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31 14:43:32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例1

通过对有效调查问卷中目前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环节和希望参与教学管理环节相关调查项目的数据整理和统计,可以看出:(1)第一个层面(即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仍然是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主要环节。调查显示,目前35.8%的学生选择了与任课教师沟通过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19.45%的学生选择了与任课教学沟通过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并且有41.40%的学生选择希望与任课教师沟通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41.76%的学生希望与教师沟通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说明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尽管是目前高等院校教与学融合的主要环节,但融合深度和程度不够,学生希望进一步加强深化,更好地强化教学环节的交流与互动。(2)第二层面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程度明显不足。调查显示,目前只有5.11%、7.49%和4.57%的学生选择了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时提供了建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提供了建议和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时提供了建议。而希望在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时多吸收学生意见、希望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多吸收学生意见和希望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时多吸收学生意见的比例高达39.31%、43.19%和42.85%,说明学校在诸如开展人才培养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专业教学计划等深层次教学管理方面,学生参与和融合的程度不足。(3)在教学内容选择的倾向性方面。目前36.70%的学生建议过老师多讲些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内容,25.51%的学生曾经建议过多开展实践教学;而选择建议过老师多讲些理论知识的学生只有7.99%,曾经建议多开展课堂教学的只占10.95%。与之相对应,选择希望老师多讲些实际应用和案例知识、希望多开展实践教学(实验或实习)的学生分别高达69.53%和63.61%,而且,学生年级越高,这种迫切程度越强烈,说明高等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4)在任课教师的可选择性方面。目前,选择少数课程可选择任课教师、部分课程可选择任课教师和全部课程可选择任课教师的比例分别为34.7%、24.85%和6.61%;而与之相对应希望选择任课教师情况分别为12.02%、43.62%和29.40%,说明目前高等院校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可选择性程度不足,需要进一步扩大可选择任课教师的课程数量。(5)在学习任务的轻重情况方面。42.04%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学习任务比较合适,22.9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学习任务偏重,只有17.78%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学习任务偏轻,并且有59.47%的学生希望有更多自我发展的时间和机会,而且,随着学生年级升高,这种愿望越强烈。说明目前高等院校学生教学任务的安排不尽合理,特别对高年级学生,应适当减轻课堂学习任务,给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学习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2.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方式与途径分析。

教学方法的改进,授课效率的提高是在教与学共同探索努力下完成的,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起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针对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方法和途径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1)与同学进行学习情况交流、通过与任课教师交流反映问题、通过课堂教学质量调查表反映问题、通过班干部或课代表反映问题等基础性和传统性做法(选择比例分别为63.47%、33.78%、25.52%、29.46%),仍然是目前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主要方式与途径,而且学生也希望继续加强这一环节的参与方式与途径。(2)定期与专业教研室主任沟通、定期与专业课程组沟通等中间层次的参与方式和途径(选择比例为11.35%、11.81%)则明显不足,学生希望通过学生信息员反映问题、通过学生教学管理委员会反映问题、定期与专业教研室主任沟通、定期与课程组沟通等的参与方式和途径(选择比例分别为19.59%、21.96%、41.53%、36.19%)要求比较强烈,需要不断加强中间层次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方式和途径。(3)定期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沟通、定期与学院主管领导沟通、定期与学校主管领导沟通等高层次的参与方式和途径(选择比例为:8.27%、8.17%、6.19%)非常有限,而希望通过这种高层次方式与途径参与教学管理的比例高达30.64%、32.91%和25.29%,表明学生更希望直接与高层教学管理部门和人员反映实际问题,以进一步提高信息反馈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双主体型”教与学融合模式的构建

教育的意义在于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价值引导首先是通过教育目标,特别是人才培养规格的设定而实现的;其次是通过对教育内容的选择而实现的。教育者价值引导和受教育者自主建构之间的中介是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即受教育者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教育者所提供的课程、教师和教学进度等。并且,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提供的课程,还可以在了解教育者设计意图基础之上进行主动接纳还是被动接受的态度选择。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及教学管理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人才培养规划(包括人才需求分析、人才培养目标界定和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过程管理与控制(包括教师选择与配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效果考核与评估(包括教学效果评估、授课学生教学效果信息反馈、毕业生综合教学效果信息反馈)等多个阶段,要想实现学生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参与和深度融合,必须设计良好通畅的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参与渠道和反馈途径,实现学校教学管理各个阶段保持持续的信息反馈和优化调整,使得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始终处于动态优化的过程之中,保证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与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诉求相适应,为此,可构建包含教与学双方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的“双主体型”教学管理系统模式。本模式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从人才培养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教学过程管理与控制、教学效果考核与评估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逻辑规划。本部分的关键在于规划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划执行的严密性和规范性。二是教师及教学管理部门的反馈与修订。在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及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根据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和修订意见,并对规划方案进行修订。三是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环节与途径。包括教学层面广泛信息的第一层次反馈、人才培养方案层面的第二层次反馈和人才培养规划层面的第三层次反馈。

三、“双主体型”教与学融合模式运行体系

基于上述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模式,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现实教学管理的工作过程,构建了从学校、学生双方出发,学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院系领导、教师、学生参与的“双主体型”教学管理模式运行体系,该运行体系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专业教学管理委员会的建立。

建立由学校主管部门、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的“教学管理委员会”,教学管理委员会负责收集社会、学生对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办学宗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制定、教学效果监测、评价与反馈、管理模式修订等教学管理模式实施的全过程。

2.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规划与制定。

依据社会需求和学生诉求,紧密结合学校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遵循从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定,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任课教师配备到教学效果评估与信息反馈的逻辑思维,开展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规划和路径设计。

3.教与学过程的实施和运行。

教与学过程是教学管理模式中的主体部分,是在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开展的,主要包括教学知情、教学选择、教学反馈、教学研讨、教学评价、教学决策六个环节,六个环节学生以分层的方式参与。教学知情环节是教与学阶段的基础环节,在这个阶段学生了解专业教学计划以及重大教学决策的内容及其理由,学生应该清楚学校要把他们培养成为什么人、计划怎么样培养、为什么要这样培养等问题,并及时了解学校重大教学决策的内容及其理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学校教学计划以及重大教学决策加深理解,与学校形成共同认识,从而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选择环节学生在对教学知情的前提下,以学生代表的方式选择教师、课程和学习进度,学生按照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计划自主选择课程、教师和学习进度的空间将越来越大,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和“一课多师、一师多课”制将使更多的学生有可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课程和教师;反馈环节是对前两个阶段实施情况的阶段性反映,由学生与院(系)领导座谈的形式完成;研讨和教学评价阶段由学生代表与教学管理部门完成,学生代表可以将学生的心理、思想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反映到学校,学校与学生针对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再次将解决措施反馈给学生;教学决策环节是教学管理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一般应以高年级为主的学生代表参与,对教学计划的修订、评估、专业课程的增设、调整,广泛采纳学生民意。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例2

一、艺术管理人才现状分析

由于艺术活动的文化艺术性和管理科学性,就决定了艺术管理人才可以分为高层次艺术管理人才和艺术管理专业人才。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产业、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日趋繁荣,整个社会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对高层次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更大。

但我国高层次文化艺术管理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整个人才结构情况是人才数量少,我国极其缺乏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同时,大多数艺术管理人才专业化程度低,专业水平无法满足具体需要。当前我国大多数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人才,工作知识和经验都是在长期实践中的来的,其艺术管理工作经验基本来自于艺术管理活动的实践工作。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学习,对整个艺术管理工作认识程度较低,而且随着发展,其素质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高层次艺术管理需求。

