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冰雪艺术论文

冰雪艺术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3:43

冰雪艺术论文

冰雪艺术论文例1

引言:

雕塑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几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漫长。我们的先民在与石头打交道的过程中,不仅打造了用来谋生的劳动工具,还创造了具有审美意义的雕塑品。冰雪雕塑艺术是兼具艺术家灵慧与大自然神奇的结晶,它以其独特的质感魅力与表现形式使这一年轻的艺术名扬天下。近年来,冰雪雕塑艺术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1.雕塑艺术概况

雕塑是指以立体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艺术。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1.1中西方古代雕塑造型特点

中国古代较少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是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原因。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为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在西方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

1.1.1中国古代雕塑特点

(1)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 (2)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行。 (3)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4)中国古代雕塑语言精练。(5)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6)中国古代雕塑遗产大量属于佛教造像。

1.1.2西方古代雕塑特点

1.2当代雕塑现状

当代的视觉艺术已经成为当今人类思想的组成部分,艺术本位的概念也已经大大拓宽,可以说当代雕塑(这里不包括城市雕塑)已经成为一种关注人性、社会、历史、文化以及未来的艺术,是可以看到、可以触摸的思想。

1.2.1 当代架上雕塑

中国当代架上雕塑充分吸收了平面,色彩,构成学以及影像艺术等等各家优势,同时,拓宽多种材料极其造型潜力,寻找一切雕塑可能利用的资源,去寻找未来的可能性。

1.2.2材料在雕塑中的特殊地位 网站

由于材料在雕塑中的特殊地位,受到了所有雕塑家的倾心关注。在材料选择上强调与本土文化的渊源关系,以及和现代工业背景的息息相关。坚固、永恒和优质是传统雕塑对材料的要求,而在今天不分质地优劣和永久与否,只要能够有效、完美地传达雕塑家的意图,就是最好的材料。

2. 冰雪艺术概况

2.1冰雪文化及载体

冰雪文化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冰雪文化,是指人类在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从事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以冰雪为内容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渔猎、体育、艺术、民俗、经贸、文学、旅游、文化教育、文化研究、文化展览、新闻报道等等。狭义的冰雪文化特指体育、艺术、文学、旅游、科技等精神财富。哈尔滨能在中国率先发展起现代冰雪文化,是因为他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特殊的城市历史。

2.1.1冰雪饮食

2.2.2冰雪体育

2.2.3冰雪文艺

2.2.4冰雪旅游

2.2.5冰雪艺术

2.2冰雪艺术的起源  

冰雪艺术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因为,北方地区人民要生存就必须与冰雪抗争,必须接受冰雪。长期与冰雪的接触让北方人民对冰雪的特殊性更加清楚,人们不再畏惧冰雪,人们利用冰雪来丰富生活。随着民俗冰雪活动的不断扩展,人们从中体会到了无穷的乐趣,出现了早期的冰雪艺术活动。我国有记载的古代冰雪文化活动出现在隋唐时期,是北方少数民族首先开始的。

2.3冰雪艺术的特征

(1)自然基础(2)社会基础(3)文化基础

3.雕塑造型给冰雪艺术带来的创新思维

3.1雕塑与冰雪的结合

3.1.1雕塑造型带来的种类及创作风格

(1)素描、绘画基础。(2)表现手法上也分有圆雕、浮雕和透雕等形式。(3)具象、装饰变形、抽象。(4)都通过造型手段来表达感情、意境。

3.1.2雕塑造型带来的功能与意义

3.2冰雪艺术中雕塑造型语言的应用 网站

3.2.1冰雕的艺术表现

3.2.2雪雕的空间、体量造型

3.2.3冰灯的形式语言

3.2.4冰建筑中的雕塑语言

4.冰雪雕塑艺术的发展前景

冰雪活动开始是人们为了生存,在被动接受冰雪中产生的,然而经过了历史与劳动人民智慧的打磨,逐渐发展成为积极的、有力的、综合的活动,是人们利用自然充实人文生活的典型个案。

(1)促进冰雪艺术不断创新,提高冰雪艺术的可观赏性水平。(2)冰雪艺术继续普及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市民的审美水平,增强文艺活动的可参与性。(下转第126页)

(上接第125页)

4.1国际四大冰雪赛事

4.1.1加拿大的“魁北克冰雪狂欢节”

节日活动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多彩,包括“雪之城堡”、“狂欢节之王”、“冰河竞舟”等活动。

4.1.2日本的“札幌雪节”

有国际雪雕比赛及市民的各种冰雪竞赛活动。

4.1.3挪威的“奥斯陆滑雪节”

挪威的“奥斯陆滑雪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及滑雪爱好者投身其中。

4.1.4中国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冰雪活动。期间的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和太阳岛雪博会驰名中外。

4.2冰雪雕塑艺术的社会价值与意义

冰雪艺术论文例2

冰雪油画是油画中的一种题材,在冰雪题材油画创作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画家。但中俄两国冰雪油画创作不管在绘画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创作手法上都具有各自非常明显的特征,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展现出来的美感也是不相同的。为了使人们更加透彻地分析中俄冰雪油画作品,充分感受冰雪油画作品之美,了解中俄冰雪油画作品在艺术创作手法上的异同,笔者对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手法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方法比较

要研究中俄冰雪油画艺术作品,应当先详细分析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在创作手法、艺术特征等方面的异同,然后从油画创作的角度了解与油画创作相关的内容,如冰雪油画作品具体的创作时期、创作手法以及民族特色等。人们在分析时需要深度挖掘中俄冰雪油画作品中各个层次的信息,并且整理和归纳两者的异同。另外,研究冰雪油画艺术的创作手法要重视审美价值分析。不同时代的中俄冰雪油画作品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使用的表现技法也是不同的,所以要尽量提取出具有一定现代性审美价值的作品进行分析。此外,还需要说明冰雪油画创作所呈现出来的地域性和绘画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性。

二、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手法比较

我国画家在油画创作上受到西方绘画手法的影响,将我国绘画本身的意境、精神与西方绘画手法进行了深度融合,使冰雪油画具有鲜明的我国本土特征。如,群在雪景油画创作中将我国传统的美学理念和西方绘画艺术合理融合,使作品从直接表现逐渐上升到了观念表达层面。我国冰雪油画艺术作品中具有非常浓厚的我国传统文化,这是我国冰雪油画艺术作品的重要特征。而俄罗斯冰雪油画在创作内容上就呈现出与我国冰雪油画较大的区别。俄罗斯所处的地理环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其不仅横跨了欧亚大陆,而且受到高纬度的影响,每年都有超过一半的时间被冰雪所覆盖,这造就了俄罗斯独特的冰雪环境,长期的冰雪环境给越来越多的俄罗斯画家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带来非常多的灵感,因而产生了大量的俄罗斯冰雪油画作品。俄罗斯冰雪油画作品所描绘的主要是俄罗斯大地,不仅意境十分庄严、优美,而且饱含诗意,其中很多具体的描绘是对雪的描绘。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在内容上存在较大的不同,给人们的感觉也是不同的。这种在创作内容上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是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手法存在差异的重要表现之一。中俄冰雪油画除了在创作内容上呈现出较大的不同外,在审美价值、绘画特点上也呈现出一些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两国画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在绘画表现形式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时期画家的绘画创作具有时代特征,这种时代特征不仅表现在绘画形式上,而且体现在表现技法上,所以不同时期的画家所创作出来的油画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中俄画家在创作技法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使中俄两国油画风格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异。人们欣赏中俄两国画家创作出来的冰雪油画作品,能够体会到不同的美,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

三、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手法研究的意义

研究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手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理论与艺术成就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有效揭示冰雪油画作品的各种价值,如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等。其次,研究和比较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手法,能够使人们对中俄两国地域性油画有一定的认识,并为后续油画创作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再次,通过收集中俄两国冰雪油画艺术相关资料,深入研究两者的艺术创作手法,充分展现两者的技法理论。最后,将中俄冰雪油画艺术所涉及的技术放置在不同领域中进行分析,所产生的分析结果不同。因此,通过研究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手法,能够使人们欣赏两国冰雪油画艺术不同的特点,感受中俄冰雪油画艺术不同的美。

冰雪艺术论文例3

关键词:冰灯冰雕;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艺术;技艺特征

由于我国大部分冰雪艺术开展的活动主要汇集到黑龙江等相关区域,并且在很早一段时间,我国黑龙江省一代的渔民就已经开始使用冰块雕刻出冰灯,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蜡烛被风吹灭掉,这样较好的表现出黑龙江省是呈现冰雪艺术气息的发源地,同时也作为冰雪世界的天堂。基于此,本文主要以黑龙江哈尔滨市作为主要论述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冰灯冰雕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以借鉴。

1 我国黑龙江冰灯冰雕的发展历程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下,我国冰灯冰雕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例如,我国在2009年的3月份,就由黑龙江有关中心申请了冰灯冰雕制作的技艺,并获得了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这样就较好的说明相关劳动人员通过使用冰加工而成晶莹剔透的艺术形式慢慢变成了当前黑龙江具有文化气息的习俗,及其技艺文化逐渐引起了广大群众的重视。

