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3 15:20:41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例1

电脑艺术设计课程是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其教学内容包括编排设计原则、编排设计原理、编排的视觉流程、编排设计的形式法则、编排的基本类型、文字的编排构成、图形的编排构成及现代编排设计的发展趋势等。通过在版面上对空间层次、主从关系、视觉秩序及彼此间的逻辑条理性的把握与运用,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使版面编排获得良好的诱导力,更好地突出主题,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产生感官上的美感,达成最佳的诉求效果。

1.教学内容外在形式的变化

传统的编排设计教学的最大弊病在于信息传递媒体单一,教师靠口述和板书及有限的范围在一定时间内,往往只能传授给学生知识的结论,难以让学生直观感知、欣赏国内外众多的优秀设计作品,更无法从多角度、多环境立体而全面地分析其创意形成的过程。学生经自己观察、思考、抽象后形成的知识少,实际上不自觉地扼杀了学生全面探索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从而限制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的介入,无疑为电脑艺术设计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在同样的时间内,课件以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结合的方式运用于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知识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知识的结论,从而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和各个侧面,增强了教学的系统性、深入性。

2.教学内容内在结构的变化

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就是学科知识结构的组织设计。知识结构是学科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是学科内含智力因素的信息源。传统的编排设计教材都是以教为主,以线性结构来组织学科知识结构,学生利用它学习自由度不大,灵活性不强,而且难以促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向新知识结构的有效迁移。多媒体是一种以接近人类认知特点的方式来组织、展示教学内容及构建知识结构的,它的信息组织方式是一种非线性结构——把信息的组织形式与信息内容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化认知空间,既注重学科的基本内容,又包括学科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既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注重知识的结构,使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得到了完善的结合。这种采用网络化结构来组织的教学内容,把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有层次的构成一种网络系统,系统由节点和链组成,节点表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链是知识点之间的层级逻辑关系,教学内容在结构的变化使学习的知识着眼于不同的侧面,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了多角度、丰富的理解,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各种设计问题时,能更容易地激活这种知识,灵活地利用它们进行设计,形成解决问题的程序。

二、电脑艺术设计色彩构成教学

在电脑艺术设计色彩学习中,对呈现知识的框面艺术设计尽可能追求新颖独特。色彩对于人们的重要性,犹如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必不可少,作为美术设计者,更应该自觉地认识色彩、创造色彩,一件设计作品的美感是综合了形态、色彩、质感而产生的。然而,看到作品的瞬间。首先诉诸于观者眼睛的是色彩的组合效果,也就是色彩美的问题。在设计中,不同的色彩搭配组合会给人的视觉和心理上形成诸如温暖、寒冷、华丽、朴素、强烈、柔弱、明亮、阴暗等不同的环境气氛,表现各种不同的感情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讲授色彩原理时,教师往往以字代色,两种或多种色彩的对比及调和效果,学生只能通过联想加以比较,尤其对一些色彩感觉较弱,对色彩知识了解也较少的学生,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在后期的实际应用中,很难把构成中的色彩知识自觉地应用于创作中,出现了临摹不成问题,创作却难上加难的情况,有的学生甚至要求在重新讲解相关的色彩知识,这些都说明前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AdobePhotoshop软件作为影像处理软件,在色彩的使用及调控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快捷的填充,灵活的色彩更换方式,每一项都简便易学,把Photoshop应用于色彩构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屏幕对色彩间的复杂关系进行形象地讲解,学生通过真实的色彩表现,轻松掌握色彩搭配规律,在作业的制作上,可免去学生手工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涂色不均等问题,并可衍生出多个方案,便于比较,扩大练习范围。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除了教师的课堂讲授外,更多的需要借助大量深入而又系统的色彩作业练习去理解色彩原理,磨炼色彩感觉,精纯表现技巧,提高自身的色彩修养,为以后与色彩相关的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艺术设计过程的变化

我们曾以客观物质材料来塑模型,召集我们已逐渐步入虚拟实境的时代。计算机自身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同时它又与周围的环境、开发商及使用者构成另一个系统。这样的系统环境下的工作带来设计者的思维及工作方法的一系列变化:传统的设计程序是被化分为几个阶段,即分析—构思—制作—选择—评价—再修改制作—再选择定案的过程,设计者必须亲历每个部分,参与每个过程,自身的角色也随之不断变化,设计者不但要有良好的设计思维,同时也要具备过硬的多种制作方法与手段;而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时,情形就大有改观:设计人员只需作好满意的一个或几个供选择的构思或创意,剩下的工作就是运用适当的软件,通过指尖点击鼠标传递设计人的意旨,就可获得形象色彩俱佳的设计稿来。免去了作者许多亲身制作之苦,也往往获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在平面设计中,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作者可得到多种质感的表现效果。设计者运用计算机材质库中所提供的材料肌理,使它与制作的图形或文字结合,通过视觉产生软硬、粗细、明暗、透明模型等对比的变化效果,来确定并有效地进行形体、模块的重组构造,方便地改变开头色彩等,还可利用计算机内多种摄影特技技巧,造成特有的动感效果,达到精细的设计作品,使其层次感、丰富性移样化更为突出;而在立体的设计中,设计者更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地表现出物体的各个侧面及细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机功能可以将每一条曲线,徒刑模数精确计算出并能虚拟实境表现出来,显示出模型的最终效果。设计者亦可以加入动画设计,使物体处于运动之中,观察设计物体在运动中的各部分关系,及时调整设计构思,这样的设计过程生动而直观。无论是二维设计或是三维设计,图像或图形通过数字化后的高速传递,一切都变得那么轻松自如。在这当中设计者能体会到无穷的乐趣,也贪图到变化多端的设计手法。新的设计造型语言和思维理念,更能贴近于生活,融入于时代之中。计算机辅助设计也给设计者提供了另一种巨大的新鲜设计空间:设计者一方面,既可以取材于身边的或其它地方的现成材料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工具的输入加入设计,又可加入音乐,声响等情景资料丰富设计内容;另一方面,可在虚拟的实境中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多媒体展示等等,按自己意念显示出个性和多样化。此时的设计者已成为设计元素融入设计作品当中,将在传统的以设计作品的静态表述变成了如今动态空间的多维设计表述,形成人机互动的局面。

四、电脑艺术设计教学构想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例2

传统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下来的历史积淀。然而到了现代社会,由于各种文化思想的交融以及价值观念的冲击,当代国人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越来越低,到这很多文化传承开始出现断层,民族文化与民族信仰岌岌可危。尽管现代国人的经济水平提高了,也展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但是缺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继承观,就会导致精神的空虚。同样对于中国现代动漫创作来说,在动漫创作中过于追求现代化以及泛西方化,对于传统文化中艺术创作方法、技巧、形象、构造、色彩等未能有效地利用,不能够对传统文化中多种多样艺术形式和元素进行传承,动漫创作中文脉缺失严重。