但艺术管理工作也离不开专门的艺术管理人才。随着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对专门从事艺术管理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大。而艺术管理这门学科在我国基本上属于新型学科,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各大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然而在这一背景下,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素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艺术管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缺乏专业教师的教育,一方面使得整个人才培养工作速度明显滞缓,而另一方面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明显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求。而这一新兴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又缺乏发展借鉴经验,人才培养困难重重。

二、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经过对我国艺术管理人才现状的剖析,我们不难发现,整个人才培养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人才培养举步维艰。而要想有效开展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就需要从现阶段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入手,同时要结合发展要求,选择能够适合整个艺术管理工作顺利完成的培养方案与思路。而认识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通过多方面来进行。无论是办学方面、还是教学方面以及教学理念等,都能够对整个艺术管理人才工作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而在认识教学模式的过程,也是教学思路丰富和拓展的过程。

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效果和质量。而要有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理论,认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有正确、有效的实践指导结果。人类对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实践活动。但艺术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在艺术管理活动中,既需要丰富的理论支撑,同时又需要复杂的实践操作要求。经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融合与检验过程,我们可以构建出符合实际、贴近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主要分为以下模式:

(一)艺术管理教育的感知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过程基本表现为表面刺激、直觉感知、具体活动和及时反馈等。在这一教育模式中,教学过程从艺术管理工作的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入手,从而得出最直观、最简单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到当前艺术管理教育活动中,这种模式是通过形象再现和贴近形象模仿来表达具体艺术内涵的培养模式。通过人的直觉来充分体验和感受艺术的特征和内涵,从而来达到艺术管理教育培养的目标。

(二)艺术管理教育的创造教育模式

在对艺术活动有充分的认识和感知基础之后,要依据具体的艺术创造实践和艺术管理实践来提出具体的创造教育模式。而这一创造教育模式是经过寻找问题和发现、提出问题,进而通过有效思维,最后综合多种因素,从而寻找到适合最具体活动中的综合教育模式。艺术管理教育的创造教育模式是重要的通过创造来实现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

(三)以实践推动教育培训的人才塑造模式

艺术活动不仅仅是概念上的直观表现,更是对理论的升华与具体展现,任何脱离了具体情况的艺术活动都只能是空谈理论。而通过实践的方式,能够助推整个教育内涵质的飞越,而这也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培养模式。所有的艺术理念,最终都要以艺术形象的具体方式来体现。而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助推教育发展的模式也是在艺术管理教育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教学的实施者和驾驭对象都有较高的理论要求。只有通过有效的理论理解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三、文化建设发展的新要求

今天,文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而文化力也成为了助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今天,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关注。就我国而言,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所关注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时期。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国家,文化产业已经占据了主要发展地位。而不断增加的文化消费需求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整个文化建设不仅是国家的战略要求,更成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文化需求。而在这一背景下就需要我们重视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充分做好教育工作。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例3

(一)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困境

教育部1998年新增设财务管理专业,至2008年,我国普通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开设财务管理专业已增至189所,人才培养规模越来越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资本市场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等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迫切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层次和水平的提升,从而对财务管理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财务管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普遍面临一个困境: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存在巨大差距。一方面高校感觉市场对人才要求越来越挑剔;另一方面企业抱怨很难挑选到符合要求的大学毕业生。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存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脱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严重影响财务管理专业的持续发展和建设。因此,如何建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形势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尤为重要。

(二)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差距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在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力求实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机结合。目前,国外关于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积累了大量丰富经验,其中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美国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教育相结合构成的培养模式。美国管理会计师CMA(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及财务管理师CFM(Certifiedin Financial Management)认证考试是由美国管理会计学会IMA(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建立的专业证照制度。具体特点如下:第一,强调知识的广博与贯通;第二,核心专业课程设置较为细化;第三,注重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第四,学历教育与后续教育的紧密结合。但是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仍存在巨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专业与需求脱节,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财务管理作为应用学科,人才的培养应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然而,诸多高校在目标的制定上只是笼统的遵循教育部规定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没有进行市场需求分析,未对本校人才进行市场定位,在“通才”与“专才”之间把握不好。

2、课程与产业脱节,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产业是地方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由于各地方本科院校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使得课程体系设置与产业脱节,大同小异,教学内容与现时经济生活脱节,造成学生工作适应性差。

3、教学与实践脱节,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校内财务管理实践缺乏,校外财务管理实践环节薄弱,部分专业课老师教学水平较低,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

4、育人与就业创业脱节,人才实践和后续教育不健全。具体表现在:第一,我国财务管理人员的执业资格教育仅在一些咨询公司的财务培训中引入了财务分析师和财务规划师的概念;第二,专业技术资格教育方面,财务管理学只是工商管理与商业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而没有作为一项独立的专业。

二、财务管理人才特征和培养规律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及调查可知,我国大多数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不满意,主要问题是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低,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欠缺。这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客观、及时了解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特征,探索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规律对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人才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趋于更广泛、多层次且需求量巨大。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只有找到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与职场需求最佳结合点,才能培养出服务于经济发展和职场需要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厚实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水平和财务管理实际操作技能,能运用财务管理学、经济学理论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专多能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见表1)。

表1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人才社会需

求的财

务管理

人才应

具备的

知识能

力素质学科

知识

K专业

能力

A综合

素质

Q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水平通用技术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英语知识专业知识扎实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财务、会计、税务、资产评估等基本能力对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运用、逻辑思维

等基本能力,应满足越来越复杂的经济行为的需要。实践能力分析、解决经济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是衡量水平的重要标准。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能有

效运用知识应对市场的动态变化。其他能力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政治素质掌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素质树立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观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他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是学科知识与专业能力的体现。(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规律

1、经济越发展,财务管理越重要。财务管理是管理学、经济学的一个主要领域,它在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经济越发展,财务管理越重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求人才的类型更多的是知识面较宽,专业理论扎实,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2、社会需求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财务管理人才是一专多能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因此,地方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只有摸清市场,使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与职场需求找到最佳结合点,才能培养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职场需要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

3、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有自身专业性。财务管理专业及其人才培养有自身的专业特殊性,要研究社会需求对人才要求的变化,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紧跟社会市场需求,适时调整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三、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创新思考

(一)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思路与定位

1、培养思路。根据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特点及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素质,改革和创新,办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依据本科教学“拓展平台,柔性培养,夯实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

(2)以能力素质为主线,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尤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创建更具鲜明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教学计划,构建一套实用优化的课程体系,构建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技能框架。

2、培养定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的“高等学校要根据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特点,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精神,结合地方性院校的特点,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一定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以及学院自身发展的特色相结合。

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办学定位是:立足地方,培养社会不同层次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市场多行业(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等)需求的,能从事财务、会计等方面工作,具备就业竞争实力:毕业证+职业资格证(或专业技能证)的“双证式”或“多证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目标。

(二)教育理念与培养方案的创新

1、教育理念创新。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和回报社会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在科学分析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学团队,在巩固和完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同时,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专业特色建设的较大突破。

2、培养方案创新。对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教学环节摈弃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实验模式,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科学设计为基本技能实验模块、专业技能实验模块、综合实训模块和创业与创新实训模块等四大模块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创新

1、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管理制度。在严格执行学校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并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管理制度,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有利于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和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内容相结合。考虑到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互相促进作用,将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合二为一,要求一定要符合专业特点,允许学生自主选题,鼓励学生以毕业实习中发现的新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以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毕业实习。

3、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经济调查活动。提倡并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各政府机构、企业、公司等单位,由教师根据目前财务管理发展所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拟订调查题目,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或论文,心得体会等。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到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市场调查,综合所学理论就某一专门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

4、加强外部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与政府和企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展开惠州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工作,为发展规划献计献策;另一方面,为本地企业员工进行财务管理的业务培训,以此增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作者单位:广东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甄国红,胡学钊.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及启示——来自吉林省数据[J]. 财会通讯, 2009,(33) .