对于早期黑龙江居住的人们来说,主要的生活方式是以渔猎活动作为主要内容,随着地域以及气候的影响下,经过长时间和冰雪的接触下,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人们对冰雪的特点引起了必要的重视。人们经常将捕获到的猎物通过冰雪的方式进行存储,并使用冰进行制造得到"灯笼",使用冰块加工成诸多的冰花,而且还不会害怕冰雪天的到来,时间一长就使用冰雪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显而易见的是,冰雪逐渐引起的民俗活动慢慢变成冰灯冰雕艺术活动的不竭动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黑龙江一带的居民随着民俗冰雪活动的不断扩展,以哈尔滨为首,良好的社会背景为这项民俗艺术增添了物质和精神条件,开始从事和研究冰灯冰雕艺术的人也越发多了起来。在1946年哈尔滨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前,还没有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此时的哈尔滨各种活动都停止下来,但一到冬天人们还会用水桶、面盆等简单模具盛清水冻出的冰罩放置油灯或蜡烛上制作最原始的冰灯,闪烁晶莹的光照下是古老的冰灯给松花江流域哈尔滨地区的人们带来的生活调剂。1963年,黑龙江的冰灯冰雕爱好者在他们热爱的土地上开始打造现代冰灯冰雕艺术的神话,正式的冰灯冰雕艺术作品产生在年哈尔滨第二届冰灯冰雕游园会,四米高的工农兵冰雕像成为了当时举世瞩目的冰雕艺术品,此时的艺术家们已经大胆的采用松花江天然冰块作为雕琢冰灯冰雕作品的原材料。198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了第一届群众冰雕比赛。1987年在连续组织了三届国际冰雕表演的基础上,向国际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举办了首届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使冰灯冰雕艺术在我国的冰雪文化领域有了新的突破,奏响了中国与世界冰灯冰雕艺术的接轨的新乐章。由此可以看出,冰灯冰雕艺术的出现和存在,主要受黑龙江地理环境和其本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它的出现与生活和生产的实践活动紧密相关。

2 当代冰灯冰雕具有的意义

传统的冰灯冰雕制作技艺黑龙江民众的代表是民俗艺术,其艺术特征不但表现在造型艺术和灯光艺术上,在其制作过程上也具有着艺术科学的表现特征。正是这无片纸资料、无点滴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民俗艺术-冰灯冰雕艺术,它引发了龙江人的艺术灵感,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受着各艺术学科的影响。以冰为载体,以灯为灵魂,融雕塑、建筑、园林、绘画、装饰、文学、戏剧等多种艺术于一身,充分体现黑龙江冰灯冰雕艺术源泉的多元化。例如,冰雪园林的营造与古典园林有许多相似之处,虽然冰雪园林的面积没有古典园林规模大,但景观层次较多,充分体现园中套园,并且发挥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廊、空窗和石等元素特征性冰雪园林吸收了园林艺术特征,基本上也是由山、水、花木、建筑等四种基本要素所组成,所不同的是,冰雪园林中的山、水、花木、建筑都是升温就要融化,由建筑材料冰雪自身的这一本质特点所决定,冰雪园林的存在时间受到温度的限制。可以说,无论是冰灯冰雕还是中国的雕塑,在追求写意和传神方面,目标是一致的冰灯冰雕艺术和雕塑一样也讲究光影的变化,都是靠形体的起伏产生出的不同阴影来感染观者的,这是它们特有的艺术语言。

我国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冰灯冰雕艺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能够促使形、光等实现和谐统一的目的,这样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黑龙江冰灯冰雕作品较好的体现出各种状态。比如彩冰艺术、冰屋等。对于冰建结构来说,而就中国古建筑冰挑檐屋顶而言,作为当前无法媲美的技术。不仅仅如此,从黑龙江冰灯冰雕艺术的发展形势来看,简单的说是将冰和灯、冷和热有机结合的方式。相关人员使用天然冰块结合相关物理的方式及其雕刻手段,再加之现代化设备等新型技术手段呈现出当前冰灯冰雕艺术模式。在最近几年里,国外一些地区已经开展对冰灯冰雕艺术进行展示,并且一些大型舞台上面使用的灯光技术也已经开始引用了我国黑龙江冰灯冰雕艺术,确保在国际化展示的过程中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随着我国当前发展形势来看,将传统定义摈弃,慢慢成为了各个类型艺术特征的总称。人们通过自身的天赋、耐力营造出了冰灯冰雕等相关艺术活动,不管是从空间来说,还是就构图而言,黑龙江冰灯冰雕不管是在技艺方面,还是在表达形式上面都体现出均衡的特色,特别是对于艺术审美方面来说,更能够充分体现出天然美及其艺术美有机的结合,这样就可以在作品当作对象征性的体现引起必要的重视,并全面体现出黑龙江冰灯冰雕所制作出来的艺术作品能够和自然景观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和谐的目的。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无论是对东方文化来说,还是就西方文化而言,一起衍生出来的黑龙江冰灯冰雕逐渐成为当前世界共同瞩目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具有的技艺及其表现手段都较好体现出自然界里面存在如梦如幻特点,慢慢成为了艺术界共同欣赏的瑰宝。

参考文献

[1]柳冠中.系统论指导下的知识结构创新型艺术科学人才培养[J].艺术百家,2006(03).

[2]王天一.艺术师范教育的本质[J].中国美术教育,2001(06).

冰雪艺术论文例4

二、民间美术与瞬间艺术之比较

1.造型与民间艺术有共同特征,题材上还沿用了人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如“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图案。民间神话故事如“八仙过海”等也是冰雪艺术的雕塑主题。描述民间传说的作品融入了许多中国民间艺术的精华语言。另外,表现民族风情的题材也层出不穷。冰雪艺术表现了一些装饰性艺术语言,利用基本几何图形和简单造型语言的构成组合使得一个平面或者一个物体的观赏效果更加丰富多彩并富于很强的表现力。这种装饰手法增加了冰雪艺术的张力。

2.笔者认为,这句话描述的是造景要注意的问题,即观者从各个角度观察欣赏的景色都是不一样的。中国园林艺术造景的手法主要有点景、借景、框景及其他造景手法。冰雕建筑群中的每一座冰雕建筑都作为一个“点”,便可成为整个建筑群的点景,一起组成了整个展区的所有景观。打造一个“面”就一定需要多个“点”。冰雕建筑中“借景”的运用,即用远近冰雕建筑作为衬景,从而互利,做到两者彼此依托,相映成趣。园林中的“框景”,利用门、洞、窗户、树枝自然抱合形成画框的形态,从而使景色如同画面一样美丽,形成画框里的景观,因此冰雪艺术常用框景作为造景手法。

冰雪艺术论文例5

国家艺术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设立;受财政部、文化部领导和监督;为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此次,由黑龙江大学为承办主体,获批国家艺术基金全额资助的“冰灯冰雕艺术设计与实践人才培养”项目,于2017年1月25日上午,结束了为期两个月的项目培训,在黑龙江大学艺术楼会议室举办了结业仪式。该培训项目立足于以黑龙江省为中心的冰雪文化产业发展和冰灯冰雕非遗的传承,以黑龙江大学人才培养机构的优势,整合社会资源,以培养当代冰灯冰雕高端艺术人才为目标,提升学员审美能力和专业素质为培训宗旨,重点培养、提高学员的冰灯冰雕创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最终推出精品力作,以满足我省乃至我国对冰雪艺术人才的需求以及为我国2022年冬奥会储备更多优秀的冰雪艺术人才。该项目的培养方式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座谈讨论、创作方案指导以及室外现场实践教学指导等方式。培训重点以实践为主,继而了解学习国内外冰雪艺术前沿和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设计思维与创意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艺术实践和经验传授。

本次活动的培训对象是从报名者中遴选出3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冰雪艺术从业者以及冰雪艺术爱好者,并于2016年11月26日正式开班授课。本次活动的组织者聘请了十四位国内冰雪艺术专家及多所高校知名教授组成强大的师资团队,计划两个月内完成所有的培训课程。课程设置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的总体要求,制定冰灯冰雕艺术设计培养方案编写教学大纲。该项目主要设置为两个学习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造型能力训练、理论类课程和创作设计课程;在第二阶段开始进入户外实训课程环节,实训基地分别设置在黑龙江大学校园、兆麟公园(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内,由导师现场进行指导,教学成果直接面向游客展示。该项目自2016年12月20日开始进入实训阶段,通过一个半月的培训学习,学员们学到了先进的冰雪艺术设计理念和思维。不仅开拓了视野,更提高了艺术素养;既提高了创作能力和冰雕技艺,又收获了荣誉。学员的冰雕实践成果还参加了全国专业冰雕比赛,全部冰雕作品均获得奖项,其中包括金、银、铜奖项。两个月的培训课程累计完成量达到248课时/次,共完成57件单冰和7件大型组雕作品。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广受社会赞誉。

