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7 15:18:09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例1

在21世纪初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趋势、顺应人民群众根本要求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战略性举措。

从国内情况来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我国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大关,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同时应当看到,在我国由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向多元社会结构转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这一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阶层分化十分迅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许多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如弱势群体问题、地区发展平衡问题、收入差距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新情况新问题可谓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大量的矛盾甚至会集中出现,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从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样一个时期往往是多事之秋。可以说,中国的发展面临关键的临界点,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一临界点,将决定着中国社会能否进入一个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在这一特殊时期,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就必须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保持和提升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

从国际环境变化趋势来看,和平和发展将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总体上国际社会也并非一片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少数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单边主义行径使得局部地区冲突不断。另外南北贫富差距问题、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恐怖主义问题、贩毒问题等诸多国际问题还十分严重。中国置身于这样一个国际背景之中,必须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努力为自身营建一个和谐有利的外部环境,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造条件,这是我们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社会要和谐、人民要幸福,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便成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意愿,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也符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完善了党执政能力建设体系。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包含掌控市场经济建设能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能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能力、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等在内的综合体系,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要不断提高党在管理国家过程中的各种能力,每一种能力都具有独立性,但只有各种能力协调运用、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执政能力的完美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广泛而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综合运用各种能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础上,建构一个和谐的社会则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能力,这一能力,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能力建设的提出,完善了党执政能力建设体系,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成熟。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了一个更具号召力和亲和力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党带领人民确立了不同的奋斗目标,有远景目标也有近期目标、有经济目标也有政治、文化目标,这些目标对于鼓舞全党斗志、激励人民士气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我们党正在带领人民朝着我们所确定的各个既定目标前进,不同的目标对于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影响力,而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则是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目标体现了小康社会的根本特征,既是我们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也是现阶段人民要求实现的社会状态,更加有利于将全国人民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标准。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不仅具有宏观意义,也具有微观意义。在微观意义方面,它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标准,这一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人民利益”标准的科学再现,更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标准的题中应有之意。以此作为衡量领导干部的政绩标准,将使得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更加自觉地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这个伟大工程的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抓住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之核心,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带领全国人民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共同理想。

一要充分调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一主体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可以说,一切能够对和谐社会构建起积极作用的个人、团体、阶层、阶级都可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主体的成员,党自身建设的成败,对于能否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伟大的工程,只靠执政党是万万不行的,和谐的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家园,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每一个阶层都有为这个家园的和谐美好贡献力量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不同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动员一切积极力量为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而共同奋斗。

在发挥不同主体成员作用的过程中,执政党要有掌握整合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能力。既要注重效率,也要兼顾公平,力求使所有社会阶层的人们能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各得其所”,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和谐相处于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具体讲,就是既要维护全局的利益,又要照顾局部的利益;既要保持保护发达地区的利益,又要照顾比较落后的地区的利益;既要保护优势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又要扶持比较困难的企业获得生机;既要保护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们的利益,又要关心普通群众,特别是农民、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利益。

需要指出的是,党 还要提高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大力扶植和培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利的主体。在现阶段,这些主体主要是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社会组织,特别是非政府非营利性质的社团组织,我们要支持和培育这些组织的发展和成长,并善于发挥这些社会组织在实现社会的和谐方面的作用。

二要大力完善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

完善有效的制度体系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我们主要应创新和完善两种制度体系,一种是社会管理的制度体系,另一个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构建这两类制度体系所要遵循的共同原则。

就社会管理体系而言,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是构建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的前提,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对社会管理体系进行补充和修改。社会管理体系。既包括经济管理体系、也包括政治管理体系和文化管理体系。它不仅指政府主导的管理体系,而且包括大量的社会自治性管理体系,如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团、行业组织,社会救助和慈善组织等等。不同社会管理体系的完善要依靠政策、法律法规的作用,通过合适的政策和法律引导和规范社会管理体系自身的发展,通过法律来确定不同管理组织在整个社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就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而言,这一体系由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体系、社会预警体系、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司法机关和群众性治安管理体系构成。任何社会中都会存在一些矛盾,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解决这些矛盾和将不和谐的声音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的职责。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是保持社会安定、维护社会和谐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根据法律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完善这一体系建设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例2

一、“和谐”是一种文化境界

“和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失衡、混乱、危机、冲突和对抗等相区别,是指社会的内部结构均衡稳定、社会运行安全有序、社会管理(自我调节)有效顺畅、能够自主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整体状态,即一种高度有效的“自组织化”状态。就是说,和谐不和谐,并不在于有无内外部差别、矛盾和冲突,而在于自身是否能够持续有效地解决矛盾、化解冲突和对抗。所谓社会和谐,指的主要是这样的社会结构、机制、运行方式及其效果。可见,“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独立于现实社会之外的特殊社会形态,而是每种社会形态下都力求达到的一套整体状态,一种文化境界。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并不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目标之外,再去构造一种什么不同的社会样态,也不应该理解为,它仅仅是为了解决现实突出问题而采取的一套权宜之计。而是说,在沿着既定方向前进、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营造和保持应有的社会和谐,以形成和完善一套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稳定、积极发展的良性机制。因此应该说,这里就包含了一个更深层、更具普遍性和长远意义的“文化”建设问题。

“和谐”有不同的性质,是多样化和多层次的。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等等,每一种社会都有自己和谐不和谐的状况,而每一社会的主导者都力图实现和维护特定秩序下的和谐,这是不言而喻的价值选择和文化导向。但马克思主义指出,在人们所寻求和实现的社会“和谐”之间,有着两种根本性质的差别:建立在阶级分裂和根本利益对立之上的社会制度以及维护这种制度的“和谐”,与建立在消灭阶级对抗、实现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和谐”之间,属于根本不同的文化性质和水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他对这一任务的目标、特征和原则的阐述,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和谐,更在于指出各个领域的和谐之间共同的、内在的条件和特征。就是说,我们所要实现的社会和谐,是在经济政治文化不断发展基础上实现、同时又覆盖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从而具有基础性、普遍性的社会和谐。这种全面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总体上就是广义的文化和谐。对于我们来说,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和谐。只有造就深层的文化和谐,才能造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全面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

