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财富管理论文

财富管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18 12:52:51

财富管理论文

财富管理论文例1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82-01

财务管理是指研究企业财务资源的获得、规划、控制和管理。具体地说就是企业为了达到既定的经营目的及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资金的筹措、形成、分配、运用、周转、收益和成本等全部过程的计划安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所进行的全面性管理。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发展于20世纪,特别是在20世纪中期,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计算手段的迅速提高,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财务管理目标的有关问题。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与评价

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所应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财务管理目标是一个重要的财务理论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财务理论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财务实践问题,因为财务目标的规定直接决定了各种财务决策的选择。企业财务管理中心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为:1.利润最大化。2.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的主要目标可以理解为,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他们因为对财务报酬的期待而购买股票。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必须以股东的最佳利益作为经营的依据。

综上所述,最适用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公司经营的主要目标构成了当代财务管理的基础性理念。所谓的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就是使得股票持有者或公司所有者的财富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股东对公司进行投资,以期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前提下获得最大可能的财富增值,因此,在评价竞争和投资机遇时,股东会对投资的回报和相应的风险加以权衡。

二、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现代企业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

目前,现代企业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股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面对这个问题,现代企业如何才能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进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个最适用的财务管理目标呢?现代企业主要指股份有限公司,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股利政策的制定、实施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因为它是企业财务资源获得的源泉,财务规划、控制和管理的基础。具体地说就是企业为了达到既定的经营目的及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资金的筹措过程。

良好的股利政策是股份公司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基础。长期以来股利政策问题一直招致很多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公司所采用的股利政策是否会对股东财富产生影响,尽管股利政策对于股东的重要性一直尚无定论,但是有证据表明管理人员应意识到股利政策的重要性。这里将分析经理人员对于股利的态度,并考察在实务中可能会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此外,还研究了现金股利之外的股利形式。

1.传统观点,股利支付政策对股东财富有着重要的影响

股利政策问题在早期财务文献所接受的观点是股利政策对于股东来说是重要的,如果公司的投资和融资政策一定,公司应采用尽可能大方的股利政策,因为这才是公司最优的股利政策。考虑到股利支付水平会影响股东财富,因此对经理人而言股利支付政策是一项很重要的决策活动。

2.MM理论对股利政策的挑战

MM理论与前面所述的传统理论观点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MM理论认为并不存在最优股利政策,并且每种股利政策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股利决策与股东财富是无关的),因此经理人员没有必要花时间去研究可采用的最合适的股利政策,相反应该致力于寻找并经营好有利的投资机会。

3.影响股利支付水平的因素

(1)投资和融资机会。面临良好投资机会的公司可能会设法保留更大比例的公司利润,如果公司在外部融资方面存在问题,那么公司就有必要留存收益来为投资项目融资。

(2)法律要求。公司法对公司可以以股利的形式进行分配的资金数额做了限制,法律规定股利只能用已实现的利润来向股东支付,实际上,可用于分配的最大数额是累积的经营利润(减去种种亏损)加上资产处置所产生的任何收益。

(3)贷款人权利保障条款。在贷款合同中可能会包括一些对于贷款期内向股东分配的股利水平进行限制的贷款人权利保障条款。

(4)盈利能力的稳定性。与盈利能力不稳定的公司相比,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盈利能力的公司往往更有能力向股东支付较高数额的股利。

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

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必然选择。首先,财务管理目标应当与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保持一致。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所以我们应将推动企业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我们确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首先考虑的问题。其次,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有助于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优化。最后,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战略性目标与战术性目标的有机结合,即强调企业的近期与长远利益的有机结合。还要与质量、技术等其他管理目标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以求实现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各方利益要求,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许毓彬.企业家财务管理(第一版)[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11:289-291.

财富管理论文例2

一、构建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的理论依据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既涉及经济学,又涉及管理学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任务,一是要阐明财务管理的种种规定性,即财务管理是什么;二是要揭示财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即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前者属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后者属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

一般来说,基础理论性学科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即从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逻辑范畴出发,通过将形成该范畴时所舍象掉的其他因素逐步地包含进来,再现研究对象丰富的规定性,从而使人们获得对研究对象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复杂而不是简单的,生动的而不是僵死的认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不等同于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其体系的构建方法不同,遵循的不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而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思维规律。既然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要从一个最抽象、最简单的范畴出发,那么,科学地确定这一范畴便成为合理地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关键。

与基础理论的任务不同,应用理论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怎样去做事情,因而,应用理论无疑应具备鲜明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既然二者的任务与性质不同,其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的依据也就不同。基础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应用性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

二、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研究现存问题

为了构建起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有必要对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中现存的问题作一剖析。

1.有关财务管理学的内容构成。我国的财务管理学,迄今为止,其内容构成基本与西方国家的财务管理学相同,大致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总论,阐述财务管理的概念、内容、职能、目标、环境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介绍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与财务风险的测算等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三部分,介绍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股利政策、营运资金管理等财务管理实务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其中第一部分为财务管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二、三部分则为财务管理学的应用理论部分。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存在某些不科学、不完善之处。

2.有关财务管理理论起点的确定。对财务管理学起点范畴的确定, 笔者认为,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将复杂的范畴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一些复杂的范畴,比如“财务管理”,被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勿庸置疑,“财务管理”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综合性极强的范畴。它既是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运用和收益分配种种财务活动的总和,也是财务预测与决策、财务控制与监督、财务成果评价与考核种种财务管理职能的总和。有赖于其他一系列范畴才能予以说明的综合性如此之强的一个范畴是无法充当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起点的。

(2)从财务管理学体系以外寻找起点。比如,将“环境”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因而不是外因。只有在明了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本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揭示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这就意味着环境不可能处于起点的位置。

(3)将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起点。任何科学研究都有一个假设问题。这是因为世间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自存的,都会与其他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从而使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为了使研究得以进行,便需要首先对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加以限定,这种限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假设。然而,如前所述,理论体系的起点并不等同于理论研究的起点,该种观点的不妥之处就在于将理论体系的起点与理论研究的起点混为一谈。

(4)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与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的起点混同。如前所述,财务管理理论包括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两大部分,二者的性质与功能作用不同,其起点也必然有所不同。

三、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首先要解决的是逻辑起点问题。作为财务管理的对象,有人认为是财产,有人认为是价值,有人认为是资金,也有人认为是本金。而在笔者看来,财产、价值、资金、本金,均是财富的不同社会形式,都可以抽象为财富。

(1)财富及其社会形式。财富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作用于外部世界所获得的物质或精神的成果。任何财富的生产都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特定的生产关系赋予财富特定的社会形式或属性。撇开社会属性、社会形式等社会规定性,财富是人类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或使用价值。在自然经济社会,财富直接体现为使用价值,在商品经济社会,财富的存在形式由直接的使用价值形式转化为间接的价值形式。股利、利息、工资、税金等既是财富的分配形式,也是不同经济利益关系的载体。

(2)财富运动及其管理活动的多样性。在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财富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如数量的增减、形态的转化、产权的变动等等。人们必须把握这一过程,自觉地实施对财富及其运动过程的管理。对为国家所控制的财富进行的管理,就是财政;对为企事业、行政单位等多种经济组织所控制的财富进行的管理,就是财务。广义的财务管理,既包括国家的财政管理,也包括事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