2专家论坛

本次活动还举办了专家论坛,与会专家以专题讨论形式积极发言,本刊根据专家研讨的内容,以“回顾・记忆 ”、“ 认识・创作”、“ 培养 ・传承”和“ 未来・发展”四个议题进行了整理归纳,内容如下。

2.1回顾・记忆

张永滨(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我是在1963年那时代,第一届冰灯游园会上初次接触的冰灯。印象最深的是1964年,因为一开始我也不是做冰灯的,就跟着大家一起做盆景,用冰做成假山石,很小,像花卉盆景似的,看着比较美观。我从1963年一直做到退休。退休以后在冰雪节继续做冰灯,一直做冰灯,深深陶醉在冰雪文化中,没干过别的。

杨世昌(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第一届冰灯游园会是组装灯,有用铁皮做的五星、和平鸽等。将水冻成冰倒出来,里面再放上蜡烛,把冰灯挂起来。第一次的冰灯游园会是很简单的,当年我担任总体设计,我和张永斌先生两人负责冰灯设计,那时候就已经把冰雕、冰盆景和冰造园都结合的设计在一起。记得那时候市委书记任仲夷倡导“哈尔滨冬季让人们都出来活动活动”,当时兆麟公园的领导就利用这个东西(冰)来吸引(游客),所以冰灯做出来以后,哈尔滨人一看,(兆麟公园)里面都是各种的挂灯,那真是人山人海。第二届冰灯游园会连中央电视台国际电视台都去了报道,从此开始了哈尔滨的冰雪艺术路程。

盛琰(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设计部副主任)

我从小比较喜欢美术,初中的时候,哈尔滨刚开始兴起中小学生上冰雕的活动,当时要挑选喜爱美术的孩子参加活动,我被选上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冰雕。我当时也不明白什么叫做冰雕,那时候大部分的孩子也不太会弄。地点是在兆麟公园,刚开始使用各种斧子、凿子之类的工具。后来到了我上高中的时候,参加比赛时从一点点的接触到后来的能做成型了。到了我上大学以后,班里好多同学都喜欢做冰雕,每年都会自发性的去做。记得在1988年,太阳岛举办了第一届太阳岛雪雕比赛。第一年大部分以学生个人参赛,因为那时候各高校还没有开始重视,都是热爱冰雪艺术的大学生单独去报名参加,拿着很不像样的工具。我从小接触冰雪艺术一直到今天仍然从事冰雪行业。

2.2认识・创作

杨世昌(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现在冰灯雪雕已经成为文化现象了,不只是卖门票有了财政收入。世界各国像日本、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都是以本国的文化形态来进行活动的。我们国家的冰雪艺术是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等各方面来充实冰雪艺术的内容,所以能引起世界的关注。它是一种艺术和经济相结合的东西,既是旅游产业,也是文化的传播。因为冰灯游园会里的冰灯艺术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符号,像冰建筑和雪建筑大部分都是中国传统建筑景观,所以对宣传中国文化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冰灯,已经是哈尔滨城市的一种符号。冰灯是一种俗称,老百姓是这么称呼的。这里面包含有许多分类,如冰雕、冰建筑、雪雕、雪建筑、冰雪造园,还有其他的很多小的东西。像冰雪花卉、冰雪雕刻、冰雪花坛,这类东西很多,都叫冰灯,它是一个统称。冰灯的起源就是1963年的挂灯,当年的老百姓叫“冰灯”叫习惯了,现在的冰建筑已经达到30多米高了,已经不是灯的形式了。

冰雪艺术是一门受季节限定的艺术,它不能长久保留,哈尔滨气温顶多能坚持两个半月。每年的形式都不一样,都有新的设计。这样哈尔滨的冰灯才能够年复一年地有所进步,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所以这是一门极富魅力的艺术。

朱晓东(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副主任)

哈尔滨的冰是一流的,因为中国是贫雪国家,哈尔滨的冬天很少下雪,就算下雪也很薄,也很脏。现在的雪雕材料全都是人造雪,用来塑造冰雪大世界雪博会。现如今我们在世界上还是一流的冰灯雪雕国家,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冰源,松花江的冰是透明的,之所以透明是因为有流水。反之湖水的冰就是污的,像冰棍似的不透明,而松花江水是流动的,黑龙江的冰和松花江的水颜色偏蓝,所以做出的冰灯冰雕效果非常好。

张红风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说到造型艺术和冰雕之间的关系,因为冰雕本身包括雪雕,有它的特殊语言和形式,它跟正常我们认为的雕塑还不一样,跟材质、气候、时间等都有关系。再者,雕塑是做加法,就是从一点一点往上累积,而冰雕是做减法,就是给一个几米高的立体冰块,然后逐渐往下减,要去冰量,减去多少这是制作冰雕者要掌控的。如果去冰量太大,会显得很单薄,视觉效果不好。我认为去冰量不能超过百分之四十,就是说三十到四十之间,这是最好的。就是把握好一个“度”,冰雕的体量感和掏空性,还应该考虑到空间感和外环境和谐度。所以我们在做冰雕最初设计稿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些因素,就是注意减法减到什么程度。另外,制作冰雕要求有适合的工具,我们现在用的工具,有一些都是冰雕艺术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发明的,有些工具表现这个题材好,有些表现那个题材好,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都是经过长时间积累摸索形成的一些独特的冰雕工具。

经过这么多年国内、国际的冰灯雪雕比赛,尤其是国际比赛,大家共同认为好的作品基本上都倾向于吉祥题材的,它最能代表中国。我们跟人家比什么?我们一定要把本民族的文化元素放大。再就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最早做冰灯也是这个初衷,代表咱们东北人对生活的热爱。所以做的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还有一个特点,如果冰雪节是一月份开始,大家知道已经临近过年了,过年一定是要喜庆的、吉祥的东西。大家知道很多人从南方到东北来过年,还有国外游客也希望在这里体验一下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氛围,所以说哈尔滨的冰雪节有个好处,就是正处在过年这个喜庆的节日期间。

柏伟(黑龙江省冰雪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有关冰雕创作的题材,我们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好一些,一些传统(的人)总是会想一些比较传统的内容,这样会束缚我们的思维,因为艺术就是应该把你的想象力都发挥出来。所以我觉得在创作上应该打破传统观念,我这次看到学员的作品,有几个创作的就不错。

关于冰雕工具,德国和日本的工具就非常先进,比如像各种弯曲的和不同型号的狼牙棒什么的,我们很多冰雪从业者现在都是买他们国家的工具。因为我们看到这些工具就会发现它能做出什么效果,我们中国也能制作出这些专用的工具。这个工具特别重要,因为你没这个工具就做不出来一些角度和各种造型效果。没有一套好使的工具就]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余雁(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我觉得如果将冰灯冰雕艺术设计视为一门综合性文化艺术,那么它具有无限的创作空间。比如说是否可以将声、光、电以及VR技术融入冰灯冰雕艺术之中,使其更加时尚和娱乐化,来满足现代大众的审美需求。这是我们目前需要探讨的一项新的研究课题,冰灯冰雕艺术不仅要传承更应该不断创新。

2.3培养・传承

张永滨(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今天看到这些培训的学员,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后继有人,而且都能够成为高端的冰灯艺术人才。像这样的培训班太少了,更多的人需要培养。现在艺术家少,大工匠少,还有大批的农民工参与冰灯制作,这样很难提高冰灯的质量,为什么呢?刚才也说了一把大铲走天下,如果来了只比划几下,挣了钱就走,不管质量的好坏,再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冰灯冰雕的发展就很难说了。别的城市要搞冰灯冰雕,人家要怎么做呢?不会跟冰雪大世界一样比冰建筑摞的有多么高,而是朝精发展,以精取胜。如果超过了哈尔滨,那时哈尔滨就有危机了。

杨世昌(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哈尔滨冰雪艺术已经传承了几代人了,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做到现在的这个程度。如何保持这个优势,我和同学们也说过。现在国家给黑龙江大学的这笔资助就是培养冰灯艺术人才的,是特别好的事,因为冰雪艺术在哈尔滨永远不会消失,哈尔滨现在有许多家专业公司,他们专门从事这样的工作,有几家现在已经几千万资产了。他们就靠冬天,走国际国内,然后培养了人,增加了就业,给国家创造财富,这已经形成了一种产业。所以说哈尔滨的冰雪艺术是哈尔滨的重要资源,它渗透到经济利益、文化利益,代表了哈尔滨的文化水平,我们得保持优势啊。

吕滨(哈尔滨市画院 院长)

我看了这些培训学员从第一周实践开始到最后完成的冰雕作品,无论是思维意识、创意设计以及造型艺术表现均有较大的提高。学员对冰材的性质、冰的结构、体量感和空间的设计都有相当好的理解和认识。冰的层次感和冰的通透性视觉语言都很好的表现出来了。不足的是培训时间太短了,如果有机会应该带学员出国考察学习,像俄罗斯、芬兰、日本、加拿大等,这些国家的冰灯雪雕理念和创意设计都很超前,艺术表现与制作技艺水平也很高。希望学员在今后的冰灯雪雕创意设计能够向国际化迈进。