[2]刘淑莲. 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 会计研究, 2005,(12).

[3]甄国红,王娟,张天蔚.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四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01) .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例4

1978 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一批高等专科学校相继成立,中国旅游高等教育拉开了序幕。三十多年来,中国旅游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形成了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四个培养层次,本文以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高职两个层次的高等旅游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才培养模式。

(一)宽泛化的培养目标。

国内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旅游业的各类旅游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即使是提倡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高职旅游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难以摆脱本科学科性、系统性理论教育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方面,面面俱到,酒店、旅行红、景区、会展等各个旅游行业都有涉及,表现出了宽泛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二)系统性、知识性的课程体系设计。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是围绕旅游管理学科的系统理论构建起来的。整个课程体系建立在一般公共基础理论之上,在此基础上构建经济管理学科理论知识体系,进而深入到旅游管理理论知识领域。具体到旅游管理理论知识领域,其课程体系也是先设置概要课程,再设置专业性更强的课程。总体来看,是一种系统性、知识性强,层次分明,层级递进的课程体系设计[3],追求全面的、系统的、逻辑的理论知识。

(三)理论性、综合性的专业课程设置。

与宽泛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系统性的课程体系相适应,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偏向于理论性知识传授的课程居多,真正的实践类课程很少。专业课程设置综合性很强,大多数旅游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均同时存在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实务、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景区管理、饭店管理概论课程。

(四)探索中的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及应用性特点,国内多数旅游高校也开始注意到实践教学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国内旅游高校基本形成了在第四学年进行专业实习的惯例。一些国内的独立学院和高职院校开始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路上迈出步伐。如暨南大学中旅学院, 它依托深圳华侨城集团(集团董事长兼中旅学院的院长)旗下的酒店、旅行社、景区景点,让学生在4 年的学习过程中一边学习、一边实践,走上了相对稳定、规范的校企合作之路[4]。

(五)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缺乏的师资队伍。

国内众多旅游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由以下三类教师组成。第一类是由地理、历史、经济、管理、园林规划与设计、外语等学科转行过来;第二类是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或博士毕业,从“学校”到“学校”直接过来授课;第三类是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转行或兼职在高校从教。其中,前两类占据了绝对比重,前两类师资学历普遍较高,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但大多数缺乏旅游行业的实践工作经验,缺乏过硬的行业岗位技能。

二、国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国外大学正式设置旅游专业始于20 世纪60 年代末,80 年代是旅游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尤以始建于20 世纪初的美国康奈尔大学旅馆管理学院和与之隔海相望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在国际上闻名遐迩。本文就以这两所旅游高校作为主要案例,分析国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门化的培养目标。

虽然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与美国康奈尔旅馆管理学院属于不同层次的高校,前者培养职业人才,后者培养本科层次人才,但两所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一个共性,即重视专门性人才的培养。两所院校均以为酒店行业培养懂理论、熟悉业务、又会实际操作的专业化管理人才为目标。

(二)应用性的课程体系设计。

国外旅游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应用性”为突出特点。瑞士旅游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时间与课外实践时间之比保持在1:1—2:l之间。其中,洛桑学院规定新生入学后,必须经过18 周的酒店基本功锻炼,每周一个课题,如餐饮备料、运输、初加工、餐具洗涤、客房整 理、餐厅服务、大堂清洁等。美国各旅游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对实践的要求也非常严格[5]。密西根州立大学招待业管理学院要求学生必须完成800小时实习任务,其中400 小时的认知实习,400 小时的管理实习;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招待业管理学院要求学生完成1300 小时的实践任务,其中1000 小时的工作实践,300 小时在旅游业的管理实习[6]。

(三)广泛、精深、动态的专业课程设置。

美国康奈尔旅馆管理学院以其广泛、精深的课程设置闻名。学院设置的学科基础课(国外称商业课)内容广泛,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决策管理、管理沟通、社交训练、法律、定量分析方法等。而专业课的设置则颇有深度,如招待业财务管理、餐厅管理、设备管理、商业与招待业法律、派房管理、烹饪理论与实践、酒店发展与规划等,而且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的研究报告[6]。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有扎实的理论根底,又有实际的运作能力。瑞士洛桑学院的课程设置则不断推陈出新,如近年来推出的国际营销策略、国际化市场学、国际连锁管理、全球战略、跨学科案例研究、亚洲商业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7]。

(四)成熟、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美国康奈尔大学旅馆管理学院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实训、社会实践及企业实习。

美国康奈尔大学旅馆管理学院主楼内设有实验旅馆,其中有80 间客房和一个会议中心,每学期可供200 名学生实习。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则在校内设有7 间不同风格的餐厅,这些餐厅既可为学生提供用餐服务,又是教学场地,学生轮流充 当顾客与服务员的角色,教师则在一旁现场指导和授课。除了在校内设置实验教学基地,为学生创造亲自动手实践的条件,使学生得到与今后实际工作岗位完全相同的模拟实习外,两所院校还把教学链延伸到社会。康奈尔专门向学生提供院外的实习课程,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受到监督雇用式的严格训练。洛桑学院的校园内通常只有七八百名在校学生,另外七百余人则在世界各地酒店实习。学生毕业后可到各国高级星级酒店直接上岗,一般可任部门经理、助理,不必再经实习期[7]。

(五)国际化、行业化的师资队伍。

师资的国际化和行业化是康奈尔和洛桑的共同特点。瑞士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由两部分组成:一种是具备5 年行业从业经验的管理者;另一种是学院的专职教师,须有4 年的学徒经历,3 年以上行业实践经验。洛桑学院聘请教师的必备条件是要有经营酒店的经历[8]。康奈尔则把酒店业著名专家的讲座作为必修的教学计划。此外,两所院校的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高,学校往往会从世界各国聘用急需专业和新兴专业的教师,而且学校和很多国家的学校之间都签订了互派协议。不同国籍,不同文化的师资人才的组合,形成了更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更全面的智慧集聚[6]。

三、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一)培养目标的差异。

国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出鲜明的专门性,美国康奈尔和瑞士洛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酒店行业培养高级专门管理人才。而国内各旅游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表述上虽都不大相同,但存在一个共同之处,即希望培养出高级复合型人才,希望培养出的学生既能做酒店管理、又能当导游,还能对旅行社进行管理,并且会旅游开发规划。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且定位和要求模糊不清。尤其对于那些办学时间不长,处于一本、二本及高职院校中间的独立学院而言,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需要在办学过程中逐步摸索和研究的。

(二)课程体系设计的差异。

国外旅游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应用性”为突出特点。瑞士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学生的职业需要构建课程体系,追求应用性与实际操作性。美国各院校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虽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调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律、会计等方面理论基础的牢固,但在专业课程设计上非常重视学生应用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很多旅游宏观管理方面的课程均体现了这一点。而国内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是以旅游学科的系统化理论知识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追求全面的、系统的、逻辑的理论知识,本质上偏向于学问中心主义[8]。

