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分子化学论文

高分子化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3 15:19:55

高分子化学论文

高分子化学论文例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在网络上获取信息的兴趣与能力都不断增强。因此我们将传统的预习报告与网络学习相结合,充分帮助学生详细了解实验原理和意义,熟悉实验操作,增强实验意识。如在每次实验前,都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探索该实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有机玻璃的制备,学生可以了解到有机玻璃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装潢、铭牌制作上等等,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就相关应用前景进行讨论,并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实验过程,这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和创新意识。同时,我们在实验中心网站上制作实验动画,展示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装置的装搭,帮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实验过程。并明示一些突况的处理方法,做到有备无患,例如在制备尼龙66的实验中,原料己二胺是强有机碱,强腐蚀性,我们通过动画的形式告知学生在称取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一旦沾到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3%的冰醋酸或1%硼酸冷敷伤口。

1.2情景带入,边讲边做,让学生成为实验主导

实验课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学生应该成为实验的主导。我们每次实验开始前都会先创设情境,将现实问题的解决与实验紧密联系起来,把照方抓药的实验课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课。基于充分的课前预习工作,课程中教师重点强调实验的重要环节和容易出现的意外事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会接到一个实验相关的问题,如在苯乙烯的乳液聚合实验中,向学生提问乳化剂在乳液聚合中的作用等,实验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问题答案。实验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跟老师交流,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在实验中探寻答案,成为主导,教师从知识“传教者”变成“军师”,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愿,提高了实验课的质量。

1.3认真总结实验报告,强化实验结果与理论的联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验报告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只是简单记录实验过程。我们则要求学生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查阅资料予以解答,反思实验课与理论课的联系,并尽量多的列举出其他相似的应用,以此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2量化考核标准,激励学生认真完成实验的各个环节

实验期末考核并不能真正说明学生的实验情况,出勤率、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结果和卫生,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情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实验考核中综合了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两部分。出勤率要求学生做到全勤,不迟到、不早退;预习报告要求书写规范,步骤详尽;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报告中实验现象分析是否客观,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课堂上的思考题是否总结到位等;实验结束后的值日工作,要求学生检查关闭仪器,整理教室卫生。期末综合考核以设计性实验为主,教师给出一个实验题目,要求学生提前搜集资料,结合本学期其他实验的操作方法,在考试现场自行选择仪器,装搭实验装置,处理实验结果,教师根据现场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评判。

高分子化学论文例2

二、Crothers与尼龙66

深受女士喜爱的尼龙袜无疑是引出缩聚反应的最佳例子。尼龙袜在全美首次发售时,每人限购一双,500万双当天告罄,没有买到尼龙袜的人在裸腿上画纹路冒充丝袜。那么引起如此轰动的商品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这个问题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他们对相应的知识特别用心。1928年,杜邦公司成立了基础化学研究所,Crothers受聘担任该所的负责人,并决心利用二元醇和二元酸的缩聚来支持当时刚刚提出的高分子学说。在实验中,同事偶然发现熔融的聚酯可以抽丝,Crothers意识到这是纺丝原料的特性,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克服各种困难后,最终得到了尼龙66纤维。尼龙66的出现不仅有力的支持了高分子学说,也深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尼龙的发现离不开Crothers。同样让人称道的还有杜邦公司,能够在经济大萧条时期拿出一笔巨款支持没有明确应用目的的基础研究,需要敏锐的眼光和巨大的勇气。注重基础研究,在今天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塑料之父———Baekeland

作为第一种人造聚合物———酚醛树脂的发明者,Baekeland是一个传奇人物。他21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专利意识非常强。发明Velox相纸后,故意在专利中省略一两步。结果柯达公司不得不两次出资购买。在发明酚醛树脂后,Baekeland及时申请了专利(仅比同行早一天),也得到了塑料之父之称。Baekeland的幸运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让人感叹不已。酚醛树脂的发明也是一个成功的科研案例。Baekeland敏锐地意识到绝缘材料在刚刚兴起的电力工业中的巨大市场,将研究目标确定为寻找天然绝缘材料的替代品。他没有立即进行实验,先是充分进行了文献调研。发现早在1872年德国化学家Vaeyer曾把苯酚和甲醛混合产生一种树脂状物质,指出在实验中应防止它的产生。Baekeland反其道而行之,加热加压来加快反应,得到琥珀样的样品,并最终掌握了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他于1907年申请了专利,这年也被视为塑料元年。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科学研究的选题和文献调研的重要性,在阅读文献时要注意批判性阅读,不迷信已有的解释。

四、配位聚合和Ziegler-Natta

1953年Ziegler在用乙基铝使乙烯加成的一次偶然失败中发现,镍会抑制反应进行,其他过渡金属也有类似作用。他给博士生Breil的论文题目是“系统地实验整个周期表的元素”来对这一作用进行研究!有趣的是,最终研究得到了一种能使乙烯迅速聚合成为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催化剂。事实恰好与预料的相反,这充分说明,和预期不同的结果不见得是坏结果!Natta的成功无疑是跟踪世界研究前沿的结果。他在Ziegler催化剂研究之初就派人过去接受指导。在用改进后的催化剂进行了丙烯聚合后,Natta发现它含有高结晶部分,敏锐地“把新的结晶聚合物的结构归之于主链或至少相当长部分的主链上的不对称碳原子都采取了相同的构型”。Natta文章因未披露催化剂的本质这一关键问题,初审被拒稿。而作为编辑的Flory则意识到了文章不寻常的意义,更改了裁决才使得文章得以发表。与Ziegler-Natta的成功相对的是,1943年Fischer希望能找到使乙烯聚合成油的方法,发现“当三氯化铝与四氯化钛并用作催化剂时,液态产物减少而有利于生成固态物”,因此似乎是失望多于希望。另外,Ziegler的学生Wesslan制备聚丙烯后,发现物质的熔点高于聚乙烯,他肯定自己错了,他不相信支化会提高石蜡烃的熔点。他没有认识到熔点升高的意义。这两个故事也从反面再次印证了如何看待实验中的意外。高分子史上还有更多的历史故事,如“的确良”(涤纶),田中耕一发现质谱离子化新方法,聚四氟乙烯和高压聚乙烯的发现等。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适当穿插相应的历史故事,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培养学生思考研究的能力。

高分子化学论文例3

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从内涵上看,“就是扎实搞好高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健全完善党内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党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1](P.100)环顾我们目前所处的大环境不难发现,经济全球化除了给我们在经济领域提出机遇和挑战之外,同时也使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受到冲击。在全球化范围内的商品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精神世界悄然突破民族和地域的界限,跟随物质发展融入我国的社会结构内部。由此,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历史传统、意识形态的必然发生交融与碰撞。而高校面对的主体――大学生正是充满朝气,思想开放却恰恰没有完全建立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群体。那么如何能够发挥我党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呢?根据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的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2](P.52)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葛兰西提出著名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正是继承了马克思经典著作的论点,他认为要想取得革命的成功,必须首先占领文化――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高校党建的工作可以从这个理论中吸取哪些经验呢?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

一、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一)文化领导权的提出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俄国的十月革命获得了成功而意大利、匈牙利等欧洲共产主义运动接连失利,葛兰西反思了东西方社会结构的根本差异,总结当时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教训。在东方,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并未形成,国家就是一切,体现为政治强权的统治,也就是暴力+强权。也就是说只要从根本上打碎旧的国家机器,自然革命的胜利就唾手可得。而西方社会的上层建筑除了国家机器等政治社会之外,更重要的具有沟通政治社会和经济基础的市民社会的独特层面。国家的性质就变成了强力+领导权(同意)。葛兰西在这里强调的就是文化领导权,从实质上来讲就是意识形态领导权,其内容主要指无产阶级在革命或执政过程中,必须首先掌握文化领导权,只有占领了文化――意识形态领导权,才能最终获取革命的成功。因此,葛兰西说:一个社会集团能够而且应该“在夺取到国家政权之先就以领导者的身份出现”,即首先夺取思想上的领导权,“尔后这个集团取得政权”,当它行使权力时,它便“成了统治者”,之后就要“牢牢地掌握住领导权”。[6](P.317)

在葛兰西的思想里,市民社会是制订与传播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民间机构,它包括教会、学校、新闻机构、文艺团体等机构,由此也可以看出,市民社会是真正能够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实施场所。

(二)文化领导权的实现

葛兰西认为,为了在市民社会中取得领导权,必须首先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他用“阵地战”的比喻来说明取得领导权是一个缓慢的理性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暴力过程。当然,“阵地战”仅仅是一种理想,要想使“阵地战”成为现实,无疑需要一个最基本的主体,这个实现主体就是知识分子。他说:“要是没有知识分子,那就是没有组织者和领导者,也就是没有组织的。”[3](P.15)葛兰西同时还这样看待知识――“知识并不是对外界的纯客观的反映,知识体现了人们对外部世界加以改造的意图和热情,因此知识总是与行动联系在一起。”[4](P.197)