二、用改革和发展打造“和谐文化”

“文化和谐”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特殊具体的文化层面,即各个文化领域及其相互之间的和谐,呈现出“和谐文化”的面貌;二是普遍深刻的文化层面,即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共同思想、组织和行为方式的和谐,使社会达到整体意义上的“文化和谐”。

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一个文化体系自身的内容及各种形式、各个环节之间是统一和谐、积极互动的,而不是分裂、冲突和相互抵消的;这一文化体系与它的经济基础、政治导向和生态环境之间也是和谐一致、积极互动的,而不是分离、对立和相互抵消的。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解决。例如:

(一)思想内容与价值取向的“一元与多元”问题。从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中华民族整体的根本利益上看,我们的文化必须是、也只能是一元的,不能是多元的;但从国内和国际的现实看,由于有多元的经济和政治主体(种族、民族、阶级、阶层、宗教、不同层次的利益群体和个体等)存在,社会文化实际上是多元的,并不是一元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实事求是地构建和谐文化的积极态度,就是要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先进文化,并用它去面对多元文化,以求更有力地影响和引导多元文化,在国内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导下的社会文化和谐,在国际上不断增强和扩大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

(二)文化建设的两大基本形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推动先进文化建设,首先意味着要进行文化体制的重大改革,将我国过去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单一“事业”型文化体制,转变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文化体制。新型文化体制包括要保持和发展文化公益事业,引导事业单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来支持其发展,以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场文化体制改革的动力来自经济政治发展对文化发展与之和谐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就提出了文化体系内部“事业”和“产业”的和谐问题。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虽然各自有其特殊的性质、条件和发展规律,彼此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但它们都是文化发展的社会形式,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文化内容,所以也就存在着彼此和谐统一的根本条件。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就是说,必须围绕先进文化的内容来发展壮大两大文化形式,才能保持它们之间根本的和谐一致。在所有的相关决策和政策措施中,决定性的关键都在于正确把握先进文化的本质内容及其前进方向,全面贯彻“面向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纲领。

(三)文化发展的两大环节——精神生产与精神消费的关系。对于在社会上被广泛议论的“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俗文化与雅文化”、“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我们要走出传统观念的误区,不要以主体分裂和对立的观念,而是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发展中“消费与生产”的理论来把握,才能更切实地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确立促进文化整体和谐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所谓“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和“时尚文化”等,主要是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消费形式;而所谓“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合理价值,主要在于通过专业化不断向新领域、深层次、高境界的探索和创新,因此应视为代表精神文化“生产”(原创、创新、提高)的形式。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基于此,我们打造文化和谐的重要任务就是:一方面要让文化消费的需要、特别是它的发展需要,尽可能成为文化生产的需要和动力,以促进文化生产的发展更新;另一方面,要让文化创新产生的成果,尽可能快地转化为消费的需要和动力,以使优秀文化真正成为大众文化的引导,帮助大众文化不断提升到新境界。就是说,不仅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落实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实现大众消费型(含次生产和再生产型)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要调动整个社会资源,着眼于高层次文化的发展,实现生产型(原创型、创新型、提高型)文化体制的健全完善,以造就“文化生产与消费积极互动、雅文化引导俗文化不断上升、和谐发展”的良性机制。这是我们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一个战略要领,也是在面向市场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防止出现“文化沙漠化”不良后果的关键。

三、讲究“做法”艺术,提升和谐程度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包括我们要“做什么”,即保持任务和目标的和谐与先进,更包括我们要“怎样做”,即注意“做法”的和谐与先进。所谓“做法”的社会表现,包括依据一定理念而形成和执行的一套制度、体制、机制,运行的方式、程序、方法,行为的规则和规范,以及相应的作风、习惯和风格等。文化并不神秘,也不琐碎,“做法”正是普遍意义上的“文化”,它比“做什么”(事物)更能代表一种文化的性质和面貌。在这层意义上,构建“文化和谐”意味着我们在努力做好一切事情时,都要自觉地注意并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去改善、提高“做法”的合理性先进性,使它们更充分地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不仅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领导艺术水平的需要,也是从文化层面提高社会和谐程度的需要。

打造文化和谐需要有一个普遍化的视角,着眼于更高层次的境界。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例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提出来的建设国家的理念和目标,推及世界,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可以说是这种思想的自然延伸和扩展。中国政府2005年12月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明确提出“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观点,即:

人类只有地球一个家园。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中国认为,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

国际法,作为一种主要调整国家行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规范,是维护国际秩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在构建国际和谐社会过程中国际法的重要作用。2005年7月,主席与普京总统签署《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指出:“只有以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为基础,在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下,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2005年9月,在会见出席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的部分国家、国际组织和港澳台代表时指出: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国家与国家的和平共处,都需要法治加以规范和维护,并强调法治在建设国际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2005年9月15日,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特别首脑会议上,指出要“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强调要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该文将考察在国际法视角之下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原则,法律基础,以及法律的主要功能,探讨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与国际形势下,如何运用国际法的方法来应对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和危机,构建人类共同的和谐家园。

