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1 16:36:34

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例1

1.1材料与设备方面市面上用于电气工程的材料和设备种类繁多,当前缺乏针对电气工程材料和设备的进行合格性检查的文件。在施工过程中,设备尺寸不合要求、零部件如开关插座质量差、材料强度普遍较弱等问题屡见不鲜,造成漏电现象,破坏了系统的稳定性。这些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电气工程的质量,电气工程的整体效率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1.2电线管安装方面在电线管的铺设和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无视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不注意在电线管安装过程中的一系列注意事项,出现如忽视管壁的厚薄、管子的埋藏深度、金属管毛刺没有处理好、壁管以薄代厚等问题,从而给建筑物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1.3导线穿管包扎方面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导线的穿管和包扎不规范,这是因为部分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上的要求进行施工,仅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操作,导致留下了安全隐患。

1.4安装防雷装置方面建筑的防雷装置用于保障电路线路的安全,在现代电气工程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重视防雷装置的安装能有效保障建筑物的安全系数。在安装防雷装置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对防雷接地地点不清、防雷设施施工不规范等主观因素,进而在防雷接地的设置上存在问题,建筑物的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2加强电气工程质量控制的对策

电气工程的质量关系到许多方面的利益,并非儿戏。如果简单地将电气工程与科学实验划等号,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为进一步保证电气工程的质量,我们需要从施工的源头开始着手改善。

2.1加强施工过程中设备和材料阶段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在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关好相关的材料和设备,因为这些材料和设备关乎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对于电气工程中使用到的设备和材料,在进入施工单位前,监理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质量合格,与合同条件和设计条件相符,并签字同意后才能进场。与此同时,安装单位还要在材料设备使用前提交使用审批表,必须严格控制其质量,经过程序审批后才能使用,并且要提供相关的安全证明,如设备和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检验报告和使用说明书以及电路图和出厂证明等。

2.2严格把握好电气工程设计和开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在电气工程的设计环节中,要以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目的,充分做好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电气设计的工程招标过程中,结合包括工程和相关设计院的实际情况,对设计院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筛选方式,在同等条件下,选择在信誉度、业绩、等级较高的设计院。而设计院在进行设计电气工程施工图的过程中,严格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满足电气工程设计的需求,做到既要重视施工图纸的质量,又要重视对设计方案的审查。电气工程与建筑工程中的其他工程息息相关,因此,要注重与其他工程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对于施工的材料和设备,在设计时要切实考虑实际的应用状况,用料符合该电气工程的实际需要,活化资金的使用效率。

2.3加强对电气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在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气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其中主要包括施工准备环节、施工阶段以及重点施工环节。因此,对各环节的质量控制的强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保障电气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在施工准备环节阶段,电气工程施工人员应该做到将施工图纸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做到既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又要确保质量体系的完善,避免电气工程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提前做好电气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对于电气工程进度计划和人员计划,要做到实时更新。在施工阶段,为确保电气施工阶段的质量体系与国家标准体系和规范相符,施工人员需要以国家电气施工和验收标准规范和及相关法律文件为基础,严格遵循会审后的电气施工图纸进行电气施工。面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提出并予以纠正。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实际与施工图纸不符的情况,应尽快征得设计方的同意,及时进行处理。对于电气工程中的每一个工序,都必须严格执行验收工作,避免监督重于形式的情况发生。最后在重点施工阶段,严格选取最佳材料和设备,把握好每一道材料质量关。与此同时,对于管件的接驳和电线管的铺设要做好质量控制:电线管的铺设要注意埋管的深度,保证明管和暗管都要顺直;认真而正确安装导线,连接要规范,防止导线受损;注重包扎时的松紧度,不能包扎不紧或不到位;加强防雷装置的安装。

3加强电气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

3.1提高电气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电气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弱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提高电气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迫在眉睫。在电气施工中,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施工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施工操作方法和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从源头上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工程质量例2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主要是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又可分为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和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应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因素进行控制。例如: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技术装备、人员素质进行了解,以便制定相应措施。又例如:对现场材料必须进行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主要抓好对投入物监控,对施工操作和工艺过程控制以及其它相关方面控制;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控制主在实施步骤上为:实测—分析—判断—纠正或认可。实测:也就是采用检测手段。如看、摸、敲、照、靠、吊、量、套或见证取样,通过试验室测定其质量特性指标。分析:根据实测数据进行整理,达到与标准对比条件。判断:与标准对比判断该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产品是否达到规定质量标准。纠正或认可:若发现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若符合给予认可签认。

一、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监理工程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

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

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然而,一个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是保证该项目的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我们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施工项目业务服务的先决条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的。所有这些给从事施工项目项目建设及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加尖锐的问题,如何把我们负责建设的工程质量与企业的命运相联系,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是我们在新的建设现状下面临的新课题。实践证明,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一)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关系

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是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重要控制目标,这三个管理目标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然而,单纯的过高的质量要求会造成投资的加大和进度的延长;相反对质量要求过低,将会导致质量事故剧增,严重的也会拖延工期,造成投资费用增加,且对整个项目的产出质量造成严重后果,如图1所示。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规模,确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

图1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相互制约的关系图

(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的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参与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安、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施工项目建设工程还有它同于其他行业建设项目的不同之处,例如:大型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涉及的地域广泛,有时甚至非常复杂;施工用机械设备大都具有行业专用性;施工用材料工具多数也属于行业专用。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对策

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的难点,我认为控制应达到的效果是:全面、实时、有效。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为减小由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质量偏差带来的损失,必须以事前控制为工作重点。下面笔者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过程来对质量监控提出对策:

(一)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1.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又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这样使监理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2.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

3.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监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犹为重要,这些问题的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量大,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是难以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现对笔者在监理工作中极力推行的样品制度介绍如下:该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样品档案库的建立,即对于进场材料建立书面技术档案及实物样品档案。第二,对进场材料按样品标准检查,达到标准接受,否则拒收。这样规范了进场原材料应达到的标准,而且直观、明了可操作性较强。材料检查的职责在于收料员,监理工程师应对此进行经常性的核查。对于出现的偏差则通过奖惩制度加以规范解决。这样通过监控样品制度的实施,质量监控难点中材料的因素得以基本解决。对于奖惩制度的实施,对于操作者的违规操作进行处罚。检查及处理职责在于质检员,使质检员具有相当的质量否决权及控制力度。这样,监理工程师通过控制奖惩制度的落实,质量监控难点中人的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4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不仅不易检查,还有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这也有力地解决了在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3.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笔者发现承包商往往均具有完善的质控体系以及配套质量管理制度,但如得不到贯彻,则收效甚微甚至不起作用,而这将会对工序活动效果带来严重影响。故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应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

4.监理工程师在质量监控中应注意的工作方法。事实上,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如得不到承包商的合作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故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处理、监帮结合,工作中坚持以理服人、让事实讲话,这样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工作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三)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主要工作是: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

