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比较教育论文

比较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7 18:13:18

比较教育论文

比较教育论文例1

第一,对国外的比较教育停留在介绍层面。比较教育学是因为“研究他国教育经验,推动本国教育发展”而出现在教育学科这个庞大的学科“族群”中。“关注国际教育发展,借鉴他国教育经验”为核心的知识领域,建立起它在教育学科体系中的独特地位。然而当前很多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停留在介绍层面,单纯的现象描述居多,缺少文化层面的深刻分析,而且借鉴的国外经验,针对性不强,“放之四海而皆准”,没有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优势凸现出来。例如谈中英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比较研究,多数学者都会把英国概况、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介绍一番,再说对我国宏观层面的启示,多是泛泛而谈,使这类文章参考价值甚微。

第二,未能辩证看待国外理论。对外国理论假设,要思考、质疑,保持对其的警惕性,对其适用性和有效边界要给予充分的反省。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很多研究者把建立在西方土壤上的理论框架奉为神明,把用西方理论视角引入论文中的研究视为创新,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试问不研究扎根于中国土壤的文化,怎么可能做出“接中国地气”的好文章来?因此,对中国当前国情的准确把握,是搞好教育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外国教育也存在问题,它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国圆”。就英国高等教育而言,它的质量世界闻名,可是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2010年12月,英国政府五次上调学费,加之政府对高校经费投入不足,高校的校外捐赠较少,导致高校建设资金短缺,引起社会动乱。再如,在牛津和剑桥这两所著名高等学府中,来自普通劳动者家庭的学生只有9%,亟待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可见辉煌的成就下也有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影。因此我们在面对外国教育理论与经验时,必须辩证分析,使其在中国土壤里完成“意义转换”。

第三,研究方法上普遍重“思辨”轻实证。研究方法既是一种知识的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规则(行为方式),还是一门学科的关键支点。比较教育研究之“比较”,并非只是把两国的教育现象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性描述,绝不仅限于“形式”上的比较,而是要做因素分析,并在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中,得出教育规律的新研究。然而纵观中英两国比较高等教育的文章,发现国内比较教育学者多从文献、官方数据中获取国外的教育信息,空想型的思辨文章大量涌现,鲜有植根于国外的教育土地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章出现。众所周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写出来的文章自然缺乏文化内涵。

第四,研究对象较片面。一般认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的教育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因此在比较教育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借鉴垄断局面,使得我国的比较教育学者对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研究较多,而对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研究较少,本研究在考察中英比较教育研究的同时,也关注其他国家。例如,我国对亚洲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等国家的教育研究较多,而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关注较少;对非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浙江师范大学非洲教育研究所,其他大学几乎没有该项目的涉猎;在拉丁美洲的教育研究上,也多是对巴西进行研究,对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研究较少。由此可见,我国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还是较为片面的,未能构建成一个以高校、研究机构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来保证该学科的多方面可持续发展。

二、比较教育学去向何方

教育无论站在什么样的立足点,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文化”都是所有探索与讨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视角出发,批判吸收外国理论,形成比较教育学特有的研究范式,提高其在教育科学诸学科中的成熟度,是未来发展的根基所在。为此,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应着重从以下方面提升:

1.多元文化与教育相融合

多元文化既可以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也可以是一种历史观、一种教育思想,其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打破西方文明作为强势文化在思维方面和话语方面的垄断地位。教育本身就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比较教育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所面对的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教育现象。由于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构成了不同国家与社会的教育差异。从长远的发展来看,需要采用兼容并包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国与外国的教育理念有效融合。

2.批判思考与有效借鉴相结合

在我国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尚未成熟之时,多采用翻译、引进等介绍性研究。然而教育研究中过分依赖外来理论而忽视本民族和文化的研究,这是当今教育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源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批评那种不顾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一味效仿西方教育模式、制度的做法,将其比成“拉东洋车”,是“害国害民的事,是万万做不得的”,主张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由于基本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不能把英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模式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本土化才是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必然的价值追求。在今后的比较教育研究中,应把国际化和本土化联系起来,互为条件,互为补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其真正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多融入一些中国“元素”,少一些“拿来主义”,批判思考与有效借鉴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实现中国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3.多样化学科与研究方法相完善

近几十年来,比较教育学主动借鉴、引用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描述研究法、统计研究法、因素分析法、历史研究法、阶段分析法等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还积极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统计学、语言学、数学等多样化学科来完善自身的学科建设。可喜的是,有不少研究者已将更多的社会研究方法运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之中,给学界吹进一股清新之风。然而,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所取得的成果基本上都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学界通用的研究方法和科学范式,整个比较教育学都充斥着西方化的术语。还应看到我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相对滞后,更多是形而上的、思辨型的,因而远没有形成比较教育学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基本的学术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和发展潜力。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比较教育学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架构,最重要的是彰显其在教育科学诸学科中的独特地位,提供具有概括力、解释力和生成力的方法论体系。

比较教育论文例2

比较教育学是因为“研究他国教育经验,推动本国教育发展”而出现在教育学科这个庞大的学科“族群”中。“关注国际教育发展,借鉴他国教育经验”为核心的知识领域,建立起它在教育学科体系中的独特地位。然而当前很多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停留在介绍层面,单纯的现象描述居多,缺少文化层面的深刻分析,而且借鉴的国外经验,针对性不强,“放之四海而皆准”,没有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优势凸现出来。例如谈中英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比较研究,多数学者都会把英国概况、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介绍一番,再说对我国宏观层面的启示,多是泛泛而谈,使这类文章参考价值甚微。

