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5:14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例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一方面社区成为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首发地、聚集地,也是广大居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社区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治安、娱乐、交往等高层次的社会需求日益提高。面对这一转变,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后认为,必须重点针对我区作为周口市传统工业最集中的一个城区,因大批改制企业及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而空前增多的社会矛盾和群众的需求,找准了服务群众这一切入点,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体系,为此,我们确立了“创经济文化强区,构文明和谐川汇”的目标,把构建和谐社区放到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属,构建社区服务平台。

(一)加强领导,把打造和谐社区摆在重要的议程。

把抓好社区服务,建设和谐社区摆上全区工作重要位置,做到“三纳入”,即纳入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到城区四家班子的具体工作实施计划,纳入到城区党建目标责任制;一并规划,一并部署,一并落实,一并考核。(二)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20__年我区率先在自治区城区中实现“一居一支”,强化党组织在社会各类组织和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居民党小组三级党组织网络,在46个社区全面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加强组织力量,把社区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吸收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委员,还成立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使社区党的工作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面,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在打造和谐社区中的核心作用。(三)建立各项制度,健全工作机制。

制定社区建设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社区服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1、会议制度。区委常委会议、四家班子联席会议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定期研究社区建设问题;2、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实行处级干部包点联系,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要求每个指导员做到“四个一”:每年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每年要为社区居民办一件实事好事、每年要反映一条关于社区建设的社区民意、每年要为社区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形成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套班子共同抓、职能部门配合抓、街道工委具体抓、全区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努力创建和谐社区新局面的合力。3、考评奖励制度。对区机关各部门、各办事处按照社区服务管理和奖惩办法考核评分,奖优罚劣。二、充实内涵,完善体系,服务群众亮点纷呈

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活动载体,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我们主要抓好:(一)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构建社区保障服务体系。

服务群众必须首先解决困难弱势群众的生活问题,让他们先受益。为此,我区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构建了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了城区低保服务中心、街镇低保服务所、社区低保服务站,形成了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去年,我区通过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多方筹集资金,发放低保金、救济救助金以及救济物资折价达到665万元,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同时,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结对互助、扶贫帮困、扶残助残活动,满腔热情地为弱势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如,我区在柳开社区建立了河南第一个工作与治疗相结合的精神残疾人“工疗站”,对残疾人进行各种技能训练,让他们参与社会正常生活,不仅有效地帮助了残疾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问题,而且还有助于他们的康复。(二)关注下岗失业人员,构建社区再就业服务体系。

随着国有中小企业改制深化,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生活困难。我区积极应对解决,构建了以城区劳动保障中心、街镇劳动保障所、社区劳动保障站为网络的三级 劳动保障体系。各社区居委会也自觉把再就业服务当作重点来抓,广泛开展“入户摸底,进厂寻岗”的活动,为下岗群众“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千方百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去年,全区共投入100多万元开发再就业岗位120__多个,帮助9100多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生活来源问题。(三)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搭建便民服务网络。我们始终把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影响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问题,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网络。通过整合民政优抚、司法治安、科技教育、卫生体育、计划生育、邮政电信等各种服务资源,按照“一居一亮点”各社区分别建立起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站、邮电服务中心、全托服务中心、律师服务站等20多个服务网点,46个社区还成立了电脑室,对社会事务如计生、就业、低保、等实行电脑管理。目前,社区内各种便民服务项目门类齐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需求,居民的生活和服务十分方便。(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提升居民的生活品位。

我区从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出发,广泛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一是成立社区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的全民健身体育宣传活动,在社区居民集中锻炼身体的场所开展体育和健康咨询,开展经常性的各种球类、体操、武术等项目的社区体育运动会,如“赛克杯社区万人乒乓球赛”、健身操、健身舞、腰鼓、三人制篮球、五人制足球、气排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激发了居民健身运动的热情,增强小区居民的凝聚力。二是培育了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成立了90多支各类社区文艺队伍,开展广泛的社区文艺演出活动。重点打造了以江滨社区文化广场为代表的一批社区文化阵地,去年江滨社区文化广场共举行各类文艺演出40多场次,观众累计达14万多人次,江滨社区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建立与市图书馆联网的社区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使居民群众足不出院就能得到精神享受。举办每年一届的“川汇之声”社区群众文艺会演、“川汇歌圩”、“新编民歌大家唱”活动,陶冶了居民情操,融洽了社区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三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居民文明教育,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假期法律知识讲座、“给你一把金钥匙”科普征文比赛,未成年教育理论研讨,百名德育大使进社区等活动;制定和实施《文明市民教育工作方案》,在辖区55所文明市民学校,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明市民手册》的学习。通过教育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整体文明素质。(五)建立“民愿接待室”,搭起沟通疏导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化,社区群众的困难和思想矛盾等问题需要及时得到解决,才能有效维护稳定。我们以抓好民愿接待室工作为突破口,实行解决矛盾和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社区服务工作的新方式。与《周口晚报》联合,在河南第一个创办“民愿接待室”,群众的愿望、呼声、烦恼甚至牢骚,都可以到“接待室”反映,社区及时解决,对那些城区无法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则由报社进行“问题追踪”,通过新闻媒体向市有关职能部门呼吁,促使解决问题。通过开展“零距离访谈”活动,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心声,使社区居民遇事有人管、权益有人护,进一步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今年以来,我们加强对民愿接待工作领导,实行规范管理,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标志标识、统一接待登记本、统一工作制度、统一接待程序,进一步提高民愿接待工作效率,受到居民群众的称赞。据统计,辖区46个社区民愿接待室今年上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3200多人次,化解纠纷1350多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近千件,解决就业1400多次。(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社区志愿者活动蔚然成风。