1.国际法治是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原则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从政体稳定需要中论证了法治优于人治,并指出法治应当具备两大基本要素,即:法律本身应当是良法,法律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遵守。他指出,以正当方式制定的法律应当具有终局性的最高权威。亚里士多德是从国家治理或国内法治角度阐发观点的,但是,就法治的完全涵义来说,显然应包括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这两个领域。并且这两个领域不是隔绝的,而是相关的;不是孰高孰低的层级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国家同时是国内法和国际法的制定者,因而法律同时贯彻国家对内统治和对外交往的意志。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良法之治,权力制衡和市民社会基础,这些国内法治必不可少的要素,必然也会体现在国际层面中,国际法治的目的就是要确立法律应当具有的终局性的国际最高权威,提供有法治保障的国际制度。

中国认为,自己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已经认识到“依法治国”是达到国内法治的不可动摇的法律原则,是在国家内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理念。而“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为追求整个人类社会进步而设计的路线图,即:本着国际法治的基本原则,树立国际法的权威地位,以联合国为主导,通过多边国际合作,以和平理性的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冲突和矛盾的理念,代表和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2.坚持民主与平等,保障人权与自由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基础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民主已经成为历史的潮流,成为人类发展的总趋势。在国际社会中,国家是独立的,自主决定自己的对外政策。因而,作为主要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规范,国际法也只能是建立在平等的和民主的基础之上。有一种较具代表性观点认为:世界上的大国,对于国际关系的发展,从而也对国际法的发展,会发生特别的影响,国际法首先反映世界上各大国的意志。但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制约着国家的个别利益,国际社会存在一些所谓“公认不可损益的基本规范”,即所谓的国际强行法。这些法律因其代表着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或整体利益,获得了最高权威地位,因而对各个国家的起着制约和限制的作用。世界上那些违反国际法的国家,即使是最强大的国家,也因为无法改变其行为的违法性质,不仅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而且还赋予受害国以合法报复的权利。

对照作为一种政治治理方式,或是一种制度的民主,人权则是一种权利,指人作为人,或基于人而享有的权利。1945年生效的《联合国》规定联合国组织的根本宗旨之一就在于:“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此后,人权概念被不断强化和放大,被赋予了更为广泛和丰富的涵义。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在大声呼唤人权的同时,特别提出要建立一种“权利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的“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这部文献,再加上1976年联大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合称为“国际人权”。至今,联合国先后共通过了60多个国际人权公约。

人权是人类和谐的基本要素和应有之意。如果说,在国内法层面,保障人权和自由是国家文明的价值目标和终极归宿,那么,在国际法层面,保障全人类人权和自由得到充分实现,就是国际社会和谐治理的价值目标和终极归宿。

3.促进发展,维护安全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功能

贫困同文明与和谐是不相容的。同时,要看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均衡:高收入国家其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5.5%,其收入却占世界总收入的80%。全球贫富差距的悬殊,是世界不稳定的深刻经济根源,文明社会需要富裕作基础,和谐社会则需要共同富裕来巩固。发达国家要认识到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在长远上就是帮助自身经济能够持续的繁荣,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上相互依赖,互相影响已经达到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程度。作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法律工具,建立一个更符合正义的全球经济秩序,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主要功能。

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和平与安全的大环境。安全问题与发展问题是密切相连、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国际法作为有法律约束力的调整各国家之间的关系的规范,在全球制度安排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行国际合作,“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通过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通过合作尽可能消除或降低恐怖主义活动、金融风险、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威胁,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伊拉克与阿富汗的愈演愈烈的血腥暴力冲突,从反面证明少数国家推行的“单边主义”政策无法带来和平与安全,更不要说民主与繁荣了。简言之,只有在国际法的框架之下,才能维护世界共同安全,这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又一个主要功能。

4.总结

康德说过,“从理性范围之内来看,建立普遍的和持久的和平,是构成权利科学的整个的(不仅仅是一部分)最终的意图和目的。因为和平状态是唯一的具有下面条件的状态:在许多人彼此相邻地住在一起时,在人们之间的关系中,‘我的和你的’均依据法律得到维持和保证。”康德提出的所谓“建立人类永久和平”思想中的“和平”,完全可以理解为:指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的社会秩序怎样达到和谐与平衡的问题,而国际法治就是实现这一目的最佳可能路径。

国际法是构建和维护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工具和法律基础。确立国际法治的法律原则,坚持民主与平等,保障人权与自由作为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基础,发挥国际法促进发展,维护安全以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功能,人类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吕新华.《在中国国际法学会“国际法与构建和谐世界”2005年学术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载《在中国国际法学会通讯》2005年第2期.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例4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我们要清楚的知道什么样的社会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问题,总书记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已经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是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也可以说,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充分体现出这六方面的特征。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和谐社会六方面的特征有着具体的内涵。(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必然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为了创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这个伟大工程的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抓住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之核心,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带领全国人民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共同理想

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要充分调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不同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动员一切积极力量为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而共同奋斗。在发挥不同主体成员作用的过程中,执政党要有掌握整合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党还要提高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大力扶植和培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利的主体。

(2)要大力完善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完善有效的制度体系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我们主要应创新和完善两种制度体系,一种是社会管理的制度体系,另一个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构建这两类制度体系所要遵循的共同原则。

(3)要积极营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

从国内环境来讲,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意识,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敬业奉献、诚信负责、扶贫济困的精神,积极倡导和睦相助、友爱向善的良好风尚,努力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在全社会营造生动活泼、文明高雅的文化氛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最终通过道德意识的积淀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形成全社会、全民族高度认同的积极向上的民风和民俗。

从国际环境来讲,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社会的和谐同样离不开世界社会的和谐,我们要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努力为自身营造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

综述,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就要按照同志的要求,着力增强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六个方面的本领。充满活力。要能够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我们要倍加珍惜已有的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光辉的现实。

参考文献

[1]陈前银.《浅谈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6.

[2]未知.《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用文写作网,2009.3.

