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14 22:09:06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例1

早在2000年教育部就明文规定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然而,目前人才市场仍有这样一种怪现象,一方面大量的高职毕业生求职难,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企业很难找到相应的高级技师和高技能人才。这种人才供需不均衡的现象迫使我们这些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不得不进行深思。如何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与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尤其是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关系十分密切。各高职院校应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自主制订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特色。即使在同一学校的同一专业,也可根据生源情况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或在执行同一教学计划中,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性。[1]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制订各专业教学计划时有很大的主动权,从而也导致了各高职院校同一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差异。现就一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该院高职课程设置的改革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其他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改革有所启迪。

一、一所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课程设置(curriculumprovision)即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中国中小学的教学科目主要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而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院校,其课程设置主要由各院自主决定。但课程设置应能实现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要,又能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促进其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方面的发展。[2]

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和恰当,会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影响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地实现,也影响到受教育者今后社会活动的参与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高职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除了要突出高职的人才培养特点外,还要结合本地区的经济特点及学校师资、办学条件等资源来优化整合,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以一所具有三十多年专科办学历史的高职院校的十个教学计划为研究对象。该院校现有十个系共34个三年制高职专业,从每个系随机抽取一个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运用Microsoft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分析每个项目的数据,研究该高职院校各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三)十个高职专业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统计

将十个专业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项目包括教学总学时、理论教学总学时、公共课学时、基础理论课学时、专业基础课学时、专业课学时、选修课学时、实践教学总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实践(训)学时、课程设计学时、技能鉴定学时、其他(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毕业鉴定等)学时及各项目学时占教学总学时的百分比等。统计结果见表1。

二、该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分类不统一

有的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分普通课(包括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门课(包括专业课、技术基础课),有的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分普通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有的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分公共课、专门课(包括基础专业课、专业技术课),等等情况不一一列举;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比较相似,大致分为实验、上机、实践(训)、课程设计、技能鉴定、其他(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毕业鉴定等)等项目。

(二)教学总学时量偏大且差异大

除了体育教育、电脑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外,其他八个专业的教学总学时均超过了3000学时。同时,教学总学时最高的达3822学时,比最低的2364学时多1458学时。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的教学总学时差异太大,导致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任务差异太大。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偏多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1],三年制专业的课内总学时一般以1600~1800学时为宜,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而十个专业中就有五个专业的理论教学总学时超过了1800学时,要是再加上分散实践教学学时,超过教育部对课内教学总学时规定的专业就更多了。但是实践教学总学时占教学总学时的百分比除了体育教育、法律事务两个专业外都是符合上述意见的,这说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都偏多是导致教学总学时量偏大的直接原因。

(四)设置有选修课的专业太少

十个专业中仅有城市绿化与管理、体育教育两个专业设置有选修课,其他八个专业没有设置选修课,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学习空间,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不合理

其他(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毕业鉴定等)项目学时差别太大,按理说该项目的学时数在同一学校中差别不会太大,而在此十个专业中数控技术及应用竟高达630学时,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计划中显示为零。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同样要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育教学活动,这说明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还存在一些漏洞,有待进一步修订。

三、该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改革的建议

(一)高职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原则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校情出发创新可行;以人为本进行课程设置。

(二)高职课程设置改革的步骤、资源和评价

1.课程设置改革的步骤:设计课程方案;确定课程目标(通过课程设置,使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够掌握哪些技能等);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课程资料状况;完善课程设置改革的评价。

2.课程设置改革的资源。(1)教师: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实践,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念,同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每个学生健康成长。(2)场所:充分利用校内现有实验室、计算机机房及校外的实践(训)教学基地、校企合作企业等场所。(3)学生:评估学生的需求,分析当今学生的特点,避免盲目改革。

3.课程设置改革的评价。(1)对学生和集体的评价:评价学生是否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的积极性能否得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2)对教师集体和个人的评价:教师在课程结束时能否在教育观念上有根本性的转变,原有的知识结构是否更新,教学能力是否提高,教学手段有无创新,对新的教学内容、方法能否适应,能否通过反馈提出不完善的方面并加以改进。(3)对教育过程的评价:教育目标是否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提高。

(三)进行学分制改革

实行学分制改革,学生除了取得一定的必修课学分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一定的选修课学分,学分修满即可毕业。

(四)统一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结构和格式

教学计划格式和课程设置结构均应统一,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制作模板发到各系,再由各系修订教学计划。各教学环节的课程设置项目见表2。

(五)高职课程设置改革的有关规定

1.关于学时学分总量控制。总学分为135~140分,教学总学时应控制在2600~2800学时,其中课内总学时(包括理论教学和课内分散的实践教学学时)一般为1600~1800学时,周学时平均控制在22~26学时,一般不应超过26学时,16~20学时折算为1个学分,必修课总学分控制在100~110之间。

2.关于学时学分比例关系。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包括课程讲授、课堂讨论、习题课等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包括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职业技能鉴定、其他(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毕业鉴定等)等教学环节。公共必修课的学时约占教学总学时的20%~25%,占课内总学时的30%~35%,专业基础必修课学时数占课内总学时比例的30%~35%;专业必修课学时数占课内总学时比例的30%~35%;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综合素质选修课)应占5%以上;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实践教学按每周30学时折算)。其他学分包括第二课堂学分、考证学分、奖励学分、科研学分、社会实践学分等的总和不得超过总学分的10%。

3.关于考核。凡30学时以上的课程和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应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考核。每学期考试课程一般为3~4门,不得超过5门,其它课程为考查。

4.关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规定。入学教育为1周,军训为2周,公益劳动为2周,毕业鉴定为1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为6~8周,毕业实习为8~10周。实践教学环节总周数一般不少于38周。

(六)公共必修课的设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8学时,2.5学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64学时,3.5学分);大学英语(156学时,8学分);计算机基础(78学时,其中理论52学时、上机26学时,4学分);办公自动化(60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上机30学时,3学分);普通话(20学时,1学分);体育(90学时,4.5学分);数学类(50~100学时,2.5~5学分)专业指定课程;大学语文(50学时,2.5学分)文科类开设。总计约566学时2分。

(七)选修课程的设置

选修课为拓宽专业方向、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所设的课程,分专业选修课(由各系确定)和综合素质选修课(由学校统一确定)。学校及各系根据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及时增减一些选修课,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然而,高职课程设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下转第22页)(上接第42页)还涉及其他的方方面面。如课程设置是动态的,应随着社会发展适时的调整;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使用的教材是否适合;学校是否具备足够的师资等等都是以后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例2