(3)财务管理目的的二重性。财富不断地被消费,又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财富的生产总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财富的生产过程,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也是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与此相应,进行财富管理必然具有双重目的:一是追求经济效益,用既定的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二是维护经济利益关系,保证各利益相关者实现各自的经济权益。

(4)财务管理职能二重性。财务管理的目的不同,其管理的职能也就不同。为追求经济效益,财务管理被赋予对财务活动进行规划、调控、评价的职能;为维护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被赋予对财务活动实施规范、监督的职能。随着财富生产、流通规模的扩大及其社会化、国际化的推进,人们对财务活动中经济利益关系的维护与协调,不再限于经济组织自身,而是突破单个经济组织的边界,逐渐成为国家乃至国际性经济组织的行为。

2.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因为财务管理应用理论是对企事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亦即微观财务管理活动规律性的描述,所以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实际上也就是企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1)与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目前与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一般是按照财务管理活动的环节,即投资—筹资—权益分配来构建的。笔者认为,这一体系应该遵循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规律来构建,而不应该按照财务活动的环节来构建。也就是说,要把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该理论体系的起点,并按照财务规划、财务调控、财务考核与评价三大基本职能顺序展开该理论体系的内容。

(2)与维护经济利益关系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追求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利益相关者得到各自的经济利益。如果在经济利益关系的处理上出现偏颇与失衡,就会使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阻碍,甚至难以为继。笔者认为,该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应遵循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规律来进行。该理论体系由管理目标设定的理论与方法、管理职能实施的理论与方法、管理实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三部分组成,其要点为:企业对经济利益关系管理的目标,一是为保障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二是为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由此财务管理被赋予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与监督企业理财活动两大职能。为了行使两大职能,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依据《公司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规范与协调;发挥财务会计及内、外部审计的作用,进行事中、事后的财务监督;采取会计核算、财产清查、牵制等方法,保护经济组织和利益相关者的财产安全与完整,等等。

参考文献:

财富管理论文例3

财务会计专业 姓名

一、题目名称

新形势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

二、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在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财务管理目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财务管理目标的正确界定对于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及财务管理实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理论界及实务界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看法并未取得共识,大部分学者赞成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而实务界则更为偏爱利润最大化。这只是问题的表象,实质在于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比如说我们界定财务管理目标是站在所有者的角度,还是站在财务人员的角度?再比如说我们界定财务管理目标的目的是什么?财务管理目标和目标管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对于这些问题,理论界及实务界都没有作出合理的回答。因而笔者认为,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利润最大化还是价值最大化的争论上,而应当先对有关财务管理目标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出回答,然后再对财务管理目标作出合理的界定。

三、研究内容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及中国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组织集团化、经营多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情况大量出现,多元化经营在理论和实践上最基本的好处就是分散经营风险。同时,企业集团化的组织形式,由于其在内部形成多元法人主体结构,分散了财务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和股份制的日益成熟,以母子公司制为基本结构的企业集团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一种组织形式。

对于企业集团来说,无论是集团总部本身还是处于不同层次的成员公司,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理财目标,即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则是为了实现出资人财富的最大化。因此,满足出资人需要,服从出资人利益,实现出资人财富最大化,就成为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为了这个目标就必须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而目前我国众多企业集团中存在着财权多层次分割的过度分散与失控、信息不能及时充分共享、利益互不兼容的多级法人治理结构、成员企业目标的逆向选择、竞争力低下等等问题。这与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悖。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实际,从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必要性、财务集中管理的具体操作思路和解决方案、必需的基本主客观条件等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述。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选择并定位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从而提高集团整体利益以及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主要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来支持论文的研究,其中包括院系图书馆、校级图书馆的藏书和期刊;电子期刊的全文检索;英特网的搜索引擎;各类网站的相关文章等等。

2、案例举证方法

五、论文提纲

(一)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在现代企业中的核心地位

1.分析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①分析我国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的观念。

②分析我国企业的资本制度。

③分析我国企业的外部筹资模式 。

④分析我国企业的收益分配政策 。

⑤分析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选择现状。

2.探讨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①财务管理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

②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③财务管理是其他各种管理都无法取代的。

④论述财务管理具有综合性的功能。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概述

1.论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及其特征

① 什么是财务管理目标

②财务管理目标的特点

2.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

④管理决策因素

⑤外部环境因素

(三)比较几种代表性的财务目标观点

1.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优劣。

2.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优劣。

3.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优劣。

4.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优劣。

(四)财务目标选择的标准

1.影响企业财务目标选择的因素

①经济体制

②经济发达程度

③企业经营机制

④资本市场

2.财务管理目标优化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①财务管理目标的历史研究

②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

六、主要结论

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为: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市场竞争为导向,力求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所有者(股东)财富和职工人均收入最大化。首先,它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的经常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由企业来组成,企业由所有者、经营者和广大职工来组成,各企业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三个经济利益主体的需要,社会主义的基本生产目的就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企业财务管理终极目标,就是要使组成企业的各个经济利益主体都富起来。其次,它符合统一性特征。它直接明确企业的目标由企业所有者(股东)目标、经营者目标和职工的目标来组成,主张三个利益主体通过协商使各自的目标统一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之下。第三,它符合货币性特征,均可用货币量化,便于分解。第四,它符合明晰性特征,概念清楚、表达准确、没有疑义。第五,它符合可控性特征,如果将所有者(股东)财富量化,可用每股收益、股利支付来表示,所有者财富和人均收入指标都是财务管理可控的指标。综上述,将它作为我国企 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比较恰当的。不仅如此,如果把它作为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还可以有效地建立企业内部的利益制衡机制,解决企业目标与国家目标的统一问题。对于解决我国企业存在的隐性收入问题也会有所帮助。

总之,财务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体现的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割和价值分配关系。从理论概念的角度来考虑,作为目标,必须服从于本质。财务就一般本质来讲,应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减少破产风险,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去,并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使企业获利。财务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目标决定财务目标,企业内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决定财务管理目标的趋向与最终选择。

七、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8226;r.爱默瑞,约翰&8226;d.芬尼特.公司财务管理(上、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刘俊彦.财务管理机制论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3 林景新.《中国式企业危机管理》m. 广东经济出版社,9月.

4宋献中,熊楚熊,《公司理财》m.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5谢剑平.《财务管理——新观念与本土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王庆成.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变革j .财务与会计导刊,,(10).

7彭海颖.略论强化现代企业的财务控制j.财务与会计导刊,,(12).

