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19 11:23:22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例1

一、 引言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无论从语言的符号观还是社会观来看,其都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语言的文化性集中表现在语言的文化属性、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等方面。作为语言内涵的文化,给予语言的影响是全方面的。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影响并制约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2)决定语言的指称内容与形式;(3)作用于人类的语言思维与表达形式。由此可见,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993:109)文化对语际交流的影响可见一斑。汉英民族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历史背景、地理条件、社会制度、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仅给各自的载体语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为这两种语言之间互译带来了重重困难。本文拟从汉英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着手,企图以归化和异化策略来寻求其间的语义文化对等翻译。

二、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 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象我们熟知的习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 make water; all at 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 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 “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却战胜了“西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及其丰富。诸如:talk horse(吹牛); 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horse and horse(并驾齐驱)等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 willing 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 “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 “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三、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这并不是就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

(一) 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点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衣鱼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的带来了阅读困难。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标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的理解译文。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四、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异化和归化翻译各有其优缺点。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实际的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呢?关于翻译的标准,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指文字古雅。鲁迅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钱中书提出了更具体的 “化境”文学翻译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 “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从这些翻译名家对翻译所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忠实”和“通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那就是说,既要将原文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传达,语气和风格与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畅自然,易于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找到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最佳结合点,让异化和归化更得其所。一般说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间的关系分为:文化交织、文化鸿沟、文化冲突三种。不同的文化关系对翻译的策略的选用有极大的影响。文化交织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这样语言之间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难理解。为了更多的接触异域文化,异化翻译方法就显示出优越性;文化鸿沟是指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文化差距。这时我们可以选用归化翻译方法,如果选用异化翻译方法的话,就必须用直译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两全其美;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对某些物质,事物和现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处理这种文化现行,归化翻译方法更能大显神通。

参考文献: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例2

一、 引言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无论从语言的符号观还是社会观来看,其都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语言的文化性集中表现在语言的文化属性、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等方面。作为语言内涵的文化,给予语言的影响是全方面的。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影响并制约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2)决定语言的指称内容与形式;(3)作用于人类的语言思维与表达形式。由此可见,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993:109)文化对语际交流的影响可见一斑。汉英民族在价值观念、、民情风俗、历史背景、地理条件、社会制度、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仅给各自的载体语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为这两种语言之间互译带来了重重困难。本文拟从汉英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着手,企图以归化和异化策略来寻求其间的语义文化对等翻译。

二、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 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象我们熟知的习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 make water; all at 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 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 “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却战胜了“西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及其丰富。诸如:talk horse(吹牛); 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horse and horse(并驾齐驱)等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 willing 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 “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 “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三、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这并不是就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

(一) 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点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衣鱼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的带来了阅读困难。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标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的理解译文。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四、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异化和归化翻译各有其优缺点。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实际的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呢?关于翻译的标准,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指文字古雅。鲁迅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钱中书提出了更具体的 “化境”文学翻译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 “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从这些翻译名家对翻译所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忠实”和“通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那就是说,既要将原文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传达,语气和风格与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畅自然,易于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找到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最佳结合点,让异化和归化更得其所。一般说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间的关系分为:文化交织、文化鸿沟、文化冲突三种。不同的文化关系对翻译的策略的选用有极大的影响。文化交织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这样语言之间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难理解。为了更多的接触异域文化,异化翻译方法就显示出优越性;文化鸿沟是指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文化差距。这时我们可以选用归化翻译方法,如果选用异化翻译方法的话,就必须用直译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两全其美;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对某些物质,事物和现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处理这种文化现行,归化翻译方法更能大显神通。

参考文献: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例3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是语言的基石,且深受文化发展的影响。具体来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往往全面的反映其主要特征,如历史、文化背景等等,以及不同地域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等等,可以说,语言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最好的窗口。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相互作用,也成为相互理解和抑制的对象。不同文化背景下操不同语言的人交流时,常有下列情况:由于文化的不同,即使语言准确无误,误会也不可避免。交际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减少或消除交际障碍,使交际畅通有效。

1.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英语国家的人(或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以美国人为代表)与中国人之间的诸多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

知识文化。指经济、政治、宗教、史地、文艺、科技、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民俗、体育和当代社会情况。例如,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相异和融通。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分别是东西方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儒家的四书五经等典籍和基督教中的新旧约圣经,在有关宇宙、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性的问题上,既有广泛的共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在有否神明主宰的问题上,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宇宙的本源和主宰,世界和人类都是由上帝创造和支配的。而在有关人生的主张上,儒家文化的“仁爱”和基督教文化“博爱”有着显著的共同点。

在有关社会治理的理念上,东方文化固然重视秩序和法治,但何尝不重视民主和自由。根据四书五经等典籍的记载,我们中国的先贤们是极其重视民主和自由的。《尚书·五子之歌》云:“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皇祖(大禹)有过训导,对人民应当亲近,而不可轻视。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才能安宁。据《礼记·礼运》记载,早在夏朝以前,我们的祖先就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民主思想来选拔部落酋长。在《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召公向周厉王讲述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提醒他不要限制人民的言论,要给人民以言论自由。《孟子·尽心下》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人民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国家,君王比国家更次要。这种说法和西方文化中人权大于更大于君权的主张何其相似!尽管东西方之间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国情不同,并非反映在人性和人心。从根本上说,这些差异是属于形式上的、非本质的差异;是由于对待神明认知程度的不同所引起的,是对共同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不同表达。

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社会准则,指人们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规则及风俗习惯,如称呼,感谢与答谢,恭维与赞扬、招呼、致歉、告别、打电话等用语的规约;社会知识,指家庭各成员,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价值观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宗教观念、道德准则以及人生观、世界观;思维特征,指中西思维的差异,比如讲地点时,英语国家从小到大,中国从大到小。

例如,西方人对“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这样的问候表现出的困惑不解,他们认为是欲探知对方私人信息的行为,或者以为对方在故意套近乎,甚至怀疑对方是否有不良动机等等。再如,在旅游区见到老外就“Hi”同样令其费解。这就造成了交流沟通行为的问题。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秉承英美人的问候习惯恰当表达,如“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How do you do?”,只有在关系很亲密的时候才会相对随意用“Hello”或“Hi”与对方打招呼。

