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3篇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3篇

时间:2023-01-11 17:18:37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摘要:历史教师不能从单一的角度来认识它、了解它,应从让学生学习知识、终身获益、健康发展的大方向上来把握,这样才能够顺利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以便找出科学的教学策略,进一步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实际教学工作,以便为学生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3篇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篇1

一、高效课堂的含义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高效课堂具体指的是花费最少的物力、时间以及精力,达到最高效的教学效果。它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在认知上,学生从完全不懂到慢慢懂得,从不怎么知道到知道许多,从基本不会到完全学会;在情感方面,学生从不热爱历史到非常热爱历史,从不喜欢历史知识到尤其喜欢历史知识,从对这门课的不感兴趣慢慢转变为对历史领域有极大的兴趣;在教学目标方面,高效课堂讲的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现课堂的三维目标。在历史课堂上,教学能否变得高效主要在于教师本身,开展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师的追求和目标。所以说,在开展教学时,一定要尊重历史学科的基本规律,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就是说,要想真正让历史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应当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

二、实施高效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贯彻落实教学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

(一)研究教材,整合资源,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众所周知,开展历史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备课,假如没有提前备好课,那么就无法上好每一堂历史课。在备课时,许多教师只是关注教材本身,他们把目光局限在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上,却没有注意到其在教学中的“面”。事实上,编写教材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教材设计时,是从整个单元整本教材来看的,所以说,教师在备课时,不能仅仅把备课的内容局限在本堂课上,而是应当从宏观的角度来备课。譬如,我曾经参加过一节研讨课———辛亥革命,在教学中要做到把握课程目标,做好全局规划,统筹安排到位。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评价,从这堂课中,教师学到了怎样摆脱以往就事论事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辛亥革命的作用、意义。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是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探究具体问题时,没有提前定性下结论,而是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历史问题。还有专家认为,整堂课的教学节奏紧凑得当,教师的引导恰到好处,课堂上的互动性极强,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有效落实了三维目标,顺利达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最后,评委们都给出了较高的分数,认为本堂课开展得十分顺利,合理整合了历史资源,是一堂高效的历史课。因此,从种种实践结果来看,教师应当在备课时,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研读新课标的要求,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以便为学生打造高效的历史课。

(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优化课堂教学

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我在暑假期间,大量观看网络上的优质课程,同时也回顾了自己在教学期间使用过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认真记录下每堂课的心得体会。在学习期间,我发现当学生在课堂上分析、探究、学习、思考、训练的同时,教师也在不断地改进、总结、提高。在历史课堂上,往往会有许多突发情况,这些都有可能会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学活动改变了以往的固有程序,可能学生突发奇想,提出一些偏题怪题,教师提前并没有准备,这就对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怎样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呢?

1.明确目标,创设教学情境

不论是在生活中、学习中,还是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目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树立教学目标,设置阶段性的教学任务,以教学目标为主要的课程导向,以此展开教学。教师应当拥有对课堂调控和掌握的能力,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并予以回复。譬如,在讲“罗斯福新政”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放映幻灯片,让学生了解大萧条时期的背景资料,然后根据课程的时代背景,明确在此背景下,美国人民生活的贫困,这样学生就能够渐渐地感受到经济危机给美国人民造成的严重危害。学生在看完图片资料,经过激烈的讨论以后,能够在脑海中构想出美国当时的场景,即许许多多的银行倒闭,千千万万的家庭家徒四壁,许多人一穷二白,进而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有效的历史教学场景,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构建情境体系。借助图片和文件参考资料,教会学生快速看图的技巧,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人们周围的建筑物、街边的店铺招牌、人们的表情、动作以及衣着等。教师可以把历史大问题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历史小问题,并且所有问题都有明确的指向,然后在讲课时循序渐进,发散学生的思维,把学生代入课堂情境中,让学生开动脑筋,认真地思考每一个小问题,积极踊跃地回答老师提出的历史问题。创设历史教学情境,能够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更为高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假如教师不知道怎样结合材料,不懂得如何讲授文本内容,不知道如何创建具体问题,也不知道怎样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素材,同时也没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那么就会导致教师把大量的资料全部堆砌到历史课堂上,造成学生思维不顺畅、逻辑不清晰、回答问题没有条理性,这样就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无法完成本课的既定教学目标和规定的教学任务。对于高中生来讲,他们的知识结构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其自身的能力和知识储备远远不够,他们往往不能全面地观察历史现象。因此,教师在创建具体的历史情境时,一定要结合当下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且要注意不要设置太大、太长的历史问题。

2.转变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时始终秉持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一方面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面,另一方面还要把该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今,有很多教师尝试在课堂上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想要让学生从被动参与课堂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极力唤醒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参与意识,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和老师的互动中来,以便彰显学生在历史课上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求历史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教师不能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应当和学生多互动,积极沟通,勤于交流,及时接受反馈,进而有效地开展历史教学。课堂是老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活跃学生的历史思维,让学生能够完完全全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十分贴合新课改的要求,并且很好地契合了新课改的精神。因此,教师应当从问题的根本上抓起,及时转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历史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新方法,开拓全新的教学思路,最终实现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在历史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形成独特的历史意识,以便达到理想的境界。