同时,葛兰西将知识分子划分为两种:即“传统的”知识分子与“有机的”知识分子。“传统的”知识分子总是独善其身,自认为可以超然于世并独立于居统治地位的社会集团,这一群体与经济生活相距甚远,他们只知道以知识和伦理精神的生产为业,该群体主要由文人、哲学家、教士、艺术家、新闻记者等来构成。与此相对应,“有机的”知识分子是随着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而产生出来的知识分子,“每个新阶级随自身一道创造出来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加以完善的‘有机的’的知识分子,大多数都是新的阶级所彰显的新型社会中部分基本活动的‘专业人员’。”[5](P.121)

总之,葛兰西认为,文化领导权的获得与巩固离不开有机知识分子,葛兰西曾这样评价:“要不断地提高人民中越来越广泛的阶层和智力水平,换言之,就是要赋予群众中无定向分子以个性,这意味着要努力培养出一种新型的知识分子的精英。”[3](P.22)由此可见,培育有机知识分子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我们目前而言,当代知识分子作为人类文化的制造者与传播者,肩负着社会历史使命和人文责任,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领导权理论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借鉴意义

高等学校担负的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这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想做到高校党建工作能够“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注重“有机知识分子”的培养自然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们将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为基点,探索文化领导权理论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启示。

(一)发挥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作用

在当今的中国,高校里的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既担当着教育新生代的职责,又作为带动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文化主体,对于高校的党建工作来说,同样是发挥着积极的主体作用。大学生们身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利益分配,令大学生们时常处于迷思之中。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学生们接受主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任这些课程的教师正可以称之为“有机知识分子”的代表;经济越发展,与之相应的理论教育越不能削弱,而且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它的有效性。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高校党建的发展。为了使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师真正发挥“有机知识分子”的作用,必须着力于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培养机制。

首先,建立激励机制,转变思维方式。传统观点认为党建工作是学校党委组织部和宣传部的工作,与专职公共理论课教师无关。但是仔细思索不难发现,公共理论课与高校党建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引领主流的意识形态,让学生和教师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形势中始终持有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不防在与教师息息相关的各种环节增加激励的机制,让他们更好地与党建工作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其次,完善培养机制,提高教师素质。作为公共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真懂、真信,要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除了教师的教学艺术之外,对理论的真切把握才是吸引学生的关键。因此,教师要积极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只有学得深入,理解得透彻,才能把握得准确,讲得清楚。而且公共理论课教师党员占绝大多数,充分发挥党员在公共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师由传统的教书匠模式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实践证明,凡是教学效果比较好的,大体都是科研工作搞得好的部分。用科研来促进教学,在研究的层面上结合科研对于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作出研究和理解,从而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研究成果中感受理论的魅力。

最后,提高转化机制,培养“有机”人才。在一定意义上说,对中国知识分子文化主体功能的体现的判定,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能否影响当前所处社会阶段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走向问题。在现实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在当今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是否能使知识分子左右主流意识形态已不是首要的问题,而是如何使新一代的有机知识分子发挥其文化主体的功能。有机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群体的新一阶段的体现。只有更多的有机知识分子阶层的出现,带动其文化主体功能的大众化,这一提议来自于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知识分子的大众化。

(二)争夺青年一代的“文化领导权”

高校无论从环境、氛围还是追求的目标来说,都是我们争夺文化领导权的重要阵地。

葛兰西一直在突出对平民也就是大众的知识分子化,这是一个具有广泛现实意义的问题。结合中国的国情,在中国大量培养知识分子阶层一直以来都是重中之重的教育任务,而又将如何更进一步的培养大批的有机知识分子,使其发挥知识分子的文化主体功能,是一项重大挑战。知识分子文化主体功能得以发挥,需要相当平稳的社会大环境的创造,只有给知识分子阶层提供可以施展的试验土壤,才能无限激发其文化主体功能的发挥。

我们的年轻一代如今面对的是四通八达的空间、瞬息万变的时间,网络的真实与复杂令人迷炫,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应接不暇。究竟我们的年轻一代应该坚守什么、信仰什么,确实是个难题。如果当年的马加爵伤人案令人瞠目,清华学子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令人叹息,那么近日的复旦研究生因琐事投毒伤室友的事件定让觉得人匪夷所思。我们的青年人究竟被什么样的文化所“领导”?爱心何在?道德何在?信仰又何在?这些在高校里频发的恶性事件何时能够休止呢?试想一下我们如果丧失了在年轻人这里的“文化领导权”,那么我们国家的未来可以托付于谁呢?

当然,归根到底,文化领导权的取得还是要由“有机知识分子”来获得,无论是康德还是黑格尔都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人只有通过“教化”才能脱离个性而达到理想的特殊性。那么我们就不能忽视“教化者”的重要作用。而争夺“文化领导权”的问题还是我们高校党建工作,同时也使思想政治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工作所在。

参考文献:

[1]许箭星.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刍议[J].中国经贸导 刊,2010,(1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徐崇温.实践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高分子化学论文例4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学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

一、化学的萌芽

原始人类从用火之时便开始了用化学方法认识和改造天然物质。燃烧就是一种化学现象。人类开始吃熟食;并逐步学会了制陶、冶炼、酿造、染色等工艺。这些由天然物质加工改造而成的制品,成为古文明的标志。并因此萌发了古代实用化学。

古人曾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提出了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合而成的,而五行则是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的。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认为二者的相互作用是一切自然现象变化的根源。此说法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希腊也提出了火、风、土、水四元素说和古代原子论。后来在中国出现了炼丹术,也因此创造了各种实验方法,如研磨、混合、溶解、结晶、灼烧、熔融、升华、萃取、密封等,并逐步演化为近代化学。

二、化学的中兴

16世纪开始,欧洲工业生产蓬勃兴起,推动了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的创立和发展,继而更加注重了物质化学变化本身的研究,进而建立了科学的氧化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为化学进一步科学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近代原子理论突出强调了各种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其中量的概念的引入,是与古代原子论的一个主要区别。近代原子论使当时的化学知识和理论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分子假说的提出,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为物质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后,不仅初步形成了无机化学的体系,并且与原子分子学说一起形成了化学理论体系。

草酸和尿素的合成、苯的六元环状结构和碳原子四价学说的创立、酒石酸拆分成旋光异构体,以及分子的不对称性等的发现,使得有机化学结构理论得以建立19世纪下半叶,热力学等物理学理论介入化学之后,不仅澄清了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概念,还定量的判断了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方向和程度。相继建立了溶液理论、电离理论、电化学和化学动力学理论。物理化学的诞生,把化学从理论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化学的升华

由于受自然科学和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分支学科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化学分支学科。在结构化学方面,由于电子的发现确立了现代的有核原子模型,不仅丰富和深化了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而且还发展了分子理论。应用量子力学研究分子结构,从而产生了量子化学。从氢分子结构的研究开始,逐步揭示了化学键的本质,先后创立了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配位场理论。研究物质结构的谱学方法也由可见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扩展到核磁共振谱、电子自选共振谱、光电子能谱、射线共振光谱、穆斯堡尔谱等。

在化学反应理论方面,由于对分子结构和化学键认识的提高,经典的、统计的反应理论进一步深化,在过渡态理论建立后,逐渐向微观的反应理论发展,用分子轨道理论研究微观的反应机理,并逐渐建立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定律和前线轨道理论。分子束、激光和等离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对不稳定化学物种的检测和研究成为现实,从而实现了化学动力学从经典的、统计的宏观动力学到单个分子或原子水平的微观反应动力学的升华。

分析方法和手段是化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方面,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不断提高,从常量组分分析发展到微量、痕量组分分析;另一方面,许多新的分析方法,可深入到结构分析、构象测定、同位素测定、各种活泼中间体(如自由基、离子基、卡宾、氮宾、卡拜等)的直接测定,甚至到对短寿命亚稳态分子的检测。分离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如离子交换、膜技术、色谱法等。

物质合成是化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在无机合成方面,首先是氨的合成。氨的合成不仅开创了无机合成工业,而且带动了催化化学,发展了化学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后来相继合成的有红宝石、人造水晶、硼氢化合物、金刚石、半导体、超导材料和二茂铁等配位化合物。

在电子技术、核工业、航天技术等现代工业技术的推动下,各种超纯物质、新型化合物和特殊需要的材料的生产技术都得到了较快发展。稀有气体化合物的成功合成又向化学家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对零族元素的化学性质重新加以研究和认识。无机化学在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产生了有机金属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无机固体化学等新兴学科。

酚醛树脂的合成,开辟了高分子科学领域。20世纪30年代聚酰胺纤维的合成,使得高分子的概念得到广泛的确认。各种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应用,为现代工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军事技术,以及人们的衣食住用行各方面,提供了多种性能优异而成本较低的重要材料,成为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20世纪是有机合成的黄金时代。化学的分离手段和结构分析方法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许多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纷纷获得圆满解决,同时还发现了许多新的重要的有机反应和专一性有机试剂,在此基础上,精细有机合成,特别是在不对称合成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一方面,合成了各种有特种结构和特种性能的有机化合物;另一方面,合成了从不稳定的自由基到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核糖核酸等生命基础物质。有机化学家还合成了结构复杂的天然有机物和特效药物。所有这些成就对促进高分子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合成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物质,解决有生命物质的合成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