四、结语

工程质量例3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轴,一直是各方所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社会主议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出现了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也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问题。近几年,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的不完善,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尽管采取了措施,效果却不大。本文拟从分析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入手,探讨工程质量问题的内在产生机制,并提出改进工程造价管理和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工程质量是建筑业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产品使用周期较长,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不好,既浪费国家财产、贻误良机、又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留下永久的遗憾。要追求高质量的工程势必选用优质的材料,使用技术水平高的施工队伍和管理人员,在工期上也必须需要足够的保证。因此,其投入势必会较多。

工程造价是指建造某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除设计水平的高低外,对同一项目来说,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施工质量高的工程,不仅在材料的选用管理上有较多的投入,而且要消耗较多的人工劳动和技术含量,其转化到工程中的物化劳动,活劳动和技术价值也更大,投入与耗费较大,理应享受更多的补偿,因此,工程质量高其造价理应也高。

二、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是工程质量问题的内在产生根源

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每个独立经济主体的追求目标和动力。由于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工程造价相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是收入,而相对于建设来说是投入的成本,因此,其各自的利益追求便有不同的体现。

由于建筑产品市场不同于一般商品的市场,生产特点也不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可能通过不断降低工时来获得。而且,工程建设不能和普通产品一样通过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来降低成本,而是由工程项目来决定施工,接一个项目建一个项目。其交换过程也不同,不是先生产后销售,而是先定价再施工建设,加上工程定额是一定的。因此,对施工单位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途径除部分通过提高管理效益来实现外,应是通过尽可能降低人员、技术的耗费;不按规范工序施工,通过缩短工时工序来加快进度,减少费用支出;使用低价材料来牟取不法利润等。从而导致粗制滥造,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因此,建设单位希望缩小造价与质量的差额与施工单位扩大造价与质量的差额是一对对立利益冲突的矛盾。双方大都将目光放在造价上而必须忽视对质量的关注。

在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由于利益主体的非独立化和不明确,这种利益冲突在国家政策和行政管理干预下,得以掩盖。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利益主体的独立,其在维护自身利益和追求利润的过程中,这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便突出和加剧起来。

我国改革以来,建筑市场主要采取招标投标方式,这种在国际上沿用了多年的方式有它的优点,能促进企业精心经营,有利于施工准备,使建设单位选择造价低者为中标单位,但同时也有相反的作用,由于被选中者表面上是质量相同而造价较低,由于建筑企业利润余地小,实质上是把质量和工期置于次要地位,往往使发包方和承包方关系不协调,或处于对立状态,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冲突会更加激烈,当项目不多竞争十分激烈时,为争夺项目,各施工单位竞相压低报价,提高优惠条件,对建设单位有利,而施工单位盈利甚微,甚至要亏损,其很大可能便是在质量上做文章,来弥补其利益。当为投方市场时,对施工单位有利,而建设单位往往由于投资成本问题而难以对质量要求更高。这种市场的不平衡会加剧利益的冲突,使质量处于更加补忽视的位置。

三、现行造价管理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无法平衡双方的利益冲突

在工程造价管理上,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价微利政策。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期阶段,建筑业并未得到政策“让利”的实惠,建筑业的经济特征是买卖不分,甚至买方管理卖方,而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由于旧体制影响过深,我们并未首选通过买卖经济关系入手,调整造价管理水平和不平衡的比价关系。而是维持原有造价体制的基础上,过早地推行了招投标制度,从而使这种造价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如果我们首先调整完善造价体制再实行招投标制度,对建筑市场的经济运行似乎理会有利些。

四、改进造价管理体制,平衡内部利益冲突,加强质量管理体制,强化外部监控力度

在造价管理上,可逐步理顺造价背离价值和不适应市场机制的情况。按照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合理制定价格构成,适当放松定额的限制。由国家指导、市场调节,即由国家制定造价的总构成和计算方法,依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计价依据,根据物价变动和市场供需情况,由专职的造价师来负责指导、协调双方合理地确定具体工程项目的造价。

首先是强化政府的质量监查力度,工程质量是政府宏观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必须强化质量监督的力度,加强质量检查。要从规范设计、施工、材料采购、设备配套、新技术新产品质量应用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综合治理,确保工程质量。建立强化工程质量激励和约束机制,改变以奖优为主的方式而转为以罚劣为主。其次是逐步全面推进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工程建设监理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物,合理发展监理队伍,加强提高人员素质,大力提高建设监理水平,高质、高效地搞好工程建设。再次是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工程质量。适应建筑市场特点,制定有关市场管理、质量监督检查、仲裁、质量事故及质量纠纷处理等一系列法规,明确各方的质量责任,逐步形成质量管理的法规意识和环境。最后,要严格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是确保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得到落实的关键,这也是我们工作中应着重加强的一个方面。依法管理、违法必究,才能真正起到威慑作用,以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例4

主体结构质量评定

单位工程质量预评

单位工程质量复评

核定质量等级

成立工程质量评定小组

工程质量评定小组由项目开发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部在本项目开始前组织成立,开发部领导(或其授权人)为评定组组长,生产科负责人、办公室负责人分别为副组长,生产管理科、财务科、监理单位及有关人员参加。评定时,小组成员应有三分之二以上到场为有效,评定结果影响工程进度款的拨付。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程

一、安全施工

1、及时为施工单位提供工程所用的水文地质,地下管线设施等资料和其他必要条件。

2、工程开工前,检查相应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市政公用设施等安全防护情况。

3、审查设计文件是否符合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健康的要求。

4、审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填写《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

5、检查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安全目标和措施,并要求建立施工安全保障体系,实行施工安全岗位责任制。

6、检查施工单位设置的专职安全员,专职安全员应当持证上岗,并按规定独立行使职权。

7、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员工不得上岗作业。

8、检查施工单位使用的施工机具,不合格的施工机具不得投入使用,并填写《施工单位机械设备证明文件检查表》。

9、检查施工单位特殊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并填写《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及特殊专业工种人员资质证明文件统计表》。

10、检查用地红线范围内或者经有关部门批准临时占用的场地和道路,应当全部用于施工,不可挪作他用。

11、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的特点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技术措施,向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12、检查施工单位建立的专业检查、职工自检和安全自检的制度执行情况。

13、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季节(特别是冬、夏季节)和生产情况的变化,组织安全生产全面检查或专项检查,对存在的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整改。

14、检查施工安全措施,现场设置的机具、机构或设备应要求施工单位定期维护和保养。

15、检查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预防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急救的设施。

16、检查施工单位施工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情况,要求建立工地使用明火审批制度。现场应设置符合消防规定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或者储存、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应当采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

17、定期会同监理单位开展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在监理例会上向施工单位指出,要求按时整改。

18、重大事故发生后,应要求施工单位积极组织抢救,保护事故现场,立即向市建筑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要求在二十四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同时,项目工程部应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