又如,外国友人会对中国的导游小姐夸赞说“Your work is very good! You speak excellent English! You are very good today!”。导游小姐谦虚说“No, no, Just so so. it’s just my work. ”。这样的交流一样使外国人表示困惑费解或不快,他会认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不够认可,一旦讲明白以后,老外会坚持说该夸奖的就该夸奖,不该把优点和缺陷混为一谈,这样两种目的都会打了折扣。这里,东方人的含蓄和谦虚与西方人的开放和直率发生了碰撞。如果交流的双方了解一些对方的思维习惯以及观点判断,就会减少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无效流行为。

词汇的文化内涵。许国璋先生在《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一文中指出:词汇的文化内涵大体有以下三种情况:①本族文化环境中文化内涵小于外国文化环境中的内涵;②本族文化环境中文化内涵大于外国文化环境中的内涵;③本族文化中文化内涵有时小于有时大于外国文化环境中的内涵,如:cousin与表兄、表姐、堂弟、堂妹,yellow与黄色。

英汉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情感意义、比喻意义、联想意义、搭配不同或差异较大的词语。主要包括动植物名词、颜色、数词等,如龙在我国视为一种勇敢、吉祥的生物,古代帝王穿龙袍为真龙天子,中国人民都是龙的传人,但在西方,龙却被视为一种邪恶可怕的生物,如《圣经》中的那个恶魔撒旦就被称为the old Dragon,西方电影中也常看到黑色恶龙的形象,这与我国总是美化龙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

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格言等。

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手势、体态、服饰、音调高低、微笑、沉默,对时间与空间的不同观念等。

具体来说,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互相让菜、劝菜,在美好的食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

西式宴席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席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位子,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自我的尊重。

东西方在服饰文化上也有着鲜明的差异。当年上海APEC会议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即我国国家领导人统一穿着的是红色的服装,而西方领导人为一色的蓝色服装。红色在我们东方的价值观里是积极的象征,表示喜庆、财富和如意吉祥,而在西方价值观里,红色象征消极,英语名著《红字》里面就是将犯了通奸罪的人脸上刻上十字涂上红色,“scarlet”的意义就是“鲜红的、猩红的”,“的”。另外,红色象征着战争与杀戮,它与鲜血相同,因而西方领导人的服装选择的是代表沉静、睿智的蓝色。

我们该理智而辩证地看待文化差异这个现象,因为各国都是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化形成的独特的文化,无论是在历史、风土人情以及行为规范方面都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正确的态度是:兼容并蓄,合理对待,提高交流的有效性。

2.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言语表达的得体性

文化差异条件下的言语交际合作原则的定位。合作原则强调交谈双方秉承着一些基本原则,从而实现相互合作,在共同的愿望和目标驱使下以及彼此理解、相互配合下完成语言交际活动。因此,我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必须要以一些合作原则为基础,尽量减少有意或无意的违反语言合作原则的交际活动,避免因过分强调礼貌原则而趋于在“求同原则”的模式下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故此,格赖斯提出言语交际双方合作的实现,需遵循四项原则:首先是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的信息,不超出也不少于交际目的需要;其次是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所说的话要真实;再次是相关准则(Relevant maxim):所说的话同对方的话题相关联;最后是方式准则(Manner maxim):说话要简明清楚。

遵守会话准则,把握交际策略,实现交际意图和目标。根据Grice(1967)的会话合作原则,我们要尽量做到将“份量、质量、相关、方式”,即“informativeness、honesty、relevance、clarity”的统一,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就是交流双方尽力地用真实、充分、相关和清楚的话语进行交流。何况,对这些准则的遵守、违反或终止的程度和侧重点还要受制于如上所述文化差异的制约,具有一定的文化相对性。为使语言表达合适得体,语言使用者就必须学会针对特定的语境,考虑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而为了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力,语言的接受者又必须了解言语交际的一般模式和原则,以及话语意义的多层次性,掌握交际一般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合理得体地使用语言。

语言交际活动中的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常在,远非故意,抑或因个人需求,抑或看似违反了合作原则实则达到了交流沟通的目的,有些时候只有这种看似奇怪的表达方式恰是满足了交际双方所要达到的要求。即使是在一定的语用分析下仍然显示不出什么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有些情况下对合作原则的判断应该以具体语言环境为判断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判断交际双方是否出现了违反会话原则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外语教学中要充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性的了解,以国外的文化教学理论为借鉴或提供思路,并与我国本土文化相结合,使之更加符合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认知特点。同时,积极运用合作原则进行有效流,从而提高国际交流质量。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例4

    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是世界上历史较为悠久、内容较为丰富的两种文化,然而两者在外在表现上却有着较为显着的差异。如英语文化较为注重直接明了,而汉语文化则相对来说较为婉转含蓄;英语文化力求个性表达,而汉语文化则多为求同存异。但由于交际和表达的需要,英汉语言中常常有以隐喻来增强文字和言语效果的现象,这种表达方式既增强了叙述者或喜爱或厌恶的情感色彩,又在文字上增加了表达的延展性与生动性,使得人物的个性及事件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明了。从整体上看,英汉文化差异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影响隐喻的使用与表达:

    第一,文化渊源不同造成隐喻关系不同。英汉文化的发展历程各有特点,其文化的本质内核也大相径庭。确切来讲,英语文化是囊括英国、美国文化以及其他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文化(这里我们主要探讨英美文化)。英美国家的人追求自由、张扬个性,大多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文化是中英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国文化里伟大的文学着作中充满了圣经的使用和暗示,例如,在《哈姆雷特》第二场,有这样一段话:“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这里,莎士比亚引用《圣经》中伊甸园的典故,暗喻哈姆雷特心中的世界充满了欺骗与邪恶,以及王后就像夏娃一样心智脆弱,禁不住诱惑。这种巧妙的以《圣经》中的典故来隐喻作品中的人事物,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屡见不鲜。与英美文化不同,中国文化则以儒家天人合一、中庸博爱的思想为主,同时,中国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国家,佛教在中国政治文化中具有深刻影响,备受国人尊奉。因此,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以佛教术语作为隐喻的喻体较为常见。此外,中国传统的“龙”文化也与英美大有不同。在中国看来,龙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人们常用其表示祥瑞或权威,如“龙凤呈祥”、“真龙天子”等。而在英美文化中,龙则被视为一种凶猛邪恶的动物,例如,在圣经故事中,撒旦就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意指最邪恶的人。这种由于长期文化积淀而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差异,造成了英语与汉语中隐喻的明显区别。