朱晓东(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 副主任)

冰灯艺术是哈尔滨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需要大量的优秀冰雪艺术家。黑龙江大学培养冰灯艺术人才具有良好的教学资源和环境,这次培训的学员都有良好的艺术造型基础,通过两个月的培训指导他们都有了很大提升。他们的培训作品在兆麟公园对游人展示,受到广泛关注。希望黑龙江大学能够继续延续冰雪艺术事业,率先带头做冰雪艺术教育。

柏伟(黑龙江省冰雪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如果说哈尔滨冰灯冰雕技艺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它的历史很短,你说把它作为一个遗产,遗产大量的东西还没有形成,做遗产呢就是把现在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我觉得就不错了,就是一件好事。

纪连路(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

冰雕传承问题,我觉得我们哈尔滨的历史就是中国冰雕的历史,因为已经经历了约六十年左右,一直是无师自通,就是师父带徒弟那种传承,人员基本是美术厂的工人师傅。因为最早做冰雕的,除了极少数的艺术家,基本上都是工艺美术厂的雕刻工匠,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也一点点老去了。徒弟们也都很老了,但是这是一种自然的非物质传承。我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们从十年前成立了全国乃至世界首个冰雪艺术专业。实际我们就是想从文化建设和传承的角度(传授技艺),而不是只靠师父的那种手工传承。我想以艺术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态度为我们哈尔滨补充人才,我觉得这个路现在正在走,但是后续的力量还得需要成熟几年才能看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科学的成才方法。

另外,我觉得冰灯雪雕里面有着特殊性,它与其它的材料不一样。还有一个,冰雪艺术同时也是光的艺术,把声、光、电融合在冰灯雪雕艺术作品中能强化作品的艺术效果,这些都是我们要传承和要保留的。

霍西凡(中俄文化艺术合作委员会 主席)

看了冰灯冰雕艺术人才培训的最后实践成果,感觉艺术表现力和制作技术都达到了一定高度,能够看出这次培训指导教师所付出的辛劳。我国未来冰雪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了希望。以前从来没有院校面向全国招收学员,进行这么专项的培养人才。国家现在正急需冰雪艺术人才,冬奥会即将在我国举办,需要大量的高端冰雪艺术人才。我走过许多国家,如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他们做的比我们更精细更深入,是值得我们今后学习和借鉴的。所以建议下一次的培训可以与国外联合办学,做一些交流与推广,例如作品展览。

柏伟(黑龙江省冰雪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现在我们做冰雪文化,全世界像中国这样能做这么大尺寸的很少。我刚才在课堂里也讲过,欧洲如果要做一个展览,不会有这么大,也就是几百平米,而且他们没有这么多的冰雪人才。但是与他们相比,我们大众化的人才比较多,尖端人才相对少。比如说国际比赛,我们在创作上,要向日本、美国、加拿大包括俄罗斯的一些国家学习,他们这些国家的创作思维不拘一格,有创意。

季敏(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 研究员)

关于冰灯艺术的传承当然是最重要的,其实我们现在做的事就是传承,老师们包括非遗传承人给学员讲课就是在传承。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冰雪艺术的特点就是实践,脑子里想的再多,你不动手去做不行的,你必须得动手。它不是通过想就能出来的,想是一方面,你得亲自动手去做,冰灯的技艺训练这很重要,得需要不断的去实践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传承和发展。

余雁(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这个冰灯培训项目具有肩负着冰雪艺术传承、创新的使命和培养冰雪艺术人才的重任。冰灯冰雕传承了半个世纪,新一代受众的审美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他们越来越关注冰雪艺术的品质与水平。所以,无论是规模、技术还是艺术性都有了越碓礁叩囊求,由此凸显了冰雪艺术人才的严重缺失。因此,希望通过此项目培养出更多冰灯冰雕艺术的高端人才。

2.4未来・发展

杨世昌(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外国人提起哈尔滨是干什么的,哈尔滨的冰灯他知道,但是哈尔滨其他的未必清楚,可见哈尔滨的世界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还不够。省长说了冰雪产业就是哈尔滨的支柱产业,它促进了哈尔滨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哈尔滨的名声也是靠冰雪打出去的。所以说冰雪艺术要经过我们几代人的努力来塑造这个形象,并大力发展它,使哈尔滨冰雪艺术变成一种国际符号。现在哈尔滨的冰雪产业规模和艺术水平可以说在世界上还是一流的,哈尔滨有三大冰雪展示园区,兆麟公园、雪博会还有冰雪大世界,他们规模宏大,形式丰富。所以说全世界都非常关注中国冰雪艺术的发展。

纪连路(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

我觉得哈尔滨冰灯在这五十年之中,实际上已经为全国、为国际做了很多贡献。但是我也说一点不足,我们不仅要在制作上做贡献,而且要有冰雪艺术理论上的支撑,应在冰雪艺术的研究上进行深入挖掘,这些可能是前辈们还没来得及做的。我们(哈尔滨冰雪艺术)虽然是先行者,但是我们自己应该找到不足。尤其是最近十年,欧洲和其他国家包括美洲,他们的冰雪艺术发展得很快,这和他们先进的理念是有很大关系的。在全国能第一个做部级冰灯人才培训项目,我为黑龙江大学的敢为人先感到高兴,我也愿意为我们哈尔滨冰雪事业做出自己努力,完成一个北方人应该承担的使命。

盛琰(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设计部 副主任)

冰灯冰雕这个行业应该是一个阳光产业,看这个发展趋势,它已经在中国北方形成了较完整产业形态。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地方性展示的东西了,现在已经有很多人以冰雪产业为生了,而且它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只要是能够冻冰的地方像西北,最远到嘉峪关、新疆、内蒙等地都有冰雪。到了冬天这些地方都在做冰雪产业,东北基本上已经形成产业了。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很多县市也在做。东北许多在夏季做土木建筑的行业,到了冬天基本处于休工状态,所以他们都在做冰雪这块产业。所以在冬天,他们到冰雪行业里做冰和雪建筑。咱们各个大专院校从以前的个体性到现在有组织性的进行参与,这在无形中将我们的后备力量培养起来了。而且有些学生毕业以后,就靠这个吃饭。而且收入颇丰。所以我说这是一个阳光产业,如果市场正常的延续下去,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柏伟(黑龙江省冰雪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国外人觉得我们的冰雕艺术非常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能把冰这个东西加上颜色和灯光音响,又加了其他的元素进去,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创新,一种新的艺术产生了,而且这个冰雪艺术现在还是在不断的发展。所谓发展就是它的形式还在不断的变化,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更多的人来欣赏,将更多的现代元素加进去,使观众更加喜欢它,所以现在冰灯已经走向非常娱乐化的年代。

我们国家艺术基金的冰灯冰雕人才培训的确对我国冰雪艺术将来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有划时代意义。因为我们过去没有这样系统的培养冰灯人才活动。虽然我们的(培训)时间不长,但是我看了学员的作品都不错,已经体现相当高的技艺了,这个活动结束以后可能会诞生出来一批优秀人才,这点非常重要。

我们的事业未来会越来越好的,这是我的感觉,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是我们的都提出来“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我们做了这么多年冰雪产业,没有人把冰雪产业上升到这个高度,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而且我们这个冰雪产业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个产业也必将越做越大,很快走向世界。

3作品点评

国家艺术基金“冰灯冰雕艺术设计与实践人才培养”项目在实施培训期间, 35位学员以团队合作形式,在培训导师指导下,共完成57件单冰和7件大型组雕培训作品。学员培训成果分别在黑龙江大学校园、兆麟公园(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直接对外展示。在此选择了部分学员培训作品(见封三学员作品选登),邀请业界专家进行点评如下。

(1)《太空畅想》作品的视觉元素简洁,轮廓线富有韵律,结构层次清晰,具有张力和体量感。创作者用阴刻的手法表现宇航员的面部,别出心裁。人物面部进行虚化处理,使得宇航员的面罩更富有质感。创作者巧妙的将浮雕、线刻及镂空等雕刻语言融为一体。不过作品采用大面积的镂空,使其结构略显单调,细节上不够丰满。

点评专家:谭博(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院长)

(2)《丝路花雨》融汇“一带一路”沿线每个国家的文化精华和地域风情,将传统文化艺术至于现代语境中,用冰的艺术形式展示出来。冰具有晶莹剔透的特点,但也有它的不足,如无色透明、不易表现出立体层次感。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创作者在造型时采用石雕和木雕手法,强调体面关系,突出结构形体,力求轮廓鲜明,强调细部肌理处理,使线条相互交叉,雕痕纵横交错,层次性和通透性有机结合。在光线反射作用下,尤显玲珑剔透,从而取得远视、近视俱佳的观赏效果。

