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19 10:44:35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例1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建设,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不懈追求。

一、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概念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 , 是指辅导员通过上课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从感性层面上理解, 可以分为教学对象广 、教学内容杂 、教学安排活 、教学效果致用等四个方面。但从理性层面, 还应从拆分概念入手, 作进一步解读, 以求清晰认识。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就是指把辅导员的劳动或活动整体转变成一门课程的形式, 并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和规律加以建设。具体做到 二制六定 :编制教学大纲和教材, 确定教育对象、教育科目、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课程权重和课程进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辅导员通过上课方法实现对全体学生的有效教育、管理和服务。

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内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理念的更新,国内外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德育工作课程化、社会实践课程化、素质拓展课程化的新论断,这为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奠定了基础。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严格按照教育部等有关文件规定的辅导员工作职责,科学设计为基础指导课、专项指导课等模块。基础指导课中细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资助与服务等子课程; 专项指导课中细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共青团工作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组织建设指导等子课程,所有这些,全面涵盖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有效保证了辅导员能够集中精力做好分内工作,并有足够的时间从事本职业的各项研究,是实现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创新之举。

三、辅导员工作现状

第一,辅导员角色边缘化。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然而,辅导员像专任教师一样走上讲台,为学生授课的机会微乎其微; 与行政管理人员相比,辅导员又没有受人尊敬的地位和良好的政治前途。调查显示: 辅导员在高校教师中的总体地位不高,“有近59. 2%的教师认为,辅导员在高校教师中的总体地位很低”。 在许多人眼中,辅导员只是负责学生琐碎事务的一个勤杂工,平时多处于被遗忘的角落,连辅导员自身也越来越没有身份认同感,辅导员角色边缘化已经成为当今辅导员工作的一个主要问题。

第二,辅导员队伍流动频繁。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思想,与学生进行沟通,辅导员队伍年轻化是当今高校采取的普遍措施,许多高校招聘辅导员的条件之一便是年龄不超过30 岁。而辅导员的发展出路,便是个别人提拔发展为党政干部,大部分转为行政管理岗,极少数转为教学科研岗,这使得辅导员岗位成为一个中转流动站,辅导员队伍频繁流动.

四、实现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实施的必要性

1.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明确辅导员职业定位的现实需要。2006 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是明确辅导员职业定位的现实需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全国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状况都存在角色不清、定位不准的问题。在大部分高校中,辅导员被称为“边缘人”,他们接受学校与院系的双重领导,随时都要完成学校的各级党政管理职能部门布置的任务和本院系布置的工作事务。与专业任课教师相比,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很难有理想的价值归宿。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把辅导员开展的具体工作用课程形式进行整合,强化了辅导员的教师、干部“双重身份”,落实了辅导员教师、干部“双重待遇”,促进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成。

2.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育人的重要环节,它既包括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又涵盖大学生学习、身心、生活发展,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向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使高校辅导员面临新挑战,但是,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客观上存在的种种问题,特别是职业化素质不高的现实,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由于队伍的非专业性,很难保证工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由于角色的不确定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由于队伍的不稳定性,严重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所有这些,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大打折扣,而进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建设,借助课程和教分,像考核专业课教师那样,来考核辅导员的具体工作,有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素质,有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例2

以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印象中老师是一堂课的主导,教师引领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新课程理念改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班级中爱学习会学习的学生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可是有部分“差生”却显现出他的个体弱势,学生群体中能力差异明显加大。那么在“五严”规定的大背景下,老师如何在不多占学生上课时间的基础上能使那些“差生”不成为名副其实的差生,使那些好学生成为更优秀的人才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多进行有效性辅导的研究,从而更广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感觉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捕捉辅导对象

1.1 课堂互动中捕捉: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对于课堂教学,如果是一位富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不会以本为本,教条主义地照本宣教。教师备课,不仅是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教师备课面对的是整个班级的学生,学生知识结构掌握程度不同,能力水平有差异,理解能力不同,教师必须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知识情况,确定教学难度,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成最佳的教学目标任务。教师对课堂教学难度基准点的断定,往往是定位在中等学生基础上的,因此,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中下等学生,必然会理解不透,甚至有些问题在课堂上根本没有听懂。教师的职业需求练就了一位教师所具备的教学基本能力,就是注意分配的能力。一位成熟的教师,一定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师生交流,学生的答解情况,学生反应等,得出学生听课情况,确定需要课后辅导的学生。

1.2 作业批改中捕捉:学生作业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和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在检查和批改作业中,可以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从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去发现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对知识理解的缺陷,还会反映出学生对前面教学内容的遗忘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来掌握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知识缺陷,以及需要教师进一步加以辅导的知识点,并加以区别对待,有针对辅导。因此,作业批改是教师发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准确捕捉需要辅导的学生的重要手段。

1.3 师生交流中捕捉:教师找学生谈话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当教师在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中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时,可以找学生个别谈话。教师找学生个别谈话要有针对性,并要做好充分准备,不仅要了解该学生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也要了解该学生其它功课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态。教师主动找学生谈话态度一定要诚恳,切忌用过度严厉的语气去训斥学生,也不要过多的和学生谈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教师应该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先讲答题的思路,教师自己首先要静静的听,把握学生知识盲点,然后准确点拨学生,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这样不仅可以准确把握辅导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提问和对学习的兴趣。

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也可以用书面交流的形式。周记是教师和学生书面交流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尤其对于高中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很多同学往往和教师面对面时不愿意讲话,而在周记中,学生们会把老师当成很好的倾诉对象,不仅会真实地向老师展现思想状况,还会说出学习的烦恼,包括自己对一些课堂上听不懂的知识等。老师通过批阅周记,与其进行书面交流,就能够捕捉到更多的辅导对象,把握准确的辅导内容。当学生在周记里与老师无话不谈得时候,就会自然产生学生找老师谈话的现象,教师就能够更加准确地捕捉到辅导对象和把握辅导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在周记的批阅中采用设问、分析等和学生进行交流。

2 有效辅导的对策

2.1 加强辅导的针对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加强有效辅导,就是要使辅导具有针对性。辅导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真正解决学生学习当中的实际困惑。在以往的教学当中,一些教师不能在辅导上有效地处理学生的实际问题,辅导问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缺乏针对性,或者把辅导用来上新课,而大量的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这样造成学生练习效率不高甚至作业错误很多,为了完成任务,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而“作业”。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平时对辅导不能认真对待,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辅导无着力点,于是就过分依赖教辅资料,盲目地给学生辅导或布置练习,辅导内容缺少典型性,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一些练习缺乏典型性,重量轻质,大量的机械练习又挤占了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学生的学习负担以此被加重,学习积极性降低,影响了学习效果的提高。所以,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在平时的辅导上,教师要充分准备,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教师要精心挑选、整合辅导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按计划、分层次实施辅导,从而切实增强辅导的有效性,使辅导达到良好效果。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例3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而课后辅导是不可或缺的补充部分,趣味横生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课后辅导则会让学生在温习巩固的过程中对相应知识点有更深的认识和记忆。高中数学是难度相对比较大而且也较为枯燥、乏味的学科,而一个班的学生的数学水平通常参差不齐,针对具体情况,一定的课后辅导显得相当重要。如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取得相应的辅导教学效果,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和延伸,让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所提升,成为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关注要点。

一、正确认识高中数学课后辅导的重要性

在初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后辅导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对课内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延伸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高中阶段,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爱好兴趣、勤奋程度、对科任教师的好恶感等等,无论是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都避免不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的存在和拉大,学习成绩的层次之分很快就会让学生分流整合,尖子生会更突出,成绩中等的存在下滑的危险,成绩落后的则自信心降低。这时,课后辅导成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迎难而上的“救命稻草”,课后辅导过程也是让学生重塑学习数学信心的重要途径。高效的课后辅导,可让尖子生变得更优秀和更敏锐,也可让成绩平平甚至很差的学生有效掌握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重新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由此可知,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后辅导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二、课后辅导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和课堂上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同,课后辅导更需要针对学生的弱项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成为重中之重。对尖子生来说,这一类学生大多理解力极强,而且头脑灵活,非常自信,课堂上的知识基本可以当堂消化,针对这一类学生,首先要教导他们仔细、认真,避免因过度自信而走弯路;其次,教师要给他们一些较有难度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在独立解决问题时,开拓思维和视野,培养更加长远的数学眼光,如果教师能给予这类学生正确的指导教学,今后很可能会成为数学方面的重要人才,所以,切不可因为他们成绩已经很好了就不给予指导教学。针对中等部分的学生,一定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课后辅导教学路径,同时辅以一些新的知识点,激发他们的兴趣,可让学生在原有的成绩基础上得到有效提升。而高中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一般对数学缺少兴趣,由于基础较差,也没有自信学好这门课,上课基本听不懂,更别说消化课堂知识了。针对这一类学生,教师应该更多一些耐心和责任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辅导计划,“查漏补缺”,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出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对症下药”,采用灵活机动的方式指导学生,特别是不能一开始就给这一类学生抛出难度系数太高的辅导资料,而应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学习,让他们在微小的进步中体会到付出努力所得到的回报,然后再逐渐提高辅导难度,把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加深记忆,增强积累,培养学习数学的正面情绪,不断取得进步。高中数学辅导还应注重“勤”和“举一反三”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辅导教学方法,让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学有所得,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三、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鼓励学生持之以恒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积累进步的过程,高中数学的学习更是如此。为此,教师更应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显得格外重要,不能因为一次成功就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信心倍失,更不能因为数学成绩长期不理想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而是要正确分析自身情况,依据实际情形给自己定小目标和大目标,争取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取得进展。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所谓“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学生要坚信自己可以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并为自己定下的目标付出努力,持之以恒,不因为一朝一夕的得失而信心不稳,更不能因为一时没有成效而选择放弃。师生互相配合,共同努力,用时间证明付出总会有回报,从而更有效地提升数学成绩。