20世纪以来,化学发展的趋势可以归纳为:由宏观向微观、由定性向定量、由稳定态向亚稳定态发展,由经验上升到理论并应用于实践。

四、化学学科的分类

化学在发展过程中,依照所研究的分子类别和研究手段、目的、任务的不同,从传统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四个基础分支过渡到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等七大分支学科。还有与化学有关的边缘学科,如地球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环境化学、宇宙化学、星际化学等。

化学的发展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为生产和技术部门提供尽可能多的新物质、新材料;另一方面,在与其它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的进程中不断产生新学科,并向探索生命科学和宇宙起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景达.有机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高分子化学论文例5

[DOI]10.13939/ki.zgsc.2016.32.229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中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内部环境则表现为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亟待加强,多样文化、多种思潮跌宕冲击,“利益至上”的观念撩拨人心,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即将树立的廉洁思想构成潜在的威胁。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正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重大策略,也是将全社会反腐倡廉预防教育“关口”前移的创造性举措,因此成为当代思政文化教育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我国有着漫长悠久的历史,更有着优秀厚重的廉政文化传统,笔者借助“廉政文化进高校”活动开展的良好契机,以《论语》这一国学经典论著为支点,积极借鉴优秀廉政历史,把廉政文化的优秀传统与当代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时代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将培育廉政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之中,并以此作为支点设定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及实践路径,力求为助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1 《论语》德育思想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廉政文化教育是指通过积极践行廉政文化理念和指导思想,褒扬勤政廉政人物、宣扬社会正气,培养广大民众对廉洁从政的信仰和追求,抨击各种不廉洁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以期在全社会形成“敬廉崇洁”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社会风尚。作为全社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以高校教师、高校管理人员和高校学生为主体,包括廉政从教、廉洁从政和廉政修身三部分内容,涉及从高校廉政文化生成到最终践行的全过程,本文所关注的重点是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廉政修身教育。高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并奠定终身发展基础的重要阵地和关键机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代表着青年人的主流方向,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高度关注高职大学生的发展,高度重视高职廉政文化教育工作。党中央和国务院在21世纪初就制定了将学校纳入反腐倡廉体系的重要方略,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发〔2005〕3号)、《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2013―2017)》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5)》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充分肯定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以及“廉政教育体系”基础工程的重要地位,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廉政教育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将“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因此,在高校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借助其相对完善的文化传播渠道和系统的文化建设载体,将廉政教育锻造并融入到高校文化中去,正是将反腐败斗争提前到学生“职前”阶段,是提升到文化反腐高度,从思想根源上清除腐败病灶、实现标本兼治、打破腐败“反复发作”怪圈的必然选择。

同时,加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还应当做好从本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充分准备。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了丰富的“廉政文化”,而这些“廉政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历久弥新,最终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中华廉政文化思想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延绵不衰的宝贵精神源泉。因此,加强高校廉政教育,应当回溯至廉政文化的发源处,从传统廉政文化中淬精撷华,使之为推动高校廉政教育工作的稳步发展提供更多的助益。孔子所著的《论语》一书,正是廉政教育最当之无愧的宝贵成果之一。该著作成书于春秋时期,正值我国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分化的转型阶段,政治危机频发、人类所信守的道德信条被破坏,无数哲人陷入了对“道德”“天人关系”等重要命题的深入思考中,涌现出了诸多经典著述和思想理论,成就了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一次不可多得的大繁荣。《论语》一书完整翔实地记述了孔子关于儒家伦理道德的全部设想与“理想人格”的热切期待,以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及更强的践行力,对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甚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论断。认真研究《论语》的“德育”思想,深入发掘蕴含其中的合理成分和当代价值,从中找出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做好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性转换,使其更好地为改善和提升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更好地为培育和践行高校廉政教育服务,是当代高校思政教师所应关注的重点。

2 《论语》德育思想体系及内容与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高度契合

“廉”及“廉政”是我国古代伦理学史、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概念,其中:“廉”由本义为厅堂的侧边引申为一种道德品质和行为,具体指人在利害矛盾、冲突面前节制谨慎和方正刚直的表现;“廉政”则具体指从政者在这种道德品质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崇尚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严守法纪、艰苦朴素,杜绝贪污受贿、、铺张浪费的高尚行为。廉政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则更多地表现在对其主体人格及道德方面的修正与规范。从这一角度来讲,作为一部“君子”修身、立德、自省的“教科书”的《论语》,正与高职廉政文化教育的目的、理论及方法论高度契合。

2.1 以“仁”来修身正心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中,“仁”是其间最为重要的“精神内核”,是孔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仁”的内涵十分深远:第一层含义是一种可使人安身立命的道德追求。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因此,“仁”是人心所在,同时,孔子对这种人之本性还寄予了一定美好的期待,认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强调了内心处于“仁”的状态是很美好的事情,并相信具备了“仁”的美德,即可安于贫苦,专心于仁道的修炼,而颜回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被孔子所称道:“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以“仁”这一至高道德范式来规范和修正内心,使内心处于一种平和安乐的良好状态,波澜不兴地面对当前腐败所带来的物欲诱惑,正是再恰当不过了。第二层含义则指一种人生活在世上的具体选择道路。孔子所推崇并认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君子”人格是与“仁”这一人生道路选择紧密联系起来的,“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对于大学生而言,选择与“腐败”为伍还是与“廉洁”相伴,在孔子那里似乎就可以很轻松地找到答案;第三层含义是人格的完善及人生价值的实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孔子没有对“仁”进行具体界定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实现“仁”的实践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大学生都是性格分明的鲜活个体,在道德和人格完善方面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但只要坚定目标、坚持不懈,就必然能够“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2.2 以“礼”来规范行为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中,“礼”则是“仁”的外在形式和标志,是实现“仁”的一种制度保证。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原有的社会规则这个时候被破坏殆尽,这使得孔子在《论语》中对“礼”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界定和说明:第一,“礼”需要以“仁”之心为心理基础,仅有“礼”的外壳而无“仁”的内核,则“礼”的根基也是虚无的,因此,孔子强调“三年之丧”这一守丧礼制是建立在儿女感恩父母恩德基础之上的真心实意的行为。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坚守廉洁的行为而缺乏对“廉政”的高度认同,其行为也必然是无法一贯而终的。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中,人文素质课教师既要使学生知道“如何做”,更应当使其明确“为何做”,唯有如此,这一教育才是成功的、可持续的;第二,“礼”具有规约人、评价人的重要功能。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指出了“礼”的作用就是发挥使事情发展最终恰到好处的约束作用。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文化素质课教师应当以廉政文化思想及行为体系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当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将“礼”的约束之力上升到制度层面,即将廉政文化教育与法制教育密切联系起来,最终使其成为自觉遵循、自觉维护法治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第三,“礼”是指使人的人格得以完善、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基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礼”使人获得行为规范,具体培养人性,启发心智,使人开始走向人性之道,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中,人文素质课教师也应当始终把握教育的主线,始终贯彻“完善人、发展人、成就人”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思想、人格和行为方面得以全面完善,最终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2.3 以“义”来引导人生

“义”,即“宜”,是指以相适宜的行为来做相适宜的事。“义利之辩”是我国古代社会伦理中的重要命题,在孔子的“德育”思想领域中,“义”也同样被放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高度,将“义”作为衡量人道德品质的最高准则,“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论语・卫灵公》)孔子进一步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始终坚持“君子以义为上”(《论语・阳货》),肯定“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以比”(《论语・里仁》),特别强调“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甚至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强调以“义”来调节和引导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这种价值观念对于中华民族道德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使人们不断超越物欲的羁绊,提高人格精神境界。而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与孔子所提倡的去除“私欲利诱”十分契合,人文素质课教师要以“义”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提高廉政文化教育的实效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孔子虽然坚持“义重于利”的“义利观”,但并不是全盘否定对“利”的追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认为在合理合法下获取收益是完全可以的,这样的廉政文化教育也更符合“人性”,即可以有适当的欲望,但不可毫无节制,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也因此而更具有说服力和践行性。

3 以《论语》德育思想创新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

春秋时代是一个“最好的”、也是一个“最坏的”特殊时代,这样的特殊时代和社会形势,造就了孔子这样一位伟大的先贤,也成就了他的“德育”思想和育人事业。开展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将孔子的“德育”思想看作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财富,高度珍惜其间所蕴含着的理论思维的积极成果以及可以激活当代文明发展的活性因素,将会对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产生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文化素质课教师应对孔子及其《论语》的“德育”思想加以现代诠释,使之与当今时代精神相熔铸和升华,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中充分实现价值发挥。

3.1 明确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目标点

目标明确是强化高职廉政文化教育践行性的目标保障。孔子在《论语》中刻画了一个鲜明的“君子”形象,这也是千百年来儒家在德育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终极目标,将成为“君子”这一目标“拿来”作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目标,使整个廉政文化教育的目标更为形象化、生动化、明确化,使教育主体――广大学生自觉树立道德修养的理想,积极主动对身心进行修正和“规范”,使自己最终成长为一个拥有较高道德修养,能够遵循礼乐伦理,拥有“循义、尊礼、谦逊、诚信”等优秀道德品质的彬彬“君子”,使廉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自愿的追求,而这将进一步提高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3.2 完善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理论体系