    第二,直觉体验与分析型思维下的隐喻理解。从一定意义上讲,隐喻是一种思维表现形式,它直接体现了思维中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因而思维结构不同,对隐喻的使用与理解也就会有所差异。大致来讲,英美人主要倾向于分析型思维,他们善于逻辑推理与思辨论证,因而英语中的隐喻常常将本体分割成许多部分来解释。而中国人则善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方法,常常从直觉、体验、类比等方面去思考,因而许多隐喻则是感性的对应链接。例如对于“爱情”的认识,莎士比亚说:“Love is a familiar. Love is a devil. There is no evil angel but Love”,将爱情视为善恶的统一体。而中国着名文学家张爱玲却说:“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她将爱情感性化理解,从现实体验解读。这两种对爱情的不同诠释虽都用了隐喻,但在思维结构及情感体验上是大相径庭的。

    第三,民族个性对隐喻差异的影响。从民族个性来说,英语和汉语中隐喻的期望效应也有较大差异。英美人性格张扬、幽默且浪漫,其隐喻中多有开玩笑或调侃的情况,例如,英语中常用“old woman”来隐喻一个人做事婆婆妈妈,语气中带有调侃之意。再如,英美人常用“sweety chocolates”等词形容女孩儿的可爱、漂亮,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当然,从整体上来说,英语中的隐喻和汉语中的隐喻大多时候还是为语言的形象表达服务,但这些细微的差别却是英汉隐喻语言理解中不得不重视之处。

    二、不同文化环境下文学语言的美学效果

    英美国家因自然环境、人文地理方面与中国多有不同,因而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就会被赋予不同的角色和意义。且因中美文化差异,中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在表达上也会显示出不同的美学效果,如隐喻这种语言修辞就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情感。

    1.喻体与本体的选择对应

    喻体是修饰、拓展本体意义的内容,是本体内容的形象表达。喻体必须与本体在特性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英美与中国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性多有差异,因而对于一些事物的认知也不尽相同,表现在隐喻上即是本体与喻体的对应选择有所差异。首先,英汉语种对于颜色的认知上有较大不同。在英语中“blue”是忧郁的代表,如“in a blue mood”、“blue monday”的说法。而在汉语中,“蓝色”是纯净的象征,如“春来江水绿如蓝”。其次,因英国四周毗邻海洋,喜好航海,航海历史也较为久远,其隐喻中多以“风帆”“绳索”等航海用具作为喻体者,例如“sail close to the wind”比喻迎难而上。中国则因大部分地区身居内陆,因此多以山地、河流等内陆景观做喻体,例如“站在艺术的最高峰”。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例5

一、汉语和英语中有些没有对应词的例子

中国有个谚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激励人们坚持锻炼身体。有一个年轻翻泽把“三伏”和“三九”翻译成 three fu和 three nine,听的人莫名其妙。其实他只要说 In summ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 days; 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就可以了。再如:一个中国青年到附近游泳池去游泳,一会儿就回来了。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人和一个外国朋友都感到奇怪。他解释说:“游泳池里人太多,水太脏,早该换了。简直象芝麻酱煮饺子。”这个比喻很别致,很生动,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朋友笑了,而那个外国人既没有吃过“芝麻酱”也没有见过“煮饺子”,露出一副茫然不解的神情。西方人形容某地人多、拥挤不堪,常说 It was papked like sardines(塞得象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还有,多数英美人从来投有睡过中国的“炕”(a heatable bricked),没有吃过“冰糖葫芦”,(candied haws on a stick),也没有用过中国的“秤”(steelyard)。大部分中国人没有住过美国的 motel(专为开汽车的游客开设的、有停车场的旅馆),没有吃过 hamburger(牛肉饼;汉堡牛排;汉堡包),也不需要在上班时由time clock,(出勤记录钟)证明他们是否按时上班。类似这样的英语词在汉语中都找不到对应词,连词义相近的词也没有,因为根本没有这种概念。

二、 有些概念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但意义不同

有些懂一点英语的中国人介绍自己的爱人时用lover一词,外国人对此颇为惊讶(因为lover表示情夫或情妇的意思)。外国人不理解,一向在这类问题上谨慎小心的中国人,为何公开声明自己有 lover呢?应该记住,相当于汉语中“爱人”这个词的英语词就是:husband(丈夫)或wife(妻子);frience(未婚夫)或fiancee(未婚妻)。

美国总统的夫人和州长的夫人常称为First Lady,有时译作“第一夫人”,但一些中国人看到“第一夫人”会发生误解,以为既然有“第一夫人”就有“第二夫人”甚至有“第三夫人”、“第四夫人”等,从而得出一种错误的结论:“白宫的主人居然搞了好几个老婆!”

中国人问别人的“籍贯”时,可能指place of birth或where a person is from(本人的出生地或来自某地),也往往指where a person’s parents or ancestors came from originally(父母或祖先来自何地)。有时候两个地方是相同的,但也常常不同。在英语中没有与“籍贯”对应的词。Place of birth 只表示本人出生的地方,与祖先的任何情况无关。

三、 同一个东西或概念,在某些语言中可能只用一个词来表达,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有几个或更多的词来表达。

一般地说,表示同一概念的词越多,词义就区分得越细。如汉语中只有“骆驼”一个词,它相当于英语中的camel,可细分为dromedary(单峰骆驼)和Bactrian camel(双峰骆驼)。据说,阿拉伯语中有400多个词来表示“骆驼”,因为骆驼曾是大多数阿拉伯人的重要交通工具。这400多个词可以区分骆驼的年龄、性别、品种、大小等,甚至还可以区分骆驼能否驮重物。据说最少有一个词指怀了孕的骆驼。

在用汉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表示亲属的词语常常在彼此理解对方的意思方面会造成很大困难,因为不是所有的称呼都可以找到令人满意的对应词。如:在英语中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例6

一、引言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无论从语言的符号观还是社会观来看,其都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语言的文化性集中表现在语言的文化属性、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等方面。作为语言内涵的文化,给予语言的影响是全方面的。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影响并制约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决定语言的指称内容与形式;作用于人类的语言思维与表达形式。由此可见,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993:109)文化对语际交流的影响可见一斑。汉英民族在价值观念、、民情风俗、历史背景、地理条件、社会制度、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仅给各自的载体语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为这两种语言之间互译带来了重重困难。本文拟从汉英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着手,企图以归化和异化策略来寻求其间的语义文化对等翻译。

