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0 15:04:40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例1

关键词:婚恋价值观 消解 健康导向

key word: Love and marriage values Resolution Health guidance

作者简介:徐芳(1980――),江西石城人,浙江省委党校08级伦理学。

一、从文化现象的细微转变看非正常婚恋价值观

流行的语汇和文艺作品并不是价值观,但却能反映一定时期人们对某事物的共同态度,是一定时期共同评价标准、价值观念的反映。《迟到》一首80年代初台湾当红歌手刘文正演唱,曾一度火传大陆“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我的心中,早已有个她,哦!她比你先到……爱要真诚,不能分享,哦!对你说声抱歉……”这是婚恋情感中的一种专一和责任,它不仅仅是一首流行歌曲,更是当时人们心中一种婚恋价值观的基本标准的一个体现。只是,二十多年时光的荏苒,流变而来的却是一些迷茫和无序。开放的时代,爱情婚姻也是非常地多元开放。且不说那些主流媒体中出来的流行歌曲中多元婚恋观的呈现,单是现今流行的语汇,就足可见当代爱情婚姻观的浮躁,如“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二奶”“小三”等;爱情具有一种专一性和排他性。就如《迟到》这首歌中所唱也是反映这种婚恋价值观的。但从当前的流行语汇、流行歌曲、流行影视作品看,爱情、婚姻的专一性、排他性渐渐转为可容式、完全自我型。这应该说是转型时期社会存在的一种非正常的婚恋道德价值观。本文就将从这个现象角度去探寻这种非正常的婚恋价值观的出现原因,并希望能就原因探讨出健康正确的婚恋价值观,从而正确引导,以消解婚恋价值观中的一些茫然、无序。

二、非正常婚恋道德价值观出现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下逐利思想占上风

社会转型的快速变化发展也影响到了青年择偶观念的变化。青年依然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 爱情是婚恋的重要因素。但现实择偶标准却更加功利化、世俗化, 更加注重婚恋中的经济因素。

在转型期这种重世俗利益的社会价值取向下,爱情渐渐得变成了一种消费品,而一类漂亮的女性也渐渐变成了这种消费品的组成部分。今天各种各样的媒体上的模特与选美选秀比赛,诚然这样的美女不是每一个男人可以消费的起,但不少这样的美女的爱情与婚姻的选择已经被深深烙上商品的痕迹。她们在舞台上受人掌声与赞赏,成为很多生活于现实世界女孩子的梦想,而她们为金钱主宰的“爱情与婚姻”取向也成了现实社会的风向标。这一切的现象的背后,也反映出了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

(二)婚姻中责任感、忠诚意识不强

稳定、幸福的婚姻家庭是中国传统社会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婚姻模式。然而, 当前青年婚姻观却偏离了传统婚姻价值取向。

自我意识太重,而独立能力不够,依赖性过强是现代青年的一个不少见的问题。现代青年其责任感以及承受能力远远不如上一代人, 父母对他们的婚姻约束越来越少。更多年轻人自由选择自己的婚姻,但稍有矛盾就会出现婚姻危机。据天津家庭教育委员会调查显示, 32%的独生子女婚后经常吵架, 处理家庭问题能力较差。[1]由于独生子女个体自身责任感, 婚后处理矛盾能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不强, 往往会把矛盾上升为离婚收场。

转型时期,随着诚信意识、忠诚度的下滑, 社会上出现了所谓的“婚姻忠诚协议” 。其主旨是试图通过类似合同的条款为自己的爱情婚姻上一道保险。但“婚姻忠诚协议”的出现也充分说明婚姻忠诚度逐渐滑坡。

而“婚外恋”正是转型时期责任感、忠诚意识不强的大产物。所谓“婚外恋”是指己经缔结法定婚姻关系中的一方与婚外另一异性发生恋情和性关系的行为。自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被有效维护着,这除了法律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行政干预和道德舆论的有力监督,“婚外情”被普遍认为是“生活作风问题”,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政治生命和前途。因而,道德以其强大的舆论力量执行着对婚外恋的控制和调整。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的婚恋观念发生了变化,加上社会流动的增加,行政干预作用渐渐消失,舆论作用明显下降,人们对婚外恋有了较宽容的态度。人们对婚外的宽容或肯定态度令人担忧。婚外恋是我国目前婚姻家庭发展趋势中的一股暗流。从表面上看,它是当事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似乎不关涉他人、不关涉社会,但实际并非如此。婚外恋不仅是当事人的私事,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处理不好,导向不当,婚外恋的滋生蔓延就会给社会文明带来危害,会对社会稳定造成破坏。

(三)价值观流变中的茫然和无序

目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更迭之际,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多样化、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竞争方式和个性追求多样化日趋明显,人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上的多变性、多样性也日渐增强。原有婚姻家庭道德和新婚姻家庭道德的并存状态,造成婚姻家庭道德规范制约机制发生了紊乱,婚姻家庭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受到严重侵蚀,人们对婚姻家庭道德问题的评价标准也由过去简单、明晰、统一、单一变为现在的标准不一,出现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多元现象。

改革开放使人们保守封闭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快餐式的现代爱情精神实质上和从一而终的传统意义上的爱情相背离,越来越多的新人类对异性感情的依赖不再像以前那么强烈,对金钱物质的依赖却与日俱增。而女孩在崇尚爱情的时候,又越来越多地加入了物质价值的元素作为真正衡量爱情的标准。

当前社会爱情价值多元化的时期,有人认为,女孩牺牲自己的爱情得到物质的享受难道就一定比单纯或者追求精神与物质共同完整的爱情不高尚吗?还认为只有符合利益的平衡基础上的爱情才有长期存在的必要与可能,否则不平衡的婚姻必然有一方在痛苦地作出牺牲来维持婚姻现状。把利益至上的评价标准引入婚姻,不能不让我们在传统与现代的转变中感到一些茫然。

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幸福和睦是社会和谐的风向标

树立正确的婚恋道德价值观,让我们的生活、社会能和谐发展。

(一)以法律、制度来约束

法律制度是最低的道德标准。在多元化的价值标准面前,仅用说教和自我醒悟的方式很难真正对我们的行为进行约束。我们必须从最基本的入手,渐次前行。现行婚姻法对配偶权规定之不足在于没有在法律上明确夫妻的特定身份权利,规定过于简略、笼统。也没有对夫妻这一特殊身份关系所产生的特殊权利义务加以涉及。并且忽略、漠视夫妻关系的自然属性,例如同居义务。而且在现行婚姻法中存在反射性保护的现象。法律只关心夫妻与外部世界交往可能产生的纠纷。例如称谓(姓名)是与外界交往中才会有这类纠纷发生。参加社会生产和工作也是与外部世界相联系才会存在的法律事实:计划生育义务更是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联系紧密。这三项权利义务的发生都不仅仅存在婚姻内部,它更因为对社会秩序,国家利益发生影响而引起立法者的关注,又加之受社会主义制度下提倡的男女平等原则的影响,反射在婚姻家庭领域中就是主要保护已婚妇女合法权益,而没有基于夫对妻、妻对夫的个体身份权利的规范和保护。这种立法选择与当时计划经济的大环境有关,计划经济下人的概念常为国家的人、社会的人、家庭的人,而忽略了人本身为个体人的权利。并且受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家族本位观念的某些影响,“清官难断家务事”在我国由来已久,因而婚姻内部的权利义务没有得到法律的关怀,只偏重了婚姻作为整体与外界可能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现阶段,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将人还原为个体的人,法律应该深入到婚姻内部对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加以规定并完善。这样用制度进行约束,从而内化为道德伦理,有利于婚恋价值观的健康转型。

(二)建立核心的健康的道德价值观来正确引导

我们要围绕几个基本的理念引导人们的婚恋价值观。

(1)信念。向西方学习一些先进的理念。个人主义价值观盛行于美国的方方面面,也影响了美国人的爱情婚姻观,形成了以信念为基础的犹太基督教家庭、以爱情为基础的浪漫爱情家庭和以理性为基础的理性婚姻家庭三种模式。这是值得我们参考学习的模式。

(2)诚信。爱情,婚姻都属于人与人相处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既然是人与人的相处,就要维持人与人的最基本的道德,那就是诚信,……婚姻和爱情和做人没有质的区别,那就是公平的对待自己和他人,讲信誉,讲诚信,做朋友如此,做夫妻更是如此,不能抗拒诱惑的人是失败的人,不讲道德的人,婚姻也是失败,因为爱情婚姻是一个心灵的活,要用心来感受,不能靠欺骗象获得钱财那样得到感情。

良好的婚恋观培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只有三方通力合作共同适时适度的对青年进行有效的婚恋观教育, 才能促进青年正确的处理各种婚恋问题, 保持身心健康, 保证个人幸福、家庭和睦、社会安宁。费尔巴哈说:“你的第一责任是使你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了,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因为,幸福的人愿意在自己周围只看到幸福的人。”

(三) 媒体发挥正常健康的导向功能

有人戏说:“婚姻危机不可怕,可怕导演来作怪;婚姻危机本平淡,却拍得美轮又美奂……”这其实就提醒着我们很多文艺作品在思想价值导向上的偏误。

有的年轻人觉得西方人思想开放,误以为其婚姻也普遍随意。其实英语里有一句谚语叫“规规矩矩结婚,正正经经离婚”,这就道出了他们对婚姻态度亦强调真诚、朴挚。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这样评价婚姻:没有幸福的家庭生活,人不能拥有真正快乐与光明的远景,在人的一生中,没有任何成功可以弥补婚姻和家庭的失败。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方面的题材,需要新闻媒体去发掘,以体现出婚姻的这种善的内涵。“善的源泉是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的淌出。”这些内容都是新闻报道婚姻价值观的主旨,需要新闻传媒精心设置议程,从而对青年人的婚姻观产生正面引导的效益。

无论怎样看待当前社会婚姻价值观的变化,新闻媒体以丰富、生动的报道来引导人们树立积极的婚姻观,减少产生问题的机率是必需的。媒体同时亦透过新闻传播,影响人应当对婚姻真挚,提醒那种“短平快”或带有某种功利的结合,是产生婚姻问题、社会问题的隐患。

婚姻是两性结合的方式,是家庭的前提,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正确的婚姻观不仅是家庭和睦,也是社会稳定的思想内涵,幸福家庭毕竟是温馨的港湾,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

注释:

[1] 赵,中国首代独生子女婚姻喜忧参半,千龙网,千龙视野2004(6)

参考文献:

[1]黄志坚,青年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2]杨晓苏,社会急变时期青年道德问题[J],青年研究,1997(11)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例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强化了人们求实、务实的精神,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增强了人们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念。时代潮流的变迁,有力地制约着百姓普遍的心态。英雄式的理想主义减弱,激情渐渐消解,代之以极大的精力关注个人的生存。

池莉是一位“新写实”的作家,“新写实”的真正涵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新的“现实”的观照角度,也就是说新的现实观。这里没有英雄和普通人的对立,没有超凡脱俗的“神圣”原则和精神意志,人们不再轻易相信甜言蜜语,而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事实,坦率和真诚成为他们赞赏的品德。池莉对市民的生活是予以充分理解的。

婚姻恋爱作为一项重要的个人生活事件与社会文化现象,决定着个体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维持着社会的文化秩序。在池莉众多的作品中,婚恋小说占有重要的分量,她以女性的细腻情感与笔触,从生活的底层潜入这个世界,将这个世界中那些处于爱情漩涡中的男女主人公们的婚恋心态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做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和表现。

在池莉笔下,爱情、婚姻成了“失落的伊甸园”。在这个失落的世界里,既没有缠绵缱绻的柔情,又缺乏摄人心魄的炽情,更不见魂牵梦萦的纯情和赤诚挚爱的真情。虽然这个世界尚不乏家庭那固有的一点“温馨”和“甜蜜”,但有生命的光环和为人母、为人妻所增添一些光亮色彩,但总的来说,这一切都遮盖不了作者在情爱婚姻这一美丽诱人外壳里充填的那些太多的惆怅和酸楚无奈。

池莉曾说:“我只有一个愿望,好好过日子。”由此可见世俗之爱的构建,不是从爱情本身出发,而是从过日子中体现出来的。因为生活中有许多事等着我们处理,不可能是光为爱情而活着,所以爱情并不是至上的,至少在必须为生计而奔波的老百姓看来是这样的。爱情是理想的浪漫的,而婚姻是世俗的平淡的;爱情是充满激情的愉悦,而婚姻是不再有激情的二人相处。因此,再心诚意笃的爱情一旦与婚姻相接通,就会在琐碎、繁杂的夫妻生活的磨砺下逐渐淡化消解。池莉是比较现实的,她不再步前人的后尘构建爱的海市蜃楼,她要还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婚姻世界。池莉小说中有关婚姻、爱情的平民意识,即是对有缺陷、很现实,也很温馨的世俗婚姻的认同,这与追求精神高度契合和谐、难容世俗的婚姻观形成强烈的反差。

《一冬无雪》中的李剑辉在别人的眼里是个幸福的女人: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有一个英俊体贴的丈夫和聪明可爱的女儿。事实上她却在世俗婚姻的外壳下过着一种没有的婚姻生活,因为她的丈夫是一个性无能者。他们表面上是恩爱夫妻,实则夫妻间的感情已经非常淡漠。李剑辉年轻时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女人,她认为:“别的什么我无法选择,只有爱人可以选择,我才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就是要挑要选,一定要找个十分理想的。”老楚就是她千挑万选才选中的如意郎君,但是婚后的生活却令她十分失望。

《烦恼人生》中的印家厚在漂亮的女弟子的爱情表白面前之所以能将自己的情感控制在理性范围内,是因为对婚姻现状的认同,“普通人的老婆就得粗粗糙糙、泼泼辣辣,没有半点身份架子”。婚姻生活中的印家厚有烦恼不错,但无奈中又多少有些满足,小说中印家厚辛勤奔波忙碌一天后拖着筋疲力尽的身子回到家中的那段描写正道出了这一点:“到家了!炉火正红,汤在锅里嗤拉拉响,乱七八糟的小房间里葱香肉香扑面,暖暖的蒸气从高压锅中悦耳地喷出……印家厚摔掉挎包,踢掉鞋子,倒在床上,老婆递过一杯温开水,往他脸上扔了一条湿毛巾,他深深地吸吮着毛巾上太阳的气息和香皂的气息,久久不动,这难道不是最幸福的时刻?他的家?他的老婆!”

