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3 11:26:28

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例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16-01

语文教学读写听说训练的核心是语言教育和语言训练,根据教与学的需要,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育和语言训练,必须遵循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原则与方向。否则,难以实现有效的教学,难以适应信息化、现代化社会生活的需要。众所周知,现行语文教本所选入的现代文学作品教材,从语文教学这个角度来说,就整体上来看是定论的文质兼美的、风格各异并经受了时间考验的名篇佳著,其语言是规范的,是语言教育的典范。

譬如课本中的鲁迅作品,其语言准确、精炼、凝重、形象、犀利、幽默。描写语言细腻生动,论辩语言锋利泼辣。如《阿Q正传》、《药》、《祝福》、《拿来主义》等。郭沫若作品的语言热情奔放,气势磅礴,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显示其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华。如《天上的市街》、《屈原》(节选)等。茅盾作品,其语言讲究炼词炼句,冷峻中有炽热,刚健中有柔美,朴实与华美,和谐统一。如《白杨礼赞》、《风景谈》等。叶圣陶作品的语言质朴、洗炼、淡雅、纯正,用词造句,字斟句酌,朴实无华中反映了作者对语言工稳生动的刻意追求。如《古代英雄石像》、《苏州园林》、《夜》等。选入教材的朱自清的作品,其语言亲切、质朴、隽秀,丰富深厚的感情,善于用朴实的语言丝丝入扣地表现出来。其独具一格,新颖生动的修辞手法,更添其文学语言的魅力。如脍炙人口的《背影》、《春》、《绿》、《荷塘月色》等。语言艺术大师老舍的作品,其文学语言的特色更以生动流畅,浓郁的地方色彩北京韵味著称,但又难免使用一般读者难以理解的方言±语。如《在烈日和暴雨下》、《龙须沟》(选场)、《茶馆》(节选)等。被人们誉为现代诗坛王子的艾青的诗歌语言则以典雅、优美、热烈、凄婉、酣畅著称。如《黎明的通知》、《大堰河——我的保姆》等。选入语文课本的尚有其它许多现代作家的名篇佳著。语文教材中的现代作家的名篇佳著的文学语言不同的作家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这不同的语言风格又与其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形成完美的统一体。作家语言艺术的风格,是多姿多彩的,千差万别的,因而才有琳琅满目、光怪陆离的艺术画廊,才有栩栩如生的艺术众生相,才有给人以艺术享受,给人以生活哲理和启迪的艺术典型流传于世间,照耀于文学史册。尽管如此,这些名篇佳著,就文学而言,又有其共性。从语音方面讲,这些名篇佳著非常重视用字用词的读音,无论鲁迅、郭沫若的作品或茅盾、叶圣陶的作品或夏衍、老舍的作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选用字词时,尽量避免方言中难以念读的字词。为了塑造典型形象的需要,用个别方言字词,也是极为慎重的。如鲁迅《故乡》中的“猹”这个字词的使用便是一例(见《鲁迅书信集》上卷1929年5月4日《致舒新城》)。再如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以及夏衍的《包身工》等对方言字词的使用也都是极为慎重的。

另外,这些作品中出现的难以认读的字词的读音,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词海》、《汉语大字典》或别的常用工具书里都是易于查找到的。这是符合语言规范原则的。这些名篇佳著中的大量使用的准确而优美的词语,或生动活泼,或凝重简洁,或古朴典雅,但一般都明白易懂,某些较难理解的词语,结合语境,大都可以领悟其含义。这些文学语言的词语,从广义而言是置方语系的,但并未排除对非北方语系极富于表现力的词语的选用。至于古语的复合,方言的普遍化,那自然也是必要的。由于现代文学大师们坚实的古汉语修养,外国语修养,广博的学识,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特别是长期的创作实践,语言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词语搭配得心应手,不断创新。但总是恪守语言约定俗成的习性原则和语法规范的理性原则。这都体现了现代文学大师们各具特色的语言艺术的个性中的共性。这些词法句法方面的范例,高水平的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都是语文教学中进行语言规范化教育和训练的形象生动的教材,语言教育赖以进行的依托和基础。

语言教学例2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168-01

0 引言

20世纪起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索绪尔的符号学,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派克语言中的质点,波和场的分析,佛斯的语言社会功能论,斯金纳的语言行为论,奥斯丁的语言行为论,格莱斯的逻辑与会话,利奇的语用原则等等。一方面,有关语言的内在结构研究,提出了各种理论和模式,另一方面,从各种不同的学科去研究语言,产生了诸如人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实用语言学等跨学科性研究,这些理论有形无形地运用影响到教育界,特别在教学中,它的影响不仅限于外语教学,而且对其它学科起着很大的作用,对教育整体影响很大。

1 语言与教育的关系

从语言本身讲,语言与教育的关系既是教育内容的载体和输送教育内容的工具,又是指导教育活动的手段,因此了解掌握语言系统理论对完成教育任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反过来,语言自成体系,是一个非常繁杂的体系,它包含着社会,心理,文化,运用等方面的内容,无疑同教育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对语言理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教育内容主要是以语言的形式来表现,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如古老的,现代的,活的语言,真实的语言,口头语和书面语,来组织编辑教育内容,反映了教育对语言实体的认识和语言模式的选择。其实质反映了语言形式的价值、实质的认识问题,并且也反映教育是如何看待语言这一载体的,是看作一个符号,亦或是一种行为。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形式,以什么样的语言组织形式表现教育内容,对教育的作用是不同的,它影响教育的组织、教育的质量,体现教育语言观。

语言是传递教育内容的工具,以什么样的语言来传播教育内容是建立在对语言体系的认识和语言功能的认识,它涉及教育内容的指导思想。教育中师资培训的内容,是以知识为主,还是技巧为主,把教育内容当作教育的整体,还是教育的一部分,是通过语言这个工具来实现的。语言在指导教育活动的功能体现在语言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学生思维的培养的影响。在西方指导教育中所有语言是以个人为中心,独立工作,自发组织,那么它们选择的语言是围绕这个中心进行的。是以培养积极主动,有创造性,还是因循守旧,被动接受知识为主,都体现在教育活动的语言运用上。

2 语言学理论对语言教育影响

从50年代起,受到结构主义的影响,语言教学,包括许多学科把教学按照其结构进行编写,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掌握其结构为主。到70年代,受意念功能派的影响,语言教学和其它学科,把教学按照其意念和功能进行编写,以掌握不同功能的用法为主,情景对话,使用真实语料,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

教育学家对语言本身的研究并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语言同教与学的关系。过去教育学家们没有充分认识到语言在教育中的作用,忽视了语言在教育中的三大功能。教育学家认为语言学家的研究有点表面形式化,比较抽象,缺乏宏观具体地理论指导,缺乏操作应遵循的规律方法,语言学家们认为教育学家没有把他们的理论具体化,系统化,所以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得心应手。这种局势已存在很长时期。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调解,探索其两者结合的方法,使两者取其长,补其短呢?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使其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其语言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阐明语言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操作作用,来提高教育研究的水平,同时完善语言理论的研究。

2.1 语言是教育过程中的标志 “语言是教育过程中的标志”这句话对教育界的含义非常深刻。通过对在教育过程中语言使用的分析,可以告诉我们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情况,可以告诉我们教师们对语言的观点和他们的实际水平。同时也可以告诉我们教师是如何使用语言教学的,学生是如何用语言进行学习的。这些第一手材料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强,可效度高,比主观判断,用具体模式去套更科学,更真实,更有说服力。

