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1 16:32:53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例1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危重症之一,来势凶猛,短时间内可发生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胃及十二指肠以及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之后,也可见于急性出血性胃炎、胃癌、胆道出血、血液病、尿毒症等。因此,熟练掌握抢救程序和抢救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估计出血量,及时有效地实施抢救和护理是成功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现将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 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判断出血量

1.1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呕吐为主。呕血原因颇多,出血部位不同,呕血前的先兆症状也不完全一样。食管疾病呕血病人常有胸骨后疼痛或烧灼感,并伴有头痛、乏力等。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在呕血前一段时间均有上腹不适、烧灼感、恶心、呕吐、晕厥等。

1.2准确判断出血量要根据血容量减少所致的临床表现来估计。

1.2.1轻度出血时,其失血量约占全身总血量的10%~15%(<500ml),主要表现为怕冷、皮肤苍白、头昏等,血压、脉搏随体位而改变,颈静脉陷落,尿色深;

1.2.2中度出血时其失血量约占全身总血量的20%(约800~1000ml),主要表现为眩晕、口渴、尿少,在仰卧位时血压下降,脉搏加快;

1.2.3重度出血时失血量占全身总血量的30%以上(>1500ml),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出冷汗,四肢厥冷,尿少或尿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心率>120次/分,深呼吸快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1.2.4观察与判断出血是否停止,严密观察病情,如有下列迹象者,可认为有继续出血或再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反复呕血或黑粪次数增多,质更稀,血色更为鲜红,并伴肠鸣音亢进;经足量补充血容量后,血压、脉搏仍不稳定;周围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增加。

2 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常出现恐惧的心理状态,此时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加以安慰。消除病人紧张情绪,以免因此导致反射性血管扩张加速出血,此时禁用灌肠治疗。护理人员可陪伴病人,使其有安全感。及时消除血迹,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以减轻其恐惧心理。

2.2饮食护理 采用合理饮食,预防再度出血。对急性大出血病人应禁食,烦渴时,可滴服少量冰开水。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出血停止后,改为半流质饮食,出血停止后改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开始少量多餐,以后改为软食,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尤其是在病情稳定时,一定要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控制饮食的重要性,,以利于配合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对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可应用气囊压迫止血,插管前应配合医生做好插管的准备工作,向病人解释操作的过程及目的,配合方法等,以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更好的配合。

对昏迷病人尤其要密切观察有无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或窒息表现。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每24小时后应放气数分钟在注气加压,以免食管胃底粘膜受压过久而至粘膜糜烂、缺血行坏死。保持插管侧鼻腔的清洁湿润,每日向鼻腔内滴3次液体石蜡,以保护鼻粘膜。

2.3护理措施 根据病人文化水平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采取何时方法,如面对面讲解,使用宣传手册等向其介绍有关预防消化道出血的知识,内容可包括:

2.3.1引起消化道的病因及诱因

2.3.2饮食 应定时进餐,避免过饥、过饱;避免粗糙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醋、辣椒、蒜、浓茶等;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

2.3.3戒酒、戒烟

2.3.4避免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激素类药物等。

2.3.5妥善安排日常生活,避免劳累、精神紧张,保持乐观情绪。

2.3.6坚持遵医嘱服药治疗溃疡病或肝病。

2.3.7定期复查,如发现呕血、黑便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4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相关疾病知识,日常生活应注意事项,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当有出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双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供血;呕血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如反复呕血,且由暗红色转为鲜红色,黑便次数增多,或转为暗红色,说明有活动性大出血,可口服冰水,每次100~150ml,并立即就诊。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因出血量大、不易自止,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和抗休克治疗,是十分关键的。观察和正确的判定:首先要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还要正确地估计出血量,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及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来确定输液和输血的速度,同时注重观察呕吐物和大便的次数、性质和量,以判定出血是否停止或是有再次出血,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以作出相应的处理。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例2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护理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是内科常见危重症之一,来势凶猛,短时间内可发生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危及生命。必须分秒必争及时准确的进行抢救和护理。因此,熟练掌握抢救程序和抢救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估计出血量,及时有效地实施抢救和护理是成功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现将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 做好紧急护理

1 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尽快用大号针头进行静脉输液,并迅速备血输入,开始速度宜快,待休克纠正后,立即减慢速度,以免血压升高导致再出血。

3 积极协助医生抢救,备好抢救器械及药品。

4 对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尽用三腔管压迫止血,并通过胃管将胃内容物及血液抽出。

二 护理评估

(一)病史:

1 详细询问呕血的持续时间、次数、量、色及有无混杂食物:黑便的次数、量等

2 伴随症状及出血诱因的评估:如有无腹痛、腹胀、、黄疸、腹水、其他部位出血及头晕、出冷汗、口渴、乏力、心悸、发热等,出血的诱因:如暴饮暴食、吃油煎粗硬的食品或刺激性食物、酗酒、服药、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过度忧虑等精神因素。

3 既往病史;有无遗传病史、肝病及血液病史、服药史(如服用水杨酸制剂、激素等皮质)及酗酒史等以明确出血原因。

4 心理、社会资料:评估出血后病人有无紧张不安、焦虑、恐惧、悲观、沮丧等心理反应评估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预后的反应对能力。