(二)形式华丽而内容空洞

对于中国现代动漫创作中,创作形式被认为是动漫创作核心,而题材内容则是次要的。这种片面的观点导致了当前动漫界认为只要与民族文化沾边的动漫就是民族动漫,用民族风的形式进行人物塑造以及动漫形式就是民族动漫的发展方向。这一错误认识就导致了中国现代动漫在形式上达到了民族化的要求,在精神以及文化内涵上却远远达不到,造成大量的肤浅、片面民族化动漫作品的出现。中国传统动漫强调动漫与美术之间的联系,将中国传统绘画作为动漫“中国风”的表达形式。在造型上多讲究写意和黑白色彩的对比运用,用线条去还原人、物的本来形象。而现代动漫作品过于追求西方动漫艺术的夸张的造型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外貌特征,这就导致了中国现代动漫作品越来越失去本民族的文化传承。

(三)满足不了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对于动漫的要求也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其审美取向逐渐从传统形式的审美风格转变为现代化气息浓郁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现代作品讲究快节奏,观众能够通过欣赏现代动漫作品缓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工作压力。而中国传统动漫作品注重寓意的表达,在观众观看动漫作品的时候能够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因此其创作形式过于注重说教,创作思维模式上较为固定和僵化,满足不了现代人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现代动漫创作缺乏创新,多沿用传统动漫的创作形式,导致动漫作品形式上显得僵硬和呆板,内容上缺少轻松、诙谐的幽默元素。尤其是是对于现代的“90后”、“00后”,其接受的西方思想较多,他们更倾向于欣赏时尚、新鲜的现代艺术作品,而对于传统说教式的动漫作品认可度较低。

(四)缺少本民族的文化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不同地区的文化开始融合与演变,文化产品的顺势倾销和价值观念不断向全球渗透。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文化发展相对强势,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冲击也较大,尤其是对于我国现代动漫作品来说,西方文化的强势渗入导致我国动漫民族化元素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国现代动漫呈现出被西方动漫同化甚至被其取代的困境。例如风靡一时的《我为歌狂》动漫作品中,其整体人物造型、情节构造以及表达形式多采用西方动漫的方式,而中国元素只是其装饰的外衣,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我国很多动漫创作者过于追求西式风格,丢掉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

二、促进传统文化和动漫艺术设计创新性融合的策略

(一)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华文化传承

不仅仅是通过口耳相传或者是文字记录来传递、传接中华传统文化的民俗内容。更重要的是传承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是一种“传递”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演变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历史积淀与文脉传递,因此对于动漫创作来说要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文化汲取中要注重以下特点:①多样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通过多种多样的传递方式来进行传递,其中包括诗歌唱诵以及音乐表演、戏剧、舞台剧等肢体行为表演、书籍文字记载以及观念意识传承,因此在动漫创作中要注重对于不同形式的文化作品的吸收;②发扬性。中华传统文化也不完全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动漫作品创作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元素,摒弃将那些消极否定的文化元素。

(二)促进神话、历史等题材与动漫艺术设计的结合

动漫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文化艺术,因此动漫的创作要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能够针对出特定时期观众的审美观点。面对当前中国现代动漫作品中创意不足的现象,应该从传统的题材以及内容入手,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表达形式结合起来,促进神话、历史等题材与动漫艺术设计的结合。将中华民族文化中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文化载体用动漫的形式传递出来,深层挖掘传统题材,将其赋予鲜明的时代含义,将其蕴含的精神实质、思想感情、表达线索等深层次的内容用现代动漫艺术展示出来,让观众在观看动漫作品的同时,能够深受动漫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感染,从而增加动漫民族化元素。

(三)增强动漫艺术的创新意识

对于中国现代动漫发展来说,将民族传统与现代动漫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与鲜明、快节奏的现代动漫表现形式联系起来,可实现中国现代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增强民族动漫的创新意识,提升民族动漫在国际动漫市场的竞争力,在中国现代动漫作品创作中应该深层次挖掘传统元素,将《沉香救母》、《大闹天宫》、《白蛇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一大批传统文化作品搬上动漫银屏,将创新性的理念贯穿整个创作过程,大胆创新动漫题材,将先进的动漫创作技巧、手法与作品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中国动漫产业在新时期泛发出新的活力。

(四)注重传统文化美德与动漫艺术设计

融合动漫作品的创作目的不仅仅是让观众欣赏到精彩纷呈的动漫作品本身,而是让观众在欣赏动漫作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真善美等积极向上的思想传递给观众。因此对于动漫作品的创作来说,要注重对于传统道德的弘扬,通过塑造的具有优良品格的人物,能够向观众传递正能量。例如以中国二十四孝故事改变的动漫作品《中华德育故事》,其通过动漫的方式将郭巨、董永、黄香等孝子的感人事迹呈现出来,从而对于年轻的观众心理产生较大的触动,从而对于父母更加孝顺。因此动漫作品在创作中一定要注重与传统文化美德的创新性融合,将传统文化中孝顺、忠诚、诚实、守信等美德元素用动漫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心灵上与观众产生真善美的共鸣。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224-01

专业教学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智力理论是动漫艺术设计专业重要指导思想。根据科学的“多元智能”理论,把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艺术因素渗透到艺术教学之中,把众多领域借鉴到艺术学习的领域,能有效解决我们在艺术教学中的问题,改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使动漫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开放多元。

一、关于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登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提出的。这项理论最重要的观点在于:人的智能是以多元形式存在的一组智能,包括: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自然探索。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启示和指导意义是深远而重大

1.“因材施教”:每个人的智能组合方式不一样。

2.多种智能的全面培养:不是传统教育对语言、数理逻辑等单项智能的培养。

3.教育要着眼发展:对学生的不同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给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能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切实的提升。

4.注重人的自我认识智能:人都有自省意识,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空间,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由此可见,“整体化、个别化、自主化与多元化的教育内涵”,值得教育者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动漫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是确实可行的。

三、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动漫艺术设计专业教学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动漫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致力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活动过程的多维度、立体化,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形成性,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该专业的价值和目标。

(一)弱化动漫艺术设计专业与各学科界限

动漫是通过制作,使一些有或无生命的东西拟人化、夸张化,赋予其人类的一切感情、动作,专业教学的内容涵盖广、范围宽,其教学目标自然无法只停留在对某个单项智能的培养上,决定了动漫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以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为教学目标,即“为多元智能而教”。

(二)打破学习空间,整合课程资源

动漫艺术设计专业从事动画片制作、影视制作、后期合成等工作岗位,必定是需要打破学生在校学习中阻碍的空间,多元智能理论特别强调在本专业实施课程时尽可能以家庭资源、地区资源、社会资源、民间资源、自然资源成为课程资源,以丰富多样的呈现方式,完成资源整合。