二、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培育职业素养

广大中职生未来从事职业活动、服务工作岗位,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专业相关的各类文章,从读懂到读通,为从事职业活动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要引导中职生正确筛选、整理专业信息,特别是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能有效获取职业岗位所需信息。同时,中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职业理想、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的文章。如会计专业学生要阅读会计从业人员入职以后的酸甜苦辣的人生感悟文章,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规范的修订或新颁布的文件,为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情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奠定基础。要引导学生搜集职业相关的信息,在阅读理解中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培养职业意识。

(二)提升语文表达能力,培育职业素养

语文表达能力包括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中职生走向社会后,从事某项职业,适应某项工作岗位,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实际,有目的地培育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掌握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口语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提升适应职业工作情景的交流能力。同时,要提升中职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特别是密切联系职业活动需要的应用文撰写能力,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通知、启事、单据、合同、协议等应用文的书面表达格式与要求。

(三)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升职业素养

中职语文教师要注重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育广大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一是围绕职业生活确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以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形式,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努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特别要针对相关行业的职业活动要求和典型任务环境,开展综合程度较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升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如机电产品创新设计说明书,会计专业财务状况说明书、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说明书等。

三、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一)明确职业素养培育的主要目标

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首先明确职业素养培育的主要目标,要有明确的语文知识传授目标、语文能力培养目标、语文素养培育目标以及基于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紧紧围绕职业素养培育的目标实施语文课堂教学,任何没有明确目标的职业素养培育形式,将会弱化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甚至产生无效课堂。

(二)确定职业素养培育的组织形式

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在明确语文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需要选择恰当的、合适的组织实施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我们可以合理选择说、演、唱、赏等多种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构建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堂,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统一。

(三)优化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施过程

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教师需要事先谋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全面优化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施过程。一方面以活泼、生动的组织形式,吸引广大学生广泛参与、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发挥语文课堂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积极作用。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例3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就在著作中提出了“隐性课程”,但这一概念最早记载于柏拉图时期,因此一直以来是教育界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隐性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浸染作用,如薛红亮(2010)认为隐性教育在培养大学生人格方面是显性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并在高校职能、大学校园环境的感染力、校园人的影响力都会成为影响学生人格养成的潜在因素。岳明蕾,杨化刚(2011)认为隐性课程中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知识信息的灵活运用有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创造力的形成。

深度挖掘课程的内涵是学校发挥隐性教育的重要手段,傅淑琴(2011)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心智,除了课堂内容,教师修养良好的仪容举止、翩翩的风度、渊博多识甚至是其人格魅力都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都暗中而又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吕文玲(2011)指出隐性课程所传递的道德准则、人文知识是通过非课堂的形式如教师的言行、 师德师风、人格魅力、知识结构, 使学生受到熏陶、启迪和感染。教师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世界观、情感态度、阅历和上课时的心态等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本研究拟立足于旅游专业,结合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的特色和特点,探讨如何充分利用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中的隐性教育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 研究意义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以教育高技能、高素质的专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是“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并举的教育类型。不同于高校教育,五年制高职旨在培养具备了一定职业素养的第一线专门型技能人才,除了专业教育之外,人文素质教育更是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

旅游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除了在课堂汲取专业知识之外,更多的阅历和精神财富来自于各种类型的实践,需要在与外界的沟通中不断成长,而在与外界的沟通过程中,仪容仪表、沟通技能、心理素质和内涵气场等人文修养都会成为影响其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人文素质的养成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尤为重要。

五年制高职教育和旅游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结合旅游专业的实际情况,课堂中的隐性教育对学校在校期间人文素质的养成极为重要。

二、概念界定

(一) 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明显区别于其他高职教育。五年制高职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教育,包含了酒店服务、导游服务、烹饪在内的大旅游专业教育,是通过传授专门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一定大旅游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

(二)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人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以及由这些知识内化而成的在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等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

(三) 隐性教育

隐性课程是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隐性课程也叫做隐蔽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规范和态度。本研究认为隐性教育的载体不仅限于课程本身,既要包括课堂专业学习获取知识之外所获取、总结、感悟到的精神享受、意识等,还扩展到班级的氛围、校园环境文化等大环境。本文拟结合五年制高职和旅游专业的现实特点,讨论隐性教育在人文素质课程中的应用。

三、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课程隐性教育实施现状

为准确把握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课程中隐性教育的实施现状,在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了一次实地问卷调研,其中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90%,回收有效问卷176份,问卷有效率97.8%。

本次调研的内容涉及了人文课程的设计设置、课堂内容的评价以及教师教学技能方面的评价等方面,通过问卷总结分析,我们总结出本校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课程隐性教育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人文环境缺失

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课堂氛围、教学实施过程以及教学内容都可以贯穿人文精神的培育,营造人文精神的氛围。学生们普遍认为,无论是专业文化课程还是人文素质课程,课堂上所营造出来的人文精神并不浓厚。

(二) 人文精神浸染力不足

一些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确实可以立足本堂教学内容,通过发散思维引申到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但是总体来说人文精神的浸染力不够强劲,无法做到要学生沉醉在整个文化内涵的意境中。

(三) 教师感染力不足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方式的实施可以制造出一种“场”的效应,这种效应根据每个教师的个人因素有所不同,而这种“场”所传递给学生的就是感染力,而在调研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感染力不足。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例4

[作者简介]涂向辉(1970-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辽宁 沈阳 110034)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基地专项课题“本科层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途径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GZXY11035,课题主持人:曲洪山)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42-02

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进行探索的一个新的职业教育层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与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相比,它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术应用性”特征。本科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即技术工程师。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本科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科学、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来实现。

一、人才培养方案及其构成要素

人才培养方案在《教育词典》中的解释是:“根据教育的不同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性质任务而制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及其实施方案。它包括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门学科开设的先后顺序、教学时数、学年编制等内容。它体现了国家的要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本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应由以下几部分要素组成:修业年限、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环节、毕业与授予学位、教学计划等。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特色最为直接的体现,是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素质、能力”目标的综合反映。

二、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原则

1.协调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我国教育法第五条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坚持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协调发展,处理好德育与智育、基础与专业、学习与健康、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以掌握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依托行业,校企互动的原则。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开放式办学是本科高职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由之路。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积极依靠行业企业力量,聘请一线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设计、评价等相关环节,从职业(群)、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知能结构的需求出发,构建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同时积极引进企业的标准与技术,企业的技术环境和培训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这是成功构建本科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途径。