2.2 语言是社会心理因素的体现 我们过去的研究只限于教学中的一个部分或一个面的分析,但忽视教育过程中语言的其他作用。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语言使用也告诉我们有关社会背景,家庭背景。学生的语言能力,不仅是学生本身的问题,与他在家庭,社会和教育的适应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全面了解,才能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法。从这个角度上讲,教育语言不仅要对在教育过程中语言的做作用进行描述,还要扩大视野,要解释这种现象的存在的根据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3 教学语言是一种话语体系 从以上两节谈了语言在教育中的运用,教学语言(元语言)本身也自成体系,它是按照一定规律运行的,元语言整体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元语言的研究可从几个方面进行如元语言的结构分析,教学具体结构分析和教学语言功能分析。后一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少数研究也只限于对教学中学生成绩的影响,而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作用,对教育作用还缺乏研究。

2.4 语言是教育研究的根据 教育研究应把教学中语言看作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为教育研究提供具体素材,通过对实际语言的分析,来检验教学大纲的实施情况,来评估教学质量。这样的研究不仅了解具体教育过程中的操作情况,还可以掌握从事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认识,为提高教学,师资培训,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提供改进的一手材料。这样的研究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有说服力。

3 总结

教育和语言的关系比人们想象的要密切的多,是直接的关系,而不是间接。是一体的,而不是相邻的。只有接受这种观点,认识语言和语言组织是教育中交际系统的一部分,把两者研究结合起来,用语言的理论来指导教学,通过教学中语言的分析,完善语言理论,教育语言学将会成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参考文献:

[1]Spolsky.B (1997) Educational Linguistics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Rowley Massachusetts.

语言教学例3

2.英语教学语言(Englishteachertalk)的特征

教学语言不同于诸如相声语言、传教语言、学术讲演、话剧台词,英语教学语言也不同于中国语文教师讲授汉语时的语言,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英语教学语言兼有讲授和语言示范的双重功能。作为教学语言它具有"传道、授业、解惑",开启智慧,传授知识的主要功能。但作为英语老师的教学语言,除完成教学内容的传授之外,它本身还起着语言使用的示范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语感训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语教学语言既是传递信息的手段(讲授功能),更是教师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手段(示范功能)。教学内容要通过完美的教学语言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上面提到其他一切专业性语言只求传递专业信息,表达信息的内容。

2.2英语教学语言的可接受性

英语教学语言的讲授功能及示范功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要求它具有另一重要特点,即可接受性。英语教学的对象是英语学习者,他们的接受能力(听、读)和表达能力(说、写)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学语言超出他们的接受水平就失去其教学意义。那种学生听不懂也听不进的难度过大的满堂英语是一种教学失误。英语教师应避免为说英语而说英语的盲目性和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的随意性,而要遵循既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巩固与复习)而又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学习新内容)的可接受性原则。

2.3英语教学语文的阶段性

学生学习和习得一种外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具有阶段性。认识到这一点,教学语言的可接受性原则就易于贯彻了。教学语言的阶段性原则主要表现在语速的快慢、用词量的多寡、表达结构的繁简以及语篇的难易的掌握上。随着教学过程的延伸、学生语言能力的逐渐提高,教学语言也要水涨船高,不能总是停留在固定的阶段或层次上,这就是所谓英语教学语言的递进性,即在上述四个方面递进到另一个新层面上。递进性过程体现着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那种把教学语言凝固成固定的模式,停顿在较抵的层次,会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难以完成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教学意图。因此,教学语言要随变项的变更而变更,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使课堂充满吸引力和挑战性,激发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动力和热情,这既是教育心理学的原则,也是教学目的所要求的。

2.4英语教学语言的重复性

教学语言的双重功能、可接受性和阶段性等特点概源于外语教学目的--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故而它还必须具备第四个特点:必要的重复。课堂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段:复习、讲授新内容和对重点内容进行操练。教学有单元目的、课时目的,有重点、有难点。这些教学环节和教学要求,有的需要反复交待、反复讲解和反复操练,而且教师语言中的重要而有用的表达方式也需要重点提示、反复示范和让学生反复模仿与操练,因此英语教学语言要重视必要的重复。重复突出了教与学的重点、讲与练的重点,能刺激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所述的英语教学语言的四大特点的教学语文的共性特征,英语教学语言都应具备这些特征,但是应具备这些特征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能不能做好则又是一回事,所以我们还要提到教学语言的个性特征,即教师个人的特征。教学语言不是一个统一的模式,它在上述各项原则的指导下,教师个人会有各自的创造,各人的教学才能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一定意义上讲,教学是一门技艺,是一门艺术,会因教师本身的业务水平、驾驭语言的能力和对各种教学文件理解掌握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每一位教师应追求自己完美的教学语言,追求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语言艺术。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努力去追求。

3.英语教学语言的构成

这里有必要区别两个概念:英语教学语言(Englishteachertalk)和英语课堂用语(classroomEnglish)课堂用语是组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特定用语,它往往具有固定的题目和句式,用于课堂活动的不同阶段、不同项目、不同环境。据JaneWillis归纳,课堂用语可分21项(限于篇幅,本文未予转述)。课堂用语的运用增添了课堂内的英语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听懂教师用英语讲课的能力。英语教学语言是指在课堂英语教学全过程中所用的英语,它大大超出了课堂用语的范畴,大体上包括四个部分:1)课堂用语(classroomEnglish);2)讲授用语(instructionEnglish);3)师生交流用语(teacher-studentinteraction);4)教师反馈用语反馈用语(teacherfeedbackEnglish)。讲授用语是教师在讲词汇、讲结构、讲语篇时的语言;师生交流用语是课堂上师生之间进行各种交谈、对答和讨论时的语言;教师反馈用语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操练时对学生的语用行为作出评价的语言。

英语教学语言的阶段性主要体现在这四部分语言项目难易程度的选择和把握上。为了掌握这种阶段性,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每一阶段、甚至每一单元的教学语言时要参照下列因素:

1)教学大纲。一般说来,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政府对该门课程的要求和意图制定的,体现了教育行政部门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素质规范。例如文理科用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就阐明了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安排提出了基础阶段各级(1至6级)的具体要求。该大纲还编制了词汇、语法结构、功能意念以及微技能四个附表,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范围作了量化规定。它是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总法规。它理所当然地成为英语教师安排教学活动的总依据。因此,教学大纲是老师安排自己教学语言的用词量、结构类型以及各种微技能时的范围框架。我们把教学大纲称为英语教学语言设计的总基础,即根本基础,简称一级基础。

2)教材,一本或一套好的教材应该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出来的,它具体贯彻教学大纲的总目标和教学的阶段要求。大学英语现行教材分精读、泛读、听力、语法结构和快速阅读等课型按级(1至4级)编写。各课型各级各有各的教学目的、要求和量化指标,使教学大纲的总目标具体地阶段化和层次化。教材是教师在设计自己的阶段性教学语言时的唯一依据,我们称它为第二级基础,即阶段性基础。

3)教学日历。这是执行每一级教学计划的教学进度表,它明确而具体地安排每一单元、每课时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过程最后落实的关键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指导书,也是教师编写教学语言(教案)的单元依据、单元基础,我们称之为第三级基础。教学日历是教师设计教学语言的最具体的参照因素,教师应集中心思,把握住本单元、本课时的语言素材,使之融合进自己的教学语言之中。