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促进高职廉政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深化的理论保障。孔子及其所著的《论语》,最初就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道德规范”系统,再历经数千年的完善、阐释和锤炼,已经成为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中成为被高度认同的道德准则体系。我国高校开展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廉政文化教育是以“廉政文化进校园”这一活动为起点的,最初主要借鉴了党员干部廉政文化教育的理论、办法和经验,在理论体系方面仍有待于完善。将孔子的“德育”理论纳入到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理论体系中来,正是健全充实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举措。高校人文素质课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一点,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梳理清晰孔子的“德育”理论体系,并使其“为我所用”,成为建设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理论支撑的宝贵资源。

3.3 丰富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知识内容

丰富的廉政文化知识是提高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内容保障。“仁”“礼”“义”“利”“孝”“悌”等“德育”概念、“德育”知识、“德育”资源,使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知识体系更加丰满,内容更加丰富,也使得人文素质课教师在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时有更多的“着眼点”和“下脚处”。当然,人文素质课教师也要始终把握“时效性”原则,在保留孔子“德育”精髓的基础上对其中所包含的理论、观念和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改造”,不断地注入新时代的内容,消除因时代久远而造成的阻隔影响,拉近与现实及教育主体之间的距离,增强大学生对高职廉政文化教育的认同感。

3.4 创新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路径

创新路径是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实践的方法保障。孔子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十分尊重“人”的主体性,这一点值得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师学习和借鉴。人文素质课教师在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时,要采取更符合“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将“廉政理念”渗透到形式多样、类型丰富的各项校园活动中去,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来激发大学生参与廉政文化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廉政理念入耳、入眼、入心。例如,在学校门户网站上开设“廉政大家谈”专栏,引导学生针对一些热门话题、典型案例进行辩论、研讨,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充分利用社团组织,使社团成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重要的活动载体,组织开展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座谈会、读书会、知识竞赛和辩论大赛等形式更加活泼的教育活动,切实提高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实效性。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高职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反腐倡廉工程的基础部分,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引导他们明晰何谓腐败、何谓廉洁,帮助他们构筑一道坚实的拒腐防变防线,培养他们对腐败的“零容忍”态度,确保他们成为“崇廉敬洁”的坚定支持者,增强他们廉洁从业、做人、处事的自律性,是一项播撒廉洁种子、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使一切更有利于逐步解决腐败现象深层次问题的重要举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廉政传统。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作为中华民族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其“德育”思想的内容、原则、路径和方法,《论语》一书中所蕴涵的高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精神,为今天我们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反腐倡廉”工程提供了有益借鉴和重要参考,丰富了当代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优质资源,奠定了当代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坚实根基,有助于引导高校人文素质课教师把握廉政文化教育的价值导向,强化廉政文化教育的教育效力,对于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左丘明,郑天挺.左传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高分子化学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060-03

政治文化是一国家和社会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情感的反映,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核心。政治文化认同是理想、道路、制度认同的思想基础。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部分人对我党政治文化存在困惑和误区,因此,厘清问题,澄清认识,多途径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对我党政治文化认同,是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新时期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

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是高校教职工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重点对象。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在政治文化认同方面遭遇各种困惑,面临诸多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弱化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是当今世界三大基本特征,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文化不是游离于经济、政治之外的单独存在,而是内含于政治、经济之中。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推动的经济全球化必然蕴涵着西方国家倡导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资本主义自产生之日起从未停歇过对非资本主义地区的影响和渗透,在不断的势力扩张中扩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经济渗透、文化渗透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打着所谓“普世价值”的旗号,模糊文化的民族性,大肆推行西方政治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全球化是民族化的发展条件,民族化是全球化的发展基础[1]”。引导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实质,辨识物质现象背后的文化本质,自觉形成与中华民族发展相一致的价值取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技术工具主义误导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淡漠政治文化

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不仅推动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也显示了一个国家强大的实力,有助于提升国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扩大了其所在社会政治制度影响。熟悉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坚信科技的力量,坚信科技可以改变社会和生活,因而导致部分人陷入唯科学主义的科技决定论陷阱,以科技代替人文,以工具理性代替价值理性,忽视了人对政治文化的审度。科技知识的学习、运用与研究,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超社会、脱离政治的科技是不存在也是不现实的。只有在正确的政治文化引导下,科技的发展才不会脱离“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价值取向,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三)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淡化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

“意识形态终结论”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论调。他认为,现代西方社会已经不再是一个阶级社会,而是“大众社会”,“意识形态已经变成了一个堕落到不可救药的地步的词汇”[2],企图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变化掩盖其阶级实质。“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本质是终结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取而代之西方宣扬的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其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意识形态教育,借所谓西方文化的“普世性”,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降低和消灭非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人民的警惕性。“意识形态终结论”是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一种理论手段,在所谓文化无国界宣扬中放弃对自己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进而认同西方宣扬的文化和价值观。部分醉心科研、忽视政治的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很容易被西方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所迷惑,单纯地认同“意识形态终结论”所宣扬的经济技术社会形态标准,成为唯生产力论者,忽视了其中渗透的意识形态色彩,忽视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丧失了自身应有的政治警惕性。

二、新时期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在文化认同方面出现的新特点

与老一辈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相比,新时期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受一些现实主义社会文化影响,他们在文化认同方面出现一些新特点。

(一)政治文化认同意识淡漠

新时期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学历层次高、眼界开阔,不少人有海外留学背景或者出国学习经历,他们切身感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实力以及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他们和老一辈党外知识分子一样怀揣“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梦想,一心想在科研上有所建树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梦想。同时,受西方一些错误社会思潮影响,部分人认为政治与其无关,那些都是他们眼中所谓“政客”关心的事情,他们秉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理念醉心科研,对政治文化的态度显得淡漠。政治文化是一个社会文化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心理和信仰的表达,是一个关系国家和社会“向哪里走”、“如何发展”的大问题。政治文化与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休戚相关。“为谁服务”是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追问的问题,否则,他们就会失去开展科学研究的动力和方向。

(二)文化选择实用主义倾向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主体意识、利益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以物质利益原则衡量得失成为部分人的惯性思维。简单地以“物”作为衡量标准的文化是肤浅的、短视的、庸俗的,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市场经济现象背后蕴涵的文化本质,把市场经济等同于物质主义,误读了市场经济。成长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部分人受这种错误思想影响,文化选择出现实用主义化倾向,能够给他们带来切实利益的文化受到他们的青睐,理想信念对部分人而言虚无缥缈,认为其可有可无,政治文化更是被其简单地等同于派系之间的争权夺利,没有看到政治文化是维系一个社会稳定的重要根基,是增强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思想底蕴,文化选择庸俗主义化。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想认同差异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长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从心理上完全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部分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却表现漠然。部分人认为,理想信念似乎是不切实际的代名词,是个人的事情,有无信仰无所谓,理想信念成为其心灵深处缺失的空白地带。同时,理想也被部分人M隘地定义为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往往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来阐述人生追求的目标,从过去纯粹的理想信念追求转向对现实物质世界的追求。理想信念是激励一个人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精神动力,“珍视人生价值的人才能珍视自身的存在”[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现实体现,两者具有内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厘清认识,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对我党政治文化认同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感情,它由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程所促成。”[4]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核心,对既有政治体系起着维护和延续的作用。我党政治文化简而言之就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等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为了激发广大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使其同心同德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对我党政治文化认同。

(一)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意识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具有自觉能动性,能够指导和调控人的心理和行为。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意识是增强其政治文化认同的首要前提。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意识,使其像空气一样徜徉在人的周围,在无意识中强化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对我党政治文化认同的自觉性。“人的存在是一个意义系统,信仰是灵魂生活所在的一种状态。”[5]政治文化是一个社会理想信仰的精神表现,体现了一个社会倡导的价值取向和引领方向。理想信念作为人内在本质规定性的核心内容,与政治文化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如果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倡导的政治文化同向,他就会成为一个自觉的社会建设者,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强化对政治文化的认同。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意识,不仅可以坚定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而且可以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自信,在两者的互动中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二)注重政治文化认同教育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的原则

加强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教育,不断增强其文化自觉,既反对庸俗的唯物质主义倾向,也反对片面强调其精神性而忽略其物质性的错误做法。马克思曾指出,思想一旦脱离物质利益就会出丑。注重政治文化认同教育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的原则,是增强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教育有效性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物质性和精神性是人的行为具有的两种属性。片面强调政治文化的精神性忽视物质性,导致人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缺乏动力,政治文化教育显得苍白无力,难以具有说服力。片面强调政治文化的实用主义而忽视其精神性,则导致政治文化教育堕落为庸俗的市侩哲学。加强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教育,既要注重精神性,不断提升其思想觉悟,又不能忽视物质性原则。对于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力转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必须给予其丰厚的回报,一方面体现社会对知识、对文化的肯定与尊重,另一方面使其精神贡献得到相应的物质回报,激发其不断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坚定其“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理想,提升其对我党政治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多种途径开展政治文化认同教育

人不是天生的理论家,对某种政治文化的认同必然经历一个教育、引导、接受、同化、吸收的过程。对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开展政治文化认同教育,要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双管齐下,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对我党政治文化的认同。第一,利用高校社会主义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手段,必须把高校社会主义学院建设成为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是有思想、有主见的成年人,只有讲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和价值性,才能得到他们的信服,才能不断提升其政治文化认同感。引导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思想和多元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识破西方所谓“价值共同体”的本质。同时,针对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对某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困惑,高校统战工作人员要及时地为其解疑答惑、澄清认识。第二,在实践参观考察中强化政治文化认同。政治文化认同不仅需要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更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这种文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利用实践教学等机会,让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走出书斋、走出实验室,在参观考察中切实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给城乡带来的巨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化对我党政治文化认同,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三,通过开展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及时了解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诉求和文化诉求,及时回答其对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困惑,澄清认识,避免其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误导。同时,高校统战工作人员要及时向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讲明我党新的政治主张和新政策的内容,在信息公开、透明的对称交流中,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对我党政治文化认同,使其树立“四个自信”,成为自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2.

