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德育工作措施

德育工作措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1 16:35:14

德育工作措施

德育工作措施例1

开展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措施研究对提升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率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本文以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措施研究作为重点的研究内容。

一、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德育素质还有许多不足

应该看到,现阶段大部分中职班主任的德育素质是比较好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班主任教师的德育素质还存在一些不足,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年轻的中职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在思想上也出现了动摇,思想道德素质出现了下滑的现象,对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中职学生已经进入青年时期,对人、对事有自己的主观判断,中职班主任在实施德育工作时,如果在道德素质方面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学生在内心就很难对教师的德育心服口服地接受,尤其是班主任在日常行为中没有给学生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时,学生对于班主任的评价就会大打折扣。当教师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做的事情自己却没有做到,禁止学生做的事情自己却做了,那么教师的公信力就会大大下降,学生对于教师自然不会尊重,这给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不利于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高效实施。

2.德育方法的运用缺乏实效性

在现阶段中职班主任德育的实施中,教师依然采用那种机械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只是进行填鸭式的说教,对于学生的思想实际缺乏应有的了解,德育方法运用缺乏实效性,教育方法单一、刻板,教育形式陈旧,这样的中职德育活动的开展对于中职生是缺乏吸引力的,难以激发起中职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兴趣,中职生对于班主任所实施的德育活动参与度不高,德育实施成效不显著。除此之外,教师在中职德育实施中,经常采用那种一刀切式的教育方式,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同样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方式与教育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不同的学生其生活的背景差异很大,性格也千差万别,采用同一种教育的方法和方式,是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的。因此,德育方法的有效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措施

1.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与时俱进

当今教育形势对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要与时俱进,紧随中职班主任德育发展的新趋势,紧随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新动态,不能固步自封,总是以原有的教育理念引领现阶段的中职德育工作。中职班主任教师要提升自我素质,要不断学习,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现阶段中职院校德育开展的新变化和新思路,通过深入的研究借鉴更多中职院校德育的经验,并要根据别人的已有经验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独有的德育风格,要不断学习那些较为先进的德育理念,改变原有陈旧的德育方式、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在中职院校德育的实施过程中,也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此促进中职院校德育的高效开展。

2.中职班主任要加强师德修养,提升德育素质

应该承认,在现阶段的社会环境中,有一些负面的思想对中职班主任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受此影响,一些中职班主任在中职德育中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这对于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健康开展是非常不利的。针对这样的现状,学校要加强中职班主任的德育,要从正面理解解读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潮,帮助班主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开展这方面工作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间接净化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要让中职班主任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班主任的德育素质提升了,班主任在德育中才能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也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从内心佩服班主任,才能无怨无悔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育。班主任要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以良好的师德修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这是提升德育效率的重要途径。开展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措施研究对促进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相关工作的实施依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因此提出一些有效的实施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德育工作措施例2

二、主要工作及目标:

1、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通过德育研究小组的建设,进一步推动我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分阶段,有计划地将德育研究小组的学习对校内中队辅导员进行培训,更新德育理念,提高理论与业务素养。以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水平为突破口,全面推动我校德育工作上新台阶。

2、加强学校队室、心理咨询室等阵地建设,丰富校园文化载体。有效利用展廊、展板等阵地建设,丰富校园育人资源,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打造校园文化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3、搞好养成教育示范生评比工作,着重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纪律卫生教育为突破口,抓好常规管理,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加强安全纪律教育,实现校内外学校组织教育活动无安全事故发生的目标。

4、把“大手牵小手、共创新风尚”活动落到实处。

5、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少先队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礼貌和队风队伍教育,做好“六、一”儿童节表彰工作。

6、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7、加强法制教育,继续开展自理、自护、普法系列教育活动。

8、办好家长学校,探索家教联合教育途径。

三、具体措施:

1、全体教职工树立正确思想,潜心研究,潜心工作,潜心奉献,爱生爱校,团结务实,以主人翁的态度,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2、不断探索科学的德育工作方法,寻求合理的德育教育途径,争取家庭与社区配合,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3、科学规划德育目标,做到学校教职员工全面投入,学校行政会上研究德育为先,各线计划安排德育为主,学科教育为辅,渗透德育。

4、配合学校加强教职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教师德育素质。

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xx大有关精神,提高教职员工的政治素养。

二是开展学习优模活动,注重师表形象,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提高教师德育修养。

5、形成德育管理制度化,抓好班主任、辅导员为主的德育工作队伍,抓好后进生工作,通过教师学生反馈德育工作存在问题,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

德育工作措施例3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教育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部分,对于初中的德育工作来说就更是尤为重要了,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培养学生品行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就成为了教师们最重要的事情。本文从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必要性,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和渗透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措施几方面来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是由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的,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就是把一件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化,再将简单的事情变得规范化,规范的事情变得程序化,最后把已经规范的事情变得标准。精细化管理一般是用于企业的管理,它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常规模式的管理方法,而是把常规模式变得更深层次,以“规范、缜密、深入、个性”为特征。对于初中德育的精细化管理,就是以最有效的教育模式来获得最大化的教育回报,达到一个师生都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将德育工作的教育理念融入到精细化管理中来。在初中的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做到规范化,同时也要深入探究,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个性。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管理模式,能够抓住精细化管理的精髓的企业发展的都非常好。同样教师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德育教学工作中来,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初中的学生这个群体决定了教师一定要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在工作中。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都不完全成熟,在社会上还处于一个弱势群体的地位,容易受到伤害。德育精细化管理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对自己的同学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比如学生们的性格、行为习惯、爱好等方面。所以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初中德育工作中已经势在必行。