3.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的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交叉职业不断涌现,社会对人才需求呈现综合化趋势,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才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由培养狭窄的“单一岗位人才”向适应社会发展的“宽口径人才”转变。既要加强学科基础,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奠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要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综合性,拓宽基础学科范围,淡化专业方向,体现不同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时代特点,为打造宽口径人才创造条件。

4.优化知识结构,必选修课互补的原则。要坚持整体优化原则,构建融会贯通、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加强基础教学,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性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课程设置中必修课、选修课要知识互补,尽量拓展选修课程门数,扩大学生选择和发挥个人特长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课程内容不仅要直接着眼于学科知识,更要着眼于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不求全、细,重在精、新,要注意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配合及衔接。

5.突出技术应用,实践、理论并重的原则。技术工程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是将技术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并有效地组织企业员工进行生产与操作。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参与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工作,因此技术应用性及实践能力是高职本科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以其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注重学生在生产真实情景中的体验,为学生将知识的掌握与领悟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并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

6.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的原则。人才培养计划要体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要考虑本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兴趣、特长、能力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重视优秀学生的选拔和培养,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采取各种具体措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三、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依据

1.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应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本科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基本特征是“技术应用性”,即要求培养的人才能够运用较深的技术理论知识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因此,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以该目标为宗旨,突出培养特色,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

2.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应保证人才培养规格。本科高职人才培养规格既包括了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基本要求,又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即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诊断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体现“学术性”和“技术应用性”兼容的特点,并以突出“技术应用性”为人才培养特色。因此要求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必须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技术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保证人才培养规格。

3.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智能要求。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由一系列课程及教学环节构成,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智能要求主要通过各种类型课程的学习来达到,因此应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智能要求,在认真分析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正确确定相应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排序。

4.兼顾本科高职学生的职业长远发展需求。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人们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学生未来发展需求,要为他们奠定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和技术基础。因此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继续学习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理论,实践教学方面也要考虑学生未来职业取向和学习相关技术的需求。

四、本科高职粮食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厘清本科高职与普通本科、专科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是正确构建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应把握好两个基本点:首先,本科高职教育人才类型与层次定位与普通本科教育相同,但在知识结构上,对技术知识除要具有普通本科要求的相应的“学术性”外,本科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技术知识“应用性”的培养;其次,本科高职教育与专科高职教育相比,本科高职人才从事的工作更为复杂,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上也更宽泛。

为此,我们将本科高职粮油加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定为:培养适应粮食行业发展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粮食加工、油脂加工企业生产第一线,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掌握粮食加工、油脂加工等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工艺设计能力、工艺调控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诊断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1.本科高职粮食加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构建。本科高职粮油加工专业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应以“技术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工作岗位或技术领域的需要为出发点,在满足专业理论要求的基础上,开设针对性强和实用性强的课程,并引入专业的前沿知识和前沿技术;实践教学应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在课程体系中应占有较大比例,以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达到使学生掌握某一岗位(群)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能力,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的特点。

本科高职粮油加工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四大模块构成,分为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

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均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其中通识课程模块必修课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等15门课程共653学时,学分为42学分,占总学分的24.1%。选修课程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8类素质教育课程,最低修学学分为10学分,占总学分的5.7%;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必修课包括高等数学、无机与分析化学等9门课程共518学时,学分为25学分,占总学分的14.3%。选修课包括市场营销学、概率统计等10门课程,最低修学学分为9分,占总学分的5.1%;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必修课包括油脂制取与加工技术等技术专业课程12门共646学时,占理论课程总学时的22.5%,学分为38学分,占总学分的21.7%。选修课包括粮油技术标准、粮食机械与维修等23门课程,最低修学学分为13分,占总学分的7.4%;实践教学模块除军训外,包括实验课程实习(设计、实训)、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共计54个实训周,38学分,占总学分的21.7%,与学科专业必修课程学分比例相当。

2.课程体系特色。第一,课程设置模块化。粮食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构成,四大模块中不同性质的课程相对独立,但教学内容相互渗透,知识和能力紧密结合,有机统一,能力培养循序渐进,在必要知识的支撑下,完成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能力训练过程。

第二,课程内容综合化。通识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按学科大类打通,淡化专业方向;在第一学期将经济类、管理类课程以选修课形式引入,在基础和人文教学中渗透工程意识、工程精神、工程文化教育;在第五至第七学期,进行专业课程内容整合,重视知识的“精、新”,通过大量的选修课程引入专业前沿技术,课程内容呈现出跨学科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第三,实践课程必修化。在本科高职粮食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实践学期(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实训)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共计570学时,38学分,占总学分的21.7%。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必修,突出了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在课程内容组织上,注重以实践活动项目为主线,始终让学生参与实验课和实训课,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学期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将学生尽快带入专业技术领域。学生在实习期间,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并帮助他们完成实习任务,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提交实习报告并进行答辩,同时企业还要为学生开实习证明。学生在实习期间不仅增长专业知识、锻炼实践技能,而且通过在企业实际环境中工作,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更有利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第四,选修课程多样化。在学科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中,开设了23门选修课,学生可以在学习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通过修读专业选修课确定自己未来工作领域的专业方向,并掌握该专业方向的知识前沿和技术前沿,为学生扩大专业视野、培养职业爱好和创新能力以及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了基础。

第五,毕业设计(论文)项目化。毕业实习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实习质量的综合反映,也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评价方面。毕业设计(论文)应体现学生运用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要求毕业设计(论文)必须与毕业实习紧密结合,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真实课题为主,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确定选题项目,在相应岗位上进行实验探索,最后在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例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明确要求:“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落实这些要求,培养出适用经济社会需求与发展的人才,是值得每位高职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在高职汽车电器与附属设备课程教学中实施三段式教学的做法,对如何利用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了探析和实践。

1 职业核心能力概念界定

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它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具有普遍适用性、广泛迁移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①②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个大项,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2 汽车电器与附属设备课程教学改革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多维的系统工程。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教育领域正在探究的一个问题,归纳起来有三种策略,即整体策略、专项策略和渗透策略。③④⑤⑥其中整体策略和专项策略的实施只能从学院和系部层面去展开,作为一名专任教师,更多地应考虑从自己做起,从自己所授课程做起,探索、实践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

汽车电器与附属设备是汽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承前启后,地位十分重要。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从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项目的建立、教学方法的选择、考核方法的改革等四个方面进行,并在本专业2011级和2012级两个年级进行实践。

