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动漫教学论文

动漫教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1 17:13:52

动漫教学论文

动漫教学论文例1

2学习绘图软件的使用

现在的动漫和游戏行业美术人才要有两支笔,如果你有了扎实的绘画基础,那么恭喜你已经拥有了你的第一支笔,那么另外一支笔就是你要学会灵活的运用各种计算机绘图软件。为此现在各个院校的动漫游戏类专业的教学大纲中都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软件学习,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其实学那么多学生显然不能融会贯通,灵活掌握。几年的游戏美术制作经验告诉笔者,其中的几个软件还是应该作为学习的重点的。应该包括Photoshop、3dsmax、Maya、Flash、Zbrush。这几个软件想要灵活运用就足够学上一个学年的。继而笔者推荐将绘图软件学习放在大学二年级进行。在绘图软件操作的学习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不然软件命令错综复杂,忘的会比学的快。为了加强记忆和提高使用软件的熟练程度,大量的课下作业也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3项目教学与参加大赛

第一,按照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到了大学三年级应该同时具备了扎实的绘画功底和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遵循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校企合作引进项目教学无疑充分实现了这一教育特点。让学生在真正的企业项目实践教学中使自己的的专业能力得到完善和升华。这不仅可以检验自己之前的学习成果,更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了解业界的要求,更好的适应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真正做到学院与企业的零距离接壤。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要实实在在的引进先进相关企业的一部分制作项目进行项目教学,创建“教学工厂”的培养模式。专业教师甚至可以带领学生直接进到企业参与一段时间的生产实习,也可以在学校设立校企合作实训室,由企业的人员来学校进行现场指导和检验。另外,每年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也是高职院校的重头戏。为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现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结合。技能大赛是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部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动漫设计赛项是职业技能大赛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想要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对于专业水平的要求甚至要超出企业的技能考核标准,具有绝对的说服力。经过充分的准备和紧张的备战,带队教师和参赛选手在激烈的比赛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动漫教学论文例2

1)学生报考盲目性大,就业期望值过高,教学中缺乏相关引导.许多考生报考时对动漫专业所知甚少,他们不是出于对动漫的热爱,而是因为动漫等艺术专业对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对于毕业后能否顺利找到工作、是否能真正在专业上有所成就等,缺乏足够的重视,动漫专业已经成为不少考生眼中的升学工具.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选择专业时,真正喜欢或出于个人兴趣爱好的学生只有26.2%.在父母及亲属的建议下填报专业的占23.4%,而考生本人并没有太多想法.考生填报专业的盲目性为就业埋下了隐患.到毕业时,不少学生缺乏对社会和行业的客观认识,期望值过高、眼高手低,从而影响了就业率,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引导,但目前的教学中学生入学时缺乏结合行业的职业规划课程,毕业时又缺乏与市场接轨的就业辅导课程.

2)学校盲目扩招,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民办高职类院校的崛起,动漫专业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广州地区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动漫或相关专业,如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航海学院等高校都开设了动画专业.近年广州市各种民办动漫培训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类技术培训学校对高校动漫专业的教育和就业也带来了挑战.动漫专业是技术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交叉性专业,传统的人才模式比较难适应该专业的需求,不少高校动漫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与社会需求接轨.

2教学改革思考与具体建议

1)教学需要关注行业发展新动态,培养手机手机动漫、手机游戏等移动互联网领域新型人才.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通讯运营商—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发放了4G牌照,标志着中国4G时代的到来,手机动漫的观看速度与互动性等进一步增强,三大运营商都已经成立了手机动漫基地或中心,其中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的2013全年收入已经突破10亿元人民币,手机动漫、手机游戏日益成为动漫产业新的增长点.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动漫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我们可以针对行业新变化开设新的课程.

2)把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融入教学,通过创业促进就业.高校积极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与创业创新训练团队,创业创新训练可以提前拓宽学生的职业视野,提前与社会接轨.广州航海学院艺术设计系成立了多个动漫创业团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依照企业模式成立了八卦侠动漫创业团队、奇幻精灵动漫创业团队,制作原创动漫作品,并开发动漫衍生产品,在淘宝店等销售,通过创业实践训练学生的创业和就业能力,同时积极参加业界的活动,提前与社会接轨.