二、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身心都不成熟。在思想上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处于成熟性和幼稚性相互矛盾的状态,在行为上他们追求一些刺激性的行为,在学习上是他们有了自主性。但是当这些初中生在真正面临问题的时候,他们又会变得没有办法。针对学生的问题,传统管理者们就会制定出一系列的、同一标准的规则来管理学生,但是这样管理的缺陷就是忽视了学生们是单独的个体,他们是不同的,把学生们的创造性扼杀了。在目前的德育工作中,学校为了减少风险,就把学生们的德育活动大量的减少,把德育工作的重心放到了班主任的身上。这种德育工作过于单一,没有认清德育工作的目标,只是把学生们培养成听话的学生,同时这种德育工作的效率过于低下,没有起到有效的重要。

三、渗透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措施

德育工作是一个全面性的工作,它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也是家长和学生的,这些工作都是十分需要细节性的,因此把精细化管理放在其中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效率。要做到渗透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首先,学校和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要以学校为基础,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同时负责,任课教师不能觉得自己没有责任,要改正这种观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承担了培养学生德育的责任,为学生未来的美好生活做铺垫,所以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各个方面去关心学生,学校也要积极主动地宣传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责任,要把德育工作融入课堂中,让教师明白教书要教授知识,更要教品德。其次,要实施德育的精细化管理,就要制定规章制度。精细化管理讲究地是细,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教师要明确细则,认真负责地去执行,不要把这些制度束之高阁,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实行全面发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多训练,作好记录以便随时跟进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同时要明确学校是以人为本的,在进行德育管理中,要注重人性化,但也不能过度,要人性化和权威化并行。最后,实施德育的精细化管理,不是学校的事情也不是教师个人的事情,而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的事情。学校要多开展和德育有关的活动,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也要开展家长学校培训,向家长们介绍德育的重要性,积极调动家长们的热情,把学校德育教育和家庭德育教育结合。

四、结语

初中德育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所以德育教育要运用精细化管理,把德育工作的效率提高,让同学们在德育培养的关键期,树立起正确的德育意识,为今后的道路打下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德育工作措施例4

在高中德育工作中,教师往往认为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回事。对德育所蕴含的道德、法律和心理学等都不重视;突出德育工作的规范化、程式化,忽略个人的个性发展;往往关注德育的教育性、思想性,忽略个体需求的差异性和接受层次。

很多学校对德育的发展并未高度重视,未与时俱进,对学生心理特点现状的把握不够精准、深入。对此,学校和教师应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及个性地位,关注新时期高中生心理的新特点,尊重其独立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化、个性化发展。

二、多方式推进德育工作

作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体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应抓住德育与高中某一学科及不同学科间的联系,注重渗透,以多学科协作的方式,扩大德育的深度和广度。

此外,学校和教师应该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课外活动或者校内组织的活动,努力为高中生营造一种轻松而愉悦的德育氛围,加强其德育的发展训练,将德育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感受

另外,学校还可以专门建设一个德育网站或德育板块,将德育论文、观点放到网站上供学生学习,学生也可以把存在的相关德育问题进行留言提问,获取专业老师的解答,从而排解心理难题。

三、加强“家、校、社”合作

高中生的德育问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有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因素,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学校作为德育工作的主导方,在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应同时加强与社会、家庭的合作,以合力形成一股强大的德育力量,让学生在完整的德育圈和浓厚的德育氛围中健康成长。

德育工作措施例5

二、工作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本着“先做人后成才”的宗旨,把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未来合格公民作为基础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文明礼仪和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努力达到“三做、四爱、四遵守”的德育要求。(“三做”即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四爱”即爱校,爱家,爱祖国,爱人民。“四遵守”即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民道德,遵守国家法律。)

三、工作重点

为确保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该年度的德育工作重点概括为“一中心、两教育、三治理”。“一中心”即培养师生公民道德意识为中心。公民道德意识包括环境保护意识、公共设施爱护意识、公共秩序遵守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文明交际意识等。“两教育”即坚持开展“福民小学生形象”教育,坚持开展十个“一百佳”的评比教育。“三治理”即坚持在教学楼、综合楼内开展治理“追、跑、喊、叫、挤”的活动;坚持在校内外开展治理“乱丢、乱吐、乱涂、乱画、乱刻、乱踩、乱攀”的活动;坚持开展治理“不文明语言、不规范行为”的活动。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建立德育网络。通过10个一百佳的评比形成班级特色,突出班级的特色。

四、具体工作与措施

1、 充分调动教育创新中心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团结创新、高效、尽职、尽心、尽情做好学校教育工作,做到职责分明、团结合作、再上台阶。