二、文明施工管理

1、在施工方案确定前应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对可能造成周围建筑物、构筑物、防汛设施、道路、地下管线损坏或堵塞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保证文明施工。

2、审批施工组织设计中工地文明施工部分,并填写《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

3、检查工地周围的遮挡围墙,按要求围墙设置高度不低于2.5米,采用预制板或砖砌筑,封闭严密,保持整洁完整。

4、督促施工单位设置“五牌一图”施工标牌,并放置于主通道醒目位置。

5、检查施工单位临时设施,要求按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严格进行分隔。

6、检查建筑材料、机具设备按工地总平面图的位置在固定场地整齐堆放,不得侵占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

工程质量例5

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对工程施工质量或用于工程建设的原材料、中间产品、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等进行的检查、度量、测量或试验,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质量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工程质量检测是质量监督、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验收的重要手段,检测结果是进行工程质量纠纷评判、质量事故处理、改进工程质量和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可见,工程质量检测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

一、工程质量检测的作用

1、检测是施工过程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

工程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只有通过施工单位的自检,监理单位的抽检,及时发现影响质量的因素,采取措施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并使每一道工序质量都处于受控状态,把好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关,才能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检测贯穿于施工过程的始末,是施工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

2、检测是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的重要手段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除于施工单位通过自检来保证工程质量外,监理单位通过跟踪检测或平行检测控制工程质量,政府质量监督单位、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进行质量检测,提供科学、公正、权威的工程质量检测报告,作为工程质量评定、工程验收的依据。

3、检测结果是工程质量评定、工程验收和工程质量纠纷评判的依据

工程质量评定、工程验收都离不开检测数据。质量的认定必须以检测结果或检测数据为依据,质量合格才能通过工程验收。《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经计量认证合格的检测机构,在其认定的检测项目参数范围内进行检测取得的数据和检测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在质量纠纷中作为评判的依据。

4、检测结果是质量改进的科学依据

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不仅可以科学地反映工程的质量水平,而且可以了解影响质量的因素,寻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质量的措施。

5、检测结果是进行质量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

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需要通过质量检测查找事故成因,分析事故的影响面和严重程度,追究责任,确定整改或报废范围。

二、工程质量检测的依据

1、工程质量检测的依据包括以下几方面:

㈠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㈢工程承包合同认定的其他标准和文件;

㈣批准的设计文件、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安装等技术说明书;

㈤其他特定要求。

2、检测依据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三条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九条规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后,方可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2005年11月1日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41号)第二条规定,申请从事对涉及建筑物、构筑物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检测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2008年11月水利部颁发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36号令),其第二条规定,从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以及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国家及有关行业部门的有关法律、规定都对质量检测行为进行了规定,是从事质量检测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同时也是质量检测工作得以开展的法律、法规依据。

3、检测依据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我国的标准有技术标准、经济标准和管理标准。对于检测,我国制订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以规范检测行为和检测方法。

3.1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主要是规范检测机构和个人行为的方法标准。如《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5481-2000 IDT ISO/IEC17025:1999)、《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2003 IDT ISO10012:2003)、《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

3.2技术标准

我国的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

根据标准化法,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应当围绕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贯彻实施,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3.3标准的使用

质量检测时标准的使用一般遵循以下原则:当检测对象有而实行的行业标准的,应采用的行业标准;当检测对象只有国家其他部委而实行的行业标准的,应采用该部委的行业标准;当检测对象没有行业标准只有国家标准时,应采用国家标准;当检测对象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可以视情况采用地方标准。水利工程一般不采用地方标准,只用当地方标准的要求高于行业标准,才采用地方标准。在检测标准选择中,对相关技术指标应当以技术兼容为最优原则。

原则上检测机构无权决定对检测对象采用何种标准,采用标准的决定权在设计单位和检测任务的委托方(建设、监督、监理、施工、验收、质量事故处理、质量纠纷仲裁等单位)。设计单位在设计和招标文件中已经明确了检测采用的标准,委托方应按设计和招标文件规定采用的标准委托检测。检测机构应按合同要求采用检测标准,但检测机构应负有提醒责任,当发现委托方在合同中不确定采用标准或对指定采用的标准有疑问时,应当提醒确认,以免用错标准,采用的标准应在检测合同书中明确。

任何情况下,检测应使用现行有效标准,除非委托人为某种特殊目的,明确要求采用某过期标准对检测对象进行检测,检测机构应负有提醒和明确责任的义务,在合同殊说明该情况,并应明确告知委托人,所出具的检测报告按规定不能加盖计量认证CMA章。

4、工程质量检测的特点

4.1科学性

工程质量检测涉及各专业学科的知识,检测人员在长期检测工作实践和综合各专业学科的理论、技术基础上,形成了检测专业的系统理论和科学技术,使得检测工作的技术,方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现行国家、行业规范、规程所涉及的技术和方法,都是该行业当前成熟的技术、方法,并且是在理论上严格论证,实践中切实可行的技术和方法。检测必须依据国家和行业部门颁布的技术规范、规程进行,检测的依据、检测项目、抽样方法、判定准则等,也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标准,从而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性。

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作出符合实际的工程质量评价,离不开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体现了检测工作的科学性。

4.2公正性

检测的公正性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检测工作以法律为准绳,以技术标准为依据,检测结果遵循以数据为准的判定准则,客观、公正。其二,施工企业、监督和监理单位使用检测方法都相同,对同一检测对象,检测的数据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唯一性。检测结果唯一性是检测公正性的保证条件之一。其三,政府质量监督单位、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必要时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第三方)进行质量检测,第三方质量检测单位与被检测单位不存在任何经济利益关系,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检测,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和公正的评价,这也体现了检测的公正性。

4.3及时性

工程施工进行有严格的时间要求,需要检测工作适应施工进程,及时进行检测,保证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检测资料。根据检测资料控制施工质量,改进施工工艺,评价工程质量。如果检测不及时或失去检测机会,就可能使施工质量处于失控状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便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造成工程隐患。

4.4权威性

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具备相应资质,工程质量检测人员持证上岗,检测工作以法律为准绳,检测过程是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过程,检测结果具有法律效力,这就是检测工作权威性特征。

工程质量例6

Pick to: mainly for civilian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from the organization, process, system, means, preview, process control, data management, tes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nd subcontract management aspects are discussed, 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engineering quality, to ensure the projec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overall merit.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

目前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 市场竞争已打破了地域限制, 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必须以质量求生存,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为了企业能够发展下去, 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 施工单位不得不抓好质量的管理工作。如何对施工的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和监督, 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1 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严格按照施工单位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施工过程管理, 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管理、质量保证体系, 制定合理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各负其责, 按程序办事, 保持组织体系的有效运行。各级管理部门逐级负责, 责权分明。

2 按程序办事, 落实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严格按程序办事, 执行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与技术交底。工程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要认真熟悉图纸, 要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严格按图施工, 认真落实施工方案和各项管理措施。对每道工序都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系统, 并起到监督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的作用。