3.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在历史课堂上,教学方法会影响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用到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但是随着我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这种方法受到许多挑战和质疑。其实,使用讲授法有许多优点,例如,知识的系统性较强,信息量较大,授课对象多,授课范围广,学生能够在短短的45分钟内获得许多历史知识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行,单一的讲授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在新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型教学方法,该方法慢慢地受到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被不断地运用在历史课堂上。譬如,现在的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帮助学生重新找回话语权,于是,要求教师积极地进行小组合作教学,让教师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班内分组,每个小组都选出了组长和副组长,并且每个学生分工明确,都有各自的任务。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不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自己抛出一个问题,然后由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而是在黑板上写下几个问题,让各个小组充分探讨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尝试着把大问题拆分为一个个子问题,然后由小组里的学生自行解决小问题。学生在仔细地思考之后,在组内展开激烈的研讨,然后分享自己的结果。在本堂课的最后十分钟,教师查看每个小组完成或解决问题的情况,然后对此做出积极的反馈和评价,并且把评价结果当作每个小组的课堂表现,将成绩公示到小黑板上,对于那些表现较好的小组,教师会奖励一朵小红花。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小组和小组之间形成无形的竞争,每一个小组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回答问题。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小组能够被表扬,都想要得到那一朵小红花。这样一来,课堂氛围尤其热烈,能够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需要老师们注意的是,分组教学一定要针对各个小组的情况,分层次设计不同的任务难度,制订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规则,并将具体的规则细化、拆分,按照一定的原则挑选每个小组的组长。除此之外,当学生回答历史问题时,教师要从旁积极引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见。当深入地探究和激烈讨论结束以后,假如学生的答案和答题方向是正确的,那么老师要给予足够的鼓励,并让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但是对于学生的错误认识或不完善的认知,要及时指出并提出改进意见,然后让学生加以改正,从中总结规律,得出结论,这样能够唤起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参与热情,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及时反思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达到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师不应只看到历史课堂上的教学现状,还应当及时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针对课堂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仔细分析如何上好每一堂历史课。譬如,当讲到“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开展历史教学。在这堂课有许多实践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地掌握课堂节奏。通过仔细地分析随堂录像,我们能够发现,在课堂上,有不少教师没有及时地捕捉到课堂信息,没有对教学整体进行有效的调控,他们对课堂节奏的把握欠佳,这样就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也就实现不了本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同时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脱离了教学计划。实际上,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课堂的参与度,比如,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以及课程设计的合理性等。针对历史课堂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对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一,明确教学目标,为学生安排具体的教学实践,制订教学计划。其二,优化教学设计,为学生营造参与历史课堂的氛围,启迪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加大课堂调控力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意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和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其三,有效利用资源,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自身的语言,在讲课时要做到语言精练、准确,不啰唆。历史课堂教学不是单纯地照着课本念,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假如教师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念课本上的话,那么学生就没有足够思考的时间了,学生就没有机会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就达不到教师所期待的课堂效果了。假如教师的用语啰唆、不简洁,那么学生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走神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讲课时用语要生动、准确,要让学生感觉到课堂的快乐和轻松,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饱满的热情和激情参与课堂,自然而然就会收获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学生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主要地点是课堂,因此,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往往是复杂的,它不能轻易地用单个环节来简单地得出结论。历史教师不能从单一的角度来认识它、了解它,应从让学生学习知识、终身获益、健康发展的大方向上来把握,这样才能够顺利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以便找出科学的教学策略,进一步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实际教学工作,以便为学生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作者:邓磊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高中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篇2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历史课堂存在教学成本投入高、实际收益小等问题。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应满足减负和提质增效的要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历史综合素养。本文立足于新课改,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进行分析,在经验总结中提出策略。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应当将教育目标放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困于低效之中,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基于此种状况,高中历史教师要明确新课改要求,脱离知识目标束缚,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重新构建课堂环境,创新教学方式,以低成本教学投入获取最大教学收益,更好地在课程教学中落实新课改目标。

一、确定教学目标

历史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手段,或者构建怎样的教学环境,其目的都是为了确保教学目标实现。新课改基本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来说,构建历史高效课堂既要关注知识和能力的获得,还要做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样,历史教学效果一定会显著提升。

二、重新构建课堂环境

历史教学要确保高效率,必须确保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就需要重新构建课堂环境。传统教学效率低,最根本原因是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有问题。鉴于这个原因,构建高效课堂应对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科学定位。在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历史课堂,学生应当是主角,在自主学习和自我思考中形成空间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素养等。教师在课堂中应从讲授者和“灌输者”角色中脱离出来,给予学生最大的学习和探索空间,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不过分干预,减少讲解和分析,做好思维引导,使学生进行建构式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就具有驱动力,而且在思考和分析中容易产生共鸣,有助于形成正确“三观”。