2、 确立“民族精神代代传”为教育主题,围绕爱国篇、责任篇的内容有序地开展系列活动。

本学期我校进行“民族精神代代传”为主题教育含两部分内容:(1)爱国篇。

① 夸夸我们的老师(第2周,周三)。

② 多姿多彩迎国庆(第5周)。

③ 国情知识竞赛。

④ 国歌、队歌、校歌竞赛。

(2) 责任篇。

开展“做文明生、创规范班”活动。

①“语言美、行为美、形象美”:进行进校门与师生、同学问好,着装、路队训练。

②“爱校园、爱班级”:整治乱丢、乱扔、乱涂、乱画现象。

③“课间纪律,我遵守”:整治课间追逐打闹、高声喧哗现象。

3、坚持德育课题研究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养成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目标细化,内容具体化、序列化,开展“做文明生、创规范班”活动,进行严格的行为训练,如进校门和师生打招呼,放学路队、课间纪律、治理乱丢、乱扔现象等。

德育工作措施例6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57-01

德育工作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德育工作的开展,在考虑现实社会的要求之外,还应该保持计划性、组织性、目的性。当然在选择教育方式方法上也应科学合理,已达到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教育目的。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人们利用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可以获得很多方面的信息。但是,面对小学生年龄较小、思想不成熟的年龄特点,必须做好小学生接收各种信息的引导工作,避免小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小学阶段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是最基本 ,关系着小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小学生迈入人生道路的基础[1]。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一)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懂得欣赏学生,针对现阶段学生独生子女多、自尊心强、懂事、敏感等现状,需要老师和家长投入更多的关注。在开展德育过程中,要有一定的爱心和责任心,建立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无论是管理班级还是具体的教学中,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教师对于工作中自身存在的错误,能勇于承认,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能使学生更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学,从而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2]。

(二)合理利用批评教育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需要考虑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结合实际的场合情况,做出恰当的行为。同样,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也需要考虑现实场景,以及学生本身的状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教学。

在进行班级的管理工作时,小学班主任需要注意批评教育的方式,巧妙的运用语言,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注意把握语气,先抑后扬,不宜使用较多过分的批评语言,把握适度原则。由于批评本身带有一定的否定意义,若使用过多,则容易引起学生情绪波动,产生某种程度的抵触心理。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建立,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批评教育之后班主任应该随时关注学生情绪上的变化。

部分小学生存在反复犯错,虽然能积极认错,但是不能彻底改正错误。针对这类学生需要班主任更强的忍耐力,在实际批评教育工作时,结合所犯问题的严重程度及学生的性格特点,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保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

(三)提高小学班主任对德育教育工作的认知

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首先在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树立上,其次是对学生文明习惯的培养。小学德育教育是系统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小学班主任必须深入理解德育工作,讲授相关的基础知识之后,注重引导学生做人的正确方向。现阶段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无论是对学生自身还是社会,德育教育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德育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等一些知识能力以外的因素,还关系着学生人生方向。

研究表明,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存在差异,思维方式不同。学习较差的学生通过一定努力能够提高成绩。但是对于学生生活习惯、思想认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外界的力量改变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小学作为重要的启蒙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为学生成长打好坚实基础,铺设正确人生道路,培养更多社会栋梁,创建和谐安定的社会。

(四)保持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

德育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除了对学生在学校中进行德育教育,还应该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德育教育。这就需要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在两方面工作的配合下,能促进整个德育教育工作的完善[3]。

具体来说,老师需针对有特点的学生进行家访,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及时反映给家长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现;另外家长也应随时反映给老师学生在家的表现以及自己对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等,相互之间做好配合工作,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庭,都努力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逐渐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必不可少,班主任需要长期保持工作的热情,不断思考总结,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掌握好批评教育的程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努力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德育工作措施例7

近期有关研究揭示:我国中小学生品德得分随年级增加而逐渐下降。尤其是中小学生道德滑坡现象令人担忧。举几个实例材料:

骇人听闻的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死同宿舍同学一案震惊全国,通过追查发现,他在升入大学之前的中学时代接受的德育教育少之又少。

某市中学高二年级一名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了亲生母亲;

温州市永嘉县桥头镇中学两名学生因勒索钱财将一同学乱刀砍死;

当前,一些青少年中缺乏社会公德,不讲文明,没有礼貌,个人素质较低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一些最起码的公共场所的规章、日常行为规范对他们毫无约束力,就连、吸毒、观看淫秽书刊、影像等禁区也敢闯入。理想淡漠,心灵脆弱,出走和轻生,重利轻义,待人冷漠,缺乏真情和爱心,对集体的事漠不关心,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等。面对这种种问题,无一不令人忧虑。毋庸讳言,青少年学生的行为与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期望产生严重偏差,说明我们目前的德育工作确实存在着低效的现状。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一名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我想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与思考:

原因分析

一、学校德育工作不受重视

尽管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令人乐观。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对德育工作不重视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桂林恭城县某初中,由于前几任校长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视不够,在校学生的德育教育缺乏,致使学校的校风极为不正。违纪甚至违法的学生频频出现,而校内德育工作的松散也使社会上的一些无业、流浪青少年有机可乘,经常有人到该校周边甚至校内滋事,学校的教学秩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教学环境令所有人头痛。其实很多情况下,这些滋事的人都是由在校的那些思想品德较差的学生所招引而来的。到本届校长上任前,该校德育工作一片混乱,学校周边居民对该校怨声不断,学校已面临了招生范围内学生不敢到该校报名就读,生源流失的严重问题。因此,本届校长接任开始,就狠下一条心紧抓德育工作。如今,经过短短的两年,由于德育工作的空前加强,该校的校风有了明显的好转,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立竿见影,到外校就读的生源回来了,更加令人惊喜的是开始有该校招生范围外的学生主动要求到该校就读,学校周围的居民和社会舆论对该校也有了较好的口碑,而在校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体会到一种全新的学习氛围,这就是学校德育工作被摆正位置后的威力。由此可见,搞好学校德育工作首先是要足够重视,重视与否,结果截然不同。

