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技师学院学生会

技师学院学生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4 15:17:08

技师学院学生会

技师学院学生会例1

当前高职院校的财经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较差、素质较低等种种问题,高职院校教师财务会计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存所欠缺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2000年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毕业生一系列原则意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将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确定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高等职院应该着力提高财务会计教师技能实训的教学水平,切实增强学校所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教师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的一些现状

本文所探讨的问题对事不对人,是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中工作不到位所致,与教师个人无关。

1.近年有一全省的会计技能考试(被称为小高考的全省统考)的考官(教师)培训班结束考试中,有几个位高职院校派出的财务会计专业教师考官(据说均为高级职称),居然在全场三个小时的考试都不能完成技能实操考试,连最简单的会计凭证归类沾贴装订都没操作完成及记账凭证汇总不平衡等等。省招生考试中心的领导说,你们所谓的财务会计专业教师加考官自己都不懂,那平时所教出来的学生水平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后由于同校另一位教师请求考试中心领导网开一面,允许帮助做实操汇总及特许延迟1小时才勉勉强强完成。

2.有一位老师曾为此表示无奈。前年有几位会计专业高校财经讲师在指导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实操实训时,从学校的会计部门借来会计凭证装订机,但在几十个学生面前却束手无策,弄了半天,汗流浃背,也搞不清楚三角式的会计记账凭证封面是如何将记账凭单装订成又结实又整齐有序的一本账册,但就是宁愿在学生面前丢脸也不肯向在场的这位同行老师请教,是这位老师实在于心不忍看热闹,主动站出来说让他来试一试,并且当众很快就装订出一本本结实整齐的记账凭证。这时全场学生掌声齐呜。

3.很多同行教师曾多次见到一些年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教师给学生上课时只拿一本教材,别的连一张教案纸、一支笔都不带,后来一了解才知道他们每次上课都一本书,照本宣科,几乎没有任何的参考资料。

4.有学生反映,在《外贸会计》的出口产品退税与成本计算与实操实训中,将一些错误的核算方法教授给学生,在核算商品费用定额时,按含值税的购进价格计算,并作为该课程的考试题目,使一些毕业生到社会工作中运用时被税务部门批评为少计利润以少缴交所得税,同时也受到老板的责骂。

如有一技能训练的资料:我国某外贸公司出售一批货物至日本,出口总价为12万美元CIFC6横滨,其中中国口岸到横滨的运费和保险费占11%,这批货物的国内购进总价格为人民币819000元(含税价),该外贸公司的费用定额率为6%,增值税率为17%,退税率为9%,结汇时外汇买入价为1美元折合人民币8.30元。要求分析:试算这笔出易我方是否盈利,利润额为多少?

计算商品总费用定额时,财会老师是这样错误地教授给学生的:819000×6%=49140元。

正确的计算应该是:商品总费用定额=819000/(1+17%)×6%=700000×6%=42000(元)。仅这笔账的错误计算就少计利润7140元,最终导致少计缴所得税2356.2元〖7140×33%=(当时税率为33%)〗。毕业生工作后按照这种错误的教授方法计算当然会被税局批评以及老板责骂了。这样学生社会工作的竞争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了。其社会影响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5.有一位已任教多年的财经讲师在上课时碰到学生提出问题:商品流通费用率如何计算,该老师不懂。课后点名问了几位会计老师也无人知道,当时在场教师就有一位曾经在商品流通企业担任多年会计工作,但就是因为看不起对方而宁愿大家都不懂,也不问这位教师。

6.有的财会专业教师,在《会计实务》课程的“银行存款转账结算方法”章节的授课时,并不知道转账支票的结算方式,由于现代的交通及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已经不是以前所谓的“只能用于同城范围内结算”了,而是可以在不同城市但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进行转帐结算,比如一个省的大部分甚至是全省的城市都可以使用转帐支票结算。但是我们不少的财会专业教师根本就不知道,还是按照原来的“只能用于同城范围内结算”这一不符合现实情况的说法教授给学生。使得不少学生工作后曾经多次提问,为何这些问题会计老师教给他们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运用不一样,使学生受到了工作单位的师傅们批评,说是在学校没学好。

7.有些“多师”型高职教师也时常张冠李戴,讲错课程内容。如企业退休人员经费放在营业外支出核算、销售费用包括了销售部门的业务招待费等等。因为连年学生对老师的综合评教分数比较低,后来就采取了在期末闭卷考试之前先出六、七道复习题,期未考试卷就选择其中的五道题进行考试的方法,以获得学生“较好的”评价。有些会计师或财务会计负责人在教授学生工资核算的实操实训时,就是简单的如何按承包经营完成利润总额计算奖励工资都讲授错误,在有人提出正确的算法后仍然坚持己见,至今未改。还有发生一些常见的错账也都无法查清等等。

二、着力提高高等职院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

提高高等职院财会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也许这些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在我们的身边还常有类似上述的问题发生,我们就有必要再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作为高等职院的财会专业课教师,最主要的是要将和本专业的社会实际职业工作的最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教授给学生。

1.切实加强财务会计教师的岗位专业知识继续教育的力度

教育主管部门及高等职院要真正地重视教师的岗位专业知识继续教育工作,加强财务会计教师的岗位专业知识继续教育的力度,以解决财务会计教师知识结构老化、专业知识滞后的现象。现在的社会人们大都重视大学的第一学历教育,而不重视大学毕业工作以后的继续教育,特别是财经类专业知识的继续再教育,使不少的人捧着在很多年前拿到的毕业文凭而高枕无忧。其实这些以前所学到的知识不少早就已经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技术进步与发展而变得不够适时与不大实用。只有在职称评定时有接受继续教育的要求,但没有严格的知识深度及范围与时限要求,如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等,使得有些人老是拿着十年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本科毕业证或三、四门多年前的所谓硕士课程的结业证书就引以为荣而满足于此了:我也是本科毕业了,我也读了研究生呢……。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职院应制定有严格并详细的教师队伍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比如财经讲师应于近三年学习进修所承担的授课教学工作的四至六门同类硕士研究生课程;副教授应于近三年学习进修所承担授课的六至八门同类硕士研究生课程或四至六门同类博士研究生课程;教授应于近三年学习进修所承担授课的六至八门同类博士研究生课程规定等等。不达到继续教育的规定的教师应该不给晋升职称与参加评优及享受同等奖金待遇等等。

2.扎实地抓好高等职院的“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是提高高等职院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的关键。以上所列举的体现教师本身专业技能的一些事实,实际上并不是让人们难以解决的专业问题,而只是简单的财会专业教师实训技能不清的具体情况,这大都是我国大学因为一些教师只是从大学到大学,从书本到书本教学所带来的弊端。

(1)“双师型”教师。目前大家对高职教师以“双师型”为培养目标已经达成共识,但对“什么是‘双师型’的高职师资”的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专家学者对此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下有“双职称”之说,即要求“双师型”教师既具有讲师的职称,又具有工程师的职称;还有“双证”之说,即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还有“双能(双素质)”之说等等。由于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质性培养工作。本文认为“双证”或“双职称”等即“双师型”的说法不够贴切,因为若将“双证”或“双职称”等即定义为“双师型”,那么有三本或更多的证书及有三个或更多职称的就是“三师型”、“多师型”吗,这显然不妥,不符合高职院校教师及培养学生的特征。笔者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或说明,以利于该项工作的扎实开展。

(2)着力于高等职院“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着力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已经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的首要任务。

①高职院校自行培养“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学校任教亦即从书本到书本缺乏实践与实际工厂公司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的教师占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需要自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任务还非常繁重。主要有如下几个途径:

学校企业培养相结合。每个学期,高等职院都应该组织财务会计专业课教师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到工厂、公司等企业学习或交流,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请教。带领学生下工厂、公司实习和实践。使教师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最新的科技动态和管理方法,以便适时地将反映新的技术、新方法、新的经济、政策法规等融入到财务会计教学之中。