(1)确定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中需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目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专业必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事汽车修理、汽车销售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汽车电器与附属设备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其知识体系主要包括8个系统,且以识读汽车电路图为切入点贯穿始终,本课程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专业能力目标:掌握汽车电气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具备读懂和识别有一定难度的汽车电气电子线路图的能力;具备汽车电气与电子系统日常维护保养能力;正确使用典型工具、仪器的能力。社会能力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方法能力目标: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际、与人协作的能力。

(2)建立课程学习项目。建立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学习项目。课程学习项目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课程项目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岗位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项目内容选取紧紧围绕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突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同时又充分考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3)选择课程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为了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实施职业核心能力的渗透策略,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课堂时间分为三部分,首先是PPT汇报,将全班同学分为6~8组,每节课安排一组同学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PPT汇报,主题围绕汽车展开。其次是利用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展开新内容学习。最后留出5分钟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提问。通过课堂三段式教学,学生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培养了专业技能,同时也学会了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有时通过激烈的讨论与交流,部分学生还能在原来分析的基础上有所发现,进而产生创新的想法和做法,这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4)构建综合考核机制。课程考核服务于课程教学,好的考核机制将极大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素质和能力的评价。考核体系的建立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考勤(20%):满分20分,小于12分者,本课程记为不及格,不得参加考试。二是平时作业考核(30%):满分30分,小于18分者,本课程记为不及格,不得参加考试。三是实验性考核(25%):满分25分,小于15分者,本课程记为不及格,不得参加考试。四是总结性考核(25%):包括课程学习计划、单元学结、学期学结3部分,其中课程学习计划占15%,单元学结占70%,学期学结占15%。总结性考核满分25分,小于15分者,本课程记为不及格,不得参加考试。在教学中,通过课程考核改革,加大过程考核力度,端正了学生学习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素质,深受学生欢迎。

3 总结

实践证明,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现代职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是高职毕业生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升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汽车电器与附属设备”课程改革,就是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开放考核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任务的完成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分析与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注释

① 丰培洁,张鹏.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研究[J].新西部,2010(12):213-219.

② 吴盈盈.论高职旅游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及策略[J].科技信息,2008(19):263-264.

③ 张艳如.论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核心能力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12):159-161.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例6

摘要:中高职教育衔接主要是教学上的衔接,教学衔接的基础是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笔者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设置应整体考虑,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3+2”的中高职学制模式,应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涉及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笔者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基础是专业设置的衔接,衔接的关键与核心问题是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并应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统筹安排专业教学计划,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 一、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最主要是教学上的衔接, 教学衔接的前提与基础是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按照现行的教育部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00 年版)、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2005 年版),中职与高职专业目录中的各自分类、专业名称有一定区别,但中职与高职专业存在着对应关系。高职专业目录所列专业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 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的,体现了职业性与学科性的结合。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新版专业目录正在修订当中,新版专业目录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体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家产业振兴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学技术进步特点,紧密结合国家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以现行的中职土木水利工程类与高职土建大类专业目录为例: 中职的土木水利工程类专业划分为19 个专业,高职的土建大类专业分为建筑设计类、城镇规划与管理类、土建施工类、建筑设备类、工程管理类、市政工程类、房地产类等七类专业,在每类专业中又分为2~6 个专业,共有27 个专业。中职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对应高职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中职的建筑设备安装专业对应高职的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 中职的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对应高职的工程造价专业, 中职的建筑装饰专业对应高职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等等。 中高职专业衔接适宜为上述的一一对应衔接,如果做不到,在招生时也应专业类相衔接。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并未严格按照专业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有的只是分为文科、理科两大类招生。 二、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1.未进行课程设置整体考虑时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目前,高职学院的招生有普通高中和中职两种生源,且主要为普通高中生源。高职的专业教学计划基本上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生源为起点进行编制的,学制一般为三年。若中职毕业生的生源仍然采用此专业教学计划,将会出现:一为中职与高职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特别是专业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有内容重复会更多,造成学习时间的浪费。二为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程的基础比较薄弱,对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有些难以适应,这样对高职专业理论的深入学习和今后学历的继续提升会造成一定的障碍。 2.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应整体考虑,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1)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前提。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前提就是要满足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符合国家教育部对中职、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的指导性意见要求。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清晰中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教育标准,避免出现教育层次和职业能力水平的重复和错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 号)文件指出:积极推进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促进课程内容综合化、模块化,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 号)文件指出: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 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专业课程结构, 设置专业技能课程, 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 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文件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 量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为了做好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的有机联系与整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具体见图1 中高职衔接模块化课程设置结构示意图。中职阶段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任意选修课三大类,这里将公共基础课模块分为两个层次标准进行教学,即公共基础课1 和公共基础课2, 根据中职学生入学时的文化基础差异以及有无升读高职的愿望进行划分,其标准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的标准要求。公共基础课1 为中职学生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公共基础课 2 是为中职学生升学需要设置的,与高职入学考试标准对应,高于公共基础课1 的标准。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语文课、数学课、外语课、体育与健康课、计算机基础课等。中职专业技能课分为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技能核心课、专门化专业技能课、顶岗实习模块。中职学生刚入中职学校时可按照专业大类进行教学, 以后可根据个人需要再分专业进行教学,这样设置了专业基础平台课模块,适用于专业大类中的各个专业需要,如中职的土建类专业,开设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等专业基础平台课。专门化专业技能课模块是针对一个专业对应的若干个不同职业岗位设置的专门化课程, 专门化专业技能课为限定选修课程,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市场需要进行选择。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核心课、顶岗实习为必修课程。在中职阶段开设任意选修课程,如中职工科类专业选修的音乐、美术、艺术等人文科学类课程,以及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课程。 高职与中职教育在专业对口衔接的基础上,高职阶段课程设置与中职阶段课程设置形式类似,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技能核心课、专门化专业技能课、顶岗实习、任意选修课模块。高职阶段的文化基础课设置应满足教育部规定的高职教育基本要求,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学课、外语课、体育与健康课等。这里,在高职阶段不考虑开设专业基础平台课, 利用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知识, 防止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在高职的专业技能核心课、专门化专业技能课、顶岗实习的专业教学中,注意做好与中职教学内容的衔接、深化与提升。专业技能核心课模块和专门化专业技能课模块在中职、高职阶段的具体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应有较大的区别,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应根据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与取舍教学内容。顶岗实习是中职、高职阶段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顶岗实习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使得教学与就业岗位之间实现“无缝对接”。中高职的顶岗实习内容与侧重点应有所不同,高职阶段顶岗实习2 是中职阶段顶岗实习1 的深化拓 展与技能提升。学生在中职、高职阶段的专业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外,职业院校还应组织学生参加行业及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站、培训定点机构等进行的培训和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以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在社会上的就业竞争力。学生在高职阶段取得的职业资格证2 应是中职阶段职业资格证1 的范围拓展与技能级别的提升。 (3)采用“3+2”的中高职学制模式。 目前,我国中职学历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基本学制一般为3 年;高职学历教育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基本学制一般也为3 年。笔者认为,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宜采用“3+2”的学制形式。中职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毕业生入读的中职学历教育,其学制应为3 年。国家鼓励高职学院发展两年制高职,且考虑中职与高职对口衔接时,高职的专业教学有了中职的专业教学基础,中职学生毕业时 对本专业领域知识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因此中职与高职教育对口衔接时的高职学制不需要3年,宜为2 年,即可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教学计划是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文件,是指导和管理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保证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时,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职业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区域、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要关注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 努力使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根据市场对专业岗位群的特点要求和对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要求, 以及根据学校的场地、师资、设备等基本条件,清晰地确定中职与高职专业培养目标, 同时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与确定教学内容。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 2.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院校制订教学计划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中职阶段的德育课、高职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与人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职业院校要重视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习实训基地条件。积极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满足日常实习实训教学的需要。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正确处理好公共(文化)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公共(文化)基础课程,要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要加大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增加实训、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内容。在中职阶段的三年教学中,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一般约为一学年,三年制总学时数约为3000~3300。在高职阶段的两年教学中, 文化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四分之一,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四分之三,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不少于一个学期,两年制总学时数约为2000~2200。 4. 正确处理中职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关系,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时,既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升学问题,也要考虑中职与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处理好这两个问题也就能做好中职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工作。中职升学问题的关键是中职阶段的语文、数学、外语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这里要防止为了中职学生的升学需求,片面地增加公共基础课程的学时比例,而弱化了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这样会影响中职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做好中职与高职阶段各模块中的课程设置,特别是专业基础平台课模块、专业技能核心课模块、专门化专业技能课模块的课程设置,衔接好中职与高职的专业技能课程,同时要明确规定学生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取得职业资格证的要求,保证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08]8 号文件. [2]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Z].教职成[2009]2 号文件. [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 号文件. [4] 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Z].教高[2000]2 号附件一文件.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例7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07-01