3)引导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合理定位,调整就业心态.大学一年级时就开设职业规划课程,聘请企业一线专家与高校教师一起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方向规划.毕业前开设就业与心理指导课程,引导毕业生合理定位,调整就业心态,从挫折中学习和提高,降低期望值,从小事做起,根据企业需求加强实践.

4)建立多元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体现前瞻性.从前文统计的动漫专业就业方向可以看出,动漫市场的人才需求是多层次的,所以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多元化,不限制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当前越来越多的动漫项目需要与国外合作,市场非常缺乏国际化动漫人才,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动漫专业学生的特点实践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国际就业竞争力.市场就业需求在不断变化,课程设置需要进行市场调研,把握市场新动态,所以课程需要体现前瞻性,不能局限于当前的就业需求.

5)让校企合作落到实处,高校与企业互相促进.不少高校的校企合作存在浮于表面的现象,“学校授个牌、领导照个相、企业搞个讲座”,但在后续教学中缺乏深入合作是不少校企合作的状况.校企合作急需落实到教学,高校教师有文化创意与研究优势,企业专家有技术与项目实践优势,双方强强联合、互相促进.广州有丰富的动漫企业资源,高校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不唯学历看能力”,高校制度需要对企业专家的学历和职称等需要更多包容度,让企业教师真正融入到高校教学,企业专家需防止过于以就业技能为导向而忽视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

动漫教学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215-1

21世纪是接受全新现代技术和高科技文明发展的新时代,目前,高等动漫教育在众多院校中得到广泛开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动漫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动漫教育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时间还较短,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还存在较多问题,这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动漫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动漫课程设置不规范

据调查结果显示,在众多设置动漫教育课程的设置中,多是由学校原有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所改造而成,动漫课程的设置多是由院校的自身特点而定,“因校设课”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动漫专业课程没有统一、规范、科学、合理的设定标准,同时也缺乏系统性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师的指导。

(二)动漫课程的内容设置失衡

在我国的艺术类专业学校中存在普遍的怪圈,只注重学生的绘画和动画技术掌握能力,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理论知识体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对于动漫类专业需要培养的是综合型人才,只具备绘画和动画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动漫专业的培养要求。目前动漫课程的设置没有结合市场的发展特征,只注重绘画制作技能的提高,很容易造成学生只具备较高的绘画制作技术,导致学生的知识领域狭窄、写作能力较低、原创能力薄弱等不良现象,长此以往,使得在绘画创造、理论科研、动画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严重匮乏。

(三)动漫教材安排不合理

在引导教师开展动漫教学过程的教材中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动漫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在我国的动漫教育事业中,对专业类的动漫教育人才还比较缺乏,在此教学背景下对动漫教材的专业和系统性要求较严格,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方向和主要内容。但是目前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动画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着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专业素质。据调查,多数的动漫教材内容多引用于日本动画原型,而运动规律类的教材也多引用于美国的模式,编导类的实例来源也多是日本、欧美等国家的动画,长期在这种固定引用和教学模式下,使得学生忽视了对本土动画人物、原型等的创作,从而西化了我国的动漫事业,对我国的本土创造动画造成较大的冲击。在我国动漫教材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是电脑应用软件的技术类动画制作教材泛滥,而在动画史论、人文素养、创作等理论知识体系的教材较匮乏,由此可知,我国的动漫教育人士对动漫理论研究的不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动漫理论与教育等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 动漫课程体系设置的改善对策

(一)规范动漫课程的设置

针对动漫课程在设置上存在的不够统一和标准的不足,国家高等教育部门应通过利用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充分的讨论之后,在印鉴外国优秀的动漫事业发展的基础上,下达关于普通高校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相关文件,规定各学科目录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动漫专业的主干课程的规定,分别对主次课程进行学分和学时的分配和调配,并提出统一性的教育标准和要求。教育部门对动漫课程设置进行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是发展动漫事业的基础和关键,促进各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制定规范的动漫专业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在主次课程的设定下,学校要同时注重对教育人才和培养基地的建立,使得新型动漫教育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培养适合现代化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