(三)实施多样的学习方式,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理论,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自主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学习风格类型:沉思型和冲动型、整体型和序列型、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因材施教的特点:呈现方式因人而异、提问内容要因人而异、方法探索因人而异、合作要求因人而异、练习要因人而异、分层竞争,适合不同个性的动漫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建立开放和宽松的动漫艺术设计专业评价氛围,需要学生、同伴、教师、家长共同关注、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性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较强,因此可采用的形式很多,自评、互评、活动、作业、点评、档案、问卷、访谈、周记等。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期末和结业考试,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和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多元智能理论和其他当代知识论越来越为广大动漫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者所接受和理解,人们对动漫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施也有了更明确的理论方向和基础。充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先进理念,开发学生的潜能,以优势智能的发展带动动漫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全面素质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J5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124-03

一、脸谱艺术与动漫插画造型的内涵与特点

(一)脸谱艺术与动漫插画造型的内涵

1.脸谱艺术的内涵

脸谱是中华民族戏曲之有的造型艺术,它是图案化、面部化的一门传统标识。脸谱艺术一般是凭借着夸张色彩、变化多样的线条来彰显人物性格与审美的效果。脸谱艺术的色彩表现也是非常丰富的,基本的色彩包括了:赤、橙、黄、绿、青、蓝、紫。

2.动漫插画造型设计概念

凭借绘画造型艺术的手段与方法,来呈现一个形象的主体造型或者是空间造型,即动漫插画造型设计的定义。

动漫造型的设计均是带着作者的主观表达意识,具有自由性、夸张性、情绪化、幽默化等多种手法特征。动漫插画造型设计的目的,是要把艺术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赋予角色之中,在整个插画作品里,角色造型起到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指导整个作品表达思想内涵的核心。

(二)脸谱艺术与动漫插画造型的特点与表现形式

1.脸谱艺术的特点

脸谱艺术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美与丑的矛盾统一、脸谱艺术同角色性格关系紧密相关、程式化的图案。在不同的行业里,脸谱艺术所要呈现的艺术观感也是不同的,例如:“生”“旦”,对于面部的化妆要求就是怎么简单怎么来,略施粉黛,即“素面”,这种脸谱艺术运用到动漫插画造型中,表达的人物性格就是简单干净的特点。“净”与“丑”这两行,对于面部的描绘则较为复杂,尤其是“净”,与名字是大相径庭,注重的是重施油墨,也被称为花脸。“丑”,顾名思义,为丑角,也被Q之为“小花脸”。

脸谱的“生、旦、净、末、丑”,充分体现了美与丑的矛盾统一,“生”与“旦”代表的角色为英俊小生,端庄娴雅的女子;“净”代表了忠良之臣,角色性格稳重;“末”代表中年年龄的正面角色;“丑”代表的角色性格为阴险狡诈之辈。这种图案的标识是具有程式化的约定俗成,角色性格紧密相连。

2.动漫插画造型的表现形式

其一,写实。注重的是对客观事物的写照,具备较强的真实感。这种表现形式是很考验设计师的写实功底,要充分了解所要表现对象的造型和结构,还要配合好光与色的搭配原理。

其二,夸张。夸张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指天马行空,也是在人们日常生活里的动物或者是人物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夸张变形的动漫角色使之更加鲜明和富有意想不到的趣味性,很有艺术魅力。

其三,抽象。抽象的表现手法,其实就是提取符号要素,用极其简单的线条来对角色进行标识,这种表现形式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脸谱艺术。具有内涵意蕴与美学价值,具体表现在下文会详细阐述。

二、脸谱艺术在动漫插画造型中的具体应用

(一)脸谱艺术在中国动漫插画造型的应用

中国动漫插画的创作想要追求的美学气质为“会意”与“神韵”兼具。脸谱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一点特征就是象征意义明显,将其融入到动漫造型的创作上来会让角色更加鲜明。

例如,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孙悟空动漫造型借鉴的是脸谱艺术里的装饰与写意艺术风格。在对角色设计的把握中,增加了夸张变形的创作手法。比如在对孙悟空嘴巴的处理上想要融入“离形”和“取形”两个表现形式,便利用四个简单的曲线线条来达到造型装饰的效果,对脸部的整体结构,凭借不等的粗细线条来完成,这样的造型塑造简单易懂,包含了脸谱艺术的“生、旦、净、丑”的四个元素,划分与融合让人眼前一亮,如此相得益彰的民族与动漫融合,取得了重大成功。对孙悟空人物造型创作的成功,我们不难看出,它是对人物在整体故事的理解基础之上,将现代审美和传统的脸谱艺术相互融合,某些富有特征性的脸谱元素提炼出来,并不是直接就将其应用到动漫造型的设计上,而是经过再加工再创造,使古老的脸谱艺术风格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元素。这种新旧交替融合的过程,最后创造出来的造型形象更能传达出来设计师想要创达出的人物性格精髓。

除孙悟空这一动漫造型的成功塑造外,我国也出现了许多把脸谱艺术应用到动漫插画造型设计中的例子,又比如《京剧猫》塑造,将卡通猫这一拟人化的动漫角色,融入了京剧脸谱造型元素。

为了达到人物形象的戏剧与幽默亲切感,利用了“丑”行的脸谱化妆,这一造型的塑造很快就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同时在也到了传播中国传统京剧文化的目的。

(二)国外把脸谱艺术运用到动漫插画造型的借鉴

脸谱艺术的抽象性,可以将原本复杂的形象轮廓利用简单的图案生动体现出来,这一由繁至简的设计风格被很多国外动漫设计师青睐。比如《金刚狼》这一动漫形象的塑造。在造型上面所凸显的是人物脸上戴的面具。具有抽象符号化的特征,更能突出金刚狼这一动漫角色的树立,也方便了这一动漫人物形象的传播。

动画电影《花木兰》,以我国古代经典人物为原型进行创造的,具有中国元素的外国动画电影。在其动漫造型设计中的概念上依旧保留了京剧脸谱中的“旦”角设计形象。这是因为,脸谱艺术形象的构成与建立太有代表性了,无法去进行颠覆与改变。一旦这个动漫造型被颠覆过了头,就失去了人物的性格和灵魂。外国设计师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将中国的脸谱艺术潜移默化进动漫造型中,为了加入一些符合他们本国审美的元素,在基于花木兰本身“花旦”脸部造型上将眉毛做了一些修改,使其粗犷了些,这一细微的改变,其实也是脸谱艺术的“取形”应用。比方说,脸谱造型上对眉窝的勾勒手法,就包括了“火焰眉、螳螂眉、凤尾眉”等多种技法,对眉毛自然形态的这种改变,让其的图案化特征更为明显,亦增加了动漫造型上浓厚的装饰意味,在不失原汁原味的情况下带有一点趣味。

(三)脸谱艺术在动漫插画造型中应用存在的不足及解决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外动漫行业的竞争力越发强烈,各种文化不断冲击,文化的渗透,往往开始让我们失去了探索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动力。现在的动画插画造型中,我们不难看出,越来越现代化国际化,刻意模仿日本与欧美画风越发明显,失去了中国特色。针对这一不足,笔者提出如下三点策略。