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现了“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传统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将不再适用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检验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且可以使之不断完善和优化,另一方面可以以现代信息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代替传统落后的评价体系。

一、传统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的考核评价

传统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评价更加注重的是总结性评价和知识性评价,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就是期末的闭卷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课后作业,即学生本课程的最终成绩是(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40%),所有成绩均由教师一人评价完成,与一直接触到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差不多,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即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导致大多数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并不清楚在高职院校学习与在普通高校学习,及与在初中、高中的学习有何不同,仍然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没有要多学些技能、走出校园就能够零距离上岗的意识。因此,落后的评价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甚至职业理想,严重压制了学生的个人潜力和能力的发挥。

二、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一)评价原则

1.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评是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自我诊断、自我认可和自我完善,他评是教师和同学对学习者的评价,可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和同学之间的协作性,两者相结合,有利于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增加课程的参与度,促进评价指标体系的日趋完善,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对评价的内容更容易达成共识,并真正实现以评促改。

2.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可以理解为是对学习者的综合性评价,重在整个教学模式的教学最终效果的评价,它是对被评价者的最终判断,形成性评价注重教学模式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可起到调节、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两者相结合,可以使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观察学习者适应和进步的全过程及最终的教学效果。

3.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科学性是评价指标符合高职课程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比如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分平时和期末两大模块来设计指标,平时再按照具体教学环节设计课前视频学习、课堂学习过程、课后效果总结三个维度设计一级指标项,即从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效果三大方面展开评价。可操作性是在确立的一级指标项下的各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在完整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简化易操作,即简单易行。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遵循上述评价原则,分平时和期末两大模块,构建了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每一个指标项的具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如下图:

可见,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更注重过程的评价,平时成绩由40%的比例调整为60%,并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动手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并且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多元的评价主体,平时成绩的评价方法可采用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文件夹评价法,它可清晰地反映学生课程学习的全过程,既完整又彰显个性,并且还可作为学生后续学习宝贵的学习资料,期末测试仍可采用传统的试卷考评法,两者相结合将对学生本课程的学习给出综合评定,即平时成绩的60%加上期末测试的40%即为学生本课程的最终期评成绩。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4CZY05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常昊,吴一楠,田亚平.基于MOOC的大学环境教育通识课程学习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2)

[2] 阙丽娟.文件夹评价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0)

[3] 王英,陈新亮.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7)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例8

二、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

1.课程目标针对性不强。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方向,也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和微观细化,清晰明确、具有针对性的课程目标无疑是课程设置的前提。但是许多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要么盲目效仿本科专业模式,要么较随意地按照流行的新软件、新名称课程马上就开设,不管师资力量是否充足、社会是否真正有需求。笔者认识的一家高职院校,在平面广告设计专业中开设了数门最新的多媒体视频处理软件课程,弄得教师苦不堪言,学生一片茫然。还有些院校“因人设课”,从教师出发,而不是从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体系、课程结构去设置课程。追溯原因,是缺乏对高职类专技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和对行业市场需求、职业岗位群的细致调研。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相连,是为产业、行业、企业输送适用人才,而文化创意产业范畴广泛,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方向甚多,如果不仔细分析,确定好现实、明确、细致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主观臆断或者盲目跟风,必然造成学生“蜻蜓点水”,最终限于迷茫和肤浅,既不“多能”也不专。

2.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作为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实践性应是其突出的特点。但是实际中,多数院校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如前所述,照搬本科院校的学科教育模式,进行课程压缩与删减,而真正需要实践操作锻炼的课程大多上成了理论课。以艺术设计为例,像人体工学、材料与工艺、印刷技术等原本需要实景学习、实际案例参与和操作的课程,课堂上经过理论讲解、经典案例赏析就结束了,好一点的也只是模拟性质的案例学习,根本谈不上深入掌握实践操作要领。实际上,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在课程上应当注重实践的比例,增加实景实战的训练与经验累积,处理好部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明确“必需”与“够用”的标准,让学生做到既对专业背景知识了解,又能精于实际创意构思、设计应用。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创意、技能类课程并不能紧跟行业、市场的变化和流行趋势。如,广告行业的CI系统早已经突破了以往单纯的平面、静态传播方式,因此在应用中也频繁出现了卡通吉祥物、立体标识、交互动态、视频媒体等,但是绝大多数院校的CI课程仍然是平面化作业,老旧案例学习、模板套用,结果学生拿出的作品与企业、行业的差距可想而知。