结合开展创建社区党建示范区活动,我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广泛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党员义务奉献周、党员群众心连心等活动。在社区党组织中开展“三必访”,即“党员新转入社区必访、群众有困难必访、居民病(逝)必访”,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为社区居民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向党支部反映一条信息,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的“四个一”活动。社区党支部在各社区启动“五包”活动,即包一个党员特困户,做他们的兄弟、姐妹;包一名“两劳释放人员”,做他们的知音;包一个孤寡老人,做他们的儿女;包一名下岗职工,做他们的参谋;包一名残疾人,做他们的拐杖。去年,全区组织党员为群众做好事实事3500多件,捐款36200多元,捐物20200多件。

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青年社区爱心超市、爱心献春蕾等志愿活动开展得生气勃勃,也大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居于社区、奉献社区”的积极性。许多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义务巡逻队,维护社区治安。依山社区残疾人梁柳青自费开通“红叶”公益服务热线,两年来,接听热线电话5000多个,解决人们的心灵烦恼,广受群众 称赞。群众的广泛参与,使社区内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呈现出居民互敬互助、乐于奉献、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三、夯实基础,突破难点,促进服务群众深入持久夯实社区服务的基础,不断改善社区服务硬件和软件条件,是促进社区服务深入持久的保证。(一)完善社区设施建设,改善为民服务的条件。

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社区办公场所狭窄,社区工作人员不能集中办公,甚至无房办公,群众有事无处反映,意见很大。为此,我们采取区领导主动承担重任,14名处级领导包点联系、重点解决难度最大的20个社区办公用房问题。通过筹集投入资金380多万元买了一批、发动辖区单位共驻共建找了一批、对房开商加强协调无偿提供了一批,到20__年底,办公用房达标率提前一年实现了80平方米以上的目标,基本解决社区办公条件,有的还超过700平方米,并配套有“五室、四站、二检、一接一场所”,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业余文化提供便利条件。(二)增强党组织战斗力,为社区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强不强,决定了为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我们按照中央关于社区党建“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并进行细化和延伸,在全区46个社区党组织开展了以“思想建设星、组织建设星、作风建设星、制度建设星、机构(政权)建设星”等内容为主的创“五星级党组织”活动。同时开展创“十佳社区”活动,促使社区向“组织建设最佳、社会治安最佳、计划生育最佳、卫生服务最佳、环境秩序最佳、文体活动最佳、便民服务最佳、再就业工程最佳、扶贫济困最佳、尊老敬幼最佳”的目标奋斗,去年共评出“五星级党组织”6个、“十佳社区”7个,加强了社区党组织建设,坚定了服务群众的思想和信念,增强了党组织战斗力,促进了社区各项服务工作的深入。(三)加强队伍建设,打好服务群众的人才基础。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例2

(一)通过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不是来自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的数量增加和单纯的规模扩大,而是来自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所体现的科技进步。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伴随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区域创新能力对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已成为衡量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民族地区创新体系,是区域民族地区域内有关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推动创新网络,其功能是放大科学技术的倍增效应,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效率。当前,科学技术瓶颈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与国内沿海发达省区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科学积累和技术水平方面不仅存在着巨大差距,而且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竞争态势相当严峻。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态势,面对产业的大转移、结构的大调整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挑战,面对区域就业需求增加所产生的压力,民族地区必须通过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支持。

首先,要提高科技原创力。主要通过建设和完善技术平台与组织,实施具有长期竞争力项目的联合攻关,加强前沿性、基础性、公共性项目的国际、国内合作,提高平台建设的起点与研究水准,力争建成一批能跻身世界科技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科研中心;加强优势学科的集成,围绕国家目标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加强对攻关项目的组织和协调,促进交叉学科的融合,掌握一批关键技术,快速、持续地增强科技原创力。

其次,在创新主体建设上,要突出“核心竞争力”。要鼓励民族地区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与战略联盟,形成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竞争优势,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民族地区内建立研究开发机构,鼓励三资企业加大对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参与政府科技项目的投标,积极发挥三资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第三,进一步完善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导向性政策,努力形成较为完备的科技创新政策框架。按照政府导向与市场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管理行为的同时,培养市场、发展中介组织、建立和健全与科技创新活动相适应的市场机制,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加强企业间、产业间以及区域间的竞争和合作,依靠竞争与合作,形成区域科技特色,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创新集群建设,培育民族地区各区域的基本科技能力,全面提高各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通过创新体系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通过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民群众收入增长,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条件。民族地区的人均耕地、淡水资源等资源的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近些年来,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过分追求经济速度,导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占很大比重,资源的过量消耗加剧了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粗放型增长正面临极大的资源压力和不确定性。解决经济增长中的深层次矛盾,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就能缓解能源资源瓶颈,不断改善生态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民族地区通过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意味着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也就是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和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转变,由单纯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循环经济是相对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民族地区现阶段与发展较快的省份相比,虽然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发展规划,设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基金,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防污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及废物回收处理技术、污染治理技术,重点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等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强循环经济综合技术示范,加强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与应用,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二、创新体系建设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通过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法治和科学道德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文化氛围