3 质量分析会诊制度与奖罚制度相结合

工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工作,指导施工。成立质量管理小组,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有针对性的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提高工程质量。现场根据工程质量的运行状态,每一层结构施工完,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总结质量工作,分析质量优差的原因,及时采取预防与纠正的措施。同时, 严格奖罚制度,明确责任人的行为标准,调动管理人员落实各项制度的积极性。

4 采用“成立创优领导小组”的手段

为了加强质量管理, 更好的完成创优目标,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 项目技术负责人、质检员为副组长, 由生产、技术、质量、材料人员组成的创优领导小组。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工作, 指导施工。

5 施工质量预控

5. 1 材料质量预控管理

1) 材料、物资须在经考察确认合格的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家采购, 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 确保用在工程上的材料都是合格产品。2) 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 材料到场必须有相应资料, 如备案证书、合格证、复试单等, 不符合要求的要坚决退货。3) 用于地下结构施工的混凝土要符合预防碱集料反应的有关规定, 确保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4) 材料均选用环保产品。5) 材料标识: 材料经验收合格后进场, 进场材料要分类码放, 并做好标识, 以便追溯。

5. 2 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做好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严格技术交底制度: 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原材取样及试验交底。做到先交底, 后施工, 保证工程质量, 减少不必要的返工, 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5. 3 特殊工种及上岗技术培训

1) 针对工程特点, 施工难点, 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 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2) 季节性施工前, 项目经理部对试验员、资料员等岗位的业务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保证季节性施工的顺利展开。3) 现场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 a. 根据工程质量的要求配备相应精度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来满足工程需要。b.对于进入工地现场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贴上检定标识,并注明有效期,禁止未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使用。c.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设专人保管和使用,并提前做好保养及校验工作,保证仪器设备精度符合要求且有良好的技术状态。定期对仪器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并对重要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建立使用台账, 对于在检查中或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的设备,及时组织检定和维修。

6 施工过程控制

6. 1 落实“三检制”

自检: 班组完成施工工序后, 组织自检; 交接检: 工长在自检完成后, 对已完工序进行检查; 专检: 项目经理部质检员对班组完成的工序进行检查。“三检”完成以后, 由工长填写检验评定表,专职质检员核定。最后请工程监理或甲方核查。

6. 2 隐蔽工程验收

隐蔽工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 质量检查员、工长、班组长参加检查, 并做出较详细的文字记录。所有隐蔽项目, 须在甲方、监理认可签字后,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6. 3 测量验线

测量员放线后, 由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复验后, 报请监理或甲方验线。

6. 4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实行“两申请”

混凝土浇灌申请、拆模申请, 由工种负责人提出, 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审批; 商品混凝土到场后, 检查各项资料, 测试混凝土坍落度, 并填写商品混凝土监控记录, 包括混凝土出机时间、到场时间、浇筑时间、坍落度等。

6. 5 各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控制

各分项、分部工程及最终质量检验, 不合格的项目按有关控制程序处置后, 再复核, 合格后方可放行。抓好交底、检查、验收环节, 实行全过程、全员的质量监督, 使每道工序均处于受控状态。

6. 6 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的特殊施工过程有: 地下室防水、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房间防水、屋面防水、钢结构、预应力施工。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将总公司的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发给工种负责人和班组长, 加以学习。实行岗位质量责任制, 并实行专项检验。由质量检查员负责过程检查和记录。特殊过程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 7“四新”项目的控制

对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进行控制, 四新项目必须经过充分的技术准备, 经总工程师批准方可实施。

7 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1) 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资料员进行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资料员按照《山西省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执行, 并应符合当地质量监督部门的有关规定, 全面负责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注册、归档等日常工作, 并了解施工质量及进度情况,及时督促资料的到位,保证资料与工程同步,同时包括对分包单位资料的管理。2) 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协调相关部门,确保原始资料的准确及时真实可靠, 并督促资料编制人员的完成情况,定期检查资料的达标情况,确保资料优质。质检员负责质量审核,严把质量关,按验评标准核定等级,签证齐全。3) 应随工程进度情况同步拍摄工程照片和工程录像, 并具有连续性, 作为资料的补充材料。

8 施工试验管理

工程质量例7

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对工程的建设起到数据参考和指导的作用,任何工程的建设都必须做好工程的测量工作,保证工程测量的质量。

1.质量管理的涵义及其发展历程

质量管理的对象就是质量,要深入研究质量管理就必须准确而全面地了解质量的涵义,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质量的概念也不断深化,通常来讲,质量不仅包含着结果也包含着质量的形成与实现过程,具有静态质量和动态质量两种特性。而质量管理则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是在20世纪初创设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综合概括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质量检测阶段,也是质量管理的基础阶段;第二阶段是质量控制阶段,主要强调预防性控制和事后控制;第三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是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主要内容是“三全”管理,涉及到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全体工作人员参与的质量管理;第四阶段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系统质量管理,主要强调了信息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对质量管理的影响,也是质量管理更为先进的阶段。

2.工程质量与工程测量的关系

“质量”可简单的概括为:事物经过一系列操作后所反映结果的表现。工程质量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如何保证、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和方法也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点:过程操作与监控是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的根本所在。而在过程操作阶段,测量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测量为工程施工开辟了道路,提供方向。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不但关系到一个工程是否能顺利施工,而且还给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为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换而言之,如果没有测量,工程施工将寸步难行,施工质量将无从谈起.

3.质量管理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

基于质量管理和工程测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以下主要结合在各个施工阶段,做好质量管理对基础施工环节的重要影响以及在整个工程质量中做好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3.1工程测量对建筑基础定位及放线中的影响

在质量管理中,在施工之前应当先在施工图纸上通过测量把计划建设的建筑物在实地上进行定位,勾画出其具体的地理坐标,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建设依据。由于工程测量在建筑基础定位及放线中的重要性,测量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高质量的测量结果是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浅谈条件。键入在该环节中出现误差,有可能会造成很大质量责任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除此之外,工程基础作为建筑定位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质量。基础的放线及定位对工程测量及质量管理有着明显的影响,建筑的桩基础作为工程结构的主要支撑,其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受力分布及定位。依据建筑施工规范,承台桩位的误差必须非常小,否则,将引起引起原承台设计的变化,增加施工成本且影响工程质量,过大的桩位偏差甚至会导致桩位无效,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补桩等,这就大大影响了施工进程,不仅如此,由于改变了原来的受力情况,给工程的质量管理增加了难度,埋下了不可预知的质量隐患。