[3]邓伟志.《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例5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要“兼相爱”、“爱无差”;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礼记·礼运》中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一种理想社会;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大家知道,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之一。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马克思称这本书是工人阶级“史无前例的光辉灿烂的处女作。”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肯定,明确提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深刻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认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也没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结果只能陷于空想。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战略策略,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科学的设想,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按照这一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列宁就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明确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大力帮助农民,消除城乡对立;必须把国民经济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必须发扬民主,改革国家机关,精简机构,反对,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时时处处千方百计地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例6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环节。同志在新民主义革命时就曾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历史使命,同样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环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提供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文化条件,打牢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重要政治优势,在社会变革时期尤其是这样。当前,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利益转换、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转化,经济成份、经济形式、分配方式、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思潮和人们思想多样、多元、多变,各种社会矛盾、思想矛盾凸现。在这种社会转型期,尤其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多样、多变、多元中统一人们思想,在各种社会矛盾交叉多变条件下凝结力量。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社会活力,增强全社会创造能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形成团结文明、扶贫济困的良好风气,形成公平正义、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有利于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利益矛盾,重视保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动,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全体人民主人翁意识,团结、凝聚和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抓手。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证。它能够紧紧抓住解决群众思想问题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这个环节,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使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使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妥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实现自己利益,构建和谐社会而奋斗。

思想政治工作应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和主题,宣传和谐理念,普及和谐知识,营造和谐氛围,丰富和谐内涵

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党的重大政治任务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必然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主题提出新的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核心价值目标的确定,但这种目标能否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同理想信念,并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发挥得如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思想政治工作应围绕这一目标和主题,宣传和谐理念,普及和谐知识,营造和谐氛围,丰富和谐内涵,推广和谐理念,普及和谐精神,创建和谐生活,不断丰富人们的和谐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和谐精神力量,满足人们和谐社会的精神需求,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舆论环境、思想保证、价值观念、文化条件。

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任务提出了新要求。在指导思想上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在价值取向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和谐氛围形成;在工作着力点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提高士气、振奋精神,保护公平,弘扬正义,鼓励创新,激发活力,深化教育,建设诚信,提倡关爱,和谐相处。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以提高群众素质为核心,着力构建诚信友爱的社会;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办实事好事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事为核心,着力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以平安、安定,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科学管理为核心,构建安宁有序的社会。

对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方法提出了新要求。经过长期努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人心,保证各个历史时期任务的完成等方面取得了很好实效,为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坚强保证。但也必须看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应在坚持以往好的做法和经验基础上,认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使其在内容、形式、方法上增强亲和力、渗透力。要紧密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努力形成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的新机制。要紧密结合构建>,!

针对多元化精神需求,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构筑主流意识形态统领下的多层次教育平台

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富有创造性。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D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12)06006705

“宗教和顺文化”的提出,代表着党和政府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深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存在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在不断深入和发展。从1993年同志提出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到十七大报告提出“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十七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更加明确了宗教在我国现阶段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了我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能够也应当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是党中央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一新的要求下,我们有必要探讨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宗教的和谐因素。宗教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宗教大都有促进社会和谐的理念、道德规范和传统,使宗教成为社会中的和谐因素。宗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多元和谐的传统,各宗教的教义蕴含着丰富的和平、和谐、平等、自然等伦理道德资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中的当代功能和价值,对做好宗教工作和统战工作,对充分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宗教和顺文化中“和谐”的文化理念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属思想上层建筑。恩格斯认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幻想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1]宗教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将会长期存在并发生作用。宗教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直到消亡的过程。宗教通过广大者作为其外在的表现。“截止2000年,全世界总人口约为60.55亿,者约为51.37亿,约占总人口的84.8%。”[2]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社会的精神生活领域,广泛地同哲学、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等发生密切的关系,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由于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和顺文化具有多元和谐文化理念,各宗教的教义蕴含着丰富的和平、和谐、平等、自然等伦理道德资源。以我国五大宗教为例。

(一)佛教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佛教的根本教义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引导佛教徒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源头活水和有力保障。“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想,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目标诉求,也是佛教信仰修学体系的内在要求。”[3]在佛教看来,成就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切又都必须从心开始。佛教的根本五戒,尊重一切有情生命,不擅取他人财物,不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不说谎,不饮酒和使用,警示世人从身、口、意三方面多做善行,远离恶行。发扬佛教“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的重要理念,那么则心灵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

(二)《古兰经》中也有许多包涵和谐的教义。“伊斯兰教是追求和谐的宗教。宣扬正信、主张平等,倡导行善、禁止作恶,鼓励求知、反对愚昧,救助贫弱、尊重妇女,仁慈宽厚、克己恕人,遇事协商、团结友爱,温和谦逊、谨守中道是伊斯兰教的基本要求。”[4]伊斯兰教的“两世观”是伊斯兰教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一词系阿拉伯文Islam的音译,原意为‘顺从’,也有‘和平’之意,指顺从独一无二的真主,人们在的护佑下的和平安宁以及人们之间的和睦相处。”[5]教义规定人们在人间要行善,为人处世坚持“中道”原则,关心、怜悯、接济穷人,达到和谐的社会关系,对整个现世生活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把这作为通往天堂获得解脱的根本。

(三)《圣经》有一句话就是:“爱是永不止息。”基督徒认为,“和谐”是上帝对人的要求,基督教的最高理想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圣经》以天上国度的形势向我们展示了未来的理想世界,其重心就是和谐。“圣经是基督教一切福音信息和神学的依据,‘和好’是它最重要的主题。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耶稣基督的救赎。”[6]爱是我们最基本的东西,要真正的能够像耶稣所说的,要“爱人如己”,作为信徒本身他要和谐,内心和谐以后,再跟社会其他人产生一种和谐的关系。基督教以“爱人”为其宗旨,以“信、望、爱”为美德。