为了改善我国动漫专业教育人才匮乏的现状,我国教育部门和各相关部门应积极利用课余等闲暇时间为教学提供“动漫教学研究基地”等的培训工作,根据主干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特殊要求高标准的教师,从而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提高。另外,要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平台,建立专家讨论吧、解决疑难等教育问题,为教师提供宽阔的再教育机会,使得教师在培训和讨论过程中汲取更为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师的应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师的专业技能奠定足够的筹码,促进动漫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创新。

(三)组织专家,统编教材

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改革动漫教材杂乱、质量较低的不良现状,组织学校建设高水平的专家动漫教材编审委员会,主要对动漫教材的质量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改。教材编写过程中要结合我国动漫发展历史、借鉴实例等理论人文知识,并融合我国本土的动画原型和现代化的动画创造技术、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编写,体现动漫专业的时代性和发展性。

参考文献:

[1]张月琳.发展动漫产业不能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09-17.

[2]严顺.从动漫产业看动漫教育发展方向[J].美术大观,2007,(03).

动漫教学论文例4

关键词 漫画 职高美术 欣赏教学

一、职高漫画教学的背景

职高学生大多数是中考的淘汰者,文化科成绩差,专业从零开始。结合本校的综合美术班、制版班的美术教学经验,我发现开展漫画欣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美术班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同时让他们从阅读中受到一定的教育意义。由于职高学生文化基础差,不太喜欢美术理论方面的学习,而对于漫画却有着浓厚的兴趣,看动漫节目、漫画书籍几乎是每天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针对学生的兴趣,开展漫画欣赏教学也是对美术教学的一个补充。漫画已经在慢慢的深入学生的生活,在生活中各类商品,如服装上的图案、发饰、小挂件等日用品都留下漫画造型,其可爱而令人难忘的踪影,已成为现代人不可忽视的文化内容,更是学生的一种文化现象。

二、漫画欣赏教学的尝试

(一)辩论漫画美提高认识能力美对我们是一种现象,是一种情感。[1]而辩论能强化这种情感,提高欣赏艺术的水平和能力。何谓辩论?辩论是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

1. 问卷调查

上课之前先做前期准备,对美术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喜欢日本、香港的漫画,而出自“台湾”、欧美和中国大陆的漫画被阅读的不多。至于喜欢的理由,汇总起来有许多项,但男女生在选择上有兴趣差异点,男生明显地偏爱看打斗、运动性的漫画,比如香港的《古惑仔》系列、日本的《足球小将》、《灌篮高手》等。

女生则喜欢看校园、浪漫、可爱的美少女漫画,比如日本的《水果篮》、《圣少女》、《百变小樱》、《名侦探柯南》等等。

2. 分组辩论漫画美

首先分小组让学生讨论喜欢的漫画并讲述情节及喜欢的原因,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通过激烈的讨论,课堂气氛空前活跃,不仅谈到漫画的情节美,同时升华到漫画的教育意义。

比如学生谈到《胜斗士星矢》,讲述的是五个正义战士与邪恶势力的战斗,让学生体会到了正义永胜邪恶,培养了学生的正义感;《名侦探柯南》则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对职高学生非常重要;《水果篮》讲述的是十二生肖的坎坷命运,学生从中感受颇多,有的同学谈到了母爱的重要性,有的则谈到大家应该珍惜朋友,有的谈到了生活当中与同学应该团结合作。学生在辩论的过程讨论了很多自己喜欢的漫画,并且都谈到了各自喜欢的理由,升华了对漫画的一般理解,通过这个过程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责任感和优良的意志品质。