1.借鉴与传承并重

在中国动漫产业振兴的路途中,我们要靠的是两条腿去走。其中一条腿就是靠“借鉴”,另一条腿就是要以传统文化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发展。

近些年,受到国外动漫作品的影响,很多的国产作品都伴有模仿跟风的现象,忽略了自身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也忽略了中国本身的传统文化与艺术载体。如果能够将脸谱艺术应用到动漫造型的设计中来,打造出像早期《大闹天宫》齐天大圣的动漫角色,那无疑于是中国动漫产业的又一次崛起。

脸谱艺术具备丰富的民族文化要素。当代社会,信息爆炸,各种媒体兴起,传播手段不断在扩展与丰富观众们的眼界。对于中国的动漫艺术来说,是在多民族特色文化中土生土长起来的。经济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多面性,脸谱艺术与动漫文化相互结合,让其延伸与发展,笔者看来,定能够达到一种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能够兼顾到的审美高度。

动漫造型设计也好,插画造型也好,都需要设计师认清楚,只有民族与时代相结合才能够走的更加长远,或许我们现在的步子慢了些,但是想要跑在世界前列,是靠着脚踏实地一步步努力与磨合得来的。我们在借鉴国外造型设计的时候,要取其精华,不忘民族传统文化,才是能够将脸谱艺术与动漫造型设计很好结合。

2.注重设计实践

如何能将脸谱艺术很好融入到动漫插画造型当中来,理论离不开实践。文化是要靠不断设计探索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中国的脸谱艺术博大精深,即使已经经历过如此漫长的发展过程,这其中未被发掘出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想要将脸谱艺术中的所有元素全部提炼出来,充分运用到动漫插画造型中来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必须要经过大量的设计与实践来进行推敲。将这些文化抽象化、系统具象化,才能够使设计出来的动漫作品具备中国“魂”而不单单只是中国风格。

3.发扬“寓教于乐”充实作品内涵

脸谱艺术最重要的一点元素就是图案,当我们想要把脸谱艺术应用到造型设计中,不能只是为了引用而引用,要确立自己塑造一个动漫角色时的初衷。想要让作品富有灵魂与生命力,就要先确立其内涵的定位。比如,八卦、莲花等这一些事物,都是脸谱艺术所采用的,写意与象征性手法来表达其外貌特征与内在性格。为何我国早期的动画产业走在世界前列,以哪吒闹海为例,对哪吒人物造型的塑造,我们可以从其脸部的脸谱特征看到哪吒鲜明的性格与直观的感受。赋予的是寓教于乐的理念,而不同于现在急功近利的某些作品,为了迎合市场而一味地创作一些快餐形象,丢了设计的灵魂。

将脸谱艺术运用到动漫造型中,要以所要表达的“核心”为灵感创作基础,一定要有内涵价值的体现,否则就是空洞的。

三、脸谱艺术在动漫插画造型中运用的重要性

动漫插画其实是一门综合艺术,单就动漫行业来讲,说日本的动漫产业在世界位列翘楚也不为过,而中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虽然一直在进步,更多的动漫设计师都在不断努力去探索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特色的动漫创作道路,但道路还是漫长的,部分人开始去模仿别国,而丢失了中国自己的特色。

想要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无论是动漫插画也好,还是动漫电影等领域,对于角色造型的定位、设计运用是基础精华,是能够体现一个作品灵魂的“根”,只有栽种培育好这个“根”,才能让作品发光发热。

对于这一点,反观国外,让很多国内动漫人汗颜的是,例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此类作品,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将脸谱艺术充分运用到了动漫造型设计中。这给我们动漫插画设计师们提供了相当大的警醒意义,为何外国的设计师都能够看到我国民族特色元素,而我们却忽视了呢?

脸谱艺术作为中国国粹中凝练下来的精华,将其应用到动漫插画造型设计之中,其实体现的还有民族的自豪感。通过上文论述的脸谱艺术与动漫造型设计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两者之间是有共性的,将脸谱艺术的象征意义融入进动漫插画造型不仅能够丰富动漫形象,将其富有活力,同时也为传承我国民族国粹精华起到了推动作用。身为年轻一代的动漫创作者,该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就是要将民族的东西代入到世界中来,代入到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领域中,赋予动漫角色“中国魂”。

四、结 Z

国外的动漫插画正在不断冲击并渗透到中国市场,中国动漫插画设计师需要在这一大环境下,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虽然在早期,我国将脸谱艺术已经成功融入进动漫造型设计中来,但随着后期动漫产业的不断壮大与发展,受到来自国外动漫设计师的影响,也在逐渐丧失中国具体特色。笔者认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作为年轻一代,中国传统文化不应该被现代化的某些因素所取代,进而被遗忘丧失掉。把脸谱艺术运用进动漫插画造型上来,是具有深远研究意义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黄殿祺.中国戏曲脸谱[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1.

[2] 贾否,陆盛章.动画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 宋慧颖.浅谈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运用[J].电影评介,2009(3).

[4] 张巧,李少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造型设计[J].电影文学,2009(4).

[5] 李莘.浅论传统装饰元素在戏曲动画分镜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1(12).

[6] 闵小耘,杨志翠.戏曲脸谱元素在动画形象设计中的运用[J].飞天,2011(8).

[7] 罗芙蓉.京剧脸谱元素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J].群文天地,2011(2).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例5

[关键词] 动漫服饰 专业化培养 交叉专业

随着与日俱增的动漫热潮在我国的迅速蔓延,中国动漫队伍和动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对动漫专业化的舞台展示和动漫服饰设计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动漫服装设计、服饰产品开发及人才培养与国外相比仍然落后,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因为服装与动漫在产业领域上有着较大的差距,在教育领域又分属不同的专业学科,人才培养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有效平台。所以,动漫服饰设计与动漫人才专业化培养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动漫服饰市场与就业前景分析

动漫是指借用服装、化妆、道具等通过真人扮演来还原动漫作品及动漫游戏中的角色。假扮成真的动漫具有强烈、直观的视觉冲击效果。

动漫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美国迪斯尼创建首座迪斯尼乐园,为招揽游客,聘请人来装扮成“米老鼠”供游客拍照合影。这些“米老鼠”被视为现代的始祖。八十年代风靡日本,随着日本动画、漫画、人偶、形象秀等动漫文化的发展,不仅形成了日本现代动漫文化,也成为了日本一种繁荣的产业。中国的动漫起步比日本、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要晚。1993年后陆续出现在中国香港、台湾,1998年在大陆内地开展了动漫展,这才出现个人动漫。而近几年,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频繁举办的动漫展、动漫艺术节,为动漫爱好者搭建了动漫形象展示和动漫艺术服装展示的大“秀”台,使动漫比赛从最初少数个体爱好者的个人表演,发展到现在的社团化、公司化的大规模专业化公演。