二、应试教育使学校德育的核心地位难以体现

(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产生偏差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新世纪培养素质合格的人才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可是,往往人们一谈到素质教育就认为只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艺术素质等一些谋生所必须的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即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教育。即使开展一些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也是重形式,不重实效。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进步,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赋予了时代特征:良好的综合素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突出的实践能力等。但是,学校教育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制度依然行使着应试的功能,学校仍然像军事竞赛一样推出一项项应试的武器。我们常常听说“高分低能”者对各种考试精于老到,但却缺乏最起码的人格修养或不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素质。

(二)学校德育的渠道不畅通

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并没有有效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责任。教师课堂上只是传授知识,忽视德育功能。各科教学中许多本来很好的德育素材被老师忽略,即使有些教师注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却存在生硬结合的现象。因此在应试教育中“知识教育是实的,智育是偏的,德育是虚的,体育是弱的,美育是空的,劳动教育是极少的”。五育中只有智育受到重视,但我们的智育并不是从开启学生智慧入手,而以考什么、教什么,紧紧围绕高考、中考转。德育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

(三)社会评价体系的偏差

在升学考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宗旨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升学率始终是许多学校唯一的教育目的,衡量教学质量及教师工作都以学生分数的高低作为重要依据,德育工作似乎永远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我们的“高考”、“中考”在学校教育中处在了核心的地位,并赋予了“指挥棒”的尊称。学校虽然在理论上承认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实际去做的又是另一套了。在目前条件下学校也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不管是哪个地区,哪个部门都是拿中考、高考的成绩来判定学校工作的。社会人士择校择师也是以高考、中考成绩来衡量的。学校为了发展,为了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拼命地抓智育;教师为了生存,为了在学校和社会站稳脚跟,也只能是苦干加巧干地去提高学生成绩。这样一来,迫于社会压力,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片面追求升学率,是不可能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主,并投入主要精力的。不然,学生的成绩差了怎么向家长交待?教师如何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三、学校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一)学校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

在学校德育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什么,怎样学,甚至为什么学都由老师决定,学生只是等待加工的“原料”。学校德育的主体应是学生。表面上看来是面向全体学生或由学生参与的学校德育,在不少学校却越来越远离学生,越来越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许多中小学举办的德育评比和竞赛,主题虽然涉及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但由于缺少联系现实生活,对学生的自尊、自信及个人利益避而不谈,内容比较片面,往往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有些教师盲目追求各种名次,无论是纪律评比还是清洁卫生检查,都关心备至,事必躬亲,而对学生的言谈举止,思想境界中一些具体的、实际的问题则很少过问。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出现空缺,不知羞耻,不讲信用,不诚实,不讲良心,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的隔离,造成了学校教育资源的“最大浪费”。由于对学生缺乏深入的了解,就不可能确立教育和管理目标的层次结构,甚至目标倒挂,即“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对中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而对大学生却进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这样就使教育和管理失去了依据和方向。这种状态下的学校德育,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学校德育注重灌输,理论教育与行为训练脱节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往往是宣讲道理多,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少。单纯地把道德当作知识来讲,当作知识来学,甚至用“应试”的那套办法,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原理。这样空洞的说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思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又确实是如此这般进行道德教育的。灌输道德准则多,实实在在的、一点一滴的品德培养少,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当人们把道德准则作为一种知识对待时,它就不能深入人心,不能成为行为的实际准则。说的是一套,行的是另一套。结果是学生知行脱节,一个品德差的学生很可能政治课上拿高分;一个众人眼中的好孩子,教师心目中品学兼优者,也可能出现在学校里很听话,在家里却很霸道,在社会上很冷漠的双重性格,甚至出乎意料成为违法犯罪分子。

四、学校德育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给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德育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日趋加剧,学校德育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一)“西化”思潮对青少年的影响

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西方反华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他们打着维护“民主”、“人权”的幌子,屡屡恶意攻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其目的就是动摇青少年的共产主义信仰。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一些学生中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学生把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法律、纪律和必要的规章制度与民主、人权概念对立起来,把正常的教育管理活动视为不民主、不尊重人权,对老师的正面教育产生逆反的心理。

(二)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导致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从总体上看,社会基本的道德水平在下降,行为失范的现象普遍发生,社会风气严重恶化。人们视行贿受贿为常规,讲道德的人吃亏,不讲道德的人反而占便宜。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丑恶现象,这些东西尽管是社会意识的支流,但是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是常规教育,但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当他们走进社会时,学校德育的弱点就表现出来了:你在学校谈做人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可学生进入社会后面对的却是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你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的教育,他走进社会后看到的是某些党的败类——腐败分子的丑恶嘴脸;你在学校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而学生踏进社会的大门却看到是不劳而获者大有人在;而对这样的社会环境,学校德育工作难度增大,有些甚至显得苍白无力。

在社会上流行这样一个德育效果公式:5+2=0,也就是:学校正面教育5天,好象在他的理想上已经满满写上了一“黑板”,等到双休日放假2天后走进社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影响:、污秽语言,有色情内容的电子游戏机,网吧,色情、凶杀的电视与录像等。好象一下子将“黑板”上的内容擦完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老师们艰苦的教育成果,往往毁于社会、家庭错误影响的旦夕之间。

