究活动中,从“创设情境,品味幸福的感觉”这一角度积极落实核心素养,引领学生品味幸福,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对于品德教师而言,积极落实核心素养是个巨大挑战。首先是观念转型――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教品德学科的教师。首先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这样才会明白品德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这也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

下表呈现的就是主题研究策略方法与核心素养具体细化之间的对应关系。

下面我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世界上的国家》一课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课程教学,彰显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本课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研讨主题,通过创设媒体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让学生感受世界的广博与美好,同时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课前老师布置学生带着问题查阅搜集资料,一件商品、一张照片、一张钱币、一本书、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等都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搭建了积极思维、勇于探究的平台。这一学习过程就是“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具体细化。

本节课设计了多样的游戏,如读图识图、国旗连线、快速识记、名胜判断等,使课堂学习有了趣味性,有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还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始终保持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是乐学善学,诠释了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的内涵。

曾记得有人这样说:“教育要学生带走的不仅是书包里的东西,还有超越书本知识的人的素养。”W生重重的书包里带走的可能是教科书、学具,也可能是一本又一本的教辅用书,一张又一张的试卷,更重要的应该带走方法、能力、智慧。这些素养永远会伴随着学生,而且在伴随的过程中还会再生,这句话指明了教学的使命与目的。

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依赖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之筏,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