四、数学知识的辅导和心理建设的辅导共进

针对学习成绩不如意的学生,教师在辅导数学功课时,更应该仔细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将数学知识的辅导和学生心理的辅导并重,多和这类学生聊天、谈心,在心理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和辅导,疏通他们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情绪。例如,教师要多鼓励他们,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对这类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应时时提出表扬,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受关注的,也是可以得到长辈疼爱的。同时,对学生的进步方面要进行激励,包括物质奖赏、公众场合给予表扬等,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教师要多给予关心、爱心,多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他们说说心里话,在学生不抵触的情况下,聊聊他们的家庭情况,或者家访等。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最终都会换来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并化作学习的动力。教师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辅导学生,而不能把如“你这成绩今后该怎么办啊”之类的话挂在嘴边,要多相信学生,多鼓励学生,给学生信心,也给自己信心。

五、分清主次,注意课后辅导中的问题

课后辅导如此重要,并不是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居次要地位,而课后辅导才是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途径,相反,我们依旧要坚持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而课后辅导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乱了主次。在课堂上,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引导者身份,以讲授数学知识点为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高效率地讲学,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点。而课后辅导是一个巩固加深的过程,教师可帮助学生思考,让学生将课堂上的知识点细化、深化,并最终吸收为己用。教师在课后辅导时,应正确应对辅导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掌握、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将学生的弱点各个击破,对学生出现的消极情绪给予正面引导,在心灵上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从而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去。同时,在课后辅导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地和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让家长配合,不给学生太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枯燥且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让学生学好高中数学,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之外,课后辅导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教师应制订出针对不同学生的辅导方法并严格施行,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对症下药”成为有效提高高中数学课后辅导的途径。为此,教师一方面要不断研究数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中数学,督促学生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例4

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本•互动”管理模式,是在学校党政领导下,以人本管理理论与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指导,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规律,通过工作实践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与有效互动,达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目标,经过丰富实践总结出来的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管理模本及实践操作的参考形式。在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本•互动”管理模式中,“人本”是管理的核心和目标,所有管理措施与制度都要围绕“人本”这个核心;“互动”是管理的关键和动力,所有管理措施与制度都要推进“互动”的持续有效运行,最后达到“人本”发展的目的。

(二)“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特点

1.独特性与强烈的人本色彩

每一种模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模式正是依据其独特性而存在。“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独特性不仅在于它是高校诸多管理模式中独特的一种,而且在于它是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领域里的探索先行与研究成果,更在于它要求精细化管理、管理机构独立、资源交流共享等所表现出来的强烈人本色彩非常契合现代高等教育理念、高校办学特色与现代职业发展规律。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发展,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彰显,人本理念在任何一项高校管理中都得到充分体现,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不例外。作为大学教师的辅导员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稳固与发展辅导员队伍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人本•互动”管理模式以其强烈的人本色彩可以获得存在的独特性与合理性。

2.规范性与突出的主体性

模式的规范性决定它的一些基本特征在一段时间的稳定性、不变性“。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规范性在于其目标的明确性和突出的主体性“。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明确目标就是通过规范地组织管理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此模式的管理主体是辅导员群体自身,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只是承担总体领导与协调者的角色,服务主体则是大学生群体。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也称自我意识,是指能够自觉、主动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主体性越鲜明的人,对自己的行为指向、目的和方式就越明确“。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突出的主体性,能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中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还能促进大学生努力配合,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自身潜质,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快乐成才。

3.可操作性与鲜明的互动特色

模式既非理论又非实践,它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而且还依据理论指导实践。“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可操作性表现在模式构建的具体化措施上,专门机构的成立、人员的优选与精培、制度规定的细致化、组织管理的精细化、资源信息的共享化等均可具体操作与落实到位。“人本•互动”管理模式具有鲜明的互动特色,互动是该模式发展的持续动力,此互动就是辅导员工作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有效互动;互动是该模式的关键,所有可操作的制度与措施都要促进互动的持续运转,并通过互动的持续运行来达到人本的发展目标。

二、“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效能

(一)有效组织

“人本•互动”管理模式能为辅导员提供在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需要的有效组织。在“人本•互动”管理模式里,需要高校领导对加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有明确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因此它能提供有强有力的支持,包括政策制定、规章建立、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等等。“人本•互动”管理模式还要求建立辅导员教研室,辅导员教研室承担着政策落实、事务操作、人员协调、课程安排、活动策划组织、交流沟通、资源共享等组织职责。

(二)规范管理

“人本•互动”管理模式能提供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的规范管理。“人本•互动”管理模式先从根本上明确辅导员参与教学的职责,保证其教学主体地位,使全校师生对其教学性质达成共识。该管理模式强调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加强对辅导员参与教学的备课、上课和科学研究的检查与监督。“人本•互动”管理模式还注重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建立长效化机制,制定《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管理规定》作为遵照制度,成立辅导员教研室作为管理机构,承担人员选拔与培训、课程安排与教学管理、绩效考评与奖惩、协调与监督等具体精细化管理任务。另外,在此管理模式里,要求每项制度规定与程序环节等都要正常运转,确保每个周期的发展常态化、长效化。

(三)优化供给

“人本•互动”管理模式能提供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的精良队伍。为确保有一支精良的参与教学的辅导员队伍,“人本•互动”管理模式注重用“优选”和“精培”两种方式,以保证参与教学的辅导员专业背景对口、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技能娴熟和科研能力优秀。在“人本•互动”管理模式里,有比较健全的参与教学的辅导员制度(遴选—培训—考核—奖惩),此外,与制度相对应的程序也受到高度重视,以此达到优化人员供给的目的。

(四)强化目标

创新教育方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突破职业瓶颈、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是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目标与价值追求。“人本•互动”管理模式将大学生和辅导员这两个“人本”视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制度、机制、措施和活动都围绕这两个“人本”运转与展开,通过实施“人本•互动”管理,让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序进行、有效实施,最终达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三、“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实施

(一)设立机构,专门管理

由于辅导员归属学生处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则归属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管理,如成立“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专门管理机构——辅导员教研室即可解决组织与协调的问题。辅导员教研室可由学生处处长和思政部主任分别担任主任和副主任,组织人事部门、教务处、思政部、学生处和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及参与教学的辅导员为教研室成员,还可任命2名辅导员兼职负责教研室的日常事务。辅导员教研室直属学校党委、挂靠学生处,该教研室应专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工作,如排课,参与教学辅导员的遴选、培训、考核和奖惩,辅导员教学与科研的管理与督促,教学经验的交流与资源共享,等等。

(二)择优选拔,精细培训

由于各辅导员专业不同、水平各异,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因此,“人本•互动”管理模式应对参与教学辅导员进行遴选与培训。首先,优先选拔有意愿参与教学、责任心强的辅导员;然后,邀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家对其进行精心培训(包括备课、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课堂教育机智与应变能力、课后小结与科研等);最后,分类安排课程,如对于教育背景是思想政治教育及相近专业的辅导员,可以给其安排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学,而对于其他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则可以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

(三)赋予资格,明确职责

指导不明必然导致辅导员的教学职责不明确,因而在参与教学中容易出现备课不充分、课堂教学索然无味、教研活动敷衍塞责等问题,“有的辅导员较难处理好辅导员角色和课程教师角色的转移,不自觉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作班会,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4]“人本•互动”管理模式通过制定《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的教学职责,详细列出辅导员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要履行的职责。辅导员教研室则综合考虑课程性质、工作任务、职称评定的课时规定等因素制定辅导员的课时量,通过专业背景来确定其任教课程,积极有效地平衡专职教师和参与教学辅导员的关系。