(三)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

国外旅游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表现出广泛、精深、动态的特点,培养和训练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较多。而国内的课程设置则偏向于注重旅游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专业课程设置中,继承性知识的传播占了主要教学课时,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且专业课程的更新比较缓慢。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差异。

国外旅 游院校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系统、稳定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实训、社会实践及企业实习,且与理论教学结合紧密。而国内大部分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集中于第四学年,一方面由于企业的不配合、学校的不重视,学生在实习单位充当劳动力的现象比比皆是,无法真正实现换岗实习或管理实习。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利用这段时间做毕业论文、找工作,使实习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当然,国内的一些独立学院和高职院校也开始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路子,但大多校企无法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缺乏统一规范化的实践教学体制。

(五)师资队伍的差异。

国外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表现出国际化、行业化的鲜明特点。师资队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学团队,他们不仅有很高的学历,而且多数在业界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具有非常丰富的实战经历。而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则由地理、历史、园林规划与设计、外语、经济、管理等学科转行为主,学历普遍较高,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但大多缺乏旅游行业实践经验,这严重制约了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炳义。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l)。

[2] 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5):28-29.

[3] 王玉。中国与瑞士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差异分析[j] .商业经济,2011,(5)。

[4] 陈秋华,张健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

[5] 邹亮,王颖,曹洪珍。 相关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4)。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例5

一、问题的提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对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笔者认为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须指向职业教育文化的构建。

二、现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于2006年设立,尽管已开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新局面,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好渠道,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局限,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校企合作呈现为学校积极投入为主、企业帮扶为辅的“一头热”现象,难以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合作;第二,校企合作缺乏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大多校企合作没有形成紧密联系关系,学生的技术技能不强、对就业岗位满意度不高,难以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第三,学校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企业技术技能导师的教学能力欠佳,仅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工简单合作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高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第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存在缺陷,难以获取高质量的订单培养。

三、对策

1.出发点:加强师资建设,使专业建设大发展。本着专业建设大发展的出发点,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双师型”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提供师资保障;实行校企相互聘用教师,实现学生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制”培养的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拓展学生的理论素质;校企合作合建实训项目,逐步实现校内实训、校外观摩、顶岗实习到上岗的过程。

2.立足点:校企合作,资源整合。旅游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前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的目标只能是“仰望星空”。因此,学校要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建立长期有效的订单培养,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共同培养,形成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企业以实践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使专业和岗位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校企教师教学能力,实现校企资源高度整合。

3.着力点:提升培养层次,争取突破。高职旅游管理班是结合学生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培养一流的服务人员,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充分利用高层次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势,为学生开展相应的专家讲座,包括学校专家讲座和企业高管讲座两个部分。借助企业实力,结合学生实际,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4.突破点:项目教学开发,深化教学模式创新。学校要从专业建设、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究,实行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二元化”结合,建立项目教学、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元途径的培养模式。项目教学的开发在每个学程中占主导地位,学校应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鼓励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在实践中真正地利用专业理论基础指导专业技能的训练,为企业的特定岗位培养专门人才。

5.闪光点:特色课程编制,完善课程体系。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图中,课程体系以“入门”“入行”和“入职”的程序进行编排,编制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并按旅游服务基础课程、旅游通用能力课程、旅游职业素质课程的分类进行讲授。通过建立健全有层次、有步骤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6.中心点:抓好培养质量体系建设,获得社会支持。专业建设严把培养质量体系建设之关,实行校企双评、专家综合评审的考核方式,进行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有推广意义的成果,充分发掘专业发展各个层次的潜能。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重视由许多学者提出且很多学校正在践行的第三方评价(主要指社会评价)的影响,先取得社会赞同,然后再争取获得社会支持。

四、结语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一个职业院校教育水平的主要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为社会作贡献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是一种构建职业教育文化的方式。因此,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人才的保证,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静.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1(16).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例6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都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十二规划》对“两大战略基点”和“两大战略重点”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我国旅游业正进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同时也将进入深度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要实现产业融合和产业发展方式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资本投入向主要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人才资源素质提高的根本转变,我国旅游业对人才资源需求的紧迫程度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旅游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旅游教育质量;加强旅游科研,尽快形成能够支撑和引导产业发展新要求的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体系。而本科院校旅游专业办学模式是高等旅游教育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迫切需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阚如良,郑宇飞,胡春梅,2010)。故此本文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文献梳理总结具有现实意思。

―、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研究文献总体分析

本文的文献查找是通过知网查询,截止日期是2014年12月27日,首先通过主题收索,在主题里查询“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显示出1464条结果,再在收索结果里加上“本科”显示出243条结果,由此可见,文献在关于旅游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专科和高职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一步检索发现,在1464条结果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只有177 条,而在本科的243条中发表在核心期刊的只有29条,可见我国现在文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是不够的。而我国旅游业“十二五”则要求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热点、难点的研究,提升旅游企业的科研能力和自主性,促进科研与产业互动。显然,从总体文献检索来看,当前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不能满足社会对旅游业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

二、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比较模糊,专业方向不明确,大多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大同小异,过于宽泛,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朱若男,张德成,2007)。只有认清办学方向,明确培养目标,才能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应对挑战(朱若男,张德成,2007)。旅游人才的质量高低是与人才的需求息息相关的,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旅游人才有高职、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本科学生定位为“旅游管理高级应用型、合型人才”,即培养目标是旅游行业、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才(秦志英,2009)。随着教育领域不断深化改革的进程,促使我们必须用新的思维和视野研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转型院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秦志英(2009)提出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为地方培养既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有深厚实际操作能力与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郑春奎(2009)指出旅游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就应是为地方培养旅游行业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我国旅游业进入人力资源高要求与高素质人员低进入的悖论怪圈,造成有限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极大浪费(谷慧敏,2004)。以牺牲质量换取规模的扩张,全日制本科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着学科调整,理论贫乏,教材短缺及专业定位迷茫等问题(粟娟、尹华光,2005)。旅游管理设置的课程大而全,缺乏学校及地区特色,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使大学本科生无法面对职业高中和中等专业学生的竞争,无法满足旅游管理岗位的用人要求(刘海鸿,2004)。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脱离了学生实际,影响了人才培养规格,不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汪晶晶,章锦河,2010)。旅游管理专业设置应细化,形成“产业发展、学科建设、引导产业”的旅游专业教育良性发展之路(魏小安,厉新建,2005)。由于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扩张式发展战略,造成师资力量薄弱,相关课程设置很难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国内院校也各自封闭,互不沟通,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人才的质量(朱若男、张德成,2007)。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具有操作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但课程体系尚未形成及实践教学形式相对简单等问题的存在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质量的培养水平(雨莲、陆林,2012)。为了适应旅游人才市场对高素质从业人员的需要,高校要不断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刘海鸿,2004;吴耀宇,2011)。

刘冰清(2005)提出专业定位要体现特色、课程设置要合理完善、构建“双师型”和弹性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要以人为本,多管齐下的对策。张丽梅(2007)提出如何建立旅游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库,如何在课堂上组织实施案例教学,并探讨了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白凯和吴成基(2009)在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践总结和知识迁移情境理论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型专业知识迁移的过程可划分为认知、调研、职业化三个阶段,以此为基础建构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CRP实践教学递进模式。韩振华和何亚岚(2010)提出围绕岗位要求,设计“能力递进式”教学思路,围绕学生特点,设计“岗位仿真式”的教学内容,把知识点设计成案例、实验、课题等形式,在岗位角色和岗位情景中加以体现。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刘焱(2014)创新性地将PARTS战略引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教学主体、合作利益、合作机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五个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旅游实践教学效果,强化旅游应用人才培养质量。