(四)老子以“道”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道教遵循老子垂训,强调人与自然合一,在保护环境,爱护自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道教提倡“慈爱和同,护国利人;尊道贵德,清净自正”。《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公注“道性自然,无所法也“。道之本性是自然而然,以“无为”为法则。道化生万物,皆自然无为而生,不受任何外物所制约。揭示了天地和人的关系。道教主张的是:人和天是密切相连的,人应该顺应大道自然。顺天道则生,逆天道则灾。“在现实生活中,道教通过忠孝爱国、济世爱民、崇尚科学、辛勤劳作、度己度人、怀实信厚、崇俭抑奢等思想的宣扬和实际行动,践行着大道的真理。”[7]

(五)天主教强调要爱人如己,提倡公平诚信。这些宗教文化思想观念,有着“人心和善、家庭和美、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等丰富内涵。“天主教的信仰告诉我们,信仰的生活化完全可以给我们带来和平与和谐。与己和谐,与人和谐是我们深度信仰生活化的自然果实。真正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切实生活出我们的信仰,无疑就能见证教会期盼和平和谐,缔造和平和谐,维护和平和谐的深切愿望。”[8]作为中国五大宗教团体中最小的中国天主教,在天主教教堂重建、修院恢复、《圣经》的出版、学术研究等方面也取得相当大的进展,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有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和谐与和好的时候,信仰基督者才真正将光荣给了他们的主,才真正称得上耶稣基督的门徒。”[9]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文化相互融合、吸收和影响,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和”是东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孔子所创立的以“和”文化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尊重事物的多样性、和谐性,强调“和则生物,同则不继”,主张人类社会只能在相互依存中才能发展。“和”的思想深深扎根在民族土壤中,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就是“和谐”,人与人的“和”,即人类社会要和谐;与自然的“和”,即人类与自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要和谐。由此可见,追求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宗教和顺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些优良传统,使得中国的宗教出现被称为“和气东来的东方模式”的特有的和平共处的状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中华文化深厚底蕴之所在。

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其本质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实现宗教与社会、宗教内部、各宗教之间三者和谐,发挥宗教和顺文化优势,有利于各民族和睦,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和气的良好发展氛围,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宗教和顺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我们应努力践行,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构筑坚实的文化底蕴。因此,追求“和”的境界,既是宗教自身的需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宗教和顺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力量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能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10]而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包含古代宗教,“宗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之一,影响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11]中国在原始氏族社会解体后,建立了以男性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国家。商周时期,中国形成宗法性传统宗教。秦汉以来国家宗法性宗教、儒家人文哲学、佛教、道教等“多元共生”的文化大局面,“几千年来,宗法性传统宗教成为中国宗教的核心,无论民间宗教、民间信仰,还是道教,佛教、基督教,都必须与它调试,接受它的影响,否则就难以生存。”其中,各传统宗教不但铸造了大众内在的精神信仰,还在个人、家庭、社会生活广泛领域为大众树立了外在的价值和伦理准则,因而在塑造国民道德和社会伦理秩序方面发挥了世俗文化所无法企及的积极作用。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能缺少宗教和顺文化。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不能没有宗教文化的内容。宗教和顺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固然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开展。但社会主义是大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潮之中,包容着宗教文化的建设。宗教可以乘势而上,有所作为,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性,建设‘文化宗教’。”[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思考中国的文化建设问题,对待儒、道、释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态度更加理性,对宗教的认识从过去的“意识形态”到“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这无疑是认识上进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宗教和顺文化应有一席之地,充分发挥其塑造公民道德和社会伦理秩序的基本功能。

其次,宗教和顺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宗教和顺文化在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民俗和中外文化交流上,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以宗教哲学为例,在中国哲学中,宗教哲学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佛教哲学和道教哲学。佛教哲学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包括扩展了宇宙论和深化了本性轮。道教哲学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包括宇宙发生论、生命哲学论和气功养生三个方面。在中外文化交流上,佛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再从中国东传朝鲜、日本、越南,形成东亚佛教文化圈。伊斯兰教对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文化沟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近代基督教的传入,沟通了中华文化与欧洲文化。

在我们国家,信仰各种宗教的人有1亿,他们是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由劳动人民创造并践行的宗教文化应该是社会主义“和而不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从中华文化的基本向度看,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谐文化建设,宗教和顺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具体说,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和道德体系重建,宗教和顺文化应大有作为。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把构建宗教和顺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来抓,贯穿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解决社会总问题中解决好宗教问题。