直接培养新的“双师型”教师。高等职院凡是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收进学校担任财务会计专业教师的新人,比如硕士研究生,都要让他们首先到相关的工厂、公司的财务会计核算管理岗位的第一线参加实际工作一年时间以后,才能接受其回学校给财经类学生授课。

安排非“双师型”教师进修培训。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条件中“……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验实训活动”的规定,高职院校每个学期也都应该安排一些财务会计教师到教育部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基地进行专门学习,使之转变成为真正合格的“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

②高职院校可以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引进。“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高等职院还可以从相关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企引进“双师型”教师。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岗位调进“双师型”教师。这里强调的是工作单位的调动,就是脱离企业到高校任教。高等职院应该要重视从企事业单位将有志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既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实践经验、又有比较扎实财务会计实理论基础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工作调动,将他们调到学校担任专业教师,充实“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队伍。

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岗位聘请“双师型”教师。这里强调的是聘请,就是不脱离企事业的工作岗位到高校任教。高等职院还可以将企事业单位中那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比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管理人员聘请到学校担任财务会计专业课教师。这类教师平时工作主要在原企事业的财务会计岗位,只是学校安排有财务会计专业课程授课任务时候才到学校上课。

3.高等职院财会教师应致力于提高自身的财会技能实践教学水平增强所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竞争力

高等职院的专业教师除了上述所探讨的社会和高校要给教师提供的环境与条件之外,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本身自觉不懈地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时间努力学习与提高自我。

(1)高职院校财会教师应该敢于实践创新以避免从大学到大学与及从书本到书本教学。不少的高等职院财会专业课程教师本来大学所学的就不是财会专业,只是一些经济类专业转“行”任财会专业课程教师,在大学里充其量就学过会计学原理等一两门会计的课程,且大多还因为不是本专业课而学得不怎么样,再加上根本就没有财会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担任财会专业课程教师也就只能是教科书怎么写就怎么教给学生;另外还有些虽然在大学时是多学了几门财会课程,但是也是从大学到大学担任财会专业课教师,也没有社会实际的财会工作经验,往往就会有些这样的现象,原来老师教授给我什么样的知识、是怎么样教授的,我也就怎么样教给我现在的学生。这样就会使我们培养的财会专业学生的知识及实际工作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财会专业教师必须要虚心好学,与时俱进,不满足于从大学毕业时的一些知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两个假期时间,自学和参加一些财会专业知识研究生课程学习培训,不断地吸收更新的财会知识与信息,开拓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呆板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学习到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知识,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社会工作竞争力。

(2)高等职院财会教师要尽量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工厂公司企业学习实践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以上所列举的一些例子中,你都知道向学校财会部门借用会计凭证装订机,而且也明明知道自己不会操作及装订凭证,你就应该在借用装订机的同时,放下面子请教一下相关的财会人员,就不至于在学生面前发生“教师本身都不会操作而何以教学生”的事情了吧;其余的问题的发生也大多如此。但是这又确确实实地发生在高等职院的“双师型”甚至是“多师型”而且都是中高级技术职称的财经类骨干教师中的事情,而且有些问题还贻患不小,甚至会让人们有那么点“误人子弟”之感呢!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财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了! 这些事情归根结底,是我们财会教师的自身学术水平与实训实操技能还有所欠缺。所以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财会教师应该尽量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常常自行联系到社会当中的一些工厂、公司、商场、银行等企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第一线去学习财会实践技能,不断地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水平,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以强所培养学生的社会就业及工作的竞争力。

技师学院学生会例2

名企广泛深度参与

校企同台携手双赢

2013年11月29日,深圳技师学院隆重举行第十一届技能节闭幕式。在闭幕仪式上,上海智翔集团有限公司向学院捐赠了价值900万元的实训设备,广汽丰田有限公司向学院捐赠了价值50万元的汽车和零部件。

当然,这仅仅是深圳技师学院校企合作成果的一个体现。在多年发展中,深圳技师学院不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引来名企“搭台唱戏”。

在此次技能节上,丰田汽车、蒂森电梯、华亚机床、缘与美珠宝等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通过冠名、赞助等多种形式参与技能节。在86个竞赛项目中,有企业冠名赞助项目39个,如“华亚机床杯”创意机构设计与制作竞赛、“蒂森杯”电梯大修竞赛 、“缘与美杯”首饰创意制作技能竞赛 、“嘉铭峰杯”营销策划大赛、“华运国际物流杯”物流沙盘模拟经营大赛、“食协杯”食品卫生检验竞赛等。在企业冠名背后,是校企双方将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天然联系做得实在、做得充分。

本届技能节的27个竞赛项目是企业的真实课题。如2013“光聚杯”健康与未来工业设计大赛、网站前端开发竞赛、“泛友杯”激光内雕技能竞赛等,最终技能竞赛成果、营销方案、电子网站、软件设计、作品造型等将被应用于企业生产,为企业创造价值。

有5个项目是校企同台竞技。深圳技师学院坚持“与产业对接,为产业服务”的理念,将技能节办到了企业,让企业员工与学生同台竞技。例如“新美亚”通信岗位技能竞赛,企业员工与学生同台比武,而福麒珠宝公司员工与学生同台进行珠宝销售技能竞赛,企业当场就与竞赛成绩优异的学生签订了就业协议。

此外,172位企业专家来校担任竞赛评委,来自企业的39位专家为师生举办了32场专题讲座。

上海智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天长地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深圳尚石设计有限公司、深圳信德缘珠宝公司等13家企业与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上海智翔集团有限公司、广汽丰田公司、缘与美珠宝公司等20多家企业向学院捐赠了教学设备、教学软件、奖金和奖品。

深圳技师学院举办技能节的宗旨是“以节搭台,展示技能教育成果;以节促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仅学校的办学质量得以向社会展示,学校的“产品”――学生也获得了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现在,技能节已经成为企业与学院签约合作和争抢人才的关键时机。在2013年技能节上,华大基因、中国平安、新美亚电子、奥的斯电梯、中华商务印刷、周大福珠宝、顺丰物流等153家企业来校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了2630个专业岗位供学生选择,学院2014届毕业生提前半年就被招聘企业“抢订”一空。

国际影响持续增强

境内外院校取经送宝

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深圳技师学院技能节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在2013年技能节上,前来交流的国内外院校比往届又有所增加。

以加拿大圣立嘉应用文理与艺术学院院长大卫・艾格纽为团长的考察组专程到学院观摩技能竞赛活动,探讨合作事宜。法国普瓦捷市路易・阿曼德学校、瑞而密汽车职业学校、都瑞市丹尼尔・马地龙园林学校的15名师生慕名而来,参加了“智能机器人竞赛”“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竞赛”“气缸盖拆装竞赛”、英语演讲比赛,与学院学生同台竞技,双方师生还开展了一系列中法文化交流

活动。

技能节期间,应英国方面邀请,深圳技师学院黎德良院长率教师代表团赴英国布莱福德学院访问,开展交流合作,双方计划合作设计动画短片参加2015年布莱福德国际动漫节,并签订了合作协议。

在国内,深圳技师学院技能节每年都能吸引不少职教同仁前来观摩交流,还有不少院校派来师生同台竞技。在这届技能节上,辽宁煤炭技师学院、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广州市技师学院、安徽淮北煤电技师学院等28所职业院校和相关政府部门300多名同行来校观摩、参与技能节活动。全国邮政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会议、广州地区部省属技工学校教研会一体化课程建设研讨会、广东省技工院校现代物流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会议在深圳技师学院举行,150多名与会代表观摩了技能节相关活动。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中山技师学院、惠州技师学院、岭南现代技工学校、香港知专学院等派师生前来参加技能竞赛,开展校际交流。