民族地区建设创新体系,就是要不断完善自治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公民的经济利益和创新成果,营造平等竞争和共谋发展的社会环境,使每个公民既有平等参与创新的机会,又能充分享受创新创造的成果。同时,推进创新的过程,也是建立诚信体系、维护社会道德秩序的过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创新法治与创新道德融合在一起,把法治和道德规范贯穿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各个环节,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维护竞争秩序的良好氛围。

民族地区建设创新体系,就是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形成适宜创新的制度文化。一个地区的制度文化是否适应创新,决定了该地区能否成为创新活动的温室。适宜创新的制度文化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制度文化,具有宽容、宽松的特点。这要从制度和体制方面进行改革,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充分调动创新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民族地区要用足用好自治权,进行适应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制度创新。一要改革民族地区教育模式。要从教育观念和体制的转变入手,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引导青少年多方位、多视角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从小养成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思辩精神。二要完善评价体系。比如,对创新性强的小项目、非共识项目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对高技术研究成果的评价,从以数量和水平为主转变为以获得专利为主。当前要特别针对科技界的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切实解决科技评价中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要尊重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使科技评价不仅关注直接的、近期的和显性的价值,更要关注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形态,使更多的学人耐得住孤寂的煎熬,能够集中精力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懈求索。三要健全激励机制。物质上,完善技术入股、创新分成等政策,鼓励创新个体面向市场转化创新成果,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和取得相应回报等。国家建立专项奖励主要面向基础性创新和重大技术创新。精神上,授予创新者荣誉称号,提高其社会地位。

(二)通过创新体系建设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创设积极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要通过创新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公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以形成能推动文化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在创新体系建设中,要通过财政机制、税收机制、采购机制进行引领,并助推企业、中介机构、群众团体等广泛参与创新。要改变目前人民群众对科技创新的神秘感和被动接受状况,鼓励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群众参与到关系到公共利益的科技战略、政策和项目的讨论和监督,在参与中培养科学素养和民主意识。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持续不断地强化科技宣传,推动科技普及,大力弘扬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诚实守信的科学道德、整体和谐的科学观念,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全民创业的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三、创新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通过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人才价值

民族地区进行创新体系建设,就是要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人才队伍建设应该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价值取向,大力培养能够领军创新最前沿的人才,特别是造就一批善于战略预见、善于多学科集成综合的民族科学家。同时也要关注未来的创新人才后备队伍,尤其要注重少数民族人才的后续培养,使他们的创新充满民族灵性,能为本民族的发展提供动力。对这样的人才,从各级政府到相关单位都要主动提供服务,给他们提供初始创新经费、创新项目支持,为其提供较高的起步平台。这样,民族人才的主体生存发展和自身完善的需要渗透在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中,使人的自身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从中得到一种满足感,不但实现了个人的自我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增强了民族自信和认同感,推动少数民族的整体发展。

(二)通过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人的自我认知和调控能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例3

[5]林钧昌.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2).

[6]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7]全国社区民族工作经验交流.典型案例.北京:注重社区创新发展,谱写团结和谐篇章. .

[8]林钧昌.城市少数民族的权益保障[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4,(4).

[9]价值16万切糕事件.百科名片.http:///view/9706895.htm.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例4

一、发挥党校宣传工作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使党校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党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窗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全党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头等大事,党校应发挥自己的优势,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创新党校宣传教育工作。

(一)理论研究,是宣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以此作为党校科研的主攻方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历史理论,给党校科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其中有不少内容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要研究的问题,又是进行干部教育培训必然会涉及的重大问题,党校教师要下大力气研究。组织教师探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了解现实情况,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做一个宣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家里手。

(二)送教上门,是宣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党校教师要将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与自己所联系的基层党政校分享,支持和帮助基层党校发挥自己靠近群众的优势,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想传达到每个居民。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真正了解《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实质,加深理解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等主要内容。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自觉投入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中来,为早日实现六中全会决定确定的目标而奋斗。

(三)社区共建,是宣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党校教师通过学习和探讨,将所学知识带到结对共建社区和自己所居住的社区,送教到社区,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把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社区群众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社区居民群众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帮助社区居民群众理解党和政府在组织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各项举措,支持并积极参与到党和政府开展的各项创建工作,提高创建工作的效率。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成为广大老百姓的共同行动,使宣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覆盖面更宽,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网上党校,是宣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窗口。党校在扩大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中,不仅在党员、干部培训中宣传,在深入基层送教上、送教到社区进行宣传,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网络传媒,大力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实践经验。以便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指导面上工作健康发展。党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上级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最新指示、方针政策,也可以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新调研效果、理论文章、经验总结材料,供网上学习参考。

二、发挥党校培训党员干部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力资源。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肩负着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的历史责任。要充分认识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性,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题常抓不懈,作为主线贯彻始终。

1、不断充实培训内容。党校教育要创新教学内容,保证六中全会精神在第一时间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要根据《决定》精神的要求,围绕省、市委党代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本地区实际,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将构建和谐江苏、和谐**、和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作为教学重点。在教学内容上,要不断调整完善教学布局,优化课程体系,逐步形成适应培训党政领导干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需要的专题系列,切实提高党员、干部驾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正确处理新时期社会矛盾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调查研究和科学决策的能力等等。