动漫热潮的兴起,使时装产业与动漫有了广泛的合作,不仅推动了动漫产业的发展,使服装市场得到空前的扩展,同时也对众多领域产生广泛影响。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英国、法国等动漫产业发达国家,动漫业、设计业、服装业密切合作,从动漫角色的服装设计到具有动漫特色的服饰产品开发,形成了一个设计研发体系,既拓展了动漫衍生产品的发展空间,同时带动起服装服饰制造产业的日趋兴旺。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之一,其市场有着待发展和可发展的无限商机以及广阔的就业前景。

二、学科交叉构建专业化培养平台

目前,我国动漫服饰与动漫仍处于一种模仿阶段,它的“繁荣”仍受制于国外动漫业,专业人才匮乏更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要想摆脱市场需求多、专业人才少、人才培养相对滞后的局面,迫切需要拓宽专业口径。因为动漫服饰是一个包罗万象、满目琳琅的文化体系,它既与动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扮演着动漫中的角色;它又展示着包裹在角色躯体上的衣裳和与之有关的装饰及饰物,与服装服饰一衣相连。而动漫是以服装为中心,以动漫人物为灵魂,通过肢体语言和行为的技巧――穿衣、步法、形体语言、定位亮相等来最大限度地展示角色的魅力和穿着的艺术效果,通过对动漫人物的生动模仿和传神演绎,传达动漫角色意识和审美内涵。因此,动漫是动漫与服饰艺术结合的良好载体。动漫服饰又是伴随着动漫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新生领域( 罗芳林.论动漫中的服饰设计.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是服装设计、动漫艺术与表演行为艺术学科相互交叉的一个新方向。由于研究对象的跨越性,动漫服饰设计与动漫专业化人才培养必须是服装设计学、动漫设计艺术与表演行为艺术等专业学科相互交叉,密切合作。交融专业学科的内容和规律,吸收动漫、服装、表演等专业学科特长和精华,使动漫艺术向服装设计延伸,同时将成熟的服装设计理念融入到动漫表现环节中,形成动漫、服装、表演专业学科之间的协同效应,才能探索动漫服饰设计与动漫专业化人才培养独特的规律。

比如:动漫的设计是以动漫人物为范本的,追求强烈的个性审美特征,其表演的情节人物模拟要求达到形神俱备,表现服饰与人物角色形象要求和谐,这些与动漫、服饰文化密切相关的因素,给传统服装设计学和动漫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动漫设计以动漫人物为范本,动漫角色设计的服饰,就必须符合服装设计“针对具体对象”的要求,遵循现实中的服饰设计的规范,可以借鉴服饰设计理论及原理;动漫角色服装又不同于传统服装,它针对动漫作品或动漫游戏中的特定角色,或唯美可爱、或讽刺幽默,并融入动漫夸张、变形特点,各部分尺寸偏离了人体工学,各部件的搭配缺乏季节的逻辑,服装上面的图案也不仅仅是装饰,而有着强大的故事背景(罗芳林.论动漫中的服饰设计.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因此,动漫、服饰以及动漫行为表演艺术,在设计理论上的密切联系,使得这三个专业学科存在着理念上的重合和专业学科上交集的可能。

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的优势在于,一是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必须掌握或了解三个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知识的交融,产生新知识:将三个专业学科的知识,相互交叉融合,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更容易有所创造;三是专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产生综合能力:彼此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在实践中拓宽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有利于形成综合能力;四是能力的创新性,通过三个专业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来的知识、能力的超越,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迸发;五是知识互动、互补: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极大地拓宽了科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专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专业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动漫服饰设计与动漫专业化的课程设置

如何搭建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平台,具体课程如何设置,课程内容如何安排,课程结构怎样铺设,课程的标准又应该如何制定……。诸如此类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对动漫服饰设计与动漫赖以生存的课程环境进行认真研究,调整、整合和创新服装设计、动漫设计相关课程,拓宽和延伸所涉及到的表演、化妆艺术,以及装饰饰品、道具等专业领域,建立动漫服饰专业化的课程体系,推动专业课程建设。

1、课程设置宗旨:

按照跨专业学科课程融合的总体思路,整合动漫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以及表演、化妆、道具等专业课程,构建以动漫、服装艺术设计为主,其它相关专业为辅的相互依托的交叉专业学科体系。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例6

1 动漫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动漫应用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主要指动画。随着动漫行业发展,动漫人才与市场的供需问题日益明显,国内动漫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动漫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的市场需要产生严重的脱节,内容同质化严重,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同时,高职高专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教育,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薄弱环节。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国内将动漫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现代 动漫的产业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动漫的开发制作仍不能跟上市场的需求, 而充斥于国内动漫市场的主要是美 国与日本的动漫产品, 但由于在动漫进口方面是以市场盈利为导向的, 因此大部分进口动漫的教育功用并不明显。

1.1 课程体系

动漫专业课程体系分布中,包含《装饰设计》、《三大构成》等普通艺术设计类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也包含《原动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和相关二维三维软件教学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先修后修课程有理有据,但真正的教学环节中并未做到环环相扣,装饰设计中传统装饰纹样、传统工艺未能与接下来的动漫专业课相衔接,造成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断桥。

1.2 真实项目引入

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只重视动漫理论、基础知识、动漫设计及制作的基本技能的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创作、创造、创新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高职教育动漫教学过程中最忌讳的是纸上谈兵,所以一直沿用的都是真实项目引入的教学方法,但因学生素质以及教学条件限制,在真实项目引入后,只是在做一些技术层面的工作,无法锻炼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学生思想局限。

2 传统工艺美术中艺术元素在动漫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工艺美术包含的内容广泛,织锦、印染、陶瓷、金银器、漆器和木工等,传统工艺美术首先从实用基础开始发展,当满足实用基础后慢慢过渡到审美需求,从古至今,传统工艺美术中的艺术元素应用领域广泛,涉及服装、雕塑、建筑、设计等各行各业,将其引入到动漫教学领域,融入高校的教学课堂上去,将会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培养有创意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提升动漫创作的文化内涵,进而去改变我国一味地模仿国外动漫发展的局面。第二,传承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区域特色文化。日照发展到现在传统工艺如农民画和黑陶工艺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高职院校对于大师工作室的建设,鼓励了对于文化传承的支持,与此同时更有利于我们将这些当地特色艺术融入动漫教学中去。

高校教学的重点就是能够将职业教育出来的学生直接输送到用人单位,能够与企业对接。这不仅仅包含着技术的掌握,还有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课堂教学,应当注重树立的民族性、原创性的艺术价值观。在保证技术的前提下,发散学生思维传承传统美术精华的同时直接应用于动漫制作。