点评专家:朱晓东(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副主任)

(3)《热带雨林》作品主题突出,创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冰雕的多种表现手法,如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注重作品的剪影、形体结构在多角度下的空间与视觉变化。很好地关照到了平面肌理与立体的空间以及视觉与触觉感的关系,完整的表达出雕塑的结构形式和冰材质独有的视觉语言。

点评专家:李欣(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4)《飞天》以中国敦煌的飞天为题材元素,运用现代审美和造型以冰雕艺术形式完美地呈现。该冰雕作品整体造型呈三角型,具有体量感而又不失空间的通透性。传统祥云造型优雅,同时具有现代的装饰性。飞天仕女形象造型优美,裙带飘逸富有律动感。在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组合冰层次感的优势和晶莹剔透的视觉效果。

冰雪艺术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J2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112-02

一、传统雪景山水画技法分析

历代画家对雪景画法都有过精深研究,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山水》中说:“雪景,山石皴法宜简不宜繁。凡亭屋、瓦面、桥梁、舟篷皆有雪意,关津着道路,当无行人矣。”在现代冰雪山水画法出现以前,雪景画法无出留白、烘染、敷粉、弹粉法之列。

(一)留白法:

“计白当黑”一直为中国画所推崇,画面的成败取决对“白”的处理。“白”在山水画中常表示“虚”、“无”的事物如空气、云雾、空间等,“留白法”理所当然成为雪景的表现手法之一。王维《雪溪图》用笔皆在山石之凹处,用淡墨略加皴染,在石面高平处则留白以成雪。这与他在《山水论》中“冬景则借地为雪”的思想相一致。“古人有画雪只用淡墨做影,不用先勾。后随以淡墨积出者,更觉韵而逸。”①赵佶《雪山归棹图》、王诜《渔村小雪图》、高克明《溪山雪意图》均有留白法的运用。

(二)烘染法:

郭熙《林泉高致》记述烘染法:“以水墨再三淋之谓之渲,以水墨滚而泽之谓之刷。”雪天气候阴霾,大地白雪皑皑,平日泛着亮光的湖泊水面在雪的映衬下会变得黯淡深沉。因此,为衬托雪的洁白营造冬日的氛围,田地都被烘染得较暗。《芥舟学画编》中说:“冬景欲其黯澹,一切景物,惟松柏竹及树之老叶者可用老绿,余惟淡储和墨而已。凡写冬景,当先以墨写成,气韵已足,然后施以淡色。”“白地白花则不显,法在以微青烘其外,而以水笔晕之”的烘染法能更好地传达出冬日气象。范宽《雪景寒林图》、《雪山萧寺图》,郭忠恕《雪霁江行图》都是用烘染法表现雪景的代表作品。

(三)敷粉法:

敷粉法主要表现静态的雪。《辋川雪景》载有:“古松上用粉作积雪”、“其雪用银泥打底,上更用粉细细点雪”,《历代名画记》载有:“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敷粉法用层层积染的粉使静态的积雪显得厚重而不轻飘。敷粉法需要注意白粉的运用要恰到好处,要分浓淡轻重,要符合自然的基本结构、规律和山石的阴阳向背。王诜《渔村小雪图》、许道宁《关山密雪图》、赵佶《雪江归棹图》都有敷粉法的具体应用。

(四)弹粉法:

表现动态之雪多用弹粉法。弹粉法本身也具有动态特点,在较暗的背景处用白粉弹出疏密有致的白点以作雪花飘落状,即“吹云弹雪”。弹雪的工具也从毛笔、小竹弓发展到现代的喷壶、牙刷等不一而足,其目的只有一个――表现出凌空舞动的雪花。赵值摹督行初雪图》中飞舞的小雪花即以此法而成。

雪景在花鸟、人物画中也有运用,如宋代李迪《雪树寒禽图》、杨无咎《雪梅图》;元代张渥《雪夜访戴图》;明代陶成《Y鹆石兔图》、刘俊《雪夜访普图》清代高凤翰《雪竹图》等。

二、冰雪山水画技法分析

翻开中国绘画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除原始时代石器、陶器、岩画、地画等在东北地区偶有遗迹外,真正的中国画集中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及江浙一带。东北因属“蛮荒”“苦寒”之地,绘画史上几近无迹可循。

抛开绘画不谈,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发生巨大变化,“苦寒”之地变成人们净化心灵的净土。承载现代人类精神寄托的山水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冰雪山水画在东北地区应运而生并勃发出旺盛生命力,最具代表性的是于志学独创的冰雪山水画画法体系及依此而成的冰雪画派。冰雪山水画法体系正是根植在东北这片神奇瑰丽土地上,以独特的矾墨语言和技法,开辟了中国画表现技法的新境界,冰雪山水及冰雪文化同时也成为黑龙江流域文明的主干。

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点一滴地总结、积累到自成完整体系经历漫长的四十年,我如同一个在黑暗中向前探索、一点点爬行的夜行者,不畏困难,不屈不挠,只为寻找到彼岸,迎接太阳。”②于志学的冰雪山水画技法可概括为泼白法、雪皴法、重叠法、滴白法、排笔法等笔墨艺术语言。

泼白法由传统泼墨法演变而来,“以矾水加淡墨代替传统用墨,通过铡锋纵横用笔,利用矾水水痕线与淡墨之间的变化来表现大面积雪原纵横和起伏的状貌的气势。”③用笔或点或刷,笔势磅礴,适合表现北国平坦无际的大雪原。

雪皴法变李唐侧锋干笔为湿笔法,揉合董源线皴笔触,结合物象特征,反复重叠又多次皴点,更好地表现出冰碴儿纹理和雪的变化。

重叠法多表现树挂、冰凌、冰块和雪团。“以中锋、倒锋和侧锋用笔,二次用笔压住一次用笔,笔笔相压,产生层层渐进的感觉,表现白色冰雪物象中丰富的黑白变化。”

滴白法生发于书法的屋漏痕,重于冰柱、冰凌流淌的表现。作画时笔锋饱蘸淡墨,通过倒锋用笔尖挤压宣纸,使多余淡墨蜿蜒下注,如半流半淌的冰雪消融效果。

排笔法“变董源中锋圆笔披麻皴的线状为片状体积结构”,用斜向、纵向排列表现出雪山、冰川的地理特征。当代冰雪绘画技法涵盖了雪原、雪山、冰碴儿、冰柱、冰凌、冰川甚至冰雪消融等所有景致,使冰雪山水成为名副其实的冰、雪、山、水。

三、冰雪山水与传统雪景山水之比较

于志学的冰雪山水画与中国传统雪景画同向而进,丰富扩大了传统绘画的内容和题材。于志学创造的“倒锋用笔”法介于侧锋和逆锋之间,运笔时笔尖倒悬向下,落笔按笔下压,再以手腕向上左右滚动笔尖,通过“按”、“滚”、“提”、“画”等四个连续动作,成为表现雪松的专用笔法。对传统绘画进行梳理不难发现,传承至今的留白法、烘染法、敷粉法、弹粉法在雪的表现上各有其长,其不足在于无法表现晶莹剔透的冰的世界。“计白当黑”一直为传统绘画所重视,“白”在山水画中常表示空气、云雾、空间等“虚”、“无”的事物。冰雪山水的突破在于用墨表现白,进而产生用墨画雪画冰的技法。于志学还根据传统的“墨分五彩”探索出冰雪山水中暗白、灰白、透白、飞白、亮白等五个白的微妙水墨变化。在于志学的冰雪画中,凛冽刺骨、冷若冰霜的冰与雪也充溢出生命的灵动喜悦与脉脉温情。

经过对传统雪景绘画作品的深入研究,于志学总结了一套用光的方法来表现冰雪和景物的光感,创造性地提出“轮廓光”、“透射光”、“结构光”、“映射光”,真正做到“墨有韵”而“白有光”。这样由“留白”到“用白”再到“画白”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美学观念的转变和艺术境界的提升,开拓出了一个“全新的审美领域,独创了前所未有的美感魅力”④。随着时光的流逝,冰雪山水必将显示更加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注释:

①陈洙龙.山水画语录类选[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42.

②卢平.于志学艺术思想与艺术风格演变[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4.48.

③卢平.于志学艺术思想与艺术风格演变[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4.96.

④徐恩存.心灵的神游[J].东方艺术,2003,(4):131.

参考文献:

[1]卢平.冰雪画教学(I)[M].北京:线装书局,2008.

[2]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张效廉.名家笔下的冰雪山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4.

[4]卢平.于志学艺术思想与艺术风格演变[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4.