财富管理论文例4

一、引言

财务管理目标既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基本要素和行为导向,也是财务管理实践中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地设置财务管理目标,对优化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良性循环,具有重大意义。因而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学术界,对于财务管理目标的争论似乎是永无止境。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在财务管理目标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相关评论。

二、国外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

国外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之争。股东利益最大化观点的代表人物Friedman(1989)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在遵循法律和相应的道德标准前提下赚尽可能多的钱。”James C.Van Horne(1995)指出由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为企业经营以及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指导方向,因此不妨以它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但并不是无需考虑社会责任。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支持者却认为,企业是一个社会组织,要对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关系人负责。Freeman & Gilbert(1987)认为利益相关者就是可以影响或者正在影响企业达成目的的任何企业和个人。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政府、供应商、顾客、公益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支持者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论的支持者争论的最终结果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仍然最为主流的财务管理目标,只是在此基础上作了相应的调整与修正。如欧盟(2002)指出,“企业的目标是为所有者和股东创造利润,但企业可以通过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增加就业机会等方式来增加社会福利。”即使在目前美国广为使用的主流财务管理教材,Eugene & Michael 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作者依然把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三、国内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于财务管理的目标研究也很多,主要集中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方面。综合起来主要是从产权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治理结构理论、委托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等方面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进行了研究。

1.利润最大化及对该指标的修正

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利润最大化在财务管理目标研究中已经为广大研究者所摒弃。现在更多的研究者从利润最大化指标的不足出发,对利润最大化指标进行了修正和改善。程晓瑜(2007)在阐述现阶段理论界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几种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不足,以及现金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认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当是:以现金流最大化为约束条件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王庆成(1999)认为,我国现阶段理财目标较好的选择,应该是在提高经济效益的总思路下,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前提,谋求权益资本利润率的满意值,亦可称为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

2.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近些年来也不断的受到了学者们的抨击与非议,学者们从中国的资本市场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该目标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但还有一些学者从各种角度出发来支持该目标。如郭晓华(2003)从产权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特征及其差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必须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但出资者的权益要求仍占据主导地位。段淑芳(2005)认为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符合目标应具有的特征:数量化、可度量、现实、有挑战性、可接受以及能协调企业各相关利益集团间的关系。李昕欣(2004)以企业选择何种财务管理目标为切入点,并根据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及各自的性质,探求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更适应社会发展的管理目标,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将是最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理念。

3.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应该是学者们呼声比较高,也是目前认同度比较高的财务管理目标。高洁等(2007)通过对当前我国存在的几种理财目标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兼顾成本、现金流量、利润等的子目标,从各方面来提高企业的价值,来达到财务管理的总目标。刘淑红(2005)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上升为第一生产要素为起点,阐述知识经济时代应以“共同治理”取代“资本雇用”,财务管理目标以“企业价值最大化”取代“股东价值最大化”。王化成(2000)通过对美国和日本的股东、债权人、职工、政府等主要利益关系人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的理财环境与美国差别较大,而与日本比较接近。因此,我们在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时,也应选择与日本比较一致的模式――企业价值最大化模式。

4.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近几年,一些学者开始把研究的方向转向了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认为该目标相比其他目标更加能协调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张凌(2007)结合公司治理结构,提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的认识,不仅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还将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协调起来,企业所有者、债权人、员工和政府都能在企业价值增长中得到利益满足,从而使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步入良性循环。因而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比较科学且能够体现现阶段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吴要毛(2007)认为,和谐社会建设与企业发展内在需要均要求重新表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相关者利益的最优化全面的反映了这一要求。

5.无法确定某一个固定财务管理目标

目前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行业特征、治理结构、规模等条件进行相机决策。张正国等(2004)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出发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进行分析,并得出财务管理的目标不仅要与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相适应,而且要与企业的自身的行业特征相适应。企业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目标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徐新华等(2006)从委托理论出发,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于利益相关者的效用函数,并对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等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效用函数进行阐述,得出企业实践中究竟采取哪一种财务管理目标,主要受企业实际所有者效用函数目标的影响。不论企业最终采用哪种财务管理目标,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容少华等(2007)认为,企业不同的治理结构形成不同的约束条件,需要有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来适应。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目标,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相机而择,从实际出发,才是明智的决策。

四、对国内外财务管理目标研究的评价

1.国外研究成果比较集中,我国研究成果比较分散

从前面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国外学者对财务管理的目标研究虽然充斥着激烈的争论。但最终主要还是落在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一些调整与修正。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时,在保障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尽可能照顾到债权人、供应商、雇员、顾客、政府、公益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我国学者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有很大一部分人赞同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但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学者持否定态度,认为应该以利益相关者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EVA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管理目标。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无法确定某一种固定的财务管理目标。显然对于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还面临着激烈而漫长的争论,到底最后确定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目标,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矛盾观占主流

笔者在查阅大量的财务管理目标研究文献中,一直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对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在理论和实务界有这么激烈的争议呢?最终笔者发现,无论是国外学者对财务管理目标研究,还是国内学者对财务管理目标研究中,似乎有着共同的一个假设,一个暗示,即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相矛盾。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出现,必然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矛盾,似乎因为关注到债权人、供应商、员工、政府、顾客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就一定会使股东的利益受损,就无法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了。即使修正了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也有这样的意味在其中,如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86条指出,“上市公司在保持公司持续发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关注所在社区的福利、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问题,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笔者试问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就一定是矛盾的吗?它们两者能不能实现双赢或者多盈呢?事实上笔者认为从实践来看,如果损害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利益,那么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尽管在实践中,由于难于量化利益相关者利益等一些现实的矛盾,我们可以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或者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但在观念上一定要明确,企业所有关系人的利益是共盈的,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那么其他关系人的利益也不可能达到最大化。

3.国内财务管理目标研究应注意环境的适用性

从上面笔者对国外财务管理目标研究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得出,国外股东财富最大化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依然占据着主流地位。那么我国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否能照搬国外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成果呢?在此,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还必须适应一定的环境。我国与国外的经济环境还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股民覆盖率和资本市场完善程度等。美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发展的非常完善,且股民已经覆盖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美国选用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管理目标,并以股票价格作为衡量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与利益相关者如员工、消费者、社会团体等的利益是一致的,因而在美国的经济环境下继续保持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充分说明了本文前面提出的观点,股东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一定总是矛盾的,他们可以是双赢或者多赢的关系。而我国目前由于资本市场不发达,股民覆盖率非常的低下,在研究财务管理目标时,必须从我们的现实情况出发,更有针对的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 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J].商业时代,2007.17:77~78

[2]容少华 曾键南:财务管理目标研究[J],财会月刊,2007.6:7~8

[3]高 洁 郭 丽:论现代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9:108~109

[4]刘淑红:知识经济时代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目标选择[J].甘肃科技,2005.4:188~189

[5]吴要毛.企业相关者利益最优化――如何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J].会计之友,2007.3:18~19

[6]王化成:财务管理目标的国际比较和我国企业的现实选择[J].财会月刊,2000.8:9~12

[7]段淑芳:企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1:29~30

[8]李昕欣:股东财富最大化――最具发展潜力的财务管理目标[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3:58~59

[9]郭晓华:产权理论分析与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财会月刊,2003.22:7~8

[10]张正国 候甜甜: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财务管理目标选择[J].财会月刊,2004.21:8~10

[11]徐新华 黄小勇:基于委托理论的财务管理目标选择[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5:7~8

[12]李 正 向 芮: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研究现状[J].会计研究,2007:7:3~5

财富管理论文例5

据悉,为响应总书记提出的“努力构建人人享有学习和成才机会的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学习型中国促进会、北京人间远景文化交流公司联合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全国工商联宣传教育部创办了“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自2000年至今,“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成功举办了七届,已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最具影响力的企业总裁和各行业成功人士跨年学习盛会。七年来,“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第七届论坛参会人数达到3000人,著名企业家、培训1名师和文化名流风云际会,同台演讲,倾情学习,放大梦想,成就未来。经历了2006年的“牛市”之后,中国投资理财市场在猪年继续繁荣。应广大会员的要求,特别推出学习型中国―投资理财论坛。