2.未能辩证看待国外理论。

对外国理论假设,要思考、质疑,保持对其的警惕性,对其适用性和有效边界要给予充分的反省。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很多研究者把建立在西方土壤上的理论框架奉为神明,把用西方理论视角引入论文中的研究视为创新,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试问不研究扎根于中国土壤的文化,怎么可能做出“接中国地气”的好文章来?因此,对中国当前国情的准确把握,是搞好教育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外国教育也存在问题,它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国圆”。就英国高等教育而言,它的质量世界闻名,可是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2010年12月,英国政府五次上调学费,加之政府对高校经费投入不足,高校的校外捐赠较少,导致高校建设资金短缺,引起社会动乱。再如,在牛津和剑桥这两所著名高等学府中,来自普通劳动者家庭的学生只有9%,亟待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可见辉煌的成就下也有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影。因此我们在面对外国教育理论与经验时,必须辩证分析,使其在中国土壤里完成“意义转换”。

3.研究方法上普遍重“思辨”轻实证。

研究方法既是一种知识的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规则(行为方式),还是一门学科的关键支点。比较教育研究之“比较”,并非只是把两国的教育现象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性描述,绝不仅限于“形式”上的比较,而是要做因素分析,并在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中,得出教育规律的新研究。然而纵观中英两国比较高等教育的文章,发现国内比较教育学者多从文献、官方数据中获取国外的教育信息,空想型的思辨文章大量涌现,鲜有植根于国外的教育土地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章出现。众所周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写出来的文章自然缺乏文化内涵。

4.研究对象较片面。

一般认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的教育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因此在比较教育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借鉴垄断局面,使得我国的比较教育学者对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研究较多,而对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研究较少。本研究在考察中英比较教育研究的同时,也关注其他国家。例如,我国对亚洲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等国家的教育研究较多,而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关注较少;对非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浙江师范大学非洲教育研究所,其他大学几乎没有该项目的涉猎;在拉丁美洲的教育研究上,也多是对巴西进行研究,对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研究较少。由此可见,我国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还是较为片面的,未能构建成一个以高校、研究机构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来保证该学科的多方面可持续发展。

二、比较教育学去向何方

教育无论站在什么样的立足点,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文化”都是所有探索与讨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视角出发,批判吸收外国理论,形成比较教育学特有的研究范式,提高其在教育科学诸学科中的成熟度,是未来发展的根基所在。为此,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应着重从以下方面提升:

1.多元文化与教育相融合。

多元文化既可以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也可以是一种历史观、一种教育思想,其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打破西方文明作为强势文化在思维方面和话语方面的垄断地位。教育本身就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比较教育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所面对的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教育现象。由于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构成了不同国家与社会的教育差异。从长远的发展来看,需要采用兼容并包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国与外国的教育理念有效融合。

2.批判思考与有效借鉴相结合。

在我国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尚未成熟之时,多采用翻译、引进等介绍性研究。然而教育研究中过分依赖外来理论而忽视本民族和文化的研究,这是当今教育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源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批评那种不顾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一味效仿西方教育模式、制度的做法,将其比成“拉东洋车”,是“害国害民的事,是万万做不得的”,主张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由于基本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不能把英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模式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本土化才是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必然的价值追求。在今后的比较教育研究中,应把国际化和本土化联系起来,互为条件,互为补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其真正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多融入一些中国“元素”,少一些“拿来主义”,批判思考与有效借鉴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实现中国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3.多样化学科与研究方法相完善。

近几十年来,比较教育学主动借鉴、引用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描述研究法、统计研究法、因素分析法、历史研究法、阶段分析法等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还积极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统计学、语言学、数学等多样化学科来完善自身的学科建设。可喜的是,有不少研究者已将更多的社会研究方法运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之中,给学界吹进一股清新之风。然而,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所取得的成果基本上都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学界通用的研究方法和科学范式,整个比较教育学都充斥着西方化的术语。还应看到我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相对滞后,更多是形而上的、思辨型的,因而远没有形成比较教育学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基本的学术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和发展潜力。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比较教育学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架构,最重要的是彰显其在教育科学诸学科中的独特地位,提供具有概括力、解释力和生成力的方法论体系。

比较教育论文例3

在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方法问题给予了长期的关注和争论,并提出了比较教育的一些研究范式。随着社会发展和研究议题的变化、研究事业的扩展、方法论和方法体系的丰富,比较教育研究范式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转换。"各美其美的文化彰显,美美与共的文化共存"的时代引起了以跨文化研究为主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上的深刻变化。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基础

1、是对文化普遍主义的扬弃

文化普遍主义认为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间具有一致性,认为尽管各种文化就其表面看各不相同,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比较教育研究是处于某一特定文化的研究者的主观性的文化倾向。

2、是在文化相对主义基础上的发展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是不可重复的独立自在的体系,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表现与特殊价值体系中的特殊文化传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标准无法比较。

3、埃德蒙.金接受时代的检验

埃德蒙.金在其比较教育名著《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近日比较教育》中关注更多的是国家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而忽视了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异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渗透。对于这一点埃德蒙金显然已经认识到了,在2000年这部著作的中文新版序中,它表明了对逐个国家论述和学校组织过细的分类的研究方法在当今社会已失去其合理性.

4、民利运动发展的演进

1915年由美国学者卡伦在《美国的文化与民主》导言中首次使用"多元文化主义",认为在美国具有各种亚文化,各种亚文化都具有独特的语言方式,乃至自己审美的和思考的形式,每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都在美国社会里占有一定地位。

二、多元文化主义研究范式的特点

从多元文化主义自身的产生及演进来看,它的基本观点的形成是对普遍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扬弃。它肯定了普遍主义对真理存在的认同。但是由于各文化对人类价值观存在不同标准, 因此认识是可以多元存在的。多元文化主义肯定了相对主义对异文化的尊重, 但同时坚持通过阐明自己的立足点,将教育问题置于多元文化的背景作相互比较和阐释, 有助于深化对教育的认识和了解。

1、对作为"文本"的教育问题的开放的解释观

在认可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隐含着不可回避的价值判断的前提下, 可以将比较教育学的比较教育研究视为对作为文本的教育问题的解释与理解。在研究中, 多元文化视角的研究范式持开放的解释观, 在研究者阐明自己立足点的前提下, 可以支持多种解释的存在。