3.2工程测量对结构施工的影响

工程主体结构施工中的工程测量,主要包括构件的平整度控制、高程控制点的测绘、平面控制网的测绘等。在标高测量控制方面,模施工的平整度要求提供准确的基准点,为混凝土施工提供标高控制线,保证混凝土平整程度。一般情况下,为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在每道工序完成后,都要对下道工序进行准确的测量放线,这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对已建结构进行审核校准,二是通过放线可以为下道工序做很好的准备。在放线施工前,各个工程都要建立平面控制网,核对红线图和设计图纸所提供的坐标关系是否衔接紧密,所核对设计的建筑物,要保证不能超出用地红线的范畴,设计坐标要准确无误,确立基点及标高起算点稳固与准确性的文件要完善,在认定之后还要对测量控制网所达得精度进行审阅评定。在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中,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对象,由于它们各自对误差的限定要求不一样,所以在建网时要充分了解、分析它们的限定要求,确认最高建筑限差的要求,结合预测放样的方法和条件等确定控制网的方向、点、边等应达到的精度要求,最终确定网的等级。

3.3工程结构对变形观测的影响

在施工期间,准确的观测成果能够为工程质量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所谓的变形观测主要包括建筑物主体的沉降观测、基础边坡的位移观测和高层建筑物的水平位移观测等。依据观测数据,可以及时了解工程结构施工中的承载力和结构基础载重等情况。明显偏离预测的沉降,一般很容易引起质量管理人员的发觉,在这种条件下,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调整施工方案,防止施工问题的继续扩大,避免重大质量责任事故的发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

3.4工程测量对防治质量通病的积极意义

常见的质量通病基本上是钢筋、模板、(下转第88页)(上接第84页)混凝土等方面的问题,与测量放线有关如下:钢筋偏位、模板平整度、墩柱垂直度、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墩顶标高等。要预防上述通病的发生,除了施工人员的主观原因之外,必须为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周到的、详细的测量控制水平线、平面控制线、垂直控制线等。如果测量工作方面出了问题,势必会引起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我们在施工中只要把测量工作做好,对防治质量通病就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精确、详细的测量成果为专业质量检查人员提供参考和依据,通过现场的检查和整改,把测量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转变为积极,对防治质量通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要加强质量管理,首先要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建立合理的测量管理组织体系,同时要加强工程测量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建立有效的测量管理组织体系。在实施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建立质量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质量监控与质量管理制度,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管与控制,来确保整体的工程质量,保证工期,所以工程项目的参加人员要明确责任,做到权责明确,层层严把质量关。在工程项目实施以前对设计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审定,从工程施工方案分析到实施方案阶段都必须认真的探讨确保方案的落实,项目完成后的质量管理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这一检查过程通常分为互检、自检、质管部门检查、项目工程师审查等严密的程序,各阶段的相关负责人要实事求是填写检查检验单据,以保证施工项目质量。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测量来说,关键的程序主要是指各阶段的控制测量以及其平差的计算等,运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记录和计算的内容要保证真实、准确,在工程项目执行环节中要做好工作记录,质量管理要明确各级责任,相关人员要做好质量和工作记录。

工程质量例8

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郑永民,郑建民,夏松,张先稳,陈世清

4.船坞单面挡檐系船柱系缆力的试验研究郭伟,王华,陈国栋

5.简析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乔高勇,杨小冬

6.纤维复合材料正拉粘结强度评定标准浅析成勃,成涛

7.自由式单孔多锚头防腐型预应力锚索的施工质量控制吴丽,陈礼仪,黄辉

8.整体型钢定位架预埋超长基础地脚螺栓的施工技术裴晓峰,杨临军

9.国产高强钢首次应用于原油储罐的焊接质量控制吴世东

10.关于盾构管片生产工艺流程的研工程质量A版 究董铁良

11.大面积混凝土墙板结构无收缩施工技术邹洪,曾凡振

12.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新解石百军,赵建

13.建精品工程创优质品牌——苏州工业园区南环路东延隧道主体工程六标段施工及质量控制技术严家友

14.造精品创鲁班广州科学城企业家服务中心工程新技术应用及工程质量控制施彦敏,何涛

15.关于抗震结构钢筋检测问题的思考周林峰,孙建明,郭其清,钱勇

16.某办公楼外墙涂饰工程表面缺陷原因分析卢传伟,徐艳坤,黄际丽

17.小直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分析金庆波,杨志,崔德奎,罗洪伯

18.深层搅拌桩施工引起下卧运营隧道变形的研究彭敏

19.柏叶口水库坝址基岩风化的综合判定郅军超

20.埋地大口径塑料排水管道应用的研究金谦,李中锡

2.《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及其解析李君,LIJun

3.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有关问题的分析吴苏龙,WUSu-long

4.美国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图审查质量的法律责任探析井润霞,毛龙泉,JINGRun-xia,MAOLong-quan

5.桥梁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思考魏松,陈祥晨,WEISong,CHENXiang-chen

6.外墙外保温系统质量问题的分析研究王文明,孟小丽,WANGWen-ming,MENGXiao-li

7.桥梁健康诊断专家系统的构建吴祥海,WUXiang-hai

8.地基处理施工对支护结构和周边建筑影响的研究及跃武,王志义,贾力强,汪猛,张峰,赵志民,JIYue-wu,WANGZhi-yi,JIALi-qiang,WANGMeng,ZHANGFeng,ZHAOZhi-min

9.沿海丘陵地区山皮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王勇明,WANGYong-ming

10.SMW工法在玄武湖隧道基坑围护工程中的应用严家友,YANJia-you

11.中国铁建大厦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方宏伟,杨军,孟飞,何小飞,张增运,FANGHong-wei,YANGJun,MENGFei,HEXiao-fei,ZHANGZeng-yun

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郑先元,ZhengXian-yuan

13.静载法检测预应力混凝土拱形屋面板施工质量的试验研究刘思明,LIUSi-ming

14.某高层建筑转换层厚板支护系统的方案设计及施工质量管理冯占红,FENGZhan-hong

15.城市高架桥声屏障工程施工技术杨文斌,YANGWen-bin

16.工程质量A版 薄壁大跨度墙板裂缝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李琪,廖秋林,LIQi,LIAOQiu-lin

17.某深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的影响及自身安全性控制姜丽萍,成勃,JIANGLi-ping,CHENGBo

1.监管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功能定位与技术实践傅国庆,方明乐,陈晓波,FUGuo-qing,FANGMing-le,CHENXiao-bo

2.精细化管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潘双华,PANShuang-hua

3.浅谈工程质量问题投诉的处理孙中宁,SUNZhong-ning

4.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竞争的焦点温军,王建忠,师爱英,WENJun,WANGJian-zhong,SHIAi-ying

5.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污染物甲醛浓度的研究张春丽,顾林辉,ZHANGChun-li,GULin-hui

6.浅谈风积沙路基的施工技术张志江,苏靖,ZHANGZhi-jiang,SUJing

7.严格管理技术创新铸就千年治黄丰碑——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质量纪实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

8.中关村某住宅工程实施精品项目管理的几点做法景万,倪建西,JINGWan,NIJian-xi

9.协会标准《剪压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简介袁海军,YUANHai-jun

10.超高层住宅烟道质量控制与应用实践宋振宇,黄柏权,赵则冶,SONGZhen-yu,HUANGBai-quan,ZHAOZe-ye

11.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温度裂缝的控制李瑞英,闫松,LIRui-ying,YANSong