(二)身体评估

1 生命体征:有无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心律不齐、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发热。对血压脉搏作动态观察。

2 精神和意识状态:有无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头晕及乏力。

3 皮肤和甲床色泽、肢体温暖或是湿冷、尿量多少。

(三)有关检查:

了解血常规、血小板、尿量的变化,注意血清电解质的变化,有无血尿素氮增高,定期检查大便隐血等。

三 主要护理诊断

组织灌流量改变: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

恐惧:与消化道出血对生命及自身健康的威胁有关:

潜在并发症:休克:

有窒息的危险:与呕出血液反流入气管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上消化道出血致贫血有关:

知识贫乏:缺乏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知识。

四 护理计划及评价:

(一)组织灌流量改变: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目标

(1)病人呕血、便血的次数及出血量减少或停止。

(2) 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在正常范围。

(二)护理措施

(1)大量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保证呼吸道通畅。

(2)密切观察病情: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生命体征,并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及肢端温度变化。如出现血压下降,脉细数,面色苍白,出冷汗,皮肤湿冷等,提示机体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应及时报告医生。观察呕血与黑便的量、次数及形状。准确记录出入量。

估计出血量,上消化道出血量的估计主要根据血容量减少所不能所致临床表现。① 轻度出血时,其失血量约占全身总出血量的10-15%(<500mL),主要表现为怕冷、皮肤苍白、头昏等,血压、脉搏随而改变,颈静脉陷落,尿色深:② 中度出血时其失血量约占全身总血量的20%(约800-1000ml),主要表现为炫晕、口喝、少尿,在仰卧位时血压下降,脉搏加快:③ 重度出血时其失血量占全身总血量的30%以上(>1500ml),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出冷汗,四肢厥冷,尿少或尿闭,意识模糊,血压下降(收缩压80mmHg以下),心率>120次/分,呼吸深快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3)心理护理: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患者常出现恐惧的心理状态,保持安静,加以安慰。护理人员可陪伴病人,使其有安全感。及时消除血迹,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以减轻其恐惧心理。

(4)饮食护理:对急性大出血病人应禁食。出血停止后改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开始少量多餐,以后改为软食,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尤其在病情稳定时,一定要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控制饮食的重要性,以免诱发再度出血。

(三)知识缺乏:缺乏预防上消化道具出血的有关知识。

1 目标:病人能复述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有关知识。

2 护理措施:根据病人文化水平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采取合适方法,如面对面的讲解,使用宣传手册等向其介绍有关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知识,内容可包括:

(1).引起上消化道的病因及诱因:

(2).饮食:应定时进餐,避免过饥、过饱:避免粗糙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醋、辣椒、蒜、浓茶等: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

(3).戒酒、戒烟。

(4).避免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激素类药物等。

(5).妥善安排日常生活,避免劳累、精神紧张,保持乐观情绪。

(6).坚持尊医嘱服药治疗溃疡病或肝病。

(7).定期复查,如发现呕血、黑便时立即到医院就诊。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例3

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多是由于急性应激性溃疡所致,其发病机制是由于颅内压增高直接刺激迷走神经核引起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导致胃黏膜的自身消化而形成急性应激性溃疡。当脑出血患者发病1周后,死亡多是由肺部感染,主要是上消化道出血所致,多数情况下脑出血控制后上消化道出血会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临床上通过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出血先兆和正确估计出血量等措施,给予口腔护理、饮食指导、心理疏导、预防呼吸道、泌尿系感染等对上消化道出血控制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显减少了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死亡。现就5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情观察

1.1 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可直接了解颅内压和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对于中、重度脑出血患者,当意识障碍加深、体温持续升高、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眼球浮动或震颤、烦躁不安时,说明病情加重,提示有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1.2 及时观察患者的呕吐物、胃液的颜色、大便性质,及时做粪便隐血试验,确定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如患者昏迷加重,血压及脉率改变,出现胃液呈暗红色或咖啡色或粪便潜血试验阳性,甚至呕血、柏油样便,则说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1.3 观察末梢循环及指端体温变化,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可以估计组织血流灌注及血容量。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发现上消化道出血即禁食,减少或停止激素类药物,绝对卧床,头偏向一侧,避免呕血造成窒息。

2.1.2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止血、输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24 h进出量,随时做好大出血抢救。

2.1.3 空气要保持清洁、新鲜,污染的衣被要及时更换,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1.4 昏迷患者要取头侧卧位,抬高床头15°~30°,及时吸出呕吐物和清洁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及早进行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2 止血药的应用及护理

2.2.1 雷尼替丁 该药对基础胃酸分泌及由组胺、饮食、胃泌素等所促进的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但久用能使胃液中氢离子、pH降低,造成大量的细菌繁殖,误吸反流的胃液可致严重的肺部感染,因此,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2.2.2 氢氧化铝凝胶 用于消化道出血早期或大量激素同时应用。因该药可附在胃黏膜表面对溃疡起覆盖作用。可减少糖皮质激素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和损伤,起到止血作用。使用时应先抽出胃液再将摇匀的药液注入胃内,50 ml/次,3次/d,天冷需加温后再用,必要时加用三矽酸镁以防便秘。