2、强调研究者所作解释的个性和立足点

在比较教育学研究中,用以解释的立足点, 反映了研究者的理论兴趣、特定的研究问题、其猜想和预期以及他作为一种参照系的理论, 表现为研究者独特的文化背景。比较教育学研究涉及众多文化问题, 因而保持其研究的客观性便具有一定的困难。

3、将解释视为有待不断改进的假说

在多元文化主义研究范式中, 所有对跨文化教育的解释应被视为对问题提出的试探性假说, 需要在严格的批判检验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 但仍远非终极真理。这种开放的观点强调所有的探索都只是一个对真理不断有新发现的过程。

4、对跨文化的教育的比较强调理解研究

解释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理解, 理解同时包含在解释过程的每一阶段之中。在对人文科学的"意义"的研究中, 研究者感兴趣的是不同的人对他们各自生活意义的理解, 关心的是"参与者的看法" 。通过理解与解释, 研究者把握对人文世界的意义, 达到研究者的主观世界和文本所提供的世界的融合。

三、多元文化主义研究范式对跨文化教育所能作出的贡献

随着通讯与交通工具的发展,人类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然而,文化交流可以是一柄双刃剑,既可能伴随互惠,也能导致两败俱伤。如何减少文化,民族间的偏见与冲突,作为跨文化研究的比较教育学,可以为之作出自己的贡献。

1、尊重各文化、教育的独特性

比较教育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可在两方面展开:一是一国以内为了解各民族文化而实施的多元文化教育;二是为了解其他国家历史与文化而实施的教育。

在一国以内实施的多元文化教育,不同国家有着各自的特点。多元文化教育可以有三种理想即同化、适应和不同文化交流。在国际间的跨文化教育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会员国应在各级和各类教育中,促进对不同文化、他们的相互影响、他们的前景以及生活方式的研究。以鼓励他们相互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之处。我相信,在多元文化主义范式中,比较教育学能够通过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使各国人民认识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及其价值观,并了解各民族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2、增进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

以系统论观点来看待比较教育学,要求把世界作为一个人类社会来整体把握。20 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交流愈来愈频繁。在教育交流中,研究者通过考察不同国家教育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可以更好的认识本国教育。教育交流也可以形成对自身的批判态度从而在借鉴中得以发展,文化受到挑战和发生变迁将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司空见惯事实。

3、有助于探讨教育的一般特征

在不同国家,教育制度、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都是既有共识,又保留着各国的差异。这些差异显示了各民族政治、经济及文化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探讨教育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同异,有助于探讨教育的丰富内涵和一般知识、理论与原则。尽管如此。各国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不会因其一定程度的趋同而改变其基本性质,这些更多的是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及文化取向有关。

4、促进国际理解教育,增进世界和平

从宇宙飞船上看到过地球的人说:能够看到地球,但是看不到国界。但是,种族之间、国家之间、文明之间的冲突仍在世界上时有发生。教育能够为世界的和平做些什么呢?在倡导文化平等共存、民族间相互了解的多元文化主义范式研究中,比较教育将全球主义的国际理解与和平教育作为促进世界和平在教育上的途径,并以此促进全球主义的比较教育研究。

四、结语

比较教育学通过跨文化、跨国研究为世界文化交流做着自己的贡献。以多元文化主义范式为基础的比较教育学研究,在对作为文本的跨文化教育问题所作的解释与理解中,倡导尊重不同文化价值观,推促国际文化交流、国际理解与世界和平教育,希望借此促进人类文化在互相交流、促进、融合中走向和谐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英]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M].长春:人民出版社,2005.

[2]向蓓莉.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判断与研究范式: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0,(6).

[3]石隆伟.哲学视野下的方法论与比较教育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6,(6).

[4]王春光,孙启林.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再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5,(3).

[5]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87.

比较教育论文例4

1前言

高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是学生教育中的拔高阶段,在高校教育中学生不仅仅储备大量的学术知识,还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为投入社会工作做好前期准备,正式由于高校教育分厂重要,人们往往更加关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现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外高校教育管理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值得人们深入思考。

2中外高校教育管理比较分析

在我国各项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是关乎民生的热门话题,不同阶段人群的教育工作成为了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学生教育问题,加之国外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其优势越来越突出,国内与国外的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是高校教育,对于国家人才定向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发展,人们也更加的关注这一问题,以下是对中外高校教育管理差异的具体分析。

2.1教育管理理念比较分析

高校教育管理理念为全面推进大众化教育,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然而,国内外在高校教育管理理念方面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大众化理念普及的早晚,例如美国,很早就认识到高校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性并积极通过各种途径例如成立公立学校、社区院校、私立学校等全面实现高校教育大众化,让更多的人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相关数据表明,美国教育发展至今,高校教育入学率高达53.7%,远超其他发达国家入学率,成为了高校教育理念最为深入人心的、效果最为良好的国家。相比之下,我国的高校教育大众化管理理念形成较晚,由于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有限,教育体制不完善,教育压力逐渐加大,高校大众化教育实现过程较长,实施过程难度较大,相关数据表明,2011年我国高校入学率已达到26.95%,并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除此之外,在市场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影响方面,中外高校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就美国而言,其市场化管理理念深入高校教育,无论是在学校运营经费方面还是在学生入学、毕业,各个环节中均引入市场化操作,换句话说,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发展走向以及学生的定向培养,而在中国,尽管市场化管理理念影响着高校教育管理,但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教育仍然依赖国家政府,教育经费、课程设置,发展方向等无一不受影响,纵观我国高校教育发展局面,民办高校相对市场化发展优于公办高校。