(二)解析漫画美提高欣赏能力

1. 解读漫画表现上的形式美漫画在画面上具有它独特的形式美,同其他绘画方法相同的是,漫画的美感同样是通过画面的形式美来表现的,无论它的内容、情节多美,形式美不够就表现不出来。而形式美包括点线面、色彩、空间、构图、质材等形式因素,在时间、空间上的搭配、排列、组合构成的形式之美。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发现漫画作者是怎样融合了其它的绘画形式表达漫画的形式美,通过交流从中达成共识,在讲解的过程大多采用中国的漫画,让学生学会欣赏独具中国特色的漫画。例如:《山水情》、《牧笛》、《小蝌蚪找妈妈》是如何结合了国画的形式来表现画面的形式美?《葫芦兄弟》、《海螺姑娘》是如何与民间剪纸艺术的独特形式美结合?《发明家乔正飞》如何利用素描的明暗来表达画面的形式美?《洪流》如何结合版画的表现手法,使漫画具有独特的美感?这一阶段由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探讨。

2. 现代漫画中采用影视手法,漫画与传统连环画在构图上的不同漫画在表现构图上与传统中国连环画相比有哪些突破?在教学中让学生大胆说出看到的直觉印象,还有对画面的感受阐述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完美的艺术作品不可能是整合划一,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引导,逐步丰富欣赏语言及表述能力。传统连环画构图表现是眼睛与画中景物之间的距离类似舞台戏剧,基本上是不变的,而漫画采用影视手法,随着故事情节的需要不断产生变化,出现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多重距离,从而产生了多距离的概念。比如在日本早期影响最大的漫画家手冢,他把电影、电视中的变焦、俯视等手法引入漫画,以电影分镜头形式安排画面。

3. 漫画的纸张规格有限,纸上的画并不能真正动起来,而采用摄影多重暴光营造动感动感的营造有多种形式:画是静止的图象,要让图象动起来,结合了摄影的技巧,增添了独特的气流线,增加行进感、多重暴光,如:矢口高雄《神钓手三平》、手冢治虫《铁臂阿童木》等都采用漫画摄影艺术方法,让读者感到漫画在动,而这正是现代漫画独有的特点。

4. 漫画感情的心理描写,使用文字语言进行心理描写同样的,使用绘画语言进行心理描写也是漫画的一大进步。人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是无形的,而漫画则是把无形的心态做成有形的可视图象。现代漫画是怎样表现的? 让学生课前准备漫画书,翻一翻、看一看、谈一谈。

漫画在滑稽、逗笑愉悦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受教育,且具有辅助教科书的功能。

好的漫画作品在达到趣味丛生,赏心悦目又有寓教其中,正如一位学生所说:大家一起讨论,可以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自己讨论出来的结论、规则记得特别清晰也对漫画有一个完整科学的认识,更是提高学生科学对待传媒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动漫教学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16-02

儿童动漫作品是当前和长远的市场的一个突出需求,此类作品目前国内数量最多,但多数质量平平,其创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在动画教育中,儿童动画作品并不是主流。从学生动画获奖作品中,能看出,大多走的是学院派的艺术路线。但社会需求的是常规的商业化儿童路线的表达。这种情况,我们的动漫教育者需要关注和把握。

一、社会需要高质量的儿童动漫作品创作

儿童是动漫欣赏的主体。上海炫动卡通卫视频道总监陈文指出:中国动漫爱好者的主要年龄群体,0-9岁,1.44亿;10-14岁,1.12亿;15-19岁,1.04亿;20-24岁,0.80亿;25-29岁,0.90亿;30-34岁,1.23亿;35-39岁,1.23亿;合计7.76亿。[1]一项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9周岁至17周岁未成年人动漫产品使用率为86.7%,在9周岁至17周岁未成年人接触的动漫产品类型中,以动画片和动漫影视为主,其比例达到63.9%,其中9周岁至13周岁人群动画片和动漫影视使用率为71.0%、14周岁至17周岁人群动画片和动漫影视使用率为53.6%。[2]据中国人口网的数据预测,至2050年,中国0-14岁的儿童将会稳定在3亿左右。由此可见,儿童是我国动漫欣赏的主要群体和主要市场。