二、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象我们熟知的习语:spendmoneylikewater;makewater;allat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manywinterdayshaveIseenhim,standingblue—nosedinthesnowandeastwind!”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却战胜了“西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及其丰富。诸如:talkhorse(吹牛);getonone’shighhorse(趾高气扬);horseandhorse(并驾齐驱)等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willing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三、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这并不是就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

(一)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点如下: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衣鱼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的带来了阅读困难。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标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的理解译文。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四、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异化和归化翻译各有其优缺点。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实际的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呢?关于翻译的标准,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指文字古雅。鲁迅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钱中书提出了更具体的“化境”文学翻译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从这些翻译名家对翻译所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忠实”和“通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那就是说,既要将原文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传达,语气和风格与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畅自然,易于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找到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最佳结合点,让异化和归化更得其所。一般说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间的关系分为:文化交织、文化鸿沟、文化冲突三种。不同的文化关系对翻译的策略的选用有极大的影响。文化交织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这样语言之间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难理解。为了更多的接触异域文化,异化翻译方法就显示出优越性;文化鸿沟是指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文化差距。这时我们可以选用归化翻译方法,如果选用异化翻译方法的话,就必须用直译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两全其美;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对某些物质,事物和现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处理这种文化现行,归化翻译方法更能大显神通。

参考文献: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例7

在媒体信息发达的今天,广告对于一个商品的推销和一个品牌声誉的建立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广告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广告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及其市场占有率。想必很多人都还记得派克笔的一句广告语:“It won’t leak in your pocket and embarrass you!(它不会在你口袋里漏油,令你尴尬。)” 可是,当派克公司在墨西哥推广这支笔的时候,却误认为西班牙语中的“embarazar(使怀孕)”可以代替英语中的“embarrass(使尴尬)”,结果广告语就成了:“它不会在你口袋里漏油,令你怀孕。”虽然广告的错误戏剧化地给这支派克笔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和销量,可是也成为了墨西哥人茶余饭后的笑料,并有当地媒体讽刺地把它称为“怀孕的钢笔”,成为广告界中的大笑话,从长远看来,对派克笔公司的声誉不无影响。

那么,怎样才可以把广告语翻译好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广告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切换,它可以对消费者的传统习惯、心理、信仰等产生直接冲击,从而影响广告的效果。因此,在广告翻译中,我们既要注意到语言翻译的准确性,突出广告所要表达的内容要具有吸引力、说服力等特点,也要在熟悉并尊重译文读者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对商品介绍时,使之符合该国消费者的文化背景,使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同样的信息,以达到广告推销的目的。以下,本文将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其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一、语言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语言是广告的基础,只有当语言运用恰当,读者才能准确无误地接收到关于广告所要表达的信息,从而发挥广告的作用,达到宣传的效果。

1.汉英语言结构的对照

申小龙先生曾经说过,西方语言是以规则为主宰的,而汉语则以人为主宰。也就是说,汉语是以意思为中心的语言,语法规则比较自由,它的句子灵活多变,使用的词汇可长可短,词性多样可变。而西方语言中,语法占主导位置,句子主要以动词或动词短语组成,不能随意改变。请看以下一个广告语:

“……产品形美色绿,气味芬芳,味道甘美……(绿茶广告)”该句中“形美色绿”,“形”指形状,“美”意为美丽;“色”指颜色,“绿”用来形容产品的颜色。纵观全句,“形、色、气味、味道”均为名词,而“美、绿、芬芳、甘美”均为形容词,此广告语就是由几个名词+形容词短语组成,句中没有动词短语,按照语法规则,这样并不构成主谓结构。可是由于汉语的语法规则比较自由,词性使用灵活,实际上,句中的形容词实际上已经充当了谓语结构。可是,英语的句子必须以动词或动词短语组成,翻译的时候不能直接译为:“…the shape of the product beautiful;the color green;the smell fragrant and the taste mellow…”这样的句子明显存在着谓语残缺的错误,因此,在翻译时,我们必须加上充当谓语的动词或动词词组,而在此句中,应该在形容词“beautiful” “green” “fragrant” “mellow”前加上系动词“is”,才算完整,句子应译为:“…the shape of the product isbeautiful;the color is green;the smell is fragrant and the taste is mellow…”

2.汉英语言中词汇选择的对照

在描述事物时,汉语趋于花俏,而英语趋于精确。中国人擅长于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感觉,用华美的词语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欣赏,并赋予许多主观的想象和感情。例如,在汉语的广告语中,我们经常看到诸如“一流(high class)”,“完美(perfect)”,“独特(special)”这样的词语来描述产品的质量,以求突出产品吸引人的特质,达到说服消费者购买的目的,其中,不免有些夸大其词。然而,在英语的广告语中,对以上词的表达往往就简单用一个“good(好)”来表达,或者具体地说出产品质量优良的所在。因为,英语语言在对事物进行描述时,比较注意事物的真实性,所选词汇一般都比较客观与理智并且尽量保持简练的风格。

3.汉英语言中发音的差异对广告效果的影响

发音差异对广告效果的影响一般在于商标翻译。商标是一件商品的名字,而名字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和期待。商标翻译要注意形似与音似,即不同语言中发音的差异和意思的差异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文化冲击。请看以下例子:大家所熟悉的美国运动品牌—Nike(读作[,naiki:]),本意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可以音译为“奈姬”或“娜基”。可是,这样的翻译在汉语中毫无意义,消费者看了或听了都会觉得很费解,更别说能给人带来遐想或期待了,也就是说此翻译虽顾及了“音似”,可忽略了“形似”,脱离了商品的形象和特性。因此,译者在翻译此商标时,既模仿了它的音节,还考虑到运动服装应该具有经久耐磨的特性,把它译为:“耐克”,既表现出运动服装耐穿的含义,还隐含了一种体育的精神—必须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取得胜利,而后者也刚好与原意的胜利女神吻合,此翻译既顾及了音的传达,也表现出商品的特点与精神,较能被消费者接受,译得很成功。

然而,同样非常为人熟悉的丰田公司旗下的“LEXUS”系列汽车在2004年6月8日正式对其中文译音由原来的“凌志”改为“雷克萨斯”。虽然,从音似角度看来,“雷克萨斯”更接近于它的英文“LEXUS”的发音,可是此四字组合给人的感觉是陌生的,无意义的,并不能让人联想起车来。而“LEXUS”的原名“凌志”是取自于“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的壮丽诗句,包含着一种激励人们努力奋发图强,成功者即可实现壮志凌云的豪迈之情,突现出此车是成功的象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给人带来无限遐想。因此,“雷克萨斯”远没有“凌志”意义深远,也不及其有分量。