4.关于英语教学语言阶段性特点

必要性的争议上文曾提到全部用英语上课的第三类的第三种情况是:开始阶段用简化英语,以后逐步使用复杂英语。在跟踪听课中,我们发现采用这样方式组织教学的教师的教学语言颇具特色。他们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水平、不同教学阶段编写教学语言,施行有的放矢的教学。他们在初级阶段(即1,2级)的教学语言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色:1)语速慢于正常语速(90w/m);2)停顿次数较多,停顿时间较长;3)重点词语读音加重;4)词汇多数为常用基本词汇;5)复合句和语篇结构被简化;6)陈述句和祈使句多于疑问句;7)重点话语、重点句型、重点词汇多次重复。我们不妨借用一下社会语言学的术语,把上述教学语言称为简化语码(simplifiedcode)。它适宜在一定的教学阶段使用,因为它所选用的词汇、句法、语篇都适当地被简化,能适应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因而有别于复杂语码(elaborativecode)。

对于教学中,特别是在初级阶段使用简化语码还是使用复杂语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战点。一种观点认为,简化语码符合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助于学习者接受和理解用英语传递的信息,为学习者逐步掌握复杂语码打好语言基础。<<美国之音>>特别英语节目(specialEnglish)就是一种简化英语节目。它的词汇复盖面为1500个常用英语单词,语速为80w/m(正常语速为120w/m),句子结构简化。初学者通过收听这个节目,可训练自己的听力,为最后收听正常英语节目作准备。另一种观点认为,简化语码教学不可取,对于初级学习者来说,它达不到正常语言训练的目的,其效果远不及让学生一开始就接受复杂语码训练。这样做虽然语言冗余信息(redundantinformation)过大,会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困难,但可以通过重复(repetition)、原文释义(paraphrase)、语速放慢(slowerspeech)等手段帮助学习则要求教学语言适应一个班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既要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又要顾及实际情况,避免使用过难的单词和过于复杂的语法结构。在课堂上同学们听不懂、听不进讲解是教学的一大失误,因此教学语言应在同学们的语言水平能接受的前提下,不断增加难度,增加新内容,使课堂充满吸引力和挑战性,以激发同学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热情。教学语言除了具有传授功能,还具有语言使用的示范功能。因此教师的简化语言应尽量靠近标准语,尽可能避免双语的互相干扰。问题是很多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只是为了教学的需要,没有把教学语言和同学们课外交际时对目的语的使用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与对外交际脱节。下面一段摘自一本<汉语会话>里的两句对话,一位来华学习汉语的学生问他的老师:

学生:教师说话我们差不多都能听懂,可听北京市民谈话就不一定懂了,您说这是怎么回事。

老师:我想大概是老师了解你们的汉语水平,跟你们谈话时,对词汇、句式有所选择,说得也比较慢,所以你们容易听懂。北京市民可不管这些,说话又快。

这一对话令人深思。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自身的文化、语言修养,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知道如何动用教学语言,并有意识地把课堂教学里使用的语言尽可能和实际交际中使用的语言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运用对教学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二语言教学有关理论的实践也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战场来检验,因此对教学语言进一步的研究是目前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书目

1.fergusonA.Charles,"TowardaCharacterizationofEnglishForeignTalk"inSecondLanguageLearning,the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83

2.HenzlM.Vera,"LinguisticRegisterofForeignLanguageInstruction"inSecondLanguage,the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83

3.ChinXiu-bai,ABriefHistoryoftheEnglishLanguage,Hunan

EducationalPress,PRC,1983

语言教学例4

一、启发引导,忌一味灌输。

启发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能将他们引进知识的殿堂。一味灌输就是我们常说的“满堂灌”,是吃力不讨好的做法,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和学习主动性。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辛辛苦苦“满堂灌”是“授人以鱼”,授人鱼只能供一饭之需;启发引导是“授人以渔”,授人以渔则能终生受益。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在教学中体现启发式教学思想,就必须创造“愤”“悱”的情景。运用励志,明理,激情,设疑,任务驱动等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例如讲授“说话基本训练”时,为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我给学生讲了民间故事“三个画师”。第一个画师采用写实画法:画的国王一只眼睛是瞎的,一条腿是瘸的,和真实的国王一模一样。国王不高兴把他给杀了。第二个画师一看出了人命,就采用了美化画法:他画的国王英武健壮,威风凛凛,和国王一点也不像。国王也把他给杀了。我看到此时学生已睁大眼睛、竖起了耳朵,就采用设疑方法,幽默地说:“第三个画师如何才能保命,同学们赶快给他支招。”一时间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十分热烈,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发言,替第三个画师想了好几条给国王画像的两全之计。这时我又因势利导,进一步设疑:第三个画师为什么能够保命,这个小故事给你什么启发?瞬间,教室里再次掀起讨论发言的热潮。

二、创新求变,忌因循守旧。

教学语言的干巴、陈旧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语言表达方面必须创新求变。

首先要变干巴枯燥为生动有趣,因为生动有趣的语言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如饮甘露。以寓言、故事、谚语、俗话等来辅助教学,会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学生在兴致勃勃地听课过程中,自然引发了啜饮知识清泉的欲望。例如讲专业技能在求职面试中的重要性时,我给学生讲了日本电器大王松下幸之助的求职经历,并把俗话“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瓷器活”稍加调整,变为“没有金钢钻,就揽不到瓷器活”作为结语,学生听得很入神。

其次是变陈旧落后为新颖活跃。使用陈旧落后的语言,是教师在知识上落伍、在行动上与时代脱节的表现,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但有些陈旧的语言稍加变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令人耳目一新。例如讲授《海洋与生命》一文,针对目前由于过度捕捞,世界上的海洋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的现状,我把成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反弹琵琶,变贬为褒。提出保护渔业资源,世界各国都应采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制度,学生听了先是惊讶万分,后恍然大悟,笑声一片。

语言教学例5

2学生朗读与教师范读朗读能够使无声的文字富有充沛的情感,这是一种语言上的创造也是一种语言艺术,朗读的过程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切的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与意图,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朗读与教师的范读,教师的范读过程是为学生建立一种情感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本内容与感情,在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语言并大声朗读,丰富自己的语言情感,注重朗读过程中的神态举止,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范读以此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了解诗词的寓意。实例分析:课程名称:《羚羊木雕》视角定位:单篇整体阅读教学角度。语言学习目标:利用课文特点,教给学生一点似乎不觉得非常重要,但是具有实际内容的知识点。学习要点:怎样把对话描写中的“说”这项内容写好。“说”这个词在《羚羊木雕》中反复出现多次且出现形式不同,例如:

(1)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2)“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这一句中没有引出“说”这一词,语句中表现出的是爸爸情感中的不可抗拒。

(3)“不!”我哭着喊了起来。这也是“说”的一种表现形式。

(4)妈妈坚定地说:“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这是在说话之前将语气态度加上,明确语句含义。

(5)用“神情”表示“说”或在“说”宇之前加上“神情”如:“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6)带动作地“说”或以动作表示“说”。如:“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以此达成学用结合,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印象深刻。

3倾听学生诉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诉求,教师要学会倾听并给与一定的理解,整合学生的意见之后与之达成共识,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在倾听的过程中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威严的形象使学生胆怯,从而隐藏了学习诉求,而教师也是被这种形象束缚而失去了倾听的耐心,难免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主观臆断以及一味灌输的形式,语文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善于倾听,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