3.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课程体系上最重要的是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协调好各门专业课程的比例、时间、位置、关系,评估它们各自的效果、相互的衔接与影响。然而部分院校的课程体系随意变化,课程门类想改就改,甚至同一门课程,每一届的内容都不一样;有些院校课程内容重复,课程之间相互套叠,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室内设计原理》《家居陈设设计》《商业空间设计》与主干课的内容重叠,范围互相包含,这是教学资源的浪费;还有些院校偏重软件、工艺一类的操作,为了尽早让学生掌握而急功近利,那些引领学生入行业门的课程居然放在了软件课之后,学生学了半天,不知道学了以后用来做什么,或者简单地认为学习创意、设计仅仅是熟练软件就够了,形成了所谓的“唯技术化”心态。其实,作为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创意才是核心,只有操作,没有创意,充其量是个工匠,不是设计师和创意人员。这些现象都是因为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造成的。

4.课程缺少总结与反馈。虽然许多院校在文化创意设计的课程上有联系企业、政府等实际项目,做到了工学结合,学生受益匪浅,但是往往是以完成项目、成果汇报展为结束,忽略了对这些经历的总结反思及企业、用人单位、受众的反馈,经常是重复同样的模式,缺乏变通与改进,使得课程效果没有明显的提升。实际上,对课程的总结与反馈既可以帮助我们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与反思,也便于我们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同时,由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是服务型的行业,这就需要对结合实践项目的教学进行受众反馈,可以是企业的意见、消费对象的意见,也可以是参与课程的师生的感受。它既可以帮助师生思考创意、设计有无继续提升的空间,也能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进行提供经验。

三、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

1.课程设置统分结合,要针对细分方向与新兴方向。课程设置不仅要注意大的专业方向,也要有细的小方向、特定方向的课程内容,做到统分结合。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海报招贴、企业形象CI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等都是主干课程,但是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广告企业,有的专注于样本、宣传册等平面设计,有的专注于动态和视频广告,有的侧重于品牌形象策划与设计。同样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的企业侧重做家装,有的则专注于景观设计。所以,我们需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在课程设置中既涉及大的专业面,同时必须有专攻。可以先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然后部分专业课根据教师的不同专长,进行师生互选。另外,文化创意设计类学科、专业的发展主要体现为横向性和交叉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必须与时俱进、关注流行趋势、新兴方向、新需求等。如,广告专业及时开设网络广告的设计课,品牌策划设计及时增添卡通形象、品牌吉祥物设计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置会展类课程和方向等。

2.课程体系要强调专业的系统全面能力、整合精炼。现在大多数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仍在使用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即按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序递进。这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各门课程追求各自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课程间缺乏沟通与连贯性;二是如上文提及的,课程内容交叉重叠、浪费教学资源、学生能力得不到有效深入和提升。因此,有必要以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的系统全面能力为依据,以职业岗位的具体技能要求为标准,整合相关课程,按照难度将它们有序地分散到每一学期,逐渐深入,每一学年自成体系。可以在“大的专业课”中以多个课题的形式整合原来零散和容易重叠的课程内容,力争做到“少而精”,同时,让文化课、选修课在合适的位置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不能仅仅成为学生漫无目的、“混学分”的课程,要真正起到对专业素养底蕴的熏陶。如,可以将传统文化赏析、地方人文历史一类的文化课、选修课置于涉及这些内容的专业课之前,以便学生明确目的,产生兴趣,更好地完成专业课中与此有关的创意设计课题。

3.专业课程三个主要方面要合理设置、紧密衔接。专业课要注重三个主要方面:创意类课程、设计总结与理论类课程、实践与操作类课程,它们是构成学生文化创意设计核心技能与思维的关键,需要统筹协调,不可偏废,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以往很多院校都比较重视实践与操作类课程,如软件课、材料课、模型制作课等,认为操作熟练、技术应用方面经验多是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重点,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创意与文化、总结与理论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毕竟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提供的是知识服务,创造的是知识经济,行业的特性告诉我们,不能因为是高职教育就简单地把应用人才划归到操作工的地位。这里,创意类课程要着重训练学生挖掘文化元素、人文资源的敏锐目光以及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意和设计概念的思维能力;设计总结与理论类课程着重进行理论教学、创意设计经验的总结与思考;实践与操作类课程主要强调将创意与概念等转化为实际应用产品、作品并能适应市场推广的能力;另外,三方面课程需要贯通、融合与衔接。可以对创意、理论和实践操作课程以同一专题项目或课题范围进行联系与衔接,将课题深入、完善、做好做精,避免课题内容的低层次重复、浅尝辄止。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例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0-0072-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同时国家还出台《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在这一系列好消息的指导下,在这一系列强劲号角的引领下,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必将蓬勃发展,职业教育的就业竞争力必将显著增强。

新的背景,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无私服务为宗旨、以目标市场为导向,改革和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国内外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将新知识、新方式和新手段引进课堂,以提高学生的适应力和创新力。这些既是对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提出的新的使命,也是必须由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应承担的重任。

国际贸易实务是当前高职高专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核心课、必修课和基础课。本文在分析高职教育和国家外贸的背景下,结合苏州地方特点和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经院)“十二五”规划纲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可行的、合理的、易操作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和地方特色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体系,旨在为实现学生的能力本位,让学生在工作的第一天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

1 课程设置

11 课程定位

宋朝曾巩在《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道:“陛下隆至道,开大明,配天地,立人极,循名定位,以董正治官,千载以来,盛德之事也。” 定位即确定事物的名位。课程定位,是指某一门课程在某一个专业体系的位置。下表为苏经院贸经系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素质结构表。

12 课程衔接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其先修课程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经济学基础和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等职业素质课和职业基础课;其后修课程为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结算实务、海关实务、关税实务与HS编码、进出口检验与检疫、报关实务实训、报关员综合实训等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

13 课程设计

131 专业背景分析

课程设计必须基于一定的背景,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本专业进行学情分析。高职的优势(S):①高职定位正确及其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②培养模式:实行“公共课―专业课”两段式模式。高职的劣势(W):①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对高职教育认识上的偏差;②学校和学生关注焦点集中在技能培养上,缺乏耐心提高素质教育。高职的机会(O):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明确提出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②国家外贸环境:目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2011年进出贸易总额为36万亿元,占世界的比重为197%;③苏州市外贸环境:苏州市连续3年(2009―2011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的前5位,截至2011年8月在苏州注册的外贸性质的企业总数为9974家,以每一个单位需求5人计算,全市外贸类人才缺口将达50000人;④学生自身定位明确,实操能力强。高职的威胁(T):①市场经济条件下, “名牌效应”产生“马太效应”;②替代院校――同质竞争越来越强。SWOT分析的结论为: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大于威胁。