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德育工作的现状,以及结合前面所举的桂林恭城某初中对德育工作两种不同的态度所产生的不同结果,要想提高德育的实效,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确立新的中小学德育教育观念

(一)转变德育观念,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要改变当前德育工作效率低下的现状,我们必须要转变德育观念,与时俱进。具体来说,就要做到六个转变:

1、从道德行为主要归因于道德认识转变为主要归因于道德需要。

2、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参与式道德实践。

3、从知、情、意、行等基本结构深化为在品德结构中道德信念起中介和主导作用。

4、从重规定、片面强调服从转变为尊重道德选择、注重道德内化。

5、从重道德教育轻道德修养转变为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6、从德育的泛政治化倾向转变为以品德结构为基础,面向现代化。

(二)明确“三观”教育和“三德”教育的重大意义

1、“三观”教育是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它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加强“三观”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当前和今后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科学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作贡献;帮助学生树立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恋爱观等。教育学生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大公无私的品德和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让学生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会全面、深入、发展地分析和研究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使学生懂得一个人的价值不仅在于他的存在是否从社会、从他人那里得到承认,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为社会、为他人尽了什么责任,做了什么贡献;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处理好处人利益与大众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2、“三德”教育即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人类生活可以分为公共生活、私人生活和职业生活三个基本领域,调节这三个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分别是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加强“三德”教育,可为学生将来立身处世、成家立业打下良好基础。

公德教育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教育学生讲究文明礼貌和公共卫生,做到仪表整洁、说话和气,使用文明语言,遵守公共场合通行的礼仪,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纪律,维护公共秩序,不妨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使学生自发的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爱护公物。对学生的私德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养成其在私人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道德行为习惯,如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关心、诚实、忠诚、敬老爱幼等。尤其要重视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要教育少男少女们学会自尊自爱,学会处理与异性的关系,分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自觉抵制“性解放”、“性自由”思想的影响,防止越轨性行为的发生。中、小学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其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勤恳工作、热忱服务、文明生活、诚实劳动、廉洁奉公、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团结合作、艰苦奋斗等。

二、构建新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内容体系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构建新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内容体系 ,是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成功的基础。根据目前中小学的现况,我认为中小学德育教育内容体系中最主要的三个内容是:

(一)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以及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的热爱。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使他们立志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学习、工作,应是学校德育的神圣使命。我们可以从各方面来说明祖国的伟大和繁荣昌盛:如我们的祖国有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不论从古到今,在世界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的民族是团结的民族、坚强的民族、勤劳的民族;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繁荣昌盛,是无数的爱国主义者用他们的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二)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是人民相互关系以及个人对待集体、对待国家的基本行为准则。对中、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增强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关心热爱集体,成为集体积极的一员,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用集体主义精神来调节言行,教师可以从陪养学生热爱班集体开始,逐步把学生引上宏观的集体主义教育。如:在学校举行校运会时,热情的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并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取为班集体拿积分添奖牌...其间他们要经历失败后的失望、成功后的欢呼雀跃以及互相帮助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体会到集体主义的重要性,使他们逐步形成集体观点和群众观点,养成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情感以及善于在集体中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和习惯。

(三)社会主义教育。在当前国际政治形势日趋复杂、社会主义国家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学校德育要特别注重社会主义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真心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其教育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点教育、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现实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等。

三、探索新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机制

为了能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我们应该大胆地改革和探索德育工作机制。例如上面所举的桂林恭城某初中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借鉴。该校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实行了德育工作的校长领导负责制。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团委书记、学生会长、政治教研组组长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把德育教育视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并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德育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会议有记录。领导小组每学期研究两次以上德育工作,听两次以上德育工作汇报。其次,构建了多层次的德育工作体系。在德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学校建立了五条德育结构线,即“教导处---学科组---学生”的德育渗透线;“教导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的德育管理线;“党组织、团委---团支部---学生骨干”的德育骨干线;“总务处---教职工---学生”的德育服务线;“政教处---班主任---学生”的德育主线。这样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德育工作氛围。也使大家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领导,而且是学校全员的工作。在校内处处是课堂、事事是教材、人人是教师齐抓共管的局面,全方位、多形式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当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些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的做法也很有特点,如:

(一)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

加强主动性,德育工作就有预见性。国内某学校的做法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把认识和行动统一起来,加强对德育工作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和指导,在人、财、物等方面创造必要的条件,切实解决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学校还加强了师德建设,增强德育工作主动性的基础。教师既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积极传授者,更是高尚品德的身体力行者。该校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的制度、政策,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提高教师的德育水平。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

适合于学生的活动对学生德育生命生长具有核心作用,教师要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某校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开展游戏活动。利用游戏把抽象枯燥的道德认识,寓于趣味的活动中,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学生在活动中与同伴交往,为他们的道德能力提供了“现场经验”的机会,通过参与活劝,学生补充深化和整合自己已有的道德经验,有助于学生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道德问题。第二,开展主体班队活动。如“父母下岗了,我怎么做?”“生活”畅想等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参与活动,体会父母的辛苦,生活的美好,社会中团结协作,竞争的精神等等。第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节假日清扫街道、打扫公共卫生等等。让学生在劳动中接触和了解社会,培养交往能力,使学生学会了劳动技能,克服了娇气,同时也增强了社会服务意识。