4探究学习交流总结教师整合出与教学任务相符合的重点问题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学生探究出的问题以及答案能够与同学进行介绍与讲解,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实现知识的共享,最终针对某一探究问题达成一致,最终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解析文本语言的赏析结果、体会,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语言教学要注重开放性课堂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新课改教材中涉及到的实践内容非常多,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所以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整合形式的知识教育,在增加信息含量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语言教学要注重语文课堂的创新性与塑造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创造性价值是非常高的,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塑造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语文的情景教学,能够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发散到最大化,所以教师应该注重新理念、新形势的教学,让学生的崭新的教学模式中提高自我创新能力;最后,要注重语文课堂的弹性与周期性,教学是要长期累积而进行的,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弹性反映以及情感需求,以学生的个体特征和个性发展为主来进行语文教学,以此才能够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语言教学例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08-01

一、引言

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1971)指出,一个人语言掌握的好坏,不仅仅在于他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而且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人的能力应该是他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并不表现在一个人对语言形式掌握得多好,而在于他运用语言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有多强。这里面包括诸多社会因素,如语言以外的表达形式(像体态语和辅助语)、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语体问题)、不同场合使用的不同语言形式(语域问题)等。

二、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语言是根据不同场合需要调整的,应该考虑双方当事人关系以及时间、空间等因素。下面通过两篇语用失误来进一步说明语言教学中对语言进行语体、语域和语言功能分析的重要性。

例1 一位外教问一位学生去清源山的路怎么走时,一位英语学得不错的学生告诉她说:“In the first place, you ought to make your way to Quanzhou by Bus No.7; in the second place, you should transfer from Bus No. 7 to Bus No.3 at the Cultural Palace, in which you will find yourself heading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mountain and you just need to inquire where to get off the bus”显然,这位学生是背了课文中的一些词句并生搬硬套,将其用到这段和老师(熟人)的日常谈话中,学生的问题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了我们的教学问题。这说明了老师在讲述这些词句时只讲了它们的用法,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讲解它们应该怎样使用,在什么场合使用,才造成将一段正式的书面语用到这段非正式的口语中。

例2 当儿子认为送广告这份小生意极容易做并能赚到﹩600时说: “ A piece of cake!” “Six hundred bucks!”等非正式的口吻,这话用在这种场合很得体,但换个场合、改成不同的人际关系时再用此话则不一定得体。如,一位教授给一位学生布置作业时,如果学生说: “ A piece of cake!” 用汉语说“小菜一碟!”是不得体的。因此,语言的教学也要注重语域问题。

学语言的学生说话时不管语言形式,即语音、词汇和语法有多正确,若没有注意到上述三方面因素,所学的话就有可能与当时、当地和当事人的身份地位格格不入,成为语言形式正确、语用错误的例子。

此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而文化,它制约着语言形式,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语言中去,成为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李润新,1994)。

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与社会文化教学的密切关系。好的语言教学应该是二者同时进行。在教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同时,应介绍文化背景,结合社会文化的各种因素讲授语言的交际原则,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得体性和交际能力。如果我们只教语言而忽视社会文化,那么,我们的学生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就会闹出笑话或令人尴尬,甚至犯错误。

几十年以来语言结构为重点的教学实践形成了某些思维定式和惯性运作,比如,先掌握语言本身再考虑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先学好知识再学会运用,先有大纲课程教材后有考试,等等。吴伟平(2009)认为,在实际生活中,语言与文化很难分割开来,认为的割裂是导致语用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结语

社会语言学所关注的是语言的社会属性或称文化属性,即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情景中讲什么话。更为重要的是,交际者之间不同的交际关系也促使讲话者讲不同的语言。这样,在语言教学和学习中,教师不仅要教授什么词有什么意义,具有什么功能,还要讲如何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来讲不同的话,和根据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讲话。在外语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中讲不同的语言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语言时,不仅要教语言形式,而且要教语言的使用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戴庆夏. 社会语言学概论[M]. 商务印书馆,2009.

[2] 高伟萍.社会语言学视角看英语教学[J] 山东外语教学,2007(3).

[3] 刘晓青. 社会语言学与外语教学[J]. 山东外语教学,2003(2).

[4] 马志强. 语言交际艺术[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 梦东维,王戈. 社会语言学与英语教学[J]. 华侨大学学报,1997(4).

语言教学例7

我们天天接触数学,但是很少有人对数学语言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譬如数学语言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数学语言与一般语言有哪些不同,具有哪些特殊性;数学语言在促进人类文明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何学好数学语言等等。从而使数学语言象汉语语言学那样成为一门独特的语言学科——数学语言学。本文只研究数学语言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更多地是与一般语言(汉语语言)进行比较而言的。下面只从数学符号的科学性、数学语言的简洁性、数学语言的相通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数学符号的科学性

数学符号是数学文字的主要形式,它是构成数学语言的基本成份。

1,2,3,4,5,6,7,8,9,0,这十个符号是全世界普遍采用的,它们表示了全部的数,书写、运算都十分方便。这10个符号常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实际上却是印度人创造的,只是经过阿拉伯传到欧洲。这是印度对人类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这一贡献的意义也可能是今天的人们不易觉察的。但是,18世纪一位法国著名数学家曾说过:“用不多的记号表示全部的数的思想,赋予它的除了形式上的意义外,还有位置上的意义,它之如此绝妙非常,正是由于这种简易得难以估量。”

关于“位置上的意义”,指的是数字的进位表达。比如说724,它实际上是7×100+2×10+4,可是它只需简写成724就明白了。此外还有空位的问题,假若有个数字是7×1000+2×100+4,那该怎么写呢?现在我们是很容易回答了,不就写为7204吗?可是,在最初的数字符号系统中是没有0这个符号的。有的用一个点来表示:724有的用一个方格来表示;有的干脆就拉开一点写,表示空一位;……但这些写法的不准确、不方便是显而易见的。直到使用了0这个符号,问题才得以解决。而0这个符号比其他符号的出现晚了好几百年。如果年看72004这个数字,我们能更清楚地体会到0这个符号的特殊意义。

数学的简洁不只表现在数字符号上,还表现在其他符号上,表现在命题的表述和论证上,表现在它的逻辑体系上,总之,表现在思维经济上。

数学符号有许多种,除了前面提到的数字符号外,还有代数的符号,通常用英文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在笛卡儿时代,以英文字母的开头几个表示已知数,如a、b、c、…,以英文字母的最后几个代表未知数,如x、y、z,或以a、b、c、…代表常数,以x、y、z代表变数。现在,这已不是固定的了,在某种约定之下,a、b、c、…也可代表未知数,也可以表变数,x、y、z也可以代表已知数,也可以代表常数。还有一些特殊的常数,如π,e。还有另一些表现数量的符号,往往是其他类型符号的组合。

数字研究的对象已不只限于数,还研究形,表示三角形,表示四边形,表示圆。

数学研究的最一般对象是集合,而表示集合的符号常常用英文字母的斜体,如A、B、C、D、X、Y、Z等。某些特殊的集合又用特殊的符号表示,例如,用N表示自然数集,而实数集则用R表示,N与nature(自然)一词有关,R与real(实的)有关。特定的集合组成空间,空间有时用S表示,S与space(空间)一词有关,但也用其他字母表示空间。这些符号的运用使得数学语言变得简练。

还有一类符号是表示关系的,通过种种关系起联结作用。常用的如等号=,近似等号≈,全等号≌或。还有不等号≠,<,>,

还有一大类是关于运算的符号。+,-,×,÷是四则运算符号。 是开方运算符号,sin, cos, tan是三角运算符号,lim是极限运算符号,d, 是微积分运算符号。 表示若干项乃至无穷项求和, 表示连乘(若干因子或无穷个因子),!表示阶乘, , 是集合论中的运算符号。映射是比运算更普遍的概念,f,g,h等常被运用作映射符号。