三、发挥宗教和顺文化优势,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中华文化要想跟上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必须不断的自我构建,以适应时展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我们有必要积极探索研究,发挥宗教和顺文化优势,完善中华文化的自我构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出谋划策。如何发挥宗教和顺文化优势,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构建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要和谐,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靠科学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科学发展水平,取决于科学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的办法解决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多个方面,无论是何种宗教、何种教派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个大局。发挥宗教界人士作用,把信教群众的精力集中到和谐社会建设上来,帮助他们提高科学生产的能力,鼓励少数民族群众通过诚实劳动早日致富。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通过宗教从海外引进资金、技术、项目和人才等;宗教团体可以在统战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帮助信教群众走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的道路;可以通过对宗教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使其造福于社会,挖掘利用宗教文化促进旅游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夯实构建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民族宗教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使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进行。对正常的宗教活动加以保护,对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加以制止和打击。只有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把宗教活动纳入宪法和法律范围,保护合法的活动,惩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才能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限制和克服宗教中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从而形成宗教和顺的局面。一是要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信教群众的法律意识;二是要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得到扎实有效的落实。三是要认真贯彻落实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自由,是我们党和政府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一般称作自由政策。”[13]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为构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总的是好的,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少数干部、公民和信教群众对党的民族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少,领会不深,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宗教管理方面还存在未经批准滥建寺庙、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不够规范,跨地区进行宗教活动,非法传教;外来宗教渗透等问题。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发挥宗教和顺文化优势,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三)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全球化大潮,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趋同化的历史进程。随着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各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势不可挡。”[14]宗教被外国学者纳入文化全球化研究的范畴,有的学者认为世界宗教的形成至少构成了前现代时期最强有力的和最重要的文化全球化形式。宗教有着悠长的历史,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历史现象。宗教能在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中存在和社会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并形成一整套完备的稳定的信仰、戒律和道德体系,表明宗教具有复杂而深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基础,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宗教是社会的局部,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宗教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得到更大范围内交流。认真分析世界宗教和我国的宗教历史,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宗教都要适应其所处社会和时代才能存在和延续。宗教具有能够慰藉心灵上的痛苦,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解脱的积极作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宗教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的,必须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这既是社会主义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存在的客观要求。要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们必须站在纵观世界宗教发展历程的高度,了解国际、国内宗教现状,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并深入洞察宗教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积极引导我国各宗教团体、宗教组织、宗教教职人员、信教群众及其活动内容向着有益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制度,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宗教伦理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提法,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运用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得出的新论断。使宗教发展到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阶段,要把握和坚持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宗教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由于宗教的适应性,才使得宗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二是宗教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宗教不可避免地长期存在,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三是坚持求同存异的思想。我们党在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态度是求同存异,求大同,存小异,具体体现就是“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四是我国具备的政治基础和宗教实践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治基础。实践证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必由之路。

(四)发扬宗教的优良传统,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社会发展到今天,各方面的变化日新月异,宗教在相适应的努力中,不仅要在继承和不断调整自身方面下功夫,还要在创新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适应社会,服务人群的新途径、新形势。”[15]宗教和顺是五大教之间、各教相互之间、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和顺。第一,始终坚持政治上团结,信仰上相互尊重的基本原则。在构建宗教和顺方面,党和政府要积极做好宗教上层人士的团结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用他们的威望影响信教群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社会稳定服务。第二,帮助信教群众发展经济,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共同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大力培养和培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统战干部、宗教界人士这三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第三,正确引导和鼓励宗教界自身建设。例如,我国基督教界倡导淡化“因信称义”的教条、“信和不信”的对立和“世界末日说”等神学思想建设,天主教界推行的民主办教,伊斯兰教开展的“解经”工作,藏传佛教的寺庙爱国主义教育,汉传佛教倡导的“人间佛教”等。其要旨即在于引导信教群众在思想上真正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及时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为宗教和顺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挖掘宗教和顺文化的精髓,在团结、联系广大信教群众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事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和顺文化将被进一步提炼和深化其内涵,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构建和谐社会中,必将发挥独特的作用。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宗教和顺文化,保持和促进我国宗教关系的和谐,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团结、教育和引导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666―667.

[2]王作安.当代国际宗教问题的主要特点[J].新华文摘,2000(1).

[3][4][6][7][9]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组.中国五大宗教论和谐[M].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13,177,370,113,284.

[5]王俊荣,冯今源.伊斯兰教学[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16.

[8]赵建敏.天主教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途径[M].佛学研究网,.20080713.

[10][11]李道湘,于铭松.中华文化概要[M].上海三联书店,2007:5,139.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例8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制度和机制。和谐文化是人们依附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于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征,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文化的发展本身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建设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就会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尽管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大,民族众多,经济形式和分配关系多样,社会各阶级、阶层和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利益和矛盾,但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人们在不同利益的背后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因而能够形成共同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建设和谐文化,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在贫困的基础上也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集中力量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但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不能欠社会发展的账,不能以损失社会的进步为代价,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单纯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能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不仅会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代价,还会造成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现象蔓延、思想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造成经济增长和社会文明衰退的反差。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和谐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和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社会越是向多样化发展,就越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随着改革开发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出现纷繁复杂的局面,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和谐文化,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培养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有助于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形成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维护公平、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

××立足现实,在继承和借鉴中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同时也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孔子提出的“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就是为了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不同求以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例9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建设。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和谐社会的主体。同志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明确道德底线,遵守道德底线

要构建和适应谐社会的道德体系必须首先从反对不道德的现象做起,从最低的最基本的道德建设开始才能一步步地构筑起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因此,道德底线纳人了我们的视野,成为构建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的一个基点,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切入点。

道德底线,就是善的最低、最基本的层次。是人们有益于他人与社会的最起码的社会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履行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一个底线,并且我们不能超越这个底线。这个底线是让我们的行为保持着对社会是有利的而不会对社会及其他人产生影响和损失。道德底线对人的行为约束具有最低限度性。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外来思想文化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样的大碰撞的时代,不同的价值选择都获得了被尊重的空间。这样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价值折中和多元妥协中模糊了一些基本的道德判断。许多主流价值被遮蔽和消解,绝对价值被相对主义所颠斑,墓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被杂乱无章的多元价值所混淆。任何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都需要一定的道德标准来维系。凡事皆有度,如果道德下滑超出了底线,就意味着整个社会将因此有可能失去行为标准。

所以构建新的道德体系首要的任务是确立道德底线,确立基本的善恶是非标准,在社会公德领域,职业道德领域,和家庭领域都应该建立起最基本的善恶标准。不能让我们的道德底线一再的下滑。社会舆论不应当对超出道德底线的行为予以姑息纵容,要坚决的予以谴责。这样才能树立社会正气,才能有可能改变目前道德行为大量失范的可能。如果我们整个社会都对一个基本的善恶都不明确,一再的姑息原谅,甚至理解与同情不道德的行为,那对于我们民族来说是危险的。