[2] 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M].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519.

高分子化学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56-03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随着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几乎渗透到检验医学的所有领域。其快速发展也给检验医学开辟了新的领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更新得太快,技术种类又繁多,对技术人员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高,特别是对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背景下,如何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合理、科学的适用于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拟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论述。

一、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分子生物学的专业术语繁多、理论知识抽象难懂、技术专业性强,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对基本概念搞不清、对基础理论很模糊,对技术掌握也不到位,临床实习时根本适应不了临床的分子诊断工作。因此,怎样帮助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知识是一个难题。

另外,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种类繁多、发展迅速,而由于种种客观的原因,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是安排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大一、大二阶段进行授课,课程安排得较早,在这个时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基本没有接触专业课,所以对分子生物学这门课很难吃透。而基于有限的理论和实验学时数,要把分子生物学的所有技术详细讲授给学生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教师如何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教学仪器设备和有限的实验课时,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也是一个难题。

二、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思路

以广西医院临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实际操作需求为核心,在现代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理论与实训内容进行设计和改进,精心组织教学实施,构建适合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分子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上,既需要提升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效率和效果,也需要充分挖掘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潜力,提高科研水平。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具体情况,在2013、2014级检验班中选取2个班做试点。为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用性,重新整合理论教学模块,调整教学内容;采用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职业性、实践性的实训项目。改变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模拟临床基因扩增和分子诊断的情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启发引入新理论新技术、案例分析导入实验数据分析、分组讨论及专题讲座学习最新技术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实践教学上采用示教、开放实验室、实训室练习、岗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培训、医院见习、病例讨论、综合训练等。改革考核方式,建立一套科学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采取阶段性考核的方式,先考核手工操作,再进行仪器设备操作考核,最后是学科理论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岗位模拟及出勤也在考核计分之内。

三、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具体方案

(一)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改革

1.改选合适的教材,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大纲。选用与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相适应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如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改革前使用吕建新主编的《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这本教材主要针对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不太适用;改革后选用胡颂恩主编的《分子生物学与检验技术》,这本教材专门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更适合该校学生。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时数,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侧重,强调对基础知识的强化讲解,以及对前沿知识的扩展讲授,即适当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新进展,以帮助学生对当今科技水平发展进行深入了解。例如,在DNA和RNA的分离纯化过程中向学生强调核酸的特性;在基因扩增时详细讲解PCR反应的原理、条件、过程、特点和注意事项以及引物如何设计等;在检测病毒基因型时介绍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顺便导入基因芯片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将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一个个生动的临床病例中,由临床问题引出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这样可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理论教学效果。另外,将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从第二学期调整到第四学期进行授课,在这个时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部分的专业课,对分子生物学这门课会更容易理解。

2.授课方法的多样化。要求知识的融会贯通,讲课方法的灵活运用、教与学的互动等非常重要。在理论知识讲授的过程中,通过问题启发引入新理论新技术、案例分析导入实验结果分析、分组讨论及专题讲座了解最新技术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病例分析,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实验诊断学思维和技术应用的能力。例如,对于基因测序技术、Western-Blot、2-DE等最新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方式,结合临床和科研应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且以交论文的方式要求学生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不定期安排学生参加院内、市内举办的各种分子生物学新技术讲座,帮助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3.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帮助学生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实习或毕业后在工作中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例如,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因扩增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引物的设计,因为设计好引物是PCR成功与否的关键。还要更加深入地介绍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可能出现PCR的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也就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做好PCR的防污染措施。

(二)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1.强化实验教学改革。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出发,调整理论和实验比例,加大实验比重。根据检验学科新发展和新要求,强调对基本实验技能的培训。目前临床检验工作已广泛应用各种自动化仪器和试剂盒,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商品试剂盒的使用和评价以及对各种自动化仪器的参数编程能力,以适应临床检验的工作需要。以血液基因组DNA的提取为例,要求学生在理解核酸分离纯化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核酸提取的操作流程、操作要点,在训练时要求操作标准化、规范化,每做一步都应有实验记录,这样才能够正确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干扰因素(如表1所示)。

2.配合理论教学开设综合性实验。重新编写实验指导,安排一些综合性实验。制订实验考核方案,充分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如将哺乳动物基因组DNA的提取、PCR与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整合为一个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列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所需试剂、器材。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最佳的实验方案(如

(三)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前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岗前培训

学生进实习点前在校进行的岗前培训与常规课堂教学既存在联系,也有着差异。例如,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教学偏重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学生实习前的岗前培训则更偏重职业性与实用性。因此,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进入医院实习前,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岗前培训。例如,岗前培训时我们用真实的病人标本,真实的商品试剂盒和基因扩增仪,模拟建设的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在训练时更严格要求操作的规范化,每完成一步都有实验记录,严格做好实验室的防污染措施,以让学生完成临床检测任务的实战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表4所示)。

(四)改革考试方法

采取阶段性考核的方式,先考核手工操作,再进行仪器设备操作考核,最后是学科理论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岗位模拟及出勤也在考核计分之内。

(五)加强师资培养

教师必须紧跟学科发展潮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才有可能培养出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因此,必须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邀请临床一线检验人员定期给本科室教师培训,并分期选派青年教师定期到临床实践锻炼,以形成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出色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丰富的课程相关临床检验经验的优秀教师队伍。

四、教学改革效果

通过多年的建设,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仪器、设备已相对完备,拥有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分析仪、电泳仪、PCR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酶标仪、高速低温离心机等大型、精密仪器。但从各医院调研发现,该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在进入临床实验室实习工作后,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比较陌生,实践操作中往往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动作。该专业以往的教学往往只注重样本的检测过程,而忽略了样本分析的前处理、移液加样器的使用等最基本的手工操作,教改后更加注重样本分析前、样本分析后的细节锻炼,务必使学生每一步的操作都规范化、标准化。通过教师示范性的操作和一对一的指导,由易到难,训练学生认真完成每一项实验操作。教师必须做到“放手不放眼”,对学生持续关注、严格要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教师在申报各级科研课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如鼓励他们参与文献的查阅收集、参与采集血样、提取血样DNA等过程。学生通过文献的阅读,巩固了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了分子生物学最新的研究进展;通过参与采集血样,锻炼了胆量和动手能力;通过提取血样DNA的实验过程,更加熟悉核酸提取的实验方法。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与实验体系改革试运行中,注重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使整个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教学运行更加顺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培养出越来越多理论基础知识扎实、操作技能熟练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建新.分子诊断学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前景[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

[2]谢青,杨广笑.分子生物学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8(1)

[3]刘卉卉,徐涛.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4]朱彤,胡明.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的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高分子化学论文例8

2007年,福建省高考开始考查文化经典与文学名著,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对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承惠于先哲的精神沐浴,丰富语文积淀,提高文化素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腹有诗书气自华”,其用心不可谓不深。这种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当然不是出题者的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建立在当今语文教学理念的改变的大背景之下的。

高考对文化经典的考查,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使所有高中一线语文教师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一个全新的课题。2007年,我承担高三语文教学任务,初次接触文化经典考查,时间紧,经验少,底气缺,摸着石头过河,惶恐忐忑之心至今犹清晰如昨。其后数年,我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些文化经典教学的经验,不揣浅陋,抛砖引玉,就正于方家。

一、提纲挈领,抓住文化经典的思想核心

高考对文化经典的考查,最良苦的用心在于引导学生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充实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品位。而要做到这一点是颇为困难的。首先,孔孟思想本身博大精深,多少人皓首穷经仍不得其解,遑论涉世未深的学生;其次,孔孟思想毕竟是“过去”东西,与当今的年轻人有不小的隔阂,理解起来,常有“白天不懂夜的黑”的感叹;再次,孔孟经典瑕瑜互见,还需要有一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过程;第四,《论语》、《孟子》文本编排缺乏逻辑性、条理性,尤其《论语》,读起来容易有琐碎、繁杂之感,不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最后,学生学习时间有限,缺乏兴趣的主客观的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论语》、《孟子》作必要的处理是必需的。

古人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确实如此,“仁”是《论语》的核心概念,而“义”是孟子开宗明义强调的。在经典教学中,抓住这个切入点,来理清《论语》、《孟子》的思想,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在教授《论语》时,可以抓住“仁”这一概念来引导学生梳理孔子的思想核心。首先,指导学生将散见《论语》各章的关于“仁”的内容搜寻、摘录出来。学生能够很轻松找出孔子“仁”的各种论说。从“仁者爱人”,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克己复礼曰仁”,通过孔子在不同场合对“仁”的阐释,引导学生理解孔子“仁”的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孔子思想的域界在于人的道德方面,《论语》类似于一部道德箴言,对人生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表见解,由此引导学生将《论语》分类整理。