2.2.3 云南白药 为外用止血药。可直接作用于出血表面,使用方便。留置胃管的护理: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留置胃管,可以观察出血是否停止;抽取胃内容物,减轻胃内压力;抽出胃液降低胃液酸度,有利于止血;通过胃管给药。因此,应保证胃管通畅,妥善固定,防止滑脱。在放置或更换胃管时胃管型号选择要恰当,鼻饲时避免牵动太大,也要防止患者牵扯而引起胃、食管出血。

2.3.3 饮食营养护理

2.3.1 饮食护理是各项综合治疗的重要一环。合理的饮食有利于止血、促进康复。

2.3.2 出血伴剧烈呕吐者应禁食至出血停止后24~48 h,其间以静脉营养为主,以后逐渐给予温凉、清淡、无刺激性、偏碱性流食如牛奶等,再过渡到低盐、优质蛋白、易消化、半流食如稀饭、面条等,饮食宜富营养,少量多餐,忌烟酒。

2.3.3 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少食多餐为原则,禁止食用生拌菜、粗纤维多的蔬菜及刺激性的食物。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控制饮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

2.4 口腔护理

2.4.1 大量出血的患者口腔内积血,每日用1:5000呋喃西林进行口腔护理2次,保持口腔清洁、无味。

2.4.2 注意口腔黏膜变化。

2.5 皮肤护理

2.5.1 每日温水擦浴,每2 h翻身1次,骶尾部、足跟、内踝等骨隆突处按摩,保持床整干燥,防止发生褥疮。

2.5.2 出现柏油样便的患者,做好臀部护理,如大便次数频繁,应做好便血护理,每次便后应擦净,保持会阴及臀部清洁、干燥,以防发生湿疹和褥疮。

2.6 预防呼吸道、泌尿系感染

2.6.1 注意尿路通畅,以防尿路感染及诱发颅内压增高。

2.6.2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感染及呼吸性酸中毒,及时拍背帮助患者咳嗽。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例4

正确估计出血量对治疗及预后有一定意义。对失血量的判断主要依据呕血及黑便的量、色和次数以及脉搏、血压的变化来估计。一般认为:①轻度失血(1500ml)时可出现四肢发凉、冷汗、少尿或无尿、神志恍惚等休克征象,收缩压低于80mmHg,脉搏≥120次/分钟。

护 理

一般护理:发现上消化道出血即禁食,减少或停止激素类药物,绝对卧床,头偏向一侧,避免呕血造成窒息。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止血、输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24小时进出量,随时做好大出血抢救。空气要保持清洁、新鲜,污染的衣被要及时更换,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昏迷患者要取头侧卧位,抬高床头15°~30°,及时吸出呕吐物和清洁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及早进行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止血药的应用及护理:①雷尼替丁:该药对基础胃酸分泌及由组胺、饮食、胃泌素等所促进的胃分泌有抑制作用,但久用能使胃液中氢离子、pH降低,造成大量的细菌繁殖,误吸反流的胃液可致严重的肺部感染,因此,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②氢氧化铝凝胶:用于消化道出血早期或大量激素同时应用。因该药可附在胃黏膜表面对溃疡起覆盖作用。可减少糖皮质激素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和损伤,起到止血作用。使用时应先抽出胃液再将摇匀的药液注入胃内,每次50ml,每日3次,天冷需加温后再用,必要时加用三矽酸镁以防便秘。③云南白药:为外用止血药。可直接作用于出血表面,使用方便。

转贴于

留置胃管的护理: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留置胃管,可以观察出血是否停止;抽取胃内容物,减轻胃内压力;抽出胃液降低胃液酸度,有利于止血;通过胃管给药。因此,应保证胃管通畅,妥善固定,防止滑脱。在放置或更换胃管时胃管型号选择要恰当,鼻饲时避免牵动太大,也要防止患者牵扯而引起胃、食管出血。

饮食营养护理:饮食护理是各项综合治疗的重要一环。合理的饮食有利于止血、促进康复。出血伴剧烈呕吐者应禁食至出血停止后24~48小时,期间以静脉营养为主,以后逐渐给予温凉、清淡、无刺激性偏碱性流食如牛奶等,再过渡到低盐优质蛋白易消化半流食如稀饭、面条等,饮食宜富营养,少量多餐,忌烟酒。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少食多餐的原则,禁止食用生拌菜、粗纤维多的蔬菜及刺激性的食物。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控制饮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

口腔护理:大量出血的患者口腔内积血,每日用1∶5000呋喃西林行口腔护理2次,保持口腔护理两次,保持口腔清洁、无味。注意口腔黏膜变化。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例5

1 观察

(1)早期常出现呃逆;(2)血压的变化,开始脉压差缩小尔后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可伴全身冷汗;(3)进行性睑结膜由红润变苍白;(4)除低钠血症外,无明显颅内压变化的昏迷进行性加深;(5)少量应激性溃疡出血可无呕血及柏油样便但均能自胃管内抽出咖啡样液体检测潜血为阳性结果;(6)突然呕血,胃管内抽出大量咖啡样液体并有柏油样便或挤压腹部部溢出暗红色稀便,均提示大量消化道出血。如临床上无血压下降及血红蛋白变化,若患者出现:(1)除外低钾血症后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腹胀;(2)肠鸣音活跃及躁动;(3)大便潜血阳性;(4)血尿素氮单项升高;此时,均应警惕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