冰雪艺术论文例7

著名美g理论家张晓凌曾这样评价于志学先生的冰雪山水艺术“在中国当代山水画界,于志学的冰雪山水是独树一帜的。卓然不群的画面,独立特行的语言,孤寂壮美的境界传达出这样一种信息:当代中国画的变革正以新画种、新语言、新境界的方式进行着突破。”于志学通过对传统山水画的学习,加之自己对北方冰雪山水的独爱,在艺术风格和表现语音方面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终于创造出了自己的山水画新风貌,他在艺术上的变革与独创是时代审美特征的新名片,所以张晓凌称于志学在山水画领域是开宗立派式的代表性画家”。

在北方冰雪山水题材创作的艺术风格上于志学突破传统,大胆创新,以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造诣,重新建构了地域性山水画的新风貌。无论是画面构图的改变,还是技法运用的更新或是独特意境的表现,都达到了传统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与碰撞,才使得今天的山水画新风貌在艺术领域里能自成一家,独树一帜的屹立在中国绘画历史中。他的绘画变革是今天中国山水画新风貌的代表。

一、艺术风格的锐变

就中国画传统的山水画面构图而言,所强调的是要在画面中表现出“三远法”的意境,而为了营造雪景的独特意境,创作者往往采用的是传统的留天留地的“留白”处理方法。以大面积的“留白”与画面其他笔墨晕染的景致形成鲜明的黑白对比。在“留白”处通常是不施笔墨色彩的,完全以纸张自然的白度表示雪景的位置关系,这种处理方法虽然在空间处理上遵循着传统的构图原则,但在一定程度上却束缚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而于志学在近40年的时间内,通过不断尝试与探索。他终于实现了从传统“留白”到现代“提白”的突破,就是在传统绘画的黑白对比关系中将“白”进行提取,用这种特殊的技法对冰雪进行表现:即通过比例关系调和明矾水,并在加入少量淡水墨,然后依据冰雪景物的自然进行运笔表现,在重墨的衬托下画面中就会呈现出冰雪洁白透明的质感和层层笔墨渲染的厚积感,这种表现手法既真实生动的描绘出了冰雪的自然特性,又不失对传统笔墨韵味的表现。于于志学创造的新山水画样式,在于他展现出了中国画创作题材与表现形式可以更加多元化的可能性。

二、技法语言的突破

于志学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一直遵循着中国画传统的绘画法则,对于画面布局是十分讲究整体气韵的把握和空间意境的营造,而在对景物真实面貌表现时他又有独特的理解和形式的改变,从不拘泥于传统法则和秩序的框框中跳出来。旨在创造中国画的新风格、新语言。

通过于志学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山水画的构图安排上所表现出来的独创精神和审美意识是具有突破性和指引性的。为了将传统山水画中的虚幻的“留白”进行真实“提白,画白”的刻画。将冰雪“白”的质感和“真”的形象表现出来,他创造出以下新的表现技法:

雪皴法:根据物象自然的特点选用湿笔画法,同时兼并着董源的笔墨风格,,在画面上进行皴法的反复使用,以真实的表现出冰的结构和雪的质感。

泼白法:将传统的“泼墨”转变为现在的“泼白”技法,主要是改变传统绘画中墨的使用技法,“以矾水加淡墨,通过铡锋纵横用笔,利用矾水水痕线与淡墨之间的变化来表现大面积雪原纵横和起伏的状貌的气势。”用点、刷笔触来表现北方的自然冰雪景物。

重叠法:多用于表现树挂、冰块、雪团等。主要表现在“以中侧锋及侧锋用笔,逐层进行笔痕的叠压,使黑白色调自然过度并产生独特的渐变效果。

滴白法:主要用于表现冰柱、冰凌自然流淌的状态。在画面上用笔的行走力度与水墨的搭配处理,使得多余的淡墨顺着挤压的方向自然下滑,可营造出一种冰雪缓慢融化的视觉效果。

排笔法:根据冰和雪的体积结构及外形特点,执笔倾斜排列,表现自然状态。于志学在冰雪山水画中独特的表现技法不仅将北方冰雪山水题材创作形式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他的创新精神和艺术早已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艺术形式的变革与创新。

自艺术产生之后,无论哪个画科都在受不同的地域地貌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创作素材及情感表达也都不约而同的成为了地域性绘画的代名词,每一个新的艺术样式的出现都将推动着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在艺术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中艺术风格及艺术语言的积极探索必定会成为每个艺术家及创作者终身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冰雪艺术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84-02

一、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的现状

对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对于冰雪题材绘画创作相关研究。冰雪山水画研究方面有于志学主编《触类旁通:冰雪山水》,2004年;卢平主编《于志学》,2005年等;北大荒冰雪题材版画研究方面有北大荒画报社主编《北大荒版画选》,1962年;北大荒版画三十年文献编辑委员会主编《北大荒版画三十年论文选集---吞吐大荒》,1988年等;北方冰雪题材水彩画写生研究方面有李水成主编《水彩画风景写生与创作》,2011年。董喜春主编的《水彩画风景写生》,2006年等。以上三方面均以不同形式直接针对冰雪题材绘画创作进行的相关研究。

二是雪景题材油画创作的个案研究。我国当代许多油画家的雪景作品非常出色,他们在广泛吸收欧美等西方油画的注重科学的再现物体外在的客观语汇的同时,汲取中国传统的强调作者主观感情和注重画面意境的精神,在油画本土化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些画家有群、苏天赐、艾轩、沈行工、白羽平等一大批著名画家。群的画风融入了西方抽象绘画语言和中国唐宋以来的美学思想,由表现上升至观念。苏天赐的雪景风景画并不追求丰富的光线变化,他用色单纯而概括,强调黑白,压缩空间,善于经营点线面的关系。艾轩风格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怀。他画高原景色中的孤独人物,借雪域高原的女孩与牧民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那份孤寂之感。这种景中之情首先来源于雪所蕴涵的忧郁和寒冷的意境。艾轩用大笔概括的雪凝练而圣洁,白雪覆盖的地面被压缩成极少起伏的、抽象的面,只有远处的地平线的一条弧线才使画面有了一些动感,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空旷、深远。沈行工的雪景让我们看到的就是他在色彩语言上对于中国诗性文化的表达与创造。在他的一些雪景油画中,江南风景与象征高尚、纯洁的白雪结合,给人以空远、静穆、圣洁、一尘不染的美感。通过当代油画家对雪景题材绘画不断创作努力,为我们今后图像史料搜集及创作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对于北方油画创作的实践感悟与收集整理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东北雪景创作风格、代表画家及创作特点,对于我们分析和探索北方独特的地域性冰雪题材创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北方气候受大陆性季风的影响,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被积雪覆盖,浓郁的北方地域特色对于艺术家雪景创作题材的选定奠定了丰富的地域素材基础。

四是国外相关研究。油画作为独立的画种出现至今已有几百年,风景画作为独立的艺术样式而出现时也涌现出许多的雪景题材绘画。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画家中许多人都以冰雪为表现题材,创作出了大量杰出作品。被誉为欧洲独立风景画开创者的老彼得.博鲁盖尔《雪中猎人》是雪景风景画先驱。库尔贝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运动代表人物,他的雪景油画很精彩,以朴实的手法描写家乡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色,他的雪景画色彩明亮,注重对空气和外光的表达。印象派画家中许多人迷恋雪景,严寒中奇妙的光线变化激发了无穷的创作灵感,他们热衷于表现雪中日光下物体蓝色的投影、若隐若现的丰富色彩和雪的白色氛围。印象派画家莫奈所做《淌凌》;毕沙罗《霜》和西斯莱《鲁弗申的雪》等作品,画中的雪在色彩上所达到的和谐与抒情效果。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地处高纬度,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冰雪覆盖。自然造就了俄国夸张奇幻的冰雪世界,他们的画作也拥有一种深远辽阔的壮美意境。以巡回展览派为代表的艺术家们的雪景油画,描绘了辽阔而美丽的俄国大地,画面的意境庄严、优美、苍茫、凝重而富有诗意。通过以上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分析发现,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多以实践创作为主,缺少对北方雪景题材油画创作方面的理论研究。在相关的理论研究层面尚存在不足现象且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对北方冰雪油画创作理论研究数量不多,且显得过于零散,系统性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深入研究。其次,现有理论研究多集中在理论的某一方面开展的研究,缺少全面的美术理论研究及方法论特征的归纳。第三,针对以上的四方面研究说明对于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缺少深层次的本体研究。

二、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的脉络

通过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将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脉络分为三个阶段,以逐渐递进的研究方式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是针对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进行系统性概述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表现手法以及国内外雪景创作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系统的将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进行理论概述,这也是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系统性概述,对研究内容以及现有资料进行全面梳理,为进一步进行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做以前期铺陈。

第二阶段是针对北方冰雪题材创作进行视角性的个案研究,将从不同时期的绘画特点、表现语言、民族性及北方乡土文化等视角对其进行多层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归纳和整理出适合进行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的合理视角,探索出适合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的切入点,研究将集中研究融合性与传承性特点。

第三阶段针对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进行审美性研究,这也进入了理论研究的深入层次。通过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的前期两个阶的研究,将在理论层次上深入挖掘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在审美角度上的理论性,总结并概括出适合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的方法论特征,从不同时期的绘画特点、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从而提炼其现代性的审美价值,提出有理论价值的关于雪景油画创作反映的独特地域性及绘画语言具有审美性的方法论。