(三)拓展德育教育的空间渠道

完好的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过程。为了让学生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长,某校拓宽了德育空间,把德育延伸到课堂外,延伸到家庭、社会,形成德育合力,构成网络系统。首先,他们将德育与其它学科相结合。通过各门学科的教育教学,达到“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其次,将德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校园里的橱窗、壁画、到教室走廊的布置,都是德育的良好氛围——用名言警句激励学生;用科学家画像鼓舞学生;用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再次,将德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建立家校联系书,定期召开家长会,设立家长接待日,随时与家长沟通处理各种事物。

德育工作措施例8

引言

德育档案管理工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是首要的教育任务,它也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学校教育中只有对德育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才能更好的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工作是需要学生与学校双方来配合完成的,所以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都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

1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意义

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其综合素质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对学生的人格与个性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工作应该是贯穿学生的所有学习阶段的,它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能忽视的重要部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德育工作是一个长久性的工作,本身就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阶段,它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结构,会使其发生很大的变化,怎么正确的培养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使其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对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目前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教育结构的改革,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道德品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就是如此学生德育档案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现代企业招聘中对于学生的德育品质的考核被放在了首位,知识与技能的不足可以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在培训是可以很快得到提高的,但是德育品质不好那么其他的都不重要了,这样德育品质差的人是不被企业所接受的。

2.1不够重视

我国的教育活动中长久以来对于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关注度一直都是放在首位的,也就是专注的对学生文化素质与文化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德育档案的建立则是属于长期的空白状态,即使有也只是对文化档案的一个补充,并不是完整独立的档案体系,发挥的作用很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德育档案工作与过去有了较明显的区别,但是也没有得到全面的普及,只是在一些重点学校会有所涉及,且学校中的教师与学生对于此并不怎么关注,这也是德育档案管理工作关注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我国有专门的《档案法》,但是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而德育档案管理就是属于其中的薄弱环节,它的相关管理制度还并不是很完全与成熟,在部分地区虽然已经有了明确的德育档案管理的制度与规定,但是还是存在个别地区的德育档案管理处于空白状态,制度的不完善就不能很好的指导德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现阶段在高校中对于学生的德育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两种,即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

3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措施

3.1制定德育考核细则

在进行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工作之前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的德育教育特点再结合整体的德育教育方针来制定适合本院校发展的德育考核细则。德育考核细则中要明确的规定德育考核的具体内容,主要的内容有:思想政治方面、文艺体育方面、科技活动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纪律遵守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等,把每一个方面在进行相关的细化,列出详细的考核标准,以此来作为学生德育档案记录的主要方面与内容。

3.2健全德育档案管理机制

为了让德育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合理,就需要健全德育档案管理机制,这是德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只有明确了责任才能在德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好自身的工作职能,使得德育档案管理工作长久有效。德育档案管理工作是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加大德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可以克服部分学生和教师对于德育工作的排斥与抵触心理,并且规范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肃性,严禁私自修改档案内容。

3.3建立班级德育考核管理组

可以建立班级德育考核管理组,在班级里为每一个同学建立德育考核档案,并且在班级里组建考核小组,有专门的同学负责填写,而学生会下属的各个部门都要对每个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活动、纪律遵守情况等为每个班级进行分类管理,将整理的结果与每个班级的专门负责人进行沟通,如若某个学生觉得自己的德育档案记录有问题可以提起申诉,经调查确定情况属实的可以进行更改,而这些德育档案最后都要进行电子登记录入。

4结语

总之,在高校建立学生的德育档案对于学生德育发展和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德育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使得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在校表现能够了解的更加全面,以此来增加认同感,这也为毕业生的综合评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工作也能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对自我的一种管理锻炼,也是对其德育培养的有力约束,所以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既是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也是时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马晓峰.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兰台世界,2013,05:40-41.

[2]马玉妍,宋巍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08:109-110.

[3]吴洁,李婷.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6,23:112.

德育工作措施例9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091-01

一、中职学校应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中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育人的阵地,而中职学校更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职校毕业生大部分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各种工作岗位,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择业教育、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一)社会需求的专业。中职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应该紧密的围绕社会对用人的需求而定,让中职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社会紧密相连,真正的做到专业对口。就业安置百分之百满意。

(二)高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能够在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熟练的从事技术操作,并具有较高技能水平,能够独立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难题。在上岗之前必须取得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在工作中要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尊老爱幼,扶弱扶残;善待性灵,爱护花草,做一个有恻隐之心的人;说话文明,不暴粗口?;穿着得体,举止有度,做一个有善恶之心的人;尊敬师长,见面问好;排队有序,不争不抢,做一个有辞让之心的人;勤奋学习,掌握知识;明辨是非,懂得进退,做一个有是非之心的人,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四)有自学的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如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不可能把将来走向社会所需要的知识都学到,这就需要教师教给他们一个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

(五)能够吃苦耐劳并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一个人的成才,是需要吃苦和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降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可见一个人要立足社会,承担社会义务,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工作岗位上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吃亏在前,享福在后。和同事在一起要与人为善、团结合作、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目前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明显不足。德育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总称。思想教育是思想意识教育,是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方面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观点的教育;品德教育是指道德行为、道德品质、道德作风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德育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化。德育教育是一项思想政治的转化工作,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德育教育的规律。由于过去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特别是研究德育教学、学生心理健康特点、道德观念形成规律探索不够,方法简单,不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效果较差。