四、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大旅游”时代的到来(杨卫武,2010),旅游业的发展对承担着培养中高级人才本科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便愈发凸显出来(刘雁,2014),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本行业内就业的人数一般在10%~20%之间,两年后仍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足20%(郭倩倩,2008)。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与高等教育体制所设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二者间存在矛盾(保继刚、朱峰,2008)。如旅游从业人员总体诚信教育不够,旅游投诉大部分都源于诚信方面的问题(潘之波,2010;叶朝坤、罗有贤,2010;石芳,2011)。

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至今仍未摆脱“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老路(朱若男、张德成,2007)。旅游高等教育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脱钩(钟志平,2003)。早期旅游人才培养研究多关注社会实践能力(谷慧敏,2005)。如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王木丹,周江林,2004;包永宏,2007),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李丰生,周江林,2005),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陈玉,2004)。

新形势下,旅游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开始关注创新能力,张定方、张肖敏(2005)提出“双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并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三个方面予以构建创新培养模式。刘以慧、王京传(2008)提出构建“产、学、研”合作的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产学研、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显现出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的现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于世宏(2008)提出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现实互动性产学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旅游本科教育要重视体验式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创新性旅游管理人才(周丽洁,2010),旅游实验教学中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赵新建、张小红、章牧,2011)。

五、展望

旅游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质量的人才,而旅游院系培养的人才不愿或未能在旅游行业就业,教育模式滞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李先跃,2011)。旅游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推动了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混乱了高校各个培养层次的目标,出现了研究生教育本科化,本科教育专科化的倾向。因此,新形势下,不同高校的旅游教育需要冷静反思,认真研究自身的优势,结合自身的地域特色,找准定位及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SJGLX259)。

参考文献

[1]刘焱.基于PARTS战略的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32).

[2]刘雁.我国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新探索[J].社会科学战线,2014,(02).

[3]丁雨莲,陆林.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

[4]吴耀宇.浅论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1,(33).

[5]秦志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和高职教学差别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4).

[6]李先跃.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15).

[7]周丽洁.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探析―以长沙学院旅游管理系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08).

[8]陆林,黄剑锋,张宏梅.基于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的旅游本科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10,(08).

[9]汪晶晶,章锦河.旅游管理专业全日制本科课程设置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10]陆林,张宏梅,汪婷.基于制度创新的旅游本科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02).

[11]郑春奎.试论地方性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07).

[12]梅亮,李炳义,王艳.旅游专业餐饮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三维架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07).

[13]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05).

[14]李萌.本科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旅游学刊,2008,(02).

[15]朱若男,张德成.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2).

[16]张丽梅.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与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1).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例7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整个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必将导致人才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不仅表现在人才定义与观念、使用与流动、竞争与评价、环境与待遇的国际化,更突出地表现在人才素质与培养的国际化。本文着重探究全球化理念在管理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理论与实践。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有效适应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我国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高层次的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管理能力与国际视野的新型管理人才。人类社会需要管理,管理需要科学,管理科学业已成为信息社会促进经济优化发展的重要手段。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定量研究组织的决策、运营与管理模式规律,其研究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工具性两个特点,其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标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是有效适应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是院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观念。经济全球化亚需革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确立全球化教育理念:其一人才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必不可缺少的基础和条件;其二树立全球化教育理念是高教领域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现实选择;其三全球化管理理念是适应管理革命和管理科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其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和培养价值由均衡、渐进、学术型向复合、应用、创新型转变的客观需要。

人才队伍靠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素质由培养模式决定。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培塑全球化战略理念、革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高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略是时代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加强我国现代化建设、推进经济社会转型意义重大。

二、全球化视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的特征与面临实际

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给该专业的受教育者制定一个培养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培养方案。这一培养模式集中体现了该专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并且规定了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特征,其实质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一)全球化背景下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特征

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为管理型人才。具有综合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相比专业型人才,要求具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具有更高的管理、组织、执行的综合素质和岗位拓展能力。

二是人才素质要求与国际社会趋同。应该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复合型知识结构、高信息敏感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学习能力、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国际化的运作水平与能力等,这业已成为国际通行的高素质管理型人才的衡量标准。

三是人才培养方式要求走向国际化。具体体现在:目标认同国际化,能否适应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管理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体制的多样化,例如方兴未艾的国内外联合办学模式正成为拔尖人才的成才渠道;课程设置综合化,更着眼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手段现代化。另外,还有学生来源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人才培训的国际化等。

(二)管理型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及根源

当前,在管理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矛盾问题。总体而言,一是专业设置与分类不规范,二是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三是培养模式“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具体而言:一是以学术标准设置的课程模式应对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矛盾。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目前,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多是“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模式。片面强调专业知识传授,对学生毕业后的多元社会工作环境和角色重视不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管理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应坚持以下原则和方向: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体现学科发展前沿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二是工科主导的培养取向与管理型研究生实用价值要求的矛盾。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横跨经济、管理、数学、系统、信息、计算机、工程技术等多学科门类的交叉学科专业。但诸多院校把它截然列为工科专业或文科专业,而不是回归管理学这一社会科学的学科本质,单方面强调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是缺乏健全的管理实践平台和浓厚的管理实践环境氛围。管理实践、实习环节少,实施困难.管理型人才对研究生能力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有较多的管理实践活动,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课时、经费、场所等因素的限制,造成管理人才以课程式的学习和考试型的评价为主,造成与管理实践相脱离、理论学习多、管理实践少甚至缺乏的局面,管理学硕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科化,忽视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本科教育某种程度上只是时间上的延续和理论层次的简单提升。

四是管理型人才培养的师资要求高与院校符合要求的导师少的矛盾。管理型人才需要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双重核心素质,其培养对导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导师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而且也要求导师具有丰富的社会管理经历和经验,但现实中这种学、管兼修的“双师型”导师十分匾乏。

三、全球化视野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的战略实施

(一)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内涵清晰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针对国际化视野下现代化建设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把培养目标定位为专业管理型应用人才。具体要求是;一是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素养;二是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在本领域内有较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和系统工程学理论基础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三是要具有综合的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可从事专门管理工作,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或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运作、评价和咨询等工作;四是具有扎实的创新能力.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不仅要求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更需要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

(二)模式选择

一是确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创新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构成当前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想体系。“以人为本”主要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把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注重能力”主要体现了培养人才的内容和重点。在培养对象上,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在培养目标上,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尤其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以应用性为主,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创新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模式上。通过积极探索,形成了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相适应的开放的、灵活多样的“两主三多”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多种互动方式、多种导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是构建“综合性、学习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平台.注重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优化.专业、专业大类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构建“平台-模块”式的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案的结构:在公共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上,设置若干个课程模块,课程体系坚持学术标准和应用标准的统一。“综合性”是指知识结构的综合性、能力与素质构成的综合性,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与分析能力,掌握系统思维与分析能力。“学习型”指确立终身学习理念,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意识与技能.综合性、学习型、开放式、国际化的是辨证统一的,倡导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变化中的管理实践的进行互动。

三是实施“学习+管理+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借鉴“双元制”模式,即以德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由社会和院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样,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这种模式曾被誉为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亦可借鉴cbe模式,即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它的核心是从管理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课程开发表),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例8