微积分是英国人牛顿和德国人莱布尼茨彼此独立发现的,牛顿和莱布尼茨使用的微分符号却是不同的。牛顿创立了微分符号,比如说 的微分用 表示,可是牛顿的这一符号对于高阶微分并不方便,并且不宜于表现微分与积分的关系,因而实质上并不十分科学。相比之下,莱布尼茨的符号在这两方面都比牛顿的符号更加科学合理,它反映了事物最内在的本质,减轻了想象的任务。诸如 这样的优美的式子,是在莱布尼茨符号下才能出现的。而英国人却以牛顿为自豪,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由于他们长时间固守牛顿的符号,使英国数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所以,数学符号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数学语言的质量,影响着数学及数学教育的发展。

2、数学语言的简洁性

数学语言非常简洁精确,它具有独特的价值,它是科学语言的基础。

从宏观来说,人们常以“成千上万”来研究多,再多就是“百万”、“千万”了,更多则是“亿万”。可是,数学能作出更简洁也更明确、更有力的表示,比如说,1025、286243这样巨大的数字,一般语言就说不太清楚了。

从微观来说,日常语言之中,“失之毫厘,廖以千里”,用一毫一厘来形容微小,还有形容体积之小的,时间之短的,距离之近的。但是,没有比10-15,10-45这样一些表达更能说明问题,它也更简洁、更明了。

[a, b]仅由a、b、[ ]这三个数学符号表出,但如果比用一般语言描述就成为“大于或等于a,小于或等于b的一切实数的集合。”除去标点还得需要20个符号,其中18个汉字。

若对任何 使得对任何n,m>N,有 ,则数列 有极限。这是著名的柯西判别准则。如果要用一般语言是无论如何也表示不清的,

作为有理数、无理数、代数数、超越数、实数、虚数之间关系之一的式子 ,是各种数的大统一。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是这样的简洁、明晰。

数学语言有其独特之处,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仅是普通语言无法替代的,而且它构成了科学语言的基础。越来越多的科学门类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这不仅是因为数学语言的简洁,而且是因为数学语言的精确及其思想的普遍性与深刻性。

我们看看下面几个式子,就能明白物理学是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的。

F=0

F=

F=

第一、二两个式子分别表达的是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第三个式子说的是万有引力定律。

惯性定律说的是,在没有外力的条件下,物体保持原有的运动(或静止)状态,然而简洁的数学式F=0 (C是常数)表达了定律的实质。

第二定律说的是,力与质量和加速成正比,数学式子F= 表达了这一点。当质量是常数的时候,式子可写为F= ,又可用a表示加速度,因此牛顿第二定律又可以表示为人所共知的形式F=ma。

万有引力定律说的是,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引力存在,其大小与两物体质量之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式子F= 又是多么有力地刻画了这一思想。

3、数学语言的通用性

数学语言与一般语言相比,它具有无民族性、无区域性,它世界上唯一的通用语言。

数学语言是人类语言的组成部分,它与一般语言是相通的,而且可以说是以一般语言为基础的。一般语言掌握得如何,直接会影响数学语言的学习。但是,一般语言学得很好的人也不一定能掌握好数学语言,它们毕竟有差别。

一般语言具有民族性、地区性,一般语言与民族、地区文化有极密切的联系。不同地区语言的差别可以很大,这种差别主要指符号及法则体系的不同。例如,英语与俄语,不仅符号表示的差别很大,而且语言规则的差别也很大;至于汉语,它与英语、俄语的差别更大,从书写来看,汉语是方块字,从读音来看,英语、俄语是拼读法,语法的差别也特别大。

就是同一民族,书面语言完全相同而发音很不相同的情形更多,例如同讲汉语,北方与南方就有很大不同,北京话与广大话很不相同。而且,目前世界上的语言就多达2500—3000种,其中仅美洲语言即有1000多种,非洲语言也近1000种。100万以上人口使用的文字则只有140种。这140种之中,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20%;其次是英语,约占6%;再次是俄语、西班牙语、法语,使用这五种语言的人占世界人口的40%以上。

但数学语言没有地区性、民族性。全世界因为地区之不同、民族之不同而有二、三千种语言(远远超过全世界国家的数目),可是,全世界的数学语言只有一种。

这种语言符号,全世界的中学生大学生们都认识,同一种书写、同一个含义,只是读音一般有所不同而已。

从以上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构成数学语言的数学符号科学、简洁,而导致数学语言具有不同一般语言的特殊性,也就是具有科学性、简洁性、相通性。对数学语言的研究,不仅能促进数学及数学教育的发展,而且也能对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正因为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那它在数学教育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掌握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矗一方面,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无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的。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另一方面,数学知识是数学语言的内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一个对数学语言不能理解的人是绝对谈不上对数学知识有什么理解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掌握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语言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2、掌握数学语言,有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在各种能力中,逻辑思维能力处于核心地位。

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什么样的思维依赖于什么样的语言。具体形象语言有助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形成;严谨缜密、具有高度逻辑性的数学语言则是发展逻辑思维的“培养液”。

3、掌握数学语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对一个问题能清楚地说一遍,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推理和论证的过程,正确地理解题意,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寻找已知条件,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有关知识的映象,解题判断的形成,直至解答过程的表述等,处处离不开数学语言。

4、掌握数学语言,有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

数学语言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语言对思维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严谨、准确是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与批判性的“良方”;清晰、精练对培养思维的独立性与深刻性有特效。

5、掌握数学语言,能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的语言美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是一种内在的美,表面显得枯燥乏味,其实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充分理解、掌握它,就能领略其中的微妙之处,感受其中的美的意境,从而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难懂难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缺少训练,以致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

接下来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数学要求,谈谈教学中的实践与认识。

首先,注重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普通语言即日常生活中所用语言,这是学生熟悉的,用它来表达的事物,学生感到亲切,也容易理解。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必须以普通语言为解释系统。数学语言也是如此,通过两种语言的互译,就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从而能透彻理解,运用自如。“互译”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将普通语言译为数学符号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化”,例如方程是把文字表达的条件改用数学符号,这是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程序。二是将数学语言译为普通语言。数学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学生能用普通语言复述概念的定义和解释概念所揭示的本质属性,那么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刻。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不适于口头表达,因此也只有翻译成普通语言使之“通俗化”才便于交流。

其次,注重数学语言学习的过程,合理安排教学

数学概念和数学符号的形成一般包括逻辑过程、心理过程和教学过程三个环节。逻辑过程能够揭示概念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便于对数学结构从整体上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认识。心理过程是指学生从学习数学语言到掌握数学语言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是因人而异。数学符号和规则从现实世界得到其意义,又在更大的范围内作用于现实。学生只有在理解数学语言的来龙去脉及意义,而且熟练地掌握他们的各种用法,从而得到理性的认识之后,在数学学习中才能灵活地对它们进行各种等价叙述,并在一个抽象的符号系统中正确应用,从而达到对数学符号语言学习的最高水平。教学过程则是教师具体对某个数学符号进行讲解、分析、举例、考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驾驭数学语言。