《不谈爱情》中庄建非与吉玲是自由恋爱而结婚的,爱情的最后结果——婚姻却充满了苦涩,婚后半年两人就陷入了纷乱繁杂的家庭琐事当中而吵吵闹闹。庄建非开始冷静地思考他的婚姻,终于找出了自己结婚的根本原因:。“庄建非是正人君子,他的愿望是结婚。从理论上说,结婚不只是意味着有了睡觉的对象。庄建非当然明白这一点,结婚是成家,是从各方面找一个终身伴侣,是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细胞。基于这种理智的思考,庄建非一直克制着对女性的渴念,忍饥挨饿挑选到二十九岁半才和吉玲结婚。”而吉玲最后选定庄建非,看中的是他出身知识分子且本人又是知识分子的身份,希望通过婚姻改换门庭,远离花楼街的人群和那种生活。这样,在现实面前,池莉打碎了人们对于爱情的浪漫想象,使诗情画意的爱情消失在世俗生活中。

《水与火的缠绵》中的曾芒芒和高勇,俗世中一对个性相容的平凡男女,发生了两性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然后呢?实实在在的婚姻生活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芒芒以一个女性特有的温柔和坚强,抵御了一次次现实的冲击,力图化解和高勇之间那些看来有些荒唐却又不可抗拒发生的误会,使婚姻看起来圆满一些。这其中的委屈、泪水、挣扎,高勇似乎并不能体会和理解,更令人不堪承受的是婚后他对芒芒的一句残忍的评价:“你是一个天真而无趣的良家妇女!”他全然忘了芒芒是他自己通过选择比较,挑选出来的“高贵、圣洁、宽容而温柔的”妻子了,是他忘了,还是她变了?池莉将这部小说取名《水与火的缠绵》,我们当然可以理解为由于性情中缺乏互补性和包容力,主人公芒芒和高勇本来就是一种水火不容的结合,或者说芒芒自身的性格中有水与火的两面(比如她和常声远在一起时显出的活泼爽朗),但往深处讲,则表现出了现实生活中理想婚姻的失落。

很多令人心碎的破碎的家庭,当初男女二人也都具有非他不嫁、非她不娶的爱情,可是人会变,感情更会变,相爱的夫妻会变得淡漠、隔膜乃至仇恨,相反,得不到的情人却永远是心上的痛。《来来往往》中康伟业第一次看到段丽娜的时候,禁不住从心里感叹她的美:“五月是一个花红草绿、枝繁叶茂、蜂飞蝶舞的浓情季节,年轻的、健康的、饱满的姑娘段丽娜,嫣然一笑,唇红齿白,盛开的鲜花一般与这个季节融为一体,炫目耀眼地展现在康伟业面前。”可十几年以后当康伟业早已另觅新欢,正准备提出离婚的时候,他发现“段丽娜的脸色憔悴的没有办法看了。她干涩、枯黄、鬓角流露出了斑斑白发。”“偏偏这个最糟糕的就是他的老婆!一股自怜,一股悲哀,一股无奈,一股失望,齐齐地涌上了康伟业的心头,在那儿打着循环不绝的漩涡。自打结婚以后就不再考虑的关于女人的问题,在这个时刻忽然地横空出世:难道他康伟业这辈子就交代给了这么一个女人?”

《有了你就喊》真实地写出了主人公的爱情婚姻。这里没有经典婚姻小说的半点踪影。卞容大与黄新蕾等四个女人的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小说中有这样一段话——“婚姻二字,婚就是婚头婚脑地和一个女人在一起了;姻就是一个大人,被一个女人彻底地限制了自由。婚姻二字也可以合解,意思是头脑发昏地不对原因进行深入了解,就和女人在一起了”。卞容大与黄新蕾的婚姻就是这样的。妻子黄新蕾他根本就不爱却和她结婚,而对自己十几年来梦想着爱着的黄新蓓(黄新蕾的妹妹,那个被陈阿姨用来迷惑卞容大的脸颊通红,眼睛水灵灵,活像个洋娃娃的女孩),只能将自己的感觉全然埋在心底,没有爱情的婚姻和有爱情的婚姻好像也并无不同之处。

池莉以一种平缓、安详和从容不迫的基调叙述一个个婚恋故事,虽然小说中那些涉足爱河的男女的婚恋事实有点令人失望,但他们却大都维系着较稳定的婚姻形式,纷纷对磕磕绊绊、吵吵闹闹的现实婚姻表示接受和认可。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例3

2、聪明女人定律:越多男人喜欢你,越不需要你做决定;越少男人喜欢你,越需要你提早结婚。

3、结婚后夫妻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婚后夫妻不再相互欣赏。具体地说就是,无视对方的优点,没有赞美,没有表扬,更多的是挖苦和讽刺;无视对方为自已所做的一切,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没有发自内心的感恩。

4、“等我有钱了,还在乎什么夫妻不夫妻”,他的这么一句话,让我对我们的婚姻彻底绝望了。

5、婚姻决裂的两大最终起因:相拥却并不相爱。相爱却不懂相处。婚姻里,夫妻间的相处比相爱还更主要。

6、婚姻本身无对错,看你对她什么态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历来如此。

7、最完美的老婆是一个不说话的女人;最完美的情人是一个不需要固定见面的女人。

8、要的东西和婚姻的细节永远只有自已最清楚,解决问题的钥匙最终是握在自已手中。

9、只为金钱而结婚的人其恶无比;只为恋爱而结婚的人其愚无比。

10、情是享受,婚姻是忍受。

11、当爱丽思丢失了通往仙境的钥匙,她是应该难过的往回走,还是蹲下来哭泣?

12、不要再说自由了,这点自由我有了吗?新年的快乐热闹是人家的,好像一切都跟我无关。此情只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13、不贞,是破坏家庭,破坏感情中最大的力量。

14、女人不喜欢“太老实”的男人,实际上,男人也不喜欢“太老实”的女人。总之一句话,要想提升自己的婚姻竞争力,做太太,不要太“老实”。

15、婚姻,对于不愿付出的人来说是坟墓,对于懂得爱的含义的人来说是爱的乐园。

16、夫妻感情要长久,除了彼此虔诚与真心这个条件外,更要牢记住两句话:恋爱可以短暂俏丽如电光一闪,婚姻却必需切实平庸似细水长流。简单是最成熟的漂亮,单纯是最丰盛的文雅。稀释成两个字就是:简略。

17、婚姻是需要双方经营的,威胁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伤人伤己。

18、婚姻中只有宽容的爱和互相的体谅才能够相濡以漠的白头到老。

19、婚姻在人间,婚姻是现在进行式,无法简单的介定是天堂还是坟墓,今天是天堂明天也许就是坟墓,但在人间的时候还是最长的--那就是平平淡淡的生活!

20、男人在结婚前觉得适合自己的女人很少,结婚后觉得适合自己的女人很多。所有的女人都应该结婚,设法叫她们的丈夫赚钱来养活她们。

21、谁的指间滑过了千年时光;谁在反反复复中追问可曾遗忘;我等你用尽了所有的哀伤;而你眼中却有我所不懂的凄凉。

22、婚姻是要用心来经营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应该,学会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自己的婚姻!

23、每一段感情,都要经历期盼与失望陌生与熟悉自由与束缚;犹豫与坚定;甜蜜与心碎……哭泣和伤痛并不重要,只要我们曾经微笑,事后有过思念。那么你还是对这个人有感情的,然后我们可以再去回忆或者继续寻找……没有一种爱是不需要反复验证就可以成功的,所以我们不必失望。

24、婚内aa制,不是走得久远的措施,或者说,它只合适男女来往的初期阶段,等夫妻双方的独特阅历越来越多,aa制天然就该适时的退出历史舞台了。

25、婚姻象一片土地,看你在这片土地上想种些什么了,想收获点什么?这都得看你对这片土地所付出的劳动和怎样的耕耘了。没有辛勤工作,哪有美好的收获呢?!

26、没有不幸的婚姻,只有不幸的夫妻。一对对夫妻怀着对婚姻的无比美好的憧憬走入婚姻的殿堂,可最终他们却失望了,于是他们责怪婚姻,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其实真正要怪的是他们自已。

27、爱情是:嚼口香糖的前段时间;婚姻是:嚼口香糖的后段时间。

28、以前我是个爱仰望天空的人,苍蓝的天空总是给我求生的勇气,而现在我喜欢深邃的夜空,包容一切的黑暗和隐忍,留下眼泪也没人看见。

29、人生的三大悲剧:美人会老、爱情会冷、婚姻会旧。

30、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墓里的看墓外的人自由,墓外看墓里的人幸福,所以才会有人向里跳。

31、只追求容貌的婚姻通常只是一种庸俗的交易。

32、婚姻不也如山谷中的树吗?当婚姻的大雪来临即闹矛盾时,有的如东坡上的雪松,枝条能够向下弯曲,将婚姻枝条上的积雪抖落,从而使婚姻之树得以保全;而有的树枝却不会弯曲,婚姻之树便被大雪压断了。生活中,同是常闹矛盾的家庭,为什么有的婚姻破裂了,而有的却长久,稳固?就是这个道理。这就叫做能曲能伸,知道变通。

33、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浇灌了下面柔软的小草,不知道来年,会不会开出一地的记忆和忧愁。

34、面对不幸的婚姻,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是放弃战争,当然也不奢求马上回归甜蜜,而是要彼此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没有思考就没有行动,也就不可能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钥匙,因为自已想要的东西和婚姻的细节永远只有自已最清楚,解决问题的钥匙最终是握在自已手中。

35、面对不幸的婚姻,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是放弃战争,当然也不奢求马上回归甜蜜,而是要彼此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没有思考就没有行动,也就不可能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钥匙,因为自已想

36、猜忌是婚姻生活的一颗毒瘤,聪明的夫妻懂得如何一起尽力去奇妙化解,被猜忌的一方要做好自已,猜疑的一方要多些信任与释然,相互懂得,互相信任,相互忠实,减少曲解,增强沟通,防止因为猜忌毁掉美妙的感情和幸福的婚姻。

37、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给我的快乐,也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我也唯有离开,我离开的时候,也很痛苦,只是,我肯定比你痛苦,因为你首先说再见,首先追求快乐的是你。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例4

中图分类号:B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11)06-0021.04

一、性与婚姻

性是人的存在方式,性的需要是人的自然生理需要。罗素说过:“性和饮食一样,是人类的一种自然需要。当然,人类没有性仍然可以生存,而没有饮食则无法生存,但是从心理的角度上看,性的欲望决不亚于饮食的欲望。性的欲望越是压制就越是强烈,而满足则可使它得到暂时的缓和。”而在文明社会中满足性的需求最普遍最为人认可的途径就是夫妻之间的性生活。婚姻是人类迄今为止为满足自身性生活而采用的合法化规范化的方式,是性生活美满的最佳途径。今天世界绝大多数民族仍然坚持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

从婚姻制度的起源看,婚姻从一开始就具有约束和规范人们的功能,是对人类的制度安排和设计。自从人类脱离动物以来,就一直用婚姻对自己的的动物性加以制约,从限制不同辈分两性关系的血缘群婚、禁止氏族内同胞兄弟姐妹之间婚姻的族外婚到文明社会的一夫一妻制,无不表明社会对两性关系的调控和人类婚姻的规范化状态。这一方面有利于人种的繁衍和人类体质的强健,另一方面,也是规范本身,使它不断地社会化、文明化和人道化。一夫一妻制第一次把规范在夫妻关系内,使两性关系具有了排群、排类、排他性,为后代的抚育和人类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已不再是简单的自然冲动和生理过程,已越来越多地渗入了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内容,带有明确的动机性和目的性。

婚姻不仅规范人们的,而且还是人们享受性快乐的温馨暖巢。在一夫一妻制中,夫妻是十分神圣的,是夫妻感情的最高表现形式。性生活是一种最简单的但同时又是最重要的一种交流方式。当我们在享受愉悦的性生活时,我们同时在交流着大量的信息,这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极为亲密的交流,它使得我们能够表达出我们心中许多根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那种爱恋和关怀。夫妻性生活状态如何,直接影响他们的感情关系,性生活和谐、融合、男欢女悦,鸾凤和鸣,会使夫妻感情升华,产生一种特别的亲密感和信任感,形成相互之间的依恋。相反,双方在性生活中都感到不满足,得不到快乐,往往会使感情发生隔阂,产生矛盾,甚至有可能导致婚姻危机。夫妻性生活直接与婚姻联系在一起,在婚姻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传统社会对性在婚姻中的作用尤其是感情作用是严厉排斥的,丝毫不提及男女的情爱。婚姻的目的只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宙,下以继后世”,甚至在夫妻性生活时还不断祈祷:“为后也,非为色也”。追求性的感官快乐被视为“淫乐”,受到社会的压抑和贬斥,为社会所不齿。中世纪基督教就认为婚姻的存在只是为了生儿育女和避免,如果为了肉体快乐而结婚,就应受到谴责,为性快乐而结婚的人,无异于私通者。在道学家看来,婚姻中其他附加的感情越是淡漠,下一代的品种越是纯正,越是精致,越是近乎于“人”。因而已婚者为了后代也要避免对自己的妻子产生淫欲,以便孩子成为“愿望”的孩子,而不是“淫欲”的孩子。中世纪最有影响的神学家阿奎那就曾宣称,凡是没有达到传宗接代效果的任何一次都是违反人性的不道德行为。在基督教看来,为了人类的繁衍,是一桩不得不为之的罪恶。所有一切非生殖的则是有意犯罪,需接受不同形式的惩罚。婚姻中的性只有生育功能是唯一的和至高无上的。

现代社会,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家庭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分离,人们的家庭观念逐渐淡漠,传统的传宗接代已不再是婚姻维系的主要纽带。婚姻主要是满足男女双方生理、心理多方面的需求,求得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现代社会男女地位发生巨大的变化,男女平等的目标逐步实现,这进一步促使夫妻的物质依赖关系减弱,文化生活关系、情感依赖关系增强,婚姻中性意识觉醒,性快乐的观念也取代了性罪恶观念。加之独生子女政策的落实,避孕措施的推广,促进了性与生育的分离,性的生育目的淡化,性快乐和健康功能增强,性生活在婚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它是人们爱情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稳定家庭和增进夫妻感情的必不可少的内容。正因为如此,人们敢于因性生活不和谐而提出离婚。据徐安琪的调查,以性生活失调及不育作为离婚理由的,在50年代仅占1%,80年代为14%。李银河与冯小双1988-1990年对于北京地区的离婚调查结果也显示,因性生活不和谐而离婚的占到34.4%,这个数字已与性格不合(34.6%)、婚后一方或双方有过失(35.7%)的比例不相上下。这也说明人们在婚姻中追求性满足、性和谐已被视为正当,性在婚姻生活中的价值已为越来越多的男女所肯定。

但我们应该懂得,性是婚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内容,性生活是表达、保持和促进夫妻感情的一种方式,但也不是唯一的方式,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与性的含义相比,婚姻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它是各种因素的复合体,如果过分强调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夸大性在婚姻中的唯一作用,将会使人误以为男女生理的差别是决定婚姻成立与否的关键。其实众所周知,纯粹的性满足,并不能保持持久美满的婚姻关系,也不能挽救或阻止一个失败的婚姻,单纯以肉体的关系保持的亲昵感是经受不住任何考验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我们决不能笼统地说性生活的失谐意味着婚姻的失败。