三、应用情境法教学

高效课堂需要兴趣的支撑与加持。学生只有对历史课程有兴趣和求知欲,才能主动去学、去思考、去探究等。这样,既能高效认知,历史思维也会获得发展,同时也能在实践分析与探究中,促进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等形成,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也会随之提升。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这样,历史课堂就会图文并茂、情景交融,能使学生更好地去感悟和体会,增强对历史的认知,并能依据史料解释历史现象,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客观评价。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纪录片、相关图片、文字材料等,使学生置身于特定情景中。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使其主动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依据史事,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还可以通过讲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听故事中了解历史,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引导讨论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应始终坚持以史事为依据,结合实际问题,以其为载体,引导学生去探讨,在互动中高效完成认知和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可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让学生搜集史料,在此基础上培养其科学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回顾历史,将其带入特定历史背景中,然后采取任务驱动的方法,使其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历史解释,形成正确的认知。教师在历史课中除了抛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外,还要组织合作学习,让学生讨论、探究、反思等,在多边互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并主动分析与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会得到培养和提升。综上所述,构建高效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确定多元化目标、重新构建课堂环境、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等,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邢霞 单位:山东省东营利津县高级中学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篇3

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因为高中历史的学习大多数是需要记忆的,其内容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并且很难背诵,所以大多数学生逐渐会对历史的学习丧失兴趣。因此教师便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构建历史高效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效课堂本质的含义就是尽可能地利用课堂上的每分每秒,使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应该为构建高效课堂提出并实施有效的策略。

一、利用史料导入课堂

课堂导入环节对学生接受新知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导入环节添加一些带有趣味性的内容,史料这一内容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于是,教师便可以将丰富的史料信息通过课堂导入的方式引入课堂中,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的过程中,拥有较全面的知识基础去面对接下来的历史课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和分析教师所讲述的教材内容,合理、全面的课堂导入内容能够帮助学生达到预习的效果,使学生能够有目标、有方向地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学习,并且这种方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期待心理,使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时,能够更加专注、认真地对待教师的讲解,进而推动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在历史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

因为很多学生学习历史时,很容易便会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感,因此,教师便有必要将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历史知识内容对我们如今社会的重要影响,逐渐理解学习历史知识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使其有动力和热情主动探索和学习。例如,在高一必修一历史课本第四单元中,学生对近代史的学习有助于培养自身的爱国情怀,又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相关政策的意义。再如,讲解高二必修三历史课本第一单元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可以向学生科普生活中常常提到的论语的由来,使学生了解到学习历史的意义。教师也可以通过对比古代人和现代人不同的风俗,或是中西方历史的不同发展情况,使学生联系实际学习历史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尝试着利用多种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使学生意识到学习历史主要就是为了给现实生活提供帮助、积累经验,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这门学科。

三、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合适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学情景的引入,因此,教师为了营造出适合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课堂氛围,便可以通过对新颖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具体地了解教材内容所要表达的历史知识。将教材内容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使学生拥有更加优良的学习体验,并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创设的课堂氛围,进而能够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中。并且,这种方式还能够拓宽、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知识的广泛性、生动性。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还能够拓宽教师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因此,教师便需要在历史课堂上找到恰当的时机去进行信息技术的使用。例如,教师在讲解必修二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这节课时,可以采用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信息手段,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相融合展开讲解,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在课堂上将当时文化产物的图片向学生展示,比如,书画、戏曲艺术等方面。教师可以将有关的人物信息制作成PPT,使学生能够更加简单、直观地观察到相关内容,让学生通过这种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丰富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知识体系,

四、情景剧的排练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或趣闻故事,让学生进行情景剧的排练演出,使学生能够通过亲自表演,全身心投入对历史知识的研究和分析中,从而达到深刻理解历史知识的目的。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不同年代的文化、风俗,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讲到“辛亥革命”相关事件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对孙中山、袁世凯、林觉民等人的饰演,使学生更加了解当时的情景和人物的心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五、对课内知识进行拓展

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不应该使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教材的内容中,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丰富的了解,使学生能够构建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只有学生拥有了较为完善的知识框架,才能对历史这门学科产生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且,教材中的内容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充分、丰富的课外阅读,不断强化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所学的知识基础上,再去进行教材中内容的重新理解。在这一过程中,便会使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想,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使教师的授课内容更加丰富、全面,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历史相关的文章读物或是与历史相关的纪录片等。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微信群的建立,使学生能够更加及时地收到教师分享的内容。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的不断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不断地感受历史知识的魅力和意义。同时,反复学习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

六、结语

本文针对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包括利用史料导入课堂、在历史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合适的课堂气氛、情景剧的开展、对课内知识进行拓展这五方面,希望能够给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赵晴.高中历史课堂高效教学的实践思考[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科技·管理),2020(03).

作者:黄鸿 单位:江西省信丰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