1.善于推敲叙述语言的关键词句。

叙述语言是介绍数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其中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须仔细推敲,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例如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中的关键词句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教学时要着重说明平行线是反映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可让学生观察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也不相交;通过延长直线使学生理解“不相交”的正确含义。这样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推敲、变更、删简,使学生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这些关键词句不可欠缺,从而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2.深入探究符号语言的数学意义。

符号语言是叙述语言的符号化,在引进一个新的数学符号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各种有代表性的具体模型,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再根据定义,离开具体的模型对符号的实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在抽象的水平上真正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最后又重新回到具体的模型,这里具体的模型在数学符号的教学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作为一般化的起点,为引进抽象符号作准备,二是作为特殊化的途径,便于符号的应用。

数学符号语言,由于其高度的集约性、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往往难以读懂。这就要求学生对符号语言具有相当的理解能力,善于将简约的符号语言译成一般的数学语言,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转化与处理。

3.合理破译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

图形语言是一种视觉语言,通过图形给出某些条件,其特点是直观,便于观察与联想,观察题设图形的形状、位置、范围,联想相关的数量或方程,这是“破译”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的基本思想。例如,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学生初次接触空间图形的平面直观图———这种特殊的图形语言,学生难于理解,教学时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操作:①从模型到图形,即根据具体的模型画出直观图;②从图形到模型,即根据所画的直观图,用具体的模型表现出来,这样的设计重在建立图形与模型之间的视觉联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并使它们熟悉直观图的画法结构和特点;③从图形到符号,即把已有的直观图中的各种位置关系用符号表示;④从符号到图形,即根据符号所表示的条件,准确地画出相应的直观图。这两步设计是为了建立图像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图形语言来辅助思维,利用符号语言来表达思维。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严谨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善于发现并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所描述的条件及其相互转化,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参考书目:

1.张楚廷 数学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语言教学例8

我们天天接触数学,但是很少有人对数学语言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譬如数学语言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数学语言与一般语言有哪些不同,具有哪些特殊性;数学语言在促进人类文明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何学好数学语言等等。从而使数学语言象汉语语言学那样成为一门独特的语言学科——数学语言学。本文只研究数学语言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更多地是与一般语言(汉语语言)进行比较而言的。下面只从数学符号的科学性、数学语言的简洁性、数学语言的相通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数学符号的科学性

数学符号是数学文字的主要形式,它是构成数学语言的基本成份。

1,2,3,4,5,6,7,8,9,0,这十个符号是全世界普遍采用的,它们表示了全部的数,书写、运算都十分方便。这10个符号常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实际上却是印度人创造的,只是经过阿拉伯传到欧洲。这是印度对人类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这一贡献的意义也可能是今天的人们不易觉察的。但是,18世纪一位法国著名数学家曾说过:“用不多的记号表示全部的数的思想,赋予它的除了形式上的意义外,还有位置上的意义,它之如此绝妙非常,正是由于这种简易得难以估量。”

关于“位置上的意义”,指的是数字的进位表达。比如说724,它实际上是7×100+2×10+4,可是它只需简写成724就明白了。此外还有空位的问题,假若有个数字是7×1000+2×100+4,那该怎么写呢?现在我们是很容易回答了,不就写为7204吗?可是,在最初的数字符号系统中是没有0这个符号的。有的用一个点来表示:72•4有的用一个方格来表示;有的干脆就拉开一点写,表示空一位;……但这些写法的不准确、不方便是显而易见的。直到使用了0这个符号,问题才得以解决。而0这个符号比其他符号的出现晚了好几百年。如果年看72004这个数字,我们能更清楚地体会到0这个符号的特殊意义。

数学的简洁不只表现在数字符号上,还表现在其他符号上,表现在命题的表述和论证上,表现在它的逻辑体系上,总之,表现在思维经济上。

数学符号有许多种,除了前面提到的数字符号外,还有代数的符号,通常用英文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在笛卡儿时代,以英文字母的开头几个表示已知数,如a、b、c、…,以英文字母的最后几个代表未知数,如x、y、z,或以a、b、c、…代表常数,以x、y、z代表变数。现在,这已不是固定的了,在某种约定之下,a、b、c、…也可代表未知数,也可以表变数,x、y、z也可以代表已知数,也可以代表常数。还有一些特殊的常数,如π,e。还有另一些表现数量的符号,往往是其他类型符号的组合。

数字研究的对象已不只限于数,还研究形,表示三角形,表示四边形,表示圆。

数学研究的最一般对象是集合,而表示集合的符号常常用英文字母的斜体,如A、B、C、D、X、Y、Z等。某些特殊的集合又用特殊的符号表示,例如,用N表示自然数集,而实数集则用R表示,N与nature(自然)一词有关,R与real(实的)有关。特定的集合组成空间,空间有时用S表示,S与space(空间)一词有关,但也用其他字母表示空间。这些符号的运用使得数学语言变得简练。

还有一类符号是表示关系的,通过种种关系起联结作用。常用的如等号=,近似等号≈,全等号≌或。还有不等号≠,<,>,<<。∥表示平行关系,表示垂直关系,与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表示蕴涵关系等等。

还有一大类是关于运算的符号。+,-,×,÷是四则运算符号。是开方运算符号,sin,cos,tan是三角运算符号,lim是极限运算符号,d,是微积分运算符号。表示若干项乃至无穷项求和,表示连乘(若干因子或无穷个因子),!表示阶乘,,是集合论中的运算符号。映射是比运算更普遍的概念,f,g,h等常被运用作映射符号。

微积分是英国人牛顿和德国人莱布尼茨彼此独立发现的,牛顿和莱布尼茨使用的微分符号却是不同的。牛顿创立了微分符号,比如说的微分用表示,可是牛顿的这一符号对于高阶微分并不方便,并且不宜于表现微分与积分的关系,因而实质上并不十分科学。相比之下,莱布尼茨的符号在这两方面都比牛顿的符号更加科学合理,它反映了事物最内在的本质,减轻了想象的任务。诸如这样的优美的式子,是在莱布尼茨符号下才能出现的。而英国人却以牛顿为自豪,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由于他们长时间固守牛顿的符号,使英国数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所以,数学符号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数学语言的质量,影响着数学及数学教育的发展。

2、数学语言的简洁性

数学语言非常简洁精确,它具有独特的价值,它是科学语言的基础。

从宏观来说,人们常以“成千上万”来研究多,再多就是“百万”、“千万”了,更多则是“亿万”。可是,数学能作出更简洁也更明确、更有力的表示,比如说,1025、286243这样巨大的数字,一般语言就说不太清楚了。

从微观来说,日常语言之中,“失之毫厘,廖以千里”,用一毫一厘来形容微小,还有形容体积之小的,时间之短的,距离之近的。但是,没有比10-15,10-45这样一些表达更能说明问题,它也更简洁、更明了。

[a,b]仅由a、b、[]这三个数学符号表出,但如果比用一般语言描述就成为“大于或等于a,小于或等于b的一切实数的集合。”除去标点还得需要20个符号,其中18个汉字。

若对任何使得对任何n,m>N,有,则数列有极限。这是著名的柯西判别准则。如果要用一般语言是无论如何也表示不清的,

作为有理数、无理数、代数数、超越数、实数、虚数之间关系之一的式子,是各种数的大统一。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是这样的简洁、明晰。

数学语言有其独特之处,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仅是普通语言无法替代的,而且它构成了科学语言的基础。越来越多的科学门类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这不仅是因为数学语言的简洁,而且是因为数学语言的精确及其思想的普遍性与深刻性。