12.国家国书馆二期工程暨数字图书馆工程幕墙系统施工技术吴长路,WUChang-lu

13.办公楼综合布线与消防设施改造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孙鹏,SUNPeng

14.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工程墙板和顶板整体施工技术安同力,户均永,董永跃,ANTong-li,HUJun-yong,DONGYong-yue

15.某高层住宅楼局部墙体结构的补强处理与分析孙连波,SUNLian-bo

16.微型钢管静压桩在既有建筑基础加固中的应用郭奋恩,GUOFen-en

17.电梯基坑降水的补救措施工程质量A版 王树旗,WANGShu-qi

18.预拌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问题的研究及对策阳乾坤,李忠胜,YANGQian-ku,LIZhong-sheng

19.结合Morgenstern-Price法与Sarma法计算岩质-土质混合边坡稳定性王旭,李显忠,WANGXu,LIXian-zhong

20.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刍议史殿卿,SHIDian-qing

1.偏斜PHC管桩的检测及处理姚建阳,YAOJian-yang

2.土层抗浮锚杆抗拔力试验和检测问题的探讨齐君,林通,杜军,QIJun,LINTong,DUJun

3.高强混凝土回弹仪检测精度的试验研究王文明,邓军,陈光荣,汤旭江,WANGWen-ming,DENGJun,CHENGuang-rong,TANGXu-jiang

4.改进的外控法在某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楼永良,纪学灵,覃胜,姚晓东,LOUYong-liang,JIXue-ling,TANSheng,YAOXiao-dong

5.某工程背槽式幕墙施工技术张家年,ZHANGJia-nian

6.某临近营业线铁路隧道开挖爆破安全技术沈广辉,SHENGuang-Hui

7.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和施工质量控制张志华,吕同根,丁杰,ZHANGZhi-hua,LVTong-gen,DINGJie

8.某盾构隧道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樊姝芳,朱苦竹,樊有俊,FANShu-fang,ZHUKu-zhu,FANYou-junHtTp://

9."平改坡"建筑防雷装置的施工质量控制李贵玲,杨敏,董永生,田艳婷,LIGui-ling,YANGMin,DONGYong-sheng,TIANYan-ting

10.掺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新拌耐久性混凝土中"冒泡"现象的分析郑耕心,ZHENGGeng-xin

11.工程质量A版 严格过程控制打造精品工程——菏泽大剧院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技术邵九宪,SHAOJiu-xian

12.建筑工程畸形分包的对策研究何洪均,HEHong-jun

13.SRC-RC结构抗震性能的简化分析马汉英,刘志欣,MAHan-ying,LIUZhi-xin

14.双壁波纹管圆柱模板施工技术王小红,张利珍,WANGXiao-hong,ZHANGLi-zhen

15.水电站进场公路桥梁大吨位荷载试验及仿真分析胡勇,谭冬莲,HUYong,TANDong-lian

16.非标方法对膨胀剂质量监测的探讨谷芳,吴善才,黎韬,GUFang,WUShan-cai,LITao

17.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的统一计算公式李维,LIWei

18.钢筋混凝土板腐蚀性的非破损检测温军,张虎,WENJun,ZHANGHu

19.沙特炼油项目施工阶段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柳俊山,LIUJun-shan

1.更新理念提高效率探索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任振洪,RENZhen-hong

2.试论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胡文彧,HUWen-yu

3.价值工程在业主单位管理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卢青,LUQing

4.住宅小区雨污排水管道的质量控制高盛立,GAOSheng-li

5.桩体混合料强度对CFG桩基检测方法适用性的研究王劲宏,WANGJin-hong

6.钻孔灌注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试验卢海东,LUHai-dong

7.河南艺术中心工程高肋得合咬边金属屋面系统的研究及应用原波,吴伟,宋锦峰,王飞,YUANBo,WUWei,SONGJin-feng,WANGFei

8.河南艺术中心工程超高超大艺术墙玻璃幕墙施工技术应用原波,李刚红,郑直,高连奎,YUANBo,LIGang-hong,ZHENGZhi,GAOLian-kui

9.河南艺术中心工程超高超大艺术墙钢结构施工技术高连奎,路强,郭佳,郝学峰,GAOLian-kui,LUQiang,GUOJia,HAOXue-feng

10.关于修改民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的建议张学昌,邢涛,ZHANGXue-chang,XINGTao

11.智能建筑雷电防护技术探讨王开宇,WANGKai-yu

12.钢弦石膏板隔墙体系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工程中的应用王飞,温军,李世昌,吴伟,WANGFei,WENJun,LIShi-chang,WUWei

13.超大深基坑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的研究佘远逢,SHEYuan-feng

14.超薄板材背栓式幕墙施工工艺研究周风斌,ZHOUFeng-bin

15.浅析聚丙烯管道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黄荷山,陈其兴,王荣显,HUANGHe-shan,CHENQi-xing,WANGRong-xian

16.袖阀管注浆在垂直防渗工程中的应用赵青海,ZHAOQing-hai

17.某商住楼桩基工程事故分析及处理工程质量A版 杨平,YANGPing

工程质量例9

(1)模板面要清理干净。(2)尽量采用刚度好的大模板,浇注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模板湿洗干净,不留积水,模板缝应拼严,控制跑模,防止漏浆。(3)钢模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4)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重视外掺剂的使用研究。(5)混凝土振捣要密实,应不漏振不过振。

交通部在"关于在公路桥面铺装中慎用金属扩张网等加强工程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各地建设、施工单位在建设项目未作竣工验收之前不得对工程构造物表面进行涂饰。对高速公路上跨桥梁及立交桥工程确实需要装饰的应在正式竣工验收后安排,对施工单位擅自装饰的,监理和建设单位可拒绝支付,对建设单位或各地自作主张装饰的,竣工验收时要扣减质量评分"。

二、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均会出现此问题,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

(1)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2)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3)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4)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5)冬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6)回填几种土时,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

三、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其原因主要有:施工控制问题。目前,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另外,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也会引起早期破损。此病害是雨雪水沿道路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和土基,降低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造成局部变形,扩展成网状裂缝。碾压中产生的细微裂纹及反射裂缝虽初期不影响行车,但在水分侵蚀及阳光照射下,成为促使面层沥青混凝土疲劳开裂的催化剂,大大缩短沥青路面寿命。预防措施有:

(1)不要片面追求个别指标不合理的高水平,要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2)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3)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4)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采用改性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5)在特殊潮湿、寒冷、高温地区要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