一、概念界定

旅行社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之一,该专业方向培养的是旅行社服务与管理的厚功底、会管理、善应变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简称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才。[1]

旅行社管理类课程主要包括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理论与实务、旅行社产品与设计、旅游项目策划、导游英语口语、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职业道德等理论与实训课程。该类课程培养的是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才。

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才是指熟谙旅行社业务的高素质多技能的应用型行业人才。它包括策划创意人才,提高业界品位的人才;熟练掌握组团、出团、带团、计划调度,订机票,办签证,发团及与境外旅行社联系等出境游业务经理;熟悉基本流程,善于处理与旅游相关的问题,谙熟各国语言、货币、法律法规等,并具备与各国领事馆打交道,在异国他乡迅速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优秀人才;旅行社产品设计人才、市场营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导游、旅游电子商务、度假管理、会展策划专门技术人才等等。

育人模式是指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员德、智、体、美、技等素质能力全方位培养与拓展的指导思想、原则、途径、机制、环节与措施等构成的有机整体。

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才的素质能力是通过旅行社管理类课程教学与实训来培养的。该类课程育人模式主要探讨的是“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一是知识、能力、技能三位一体;二是课堂教学、实训实习、校园相关文化活动等育人方式的三位一体;三是课堂、实训室与旅行社培养平台的三位一体。即人才素质的三位一体,人才素质培养方式的三位一体和人才培养平台的三位一体。

该育人模式是指旅行社管理类课程育人模式。其要素及框架结构包括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对象、培养原则、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培养途径、培养平台(条件)、培养机制、培养环节、培养方法、培养措施、培养效果、评价体系等。[2]

通过构建旅行社管理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实操训练的育人模式,使旅行社管理方向的学生全面接受知识、方法、能力的培养,成为现代旅行社所需要的集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于一身的新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和内容

1.培养目标

第一,知识培养目标:构建旅行社人才必备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技术技能知识的课程及其理论体系。

第二,能力培养目标:构建旅行社人才必须具备的公共能力、专业能力、行业岗位能力的能力体系;必须具备的专业政治敏锐能力、道德约束与提升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体系;比较全面熟练的多层面的职业能力体系。

第三,技能培养目标:构建旅行社人才必须具备的行业与岗位服务与管理的技术操作运用的技能体系。

第四,构建现有课堂教学、实训、见习、实习等培养体系的优化方案。

第五,构建现有旅行社人才诸条件、平台(教材、实训室、校园活动、基地体系等)体系的优化提质方案,以及联合培养体系的优化方案。[3]

2.培养内容

第一,国家、社会、旅行社业、游客对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才素质能力的调查研究。

第二,旅行社管理类课程知识结构研究。基础理论知识结构,应用理论知识结构,技能知识结构等及其关系研究。

第三,旅行社管理类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公共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及其关系研究。

第四,旅行社管理类课程学生技能培养研究。公共技能、职业技能,创新技能、创业技能等各自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第五,旅行社管理类人才的知识、能力、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化研究;活动项目体系化研究;实训实习体系化研究;课程体系、活动体系、实训实习实践体系一体化研究。

第六,育人过程中,教师教学育人能力提高研究,教学方法改进研究,教学手段更新研究;课堂、实训室、校园环境、企业、社会等平台资源一体化整合研究;教师、学生、企业行家、社会专家互动方式及互动体系研究;校内外资源整合、利用与管理研究。

第七,实践条件管理研究。导游模拟实训室建设研究,实训体系优化研究;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研究;省导游培训示范基地质量建设研究。

第八,旅行社管理方向学生的考证认证、持证组织管理研究;就业创业研究。

三、培养方案

(一)总体方案

以主讲教师和旅行社培训指导教师为主,其他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为辅的组织方式,边研究边试行的运作方式,主讲老师全面负责,教授指导,副教授、讲师分工负责的责任方式。

第一,实施优秀旅行社企业家培养方案。着力培养高素质、职业化、国际化的优秀旅行社管理人才。

第二,实施旅游紧缺人才培养计划。整合育人资源,推进联合办学、校企联姻,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构建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自主化的培养体系,培养急需的旅行社专门人才。

(二)具体方案

第一,课程调研方案。一是前往兄弟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习、交流教学经验、方法、手段、技巧等;二是前往本地及周边旅行社,了解最新旅行社人才需求的相关动态,拟订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教学育人模式;三是收集、整理本专业已毕业学生就业创业情况,采取扬长避短的教学方案及育人模式;四是调研在校学生对旅行社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训教学及实践要求等方面的意见;五是广泛征求校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使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更趋科学化、合理化。

第二,修订课程教学内容。地方院校应立足于本地,服务于本地,调整教学内容。因此,旅行社管理类课程应加入本土文化的内容进行教学,如湘西少数民族文化(湘西土家族文化专题、侗族文化专题、白族文化专题、瑶族文化专题、苗族文化专题等)、湘西民间非物质文化(傩文化专题等)、自然地理文化(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丹霞地貌等)等科目课程,以满足旅行社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需求。鼓励和激励本专业教师自行编写本专业学生适用的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4]

第三,实行阶段性任务制育人模式。四学年四大阶段,每一阶段都将设制具体任务,具体实训活动,具体校园文化活动,具体旅行社见习、实习任务,具体社会考察、调查及研究任务,实行课程制、活动制、项目制、任务型育人模式。即第一阶段以调研为主,开展景区管理、本地民俗等调研,以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撰写进行考核,评定成绩;第二阶段以考证为主,即从业资格证(导游资格证、旅游景区管理员证、人力资源师证等)和学籍证;第三阶段以实训为主,主要是校内实训室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如导游服务中心、旅行社、景区景点等;第四阶段以实践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国家、省校级专业竞赛和各种文化活动,分专业方向进行顶岗实习,形成旅行社服务与管理类探索研究体系。

第五,改革教学育人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一是注重平时课程教学育人。二是加强实训、实习操作过程育人。三是注重考核育人,建立以综合评价与过程评价为主的考试评价育人模式。[5]

第六,模拟与实地双重实训育人。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校内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建立相对完备的实训场所――旅游管理实训中心,充分利用已有的张家界武陵源模拟沙盘及湖南主要景区景点的导游仿真模拟厅,充分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的需要。

(四)方案特色与创新

1.本方案的特色

第一,研究方向的针对性强。它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方向的人才培养方式,尤其是从课堂理论教学到校园活动训练,再到企业实践操作中高关联度这一难题而提出的,旨在有机衔接三者,破解其中难题。

第二,育人模式的操作性强。尤其一体多层面时空结构性互动模式极具特色,操作性强。该项目侧重于实践教学方法的探讨,是应用性、操作性研究。

第三,理论设计的前瞻性强。实践有机结合为三位一体的人才规格体系,以及与之相应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等。既有研究的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操作的创新,及整体的前瞻性。

第四,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强。如旅行社业的职业政治素质结构、道德素质结构、业务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等等。

2.本方案的创新

第一,将育人模式落实到课程和课程群层面。

第二,把专业方向育人课程化,课程育人层面化;将多层面育人、多方式育人、多平台育人一体化。

第三, 育人模式的新颖性。探索与构建旅行社管理类课程教学的关联性育人模式,实现旅行社管理方向课程群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改变相关课程课堂教学的单一方式方法,采取生动活泼、吸引力强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模拟操作(实训室模拟操作与课程软件操作)、团队演练、验收成果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系各种相关活动,如校园导游大赛、景点讲解比赛、旅行社线路产品设计大赛、导游技能汇演;注重学生实际演练,进入旅行社企业的三习实操(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使学生融入企业、进入社会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管理、经营、操作中不断验证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培养和提高各项技能和创新能力等等,既有特色,也具有创新性。