我们看看下面几个式子,就能明白物理学是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的。

F=0

F=

F=

第一、二两个式子分别表达的是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第三个式子说的是万有引力定律。

惯性定律说的是,在没有外力的条件下,物体保持原有的运动(或静止)状态,然而简洁的数学式F=0(C是常数)表达了定律的实质。

第二定律说的是,力与质量和加速成正比,数学式子F=表达了这一点。当质量是常数的时候,式子可写为F=,又可用a表示加速度,因此牛顿第二定律又可以表示为人所共知的形式F=ma。

万有引力定律说的是,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引力存在,其大小与两物体质量之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式子F=又是多么有力地刻画了这一思想。

3、数学语言的通用性

数学语言与一般语言相比,它具有无民族性、无区域性,它世界上唯一的通用语言。

数学语言是人类语言的组成部分,它与一般语言是相通的,而且可以说是以一般语言为基础的。一般语言掌握得如何,直接会影响数学语言的学习。但是,一般语言学得很好的人也不一定能掌握好数学语言,它们毕竟有差别。

一般语言具有民族性、地区性,一般语言与民族、地区文化有极密切的联系。不同地区语言的差别可以很大,这种差别主要指符号及法则体系的不同。例如,英语与俄语,不仅符号表示的差别很大,而且语言规则的差别也很大;至于汉语,它与英语、俄语的差别更大,从书写来看,汉语是方块字,从读音来看,英语、俄语是拼读法,语法的差别也特别大。

就是同一民族,书面语言完全相同而发音很不相同的情形更多,例如同讲汉语,北方与南方就有很大不同,北京话与广大话很不相同。而且,目前世界上的语言就多达2500—3000种,其中仅美洲语言即有1000多种,非洲语言也近1000种。100万以上人口使用的文字则只有140种。这140种之中,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20%;其次是英语,约占6%;再次是俄语、西班牙语、法语,使用这五种语言的人占世界人口的40%以上。

但数学语言没有地区性、民族性。全世界因为地区之不同、民族之不同而有二、三千种语言(远远超过全世界国家的数目),可是,全世界的数学语言只有一种。

这种语言符号,全世界的中学生大学生们都认识,同一种书写、同一个含义,只是读音一般有所不同而已。

从以上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构成数学语言的数学符号科学、简洁,而导致数学语言具有不同一般语言的特殊性,也就是具有科学性、简洁性、相通性。对数学语言的研究,不仅能促进数学及数学教育的发展,而且也能对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正因为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那它在数学教育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掌握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矗一方面,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无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的。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另一方面,数学知识是数学语言的内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一个对数学语言不能理解的人是绝对谈不上对数学知识有什么理解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掌握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语言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2、掌握数学语言,有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在各种能力中,逻辑思维能力处于核心地位。

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什么样的思维依赖于什么样的语言。具体形象语言有助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形成;严谨缜密、具有高度逻辑性的数学语言则是发展逻辑思维的“培养液”。

3、掌握数学语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对一个问题能清楚地说一遍,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推理和论证的过程,正确地理解题意,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寻找已知条件,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有关知识的映象,解题判断的形成,直至解答过程的表述等,处处离不开数学语言。

4、掌握数学语言,有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

数学语言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语言对思维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严谨、准确是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与批判性的“良方”;清晰、精练对培养思维的独立性与深刻性有特效。

5、掌握数学语言,能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的语言美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是一种内在的美,表面显得枯燥乏味,其实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充分理解、掌握它,就能领略其中的微妙之处,感受其中的美的意境,从而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难懂难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缺少训练,以致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

接下来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数学要求,谈谈教学中的实践与认识。

首先,注重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普通语言即日常生活中所用语言,这是学生熟悉的,用它来表达的事物,学生感到亲切,也容易理解。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必须以普通语言为解释系统。数学语言也是如此,通过两种语言的互译,就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从而能透彻理解,运用自如。“互译”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将普通语言译为数学符号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化”,例如方程是把文字表达的条件改用数学符号,这是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程序。二是将数学语言译为普通语言。数学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学生能用普通语言复述概念的定义和解释概念所揭示的本质属性,那么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刻。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不适于口头表达,因此也只有翻译成普通语言使之“通俗化”才便于交流。

其次,注重数学语言学习的过程,合理安排教学

数学概念和数学符号的形成一般包括逻辑过程、心理过程和教学过程三个环节。逻辑过程能够揭示概念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便于对数学结构从整体上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认识。心理过程是指学生从学习数学语言到掌握数学语言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是因人而异。数学符号和规则从现实世界得到其意义,又在更大的范围内作用于现实。学生只有在理解数学语言的来龙去脉及意义,而且熟练地掌握他们的各种用法,从而得到理性的认识之后,在数学学习中才能灵活地对它们进行各种等价叙述,并在一个抽象的符号系统中正确应用,从而达到对数学符号语言学习的最高水平。教学过程则是教师具体对某个数学符号进行讲解、分析、举例、考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驾驭数学语言。

1.善于推敲叙述语言的关键词句。

叙述语言是介绍数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其中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须仔细推敲,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例如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中的关键词句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教学时要着重说明平行线是反映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可让学生观察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也不相交;通过延长直线使学生理解“不相交”的正确含义。这样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推敲、变更、删简,使学生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这些关键词句不可欠缺,从而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2.深入探究符号语言的数学意义。

符号语言是叙述语言的符号化,在引进一个新的数学符号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各种有代表性的具体模型,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再根据定义,离开具体的模型对符号的实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在抽象的水平上真正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最后又重新回到具体的模型,这里具体的模型在数学符号的教学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作为一般化的起点,为引进抽象符号作准备,二是作为特殊化的途径,便于符号的应用。

数学符号语言,由于其高度的集约性、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往往难以读懂。这就要求学生对符号语言具有相当的理解能力,善于将简约的符号语言译成一般的数学语言,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转化与处理。

3.合理破译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

图形语言是一种视觉语言,通过图形给出某些条件,其特点是直观,便于观察与联想,观察题设图形的形状、位置、范围,联想相关的数量或方程,这是“破译”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的基本思想。例如,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学生初次接触空间图形的平面直观图———这种特殊的图形语言,学生难于理解,教学时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操作:①从模型到图形,即根据具体的模型画出直观图;②从图形到模型,即根据所画的直观图,用具体的模型表现出来,这样的设计重在建立图形与模型之间的视觉联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并使它们熟悉直观图的画法结构和特点;③从图形到符号,即把已有的直观图中的各种位置关系用符号表示;④从符号到图形,即根据符号所表示的条件,准确地画出相应的直观图。这两步设计是为了建立图像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图形语言来辅助思维,利用符号语言来表达思维。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严谨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善于发现并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所描述的条件及其相互转化,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参考书目:

1.张楚廷数学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语言教学例9

上个世纪初瑞士学者索绪尔编写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正式出版,这标志着现代语言学正式诞生。从语言产生之初,人们就没有断开对语言的研究兴趣。和现代语言学做比较,这种语言学也只能将其归类为“传统语言学”。因为这种语言研究太过拘泥在拉丁式的语法框架当中,和现代语言学进行对比,也只能够被称之为是“传统语法学”。随着《普通语言学教程》的正式出版,这也意味着现代语言学逐步形成,为今后语言学流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现今语言学研究的相关角度来看,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书中并没有太多对语言的定义以及研究,并且对语言的研究还存在着非常多的缺陷。索绪尔所写的“语言是互相界定的实体系统观”对于今后语言学界的多大学派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它能够有效区分言语和语言,内部以及外部,还有共时和历时的区别,对于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英语语言教学课程设置