性在婚姻中固然占有重要位置,但性生活在婚姻中的重要性是因人而异的,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性生活的需求程度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随着岁月的流逝,新婚时期那种炽烈的会有所减弱,性关系对于夫妻生活在感情上和肉体上的迫切性都不如以前。而且随着孩子的降生、成长,夫妻双方事业上压力的增大、赡养老人负担的加重等,使夫妻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内容,夫妻双方在欣喜与忧患、期待与失望等等体验中凝结出了一种伴侣情谊,这是比性更为宝贵的东西,它可以大大强化婚姻、巩固婚姻。尤其到了晚年,婚姻那种伴侣功能就显得更为重要。人越老,就越感受到孤独的痛苦,就越需要爱人的安抚和温存,老年夫妻亲密无间、恩爱有加、相依为命,这已进入到婚姻的一种新境界。老年时的婚姻生理功能虽不如从前那么强烈,但这种伴侣的情谊可以大大补偿老年人婚姻生理功能的缺憾。性是婚姻的自然前提,但婚姻和谐美满比单纯的性关系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

二、性与爱

现代社会人类的“性”不仅是与婚姻统一的,而且也是与“爱”统一的。“性”是“爱”的生理基础,“爱”是“性”的情感升华。正因为如此,夫妻性生活的和谐是性与爱相结合的

产物,正如冯・德・魏德尔在《理想的婚姻中》所说的那样,“正常的人在夫妻之爱中,如果没有实现肉体的彻底交往,就没有身心上的幸福可言,而同样相互之间如果没有心灵上的交往,那么肉体也不会有理想的结合。”“美满要求双方从心灵上引起,这只有靠爱情才能做到。”因而夫妻性生活的和谐美满首先必须以爱作为基础,以感情的融洽作为基础。只有出于爱情的性才是健康和美丽的,只有生命与灵魂的交融才产生美感,这也是人和动物在性方面的根本区别。

然而从最古老的爱情文艺作品到今天各种各样的婚姻指导手册,都在很大篇幅上强调的技巧,人们普遍认为性生活是否美满,主要取决于运用了何种技巧。结果许多人盲目崇拜和迷信。其实没有任何一种是对所有人适用的,因为夫妻性生活不同于机器运转,无法为此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操作规程”。夫妻性生活的和谐往往需要双方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相配合,需要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才能够相互适应。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特定夫妻在特定情况下,适当的会产生有益作用。但如果过于强调性的技巧就会使美的行为变成一种机械的动作,并形成疏远、孤独、人格受辱等情绪。比如心理学家鲁宾就认为,只追究技巧而不富于创造的,只能使人沉溺于表面的技巧,片面夸大性的力量,而不可能使双方达到高度的结合,擅长使用并不意味着可以获得最大的持久的满足,过于相信则会导致失望,并给爱情的各个领域造成不良影响。这是因为强调削弱了性与爱的必然联系,往往既不能制造出爱情和关切之情,也使夫妻难以沟通与交流,这样性本身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

凡是美满夫妻都知道,最高级最通用的“”实际上不是动作而是心灵,是尽可能地把对妻子的爱慕、依恋、关心等全部真情倾注和浓缩于性生活之中,使夫妻双方都能充分享受的乐趣。在多年的婚姻生活中,夫妻经常有规律地在性生活中表达出对彼此深深的爱,那么夫妻之问的感情也会与日俱增。而且他们对性生活的态度每天都是全新的,不会因退化为俗套而厌倦。如果在生活中夫妻双方相互敌视、挖苦、讽刺和诋毁,那么他们的性生活只是一种生理上的需求和感官的刺激,即使是最大胆狂野的出轨行为也不会让他们感到满足。正如学者所说:“当两性真正相爱时,最为普遍的接触都可以将点燃;握手、双肩相触、含情一瞥、爱慕的微笑,都可使他们获得比冲动更多的幸福。真正的爱,要求两性在朝着相互征服、奉献出全部之乐的接近中不断升华,从而使神奇的婚姻达到灵与肉的和谐统一。”

现代婚姻强调把人类的性与爱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两性的身体结合和精神结合达到完美的统一,让夫妻的性欢娱升华为彼此强烈的倾慕和吸引,升华为高尚的爱情,由此形成的新的道德标准。正如恩格斯曾指出的:“对于性关系的评价,产生了一种新的道德标准,人们不仅要问:它是婚姻的还是私通的,而且要问:是不是由于爱和对应的爱而发生的?”性的自由和放纵,只能产生性混乱,它带来的不可能是婚姻的幸福,而是婚姻的不幸。因为相对于爱来说,它更多的强调了性。而事实上,人对爱的渴望比对性的渴望要强烈得多。在人类两性关系结构中,“心”的默契比之“肉”的放纵尤具恒久的价值。人们有对亲密的情感联系、被他人接受和肯定的强烈需求。夫妻相濡以沫的日子,是一种最多温情与亲情的记忆。共同走过的岁月,会成为夫妻双方生命的一部分,无法割舍。与之相比,再浪漫的艳遇也会黯然失色。艳遇虽然色彩艳丽却缺少厚重。婚姻只有把性、爱情全部融入自身,实现性、爱情和婚姻的统一,才是美满的婚姻。

三、性、爱情和婚姻的统一

然而,人类性、爱情和婚姻的统一,只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可能实现。因为爱情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精神现象,是在文明社会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非如性一样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从历史发展过程看,人类首先有性,然后有婚姻,最后才产生爱情。但爱情产生以来,也常常与性和婚姻分裂、脱节。

在原始的群婚时期,原始人意识到杂乱的性关系已妨碍生产力发展并威胁原始群体生存,于是人们制定了性禁忌。性禁忌是对和性意念的禁律和忌讳,它通过限定某些保护人们免受他们所不能觉察的危险,是人类最初的性调控和性约束形式。原始的性禁忌首先排除了同血缘不同辈分的性关系,即父母与子女的性关系,其后又排除了氏族内同辈兄弟姐妹的之间的性关系,将性关系发展到不同氏族的两群男女之间,形成族外群婚。但由于此时人类刚刚脱离动物界,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外部自然界和自身自然因素的影响,目的是为了繁殖后代和实现自己的性本能。他们的两性关系也极不稳定,可以随意结合,随意离散,社会不会干预。虽然男女在性关系上完全平等,但爱情在那时是不可产生的。但是禁忌使人类迈开了自身进化的关键的第一步,人类两性关系从此揖别了动物界,开始迈入文明的门槛,这为爱情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在暮宿晨归的对偶婚时期,人们寻找对象时开始注重外表的身体条件,像容貌、年轻、健康等因素。据记载,在永宁纳西族的母系社会中,美貌的女子通常可以结交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男阿注,而丑陋的女子则可能一生连一个男阿注都没有。在这个时期,两性关系虽然已超出了纯的目的,而且有了相应的权利义务的规定,但婚姻关系均是以方便和需要为基础的,男女之间不可能建立两性相悦、生死相依的牢固感情,因为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首先是被异性的容貌所吸引,随后扩展到好感并附有一定的精神因素在内的那种专一的爱。

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制是爱情产生的必备条件。但由于传统社会男子处于绝对统治地位,而妇女则处于受奴役的地位,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女性处于这种境地,无法与男性进行平等的交流,很难产生爱情。传统婚姻的目的就是传宗接代,两性仅仅以生育为目标,而不是为了双方的两情相悦,甚至用生殖否定。女性在家庭中只是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如果她不能担当这一使命,丈夫就可以堂而皇之纳妾,理直气壮休妻。这种由父母包办、权衡利害而缔结的婚姻,就其本质来说是排斥爱情的。男女的结合不是出于个人的感情,而是为了家族。成婚不仅是为个人娶妻,更是为父母娶媳,为宗族娶妇。所谓“妇顺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礼记・婚义》)。古代社会婚姻的主体不是个人,而是家族或宗族,个人的感情必须服从家族的利益。两性之间真正的爱情往往被摧残与扼杀,以悲剧告终。所以恩格斯强调:“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

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虽然开展过“女权运动”,在促进男女平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却鼓吹“性自由”和“性革命”,把人性降到了“兽性”,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妇女的地位问题。性自由者要求彻底放纵,尽情享受人世

的欢乐,强调是人的本性,鼓吹性本能以追求快乐为原则,“远胜于理性”。为了个人的享乐,更是把性关系的随便视为个人的充分自由。政府甚至给“红灯区”发放营业执照,允许娼妓从事色情活动。只要有钱,就无所谓婚姻不婚姻。结婚的人可以把婚姻与性分开,到婚外寻求性享乐;没有结婚的人也可以用钱买到的权利,性已经完全商品化。性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种快乐与消遣的选择,只不过是满足某种生理上的需求,是一种与爱情和婚姻无关的消费品。这种将性与爱和婚姻完全分割开来的性自由,是人类历史的一大倒退,对现代婚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与破坏,它使婚姻家庭的稳定性大大减弱,青少年犯罪增加,性病、艾滋病迅速蔓延,社会为填补家庭责任的空缺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因而20世纪60年代爆发的这场性革命在80年代末期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当年性革命者的大多数不得不承认他们反对传统的婚姻制度的试验未获成功,并未找到某种比一夫一妻制更为完美的两性生活方式。于是纷纷重新选择了一夫一妻制,进入传统“正统家庭”。正如当年的性革命者所说:“第一次性革命是性的泛滥。那么80-90年代的第二次性革命就是拒绝,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保持激情和兴趣上,集中在维系一夫一妻制的长久关系上。”

社会主义社会,废除了一切奴役女性的法律和制度,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赋予了女性与男性同等的权利,从根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女性也有了恋爱婚姻的自。与此同时男女之间的性关系有了新的道德标准:性要与爱情婚姻统一,只有基于爱情的婚内才是道德的,不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即使是婚内的,也不符合道德要求。婚姻对性关系的规范一定要建立在爱情基础上,而爱情同时也是婚姻的基础,爱情把婚姻和性合理地组成现实的生活。今天我们很多人思想上已意识到这点,但由于现阶段爱情婚姻还受到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左右,完全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不可能为所有人接受,也不可能在全社会普及和实现。然而社会主义社会毕竟为真正爱情的产生和性、爱情、婚姻的统一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有利的环境。当前我们既要承认婚姻的性伦理价值,又要强调婚姻的爱情基础。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例5

有这样一个神话:在很早的时候,男女是合体的,但是由于触犯了天上的神灵,被天雷劈成了两半,所以人的一生都在寻找他(她)的另

>> 在婚姻里梦游 在婚姻里吃饭 在15年的婚姻里,我为什么找不到爱 幸福婚姻的密码:婚姻里不能丢了爱 在婚姻里寻找“初恋” 在婚姻里继续成长 在婚姻里做自己 在婚姻里做个大人 在婚姻里忘掉亏欠 在婚姻里植株花 走吧,去“蹭爱团”里蹭点爱 简单爱,让婚姻里的性充满芳香 胡适:困在无爱婚姻里的名人 婚姻的目光里到处都是爱的影子 婚姻里最长的路,是爱的套路 在婚姻里以退为进 莫在婚姻里谈恋爱 在婚姻危机里重拾爱情 在婚姻里“较劲儿” 年龄,在婚姻里站什么位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在婚姻里去爱 在婚姻里去爱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张丽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有这样一个神话:在很早的时候,男女是合体的,但是由于触犯了天上的神灵,被天雷劈成了两半,所以人的一生都在寻找他(她)的另一半,尽管路途遥远而艰辛,尽管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没有找到。  其实,生活中的我们,在另一半不曾出现时,也同样在苦苦寻觅。感谢上苍制造了丘比特神箭,在某时某刻的某个地方,我们与自己的另一半不期而遇,彼此心仪,不需要太多言语,就像另一半的浑然回归。于是,我们开始了久别重逢的热恋,当相互感觉离不开对方的时候,我们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从此,我们开始了围城内的生活,婚姻带给我们快乐,也加重了我们的责任感。我们再也不能像恋爱时那样随心所欲,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庭,我们需要承担起家庭的义务;我们还会有孩子,我们需要承担起培养孩子的责任;我们还有自己的工作。这―切的一切,让我们觉得疲惫不堪,天长日久,最初那种令人心动的感觉荡然无存,有时,我们以为对方对自己失去感觉,不再在乎自己,于是我们为时光的流逝悲哀,为现在的物是人非感伤,在婚姻近乎麻木的状态下,家庭矛盾应运而生……  有朋友说:恋爱就如发高烧,婚姻则成了恒温。  有人说:爱情与婚姻无关。我说这只是大脑思考时的一种极端。其实,在婚姻里,在忙碌的生活与工作中,我们不能忽视爱情的存在,只要爱情还在,我们的婚姻就会坚如磐石。有时,我们并不是对对方失去了感觉,而是因为我们太忙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来展示对方的心灵,或者是简单地认为自己已经不需要表白了,其实爱是需要表白的,是需要说出来的,恋爱时我们可以每天说“我爱你”,然而在婚姻里,我们却很少听到,因为隔得太近的缘故;往往我们觉得没有必要说,于是干脆就不说。“近之则不逊”,这几乎是一个规律,任何人距离过近了都无君子可言。夫妻也一样,一旦没有距离和独立,分寸感丧失,随之丧失的是美感、自由感、彼此的宽容和尊重,最后便是爱情。由此可见,结了婚后不应成为一体,而应是两个独立完整的人携手共走人生路。好的爱情应该有韧性,拉得开,但又扯不断。相爱者互不束缚对方,这是我们对爱情、对自己有信心的表现,谁也不限制谁,到头来却谁也离不开谁,这才是真爱的表现。爱是一门艺术,婚姻里的爱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艺术,我们不能有了婚姻而忽视了爱情,想要巩固自己的婚姻,想让自己的生活更上一层楼,那么,请学会在婚姻里去爱!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例6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长篇叙事诗,它通过描写焦仲卿和刘兰芝相爱却不能相守的婚姻悲剧,以血的事实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寄托了青年一代对幸福婚姻的热烈向往,表达了对自由的爱情与婚姻的追求。历来被人们视为讴歌爱情与自由婚姻的标本。的确,千百年来,中国的青年男女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与婚姻始终不懈地努力。时至今日,爱情与婚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是今天的爱情与婚姻状况并不让人乐观,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什么才是婚姻幸福的秘诀呢?这里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相互扶持,互敬互爱。但是因为母亲的阻拦,封建家长制的干扰,他们不得不忍痛分手,最后落得双双殉情的悲惨下场,酿成了遗恨千古的悲剧。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封建社会他们没有追求爱情与婚姻自由的权利。那么,如果拥有这种权利,婚姻是否就能幸福呢?现在的青年男女应该说都有追求爱情与婚姻的自由了,可是他们的婚姻仍然状况百出。这不得不让人疑惑:导致掌握了婚姻自的现代人婚姻不幸福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关键在于青年人对于婚恋的观念和在婚姻生活中的表现。