2 护理

2.1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

原发病得到控制后消化道出血会较快停止。(1)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2)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插口咽通气道或行气管切开术;(3)头枕冰袋,降低头部耗氧量,保护脑细胞;(4)遵医嘱给予脱水、止血剂并观察疗效。

2.2 呕血者护理

应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出的血呛入气管引起窒息。同时嘱患者勿剧烈咳嗽,血性痰应轻轻咯出并及时漱口。意识障碍者给予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有黑便排出者,应及时拭净。便血次数多时肛周涂红霉素软膏。

2.3 保持大便通畅

必要时服用食用油,果导、开塞露或盐水灌肠,防止因用力诱发再次脑出血而影响消化道出血的控制。

2.4 大量出血的护理

遵医嘱给予胃注云南白药、洛赛克等止血药或反复胃注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H)注射善宁0.1mg等止血药。

2.5 饮食方面的护理

除大量出血时,在多数情况下主张进食。进食可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保持营养,而且进食可促进肠蠕动,胃内积血与饮食易往下运动,减少恶心、呕吐。以半流质、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饮食为宜。意识障碍者通过留置胃管观察出血量及保持营养。

2.6 留置胃管的护理

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留置胃管,可以观察出血是否停止;抽取胃内容物,减轻胃内压力;抽出胃液降低胃液酸度,有利于止血;通过胃管给药。因此,应保证胃管通畅,妥善固定,防止滑脱。在放置或更换胃管时胃管型号选择要恰当,鼻饲时避免牵动太大,也要防止患者牵扯而引起胃、食管出血。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例6

消化道出血是脑血常见的并发症,是由颅脑疾患引起急性应激性溃疡所致,具有残废率、死亡率高的特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住院206例CT证实的脑出血患者中,并发消化道出血者32例,占15.5%,现将其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4例,女8例。年龄40―85岁,平均62.5岁50―69岁26例,占81%.有高血压病史22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1例。既往无胃、十二指肠溃疡史

1.1 消化道出血症状: 呕吐咖啡样物者20例,便血者3例,胃管内抽出咖啡物者7例,余2例为合并出现。

1.2 出血时间: 病后1天以内者6例,占18.8%;1周以内者25例,占78.2%;3周以内者1例,占3%.

1.3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者23例,占71.8%;双侧椎体束征者17例,占53.1%;瞳孔散大或缩小者5例,占15.6%.去脑强直者4例,占12.5%;呼吸不规则者9例,占28.1%.合并症多见,包括肺炎,心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血糖升高等占82.6%

2 观察要点

2.1 注意消化道出血先兆:呃逆是消化道出血的一种信号,频繁呃逆预示消化道出血将要发生。出现意识障碍加重,体温持续升高,心率快,血压降低,周围血象升高及眼球浮动或震颤,肠()动增加时,说明病变波及到下丘脑或脑干,提示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2.2呕吐物的观察:脑出血患者由于颅内压升高多伴有呕吐,应注意观察呕吐物性质,如出现咖啡样呕吐物,应警惕由于应激性溃疡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若发生此现象时,除对症应用止血剂外,重要的是应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同时应用正肾冰盐水50―100ml(8mg正肾溶于100ml盐水),经胃管注入胃内(首先抽净胃内容物),每4小时1次,其止血效果比较满意。

2.3 对排便的观察: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颜色性质、气味和量。若患者有消化道出血,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内硫化物结合未硫化亚铁,挡出血量在50ml以上时,大便呈柏油样,要及早处理。

2.4 意识的改变: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指征,观察患者是否神志清醒、()睡、朦胧、昏睡及昏迷,以估计患者的病情及愈后,以便及早抢救,防止意外。

3护理要点

3.1 降低颅内压:抬高床头10―15°C,头部置冰袋,双足置温水袋。脑出血患者常有颅内压增高,此时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脑血管阴力增加,脑血流减少,常引起脑组织的代谢障碍及脑水肿,且有形成脑疝的可能。采取头高脚底的,有助于降低颅内压,使头部静脉回流得到改善。

3.2 早期放置胃管以减少出血:与消化道出血的早期放置胃管,通过胃管观察胃液颜色及出血量并监测胃液PH值。将胃液PH值增高到3.5以上,有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作用。同时可通过胃管注入冰盐水及血管收缩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8mg放入5―10%葡萄糖液100ml中,可使胃粘膜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出血。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例7

脑出血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出血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1]。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本文分析了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所有患者家属均在知晓情况下参与本次实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过实验室检查以及内镜检查等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中有22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85±3.85)岁,消化道:2例黑便且呕血患者、10例单纯呕血患者、20例单纯黑便患者;临床表现:5例意识突然丧失、8例脸色苍白、12例血压升高、7例大小便失禁。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中有21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89±2.68)岁,消化道:3例黑便且呕血患者、12例单纯呕血患者、17例单纯黑便患者;临床表现:6例意识突然丧失、7例脸色苍白、13例血压升高、6例大小便失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2.1.1基础护理 护理工作人员应该保持病房内清新的空气,让患者能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则需要提供定期清洁床单被褥以及翻身等护理措施,防止褥疮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黑便患者而言,需要及时清洗局部,保持干燥;每天需要清洁患者鼻孔,将胃管与鼻塞吸氧放为同一侧,防止分泌物堵塞患者通气状况出现;高热患者需要提供头置冰袋以及温水擦浴护理,防止患者冻伤,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