学习型中国―投资理财论坛总策划、北京普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有力教授在新闻会上致辞说,“21世纪中国的你,和美洲早年的他,欧洲当年的她一样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是财富世界的一滴水,就应该理智地浇灌投资世界那些属于你的财富成长之树。这是世界的投资森林,我们不能因得到一棵草或丢掉一片叶而迷失,不懂投资理财在当今世界无疑会寸步难行。如今有了一种新说法:开门八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另加理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投资理财的重要性――有钱只能证明你有理财姿源,并不一定代表你会投资理财;如果你不懂投资理财,你将一直过着老鼠赛跑式的平凡且有压力的生活。你只要近期留意媒体,就会发现:吸纳国际投资理财精华,把握投资机会,修正投资理念,是中国财富界与国际接轨的命门。掌握投资理财要领,提高投资理财能力,让金钱为你工作,成为富人并不难,实现财务自由并不难。正确的投资理财理念和有效的投资理财方法,对于当前面临财富机会又身处投资风险中的家庭无疑是一座灯塔。”

学习型中国―投资理财论坛执行主席、北京人间远景文化交流公司董事长刘景斓在新闻会上致辞说,“你想变成名震四邻的家庭理财高手吗?你想实现财富梦想,实现家庭富足吗?请关注首届学习型中国-投资理财论坛!这是国内首创的家庭投资理财学习交流大平台,每届论坛邀请30多位理财界权威专家及长期浸润于投资行业的顶尖高手,汇集海内外财经名流、财富精英、理财大师,为企业总裁和各行业成功人士烹饪家庭理财饕餮大餐,帮助百万元中产家庭洞察理财机会和陷阱。股市疯狂,楼市火爆,家庭钱景,理财圆梦。”

财富管理论文例6

2013年11月28日,在外滩29号光大私行会所,“第二届全国独立财富管理机构TOP10颁奖典礼暨论坛”如期举行,与去年同期的第一届财富管理机构评选相比,这已经是国内第二次较大规模的财富管理机构的“精英荟萃”,在全国500多家财富管理机构中脱颖而出的财富管理机构负责人济济一堂,对行业发展现状展开讨论,并领取奖项。

本次评选活动历时半年,由《投资有道》独家发起,携手中国理财业协会等专业机构举办,经过了机构综合实力考量、理财师财富管理实力测试、为客户进行理财实践的评分等环节,在层层筛选之下,十一家财富管理机构最终获奖。

在本次会议上,本刊了“中国独立财富管理机构十强”榜单。由诺亚财富领衔,恒天财富、好买财富、展恒理财、利得财富、启元财富、高傅财富、融义财富、君德财富、大唐财富等十强机构以优质的服务和专业的财富管理实力捧回了奖杯。与此同时,宜信财富也以创新的模式,一举获得“最具竞争力财富管理机构”推荐奖。

这些奖项的背后,是评委们付出的巨大努力。在此,也诚挚感谢包括万通地产集团董事长冯仑、瑞士银行香港分行超高净值部董事陶理原、国际金融理财师夏文庆、深圳前海金融学院董事陈国定、长城证券民生路营业部总经理谢志红等在内的所有专业评委。

随着财富管理行业的机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财富管理机构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在财富管理行业取得出了巨大的成就。颁奖典礼上,评委对各财富管理机构给予了一致好评,其中包括以产品研发能力见长的诺亚财富、资产配置能力较强的利得财富、以社区理财为特色的融义财富、在理财门槛上非常亲民的宜信财富等机构,所有获奖机构在过往一年的财富管理中为客户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的确,伴随着财富管理需求的集中爆发,财富保值和增值、家庭财务的资产和负债的管理、家族财富的传承等问题,都需要专业的财富管理机构“发挥专业的价值”。而第三方理财机构雨后春笋般的涌起,为释放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提供了一个通道。

然而,作为手上掌握资金的投资客户,在面对良莠不齐的财富管理机构时,同质化的竞争、以卖信托产品为主的模式,让他们无法从众多的财富管理机构中辨识出“真正有实力的财富管理机构”,而作为财富管理机构而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除了那些捞一把就走人的皮包公司,大部分财富管理机构都有自己的特点、发展的侧重点,可能适应不同需求的客户。如何让有不同需求的客户与相适应的财富管理机构对应起来,将是财富管理机构研究的重点。

财富管理机构鱼龙混杂,需要第三方公信机构给予公开、公正的评价和监督,能替客户从众多的财富管理机构中“认”出来。在这样的使命下,《投资有道》基于多年对财富管理行业的高度关注和纵深的报道,从2012年开始,就进行了全国首届财富管理机构评选活动,继去年主办的“第一届全国独立财富管理机构暨理财师评选”获得好评之后,今年继续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举办了“第二届全国独立财富管理机构TOP10颁奖典礼暨论坛”。

财富管理行业需要专业服务 >>

论坛中,业内人士对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好买财富CEO杨文斌、恒天财富上海第一分公司总经理宋辉、万通地产华东区域公司副总经理赵骏、绿城集团养老事业部总经理朱浩义、国际金融理财师、鑫舟理财、理财88网的创始人夏文庆分别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大家一致认为:“第三方理财机构只是作为交易渠道并不具备竞争力,随着财富管理新时代的到来,急需要对自己进行清晰的定位,走专业化服务的道路。”

本次论坛分别从第三方理财机构、券商、信托、银行、理财师以及客户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

第三方理财机构看第三方:追随大流,但在做准备

利得财富助理总裁、产品总部总经理吴海波认为:“要发展得先活着。第三方理财机构前两三年是粗放式的野蛮生长,客户偏向于绝对收益,风险和收益的匹配度未能体现。但在未来一两年,随着风险储藏的释放,将会有一些产品和机构出现风险。”他介绍,也正因此,第三方理财机构也开始做调整战略,“房地产类信托产品只是阶段性的产品,从三季度开始,我们开始丰富产品线,进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各种产品的接入,在未来发展中,会重视标准化基金产品的建设,迎接拐点的到来。”

“依靠佣金制存活的模式,说明中国独立财富管理机构还未完全‘独立’,无法像国外般收取客户服务费。”宜信财富创新产品中心总监曾锋指出,这不仅威胁到财富管理机构的公信力,也让财富管理机构无法提供差异化的产品,要想长久发展,需要往上游的资产配置力去延伸,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管理业务平台。

“在金融行业能够真正拥有高净值客户是很难的,只有那些真心为会员服务的机构才能够真正把客户维护好,增强客户对财富管理机构品牌的认知和认同。这不仅需要大量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更需要时间来实现。”

券商资管看第三方:KPI和佣金制成为发展阻碍

“作为独立的财富管理机构,应该客观、公正、全面、长期地为客户提供一生的财富管理配置。”长城证券民生路营业部总经理谢志红在担任圆桌讨论嘉宾主持时指出,就如她所遇到的一位客户所说的:“如果能够在资产管理的基础上收我们的费用,我也会乐意接受,因为这说明你是站在我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

然而当前的财富管理机构则相反,大部分机构都被开户指标、销售指标、资产指标所束缚,虽然觉得有些理财产品对客户并不是最好的,但只能自卖自夸式地卖出,其盈利模式只是停留在销售佣金的获取上。这已经成为阻碍财富管理机构发展的一大阻碍。