132 课程设计方案

基于上述背景,提出一个中心和四项基本原则为本课程总体设计方案,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一个平台、两教合一、加强两实和校企合作为四项基本原则。所谓一个平台是以SIMTRADE为教学实训平台;两教合一是以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统一;加强两实是指强化实践和实训教学;校企合作是指打破时空障碍,实现“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合作模式。

在总方案的基础上,本文提出“12345团队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设计分思路,即:一个原则、两个主体、三大法宝、四个步骤和五个环节。所谓一个原则是指让学生在课程上遵循“3动”原则: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嘴(意为多发言);两个主体是指学生和老师为双主体,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三大法宝是指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和团队协作;四个步骤是指观(导入项目)、仿(企业示范)、练(实践操作)和评(评价效果)四步曲;五个环节是指课前10分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激情时刻和复习抢答。

2 教学内容

21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协同其他本专业的课程,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其等式为:实践能力+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校企合作=高端技能型人才。

22 内容选取

本课程的内容选取分为六大模块:国际贸易惯例、贸易合同条款、贸易合同磋商、贸易合同履行、国际贸易方式和外贸实务实训。

23 内容组织

本课程的总课时为76,其中理论教学课时为36,约占48%;实践教学课时为40,约占52%。教学的重点为贸易术语、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定、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国际货款的收付、进出口商的业务履行流程和外贸实务实训;教学的重点为合同条款的签订、进出口预算表、进出口经济效益分析,L/C的理解、应用和相关案例的理解。

24 表现形式

241 教材及其特色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名称为《国际贸易实务》,是一本校企合作开发的校本教材,2011年1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12年被评为院级精品教材,仇荣国主编。该教材的特点在于:推进校企合作,破解时空障碍;基于实训平台,设置教材内容;引进任务驱动,导入大量案例;版面设计活泼,强调图表结合。

242 教学参考资料

一本教材由于篇幅和侧重点的不同,不可能包罗万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等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同时向学生推荐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海关总署、商务部、统计局、江苏省商务厅以及苏州市商务局等官方网站。

243 省级精品课程

本课程为江苏省精品课程,其网站为wwwszjm educn。学生可以下载课件、试卷、习题和案例等,同时还可以在线交流(内网)。

3 方法手段

31 教学模式

本课程选用的教学模式有: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和两教合一。

32 教学方法

基于外贸工作业务流程为主线和课岗对接思想引领下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启发引导和案例分析。

33 教学手段

基于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SIMTRADE平台和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的特点,选用的教学手段:虚拟社会、虚拟企业和虚拟项目。

34 教学设计

以某一章2课时,80分钟为例,时间分配如下:课前10分钟(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角色扮演)、案例导引(5分钟)、讲授深化(45分钟)、团队讨论(5分钟)、激情时刻(用10分钟时间让小组代表发言,成果共享)和复习抢答(5分钟)。

35 考核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方法分为三部分,如下图所示: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方法

351 理论考核

学期结束后,以闭卷的形式进行,总分100分,占整个考核比例的28%。

352 过程考核

主要考核在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的操作能力,以及出勤、作业、抢答、团队协助和角色扮演,每一个项目都进行量化,平时注重记录,避免人的因素,此部分占整个考核比例的30%。

353 实践考核

主要借助SIMTRADE外贸实训平台,让学生模拟整个进出业务流程。其计算方法为:实践成绩(总分100分)=(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3+教师加分。为彰显公平和公正,通常教师加分为,主要由系统考核,此部分占整个考核比例的42%。

4 教学团队

本课程有课程负责人1名,主讲教师2名,教辅2名,企业导师2名,其中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4名,双师比例100%。

5 实践条件

本课程校内有生产型实训基地(苏经院讯腾报关公司)和国际贸易实训中心;校外有苏州市报关有限公司和苏州恒丰进出口有限公司等15个外贸企业,其中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4个。

6 教学评价

本课程建立了一套可操作的360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共六个评价分项目:社会评价(包括政府评价、行业评价、企业评价、学生就业和技能比赛)、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和教务评价。

7 特色与创新

71 特色

本课程的特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校企合作: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交替,企业导师到学校进行指导;②赛学互动:经常指导学生参加国际贸易技能大赛,让学生在平时的所学应用到实战中来,形成赛学互动;如参加2012年海峡两岸国际贸易模拟展大赛,苏经院代表队获得一等奖,并成功销售部分展品,其中一件展品卖出1200美金;③模块实训:将进出口业务流程的当事人分为8个模块,即:海关、保险公司、检验机构、船公司、外管局、国税局、银行和进出口商,让学生分组分别轮流担任不同的当事人,这样学生的流程实训从人对电脑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对抗。

72 创新

在课程创新方面,本课程组经过精心设计,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基于“3引3驱”的课程教学模式。“3引”是指引入企业导师、引入企业项目和引入企业文化;“3驱”是指任务驱动、目标驱动和问题驱动。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引入企业真实实战项目,改变传统的模拟实训模式;在课程师资上,引入企业能工巧匠作为企业导师,由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实施教学;在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方面,引入企业文化,学生不仅仅学到国际贸易实务专项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项目、企业导师的传授,真正感受到不同企业不同的经营文化理念、敬业精神。整个课程教学方式上,对每个企业项目先对企业国际贸易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诊断,再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目标,最后将目标分解成各个不同的任务,最终解决问题。

8 结 论

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学团队、实践条件、教学评价、特色与创新等七个角度系统地介绍了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体系,而本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一个分支,只有每个分支都是健康的、有序的,才能最终实现岗位与专业的零距离和零间隙。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例10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现代教育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进行有机融合,这已成为众多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从国家层面到地区层面,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大势所趋。

一、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背景

1.从国家层面来分析

新世纪初期,《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教育部〔2002〕2号)中提出,增强国民的信息素养,最根本途径是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而信息化人才也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是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而在高职院校中进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一方面是对教育信息化的具体落实;另一方面,高职语文作为一门融合工具性、实用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文化基础教育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当中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其中还从“教”与“学”两个维度分别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要求,即教师应当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以信息化教学理念推进教学方法的革新,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课程改革及评价体系的变革。学生应当学会利用信息化手段自主学习,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查找资料,提升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完善“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重点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深化普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大教育信息化培训和典型示范推广力度,丰富数字教育资源,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在该年度的要点工作中,重中之重是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推动中华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第十八条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要提高信息化水平。2013年,教育部提出一方面要借助教育信息化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一方面要着重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了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倡以赛促教。教育部从2010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六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重点推进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步伐。因此,信息化教学不仅给高职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也使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面临重大危机。