瞄准世界技能大赛

以赛促师生全面发展

技能节期间,深圳市第四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动漫设计、汽车检测与维修两个项目由学院承办,学院21名学生与来自深圳、香港5所职业院校的68名选手同台竞技,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竞赛的设置上,深圳技师学院已经瞄向了更高的目标。学院参照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设置了2013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平面设计、汽车维修六项全能、印刷媒体、零件模具结构设计4个世界技能大赛模拟赛项目,积极练兵,为参加2015年世界技能大赛夯实基础。

深圳技师学院不断创新各项竞赛的过程,也是学院 “以节搭台,展示技能教育成果;以节促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宗旨落地的过程。技能节期间,学院开展了班主任技能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教案设计等教学竞赛,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学院教学教科研工作。学院有8项科研成果参加第十二届全国技工院校科研成果评审会。

技师学院学生会例3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师学院为社会提供了人才,解决了人才紧缺的问题;技师学院的学生普遍年龄都偏小,在毕业之后,他们会直接迈入社会,在社会中的的各个岗位中得到发展,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所以技工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发展水平对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技工学院中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技工学校把重点放到了学生的技能操作和专业培训上面,忽视了文化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和引导,为他们以后的发展造成了制约,技师德育教育的薄弱不利于他们在社会中的发展。

一、当前技师学院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技师学院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的技师学院教学中,大部分学校的德育教育都不全面,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导致技师学院的学生整体素质得不到提升,适应不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满足不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1];把技师学院的德育教育问题进行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点:1.技师学院的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太多束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比较复杂,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2.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开展相应的素质教育课程,没有很强的社会意识,促进不了整个班级的发展;3、技师学院的学生整体文化素养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对社会意识和社会公德等不闻不问只把重心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面,导致他们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1.2技师学院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的我分析

针对上述的几个问题,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技师学院的学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的不良风气,家庭环境等;由于技师学院的学生是面向社会的人才,与社会的接触比较多,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2.学校注重专业教育,忽视了德育教育,在技师学院的教学中,大多数课程都是以实践课程为主,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理论培训的课程非常少,导致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比较缺失;3.学校教师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技师学校的学生大多在文化课程上面都比较落后,很多技师学校的教师没有正确的教学观念,认为这些学生都是成绩比较差的,不注重他们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学生自身的德育状况也逐渐变得糟糕,最终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

二、技师学院开展德育教育的对策

2.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种渠道开展德育教育

技师学院的德育教育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网络资源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在开展技师学院德育教育的时候,也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得到改革;传统的技师学院德育教育没有得到重视,教学的模式也比较落后,达不到德育教育的效果;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教学的主流模式,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技师学院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讲德育工作积极的开展起来[2]。

2.2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实施环境育人

技师学院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校园的环境,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内活动,所以重视校园的环境建设,让技师学院德育教育得到更好的开展;在学校的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教师要及时的纠正,防止带给其他学生不良的影响,同时发现优秀的行为或者品质时要进行宣传和强化,对学生造成积极的影响,让校园的风气得到更好的发展。

2.3根据技师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技师学院学生会例4

2010年6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吹响了国家开展中等职业院校示范校建设的号角。2011年1月,三部委再次联合《“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建设学校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1]1号),正式公布了第一批示范建设学校名单,宁波技师学院有幸成为第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立项单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被批准为中央财政支持的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笔者作为学院模具专业的一线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对示范校建设文件的学习和理解,结合参与学校示范校建设的亲身感受,对中职院校在示范校建设中如何加强模具专业建设谈谈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一、广泛调研,找准专业建设方向

宁波技师学院位于我国沿海发达城市、素有“中国模具之都”称谓的宁波,模具行业是宁波重点优势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产值、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均在全国占有较强的优势地位。

宁波的许多中职和高职院校顺应社会人才的需求,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但是多年来宁波市仍然存在着模具企业招不到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模具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尴尬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中职学校学制过短而高职类院校的教学模式又过于偏向理论,最终造成了中职学校毕业生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只懂理论不懂实践,均无法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技师学院是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而产生的,是以培养预备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师为主要目标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因此,技师学院要在办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师资结构上克服传统教育观的束缚,运用自身办学优势和特点,找准模具专业建设方向,探索出一条模具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路。

二、以示范建设为契机,积极创新模具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宁波技师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紧紧抓住示范校建设的大好时机,积极进取,克难攻坚,逐步探索出了具有技师学院鲜明特色的“以典型案例为核心、小班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具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1.适应市场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宁波市及其周边模具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院广泛征求用人单位意见, 调研了众多相关院校专业的教学模式并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讨论, 确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并且取得模具专业技师职业资格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确立以典型案例为核心、小班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技师人才培养模式

技师是技术工人中的精英,服务于生产、服务一线的关键操作岗位,生产、服务现场的技术和管理岗位,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师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宁波技师学院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认识到,技师的院校培养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丰富技师学生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技师研修模式是院校培养技师的有效途径。在技师院校培养过程中,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实行分流、分层次教学,坚持把好技师生源入口关;设立技师研修准入条件,研修形式以案例教学为核心;在技师评价上采取院校自主评价模式,建立由行业、企业、院校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负责审定整个专业建设计划和技师研修计划,对技师学生进行项目辅导和业绩评价。

三、条件保障

1.实施小班化教学

宁波技师学院模具专业在探索小班化教育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模具专业学生采用阶段分流制,每一阶段考核不合格者实行分流,最终进入技师段学习的学生在20人左右,实现了小班化的教学目标,保证了每一阶段学生的整体素质,保证了最终技师毕业学生的质量。

2.大力加强教学实训场地建设

良好的教学实训场地是模具专业教学质量的保障。为此,宁波技师学院模具专业建有模具加工实训区、模具装配实训区、图形工作站、数控编程室、模具设计室、快速成型室、产品设计研发中心等10多个实训室(区)。主要配备五轴激光加工中心、高速加工中心、数控线切割机床(慢走丝)、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三轴联动)、快速成型机、龙门加工中心、龙门雕刻机、双色注塑机、三坐标测量仪等等先进实训设备。可开展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制图员等工种(项目)培训、鉴定、师资进修、项目开发和竞赛,能同时容纳200名学员进行实训。

3.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保证模具设计制造专业“以典型案例为核心的、小班化、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一体化师资队伍。为此,模具设计制造专业积极与宁波各大中型厂商、公司等单位合作,吸引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老总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并成立专业委员会,对模具专业建设建言献策。通过送培、挂职、校本培训等方式培养专职教师,建立起一支专业结构优化、数量合理、专兼结合、业务能力强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四、体会与思考

近年来,在“高技能人才短缺”“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等形势下,全国各地的“技师学院”相继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技工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其基本特征是:在培养传统中等职业技能人才的基础上,肩负起了高级以上技能人才的培养使命,使技工教育走上了大数量、多层次的发展轨道,培养技师已经成为各技师学院责无旁贷的责任。

但是,技师学院应该如何培养技师,即技师的“学院培养模式”是什么?这一问题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也没有相应的“版本”供大家参考。调查发现,全国各地的技师学院实际上都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状态,相互之间也很少有所谓的“成功经验”供大家借鉴。在培养模式、教学计划、教材与设备、师资配置、毕业生评定方案等诸多方面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各技师学院已经相继开始招生,并已经由此产生了第一批、第二批等等所谓的“新技师”。但这样的“新技师”是否真正达到了“技师”水平?笔者心存疑问。

技师学院学生会例5

日前,珠海市技师学院在教育部职业院校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2013年全国中高职院校秘书技能大赛”上取得高职组团体二等奖、中职组团体二等奖及六个单项一、二、三等奖和优秀指导奖的优异成绩。