(一)注重五种基本句型

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应该多安排能够锻炼学生用英语交流的机会。进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很好地运用。从语言形态学的角度来看,英语属于一种分析型的语言,它有着比较固定的句型,有着稳定的搭配以及短语等等。所以,如果要想写好英语的话,应该要加强在这方面的训练。

1.加强五种基本句型的教学训练

纵观所有的英语句式,其实都是这五种英语句式的扩大化。所以,对于老师来说,应该加强对这五种英语基本句型的教学训练。这五种基本句型是:(1)S+V;(2)S+V+O;(3)S+V+O+O;(4)S+V+O+C;(5)S+V+P。

2.加强对于句子的分析

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尤其是要注重对英语句子的分析,主要分析句子的结构以及用词等方面,能够增强学生能够利用各种句子进行表达训练。

(二)熟读背诵精彩文段

英语是一门语言,它和汉语有着相似的方面,所以,对于英语学习也是如此。老师要进行引导,应该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读多背诵一些优美的英语语句,尤其是有着典型文体特征的英语文章,比如说:“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No pains, no gains.” (不劳无获)。背诵能够增加学生对于英语语法的理解以及知识的记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准确性以及敏感性,并且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来提升自己水平的能力。可以说,背诵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原始的英语学习方法之一。

(三)培养学生用英语的习惯

在《英语课程标准》一书中明确指出,对学生进行英语基础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综合运用水平。所以,我们应该遵循“一切为了运用”这个原则。我们还应该提倡和鼓励学生使用英语给朋友以及亲人写信,最好是能够用英语写日记或者是留言短信,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可以在和老师谈话的过程中用英语来交流,或者是在每周给老师写报告以及总结的时候用英语来表达。因为只有充分将所学习到的内容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够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提升英语水平。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可以把一些具有相似性的应用文以及书信和便条放在一起做比较,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相同以及不同的地方,并且对这些不同点做出充分的标胶,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我们平时还应该要求学生多进行多读、多练各种优秀的英语范文,做到读和练相集合,最好是能够达到模拟的水平。实践证明,对于坚持用英语,尤其是用英语来写英语日记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四)角色赏识

语言教学例10

二、培养语文教学哲理美的意义

首先,语文教学语言的哲理化、艺术化绝非是可有可无的问题;绝非是可要可不要的问题。高职语文教学哲理化、艺术化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这是由高职语文教学追求真、善、美的目的决定的。高职语文教学是文化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的深层内涵之一便是培养人们有意识地追求真、善、美,而语文教学的哲理美正是实现这一目的必要途径。目的和途径分离,目的总难实现。(2)这是语文知识传授过程和升华过程的统一,而传授和升华两者本身不可分离,若做到教学语言的哲理化,那么,语文知识传授的过程就是语文知识创新和升华的过程。由此而来,高职语文教学的哲理化就是教学的内容之一。其次,具有深邃哲理美的教学语言,实际上是更能详尽阐述教学内容的更有效的形式。教学语言深邃的哲理美,能使教学内容在多样化的形式中闪耀光彩,发挥效力。能使新鲜的内容在新颖的形式中变成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新信息、新观念;这能使新颖的语言形成为一种活化剂和驱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欣然自觉地投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过程后的人生哲理的思考。最后,富有哲理美的语文教学语言更能切合学生的思维状况、思维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学生的思想状况、思想水平的实际,从而更能有效地完成教书育人的教学任务。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感性的、鲜艳的、明亮的语言色彩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同时,教育心理学还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语言教学例11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因此,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的当务之急。整体语言教学因其崭新的教学理念,实用的教学方法引起了教育界广泛的重视。

一、整体语言教学

整体语言教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美国中小学语言阶段教授本族语儿童的语言艺术及阅读教学中。整体语言教学强调语言的整体性,反对把语言肢解成音素、词素、词汇、语法等;它强调口头语言(听、说)和书面语言(读、写)之间的互动性及内在联系,认为在自然的环境中,儿童书面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与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十分相似。因此,主张在教学中同时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后来,整体语言教学法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等领域之中。

从此,整体语言教学在各国的语言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解释。语言学家Goodman认为,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而是关于语言学习语言教学语言内容及学习环境的一整套理论和原则(1992)。Brown概括了整体语言的内涵。它包括: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对学习社团的集中关注;语言的社会性;真实自然环境下的语言使用;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学习;整体的、非传统的评估技巧;四种语言技巧的结合(1994)。

二、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与教学原则

整体语言教学是建立与构建主义心理学、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成果上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整体语言教学法的研究者们认为,事物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整体永远大于部分的相加,学习和被学习的对象不能割裂开来(Weaver,1988)。Rigg也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成分,任何企图把语言分为语音、词汇、语法、句形等部分都会使语言丧失其完整性(1991)。Genesee也认为,听、说、读、写是语言作为功能结构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技能不应当被分成听、说、读、写,而应当同时教(1994)。整体语言教学法的主要倡导者Goodman指出,儿童对文字和书面语言的知识以及读写能力,并不是等口语能力发展完善以后才开始发展,而是很早就开始与听说能力同时发展的,很早就对书面语言已有一定的认识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使用其形式和功能(Goodman,1992)。在自然的环境中,儿童能像学会听说一样学会读写,他们读写能力的发展过程与听说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并驾齐驱的,是自然语言学习的延伸(Goodman,1987)。因此,把语言分为听、说、读、写的传统教学法是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是不科学的。

整体语言教学的主要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整体语言教学理论认为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入手,而后再从整体到部分。Goodman提出,“应将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零散的部分学习。”语言不应被分解成语音、语法、词汇,语言技能也不应被分为听、说、读、写。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出发,听、说、读、写同时发展。

2.语言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动机、目的和差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有目地的学习和运用语言。通过观察,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别给予不同的指导和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个性化的指导与提高,有效地促进个人的学习。

3.通过自然的语言环境来培养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不应人为地把语言知识和技能分割开来孤立地进行培养。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自然良好的语言环境,创造一种即自然、轻松又备受重视,能够展现自我价值的学习氛围和语言实践机会。课堂上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课后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第二课堂、英语俱乐部等活动,使他们能够更多地生活在英语语言的环境之中。

4.学生之间的互助同伴关系。学生之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伙伴关系。他们可以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互相批改作文,互相辅导;还可以小组的形式就某些话题或某些内容进行辩论,可以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互助合作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

5.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同步发展。英语教学一直遵循着“听说领先,读写在后”的传统规则,即必须在听说能力达到相应程度时才能进行读写能力的培养。相反,整体语言教学认为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该同时教授,而不是按技能分别培养。在听说语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在自然的环境中得到同步发展。

6.教师的功能从语言知识和技能传授者转变为策划者、鼓励者和启发者。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培养自己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7.允许用学生的母语组织教学。整体语言教学法认为使用母语组织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概念,促进学生的英语习得。在成人教育中,适当地使用学生的母语组织教学能使学生更迅速地理解教学意图与内容。

三、整体语言教学实践

整体语言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上活动的主角,一切活动都以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并得到提高为目的。教师要清楚自己的多重角色的作用——既是问题的提出者,提出问题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提高语言能力;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通过设计组织教学中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进一步提高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整体语言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可分为三个步骤:

1.课前活动。

作为整体语言教学的第一环节,读前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课文产生兴趣,以探究的心理完成课文的学习。教师通过引入课文的背景知识,或者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兴趣。

2.读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