所谓婚恋观念,是指男女双方对恋爱、婚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爱情本质、择友标准、恋爱道德、恋爱与婚姻关系、婚姻道德与责任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婚恋观念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对青年的择偶行为、婚姻生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与幸福。当代青年的婚恋观和婚恋行为呈现以下特点:

1.对婚姻的期望高,未婚青年对未来婚姻普遍呈现乐观心态。据有关调查反映,从心理认知、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三个方面来看,93%青年朋友们对未来婚姻的态度是乐观的,认为通过双方的努力,有信心使自己的婚姻幸福,愿意为营造幸福的婚姻付出真诚的感情;99%的青年朋友相信爱情是维系婚姻的重要条件。

2.情感的需求和满足成为第一要素,爱情在现代婚恋观中的基础地位不断确立和提高。青年朋友们对自己和对方的情感更尊重,更注重婚姻中内心的感觉与判断。“合则聚,不合则离”反映了他们对现实婚姻关系的现状进行感性认识后的一种开放式的自我判断和自我选择,这是对自己及双方情感的尊重,但在洒脱宣言的背后,同时暗藏着男女青年们对家庭稳定的不安心理,对家庭稳定性、持久性和趣味性的忧虑。

3.金钱在当今婚恋观中的地位上升,经济基础成为婚恋双方考虑的重要因素。虽然情感越来越成为男女婚恋的基础,但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婚恋的“含金量”急剧增加。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市场经济提升了金钱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人们在现实婚恋中感受到了它的“魔力”;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和消费诱惑给婚恋生活带来了压力。因此,青年在婚恋中追求情感的同时,金钱等物质的因素成为重要条件甚至是硬件,应以感情为首选条件的婚恋,被车子、房子、票子、位子等情感之外的东西左右着,影响着婚恋双方的正确判断和选择。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青年的婚恋观念存在着多元化价值取向的特征,由传统保守的婚恋观逐渐向开放的婚恋观发展趋势明显。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恋爱结果的态度上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所以在婚后的婚姻生活中逐渐出现问题,产生矛盾,从而导致婚姻的破裂及其他问题的出现。比如:

问题一:婚姻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越来越娱乐化。“闪婚”“闪离”,婚姻的“七年之痒”正在变为“一年之痒”,半年婚姻、一月婚姻、一周婚姻已不少见,“无理由离婚”成了一些年轻人离婚的理由。而“好就在一起,不好就分开,没有谁是谁这辈子的唯一”思潮在当代青年中的影响力折射出一种现象,没有多少年轻人还愿意为婚姻和恋爱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家庭容易因情感而建立,也容易因情感而解体,爱不爱随心而定,无论离合都有准备。

问题二:婚姻变成人生的一种投资或投机行为,出现“急嫁族”和带有太多功利色彩的婚姻。“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还得要趁早”成为一种社会认可的时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一些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女大学生就业难更加突出,这使得部分女大学生试图通过婚姻摆脱困境,她们信奉“嫁个好老公,可以少奋斗10年”,迫使女生就业撇弃了那种“单打独斗”的方式,或依赖于男生“借船出海”,或另辟蹊径攀“富门”、傍大款,以此改变自己在家庭、社会的地位,抢先淘得第一桶金,急功近利的心态也为今后的婚姻生活埋下了隐患。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人的婚姻之所以不幸,主要原因在于婚姻双方的当事人。他们缺少关于婚姻的正确观念。我们的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当然也是不幸的。但是婚姻生活中只有爱情也是不够的,也不能幸福。婚姻更需要夫妻双方的责任与付出,需要夫妻双方为了他们共同的婚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作出各种努力。

再反观《孔雀东南飞》这个故事,主人公的悲剧难道不也是因为他们没有孩子,而且刘兰芝与婆婆的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吗?当然这里还有封建势力对他们的压迫:男权社会中不合理的“七出”之说,封建家长制的权威等,都是压在他们身上沉重的巨石。但是我认为这只是外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焦仲卿的软弱与妥协。他没有努力地为自己的婚姻幸福去争取。当然,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观点去要求古人,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书中的人物。不过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要以此为鉴,努力地经营自己的婚姻。不能重蹈覆辙,让婚姻不幸的悲剧发生在我们身上。

参考文献:

1.赵莉.《孔雀东南飞》与汉代婚姻家庭[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6,20(3).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例7

关键词:婚姻家庭;现状与对策

作者简介:刘静,女,1983年6月生,山东临沂,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C9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175-02

一、家庭婚姻中存在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们对待婚姻大事态度认真、处事冷静,爱情之花结出了幸福之果。但也有少数婚姻中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离婚问题

a、择偶标准定位不准。要找什么样的对象,或者以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择配偶,是一个人的自由,无可厚非。然而,有些人在选择恋爱对象时,脱离实际,标准错位,陷入了认识误区。因此,不同婚恋观的人把什么样的标准放首位,就有了不同的选择。但是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貌取人。不管什么,只要长得漂亮,什么品德、为人都不在乎,苦求“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二是以财取人。把目光一味盯在对方的地位待遇、父母身份和家庭的经济条件上,要求什么“车子、房子、票子,一样不能少”,至于道德品质、能力素质统统“仅供参考”。双方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只是一味履行婚姻的责任与义务,最终只会形同陌路。

b、恋爱婚姻随意轻率。古人把“洞房花烛夜”看做是人生的一大喜事,寓意婚姻生活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切不可鲁莽草率。不可否认,恋爱生活是浪漫的,但它关系到两个人的人生,关系到新的生命,因此又必须是严肃的,不仅要对个人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不仅要看眼前,更要看长远。个别人对待婚姻大事盲目草率,极不认真。

c、婚姻中不讲道德。爱情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贵在忠贞,重在专一。当今社会,少数人由于受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处理恋爱婚姻问题上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重婚纳妾,看做是理所应当,既有爱人,又有情人,还得意地认为是新潮。这些婚恋中不讲道德的做法,最终会使他们一无所有。

d、婚姻中缺乏信任。信任是感情的基础,男女双方在生活中因为异性的电话或是聊天而心生猜忌,跟踪、偷看手机,查看上网聊天记录等等,处处问东问西,长此以往,夫妻间的生活必定索然寡味,问题重重。

2、家庭暴力问题

男女结婚成为夫妻,就意味着建立家庭。婚后生儿育女,增添家庭成员,由此构成了社会的细胞。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家庭琐事、感情纠纷,大部分家庭能够冷静理智地处理,爱情之花经过风雨的洗礼,显得更加绚丽多彩。也有少数家庭人们把婚姻生活想得太简单、太浪漫,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认识不足,缺乏思想准备,结婚以后,对生活中的矛盾挫折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感情,还给家庭生活投下阴影,甚至引发家庭暴力。一是恶语相加,讽刺挖苦,甚至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一股脑翻出来,根本不考虑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二是对配偶的性格脾气、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不能适应,对一些小缺点不能容忍,无限“上纲上线”;三是平时与爱人感情交流沟通不够,双方在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社会交往等方面产生分歧,争吵打闹不断;四是大男子思想严重,稍有不顺心就施以暴力,给对方精神和肉体造成伤害,导致矛盾激化、家庭解体,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处理婚姻问题失当的严重后果

从表面看,婚姻缘问题是夫妻个人的事,如果一旦处理不当,其危害就是多方面的。

a、干扰学习工作。一个成功的婚姻,美满和谐的家庭气氛,能够使人长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工作。反之,婚姻问题处理不好,经常生活在烦躁、苦恼的环境中,就难以集中精力抓工作、干事业,最终会一事无成。

b、影响身心健康。男女双方建立婚姻关系,需要真情付出。如果婚姻问题处理不好,不仅耽误美好青春,而且伤害对方感情,会给双方心灵造成无法抹去的创伤,甚至可能导致有的男女想不开,自残、自绝。

c、破坏家庭幸福。婚姻问题处理不好,除了给当事人带来伤害,还会对双方家庭产生影响。一是使家人名誉受损;二是草率结婚,家庭就容易不和睦;三是搞婚外恋,给爱人、子女带来伤害。单亲家庭的孩子出现的问题比双亲家庭孩子要多得多,特别是他们心理上的问题很难平复,而且如果由婚恋问题引发违法犯罪行为,就会给家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和伤害。

三、影响家庭婚姻问题主要原因

a、传统婚姻观念发生嬗变。当今社会,人们对两性关系越来越宽容,传统的婚姻观受到一定的冲击。过去婚姻的社会意义大于个人意义,婚姻稳定是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个人感情从属于社会的需要;而现代,个体在婚姻的自主权增大,婚姻越来越被认为是个人的私事,人们对待婚姻的普遍态度是“合则聚,不合则离”,好合好散。“白头偕老”已经不是婚姻的终极价值观念。

b、社会流动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动了整个社会流动,而这种社会流动所形成的大面积的社会交往,势必会冲击社会家庭。过去离家不易,与他人老死不相往来,而现在科技的发展,便利的交通,通讯网络,使得家庭活动面大大地扩展,人们的交往频率,交往范围都增大,面对诱惑的因素也越来越大,婚姻就不那么牢固了

c、理想婚姻与现实婚姻的差距。物质水平提高以后,人们会把眼界放在较高的精神层面,人们开始对婚姻寻求更多的是心理精神上的满足,因而对婚姻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当人们发现彼此优点也是缺点的时候,理想与现实的婚姻就成了反比。

d、社会竞争的压力。社会的工作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职位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的处理,使越来越多的人期望从高额的婚姻成本、哺育后代等重压中解脱出来,同居,丁克家庭屡见不鲜。

四、解决婚姻问题主要对策

恋爱婚姻,既是一个人展现自身道德品性和基本素养的过程,又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要确立以志向、品德为重的择偶标准,树立高尚的婚恋道德,保持严肃的婚恋态度,以成功的恋爱婚姻和美满幸福家庭作为自己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a、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婚恋观是指男女双方在相爱过程中对待爱情、婚姻的认识和态度并由此引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它包括恋爱对象标准的选择、婚姻家庭的维持等诸多方面。婚恋行为受婚恋观支配,正确的婚恋观是处理好婚恋家庭问题的基础。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一是要坚持志同道合的标准。爱情不仅仅是异性的相互吸引,更重要的是理想、目标和志趣的一致。倘若志不同、道不合,是很难长久结合在一起的。即使勉强结合,也多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很难有真正的幸福。二是要恪守忠贞专一的准则。邓颖超同志曾说过:“我们认为男女的友情,应该讲忠实坚贞。爱情不应是占有的,而应是双方互信互守的专一。只有专一的爱情,才能巩固婚姻,获得幸福和愉快的生活。”这一段话,为正确的婚恋态度作了最好的注脚。强调忠贞专一,就是要认认真真谈恋爱、一心一意过日子,经得起时间延续、空间隔离的考验,经得起苦难波折的考验,经得起地位变化的考验。三是要崇尚互敬互信的美德。列宁和夫人结婚时定了一个公约:“互不盘问,决不隐瞒。”这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爱情。周恩来总理倡导的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帮、互让、互谅、互慰,也为我们处理夫妻问题提供了行为准则。要看到,爱人是自己最忠诚、最亲密的朋友,夫妻双方只有互敬互信,在事业上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才能患难与共、白头偕老。

b、加强道德修养。婚姻道德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综合反映。要提高婚姻的成功率和家庭生活的幸福度,在道德修养方面必须做到:一是诚实守信。就是要对人诚恳,实事求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有据实相告。二是冷静理智。就是要善于控制感情的闸门,遇事冷静处理,据理分析。三是豁达开阔。就是面对婚姻挫折,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虚怀若谷,心存高远,做到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志。“天涯何处无芳草,何愁不能遇相知”。四是自重负责。就是对自己要自珍自爱,遵守道德操守,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对家庭要有责任感,尊敬善待老人,关心体贴爱人,承担起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实践者或捍卫者。

c、自觉按法规纪律规范婚恋行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把自己的行为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内,才能获得最大的自由和幸福,婚姻亦是如此。200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为公民婚姻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增加了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等规定。

d、对青少年进行婚前的婚姻家庭辅导。主要帮助青少年和即将结婚的男女对婚姻家庭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与行为结合起来,把坚持一夫一妻与反对重婚结合起来,把做文明人与建立文明家庭结合起来,树立科学的文明的婚姻观念。

e、建立专门的妇女援助机构。在社会工作者指导下建立由社区、妇联等部门共同组成的援助机构。及时了解离婚、家庭暴力的情况,为妇女提供法律和经济帮助,另外要提高家庭妇女的素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增强其反对家庭暴力、家庭离异的能力。

总之,现在婚姻家庭问题越来越多,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孔子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在家庭问题处理上不要主观臆断,不要自以为是,不固步自封,不以自我为中心,求大同存小异,双方以和谐为出发点,不必在性格,兴趣等方面强求一致,以保持“琴瑟和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达到内和外顺,家和万事兴。

参考文献: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例8

“如胶似漆”、“形影不离”,经常被用来形容男女相爱,可是为什么有些人婚后照此办理,夫妇之间却生出许多姐龄和不快呢?原来爱情不仅需要亲近的一面,也需要保持距离的一面。连理枝是各自充分舒展树冠后的相接,而不是互相重叠遮蔽阳光。夫妻合力支撑的家,两根顶梁柱要分开一定的距离才更牢固。有些动物,通过粪便的气味或吼叫标识自己的活动范围,警告同类不要闯入。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有着更严密、更丰富的卜人领域。即使在家里,人也还要求有独自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十几岁的孩子,就要把日记本锁起来,结了婚的子女,就想离开父母,自己过。可是,很多人对需要存有自己的活动空间这一点很不理解。如果丈夫提出分房睡,妻子往往不理解,既不是感情不好,也不是身体不行,为什么要分房睡?结果是妻子看武侠电视连续剧到深夜,丈夫想读点书也不能够。节假日,一方想跟朋友出去玩,另一方就不高兴,结果窝在家里两个人厮守着,心却越来越远。相反,久别胜新婚,如果掌握得好,距离反而使双方心灵更贴近。夫妻应保持适当距离,不仅是指活动空间,也包括思维空间。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强调的是君臣父子、三纲五常,个人的言行意志,都要受到种种制约,难以考虑个人的感受。这种旧传统观念,在家庭里就表现为夫妻之间无秘密,如果有什么话不告诉对方,就认为是不应该,或是有二心。认为既是一家人,就对一切都有知情权!于是盘问、窥探、干预……,本来夫妻关系是近于外人的,由于凭借亲密关系,对爱人进行无端的干预,使对方受到了伤害,这时被窥探、被盘问的爱人,反而觉得倒是跟外人相处更轻松自在。因为外人会尊重他,他不愿讲的别人不会强迫他说。看来,距离掌握不好往往反近为远。夫妻之间到底应不应该无话不谈,这完全是两个人的感觉问题。谈什么,谈多少都不应该勉强,爱人不愿谈论自有它的理由。何况有的秘密,正是出于对爱人的保护,不愿伤了她(如不把婆婆的挑剔告诉媳妇等)。那种认为既是夫妻,就不应有个人秘密,什么话都应该讲的做法,缺少了对个人尊严的尊重这条染色体,是一种先天不足的夫妻关系,难怪极易产生矛盾、猜疑和无谓的争斗。