2、不断创新培训组织形式。紧紧围绕充分发挥党校在党员、干部全员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这一目标,以推进面向全体党员、干部的培训为突破口,努力在构建办学新格局上取得新进展。面对党员、干部全员培训及党校函授教育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形势,今后党校的办学新格局应在突出抓好主体班次、努力巩固和拓展学历教育、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党员干部的培训这三个方面积极努力。研究制定推进党员、干部全员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推进党员、干部全员培训工作的总体思路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外培训工作。努力形成具有**特色、党校特点、和谐特征的全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以个性化、差别化培训为方向,继续完善以中青班为代表的小班化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与组织人事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探索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培训党员干部的新机制。

3、不断完善培训方式方法。应力求做到联系实际创新思路,加强培训务求实效。不断探索区级党校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培训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研究性教学为导向,改革讲授式教学,优化案例式教学,深化现场式教学,推广模拟式教学,综合运用现代培训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好网络教育、远程教学等新颖的教学平台,努力形成形式多样、符合党员、干部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系。把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与教员的主导作用结合起来,深化学员对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特别是对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提高学员驾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三、发挥党校调科研作用,确保构社会主义建和谐社会健康发展。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艺术,更是提高我们党校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途上,我们既要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又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加强科学构建和谐江苏、和谐**、和谐**、和谐社区的调查研究。六中全会《决定》明确告诉我们:到二〇二〇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按照这个标准,我们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如何解决不平衡的现状,这就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基层单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及时加以宣传推广,给予正确的引导。不断发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及早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党校教师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手资料,既可以充实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和质量,也可以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党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调查研究的作用,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建立联系点,寓调研于联系之中。区委党校与基层党工委党政校建立联系点,明确分工党校教师与各党工委党政校的联系方法、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区委党校通过与基层党政校的经常性联系,及时调查了解街道、系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情况,并协助所在党工委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此同时,党校教师在与基层党政校的联系中,协助基层党政校科学设计培训课程,改进培训方式方法,选聘教员,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的。新晨

2、围绕中心搞调研,寓和谐于中心之中。区委党校每年都要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是与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联系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区委、区政府今后中心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区委党校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重点,就是要大力调查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的进展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并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及时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

3、配合部门搞调研,寓和谐于配合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配合和积极参与,党校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调查研究,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是与各有关部门协同作战,这样可以弥补党校教师业务不对口、基层情况不熟等不足,使调查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党校教师在配合有关部门调查研究中,既可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工作视野,又可以丰富自己的授课内容,有利于培训质量的提高。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许多学者就民族地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展开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并且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特别是围绕民族地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涉及民族地区全局的重大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

周建波[1]认为,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形式、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基本内容和制度保障。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发展民主政治,保障民族地区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必须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保障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必须协调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关系,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这既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胡清惠[2]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贯彻民主法治、体现公平正义、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完善这一级别政治制度,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彭谦[3]认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民族区域自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民族区域自治要从完善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确定自治条例的立法基础、完善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和监督环境等方面不断深化和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龚力军[4]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其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充分调动各少数民族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了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等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最后,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巩固了国土安全、祖国统一和人民民主的政权。

杨多才旦[5]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追求的社会发展目标。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更大范围的民主,推进了民族法制建设,贯穿着民主法治精神。民族区域自治坚持和保障各民族享有平等权,是坚持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必须帮助少数民族优先发展,保障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各民族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李资源[6]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整体均衡与和谐的哲学理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

麻秀荣、安秀荣[7]认为,在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诸要素中,经济是首要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事业是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地区应该结合本地实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尽快使贫困地区脱贫,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丁玉芳[8]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经济发展,只有在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西部民族地区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民族和谐为基础,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

韩跃民[9]等认为,新时期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的实质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敌我矛盾,包括广大宗教信徒在内的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一个公正、平等、自由、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已成为各族人民包括广大信教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不仅要依靠行政手段,更要辅之以法律、经济、制度、道德、说服教育等手段来解决民族宗教问题。

关桂霞[10]认为,民族问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民族问题解决的好坏对实现民族和谐、社会和谐的进程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用健全的法律、良好的制度来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把因对民族问题处理不当而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林希玲[11]等认为,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双重作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必然选择。要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深层次相适应,必须着眼于宗教教义理论和宗教组织的适应,充分发挥宗教自身力量,逐步建立起宗教自身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自我完善的机制。

四、民族文化的整合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

王洪[12]等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是民族根本特征的直接表现及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保护并发展好少数民族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是安定团结局面的重要保障;和谐少数民族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王明东[13]认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成为增进不同民族之间、不同语言系统之间、不同之间相互了解的潜在资源与内在动力,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产生内推力。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成为经济和谐发展的思想源泉和推动力,成为民族平等和保障人权的基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蕴含的传统知识和智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张素云[14]认为,民族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思想导向、价值引领道德规范等作用,新时期发展民族文化应正确处理好发展民族文化与先进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与继承传统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与借鉴创新、发展民族文化与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与加强培养民族文化队伍等几个方面的关系问题。