二、建立公平的回报机制

道德的核心是公平,即公正和平等。我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应该承认利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应该承认道德的核心是公平,一味强调利他和一味强调利己一样,不仅其本身是不公平的,而且也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平,以这两种价值取向所建立起来的两种道德规范都不可能对人与人的关系形成公平而有效的调节。

社会道德乏力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道德建设缺乏相应的社会约束、激励机制的支撑。这种约束、激励机制,既包括精神上的褒与贬,也包括物质利益上的奖与罚。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们活动的动机是以物质利益为其根源的,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动力。我们的道德建设主要是借助于对道德行为的褒与对不道德行为的贬来进行,褒与贬是一种精神形式的奖与罚,而精神形式的奖罚在社会舆论缺乏一致性的情况下其作用是有限的。如果道德的行为不仅不会带来物质利益,相反会牺牲自己的物质利益甚至最可宝贵的生命;而不道德的行为不仅不会丧失物质利益,相反可以保住既得的物质利益,甚至可以得到新的物质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精神形式的褒贬就很难起大的作用。只有当道德建设具有相应的社会约束、激励机制的支撑,道德的行为成为合乎利益的选择,而不义之举将导致利益的极大损害时,道德才能对通人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道德赏罚是进行道德控制的基本手段,通过对道德行为的赞扬和对不道德行为的谴责,使人们分辨是非善恶。

社会公德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和形成社会公德奉献与社会公德回报机制。要真正发挥社会公德的治国作用,就必须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良胜循环的社会公德奉献与回报机制,这种机制能够保障营造出一种扬善抑恶的社会公德环境,改变社会公德义务和社会公德权利相脱离的现象。要使那些认真履行社会公德义务的人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回报,使不尽社会公德义务的人受到谴责和惩处。只有真正建立起扬善抑恶的有力的社会机制,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以德治国,才能真正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应该奖励公德,惩罚缺德者。在尊重个人个人的基础上建立权利义务制度,建立恰当的责任追究制度和贡献奖励制度。

三、提倡高尚的道德

追求道德理想,崇尚高尚的道德人格,是我国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先贤们强调要修养自己的思想品德,培养自己的人格.努力争取达到或接近“至善”的思想境界。另外革命道德传统也具有丰富的内涵,献身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将祖国和人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实现奋斗终生坚持真理、无私无畏的道德情操。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例10

1.人文的涵义和特性

古语云:“圣达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北齐书?文苑传序》),即圣贤的人所说的,用来教化天下人的话,便是人文。现代对人文的定义则是“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的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由此可见,人文是关于人自身的文化,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如果只是一个人关于自身和社会的看法构不,而应该是一个群体对某件事有着统一的看法并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即人文。

首先,人文具有稳定性。人文是人类意识的集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不等同于思想上层建筑,但它包含思想上层建筑。比之思想上层建筑,人文有着更强的约束力,它并非外界强加,而需要每个人自己去认同、接受。这种认同与接受是在长期的对道德、教育、文艺、宗教等方面的认知与感悟中逐步形成的,因此,人文应该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不易更改。如儒家关于君子的界定,就是一种人文。儒家认为有才德,思想道德高尚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几千年来,这种认知观念被保留并传承,人人皆以此作为评判君子的基本标准。

其次,人文具有社会性。人文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应该是被社会的普通大众所接受的,个人与小群体的认知都不能形,只有被社会广泛的接受并予以传承才能逐步形。人文随着社会形态的变更而逐步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去粗存精,被保留下来的人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更易被大众接受、理解并奉为行为准则。不仅如此,人文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会产生矛盾需要被统一规范的事物都会出现人文,它以不同于法制、道德的方式指导着人们的实践。

最后,人文具有价值性。作为社会性的人类意识的集合,人文必然是能够对大部分人的思想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它左右着人们在现实的社会交往中的选择与决定,甚至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人们的实践。因此,能被称为人文的文化现象首先应该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活动好的方面的一种引导。人文的这种价值是巨大的,在改造人向“善”的方向发展的同时,也改造着社会向更加高级的方向进化。

2.人文和谐是人文内部的和谐和与人之间的和谐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文和谐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已经了解到,人文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社会性与价值性的人类意识的集合,那么,什么是人文和谐呢?

首先,人文和谐是作为文化现象的人文内部之间的和谐。前面已提到,人文是文化现象,并且是各种文化现象形成的统一体。比如中国古代关于“孝”的认知,各种派别有不同的说法,西周时期,“孝”是祭祀宗庙鬼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孝”有了更深的理解,但就算是同为儒家的孔子和孟子,对“孝”也有不同的解释;孔子将“孝”与“礼”联系在一起,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对于孝的理解更多的是“敬”,认为要视父母为天,完全的服从,而孟子,则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的无后指的是没有遵守后代的责任,而不是没有后代。孟子认为后代要在善待父母,孝敬父母,这比孔子对于“孝”的理解有了一定的进步。而墨家也曾提出过“孝利亲也”,认为孝就是做有利于父母的事情。虽然各种派别对“孝”的说法不一,但总的来看,各种说法之间是统一而和谐的,则都强调与父母的关系应当是“善”的,善的涵义有很多,但都是指好的、有利的。到了现代,“孝”作为一种人文现象流传了下来,虽然传统文化中对“孝”的解释不一,并且,现代人对“孝”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对父母好是“孝”最普遍的标准,至于何谓好,则说法不一。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人文的内部,也就是组的各种文化现象是统一的,它们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关系,不存在根本上的矛盾,这是人文和谐的基础。

