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农业产业化论文

农业产业化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24 20:23:59

农业产业化论文

农业产业化论文例1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引进、开发和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农业产业化论文例2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必须清醒看到,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很低,发展中还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结合仍较松散等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农业产业化,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临武舜华鸭业的成功发展历程在这方面作些探索。

一、临武山水鸭天下

湖南临武鸭是我国名地方麻鸭之一,又是古代皇家贡鸭。作为临武鸭产业的部级龙头企业——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贯彻“服务农民、报效社会”的经营宗旨和“名在质量、利在创新”的经营理念,不断发展创新,构建了“公司+协会+农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舜华鸭业已建成现代化加工厂2个,种鸭场3个,规模养殖场106个。2005年出栏加工达到550万羽,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670万元。带动农户23600户,户均增收1160元。

(二)产品不断优化,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产品由过去的卤鸭发展到现在的香辣鸭、板鸭、鸭肉粽等8大类70多个品种产品,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远销香港及南非等地区和国家。2004年“舜华”商标被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三)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养殖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关系更加紧密

舜华鸭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鸭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目前,有规模养殖农场106个,平均养鸭10万羽以上。同时通过协会与公司签订合同,既解决了家庭式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矛盾,又解除了舜华鸭业的原料的后顾之忧,从而使基地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四)农民收入得到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出路得到拓展

“公司+协会+农场”模式的创新,使农户有了公司和协会的多项服务保障,养殖农场农户每养殖1羽鸭可获利1.5~2.0元,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出路,现今,公司员工有850人,直接安排农村和街道剩余劳动力近800人,带动种养殖农村劳动力近9万人。

二、创新发展:从“丑小鸭”到“天鹅”的蜕变

临武舜华鸭业公司在实现临武鸭产业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不断摸索总结产业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希望之路,实现了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的三次跨越式发展,从“丑小鸭”成功蜕变为“天鹅”。

(一)“临武鸭模式”的演变

1、“临武鸭模式”的雏形:“公司+农户”

1996年,临武鸭业公司实行“公司+农户”模式,由公司与养鸭户签订购销合同,鸭农按照合同约定养殖临武鸭,鸭业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收购临武鸭。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由于公司无法完全监控临武鸭的养殖质量,导致加工成品质量不过关;另外,由于农户分散,计划性不强,养殖难以控制,养鸭成活率仅为70%,无法取得规模效益,因而该模式不久便被淘汰。

2、“临武鸭模式”的发展:“公司+基地+农户”

1999年10月,舜华鸭业公司成立,提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由公司开发养鸭基地,统一提供鸭苗、防疫、调配饲料,鸭农参与到基地生产中去。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第一,由于少数农民短视,基地不足以制约养鸭户。当公司试图借助乡村的集体力量,通过签订基地建设合约,以此把分散的农民按原有的行政划分来组织起来,以达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取得效益。实践证明,以行政命令式的行政组织——村委会这一有着多元化社会目标的组织难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中介组织的效率,更违背市场机制的运营,难以奏效。第二,农户分散经营,是独立个体,现实利益太强,合同信誉度差。同时,对鸭子也不便于防疫管理,一旦发现死鸭,极易发生大规模感染传播,造成整个基地瘫痪。第三,“一家一户一口塘”连起来形成的基地,在养殖过程中遇到了基本农田有限的新问题,规模发展遇到瓶颈。因而该模式也被淘汰。

3、“临武鸭模式”的深化:“公司+协会+农场”

从2003年开始,舜华鸭业公司通过不断探索,提出“公司+协会+农场”的产业化新模式。“公司+协会+农场”的运作方式是,首先由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预测,通过契约与合同和协会或农场约定本年度生产的数量、品种及主要的品质和技术指标。协会会同公司再把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农场农户。农副产品收获后,由协会(或与公司一起)验收、收购。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公司鼓励、支持和帮助养鸭大户利用全县闲置的山塘水库办农场,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逐渐转向农场规模化养殖。通过协会将农户拧成一股绳,减少了利益主体,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公司与养鸭户形成了稳固的契约关系,具有很强的带动能力和明显的规模效益。

(二)“临武鸭模式”的创新

1、组织形式的创新——协会与农场的引入

“临武鸭模式”通过由“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模式的转变实现了组织形式的创新。协会由公司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原则下组织起来,协会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调剂资金、协调生产、帮助交易谈判等等。农场由几户、十几户农民自发成立,采取合伙、股份合作等方式经营。协会与农场的引入,一是有利于在合作组织范围内成员互相间了解、信任和监督。中国农村是一个典型的静态社会,通过地源关系、亲缘关系,农民之间不仅相互了解,而且存在着相互监督和道德约束。因此,协会和农场能够对分散农户的机会主义进行监督和约束,从而弥补了前两种模式的组织缺陷。二是有利于节约签约、执行和监督契约的成本。养鸭协会和农场的介入,公司只需和协会或养殖农场签订合同,由一方对多方(散户)到一方对几方(农场和协会),监督起来也比较容易,更较大程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三是有利于企业与农户之间购销关系的稳定,公司、协会与农户之间的组织关系较以前更为紧密。

2、风险利益保障机制的创新——“三统一”服务与“5、4、3”扶持政策

在鸭子养殖过程中,为确保临武鸭品质,公司组建了下属控股子公司——临武鸭养殖公司,成立了临武鸭养殖协会,对养殖户统一发放纯种临武鸭苗、统一防疫治疗、统一饲料经营。通过“三统一”服务,一方面使农户养殖的鸭子达到“无疫病、无违禁添加剂和无规定药物残留”的“三无”安全要求,确保了鸭子的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提高了鸭子的孵化率和成活率。目前,临武鸭种蛋孵化率在95%以上,养殖成活率在90%以上,降低了鸭农经营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率。

为进一步发展临武鸭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公司积极探索,在龙头企业、养殖公司、信用社、农户之间建立四方信贷机制,并建立了风险保障机制:对养殖户实行“5、4、3”的扶持政策,即养殖户每养1羽临武鸭,信用社给予贷款5元,舜华鸭业公司给饲料款4元,养殖户自筹资金3元。公司还设立临武鸭养殖风险基金,由财政出资10万元,公司出资20万元,养殖户按实际交鸭数量每羽上缴0.05元共同筹措。基金由临武鸭养殖协会按照“专款专用,遇缺即补”的原则掌握使用。对那些因自然灾害、疫病、意外导致一次性损失在500元以上的养殖户,经鉴定给予适当补偿。从公司方面看,公司统一发放鸭苗,每羽鸭苗可获利0.2元;统一饲料供应,每吨饲料可获利50元;通过深加工,每羽鸭可获利1元;统一防疫,自制蛋黄疫苗、大肠杆菌疫苗还可获利。临武鸭产业化环环得利,企业与农民共同发展。

3、技术开发培训机制的创新——技术开发与技术培训职能的分离在前两种模式中,养鸭农户的技术培训是由公司出面解决,采用“公司+协会+农场”模式后,技术开发由公司负责,而技术培训与推广由养鸭协会负责。职能的分离一方面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更快地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协会发挥科研机构、政府的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作用。

总之,与前两种模式相比,“公司+协会+农场”在稳定契约方面具有较大的组织优势。当然,它仍然存在着一些信息和履行方面的制度缺陷。应当肯定的是,正在兴起的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变革,而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创新则是这一变革的先导和支撑。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意义即在于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稳定地联接在一起并使之一体化,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真正解决“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

三、成功的奥秘和经验启示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舜华鸭业的“临武鸭模式”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可以从中得出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必须与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相适应。而不应搞“一刀切”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发展同样是一个组织程度由低到高,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随着产业化发展,舜华鸭业根据鸭业生产加工的特点,从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对产业化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适时进行创新,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逐步形成了企业、协会、农场三者分工协作和“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联利联心,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从生产关系角度看,这是一种体制模式,它能够将农民家庭同相关组织,按照产业联系和利益关系,组成生产经营共同体甚至命运共同体,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有效地防止利益结构的扭曲和失衡,克服了家庭经营“一小二散”的问题,适应了当前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是新型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关系,是促进家庭经营走向现代化规模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可见,农业产业化具体组织形式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加以选择,并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

(二)社会化大生产的龙头企业必须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家庭农场、合作制和股份制农场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根据产业经济理论,专业化分工、协作不仅扩大市场交易规模,而且促进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当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利用工业分工的成果并同时与工业品的交易规模增大的情况下,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将逐步让位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中,应该以农场生产经营为主,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化服务组织进行社会化的服务,是一种市场或契约联结下的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相匹配的生产组织方式,农场只从事生产,而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都由社会分工产生的龙头企业和各种服务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技术协会、行业协会等)提供。

临武鸭最初由农户零星饲养,生产水平低,经营效益低,后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经营资源向企业和养殖大户集聚,在建立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养殖农场(基本上是家庭农场或者合作制农场),使产业规模得以迅速扩张和稳固,企农经济效益都有明显提高。“临武鸭模式”成功经验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龙头企业必须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家庭农场、合作制农场和股份制农场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从而不断推进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效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协调利益分配必须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中介组织的发展将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剂

多元参与者主体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利益共同体,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中,利益分配问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中最核心的问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中介组织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促进龙头企业与农场(农户)之间利益的合理分配,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剂。“临武鸭模式”为我们提供的成功经验是,充分发挥专业协会的功能,以产品为纽带,协调农企利益关系、增强相互信任和理解,可以将不同经营主体形成合力,通过“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形成规模化经营,生成规模效益,使产业化链条内部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联系更加规范、紧密、协调,有效实现了养鸭产业由传统饲养变为规模饲养、由传统经营向现代规模经营转变。

(四)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必须不断进行自主创新

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竞争能力的强弱和产业牵动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而龙头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和产业牵动能力的大小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技术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的灵魂所在,农业科技开发和应用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市场需求是第一需求,得市场则得天下,没有市场,产业、企业无法生存更无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龙头企业市场开拓力度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产业化经营的成败;而制度创新是激发企业活力和调动要素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论文例3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探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把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摘要:

1.把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探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和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探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和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和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目前状况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和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和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非凡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非凡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使之和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和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和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熟悉,把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把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练习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农业产业化论文例4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违约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来,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我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模式所固有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如生产分散,规模偏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经营方式上有所突破。

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山东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继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后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它可以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解决农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矛盾和问题,使中国农业走出一条既能够调动农民积极性,又能够克服原来分割的小农经济的缺陷,最终过渡到农业社会化为基础的现代化大农业的道路,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使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也被国际上认为是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学界有多种说法,有的从农工商结合的角度分析,有的从三大产业结合的角度界定农业论文,有的侧重于产业化的过程,有的则更强调产业化后的结果,还有学者从从准宏观和准微观的角度分析,如旭日(2010)认为“从准宏观的结构层次上分析,农业生产化是指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业不断分化和综合,农业与其关联产业日益紧密结合并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从准微观的组织层次上反系,农业产业化是指随着农业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发展,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农户或农业企业与其有关利益各方为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自愿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联合从而实现一体化经营的过程。”分析总结各种定义,我们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其实是将以前相互割裂的农产品产供销各环节联系起来,使农户的农产品生产与农业企业的农产品深加工、运输、销售等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使农业分享其它相关产业的收益,获得比传统农业生产更高的利润。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中采用较多的模式主要有四种:“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和“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在各类模式中,都面临着较多的违约现象,其中在“公司+农户”模式中表现尤为明显。违约行为具体表现为企业与农民利益连接不紧,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多数企业只顾自身发展,不顾农民利益,原料供不应求时企业便抬价抢购,企业负担加重,产品成本上升,最终制约企业发展;而原料供过于求时,企业又压级压价,拒绝收购,损农伤农,影响农民增收。也有些农户只顾眼前利益,不遵守合同进行生产,甚至不履行合同,市场行情好时不愿将农产品卖给企业,自行上市出售,造成企业购买不到足够的加工原料,企业对外失信,影响企业形象。违约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中违约行为的原因分析