2.1 课程应用

艺术元素应用的主要几门课程有:原动画设计、场景设计、FLASH、影视后期、三维动画这几门课程。

2.2 教学方法探索

(1)案例教学法是在高职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优秀案例,讲解这些案例是如何借鉴传统艺术,提炼其中的造型元素和艺术风格,通过对于案例的整个设计过程的理解,把握设计的流程。

(2)影像资料分析,影像资料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之一。较之传统的板书式或以文字为主的PPT教学,影像资料的恰当应用,可有效改善课堂气氛,分别从视觉、听觉等感觉领域给学生以刺激,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清晰的解剖刀传统艺术的精华,拓宽学生的视野,能够发散学生的创作思维。

(3)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入真实项目,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通过企业完成项目流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项目从立项到结项的全部过程。有明确而且清晰的成果展示。毕业后让学生轻松的和企业接轨。这种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难度,不仅要求学生有理论和技术的职称,还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运用新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在项目制作过程中所有的实际性质的问题。

2.3 教学实践分析

(1)市场调研,让学生深入到民俗乡村,深入的了解传统工艺美术中区域民俗工艺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文化,当代与传统工艺美术之间已经出现了断层,在高校教学中,利用民俗馆、大师工作室、民间艺人等资源,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学、多想,将这些艺术风格沉淀下来,作为创作的一手资源。

(2)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民俗工艺的艺术特点多种多樱如何巧妙地结合实训课程,做出来符合市场需求的影片,就需要学生在每一门课程中把握课程的重点,如《分镜头设计》如何将镜头组接到一起,符合艺术风格的节奏等。

2.4 教学成果

鉴于学校有大师工作室以及相关选修课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学习动漫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将竞赛引入课堂,以赛促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地域文化有效的引入课堂也获得了学校的一致好评。

3 与当代动漫教学体系的融合

中国动画事业的原创性和本土化进程,需要从中国传统、本土文化中吸收养分,忽略民族文化特点,一味地追随国外动画的设计风格,是不可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因此,在本土动画的原创性和特色方面考虑,需要不断探索传统工艺美术与动漫产业的融合之处。高校动漫专业教师,如何有效的引入传统工艺美术特色,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上面下功夫。这样融合不仅有利于弘扬地域特色文化同时也促进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加深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各行业发展的地位,继续传承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精华。

参考文献:

[1] 张之益.现代动漫技术与“大动漫”[N].中国文化报,2010.

[2] 李文晓.中国动漫产业落后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J].四川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5.

[3] 段小聪.从《火影忍者》看日本卡通片对传统文化的结构和重组[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例7

设计艺术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历程,我们在设计的理念上、功能上、语言表达和形式上都受到国外艺术风格的影响。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设计艺术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人类生存方式上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思维、新理念,这使我们打破了过去在设计中常常运用到的法则,固有的符号现象被解构,设计必须与时俱进。新的历史使命要求设计艺术专业要牢牢掌握发展方向,大胆进行理论研讨和设计创新,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艺术的规律和理论体系,满足市场经济不同方面的需求。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例8

设计艺术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历程,我们在设计的理念上、功能上、语言表达和形式上都受到国外艺术风格的影响。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设计艺术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人类生存方式上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思维、新理念,这使我们打破了过去在设计中常常运用到的法则,固有的符号现象被解构,设计必须与时俱进。新的历史使命要求设计艺术专业要牢牢掌握发展方向,大胆进行理论研讨和设计创新,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艺术的规律和理论体系,满足市场经济不同方面的需求。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例9

0 引言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人口大国,56个民族在其长远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乃至其他国家有着深刻的影响。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精髓,逐渐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传承文化,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而传统文化自身就包含多N艺术元素,将其运用在艺术领域中,加上独特的创作手法,就会收获不一样的艺术效果。如今,传统文化已经涉足传媒电影、广告拍摄、平面设计等多个领域,足够的创意思维加上精准的制作过程,在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让人们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更加了解我国文化的发展历史。

1 动漫设计和传统文化的相关概念

1.1 动漫设计

动漫在其表现形式上是创作者基于图形、图像等一系列表达媒介传达一定的创作思想,为受众提供一定创作理念,表达其隐含的深刻含义。动漫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一定的文化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结合专业的动漫设计知识,运用一定的创新思维方式,最后以动漫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展现出来,给受众提供精神文化享受,让人们尽情享用精神文化大餐。

1.2 传统文化

我国文化有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人们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文化成果蕴含了不同的思想内涵,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及时间性。总的来说,传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统治阶层的政治构想、商人多年的从商经验,都为传统文化增添了重要的一笔。由此,我国传统文化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也是有着积极发展过程的。传统文化的形成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人们更多时候享受的是“快餐文化”,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同时,西方文化的冲击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带了消极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中西方文化混为一谈,甚至忽视传统文化,盲目地学习西方文化,没有扮演好传统文化继承人的重要角色。所以,在今后各个文化领域发展过程中,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总结,不同时期要有不同时期的领悟,尽可能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

2 根据电影《大鱼海棠》进行实例分析

2016年夏季7月8号上映的电影《大鱼海棠》既受到了观众的极力追捧,也招来了观众的一片骂声。很多观众沉迷于电影中丰富绚丽的手绘设计,也有人高呼12年创作的电影剧情也不过如此。暂且不谈该电影的剧情如何,就其涉及的故事主人公及其扮演的职位来说,这部电影极大地运用了传统文化思想,将其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加上创作者对故事的创新构思,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文化盛筵。

电影中的主要人物――“鲲”来自传统文言文化《庄子・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创作者将诸多类似这样的角色融合在一起,形成新型的故事设想,不仅是人物上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与创作,电影的整个过程都是手绘出来的。所以,创作团队将中国古建筑与电影内部景观结合起来,给了观众极大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与反思。到底对传统文化是一味地摒弃与破坏,还是在其深层次的形成过程中,更加深刻地进行反思与传承,这是动漫设计过程中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3 将传统文化有效地运用到动漫艺术设计中

3.1 在运用方向上进行创新思考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衍生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变革及创新过程。我国传统文化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人民的瞻仰是推动我国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仅基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不断进步,人们积极的精神文化熏陶也是使民族精神力量不断壮大的重要因素。民族的发展最终寄托于人民的认知与努力的过程中,人们的行动受到精神的引领与指导,通过动漫艺术的方式提高观众精神层面的思想,展现动漫艺术的魅力,对于动漫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呼吁重视传统文化,将深远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进而为子孙后代更加完整有效地展现传统文化。动漫艺术创作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其中,无论是对动漫艺术还是传统文化都有着极深的影响。动漫艺术展现的是虚拟或将真实改造后的固定生活圈子的状态,包含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传统文化的发展包罗万象,与动漫艺术的设计要求不谋而合。动漫艺术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服装、音乐、武术、舞蹈等内容融合进来,加深人们对动漫的理解,渲染故事的背景,展现故事内容的鲜活性。