其次,人文和谐是人文与人之间的和谐。人文作为文化现象,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范畴,它的产生、传播与接受都是需要载体和对象的;而人既是载体也是对象。人文是意识的集合,意识产生于人脑,是人对现实生活中各种活动和经历的总结;人文的传播则是人们通过自身的行为或者言语不断的感染、影响其他的人,使之成为他人的行为标准或者准则;而被感染、影响的对象则也是人,人们通过思索他人的行为或者言语的合理性进而接受这种感染、影响。因此,可以看出,人自始至终都与人文融为一体,人文产生于人,又作用于人,所以也说,人文是关于人自身的文化。那么,人文和谐显然就要在人文与人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使之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流动的、发展的、生生不息的。人们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思想观念被不断的革新,新的人文会被创造,有价值的人文会被传承,这些人文构成了影响人们生活、实践的价值取向,被接受并遵守。人文与人处于这种循环往复的规律中,精神的境界不断提高,对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入,并最终形成能够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水平,而这也是马克思所提到的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同时,这也是人文和谐最核心的内涵。

二、人文和谐的价值

1.人文和谐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

人文作为一种广泛的意识形态的集合,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导着人们的实践,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巨大影响下,人文作为一种对人们思想的约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产力的提高,经济飞速增长,以及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文化、价值观都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在这种背景下,对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在各种思想文化作用下的人们能够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信念。中国的传统文化、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相互交融,我们应该在其中寻求平衡点,将具有共同价值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种和谐的人文,让人们在接受的同时保持正确、清醒的认识。

中国长期处于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平衡发展当中,人文和谐能够在经济进步的同时也不断推动精神文明的前进,让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注重精神文明的长足发展。提倡人文和谐,能够让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之时找到超过经济价值的思想价值,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认识水平,那么,人与人的交往会日趋和谐,市场经济体制和各种政治体制也会在人文和谐的规范下形成健康的运行轨迹,整个社会也会在稳定中不断前进。

2.人文和谐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说过,人类社会的建立有两部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立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关和政治组织;而思想上层建筑则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传媒等。人文就是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社会的前进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就会注重精神需求;然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开始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人文和谐成为我们当下应关注的重点。

中国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首先要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然而这种信念在新时代的中国人民心中却十分薄弱;人文和谐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发扬和提倡,让人民在经济利益的冲击之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尤其是对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的年轻人,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是他们肩负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要求。

3.人文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精神价值追求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学说是一种批判的学说,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反对剥削和压迫。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愿望产生于阶级对立社会中私有制剥削制度带来的社会压迫、剥削、不平等和贫富差距,而要求建立的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以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原始共产主义状态为参照性,表现为对原始社会的追忆,而原始社会最大的特点则是人与人之间没有剥削与压迫,处于一种最大限度的公平之中。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的精神文明高度发达,而这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就处于一种完全和谐的状态当中,以最有价值的人文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并且这种约束是完全自觉的,不仅如此,在这种自觉的行为当中,人们又创造着新的人文,以期最大限度的提高个人素质,当每个人都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相对对等的优秀素质,社会将会处于长久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当中。因此,可以说人文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的精神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 刘鸣.文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人文价值[D].安阳工学院,2006

2 史艳红.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人的素质的全面重塑[D].河北师范大学,2006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例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发展观提高到统筹全局的高度,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发展,这使发展的内涵更清晰,明确了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此基础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强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明确的指出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发展,而且这个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这是从我国长期以来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都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新理念。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内涵的理解并把握二者的内在关系,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认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五个方面来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里的“人”指的是包括社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这里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人民享受;“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目标,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适应和良性循环;“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

2005年2月29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括为六个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就是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的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的社会;诚信友爱,就是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社会;充满活力,就是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使创造活力得到支持,使创造才能得到发挥,使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社会;安定有序,就是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社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认识、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一脉相承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思想,但它的提出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其深厚的思想渊源,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做到“五个统筹”。贯穿其中的核心思想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萌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列位置。今年2月29日,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同志在开班式上作重要讲话,他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和谐社会思想其实与科学发展观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容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既对政治、社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又蕴含了对经济、文化方面的更高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每个人能在公正进步、富裕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根本要求。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有机统一的。

(三)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1次集体学习时,同志强调: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始终遵循的基本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工程的核心,人首先是作为个体存在于社会中,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与自然、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要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必须要以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为前提。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就会形成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的共识,就会齐心协力回应来自社会与自然的挑战。因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决定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正因如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尽最大努力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包括人与自身的和谐和人与他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主要包括个人生理与心理的和谐,个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和谐,个人人格的健全和谐等内涵。从思想上来说,人的自身和谐是指个人的思想、观念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能够与时代进步的节奏相合拍,即能用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从人格上来说,人自身要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昂扬乐观,富于进取。从品质上来说,人自身要能恰当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从生理上来说,人自身要保持良好的体魄,健康的身体。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实现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的核心内容是人际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只要以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才能调和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建设人与人间和睦相处的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也是围绕人这个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是时展的要求、历史进步的结论。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还是建立和谐社会,我们都要处处讲求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乃至依靠人、塑造人,处处从方便、体贴、适合人的需要的角度思考问题、落实决策规划等等,既要为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开拓日益广阔的空间,又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社会的真正和谐。(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来说,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社会化,是要使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应该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为了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地阐述了在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和谐包含人与政治、人与经济、人与文化三个方面的和谐关系。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使执政者所推行的各种政治主张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才能使执政者所倡导的政治理念有着广泛的认同感,并积极拥护、努力参与到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去。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使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只满足少数人的利益需要,而是为整个社会与人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公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才能激发起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创造活力。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使文化的发展满足大多数人的精神需要,成为人与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人在文化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品位,从而形成创造物质财富和创新文化的巨大动力。

总之,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来不断增加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2]隋志坚.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宁夏党校学报》,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