三、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的意义

通过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研究可以将艺术实践与理论内涵结合起来研究,全面、深入的揭示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民俗价值及艺术价值;通过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我们对“北方冰雪”这一地域性题材的挖掘与认识,为深入研究冰雪油画创作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通过国内外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绘画资料作以收集和整理,针对绘画本体进行深入的理论实践研究;通过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深入研究,可以将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至于美术史、历史和学术史的背景中进行综合分析。从美学角度做出具体、精致、深入的研究。从而建立北方独特地域性文化的理论文献,有利于历史发展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各方面的挖掘同时在继承和发展冰雪油画创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研究有利于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绘画特征在历史发展、地域文化、绘画语言、形式技法等方面的深度探讨,且在理论层次上探索出相关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方面重要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于志学.触类旁通:冰雪山水[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

冰雪艺术论文例9

于2013年1月5日盛大开幕的第29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将以“满城冰雪,欢乐天地”为主题,呈现“欧陆风,冰雪情”的城市特色和节日氛围,让游客感受丰富的冰雪活动,体验冰雪的魅力和快乐。冰雪节期间,哈尔滨将举办哈尔滨伏尔加越野滑雪节、白渔泡贡鱼节、中国·哈尔滨第29届国际冰雪集体婚礼、第13届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2013冰雪之约等活动,以及国际冰球邀请赛、国际雪联滑雪系列赛等体育赛事。此次,哈尔滨还将创新举办首届寒地博览会,与冰雪节同日开幕,这将是一次融经贸、旅游、历史、民俗、艺术、体育、论坛于一体的寒地文化博览盛会。

冰雪大世界:世界级冰雪游乐园

又是一年的冬天,又要为海内外游客打造一场冰雪的盛宴。哈尔滨人把每年的1月5日定为“冰雪节”,这一天,冰雪节盛大的开幕仪式就在冰雪大世界里举行。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位于松花江北岸,是哈尔滨马迭尔集团受市政府委托承办的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活动,今年已经是第14届了。在约80天的活动期间,冰雪动漫、冰雪演出、冰上杂技、冰雕展览与各种冰雪奇观争奇斗艳,万紫千红,色彩斑斓。

主题为“梦幻林海雪原,神奇冰雪动漫”的第14届冰雪大世界,园区75万平方米,计划用冰量为18万立方米,用雪量15万立方米,参与建设人员大约有7000人。园区内的地标建筑冰晶宫高48米;景观大门长约为240米,高约25米。冰晶宫、神话园、海螺湾、冰河世纪、冰啤波尔卡、探冰川、迪士尼、国际冰雕大赛、欢乐颂9大景区独树一帜,通过创新思维和具有丰富经验的国际化团队全力打造出一个世界级冰雪游乐园。

本届冰雪大世界与以往相比有着突出的特点。芬兰的《愤怒的小鸟》创作公司、美国的《冰河世纪》创作公司,以及《蓝精灵》的创作团队,今年都将会把自己的作品融入到冰雪大世界的园区内进行展示和娱乐,这充分体现出了冰雪大世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14届冰雪大世界今年增加了30余项互动活动,包括森林小火车、最长的雪橇场地、雪圈速滑、冰上自行车、滑冰等等。不仅仅晚上,白天冰雪大世界将盛开冰雪嘉年华,其中扩建至1200平方米的滑雪中心更是让人瞩目。

看过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人,都会被它规模巨大的人工建造的冰雪梦幻童话世界的绚丽多姿、美妙无穷而震撼。而这样一个如此大的工程竟然是在短短的20几天中拔地而起的。而由于气候的原因,从采冰到冰雪建筑、灯光布设,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就让这世界之最的梦幻世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这不能不说是哈尔滨人创造的一个奇迹。

太阳岛雪博会:雕塑艺术的饕餮盛宴

作为冰雪节一个重要组成,第25届哈尔滨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以“雪的世界,雪的梦想”为主题,以“一首用雪演绎梦想世界的乐章”为主线,通过不同乐曲的节奏和韵律为中外游客奉献一场集国际性、艺术性、参与性、观赏性、趣味性、娱乐性、生态性于一身的雪雕盛宴和冰雪嘉年华,为中外游客提供了一个畅游雪雕艺术海洋的好机会。充分展示了太阳岛中国雪雕艺术发祥地今天的国际影响和地位,尤其在促进冰雪文化、冰雪艺术、冰雪旅游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

本届雪博会以雪为主要素材,与哈尔滨音乐名城流淌的音乐相呼应,精心设计了一部演绎“雪的艺术、雪的欢乐、雪的梦想”的华彩乐章。沿着这一激情的主旋律步入雪博会,可以阅读到7个个性鲜明、魅力十足的精美冰雪曲目,这便是梦想前奏曲、时光进行曲、生命奏鸣曲、世界摇篮曲、欢乐狂想曲、浪漫小夜曲、盛世圆舞曲七大景区。

伏尔加庄园: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从哈尔滨市区一路向东来到伏尔加庄园。园里,悠美的俄罗斯音乐在空中回荡,精心排练的舞娘在露天舞台上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2007年,圣·尼古拉大教堂成为了伏尔加庄园内第一个破土动工的复建建筑,成为了庄园的核心建筑。之后的5年时间里,庄园陆续复建了许多哈尔滨的俄罗斯老建筑。

在伏尔加庄园,可以徜徉在帆船形状的“米尼阿久尔”餐厅、“凡塔吉娅”俱乐部;而伏尔加宾馆、普希金沙龙、巴尼亚洗浴中心则是俄罗斯经典建筑的拷贝;此外,一些在俄罗斯境内早已消失不见的老式建筑,如巴甫洛夫城堡、奥尔洛夫马房、圣彼得堡渔村等,则在伏尔加庄园再现风姿。在这里,俄罗斯文化与哈尔滨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正完美交融。

在伏尔加庄园欣赏无限美景和建筑的同时,一定要看看这里的俄罗斯歌舞演绎。美丽的俄罗斯姑娘美艳激情,帅气的俄罗斯小伙子充满了魅力,他们的表现艳而不俗,美丽风雅,既给人视觉的冲击,又给人美的享受。还有俄罗斯民间音乐手风琴、巴扬、吉它的演奏,中俄演员合演的手风琴与小提琴演奏等,大家熟悉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让人们浓郁的怀旧情绪在音乐中得以释放。

哈尔滨:非去不可的冰城夏都

近几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以在保护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原生态基础上,做出了万顷松江湿地这篇大文章。叫响了“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品牌,让海内外游客领略了“冰城夏都”的风采,哈尔滨历史文化独特于中国文化的一面值得一游。也因此,越来越多国家的游客开始关注哈尔滨。

冰雪艺术论文例10

早在1999年,王自修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美术理论家刘曦林评价:“我注意到你的笔墨的独特性,你显然受到了于志学先生的影响,但又与于先生有所不同,你用笔用墨多于用矾,在表现冰雪时大多用留白法、或者如你所说的还有镂空法(留白的一种技法)。这种技法与用矾、用粉不同,减少了工艺感、制作感,而便于与笔墨的生动性相衔接。我喜欢你用墨来画水,这不仅以空白代水的表现有所不同,而这种表现确源自于生活中的发现。”可见王自修为表现冰雪世界,从局部用矾、镂空法到全面留白,曾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我研究了王自修的大部分资料,他的成功可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师古不泥古,在继承传统的山水画技法的同时,勇于创新和探索,古人也有留白,但不是全部的留白,所以没有激荡人心的效果,有的还是圈地留白的手法,也就是小留白(多见于山、地)。王自修在此基础上,攻克这一历史难题,走出了一条创新的路子。二是借鉴和吸收了近代冰雪山水画的经验和教训,王自修在提到自己的留白冰雪的创作过程时说:“没有于志学的出现,也就不会有我王自修留白冰雪画的出现。”其一,王自修说于志学的冰雪画给了他一个重要提示,那就是表现冰雪世界是中国画的一大难题,一块空白;其二,创新成为画家们最时髦亦是最头痛的选择时,王自修接受了这个无意识的提示和历史的挑战,参与研究这一历史课题;其三,于志学的用矾冰雪画质变,给王自修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早在五六年前,王自修到深圳参加活动,一位收藏家明确告诉他,用矾的冰雪画他不收藏,一是笔墨呆板、不活,用矾易脆裂,最后变黄,成为废纸。一气之下,王自修将百余张局部用矾的精品之作毁掉,也使他痛下攻克留白冰雪画的难题的决心;他决定要师法自然。王自修为了突破冰雪画表现手法,经常深入生活,深入农村,多次大雪后深入长白山,从大自然中吸取营养,把大自然中的迷人景象作为创作研究的范本,进行艺术再创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王自修主张画家必须创立属于自己的艺术符号,表现冰雪世界是中国画的大符号,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创作出了大意境、大手笔的作品,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给读者一种新清悦目的感受。依照历史的观点来看王自修的艺术价值,应给他一个公道。历史上许多大家都走过这样的历程,不理解――理解――承认并推崇,这是艺术家得到承认的普遍规律。好在王自修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人们容易接受的。王自修的留白冰雪画成为当今中国画坛的亮点是历史的必然。目前,书画收藏界有一种不良风气,那就是看名头、看职务,忽视对作品的认知,以至于亵渎了艺术的神圣。近几年,人们开始关注画家的创新,关注开宗立派,2007年的“重新洗牌”,已告诉收藏家们:开宗立派才是中国画价值的最高取向。正如许多理论家看到的,王自修的作品发展了传统,为中国画的创新树立了一块里程碑。也正如原全国政协秘书长、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所说:“王自修是当代较有成就的画家,他的画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地步,很有观赏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自修先生的绘画,声望会越来越高,会成为当代在全国具有很高声誉的画家之一。”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书画艺术品的价值是以学术性为其最高衡量标准的,王自修的留白冰雪画的笔墨个性在中国画的历史上是有其学术价值和地位的。