爱是心灵的渴望,既然是为了满足爱人心灵的渴望而结合,婚后怎能忽视它?也许曾经渴望接近的心灵,现在又在渴望独立,渴望表现自我。这时如果你占领了他(她)个性发展的空间,强迫对方讲不愿讲的话、做不愿做的事,他(她)将会为失去自我而生怨。反之,不强迫爱人,表面上爱人没有样样依你,但爱人的心却更倾向你。为爱人个性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吧,如果把心禁锢起来,爱如何能持久,走近是友好,占有是窒息。走近你的爱人,关怀他,但不要占有他,不要使你们之间的距离为零。何为三年之痒,七年之痛?意思是说许多的事情发展到一定年限时就会不以人的意志出现一些问题,婚姻也不例外,结婚时间久了,过了新鲜感了,彼此的缺点都暴露出来了,恋爱时所掩饰的缺点和双方理念上的不同此时都以暴露出来,觉得对方无关紧要,可有可无,时间再久点被日常的柴米油盐搅得,觉得婚姻是种折磨,这时就进入了婚姻的“瓶颈”。如处理不好,婚姻就会终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爱情是一首欢快流畅的圆舞曲,婚姻则是一道难解的歌德巴赫猜想,爱情与婚姻并不是等同,两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现代社会甚至可以分离。恩格斯说过:“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如果感情确实已经消失或者已经被新的热烈的爱情所排挤,那就会使离婚无论对于双方或对于社会都成为幸事。”婚姻关系已超越其自然属性而更多的显示出其社会属性,这是历史进化的抉择,婚姻关系更为本质的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其发展变动根源于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和反应。在我们感慨于当前婚姻现况,进行痛定思痛时,既要看到其外在的表现,又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三年之痒,七年之痛它的根源在于双方缺少沟通,相互缺少了尊重,中国有句俗话“熟人不讲理”,夫妻关系太熟了,往往忽略对方的感受及需要,不再选择表达的方式,在表露自己情感时不再加以掩饰,这时就很容易伤及对方,尤其在有了孩子后,女方对家庭付出的多,每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再加上孩子的喂养,冷暖,工作上的繁琐事情,同事关系,这些经常把女性的心理变得易焦躁,易怒,回家后无故向对方发火,一点点的小事情就引起大的宣波,这种情况尤其是聚少离多的夫妻,例:电视剧《金婚》里的一段,男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新婚时互相谦让,快乐而幸福,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的出生,家务的繁多,矛盾随之而来,男主人公被单位派到外地,女主人公自己在家又待孩子又工作,还得操劳家务,这种内外带来的压力无法跟别人倾诉,常年累积在心里,时间久了就成了唠叨和埋怨,丈夫好不容易探亲回家,得到的不是关怀,俩人已没有了激情,各诉各的苦,女方觉得自己为这个家付出太多,流逝的青春已一去不复返,男方则觉得自己辛勤工作改善家庭条件是首要的,双方都认为自己对这个家的贡献大,不去想对方付出了多少,失去了多少,每次都据理力争,吵的久了,闹的久了,夫妻感情就淡了,双方都觉得不再需要对方了,谁离了谁都能活,时间一久,男的就不愿再回家探亲了,女的也不盼着男的回来了,这就是缺少理解和沟通所形成的。

1.2“夫妻离心不离婚”的成本分析

任何一对夫妻都不希望分手,这大概是所有做夫妻的共同愿望。但感情这件事又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该劳燕分飞的时候,还真不能强求在一起,否则就不是件幸福的事了,相反会陷进痛苦的深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婚姻观念的不断进步,这种认识越来越被人接受,这些年离婚离呈逐年上升趋势,观念的转变恐怕是主导因素。但是离婚毕竟不是吃顿饭那么简单,也不是说句话就可以了结一切。婚姻的组合除了感情,还有很现实的经济问题。许多要分手的夫妻,花费最多的精力和气力不是感情上的挣脱,而是经济上的纠缠不清。所以有人离不起婚,很大的缘故是离婚需要的成本太昂贵。正常的离婚比较简单,譬如协议离婚。好聚好散,双方通过协议,到结婚登记部门,花个几十块钱领本离婚证就能一切OK了。有资料说,全国目前每年有130余万对夫妻离婚,60%以上是通过协议方式分手的。如果是这样.那再省钱不过了,夫妻双方都是输家一一没了婚姻,但又都是赢家一一经济上不受损失。问题是剩下的那40%,就不那么幸运了。既然协议不成必然要大动干戈了。上法院要花诉讼费,不管是谁掏腰包,总在原来的夫妻一方之中。光等着法官判决肯定不甘心,双方都少不了动用律师。各地律师接手离婚案件收费不一。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律师收费起价一般1000元到2000元;经济发达地区,律师收费相对高一些。如果在大城市,律师接了一个离婚案件怎么也要个三四千,名气稍微大点的律师起价就要上万。这仅仅是基本的费用,如果案件争议标的额的不同,律师收费会水涨船高。财产数额越大,费用会呈正比攀升。假如对方隐匿了财产,律师帮你争取了过来,还会按总价值10%一20%左右的比例提取报酬。法院收取的费用,国家有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诉讼费收费办法,离婚案件争议标的额在1万元以下的,法院收50元的诉讼费用。但是,如果涉案处理的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法院要加收1%的诉讼费。接下来双方会涉及到最实际的财产分割问题。房子是当前一般家庭的最大财富。有一处房产好说,如果有多处,光交给房产评估机构的费用就不是个小数。房价越高,评估费用越贵。现在生活好了,买车的人多了,但离婚时又成了破费的根据。给谁都不愿意,于是还非常之难‘根据法律规定,孩子跟随一方,另一方要付抚养费对一个高薪族,收入的20%一30%并不很高,但对一个下岗职工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了。更况且孩子是父母的骨肉,单纯用金钱是无法摆平的。物质上的东西毕竟看得见,摸得着,精神上的阴影只能留在心灵深处。这种阴影对人的损伤远超过物质上的损失。上法庭是夫妻任何一方都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动了官司,任何一方都会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父母、子女、亲朋、邻里、同事甚至自身思想的压力。离婚本来是两个人的事,但其影响会从两个人的小圈子,发展到两个家庭之间的大圈子之中去,矛盾的外延甚至会延伸到两个人所涉及的整个社会交际圈子。巨大无形的社会压力,往往让人的精神出现波动,难以控制。烦躁,喜怒无常,痛苦不已等。反之,离心不离婚,虽然俩人在法律上还是夫妻,但实际已没有了感情,共同的财产还是共同拥有,各过各的生活,没有外界的舆论跟压力,可以放开手脚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轻松,对父母的孝敬和孩子的成长以及孩子身心健康都有大大有益。

1.3富有阶层太太的幸福指数为何不高?

现代社会有这种趋向,都喜欢做个有钱人,自己没能力的就把希望寄托在能寻找到一个有钱的老公,当你的这些愿望都实现时你会发现幸福离你远去。在此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下为何富有阶层太太的幸福指数不高。我国古代就有夫贵妻荣的说法,如今人们也认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似乎幸福的夫妇总是荣华共享。但此例与此相反,总有夫“贵”妻“贱”之感。小丽和丈夫大学毕业后一起分配到县城一所中学做教师,“教书匠”的生活虽然清苦一点,倒也恬然自乐,不论是同事,还是他们自己,都未发现谁有惊人之才,当然也谈不上谁“贵”谁“贱”。五年前,小丽丈夫因一位同学的引荐,被调到市委办公室“爬格子”,说来也怪,那位昔日才不惊人的“书呆子”居然能在官场上春风得意,连年提升。每当得知丈夫“进步”的消息,白然为此欣慰,但始终感觉不出他“贵”在哪里,自己“荣”在何方。但现实生活中的“他”与“小丽”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受到“威胁”的就是小丽那由生而始的姓名。过去在学校称他“王老师”,称小丽“申老师”,而今他“姓”的地位提高了,而小丽倒几乎连“姓”的权力都没有了。别人见常称“王师母”、“王夫人”,这称呼似乎是充满对“小丽”的尊敬,而小丽每当听到此,就浑身不是滋味,难道中国妇女几千年抗争得到的这一权力,还会因丈夫的升迁而失去吗?其次感到“不平”的是同学、同事的评价。可以毫不谦虚地说,同学、同事时,小丽在学业和教学上比“他’‘毫不逊色,有些方面还略胜一筹。过去同学、同事聚会也都是说我们“志同道合”,称我们在事业上相互帮助,“比翼双飞”,有时小丽还能有点“女士优先”。而如今,他成了“中心人物”,聚餐时人们请他坐“首席”,议论总围着他的话题转,而小丽的地位一落千丈,谈起小丽必然围绕着“他”,在他们的议论中,过去的小丽和现在的小丽都不复存在了,只成了一个附庸和陪衬。最使人难以容忍的是被人猜疑沾了夫贵的“光”.去年,在职称评定中小丽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成了中级知识分子,而且组织上又决定小丽担任学校教导副主任。

对此,倒没有感到什么意外,近十年的教学实绩,数十张从省到县的奖状就是最好的证明。但由此而带来的波动却不亚于6级地震,有人说是“一人得道,鸣犬升天”,有人煞有其事地编出小丽丈夫找人活动的场景,还有人当面指责学校领导是讨好干部送人情。面对唇枪舌剑似的议论,有口难辩,有冤难诉。因为丈夫工作的变动,家境的改变却给这位女主人公带来了心理和思想上的极大压力。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有位女同学,她是硕士毕业,长的又很漂亮,但她的硕士文凭没有让她在这个社会中高人一等,却是她的美貌让她嫁了个千万富翁,当时我们也都很羡慕她,觉得她很幸福,但通过前段时间跟她的聊天才得知,她的生活并不像外人所看到的一样光鲜亮丽。作为在她们这个阶层生活的人来讲,有很多男人还是喜欢自己比对方要强,大男子主义,他是一个独立体,而你只是他的附属品,就像西装一定要有领带来佩带才能显出西装的高档一样,我的这个同学每天都要配合着自己的老公出入很多场合,首先外表要光鲜照人,去各大商场耐心向售货员小姐询问新到高级化妆品的用途及效果,然后认认真真地选择一套,早晚按时使用。除此,还得跑美容院,坚持做皮肤护理,虚心向美容师请教种种美容知识。光注意护理容颜的美丽还不行,尤其重要的是要有一副迷死人的身段,不像奥黛丽•赫本,至少也得像巩俐。那就更需要有恒心和毅力去做健身操,练网球了。“青春常驻”只是一句虚伪的祝福,“青春不再”是怎么也躲不掉的梦魇!迟早,得用针抽掉多余的脂肪,动刀隆起你下垂的,为的只是老公用看过远比你青春美丽的女子的余光扫你那么一眼。就这样,就该知足了。同时还要学会知足,半是娇半是嗔的伸出玉手向老公要钱买大衣、买珠宝,大款心中会增几分傲气和满足,仿佛自身的价值也因这个女人的依赖增了几倍。因而你就万万不能伤他的自尊,不能想着要挣钱养活自己,更不要指望在事业上奋斗出什么成果图光彩美美自个。你的光彩是你的大款老公给的,你就安安心心在家养尊处优好了。当老公整天出去应酬没时间陪你时,你也不能总打电话烦他,他的去处不用向你汇报,夜不归宿也是正常,当你发现他有别的女人时也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能去揭穿他,因为你是依附他生活的,你要给他充足的时间跟空间,而你每天干什么或者心情怎样他是没有时间来听你倾诉的,你只能自己默默忍受,甚至用消费来浮萍心里的创伤,没有自我,像行尸走肉一样的生活。这能叫幸福吗?所以有很多的富有的太太都是这样默默忍受着生活的,这样的生活谈什么幸福。

2.通过分析上述婚姻爱情中出现的现象及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法则

2.1理性人对婚姻的分析;

2.1.1“理性婚姻”概念的提出

近年,我国对婚姻法进行修正和即将出台的新中国第三部婚姻法在学界、社会各界引起普遍关注。人们简而易之地把1950年婚姻法称为“结婚自由”法,1981年婚姻法称为“离婚自由”法,并预称即将出台的婚姻法为“离婚限制法”。而学界的探讨归纳起来,关注点也主要是在社会经济文化发生变革的今天,如何以婚姻的稳定保障家庭的稳定、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在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1999年年会上,“大家认为修改后的婚姻法应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家庭法》,新的婚姻家庭法将作为调整婚姻家庭关系和一定范围的亲属关系的基本准则”。如果说,前二个婚姻法强调自由和感情,则此次的关键词是“限制”、“保障”、“稳定”,特别是将婚姻与家庭结合起来谈论婚姻、制定婚姻法。对婚姻理性内涵的强调,构成目前我国社会对新婚姻法乃至对婚姻家庭的期盼。今天的西方社会,也出现了一股对婚姻、家庭的反思,“这种反思的结果也可以用联合国确定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的官方文件精神来说明。文件的《总则》指出‘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理应受到特殊的重视’”,“家庭所发挥的重要社会经济功能应得到肯定。”可以说,无论世界各国还是国内各界,在婚姻家庭的期盼认定上都更强调婚姻的理性。强调婚姻的理性,应该说是对婚姻过份强调感情及随意性的一种反正。那么,是否可以提出“理性婚姻”的概念,即当今社会,在强调“交往理性”、“游戏规则”等理的普遍需求时,婚姻是否可以“理性婚姻”为口号,呼吁人们对其理性内容加以关注和维护。近日看到一部《纳西婚俗》著作,从中看到纳西族的近代婚姻即是一种由家庭、家族及更广泛成员介入而缔结的,全面考虑经济状况、家庭社会背景、健康状况等在内的婚姻。