在教授《孟子》时,“仁政”是一条能够很好串起孟子思想珍珠的线索。“仁政”的基础是“人性本善”,“仁政”的核心是“民贵君轻”、“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仁政”的目标当然是“王道乐土”。一部《孟子》主要的内容就基本涵盖其中了。

二、横纵比对,理清孔孟思想的传承关系

孟子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孟思想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因此将《论语》《孟子》综合起来进行比较性的考查是非常合适的。

2008年高考文化经典考查是一个比较题:

子谓颇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迷而》)

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的处世态度。

随着文化经典考查逐年延伸,命题也必将更多样化。比较型、综合型的命题在近年来成为主流。这种综合和比较可能是《论语》不同章节之间或者《孟子》不同章节之间的比较,2009、2011年就是这样;也可能是将《论语》、《孟子》综合起来,比较孔孟思想在一些概念或者具体人事理解上的异同,2008、2010年就是这样。因此,指导学生通过横纵比对,理清孔孟思想的传承和异同,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孔孟思想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自如地面对比较型或综合型的题型。

梳理《论语》、《孟子》的传承和异同,首先要抓住几个核心的概念。比如“仁”、“义”、“礼”、“乐”、“孝”、“耻”、“勇”。指导学生摘录《论语》、《孟子》中与这些概念有关的内容进行辨析、比较。其次,比较几个常见的话题。比如“为政”、“个人修养”、“君子”、“交友”、“教育”。最后,孔孟对于历史人物或者当时的人物多有评论,在评论之中蕴含褒贬,暗藏观点,也有必要进行整理分析。

三、去粗存精,汲取孔孟思想健康养分

文化经典学习与考查的最终目的,在于从经典中获得智慧,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丰厚自己的人文底蕴。《论语》、《孟子》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遗产,精华与糟粕并存,进步与落伍同在,如果盲目继承而食古不化,胶柱鼓瑟,精华与糟粕不分,进步与落伍不辨,那就是对经典的亵渎,甚至会流毒后人。因此,应当指导学生在学习文化经典时去粗存精,激清扬浊,举一反三,古为今用。

比如“孝”是孔孟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论语》中对“孝”的表述比比皆是: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对父母之孝,孔子要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奉养,也不仅仅是体力上的操劳,更强调发自内心的恭敬和精神上的满足,这样的要求,即使是今天,也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但与此同时,孔子对“孝”的要求也有“父母在,不远游”这样不符合现代生活的实际,甚至像“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样违背时代精神的内容。因此,在学习文化经典时,一定要有所扬弃,汲取孔孟思想中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从而使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四、大胆取舍,摸清文化经典命题脉络

文化经典的考查历时五年,综合五年考查的情况来看,考查的内容都是较为浅显的选段,而考查的方式和侧重逐年都在微调,调整的总体趋势在于越来越注重学生自己对经典的理解。

从考查的内容上看,2007年考的是《孟子・公孙丑下》脍炙人口的一个章节,考查的是孟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第一年的试水显然是有意降低难度。2008年开始考查比较题型和综合题型。2008年考的是孔孟二人在“处世态度”上的异同,这样的考法开始强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2009年考的是《论语・里仁》中两则关于“择处”的章节。2010年是《论语》、《孟子》中关于“面对外部世界,接受他人建议”方面的章节。2011年考查的是《论语》中“如何对待自己的过错”的几个章节。基本上都是较为经典,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较为浅显的章节。

从考查的形式分析,2007、2008年考查翻译,但从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不尽如人意。因此,2009年开始考查单选题,这就在客观上降低了难度。到了2011年,又取消了单选题。考查学生理解的第二个小题,则大体稳定,都是针对选文的总体或者局部某一个方面来设题,只是在提问方式上有些微调。2007年是直接对选段进行提问;2008年开始进行比较综合;2009年在题干上引入一句与选段相关的经典原文,要求结合选段来理解。

针对五年来高考对文化经典的考查情况,我们在文化经典的教学中应采取如下对策。

1.不求全,不求专,敢于舍弃。

高考对文言文的要求落在“浅显”二字,文化经典也不例外。学习、考查文化经典的目的在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因此范围又可以限定在有现实意义,能够古为今用,可以给人启迪的内容之上,因此,筛选《论语》、《孟子》中关于学习、为人、交往、治国、修养等方面对现实有借鉴意义的内容加以训练,对于一些没有生命力的内容,过时的东西,比如《论语・先进》中大量琐碎的礼仪规定,可以大胆舍弃,这样,就可以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2.重理解,重能力,讲究技法。

从近几年的命题趋势来看,命题者越来越强调学生的理解能力,面对文本的分析能力。即便非常熟悉的选段,甚至练过的选段,稍微变化一些提问的角度,答案就完全不同。2010年考查《孟子・公孙丑上》中的一则: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

针对选段,出题者的问题是: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这个选段,在平时训练中大多数学生都接触过,但设题可能都是针对“闻过则喜”这一点来发挥的。而这样一来,即使练过,也不能套用平时的理解和答案,而必须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文本,完整、准确地筛选信息,有针对性的回答。再如2009年:

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

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高分子化学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3

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外的另一种外国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教学,并使学生同步获取外语与学科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1]。在世界科技水平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了解国际上前沿的科学发展资讯,提高专业技能,更好地把我们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教育部多次发文鼓励双语教学的开展。

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校应积极推动以英语等外语进行的教学模式,明确要求各高等院校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教学课程[2]。

2007年教育部了《关于启动2007年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37号),提出从2007年至2010年,共支持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不仅包括双语师资的培训与培养、聘请国外教师和专家来华讲学,还包括双语教材的引进、双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优秀双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双语教学经验的总结等等,其资助经费为每门课程10万元。清华大学的《生物化学》、北京大学的《应用分析》、华中科技大学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武汉理工大学的《船舶辅机》等等高质量的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将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中国高等教育实际相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大学生英语和专业知识水平的双语课程教学积累了经验,对提高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塑料、橡胶等等,它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同是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材料。为了培养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高分子材料技术人才,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特开设了《聚合物形态与结构》等高分子材料类双语课程,从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学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聚合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

本文从专业双语课程与专业英语的关系、教材的选择、中英文混合讲授和互动式教学等方面介绍了《聚合物形态与结构》双语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认识。

一、专业双语课程与专业英语

英语教学是贯穿整个大学本科的。通常,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是安排在学生完成了基础英语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之后的,属于英语教学的范畴。而随后进行的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是属于专业教学的范畴[4]。开设高分子材料类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专业词汇,培养学生阅读专业技术英语文献与撰写科技英语论文的能力,其重难点在于大量的专业术语、名词性词组、合成新词以及复杂的被动语态长句。高分子材料类双语课程是将英语作为一种获取高分子学科专业知识的工具来进行的专业学科的教学,其主要教学目的不是英语,而是专业知识的学习。

因此,专业英语课程是实现专业双语课程教学的铺垫和基石,专业的双语教学是专业英语教学的延续和提高。

二、教材的选择

教材的选择对于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课程的精髓是至关重要的。原版英文教材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思维方式和研究动态,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材的编排上,原版的英文教材和经典的中文教材有很大区别。原版英文教材通常采用演绎的方法安排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然后再通过对问题的解答来讲述专业知识[5]。而通常国内的中文教材是采用归纳的方法安排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强,条理清晰,学生容易理解。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以原版英文教材为主,辅以经典的国内中文教材,使教学内容即符合教学大纲的深度和广度,又能让学生汲取外文教材中的精华。J.M.G.Cowie著的《Polymers:Chemistry & Physics of modern materials》一书共有17个章节,从高分子链构造、构型与构象,凝聚态结构,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等方面对聚合物的形态、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内容深入浅出,结构安排合理,论述层次分明,图表简明清晰,是一本经典的高分子材料学科类教材,因此我们选择该书作为《聚合物形态与结构》课程的英文教材。

同时,我们还选用了Joel R.Fried 著的《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George Ordian 编著的《Principle of polymerization》作为英文参考书。中文参考书我们选取了在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上编辑得很好的国内高分子学科经典教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潘祖仁主编的《高分子化学》和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何曼君等著的《高分子物理》。

但是由于教材出版周期较长,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不能及时地出现在教材上,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最新的聚合物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插入了近两年权威期刊上如《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Macromolecules》上相关文献的内容,紧跟高分子学科发展前沿,结合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讲授文章的知识点和创新点,以达到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的目的,让学生不仅学会从课本中获取知识,还会主动地从网上获取更多更新的专业资讯,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三、中英文混合讲授