(四)交流沟通,资源共享

辅导员毕竟不是专职教师,在教学经验等方面可能会稍逊于专职教师,“不少辅导员在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和‘注入式’等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5]另外,“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实际工作是分属不同系统,势必缺乏交流基础和平台。”[6]“人本•互动”管理模式构筑了一个共享的基础、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在此基础和平台上,参与教学的辅导员与专职教师、辅导员与辅导员之间可相互交流教学与科研经验,实现资源共享。辅导员教研室也可以开展系列教学研究活动来巩固与稳定这个平台,如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大比拼、科研论文比赛、共同参与课题研究等,让辅导员在交流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提高。

(五)满足需求,助力晋升

“人难登台、文难发表”带来课时量不足、科研成果缺乏,这是导致许多辅导员晋升困难的根本原因,也是辅导员在职业发展中的困惑。辅导员职称评定的迫切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其队伍必然不稳定,工作则无法长期有效地开展。“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构建特别是辅导员教研室的成立,给辅导员提供“登台”和的机会,切实助力辅导员晋升,将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落到实处,将高等教育发展对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寄予厚望具体量化,从根本上解决辅导员晋升困难的问题。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例5

工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团体辅导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人们已经意识到竞争的根本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必备资源和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完成的,这也就意味着企业中的每一个管理者和员工都应当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知识。

目前,高校毕业生已成为各企业每年招聘吸收员工的主力军。那么,为在校大学生开设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课程,为其奠定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已成为学校和教师的职责所在。我校的“工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一门针对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过学习,学生要初步系统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锻炼学生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为毕业后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校“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模式单一。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课本讲授式教学,学生在受教过程中被动地接受较为生硬的课本知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2)授课学时有限,缺乏实践机会。作为非管理专业学生,本课程学习时间仅32学时,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并未设置实践环节,学生所学知识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缺乏通过实践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机会;(3)缺乏技术指导,模拟实践流于形式。为解决缺乏实践机会的问题,有教师考虑将课堂情景模拟的教学形式加入到具体教学过程中,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容易因为缺少相应的技术指导而使模拟实践流于形式,无法获得期望的实践效果。因此,对目前“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求一种有效的、便于操作的辅助教学模式,提高“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效果,已成为本课程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团体辅导的内涵及其特点

团体辅导(group counseling)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类咨询辅导形式,主要是在心理过程范畴内使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个体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共识,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从而有效地完成工作。团体辅导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教育功能,即团体辅导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通过成员间的相互作用,来帮助其增进自我了解、自我抉择、自我发展,进而自我实现的一个学习过程。有资料统计,团体辅导的应用领域在教育部门包含了学业辅导,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技术可以较好地设计和指导团体性的课堂模拟实践活动,其功能根据成员的组成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此外,团体辅导还具有如下特点:

1.感染力强,影响广泛。这是因为群体的互动作用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自主性的激发,也就是团体动力的形成。在团体中,团体动力对于团体目标的实现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团体成员也是靠着动力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2.效率高,省时省力。相对于个体一次只解决一个人的问题,团体在解决问题方面,时间和精力是很有效率的。并且,团体中的复杂性,也会给团体成员其他的收获。

3.效果明显且容易巩固。团体辅导通过创造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增强了实践作用,使得辅导较易出现成果而成果也较易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三、团体辅导应用于“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从表面上看来,团体辅导和“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分属于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范畴,二者之间没有契合点。但从内在上深入分析,二者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

1.团体辅导和“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对象性质具有相似性。团体辅导按照团体成员的问题性质可以分为“同质性团体”和“异质性团体”。“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对象是工业工程专业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诸多性质符合“同质性团体”的特征,如他们的年龄相近、学历相同、学习和生活环境相似、专业背景和基础一致、需要解决的课程问题相似等。因此,在“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引入团体辅导,能够充分发挥学生间容易沟通和理解、凝聚力强以及支持性较高的特点,从而获得较好的辅导效果。

2.团体辅导丰富的活动形式能够有效改善“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目前本课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尤其自身的优势所在,但不可避免的存在如下不足:①内容多,课时少,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较严重,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交流互动的机会;②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受教师经验和风格、内容难易程度及自身兴趣的影响较大。这些不足可以通过团体辅导丰富多样的技术手段和活动形式来弥补。通过团体辅导可以促进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等,最终实现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此外,在整个团体辅导过程中,不同内容、不同时间、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团体活动,从而更有效地达到学习的目的。常用的团体活动形式有:书写练习、角色扮演、团体对抗、集体讨论、运动练习和脑力激荡等。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配以团体辅导丰富的技术手段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3.团体辅导的组织原则与“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原则相吻合。在团体辅导组织过程中,一个保证辅导效果的重要原则就是: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与“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所期望的不谋而合。因为,本课程所涉及的部分知识点和技能(如职位分析、员工招聘、员工甄选等),不是单纯依靠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能够真正掌握的,必须融入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讨论等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并学以致用。在这部分内容学习过程中,完全可以引入团体辅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仅需要发挥指挥、引导和控制的主导作用,课程学习的主体由学生担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不同团体活动形式,完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运用。

因此,基于两者的功能属性与实际需求,团体辅导可以作为一类体验式教学模式融入“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环节中。但需要注意的是,团体辅导在“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取代主要的讲授式教学形式。

四、团体辅导在“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讨论

目前,“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安排了32学时的理论教学,没有单独的自学与实践教学。但是,依据课程教学特点和毕业生的实际工作情况,课程教学大纲中可以单独设置4~8学时的实践教学环节。当选择团体辅导的组织形式运用于课堂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预判涉及的课程内容、观点、适用范围、主要的论题、设计步骤和评估方法。或者可以考虑将两类学时穿插糅合于一体,从而提升课程教学体验的立体感和参与度。具体运用步骤可以有如下考虑:

1.确立团体辅导类型

“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要有: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十一个章节部分,基于课程特点,主要选用“任务/工作团体”这一类型的团体辅导。这种团体是以完成特定任务或工作为目的,目标明确而非改变个人为宗旨,通常只会面1次或少数几次。如工作团队、讨论团体、学习团体等,团体运作历程可区分为开始、转换、工作及结束阶段。任务完成时,团体也就解散了。领导者的角色在于使团体成员将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并促进成员间的讨论和相互作用。

2.搭建方案框架

团体辅导类型确立后就要进行教学团体方案框架搭建。首先要明确团体主题,这是方案的核心部分。除此以外,方案框架还包括与课程结合方式、参与人员、目标内容、辅导技术、具体活动步骤、评价体系等方面。表1为初步拟定的团体辅导教学步骤举例。

3.课堂模拟设计与实践

课堂模拟的设计主要是对方案框架进行具体细化。团体辅导与课程的结合方式主要考虑三种类型:①课前体验式,是将团体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篇序曲,引人入胜,使学生对后续学习有所期待;②课后体验式,是将团体辅导作为章节教学的课后尝试性体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总结和回顾;③核心贯穿式,是将团体辅导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形成整个章节课堂教学的组织架构,同时在团体辅导开展过程中逐一融入课本章节的知识要点。团体辅导参与者由任课教师和学生组成,一般情况下,任课教师在活动中担任督导师或指导师的角色,学生作为团队领导者和成员,个别情况也可角色调换。目标内容主要为课程章节知识,具体活动步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可将团体辅导不同技术的目标特点与课程分类章节内容相互比较,确立结合点,但团体辅导的目标内容原则上应该围绕以上章节拟定。表2中列举了几类团体辅导技术与课程章节内容对应的示例。

其中,活动设计理念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可以从首因效应、光环效应、从众与社会促进等方面进行选择。辅导的最后环节要完成效果反馈,融入了团体辅导模式的“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需要在课程或课程章节结束时增加效果反馈环节,以此检验团体辅导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正负向作用情况,可以借用团体辅导中的体验分享、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团体辅导融入教学后的实际作用。

4.规避误区

团体辅导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多加注意和避免。“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团体辅导不是传统的参与式团体辅导,而是借助团体辅导的形式使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劳动力管理的各个方面;不是以心理咨询为目的的团体辅导,而是借助心理调控的原理与优势从而丰富课程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受和理解记忆;不是简单的课堂模拟,而是考虑了实践过程中心理因素对参与者的正向影响。

五、结语

团体辅导在“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是讲授式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的尝试性结合,以此规避讲授式教学的单一性和枯燥感等方面的不足,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这样可以保留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基础上融入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体验,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克用,李超平.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例6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专业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教学目标。但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出现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模式不足,缺乏师资和实践教学环境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笔者认为,本课程应以培养团体辅导能力为教学目标,采用讲授、演示、实操练习、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应结合理论和实操,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专业能力。