参考文献:

[1] 王淑贞,王文明.工商类专业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本质与规律.中国商界.2010,8:346-347

[2] 王淑贞,王文明.地方院校应用类专业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中国科技教育.2010,8:29-30

[3] 王文明等.地方院校经管类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方式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0,9:212-213

[4] 王文明等.地方院校经管类本科生职业技能“一三五”培养模式.全国商情.2010,7:81-82

[5] 王文明等.地方院校经管类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体系研究.科学时代.2010,15:183-184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例9

旅游业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促使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紧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在数量上和规模上快速增长,培养了众多的旅游专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坚持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技术人才为宗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与企业、行业合作,以旅游企业核心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有针对性的为旅游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进而提高办学能力的唯一出路。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制度及培养手段。高层次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的基本知识,还要熟练掌握规范、技能以及灵活应变能力。要从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上更注重与企业的联系,通过到相应的企业认真进行岗位能力的调研,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明确岗位能力需求。通过能力本位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实用化的课程设置、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等有力措施,构建“理论―实习―实训―就业”一体化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二、新乡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不够合理新乡学院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没有体现出专业性、应用型和地方性的办学特色。(2)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第一、职业能力培养课程过于侧重理论传统培养模式中的大学课堂,一般都比较偏重于学科的理论性。目前课程设置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论课时偏多,而实践课时则相对较少。第二、课程的设置稍有重复,部分课程的设置上或者内容上出现有不同程度的重复现象。如《中国旅游地理》与《河南旅游》。

2、“双能型”教师缺少,队伍建设滞后实践能力较强老师较少,偏理论课程老师较多,存在着教多,做少情况。教学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结合。

3、校内实习实训设备不完善

因为旅游业是综合性、实践性、灵活性较大的产业,而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旅游地理》、《餐饮管理与服务》、《前厅与客房管理》和《电子商务》等课程,由于经费、场地、的原因,基本采用的多为理论教学为主。新乡学院也未能配备相应的实习实训实验室,造成了学生理论知识较多,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的状态。

4、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

我院与企业合作模式多为学生提供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基本形式,但是在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合作没有全面展开。

三、新乡学院构建““理论―实习―实训―就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根据新乡学院的办学定位,按照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特点,制定相对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专业性、应用性、地方性的优秀旅游管理人员。第二、优化课程设置(1)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2)课程设置与考取证书的时间相配合配合导游考试的时间,把《导游实务》,《旅游文学》都安排在第二学期,分别加强指导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导游词写作能力,实现的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英语课程的开设:从第二学期开始,开设两个学期的《旅游英语》课程,而第四、第五学期的时候,可以开设成实践类课程,如《情景对话模拟》,《酒店外宾服务》或者《外语导游讲解》等课程,多练习学生在外语方面开口说话的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现有非双师型教师必须到企业顶岗锻炼,顶岗锻炼期间待遇不受影响,通过在职教师“兼职、挂职”锻炼,“实践进修”等方式,以丰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行业经验。努力建设“双师型”(理论与实践结合)、“三师型”师资队伍。安排教师参加大规模的学术会议、加强与地方企业事业单位联系,进行课题申报,项目结合提升教师的理论学术水平。

3、改革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 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突出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中将课堂与实习地点相统一,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考试也摒弃原有的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评价方式,实行N+2的过程考核机制。在N+2考核模式中,2代表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和课堂笔记(占总成绩的10%),N指的是一学期内除了2之外的考核次数。N的内容可以是单元测验、章节小结、课堂讨论、课外创新活动等。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性质或专业特点,选择形式多样的考核内容。

4、加快实习实训实验室建设 一是通过加入行业协会,对接区域优势资源。为旅游管理管理专业的认知实习提供了一定条件。二是实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100%“应用选题、真题真做”,即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必须明确为具体到企业解决具体问题,从而强化实习实践环节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间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三是通过学校出场地、社会投资建设企业的方式,共同组建既面向社会经营的公司,又面向学生开放的实验室,使学生能够得到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双重指导。

5、完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主动对接优秀校友、地方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等多种形式,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具有实质价值的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与相关旅游公司等企业的联系,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探索股份制合作办学新机制,力求走出一条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全新道路。探索学校出场地、社会投资共同经营的校企合作尝试,在学校支持下,挖掘校内资源,创建校内实体。通过这些实体,让学生得到真实环境的锻炼与发展,形成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四方共赢的局面。

通过构建“理论―实习―实训―就业”一体化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只有能够把所学到理论知识经过实践转变成技能,从而增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培养成为企业“用的上、留得住、受欢迎”的应用型人才。(作者单位:新乡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欧阳汉章.《中职旅游做学一体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申报书(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职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D].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2013.

[2] 秦兆祥.《导游业务》课程“模块-抛锚式”教学模式研究[J].内蒙古示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例10

时代在进步,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在向更高层次进步,加强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大趋势,更是对教育发展水平的考验。高校应构建什么样的实践型教学体系,培养什么样的创业人才,是目前高校管理类本科教育问题的新课题。

一、加强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目的与意义

任何一个领域,人才都是最重要的核心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想要不断提高,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教育负有不可推辞的责任,高校培养的人才数量与质量,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实践型能力、进步能力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表现。由此可以看出,加强管理类本科的人才培养是目前的重要课题,有针对性的培养创业、实践型型人才,能够保障与促进经济增速,是目前高校的重要目标。

二、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要想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可持续性,就要完善人才培养的实践型教学体系。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高技能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体现,更多的是经济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客观需求,社会竞争强烈呼唤一些富有实践型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只有培养出实干型的人才,才具有核心竞争力,他们可以为各个领域提供发展的灵感与源泉。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架构

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有技术的人才为重点培养目标。在理论知识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同时提高实践水平,加强实验与实践,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实验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创新性,鼓励学生接触社会,将理论与技术相结合,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好准备。

四、管理类本科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一)重视社会实践

想要加强管理类本科的人才培养,就要构建一个管理类的实践平台,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帮助本科学生们开展以管理为核心的一些自主实践活动。管理类本科在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发展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即联手当地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学生实践教学基地,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实战的重要练习场所,根据本科设置情况及自身情况,为他们制定培养计划。通过人才培养实践活动,管理类本科学生可以在人才培养中看到社会需求在管理类中的不足,重视自己的本科发展方向,加强自己的本科知识水平,为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二)重视课程设计

开展人才培养是管理类本科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人才培养的实践方式,能够锻炼学生们艰苦拼搏、勇于实践的重要精神,强化本科学生们的实践意识,同时开发与提高学生们的专业能力与精神品质,改变学生不成熟的就业观与择业观,极大激发学生的管理类专业兴趣点,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勇于实践的复合型管理类本科人才。

想要做好人才培养,就要建立管理类本科的基础教育指导课程,开设全面的的核心指导公共课程,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自己的不足之后,可以在本科专业课学习上提高管理知识与水平,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课程设计中,要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与弹性设计,尽量增加管理类选修课,提高选修课所占比重,多元化满足学生们的实践需求,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除此以外,还要完善管理类本科教育教材体系,借鉴国外经验,结合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科学、完整、系统地设计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改革中加以体现。