1、签约时的不对等性。

公司与农户作为交易的主体双方,具有地位不对等的关系特征。我国的家庭承包经营改革创造了大量分散化、小规模的处于技术、市场劣势的农产品供给主体;公司对市场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价格信息,生产资料的流向以及农产品的技术标准比较了解,具有市场、技术以及资金优势,处于产业链的核心增值环节,具有竞争优势。这一现象导致相对弱势的农户在与公司进行契约谈判时处于不利地位,往往出现契约“附和化”问题,这严重削弱了契约的公平性,埋下了日后违约的种子,导致违约行为频繁发生。

2、合约中双方利益的冲突性

在已形成合作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农民与龙头企业、公司的关系是一种买卖雇佣的关系农业论文,各自利益目标不同。农民追求的是其所生产农产品的出售收益最大化,故希望尽可能提高收购价,同时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大于公司收购价时,农户会产生内在的违约激励,经过对违约成本的核算后,很可能真的违约;龙头企业或公司追求的是公司收益最大化,故希望尽可能降低收购价,同时当市场价低于收购价时,会产生违约的内在激励,经过对违约成本核算后,很可能真的选择违约。双方利益的内在冲突性决定了违约的可能性。违约的现实性则取决于违约成本等约束条件。

3、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性

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分散性等特点,同时受自然条件、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其产量波动较大,同时,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产出和需求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强,价格波动更加明显,预测农产品的价格变得更加困难,这进一步增大了收购价与市场价偏离的可能性,增大了违约的风险。

4、双方履约时的机会主义行为

由于农户和企业只是合同买卖关系,并没有建立内在的合作激励机制,所以双方往往容易受到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驱使,只看重眼前和短期利益,选择“违约”或“搭便车”等行为,从而导致了农业产业化中的履约率低、履约成本高等合作困境的出现。

三、解决农业产业化违约问题的对策

1、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协会

在公司+农户等模式中,分散的农户和相?郧看蟮墓司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等性,弱势农户与强势公司的签约往往对农户不利,这就埋下了日后农户违约的诱因。农户如果不能合作起来,那么农业生产经营的小规模化就会难以与市∠谓樱单个农户就不得不受到市场化进程的挤压,其在与企业谈判时往往τ诒欢弱势的地位,但当农户组织起来,建立农业合作组织或农业协会后,这些组织在搜集信息、识别客户、组织谈判、签订合同等方面的能υ对洞笥诘ジ雠АE┮岛献髯橹或农业协会由若干农户民主选举组?,代表会员农户的利益与公司就产品价格、数量、质量、标准、种类等进行谈判,既能避免单个农户与公司谈判中的不利局面,又能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较好地避免了合同执行过程中市场价格波动给农户带来的损失。农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把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直接组织起来,以“集团军”的形式共同进入社会大市场,也大大提高了农业的市场集中度。

2、探索农户以土地承包权等入股农业企业,及企业的利润返还机制。

通过这种制度设计,改变农户和企业之间单纯的买卖雇佣关系农业论文,建立内在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业化高违约率的重要原因是农户和企业之间利益的不一致性,降低违约率必须要考虑如何协调双方的利益取向。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通过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与龙头企业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另外,企业还可与农户签订利润反还等形式的合约,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和 “定单” 合同的履约率。

3、加大财政支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经济损失提供的一种保险。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长、风险性大、利润率低等特点,而作为独立生产单位的农户自身抗灾能力又非常有限,一遇重大灾情,农民只能指望政府的救助,所以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并不把它等同于一般的商业保险。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农业保险都普遍采用非盈利性的政策性保险。对一些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作物,多是采用强制性保险。

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利润低,农户的参保意愿和能力都较低,导致商业农业保险项目往往入不敷出,为此保险公司又进一步提高了保险费率,这更打击了农户参保的积极性。另外,农业保险操作复杂,查险、定损、理赔、估价等方面双方意见往往分歧较大,很多潜在客户都打了退堂鼓,农业保险由此而陷入不良循环。其实,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准公共品,需要政府的干预,特别是政府的财政支持。所以农业保险走出困境的出路就是进行制度创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组建政策性国家农业保险公司,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4、建立风险基金

由于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性,提倡和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户采取建立风险基金的办法,降低市场波动的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当价格较高农业论文,利润较好时,农户和企业共同出资,适当提取风险基金以防范降价时的风险;当市场价格过低时,企业保护价收购,用风险基金弥补损失。同时,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交易,锁定价格波动的风险。

5、提高农户和企业的法制意识和守信的意识。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交易双方基本的要求。由于长期以来,广大农户参与市场的程度低,加上教育程度等限制,从而很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不遵守与企业的合约;同时,很多农业企业也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采用机会主义行为,在市场变化时对农户违约。双方的这种行为一方面是由于相关的法律的缺失导致违约成本较低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双方法制和守信意识淡漠,只重眼前利益,忽视长期合作利益所致。所以应对双方都进行法制和诚实守信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法制和守信的意识,降低违约率。

参考文献:

[1]旭日.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的农业产业化内涵解析〔J〕. 内蒙古水利, 2010(3)

[2]陈明星.“公司+农户”中的利益博弈[J].中国社会导刊,2008 (7)

[3]傅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冯春燕.探索我国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6)

[5]熊志平.农业产业化模式研究〔J〕.台湾农业探索,2010(2)

[6]苏永.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局限性〔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

[7]于开红.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公司+农户”模式为例〔J〕.中国商贸,2010(4)

农业产业化论文例5

前言

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综合生产结构,是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是在生态农业规模细小化、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等问题导致生态农业功能逐渐减弱的背景下提出的生态农业高效经营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近些年,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过分依赖传统技术、规模狭小和封闭经营等弊病,尚未摆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特征。鉴于此,西部生态农业必须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这是转型期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产经营优势、风险共担优势和教育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可以使西部农业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发挥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自适应和科技驱动的作用。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条件是有喜有忧。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

(一)为发展特优农产品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西部地区土地广阔,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占有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1.9倍和3.6倍;未利用土地占全国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86.7%,可利用的耕地中中低产田占有较大比重,草场的载畜量也较低。可见,西部地区仍有提高生产能力的潜力。西北地区是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水资源严重紧缺已成为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推广应用一些常规的节水技术,改变大水灌溉的粗放用水方式,必将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节水的生产潜力。

此外,西部地区复杂的生态环境还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我国11个物种丰富、特有物种数量多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区,有6个在西部,2个在中、西部接壤处。这无疑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后备资源,从而使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不仅自身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且通过选择适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可以实现其他农业开发的潜力。

(二)为生产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采用工厂化生产,破坏了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造成不同程度的农业污染。耕作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引起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西部地区由于农业的低水平循环,限制了许多现代物质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这虽然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却在某种程度上为西部地区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创造了条件。此外,对西部地区而言,发展传统农业产品如粮食等已无任何优势可言,只有发展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农民才有出路,农业才能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西部地区应抓住市场机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

(三)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在覆盖范围上已由点向面的方向转变,在单元规模上由以户、村、乡为单位向着区域发展方向转变,在思想认识上开始实现由科研示范向着企业化发展转变。所以说,西部地区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生态农业建设经验,而且还具备了许多开发绿色农产品及高科技生物产品的技术和方法,这些都为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四)特色农业产业展露优势

一直以来,特色农业都是西部农业发展的重点。西部地区依据当地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了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例如,内蒙古的乳品加工、新疆的番茄加工等。目前,这些农产品加工业大多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实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大,在区域内起着“龙头”作用。例如,陕西省的果业产业化发展就为当地农民纯收入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

(五)经营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西部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不仅体现在它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且体现在农业产业化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据农业部最新统计,2005年,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9.4万个,比2000年增长了41.6%,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分布差距逐步缩小。东部地区4.3万个,占41.6%,中部地区2.9万个,占45.2%,西部地区2.2万个,占23.6%,与2000年相比,中西部比重增加了3个百分点。

(六)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加入WTO,面对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更多的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实现产业一体化经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由大宗农产品的数量保障转向满足多层次需求的质量保障,开始摆脱粮食长期短缺的压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又进一步为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朝着生态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西部地区应不断拓展多层次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不失时机地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

(一)生态环境脆弱且趋于恶化

西部地区大部分为干旱、高寒和沙漠化、石漠化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从西北地区来看,降水少,蒸发大,高原戈壁的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本身就很脆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加之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分布差异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种不稳定就会强烈地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绿洲农业作为西北农业的主要特色,在新疆的吐哈盆地、甘肃的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等地区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上述地区在西北不但所占面积比重太小,而且受沙漠化的威胁日益严重。从总体上来看,西北地区农业实质上是一种缺水性的弱质农业,长期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已成为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农业经济基础薄弱且组织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环境不稳定、生态脆弱、社会历史的承袭性、人口素质低下以及深居内陆的封闭区位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加之国家优惠政策的不到位,致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农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据统计,2005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9450.9亿元,西部为8123.37亿元,仅占20.59%。东部约为西部的2倍多。同时,西部地区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组织发育水平低等问题日益凸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先天条件不足。

从产业结构来看,长期以来,由于受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民思想意识落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内比例失调,区域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三)劳动力素质结构偏低

农业人口总量下降、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是实现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如果劳动力素质不能得到提高,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艰难度将会倍增。然而,从现阶段来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瓶颈”。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下,使其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程中障碍重重,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渡性就业竞争,这样就造成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出现结构性失衡,严重影响了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四)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落后

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提。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有赖于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措施的适用度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技术的转化。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农村科技资源十分稀缺,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显著。

(五)市场机制不完善且开放程度低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开发农业新产品的动力,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力上。显而易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地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还只是处于初期阶段。由于西部地区有着较为浓重的公有制偏好,因此,广大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传统经济体制与农业小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排斥市场化因素的强大力量。这样一来,便制约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所依存的市场机制的完善,使其作用空间狭小,作用力薄弱。

(六)资金投入不足且资本吸引力匮乏

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效益仍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我积累能力较差,从而导致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西部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和封闭的经济区位,致使外部投资环境较差,农业对资本的吸引力匮乏。目前,西部农业投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资金不足,财政资金困难,个人拥有的资金也十分缺乏,农业信贷资金所占比重较小。资金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那么,资金供给不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因此,要保证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包括财政、金融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1.牛叔文.西北地区荒漠化环境演变及生态农业建设模式[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农业产业化论文例6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亩,不到世界水平的40%。全国农村有2.4亿农户,户均耕地不到半公顷。经营规模小,效益低。美国一个农民可以养94个城里人,我们仅能养4个人。由于农业的小规模经营,农民要增收,必然导致兼业化,农村从事非农业劳力已超过50%;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房地产开发的力度加大,人均耕地在逐渐“缩水”等等给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难题。为此,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向“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三高农业转型迫在眉睫。休闲农业的出现为农业的转型指出了方向,也拓展了旅游业的内涵。其产业化发展必然提升农村区域经济竞争力,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