一、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现状

根据教育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着重培养具有从事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方向的一门重要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团体心理辅导能力为目标,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教学。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存在许多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脱节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指出,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心理学专业强调课程设置的应用性,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一定专业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但在当前高校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过程中,基础理论教学仍是主要组成部分,缺少对学生团体辅导能力的训练,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专业实践能力,导致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脱节[1]。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对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需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选择一些适宜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比如,课堂中穿插模拟团体练习,可以让学生对团体辅导有直观地体验和观察学习的机会,进行分组团体实操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团体辅导能力,多种团体实践教学可以巩固专业技能。但是当前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评价方式单一

教学评价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主要采用统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如考试、终结性评价等,这种单一性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价值[2]。在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展开教学评价,只注重最终结果,并未关注学生参与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的思维升级、认知提升、态度改变等因素,更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致使评价结果不够准确。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单一的评价方法已经不适合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的发展,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四)缺乏师资和实践教学环境

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特有的操作性,需要大量师资和教学资源来配合实践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团体辅导课程师资匮乏,一般只有一位教师授课,并且教师接受专业训练不足,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化,实践仅仅是知识讲授加课堂演练。另外,因为团体心理辅导还没有被社会广泛接受,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机构较少,学生缺乏专业实践的环境,导致很多实践只能停留在教师演示的环节上,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之前接触团体辅导的机会少之又少,不利于毕业后开展相关工作[3]。

二、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探究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可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以培养团体辅导能力为教学目标

在以往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中,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根据教育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着重培养具有从事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操性特点,应以实际操作能力为培养目标[4]。因此,笔者将本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使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小学独立设计和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具体而言,包括三个目标:一是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二是学会团体方案设计,三是具备带领团体的能力。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理论是基础,学会方案设计是成功实施团体辅导的前提,培养带领团体的能力是最终目标。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门理论性和实操性都很强课程,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又要掌握相关实操技能,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达成此目标,因此,该课程教学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团体辅导的过程主要包括热身—自我探索—总结三个阶段。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要想在教学过程中获得预期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结合团体活动的方式,灵活地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操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行为、情感和认知上积极投入。第一,讲授法。在理论授课部分,教师采用讲授法能够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团体辅导理论知识,为后面的团体实操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作为辅助工具进行知识讲授,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计算机等,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第二,演示法。观察学习是团体辅导技能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带领一个团体进行现场演示,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可以直观地学习团体辅导中的技术、方法,为实际进行团体辅导做好准备。第三,实操练习法。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团体辅导的技能,而掌握技能的最佳方法莫过于实操练习。让学生自主进行分组团体练习,把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训练技能[5]。第四,讨论法。针对团体演示和实操练习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修正。具体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对一个共同问题的出现原因和解决办法深入探究,还要在讨论中听取他人的意见,发表和不断修订自己的看法,使团体辅导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重在体验、领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达成团体心理辅导教学目标。

(三)结合理论和实操的“四步走”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设计中,既要关注理论讲解,又要突出实践教学,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出以实践为导向的“四步走”教学模式,分别是理论授课、团体演示、分组实操和课外实践。第一步包括六次理论授课,讲解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将在第1、2、4、6、8、10周进行。理论课是学生掌握团体心理辅导技能的基础,授课内容以团体发展历程为主轴,依次讲解团体准备、创始、过渡、工作、结束五个阶段,以及团体辅导在中小学的应用。第二步包括四次团体演示,将在第3、5、7、9周进行。教师带领12名学生进行一轮团体辅导,其余学生观摩学习,并做观察记录。团体演示根据团体发展历程设计,包括创始、过渡、工作、结束四个阶段,分别在相应理论课后进行,使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每次团体演示80分钟,之后用20分钟对团体进行反思讨论。第三步包括五次分组实操,将在第11~15周进行。将班级学生分成4~5个小组,小组合作设计团体辅导方案,经教师指导修改合格后,分组展开团体实操。每次实操80分钟,教师轮流对各小组观察记录,之后教师用20分钟进行督导反馈。第16周进行分组实操总结汇报及本课程总结。第四步是课外实践,包括团体工作坊和中学团体实践。每学期教学实践周(两周)期间,授课教师带领一组学生连续开展5次以上的团体辅导活动。同时,教学实践周期间教师也会带领学生到中学观摩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在教学实习中,授课教师带领毕业论文组的学生需要到中小学开展6~8次团体心理辅导实践。通过这些课外实践,帮助学生在更深入掌握专业技能。

(四)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例7

这些年来一些高校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将具有硕士学历的大学毕业生作为招聘辅导员的首要条件,大学毕业生如果不具有硕士学历就不可能成为高校辅导员招聘的对象。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此问题的争论。赞成这种做法的人认为,招聘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成为辅导员,既可以改变高校辅导员队伍学历不高,素质不强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将来辅导员的转岗问题,即工作一些年份以后,从辅导员队伍中退出来,转入教学岗位,从事教学工作。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招聘高校辅导员,高学历不是唯一的条件,关键取决于招聘对象是否真心愿意从事辅导员工作,是否具备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和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学历再高也不能成为辅导员。①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前者主要从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和未来考虑问题的,后者则是着眼于招聘的辅导员能否承担大学生工作的实际来考虑问题的。高校要不要招聘高学历的大学生毕业生担任辅导员工作,招聘什么样的高学历的大学生担任辅导员工作,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之所以重视这个问题,是由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辅导员的未来决定的。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来看,过去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重视不够,一些不能胜任教学工作或其他工作的教职工,被安排从事辅导员工作,导致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学历层次偏低。近些年来,根据教育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学校重视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针对辅导员素质偏低的问题,为改善其学历结构,在招聘辅导员时,提出了从事辅导员工作必须为硕士学历的要求。因此,许多硕士学历的研究生纷纷进入了辅导员队伍,从事辅导员工作,致使辅导员队伍无论是年龄结构、还是学历结构、政治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乌鲁木齐职业大学2011年有专职辅导员47人,其中40岁以上占19.1%,30至39岁的占38.3%,30岁以下的占42.6%;本科学历占70.2%,研究生学历27.7%;党员比例为55.3%。②然而,随着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学历结构的改善,一些与辅导员队伍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一些具有高学历的辅导员并不满意现在所从事的辅导员工作。在他们看来,目前从事的辅导员工作,不过是为了进入高校的一块跳板。因为,现在不少本科学校招聘教师,其条件都是博士生,硕士生需求不高。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硕士研究生要想进入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只能走迂回的路线,先成为学校的辅导员,以后改行从事教师工作。①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致使他们对辅导员的工作并不十分热情,而是迫不得已,不得不为之的。

2.高学历的辅导员流动性较大,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调查表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的高学历人员,一般担任辅导员工作2~3年后,就转岗从事教学或其他工作了。由于高学历辅导员的不断流动,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其他成员,致使一些辅导员的心态发生变化,发出了干的再好,不如有一个高学历的感叹。①

3.一些高学历的辅导员,在从事大学生辅导员工作之前,既没有从事过学生的工作,也没有学生工作的经验和能力,担任辅导员工作之后,一切得重新开始,往往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手忙脚乱,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个人感到很不适应,学校也感到很为难。原本希望招一些高学历的大学生从事辅导员工作,促进学校大学生工作的发展,不得不在现实目前打了折扣。从学校的发展趋势来看,提升教师的高学历将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事实上教育部已经有这样的要求了。如几年前,教育部开展的对本科院校的评估检查时,教师的高学历是衡量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学校该怎么办,是否只注重教师学历的提升,如果这样,忽视辅导员学历的改善,必然导致辅导员将来的出路。因为,辅导员工作的特点与教师不同,教师只要认真教学,具有深厚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可以在教学岗位上工作一辈子,而辅导员面对的是不断流动的青年学生,随着辅导员自身年龄的增大,无论在体力上,还是在思想上都会跟不上青年学生的需要,因此,在从事一定时间的辅导员工作之后,需要转岗。辅导员从岗位上退下来之后,有三条出路,一是转到管理学生的干部岗位上,如院系的副书记;二是转到学校的一些党政管理部门,从事党政管理工作,如组织部门、学生处、团委等;三是转到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前两个岗位能够接纳辅导员的人数有限的,大量的辅导员最后都要转到教师岗位上。

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有没有高学历,将会成为辅导员能否从事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从而影响辅导员的转岗。即便学校给辅导员开一个口子,不要求辅导员的高学历可以从事教学工作,但对辅导员来说,在一个都是高学历的教师群体里工作,其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因此,针对辅导员的现状和未来出路问题,需要通盘考虑,加以解决。

1.学校在招聘高校的辅导员时,既要看学历,更要侧重聘任对象的条件,有无真正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思想准备和工作能力。那些只想利用辅导员做跳板,进入大学的人,不管他有多高的学历,也不能聘为学生的辅导员。要根据学校大学生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择那些愿意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而且又有一定学生工作经验和能力的硕士研究生和少量的本科毕业生。