五、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构建

殷宏晖[15]认为,和谐的民族关系既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内容,又是其要实现的最终目标。近年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及全球化进程对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和协调民族关系的干涉与影响,周边国家的快速发展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民族关系的调整构成压力,以及国内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对我国民族关系及社会稳定造成了很大压力。因此,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要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和谐;树立“三个离不开”观念,实现各民族友爱合作、社会团结和睦;加强各民族互助互利,实现社会对口支援、互动共进;在国际舞台上继续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抵抗外来不良冲击和影响。

王存教[16]认为,甘肃民族地区由于各种社会稳定机制不成熟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利益引发的矛盾冲突不断发生,草山边界纠纷、经济利益矛盾冲突还诱发了一些民族宗教方面的问题,宗教干扰基层政权及不同的价值观念冲突也时有发生,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社会矛盾、群体冲突和利益纠纷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大量增加。因此,需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市场经济、文化交流和民主政治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化和制度化的现代社会稳定机制,缓解和消除社会矛盾与冲突。

吴述裕[17]指出,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当前,我国民族关系总的形势是好的,但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摩擦和纠纷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演化为,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首先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基本常识的宣传教育。其次要根据各民族相互交往的新特点,建立和完善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有效机制;三是要正确贯彻落实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为民族团结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建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 ,2005(04).

[2]胡清惠.民族区域自治与构建和谐社会[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8(08).

[3]彭谦.民族区域自治与和谐社会[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5(08).

[4]龚力军.民族区域自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中的作用[J].经济师,2009(01).

[5]杨多才旦.试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辽宁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01).

[6]李资源.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J].广西民族研究,2006(03).

[7]麻秀荣,安秀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5(06).

[8]丁玉芳.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J].现代经济,2008(06).

[9]韩跃民,孔凡芝.民族宗教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7).

[10]关桂霞.民族问题与构建和谐青海[J].攀登,2007(05).

[11]林希玲,聂阿山.宗教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5).

[12]王洪,杨世英.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11).

[13]王明东.论民族文化多样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互动关系——以云南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14]张素云.发展民族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满族研究,2008(02).

[15]殷宏晖.发展和谐民族关系与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J].新疆社科论坛,2006(04).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例6

构建和谐社区,以人为本是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 ,利为民所谋,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居民,依靠居民,要以社区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和落脚点。要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失地农民、下岗工人、养老保险,再就业弱失医疗卫生救助等民生的基本问题。

构建和谐社区,社区文化是基础。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基础,社区文化水平高低,居民素质好坏是体现社区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具体体现。社区和谐文化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如健身体,书画展、社区读书室,小区卫生文明、楼台、院坝卫生文明评比等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社会文化精神品位。按照构建和谐社区的要求,加强正面先进典型,好人好事、人性美好的舆论宣传力度,教育市民讲科学,反邪、防邪,唱响和谐文化主旋律,为和谐社区建设和居民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传播服务。

构建和谐社区,共建共享是前提。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例7

二是树立“有为有位”意识,构建“五型”社区。坚持将“和谐社区”的创建,与当前创建“全国生态市”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型社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绿色社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省级和谐社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在社区党建、社区环境、社区平安、社区民生、社区管理、社区文明等方面出新招、亮实招、促实效。特别是,要根据社区各项工作增多、外来人口比较密集,管理难度相对增加等特点,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加大“人性化管理”、“亲情化管理”的力度,使他们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为和谐社区建设多作贡献。

三是树立“和睦亲善”意识,构建“人文”社区。必须充分发挥好社区领导班子一班人的作用,坚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身体力行科学发展观,率先垂范“和谐社区”创建,凝心聚力凸显人格魅力。充分调动好社区党员骨干、积极分子的创建积极性,躬身实践、深入调研、体察民情、善解民意、为民务实、树好形象。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好社区志愿者队伍、“爷爷奶奶学校”、“家长学校”、“社区文化娱乐阵地”等作用,切实抓好居民之间的和睦相处教育、社区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结对帮扶”教育等。通过优化创建活动载体,量化创建活动考核,展示创建活动成效,进一步完善“人际和睦”的“联系链”,凸显社区居民道德新风尚。

四是树立“不断创新”意识,构建“和谐”社区。始终坚持创新、求实、进取、高效的创建理念,找准“和谐社区”创建的结合点,提升“民生工程”的渗透力,将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贯穿于“和谐社区”创建的始终,将发挥社区功能、整合社区资源、优化社区管理贯穿于社区发展的始终。就东山社区而言,必须充分发挥好“混合型社区”的潜在活力,切实加强对“东山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科学管理,放大现有资产效应,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使广大股民共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福祉。同时,进一步深化“生态社区”创建等活动,在创建内容、方法举措、运作机制等方面,下苦功、创新路、出实效。通过上级的关心指导、驻区单位的大力支持、社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将“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构建和谐社区,还必须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构建和谐社区,以人为本是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利为民所谋,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居民,依靠居民,要以社区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和落脚点。要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失地农民、下岗工人、养老保险,再就业弱失医疗卫生救助等民生的基本问题。

第二、构建和谐社区,社区文化是基础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基础,社区文化水平高低,居民素质好坏是体现社区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具体体现。社区和谐文化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如健身体,书画展、社区读书室,小区卫生文明、楼台、院坝卫生文明评比等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社会文化精神品位。按照构建和谐社区的要求,加强正面先进典型,好人好事、人性美好的舆论宣传力度,教育市民讲科学,反邪、防邪,唱响和谐文化主旋律,为和谐社区建设和居民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传播服务。