一、休闲农业产业化概述

(一)休闲农业产业化概念

旅游产业化是指以旅游核心产业为龙头,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推进现代化、国际化、规模化和市场化,进而形成现代旅游产业的产业集群化的过程。旅游产业化是现代旅游业的基本业态,也是旅游产业化的动态发展行为,即由初级产业向高级产业发展,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进军的产业进步过程。

休闲农业产业化是指以休闲农业为龙头,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推进农业休闲旅游的市场化、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而形成农业休闲旅游的产业集群化过程。即将休闲农业作为一大产业来经营,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将区域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区位、旅游文化、旅游人才、旅游管理等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形成产业竞争力。而休闲农业旅游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休闲旅游为主题,它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有的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休闲、购物、度假,满足旅游者食、住、行、购、娱、游的需求,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情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型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这就决定着农业休闲旅游的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农业产业化为前提,实现食、住、行、购、娱、游协同发展。

休闲农业产业化涉及诸多复杂问题。首先,休闲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交织在一起;其次,休闲农业产业化受到区域农业资源、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区位、文化环境,以及旅游人才、管理体制、企业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无论如何,休闲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的基本业态和基本趋势。其产业化标志具有多个层面:(1)市场化——休闲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前提和运作方式。(2)规模化与集约化——休闲农业产业化的成熟标志。(3)国际化与现代化——休闲农业产业化的水平标志。(4)集群化——休闲农业产业化的竞争优势。

(二)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背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经济的全球化,传统的农业结构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如何加快转型、提高竞争力已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农业实现连续丰收,过去农产品短缺的局面已经扭转,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多数农产品供给已经进入较为充裕的阶段,表现为卖方市场;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克服“小规模、分散化”家庭经营弊端,已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主旋律;实行农业战略转型是解决农业发展的深层和长远问题,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创建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是目前形势下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思路。休闲农业的兴起为农业的生产与经营形式的战略转型指明了方向。发展休闲农业可将具单纯生产的农业向附加值较高的二、三产业转移,它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拓展具有农业生产、加工、游览、休闲、科普、农技推广、农产品展示、销售、特色餐饮、景色观光、宠物饲养及其附属用品供应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为农业注入了较大的科技含量,又集观光、休闲、旅游、科教于一身,因此可获得较高的效益。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人们带薪休假天数的增多等促进了社会消费结构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人们对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要求,而作为乡村旅游形式之一的休闲农业旅游自然而然的成为都市人们休闲的首选。据统计,到2006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达5.77亿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3.9%,全国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且每年有114天的法定节假日,这为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对于乡村旅游形式之一的农业休闲旅游,其产业化发展必定提升区域农业生产的效率,以及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但由于受利益的刺激,全国各地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纷纷上马,造成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等严重现象。为此,加强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措施,也是实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重要举措,必然带来农业产业形态的更新。

二、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

休闲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最大不同,是它具有服务业的功能。休闲农业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受益于城市,是一种强调城乡经济有机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发达农业形态,使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休闲农业是农业和休闲旅游的有机结合,其市场化、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产业化必然打破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另外,农业休闲旅游具有很强的产业渗透性和互动性,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不仅可以将农村的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乡镇工业)作为新的旅游资源,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休闲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绿色生态江西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等问题一直困扰我国经济发展,这些问题在江西省也同样存在,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极大破坏,为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应运而生。其中所提出的发展生态经济,正是使我省摆脱目前经济发展模式困境的最好途径。江西省早在上世纪末就提出了建设生态江西的理念,倡导经济与环境和谐的发展模式。所谓生态经济就是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的经济活动形式,其强调的是生态建设和生态利用并重,力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发展中达到动态平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应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和支撑点,并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综合考虑,实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休闲农业旅游是把生态建设与开发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发展生态经济的良好途径。江西省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及自然资源,为江西省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休闲农业提倡农业生态化,将科技含量极高的农业技术融入到农业生产之中,切实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农业生产效率。而随着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为农产品开拓了全新的销售渠道。婺源的有机绿茶,近几年畅销欧美,仅2006年一年年产达5000吨,销售收入达1.08亿元,茶农和有茶的农民的收入有了大大的提高,提高了他的积极性,让他尝到了农业休闲旅游带来的甜头,促进茶叶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高。还有以往农民家中留着自吃的干蕨、干笋、干辣椒等等今年也销售旺盛,自家养的农家猪、农家鸡、鸭都是游客所爱吃的,游客也愿意出高价。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也跟着提高了,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为生态江西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思想保障。

(三)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其一,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旅游产业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品的绝大部分是以劳务形式体现的,它要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多方面需求,它需要有“一条龙”的行业与之配套服务,除了直接促进农业发展之外,还可以带动交通、运输、饮食、邮电、商业以及纪念品生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为人们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据有关资料统计,旅游业直接就业者与间接就业者的比例为1:5,提供就业机会多。

其二,休闲农业的开发,扩大了农业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改善了农业生产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休闲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把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部分农产品运销层次多的问题,避免经销商的中间盘剥,同时农民也可从提供休闲服务中获取合理报酬,增加收入。

其三,休闲农业可以增加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交流与沟通,将城市先进的经营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面貌的改善,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活品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城市乡村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因此,农业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农业、运输业、餐饮业、住宿业等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产量的提高,产品质量的上升,休闲农业旅游不但解决了就业问题,还改变了人的思想观念,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当地经济结构不再是单一的农业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集约化、机械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江西省宜春市现已建立休闲农庄近2000家,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近亿元,吸纳就业人员突破1万人。

(四)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江西省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需要

休闲农业的产业化有利于培育江西省区域性农业主导产业,促进江西省“名优特产品”的培育,创造良好的农业市场组织发育的产业环境,提高江西省农业产业市场组织化程度,培育农业市场组织竞争力。其次,休闲农业的产业化通过引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为江西省农业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提供发展资金、人才和技术,提高农业产业劳动者素质,全面提升江西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农业生产要素产出率,增强江西农业的竞争优势。

三、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可行性分析

江西省是个农业大省,传统种植历史悠久,农耕文化沉淀,农业产业化经营较早,休闲文化的发展较其他发达省份落后,休闲农业的发展也就是近几年的事。但是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的农业大省,其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历届政府也特别注重农业旅游的发展。特别是自2005年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任务以来,江西省的农业旅游业也迅速发展,到目前为至江西省休闲农业旅游业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旅游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市场需求日益旺盛,旅游供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良好,休闲农业旅游业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增强。2007年国家旅游局“城乡和谐游”的提出,这是江西省休闲农业旅游业发展的又一机遇。

(一)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1.江西省旅游经济在节节攀升,为休闲农业产业化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持。2006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49.73万人次,同比增长33.38%。其中接待外国人18.41万人次,同比增长35.06%;香港同胞16.08万人次,同比增长40.95%;澳门同胞5.77万人次,同比增长40.97%;台湾同胞9.47万人次,同比增长16.15%。旅游创汇13960.75万美元,同比增长34.3%。接待国内旅游者6000.23万人次,同比增长18.6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旅游总收入390.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5%。

2.旅游设施明显改善,为休闲农业产业化硬件保障。旅游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连接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至2005年底,南昌昌北机场已开通境内外航线38条,赣州、景德镇、井冈山机场增开了至旅游热点城市航班;纵横江西的京九铁路和浙赣铁路增开了十多趟江西与省外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列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80公里,省会南昌至各设区市和所有出省主通道全部实现了高速化,连接公路干线与旅游景区的10条旅游景区公路基本建成,极大改善了江西旅游可进入的条件。同时,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全省新增上档次的旅游汽车近千辆,新增旅游星级饭店139家,分别比“九•五”期末翻了三番和增加了98.58%;上档次的旅游餐馆、购物及娱乐场所不断涌现。

3.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加快。省政府对旅游业的投资逐年增加,由“九•五”前期每年21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2000万元。在政府投资的带动下,外资和民间资本也大量进入旅游领域。仅2005年招商签约资金达135亿元,实际引资52.53亿元。大投资带来大变化,旅游城市、风景名胜区、A级旅游区、森林公园等建设速度加快,旅游目的地形象明显改观。井冈山、婺源已成为特色鲜明、游客云集的旅游热点;庐山、三清山、龙虎山、龟峰、仙女湖等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条件明显改善;南昌、九江、赣州、景德镇、鹰潭、萍乡、瑞金等城市面貌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旅游景点不断涌现,旅游功能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南昌、九江、赣州、景德镇、鹰潭先后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成为我省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对外形象窗口。同时,国家先后安排我省旅游国债和旅游专项资金达2.6亿元,促进和加快了我省一批重要景区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开发建设。全省开发的古村落已达40多个,涌现了婺源古村、乐安流坑、青原渼陂、安义古村群等一批通过旅游开发加快发展的乡村,婺源江湾、星子温泉、宜春温汤、浮梁瑶里等一批通过旅游开发改变了面貌的乡镇。

4.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天然依托。庐山是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鄱阳湖列名《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全省现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1处,部级森林公园34处,国家地质公园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107个点,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0个,其中4A级14个,3A级6个;旅游星级饭店280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21家;旅行社56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3家。全省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4A级景区的数量分别比“九•五”期末增加了1.75倍和2.5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山、湖、城、村为主体,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并形成了“南昌-九江•庐山-景德镇-婺源”名山瓷都名村文化旅游线、“南昌-吉安•井冈山-赣州-瑞金”红色文化旅游线、“南昌-龙虎山-龟峰-三清山”名山道教文化旅游线等三条旅游精品线路和一批专项旅游线路。

5.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为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化提供客源基础。休闲农业主要客源是城市居民,随着江西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收入也在不断增加,消费观念发生了改变。现代都市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再加上人口集中、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的出现,让生活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厌倦长期城市生活,经常到城市周边乡村去体验幽静的田园生活,感受乡村田野宁静、清新的空气和纯朴的民风。据有关部门调查,南昌市民中有30%的人愿意到郊区去生活,50%的人有去郊游的愿望。这种休闲模式,不但能够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实现城乡和谐发展,让更多民众重视农业的生态绿化功能。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前来九江县体验“三农”乐趣的游客不下2000人,目前全县已建成餐饮、住宿各类休闲农庄100多家,年户均收入超过3万元。

(二)江西省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化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休闲农业在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江西省的休闲农业更晚于其他沿海发达城市。虽然目前省内各地的休闲景点也在迅速增加之中,但毕竟经验不足,难免会出现: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布局不够合理;农业区游乐项目单一,游客难以尽兴;在经营方式、促销力度、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也存在不足等等问题,制约着江西省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从总体上看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并不高,主要表现为:(1)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晚,各地发展不平衡,休闲农业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低水平层次上。(2)龙头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布局较分散,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3)组织形式和利益机制还不够完善、不规范,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能力还不强。(4)人才、技术、资金等仍是制约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5)目前开发的休闲农业产品单一。

四、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化发展促进江西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自十六大五中全会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任务以来,农业的转型问题再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休闲农业旅游的出现,既解决了农业的转型问题,同时也拓展了生态旅游新内涵。然而,休闲农业旅游要在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走产业化这条路。江西旅游的产业化发展的不足,既体现在发展理念上的自然自发状态,也体现为旅游六大要素的分割,发展业态层次较低。为此,休闲农业的产业化过程中,必须结合江西省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根本,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加快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江西省新农村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选取合理的产业化组织模式,加大产业规模