2.对招聘进来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要做好以下工作:(1)对辅导员的工作年限要有规定,即在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上,最低不应少于8~9年。只有完成了这个最低的年限,且工作突出者则给予转岗。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2)要根据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的有关条文,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并根据辅导员工作职责和任务,制定和完善其考核的办法,定期对辅导员进行考核;(3)对在岗的辅导员,要进行定期的政治思想理论和业务工作知识的培训,对辅导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解决辅导员的思想认识问题。要根据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安排一些形势政策、思想品德、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授课任务,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教学知识和经验,为将来转入教学岗位打下基础;(4)对辅导员的待遇,要做出明确的规定。辅导员的待遇不能低于高校教师的平均水平,解决辅导员的后顾之忧。

3.对那些具有硕士学历的研究生,在招聘辅导员时,要根据学校现有专业和未来专业发展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招聘。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根据研究生专业,安排他们在对口专业的院校从事辅导员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他们的将来的转岗创造条件。对少数具有本科学历的大学生辅导员,对他们要提出攻读硕士学历的要求,提升他们的学历层次。为此,建议有关部门要为他们攻读硕士学历创造条件。这个工作已经进行过,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停止了。从新疆各个高校的现实来看,本科学历的辅导员还有不少人,一些学校这几年又补充了一些。为了提升这部分辅导员的学历,解决他们将来的出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班,在一定时期还需要举办,关键是要严把质量关。对那些既想获得研究生学历,又不想认真学习的辅导员,学校要采取严厉的措施,给予处理,以确保辅导员的硕士学历的含金量。只有这样,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辅导员队伍才能保持相对稳定,辅导员的后顾之忧才能解决,辅导员将来的转岗问题才能顺利进行。

二、关于辅导员承担上课任务的问题高校专职辅导员能不能给学生上课,如果能上课,可以承担一些什么样的课程?这是辅导员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教育部在《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教师规定》的文件中,已经有明确的回答,指出“专职辅导员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⑤这就是说,专职辅导员可以给学生上课,但所承担的课程必须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课程。从新疆高校有关辅导员上课问题的调查情况来看,教育部有关辅导员的上课问题的规定,并没有得到全面地贯彻落实。辅导员给学生上课,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这个事情所蕴涵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1.涉及到辅导员对学校的看法,即学校是否真正落实教育部文件的精神。如果学校不去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文件规定,那么,就有可能伤害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2.涉及到辅导员对教育部文件规定的理解,即是否完整正确地理解了教育部关于辅导员上课的规定要求。从辅导员对文件规定认知调查的情况来看,多数辅导员把给大学生上的就业指导课,排斥在上课范围之外。以为给学生上课,就是要上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没有担任这样的课程,就不算上课。

3.涉及到将来辅导员的未来问题。一些辅导员提出,“既然辅导员可以上一些公共政治理论的课程,那么为什么不能给学生上专业课。”“我们是辅导员,但所学的不是思想政治理论专业,而是其它的专业,如果按照专业,让我们承担个别专业课的上课任务,可以使我们在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期间,专业不至于荒废,将来转任教学工作也很方便”。⑥

4.涉及到辅导员上课的管理制度和机制的问题。如果辅导员按照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那样,承担“形势与政策”“、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他们的上课问题由谁来协调,谁来管理,谁来监督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其课时费又有谁来付给。

5.涉及到辅导员的职称评定的问题。教育部文件明确规定“专职辅导员可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⑤并提出辅导员的职称评聘“要突出其从事学生工作的特点”,“应坚持工作实绩、科学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原则”,⑤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非易事。辅导员有无教学课时,依然是评聘辅导员职称,特别是高级职称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正视,不去用心解决,不仅可能影响学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势必影响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需要对辅导员的上课问题进行解决。

1.要深刻理解教育部有关辅导员上课规定的精神实质。教育部之所以规定辅导员可以上课,并可承担形势与政策、思想修养和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

育和就业指导等课程,这完全是根据辅导员工作的内容所决定的。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然要涉及点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看法问题、大学生日常行为和道德品质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就业等问题。如果辅导员没有进行这些方面的理论上的准备,不通过一定的场合给学生上课,又怎么能够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又怎么能够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问题。辅导员搞好大学生的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其中规定辅导员担任一些与辅导员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所以,从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效果来看,要支持辅导员的上课。

2.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教育部有关辅导员上课规定的内容。教育部对专职辅导员上课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专职辅导员只能承担形势与政策、思想修养和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等四门课程,这也就是说辅导员上课只能在这个范围内选择,超出这个范围不符合规定。因此,那种以专业为条件,突破辅导员上课内容的范围,需要进一步研究。

3.辅导员的发展必须考虑,因为大多数专职辅导员将来都会面临转岗的问题,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将转移到教学岗位上。在他们转岗之前,承担一定的上课任务,积累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知识,对其转岗有着积极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对于硕士学历的专业辅导员要不要承担个别专业的课程,如果承担当然有利于他们转到与自己所学专业的转岗上。但是这样的做法,显然违反了教育部的政策规定。对此,笔者以为还是应该从辅导员的未来实际考虑问题,制定具体的课操作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有一个原则,就是必须保证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时间,不能因为上课而影响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例8

(一)以教师专业知识、能力发展为本

中小学心理辅导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专业性表现在它是以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为理论依据,以心理学应用技术为工作手段,以心理辅导时间为适应条件,这就要求心理辅导教育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的课程内容选择应考虑到满足教师专业知识、能力发展的需求,坚持以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发展为本。

(二)以教师的工作需求为本

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的内容选择是基于对教师的要求产生的,它也需要突出教师自身的实践问题。基于教师工作需要选择心理辅导培训内容应对工作环境或工作本身进行分析:仔细考虑并决定心理辅导工作的构成要素,了解如何才能把心理辅导工作做得达到工作标准,明确心理辅导培训所能解决的问题,把培训需求按优先需要考虑的顺序进行排列,决定心理辅导培训的内容。

(三)以教师终身发展为本

心理辅导培训是心理辅导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时代需求的、高质量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为目的,是满足心理辅导教师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需要。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发展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不可能只通过若干次的短期培训就能一劳永逸。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应树立以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理念,坚持培训课程的内容、方法与时俱进。

二、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培训课程内容选择

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培训课程内容选择,应对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究竟需要哪些心理辅导知识、技能以及如何对相关知识、技能进行有效培训,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提供一个行为标准并检验标准的知识、技能导向有效性,探索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培训课程内容;依据农村中小学校实际条件,遵循相关原则以选择心理辅导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突出心理辅导教师知识、技能的专业性与和特色化。

(一)基于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积极探索适应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个人知识、技能需要的培训内容

1.基于心理辅导教师的知识结构选择培训内容

“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心理辅导教师培训主要考虑心理辅导教师在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这两方面知识的基础、缺失以及发展,由此设计的培训课程可能是以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需要的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也有可能是基于实践性知识的课堂指导课程。基于教师的条件性知识选择的培训课程应包括辅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以及临床心理学等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基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选择的培训课程应该包括学生的资料搜集、诊断分析、制定辅导措施、个别会谈、团体辅导等课程。

2.基于心理辅导教师的能力结构选择培训内容

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至少应由四种基本能力构成,即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能力、准确分析和诊断能力、个别和团体辅导能力、心理辅导科学研究能力。心理辅导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与心理辅导教师的能力结构相匹配。从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能力因素出发选择的培训内容应包括如何建立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确定学生的心理障碍以及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技巧等课程内容;从准确分析和诊断能力因素出发选择的培训内容应包括学生的生理、认知、情感与行为等四个方面的以分类和描述为基础的各类诊断标准等课程内容;从个别和团体辅导能力因素出发选择的培训内容应包括个体心理咨询技能、心理咨询的原则的运用、如何建立良好关系、会谈提问等课程内容;团体辅导的原则、基本技巧、基本过程以及团体辅导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课程内容。从心理辅导科学研究能力因素出发选择培训内容应包括心理辅导研究的样本抽样、观察分析、调查测量、实验设计、趋势预测、文献研究以及资料整理、数据统计分析与研究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课程内容。

(二)采用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培训表现性评估方式,探索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培训内容