1.2.1.2饮食护理 大出血患者应该禁食,遵照相关医嘱补血补液;出血量较少患者经过相关处理后可暂不禁食,鼻饲营养丰富或者饮食半流质食物,少量注入患者胃内,保证营养供给;出血停止后,逐渐增加鼻饲量。

1.2.1.3胃管护理 出现昏迷症状的患者应该在早期阶段留置胃管,便于监测出血部位,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鼻饲供给营养和热量,通过灌入药物的方式治疗消化道出血。此时应该选用硅胶胃管,置管过程中需要保持轻柔的动作,先用胶布绕胃管1 w,再贴于患者鼻翼两侧;与此同时测量患者的胃液PH值,PH值过酸则提供硫糖铝保护患者胃粘膜,防止出血

1.2.2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2.2.1密切观察患者,做好基础护理,与此同时还要让患者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与贴心,通过与患者家属的积极沟通加强护患关系。

1.2.2.2护理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护理工作满意率调查表,由责任护士长对此表进行实地调查,指导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更为优质化地服务。

1.2.2.3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将其纳入到年底考核中,激发全体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

1.2.2.4制定优质护理方案,通过游戏以及讲座等形式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在健康基础知识以及礼仪等方面得到更大的提高。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总满意率、止血成功率以及平均止血时间。

1.4统计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止血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9.38%(3/32)、(22.18±3.41)d、(32.15±5.88)h,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28.13%(9/32)、(32.88±5.02)d、(44.02±5.14)h,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止血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以及总满意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以及总满意率分别为96.88%(31/32)、93.75%(30/32),对照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以及总满意率分别为81.25%(26/32)、78.13%(25/32),实验组止血成功率以及总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对其开展合理的护理措施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关键因子,护理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心理状态等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措施非常关键[2]。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止血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优质护理效果高于常规护理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广泛推广[3]。

参考文献: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例8

脑出血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为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临床上护理难度大,要求高,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极为重要,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临床往往轻易忽视并发症的观察合护理。常导致病情加重或死于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因此对其早期预防及时发现积极治疗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将我科2012年~2013年收治的18例高血压脑出血后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36~71岁,平均61岁,其中10例为丘脑出血;6例脑室出血;2例小脑出血。

2护理

2.1病情观察

2.1.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min测量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神志瞳孔并具体及时准确记录。消化道出血多在发病1w后出现,当患者烦躁不安、体温持续升高、心率加快、血压偏低、上腹彭隆、频繁呃逆、肠鸣音活跃时,应警惕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早期消化道出血,特别在昏迷的患者中易被忽视,出现柏油样大便或自胃管内抽出咖啡色液体时,出血量已相当大,故早期预防,及时发现至关重要。对昏迷的患者及时上胃管,既可观察有无出血又可注入胃粘膜保护剂,以降低胃酸含量,提高胃液ph值。上胃管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食道及胃粘膜。对已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动态观察血压、脉搏、意识、尿量、胃内容物及大便性状、血常规检查情况,根据上述情况估计出血量,判断出血严重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1.2迅速建立2条~3条静脉通道,常规使用静脉留置针,保证脱水剂的使用及时有效循环血容量的维持,20%甘露醇125ml要求15~20min滴完,其降低颅内压的机制,除渗透性脱水外还有一过性扩充血容量,降低血液粘滞度,增加脑血容量,改善脑组织的灌注,但是值得注重的是要维持正常血容量,防止高渗压对肾小管的损伤。使用时要配合做好肾功能、血清钾、钠、氯、钙的检查。记录24h出入量,注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2保持呼吸道通畅。

2.2.1及时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根据患者咳嗽有痰,呼吸道不畅,肺部有痰鸣音,头部冰枕,抬高头部,选择合适的吸痰时机,把握吸痰方法。

2.2.2吸痰后应听诊肺部,评价吸痰效果,注重观察痰液性状、颜色,如发现痰量增加了且伴有体温上升趋势,应考虑呼吸道感染的可能,应及时摄床边胸片,作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应用敏感抗生素。

2.2.3确保有效供氧,一般供氧浓度在30%~97%。

2.2.4每2h~4h翻身叩背,0、9%生理盐水1ml加庆大霉素8万u氧喷稀释痰液,有效地防止窒息及肺部感染。

2.2.5注重观察患者有无呃逆、呕吐及呕吐物的形状及量,有无便血、尿量减少等症状、体征,及时准确留取标本送检,监测大便隐血试验结果。

2.2.6插谓管鼻饲的患者,注重定时抽回胃液,观察胃液颜色是否为咖啡色或血性。

2.3用药护理

2.3.1一般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非凝血机制改变,所以难以用药物制止,但如果并发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碍时止血药和凝血药的应用可发挥一定作用,所以临床上脑出血患者仍然可以选用药物治疗。