银行看第三方:要提供差异化的产品

如果从银行的角度去审视第三方理财机构,瑞士银行香港分行超高净值部董事陶理原认为:“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产品、人决定了他们是否能与大银行能否共存。”他介绍,“银行在决定与第三方理财机构合作前会考虑两个问题,首先是产品与其他机构有什么不同?毕竟客户经理要在数以千计的理财产品中挑选最好的产品给客户,需要第三方理财机构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让客户经理有故事讲给客户听’。第二个问题是你能给我们客户带来什么?比如收益率的多少,为什么能做到这些?这就需要从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历史业绩去考量。”

深圳前海金融学院董事陈国定认为,第三方理财机构要明白银行都在做什么。“虽然银行的客户忠诚度最高,交易的金额也最大,但是银行有太多的KPI,未必能真正做好财富管理,这给了第三方理财机构更多的机会。”

“目前第三方理财机构总是横向扩张,而不是深度去耕耘。”陈国定指出,如果进行横向扩张,第三方理财机构非常需要清除自己的市场地位,从产品、品牌、服务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不断培养自己忠诚的客户。这需要第三方理财机构持续提供多样化的理财产品,要专业地做好理财咨询机构,全方位地做好金融整合的服务,并且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提供差异化的产品。

理财师看第三方:做好财富管理应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财富管理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国内外财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理论界在这一方面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包括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现金流量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等。本文是通过与股东财富最大化来进行比较,阐述和分析得出笔者所支持股东主导下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

一、股东财富最大化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西方财务理论界提出了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佳财务策略,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使股东的财富达到最大;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等以往的财务目标相比考虑了风险因素的影响,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股票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然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很大的缺陷性。首先,我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不发达,不适宜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我国的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很完善,证券交易也不很规范,股票价格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而且上市公司的比重较小,存在大量的非上市公司或企业,这部分公司或企业的价值难以计量,不适合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次,“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本身非常抽象,难以计量,且股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难以准确确定企业的价值,并且资本市场中过多的不可控因素引入财务管理目标显然是不合理的。再次,“股东财富最大化”容易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集团及社会的矛盾。“股东财富最大化”只重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而忽视了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利益。企业所有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做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忽视经营者的利益常常导致道德风险,而过分强调所有者的利益还会忽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加剧企业与社会的矛盾。

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产权理论的发展,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地位得到了提高,仅仅关注股东单方面利益的股东价值最大化财物管理目标已经不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当关注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并把他们的利益目标纳入其考虑范围。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弥补了股东财富最大化仅注重股东利益而忽略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不足,符合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中的相关者是指企业的相关者,包括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和社会。国家在企业的利益主要是要求企业正常纳税,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投资者在企业的利益主要是要求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效益;债权人在企业的利益是要求企业降低财务风险,及时支付利息,按时还本;经营者在企业的利益是要求从经营管理中得到锻炼,提高声誉,获得劳动报酬;职工在企业的利益是要求保障工资,改善工作环境,更希望企业长期生存而不至于失业;社会在企业的利益是要求维护市场的公正,改善生态环境,等等。不同的相关者对企业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他们之间有相融合的一面,也有相矛盾的一面。而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应满足各个相关者的利益需要,才可能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不会因为损害部分相关者的利益而造成财务危机。“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如何处理好各种财务关系是正确组织企业财务活动的关键。财务活动过程是人的活动过程,也是处理财务关系的过程。财务关系处理得好坏主要取决于他们各自利益满足度的高低,如果各相关者的利益满足度达到最大,那么财务管理才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如果各相关者的利益满足度较低或某个相关者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财务困难和财务危机,这也说明企业财务管理尚未完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有利于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符合各方面的目标利益,是我国目前最适合的财务管理目标。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比较

首先,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是以新古典产权学派为产权理论基础的。该学派认为,股东是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因此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由股东单方面享有。以新古典产权理论为基础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突出了股东的地位,强调了股东对剩余产品的索取权,并且认为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统一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必要保证。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产权理论基础的,强调应该围绕着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要求而均衡展开,并最终达到增加企业长期总市场价值的目的。

其次,两者遵循的公司治理结构大为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种处理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制度,是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出现而逐渐形成的。财务管理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管理系统,其目标直接反映着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遵循“股东至上”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作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其地位是至上的,而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利小势微,获得授权的经营者只有按照股东的利益行使权才是企业有效率的保证。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遵循的是“共同治理”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强调股东对经营者的监控,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雇员等的利益,实行共同监控,达到各方利益的一种均衡与制约。

再次,两者对不同资本的重视程度不同。现代资本理论认为,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企业是一个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契约集合体。这些资本的所有者也可以据此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供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另一类是提供物质资本的所有者。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只重视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权益,体现了“以物为本”的管理理念。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既重视物质资本所有者,又重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认为,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都是构成企业的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劳动作用于生产资料创造了价值,收益分配就应该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分配,即按人力资本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贡献的大小和物质资本在价值创造和实现中的条件作用来分配。

最后,两者追求的效益不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所追求的是单纯的经济效率。将企业资源配置是否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考虑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但是这样做难免会导致外部不经济,如造成环境污染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追求的是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该目标认为,企业要真正实现其市场长期总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不断地增加企业的财富,以确保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等。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得出,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相比,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考虑问题更加全面,所涵盖的面更为宽泛。从长期来看,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更加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综合来看,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体现了企业产权的分享。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通过契约,各生产要素为获得一定的报酬同意在一定的限度内服从企业经营者的指挥(王化成,1999),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这就是说,企业是一个特别的市场契约,它替代了市场的价格机制,而并非是一个股东创立的组织,因此相关者也应相应地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并且,随着所有权结构的发展与变化,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股东单方面享有企业所有权的观点,已不再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制度安排,已经被很多企业认可并投入企业的实践。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人力资本专用性的增强,经营风险的不断扩大,风险承担者已经由单一的股东变成了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等等。因此,企业不再被视为属于股东资产的集合体,而成为一种具有治理所有在企业的财富创造活动中做了专用投资主体的相互关系的功能的法律框架结构。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分析的,企业的所有权应该由股东等诸多利益相关者共享,也就是说,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应该由包括股东在内的若干利益相关者共享。因此,从产权理论的角度看,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依据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比股东财富最大化更加适应当代企业的所有权分享状况。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遵循了“共同治理”的逻辑,在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逻辑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大的财富。股东财富最大化认为,股东承担了企业的全部剩余风险,因而也应享受企业全部的剩余索取权。但是实际上,现代企业不只是股东才承担风险,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根据契约理论而言,企业实际上是一组多边契约关系的集合体,作为一种团队生产或长期合作的集合,企业的任一利益相关者的随意退出或机会主义行为都可使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遭受损失。为了避免这方面的损失,必须缔结长期契约,确保一个可预期的利益补偿,而这种“共同治理”的模式恰恰是有助于确保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合作的。这种强调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持续发展的“共同治理”的治理模式也使得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更佳选择。

相关者利益的财务管理目标其实是囊括了现金流量最大化、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其财务管理目标的整合。相关者利益是企业能正常地生存,收入大于支出,能按时偿还债务、支付利息,满足现金流量最大化目标。相关者利益包括职工的利益,也包括各分厂的利益。企业生产不出来,就根本谈不上未来,也就没有利益。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只有社会总生产量的增加,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这符合产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关者利益的量化表现形式是利润。但是,这种利润不是刻意塑造的利润,而是被各相关者认同的利润。它不仅满足了经营者对利润的需求,而且也可以满足国家、投资者、职工等对现时利润和未来利润的需求。因为他们既要现时利润减少风险,又要未来利润进行效益扩张。所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与利润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根源是一致的。相关者的核心是投资者,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他们需求的未来价值是首先要满足的。但这并不是说其他相关者不需要未来利益。国家需要税源,债权人需要有潜力的贷款者,职工需要安定的工作环境,经营者要有生存的空间,社会更需要发展、繁荣等,这些都说明相关者同样需要未来利益的增加来使自己的利益真正地达到最大。所以说,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有利于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符合各方面的目标利益,是我国企业目前较合适的财务管理目标。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从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理论而言,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从以股东为基础的单边治理理论到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多边治理理论,这种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考虑了诸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要求,克服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狭隘性,重视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适应了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力图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符合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施箐.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3.