中文和英文在授课过程中的比例一直是双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6]。《聚合物形态与结构》双语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形态以及物理、化学性能,为开发和设计新型高分子材料打下基础。由于学生对于很多专业英语术语感到生疏,因此,如果教师从课件到板书再到讲述全部采用英文,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将很容易不自觉地集中到对这些生僻单词的理解上,从而本末倒置,忽略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降低了学习专业知识的效率。同时,如果汉语过多地出现在教学过程中,那么学生将很难脱离母语环境,达不到培养学生用英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在首次授课时复习专业英语课程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介绍一些在高分子学科专业英语中常用的单位、常数、词缀、词根以及高聚物的名称。例如:通过对macro-+molecule(分子)macromolecule(高分子),poly-+ethylene(乙烯)polyethylene(聚乙烯),hydro-(水)+-philic(亲……的)hydro philic(亲水的),nucleo-(核)+-phile(亲……)nucleophile(亲核试剂)等词汇的学习来复习词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二)在每次课临近结束时把下节课最重要的专业词汇用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提前预习。例如,在讲述《逐步聚合》这一章内容之前先将step-growth polymerization(逐步聚合),polycondensation(缩聚),functional group(官能团),functionality(官能度)等重要单词列出,授课时加以强调,并进一步地解释逐步聚合的反应机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授课时不受到生僻单词的影响,还能让学生在课前对讲课内容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掌握授课的重点,加深印象。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图、表、视频资料和文字相结合,用英文和中文双语讲解最重要和最难理解的词汇、物质的结构和知识要点。如图1所示,在讲授自由基聚合链引发反应的时候,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授课内容。

(四)在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讲课的同时,适量的传统板书可以避免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疲劳,还能有效地调节课堂节奏,因此我们不能忽略传统板书在专业双语课程教学中的作用。通常,学生在学习公式推理较多的章节时容易觉得枯燥、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只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推导过程展现给学生,学生将很难及时跟上教师的分析和推导过程。因此,在讲授高聚物的分子量、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等章节时,不妨采用英文的传统板书来进行公式的推导和演算,再加以中文强调重要步骤的讲授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互动式教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合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简单易行,适时地提出“Why?”,“What is……”,“How to……”和“What do you think?”等问句,鼓励学生用英文回答,不仅可以起到提醒学生主动思考的作用,还能让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据此调节课程的进度。

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主题演讲和撰写小论文是国外高校在本科生教育中很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聚合物形态与结构》双语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将2-3个学生分为一组,让他们在给定的范围内自己选择论述主题,拟定小论文的题目,撰写论文。论文的内容很广泛,论文的格式要求和正式出版的文献一样,由摘要、背景介绍、论述、结论和参考文献等几个基本部分组成。教师在课程结束后留出一部分时间,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像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来讲述自己的论文。演讲完成后,教师或其他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论文和演讲完成的情况将作为平时成绩最重要的依据,而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论文的合作撰写点燃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了他们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主题演讲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另外,演讲的主题囊括了从聚合物发展历史,聚合新方法到聚合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工业上的应用等等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论文和演讲相结合的方式也为本科生大四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毕业答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email、qq群以及教学博客也是增进师生间互动的重要工具[7]。这些新颖的交流方式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为师生间课后交流(特别是羞于当面问问题的学生)提供了便利,让教师能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对该课程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地调整教案和教学方式。

五、结束语

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性[8],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等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我国双语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的经验和认识还比较不足,希望能开展更多的校际交流和国际交流活动,让双语教学水平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齐民华.地方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1,38(4):237-238.

[2]王小伍.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的几个关键因素[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9):157-159.

[3]张琳琪.“高分子科学技术导论”双语课程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2010,(25):12-13.

[4]陈冬纯.论专业英语教学与专业“双语”教学――走出双语教学的误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6):30-33.

[5]高琼芝,王正辉.《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4,31(8):56-57.

[6]刘国生.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4(7):121-125.

高分子化学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D033.3;D64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5.0001

“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意识形态安全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指出,高校党委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主动权。意识形态领导权概念,出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战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安东尼奥・葛兰西(1891-1937)。葛兰西理论内涵丰富,重温葛兰西领导权理论,有助深化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领导主体以及领导策略的认识,切实把握领导高校意识形态权。

一、文化领导权与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意涵

葛兰西的革命生涯集中在20世纪上半叶,他深入研究所处的时代,发现现代国家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国家不只是暴力统治的工具,广义上来说,“国家=市民社会+政治社会”,还是以一种文化意识关系整体而存在的“市民社会”;“社会集团的领导作用表现在两种形式中――在‘政治’的形式中和‘精神和道德领导’的形式中”[2]316,即政治社会对应有“政治领导权”,发挥“直接的支配”作用,通过实施强制性命令对不同意的群体实施“强制”,市民社会对应有“文化领导权”,通过作用于大众的哲学或共识,引导大众“同意”统治集团的思想体系。市民社会“代表着从经济领域中独立出来的与政治领域并列的伦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它既包括政党、工会、学校、教会等民间社会组织素代表的社会舆论领域,也包括报刊、杂志、新闻媒介、学术团体等所代表的意识形态领域。”[3]国家以意识形态为基础,把观念、价值、道德内化为社会成员的统一意识,通过统一大众的世界观、主导社会意识形态,来巩固统治。所谓意识形态,是“一种在艺术、法律、经济行为和所有的、个体的及集体的生活中含蓄地显露出来的世界观”[2]328。葛兰西观察到,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使大众的思想意识深受资本主义影响,为资产阶级统治者所掌控,市民社会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笼罩,似乎已变得“坚不可摧”。他认为,国家在其产生、发展和消失的历史过程中,“政治社会”会被逐渐强大的“市民社会”所吸收,市民文化形成的社会网络结构是社会的主体,只有形成了对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国家政权才能稳定,占领文化领导权是取得政治领导权的条件。文化领导权,是将一个社会集团的“主导意识形态”转化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控制力,是一种非暴力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控制手段,也就是意识形态领导权。马克思认为,“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他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4],意识形态对人民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制造社会氛围、把一定的思维方式和信念灌输给社会成员。显然地,葛兰西的国家和阶级意识思想与马克思相关思想一脉相承,他提到了马克思“民间的信念往往具有物质力量的那种能量”论断,进一步明晰了国家的变化、发展,在列宁的无产阶级“政治领导权”的基础上,提出“文化领导权”概念,指出精神和道德的文化领导权对于国家政权巩固的重大意义,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和阶级意识理论以及列宁的领导权思想。

当今时代,多元价值交流、交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一些西方国家借助传统媒体和网络加大了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香港“占中”事件和一些利用宗教进行的政治分化活动等给中国的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带来威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场所,相比其他社会组织,有着较为独立、兼容和自由的学术氛围,是思想运动的活跃区。在这里,各种文化思潮聚集、交汇,主流的与非主流的并存,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相互叠加,高校成为敌对势力关注的焦点,也是意识形态争夺的战场。我国现有高校2000多所,在校大学生2400多万人,高校专任教师中60%以上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高校青年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庞大而重要的青年群体,他们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强,但由于成长环境、社会阅历所限,对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了解不深,很容易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近年来,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海归”教师逐年增加,一些高校中已占到20%~50%。他们中的一些人盲目崇拜西方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模糊,个别人在课堂上或网络上发表偏激的言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葛兰西领导权理论启示我们,高校作为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智力源地,也是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高地,要从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加强对高校师生的精神和道德上的引导。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强化思想引领,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所谓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是基于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一种思想教育引导,是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防止腐朽思想对师生头脑的腐蚀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不是进行思想控制或思想专制。高校党委要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通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舆论、哲学等工具,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各种文化思潮,使这些文化思潮从属于共同的社会信仰、政治理想和主导价值,实现对高校意识形态走向的把握和控制。具体而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高校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通过规范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规范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强化高校教育教学和学术管理,做好价值引导和舆论氛围营造。同时,要抓住意识形态领域的焦点,着力解决当前高校师生中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通过追踪、了解师生的思想动向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地解决问题,防止舆论主流偏离正确的方向,抵制对指导思想的西化、分化和矮化。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形势越来越严峻。需要注意的是,葛兰西领导权思想既包含政治社会的“强制”,更强调市民社会的认同,“文化领导权”的确立不是统治集团自上而下的单向的“文化操纵”,而是从属阶级的积极同意、服从的结果。相对于政治领导权而言,文化领导权更依赖被统治者的自愿赞同,依赖一致舆论和意见的形成,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共识。因此,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行使要把握分寸,在现实的条件下使被领导者感到合情理、能接受。若控制过紧,会破坏高校独立、兼容和自由的学术氛围,不利于各级各类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若控制力太弱,则不利于意识形态稳定的大局。

二、有机知识分子: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主体

葛兰西首创了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的概念,他认为,现代国家统治的中心是取得文化领导权,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导权中起重要作用。所谓知识分子,是专门从事具有一定技术性分工的人。那些与大众结合,引导大众哲学(常识)的知识分子是有机知识分子,“只有知识分子已经有机地是大众的知识分子,已经解决并把大众在其实践活动中提出的原则与问题连贯成一体,并因而建构出一个文化与社会的集团,才能拥有文化上的稳定与思想的有机性质。”[5]所谓有机性质,一是指知识分子与社会集团的紧密联系,一是指知识分子与大众结合。葛兰西认为,革命只有在具有自觉的意志的人即有机知识分子那里才是可能的,至少在开始的时候不可能来自群众,除非通过精英的中介。有机知识分子的使命是掌握文化领导权,引导大众哲学或“共识”,使他们成为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具有自觉而坚强革命意志的集团。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政权,仍要坚持文化领导权。“不存在知识分子的独立阶级,每一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知识分子阶层或者在努力造成这种阶层。”[6]知识分子依附于统治集团,有立场明确的阶级性和社会干预性,在对社会的意识形态、精神文化规则的创造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他们是知识、智慧、文化意识形态的掌握者,更要成为组织者和创建者。在葛兰西看来,没有知识分子,也没有组织,为确保获得文化领导权,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要使每个党员成为有机知识分子,还应争取到更多的“同盟”。他说:“任何真正走向统治地位的集团,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从‘意识形态上’竭力同化并征服传统的知识分子。这种同化和征服的工作做得越快、越有成效,则该集团在精心造就自己有机的知识分子的工作中就越成功。”[2]180实现统治权的关键在于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文化领导权的获取要通过有机知识分子的组织和领导来实现。