(三)对德育教育工作的认识不足。人们曾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是班主任的事,其他教职工只是配合而已,而实际上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角,只是扮演的角色不同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将德育教育于教学之中,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读书、怎样选择性的看世界、怎样筛选知识。

三、改进和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改进思想道德建设格局。我们得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格局,形成一个以书记校长为主的学生管理部门,班主任为骨干,任科老师和学校其他人员都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形成一个以德育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德育工作渠道;形成以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形成以德育教育为主,各种活动潜移默化为辅的德育工作方法体系。通过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作格局,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

(二)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实施具体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我国中职生人数众多,生源多样,大部分都处于青春期阶段。也就是说中职生正面临来自就业问题和自身生理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多种压力,如果得不到心理疏导,就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必须加强中职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四)展现教师人格魅力起表率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严肃校纪校规。我们生活在一个“规矩”的世界里,这是大自然给我们最好的例证。人类社会也不例外,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规矩,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公共场所也有公众应该遵守的规矩,它制约着我们每一个人,同时,让我们拥有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现代中职学生要礼貌待人,遵规守纪,严于律己。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为了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

(七)开展校园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任何道德情感的产生、发展过程总是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的。

综上所述

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研究学生思想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关系到新时期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课题。只有结合社会实际情况、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的特点,才能做好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培育出遵守社会公德、符合企业要求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跨越式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新力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李静.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学校教育,2009,(24).

[3] 范德华.中职生思想教育读本[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4] 俞龙辉.新时期职校德育内容的提升.职教论坛,2010(10).

[5] 浅淡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2011(7).

德育工作措施例10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德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的体验和实践,以形成他们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重视德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各国教育发展中带普遍性的规律。在我国,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二、师范学校学生德育现状分析

(一)独生子女特征明显。

学校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城镇,属于独生子女。与多子女家庭相比,他们是父母掌上的明珠,在物质上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但部分独生子女在精神方面缺失较多,对个人理想和人生目标较模糊,缺少责任感;个性方面表现得自私、任性、唯我独尊;在道德行为上缺少尊师重教的意识,缺少感恩、关爱、宽容和谅解的心理。

(二)贫困家庭、问题家庭子女心理特征突出。

让子女尽可能地接受更多的教育是父母的普遍心理。学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小大部分时间跟自己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也有来自问题家庭,父母离异,在单亲家庭长大。这些家庭受父母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等因素影响,在子女的教育方面花费的时间要少些。这些学生在独立生活能力和吃苦耐劳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心理方面常常表现出自卑、孤僻等。

三、师范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也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社会因素。

师范学校学生多来自初中毕业生源,学生年纪较小,涉世未深,自控能力较差,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极易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诱惑和侵蚀。信息时代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迅速发展,格调低下的影视、音像、书刊泛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给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带来了诸多消极的影响。

(二)家庭因素。

父母离异或家庭处于低生活保障水平的,父母忙于操持生计,难以顾及子女学业与教育。而有些学生家长综合素质较低,整天只想着抓钱或打麻将,不关心孩子的成长,有的甚至向孩子灌输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这些都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措施探讨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肩负班级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宜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和专业特点,遵循德育规律,组织建设好班级集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更新观念,提高自身对德育教育全方位的认知度。

要更新传统德育观,树立大德育观。充分认识到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教师和专职政工干部只是学校德育队伍的一部分,其实学校领导、各学科的教师及学校里的其他人员都是德育工作者,即学校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德育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是每个教师都义不容辞的职责。班主任大多由专业课教师兼任,要以自己专业课授课活动为载体,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授课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与学生每一次的接触机会,实施德育教育。

(二)为人师表,做好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内容作为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切中介的综合,它还广泛地包含或渗透在其他载体中。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其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每一位教师自身的言行、思想、品格、修养和人格等都将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因此,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身体力行,在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的同时,更要加强自身修养,用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得体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三)融入班级集体,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须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教学活动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沟通与互动,最有效的沟通活动是建立在双方互相尊重、信任基础之上的活动。

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教师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班主任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与他们交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情感变化,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因为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

(四)德育教育,要突出个性、民主和生活三大教育。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把个性教育、民主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个性教育”,就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其核心是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学生各方面和谐地发展,而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班主任老师在充分运用班委作为了解班级学生情况前提下,要通过班级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与学生面对面接触的机会,了解班级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在此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相机施教,充分发掘学生个性发展潜力,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当然,教育学生是一项艺术性很高的心智活动,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选择适当的时机,深入学生的心灵。要像陶行知那样,以尊重人、理解人、关系人、帮助人为出发点,学生才会口服心服,其个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民主教育”,就是学生独立人格、平等意识、法治精神等现代观念的教育。学校已制定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班主任应在学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具体情况,由班委协助制定班级管理规定,并经班级通过后执行,即在班级管理上,要用“法制”取代“人治”,采用体现民主观念和法治精神的班级管理规定对班级实行“法治”管理,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树立。

“生活教育”,就是教会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能力,把学校教育与日常生活沟通,把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把教育的空间扩展到社会的天地。班主任应关注世界、国家时事,留意各媒体报道的社会动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关素材引入课堂,以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开展某一主题的教育。师范学校的学生,将来也将为人师者,班主任可以通过“寻找乡村最美教师”栏目的相关报道资料,选择一些典型的人物事例向学生开展奉献、创新精神的教育。在“”事件上,选择一些资料题材,向学生开展心理和社会行为的教育。