1.提供行为标准,探索具体、可检测、可实现的培训内容

提供一个行为标准,规定学习心理辅导内容后接受培训的教师应该达到的行为标准,进而探索行为标准所涉及的培训课程的各个方面。首先,要从心理辅导教师的角度出发,说明教师在学习完培训课程后应该知道什么和应该能做什么。其次,要给预期的行为命名,将其具体表现描述出来,并将预期行为发生的条件或约束因素阐述清楚,进而探索具体、可检测、可实现的培训内容。以农村中小学生考试焦虑辅导为例,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的课程行为标准可包括:在培训课程结束后,受训教师应该可以描述考试心理辅导的四大主要内容(认知转变、生理调节、行为练习、应试技巧);在课程结束后,受训教师应该能够通过自我教导训练与暗示辅导教育等途径正确调整学生考试动机、矫正考试观念,指导学生从睡眠、饮食、运动等多角度积极调整、消除疲劳心态,有效帮助学生通过肌肉放松训练、想象性放松训练、深呼吸放松法以及系统脱敏法等方式降低考试焦虑,帮助学生充分做好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培训课程结束后,受训教师应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为考试焦虑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进行短期的治疗等等。

2.检验标准的知识、技能导向有效性,探索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培训内容

接受培训的教师应向培训机构提供心理辅导实践的证据,检验标准是否有效导向心理辅导教师的知识、技能,进而探索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培训课程内容。首先,搜集心理辅导教师教育实践证据,包括心理辅导教育教学录像、心理辅导记录以及心理辅导书面评论与反思等。以心理辅导教育教学录像为例,选择一个15分钟的连续的心理辅导教育教学片断,展示辅导教师是如何运用心理辅导技能对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其次,基于评价,探索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培训内容。对教师所提供的心理辅导实践证据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查受训教师对培训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其水平,借此,可以检验行为标准是否抓住关于心理辅导领域的有效教育教学实践的专业知识,帮助培训机构确认什么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三)依据农村中小学校实际条件,选择突出知识、技能的专业性与和特色化的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内容

1.基于知识、技能的专业性选择培训内容

作为一项专业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理论和技术,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是否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悖论:专业性课程是因为专业课没能面向农村中小学实际,专业课学得太多太深,许多抽象的深奥的理论和农村中小学的实际心理辅导教育教学没有太大联系。然而目前,在一些心理辅导培训内容中,虽然包含某些心理辅导教育的成分或因素,但这种成分或因素没有明确的目的,方法不系统,缺乏科学性,只是一种附带的、无意识和经验式的心理辅导教育。中小学教师虽然学习了心理辅导教育的理论知识,并不能结合现实问题灵活机智地运用心理辅导的各种干预和影响手段,很少在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工作。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只有具备足够多的相关专业知识、技能,才能胜任此项工作。所以,必须基于心理辅导教师知识、技能的专业性选择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内容,重视对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进行系统而专业的心理辅导培训,提升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心理辅导知识、技能。

2.突出知识、技能的特色化选择培训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与农村中小学校实际结合在一起,自觉反映农村中小学校心理辅导的要求,主动适应农村心理辅导发展的趋势。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特色课程主要是针对农村中小学校实际开发的课程。特色课程应从农村的角度出发,充分开发利用农村资源。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教育为例,由于缺乏父母的关注和呵护以及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农村心理辅导教师培训课程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方面可以用灵活的形式加以设置,在总课程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心理辅导教师应掌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孤僻自卑、性格与行为障碍、逆反心理等相关知识、技能。通过培训课程学习,农村心理辅导教师能够客观地对待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使农村心理辅导教育具有本土特色。

三、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的课程实施

“对于教师培训而言,培训内容的选择确实是影响培训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的课程实施,应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之间的协调,有机统一理论学习、校本实习与校本教研,切实保障、提高教师心理辅导知识、技能。

(一)通过校本实习切实提高心理辅导知识、技能

心理辅导知识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创建实习场以符合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实际工作情景,技能的形成也需要通过实习来进行。实习能够为心理辅导教师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和场所,能促进对知识、技能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切实提高心理辅导知识、技能。校本实习的环节如下:首先,结合培训目标,连接学习情景与工作情景,明确教师个人实习的任务和内容;其次,组织心理辅导教师全班观摩,开展榜样模仿;再次,进行个人实践,每位心理辅导教师以本校为实习单位,分别进行个别心理诊断、团体心理辅导、会谈提问等心理辅导教育活动;最后,对校本实习的结果进行检查评估。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例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36-03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展开,高等教育领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教育环境趋于复杂,知识获取渠道多元;教育客体以“90后”新生代为主,他们个性突出;教育手段发生深刻变革,在线教育异军突起。上述这些新问题都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特别是高校的辅导员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将课程化理念融入辅导员工作,改进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模式,突破工作困境,提升工作绩效,强化工作效能,充分体现辅导员的工作价值。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特征分析

(一)辅导员工作职业影响深远。《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意见》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要完成上述工作,高校辅导员就必须深入学生中间,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赢得大学生的信任。然后凭借角色优势,完成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辅导员工作对学生个体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辅导员工作素质要求专业。根据彭庆红的研究成果,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呈现出三个维度,即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管理能力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个人思想政治素质要求辅导员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管理能力素质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危机管理能力等方面;专业知识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的研究能力、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新知识的学习与创新能力。但笔者认为,还应增加第四个维度,即要求承担辅导员工作的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三)辅导员工作技能要求多维。工作技能是指完成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它是岗位胜任者和卓越绩效者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覆盖点多面广,涉及不同的学科与领域,其所需具备的工作技能呈现多维化的特点。例如辅导员工作中涉及的团队管理、心理咨询、生涯规划、职业指导、新媒体应用等诸多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相应的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锻炼。完成上述工作,辅导员必须具备多种职业技能,但以个体为单位学习掌握上述诸多技能具有很大的约束性。

(四)辅导员工作服务对象多元。辅导员的服务对象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其服务对象包括自己所带学生、同部门专任教师、部门上级主管、校内行政职能部门。服务对象的多元化使辅导员工作呈现出复杂的网络结构,其本人处于工作关系网的主节点位置。由于服务对象多元化而产生了工作任务的反馈性要求,反馈性是指辅导员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或过程后,他们需要向学校、院(系)主管领导、校内职能部门、学生家长、学生本人进行信息反馈。基于辅导员工作的反馈性要求,产生了辅导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多向信息沟通,这些信息的正向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它可以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实时信息情况,即时传达给上级、家长,亦可将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收集,反馈给学校决策层,方便学校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但其负面作用同样存在,多向沟通存在大量的无效沟通与时间、精力浪费。

(五)辅导员工作职业环境延伸。当前辅导员工作所面对职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网络的普及、办公工具的升级,各种电脑端、手机端的即时通信工具以及衍生的群组工具被普遍使用。此类沟通工具的应用,可以轻松实现辅导员对学生需求的了解、对学生动态的实时掌控,还可以即时收集到网络舆情以及通知公告,极大地方便了工作。但此类通信工具在提供便利化的沟通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它将辅导员的工作空间与工作时间进行了极大的延伸。将辅导员工作地点由传统的办公室延伸到全空间,工作时间由传统的朝九晚五延伸到24小时不间断。

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概念及思路设计

(一)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概念。针对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特点及工作内容的变化,有学者提出了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它是指把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转变成一门课程的形式,并按照课程的实施要求和规律加以建设。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它以课程为工作载体,按工作内容制订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对不同阶段的教学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科目,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教学内容针对工作内容设定,课程设置依据教育规律而定,课程进度遵循工作需要。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辅导员通过“授课”的方式实现对全体学生的有效教育、管理和服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具有教学对象广、教学内容杂、教学安排活、教学效果优的特点,可以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绩效。

(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思路设计。具体如下:

1.工作部署系统化,工作流程精细化。高校辅导员工作普遍存在任务导向的工作模式,辅导员根据上级部门或领导的工作部署,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表现为非计划性、随意性较大,而工作方式主要依据个人经验。依据课程化理念,可对辅导员工作进行系统化部署,可以根据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及规律性工作,提前制订以年度、季度、月度为周期的工作安排,使工作具有计划性、前瞻性。同时根据工作积累,可将相应的典型工作明晰化,将相应的工作规范汇编成工作手册。

2.工作机制长效化,工作内容模块化。将辅导员工作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将有利于辅导员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战略化、精准化的方向前进。具体做法是对辅导员工作内容进行科学梳理,并进行整合分类,将辅导员工作内容划分为工作模块,然后根据工作模块的需要以及工作目标,结合课程化的理念,将工作模块转化为相应的教学任务书或教学大纲,再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规律,制作相对统一的教案,经过一定的积累,可以编制相应工作模块的教材。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展开相关的教研工作。

3.日常管理结构化,课程设置灵活化。当前辅导员工作最大的困境当属其日常管理工作的繁杂,如能以课程化理念对辅导员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分解,将可课程化的工作内容按课程要求进行有序化管理,实现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结构化,将不可课程化的工作内容进行探索性创新,灵活安排。由辅导员工作内容转化而来的课程不一定完全遵循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可以因时、因事的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确保工作效果。