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机构、重要学术组织,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一个缓冲地带。出自“政治社会”的最高权威,中央对高校党委作出了指示、提出了要求,高校党委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主体、领导责任主体,要肩负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使命,不断强化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和创新对意识形态工作科学、规范、有效的领导,使学校各级班子成为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力组织者。作为“市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国家争取文化领导权的主要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高校教师。文化领导权的职能在于,论证国家政权统治的合法性、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稳定,文化的生产、传输、阐释过程就是意识形态的生产、建构过程。高校教师有着鲜明的阶级属性,他们服务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是“有机知识分子”的重要来源。一方面,高校教师是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创新的主要社会群体,建设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职责和价值所在;另一方面,高校意识形态领导不是一味地强制性灌输、督导,而是要依靠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优势,将艺术、法律、文化的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传播到校园生活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深入广大师生的心灵,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曾在与高校教师、青年学生座谈时告诫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政党的全体党员应当看作是知识分子”[2]428,作为共产党员的知识分子,是有机知识分子的核心和中坚。高校有机知识分子,尤其是高校师生中的共产党员,他们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和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思想理论的倡导者、传播者,同时也肩负着批判和战胜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使命和资政育人的重大责任。可见,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在于发挥高校教师的作用,高校意识形态领导要通过有机知识分子的组织和领导来实现,高校有机知识分子是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主体,是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行使者。

高分子化学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083-02

结构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材料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理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探究原子、分子、晶体结构的微观结构,原子和分子中电子的运动规律,及原子和分子结构和性质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1-3]。开设结构化学课程的目的是使相关专业的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结构和运动规律有所了解,初步掌握结构与性质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其他化学相关的专业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

一、结构化学课程的特点

结构化学这门课程特点明显,如下:(1)综合程度高;(2)理论性强;(3)内容抽象。由于这一系列的特点,初学者在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常有听“天书”无从下手的感觉;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因此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将遇到的问题做一概括:

1.综合程度高。结构化学这门课程不是建立在经典力学体系下的课程,而是一门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课程[4]。因此在此门课程的学习开始,就要求学生们巩固好大一、大二所学的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课程以及其他学过的化学理论基础知识,并在脑海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量子力学体系。此外量子力学论还是近代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同学还要兼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只有综合掌握了物理和化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后,才能从本质上理解微观化学领域各个粒子的结构与性能的特征,学懂结构化学这门课程。由此可见,该课程不管是教还是学,两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2.理论性强。结构化学授课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本中含有大量的公式推导过程,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大段的文字叙述求解过程。公式推导过程用到比较多的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等高等数学知识。而高等数学方面向来是化学专业学生们的弱点,一步步的推导过程枯燥乏味,让学生感觉云里雾里般,进而忙于应付求解过程忽略了公式中各个变量的深层次含义。

3.内容抽象。微观粒子的结构和运动规律是结构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而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运动给同学们学的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文字叙述无法直观表达,只能靠学生的凭空想象。因此这门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二、结构化学课程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授课经验,结合学生课后的反馈意见,对改革结构化学的教学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上学生的吸收率。

1.重视引导。结构化学是一门化学专业类的理论基础课,学生们看到教材上大段的文字叙述还有繁杂的数学公式推导过程,往往还没有开始学习就对此门课程失去了兴趣。所以,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绪论课上给大家讲述一些结构化学发展史。首先便是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勇敢地打破了能量必须连续变化的经典理论,规定了以间断形式存在的能量,电磁场中的能量和物质交换间的能量,能量子的大小同辐射频率成正比,用普朗克常数作为二者之间的比例常数,从而得出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公式,完美地诠释了黑体辐射现象。其次在1905年,爱因斯坦意识到了量子化概念在微观领域的重要性,引进了光子的概念,从而解释了光电效应,开启了量子力学的新篇章。学生们在听故事的同时,会不知不觉地克服恐惧心理,激发学习的兴趣。最后顺着教学大纲的思路,引导大家用量子力学体系的思维去思考分析结构化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同学们处于愉快的气氛中,带着笑容下课。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结构化学在教学内容上涉及一些相对抽象的模型,如原子轨道形状、多原子分子的组合方式、配位化合物的配位形式、晶体的点阵结构等都涉及原子和分子的空间排布规律,这些内容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很难将结构化学中较为抽象的理论以直观的形式表现给同学们,大段大段的纯文字描述也使得学生感到晦涩难懂。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授课内容动态化、立体化[5],绝大多数的分子、晶体结构都可以用3D软件结合FLASH等做成可360°观看,任意缩放、平移、旋转的模型,同学们可任意角度观看,有利于巩固加深记忆。

3.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由于结构化学是一门理论基础学科,因此学生们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学过即忘,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中所熟知或已学过的现象,通过类比的方法巩固加深记忆。比如,在讲晶体的宏观对称性时,联系大自然,启发学生思考:大自然虽然讲究对称美,但为什么很少有五边形和七边形的物体呢?由此引入晶体的空间点阵结构、对称元素、对称操作的概念并对对称轴次加以证明,得出结论:晶体结构中的对称轴次只允许存在1、2、3、4、6这五种不存在5和7,这与大自然世界的对称美是相呼应的。而讲到离域键的共轭效应时,以碱性条件下酚酞会变成红色为例,结合学生高中所学知识让学生理解酚酞变色的根本原因,主要过程是酚酞与碱性溶液发生反应,形成了离域键,产生了共轭效应,酚酞-碱性溶液体系能量下降,能级间隔变小,光谱偏移至可见光区,因此我们看到无色的酚酞变成了红色。通过这种由外至内、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使学生转变对结构化学这门课程的印象,说明这门课程不是凭空想象漫无边际地研究我们用不到的东西,而是服务于实践,解释着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他们树立起学习信心,增加学习动力,真正做到课上讲过的东西当堂就吸收理解掌握。

4.弱化公式推导。结构化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理解掌握结论和推导过程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及这些符号在化学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有什么应用。结构化学中的公式推导过程用到的高等数学的课程知识比较多,包括微积分的多重积分求解,线性代数中的行列式求值等。而数学功底普遍是化学专业学生们的弱项,大部分所用到的数学知识又都是在大一学习的可能已经被忘到了脑后,因此在讲述结构化学课本中的公式时应尽可能弱化公式推导过程,强化学生对整体大局和结论的理解,不再单独强调详细的求解过程。因此在讲到公式部分时,首先要明确每个符号所代表的物理意义,从本质上理解结构化学这门课程,引导学生们如何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后又能得出怎样的结论,所得结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然后再回到研究数学推导求解过程上。让学生抓住该课程的主线厘清学习这门课程的基本思路,顺着大纲学下去,把握住主要的大方向,这样继续向后面章节学习就不会出现断层。反之如果从数学公式推导出发,进行烦琐的化简计算,就容易忽略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主体,不知道这些纯数学求解过程是要干什么,得出的结果有什么意义,事倍功半。

5.科学的完善考核机制。考试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衡量教师授课成果和学生掌握课程情况的主要方法。现代大学是以培养综合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因此在教学考核过程中,应该用科学的、多元的方式去综合评价每个学生,拒绝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取代传统的单一闭卷考试方法,转变学生们认为只要死记硬背课本就能取得好成绩的惯性思维。将最终成绩定为三部分之和,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40%。平时成绩的30%包括课堂表现(10%)、习题作业(10%)和专业课小论文(10%)。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出分数,既能随时掌握学生们的学习状况还能根据学生们的整体掌握情况随时调整课程安排。有利于增强师生课上的互动、改变课堂沉闷的授课氛围,培养学生们独立自主的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课后的习题作业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地复习所学内容。专业小论文则偏重于考查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样灵活的考试机制有利于引导学生改变突击复习期末考试的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平时开始做到课后即复习,查漏补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结构化学的教学目的。

根据笔者多年来对结构化学课程改革的摸索,使用上述方法学生们学习结构化学课程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学生们爱听了,授课效率明显提高。

总之,结构化学是一门其中理论在实际生活中接触较少,学习的知识内容相对抽象,老师和同学们在教与学的过程都感到较为困难的理论基础课。教师们应精心备课,认真设计教学内容,研究课程改革,由浅入深的教学,消除学生们对课程的恐惧心理。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过程,改变课堂环境,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独立自主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最后引入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不断充实结构化学理论基础知识,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多能创新型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志广,彭鹏,石晓明,周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结构化学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118-120.

[2]令狐文生,董华平.结构化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35):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