休闲农业不是纯粹的农业开发,也不是传统的旅游项目开发,它的发展必须包含并兼顾农业、环境、生态、环保、教育、经济、社会、旅游、医疗、文化的意蕴,只有这样休闲农业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之道。产业规模影响着区域竞争力。江西省休闲农业旅游的产业化健康发展一方面取决于产业规模,另一方面也受制于产业化组织模式。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产物,其产业化的发展必然受到农业及旅游业产业化程度的影响,同时,产业化组织模式也同样影响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综合国内外休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虽然其产业经营的具体形式上有所差异,但休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休闲农业企业(中介组织)”,而基础是“农户”,其实质是“农户”通过休闲农业企业(中介组织)把自己与市场连接在一起,通过有效的产品价值链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

但是,旅游经营是一个产业链,链条中的稳定交易实际上是寻求组织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其实质是经济的专业化即为游客提供系列化和连续化的旅游服务。为此,江西省休闲农业旅游的产业化发展要充分考虑休闲农业产业化与旅游资源分布的关系、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与旅游经济发展总量的关系。由于旅游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地区经济和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旅游产业化水平及潜力有所不同,由此所采取的产业化发展政策和组织制度也应有所不同。如:产业化水平高的地区,应偏重于旅游企业集团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对策,而水平低的地区则要注意鼓励个体、私营、股份制、公司制等多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对旅游业的参与。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应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特点,采取政府主导型、市场(企业)主导型、企业集团型、资源开发型、龙头景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等不同形式。

(二)注重特色,开发深度旅游

休闲农业走产业化发展这条路子,其最终目标是提高休闲农业的竞争力。虽然江西省目前休闲农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总体来说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开发的深度不足。一些走马观花式的农业观光旅游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因为,它不但不能达到消除疲劳、缓解身心压力的功能,反而增加游人旅游后的疲惫,因而,深度旅游、定点度假成为新的旅游方式,健康、有机、养生为诉求的休闲游憩活动成为诸多游者的选择。

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创新,应遵循奇趣性、参与性、多功能性、地方特色,形成项目开发的稳定性和长效性。江西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各地的农业特色各异,休闲农业的产业化需将当地的农业特色、农业文化为主要旅游资源,加大农业旅游业的集约程度,注重深度旅游的开发,充分利用江西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开发乡村观光休闲游、乡村生活体验游、乡村民俗风情游、乡村文化互动游等系列产品,展示江具魅力的古村名镇和乡村风情,重点培育稻乡、渔乡、茶乡、酒乡、竹乡、桔乡、莲乡、橙乡、候鸟之乡、温泉之乡、傩舞之乡、毛笔之乡、夏布之乡、砚台之乡、羽绒之乡、烟花之乡、花卉之乡、客家风情之乡等特色旅游村镇;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等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开发一批“农家乐”旅游产品和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娱乐性、参与性强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各种节庆活动、时令季节,如梅花节、桃花节、荔枝节、枇杷节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独具特色的活动。如樟树市可以中药的种植文化、中药的鉴赏文化、中药的膳食文化为主要特色而组织的各色产业链,进而形成以中药为旅游资源的农业休闲旅游产业集群;而那些依傍名山大川的地区其休闲农业产业化则要以当地的民俗文化为主要特色。另外,休闲农业旅游也可以将农业休闲与探险、科考、科教等旅游形式结合在一起开发更深层次的旅游形式。如大连市根据当地农业特色建成世界最大的、面积340亩的“勇者之旅”玉米迷宫,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为此,江西省的休闲农业产业化必须在提升农业旅游的档次的基础,形成休闲农业旅游的“一县一特”和“一镇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农家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协调管理

休闲农业产业化,不仅要有资源上的前提、体制及机制上的条件,更要有国家政策上的支持,这样才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化的基本前提;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促进旅游产业化的有效手段;完备的体制环境是旅游产业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科学的运行机制是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必然保障。为此,政府应加大对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持,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政府要重视加强对农业休闲区的规划与指导,把休闲农业规划区的建设视为社会公益事业,投入资金建设硬环境,并配以优良的软环境条件。

2.地方政府对进入农业行业的企业可以适当实行土地、税费等政策优惠,鼓励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

3.政府(农业局、旅游局)对农业产业,特别是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以及农业生产基地、加工基地进行总体规划,引导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

4.政府除鼓励“公司+农户”模式外,还需要组织农民培训,以便指导农业生产基地、加工基地,观光农业园、休闲农业园的建设。

5.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激活农村宅基地资源。根据农民意愿,在满足农民居住自用的基础上,引导将多余的产权房入股参与建设集中的、规模型产权式农业旅游住宿设施,开展农业旅游经营活动。

6.鼓励农民以股份合作的方式兴办农业旅游。本地农户可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等多种形式入股兴办休闲农业旅游,并享有薪金、租金、股金等稳定、长期的收益回报。

7.积极扩大经营规模,拓展各种开发主体,鼓励农户自主开发“农家乐”等旅游产品,支持农业企业兴办现代农业园区旅游项目。政府、企业等多方联手建设集聚型农业旅游基地。

8.制定《江西省农业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等法规,成立或指定专门的机构或个人进行专业指导和管理,形成规范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各级旅游主管部门要主导农业旅游景区点建设,农业旅游的管理和服务都要有相应的标准进行规范。

9.建立农业旅游安全机制。加强对农业旅游景区点的安全防范、食品卫生等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紧密依靠社会公共安全系统,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并加强维修和保养,建立起人防、技防相结合的农业旅游安全体系,确保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安全。

(四)建立休闲农业培训体系,加大旅游农民的培训力度

休闲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才则是这个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因子。休闲农业培训体系主要包括政府相关公务人员培训系统、产业经营单位人员培训系统、社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培训系统。其培训对象涉及相关产业链方方面面的从业人员如生态农业技术人员、旅游规划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等等。其中,旅游农民的素质是制约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建立生态、集约、高效的农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据统计,中国2001年共有农村劳动力4.8亿人,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4%,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1.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3%,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另据2001年中国科协对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仅占0.4%,平均每万名农业从业人员中,只有6.6名农业科技人员。由于不懂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掌握不了现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多数农民仍然采用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型、浅层次的传统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对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种植和养殖项目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等表现得力不从心,使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农民收入相对下降。所以在加强旅游农民的旅游服务意识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农民的科技素养。这样才能实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政府也应把培养培训农业旅游人才的工作纳入全省农业和旅游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享受相关优惠,基本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农业旅游开发管理人员队伍和导游服务人员队伍,促进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亚非,刘国忱,高敬华.我国旅游产业化的条件与素质分析[J].旅游学刊,1999(6):64.

[2]唐智勇.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J].宏观经济管理,2003(9):51-52.

[3]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20(2):119-124.

[4]段兆瓣.体验经济与休闲农业[J].台湾农业探索,2003(3):25-27.

[5]王龙峰,樊喜军.休闲农业,促进经济发展[J].扶贫在线,2003(7):39-40.

[6]陶开宇.郊区休闲经济大有作为[J].经济沙龙,2003(7):20-21.

[7]郑健雄.休闲农业的产业分析[A].郭焕成,郑健雄.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C].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8]NancyGMcGehee,KyungmiKim.MotivationforAgri-TourismEntrepreneurship[J].JournalofTravelResearch,2004,43(2):161-170.

[9]GrahamBusby,SamanthaRendle.TheTransitionfromTourismonFarmstoFarmTourism[J].TourismManagement,2000,21:635-642.

[10]李同升,马庆斌.观光农业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以西安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为例[J].生态学杂志,2002,21(2).

[11]俞万源,陈义彬.梅州市旅游产业化发展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24(2):53-57.

[12]袁定明.我国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6(9):53-56.

农业产业化论文例7

2006年通过一系列调查发现,金融支持在农村产业化合作中具有优势。一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产生大量资金需求,但由于可用资金供给不足而产生巨大矛盾;二是资金需求的多元化。程文兵[3]采用因子分析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江西省九江市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支持的关联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显示,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支持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通过建立内生增长模型,利用相关数据,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证实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4]。朱建华等[5]以湖南省邵阳市为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验证了农业产业化与金融之间确实存在密切的联系。

1.2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约束现状及原因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资本形成难于实现,农村金融机构权限不断集中,直接导致资金从农村向城市转移[6]。农村金融难以寻求支持与服务对象,传统的单一农业对金融的有效需求不足,且农村的“合作金融机构”事实上的商业化特点经营,迫使农村金融不得不在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间做出选择[7]。范天森[8]从农村金融体系和二元经济结构角度分析了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约束因素,并给出相应建议。张红伟等[9]认为,政府的过度干预和金融机构自身的不完善形成了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抑制。廖东声等[10]认为,正规金融运行机制的不健全、落后的风险管理水平、单一的金融结构以及非正规金融的尴尬地位造成了农村金融约束。

1.3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路径

王仁富等[11]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主体,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马兴国[12]构建了金融农业支持的基本框架,认为农业发展银行应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而农业信用社要着重满足个体农户和小型加工企业的需求,其他相关部门要搞好配套服务工作,从而形成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金融支持体系;方阳娥等[13]认为,在正规金融提供充足资金的前提下,应逐步引导,规范民间金融来满足农户信贷需求;曹平辉等[14-15]探讨了有效信贷抵押和担保的创新模式,就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和保障体系提出了创新模式,并提出“小额信贷+保险”的“银保互动”模式。

2江苏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体系构成与分析

农业产业化需要多层次、多渠道资金支持。农业资本的积累主要靠内和外2方面。外部主要包括金融支持和财政支持,内部支持主要是农业资本的自然积累。由图1可知,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支持主要可分为农村金融支持、政府财政支出、私人农业资金支出3部分。就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概念而言,主要指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体,以农村合作金融为基础,以农业保险公司为保障,以证券市场融资为重要补充所形成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原先概念是将政府财政农业支出放入财政支持体系,而不属于金融支持中,但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农业部门的财政支出已不仅局限于对某些农业产业化项目提供财政补贴。江苏省农委就牵头成立江苏汇隆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农业产业化投融资业务。政府以直补资金为担保,向农民提供生产贷款,这也是一种金融支持。而现阶段金融支持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阻碍了产业化发展。

2.1农商行的发展需要弱化了金融支农的力度

江苏省的农村信用社在近几年统一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原先的农村信用社主要是为入社的社员服务,为辖区的农民和农业生产提供资金。虽然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区域,信用社已转向为商业化运营,但整体上信用社还是为农业生产和劳动提供了明显的资金支持。现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从而以商业化的方式运营管理。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积累阶段,这样的改变则进一步弱化了其金融支农的职责。

2.2政策性银行资金实力有限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主要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而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为实现国家既定的农业政策目标而参与金融活动,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但实践经营活动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政策性资金实力有限,其职能定位决定一般不可直接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如此政策性银行的资本实力就明显不如其他商业银行,在某些区域内,其资本甚至不如农商行。其次,农村发展银行应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等多个方面服务,这使得金融供给总体不足,无法满足农业产业化的刚性需求。此外,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的贷款主要指农业贷款,周期较长且风险较大,使一部分政策性银行的农业贷款资产收益甚至为负,这种负的收益会影响银行的自身发展。