4.绩效考核多维化,自身建设协同化。辅导员工作的绩效考核是当前高校管理的一个难点问题。针对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师考核方式,引入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即围绕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展开绩效考核,考核的主体可适当扩展,合理设置各服务对象的权重分值。以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促进辅导员的能力提升。对于辅导员的能力建设不但要通过绩效管理加以引导,还需要强化其自身建设,通过外部压力与内在需求共同助推辅导员工作技能的提升。

三、以课程化理念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的具体路径

针对辅导员工作“见效周期长,成果无形化,绩效非显性”的特点,以及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思路设计,我们建议通过以下四条路径来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

(一)科学合理地整合辅导员工作内容。根据辅导员工作内容以及课程化的要求,将辅导员工作中的共性内容,可以划分基础辅导课、专项辅导课和特色创新课等三大模块进行整合,然后再将三大模块细化为若干子课程,并按照课程的属性,制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统一纳入全校教学管理系统,按教学课程统一管理、考核、计酬。这将有利于辅导员的教师身份的体现,也有利于辅导员工作共性教育问题的解决,必将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绩效的提升。

(二)搭建辅导员与学生沟通互动平台。新媒体技术在不断发展,辅导员也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拓展工作途径,以提高工作绩效。辅导员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沟通平台开展互动。首先,辅导员工作中通知公告类的内容充分网络的通信工具,例如QQ群组、微信群组加以传达,达到有效提升效率的目的。其次,还可充分利用自媒体技术提升思想教育与引领的水平,具体可通过开通工作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高校学生较易接受的方式展开工作。再次,可以通过周班会的形式,强化传统面对面的沟通。最后,可以通过人人网、易班网络平台,打通线上线下的沟通渠道。通过多维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辅导员工作中的时空约束与精力约束,可以有效解决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辅导员可以充分掌握学生的需求,主动做好工作计划,通过把握学生关注的焦点与动态,将相关的教育、管理工作内容以微课、慕课的形式开展,以取得工作绩效的有效提升。

(三)打造专业化教学型与研究型团队。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模式基本上为个体辅导员按要求带一定数量的学生,这种工作模式有其优势,但对于辅导员工作中的共性问题的解决略显不足,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根据其个人的学科背景、兴趣爱好、工作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将一定数量的辅导员个体组建专业化的授课与科研团队,既可以充分发挥个体辅导员的学科优势、兴趣优势、能力优势,还可以解决个体辅导员工作中的能力短板问题,形成专项工作有专人的局面。例如,可以组建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生涯规则、就业指导、学业指导、创新创业等专项工作团队,专项工作团队可以提前集中备课、制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将专项教学内容编入教务系统,在日常教学中合理安排。根据学生的反馈,团队可以展开相应的科研工作,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动、教研相长的工作局面,有效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绩效。

(四)围绕课程化理念重构绩效管理。当前多数高校开展了绩效管理工作,也针对辅导员开展绩效考核工作,但在绩效目标、绩效考核、绩效改进、绩效使用等方面存在不足,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革绩效管理方式。首先,在管理方式中,可取消原来以个体为主的管理方式,改革为以团队为主的管理方式。其次,在绩效目标的设定上,以团队工作为落脚点,即在绩效目标的设定上,不再以个体为考核单位,而以团队为考核对象,结合辅导员工作属性与课程化的效果来确定绩效目标。再次,要强化绩效改进,绩效考核完成后,考核者要向被考核者进行信息沟通,将绩效结果进行反馈,让辅导员了解其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最后,要全面应用绩效考核的结果,在评奖评优、职称、职务、职级晋升中得到合理体现。

以绩效为导向的辅导员工作课程化设计思路,将繁杂的辅导员工作以课程化的方式进行整合分类,再以绩效管理为手段,可以有效提升辅导员工作绩效。此举将有利于辅导员工作价值体现,同时也搭建出学生成长成才的支持平台,从而实现高校、辅导员、学生的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彭庆红.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

[2]王林清,马彦周,张建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3]邓文卓,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

[4]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第1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顾培熙.成长与沟通为导向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6)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例10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指出,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实践证明,辅导员工作的方式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如何提高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化一直是学术界、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乃至辅导员关注的话题。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近几年来学术界关于创新发展辅导员工作方式的一种全新的探索,然而,由于提出的时间较短,目前对它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而从辅导员具体工作实践即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观察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研究几乎为零。我们认为,基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研究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大有文章可做。

一、基本内涵界定

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是在理论课堂之外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一般统称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相对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指“以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由以辅导员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组织实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其内容包括“大学生日常管理与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党团组织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就业指导与生涯辅导、贫困生资助等各个方面”①。可见,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渗透到大学教育的每个环节,地位突出,作用重要。但是,正因为如此,辅导员的工作又显得繁琐零碎、“杂乱无章”,缺乏系统、难见成效。如何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梳理,使其更具规律性、更加系统化,以提高工作实效性和科学化,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辅导员工作也不例外。“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概念的提出就是把握规律、创新方式的一大举措。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通俗地讲,即辅导员像专业课教师一样,通过上课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概念,赣南师范学院叶芜为老师认为,是指“把辅导员的‘劳动或活动’整体转变成一门课程的形式,并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和规律加以建设。具体做到‘二制六定’:编制教学大纲和教材,确定教育对象、教育科目、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课程权重和课程进度”②。叶芜为老师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概念的界定可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他还认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③。

通过借鉴叶芜为老师的观点,我们认为,基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就是在新课程观理念的导引下,根据高校德育工作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把内容复杂、形式不一、头绪繁多且变化发展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成覆盖面广、实用性强,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复合交叉、点面结合的若干课程,并使之系统化,构建成为一套课程体系,而辅导员则按照该课程体系的要求和高校教学计划的安排,通过上课的方式向学生实施教育、管理和服务,使辅导员工作从“课外”走向“课内”,从传统的“第二课堂”走向“第一课堂”。

以上对基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基本内涵,我们必须作如下两点说明:第一,基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所形成的并不是另外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的成长成才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第二,尽管辅导员的工作中包含了大量的管理和服务内容,但是在学校中,任何针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都是带有教育因素的,可以说,在学校里,管理和服务都是手段,教育才是终极目的。而事实上,辅导员正是通过大量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来教育引导学生的,使他们按照社会要求锻炼培养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树立服务社会和人民的意识。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1.提高辅导员教育水平的需要。辅导员的工作首先是一种教育活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明确指出,“辅导员应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既是“导师”,教育便是首要职责,而该规定中所列举的辅导员的要求和职责首先也是教育引导学生,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育水平。然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涵盖面广,涉及多个领域,表面上看呈现出系统性不强、理论性不深的特点,再加上面对着活力十足且不断成长的学生(包括整体和个体),辅导员在实施教育时就显得十分“零碎”,入学时开展一些适应教育,毕业前进行一定的就业指导;放假了说一说出行安全,考试前讲一讲考风考纪,这种简单的说教显得十分随意和“散乱”,而学生也是被动接受,其结果自然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通过课程化,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成一套课程体系,辅导员根据该课程体系的要求,按照教学大纲有计划地实施教育,既可以避免工作中的“零敲碎打”,确保学生所受教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又可以规范教学管理,凝聚教学力量,即使出现突况也不会干扰教学进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2.增强辅导员工作实效的需要。辅导员的工作要立足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对此的理解却是:“与学生相关的工作都属于辅导员职责范围之内”,辅导员也因此而承担大量的工作。每个学期,仅学生工作部门布置给辅导员的工作就达十多项,如迎接新生、奖学助学、综合测评、文明离校等,如果再加上其他职能部门的通知、指示,辅导员的工作就“不胜枚举”了,难怪有人总结说辅导员的工作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天劳累,身心疲惫”④。超负荷的工作自然使辅导员喘不过气来,时间长了,上传下达变成了“复制粘贴”,科学管理变成了简单应付,所谓“成效”可想而知。辅导员的确承担了高校大量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这些工作都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辅导员于情于理都不能推却,而他们正是通过这些工作来教育引导学生的,问题在于如何避免忙乱增强实效。通过课程化设计,把这些工作构建成一套课程体系,辅导员采用上课的方式开展管理和服务工作,把“完成任务”变成“课堂教学”,被动变主动,既可以传授学生处理问题的办法,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又可以使辅导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可谓一举两得。