第三、构建和谐社区,共建共享是前提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例8

二是树立“有为有位”意识,构建“五型”社区。坚持将“和谐社区”的创建,与当前创建“全国生态市”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型社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绿色社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省级和谐社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在社区党建、社区环境、社区平安、社区民生、社区管理、社区文明等方面出新招、亮实招、促实效。特别是,要根据社区各项工作增多、外来人口比较密集,管理难度相对增加等特点,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加大“人性化管理”、“亲情化管理”的力度,使他们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为和谐社区建设多作贡献。

三是树立“和睦亲善”意识,构建“人文”社区。必须充分发挥好社区领导班子一班人的作用,坚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身体力行科学发展观,率先垂范“和谐社区”创建,凝心聚力凸显人格魅力。充分调动好社区党员骨干、积极分子的创建积极性,躬身实践、深入调研、体察民情、善解民意、为民务实、树好形象。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好社区志愿者队伍、“爷爷奶奶学校”、“家长学校”、“社区文化娱乐阵地”等作用,切实抓好居民之间的和睦相处教育、社区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结对帮扶”教育等。通过优化创建活动载体,量化创建活动考核,展示创建活动成效,进一步完善“人际和睦”的“联系链”,凸显社区居民道德新风尚。

四是树立“不断创新”意识,构建“和谐”社区。始终坚持创新、求实、进取、高效的创建理念,找准“和谐社区”创建的结合点,提升“民生工程”的渗透力,将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贯穿于“和谐社区”创建的始终,将发挥社区功能、整合社区资源、优化社区管理贯穿于社区发展的始终。就东山社区而言,必须充分发挥好“混合型社区”的潜在活力,切实加强对“东山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科学管理,放大现有资产效应,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使广大股民共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福祉。同时,进一步深化“生态社区”创建等活动,在创建内容、方法举措、运作机制等方面,下苦功、创新路、出实效。通过上级的关心指导、驻区单位的大力支持、社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将“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构建和谐社区,还必须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构建和谐社区,以人为本是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利为民所谋,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居民,依靠居民,要以社区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和落脚点。要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失地农民、下岗工人、养老保险,再就业弱失医疗卫生救助等民生的基本问题。

第二、构建和谐社区,社区文化是基础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基础,社区文化水平高低,居民素质好坏是体现社区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具体体现。社区和谐文化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如健身体,书画展、社区读书室,小区卫生文明、楼台、院坝卫生文明评比等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社会文化精神品位。按照构建和谐社区的要求,加强正面先进典型,好人好事、人性美好的舆论宣传力度,教育市民讲科学,反邪、防邪,唱响和谐文化主旋律,为和谐社区建设和居民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传播服务。

第三、构建和谐社区,共建共享是前提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TU98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1(c)-0017-01

一、和谐社区构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社区是一种重要的区域性组织,是小而全的社会。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大量的“单位人”走向社区转为“社会人”,他们之中相当一部分为下岗工人、协保人员、失业待业人员,这些人员成了社区工作的主要对象,他们思想定位、生活安排、上岗再就业等成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随着大连市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旧城区的改造,城区拆迁人口流向城郊新村社区。社区的外来人员,不断增加,由于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年龄层次、文化修养和价值取向多元化,使社区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地,面对种种复杂的情况,要求我们必须针对性地做好社区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事实上,和谐社区的构建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很多方面。从横向看,不仅是社会,而且与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从纵向看,涉及到宏观、中观和微观。在我国社区作为我国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了桥梁的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是我们党的事业的工作基础和组织基础,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由此可见,我们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大量非政府组织发展,大力培养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从法律的角度,确认公民身份,养成公共精神,培育协作型的公民社会,为实现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和谐社区构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构建和谐社区,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而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必然是以和谐社区为基础的社会,社区和谐了,城市就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和谐社区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因此,全面建设和谐社区,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表现:1、发挥政府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主导作用,即抓好和谐社区建设规划,搞好和谐社区的分类指导;2、发挥党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要以增强凝聚力、亲和力、辐射力、引领力为社区党组织建设为重点。3、加强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营造人与环境和谐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4、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5、强化以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功能建设。6、积极培育民间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7、完善社区干部教育管理机制。

三、和谐社区构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和谐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治理理念,坚持从建设和改善社区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促进和谐社区的治理,坚持从根本上维护社区居民的公共利益,努力提供适宜社区要求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不断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最终促进和谐社会的早日实现。

在这充满挑战的时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新期待,我们迫切地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创新精神的推动。大连市西岗区香炉礁街道是全国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单位,也是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特别是香炉礁街道的“七携手工程”(携手共兴区域经济;携手共办社区服务;携手共保社区平安;携手共育四有新人;携手共建五好支部;携手共创文明社区;携手共美社区环境)都已成为全国典型,推动了社区建设,使社区成为“人敬人、人爱人、人帮人”的令居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

近年来,香炉礁街道从实际出发,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建“七携手”为牵动,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把广大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构建和谐香炉礁,走出了一条党建统领、多方参与、以人为本、特色服务、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新路子。

以人为本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发展在于满足人们的愿望和需要,维护人的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在于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它体现了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和依靠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来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坚持以人为本。