2.3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支持缺乏积极性

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标,只需对股东负责。农业贷款的高风险性和低收益性使得商业银行不愿充实农业信贷业务。中国农业银行过去一直处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但随着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和城镇经济的发展,农业银行的业务也逐渐转向风险较小而收益较高的行业,脱离了为农业服务的初衷。另一个在农村地区有广泛网点的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原先一直是只存不贷,吸引了大量的农村资金流出。农村金融的总体现状是,大部分商业银行从农村吸收存款,并上存到上级行,造成本应流向农村并服务农业发展的资金大量外流。

2.4资金互助组织发展不规范

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若干意见》,准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银行,批准在农村可以设立村镇银行、信用合作组织、专营贷款业务的银行全资子公司。在此基础上,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迅速,但缺乏一定的规范和指导,由此发展出农民资金互助社等组织。因缺乏有效监管,这类资金互助组织发展很不规范,部分资金互助社非法吸储,非法放贷,完全违背其宗旨,出现许多资金链断裂、互助社倒闭等问题,减弱了互助社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的作用。

3江苏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实证分析

3.1数据来源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衡量并无统一观点。关于农业产业化具体指标的选取,国内已有较多研究成果。刘树[16]从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生产经营规模化、资源利用率、农业相关产业群发展程度等方面来建立指标体系;徐冯璐[17]从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农业市场化、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分别选取了指标体系。一般认为,农民的人均年收入(Y1)与产业化水平息息相关,产业化水平高的地方,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也就高;此外,随着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每个劳动力创造的农林牧渔总产值(Y2)也提高,因此,单个劳动力创造的农林牧渔总产值也可作为指标衡量产业化水平。现阶段,产业化的发展一般伴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和农业机械的投入,所以另将人均农业机械功率(Y3)作为一个指标。而金融支持的量化因素较少,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最终选择人均江苏省农业贷款余额(X1)作为金融支持的指标(表1)。

3.2计量检验与分析

3.2.1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是指检验序列中是否存在单位根,从而验证序列的平稳性。因为存在单位根即是非平稳时间序列。序列中存在单位根过程就不平稳,会使回归分析中存在伪回归。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进行判断。对于非平稳的变量,要对数据处理使之成为平稳时间序列,若变量是单整的,即可进一步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利用Eviews软件,先对各变量进行单根检验,以确定其平稳性。一般而言,现实世界的经济数据都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大多为非平稳序列。以Y1为例,显然该时间序列是不平稳的。因此对所有变量取对数,降低其波动性后再进行检验。由表2看出,4个变量单位根的检验结果并不显著,即4个变量并不平稳。对上述4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得到检验结果看出,lnY2,lnY3,lnX3符合一阶单整,而lnY1不满足一阶单整,故对其进行二阶差分分析,此时P值为0.0061,所以lnY1符合二阶单整。3.2.2协整分析时间序列中常会发现2个变量存在一种长期稳定关系,称之为协整关系。传统的协整分析是通过对原始序列进行差分变换,将其转化为平稳序列,得出其中的线性均衡关系,这种协整关系可称为线性协整。线性协整的建模理论是从实际的数据生成过程出发,在平稳序列中寻找可能存在的长期线性均衡关系,以建立序列的结构模型,从而反映序列的运行机制。本文采取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的2步检验法(EG检验),先对每个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再对序列进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因为lnX1和lnY2,lnY3都是一阶单整的,故选取lnY2,lnY3对lnX1进行回归分析(表3)。由表4检验得到2个回归方程的残差已平稳,故最终确定变量的协整方程即为:lnY2=5.228+0.634×lnX1,lnY3=4.560+0.444×lnX1。以上结果反映了1995-2012年期间序列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从方程可得出:反映农民收入的农业产业化指标,即Y1与金融支持指标之间由于单整的阶数不同,所以不能进行协整分析;反映农业生产效率的Y2与人均贷款X1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提高人均贷款数额,能有效增加每个劳动力创造的农业总产值,即金融支持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反映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农业产业化指标Y3与人均贷款数额X3有明显的正向关系,即金融支持能有效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3.2.3格兰杰因果检验经济时间序列常出现伪相关的问题,即经济意义表明几乎无联系的序列却可能计算出较大的相关系数。格兰杰因果检验在考查序列X是否是序列Y产生的原因时,采用如下方法:先估计当前Y值被其自身滞后期取值所能解释的程度,然后验证通过引入序列X的滞后值是否可以提高Y的被解释程度,若是,则序列X是Y的格兰杰原因(GrangerCause),此时X的滞后期系数具有统计显著性。格兰杰因果检验要求所检验的序列是平稳序列,若是,非平稳就需行平稳性和协整检验。仅当上述两者均符合要求,方能进行Granger检验,因此可检验Y2,Y3对X1的关系(表5)。根据表5得出,江苏省农民人均农业贷款是每个劳动力平均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这与协整分析的结果一致,说明江苏省农民人均农业贷款的增长,能促进江苏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若获得资金支持,就能显著地起促进支持作用;江苏省农民人均农业贷款不是农民人均机械功率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农民人均机械增长可以看作是农民人均贷款增加的原因。这表明农民在产业化过程中,对农用机械有旺盛的的需求,而这种需求的产生,是促使农业生产的相关人员进行贷款、购置农业机械等行为的原因之一。从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农业贷款可支持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从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4小结与讨论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过程中的问题本质上是金融对农业的支持问题。在农业产业化及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仅有农村自有资本的积累是不够的,需要有充足的外部资金介入。农民人均贷款的增加能有效提高每个劳动力平均农业总产值,即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实证结果表明,提供农业贷款能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各级政府应重视金融对农业的支持作用,积极构建适应于农村发展状况的农村金融体系。另据对江苏沛县实地调研的相关情况,针对江苏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步提出建议。

4.1建立围绕主导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沛县是江苏省产业化发展的领头县,其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过程是围绕主导产业进行深化和拓展的。政府结合本地原有优势产业,建立起以优质稻米、特色蔬菜和生态肉鸭为核心的主导产业群。具体来说,政府通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措施吸引农业投资,以此解决主导产业链过程中资金缺乏的问题。一方面,主导产业本身的资本实力较强,相对的,银行贷款风险较小。另一方面,主导产业链在资本帮助下获得延长,农业生产收益更高,农户、公司和政府均从中获利。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支持主导产业发展,资金获得最充分的利用。主导产业具有较强辐射作用,可带动周边的产业发展,因此建立围绕主导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是对现有问题的优化解决方案。

4.2建立包括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信用担保体系

银行之所以不愿开展农业贷款的业务,归根结底是因为农业贷款的高风险性,这会使银行提取更高的准备金,从而影响银行的盈利。江苏省农委牵头建立担保公司,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从而使银行风险降低,乐于向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这种商业化方式充分利用了金融杠杆的放大作用,且使政府资金可良性循环,产生持久的正效益。同样政府也可通过相似的方式,建立面向专业合作社的小型基金或担保公司,因为资金的自发逐利性,金融市场中面向农业的担保体系还未发育成熟,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必须由政府牵头主导,但政府涉入太深,对政绩的追逐又会带来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所以同时还要建立起相应的隔离机制,促进担保公司的良性发展,更好地为农业产业化筹集资金。

4.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证信贷对农业产业化投入的稳定性

通过政策性信贷支持,改善农业企业发展的环境[18]。资本虽然具有天生的逐利性,但通过对银行的激励,可提高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现实中,中国农业银行进行农业信贷,可以享受到一定的税收优惠。国家财税政策支持可针对以下方面:一是对于支持农业发展的贷款,国家应考虑给予部分财政贴息;二是对于提供农业信贷额度达到一定标准的银行,应实施减免税收政策,如营业税率保持在3%以下,甚至可以考虑对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以此提高其贷款的积极性,并促进自身良性发展。

农业产业化论文例8

1.土地资源梅州土地面积15835.7km2,其中丘陵面积占56.6%,山地面积占24.3%,平原面积只占13.7%。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平原、岗台地、丘陵地、低山地和中山地等土地类型齐全。地处韩江上游,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和汀江等几条支流分布,盆地呈串珠状分布,灌溉条件较好。土壤自然成土母质主要是花岗岩、砂页岩和紫色砂页岩。其中花岗岩成土分布面积最广,占山地土壤的55.8%以上。这类土壤土层深厚,富含钾,是造林和种植果树较好的土壤条件。缺点是土壤结构疏松、酸性重,植被破坏后容易水土流失。砂页岩成土的山地土壤占山地土壤的35.5%。这类土壤土层浅、贫瘠,石质较多。只能零散生长耐旱、能浅土生长的马尾松和一些生长能力特强的本地树种。紫色砂页岩成土的山地土壤占6.7%。这类土壤富含磷、钾,适宜发展多种经济作物,但岗台地多,土壤养分容易流失,利用不好会产生严重土壤退化问题。

2.气候资源梅州市地处中、南亚热带过渡带,光、热、水的条件良好。年平均太阳辐射量在460~510MJ/m2之间,夏秋季多,冬春少。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785~2065小时,冬春季少、夏秋季多,南部多、北部少,盆地多、谷地少,低丘多、高丘少、山区谷地更少。年平均气温为20.6~21.4℃。最冷1月,月平均气温11.1~11.3℃,最热7月,月平均气温28.3~28.6℃。年平均≥10℃的日数283~318天,有效积温为6850~7598℃,年无霜期304~326天。雨季长,降雨量丰富。年平均降雨量1442~1784mm,雨日在140天以上。70%集中在4-9月。受地形影响,降水分布呈山地多、平原少,迎风坡多、背风坡少。全市光照与水热条件配合同期。多样的地形地貌,促成多样的小气候环境,非常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发展。

3.生物资源梅州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高等植物超过2000多种,其中可作为材用植物、药用植物、芳香植物、油脂植物、纤维植物等经济植物达几百种。主要水果有柚、橙、柑、龙眼、荔枝、橄榄、杨桃等几十种。其中富有盛名的优质品种有金柚、蜜柚、龙眼、细核荔枝、香榄、无核芒果等。茶叶有单丛茶。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玉米、小麦、芋头等。经济作物有水果、烤烟、甘蔗、花生等。

(二)独特的客家人文背景

梅州是“客家之都”,是客家人聚集地区,也是客家地域文化的核心之地。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对客家人文特征做了很好阐述。

1.道法自然的生活方式传统客家人,“靠山吃山”。“客人家庭,除掉兼营各业外,又必兼养一二牛猪,若干鸡鸭,或狗猫等类。秋收完后,各家必酿些米酒,以备一年饮用。他们真可说是自给人家。”可以看出,客家人长期居住人多地少的山区,利用家庭种养和合理配制,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产,自给自足满足日常生活。其实,透过传统客家人居住的围龙屋,从屋内建制,到居住环境周边的农作选择和搭配,取之方便,用之自然,就能很好展现客家人道法自然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2.兼顾各业的文化传统传统的“客人家庭,很奇怪的就是同一家内往往兼营农工商学仕兵种种不同业务。他们度的是在家庭生活。一家中,普通总有多少田地,耕植的工作,大体由妇女或一二居家力练的男子任之。农隙无事,则在家从事普通工业,如织布制扇。或其他手工艺。农和工,简直分析不开;二三比较精明的男子,则往往于所居县邑,或国内各地,或南洋群岛,经营工商各业,就是资本短绌,没一定商店,也必展转负贩,奔走谋生。其一二比较聪明的子弟,则必令其读书成名,或叫他游宦各地,或操其他专门职业。”尽管客家人有“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但面对客观生存环境,“以商入仕”也是次优的选择。所以在历史上,富商入仕名人不少,比如张弼士。正是由于客家人一直以农为本,兼顾其他,只要有机会拥有土地使用权,就会想方设法提高土地生产率,靠农致富,依农强家。