本次大赛在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77所院校近400名选手参加。珠海市技师学院是唯一一支来自技工院校的参赛队伍,参赛队由现代服务系文秘专业的中高技6名学生组成,分别参加中职组和高职组的竞赛。

本次大赛分两天进行,比赛内容包含了占总分30%的秘书职业基本知识、占总分50%的秘书工作技能和占总分20%的口语表达三大部分,重点考查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纠正错别字病句、文字输入速度、会议管理基本技能、大型活动方案设计、文书拟写处理和即兴演讲技巧,囊括了秘书职业道德、文书拟写、办公自动化、人际沟通、企业管理、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综合技能。

近年来,珠海市技师学院不断加大对技能大赛的重视,强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全国、省、市级的各项技能竞赛中频频取得佳绩。

山西交通技师学院

被确定为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

近日,山西交通技师学院等19所技工院校成为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主要承担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任务,有效期3年。

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是国家人力资源和和社会保障部加强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技工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增强教师一体化教学能力的重要举措。

今年,山西交通技师学院安排教务处(教研室)、汽车工程系、信息工程系人员组成申报团队,编写申报书,整理佐证材料。经过省级审核、专家评审,顺利成为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这一基地建设将有效推进学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满足一体化师资培训需求,构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培训优质的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体系。

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被唐山市教育局命名为幸福教育实验学校

唐山市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会议暨幸福教育现场会日前举行。会议分两项内容。第一项是分四组进行现场观摩幸福教育,第一组观摩尚智小学部心理团体辅导课,第二组为初中部幸福德育活动展示,第三组为初中部幸福课堂活动展示,第四组为主题教研活动展示。第二项是全市德育工作会议,会上宣布了获得唐山市教育局幸福教育实验学校称号的学校。

经过观摩和研讨,唐山劳动技师学院的德育管理队伍对于幸福教育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于幸福教育的方法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对于幸福教育的效果有了更切身的体验。学院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渗透幸福教育,努力构建幸福校园,成就幸福教师,培养幸福学生。

嘉兴技师学院

在市职业学校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中获奖

2013年嘉兴市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评选结果近日揭晓,嘉兴技师学院教师参评的教学设计作品在此次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参赛的19位教师作品中共有13位教师作品获奖,其中5人获得一等奖、4人获得二等奖、4人获得三等奖。

此次比赛由嘉兴教育学院组织,要求参赛教师阐明参赛课设计的基本理念,并详细说明为体现这一设计理念而在教学目标、教材处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运用等方面所做的创新,目的是为了鼓励职校教师积极探索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鼓励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推动中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全面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

西安工程技师学院

技师学院学生会例6

二、技师学院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措施

青年教师须借助校本优势、同行参悟及进企业学习,提升专业技能。

1.青年R到淌υ诒拘@辖淌Φ闹傅枷履茉鼋专业技能水平

充分发挥本校资深教师专业技能的优势,以“传,帮,带”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向资深教师请教、学习,以此达到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传承,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深“老教师”的专业技能的授课方式方法得到了延续。尽管不少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功底不错,专业理论课程也上的有理有据,但上课风格明显“学院派”――理性有余,技能传授欠缺。要真正地将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形成专业技能并能灵活应用,恐怕青年教师还是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但是,每所技师学院都有“双高”类(职称高,专业技能高)的教授级别老教师,他们不仅专业理论过硬,而且专业技能也是炉火纯青,可以说达到“知,行”统一的境界。让他们“传,帮,带”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恐怕想不提高都难。狭义地讲,青年教师只是从老教师那里学到技能。其实,无形中老教师是将授课方式方法及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如果青年教师用心的话,将受益匪浅。对老教师而言,这是进一步总结提高自己教学经验的好机会;同时,年轻教师也会以新的视野向老教师表达他们眼中的新技术潮流,老教师更乐意倾囊相授。南京化工技师学院具有教授级别或正高级职称的老教师约占15%,在他们的热心指导下,到目前,一些上进的青年教师已经获得中级讲师职称,并且这些青年教师深受学校领导及同事的认可和学生的喜爱。可见这种方式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这也有利于学校新老教职工的团结教学、交流。

2.青年专业教师间的学习、参悟同样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提高

同行间的学习和相互参悟也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其实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早有先见之明,每年的寒假或暑假全省甚至全国技工类教育系统都会举行相关专业的专业技能培训,让青年教师参加这样的培训,不仅可以提升专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同行间的交流、学习和参悟让青年教师更全面地看到自己在专业技能的真实水平及目前在本系统中本专业主要的技术技能形态。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同行(几乎是同年龄人)的沟通,或许能产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无论是对青年教师个人,还是区域性的教育教学,甚至是本系统的专业教学都会有影响。笔者所在学校各个专业每年都会派青年教师去各地有影响甚至是全国知名的院校和单位参加像这样的培训和学习,已经去过的技师学院和单位有盐城技师学院、苏州技师学院和常州技师学院及浙江天煌教仪等。产生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许多青年教师不再刻板教条地传授专业技能,而是强调这样的技能适用的场合和注意点,也能注意到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将专业技能传授到何种程度。可以说,青年教师能将专业技能的传授拓展到这种境地也达到了学校领导层的预期目的和要求,而且效果很不错。

3.青年专业教师进企业学习更能有效提升专业技能

让青年教师深入到对口企业学习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今后毕业有很大部分是直接面向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的,让青年教师深入到专业对口的企业不仅能让青年教师明确所教学生今后毕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小部分学生上学时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有旷课倾向,以这种态度是很难适应企业的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的,青年教师在课堂讲课时有意涉及企业现实的制度和规定有助于这部分学生的提前认知和理解,对今后毕业适应企业也是大有裨益),而且也有助于青年教师从自身看到目前相应专业领域主流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这样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举两得的做法,既有利于自身提高专业技术技能,也有利于一些学生对企业实际工作情况的认知。南京化工技师学院每年暑假都会外派一些青年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也是学校相应专业毕业学生工作较多的单位或企业)去学习、实践。近10年机电类青年教师去学习过的企业主要有:南京化学工业公司检维修车间和南京扬子石化公司检维修车间、南京上科机电工业公司、南京中圣集团等等。这样的做法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更深入,而且所传授的专业技能更贴近生产实际、更加实用,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企业的认识与理解(相对于学校,在企业经常性迟到、早退等行为是致命的,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企业工作岗位的去留)。

三、小结

技师学院学生会例7

关键词 :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导向和扶持

近年来,我国技工教育事业取得了稳步发展,技工院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得到了稳步提高,培养出大批技能型人才,在促进就业和服务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技工教育的直接参与者,技工院校教师在促进技工教育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当前部分地区的技工院校,存在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流失严重、“双师型”教师待遇低、能力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加强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发展技工教育的当务之急,提升技工院校师资水平能力和构建优秀教师队伍,是当前各地区、各学校的首要任务。

一、技工院校师资队伍现状

以辽宁为例,从1946年创办第一所技工学校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技工院校规模已达到400多所,为促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技工院校在优胜劣汰中,逐步完成了整合。虽然当前全省技工院校不足200所,但技工院校的规模、设备设施、教学方式却有了明显改观,对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层次都有了显著提升。然而,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之时,技工院校师资流失现象却不容忽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从表1可见近10年来辽宁省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2005年至2009年,教师总量趋于平稳,理论教师有少量增加,增幅低于6%,且理论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级别提升较大,5年增幅达到17.6%,实习指导教师总量下降数量较大,下降幅度为15.4%,实习指导教师职业技能资格有所提升。由此可见,在这5年中,全省技工院校比较注重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整体教学能力和教师素质上了一个新台阶。2009年至2014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状况不容乐观,教师队伍人员数量呈现了下降势头。与2009年相比,技工院校教师减少了14.4%,其中,理论教师减少13.5%,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比2009年也减少了17.6%,令人担忧。