作者单位:大连市西岗区香炉礁街道办事处

作者简介:尚香,(1958,3- )女,汉族,大连市西岗区香炉礁街道办事处,政工师。主要从事工作: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例10

1社区与和谐社区

1.1社区

社区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从其提出到现在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与演变,目前主要形成两大类观点:一种是功能主义观点,认为社区是由有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关系的人们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另一种是地区性观点,认为社区是指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机组织的人群。无论何种观点都是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围绕着人这个中心进行的讨论与研究,离开了人,社区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根之木。因此,有必要重构人本主义社区,强化人在社区中的主体地位,深化社区人性化改革。

社区的发展经过了多种形态,其扩展出的类型也各具特点,如现在所流行的生态社区、文明社区、绿色社区以及参与型社区、混合型社区、有归属感的社区等。总结上述社区,无论哪类社区都是在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虽宣传口号和方式各异,但事实上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社区、一个和谐环境、一个和谐社会。应该说和谐社区并不是社区发展的一种新形态,但对其分析研究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作用。

1.2和谐社区

和谐社区的提出是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有紧密联系的,而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风貌得到较大的满足和改变,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后出现的新的社会发展理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和谐社会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这也是实现中国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而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细胞,和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社会就要从和谐社区入手。和谐社区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社区与政府、企业、社会及居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和谐社区建设逐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构建和谐社区的思路和标准,如大连西港区,北京宣武区、朝阳区、石景山区,西安的碑林区,南京的玄武区,安阳的殷都区,这些社区都在为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而努力。

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居住区建设,都把构建良好的社区环境作为一项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一个优秀社区的形成,一个和谐社区的建立,对于社区内人们的安定、交流、娱乐、学习等都将起到积极的服务作用,成为人们真正的理想家园。但目前和谐社区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发现与讨论,而且和谐社区的发展不能脱离人本主义,不能违背和谐社会,因此怎样营造一种良好的社区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最终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区,并揭示其发展的核心,提高其服务能力等,正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和谐社区社会关系的构筑

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了社会的实体层面,在这个层面上,人与人之间结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络。人是社会的产物,城市社区正是由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居住形态。与农村以纯粹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而构筑的模式不同,城市社区内部人们则主要是一种地缘关系或业缘关系,甚至是类缘关系和机缘关系:另一点不相同的是,农村生活方式相对单一,人际关系密切,感情色彩浓厚,交流频繁,而城市生活方式多样化,人际关系的感情色彩淡化,交流相对简单。这一切都导致了现代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弱化,人与人交往的缺失,社区社会关系的淡漠。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有必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通过人本主义理念来重塑和谐社区的社会关系。

2.1改善社区设施

农村社区邻里关系密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邻里之间有足够的户外交往空间,人们可以在户外边交流边做其他事情,而且互相之间可以帮忙。城市社区也可以通过此类方式来加强此种邻里关系,如在社区内提供一个场所,下班或周末时,家长可以带着小孩到这里来活动。孩子是一个很好的中间体,父母可以一边照望嬉戏玩耍的孩子,一边互相沟通、交流,讨论孩子的成长、工作的情况、生活的问题:老年人之间可以互相传授养生之道,做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年轻人也可以在此享受阳光、高谈阔论等,生活、工作、学习各类话题无可不谈。

另一方面,现在大城市住区的多层住宅逐渐被高层所取代,这也导致居民不愿意跑到楼下进行休憩娱乐。事实上,目前高层住宅的有效使用面积低是较普遍的问题,而且内部严重缺乏公共空间。设计时可以改变思路,将不能有效使用的部分空间放大,每隔几层设置一处,成为公共交流场所,使大家能够共同享受这种空中的交流、观光平台。

诸如此类社区设施的建设都属于物质空间和环境空间的改善,其实这些场所、空间所需面积并不大,但这正是人们的基本需求,是以人为本和谐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而且它们所起到的作用对改善邻里关系是不可估量的。

2.2设置组织机构

社区内设置组织机构应该是居民自愿的非盈利性的,而且这些机构必须是要为本社区居民服务的。现在经常见到社区中老年人自发组织起来的一些活动团体,他们以晨练的形式为主,彼此关系密切,在活动中得到了交流,乐此不疲。我们也可以尝试在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中实施和开展此类团体,如协会、读书协会、运动协会等,人们通过此类娱乐活动,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在交流中彼此逐渐产生了社会层面上的情感关系。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年化社会,社区内部的老年人将成为社区的主体人群,成立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的组织,对于解决老年化问题、促进家庭与社区和谐都是非常有利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弱势群体、低收入家庭和外来人员,使我们的组织机构能够更好地为他们服务,让他们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让每个居民都得到人性化的服务,这才是人本主义的要旨所在,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根本目标。

2.3倡导社区文化

城市社区居民也存在地缘感、业缘感和类缘感等几种心理情感因素,虽没有农村居民那么强烈,但对本社区也具有共同的地域观点、乡土观念和一定的感情。城市社区里的居民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可能不同,这样就产生了不同的社区文化观念。因此,在城市社区中,我们要倡导一种积极的社区文化,求同存异,使人们的内心达成一种共识,共同为维护自己的社区而努力。这种社区文化并不是简单就可以发现的,而是要经过深层次的挖掘、提炼,逐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比如可以宣扬社区助人为乐、与邻为好的社区文化,这样的文化意识一旦深入到社区成员内心之中,将会进发出巨大的能量,整个社区将充满活力,社区内到处可见互帮互助、团结友好的情景。大家虽然来自不同地方,职业、年龄、学历、认知都不同,但都在学习并实践着本社区文化,共同建造一个大家所共享的具有归属感和亲和感的社区。