二、文化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从古至今,广告活动不仅是一种商业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一支广告可能蕴涵着该国广大的文化元素,因此,在翻译广告的时候,译者必须注意这些文化元素的转换。而文化是在某个地域范围,某些人类群体中产生、形成并存在下来的,当它被传送到另一个地域范围,另一个人类群体中,往往并不为他人所理解、接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差异。那么,该如何消除这些文化差异对广告效果的影响,使广告收到预期效果,成了广告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

请看以下例子,现代都市人越来越重视健康,于是可口可乐公司新推出一种“zero sugar”可乐,在此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时,中国人把它翻译成:“零糖可乐”,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译法,可是,由于“零糖”在汉语中与“灵堂”的发音是一样的,此商品的名字虽然突出了商品的特性,可是它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期待,而是很容易让消费者联想到不好的东西,迷信的人称之为:“不吉利”。因此,此商品名称可译为:“无糖可乐”,既能准确表达原文“不含糖”的意思,也可以避免译文中“零糖(灵堂)”给人带来的误导。

与可口可乐相似的是,新西兰航空公司(NZ Airline)最初给它取中文名字的时候,出于发音的考虑,把“NZ Airline”译为“安息航空”,这样的名字肯定没有中国人敢去乘他们的班机,因为在汉语中,“安息”意为“死”,是人们最忌讳的事。本来坐飞机给人的感觉已经是不安全的,危险的,如果航空公司的名字还跟“死”扯上关系,哪里还有人敢去乘坐呢。因此,该公司后来还是根据其意思(“NZ”是New Zealand的缩写形式)译为“新西兰航空公司”。

而与上述两个例子相反,“Carrefour”译为“家乐福”,“Goldlion”译为“金利来”,都非常符合中国人对“快乐”、“幸福”、“名利”等吉祥语的追求。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际商务活动日渐频繁,国际广告是国际营销中产品推广、宣传的重要形式。广告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营销策略的成功与否,好的广告翻译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轻松占有国外市场;而失败的广告翻译影响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市场占有率的下降,甚至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广告的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化,更涉及到各种各样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因此,广告人在翻译的时候必须先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使译文既能准确地传达产品的信息,也能符合对方的文化,使广告能被顾客所理解、接受,才能达到产品促销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申小龙.文化语言学十年感言.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9.(4): 15.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例8

在媒体信息发达的今天,广告对于一个商品的推销和一个品牌声誉的建立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广告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广告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及其市场占有率。想必很多人都还记得派克笔的一句广告语:“it won’t leak in your pocket and embarrass you!(它不会在你口袋里漏油,令你尴尬。)” 可是,当派克公司在墨西哥推广这支笔的时候,却误认为西班牙语中的“embarazar(使怀孕)”可以代替英语中的“embarrass(使尴尬)”,结果广告语就成了:“它不会在你口袋里漏油,令你怀孕。”虽然广告的错误戏剧化地给这支派克笔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和销量,可是也成为了墨西哥人茶余饭后的笑料,并有当地媒体讽刺地把它称为“怀孕的钢笔”,成为广告界中的大笑话,从长远看来,对派克笔公司的声誉不无影响。

那么,怎样才可以把广告语翻译好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广告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切换,它可以对消费者的传统习惯、心理、信仰等产生直接冲击,从而影响广告的效果。因此,在广告翻译中,我们既要注意到语言翻译的准确性,突出广告所要表达的内容要具有吸引力、说服力等特点,也要在熟悉并尊重译文读者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对商品介绍时,使之符合该国消费者的文化背景,使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同样的信息,以达到广告推销的目的。以下,本文将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其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一、语言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语言是广告的基础,只有当语言运用恰当,读者才能准确无误地接收到关于广告所要表达的信息,从而发挥广告的作用,达到宣传的效果。

1.汉英语言结构的对照

申小龙先生曾经说过,西方语言是以规则为主宰的,而汉语则以人为主宰。也就是说,汉语是以意思为中心的语言,语法规则比较自由,它的句子灵活多变,使用的词汇可长可短,词性多样可变。而西方语言中,语法占主导位置,句子主要以动词或动词短语组成,不能随意改变。请看以下一个广告语:

“……产品形美色绿,气味芬芳,味道甘美……(绿茶广告)”该句中“形美色绿”,“形”指形状,“美”意为美丽;“色”指颜色,“绿”用来形容产品的颜色。纵观全句,“形、色、气味、味道”均为名词,而“美、绿、芬芳、甘美”均为形容词,此广告语就是由几个名词+形容词短语组成,句中没有动词短语,按照语法规则,这样并不构成主谓结构。可是由于汉语的语法规则比较自由,词性使用灵活,实际上,句中的形容词实际上已经充当了谓语结构。可是,英语的句子必须以动词或动词短语组成,翻译的时候不能直接译为:“…the shape of the product beautiful;the color green;the smell fragrant and the taste mellow…”这样的句子明显存在着谓语残缺的错误,因此,在翻译时,我们必须加上充当谓语的动词或动词词组,而在此句中,应该在形容词“beautiful” “green” “fragrant” “mellow”前加上系动词“is”,才算完整,句子应译为:“…the shape of the product isbeautiful;the color is green;the smell is fragrant and the taste is mellow…”

2.汉英语言中词汇选择的对照

在描述事物时,汉语趋于花俏,而英语趋于精确。中国人擅长于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感觉,用华美的词语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欣赏,并赋予许多主观的想象和感情。例如,在汉语的广告语中,我们经常看到诸如“一流(high class)”,“完美(perfect)”,“独特(special)”这样的词语来描述产品的质量,以求突出产品吸引人的特质,达到说服消费者购买的目的,其中,不免有些夸大其词。然而,在英语的广告语中,对以上词的表达往往就简单用一个“good(好)”来表达,或者具体地说出产品质量优良的所在。因为,英语语言在对事物进行描述时,比较注意事物的真实性,所选词汇一般都比较客观与理智并且尽量保持简练的风格。