3.勤劳开放的生存态度“客家是最喜勤劳的民系,无论男女,皆以勤劳为做人唯一本义,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广义的)的青年男女,虽就有钱有势,在客家社会也没人看得起的。”“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在家勤劳和男性出外从业,也有别于其他汉人民系。“他们苟不幸罹着穷困的境地,往往能出人意表,运其过人的气力与精神,负担普通汉人所不易胜任的劳役,种田也好,做工也好,做买卖也好,当兵也好,只要可以维持生活,他们都能甘之如饴,勤之不辍,劳而无怨。”正是由于客家人的吃苦耐劳,扎实肯干,积极进取的生存态度,创造出近现代海外华侨及社会各界客家人突出的成就。

二、因地制宜形成的产业化农业生产模式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梅州市实施了“希望在山”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农业的综合开发。2002年,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农业建设的原则,根据气候资源和地形等自然条件的近似性,把梅州全市划分为6个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在土地承包农户和农业企业配合下,利用生态农业示范点,逐步形成了林果结合,以果促农;果草结合,以草兴牧;种养结合,以养促种;农工结合,以工补农等,逐步形成了循环利用,搭配有效的生态农业。今天,走进梅州,常常可见山顶林木葱笼,山腰果实飘香,山下稻禾茁壮,低处鱼肥水美的景象。为此,介绍如下几种比较成熟的农业生产模式。

(一)“粮-畜”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分布在韩江上游及各支流所冲积的串珠状盆地地区。由于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照条件好,属于大面积的耕地保护区。尽管现在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劳力不足,但有些愿意投身农业的农民利用土地承包或流转,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保护的耕地采用大面积、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二季优质杂交水稻,冬季蔬菜或烤烟轮作。住家附近择地修建一定规模的养殖场,禽畜废料生产沼气作为家用燃料,沼液沼渣还田。

(二)“林-果-畜”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适合地势较高,坡度较平缓山坑谷地,山下有溪流取水,风化土层较深厚的地方。布局采用山顶保留原有植被,补种松树或竹,增加植被覆盖,防止崩塌和水土流失。山腰建梯形台地,种植优质水果,如金柚、慈橙、香榄等,果林下种植牧草,园内放养鸡鸭,坡下建养猪场,禽畜粪堆积发酵,沼气用作家用燃料,剩余废料供日常施肥和冬季果树填肥之用。

(三)“林-果-粮-畜”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规模比较大,处在盆地与丘陵过渡带或谷地较宽阔的地方,园内有溪流或河流取水,适合多种农作物配套综合生产。布局采用丘陵山顶植树,防水土流失;山腰及山前种优质水果和建养殖场,肥沃的长期保水的农田种植优质水稻,沼气用作家用燃料,沼水浇地肥田,沼渣用作冬季果园填肥之用。

(四)“林-药(茶)”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一些山高、雾大、多雨的山区或某些具备优质南药、茶叶生长的小气候环境。针对高价值南药和优质茶叶的生产要求,园区周边做好植被覆盖,加强水土保持,营造南药和茶叶良好的生产环境,保证南药和茶叶的生产质量。

(五)“林-果-粮-畜-鱼”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耕地面积较大,园区拥有盆地、丘陵低山和开阔的平原地带,根据土地本身优势,结合农产品的生产要求进行综合开发,形成完整的、纯农生产的、山区立体式的生态农业。布局采用丘陵山顶种树、山腰山前种果、长期保水农田种粮、盆地低洼处挖塘养鱼、园内搭舍养殖等,合理布局,功能配套,土地综合利用,废物循环利用的农业生态生产。

(六)“林-茶(果)-旅”模式

随着生态农业发展和精致农业引入,梅州不少企业加大农业投入,逐步建成森林覆盖很好、茶园或果园布局合理、精致农业生产规范、适合开展观光旅游、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农庄或农业产业园区。结合梅州全面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与各大自然与文化景点联结一起,构成广东最热门旅游线路,愉悦旅客,展现客家山区和生态梅州独特的魅力。比如5A级国家旅游景区雁南飞和4A级国家旅游景区雁鸣湖,都是林茶果旅结合在一起的优秀案例。在发展生态农业,突出农副产品高质量的同时,有效推进农区的环境建设,把观光农业与生态农业结合起来,大大拓展了梅州旅游的生态品质。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经过10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全面系统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梅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因地制宜,逐步改善山区农业的产业结构

梅州是广东重要的山区农业市。由于自然条件和区位因素,很早就定位好自身农业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提出了“生态梅州”的发展战略。根据梅州2013年统计年鉴提供的材料,从2000年到2012年,在粮食产量有所保持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总产值86.33亿元增加到253.79亿元;农业增加值从56.02亿元增加到157.17亿元。造林面积、水果产量、茶叶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已授牌的农业龙头企业个数从0至373个。农业产业结构有了很大改善。逐步形成农林牧渔并举,农业综合开发区域扩大,农产品商品率增加,农业产业化程度增强,山区现代农业纵深发展的趋势。

(二)协调综合,逐步建成农工商旅相结合的产业体系

对于梅州来说,发展好农业将直接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从21世纪始,采用政府主导,农民参与,企业加大投入,重视农副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农产品商贸营销。如梅州金柚,现已成国内优质农产品,名扬海内外。对优质生鲜水果,注意冷冻储存,延长保鲜期,运用分选包装和快捷货运,减少运输和销售损失。如平远慈橙,设立“采摘节”,规范鲜果分选包装和订单包送,大大提升销售质量。合理采用提取、淹制、干制等生产工艺,提升农产品的经济价值。比如金柚,推出饮料、柚皮果脯等农副产品。梅菜、萝卜苗等利用干制技术,提高干鲜品质。协调农工商旅,促成以农为基地,以农产品为原料工业生产,伴随现代物流,依靠优质农副产品品牌,打造富有特色的土特产,整合旅游与观光农业,形成富有梅州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

(三)合理资源配制,增加现代农业的生产效能

梅州山多、森林覆盖率高,丘陵、盆地、小地形、小气候多种多样,为农业发展提供多种多样的环境资源和农作物生长条件。政府利用自然资源的调查,合理规划,合理配制,合理布局,引进优质适应梅州种植的农作物,指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这不但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效率,也突出了山区农业良性发展的自然与社会效能。比如种植高价值南药,针对其对光照、气温、水分和土壤等条件要求,因地制宜,加大技术引导,扩大规模生产,提升生产品质。经济林木,比如速生毛竹,指导农民选择山地坡度和土层深浅,做好冬笋、春笋挖留和竹林密度控制,增加成年竹与其林下经济作物生产配制,大大提高了毛竹的经济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促进了山区环境的良性发展。

(四)重视环境建设,促成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梅州开始打造“广东文化特色旅游区”品牌,提出“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口号,梅州的旅游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为了农业能够协同旅游业共同发展,梅州市政府要求所有经济发展都必须从加强环境建设开始,建设宜居环境,发展宜居经济,促成绿色崛起。作为农业,影响面最广、关系最复杂的产业,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是梅州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为了更好利用本地农业生产资源,积极采用订单农业和精致农业,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益。结合梅州重视旅游产业开发和追求“慢生活”,从农业生产准备、过程和结果上,做到以生态为出发点,以环境友好为发展方向,确保过程安全、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打造绿色生态旅游品牌,促进优质生态环境形成和发展的可持续。

农业产业化论文例9

早在40年代~50年代,美国一些大的工商企业就有自上而下地把农业生产中的产供销三个环节连结起来的做法。1955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戴维斯提出了“农业企业”的概念,这是国外较早提出农业产业化概念。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现代农业的一种综合经营体制,它更大地发挥了市场力量,将资源、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在市场机制下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农、工、商的一体化经营。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中,荷兰的做法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荷兰大田作物的马铃薯和甜菜,园艺作物的花卉和蔬菜,畜牧业的奶类、肉类和禽蛋生产均形成了高度的专业化,已经不再是“政府羽翼”下过度支持和保护的一种产业,而是成长为有竞争力的产业。荷兰的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具体表现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荷兰农产品成为出口主导型产业,促进了荷兰农业一体化市场机制的完善,壮大了农业集体经济。

一、荷兰的农业产业化

1.荷兰是农业产业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主要表现在:

(1)生产的专业化。1995年荷兰全国从事专业生产的各类农牧场占农场总数的82.33%。生产专业化,使农产品高度商品化。1995年,荷兰农业劳动力仅占全国人口的1.9%,生产的主要农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还大量出口,出口率均在80%以上,商品率近100%。

(2)经营一体化。荷兰大多数农户实现了一体化经营,把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了自我发展,自我积累机制。

(3)服务社会化。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全部实现了社会化服务,全国形成了农民自愿参加的合作社体系,对农业的产供销进行“一条龙”全程服务。

(4)管理的企业化。每一农户、每一个农牧场都是依法注册的经营性公司,独立法人实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按企业化进行科学管理和成本核算。

2.荷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模式。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主要有3种:市场+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

(1)市场+农户。这是荷兰农业一体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市场+农户模式具体表现为“拍卖市场”与农户连接和超级市场与农户连接两种模式。

“拍卖市场”+农户是荷兰农业一体化经营最富特色的模式,在国际上亦享有盛誉。“拍卖市场”的具体运作程序是:农户将所生产的产品按照质量标准规定进行分类、分级和包装并经检验合格后,送入拍卖大厅,购买者(一般是大批发商)按照规则进行竞价,出价高者获得产品,成交后市场内部系统自动结算货款和配发产品。拍卖市场的最大优点就是交易效率很高,一般在几个小时之内就可完成全部的交易。

除“拍卖市场”为中心的一体化经营外,以“超级市场”为中心的农业一体化经营在荷兰也很盛行。

(2)合作社+农户模式。荷兰的农业合作社不仅存在于农业生产领域,而且广泛存在并发挥作用于农产品加工、销售、贸易和农业信贷、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领域。

荷兰农业合作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合作社完全基于农民之间的协定,按照自愿原则,以民主方式进行管理,参加合作社的农民对自身的生产决策和生产过程享有完全的责任和独立性;合作社完全独立于政府,其活动不受政府的干预;合作社实行多重会员制,即一个农民可以同时是几个合作社的社员;合作社的层次分为基层合作社、地区合作社和全国性合作社,为了保护合作社的利益,全部农业合作社都被组织于“全国农业合作局”(NCR),NCR的职责主要是代表合作社的利益,协调合作社之间的关系,协调合作社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推动合作社事业的发展。合作社在农业技术交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合作社的加工、销售活动,使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形成了紧密联系,发展了农业一体化经营。

(3)企业+农户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一些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贸易企业,直接与农户连接,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经营。由于拍卖市场的发达,使得这种经营模式未能成为荷兰农业一体化的主要模式。

3.荷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经验。(1)充分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荷兰农业一体化经营和农业发展获得成功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农业资源配置和结构组合,充分发挥了农业比较优势。