儿童故事是动漫创作的重点。动画是以创作为核心的“讲故事”,丹麦著名动画编导米科尔·埃格兰德·李说:“孩子们是不考虑画面是否绚丽的,因为他们最关心的是故事。我认为对中国人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讲好一个故事。”[3]儿童动漫作品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是指具有儿童文学性。张之路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中国动漫问题在于文学性缺乏:“动漫事业要依靠文学(不仅仅是儿童文学)的支撑,从文学中吸取营养。文学也需要动漫事业的发展来带动、创新、繁荣。相得益彰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4]目前国产播出平台遵循着限播令,但从深层次来看,产生出好的故事的动画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湖南金鹰卡通卫视总监雷瑛所说:“播出控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优秀动画片才是关键。”[5]

《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被认为是技术粗糙、故事低幼,但它能够长演不衰,其原因就在于,“它是给15岁以下的儿童看的,不像日本,因为小孩子越来越少,所以动漫越来越成人化。中国有4亿儿童。只要故事简单,轻松诙谐,形象各具特色,他们是买账的。”[6]这个商业成功的案例,也说明了儿童动漫创作的重要性。

因此,在动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儿童动漫研发创作能力的培养。从动漫艺术的本质上看,“动画是文化内容的产业,形式和工艺则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核心价值是艺术创作。未来的动画无论怎样发展,艺术创作的比重只能越来越高。”[7]所以,我们应把儿童动漫作品的研发创作当作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

二、高质量的儿童动漫作品,需要人才具有动漫理论和人文素养

与数量众多的动画实践相比,我国的动漫理论研究相当薄弱,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动画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不足不免让在学习中不能对整个动画的学习和制作做一个宏观长期的把握认识以及对动画发展的本质规律的理解。”[8]从科研项目级别来看,动漫科研项目以校级为主、省部级为辅、部级极少。至今为止,也没有一本公开发行的动漫专业学术期刊。动漫理论研究的滞后不能很好地总结动漫的实践,难以给动漫实践做指导。而这种指导,在当前国产动画数量达到世界第一的情况下,显得亟需。当天,没有动漫理论的指导,动漫的人才培养就只能局限在技法技能的范围内,无法深入和持续发展。

动漫专业中的人文素养同样重要。人文素养简单地说就是如何做人,在动漫创作中就是如何表达人、体现人的魅力。有人说:“动画艺术是深层次的人文精神的表现和流露。人文精神教育是动画艺术教育的灵魂。动画技术再高深,都是为动画艺术服务。”[9]我们比较认同这一看法。在动漫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人文人文精神的养成,处理好动画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改变当前动画艺术教育中片面强调技法技能的观念和做法,为动画艺术找到根本,为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放飞希望。

有识之士认识到了中国动漫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中国动漫产业的真正腾飞远不是解决政策、资金、产业链、市场、制度等等这些眼前的现实问题就能做到的。对于精神、道德、审美、文化这些真正作用于动漫产业内核的隐形因素的建立,更是中国动漫人要努力实现的理想,这需要几代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奋斗。”[10]动漫既需要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中的受众人群,也需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审美教育,以体现民族的人文精神。将民族人文素养融入到动漫教育中,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人才培养的模式。

三、重视儿童动漫的创意和创新

创意创新是人才培养的世界性趋势。美国自1947年麻省理工学院开设创意课程以来,迄今已有数百所大学开设了创意产业或课程,培养了数千万名创意人才。日本甚至对350万家庭妇女也进行了创意培训。重视创意教育,提高国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发达国家得以强盛的基本经验。[11]

创意创新是动漫艺术的本质要求。高级创意人才实际上是决定动画作品优劣的核心,必须经过具有良好艺术培养氛围的高校系统性教育模式的培养。动漫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关键在于动画造型的创意设计和角色形象的塑造是否具有魅力,影视动画学科中绘画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课程学习本身,而是打开学生的创造性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设计出新鲜创意的动画造型,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教学成果。”[12]可以通过创意思维与绘画技巧的训练来培养。

从国外来看,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动画专业代表了相对普遍的美国电脑动画教育机制。从学生完成的第一个影片开始,就被强调创作性、艺术性和原创性,要有文化上独特的视角,在技术上有不同的侧重。该大学的教师玛沙·克里扎斯基说:“之所以如此看重原创性,是因为未来这些学生工作之中,这一点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也可以说。整个美国的动画领域,都特别需要原创性。旧金山州立大学有很多机会同那些大的动画制作公司深入交流,他们常常提到:你们在学校搞教育的时候,千万请注重原创性,学生要有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力。那些软件、高科技、工作流程,我们可以以后教他们,不用在学校来学。面对工作者,他们更会吸纳那些比较有艺术性、创作性的人。”[13]这里所谓的“艺术性、创作性”,也就是动漫艺术的本质要求。