3.认定辅导员教师身份的需要。尽管《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明确规定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但这种“双重身份”仍使他们有不少尴尬。一方面,管理部门认为他们是教师,因为他们是高校德育的一线工作者,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专职教师又认为他们是干部,因为他们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开会”、“坐办公室”,并且随时都要完成各级管理部门布置的任务。另一方面,辅导员对自身及其工作缺乏认同,与专职教师尤其是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相比“低人一等”,是学校的“办事员”、学生的“保姆”;与干部相比,又没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和职务。这是辅导员岗位成为“过渡性职业”、“跳板”,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至今仍有高校在辅导员的身份认定上模棱两可。我们认为,需要认定并强化辅导员的教师身份。教师是要上课的。通过课程化处理,把辅导员的工作转化成一套课程体系,辅导员通过上课来开展工作,教学的内容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据是教材,工作安排见课表,工作时间算课时,工作待遇计课酬,用所有对专职教师的要求和管理来对待辅导员,那么,辅导员的教师身份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可行性分析

1.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是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基础。任何课程的构建都是基于人们对该课程所反映的客观问题和现象的规律性认识。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规律性的,辅导员要根据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大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来开展工作。既然如此,把辅导员的工作整合成一套课程体系,然后由他们依据该课程体系的要求来实施教育则是可行的。有人会问,每个大学生的成长都有其特点,课程化后会不会忽略了学生的个性需求,达不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是原则,是绝对的;个性是例外,是相对的。当今大学生尽管个性鲜明,但在成长过程,他们都会碰到同样的问题,有着大致相同的困惑。辅导员通过上课来开展工作,是在帮助学生解决共同面临的“成长难题”,这跟专职教师在课堂上授课以“传道”、“授业”的道理是一样的,学生也是能够接受的。当然,辅导员还要因材施教,注重在上课之外以个别谈心等方式为学生“解惑”。

2.工作实践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是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保障。任何一门课程都是对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归纳和理论提升。自辅导员制度建立以来,关于辅导员工作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归纳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壮大,大量的有益的工作经验更是被积累了起来,其中已有相当一部分被提炼成为辅导员工作的理论基础,这些都是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丰富“养料”。有人担心,辅导员的工作理论性不强,难以形成一门课程体系。我们认为,辅导员工作的这套课程体系没必要像专业课程一样有着高深的理论基础,毕竟这是一套引导学生如何科学有效地度过大学生活和进行生涯规划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入学适应、学习指导、社会实践、行为规范等内容,帮助他们树立相关意识,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重在普及,贵在感悟和体验,学生可以即学即用。

三、课程体系构建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核心“是整合一整套规范性的课程体系”⑤。首先,应该突破“课程即学科”的传统课程观,按照新课程观理念——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来构建辅导员工作课程体系,注重向学生传输知识,更注重通过该课程体系的实施让学生感悟、体验并能掌握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技能,课程内容应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其次,应该根据高校教学制度的相关要求来设计辅导员工作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教材、课程时间和课程考核等,并将其纳入高校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促使该课程体系更加规范化。最后,还应该紧紧按照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梳理和构建辅导员工作课程体系。在这里,我们依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所列举的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与职责,同时立足高校实际和学生的需求,发挥优势资源,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

据此,可以把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体系构建如下表所列:

《入学与适应》、《学习指导》、《日常生活及其方法》这三门课程主要在新生年级开展,目的是引导新生转换角色,适应从中学到大学在学习、生活上的变化,同时,向学生介绍在入学后、大学期间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心理问题及调节方法。在学时安排上,第一学期可多一些,第二学期可少一些。

鉴于大四学生的主要精力都在求职就业上,因而《思想政治引导》课安排在大一至大三的3年来实施,该课程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以及党团基本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提高政治素养,有效识别各种社会思潮,同时辅助党团组织吸收先进分子等。

《行为规范与管理》、《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及其创新》两门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高校的规章制度,引导他们规范自身日常行为;鼓励和指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参与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高校规章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也有一定规律性,因此这两门课程在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一旦学生能把握规律并养成一定行为习惯后,这两门课程就可以不再开设。

《生涯规划与素质发展》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自我认知、职业规划的有关知识,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择业创业观念,做好就业准备。学生在第一、五、七学期关于自身未来发展讨论、关注得比较多,如第一学期,学生多关注自己为什么读大学,应该如何规划大学生活等;第五和第七学期,因为临近毕业,他们也较多地在思考自己未来的求职和发展方向,渴望得到有关考研和就业、创业和择业等方面的指导,因此,可以把这门课程设在这三个学期。

国家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学生更是一个“动态”的群体,尤其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一套“固定”的课程体系是难以满足教育的形势和学生的需求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体系应该以“不变应万变”,设置《“机动”课程》,留有相应的学时以完成一些临时性的教育任务,而不是使其僵化。

四、实施对策建议

基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在对当前辅导员工作现状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有助于辅导员工作走向系统化、规律化、计划化、规范化的探索,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有如下三点建议。

(一)要有完善的教学制度

制度是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唯有完善的教育教学制度才能全面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实施。要有一本全面而且系统地反映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材,这是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基础。这本教材不需要有精深的理论,但必须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高校的现实和辅导员的工作实践,通俗易懂,注重实用,学生喜欢阅读,而且能够经常阅读;要有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是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关键。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要跟专业课和思政理论课一样为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排课,算课时,进课表,计学分,辅导员要按照课时安排和课表进度授课,还要进行期末考试或考查。除此之外,还要健全诸如教学观摩制度、听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等其他相关教学制度。

(二)要有灵活的教学模式

首先,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并不是说辅导员一定要在课堂上上课来开展工作。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样性决定了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不一定要在课堂上“坐而论道”,它可以是校园中或校外的任何一个角落,既可以在操场上,又可以在宿舍里,只要能对学生实施教育即可,既可以是校园活动或社会实践,又可以是班会、团课,总之,不需要对课堂形式固定化。其次,在实施过程中,也不一定总是辅导员在授课。实践证明,总是辅导员授课,学生也会“审美疲劳”。辅导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自身各种社会资源,邀请专家学者、社会人士、职场达人、往届校友等来为学生做各种主题报告、座谈会、体验训练等,只要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辅导员的要求,符合高校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安排即可。

(三)内容要紧紧围绕高校德育工作的安排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在课程化中,辅导员要立足本校实际,教学内容也符合校情;要充分把握本校学生的总体特点,教学方式要符合学生的现实需求,教学形式必须灵活多样,不可固定化或僵化,切不可把该课程体系变成另外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注释:

①苗丽芬主编.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②叶芜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探索[J].高校辅导员,2010(4):18-20.

③叶芜为.工作“课程化”: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3):58-60.

④彭翠峰,钟智,马世栋,董锦红.高校辅导员队伍“三化”现状调查与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6-39.

⑤肖文学,叶玉清.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实现途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34-336.

参考文献:

[1]张松德.课程化: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必然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47-48.

[2]刘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课程化建设浅述——以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09(5):228-229.

[3]张效英,钟军,叶绍灿,田合雷.高校新任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7):99-101.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例11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2―0082―01

课外辅导是指根据学校课程计划,由学校组织的,教师义务的、无偿的在课余时间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有计划地开辟“第二课堂”,延伸“第一课堂”时间、空间、容量的教学活动,它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国内外课外辅导的规模极速膨胀。而纯粹的、专业性的、非营利性的学校课外辅导则是家长和学生更大的期待,也是构建高效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课外辅导作用巨大,是“第一课堂”的强化延伸,优势互补,辅导中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一、课外辅导的作用

1.能够因材施教。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是适应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课外辅导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辅导内容和辅导措施,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2.能够有效了解学生并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在学校的大课教学之中,老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但是课外辅导的形式多为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这样的方式就能让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掌握学生学习上的弱点和不足,进而有重点地抓住学生的困惑,解决个体问题,使得学生能够迅速消除疑惑,领会方法,找到答案。

3.能够有效地和学生进行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校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亲密度是十分有限的,但是在一对一辅导中一个老师只教授一个学生,而且教课的方式是近距离的、双向互动的,这样就能很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一来,老师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解惑,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一定的疏导和沟通。

4.课外辅导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利用辅导,可以将课堂教学中无法扩充的知识,无法展开的话题及学生的个体欠缺,个性需求安排在课外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最大可能地让每个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能够透彻理解课堂教学中所没有掌握的知识。课外辅导还可以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时空限制、容量不足等问题,有效弥补集体上课的一些不足。

二、如何做好学生的课外辅导工作

1.课外辅导要真正成为“第一课堂”的强化延伸。

(1)学校要提出明确的课外辅导目标要求。比如,充分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辅导内容和辅导措施;要处理好上课和课外辅导的关系。不能把课外辅导搞成变相的课堂教学,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负担;对后进生的辅导,要与家长密切配合,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补习落下的课程并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经常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

(2)要精心组织安排,为课外辅导制定路线图。学校要确定辅导教师、学生、内容、计划,要探究提高课外辅导效益的过程、方法 ,要分析学困生成绩低下的原因,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对学优生主要是培养,发展其特长,如,指导阅读有关课外读物,或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训练,培养求异思维,引导其创新、创作、创造,或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或组织有关科技活动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