荷兰的农业发展和一体化经营坚持从农业的比较优势出发,农业的资源配置和结构组合充分体现了比较优势原则,即对于优势领域就多发展、多出口,对于非优势领域就少发展甚至不发展,用进口来弥补国内消费。

(2)高度重视市场体系建设。荷兰的市场体系十分完善,农产品交易系统非常发达,形成了有效的农产品营销制度,使农产品营销链把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项活动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政府非常重视市场体系建设,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的交易制度,维护市场秩序,对市场交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为农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3)为农民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荷兰为了解决农业一体化经营中的瓶颈问题-资金,发展了农民合作金融制度。农民合作金融制度的组织资源是“农民合作银行”,该行成立于1896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之一,现已发展成为荷兰的第二大银行并跃身世界400家大银行之列。农民合作银行的职能是为其社员提供信贷支持和其他金融服务,其信贷资金完全来源于所吸收的存款和经营活动,目前荷兰农民的全部信贷中,90%以上来源于农民合作银行。政府并不向农民合作银行注入信贷资金,也不干预农民合作银行的经营活动,政府的作用是允许农民合作银行的存在,并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环境。

(4)为农业构建坚实的科技基础。荷兰有着相当发达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系统,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被誉为荷兰农业发展和一体化经营的三个支柱。政府对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非常重视,把发展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事业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农业教育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善的体系,由初等、中等、高等和大学四个层次组成。除正规农业教育外,荷兰的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也很发达,培训系统几乎覆盖了农村的每个角落,同业农民之间还有自发组织的“学习俱乐部”,相互切磋和交流经验。教育使荷兰农民具有了很高的素质,大多数农民都能讲流利的英语,能够跟上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这是荷兰农业具有高竞争力的基石所在。农业科研和推广为农民提供了雄厚的科技支持,有效地推动了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科技进步对荷兰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80%,这是荷兰农业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根本原因所在。政府对农业教育和科研给予了充足的经费支持。

(5)对农业进行一体化的行政管理,处处体现农民利益。荷兰政府对农业实行一体化行政管理,这为农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提供了组织制度条件。荷兰有着强大的农业行政管理机构,作为中央政府管理农业的行政机构的农业部,职能包括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及国际贸易,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及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质量监督,农业政策以及对农民的财政支持等,都形成对农业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我国目前农业发展主要的不足

1.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引进投入不足。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2%,财政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比例占财政农业投入总额的0.8%左右。

2.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还不健全。而在以色列,高度发达和集约化的农业是以强大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作为后盾和支柱的,并建立了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科研机构以及地区性研究开发机构,大学中也设有一些专业性的研究单位。

3.对农业教育重视不够,尤其是培养青年农民。

4.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缺少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在我国典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公司+农户”或“企业+农户”,在这种产业机制中,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处于从属地位,农产品的价格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服从于企业需求量的大小,农业的主体根本谈不上和需求方进行讨价还价的保护机制。

三、荷兰农业产业化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借鉴

1.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2%,而发达国家一般为60%~80%,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

2.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要创建良好的农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重在政府的财政投入。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但力度仍显不够。在财政经济明显转好的情况下,每年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占农业生产量总值的比重一直处于4%左右,这一比例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也算是很低的;财政对农业投入占财政总投入的比重一直徘徊在7%~8%之间,如果扣除具有广泛外部性的水利基础设施等投入,这一比例则更低,仅为4%~5%,这种投入力度对于增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显然是不够的。

3.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近年来,通过发展区域支柱产业、区域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其规模、市场占有量和发育程度还不够,而且地区性发展很不平衡。

农业产业化论文例1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庆阳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比较大,特别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差距更大。尽管我们的主导产业早已确定,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始终未能跳出自然经济的圈子。根本在于政府和生产经营者没有把农产品流通放在重要位置,重生产轻流通,因而造成主产业发展缓慢,不能及时迈上产业化经营的轨道。

一、搞活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围绕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于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涵义。"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这是经济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我们知道,市场靠生产来支撑,特别要依靠规模生产来支撑;而生产要靠经济效益来驱动,特别是规模生产更需经济效益来驱动;效益则需要通过市场流通来实现。由此可见,市场流通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也是农业产业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给流通下的定义是:"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的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在流通以外,商品所有者只同他们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88页)。马克思认为,流通是由交换总体和商品形态变化系列构成的再生产的媒介,是一个不断运动的经济过程,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加速器。众所周知,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流通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是商品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它对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速度、比例、结构;对分配的数量和结构;对消费的规模大小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决定着流通、分配和消费;而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流通则决定着再生产、制约和影响着分配与消费。前些年庆阳发展养兔业的失败,实施苹果基地战略进展缓慢的实践一再证明,其失误就在于只抓了生产、抓了规模,而忽视了流通。结果是生产没搞好,规模也没有形成。外地的经验、自己的教训都表明,带动农村产业走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牵动点是流通、是销售,抓住了农产品流通这个关键,就抓住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动权。只有农产品有了销路、有了市场、才会有效益;有了效益就有了生产积极性;有了生产积极性、就会很快形成规模、形成基地;有了规模就产生了竞争;有了竞争就有了质量;有了质量就会上档次、出名牌,有了品牌就会增加和扩大产地的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会带动产地流通;流通扩大又可促进生产。因此,抓流通是促生产、增效益、出名牌的根本途径。

二、搞活农产品流通是庆阳地区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确立主导产业,培育产业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搞活主导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只有主导产品的流通畅顺,使农民的利益得以实现,才能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才能促进基地建设,形成规模化生产,保证主导产品的批量均衡供应,提高市场占有率。

近年来,庆阳地区先后确定的烟、果、畜禽、蔬菜和大豆等支柱产业,是符合实际的、是可行的。但是,多年来没有形成规模、形成基地,有的甚至大起大落。主要原因不是产业确定失误,更不是生产过剩,而是忽视了流通,产品缺乏外地市场。这是各级政府和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没有大力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产品,忽视了建立外地销售网点,更没有打出自己的品牌。比如苹果,庆阳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生产的苹果色泽鲜艳、含糖量高、口感极好,具有很强的自然优势和竞争力,特别是红富士和新红星两品种,市场前景极好。但庆阳每年生产的优质苹果多被装入陕西等地的包装箱销往外地。由此造成了庆阳苹果的销售和价格直接受陕西苹果生产、经营和价格的制约,导致了其苹果市场忽畅忽滞、价格忽高忽低,使生产绐终上不了规模,形不成基地,无法进入产业化经营。由此,销售自己的产品、利用优势创自己的品牌,占领外地市场是摆在庆阳人民和各级政府当前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区农业能否迅速进入产业化经营轨道的关键。

三、搞活农产品流通是庆阳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切入点

庆阳地区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已有一定的基础。许多农产品经销企业已把大部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国外市场,初步带动了部分农产品向专业化、区域化和规模化方面发展。1997年,庆阳地区拥有果品加工企业199家,畜产品加工企业31个,一批土特产品加工运销公司已具龙头企业的雏形。如庆阳县土产果品公司、宁县盛丰果品有限责任公司,镇原县庙渠土特产公司等,已将全区大量的白瓜籽、黄花菜、曹杏、杏仁、杏干等产品销往香港、日本、美国、东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地。如镇原县的杏产品加工,就带动了杏产业的形成。目前,全县杏树载栽植已发展到1720万株,16.24万亩,杏产品加工企业110个,从业人员3600余人。杏产品加工实际利润727.8万元,并带动了杏产品包装材料的产生,现已有这方面的企业26家,产值近1000万元,从业人员510人。有些农产品已经成为全区的主导产业,有些则正在向主导产业转移。什社小米是西峰市什社乡传统的优质农产品,久负盛名,省、地志和多种书籍均有记载,而这一优质农产品只有区内人知、外地没人了解。但随着什社小米供销公司的成立,什社小米已远销北京、银川、内蒙、西安、兰州等地,种植面积已由过去的几百亩发展到了近万亩。洋芋是庆阳人自种自食的一种普通疏菜,但随着环县洋芋销售公司的成立,毛井乡的洋芋生产已由前几年千亩左右发展到近万亩。实践证明,把搞活农产品流通,作为庆阳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切入点是可行的。

目前,庆阳的农业产业化正处于关键时期,应紧紧抓住开发大西北的良好机遇,紧紧抓住搞活农产品流通这个切入点,把主导农产品销售,把农贸市场改造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列为全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上下齐心搞流通、搞销售,促使主导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庆阳就一定能尽快实现农业产业化。

1、《学习沿海经验、促进我区经济发展-赴福建省长乐市金峰镇挂职学习体会》获1996年庆阳地区"千文百篇评十优"活动二等奖。

农业产业化论文例11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塔城地区把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工作,强化各种扶持措施,按照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原则,以基地为依托,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发展,为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地区先后引进了乌苏麦科特棉纺、沙湾秦岭棉纺、屯河乌沙番茄、裕民悦羊肉品加工、中粮北海油脂、金牛沙湾盖瑞乳业、金牛额敏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通过企业改制和扶优扶强,组建了沙湾棉花产业公司、沙湾天宝绿色食品公司、塔原红花有限公司、乌苏啤酒等一批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农业产业化进程。金牛沙湾盖瑞乳业120吨乳品项目、山东高密化纤有限公司3万吨棉浆粕项目、新疆天鹰有限公司6万吨棉蛋白项目等一批新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天海、瑞隆、盘龙、天宝等粮油加工企业不断强化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出了“福临门”油脂品牌,进一步做大“沁康”面粉品牌,年内油脂加工行业企业日处理原料能力可达2000吨,生产成品油、面粉10万吨以上。额敏万通活畜交易市场已成为塔城盆地四县(市)牲畜主要集散地,日交易牛120头、羊2000只,并辐射到周边地市,占有了克拉玛依市牛羊肉80%的市场份额。到目前,全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54家,固定资产总值16.44亿元,年销售收入19.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2个,1000万元以上的15个),辐射带动农户9.68万户,占全区总农户总数的75.1%,带动基地面积264万亩,占全区播种面积的57.2%;农牧民人均收入中来源于产业化经营的收入达1525元,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38%。

(二)地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产业规模化经营效应日见显现

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已初步建立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农产品基地,棉花、番茄、粮食、奶牛等基地建设都初具规模,为吸引龙头企业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全区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61.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48.1万亩,增加15.06万亩(小麦95.69万亩,增加7.02万亩,玉米41.71万亩,增加3.34万亩);棉花面积121.37万亩,增加19万亩;油料作物46.35万亩;饲草料基地43.55万亩;区域特色产品基地面积102.43万亩。

畜牧业优势凸现,长足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牲畜饲养量达724.73万头(只),比去年同期增加27.13万头(只),增长3.89%,其中牛62.3万头,增加4.2万头;羊590.5万只,增加15.67万只。全区已培育养殖专业乡34个,专业村161个,养殖大户2773户,15个千头牛养殖小区共完成投资6673万元,建成棚圈10.6万平方米,进入小区的养殖户700余户,存栏牛7480头。为全面提高畜牧产业水平和综合效益,地区不断加大品种改良工作力度,大力推广牛胚胎移植技术。2004年全区牛胚胎移植投入资金671万元,完成牛胚胎移植1303头。今年地区下达牛胚胎移植任务2005头,安排补助资金200万元,目前已组织受体牛6455头,移植395头。