从表象看,这种婚姻受家族利益制约而以包办的面目出现,即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考察其婚姻的全过程,由于对个人、家庭生存发展的三个基本点有过慎重、综合的考虑,从而提供了婚姻、家庭稳固的基本条件,致使婚后夫妻感情的发生、发展有了保障,致使纳西族从婚姻到家庭、家族乃至整个社会有一个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纳西族“理性婚姻”,虽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就“理性婚姻”对个人、社会的积极意义来看,有其特殊的认识价值和借鉴价值。通过对纳西族近代婚姻的考察,分析其理性内涵的丰富性、合理性,提出“理性婚姻”的概念,并指出其现实意义。纳西族近性婚姻有几个要素:第一,婚姻与家庭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社会背景、家庭经济、个人健康的慎重权衡,以平衡的尺度、心态寻找伴侣以求夫妻及整个家庭的发展;第二,社会意识形态对婚姻神圣的宣传与仪式化;第三,恋爱是青春的社交,婚姻是成年合作的责任。在成年的责任与合作中培育一种深入持久的和谐关系是夫妻之爱的真谛。第四,妻子与丈夫是合作伴侣,不是依赖与被依赖、享受与提供享受的关系,妻子的社会劳作与家庭劳作与丈夫等值或近于等值。我国从1949年到20世纪末共50年间,婚姻的阶段特征是:

(一)1949年10月—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50年新《婚姻法》的颁布,把人们从封建包办婚下解放出来,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享有一夫一妻制的婚姻自由,这是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浪漫加理想型的婚姻。婚姻强调夫妻感情、共同语言与共同追求。夫妻同志而谈不上同利,公有制的观念和现实使人们无法把家庭作为事业来经营、改善、发展。这种初级阶段的共产主义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在爱情的前提下,也因政治因素、教育差异、经济的微小差异等带来一些阶段性的变异(如反右、)和个体的差异。

(二)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想解放、人性、个人性的被重视,由时代变革、政治运动等造成的婚姻历史问题、现实问题为人所关注,离婚自由成为婚姻及婚姻法修改的重要内容,修改后的婚姻法被称为“离婚自由”法。这个时期,经济的变革,是以量的积累渐升到质的改变的渐变过程。其间,相互矛盾的体制带来意识形态的模糊。人们一方面实用主义地引用源于恩格斯的著名命题“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一方面以西方人性、个人主义理论为支持,婚姻强调个人性,排斥亲友、社会的介入,抹煞家庭的更广泛功能。这时期,离婚自由虽然也解决了上阶段特别是时期的婚姻遗留问题,但同时也为经济改革大潮中有各式各样婚姻问题的人造成一种错觉,仿佛婚姻纯粹个人化、私事化、感情化,可以凭感觉取舍婚姻,忽视理性的选择、把握与控制。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离婚率逐渐上升,其中造成一定社会问题:抚育问题、贫困的母亲等等。

(三)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现在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私有化占有很大比例。婚姻关系中的家庭关系重又显示其重要性。从农村“户伴联户伴”的经营方式到城市个体、家庭、家族公司相继出现,婚姻家庭的重要性及对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出来。当然,由于私有比例的增大,原来普遍纳入单位、社区、监督和影响的婚姻也逐渐处于无控状态。近年,根据婚姻的现状和社会的要求对婚姻法修改,并制定新的婚姻法,这是及时的。对目前婚姻现状的把握有二条:二是我国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社会经济将进入私有比例增大的时期,相应的以家庭、家族为集团的经济方式的出现和发展也要求婚姻的稳定。因此,一个较高阶段上的“理性婚姻”的时代已经到来。现性婚姻包括:婚姻缔结之前,在感情因素的感性与知性成份中更加大知性的份量,以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如今的人们,虽已很少听命于父母,但求助于“婚介所”、“电子红娘”者仍不乏其数,而这些中介给出的无一不是一条条理性的指标,诸如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个人爱好等。任何时代的婚姻都以浪漫和爱情为理想,但婚姻的操作都以现实为开端。因此,要避免婚姻成为爱情的坟墓,就要对婚姻缔结有理性的认识和操作,包括互相认可的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状况、个人爱好习惯等,以知性的力量来验证自己对对方直觉的好感、性吸引力的长久性和深入性;履行婚前财产公证等手续也是必要的;在婚姻维系中,增强夫妻抚育子女或家业经营中的合作关系、责任关系和尊重关系,以求包括自己在内的全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婚前财产公证制、财产继承制及抚养、领养等法律法规的健全无一不是对婚姻作理性的规范。“理性婚姻”概念的提出,既是对婚姻以爱情为基础的感性婚姻的理性补充,又是对近年出现的诸如“重婚”、“随意离婚”、“非婚生子女”、“被遗弃的贫困的母亲”等非理性的婚姻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反正。

近年,社会上也出现一种新的苗头,那就是人们已经开始理性地对待婚姻,那种开口就吵架、动辄就离婚的现象已很少见。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家庭财富有所聚敛,便有一种求稳求安的心理,再不是破罐破摔的无产者心态。时下流行的“喜新不厌旧”虽有几分,但无一不道出更多的人留恋和重视家庭,以理性对待婚姻。理性婚姻是时代的要求,而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当然,“理性婚姻”概念的提出,较能针对近年婚姻状况的非理性表现,概括了新婚姻法的期盼目标。在广大法律工作者、学者、社会各界的呼吁下,新的婚姻法将成为“婚姻家庭法”,“新的婚姻家庭法将作为调整婚姻家庭关系和一定范围的近亲属关系的基本准则,”“理性婚姻”的被倡导,将较之于“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和万事兴等价值观,严格一夫一妻制的法律规范,宣扬‘白头偕老’的道德理想。”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感,这一概念简明、概括而易于在理论和现实中被使用和宣讲。

2.2当激情退潮时,如何经营自己的婚姻

按照“男才女貌的准则”,“在人生放手拼搏的黄金时期,男人的才是蒸蒸日上的,而女人的貌是每况愈下的”。也正如警告的:“造物主就是这样安排的,所谓的中年男人一枝花,中年女人豆腐渣之类。男人越成熟越有魅力,女人似乎与男人相反,但是如果你能够掌握你自己的生活主动权,不把希望寄托在任何别人的身上,你就会感到受到的伤害少得多”。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人们对处于“中年婚姻”状态的人给予了关注,把更多的问题都交给了中年人,因为这是最容易遇到婚姻困扰的年龄。这一时期,也正如作家王小波形容的“就像吃一个巧克力壳的冰棍。开头是巧克力,后来是奶油冰激凌。最后嘴里剩下一个干木棍了”。女性解放的结果造成现代女性在照顾家庭时又要参与社会的竞争,使其生活比以前紧张,工作和精神压力也增大,当今的女性大多是双职女性,在某种意义上讲,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艰辛。女性主义学者戴锦华曾将这种状况生动地概括为花木兰式的二难处境:“既要对镜贴花黄做一个标准幸福的女人,又要在一种化妆下建功立业”。女作家张抗抗笔下描绘的女主人公的“欢乐只是一顶花轿,伴送你到新房门口,便转身而去了”。做女人难,这应该是社会的共识。但是,她强调的是观念冲突中的无奈,她说:“小姑娘认为爱情可以战胜一切,但中年妇女认为不是”,因为这些人大多徘徊在传统与现代的观念冲突中,由于人性的弱点而承受精神的煎熬,年轻一代似乎就比较轻松地面对这个问题。比如,在《中国式离婚》这部作品中,王海鸰通过描述宋建平和林小枫这对普通中年夫妻,如何在没有外界因素介入的情况下遭遇的婚姻破裂,向读者提出一个女性自审和自我完善的问题。她说:“婚姻一旦破裂,就是双方的原因,什么陈世美秦香莲,决不要单纯地指责对方。不少女性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只是对方是陈世美,舆论也同样认为。同情和抱怨的结果,只能生产出一批批的怨妇。如果女性在婚姻中不自省,永远乞求同情,永远自认为是弱者,那就只能是弱者。过分强调是男性的原因的话,女性往往不反省自己的问题,就看不到庐山真面目”。

像作品中写的那样:林小枫最后才明白,她自己缺乏的其实是爱的能力——让自己所爱的的人爱自己的能力,最后当她懂得了的时候,她终于放手,同意离婚,给与宋建平一个自由,在仍然爱他的前提下,因为她终于领悟到了,从前的她认为爱就是拥有,就占有,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啊,而事实上,爱远远不是这样的,爱同时还应该是宽容、宽厚,是通达,是需要一种能力的!如果没有了这样的能力,那是注定要失败的,那么自己所爱的人不顾一切的离开自己,也是必然结果。把婚姻生活中的责任更多的交给了女性,对当今社会的婚姻生活是有现实意义的。按照“男才女貌”的传统心理,人到中年,男人成就斐然,优势越来越明显,女人因为青春不再而失去天然的吸引力,当双方距离彼此的要求越来越远时,婚姻双方的平衡几乎不可避免地会被打破。正如暨南大学婚姻法专家宋耀红分析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男女地位的越来越平等,人们对婚姻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结婚七八年后,爱的激情逐渐消失,生活的烦恼和抱怨,乃至猜疑、歇斯底里,所谓“七年之痒”的出现,使婚姻已经不能成为双方心理文化的共同体,好聚好散也就成了现代婚姻的主流。婚姻也要“经营”和“保鲜”。比如在《中国式离婚》这部作品中,作者不让第三者进入这个故事,就是要打破一些人的侥幸心理,体现出没有第三者的婚姻一样会很脆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对于女性来讲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选择做一个怨妇只是一种麻醉的心理,男女双方都应该紧紧地抓住自己,而不能紧紧地抓住对方,把希望寄托在对方身上也没错,但是怎么寄托,是永远抓住对方还是抓住自己,抓住自己增加自己的魅力吸引对方,而不是抓住对方。女人要想过上自己所希冀的幸福生活,最为理智的办法就是在这种女性自我人格与价值的反省和批判中循序渐进,完成对女性美好人性的提升与锤炼。“不要把精力过多放在如何对付对方上,而放在如何对待自己上……在意自己,是婚姻艺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2.3夫妻相处的艺术

从爱情进入婚姻,这是人们一般理解的感情驱进,而从没有想过进入婚姻阶段会有一个“爱过之后”的危机,这种危机只能通过对爱情的提升和进一步深化来克服,爱过之后的爱情是一切婚姻的真正的考验,不准备经受考验就走不出婚姻的危机。婚姻的瓦解从内部开始,内因才是根本。婚姻质量的高低乃至生死存亡,就取决于婚姻主体的婚姻生活能力,婚姻主体只能保持一定的内在张力,注重两性相处的艺术,处理好几对矛盾,才能使婚姻之舟经受住风浪。首先,要实现有我与无我的统一。婚姻这一共同体是以两个独立的主体为前提的,有我与无我的尺度主要反映在主体的“自立”程度上。主体的自立可以确保其在婚姻中的平等地位,其中首要的是经济自立和人格自立,经济上的不自立,难免使自己在婚姻中居于被动的从属地位,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人格的不自立,很难以独立的主体去尊重对方,当然也得不到对方的尊重。一味依附可能最终丧失自我价值,使自己成为婚姻的陪衬。主体的自立是有一定限度的,婚姻这个实体其本身就会将夫妻两人的单个社会角色功能相对弱化,而将两人整体社会角色功能相对强化。完全自立就会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就不会未婚应共同体这一“大我”而牺牲个人之“小我”。完善和谐的婚姻便是两性相对独立而又彼此交融,在平等基础上既能“合二为一”,又能“一分为二”。其次,要实现自私与无私的统一。夫妻之间的自私可以捍卫婚姻的完整和尊严,使第三者无从插足,但过分的自私与过分的无私都是不可取的。婚姻关系中的完全无私只会通过不断自我否定而阻碍个人潜能的实现,并最终改变婚姻情感。当然过分的自私会直接破坏夫妻间最起码的信任感,使对方感到独立人格的丧失和自尊心的受辱,进而产生一种排斥和挣脱牢笼的心理。所以婚姻生活应是在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面前自私一点,在日常生活中无私一些,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做到自私和无私的统一。第三,要实现自由与自律的统一。自由是个体追求的目标,婚姻自由不仅体现在婚姻的起止点上,即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更重要关注的应是婚姻中的自由,富有生机的婚姻本应是两个独立的人的平等自由关系,缺乏自由选择权利的人无法成为婚姻中的真正主体,自律是自由的保证,一个有自律的主体决不会无端干涉对方自由,也不会做欲望的奴隶,而会成为一个有自控能力的真正的自由人,即所谓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婚姻主体的自由与自律是统一的,两者互为前提、互相依存。第四,和谐的婚姻还要实现爱情与亲情的统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的,但是进入婚姻后的爱情己经发生了质变,不再是婚前那种浪漫的、山洪暴发式的激情,而是一种现实的、相濡以沫的亲情。“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道出了现代人在婚姻中追寻婚前那种爱情而不着时的无奈,它埋葬的只是婚前那种形式的爱情,升华的确是婚姻中的亲情,它可以是婚姻有效抵御婚外那种浪漫的、昙花一现式的爱情的诱惑。可以在婚姻中追求婚前的那种爱情只会是婚姻振荡不安。婚姻离不开爱情,但又不能囿于爱情。最后,和谐的婚姻还要把握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在现实情感生活中,每个人只有最爱,而没有真爱,所谓真爱就是当事人的内心所真正期待的异性即梦中情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真正恋的是他心中的恋人,这种心中的恋人是一个理想化的实体,他是当事人对异性美的综合感受。现实生活中的人是永远也无法与这个理想中的情人完全相吻合的,他只能与其接近,而不可能与其相同。人们总是倾向于在婚前将对方和婚姻理想化,而婚姻是现实的,新婚夫妇面临的常常是一种偶像破灭的幻灭感,这其实就是爱情从理想走向现实,“真爱”向“最爱”的回归。能不能正视理想与现实、真爱与最爱的差距关系到人们对婚姻生活的满意程度。正确处理婚姻生活内在矛盾,保持婚姻系统的内在张力,促使婚姻由不平衡走向平衡,这有助于婚姻关系的稳定。

2.4贫贱夫妻相守的法则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也有很多是幸福的,坚守婚姻道德,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相濡以沫,产生1+1>2的经济效益。