3.汉英语言中发音的差异对广告效果的影响

发音差异对广告效果的影响一般在于商标翻译。商标是一件商品的名字,而名字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和期待。商标翻译要注意形似与音似,即不同语言中发音的差异和意思的差异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文化冲击。请看以下例子:大家所熟悉的美国运动品牌—nike(读作[,naiki:]),本意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可以音译为“奈姬”或“娜基”。可是,这样的翻译在汉语中毫无意义,消费者看了或听了都会觉得很费解,更别说能给人带来遐想或期待了,也就是说此翻译虽顾及了“音似”,可忽略了“形似”,脱离了商品的形象和特性。因此,译者在翻译此商标时,既模仿了它的音节,还考虑到运动服装应该具有经久耐磨的特性,把它译为:“耐克”,既表现出运动服装耐穿的含义,还隐含了一种体育的精神—必须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取得胜利,而后者也刚好与原意的胜利女神吻合,此翻译既顾及了音的传达,也表现出商品的特点与精神,较能被消费者接受,译得很成功。

然而,同样非常为人熟悉的丰田公司旗下的“lexus”系列汽车在2004年6月8日正式对其中文译音由原来的“凌志”改为“雷克萨斯”。虽然,从音似角度看来,“雷克萨斯”更接近于它的英文“lexus”的发音,可是此四字组合给人的感觉是陌生的,无意义的,并不能让人联想起车来。而“lexus”的原名“凌志”是取自于“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的壮丽诗句,包含着一种激励人们努力奋发图强,成功者即可实现壮志凌云的豪迈之情,突现出此车是成功的象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给人带来无限遐想。因此,“雷克萨斯”远没有“凌志”意义深远,也不及其有分量。

二、文化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从古至今,广告活动不仅是一种商业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一支广告可能蕴涵着该国广大的文化元素,因此,在翻译广告的时候,译者必须注意这些文化元素的转换。而文化是在某个地域范围,某些人类群体中产生、形成并存在下来的,当它被传送到另一个地域范围,另一个人类群体中,往往并不为他人所理解、接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差异。那么,该如何消除这些文化差异对广告效果的影响,使广告收到预期效果,成了广告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

请看以下例子,现代都市人越来越重视健康,于是可口可乐公司新推出一种“zero sugar”可乐,在此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时,中国人把它翻译成:“零糖可乐”,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译法,可是,由于“零糖”在汉语中与“灵堂”的发音是一样的,此商品的名字虽然突出了商品的特性,可是它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期待,而是很容易让消费者联想到不好的东西,迷信的人称之为:“不吉利”。因此,此商品名称可译为:“无糖可乐”,既能准确表达原文“不含糖”的意思,也可以避免译文中“零糖(灵堂)”给人带来的误导。

与可口可乐相似的是,新西兰航空公司(nz airline)最初给它取中文名字的时候,出于发音的考虑,把“nz airline”译为“安息航空”,这样的名字肯定没有中国人敢去乘他们的班机,因为在汉语中,“安息”意为“死”,是人们最忌讳的事。本来坐飞机给人的感觉已经是不安全的,危险的,如果航空公司的名字还跟“死”扯上关系,哪里还有人敢去乘坐呢。因此,该公司后来还是根据其意思(“nz”是new zealand的缩写形式)译为“新西兰航空公司”。

而与上述两个例子相反,“carrefour”译为“家乐福”,“goldlion”译为“金利来”,都非常符合中国人对“快乐”、“幸福”、“名利”等吉祥语的追求。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际商务活动日渐频繁,国际广告是国际营销中产品推广、宣传的重要形式。广告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营销策略的成功与否,好的广告翻译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轻松占有国外市场;而失败的广告翻译影响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市场占有率的下降,甚至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广告的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化,更涉及到各种各样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因此,广告人在翻译的时候必须先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使译文既能准确地传达产品的信息,也能符合对方的文化,使广告能被顾客所理解、接受,才能达到产品促销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申小龙.文化语言学十年感言.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9.(4): 15.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例9

由于中国与俄罗斯双边关系的长期稳定的发展,中俄边贸日益繁荣起来,这就需要大批有着中俄两种语言的经贸人才。在这方面人才培养的中俄高校已经开展了校际合作。面前在全国各个高校都有俄罗斯留学生学习汉语。学习汉语对于俄罗斯学生来说是困难的,因为汉语与俄语属于两大不同的语系,母语迁移的力量时时困扰着俄罗斯留学生,要解决俄罗斯留学生学汉语难得问题,就要从中俄跨文化交际与文化差异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开始入手。

一、跨文化交际的动因

跨文化交际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语言的相互交流是实现经济贸易的前提保障,中俄经贸形成了良性的双赢局面,这就要求经贸人才必须掌握跨文化语言和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语言差异的前提下,排除两国语言交流的障碍,在文化心理上互通两个民族审美差异的个体特征,这样就要求语言教师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熟悉汉语和俄语的不同表达特征,掌握语言交流的常规技巧,为跨文化的交流奠定语言基础。

二、文化的差异

在中俄跨文化和文化差异的角度上研究语言教学的课堂应用,这不仅仅是俄语和汉语两个单独语言教学的过程,还涉及到语言深层的文化问题。这是两个语言体系的对照研究,也是双边互译的有效性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相互注意语言相互交流的有效性沟通,办证学习效果,也为文化差异的比较提供常规性的可操作的基本方法。

三、 语言教学的评价

在国内外高校,针对语言的教学是最常见的专业。比如俄罗斯高校开设俄语专业,中国高校给留学生开设汉语专业。这样的专业都是以推广和扩大本国语言使用和研究为基础的。语言教学的目的非常明确,但是无论哪个国家的语言都是非常丰富的,在四年的大学本科的教学课时的情况下,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多少语言知识呢?这是很多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语言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日新月异的变化给语言教学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再加上传统教学模式满堂灌的讲授模式,学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阻拒感。为了加强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些都是教学策略的调整,但是真正地能从本质上促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吗?