(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日趋活跃

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和经纪人等产业化中介组织发展,涌现出了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服务信用好、自身效益高的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农村经纪人队伍也日趋壮大,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组织形式实体化。在开展经济活动中,以实体形式出面,组织形式的不断发展、完善,经营规模逐步壮大。二是在经营范围上趋向多元化。由单一生产环节上的联合经营向全程经营转化,由以种植业为主向各业综合经营方向发展,由主要在流通领域内从事经营活动向生产、消费等领域延伸。三是经营模式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多数组织都制定有规范的章程制度和管理体制,内部分工明确,组织运行正常有序。2004年底,全区建立各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协会)190个,会员2.7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0.6%,农民经纪人1400多名,其中年经销额在10万元以上的农民经纪人350名,带动、服务面积101万亩。

(四)农业产业化领导体系、服务体系、激励机制建设不断加强,成效明显

为切实加强对地区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加快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地、县两级都成立了推进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2003年,地区制定出台了《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意见》,明确了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总体思路,确定了奋斗目标和保障措施。地区在每年年初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农业产业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县(市)和部门予以通报表彰,对发展支柱产业优秀乡镇、地区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表彰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各级各界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近年来,地区始终注重发挥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作用,不断加强农业产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产业化链条上的主要生产单位提前、产中、产后的专业化、全程化服务。一是大力组织和实施“种子工程”,培育优良农作物品种、苗木、畜禽品种,促进种养良种化、优质化。2005年,全区共引进农作物新品种(系)186个,落实良种生产面积10.06万亩,种植业良种覆盖率92%,其中玉米、棉花、油菜、甜菜良种率达到100%。二是不断强化农业技术服务,提高产业化基地发展水平。地区各县(市)普遍开展科技入户工程,把农业科技人员任务落实到具体地块,确定增产目标,实行不达标不脱钩责任制。全区落实各类作物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148.5万亩。落实高新节水面积13万亩;推广地膜覆盖增产技术166.9万亩;推广测土施肥面积33.64万亩,专用肥推广落实面积1.1万亩。目前,全区实施自治区级重大农业科技项目33项,“100万亩优良品种推广高产高效示范”、“优质小麦554高产技术工程建设”、“农业植保体系建设”等一批对我区农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课题项目正在抓紧实施。三是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地区通过开展“科技之冬”活动和“三下乡”服务,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广大农牧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广泛宣传农业生产、养殖技术,传授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的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塔城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已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思路和构想

为进一步做好农业产业化工作,地区已初步制定了农业产业化“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了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确定了未来农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布局及优势主导产业体系,出台了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具体措施。

(一)指导思想及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塔城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坚持用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着眼于现代企业集团参与现代农业的走向和程度,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尽快建成一批具有特色优势、品质优势和规模优势的农产品基地,走城乡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路,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加工、商品化经营,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引导并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分享到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增加收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体目标是:突出地方特色,优化区域布局,逐步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符合市场化要求、能确保农民增收的乳、肉、绒毛、油料、棉花、粮食及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到2010年,建设规模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12个,超过1亿元的8个;列入国家和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家;按照市场规律与农民签订规范订单合同的龙头企业20个。创建省级以上名优农产品品牌4-6个。做到乡乡有专业协会,村村有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数占总户数的85%以上,农牧民人均收入中来源于产业化的收入占80%以上。

(二)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方法与步骤

从本地资源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要求进行运作:

——沿天山北坡经济带基础较好、发展较快的乌苏市、沙湾县,应在近两年内充分依靠棉花、番茄、蔬菜等基地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建成2到3个自治区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取得经验,带动全局。

——经济条件较好、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塔城市、额敏县,重点围绕红花、粮食、糖料、番茄等基地和肉、毛、绒等农牧产品,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建成1到2个自治区级产业化龙头企业。

——托里县、裕民县、和布克赛尔县,农业产业发展应尽量向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县(市)靠拢,同时因地制宜地继续加速建设山羊绒、优质牛羊肉等畜产品基地。

——我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前两年重点是协调好现有龙头企业发展建设和基地建设的关系,积极开拓产品市场,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和加工成品知名度,这一时期企业可通过“订单农业”等形式与农户建立比较松散的利益联结机制;条件较为成熟后,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农牧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并探索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利益联合体。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区域布局

1、优质畜产品产业

乳品产业带:建立塔额公路沿线和乌沙沿312国道的两条奶牛养殖带。建成塔城盆地和乌沙经济区两个2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年产商品奶20万吨。在支持现有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的基础上,重点在塔城盆地引进新的龙头企业,在塔城、额敏、乌苏、沙湾分别形成日处理120吨鲜奶的乳品产业。

肉品产业带:建立环库鲁斯台草原优质牛、羊养殖育肥圈。年出栏优质肉牛10万头,优质肉羊80万只。在乌苏、额敏、裕民形成5万吨加工能力的肉品加工产业。

毛绒产业带:重点在塔城、额敏、乌苏、沙湾建立50万只细毛羊养殖基地,年产优质细羊毛2000吨。在和布克赛尔、托里、额敏、乌苏建成50万只规模的优质绒山羊养殖基地,年产优质商品绒100吨。积极支持金塔毛纺做大做强,形成年产100吨绒纱、6000锭毛纱生产能力,形成毛绒产业。

2、优质农产品产业

红花油脂产业带:按照龙头企业发展要求,重点在塔城盆地建立100万亩油料种植基地,年产油料10万吨,红花丝4000吨。积极支持中粮集团等大企业参与整合地区红花等油料加工资源,组建产业集团,提高产品的综合开发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利用我区及周边区域丰富的油料资源在沙湾县和塔城盆地建设上规模的油品收购、加工包装、批发集散基地。到2010年各类油品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以上,形成红花油脂产业体系。

棉花产业带:在乌、沙经济区和和布克赛尔南部建立120万亩优质棉花种植基地,皮棉总产达到13万吨。积极发展棉花及其副产品深加工,引进大企业集团,整合乌、沙棉花资源,到2010年,棉纺生产能力达到60万锭。同时,大力发展棉浆粨、棉蛋白生产,形成集轧花、纺织、榨油及棉浆粨、棉蛋白加工为一体的棉花产业体系。

粮食、饲料产业带:以塔城盆地为重点建立100万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年产优质专用小麦30万吨。以沙湾县、乌苏市、农九师等面粉加工企业为龙头,积极推进粮食深加工,日加工标准粉达到500吨以上,形成集专用面粉、面食为主的粮食加工产业;以塔城盆地和乌沙沿天山一带为重点,围绕畜牧业调整种植业结构,建设150万亩人工饲草料种植基地。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引进建立饲草料加工龙头企业,形成50万吨的加工能力,形成饲料产业。

制酱番茄产业带:重点在乌沙建设20万亩、塔城额敏建设15万亩两个高标准制酱番茄种植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年产30万吨番茄制品的生产能力,形成制酱番茄产业。

蔬菜产业带:在乌沙建成15万亩、塔城额敏建成5万亩优质蔬菜种植基地,满足周边大中城市和克拉玛依、独山子石油基地的需求。依托巴克图口岸,以三宝公司、三诚农副产品公司等为龙头,建设万亩无公害蔬菜出口基地,大力发展蔬菜的加工、贮存、包装和保鲜业,全力开拓国外市场,年出口蔬菜达到3万吨。

3、区域特色产品产业

特禽产业带:在额敏河流域建立150万只塔城飞鹅、20万只火鸡养殖基地。以额敏县库鲁斯台草原牧业发展公司为龙头,形成年加工100万只特禽的能力。

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在塔城盆地建设15万亩甜菜、20万亩亚麻、40万亩打瓜、枸杞10万亩,2万亩酸梅、1万亩啤酒花等区域特色产品种植基地。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年加工甜菜60万吨、亚麻6万吨、酸梅3万吨、打瓜籽3万吨,形成区域特色产品产业。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具体措施

1、依靠科技进步,抓好农业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继续加强农牧业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核心,以优势区域、生产基地为重点,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保证龙头企业收购半径内的农产品基地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的原料保障。一是建立优质品种繁育推广体系。到2010年,我区畜牧业良种及改良牲畜比例要由目前的60%提高到85%,其中养殖小区内要全部实现良种化。种植业良种普及率90%以上,有龙头企业带动的种植基地内良种普及率达100%。二是加强优质农产品的规范化生产。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识管理工作。三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在2010年前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积极指导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开展检测工作。

2、积极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化利益连接机制建设。把龙头企业的引进、培育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着力点,创造灵活机制,营造投资环境,吸引各方面资金参与龙头企业建设,形成多元投资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格局。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发挥协会在处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中的协调作用,争取到2007年,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订单全部由村级协会统一签订,到2010年全部由乡级协会统一签订。促进“订单农业”农业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建立风险基金,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与农户之间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

3、发展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进一步完善和发挥现有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加快培育农民经纪人和运销大户,真正发挥农村能人和营销人才在促进农产品产供销衔接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关部门要抓紧完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章程的制定,做好登记管理工作,引导其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4、积极开拓市场,促进产销衔接。在注重发挥传统农产品市场作用的同时,要建设一批以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为依托,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农产品及加工制成品的专业批发市场。实施名牌战略,集中树立绿色优质的品牌形象,加快形成一批名牌农产品。

5、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生产者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

开展“再教育工程”,对农口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和农村中介组织进行现代农业知识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掌握应用农业实用新技术的能力;加强对养种植大户、养殖专业户和农村青年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力争使农村青年普遍掌握1-2门标准化、规范化的种养殖技术。加强对企业经营者和农民的法制教育,提高自觉履约意识,保护企业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6、切实加强农业产业化的组织领导

地区成立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统一领导全区农业产业化工作。各县(市)的农业产业化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思路、一套政策、一套措施的工作机制,由党政领导牵头,分工负责。各涉农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努力,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完善农业产业化考核体系,每年进行一次考核。

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试点、示范和推广工作,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发现典型,逐步推广。地区每年三年评选命名一批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予表彰奖励。

三、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为产业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综合性工作。政府在产业化发展初期的规划和推动作用至关重要,没有政府的领导、组织、协调、服务,产业化必将发展缓慢且盲目性很大,特别是对新疆这样一个远离中心市场而自身市场容量有限的地区而言更是如此。建议自治区加强对区内外产业化发展状况的调研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加强对地州市工作的指导,加大扶持力度,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保障。同时,建议自治区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引导工作,为产业化发展提供适合区情的发展经验。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一项新事物,各地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有些地方也出现因为各种因素造成失误。建议自治区加强产业化发展示范引导工作,在各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龙头企业和产业化基地优先扶持,总结成功经验,加以推广普及。同时,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典型,引导全区农村合作组织发展。

(二)出台优惠扶持政策,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

目前,各地在推进产业化上都出台了各自的相关政策,但在促进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方面还普遍缺乏强有力的政策资金保障措施,特别是畜牧产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建议自治区不断调整和完善促进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各级财政逐步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规模,金融机构放宽贷款担保条件、增加贷款额度、改善金融服务等,继续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

(三)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工作,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在自治区贯彻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意见中,提出了多项加强农业科技工作的政策,大幅度增加了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建议自治区加强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推广机构的指导工作,加强农科教结合和产学研结合,提高产业化基地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同时,加强对地(州、市)产业化科研基地建设支持,推动各地围绕主导产业,加快技术推广步伐。

(四)重视国营农牧场改制后的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