2.从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层面来分析

根据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相关部署,为提高广西地区职业院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应用水平,推动信息化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技能,推进教学信息资源的分享及高职院校教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十三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服务。区教育厅连续举办了六届广西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该比赛也是自治区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广西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桂教科研〔2015〕3号)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以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为着力点,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等领域的应用水平,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和提高质量,为加快发展我区现代职业教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高职语文课程是高职学科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的重任,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高职语文课程发挥应有的教书育人效果,完善人才培养短板,高职语文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新路。

3.从高职院校来分析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不断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的信息化硬件水平和软件水平得到长足发展。

语文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辐射专业广,涵盖内容多,语文课以工具性的特点成为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语文课程既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院校中的语文课程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面临“学科边缘”危机;其次,面临“学生素质”危机;再次,面临“实践应用”危机;最后,面临“教学模式”危机。所以,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既非常必要又十分紧迫。

高校信息化教W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各个高校对于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各个学校以及不同专业的信息化水平不一致;其次,由于地域不一样,各高校的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存在较大差异;再次,各高校教师职业素养、年龄、专业等存在差异,对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技术的应用水平也不同;最后,由于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高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信息化水平也各有差异。信息化教学不仅给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也使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面临着严峻挑战。

二、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结合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的具体情况,笔者分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收集、整理国内外的相关书籍、论文和重要的参考资料。

笔者参阅大量书籍文献资料及期刊论文,通过查阅了解2000-2016年间各种有关信息化教学改革及与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的资料,对《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信息化教育》《慕课(MOOC)视野下高校教学改革初探》《基于LAMS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以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为例》等书籍、论文中查找有关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的分析和理解,从中找到适合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设置的有效信息,为我国建立比较完善的高职院校语文信息化课程提供参考。

2.访谈法

通过对用人单位和人事领导进行访谈,了解目前我国用人市场对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需求,以及对高职院校毕业生信息化技能、知识结构、语文素养的要求。访谈还包括对教师及学生的双方访谈,以期了解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现实操作情况和存在问题。

3.经验总结研究法

经验总结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的。这个方法是通过教学实践,根据教学经验而设计的语文信息化课程设置方案及实施方法。

4.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教师的语文信息化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出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现实操作情况和存在问题,为实施本课题提供基础资料。

5.行动研究法

通过笔者的实际研究,促使高校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边实践,一边检测。将研究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教师边归纳边总结有效的方法,积累丰富的实际经验。

三、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目的

高语文课程以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获取专业知识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一是通过研究及实践,借助信息化教学理念,用信息化推动高职语文教学体系改革,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进一步优化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二是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模式,通过信息化促进高职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打破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根教鞭”的授课模式,借助信息化完善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革新课堂。三是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使学生立足于语文课程,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学习,查阅资料,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它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四是借助信息化创建语文课程评价体系,使课程在评价中得到不断提升;同时,也能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促进教学反思。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地方教育部门的推广等背景下产生的。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经验总结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推动高职语文教学体系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教师成长。

参考文献: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例1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245-02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重视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高职语文课程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笔者调查了广西9所职业院校,其结果如下。

一、高职语文课程面临“学科边缘”危机

在职业教育中语文虽重要,但在职业教育中技能教育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语文类课程在高职教学中面临长期不受重视、课时量减少的困境。

1.高职语文课程长期不受重视。语文类的课程在建国以前就有多个高校开设,如《中国文学名著选读》、《文选及习作》,开设历史较为悠久。高职语文的作用在高职学科体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成人成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与之不相适应的现象是高职语文课程长期得不到重视。

同样是高职院校里的公共课,思政类课程基本占到了学生总学时量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这是由于国家到地方一系列政策保障,仅在2001年到2005年间国家层面的政策就出台了四项,如下表所示:

2.高职语文课程课时量缩减。“要学的是专业课,语文这种公共课可以学,也可以不学,反正找工作人家也不会考你语文水平。”这是笔者在进行调查时,一位临近毕业的学生说的,这反映了大部分学生的心态,也反映在现实中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语文课程不得不向专业技能课程“让步”。

在抽查的广西九所高职学校中,语文类课程开设有六种方式,如下图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理工类的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语文课程远比文科类少,而高职语文课程的总课时量、教学空间进一步压缩,如果连基本的课时量都得不到保障,就更谈不上提高教学水平了。

二、高职语文课程面临“学生素质”危机

高职语文课程面向学生,学生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课程的学习。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总体下降。据有关数据统计,在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108f人,从该年开始我国持续扩大高等教育招生名额,直到2004年,我国的高校招生已达400多万。据2010年统计,广西区内高职院校规模达到41所,在校生人数为30.7万,占区内高校生的54.2%,全区高校在校生人数为56.7万[1]。从这一趋势不难看出,高校入学门槛降低,生源质量从总体来看有所下降。

2.学生轻视语文类课程,个性张扬。受到就业这根指挥棒的影响,高职学生学习的功利心日益严重,对于文化课普遍不重视,对于专业和技能课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用心学习。从学习能力来说,在高中时代,学生未能养成学习语文的学习习惯。从学生文学素质来说,大多数学生对文学的隐形功能认识不足,文学素养偏低。

三、高职语文课程面临“实践应用”危机

高等职业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及素养,其核心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他们具有专业理论、具备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养,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职位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

从开设课程来看,笔者抽查的9所学校,开课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半数以上的学校开设了《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课,其中《大学语文》教材选用情况如下:

开设《大学语文》的高职院校,教学内容基本顺序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部分展开。

四、高职语文课程面临“教学模式”危机

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只要提到上《大学语文》课,学生大多将其称为“高四语文”,从这个名称不难看出,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与高中阶段的并无太大差异。现有授课方式学生的态度可以参考于晓楠的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调查结果[2]:

在抽查的9所高职院校中,语文教学模式基本是沿用“老一套”,即“1(一张嘴)+1(一支粉笔)+2(中心思想、写作或艺术特色)+4(题解、释词、段落、语言)”,这种模式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授、板书传授知识点,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讲,学生写,看起来课堂充实,实则学生脑子空空,并不清楚学到了什么,这样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语文既面临学科边缘危机,学生不爱学,又面临课程改革不利,沿用老一套教学模式。可只有解决以上问题,才能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