俄罗斯留学生学习汉语最终的成绩认定是HSK、HSKK的水平考试;中国赴俄留学生需要通过俄罗斯语言等级测试,这两项都是硬性的要求,在考查的重点上,除了语言还有本国文化的考量。这就需要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要加强文化内容的学习。特别是留学生汉语的学习。在全世界举办了十四届的“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中,测试题目70%考的都是中国文化。这一现象足够说明文化对于教学的重要性。

这里的文化主要指的是教学对象语言学习的所在国家的一些地理常识、思维习惯、文化背景知识等。在中俄两国留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但只要他们是来自同一个国家,就都会表现出类似的特性,并与其他国家的学生区别开来。这反映在学习上就会有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像东亚和俄罗斯学生在认知风格上就有很大差异。反映到语言学习,属于场依存性的欧美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还喜欢从校园和社会等外部环境中获取汉语会话能力,而属于场独立性的日韩学生则喜欢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梳理和归纳,而在交际中学习语言方面略为欠缺。如果老师注意到这些文化上的因素,则可以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在教授欧美学生时,可采用讲练法,因为他们是场依存性学习者,就偏重形象思维,学习上要求教师组织结构严密的教学,提供条理清晰的教授提纲,进行系统而明确的讲解,而对于俄罗斯的学生,更适合用练讲法或归纳法,即先用例子再讲规则,因为这符合场独立性学习者喜欢从具体到整体加工信息的特点。像这样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特点,对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实际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中真正地起到一个主导者的角色,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学习所在国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言发展性、交流性的视角上正确对待语言教学的实际问题。

基金项目:黑河学院2012年度校级课题:中俄跨文化交际与文化差异对语言教学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JYY201219。

参考文献:

[1]祝志春. 教法带动学法――黑龙江省地方高校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瓶颈问题及对策[J]. 青春岁月, 2013(5).

[2]祝志春, 孔艳梅. 黑龙江地方高校留学生教育的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J]. 才智, 2015(36).

[3]祝志春, 刘胤廷. 从旅游汉语探讨中俄大学生就业新出路[J]. 青春岁月, 2013(4).

[4]孔艳梅, 李明, 祝志春. 中国当代电影批评导论[M].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12.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例10

关键词:

文化差异;词汇学习;跨文化意识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才得以产生和继承。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1]57。在语言的诸要素中词汇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尤其是在词语的内涵方面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往往很大[1]90。大部分引起语言变化的因素有时都会在讨论文化差异方面被提及[2]。据此可知,语言差异性或多或少都与文化的差异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差异经常使外语学习者对语言内涵的理解感到极大的困惑。词汇作为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这种消极影响尤为突出。由于初中生受学习经验、经历和课外阅读的限制,对汉英文化差异的了解不足,加之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对词汇的理解往往存在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他们的词汇学习效果,影响了对英语句、篇、语义的准确理解。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注意到中外文化差异,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与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3]。下面,笔者举例分析义务教育阶段汉英文化差异在词汇上的表现,并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减少和克服文化差异对词汇学习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词汇学习的文化差异例析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语言也受到该民族政治、地理、宗教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要准确地理解语言,就必须了解文化,理解不同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作为东西方文化载体的主要代表语言,汉语与英语文化差异对我国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特别是对词汇学习的影响尤为重要,现结合初中学生学习实际选取部分典型例子予以说明。

(一)汉英文化差异在词汇意象表达上的不同汉语成语“爱屋及乌”,对应的英语为“Loveme,lovemydog”。汉语“爱屋及乌”侧重以生活住所强调它的语言内涵,表达隐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喜欢和他有关的人或事物”,英语“Loveme,lovemydog”更强调侧重从人的活动角度(狗是人的朋友,人的活动或生活与狗为伴)直观隐喻,表达的思维角度有差异。

(二)汉英不同思维方式在词汇上的体现一般来说,汉语语言比较含蓄、内敛、概括,而英语语言通常倾向于自然而真实形象地表达。如“密切注意,提防”,英语表述为“keepaneyeoutfor”。汉语表达笼统,而英语表达具体到用“眼睛”来看,语言更加直观、形象。

(三)相同词汇因文化差异具有不同的意义狗(dog)在汉英表达上意义差别很大。汉语使用该词时常带有贬义,如“狗眼看人低”“狐朋狗友”。而英语中该词多含有“真诚”“忠实“”可爱”之意。如:luckydog(幸运儿),cleverdog(聪明的人),Everydoghasitsday(人人都有出头之日)。

(四)相同意思因文化差异用不同的词汇表达汉英民族传统农耕文化和耕作方式的差异,也使词汇使用有显著差异。英国传统农业劳动力辅助牲畜为“马”,而中国是“牛”,所以反映在词汇方面亦有这方面的不同,如汉语“力大如牛”,英语译为“asstrongashorse”。

三、解决文化差异对词汇学习影响的应对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是多种多样的,其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一些积极的干预措施,减少或消除文化差异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不利影响。

(一)引导学生关注汉英文化差异结合词汇教学中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讨论汉英文化的异同。如颜色隐喻意义因汉英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语义差异;“MerryChrist-mas!”与“HappyNewYear!”中同样表示“高兴,快乐”之意,英语因受到宗教文化影响而使用不同的词。通过这些类似的实例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词汇学习中的汉英文化差异,对他们提高整体阅读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创造有效接触更多英语文化的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英语报纸、汉英词典、电视、电影、网络等途径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在真实地道的语料中,通过语境分析去准确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特别是观看外国影视剧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因素和行为,并且其所提供的语言形式和社会文化语境可以培养学生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激发同化动机,从而把目标语语言知识学习与文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解并真正掌握该语言[4]。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举办英语文化专题讲座、制作手抄报、开展英语角文化交流会、英语国家文化竞赛或含有汉英文化差异的词汇听写比赛,借助文化背景知识促进初中生对英语词汇的准确理解。在英汉词汇的对比学习中,学生可以很好地体悟理解词汇表面意义与深层含义(外延),发掘汉英词汇文化意义的异同点,从而增进学生对相关的词汇的准确理解和记忆。

(三)鼓励学生多开展对外交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方式与英语国家的学生交笔友、网上聊天,了解异域文化,同时要提醒学生不要总以母语文化的标准与外国人交际[5]。在此过程中学生从中学习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词汇,在真实的运用参与体验中,进一步深层次地理解文化差异,真正掌握词汇。

四、结束语

词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汉英文化差异的认识,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扎实了学生的语言基础。因此,教师要在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积极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广泛接触英语文化,了解汉英文化的差异,减少和消除汉英文化差异对词汇学习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提高词汇学习的整体效果。不过,在词汇教学中引入汉英文化差异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教学中汉英文化差异的引入应与中学生的语言学习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内容相关,切忌引入无关的文化,否则会转移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影响学生对词汇学习效果的巩固。2.词汇教学中汉英文化差异的引入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领悟理解能力,要与课堂教学及相关拓展内容一致或相近,切记引入生僻、抽象、空洞的文化,否则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3.词汇教学中汉英文化差异的引入在内容和方法上要适度,不要过多过滥。在词汇的选择上要有广泛性、典型性,更多体现主流文化与元素,效果与激发兴趣并重。在方法上要灵活多样,自读探究、小组合作与教师点拨相结合,同时鼓励学生去积累总结,为今后的词汇学习奠定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YULEG.Thestudyoflanguag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4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24.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例11