2.4.1加强婚姻道德建设法则

婚姻家庭是一种伦理实体,同时也是社会实体,婚姻关系的有序离不开道德建设与制度安排这两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各自以自身功能同时对婚姻家庭进行调适。道德建设与制度安排分别具有自律与强制、引导与禁止的特性、柔性与刚性的建构方式,各有侧重的作用范围,也正是这种差异性给予了两者互补的前提。无论在自然状态还是在文明社会,人首先作为一种生物学意义的存在,具有一种自然本性。无论人们是否承认,都得在价值领域为自然本性留下合法的席位,为保护人的自然本性不受侵害,还有必要就此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但人类对这种自然本性的呵护是有限度的,这必须由道德建设与制度安排协调解决。追求满足是人类天性,呵护这一天性是对主体价值的尊重,并有利于人的身心发展和种族繁衍,但无限制张扬这一本性又会在生理卫生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意义上造成恶的后果。如何实现自然本性的合理张扬?道德建设在本性张扬行为中确认并选择出合理的那部分,之后制度安排对这部分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自然本性在哪种程度上的张扬属于合理的,这必须以道德加以选择。而道德选择又以道德评价作为前提,其依据就是这种程度的张扬是否侵害了他人及社会整体的利益。只有为道德建设所认可和赞同的自然本性,张扬才是合理的,而由于道德建设的柔性机制,要使自然本性的合理张扬得到切实的履行,就应该为其提供道德建设之外的保障。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以伦理道德为文化价值系统的核心,不论是在道德理性层面,还是在道德实践层面,历来注重自身修养和道德宣讲的作用,过分强调道德的自律,注重个体的体悟和自我德性的追求,导致其道德建设缺乏普遍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说道德生活模式的构成缺乏制度性的约束。所以新时期的道德建设不在于重建道德体系,而在于如何构建道德的实施机制,为道德建设提供保障。新制度经济学派著名代表人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了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设定的一些资源。它由一系列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由风俗习惯和管理构成)、国家规定的正式制度及实施机制所构成。它其实是“告诉并强制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从而限定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人的活动具有选择的自由,超出这一范围就会受到惩罚。”

在社会主义婚姻道德建设确认并选择出婚姻生活中的合理行为之后,其切实的履行离不开具体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转型期的多元与无序,个体行为更需要借助制度来加以约束。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充分利用优秀文化的历史积淀物—民风民俗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非正式制度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具有隐蔽性,它甚至是个体道德由他律走向自律的有效中介。长期生活于特定非正式制度中的个体,其行为有意无意地打上了这种文化的烙印,一旦个体将这种无形的制度约束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同和行为要求,它就实现了道德的提升,奠定了其日后行为选择的基调。所以,加强婚姻道德建设不能忽视非正式制度的无形影响力,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风俗习惯,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又要以社区和家庭为单位去开展具体活动,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家庭美另一方面,从制度上保障婚姻道德建设离不开制度的自身完善。在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主要体现在加强道德立法,进一步完善立法、执法和监督制度。在社会转型期,旧的价值体系受到很大冲击,与此相适应的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导致目前的社会处于一个多元与无序并存的价值失范阶段,社会若对严重的缺德行为或无德而引起的无序行为不给与及时有力的制裁,这只能加大居心不良者投机冒险的侥幸心理,变本加厉的违法损德,给转型期社会的稳定带来威胁。于是在转型期要发挥道德的规范和制约作用,就必须对道德进行立法,将社会必须得到的规范上升为具有国家意志性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以促使社会成员更好的遵循道德规范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首先要树立道德立法观念,道德与法律具有同质异构性,这就使得法律有可能介入道德,以法律手段来实施道德建设。然后要加大道德立法和执法的力度,把重要的基本的婚姻家庭领域中得到的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并保证贯彻执行,这是实现道德立法的前提和基础。新婚姻法的出台正是从这方面入手,取得了建设性的成就,针对当前家庭婚姻领域出现的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在总则中提出“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的原则。

2.4.2经济双赢法则

经济功能上的双赢。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2月28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4年全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9422元,全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2936元,较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在夫妻财产制上,我国现行的《婚姻法》较以前的规定虽加大了夫妻双方在财产方面的契约性,但由于我国目前人们的收人与个人财富有限,现实中的大部分家庭仍然实行着夫妻共同财产制,《婚姻法》第17条对此也作出了规定。在学术界,大部分学者也是认同共同财产制在婚姻家庭中的作用,“只有共同财产制才适合我国决大多数婚姻的实际情况,而且共同财产的范围不宜限制过小,因为我国决大多数居民收人普遍不高,婚后双方所得加在一起,才能维持共同生活的正常运转。”婚姻法所规定的夫妻财产制为男女双方进人婚姻后经济上的管理提供了一个蓝本。从常理上推测,男女双方在进人婚姻之前,各自为政的生活消费模式一般比一起生活的消费模式成本更大一些,婚姻可以使男女双方共享家庭用品,产生1+1>2的经济效益。另外,主要基于婚姻关系形成的家庭使男女双方产生的家庭责任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经济上的合力,促进双方财富总量的增长。况且,由婚姻所带来的夫妻合理分工模式也会使家庭的经济产生良好的收益,达到经济上的双赢。

2.5富有阶层夫妻相处法则

在生活中讲情,追求关系的亲密无间。而在事业中讲理,争取权益和分工的清楚明晰,这对富有阶层夫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法则。在这里例举些企业“夫妻档”相处的法则。

2.5.1“夫唱妇随”型夫妻相处法则

在富有夫妻中,一般是以男方为主,女方充当着贤内助的作用。比如国美电器的黄光裕与其夫人杜鹃。杜鹃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在中国银行任放款专员1993年,黄光裕因为工作关系与杜鹃相识。那一年,黄光裕刚和大哥黄俊钦分家,正处在事业的关键转折点上。既漂亮能干又拥有良好教育背景和工作单位的杜娟,无疑让年轻的黄光裕为之心动;而连初中都没毕业的黄光裕,却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奋勇的进取心,这也让杜娟不得不为之刮目.1996年,黄光裕与杜娟终于“土洋结合”。1999年,杜娟从中国银行辞职,投身速发展的国美。她长期担任上市公司国美电器的执行董事,为黄光裕打理在香港的业务,同时还是鹏润投资的副总裁,主要负责集团海外业务和购并。2007年3月20日,鹏润投资集团和私募基金公司贝尔斯登商业银行签署谅解备忘录,成立上限为5亿美元的联合投资基金,共同投资中国零售企业。而此次重大战役中的直接操盘手,就是黄光裕的夫人杜鹃。在备忘录签署现场,黄光裕身边的杜鹃显得颇为耀眼—她持一口流利的英语,思路敏捷地与美方伙伴交流周旋。

2.5.2“阴盛阳衷”型夫妻相处法则

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地位不断提高,出现“阴盛阳衷”的现象。在一次贸易会上,张茵认识了后来的丈夫刘名中。当时刘名中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医生,并兼职做钢材贸易,精通多国语言。在张茵的怂恿下,刘名中抛开自己的事业,和她一起创业。1990年,张茵与丈夫刘名中作出决定,把事业迁往世界最大的原材料市场美国,在那里建立了美国中南公司,为其在中国的工厂购买并提供可回收废纸。初到美国,不会说英文的张茵,在丈夫的陪伴下一家一家地寻找客户。张茵事后感慨道,女人在挑选另外一半的时候,必须看重对方是否和你一样专注事业,否则相互不能理解,日子久了就会累。而刘名中就完全能做到这一点,在负责公司的发展、处理公司的事务方面,他甚至比张茵还厉害。有人或许会介意:作为一个男人,却屈居于女人之下。但刘名中根本不在乎那些虚荣的东西。两人相处的原则是:有错就要认错,而且对事不对人。董事长张茵有时做得不对,作为副总裁的刘名中会进行严厉的批评。

2.5.3“旗鼓相当”型夫妻相处法则

杨澜与吴征的结合,就是典型的名女人加财富老公理为主,杨澜则是创意更多一点,同时兼任着公司形象大使。在海外的华人圈里,昊征早就是一个名气颇响的华人实业家;到了内地,因为杨澜是明星.受到的关注自然比昊征要多一些.而在香港,两人的名气差不多。两人有共同的文化理念,又各有所长,自然是相得益彰.另一对比较典型的就是“潘张配”。1994年4月,刚从海南的房地产泡沫中“胜利大逃亡”并来到北京发展的潘石屹,经冯仑介绍认识了在华尔街高盛银行工作的张欣。“土鳌”与“海龟”的爱情在半年时间内迅速开花结果,两人于当年10月举行了婚礼。新人新面貌。1995年9月,潘石屹在妻子鼓励下离开万通,一起创办了红石实业。在一位当年的创业伙伴眼里,这对夫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始时张欣还没有从她任职的单位辞职,仍在国贸中心三十几层的办公楼上班。有时我和潘石屹去找张欣,三个人常常站在临窗的办公室里,潘石吃兴奋地指着远处建外SOHO和现代城的两块地说,这就是我们的地盘啊!我们听了热血沸腾,有干一番大事业的强烈冲动。”婚后一段时期,两人的创业生活并不是那么默契,而是充满了分歧与争执,而且一度非常激烈,但经过几年的磨合,这对“夫妻档”合作得日益默契和稳熟,就连张欣的名字后来都改成了潘张欣.两人逐渐形成了“张欣造房子,潘石屹卖房子”的合作模式,公司所有与国外的关系、商业决定以外的事情,像建筑设计工程管理等由张欣来做;谈判、销售、政府关系和所有与钱有关的事情都是潘石屹来负责。潘石屹曾打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像以前耍猴卖艺的,我是先出来敲锣的,然后张欣出来耍猴,最后出来拿帽子收钱的又是我。”防止枕边操戈如果因为重大意外事故而导致一方不能继续时企业进行管理,那么另外一方无提是最好的“替补队员”。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例9

一、小说中的三种婚姻

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对爱情对婚姻的想法:单单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以金钱为目的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1.1金钱+地位=婚姻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必定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小说第一句话就点出了金钱是影响婚姻的一个重要因素。

夏洛特是个为了金钱和地位而牺牲个人感情的典型。她是许多家境不好又受过教育洗礼的女孩子代表,也把结婚当成最后依靠的退路。她虽是个有思想的女孩.但现实让她不得不以结婚的名目为自己找到一张长期饭票。柯林斯算是虚荣自大的乡绅代表,他自诩谦虚,在别人眼里却是可恶的虚伪。夏洛特事实上知道“柯林斯先生既不通情达理,又不讨人喜爱,同他相处实在是件讨厌的事,他对她的爱也一定是空中楼阁”,但是最终她还是答应了他的求婚,原因很简单,柯林斯能让她在经济上感到安全,能让她过上有身份、有地位的生活。二人的婚姻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爱情,最终不会幸福。

1.2盲目的爱情=婚姻

莉迪亚是班纳特最小的女儿。她不仅遗传了母亲的美貌,也继承了母亲的愚蠢和虚荣。虚荣心强,无知,轻浮不知天高地厚的她竟然相信威克姆的鬼话,相信他对她的爱情。被爱情冲昏头脑的莉迪亚无视社会准则,选择与威克姆私奔,最终陷入不幸婚姻的漩涡。

1.3爱情+金钱保障+个性=理想婚姻

达西和伊丽莎白的完美幸福则是兼顾爱情、人品和经济基础的理想婚姻。伊丽莎白,班纳特家的二女儿。她聪明、机智,善于思考,在面对爱情问题时,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她反对为金钱、地位、权势而结婚。在与达西的感情经过一波三折的艰难考验后,两人最终到达了幸福的彼岸。

达西为人直率,聪明而富有才干,更具备了“黄金单身汉”的条件——贵族的家世与殷实的家产,这也使得他傲慢自大。他鄙视他的社交圈以外的所有人。在梅里顿的舞会上,除了和宾利的两位姐妹各跳一场外,对其他姑娘一概置之不理。当宾利劝他与伊丽莎白跳舞时,他断然拒绝.甚至出言不逊。随着情节的发展,达西逐渐爱上了伊丽莎白;但是他傲慢不羁的个性使对方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偏见。伊丽莎白直言:“假如你表现得有礼貌一些,我拒绝了你也许会觉得过意不去”,“从我最初认识你的时候起,你为人狂妄自大,自私自利,无视别人的感情,致使我对你深恶痛绝;哪怕我一辈子找不到男人,也休想让我嫁给你。”当头棒喝使得达西开始反省自己的品行,他的长信让伊丽莎白感到震惊与羞愧,也让伊丽莎白看清自己原来的想法并非出于理智。莉迪亚与威克姆的私奔丑闻让达西和伊丽莎白这对有情人重新走到了一起,并最终落入奥斯汀一贯的大团圆结局。

二、理想婚姻的构成元素及原因

1.爱情是婚姻的基石

婚姻的结合应是以爱情为基础的,这种爱情又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冲动的、盲目的;更不该以名利需求为目的。

通过小说中对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的详细描写与阐述,我们不难看出奥斯汀爱情至上的婚姻观。与夏洛特不同,伊丽莎白努力追求真爱.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二人相互理解与共同的感受之上。可以说,婚姻的本质是情爱的本质,而不是生存手段的需要。如果没有爱,达西不会反省自己的品行,不会一次次屈尊向伊丽莎白求婚;如果没有爱,伊丽莎白不会试着去了解达西,更不会最终接受达西的求婚。如果伊丽莎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为了金钱和地位而结婚的世俗女人,那么桀骜不逊的达西是根本不会爱上她的;没有爱情的两人也最终不会体会到婚姻的幸福。

2.金钱是婚姻的物质保障

伊丽沙白和达西的婚姻不仅是一桩有爱情的婚姻也是一桩有金钱的婚姻。她母亲以商人眼光看待这桩婚姻.满意地说这是一宗不坏的买卖。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英国正处于从早期的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工业化过渡的时期,金钱成为了衡最人的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当时的英国也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时代,男女不平等,妇女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法律规定,女性不拥有财产继承权,家庭生活被认为是最适合妇女的天地。妇女要生存,要获得生活上的保障和财政保证,婚姻是捷径也是唯一的途径。尽管结婚并不一定叫人总是幸福,但总算给她自己安排了一个最可靠的储藏室,以后不致挨冻受饥。

《傲慢与偏见》展示了英国当时社会的现实:金钱对于婚姻非常重要,没有钱就没有婚姻。小说中的绅士和淑女们都是带着数字背景出场的:班纳特先生拥有年进两千镑的地产,班纳特太太嫁给他时有四千镑的嫁妆:班纳特家五位小姐每人结婚时只能从母亲方面得到“年息四厘的一千镑存款”。彬格莱有十万镑的遗产,每年进款在四、五千镑左右;彬格菜小姐有两万镑的嫁妆;达西先生有年进一万镑的财产而他的妹妹乔治·安娜有三万镑的嫁妆。威克姆与莉迪亚私奔后,至少向达两敲诈到一万镑才肯正式娶她。这一组组的数字无不体现着金钱对于婚姻的重要意义。

3.个性是补充条件

个性也是影响婚姻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人对婚姻的态度决定了他幸福与否.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个性决定态度。伊丽莎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女性最应有的个性,那就是:独立的人格。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道路上有了自己独立的主见.并与达西缔结了一场幸福的婚姻。面对情感,她不像妹妹莉迪亚凭一时的冲动作决定,体现了理性的力量;面对现实,她不像夏洛蒂那样完全放弃对感情的追求,保持了做人的尊严。伊丽莎白敢于面对阻挠她的一切力量,勇敢地捍卫了自己高尚纯洁的爱情。