通过对部分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发现,目前技工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待遇存在差异,教师流失现象严重。从教师去向看,有被本地区高职高专院校挖走,其待遇远远高于技工院校;有被发达省份技工院校挖走,也是因为待遇水平差异;有被企业挖走,企业可以自主制定待遇标准,激励机制灵活。值得注意的是,被挖走的基本上都是学校的顶尖骨干教师。

二是教师流动渠道不畅通。政府部门主办的技工院校,都是按照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管理,受事业单位编制限制,需要的教师进不到编制内,留不住人,不需要的或者不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人又出不去,导致聘用教师多,其工资支出占用了学校的有限办学经费。

三是培训提升机会少,专业知识陈旧。由于技工院校经费紧张,除了国家示范校以外的技工院校,多数学校没有教师培训经费。而省市教研机构在同级财政中又没有专项经费列支,理应组织开展的技工教师培训工作因经费无法解决而不能开展。有的学校专业课教师多年没有学习进修机会,其知识陈旧,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四是缺少“双师型”教师。单从实习指导教师数量和理论教师数量比例上看,就不难看出“双师型”教师的匮乏程度,实习指导教师和理论教师数量的比例呈逐年下滑趋势,2005年为 37.5%,2009年为29.6%,2014年为28.2%。

五是实习指导教师流失严重。从表1可以看出,实习指导教师流失情况十分明显,2005年为2064人,2009年为1724人,2014年为1421人,10年下降幅度为68.8%,流失率为31.2%。

总之,加强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有一支数量足、素质高,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师队伍,重视和加强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二、对策和建议

1.建立校企合作的新型教师队伍

技工院校在学生培养模式上,要积极倡导校企合作,使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增加对生产岗位的认知度,了解生产工艺,体验企业工作要求,促进其快速成为合格的劳动者。那么教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能否扮演好教师和师傅的角色,还应该从教师自身能力提升上下功夫,要将教师交流使用纳入校企合作指导内容之中。

一是技工院校的专业课教师要积累企业工作经历,不论是理论教师还是实习指导教师,都应该定期到相关企业顶岗工作一段时间,全面了解企业生产与技术的变化,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是校企合作双方要对教师资格达成共识,有条件的企业可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承担部分教学工作,提升校企合作的内涵。

三是技工院校要广泛吸纳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人才,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2.发挥职能部门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导向和扶持作用

(1)建立教师进修培训的常态机制,制定教师培训规划。技工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因而教师必须提前一步掌握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与行业的技术发展同步。技工院校的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制定技工院校教师培训进修的工作规划,并形成常态机制,协调财政部门将教师培训进修支出列入财政预算,促进教师能力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只有国家示范校在专项经费中有列支,但也没有形成常态。

(2)搭建教学成果交流平台,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教师是技工教育第一线的实践者,是技工教育的主力军,他们对教育对象和教学研究具有最为直接深刻的体会和经验。搭建教师教学交流平台,有助于发挥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传播优秀教师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通过共同研讨国内国际职业教育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前沿信息、知识和做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提升技工院校办学层次,扩大技工院校的影响力。同时能够激发技工院校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技工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增强技工院校的办学活力,促进其良性发展。

(3)增强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的自主权。就辽宁而言,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80%以上是政府部门主办的,人员编制、收入分配按事业单位管理。对此,技工院校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依法依规制定章程和制度,逐步完善治理结构,尽快提升治理能力。政府部门应该根据技工院校发展要求,特事特办,给予院校必要的人事管理权限,对选聘专业教师给予绿色通道,促进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个敏感话题,也是一个关系个人价值认同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具体问题。建立能够体现技工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是技工院校留住骨干教师及专业带头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不突破当前的薪酬政策框框,技工院校急需的双师型、大师型的专业教师,就会不断流失,更不能吸纳所需人才。

技工院校的发展,急需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作支撑,提高技工院校教师待遇,增强学校的自主权是未来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技师学院学生会例8

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和创业是对职业教育的殷切期望。技工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社会各部门培养品德过关、技术过硬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师。因此,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技工院校完成教育重任和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的现状

由于对师资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措施不给力,以及校企合作、产教结合还处于初级阶段,科技开发、社会服务体系及机制尚未形成,导致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1.职业素养欠缺

多数教师来源于非师范院校,没有学习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先天不足;对学生的心理干预能力相对较弱,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硬性管理的成分多,软性的行为疏导和心理疏导相对少。教师自身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参加技术比武等能力有待提高。

2.教学创新能力弱

技工院校招收学生的基础较差,教师在教学中个人成功体验少,缺乏激情和n堂创新的动力,大多沿袭着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缺少与学生的互动,生动、新颖和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不多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的能力尤其不足。

二、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方向

为弥补技工院校教育教学存在的不足,人社部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实现三个“合一”,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这就决定了技工院校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和技能训练教学能力,还需要针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疏导能力,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创业咨询的需求,成为 “四师型”教师。

三、 “四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

笔者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确定我院“四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为:讲师、技师、心理咨询师、创业咨询师;提出教师队伍能力建设三个“一体化”的目标:工业生产和课堂教学一体化,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一体化,创业就业培训与企业培训一体化。

1.加强校内培训工作

一是新教师岗前培训。由于刚走上讲台的新聘教师,缺少教学实践经验,学院利用内部教学资源,由学院安排业务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关系,通过业务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业务指导、定期听课评课、互相交流、共同研讨等方式,为新教师架起由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使新教师在教学技能方面得到迅速提高,职业意识、职业人格方面也受到老教师的熏陶。

二是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对于专业理论知识薄弱的实习指导教师,学院组成理论培训班,利用本校相关专业教师或外聘专家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实训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利用假期聘请“联想培训集团”等国内知名培训机构给全体教师充电,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大部分教师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得到提高。

三是实现一体化教学。学院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通过对教师的理论、技能全员培训,专业课教师分批到企业参与生产与管理,逐步适应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全院五大系建成适合企业需求的70多个教学项目工作站,统一采用“6S”管理模式,实现了专业课堂进车间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四是实施“名师工程”。笔者学校作为部级重点技工院校,高度重视名师的培养,自2010年3月启动“名师培养工程”以来,学校通过开设名师培养论坛、教科研活动、学习进修、教学竞赛、技能比赛等活动进行培养,名师培养对象取得了快速成长。学校现已建立了以教师命名的“大师工作室”。并通过发挥“名师”的带头和辐射作用,带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2.开展校外交流培训

一方面是开展校企合作。依托全国五百强企业“太阳纸业”“华勤集团”等实训基地,开展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锻炼活动。寒暑假时间,每次选拔50多名中、青年教师到企业的各个岗位见习实训,了解企业生产和管理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办法。为实现一体化教学提供指导。

另一方面是积极参加各种校外培训。笔者学校依托培训基地和知名院校,每年拿出50余万元经费,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外出培训。近年来学校先后有80名教师参加全国、省市级教学交流会议,100多名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专业技能培训班,通过交流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开阔了视野,为开展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综合能力培养

一是心理辅导能力培养。针对教师心理辅导能力的欠缺情况,学院依托社会培训机构聘请国内知名心理学专家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能力培训。两次组织了180余名教师进行为期半年的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并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统一考试,大部分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提升了教师心理干预辅导能力。

二是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院为了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采取如下措施:选拔具有创业潜质的中、青年教师到高校进修,更新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提高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挑选业务知识扎实、具有创新素质的中、青年教师参加培训,如“就业指导师”“企业培训师”等专项培训;开展多形式、有计划的培训,如举办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教学方法学术研讨会等。

4.开展教师技能竞赛

学院每学年有计划地举办教学设计比赛、说课比赛、教案评比、课件制作评比、立标课达标课评选等活动,在规范教学常规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创新教学。鼓励教师参加部级、省市级组织的技能竞赛多名教师获得兖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济宁市首席技师、济宁市教育教学能手、山东省青年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5.加强制度建设