台湾汉语和大陆的普通话本是“同源、同宗、同体”,但是,50 多年的人为隔绝,使得两岸汉语在各自的社会中随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变迁。两岸语言的差异与融合,随着交往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两岸联系和交往日益增多,从而使两地的汉语获得了相互交流的机会,进而在这种交流中逐渐振兴中华民族。

1 两岸语言差异与融合现象

首先,这种词语差异促使我们对现代汉语的社会方言应有新的更充分的认识。一般语言学著作对社会方言的解说只限于行业语、黑社会切口、不同阶级或阶层的语等。台湾与大陆的词语差异提示我们,由于台湾长期以来存在着与大陆不同的社度、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现代汉语在发展演变中积微成著地形成了可观的语言差这也是社会方言的表现形式,而且是更典型的表现形式。对此,既要在理论上有充认识和解说,又要对这一现象对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影响有充分的估计和分析。

第二,对现代汉语词汇,应有新的全面认识和完整的描写。台湾词语也是现代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港台特有的词语和新的义项、感彩等,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及现力,这是十分可贵的。

第三,对台湾与大陆间的词语融合现象,应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和切实的指导。词融合,要互相吸收长处,而不是只求新奇。港台词语固然有许多可取之处,但由于和台湾多年来并未进行认真的词语规范化、定型化的工作,用语中存在不少不纯洁、不健康的词语。放任自流地使港台词语融入大陆,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是堪虞的。

2 关于两岸语言差异的研究

胡士云(1989)把大陆与台湾词语的差异分为两种:一种是表述性差异,一种是非表述性差异。表述性差异即“用不同形式的词语来表述同一意义而引起的差异”,也就是构词习惯的不同。非表述性差异是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差异,台湾和大陆在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产生了反映各自社会现实的词语,这些词语所形成的差异就是一种表述性差异,此外造成差异的原因还有“随政权去台湾的,有许多江浙人,吴语对台湾书面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普通话和国语的不平衡发展”,“词汇规范工作无法在统一的环境中进行”,“生活节奏的不同”,“大陆与港台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不同”等。

刁晏斌(2000)多年以来一直从事海峡两岸语言差异的比较研究,对台湾汉语在造词或构词上与大陆普通话的差别及其造成原因作了表述,认为造成差别的主要原因有:(1)古今差别;(2)新旧差别;(3)译音差别;(4)音译与否之别;(5)方言之别;(6)简缩之别;(7)事物命名方式或角度的不同;(8)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观念意识等的差别;(9)与外国接触及开放程度的差别等。苏金智(1994)在概括台湾和大陆词语差异模式的同时,指出“台湾地域文化特点是:新旧结合,土洋并存。”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是决定这两个地区与大陆词语使用差异的主要因素”。

以前的研究以词汇为主,口语的重要性尚不十分突出,而如果对两岸语言差异进行全面的研究,就不能不格外关注口语了。因为在书面语中,两地语言的差异表现得并不十分充分和全面,如果仅凭书面语,有些差异就不易发现或很难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语音,虽然通过工具书注音的比较,可以发现许多两岸不同音的例子,但我们却无法完全了解台湾语音的实际状况。比如,在音系上,虽然台湾也有卷舌音,但实际上,这类音却已趋于消失,因为绝大多数人在说话时是没有卷舌音的,动词前加“有”、句末大量使用表确认的“这样子的”和表限止的“而已”,某些语气词高频率的使用等,都远未在书面语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许多事实告诉我们,不考虑口语的因素,对两岸语言差异的研究就很难达到全面。

3 关于两岸语言融合的研究

专门进行两岸词语融合研究的文章和著作比较少见,大多数的研究都是把香港和台湾词语放在一起称之为“港台”词语,来讨论它们和大陆的融合情况,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香港和台湾因为彼此相似的地位、制度及相互间从没间断过的密切联系、较多的交流,在词汇方面也保持着相当的一致,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台湾和大陆由于政治的原因,一直处在隔绝的状态,直到80年代台湾宣布解禁后,台湾人民回大陆探亲、通商、旅游,才带来了一些台湾词语,两岸才有了融合的机会,但由于台湾方面严格控制大陆去台湾的人员,使得台湾社会及民众极少有机会接触大陆的语言文化,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本世纪之前,单独去谈两岸词语融合的文章就会比较少见。

4 两岸语言差异与融合的研究的意义

两岸青年交流语言的差异与融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进一步了解两岸语言差异的状况及特点

由于多年的隔离,两岸的汉语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语言的差异不利于信息的传播、交流,也不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在词汇上,两岸呈现出的多方面差异已经给两岸人民的交往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必定对汉语词汇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我们了解台湾汉语不同于大陆普通话的状况及特点,发掘造成两岸语言差异的原因,使人们对两岸词语差异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和认识。进而了解两岸词语的发展趋势,以达到新形式新条件下的共同进步。

(二)进一步了解两岸语言的融合状况及特点

大陆普通话一直有从方言、外语、文言等吸收词语的传统,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两岸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普通话也不断地从台湾汉语中吸收有用的词语,从而使两岸词语达到一定程度的融合。了解两岸词语的融合状况,通过分析这种状况,进而掌握两岸词语的融合特点。从相互了解、相互沟通走向相对的统一,是两岸词语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两岸词语融合状况的分析,可以了解两岸词语的发展趋势,也可以为我们“汉语词汇的规范化”提供一些参考。

(三)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研究两岸青年交流的语言差异与融合状况,加强两岸青年间的交流,最本质的目的还是要促进两岸的统一大业。两岸文化本来就同种同源,台湾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有某些大陆所欠缺的独到之处,两岸通过各种形式的,既有大众的通俗文化交流,也有精英的深层探讨,共同打造中华文华的现代模式。目前两岸在文化交流上方兴未艾。不过目前的文化交流在文学艺术方面较多,在其它方面较少。两岸应将文化交流推广到文史、科技、教育、体育、卫生、宗教、民俗、出版、传谋、旅游等文化的各个领地,遂步增进文化上的互补与融合,实现文化上的实质统一,最终推进祖国统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