2.2教育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不同,教育环境不同,在管理模式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纵观国内外教育管理,大致分为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中央与地方交叉型三种管理模式。就中央集权型教育模式而言,国家中央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全国各大高校,高校的发展需要切实符合中央教育部分的发展要求,我国正是应用这种教育管理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全国各大高校协调统一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其缺少办学积极性与创造性,很大程度上限制着高校的特色化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定向培养。就地方分权型管理而言,中央教育机构对地方办学主要有着指导和资助作用,地方高校自主办学,自由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为典型的地方分权型教育模式,丰富了教育内涵的同时也强化了高校教育的多样性,这种教育管理模式的弊端在于,各地方发展参差不齐,不利于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就中央与地方交叉型管理模式而言,其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结合的教育管理管理模式,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这种交叉型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单一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促进高校教育更为合理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完全调和中央与地方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两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矛盾经常发生,也给高校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障碍。

3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几点思考

综上对比可知,文化背景的不同与国情的不同使得中外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着诸多差异,相比之下,我国高校教育既有着发展优势也有着一定的弊端,深入思考我国高校教育,正视我国的高校教育发展十分必要。以下是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几点思考的具体分析。

3.1深化社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教育管理理念

我国的高校办学形式较为单一,制约着大众化高校教育理念的深入,故而应该开拓其他途径办学。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办学是现阶段我国发展高校教育的可行途径,可以通过建立董事会等方式集合社会人力、财力等资源,为高校建设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同时利用各种国内外高校论坛等形式探讨高校教育管理的突出问题,为高校科学发展出谋划策。我国在高校教育大众化发展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仅仅依靠国家力量办学,很难实现高校教育的高普及率,因此必须引入社会化办学。在市场化方面,我国可以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管理方式,建立资金筹集、教育管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竞争机制,在优化教育资源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使教育贴合社会需求,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国际化方面,我国推行高校教育国际化既符合当前国家发展需求,更是储备人才资源,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推行国际化教育管理一是要更新思想,紧跟时代教育理念。二是深入推进国际化办学,增进中外高校人才交流。

3.2适当调整我国的教育管理模式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可以分类推进由以中央集权型教育为主向以地方分权型管理为主转变。在教育政策法规制定、监督等方面,中央集权型管理有利于充分监督和管理各地方办学,保障地方办学的方向性;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可以赋予地方更多权利,实行地方分权型,充分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此外,强化高校去行政化管理,逐步推进政府向指导地位转变,办学主体突出高校。

4结语

综上浅述,中外高等教育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出现反映出国内与国外发展的差距,在教育发展方面也值得深度的思考。本文主要从深化社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教育管理理念、适当调整我国的教育管理模式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切实谋求高校教育发展,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比较教育论文例5

1.2家庭收入水平影响家庭教育类型家庭人均收入越高的家庭,越趋向于采用“情感温暖型”家庭教育类型。不管哪一类流动群体,随着家庭人均收入的提高,在家庭教育上采取情感型教育方式的比例也逐渐上升,但是同时选择“严厉惩罚型”的家庭也逐渐增多。究其原因,很可能与家长的教育理念及价值观有关。当经济条件达到一定程度的好转之后,部分流动家长会更加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希望后代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因而在教育孩子上会接受更加科学的理念和采取更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相反,另有部分流动家长因为在城市感受到了收入增加带来的,会激发更强烈的追逐财富的欲望,因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往往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缺乏耐心,采取简单粗暴的严厉惩罚就不足为奇了。而在采取“自由放任”教育类型的家庭中,以流动一类的人群中家庭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以上的家庭最明显,为55%;流动二类的人群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0-3000元的家庭最明显,为41.7%。

1.3家长文化程度影响家庭教育类型随着家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选择“情感温暖型”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流动家庭,选择这一教育类型的比例都在五成以上,其中以“高中(中专)”这一教育层次的家长比例最高,达61.0%,而小学文化程度的家长选择这一家庭教育类型的只有四成出头。同时,随着家长文化程度的提高,选择“严厉惩罚型”的比例逐步下降。这些与郭黎岩等人的研究结果“父母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是一致的。

1.4家长疏于关心孩子学业,家校配合较被动,流动女童家长更少联系班主任“经常”辅导孩子学习的只占到33.3%,“偶尔”辅导的占到57.1%,还有近一成的家长从没辅导过孩子学习。因为流动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普遍是非正规就业,迫于生计压力,为追求更多的收入,延长劳动时间是必然的生存选择,即无暇辅导;另一方面,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限制,在辅导孩子学业上,他们显然力不从心,即无力辅导。这与访谈的结果相当一致,疏于关心孩子学习基本上是所有班主任的共同印象。绝大部分流动儿童家长在家校配合上都显得比较被动,89.6%的流动儿童认为,父母有参加学校的家长会,而且流动女童与男童的家长在这方面不存在差异性。但是,家长卷显示,七成的家长除了参加学校的家长会之外,就没有参加孩子学校组织的其它活动,三成的家长平时基本上与孩子的班主任没有联系,一个月至少与班主任联系一次的家长只有26.9%。相比之下,流动儿童对家长联系班主任的频率预期还更高,只有12.4%的流动儿童认为父母“基本没有”与班主任联系。此外,家长联系班主任的频率与孩子性别有显著关系。认为只有在开家长会时,家长才联系班主任的流动男童占到27.1%,流动女童占到35.7%,只有在犯错误时联系班主任,流动男童占到24.3%,流动女童占到13.2%。总的来看,流动女童的家长联系班主任的频率更低些。这可能与“流动儿童到城市学习的费用高于在家乡求学,在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观念支配下,女孩比男孩更加不易到城市来学习”,“因此到城市学习的女孩比男孩更加珍惜学习机”有关。因为机会来之不易,所以流动女童在异地他乡求学路上表现得更加遵守学校和社会规范,更不会因为调皮捣蛋或违反校纪校规以致家长与班主任联系更频繁。