四、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

由于桥头填土的沉降与桥台沉降有差异,以及伸缩缝、桥头搭板做得不好,在桥台处形成台阶,影响行车的舒适和安全,并对桥梁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桥台后背填土应选用排水和压实性能好的回填材料,以达到最好的压实度,减少路堤填土的沉降量。(2)对于桩柱式桥台,应先填方,待填方充分沉降后,再修建桩柱式桥台,从而减少结构物与填土的沉降差。(3)选用性能好的伸缩缝,并精心施工,以保证桥面伸缩缝处的平整完好。(4)采用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桥面铺装层的裂缝。(5)做好桥头搭板或采用土工格栅等新技术进行过渡。

五、软土地基超限沉陷

软土具有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低的特性。在软土上修建路基或桥涵构造物基础易出现压缩沉降、滑陷、坍塌等,近年修筑的某工程的一座通道桥,其下部构造为分离式扩大浅基础,上部验收时沉降竟达十余厘米,经约请地质勘察部门及设计人到场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得知,是由于软土地基的超限沉降引起,后采取预压方式至使沉降稳定,再调整纵断,以满足使用要求。对软土地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采用换填渗水性良好的土,对基底进行加固。(2)设置白灰粗砂桩,此法适用于粉砂土质、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软土地基成孔后,筛选生石灰块加水泥、粗砂拌匀后填充,用木棍捣实,当生石灰块遇地下水消解后,填充料体积膨胀,起到挤压土基作用,提高了路基承载力。(3)石灰、水泥稳定碎石法:是用于苇塘、稻田、藕池的沼泽地区路基的处理。排水、清淤、清除草根植被后,将石灰和水泥混合,再将碎石与混合料拌和均匀,然后摊铺压实养护。(4)对路基采取强夯、预压等措施或使用土工织物。

六、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

由于灌浆强度低,在孔道内填充不饱满,易产生预应力钢筋的锈蚀,对于通过灌浆握裹钢材来传递预加应力给结构混凝土的作用将有所削弱。如某工程预制T型梁,因波纹管不畅而未引起重视,导致压浆不实,经超声波无损检测后发现孔道内出现空洞,最终废弃,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和声誉的损失,给业主造成工期的延误,故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控制:

(1)灌浆用的水泥应是新出厂的,标号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灰浆的配合比,必须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现场条件等灵活选取,并通过试配试验确定。(3)灌注前应检查灌注通道的管道状态是否通畅,对孔道应在灌注前用压力水冲洗。(4)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压浆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5)每孔道应一次灌成,中途不应停顿。

交通部还规定:"各项目施工、监理单位要加强预应力结构张拉后管道压浆的施工管理和控制。管道压浆的机械设备、灰浆质量、工艺过程必须完好准确,施工单位的技术主管、驻地监理工程师必须加强对压浆过程的旁站监督,重点检查压浆的充实度和饱满度,今后凡检验压浆不饱满的构件不得投入使用"。

七、路面不平

路面平整度是公路工程的主要舒适性指标,施工控制不好,平整度衰减很快。如果道路不平,会降低车速,增加行车颠簸,加大冲击力,损坏车辆,降低舒适性,减少安全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基层平整度控制不严,甚至出现波浪式起伏;路面施工控制不力,摊铺机及压路机的操作人员水平较低;基准线或滑靴失控,从目前路面施工情况看,滑靴已基本取代基准线但仍有其局限性。因此,施工时应从路基开始层层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并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路面面层微观构造和外观构造平整度。

八、水泥路面断板、开裂

工程质量例10

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施工工程测量质量的控制应以“预防为主”,通过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加大测量仪器的投入,增强建筑施工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工程施工测量各项管理制度等方式,指导工程测量质量管理和控制活动,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为工程实施和完成提供保证。

一、当前工程测量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

1.1 测量人员流动大,测量仪器管理混乱。工程施工测量人员是施工生产一线生产工人,野外作业时间长、风险责任大、条件艰苦,从测量工程师至测量觅有条件的干一段时间可能就调离或是转行,测量仪器使用、保养、标定不能按规定规程进行,损坏、丢失严重。往往是出现明显错误的测量数据时才采取措施。甚至有些施工企业把测量仪器设备划归物资部门管理,保管不合规程、记录不清,一套仪器再使用时已支离破碎。

1.2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专职的施工测量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由其他技术员(施工员)兼职,主要聘用测量工、学校刚毕业出来的人员担任测量负责人,无独立工作经验,也就无法保证施工测量的质量。

1.3 测量仪器的操作不当且保修不到位。一般来说,测量所用的仪器都属于精密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测量人员的水平有限,没有严格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导致测量仪器的灵敏度降低。另外在使用后,由于没有将仪器及时入箱保护,使仪器出现了不应有的损坏。

1.4 测量的质量控制不到位。在实际的工程质量监控和工程竣工验收时,都只注重其他施工质量的检查与控制,而忽视施工测量质量的检验。许多工程验收监督部门到现场看看,走走过场,没有做到亲自用仪器进行实测。少数工程验收也仅停留在复核一下建筑物的几何尺寸,不能从根本上对施工测量质量进行监控。

1.5 测量人员与技术沟通协调不畅。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施工现场准备不足,放样条件不具备、多次放样:技术检查流于形式、模板多次安装不到位:隧道断面技术控制不当、欠挖严重、多次量测:造成测量工作繁重、效率低下,施工技术与测量之间的工作矛盾显现突出。

二、工程测量质量控制措施

2.1测量施工前先决条件的检查与控制

施工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到测量精度成果的质量和施工进度。对于测量控制网而言,一旦测量施工方案确定,则控制点的最终精度也就基本确定了。相反,如果施工前的任何一项设计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测量精度的下降或测量成果不可确认。因此,施工前的方案制定及准备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测量施工的质量,施工质量事前控制应是工程测量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在本阶段,测量监理工程师应采取各种措施对测量施工的先决条件进行检查与控制,最大程度的消除影响测量施工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具体应看重完成以下工作:

2.1.1 审查承包商测量人员的组成及数量是否满足测量施工需要。测量工作是一门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对测量施工质量有着很大影响。

2.1.2 审查测量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对测量控制网来说,一部好的施工方案,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控制点的精度,还可以节约测量施工的人力消耗,加快施工进度。因此监理工程师应高度重视测量方案的审查。在测量施工方案审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注意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务必到现场亲自查勘,以确认方案中控制点的位置布设合理、实用,通视条件良好。因为不论施工方案设计如何合理,如果现场条件不具备,该方案都是无使用价值的。在确认现场条件具备的前提下,监理工程师应继续审查控制网的观测方案是否能够满足设计精度要求,由于受现场条件的限制,施工控制网的点位布置往往长短边边长相差较大,图形结构不利,从而导致点位精度极不平衡。监理工程师在审查观测方案时,如果确认控制网精度难以提高时,应根据工艺系统的设备安装特点及现场条件,因地制宜的采用独立边角自由网,以确保控制网的内部符合性,使各点位误差分部均匀,在精密工程测量中尤应注意这一点,否则将无法保证设备及工艺系统的安装精度。