一是制定教师进修激励机制。学院制订《济宁工业技师教学工作激励办法》鼓励教师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对取得各项专业资格证、外出参加培训和学历进修的教师报销经费。使笔者学院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业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对于取得多项资格证的教师,经学院评审可确定为“双师型”或“四师型”的教师。截止到2017年2月,学校专业技能提升的教师达到128人,通过教师的积极努力和学校的激励机制,教师的专业技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技师学院学生会例9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共1297所,占普通高等院校总数的53.1%,在校生9642267人,占在校大学生总人数的40.3%;中等职业学校共12663所,占高中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48.4%,在校生2113.7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人数的46.1%[1][2]。如此庞大的职业教育规模必然需要与之配套的师资队伍,但目前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速度和质量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相比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院校(以下简称职技高师院校)是我国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主要力量。近年来,面对日益增长的职教师资需求,其传统培养模式愈显不适应。针对广大职业院校对职技高师院校毕业生的高要求,职技高师院校在不断调整自己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其中,教育实习的优化问题颇显棘手。对比而言,探讨普通高师院校的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对职技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改革能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职技高师院校传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职技高师院校十分注重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要求师范专业毕业生到职业院校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为此,职技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有自身特点,既包含教学能力训练和教育实习,又包含专业技能训练和企业生产实习。但在实际教育实习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时间难以保证。在教育实习方面,主要是毕业教育实习,希望师范生通过毕业教育实习巩固所学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增强教学和教育管理能力并提高教育研究能力。比如,在某职技高师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育实习课程教学大纲中,有关毕业教育实习目的和任务的表述有“考察实习生将本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应用于各类职业学校教学实践的能力”“锻炼实习生的教学能力以及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和开展班级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但由于当前职技高师院校毕业实习时间一般只有4~6周[3],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充分达到上述实习目的明显不切实际。考虑到实习任务过多会导致教育实习难以深入,有的职技高师院校将毕业教育实习内容限定为“课堂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教育研究实习”。但即使这样,由于实习时间过短,进行每项实习的时间还是十分有限,师范生仍难以得到充分锻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职教师资培养,都高度重视时间保障。如韩国技术大学(KUT)四年制的常规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中实习课占58% [4],德国高等院校的技术师范专业第1~7学期均安排有大量职业学校教学实习,由实习处负责协调管理,以职校教师为主要指导者[5]。

 

教育见习缺失。低年级师范生通过教育见习能够较早地了解职业院校的师生情况和教学情况,对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及早产生感性认识,有利于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在校学习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但一直以来,这一环节在职技高师院校是缺失的,很多师范生直到毕业实习时才对我国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有真切感知。

 

教学基本功训练有待强化。职技高师院校的教学基本功训练一般在一年级或二年级进行,有的学校安排一次,有的学校安排两次,每次一周,大班授课,内容包括普通话、写作、书法等,课时少且不够深入。这种训练方式由于缺少师范技能实操训练,也就谈不上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

 

专业课教学能力训练不足。为培养出“一体化”师资,职技高师院校都十分重视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但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代表就能传授这些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职技高师院校要对师范生加强专业课教学能力训练。但一直以来,专业课教学能力训练在职技高师院校严重不足,很多师范生只在毕业教育实习时,才在实习院校尝试进行专业课教学。

 

缺少企业生产实习。当前,一些职技高师院校的师范专业只有毕业教育实习,而没有企业生产实习,即开展毕业教育实习的师范生缺少赴企业实习的机会。这显然会影响师范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总体看,职技高师院校当前的教育实习时间不足、形式单一、内容不全面且不深入并缺乏生产实习的配合,缺乏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实习效果。2013年对某职技高师院校共282名毕业班师范生进行的教育实习问卷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在听课与授课时间方面,实习生的平均听课时数是5.9课时,平均授课时数是2.5课时,时间甚至未达到教育实习大纲“听课总时数不得少于10学时”“必须讲课4~8学时”的要求。很多实习生明确表达了自己对教育实习的意见和建议,如“应增加实习时间”“希望多安排几次实习”“应多批次地实习,尽量安排比较贴合本专业的实习”“时间太短,有些工作没有时间正常展开,不能仔细深入进行”“减少任务量”“可适当增加教育实习时长,以利于更好地了解职业教育现状”“提早进行教育实习”“加强基本功训练” “多安排实习生讲课”“多给实习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等等。职技高师院校有必要从整体上提出教育实习改革对策,系统地解决当前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普通高师院校的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值得借鉴。

 

二、普通高师院校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的机理

 

全程教育实习模式是在大教育实习观指导下,师范院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实习[6]。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的全程性突出了其不同于传统教育实习多为毕业教育实习的鲜明特色。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的整体思路是:师范生在高师院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在校内上教学实践课和在校外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实践,进行不间断的师范技能训练,逐步完成各项教育实习任务,最终充分达成教育实习目标。

 

全程教育实习模式有如下特点:一是全程性。与常规课程不同,全程教育实习强调教育实习贯穿于师范教育的所有学期。二是可操作性。给新师范生每人配发一套专业对口学校的教材,并分成若干教学实践小组,每组配一名指导教师;每周都有教学实践课,纳入教学计划,指导学生备课,进行小组讲评、大班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模拟教学训练;广泛开展教育见习、教育试实习等教育实践活动,具体指导师范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准教师训练,缩短毕业后从教初期的不适应期。三是形式多样性。以教学模拟和教育实践课为纲,具体包括教学基本功训练、教育见习、教育调查、教材和教法研究、模拟教学、教育试实习及教育顶岗实习等多种教育实践活动,有小组训练、大班比赛、未来教学明星大赛、模拟实习和混编小分队实习等多种活动形式,是课内教育实习和课外教育实习、校内教育实习和校外教育实习、有形教育实习和无形教育实习的集合体。四是全员参与性。广大任课教师分别负责对全体师范生的具体指导,形成了师生广泛参与机制,师生共同提升教育能力和职业素养。五是与教育一线的适切性。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强调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切合教育一线实际需要的教育实习,使师范生毕业前就进入教师角色,达到预期的师范教育目标。六是实习影响好。各专业实习生以混编实习小分队的形式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通过同时发挥指导教师和混编实习小分队的优势,不但确保实习教学质量,还提升了实习基地教师的素养。实习的良好影响有利于高师院校不断开拓新的实习基地[7]。

 

三、职技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全程化的实施要点

 

职技高师院校不同于其他高师院校,其培养目标面向技校、中专、职业高中,以及为普通中小学的劳动技能课培养师资。现结合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的要义,针对职技高师教育实习的目标要求,分析职技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全程化的实施要点。

 

(一)开设教育实践课

 

职技高师院校提高师范生教学基本功的现行做法是开设一到两周教学基本功大班讲座。其缺陷是讲授的内容过于集中,师范生缺乏足够的吸收和巩固时间。师范生教学基本功的提高是长期训练的结果,一两周讲座的效果显然是杯水车薪。职技高师院校应改变这种传统做法,设立专门的、尽可能满足师范生实践需要的教育实践课,每周都安排课时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并且应在不同学期,设置该课程不同的教学重点,使该课程成为职技高师教育实习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结合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让职技高师师范生演练职业院校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技能,并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学会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展开行动导向教学,逐步规范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

 

在不同学期,实践课的教学侧重点应结合职技高师教育目标和师范生的学习进度来综合确定。基于目前的普遍情况,建议在第一学期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备课、教学组织、板书、教学语言、教具(课件)制作与使用等;第二学期进行课堂教学环节演练;第三学期进行职业教育常用教学方法演练;第四学期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待师范生掌握了所在专业一定的实践技能后,第五学期可进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训练。第六至第八学期针对教育实习的需要进行教育实习的准备工作,如开展模拟实习,学习实习安全守则、实习大纲等实习相关文件,学习往届师范生的实习经验,熟悉实习基地所用教材等;也可以利用本课为技能大赛等实践活动做准备工作。