1.5家长对孩子性格评价总体向好,流动男女童自我反馈差别大无论是哪一类流动群体的家长,都有过半认为自己孩子主要的性格特点是“活泼开朗”,认为自己孩子“内向胆小”“任性”“孤僻”的分别达到28.3%、15.5%和2.9%。相比之下,流动儿童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的反应会保守些,42.5%的流动女童认为身边的老师同学或亲戚一般都认为自己“活泼开朗,乖巧懂事”,相比之下,流动男童要低得多,只有32.9%,但是流动女童选择“内向胆小,乖巧懂事”的比例要高过流动男童5.2%,而对他人如何评价自己“不太清楚”的男生占到近五成,为46.2%。如果以“年级”为变量考察发现,无论在哪个年级的流动女童,总体上都是比较“活泼开朗,乖巧懂事”的,低年级流动男童和高年级流动女童更加倔强,流动男童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太清楚”。这可能与步入初中阶段的儿童身心发生剧烈变化,自我评价处于矛盾状态有关;也可能与男童比较少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关。

比较教育论文例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金融学是一门具有特殊地位的学科,具有极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业不但面临着外资金融企业在国内的强大竞争压力,还必须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显然,当前形势下国家必须加大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金融人才的力度。未来的金融业从业人员不仅要懂现代金融实务,熟悉国际金融市场惯例,而且要懂得金融投资管理和金融企业管理,能够进行金融创新产品设计,通晓英语、计算机、法律、电子商务等相关知识。金融网络化与工程化的发展,给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我国的金融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传统金融产业,特别是传统银行业基础上的金融教育,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原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既反映了这样的认识,也是当前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碍。而现代金融学教育的开展还面临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校培养的大多数金融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最终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的业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的高校迫切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金融学教育模式,在和国际接轨的同时改革金融学教学方法,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和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学教育体系。

一、国外金融学教育的特点

尽管西方各国不同高校的金融学本科教程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亦有共同点,例如都十分强调培养学生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包括通识教育的知识,也包括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面向实际工作的能力,强调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增加与对经济和社会做贡献两者的结合。西方高校的金融学教育特别强调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不少西方国家的高校就直接以“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上各种组织不同层次的需要”或“能够在争取良好的职位时有足够的竞争力”作为培养的目标提出来,这其实真正体现了高等本科教育的实质目的。而反观我国高校的金融学教育,正是由于这个目标不够明确,才会过多的给学生灌输一些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的无用的知识,而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以后也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学都认同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因此,它们的教学计划都十分注重通识教育,即培养学生广泛的文化意识,这当然也会反映在金融学这样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中。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会要求金融系学生在头连年里学够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的基础课程,甚至还需要学习文学、写作、数学、生物和物理。然后才是是公共核心课程部分和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主要由经济学类、金融类、会计类、管理类及市场营销类等课程组成,其金融学专业课程包括金融会计、公司金融、投资学、衍生证券和金融中介机构等。这样的教育模式强调基础和能力的培养,辅以良好的教学,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与国内金融学教育的一个很大不同在于,国外大学的金融学专业都是以微观金融,即金融市场、投资和公司财务为主,而不是以宏观金融,即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主的。

国外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大体上都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一般均有十分严密的前导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在修学高级课程之前已经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前导知识。比如,在学习金融经济学课程前,一般都要求学生修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学习公司理财课程之前,学生一般都要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等课程修学完毕;学习金融工程之前,必须学完投资学等,这既能保证每门课的授课质量和教学要求的严格贯彻,又能指导学生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进行选择。(2)专业课程设置十分丰富多采。国外高校在金融学课程的设置上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专业必修课一般只有3到4门。尽管课程的命名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货币经济学,金融市场,公司金融,投资学和期货期权这几个方面。而专业选修课可以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长设置。这些课程有的紧密联系实际,有的紧紧扣住金融学前沿理论的进展,有的课程国际化色彩浓厚,都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为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益。(3)国外高校金融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的内容,一般都会涉及该课程应该涵盖的金融学理论和知识点,这一点对于保证金融学本科生完整的知识结构至关重要。但是与每一门专业课程所具备的广度相比,其所涉及的有关理论的深度则是参差不齐的,有的课程紧紧围绕现代金融学前沿理论,例如资产定价理论。而一般的课程,由于其出发点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这些课程往往重介绍轻分析、重实践少理论,例如固定收益证券,房地产金融等。(4)在国外高校所有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中,都十分强调实践环节。最为简单的就是强调通过课程作业,包括作文、小课题、案例分析等,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还会安排金融和统计软件的学习和练习,案例研究,学生讲述,乃至社会调查等。比之课堂讲授,这些方式的优点都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差距是明显的,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陈旧,教学手段僵化,都是急需改进的地方,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对金融学这个学科的内容和办学目标的认识问题。

二、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将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直接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国际化的竞争,同时,我国的宏观金融监管也必须走向国际化,融入国际金融协调、监管过程中。这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门顺应时代的呼唤,培养出既熟悉本国金融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又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竞争、国际合作需要的金融人才。高校金融教育的改革可以说势在必行,根据以上分析,这里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首先,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在对照国外教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上实现突破,才能保证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成功。具体而言,就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在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到以培养综合素质以及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金融学通才为目标的转变。

其次,全面与国际接轨,以现代金融学为核心规划金融学教育体系。彻底转变我国金融学科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主的教学思路,突出微观金融学为主的办学方向,强化微观金融类课程建设。根据金融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在注重金融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建立起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不仅仅是学到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出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个人发展和工作打下厚实的基础。

第三,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面对金融全球化、网络化、技术化的趋势,金融学本科教学必须做到与法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既是金融学科发展所需,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调节市场运行和交易行为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就是法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对培养金融人才尤为重要。金融活动通常以数理模型为基础,缺乏较高深的数理知识,不仅很难登其堂奥,更不用说去设计和开发新型金融工具。金融的高科技化又使得传统方式进行的融资和支付业务,为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现代金融所取代,使金融学科成为了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新型边缘科学。外语和计算机更是跟随金融学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性技能。知识再生能力指的是一种学习能力。我们不可能在本科教育阶段解决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文理交叉,理工结合,知识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他们走向社会后的再学习能力,增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四,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考虑到金融学科更具有实证和实用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理论解释,而应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像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等宏观类课程,可在着重讲授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课题讨论、撰写小论文和学术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像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论等微观类课程,应突出其应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可通过案例教学、聘请业务人员授课、模拟实验等手段,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最后,高质量的金融学教育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保证。由于现代金融学的引进是很晚的事情,国内高校金融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是很完整,水平更有待提高。从事金融学教学的教师,需要对各种金融经济理论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社会对各类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也有着深刻的理解。正是通过教师与社会及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各种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才能得以酝酿并付诸实施。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从海外引进人才,更应该立足于师资的培训,以及通过加大高水平的研究的支持力度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0/5,pp69-73.