3.2 在表达方式上进行创新思考

很多动漫内容的设计灵感都来源于历史题材、谚语故事等传统文化中,将纸上的文字变成直观的画面,加深人们对内容的印象,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我国历史题材范围广,民间艺术元素也是数不胜数,对于动漫创作来说有着极大的选择范围。除此之外,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对动漫设计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例如,将传统的民间艺术融入动漫设计中,利用生动形象的剪纸动画将一张张图片连接成影片,灵活多样地展现故事内容,同时创新性的表现方式打破了原有动漫设计固有的创作手法,是新时期动漫创作新的发展历程。动漫设计还可以借助广告弘扬传统美德,很多公益动漫广告将“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等传统美德融入其中,展现了动漫更深层次的价值。

4 结语

我国动漫艺术有着深远的发展历史,在不断的发展与传承中形成了一定的创作理念与创作原则,无论是表达方式、最终的核心价值还是动漫内容所展现的深刻含义与哲理。尤其是现阶段,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于老旧,依然采用让孩子通过故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认知道理的教育方式。大多数的动漫创作最终都要归于儿童,所以让孩子在最基本的学习阶段接受中国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学习深层次的文化哲理,对其日后的成长及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动漫艺术创作者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在做好动漫创作工作的同时,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动漫艺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灿.试论当代动漫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29-30.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例10

动漫作品形式要素的新颖独特无疑会给作品增添光彩,民间艺术资源的广博多样是动画创作之源。在高校动漫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发掘本土艺术资源,将一些生动的形式要素与动画创作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艺术魅力,也能够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资源的了解,使民间艺术的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一、在高校动漫教学中进行民间艺术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普通高校动漫教育培养的是综合性的动画人才。除了动画制作技能的掌握之外,更侧重于创意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动画的魅力在于其情节的生动及形式要素的新颖独特,其内涵和外延的丰富生动是最令人难忘印象深刻的。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像剪纸、皮影、泥塑、年画、戏曲等等,都给早期的动画导演带来无数的灵感,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也造就了五、六十年代中国早期动画的辉煌。随着本文由时代的发展,动画艺术创作也在日本、欧美动画的冲击、技术的瓶颈等情境下探索发展着。在全球化社会中,我们需要学习、借鉴世界各种动画不同风格、流派的创作经验和表现方法,提高现代电脑动画的制作水平,加强对动画本体的认识。但不管怎样,我们的动画创作都离不开也不能离开本民族文化的土壤,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样化的创作手法等能够给动漫创作提供文化、艺术的滋养和启迪,给动画作品带来新鲜的面貌,也能够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资源的了解,使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二、主要途径、措施

(一)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民间艺术与动漫的密切联系,了解动漫发展离不开它所根植的土壤,充分了解并学会应用民间艺术元素于动画创意创作之中。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计等课是动漫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此课程中,除了让学生学习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技法等,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民族艺术资源中可资借鉴的艺术形式要素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专题实践练习。比如通过网络、文献、博物馆等多种途径搜集如剪纸、皮影、年画、雕塑、民间戏剧、舞蹈等,提取其形式和色彩等要素,进行简化、夸张、综合化、个性化等处理、再创作,作不同风格的角色造型、场景及道具设计练习。动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集文学、美术、电影、音乐等艺术为一身,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才能构成一部优秀的作品。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的知识,在课堂理论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直观、形象、生动地讲授。

(二)工作室或社团

根据当地艺术资源或教学需要,组织学生成立工作室或社团,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行持续、深入的动漫与民间艺术的开发应用专题研究。

1.采风、实地调查

对民间艺术现状实地走访、学习、收集资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实地调查采风能够欣赏原汁原味的民间手工艺品,有目的地针对某项专题,拍摄照片、视频录像,并可以现场观看学习民间艺术创作过程,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可以去邳州探访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王桂英、曹瑞兰等,了解艺人生活、剪纸发展传承现状,考察邳州剪纸古朴素雅,粗犷浑厚的特色;可以去无锡“惠山泥人研究所”以及“惠山泥人博物馆”调研,实地了解这种被视为最富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彩塑,感受其艺术魅力,了解其制作过程及制作工艺;可以去山西太昊伏羲陵古庙会、贵州省独山县寻访造型各异、稚拙生动的“布老虎”……

2.专题创作

以动画工作室模式开展专题创作。工作室的同学通过自愿报名并选拔加入。让学生自由结合成几个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不同的专题动画创作。围绕某个专题编写剧本,进行艺术短片创作。鼓励学生采取各种形式、表现手段进行各种风格的动画创作。像手绘、FLASH动画、三维动画、定格动画等,根据采集的民间艺术相关资料,加以分析、提炼、综合,大胆想象,设计动漫角色造型、场景等。在专题设计上有:比如采用偶造型进行材料动画拍摄,在造型的制作上可以借鉴民间泥塑、木偶、雕刻等,运用现代手法、融入现代意识,制作出或古拙粗犷、或细腻温婉的形象,进行定格拍摄。再如采用画像石画像砖元素专题、剪纸元素专题、民间绘画元素专题等等。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例11