(三)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保障

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三部分,即硬件制度、软件体系与评价机制。

硬件方面,根据发展需求,应完善学生的奖惩与激励措施,以促进管理类学生加强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制定人才培养制度,使人才培养从单纯的教育向咨询转换,从垂直管理向精细化方向方展。增加培养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经费投入,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投入资金用于教学实践,为学生实践提供建设保障。

软件方面,结合市场对管理类本科的需求与社会发展开展实践型研究。更好的培养管理类高素质人才,鼓励与组织学生参与调研,让他们尽早参与管理类本科的研究训练,了解与掌握调研方法,在探索中获得有价值的调研成果。

(四)重视校园文化教育

校园文化教育无论何时都要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首先要懂得尊重学生在人格自由及个性发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接受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过程里面,学会知识、懂得为人与处事的道理,学会成长发展与实践创造;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素质同时强调基本品德养成同样重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性与积极性;贴近学生们关心的社会热点与社会实际问题,开阔学生视野;同时重视学生心理卫生,重视健康教育,关注本科学生心理与自尊、自强、自律、自爱等品格养成,增强本科学生接受考验的承受能力,形成具有多样化、开放性的校园文化指导工作教育内容。

管理类本科要努力建设一种能体现时代特征与学校文化的校园氛围,突出文化素质的教育,完善文化、活动设施,同时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学术、艺术、体育娱乐活动以及专题教育活动;也可以开展对学生有帮助的实践演讲活动,请一些创业者分享成功的个案;不断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要注意校园文化与管理类本科间的有机结合,创造与培养动手能力,重视专家指导,关心社会,将人才培养融入管理类本科文化建设大潮之中。

五、结语

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型能力,从实践型思维到实践能动性的综合教育与培养。加强管理类本科的人才培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型的相互结合,将学生的培养更多地以实际为出发点,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经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例11

一、学科特点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应用工程科学、技术科学、数学、系统科学及社会科学知识,对人员、物资、设备、技术、能源和信息等组成的各种系统进行设计、评价、决策、改进、实施和控制的一门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管理学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l)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作为管理学里的基础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其诞生就呈现出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的特征,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立、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如现代数学的发展为研究复杂性管理问题提供了方法与理论基础,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领域,现代心理学为人因工程提供了研究手段。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重要组成的工业工程专业,其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的特征表现得十分明显,不仅利用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进行观察、实验、研究、设计,同时还需应用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知识。同样,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等专业,其学科的发展与科学研究也需要综合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与管理理论。

2)基础学科与领域的拓展性。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管理学体系的基础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工程方法的结合,其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其研究成果可为管理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与策略指导。同时,管理科学与工程本身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以及其它领域尤其是工程科学领域的技术与方法的发展,使得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具有拓展性。例如,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并得到广泛应用,工业工程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数理统计、工程技术、运筹学、系统工程、现代心理学、信息技术等都在工业工程的研究问题中得到很好的综合应用,其研究领域也从制造业扩展到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和政府部门。

3)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的基础学科,为其它管理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技术与方法。管理科学与工程也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诞生的,例如工业工程的目标是为了提高系统生产率与优化资源配置,对各种生产要素统筹分析、合理配置,促进系统协调有效的运行,追求系统整体优化。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工业工程是一个工程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离开产业应用的纯方法或理论研究,是与这些特征不相容的。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则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管理问题,通过建立信息系统来优化管理效率。而管理科学专业则是以数学、经济学及计算机应用为基础,去分析企业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更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人才定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各种培养模式的交叉和融合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复合型人才培养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育的必然方向。其复合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复合。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管理科学与工程就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融合了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和工程技术,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管理知识和工程技术的掌握,才能大道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

2)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复合。管理能力是一项应用性、实践性、技能性等特点很明显的复合能力,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与生产相结合、设计与操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知识和方法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3)专业性、创新性和创业性复合。专业性是指管理科学与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性是指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业性是指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要求具备创业意识、开拓能力。

高校有责任加快培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人才需求。

三、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遵循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求,为研究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课程体系设置、特色学科建设、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导师指导作用的发挥、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提高培养质量的途径等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培养模式。复合型培养模式将有效整合这些要素,协调作用以实现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方案制订。培养方案指引着研究生培养的方向,因此一定要从学科的发展概况、优势和特色,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要求、课程设置、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进行科学整体规划,其中培养目标是指导方向,课程设置是主体框架,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是重点。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应该明确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培养能运用管理理论进行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方法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应体现理论性和应用性。核心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等;主干课程因专业而有所差异,如工业工程专业可以设置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等课程;课程体系还应该包括方法论课程,如系统工程、决策方法和模型、预测方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等。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是指论文选题紧扣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前沿,追踪研究热点并结合中国工程、技术、管理中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开题报告形成论文的基本框架;中期报告是对所研究的问题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位论文是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具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2)特色学科建设。学科是大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承载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加强社会服务功能的平台,是大学建设的核心和根本。加强学科建设是实现大学使命和价值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基础,是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产生创新成果和造就学术大师的前提,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一体化的核心环节。加强学科建设就是要培养一些特色学科。只有形成特色学科,才能实现特色教育,从而体现出整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如重庆理工大学围绕“理工+经管”建设特色学科,形成车辆工程、机械装备、材料科学、电子及自动化、会计、经济管理等特色学科,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3)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针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学科交融和应用性极强的特点,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其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化、教学实训企业化。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实践教学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将大量的实验实习环节搬到实践基地,聘请实习基地的管理专家和技术人员作指导老师,一方面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让他们切身体验到一个管理者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一个优秀员工应具备的能力与职业素养。通过潜移默化,完成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企业管理者素质和创业精神培养。

②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特色突出化、创业方向多元化。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分析,基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的特点,对工业工程、工程管理、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增加创业教学模块融合于整个教学体系之中,重点培养学生从工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等几个方向突破,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创业人才。

③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过程实践化、实践教学岗位化。充分利用教学基地打造管理科学与工程“创业型”教师,进而改进教师“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创业、经营管理等密切联系,教材内容与岗位(职位)管理实践相互融合。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前加入教师们的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带动和促进创新创业型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

④教学方法创新――授课形式多样化、学生体验主导化。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专业教师采用“学生体验主导”方式,通过软件模拟、企业场景模拟、企业运作模拟、企业角色模拟等形式,将创业教育与科学知识、管理能力相互渗透。尤其是案例教学形式多样,通过大量案例教学,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业创新的激情会得到显著提高。

⑤师资队伍建设――走出去、请进来、产学互动。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校内优势,更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本着“走出去、请进来”原则,鼓励教师将科研应用于实践,到企业兼职,再反过来充实和丰富教学。另外,聘请校外的企业家、成功人士到学校开设讲座,与学生对话、沟通和交流,启发和鼓舞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⑥教学管理创新――教学管理服务化、评估反馈循环化。将学生和教师的组织与管理与教学评估反馈紧密结合,转变教学的“管理”功能,增强教学管理的“服务”功能,形成“计划-执行-评估-反馈”的良性循环系统,在总结经验、剖析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效果。

四、结论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宽、分布广、招生多,在高校研究生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其学科特点与人才定位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基金: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2013201)以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03002、102309)资助。

[参考文献]

[1]马庆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定位与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2).69-78.

[2]汪应洛.当代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发展与创新.管理学报.2005,2(1).1-3.

[3]邹树梁,张彩平.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复合型培养模式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5).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