2.1.3 测量仪器设备的检查与控制

在测量施工过程中,测量仪器精度及数量会直接影响到测量成果的质量和施工进度。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承包商所承担的施工任务难易、工作量大小来确认责任单位的仪器精度及数量是否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同时,为保证测量成果的可靠性,监理工程师除应要求承包商按期提交测量仪器的检定证书外,还应要求承包商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核,并提交仪器校核资料。

2.1.4 测量施工设计文件的审查与控制

承包商进行测量定位放线的依据是土建及安装施工图和己获批准的测量基准点,测量监理工程师除认真审查承包商提供的基准点数据是否可靠及有关设计数据是否与施工图一致外,还应会同土建及安装监理工程师共同对定位放线数据进行图纸会审,检查建筑与安装施工图中同一物项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一致性,在设备安装定位过程中,还应审查设计指定的安装基准点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工艺系统的安装精度需要,否则有可能给设备安装带来严重不利影响,使前期测量工作功亏一篑。

2.2 测量施工的过程控制

测量先决条件检查虽然消除了大部分影响测量施工质量的隐患因素,但施工现场的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施工方案中制定的措施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能否顺利实现,还会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继续跟踪检查,以确认施工方案及各种先决条件得到了可靠执行。具体讲,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应把握以下要点:

2.2.1 对厂区测量基准点的跟踪检查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厂区测量基准点受上石方开挖及机械施工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变形或遭破坏。同时,混凝土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会产生周期性的膨胀与收缩现象,这将导致建于砼楼地面上的测量基准点产生同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测量成果的精度。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监理过程中,除要求承包商尽可能将基准点布设于稳定的基岩上或与基岩相连的底层楼地面上,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外,还应要求承包商定期对控制点进行监测,对重要部位的定位放线,使用前应随时检测控制点的可靠性。

2.2.2 施工过程中的旁站监理及外业复查

在测量先决条件检查过程中,虽然对承包商的测量人员进行了资质审查,但这仅限于理论上的控制,施工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及施工熟练程度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得到确认。因此,在施工程中,监理工程师应继续对施工人员进行旁站跟踪,观察其主要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的技术特点及工作不足。同时,在承包商新进场阶段,监理工程师还应加大对承包商所提交测量资料的外业复查比例,以确认承包商的技术水平及工作能力。在确信掌握了承包商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特点后,可根据其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控制。

2.3测量施工的事后控制

施工控制网或施工定位放线测设完毕后,是否达到了精度要求,应对外业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此阶段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商所提交的施工控制网技术书或定位检测资料进行审查。审查过程中应注意其数据处理方法是否得当,各项观测数据有无超差或误用情况,发现问题后应及时要求承包商进行整改。对于可疑的数据,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商进一步提交相关资料,并应到实地进行外业复查,以确保测量数据可靠,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三、结束语

工程测量,就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之间的工作过程。建筑工程测量对保证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的质量与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工程质量例1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15-01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由于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施工过程复杂,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颇多,为了实现施工控制的目标,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意识,强化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严格按照要求的质量计划规范施工,消除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培养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提升员工自身素质,建立、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的开展施工。

一、牢固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

强化管理意识,在项目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意识”决定“行动”,这是不变的真理,我们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从项目经理、决策层做起。在施工前线组织和指挥员工工作的领导人就是项目经理,他的管理态度与决心直接影响到工程管理质量。2、在工程项目管理层所有员工之间开展质量意识的教育活动。作为直接操纵工程质量的管理人员,他们引导操纵着工程质量进行,影响工程质量发展。因此,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水平,有利于项目质量管理的开展与运行。3、将质量意识教育在实际建筑工人中广泛普及。建筑工人是建筑工程的直接生产者,从原材料的投入到半成品的加工,最终完成产品,每一个环节都有他们的参与。因此,强化建筑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二、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调查显示,部分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领导人,为了在自己任职期间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欺上瞒下,为了业绩缩短工期,偷工减料,使用不正当手段谋获暴利,导致建筑工程在施工期间与完成施工后,常发生许多安全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运作过程中才会给人有机可乘,造成管理制度趋向形式化。因此,要提高工程质量管理,就一定要严格管理,一切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程序行事。

为避免施工单位质量出现问题,建设施工部门必须对施工质量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对材料、设备、员工、工艺方法等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一切因素均加以监控。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控制。1、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根据工程项目的重要程度,在开工之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开展技术的全面交底。对工期长、结构复杂的建筑项目,可以按照基础、结构、装修等几个阶段,分别开展技术交底。在开展各项施工之前,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员向参与此项工程的所有员工进行技术交底。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技术资料与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严重影响企业项目管理水平高低的因素,就是工程质量是否达标、技术资料是否齐备,这些都是检测部门进行质量评定的关键。3、材料控制。建立材料管理制度,对于原材料、半成品、结构配件等进行彻底的检查验收,保证供货方的质量信誉,保障收货人的经济效益。

三、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完善质量管理人才机制

在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好坏的因素中,基础建筑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的优劣,导致施工质量出现明显的差异。因此,必须构建一支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优的基础建筑工作队伍。工程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施工建筑队伍的水平。要优先考虑的就是施工部门的信誉与资质。其次才是选择其中一个优秀施工部门来承担建筑任务。要按照以下方式来完善质量管理的人才机制。1、团队教育机制。质量管理的主体就是人,依靠的是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以及先进技术。要将管理中的主体与先进理念、技术、模式等有效的结合,发挥超常作用,就要不断的进行知识的教育与实践,开展先进管理的质量理论教育,建立有效可行的教育机制,帮助提升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及管理水平。2、激励与监督机制。在培养人才方面,实施激励机制。通过激励管理人员自信心,使他们获得动力,带动建筑施工队伍积极奋斗,彰显出团队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同时加强对领导人的监督,避免他们在工作中出现错误。3、奖优罚劣机制。在管理层中实施奖罚机制,管理人员要明白因何而奖,深思为何而罚,严格做到有功必奖,有错必罚。4、优胜劣汰机制。在激烈的竞争中,实行竞争上岗制。根据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采用优胜劣汰机制,才能有效落实岗位职责,实现优秀的团队化管理。

四、完善规章制度,建立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度

要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做到超前监督,严格依照建筑工程程序做事,严格执行《建筑法》里所颁布的各项技术规范,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度。1、质量责任制。人作为工程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及操纵者,它不仅是控制的动力所在,也是被控制的对象。人既能创造优秀的施工质量,也能制造出劣质产品,引发不安全事故。因此,在整个施工质量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从而明确各项质量管理工作者的责任与权力,并且规定出工程项目需要的资源与人员资格。2、现场会议制度。建立健全施工现场会议制度,它能够使项目的各部门主体很好的进行沟通,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施工,最后达到各部门都满意的效果。3、现场质量检测制度。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应该采取质量监控措施,各种监测手段与方法,对工程项目的实体进行施工质量的监控。从而建立并实施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有效地保证达到工程项目所规定的质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