2.3.2胃管注入冰去甲肾上腺素、冰牛奶、云南白药和其他止血药物。

2.3.3及时评估用药的反应,抽取胃液颜色是否正常,观察大便是否正常及其色泽变化。

2.4饮食护理及一般护理

2.4.1严重消化道出血可造成重度贫血和循环衰竭,因此应禁食24~72h,定时抽取胃液观察色泽是否正常,待出血停止后给予流质饮食。

2.4.2在每次灌注营养液前应抽取胃液,灌注后应注重有无腹胀、呕吐及大便颜色改变,同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变化,如抽出胃液为血性或咖啡色或出现腹胀,柏油样便或血便应考虑有消化道出血,必须立即报告医生,予持续胃肠减压,胃管注入冰去甲肾上腺素,应用止血药物,密切监从测血压、脉搏及面色改变,做好配血、输血的预备工作,避免发生失血性休克。

2.4.3加强泌尿系统的护理,保持和监测肾功能,应特别注重尿量的观察,尿量是反映肾脏血流灌注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休克时最为敏感的监测指标,必须做好具体、准确记录,特别注重单位时间内的尿量变化,定时测量尿比重,监测血生化,注重肌酐尿素氮的变化,如连续尿量20ml/h且出现血肌酐明显升高,有肾功能衰竭发生的可能,应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少尿期应严格控制补液量及其蛋白质摄入,及时处理高血钾及氮质血症,减少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注重维持血压,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使用升压药物维持正常血压以保持肾功能。

2.4.4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以减轻脑水肿,谵妄躁动的患者,定时使用亚冬眠合剂,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加床挡适当约束,防止意外发生。

2.4.5环境安全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

3出院指导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例9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12-121-02

上消化道出血在肝硬化并发症中最为常见[1],及时、正确的诊疗和加强科学的护理对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5月~2008年4月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25~70岁,平均50岁。60例中经胃镜检查确诊有食道胃底静脉重度曲张29例,食道胃底静脉中度曲张31例。出血情况:呕血、便血患者34例,单纯便血患者12例,单纯呕血患者14例。

1.2治疗方法

均在出血后24h内采用内镜下止血,对于出血量大,特别是伴有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先给予三腔二囊管压迫,食道曲张静脉套扎,胃底曲张静脉注射组织粘合剂,降低门脉压,输血,补液及其他对症治疗。

2 结果

本组60例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稳定出院。22例在1周内治愈,38例在2周内治愈。

3护理

3.1基础护理

3.1.1与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出血时需绝对卧床休息,防止晕倒。采取平卧位或下肢抬高30°。改善颅内循环,以保障脑的供血而不增加腹内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血时将血液吸入气管内[2]。

3.1.2口腔和皮肤护理由于呕血、禁食,口腔内的血腥味可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因此必须做好口腔护理。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霉菌感染时用2%~3%的苏打水清洁口腔。由于患者绝对卧床,每天应定时翻身,检查受压部位,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以免发生压疮。

3.1.3预防感染肝硬化患者长期卧床,加上腹水压迫胸腔导致肺活量下降,且白蛋白丢失严重,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导致呼吸道感染。护理人员应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病室定期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限制陪护人数。

3.1.4建立静脉通路,维持有效循环迅速有效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是抢救肝硬化合并上化道出血的关键,而补液是首要措施。护理人员应沉着冷静、忙而不乱,及时抽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并快速保障静脉通路的通畅。

3.2 抢救护理

3.2.1输新鲜血以补充血容量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可导致肝细胞缺血、缺氧,易诱发肝昏迷,因此,当血红蛋白

3.2.2合理应用止血药①去甲肾上腺素:小量出血用2mg加生理盐水20mL,3次/d;大量出血或反复出血者,4~8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冷藏(4℃~6℃)后口服或胃内注入,每4~6小时重复使用(胃内注入前先抽尽胃液,注后夹管30min,然后吸出)。②垂体后叶素:根据出血量选择药物量:以0.1mg加入10%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然后0.3mg加入10%葡萄糖500mL维持静脉滴注。在用药过程中需严格掌握用药时间、剂量和输注速度。

3.2.3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3]对止血药治疗而出血仍不止者可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放置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位置是否放准确,以防达不到止血效果或防气囊上移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在出血停止24h后可放出气囊空气,继续置管观察。如24h内未再出血.即可拔管。拔管前先给患者口服20mL石蜡油,以粘膜与管壁,防粘连再度大出血。

3.2.4清洁胃肠道、预防肝性脑病清除胃肠道内积食、积血或其他含氨物可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我们采用了灌肠和导泻法,即用生理盐水800~1000mL行高位不保留灌肠或口服25%硫酸镁30~60mL导泻,忌用肥皂液灌肠。

3.3呕血、黑便的护理

呕血、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最典型的常见表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前无明显不适症状,尤其是在出血高发时间[4]患者处于熟睡阶段,反应力差,不易觉察而延误抢救时机。因此,在病情观察中不但要注意观察已知的出血表现,如:呕血、黑便,还要注意分析个体出血的不同表现。应加强巡视和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早发现出血的早期症状,如出现咽部发痒、胃部不适、恶心、欲呕等应想到呕血的可能。当出现腹部不适、腹胀、肠鸣音亢进等应想到便血的可能。当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全身皮肤湿冷、脉搏细速、烦躁不安、甚至血压下降等应高度怀疑有活动出血的可能。