比较教育论文例7

1.传统教学模式束缚

基于国内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影响,缺乏对全科思维的重视和培训。全科医学概论虽已纳入本科必修课,但课程多由专科医师传授,缺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地亲身体验。全科医师进入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后,仍以专科轮转为主;在社区基地培训中,缺乏具体细化的培训内容和标准。国内虽已开始尝试全科PBL教学,但师资无法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中国学生比较约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部分学生甚至对于课堂布置任务也无法积极配合完成。

2.全科教学资源限制

PBL教学师资需要有较高的医学综合知识水平,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同时PBL多以小组课为主,也需要一定数量高水平的专项指导老师。全科培训教材也处于建设阶段,而教材质量直接影响到问题式学习的实施效果,因此,合适的病例和题库建设也是全面推行PBL教学模式的瓶颈之一。对于开展PBLI,需要一定的模拟教学硬件设施,但目前临床和实践基地缺乏对实训教学器材的基本投入和实际使用,缺乏专人指导和系统化管理,标准化病人的资源也严重不足,无法充分满足PBL教学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全科医学师资是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保障,高质量针对性的全科教材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为全科医学教育发展提供不可低估的软、硬件支持。

3.社区临床实践不足

国内传统医学教育采用“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全科医师在大学期间的全科医学概论基本是纯理论内容,缺乏对社区工作的感性认识。而规范化培训安排社区实践的时间仅为7个月,专科轮训也以处理接诊住院病患为主,缺乏社区实践和门诊实践,这种培训安排仍未摆脱重专科轻全科的意识,培训出站学员难以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

二、运用PBL的双重含义,发展国内全科医学教育的建议

结合国内现状,运用PBL的双重含义,创建“以问题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以师资为保障”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

1.改革传统授课模式,充分发挥和利用PBL教育手段

在全科医师培训方式中,全面加强PBL教学。明确教学目的是锻炼全科医师自主终身学习的技能,最终提高学生掌握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加强PBL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全科理念的运用,重点放在社区常见病的诊治,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早期判断;以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提高为主;加强全科医学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服务特色,注重医患关系和健康管理的教育,为居民提供从生命孕育到终结全过程的健康服务,将PBL教学方法贯穿于医学本科教育、实习以及规范化培训的各个阶段。

2.加强社区临床实践,体现“能力本位教育”

PBLI作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育理念,强调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按照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标准,由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结果,决定设计适宜且有效的方法。规范化培训后的全科医师主要从事社区服务,以门诊为医疗活动主体,因此尤其需要加强门诊实践培训。在培养过程中,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先导、能力培养为主线、岗位实用为重点”的指导思想,从大学本科阶段到医院实习过程中,通过不断渗透全科思维和增加社区示教,使得医学生在早期就能得到全科医学的教育。在坚持《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基本专科轮转学习的基础上,可通过长期穿插性社区学习模式增加社区门诊实践,使社区实践贯穿于全科规范化培养的各个阶段,增加学员在社区实践基地的实习时间,强化“六位一体”的多种常用技能培养。加强社区实践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包括硬件教学设施建设和临床模拟实训中心的建设以及社区师资带教能力的软性支撑。在临床基地培训阶段,增加全科医学科的门诊实践,对于没有全科医学门诊的基地,可通过加强专科门诊见习实践,培养全科医师独立思维和行医能力,树立年轻医生为社区服务的自信心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基础。

比较教育论文例8

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教授马克西莫夫1955年至1957年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顾问,为新中国培训了一批美术院校学生和师资,其注重结构和外光的思想对中国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油画作为绘画系的一个专业,是在马克西莫夫之后才逐渐建立起教育体系,从素描教学开始,解决油画的形体、写生、创作等系统的教学方法。1958年至1959年,我国油画教学体系得到完善,与此同时,写生的方法、教学得到完善。俄罗斯一整套的教学方法、艺术原理引入中国以后,中国美术教育需要进行适当改变,最重要的问题是将外国的油画引入中国来进行教学,如何将中国的艺术传统和特色与油画相融合。我们的油画创作方法一方面要学习外国的方法,另一方面是将中国传统艺术融入西方的艺术。中俄油画是世界性的,中国画是民族性的。中国画不能很快走向世界,油画只用了几百年就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性的语言。因此,需要思考我们艺术的优势和不足,不要一味地崇尚西方文化,因为其也有自身的优劣。中国艺术扎根艺术原理,尊重艺术规律,注重观念,离不开心脑的创造。美术是视觉艺术,是可看、可观摩的。油画通过形体的触觉感,有形体基调,具有丰富的色彩。包括美术、设计方面的教育,要吸收油画的长处,重视中国画教育的特点。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神形兼备”。中国画的本科教育,可以学素描,也可以不学素描。但是写实主义的油画必须要有坚实的素描基础,不要把油画的教学方法用于中国画的教学。俄罗斯的写实油画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如何结合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结合本土特色的途径值得我们注重和探讨。