财富管理论文例8

一、引言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大,财务管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充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也被世人更加重视。由系统论可知,正确的目标是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条件,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确立科学的理财目标,既是企业理财工作的方向也是评价企业财务决策是否正确的有效标准。我们应该在充分研究财务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财务管理内容,确定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工作者必须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

二、确定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目标直接反映理财环境的变化,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要素和行为导向,是财务管理实践中进行财务管理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科学地进行财务决策。进行财务决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而选择行为将直接受到财务管理目标的约束。没有明确的理财目标,财务决策会增大其随意性,极大影响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第二,有助于日常理财行为的高效与规范化。明确了财务管理目标,可以使理财人员在日常的财务控制中有所依据,保持理财行为的稳定高效。如果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那么在日常的财务管理活动中,理财人员就可以侧重于对企业现金流量的预测和控制。

第三,有助于理财人员科学理财观念的建立。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通常受到两种因素的制约:一种是外在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的约束;另一种是内在的管理理念。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理论学习人员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就成为管理人员面对千变万化的实务而始终采取高效、科学的管理行为的有利武器。正确、合理的理财观念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理财人员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按照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理财人员应当树立起风险与收益权衡的观念,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理财实践中去。

三、对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价

第一,企业价值最大化。所谓“企业价值”应是相当于企业“资产负债表”左方的资产的价值。而所谓“股东财富”,顾名思义应该是指相当于于企业“资产负债表”右方的所有者权益的价值。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在性质和数量上都是有差异的,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两个目标应当区别对待。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不是账面资产的价值,而是企业资产作为一个整体的市场价值,即企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总体的市场评价,这种评价体现任企业潜在的盈利能力或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上。通常,企业价值的确定是以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之和为基础的。

第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以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目标的前提下,对与企业相关关系人的利益充分考虑,从长期的角度满足各利益关系人的不同需求。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是以利益杆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的。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观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股东的利益,还要考虑债权人、雇员、顾客、供应商、政府、社会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并不忽略股东的利益,而是认为应该兼顾包括股东在内的各方相关者的利益。企业经营者在为股东谋求财富、追求可持续发展时,必须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否则将会使股东利益受损。

第三,股东财富最大化。按照现代委托学说,企业的关系是一种契约或合同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由受托的经营者负责处理,基于委托条件下的受托的财产责任,经营者应最大限度地谋求股东或委托人的利益,而股东或委托人的利益目标则是提高资本报酬,增加股东财富,实现权益资本的保值增值。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两种:股票市价和权益资本增值率。

四、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措施

首先要在企业管理机制中健全理财机构。必须尽快建立专职的理财机构,明确其管理职能,配备经过学术训练的理财人员,真正为企业财务决策的成效负责,为理财目标的实现与否负责。其次制订科学的、周密的财务规划。科学地编制财务预算,并据此进行科学有效的财务控制,可以保证企业经营行为的理性化与科学化,是顺利实现财务目标的基础和基本途径。最后充分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在财务管理中不能就资金论资金,而应从大范围着手,如目前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品牌的管理等。以品牌为先导,在优秀人才的努力下,通过优质服务,开拓企业特色的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

总之,企业的目标是生存、发展、获利,这就要求财务管理必须完成筹措和有效使用资金的任务。只有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才能满足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宋效中.公司理财[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欧阳明,张蕾.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再确立:主流财务目标的比较[J].管理创新,2008(8).

财富管理论文例9

一、构建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的理论依据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既涉及经济学,又涉及管理学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任务,一是要阐明财务管理的种种规定性,即财务管理是什么;二是要揭示财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即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前者属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后者属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

一般来说,基础理论性学科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即从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逻辑范畴出发,通过将形成该范畴时所舍象掉的其他因素逐步地包含进来,再现研究对象丰富的规定性,从而使人们获得对研究对象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复杂而不是简单的,生动的而不是僵死的认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不等同于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其体系的构建方法不同,遵循的不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而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思维规律。既然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要从一个最抽象、最简单的范畴出发,那么,科学地确定这一范畴便成为合理地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关键。

与基础理论的任务不同,应用理论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怎样去做事情,因而,应用理论无疑应具备鲜明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既然二者的任务与性质不同,其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的依据也就不同。基础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应用性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

二、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研究现存问题

为了构建起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有必要对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中现存的问题作一剖析。

1.有关财务管理学的内容构成。我国的财务管理学,迄今为止,其内容构成基本与西方国家的财务管理学相同,大致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总论,阐述财务管理的概念、内容、职能、目标、环境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介绍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与财务风险的测算等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三部分,介绍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股利政策、营运资金管理等财务管理实务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其中第一部分为财务管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二、三部分则为财务管理学的应用理论部分。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存在某些不科学、不完善之处。

2.有关财务管理理论起点的确定。对财务管理学起点范畴的确定, 笔者认为,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将复杂的范畴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一些复杂的范畴,比如“财务管理”,被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勿庸置疑,“财务管理”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综合性极强的范畴。它既是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运用和收益分配种种财务活动的总和,也是财务预测与决策、财务控制与监督、财务成果评价与考核种种财务管理职能的总和。有赖于其他一系列范畴才能予以说明的综合性如此之强的一个范畴是无法充当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起点的。

(2)从财务管理学体系以外寻找起点。比如,将“环境”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因而不是外因。只有在明了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本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揭示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这就意味着环境不可能处于起点的位置。

(3)将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起点。任何科学研究都有一个假设问题。这是因为世间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自存的,都会与其他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从而使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为了使研究得以进行,便需要首先对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加以限定,这种限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假设。然而,如前所述,理论体系的起点并不等同于理论研究的起点,该种观点的不妥之处就在于将理论体系的起点与理论研究的起点混为一谈。

(4)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与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的起点混同。如前所述,财务管理理论包括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两大部分,二者的性质与功能作用不同,其起点也必然有所不同。

三、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首先要解决的是逻辑起点问题。作为财务管理的对象,有人认为是财产,有人认为是价值,有人认为是资金,也有人认为是本金。而在笔者看来,财产、价值、资金、本金,均是财富的不同社会形式,都可以抽象为财富。