3.4饮食护理

出血期间应禁食。禁食为了减少胃酸分泌,减慢胃蠕动,避免食物刺激而加重出血,出血停止24h后可进少量凉流质,如:米汤、牛奶、糊状面、豆浆等碱性食物,少量多餐。患者无饱胀感再逐渐增加量,病情稳定后逐渐过渡到流质、软食,避免坚硬粗糙刺激食物,如:浓茶、咖啡等。同时限制钠盐和蛋白质的摄入,以防加重腹水或诱发肝性脑病,禁烟酒。

3.5预见性护理

加强预见性护理在抢救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起到降低死亡率、缩短出血时间的重要作用。部分消化道出血患者前3d的脉搏增快,此现象出现早于其他症状,如胃部不适、头晕、心悸等。在寒冷环境中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强,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剧减,散热量也大大减少,破裂出血的危险性大大增加[5]。护士加强病情观察并准确作出判断,将有利于赢得抢救时间,加强出血抢救技术的训练,保证抢救药品和器材的完整,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6]。

3.6心理护理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往往易产生担忧、恐惧等心理,因此,有出血倾向或有出血史的患者应告知他们出血后的代偿性生理反应和造血的生理过程,以及遇到再出血时的自我保护措施。这种预期可以解除患者的不稳定情绪,帮助他们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4讨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晚期最危险的并发症。因此,护士应了解此类患者大出血的诱因及对各大器官的影响,增强护理工作的预见性,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发生并发症;症状出现后应与医生密切配合,掌握患者各个时段的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地制定护理措施,赢得抢救时间,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及时给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确保治疗方案的顺利进行,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王燕平,徐姬娟.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3):408-409.

[2] ,王慧一,李海云.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观察与护理[J]. 实用医药杂志,2006,23(2):197-198.

[3] 陶冬梅,钱彩华,李伟平. 减轻三腔二囊管牵引拉力的止血效果和护理[J]. 护理杂志,2006,23(1):99-100.

[4] 李婧.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气温的关系及护理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9):688-689.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例10

肝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肝功能不正常将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其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并有再生小结节形成,正常肝小叶被破坏,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成为肝硬化。特别是肝功能失代偿期,门脉增粗,压力增大。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其发病突然,失血量大,病情凶险,常引起失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如果抢救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将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加强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生存率是至关重要的。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4~2007年共收治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其中,男60例,女16例;年龄33~73岁。其中,10例由于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其余66例经积极抢救治疗,精心护理,都达到预期治疗目标。

2 护理体会

2.1 意识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脉搏、呼吸、血压、末梢循环、眼结膜、四肢皮肤的温度、尿量、呕血及便血的色、质量,以判断出血情况。在大出血时,每15~30 min测脉搏、血压1次,床旁给予心电监护,详细记录24 h液体出入量。同时监测血常规,肝、肾及大便潜血结果,初步估计出血量。出血约20 ml时,便潜血试验可为阳性;出血量达50~70 ml时,可表现为黑便。出血量为1 000 ml时,大便为鲜红色。潜血可持续1周为阳性,黑便可持续1~3 d。注意患者肠鸣音是否活跃。如患者出现头昏、心悸、出冷汗等休克表现,及时报告医师对症处理,同时安慰患者,使之卧床,尽量保持镇静。呕血者抬高床头10°~15°,保持患者头成侧位,防止血液吸入呼吸道。

2.2补充血容量,预防失血性休克发生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输液通道,用于输血和输液。根据生命体征适当加快补液速度,在心率、血压基本平稳后可减慢速度,以免输液量大引起肺水肿或再次出血,补液过程中注意晶体和胶体搭配,同时严格记录出入量。

2.3 合理安排局部止血药物的灌输时间

除全身应用止血药物外,局部止血药的应用极为重要。根据局部止血药的药理作用,选择药物灌输时间。目前常用的口服止血药有生理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西咪替丁等交替服用。如果是从胃管灌输注射,在使用这些药物前应先抽出胃液再灌注冰盐水加甲肾上腺素,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及减缓血液流动,然后再注入凝血酶、西咪替丁等,以使局部形成血细胞凝集成块凝结在血管裂口处,达到止血的目的,注入药物后关闭三腔管30 min。最后帮助患者适当的变换体位,保证药物充分与胃壁接触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2.4 三腔二囊管的护理

确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立即插入三腔二囊管,利用充气的气囊压迫止血。插管前分别向食管囊和胃囊注气,检查是否漏气,如无漏气应抽尽气囊内气体,涂以液体石蜡,患者取卧位,经鼻腔小心插入。先充胃囊,观察出血是否停止,再充食管囊,并随时观察三腔二囊管的牵引重量和鼻腔的角度。同时,要仔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以此判断止血的效果。拔管前口服30 ml液体石蜡,拔管速度要快,动作要轻,量管时间一般为72 h,若出血不止,可适当延长。