二、“美术精神的根本需要教师的坚守和维护”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美术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影响了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开放30多年,价值取向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梳理的问题和担负的责任。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黄作林认为,美术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是精英教育还是普及教育,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美术教育不但是师范院校的责任,其他高校同样也肩负着责任。黄作林表示,师范类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异同和教学体系,以及由于美术教育扩大招生,美术专业泛滥的程度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比如有的音乐学院开设了美术方面的专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黄作林认为,这是经济发展影响的缘由。“以前的学生是从小喜欢美术才去考美术学院,现在则是高中成绩不好的就去学习美术。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促使凡是普通的高校都可以办美术专业。”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青砚也持同样的观点。刘青砚认为,现在俄罗斯还是保持过去的美术教育格局。而国内却不是,本来艺术教育是慢工细活,但现在成了批量式培养。苏联获得诺贝尔奖得数量是世界第三位,美国在做了调查后,意外发现苏联的基础美育教育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也就是说他们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是重要课程。美术教育是国民素质不可或缺的,美国由此加强他们的艺术教育。当前,我国的美术教育创作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缺乏严格的招生制度,二是考生水平偏低,三是快餐文化盛行。国内美术基础教育分布不合理,课时短缺,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师生比例是2.5:1,而我国中央美术学院是1:2,上海大学是1:15(18),师资比例差强人意。我们的综合性大学应加强美术教育招生质量,减少招生数量,为社会培养真正的美术教育人才。中国现今美术教育领域,美术精神的根本是需要教师的坚守和维护,要拒绝快餐文化,淡薄功利意识。与我国的美术教育相比较,俄罗斯美术院校的建立比中国早200年,他们从建立美术学院开始,就对艺术充分重视。在十月革命以后,政府都有相关针对艺术教育的文件。但是我国直到2011年,中俄艺术学科才成为门类。由于当代艺术的兴起,俄罗斯艺术教育体系没有被充分关注。其实我们对俄罗斯很多的观念不太理解,看问题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评价其历史作用问题。50年代初,中国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去俄罗斯学习,对我们的美术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各个高校多少都有俄罗斯美术教学体系的影响。

比较教育论文例9

一比较教育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实用性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编的《当代英国概况》和周静琼主编的《当代美国概况》中节选了全英文版的教育专题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中。我们还节选了原版教材《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教育背景的变化”和“三种比较分析”等内容,供学生翻译和讨论。我国着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已将《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译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纳入“比较教育译丛”。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国着名比较教育专家。他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在文史哲、外语和教育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教育经验丰富。他主编的若干重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校和进步系列比较教育丛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主要收获

试验双语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要求、教材特点整体去思考外语教与学的衔接。学生可以在双语教育中不断提高语言学习的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和思维技能,并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跟踪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通过《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对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下是学生们小组讨论的一些主要收获:

1、黄晓旭同学的小组认为: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异国教育文化的明显差异。除了这些不同之处。更学到了要用比较与共融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正是这种“异”才让这个世界多彩,我们才有所研究,有所交流。这样得来的结果更加促使我们对其根源的追溯和对其发展趋势的探索,比较教育使我们懂得了运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的重要性。

2、梁燕妮同学的小组认为:比较教育双语课程使我们受益很深,大家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身边的小圈子,而是看到国外先进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对于我们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教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通过比较我们学会了思考,理解了英美国家的教育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也明白了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内容方面的欠缺,并且学会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决策。这些都促进了我们个人品质的完善,做事要负责,要讲究诚信,要学会与社会上各种人员打交道,做到情商、智商同步发展。

3、金辉军同学的小组认为:就拿课程设置来说,英美等国家更加突出实用课程和职业化课程;而我国则重视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所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一个横切面上看,他们的国家经济如此发达,是离不开教育的贡献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的教育和他们的比起来,多少存在欠缺与不足。他们的课程丰富多彩,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公民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非常希望将来得到这样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在课余,我们也经常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与我国的相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许锦绒同学的小组认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个人品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而品质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它包括了社会政治、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因而我们对自己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应该落脚于平常的点滴生活,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验到,才会真正理解,所谓“只可意会”的东西。我们是社会的人,如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甚至是社会的伦理道德,那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自己以后发展也很困难。

5、吕婵同学的小组认为: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个人品质,人人都必须有责任感,作为公民,我们有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子女,我们有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才会不断努力,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会兴旺发达;我们通过学习比较教育这门课之后,更加完善了自己,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我们的个性更加趋向完美。

6、李欣同学的小组认为:我们来到了这所学校,尽管不喜欢当教师,但“既来之,则安之”,心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摆脱“苦海”了。于是,我们拼命地学习,对院系活动一概不参加,直到学习了比较教育这门课程,我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妙,还有许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勇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诚信等等。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如果光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养和好品格,是远远不行的。

7、刘京京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了这门课之后,我们觉得我国的教育机制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只能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无力改变社会教育现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反思自己,能认识到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升华,觉得有了一个正确的信念。这是对我们人格的保障,它可以制约我们的行为,净化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向善发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了吗?

8、文一两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更加了解了英美国家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差异的根基,中西文化的不同源泉。尤其是关于公民权教育问题,我们感到了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确实落到了实处,并不只是写到条款中而不去落实,这对于我国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学习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更加乐于思考问题,想想这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解决它,也促进了我们大量阅读更多的有关书籍,从中得到知识,获得乐趣。我们感到又进步了!