3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和谐社区发展的核心与目标

人在社区各种要素中处于主导地位,社区设施的建设和制度的设置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满足人的各种不同需求。按照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等级”学说,社区的建设与管理机制同样也需要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实现自我的需要。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需求过程,前两者是基本需求,后三者是高层次的需求,只有在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文明支撑下,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与管理体制,才有可能实现和谐社区并更好地服务于人们。吴良镛院士在其《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指出:各种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必须关心人和他们的活动,这是人居环境科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因此和谐社区的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其管理体系的形成也应该本着服务于人、满足人的需求的目的进行组织。

3.1社区管理

(1)管理体制

社区的管理系统必须是科学的、有机的、人性化的组织。系统的建立就是要维持社区的稳定,促进社区的发展,从而使人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我国城市管理工作正向着多元化的现代公共管理模式转变,以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模式让社区(管委会)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所以社区作为最基本的管理单元,社区管理必须进行改革。这就要逐步淡化政府作用,倡导市场作用,同时要引入社会管理因素,不断推进和谐社区管理的民主化与科学化。从全国优秀社区建设经验来看,此类社区的管理能够实现社区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区居民自治,通过管理体制的引导作用,提高居民的素质与生活福利,基本消除社区内犯罪及违反公共;隹则的消极现象,保证了社区的安全与稳定,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大的收获,社区在稳定、和谐中得到了发展。

(2)管理模式

许多地方的居民对社区的发展抱着旁观和冷漠的态度,社区居民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认同感低,对社区的情感和责任感就低,社区就很难形成凝聚力,究其原因,就是居民的参与性不够,管理的模式不恰当。而人本主义和谐社区的建设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居民都参与到社区的管理工作当中。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制约着社区管理的平等、有序进行,对社区自治和公众参与很不利,而社区建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志就是居民的参与程度。和谐社区的管理应该是一种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表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平等对话,共同为社区的发展作贡献。因此要让社区的每个居民都参与到社区的公共事务决策与管理中去,改变那种虚假的、象征性的参与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实权式参与。而且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共同管理社区的理念,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注重成本分析、讲究工作效率、提升服务精神以及强化质量意识,这也是符合和谐社区市场机制的内涵与特征的。

3.2社区服务

如果说社区管理是和谐社区发展的核心,那么社区服务就是和谐社区发展的目标。社区组织职能不仅是管理,更重要的是社区服务。对社区进行管理,制定各种制度、倡导社区自治、设置组织机构、发展社区文化等等措施,都是为了提供更好的社区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例11

⒊引导社会舆论,倡导、培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观念。构建和谐社会,舆论引导至关重要。要求宣传舆论部门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正面宣传,团结鼓劲,加强对新闻媒体的引导和管理,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努力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积极培育、引导人们自觉树立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观念。宣传思想工作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等传播媒体的优势,大力宣传弘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宣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宣传尊重人格、尊重个体、伸张正义、维护公平等理念,努力使尊重、理解、友善、文明成为社会氛围的基调,使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着力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规范作用,努力形成和谐社会的公共道德体系

⒈注重完善、宣传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道德规范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基石。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因地制宜深入广泛进行道德宣传推广和教育,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对一些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内容要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大力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帮助人们提高道德修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积极实践,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做到处事有准则,言行有遵循,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道德规范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⒉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贵和”的伦理道德思想,深深植根于我国人民的实际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提出“仁者无敌”,主张“以德服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掘这些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宣传思想工作要注重弘扬诸如“和为贵”、“和衷共济”、“仁爱”、“孝悌”、“修身”、“守望相助”、“行善积德”、“尊师重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传统美德,通过在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倡导中华“经典文化”诵读活动,开展“让传统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活动,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精华,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使人们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中得到熏陶。

⒊精心设计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有效载体,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宣传思想工作要紧密联系群众实际,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现代文明素质。首先,要突出抓好创建和谐社区活动。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和基础,构建和谐社会要打好和谐社区这个基础,要通过开展各种创建和谐社区活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关心社区贫困群众,倡导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努力把城市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打实根基。其次,要通过开展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生态文明单位以及和谐楼院、和谐家庭等主题鲜明的创建活动,引导人们牢固树立和谐发展的社会观,增强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完善社会功能,实现社会公平,保护个人权益;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与人为善,尊重差异。第三,要广泛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城市精神大讨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教育活动等等,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

⒋加大对先进典型的树立、宣传力度,完善舆论监督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要大力发掘、总结、宣传、树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和群体,弘扬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时代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的良好风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另一方面,要加强舆论监督的力度,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维护社会稳定。舆论监督要做到客观公正、事实准确,要加强对重大报道的管理,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协调有关部门准确信息。对于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和协调发展,不利于增进社会团结和巩固改革开放成果的消极甚至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对于干部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等等,要敢于曝光、批评和揭露,弘扬正气,鞭挞邪气,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

三、着力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协调作用,努力完善和谐社会的平衡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