一、新媒体是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数字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作为一种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媒介,至少包含如下含义:新型的文本体验(由超文本、电子游戏和电影特效而产生的“惊诧的体验”)、对现实与世界新的呈现方式(虚拟现实中的“沉浸感”和交互性)、主体(在线用户、“新媒体”的受众)与新技术之间的新型关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新的传承与互动以及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新的感受所获得的新的启示等。这些新的媒体体验方式为我们概括了这种新媒体的新特点,即它的数字化、交互性、超链接(Hyperlink,多层次的文本链接)、分布式结构(dispersal)、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与赛伯空间(Cyberspace)化的生存模式,新媒体的这些特质跟动漫结合在一起,对动漫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来动漫艺术深刻的变化和全面的革新。 新媒体动漫艺术是指结合于新媒体如移动通讯、互联网、网络电视、P2P(pointtopoint,点对点下载)、IPTV等区别于传统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而言而诞生的一种新的动漫形式:如网络卡通(flash)、移动通讯(手机彩信)、新漫画(四格、绘本)和QQ卡通等动漫。它既有传统动漫艺术的某些特点,又有巨大的差别,呈现出区别于传统动漫的艺术新质。 新媒体动漫艺术从开始的静态传输,到现在的动态显示方式,从被动地要求观众观看到互动参与,从鼠标、键盘的输入到通过自身肢体行为的艺术呈现,既是艺术创意的突破,也是技术的合理应用。互动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也使观众由一个完全的被动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极大地凸显了观众的参与性、沉浸感与娱乐性。新媒体动漫艺术的带来的艺术“新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漫艺术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边界模糊消融。从动画创作者的角度来说,新媒体动漫艺术赋予了其新的自由。传统动画必须要由专业的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家来完成的创作,此时已完全消解。任何人只要有兴趣,都可以进行动漫创作和传播。接受者既可以是动漫的接受者,也可以是动漫的创作者和传播者。 2.动漫生产的技术化。是指新媒体动漫的生产更多的受到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的约束。新媒体动漫的生产者应熟练掌握艺术与科学技术等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从而像古希腊时代曾经有过的那样成为具有“技艺”的艺术家。从艺术角度来定位,技术是对艺术思维的呈现方式,也可以说新媒体动漫艺术对艺术家与技术掌握者之间的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的知识技术背景与技艺协作精神也是对新媒体动漫艺术创作者的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新媒体动漫艺术是直接利用新型的数字媒体作为艺术承载的介质、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思维相互融合与互动的产物。它所跨越的是技术要素与艺术思维的双向交集,是科学与艺术的合集。 3.动漫传播的互动性。新媒体动漫的互动性是其有别于其它传统媒体的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它的最大优势。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是一种强势的大众媒体,但它所传播的信息只是单向流动的,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没有反馈的路径和条件。互联网络的交互性改变了信息流动的方向,不但可以是双向的,还可以延展为多向的。如新媒体动漫作品《我的转折点》这个作品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由许多的小故事组成,浏览者既可以解读别人的故事,也可以将自己的故事写下来与别人分享,具有充分参与的自由。创作者设置了两个搜索系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供方式,对网站采取不同的访问方式。 4.图像与意义分离特点。新媒体动漫追求卡通画的形象上是对传统动漫艺术的延续。“卡通是一种通过简化以使效果得到强化的艺术形式。”创作者通过卡通手法把形象抽象化,把焦点放在某些特定的细节上,通过对形象的简化,得到一个形象的核心意义,达到现实主义无法达到的效果。一般来说,卡通化的人物形象形态简练概括、结构明了;表情夸张、人物性格化、神态生动活泼,惹人喜爱。但是新媒体动漫的图像化追求具有新的表征——图像与意义分离。最主要的就是只追求图像本身的夸张、搞笑、有趣,追求图像当下的审美而不在于图像所传递的意义。比如,用于网络交流的QQ动画,往往只在于图像本身的夸张、搞笑、有趣,而不关注其它的方面。还比如韩国的流氓兔的系列,流浪狗系列都是以画风细腻、细节动作非常到位见长,画面效果非常漂亮,深受人们喜爱。 从本质上讲,新媒体动漫不同于现存的任何一种艺术样式。它也不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亚群体”。多媒体技术平台的普及与技术开发本身蕴含的可操作性、互动性与大众化因素真正地把艺术从天堂拉到了人间,成为普通大众的生活方式之一。我们看到,熟练运用数码相机、低成本拍摄和非线性技术制作DV(DigitalVideo,即数字视频)、操作动画制图软件创作Flas、利用RSS技术创建“博客”(blog)等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随着教育的普及,新技术和多媒体工具将会被更多人掌握,因而新媒体动漫艺术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艺术”;它们必然会以新的认知结构,全方位地呈现人类新的生活状态与生存实践方式,故而,它在内容上所具有的新颖性与前瞻性也不容置疑。 二、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和应用,动画制作技术也在飞速发展,通过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渠道传播,打开了动漫的新时空。新媒体动漫的横空出世,不仅仅意味着动漫内容到形式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转变可能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解放与革命,意味着整个人类的文化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相应的,我们的动漫设计艺术教育也应该顺应时代呼唤,做出一些战略性的部署。 #p#分页标题#e# 一是应该针对新媒体动漫大潮的趋势,对整个动漫设计做出前瞻性的研究,梳理出动漫设计艺术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制作技能来应对动漫的转型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制作技能主要为传统动漫服务,那么它有哪些好的成分我们应该保留下,比如原有的针对动漫设计艺术人才综合能力方面的理论知识体系,它们哪些方面值得保留,哪些方面应该改进,哪些方面能够使我们较好的应对未来的挑战;还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制作技能是建立在工业化大生产背景下的动漫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模式培养的动漫人才主要应对工业化、机械化流水作业动漫生产线的人才要求,一个动漫人才只是一个单一的角色,要求完成的工作也相对单一,主要着重于技术含量的做工,比如,专注于上色的动漫制作工人,所以这种背景下单位时间量中动漫技能操作熟练工人很受欢迎,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动漫人才往往热销。但是在新媒体动漫中,一个动漫人才要兼具多种角色,他既要懂得编剧,要求有文学的知识,要求有绘画的功底,音乐的知识,乃至于服装的知识,运动的知识,还要求有动画的理论,等等;又要懂得制作,并且是全方位的制作,比如各种动画制作软件的应用技能,还要懂得如何利用新媒体发行,如何吸引更多的眼球,等等。这样一来,对动漫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就要加以改造,要按照新媒体动漫的发展趋势来建构动漫人才的知识体系,要按照新媒体动漫的制作技能来培养动漫人才。 第二,针对新媒体动漫的发展趋势,我们要进一步细化每一种知识体系中的结构,尤其要解决动漫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问题。这种动漫人才的知识结构培养与建构最终要落实到动漫教育教学课程的建设上,所以新媒体动漫设计人才的教育不是简单地对传统课程的增删和归并,而是使学生在自身设计能力方面得到持续提高的同时,全面加强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当在学科建立、专业设置和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增强其互融性、交叉性、应用性等功能。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互融性,是指动漫设计学科与其它人文学科乃至自然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任何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成果,都可以融合到动漫设计学科中,对其发展起到重要的整合作用。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交叉性,是指设计学科内部各门类的相互交融和贯通。学科专业方向划分要相对合理,打破专业方向之间的屏障,加强其共同点和交叉性,拓宽专业面。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应用性,是指艺术设计教育要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以及对于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教学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撰和筛选,都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需求,及时不断地作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动漫设计人才全面健康快速地成长。 第三,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方法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从事动漫设计教学的教师的职责将不仅是向学生的头脑填塞过去的文化和灌输现成的知识,而且是着力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的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中国文化特色的动漫艺术人才,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在于把人的思想提升到较高的境界。这有赖于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升。从事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如果没有哲学家对认识世界的思索,没有艺术家对审美意识的敏感,没有自然科学家对人类自身的关怀,就很难做好动漫教育工作。只有采取切入学生心智,唤起学生探究欲的教学方法,才能给学生以足够的发展空间。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纪,是一个互联网交织的世纪,更是一个新媒体崛起的世纪,是一个信息传播速度异常迅疾,传播方式异常多样,传播效果更为有效的世纪,这也意味着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将教师当作知识“仓库”观点的终结和将教师教学只是当作可以复制粘贴的“拷贝式”方法的休止。这种背景更要求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应该彰显“创新精神”,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视学生为教学主体,最大限度地“钻探”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和潜能,采用更为开放的授课方式,探索研究型课程,尝试运用“适当讲课+公开讨论+研究探索”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让学生学得主动,重在掌握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充分开发具有不同禀赋的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和提升的机会。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应注重发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在教学中注重设计过程的体验和实践,建立新的设计作品评价体系。支持学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做法,创造宽松的气氛,以利于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