(五)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心理健康,则是指不仅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而且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三方面的意义。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多元文化和价值冲突不断加深,“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问题也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不同家庭情况、不同人生经历的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可能有所不同。因此班主任要对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有较详细的了解,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如对那些因过关心理、虚荣心理、从众心理、侥幸心理、逆反心理、归因心理原因常常实施考试作弊的学生,应加强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耻辱感的教育。对那些因家庭经济贫困而具有自卑感的学生,应加强心理教育,帮助贫困学生科学、辩证地看待和对待目前的贫困。要让他们意识到真正的贫困不是经济的贫困,而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手段,以及自身心灵的空虚和对前途命运的悲观失望等。要让他们懂得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具备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人生最大财富,并且是人生最宝贵的、永不枯竭的财富。要教育、引导他们目前以家庭贫困为契机,努力锻炼能力、磨炼意志,尽快消除贫困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使自己的人格朝着有益于自己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

(六)学校德育教育,要充分运用好家庭教育途径。

班主任在做好校内德育教育的同时,要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沟通。在一开始接手班级管理的时候,就要收集学生家长联系方式,并有计划地与每位学生家长进行电话家访,建立家访记录本,了解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条件的可以到学生家里与家长做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在以后的班级管理过程中,遇到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和事件,应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信息交流,共同做好相关的教育工作。在每个学期开学后,应有计划地与每位学生家长进行假期访问,了解学生假期在家里的一些表现,以便开学后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诸远辉.当代教育问题新视点[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德育工作措施例11

一、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在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上下功夫

1.建立德育工作组织保障机制。对德育工作,从中心学校到各学校,层层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职责到人,上下联动,步调一致。同时制定《石桥子镇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体现“三个结合”, 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人人能参与,项项有成效”。

2.建立制度保障机制。一方面,加强十二项基本育人制度的制定,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如:在全员育人导师制中,我们明确提出,将导师工作情况纳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体系。其中,班主任工作成绩占班级管理考评成绩的60%,包班教师工作成绩占班级管理考评成绩的40%,引导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放在班级管理上,同时也调动了其他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抓制度的落实,制定实施细则,把制度落实到教师、学生以及日常的各项管理中。为落实《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惩戒制度》,发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引领作用,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到日记、周评、月总结,设立光荣榜和曝光台,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3.开展活动,引领成长。创设德育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抓手,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成长。重视活动育人课程建设,在开发课程的基础上,规范课程开设,做到教材、课时、师资、评价四落实,深化活动实效,引领学生提升思想品质,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4.强化师德建设,激发工作热情。强化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使教师们增强依法从教的自觉性。评先树优,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注重细致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如:对开学初出现的争当班主任现象,从一方面说,是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了;从另一方面说,是引起了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

5.增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成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建成“教师和家长、家委会和学校”密切联系网络,设立校长接待日(小学确定为每周一,初中确定为每周三),举办教学开放周(初中国庆节前组织,小学12月份组织),组织家长课程培训等丰富多彩的家校联系活动,拓宽了家校联系的渠道,促进了家校交流,得到家长支持,形成了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向家委会汇报学校工作,听取他们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及建议,及时调整工作部署,落实相应改进措施。

二、学校管理重常规,在精细化上做文章

对学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心学校人员包靠学校和不定期巡查”的工作机制,以“工作有计划,目标有分解,落实有措施,结果有考核”为原则,建立完善的目标责任体系,推动了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

1.注重教学管理的精细化。

一是建立以“教导处――学科教研组长――任课教师”为主线的教学管理系统,从规范和细化两个方面入手,制定完善了校长、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师的《一日工作常规》、《教师考勤制度》等规章制度。

二是新学年以来,重点落实:教师候课制度,要求教师提前三分钟到教室候课。课堂教学达标制度,对不合格课进行通报、跟踪,同时做到“听―看―查―记”四结合,即听课,看课堂教学笔记,查相应的教学准备资料,进行教学情况考核记载。强化当堂训练制度和质量分析制度,通过当堂训练检验课堂目标达成情况,查漏补缺,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是针对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努力做到:“三个突出”、“四个挖掘”、“五个体现”。“三个突出”是:突出“精讲多思”、突出“学生活动”、突出“学法指导”;“四个挖掘”:挖掘学困生的潜力; 挖掘教学细微之处;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挖掘各科答题技巧;“五个体现”是:体现“引导、激励、参与、表现、成功”。

(1)引导: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使学生乐学;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会学;注重学科知识的引导,使学生学会。

(2)激励:充分发挥教师的激励作用,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励学生产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3)参与: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充分的动脑、动口、动手,发挥主体作用。

(4)表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勇于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培养学生善于表现、善于争先的良好学习品质,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5)成功:在教学过程的始终,老师都要运用成功教育的思想和语言评价艺术,让学生的见解都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四是加强集体备课组织形式和实效性研究。采用“质疑问难”式交流探讨,即主备人与其他教师互相提问、质疑,使研讨更加深入、全面。在此基础上,个人结合自身实际,修订完善教案,使备课更具实效性。

五是开展课堂教学达标、教学基本功比武、示范课、同课异构、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在打造高效课堂的同时,培养青年教师、锻造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