四文化意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比较教育论文例10

一比较教育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实用性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编的《当代英国概况》和周静琼主编的《当代美国概况》中节选了全英文版的教育专题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中。我们还节选了原版教材《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教育背景的变化”和“三种比较分析”等内容,供学生翻译和讨论。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已将《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译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纳入“比较教育译丛”。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国著名比较教育专家。他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在文史哲、外语和教育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教育经验丰富。他主编的若干重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校和进步系列比较教育丛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主要收获

试验双语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要求、教材特点整体去思考外语教与学的衔接。学生可以在双语教育中不断提高语言学习的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和思维技能,并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跟踪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通过《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对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下是学生们小组讨论的一些主要收获:

1、黄晓旭同学的小组认为: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异国教育文化的明显差异。除了这些不同之处。更学到了要用比较与共融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正是这种“异”才让这个世界多彩,我们才有所研究,有所交流。这样得来的结果更加促使我们对其根源的追溯和对其发展趋势的探索,比较教育使我们懂得了运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的重要性。

2、梁燕妮同学的小组认为:比较教育双语课程使我们受益很深,大家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身边的小圈子,而是看到国外先进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对于我们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教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通过比较我们学会了思考,理解了英美国家的教育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也明白了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内容方面的欠缺,并且学会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决策。这些都促进了我们个人品质的完善,做事要负责,要讲究诚信,要学会与社会上各种人员打交道,做到情商、智商同步发展。

3、金辉军同学的小组认为:就拿课程设置来说,英美等国家更加突出实用课程和职业化课程;而我国则重视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所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一个横切面上看,他们的国家经济如此发达,是离不开教育的贡献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的教育和他们的比起来,多少存在欠缺与不足。他们的课程丰富多彩,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公民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非常希望将来得到这样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在课余,我们也经常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与我国的相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许锦绒同学的小组认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个人品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而品质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它包括了社会政治、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因而我们对自己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应该落脚于平常的点滴生活,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验到,才会真正理解,所谓“只可意会”的东西。我们是社会的人,如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甚至是社会的伦理道德,那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自己以后发展也很困难。

5、吕婵同学的小组认为: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个人品质,人人都必须有责任感,作为公民,我们有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子女,我们有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才会不断努力,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会兴旺发达;我们通过学习比较教育这门课之后,更加完善了自己,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我们的个性更加趋向完美。

6、李欣同学的小组认为:我们来到了这所学校,尽管不喜欢当教师,但“既来之,则安之”,心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摆脱“苦海”了。于是,我们拼命地学习,对院系活动一概不参加,直到学习了比较教育这门课程,我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妙,还有许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勇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诚信等等。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如果光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养和好品格,是远远不行的。

7、刘京京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了这门课之后,我们觉得我国的教育机制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只能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无力改变社会教育现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反思自己,能认识到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升华,觉得有了一个正确的信念。这是对我们人格的保障,它可以制约我们的行为,净化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向善发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了吗?

8、文一两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更加了解了英美国家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差异的根基,中西文化的不同源泉。尤其是关于公民权教育问题,我们感到了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确实落到了实处,并不只是写到条款中而不去落实,这对于我国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学习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更加乐于思考问题,想想这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解决它,也促进了我们大量阅读更多的有关书籍,从中得到知识,获得乐趣。我们感到又进步了!

四文化意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比较教育论文例11

一比较教育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实用性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编的《当代英国概况》和周静琼主编的《当代美国概况》中节选了全英文版的教育专题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中。我们还节选了原版教材《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教育背景的变化”和“三种比较分析”等内容,供学生翻译和讨论。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已将《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译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纳入“比较教育译丛”。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国著名比较教育专家。他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在文史哲、外语和教育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教育经验丰富。他主编的若干重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校和进步系列比较教育丛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主要收获

试验双语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要求、教材特点整体去思考外语教与学的衔接。学生可以在双语教育中不断提高语言学习的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和思维技能,并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跟踪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通过《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对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下是学生们小组讨论的一些主要收获:

1、黄晓旭同学的小组认为: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异国教育文化的明显差异。除了这些不同之处。更学到了要用比较与共融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正是这种“异”才让这个世界多彩,我们才有所研究,有所交流。这样得来的结果更加促使我们对其根源的追溯和对其发展趋势的探索,比较教育使我们懂得了运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的重要性。

2、梁燕妮同学的小组认为:比较教育双语课程使我们受益很深,大家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身边的小圈子,而是看到国外先进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对于我们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教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通过比较我们学会了思考,理解了英美国家的教育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也明白了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内容方面的欠缺,并且学会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决策。这些都促进了我们个人品质的完善,做事要负责,要讲究诚信,要学会与社会上各种人员打交道,做到情商、智商同步发展。

3、金辉军同学的小组认为:就拿课程设置来说,英美等国家更加突出实用课程和职业化课程;而我国则重视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所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一个横切面上看,他们的国家经济如此发达,是离不开教育的贡献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的教育和他们的比起来,多少存在欠缺与不足。他们的课程丰富多彩,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公民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非常希望将来得到这样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在课余,我们也经常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与我国的相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许锦绒同学的小组认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个人品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而品质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它包括了社会政治、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因而我们对自己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应该落脚于平常的点滴生活,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验到,才会真正理解,所谓“只可意会”的东西。我们是社会的人,如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甚至是社会的伦理道德,那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自己以后发展也很困难。

5、吕婵同学的小组认为: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个人品质,人人都必须有责任感,作为公民,我们有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子女,我们有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才会不断努力,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会兴旺发达;我们通过学习比较教育这门课之后,更加完善了自己,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我们的个性更加趋向完美。

6、李欣同学的小组认为:我们来到了这所学校,尽管不喜欢当教师,但“既来之,则安之”,心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摆脱“苦海”了。于是,我们拼命地学习,对院系活动一概不参加,直到学习了比较教育这门课程,我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妙,还有许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勇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诚信等等。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如果光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养和好品格,是远远不行的。

7、刘京京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了这门课之后,我们觉得我国的教育机制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只能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无力改变社会教育现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反思自己,能认识到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升华,觉得有了一个正确的信念。这是对我们人格的保障,它可以制约我们的行为,净化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向善发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了吗?

8、文一两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更加了解了英美国家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差异的根基,中西文化的不同源泉。尤其是关于公民权教育问题,我们感到了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确实落到了实处,并不只是写到条款中而不去落实,这对于我国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学习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更加乐于思考问题,想想这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解决它,也促进了我们大量阅读更多的有关书籍,从中得到知识,获得乐趣。我们感到又进步了!

四文化意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