王自修简介

王自修,字子万。1947年5月出生于山东乐陵市郊。被誉为关东画派的典型代表,关东画派的领军人物,传统与现代留白冰雪山水画的创始人。独创了中国画表现冰雪世界的一系列高难度留白技法。自修钻研中国画40年,并发表专业文章40余篇,主张画家必须创立属于自己的艺术符号和艺术语言。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教授。中国美术网第一届艺委会理事,中国画学研究会理事。《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邀画师,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邀顾问编委。先后荣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世纪杰出人物”,“世界金奖艺术家”,“国学杰出贡献金奖艺术家”等称号。先后入编《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与《世界名人录》等百部词典和选集。文章与国画作品等散见于40多家报刊杂志等。出版有《王自修画集》《王自修作品集》《梦景集》《冰雪画大家王自修》等多部专集,中央电视台六次报道。作品被北京荣宝斋、文房四宝斋等国内外十几家高档画廊经销。

1979年国画“欣欣向荣”获辽宁美协“新长征画展”三等奖,并首刊于《辽宁日报》。

1981年“阳朔鉴山楼”获全国首届工艺美术百花奖单项第二名。

1992年国画“野渡”获“国际中国画展暨大赛”二等奖。

1994年应香港新华通讯出版社特邀赴香港参加“中国百家书画展”,并在中央电视台、香港、深圳、湖北等电视台有重点镜头播出。

1996年出版的第一本个人专集《王自修画展》被鞍山电视台拍成间歇节目“请您欣赏”15分钟,每天两次播出,长达两年之久,在该地区几乎家喻户晓。

1997年火花“新月”在“欧洲首届中国艺术大展”中获银奖,作品被“环球中国艺术家协会”收藏。

1998年国画“绿色的梦”入展由文化部,中国美协主编的“世界华人书画展”,并被思科特集团收藏。

1999年“王自修画展”在中国美术馆西南厅展出,40幅作品被新加坡“镇凌苑”画廊买断。

2001年“王自修的冰雪世界画展”在新加坡“镇凌苑”画廊展出,同时发行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王自修作品集》,此画集2003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版。

2001年国画“家园”入展中共中央统战部书画展。

2002年《梦景集》2003年挂历,由上海画报社出版发行。

2004年国画“桃李依旧”入展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画题名展,并被收藏。

2004年国画“长白三月”获中国美协主办的“齐白石艺术节”提名展优秀奖。

2006年国画“长白山麓”入展中国政协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美术作品展。

2006年《王自修专辑》中国邮政明信片出版发行。

2006年《美术报》7月1日,33―40通版后,全国30余家专业刊物相继发表评论文章和国画作品。

冰雪艺术论文例11

冰雪雕造型是近几年才被发现和传播的较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其独特的季节适用性质和形态,正向人们诉说着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传统和精神信念的有效发扬,它作为新城市建设规划的一道独特的修饰设施,正充分的调动人们的审美观,使人们沉醉在其与众不同的艺术表达效果,并对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积极意义有所认同。针对不同地域的人,对冰雕造型更是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在这种新型艺术的形态的传诵下,人们逐渐开辟了一道城市规划模式的创新手段。那冰雕造型是如何具体实现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的,其表现形式和积极意义等,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索。

1冰雪雕造型在街道建设上具体的发展形态及产生的条件

冰雪雕造型最早产生在北方冰灯的雕塑上,是当时劳动人民具体的精神文化产物,表现的文化欣赏价值意义非同凡响,深刻的反应了当地人民具体时刻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形式,侧面烘托了当地人民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处理一切的鬼斧神工的技巧。而后期的冰雪雕造型是人们对这种艺术形式的继承,在发挥其传统的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器具的方便使用,进行更进一步的模式创新,使得这类艺术得到更加有效的推广和运用。

冰雪雕造型对于冬季长期处于大雪堆积的北方城市来说,无疑是一种新型的风景线,独特的艺术气息在白皑皑的大雪环境下绽放光芒,对于冬季处于单调模式下的城市建设来说,开辟了另一条展现吸人眼球的城市亮丽风采的途径,使人们对北方人民的具体传统和人文精神充满了好奇,并在这种独特的艺术气息的渲染下接踵而至,对于当地的旅游事业为代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效的改善了当地城市发展程度的进一步的提升,并有效督促政府加强城市建设规划方面的投入,使得城市的发展更加现代化,更加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稳固步伐。

我国冰雕建设等多集中在黑龙江哈尔滨等地区,这主要是由于其极度寒冷的气候引起的,由于当地冬季十分寒冷的天气,并且持续时间较长,使得冰雕建筑等在室外能得到长期有效的保存。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使人们无法抵受过渡的严寒而不愿意出门活动,而结合这样多方面的创新格式的冰雪雕造型的推出,便激起了人们潜藏已久的审美精神和素质,并秉着饱和的热情和动力,积极投身到冰雪雕造型事业上来,无论是满足人们出行的快乐兴致,还是向外地展示当地独特的文化历史气息,都相应地改善了当地城市建设方面的事业的发展,相关的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的城市环境的改善工作也有了质的飞跃。

伴随着当地生产、生活的有效发展和稳定水平,为冰雕艺术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较为稳固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使这类充满新颖艺术气息的建筑设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有效的促进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创新,带动整个国家艺术形式的发展。社会进步下的人们,在生活品质还是审美要求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简单的小型冰雕设施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观,需要建立大规模的、符合城市规划建设要求的独特的冰雕造型设计,才能鼓动大多数人前来参观,使人们在严寒的天气下又满足了另一种娱乐和审美诉求的愿望。

2冰雪雕造型在城市街道建设和规划中的运用

冰雕的建筑起初意识是建立在生活基础设施而被利用的,随着时代进步下人们的应用理念的上升,使得延续的冰雪雕造型逐渐成为了一个专业性的造型领域,并不断开拓艺术表达的效果,应用在装饰、娱乐和商业等不同层面的领域。

装饰的功能展现主要通过室内和室外两种形式,冰雕在室内主要作为花盆大小的装饰物或餐厅食物的修饰上,方便之前的运输和运用后期的销毁工作。像不同形式的典礼,包括生日、婚庆等展现冰雕饰物与众不同的魅力,不仅可以有效展现自己的气场,彰显自己的高尚地位,同时对于现下流行的接待事业等更有深刻的促进作用。室外的装饰主要集中在较为寒冷的哈尔滨等地区,包括大型商场的展示事宜,专门领域事业部门的室外冰雕修饰,已经成为当地冬季街道独有的风景线,在人文信息的传递上独树一帜,领导不同文化风格作品的不断发扬与展现,实现创新模式下的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的延展。

而冰雕建筑的娱乐功能,主要是以冰雕为主要媒介的具体游乐设施的展现,包括滑梯等适宜玩耍的器具等,都是以冰雕为途径建设的。冰雕还可以作为敲打乐器供一些音乐爱好者开辟其独特的领域功能,其清脆的音色,使其在专门的音乐领域上占据着不同的表现地位。

而涉及到冰雪雕塑的商业功效,则表现在对于产品的代言和宣扬上,广告的设计可以通过冰雕的矗立来展现,吸引人目光的同时,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同时,一些酒店或商业活动可以专门设置冰雕建筑的表现形式,进行多种与冰雕性质相关的活动,已到达较好的经济效果。对于其中标新立异的设施,如杯子、桌椅等,都是充分调动游客好奇心的有效工具,使得充满尝试心态的来往客户源源不断。

3总结

冰雪雕塑等建筑物是继承寒冷地区长久的光荣传统和文化气息的现代产物,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直博得人们的广泛注意,使得当地城市化建设在寒冷、单调的冬季也能实现另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使得其他地区的游客闻名而来,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并且满足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同的乐趣需求,使得相关城市建设和规划方面的工作得到有效的推广,相对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事业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科科.矍铄的老工业城市――哈尔滨产业遗产历史特征分析[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