 

(二)开设实习周

 

为确保师范生既掌握专业理论教学能力,又具备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职技高师实习具有明显的双重性,既要进行教育实习,又要进行企业生产实习。这就要求职技高师院校在教学计划中给师范生分配充足的实习时间。当前职技高师师范生只有毕业教育实习,缺少企业实习的现状必然会影响职技高师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职技高师教育目标的实现。可选择的变革措施之一就是在每个学期安排专门的实习周,使师范生有更多实习时间,充分完成教育实习和企业生产实习。实习周的具体安排视实习任务而定,可长可短,比如见习安排一周时间,企业顶岗实习、教育研究实习和教育管理实习等安排三周时间。在专门的实习周里,要求职技高师院校全体教师以实习工作为重,营造全体注重实习的氛围,给实习生小组安排合格的专职带队教师。这样,不仅能使带队教师更专心地做好带教工作,也能给实习生提供全方位支持,从而提高实习质量。

 

在各实习周里,有关教育实习的主题可选择教育见习、教育试实习、教育管理实习、专业教学实习、教育研究实习等,让师范生专门巩固和提升特定方面的师范技能。在实习主题的顺序方面,应根据师范生的实际情况,如师范生的学习进度和需要而定。比如,新生专业知识较匮乏,一年级师范生的实习就应以见习为主。通过教育见习,使师范生了解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的教育现状,尤其是了解中职学生、教材、教学计划和教学环境的现状,发现有待完善之处。这样,就便于师范生结合未来职业要求展开后续阶段的学习,使后续学习更有针对性和积极性。待师范生学习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后就可以进行专业课的教学实习。高年级师范生由于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都已较高,可开展教育研究实习。

 

教育部于2007年7月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指出,高师院校要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县域职业高中及职教中心,一直以来严重缺乏师资,尤其是缺专业课师资。职技高师院校应响应这一号召,鼓励学生利用若干实习周到这些学校开展实习支教活动。

 

(三)开展专业课试教

 

调查发现,职技高师师范生参加教育实习时专业理论课平均听课为6.00学时,平均授课仅为2.62学时;专业实践课平均听课为5.80学时,平均授课仅为2.34学时。这些实习量对于提高师范生各门专业课教学能力明显不足。

 

职技高师毕业生从教后大都在职业院校教学一线开展专业课教学工作。为培养师范生的专业课教学能力,职技高师院校每门专业课(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的教学大纲都有必要明确规定师范教育方面的内容。例如,规定专业理论课教师除讲授专业理论外,还应安排专门课时传授专业理论课教学技能技巧,并安排师范生上台试教相关专题教学内容。目前,虽然有学者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却没有相关文件或规定明确要求专业课教师这样做[8]。在教学实践中,有些专业课教师践行了这种做法,并得到了学生的好评。但这样做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专业课教师仍只是讲授专业知识,意识不到自己所面对的师范生学习专业课的特殊需要——不仅要学会还要会教。由于在教育实习中专业课教学实习过少,因此,将职技高师专业课教学进行这种师范化改造势在必行。

 

四、效果预期

 

对照普通高师院校实施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的实践,可以预见,职技高师院校实施全程化教育实习至少会产生以下效果。

 

首先,职技高师师范生在一年级就能够通过教育见习较全面了解我国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这样,一方面促使有志于职业教育的师范生坚定奉献职业教育事业的信念,使其后续学习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另一方面,也使那些从教信念不够坚定的师范生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即使他们选择转入非师范专业学习,也是职技高师院校对学生负责的做法。

 

其次,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基础会更加扎实。实施全程化教育实习以后,由于每周都有教育实践课,持续分专题开展教学基本功、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的训练,师范生在校即能掌握扎实的教学能力。

 

再次,师范生将会拥有更好的专业课教学能力。职技高师院校的专业课教学应注重体现师范性。对师范生开展一定学时的专业课教学训练,不但能使师范生学好专业知识,也能使师范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教学能力。这样,师范生在教育顶岗实习时以及毕业从教后都能快速上岗,大大缩短执教之初的不适应期。

 

最后,由于全程教育实习是全员参与的,职技高师院校教师在全面指导师范生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学相长,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也会不断提升,从而使职技高师院校的师资素质和教学水平都不断提高。

 

此外,实习生顶岗实习不适应期缩短,在实习基地实习时间延长,还直接使实习学校受益,即给实习学校实实在在地完成一定量的工作,带来好的实习影响。因此,全程教育实习能给师范生、职技高师院校、实习学校等带来多方共赢的实习效果。

 

五、相关问题及思考

 

(一)教育实习全程化对职技高师院校的要求

 

基本要求:一是职技高师院校的教学计划须作相应调整。职技高师院校虽然教学内容较多,但合理调整现有的教学安排,完全有可能落实好全程教育实习。比如,可将现行1~2次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周改为教育实习周。在专业课教学能力训练方面,教师可以改进教学模式,让师范生课下自学某些专题的教学内容并在课上开展模拟教学,就不必另行增加专业课教学时间。这样结合每门专业课的具体内容来训练师范生的专业教学能力,理论上比单独开设“学科教学法”课程效果更好。每周的教育实践课,通过调整教学计划也不难安排,比如改造已有“课程设计”“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或利用机动时间开展。即使由于实习需要将延长总的教学时间,即比原教学计划多出一两周时间(利用部分假期时间),但也被证明是可行的。实习周在每学期中的位置,应视师范生、学校、实习学校等的具体情况综合确定。二是实习基地问题。当前,职技高师院校均有较多实习基地,并有大量职业院校可以拓展为实习基地。这些作为实习基地的院校也希望通过教育实习遴选优秀师资。因此,职技高师院校普遍不缺少教育实习基地。虽然还有师资、实习安排等不少具体问题有待在实践中摸索解决,但总的来看,职技高师院校借鉴其他高师院校全程教育实习实践的经验开展全程教育实习可行性是比较高的。

 

(二)职技高师全程教育实习是否需要混合编队

 

在进行集中教育实习时,对实习生进行混合编队即安排不同专业的师范生通过合理搭配组成教育实习小组,以小分队的形式赴实习学校实习。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实习学校的实习接待能力,小分队内每个专业的实习生相对较少,能够缓解实习学校在安排指导教师和上课班级时的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实习生相互支持,共同提高,对实习学校也能产生更好的整体实习影响。因此,很多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强调实习生混合编队,强调混合编队的团队优势[9]。

 

由于职技高师院校各个专业的技能性更加突出,混合编队更能突出各专业实习生的整体优势,因此,职技高师教育实习可以强调混合编队。如能以混合编队的形式到师资欠缺的中职学校支教,社会效益会更大。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对实习小分队的组织协调,避免因协调不力影响实习效果。

 

(三)关于技能大赛对教育实习的补充作用

 

技师学院学生会例10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11-02

技工院校担负着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其中,技师学院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目前,技师学院开展科研工作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关系到技师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关系到技师学院的办学实力和长远发展。开展科研工作必须先明确其定位,搞清其作用,才能收到其应有的效果。

技师学院科研工作定位

学校开展科研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学校开展科研工作首先要明确科研工作定位。只有准确定位,科研工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达到其预期目的。

科研工作定位主要取决于学校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学校因其办学功能不同而有不同的科研工作定位。