三、结语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通过对几对年轻人不同婚姻之路的细致描写,生动刻画了三种典型的婚姻观。夏洛特与柯林斯的金钱婚姻,莉迪亚与威克姆的盲目婚姻都是为了衬托出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理想婚姻。在达西和伊丽莎白身上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和愿望。美满的婚姻不光需要有深厚的真正的爱情和独立人格作为精神方面的慰藉,还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来源作为物质方面的保障。美满的婚姻就是爱情与金钱的完美结合。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例10

一、婚姻之间的距离

结婚是一个信号,表明两个人如胶似漆仿佛成了一体的热恋有它的极限,然后就要降温,适当拉开距离,重新成为两个独立的人,携起手来走人生的路。然而,人们往往误解了这个信号,反而以为结了婚更是一体了,结果纠纷不断。如果说短暂的分离促进爱情,长久的分离扼杀爱情,那么,结婚倒是比不结婚占据着一个有利的地位,因为它本身是排除长久的分离的,我们只需要为它适当安排一些短暂的分离就行了。人与人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距离,相爱的人也不例外。婚姻之所以容易终成悲剧,就因为它在客观上使得这个必要的距离难以保持。一旦没有了距离,分寸感便丧失。随之丧失的是美感、自由感、彼此的宽容和尊重,最后是爱情,相爱的人要亲密有间,即使结了婚,两个人仍应保持一个必要的距离。所谓必要的距离是指,个人仍应是独立的个人,并把对方作为独立的个人予以尊重,两个人无论多么相爱,仍然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不可能变成同一个人。即使可能,两个人变成一个人也是不可取的,弹性和灵性又是重要的两性关系的品格。

二、婚姻是两个自由个体之间的自愿联盟

两往,不论是恋爱、结婚还是某种亲密的友谊,都以保持适当距离为好,太封闭和太开放都不利于婚姻的维护。要使婚姻长久,就应该在忠诚与自由、限制与开放之间寻找一种适当的关系。难就难在把握好这个度,相信它是因人而异的,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尺寸。总的原则是亲密而有距离,开放而有节制。最好的状态是双方都以信任之心不限制对方的自由,同时又都以珍惜之心不滥用自己的自由。归根结底,婚姻是两个自由个体之间的自愿联盟,唯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能到达高质量的稳定和有创造力的长久。家庭生活本身具有一种把两个人捆绑在一起的自然趋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万无一失的办法以确保一个婚姻绝对安全,在一切办法中,捆绑肯定是最糟糕的一种,其结果只有两种可能:或者是成全一个缺乏生机的平庸的婚姻,或者是一方或双方不甘平庸而使婚姻终于破裂。

有一种观念认为,相爱的夫妇间必须绝对忠诚,对各自的行为乃至思想不得有丝毫隐瞒,否则便亵渎了纯洁的爱和神圣的婚姻。问题在于,即使是极深笃的爱缘,或者说,正因为是极深笃的爱缘,乃至于白头偕老,共度人生,那么,在这漫长岁月中,个人怎么可能,又怎么应该没有自己的若干小秘密呢?爱情史上不乏忠贞的典范,但是,后人发掘的材料往往证实,在这类佳话与事实之间多半有着不小的出入。只要爱情本身是真实的,那么即使当事人有一些不愿为人知悉甚至不愿为自己爱人知悉的隐秘细节,也完全无损于这种真实性。无法设想,两个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之间的天长日久的情感生活,会是一条没有任何暗流或支流、永远不起波澜的平坦河流。倘这样,那肯定不是大自然中的河流,而只是人工修筑的水渠,倒反见其不真实了。

三、婚姻是一种契约关系

削弱婚姻容易造成的占有心理,双方更加尊重自己和对方的独立人格,提高婚姻的质量,及时淘汰劣质和变质婚姻,并且使这种淘汰和平实现,毋须经过大伤元气的离婚战;白头偕老仍然是可能的,且更加有权感到自豪,因为每一回都重新选择对方的行动明白无误地证明了这是出于始终如一的爱情,而非当今比比皆是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凑合。结婚和独身各有利弊,而只要相爱,无论结不结婚都是好的。我不认为婚姻能够保证爱情的稳固,但我也不认为婚姻会导致爱情的死亡。一个爱情的生命取决于它自身的质量和活力,事实上与婚姻无关。既然如此,就不必可以追求或者拒绝婚姻的形式了。婚姻有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对独处造成威胁。对于一个珍爱心灵生活的人来说,独处无疑是一种神圣的需要。不过,如果双方都能够领会此种需要,并且作出适当的安排,我相信是可以把婚姻对独处的威胁减低到最小限度的。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就那种密不透风的婚姻来说,此话是真理,爱情在其中真是要被活埋致死的。还有一种情况是,爱情已经死去,婚姻仍不解除,这是的婚姻便成了一座内有尸体的坟墓,尸体会继续腐烂,败坏固守其它的人的健康。仇人可以互相躲开,或者可以决一死战,在婚姻中都不能。明明是冤家,偏偏躲不开,也打不败,非朝夕相处不可。不幸的婚姻之所以可怕,就在于此。种种折磨足以摧垮最坚强的神经。

参考文献

[1] 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 2006(01)

[2] 何建华.在矛盾中建构当代婚姻家庭伦理观[J].社会科学战线,2000(04)

[3] 万力.试论爱情在我国婚姻家庭中的实现[J].社会主义研究,1986(06)

[4] 姚秀清.西方社会对婚姻家庭动荡的审视[J].中国妇运, 2000(10)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例11

2、照现代人生活的“正确公式”经营了婚姻:比如,当你想跟某人结婚,你的动机为100。其中男人的自身条件占40,爱情至少要在20以上。剩下的40就要由爱情或者自身条件来填满它。条件占10,爱情占90的婚姻,经不起爱情变淡的危机;条件占90,爱情占10的婚姻,则让双方都感觉不到生活的乐趣;条件占40,爱情占20的婚姻,虽然满足了最小限度的前提条件,但是,没有足够满足任何一种理由,这样就使双方对婚姻失去信心。

3、女人不喜欢“太老实”的男人,实际上,男人也不喜欢“太老实”的女人。总之一句话,要想提升自己的婚姻竞争力,做太太,不要太“老实”。

4、当我们怨天忧人抱怨婚姻的乏味或不幸时,其实我们都在犯着同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我们将婚姻不幸的根源指向婚姻本身而非我们自已,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区,也是我们的可悲之处。是谁制造了不幸的婚姻?是我们自已,幸与不幸,全在自已。

5、不必待到忍无可忍,该走就走,将来你会感谢自己的仁慈与睿智。

6、什么是爱情最大的悲剧?也许有人会说,爱情最大的悲剧当然是爱到最后却分手了,因为不爱了所以分手,这当然令人伤心,但这是爱情的无奈而不是悲剧,从另一个角度看反而是爱情的幸运,不爱了却硬要在一起那才是悲剧。其实爱情最大的悲剧是,自已是否爱对方都搞不清楚,错把不爱当作爱。

7、爱情基本上从来不是婚姻的必要条件,妻子和丈夫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相爱关系,更像是合伙人或者盟友的关系。

8、婚姻的持久靠的是两颗心,而不是双方的肉体。

9、婚姻就像一个魔盒,它改变着婚姻中的男人和女人,而这种改变倒不是婚姻本身起作用,恰恰是婚姻中夫妻自已在改变自已,也就是说男人女人通过婚姻这根纽带有意或无意地在改变着自已。

10、婚姻,若非天堂,即是地狱。

11、不要因为贪图免费搬运工,而找男人逛街。

12、现代夫妻有三大心理误区:只关注夫妻小世界而忽视彼此大家庭;总想对方按自已的思维和习惯模式行事;想当然的把对方当作是自已完全的私有财产。

13、不要对他说,即使他有了别的女人,只要不抱着小孩回来,你都不在乎。他会以为自己是有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你也会发现他竟然以为你不是在开玩笑。

14、不要继续刺激愤怒中的男人,他们会像具攻击性的爬虫类。即使你说的都是对的,急怒攻心的男人不会认为自己有错。

15、不聪明的女人,被潜后,会慢慢等着失宠;而聪明的女人,被潜后,会雕琢羽翼,让那个男人,成为脚下的台阶……

16、没有不幸的婚姻,只有不幸的夫妻。一对对夫妻怀着对婚姻的无比美好的憧憬走入婚姻的殿堂,可最终他们却失望了,于是他们责怪婚姻,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其实真正要怪的是他们自已。

17、相爱是一门艺术,爱是两个人一起成长,这就必须得有交流,有交流才有了解,有了解才有更深的爱。交流必然会有争执的可能,但这不是坏事,暴露矛盾相比掩盖矛盾来说,最终更有利于婚姻和谐,沉默不是解决问题,而只是隐瞒和回避问题。

18、沟通是解决婚姻问题的第一把钥匙,也是最重要的钥匙之一,沟通可以解决大多数婚姻问题。

19、夫妻间彼此相爱着,彼此忠诚着,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当然首先必须做到,但婚姻质量的高低更多地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上。细节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难,关键是不要视而不见,更不要见而不管。

20、对于亚当,天堂使他的家,而他的后裔,家就是天堂。

21、夫妻感情要持久,除了相互忠诚与真心这个前提外,更要牢记住两句话:恋爱可以短暂美丽如电光一闪,婚姻却必须切实平淡似细水长流。简单是最成熟的美丽,单纯是最丰富的高雅。浓缩成两个字就是:简单。

22、除非你可以训练一只猫游泳,或一只看着刚打开的罐头而不摇动尾巴,否则你千万别以为自己可以百分之百控制自己的孩子。

23、真正相爱的人是不需要无时不刻在一起的,他们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沟通和默契,是对彼此心灵的助长和赞许。他们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宽容以待;他们同时拥有自己的人格和世界,不容破坏。他们相容,并且相让。

24、幸福的前提与基础当然是爱与忠诚,而最终能否真正获得幸福则取决于夫妻之间良好的情感习惯。所以说,好习惯成就幸福婚姻。

25、婚姻最终依靠的是你对生活的态度和那一套关于爱情的哲学,无论你是怎样的金枝玉叶,婚姻依旧需要经营,需要付出,需要平等,需要忍让。就算是鲍鱼,男人们天天吃着也会觉得索然无味,没准还会想念方便面吃起来的酣畅淋漓。

26、婚姻不是一张,即使输了也不能一撕了事。

27、猜忌是婚姻生活的一颗毒瘤,聪明的夫妻懂得如何一起努力去巧妙化解,被猜忌的一方要做好自已,猜忌的一方要多些信任与释然,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忠诚,减少误解,加强沟通,避免因为猜忌毁掉美好的感情和幸福的婚姻

28、天底下没有一个人能完美地满足条件和爱情这两种要求。可是,你必须努力寻找一个在条件和爱情之间达到平衡的人。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在将来营造出更好的婚姻生活。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你这个当事人的权利。谁都没有权利说你“挑三拣四”。

29、结婚后夫妻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婚后夫妻不再相互欣赏。具体地说就是,无视对方的优点,没有赞美,没有表扬,更多的是挖苦和讽刺;无视对方为自已所做的一切,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没有发自内心的感恩。

30、如果你的父母并非嫌贫爱富,而以人品为由阻止你和某人谈恋爱,千万不要为了要证明他们是错的,就拚尽全力爱起他来,你会发现你吃的苦头远比想像中多。而稍能收成时,岁月已经没有留下任何空间可以懊悔。你不过证明了,那人比他们看得到的还烂很多。

31、分居两地的夫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经受更多的诱惑,有更多的情感候选对象,危机四伏,对夫妻感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夫妻既然由于不能克服的现实而分居两地,那么首先就要接受这个事实,其次要比其他夫妻更多些用心去经营婚姻。

32、男人最需要一位能与他水乳交融的知音伴侣,当男人为情色所惑之时,正是妻子自已把丈夫推向诱惑的最前沿,别的女人也就正好乘虚而入。让老公远离情色诱惑的最好法宝就是女人自已做好自已,抓住了老公的心就抓住了老公的人,所有的诱惑也就不堪一击。当然男人是否能抵住情色诱惑,关键在自已,男人自已得争气,明明娇妻在家却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的男人就无可救药。

33、夫妻不要滥用对方给自已的宽容和自由权力。夫妻双方当然有各自的生活圈子和交往的自由,但一定要知道在你享受这种自由和宽松氛围的同时,不要忘了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对方给自已以信任,要对得起对方的信任;对方给自已以宽容,要对得起对方的宽容;对方给自已以自由的空间,更要对得起这种自由。

34、夫妻吵架后切忌长时间赌气保持沉默和冷漠。有两句话可以概括沉默和冷漠的杀伤力:沉默是无形的伤害;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冷漠。

35、爱情不能勉强,婚姻也无须强求,无论男人女人,对待爱情与婚姻都应慎重,情感婚姻都不能是随意的行为。

36、男人比女人更“浪漫”,或者说,男人的“现实”和“浪漫”是清晰分开的。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对于男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感觉”。

37、忠诚是婚姻关系的底线,一旦冲破,就有可能会打翻婚姻这条船,伤着爱人,伤着儿女,伤着亲人。虽然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重要是要做到清醒心智,要学会反思自己,让自己成熟。

38、要是碰见一个喜欢的人,就在心里掂量掂量,不要有什么负罪感。看看他的条件能不能弥补你俩稍微欠缺的爱情,或者你和他的爱情是否能弥补他相对不足的条件。

39、无论如何,如何经营双方的爱情每个人都各有一套,置身于其中的人觉得舒服与自在便是最重要的。()同时,懂得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保留自我,如何不让爱情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中被淹没,也是我们需要用一生去学习的重要课题,

40、承担义务是幸福而长久的婚姻关系的基础。

41、要想男人不变心,女人首先不变“脸”。要想男人不外跑,女人别做祥林嫂。结婚决不是女人变“黄脸婆”和“唠叨婆”的分水岭。

42、面对不幸的婚姻,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是放弃战争,当然也不奢求马上回归甜蜜,而是要彼此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没有思考就没有行动,也就不可能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钥匙,因为自已想要的东西和婚姻的细节永远只有自已最清楚,解决问题的钥匙最终是握在自已手中。

43、无论是幸福还是不幸,其中必然有它的理由在里面,幸福不是天生的,不幸也不是天生的,在羡慕别人婚姻幸福、哀叹自已婚姻不幸的时候,你是否想过其中的缘由所在?除了一些你无法改变的外界因素和力量,婚姻不幸的苦酒绝大多数都是夫妻亲手酿成的,而我们往往只知抱怨却不知反思自已。

44、没有绝对正确的婚姻保鲜高招,没有对所有婚姻都管用的灵丹妙药,婚姻是否有活力,能否保鲜,最关键的不是寻求这些保鲜招数,而是心里常有这根弦,心中有了这根弦,你就会想出适合你自已婚姻的保鲜招数,夫妻就能常爱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