(1)财富及其社会形式。财富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作用于外部世界所获得的物质或精神的成果。任何财富的生产都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特定的生产关系赋予财富特定的社会形式或属性。撇开社会属性、社会形式等社会规定性,财富是人类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或使用价值。在自然经济社会,财富直接体现为使用价值,在商品经济社会,财富的存在形式由直接的使用价值形式转化为间接的价值形式。股利、利息、工资、税金等既是财富的分配形式,也是不同经济利益关系的载体。

(2)财富运动及其管理活动的多样性。在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财富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如数量的增减、形态的转化、产权的变动等等。人们必须把握这一过程,自觉地实施对财富及其运动过程的管理。对为国家所控制的财富进行的管理,就是财政;对为企事业、行政单位等多种经济组织所控制的财富进行的管理,就是财务。广义的财务管理,既包括国家的财政管理,也包括事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

(3)财务管理目的的二重性。财富不断地被消费,又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财富的生产总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财富的生产过程,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也是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与此相应,进行财富管理必然具有双重目的:一是追求经济效益,用既定的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二是维护经济利益关系,保证各利益相关者实现各自的经济权益。

(4)财务管理职能二重性。财务管理的目的不同,其管理的职能也就不同。为追求经济效益,财务管理被赋予对财务活动进行规划、调控、评价的职能;为维护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被赋予对财务活动实施规范、监督的职能。随着财富生产、流通规模的扩大及其社会化、国际化的推进,人们对财务活动中经济利益关系的维护与协调,不再限于经济组织自身,而是突破单个经济组织的边界,逐渐成为国家乃至国际性经济组织的行为。

2.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因为财务管理应用理论是对企事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亦即微观财务管理活动规律性的描述,所以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实际上也就是企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1)与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目前与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一般是按照财务管理活动的环节,即投资—筹资—权益分配来构建的。笔者认为,这一体系应该遵循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规律来构建,而不应该按照财务活动的环节来构建。也就是说,要把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该理论体系的起点,并按照财务规划、财务调控、财务考核与评价三大基本职能顺序展开该理论体系的内容。

(2)与维护经济利益关系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追求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利益相关者得到各自的经济利益。如果在经济利益关系的处理上出现偏颇与失衡,就会使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阻碍,甚至难以为继。笔者认为,该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应遵循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规律来进行。该理论体系由管理目标设定的理论与方法、管理职能实施的理论与方法、管理实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三部分组成,其要点为:企业对经济利益关系管理的目标,一是为保障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二是为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由此财务管理被赋予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与监督企业理财活动两大职能。为了行使两大职能,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依据《公司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规范与协调;发挥财务会计及内、外部审计的作用,进行事中、事后的财务监督;采取会计核算、财产清查、牵制等方法,保护经济组织和利益相关者的财产安全与完整,等等。

参考文献:

财富管理论文例10

 

一、构建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的理论依据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既涉及经济学,又涉及管理学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任务,一是要阐明财务管理的种种规定性,即财务管理是什么;二是要揭示财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即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前者属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后者属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 

一般来说,基础理论性学科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即从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逻辑范畴出发,通过将形成该范畴时所舍象掉的其他因素逐步地包含进来,再现研究对象丰富的规定性,从而使人们获得对研究对象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复杂而不是简单的,生动的而不是僵死的认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不等同于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其体系的构建方法不同,遵循的不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而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思维规律。既然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要从一个最抽象、最简单的范畴出发,那么,科学地确定这一范畴便成为合理地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关键。 

与基础理论的任务不同,应用理论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怎样去做事情,因而,应用理论无疑应具备鲜明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既然二者的任务与性质不同,其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的依据也就不同。基础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应用性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 

 

二、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研究现存问题 

 

为了构建起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有必要对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中现存的问题作一剖析。 

1.有关财务管理学的内容构成。我国的财务管理学,迄今为止,其内容构成基本与西方国家的财务管理学相同,大致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总论,阐述财务管理的概念、内容、职能、目标、环境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介绍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与财务风险的测算等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三部分,介绍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股利政策、营运资金管理等财务管理实务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其中第一部分为财务管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二、三部分则为财务管理学的应用理论部分。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存在某些不科学、不完善之处。 

2.有关财务管理理论起点的确定。对财务管理学起点范畴的确定, 笔者认为,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将复杂的范畴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一些复杂的范畴,比如“财务管理”,被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勿庸置疑,“财务管理”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综合性极强的范畴。它既是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运用和收益分配种种财务活动的总和,也是财务预测与决策、财务控制与监督、财务成果评价与考核种种财务管理职能的总和。有赖于其他一系列范畴才能予以说明的综合性如此之强的一个范畴是无法充当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起点的。 

(2)从财务管理学体系以外寻找起点。比如,将“环境”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因而不是外因。只有在明了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本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揭示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这就意味着环境不可能处于起点的位置。 

(3)将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起点。任何科学研究都有一个假设问题。这是因为世间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自存的,都会与其他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从而使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为了使研究得以进行,便需要首先对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加以限定,这种限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假设。然而,如前所述,理论体系的起点并不等同于理论研究的起点,该种观点的不妥之处就在于将理论体系的起点与理论研究的起点混为一谈。 

(4)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与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的起点混同。如前所述,财务管理理论包括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财务

[1] [2] [3] 

管理应用理论两大部分,二者的性质与功能作用不同,其起点也必然有所不同。

三、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首先要解决的是逻辑起点问题。作为财务管理的对象,有人认为是财产,有人认为是价值,有人认为是资金,也有人认为是本金。而在笔者看来,财产、价值、资金、本金,均是财富的不同社会形式,都可以抽象为财富。 

()财富及其社会形式。财富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作用于外部世界所获得的物质或精神的成果。任何财富的生产都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特定的生产关系赋予财富特定的社会形式或属性。撇开社会属性、社会形式等社会规定性,财富是人类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或使用价值。在自然经济社会,财富直接体现为使用价值,在商品经济社会,财富的存在形式由直接的使用价值形式转化为间接的价值形式。股利、利息、工资、税金等既是财富的分配形式,也是不同经济利益关系的载体。

()财富运动及其管理活动的多样性。在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财富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如数量的增减、形态的转化、产权的变动等等。人们必须把握这一过程,自觉地实施对财富及其运动过程的管理。对为国家所控制的财富进行的管理,就是财政;对为企事业、行政单位等多种经济组织所控制的财富进行的管理,就是财务。广义的财务管理,既包括国家的财政管理,也包括事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目的的二重性。财富不断地被消费,又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财富的生产总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财富的生产过程,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也是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与此相应,进行财富管理必然具有双重目的:一是追求经济效益,用既定的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二是维护经济利益关系,保证各利益相关者实现各自的经济权益。 

()财务管理职能二重性。财务管理的目的不同,其管理的职能也就不同。为追求经济效益,财务管理被赋予对财务活动进行规划、调控、评价的职能;为维护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被赋予对财务活动实施规范、监督的职能。随着财富生产、流通规模的扩大及其社会化、国际化的推进,人们对财务活动中经济利益关系的维护与协调,不再限于经济组织自身,而是突破单个经济组织的边界,逐渐成为国家乃至国际性经济组织的行为。 