(一)技师学院分类及其办学功能

从教育分类来看,技工教育属于职业教育,技师学院是我国现有技工院校的最高办学层次,因此,技师学院属于高职院校。技师学院的办学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二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高技能人才培养 技师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即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相对于同属高职院校的职业技术学院而言,技师学院毕业生的操作技能要求高于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其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即培养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的同时,还应为行业企业的员工培训、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在行业企业技术进步和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办学功能,技师学院有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因而其科研工作的定位也应有别于普通高校和其他高职院校。

(二)技师学院科研工作定位

科研工作要服务于教学,服务于高技能人才培养 近几年,我国的职业教育愈来愈受到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正处于大发展时期。由于技师学院的办学历史短,全日制培养技师尚处于探索阶段,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方面,都还有待于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索。因此,技师学院应将教学改革作为科研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教研教改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的不断增强,提升学院的办学层次及其核心竞争力。

科研工作要侧重于解决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 技师学院因其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而拥有一支具有较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同时,在技师培养教学过程中,需要以真实的专业技术问题作为教学载体和实训项目。因此,技师学院的科研课题应主要来自于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问题,尤其是企业生产实际操作方面的技术问题。科研课题要注重其实用性、新颖性,并将课题研究与教学改革、课程开发、技师培养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为地方行业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科研工作要量力而行,错位发展 目前,技师学院的科研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比较薄弱,科研工作条件还十分有限,表现在思想认识、机构及人员编制、科研经费、研发条件、科研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有待解决。因此,技师学院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开展科研工作,使其有别于普通高校及科研院所,也有别于其他高职院校,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科研方向上,不追求重大基础理论的研究,而应追求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在科研课题上,不追求科研项目的级别和规模,而应追求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在科研效益上,不过分追求其经济效益,而应注重其社会效益,逐步形成技师学院科研工作的优势和特色。

技师学院开展科研工作的作用

科研工作对于技师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广东省来看,科研工作做得较好的技工院校,其办学实力都比较强,发展势头也比较好。下面结合笔者所在的深圳技师学院开展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技师学院开展科研工作的作用加以说明。

(一)以科研促教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技师学院学生会例11

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表示,深圳技师学院的教学特色鲜明,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术,实训设备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学生制作的作品质量很高,显示出学院具有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深圳技师学院学生的技能水平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级技工相媲美,完全有能力参与世界技能大赛并可能取得优异成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吴道槐司长、广东省职协方潮贵会长、深圳市政协林洁副主席等嘉宾在闭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们充分肯定了深圳技师学院所取得的成绩,指出学院通过连续举办10届技能节,推进校企合作、国际合作、产学研合作,是技工教育领域的重大创新,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紧缺高技能人才,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林洁副主席在讲话中强调,高技能人才对推动深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深圳技师学院提出的“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能、健康的人格”三位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完全符合企业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实现了高质量就业,证明学院举办技能节等一系列改革创新的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肯定。

深圳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王妍总经理作为用人单位代表在闭幕仪式上发言。她表示,公司自2005年开始与深圳技师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近年来双方在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师资培训、技能节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公司通过技能节平台挑选、招录了学院多名毕业生,这些学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在企业能够迅速适应环境,目前已成为所在部门的业务骨干,让企业受益良多。

闭幕仪式上,华为公司、深圳市讯方公司共同向学院捐赠了现代通讯实训设备,共建高水平实训室。蒂森电梯(中国)公司、周大福珠宝金行(深圳)有限公司分别向学院捐赠了奖学金和助学金,并与学院确定了长期开展高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合作。

亮点凸显

据深圳技师学院黎德良院长介绍,本届技能节自2012年10月18日开幕以来,各类活动精彩纷呈,包括开幕式、学生技能竞赛、教师技能竞赛、校企合作签约、师生代表队赴法国竞赛夺冠、企业专家讲座、校园招聘会、技能服务进社区、国际国内职业院校来访、闭幕式等活动。技能节历时一个多月,四大亮点凸显。

亮点一:技能节的影响力走向国际

近年来,深圳技师学院技能节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吸引了国外、境外的知名职业院校主动参与到技能竞赛活动中来。

2010年和2011年,法国普瓦捷市的路易斯・阿曼德学校、莱昂斯・维杰学校先后派师生代表团来学院参与竞赛活动,开展交流合作。应法国方面的邀请,2012年10月学院第十届技能节期间,黎德良院长率师生代表团赴法国开展交流合作,选派6名学生参加由法方组织的机器人竞速、汽车维修、英语演讲等三个项目的技能竞赛。学院学生与法国、乌克兰多所知名职业院校学生同台竞技,最终囊括了三个项目的冠军,为深圳市、广东省和国家争得了荣誉。

在第十届技能节期间,香港职业训练局代表李海贤高级主任出席技能节开幕式并致贺词;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专家维尔克、魏茨勒一行专程来学院观摩技能竞赛活动,探讨合作事宜;英国布莱福德学院专程派代表前来观摩、交流;伦敦商务、嘉宏国际公司选派员工来校参加“伦敦商务杯”英语技能大赛。12月11日下午,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教育文化领事博安格先生专程前来出席技能节闭幕式,参观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创新成果展,并在闭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深圳技师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技能节同时也成为全国职业教育界交流的盛会。广东机械技师学院、中山技师学院、广西机电技师学院、湖南常德技师学院、山东交通技师学院、舟山市教育局等26所职业院校和相关政府部门来校观摩、参与技能节活动。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深圳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院校分别派出师生来校参加技能竞赛项目,广泛开展校际交流。

亮点二:知名企业争相前来签约揽才

深圳技师学院第十届技能节的90个竞赛项目中,企业冠名赞助项目38个,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真实项目26个,校企同台竞技项目5个。西门子电气、新美亚电子、蒂森电梯、用友软件、沈阳机床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技能节,通过冠名、赞助等多种形式与学院开展合作。来自行业、企业的38位专家为师生举办了35场专题讲座。165位企业技术管理人员来校担任竞赛评委。技能节期间,华为技术公司、讯方通信技术公司与学院举行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三方投资在学院建立“联合创新实训室”,探索校企双制办学,为深圳电子通信行业培养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另外,深圳蓝鲸工业设计公司、赛野展览公司、皇杰影视公司、翠绿首饰公司等多家企业先后与学院签订合作协议。蒂森电梯、周大福珠宝、丰田汽车、沈阳机床等多家公司向学院捐赠了价值200多万元的教学设备、教学软件、奖金和奖品。

技能节再次成为企业争抢高技能人才的盛会。技能节期间,福麒珠宝在公司营销大厅组织员工与学院学生进行“福麒杯”珠宝销售技能竞赛,企业总经理当场与竞赛成绩前十名的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周大福珠宝、丰田汽车、南方网通、先进微电子、TCL、中集集团等数十家企业来校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了近2000个专业岗位供学生选择。学院数控机床、电子通信、电气工程、汽车维修、生物技术、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2013届毕业生被招聘企业提前半年预订。

亮点三:世界级、部级赛事亮相技能节

技能节期间,学院首次参照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设置平面设计、汽车维修、平版印刷、网站设计4个竞赛项目,全面提升了技能节竞赛项目的层次,为今后组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打下了良好基础。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将于2013年在德国举行,目前深圳技师学院已有5名学生进入三个项目的国家集训队。在2012年12月15日结束的“印刷媒体技术”项目5进2选拔赛上,学院印刷技术系的谢山寒斋同学再次夺得总分第一名,如果通过2013年4月底的最后选拔,他将代表国家参加2013年7月在德国莱比锡举行的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在第十届技能节期间,部级竞赛项目――中国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技能竞赛总决赛在学院成功举行,该赛事连续三届由学院承办,学院三名教师与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60名选手共同参加了决赛。

技能节期间,全院教师积极参加班主任技能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教案设计竞赛、英语教学技能大赛、教师书法竞赛等教师项目竞赛,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和质量。技能竞赛的深入开展,有力推动了学院的教学教研技术开发工作。

亮点四:向社会输出技能成果和技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