2.5 饮食护理

患者出血期间应严格禁食水,出血停止3~4 d后,可给予少量温凉流质饮食,宜选用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且宜消化的食物,严格限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诱发肝性脑病;进食后未再出血逐渐过渡,忌饱餐、热饮、坚硬及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食管胃底血管而再次出血。

3 心理护理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病突然,来势凶猛,出血量大,这给患者造成很大心理压力。因此患者表现异常紧张、恐惧、害怕,有时会出现绝望、焦虑、烦躁,甚至濒死的感觉。遇到这种情况,医护人员要积极治疗抢救。护士要有高度责任心,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反应迅速,动作灵敏,切忌慌张,神态稳重,镇定;用娴熟的操作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出血得到控制,病情平稳后,护士要经常深入病房与患者多沟通,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细致耐心地进行健康教育,嘱患者卧床休息和不宜过早下地活动,不宜过早进食,克服饥饿感,保持大便通畅。用亲情、温情感化患者,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得到治疗和护理。

4 预防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肝硬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容易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贫血、低氧加重了肝细胞的损害,肝功能衰竭可诱发肝性脑病的发生;同时肠道内积血不能及时排出导致血氨升高,极易出现肝性脑病,所以处理消化道大出血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应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及早吸氧,做好生活护理,严密观察意识变化,如患者出现性格行为异常,定时定向力改变,计算力下降,双手震颤等肝性脑病的前期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早给予药物治疗。

5 健康指导

帮助患者和家属掌握相关疾病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正确对待疾病;指导患者做到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规律,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粗糙、过硬或过冷、过热的食物;禁烟、酒、浓茶和咖啡等对胃有刺激性的食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长期随诊,并且交给患者和家属如何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

综上所述,通过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但只要掌握好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身心护理,就能促进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郑桂侠.1例吸毒合并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7):1314-1315.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例11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2例,男89例,女13例;年龄36~76岁,平均56岁。临床表现单纯呕血47例,便血13例,呕血、便血兼有42例。34例合并失血性休克,经及时抢救和治疗,大部分患者转危为安,11例因周围循环衰竭死亡。

2 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

2.1 出血时的病情观察 (1)出血量的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时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呕血和黑便。患者因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出血难以控制,大出血极易导致出血性休克。我们通过密切观察血压、脉搏、黑便和呕血的量来判断出血量,患者轻微的体位变化即出现心慌、头晕、冷汗、血压下降提示出血量大。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以下情况提示可能再出血:反复呕血次数增多,经输液和输血处理后血压无明显改善或好转后又恶化,血常规中红细胞、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进行性下降。(2)生命体征及出血量的观察:密切观察神志、呼吸、血压、脉搏、面色、黑便或呕血的量与次数,在抢救过程中注意患者有无头晕、心悸、冷汗甚至昏厥,可以判断出血量及再出血情况。

2.2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 (1) 协助患者半卧位,清洁鼻腔,嘱患者口服石蜡油20ml,将管经鼻腔慢慢插入,至咽部嘱患者做吞咽动作以通过三腔管。深度约60~65cm时,用30ml注射器抽吸胃减压管,吸出胃内容物,表示管端确已入胃。(2)用50ml注射器分别向胃囊管注入气体150~200ml,缓慢向外牵拉三腔管遇有阻力时表示胃气囊已压向胃 底贲门部,再向食囊管注气80~150ml,用管钳夹住三腔二囊管,再用300~500g重物牵引。(3)气囊压迫期间,须密切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心律的变化,加强护理,经常吸尽患者咽喉部的分泌物,以防吸入性肺炎发生。因食管气囊压力过高或胃气囊向外牵拉过大压迫心脏,可能出现频繁性早搏,此时应放出囊内气体,将管向胃内送入少许后再充气,胃气囊充气不足或牵引过大,会出现双囊向外滑脱,压迫咽喉,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应立即放气。(4)放置三腔二囊管的时间不宜持续超3~5天,否则,可使食管和胃底黏膜因受压迫太久而发生溃烂、坏死。因此,每隔12h放气1次。(5) 出血停止24h后可放去食管囊的气体放松牵引,继续观察24h,确无出血时再将胃气囊放气,嘱患者口服石蜡油20ml,再缓慢的拔出管子。

2.3 积极纠正休克 消化道出血系空腔脏器出血,出血量大,此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血时吸入气管,必要时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应根据患者的脉搏、血压和尿量数据掌握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防止发生心衰、肺水肿或因高血容量导致再次出血。

2.4 心理护理 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配合临床治疗及疾病的康复起着积极作用。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多为突然发病,出血迅猛、出血量大,因此患者表现异常紧张、恐惧,部分患者还有绝望心理。护士应主动守护在患者身边,以表情、行为、语言影响患者,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稳定他们的情绪,用娴熟的操作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2.5 饮食护理 合理调整饮食,患者出血时应严禁饮食,在出血停止24~48h后可给予少量温凉流质饮食,宜食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严格限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诱发肝性脑病,如出现肝性脑病应禁食蛋白质,给予碳水化合物为主食,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食量,进食不能过饱,应避免进食粗糙食物以免损伤食管胃底血管而再次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