.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因为财务管理应用理论是对企事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亦即微观财务管理活动规律性的描述,所以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实际上也就是企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与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目前与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一般是按照财务管理活动的环节,即投资—筹资—权益分配来构建的。笔者认为,这一体系应该遵循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规律来构建,而不应该按照财务活动的环节来构建。也就是说,要把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该理论体系的起点,并按照财务规划、财务调控、财务考核与评价三大基本职能顺序展开该理论体系的内容。 

财富管理论文例11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国内外财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理论界在这一方面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包括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现金流量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等。本文是通过与股东财富最大化来进行比较,阐述和分析得出笔者所支持股东主导下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

一、股东财富最大化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西方财务理论界提出了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佳财务策略,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使股东的财富达到最大;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等以往的财务目标相比考虑了风险因素的影响,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股票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然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很大的缺陷性。首先,我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不发达,不适宜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我国的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很完善,证券交易也不很规范,股票价格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而且上市公司的比重较小,存在大量的非上市公司或企业,这部分公司或企业的价值难以计量,不适合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次,“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本身非常抽象,难以计量,且股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难以准确确定企业的价值,并且资本市场中过多的不可控因素引入财务管理目标显然是不合理的。再次,“股东财富最大化”容易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集团及社会的矛盾。“股东财富最大化”只重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而忽视了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利益。企业所有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做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忽视经营者的利益常常导致道德风险,而过分强调所有者的利益还会忽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加剧企业与社会的矛盾。

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产权理论的发展,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地位得到了提高,仅仅关注股东单方面利益的股东价值最大化财物管理目标已经不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当关注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并把他们的利益目标纳入其考虑范围。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弥补了股东财富最大化仅注重股东利益而忽略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不足,符合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中的相关者是指企业的相关者,包括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和社会。国家在企业的利益主要是要求企业正常纳税,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投资者在企业的利益主要是要求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效益;债权人在企业的利益是要求企业降低财务风险,及时支付利息,按时还本;经营者在企业的利益是要求从经营管理中得到锻炼,提高声誉,获得劳动报酬;职工在企业的利益是要求保障工资,改善工作环境,更希望企业长期生存而不至于失业;社会在企业的利益是要求维护市场的公正,改善生态环境,等等。不同的相关者对企业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他们之间有相融合的一面,也有相矛盾的一面。而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应满足各个相关者的利益需要,才可能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不会因为损害部分相关者的利益而造成财务危机。“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如何处理好各种财务关系是正确组织企业财务活动的关键。财务活动过程是人的活动过程,也是处理财务关系的过程。财务关系处理得好坏主要取决于他们各自利益满足度的高低,如果各相关者的利益满足度达到最大,那么财务管理才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如果各相关者的利益满足度较低或某个相关者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财务困难和财务危机,这也说明企业财务管理尚未完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有利于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符合各方面的目标利益,是我国目前最适合的财务管理目标。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比较

首先,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是以新古典产权学派为产权理论基础的。该学派认为,股东是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因此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由股东单方面享有。以新古典产权理论为基础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突出了股东的地位,强调了股东对剩余产品的索取权,并且认为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统一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必要保证。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产权理论基础的,强调应该围绕着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要求而均衡展开,并最终达到增加企业长期总市场价值的目的。

其次,两者遵循的公司治理结构大为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种处理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制度,是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出现而逐渐形成的。财务管理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管理系统,其目标直接反映着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遵循“股东至上”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作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其地位是至上的,而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利小势微,获得授权的经营者只有按照股东的利益行使权才是企业有效率的保证。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遵循的是“共同治理”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强调股东对经营者的监控,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雇员等的利益,实行共同监控,达到各方利益的一种均衡与制约。

再次,两者对不同资本的重视程度不同。现代资本理论认为,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企业是一个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契约集合体。这些资本的所有者也可以据此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供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另一类是提供物质资本的所有者。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只重视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权益,体现了“以物为本”的管理理念。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既重视物质资本所有者,又重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认为,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都是构成企业的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劳动作用于生产资料创造了价值,收益分配就应该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分配,即按人力资本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贡献的大小和物质资本在价值创造和实现中的条件作用来分配。

最后,两者追求的效益不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所追求的是单纯的经济效率。将企业资源配置是否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考虑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但是这样做难免会导致外部不经济,如造成环境污染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追求的是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该目标认为,企业要真正实现其市场长期总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不断地增加企业的财富,以确保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等。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得出,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相比,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考虑问题更加全面,所涵盖的面更为宽泛。从长期来看,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更加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综合来看,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体现了企业产权的分享。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通过契约,各生产要素为获得一定的报酬同意在一定的限度内服从企业经营者的指挥(王化成,1999),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这就是说,企业是一个特别的市场契约,它替代了市场的价格机制,而并非是一个股东创立的组织,因此相关者也应相应地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并且,随着所有权结构的发展与变化,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股东单方面享有企业所有权的观点,已不再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制度安排,已经被很多企业认可并投入企业的实践。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人力资本专用性的增强,经营风险的不断扩大,风险承担者已经由单一的股东变成了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等等。因此,企业不再被视为属于股东资产的集合体,而成为一种具有治理所有在企业的财富创造活动中做了专用投资主体的相互关系的功能的法律框架结构。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分析的,企业的所有权应该由股东等诸多利益相关者共享,也就是说,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应该由包括股东在内的若干利益相关者共享。因此,从产权理论的角度看,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依据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比股东财富最大化更加适应当代企业的所有权分享状况。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遵循了“共同治理”的逻辑,在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逻辑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大的财富。股东财富最大化认为,股东承担了企业的全部剩余风险,因而也应享受企业全部的剩余索取权。但是实际上,现代企业不只是股东才承担风险,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根据契约理论而言,企业实际上是一组多边契约关系的集合体,作为一种团队生产或长期合作的集合,企业的任一利益相关者的随意退出或机会主义行为都可使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遭受损失。为了避免这方面的损失,必须缔结长期契约,确保一个可预期的利益补偿,而这种“共同治理”的模式恰恰是有助于确保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合作的。这种强调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持续发展的“共同治理”的治理模式也使得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更佳选择。

相关者利益的财务管理目标其实是囊括了现金流量最大化、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其财务管理目标的整合。相关者利益是企业能正常地生存,收入大于支出,能按时偿还债务、支付利息,满足现金流量最大化目标。相关者利益包括职工的利益,也包括各分厂的利益。企业生产不出来,就根本谈不上未来,也就没有利益。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只有社会总生产量的增加,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这符合产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关者利益的量化表现形式是利润。但是,这种利润不是刻意塑造的利润,而是被各相关者认同的利润。它不仅满足了经营者对利润的需求,而且也可以满足国家、投资者、职工等对现时利润和未来利润的需求。因为他们既要现时利润减少风险,又要未来利润进行效益扩张。所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与利润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根源是一致的。相关者的核心是投资者,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他们需求的未来价值是首先要满足的。但这并不是说其他相关者不需要未来利益。国家需要税源,债权人需要有潜力的贷款者,职工需要安定的工作环境,经营者要有生存的空间,社会更需要发展、繁荣等,这些都说明相关者同样需要未来利益的增加来使自己的利益真正地达到最大。所以说,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有利于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符合各方面的目标利益,是我国企业目前较合适的财务管理目标。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从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理论而言,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从以股东主权为基础的单边治理理论到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多边治理理论,这种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考虑了诸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要求,克服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狭隘性,重视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适应了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力图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符合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施箐.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