动漫行业对创意创新人才有大的需求。一些高校把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定位在高级动画创意设计与制作是好的,但开设的课程一般是以素描、速写、造型结构、色彩、构成课、动漫软件的制作应用为主,因此毕业生在学校中得不到应有的教育,从事不了高级的创意设计与制作,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选择了勾线,上色等低端动画制作工作。动漫行业需要进行原创而不是代工,但高校培养的学生倾向于技术方面,具备一定的绘制和制作能力,由于缺少创意创新,给国外原创打工的也很多。有些人呼吁,在数量庞大质量差的情形下,高校应更加重视人才培养的合理方式,加强创意性人才的培养,认为原创性是培养高校动画人才的关键。

动漫产业需要创意创新来突围,加强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评论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的《麋鹿王》说:“《麋鹿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明的完美结合,既扎根于本土文化,又吸收了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红十字会馆首席设计、动漫专家俞立昂说:“成功的国产动画都在积极寻找自身特色,将中国元素、中国风格运用到影片中,许多电影都直接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14]动漫产业的灵魂是文化创意,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动漫创作的不竭源泉;自主创新和民族原创则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生命之源。著名动画导演戴铁郎提出:中国动画界缺少的不是技术人员,而是有创意的编剧。中国很多可称之为大片的动画作品只是机械地完成国外的创意,缺少自己的东两,只是一个执行者。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副院长石民勇教授也强调:“动画产业是文化产业,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这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最重要任务。”[7]

关于国产动漫缺乏创意创新的原因,我们认为,一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惯性结果,在计划经济时代,产品的销售发行等市场问题不愁,当时动漫观众的眼界没有打开,不像当今时代观众的欣赏视野里几乎看遍了世界著名动漫作品,一旦做比较,就会发现国产动漫创意创新的不足。二是代工的结果,国内动漫人才十几年来为国外动漫做代工,这实际上也促成了动漫院校对中期制作环节人才的大力培养。由于代工,前期规划和创作人才都是国外的,因此国内也就少有从事编剧、导演、造型、美术设计的急切要求。在政府的支持下,三年来连续10万分钟以上的产量及奖励政策,要求国产动画的原创性提高,而这个要求就近年来忽然提出的。没有超前意识、培养不出领军人才、本身就不成熟的动漫高校当然就措手不及,创意创新人才一时间显得奇缺。

国内动漫届对于创新创意人才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儿童动漫研发人才的需求。因为国产动漫尤其是国产动画十之八九都是定位于儿童观众的。因此,加强具有创意创新能力和儿童动漫研发创作人才就极为关键。

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办出专业特色,是高等教育探索与实践的重要课题。“让中国的孩子多看自己的历史和自己国家的动画片。”[15]表示出对国产动漫发展的热切期待。我们诚挚地希望,通过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儿童动漫作品,让中国的孩子看着自己国家的动漫长大。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儿童动漫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质量保证研究” (620)、长沙师范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儿童动漫研发高级技术人才需求与培养研究” (SBZD201104)。

参考文献:

[1]陈文.应对中国原创动画主要壁垒的策略[A].中国动画产业年报2006[C].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43.

[2]王扬.中国出版科研所“第六次全民阅读调查”成果[EB/OL].[2009-04-22].中国出版网,http://.cn/hw/yw/200904.

[3]中国动画最大挑战是如何讲好故事[EB/OL].[2009-12-1].http://.

[4]张之路.中国动漫问题在文学[EB/OL].[2010-6-1].http://.

[5]雷瑛.一切为了中国动漫和中国孩子的美丽结盟[A].动画产业年报2006[C].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6]中国动漫逐渐走出模仿时代[EB/OL].http:.

[7]葛宗男.对中国动画教育“”的冷思考(下)[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1):64,5.

[8]魏林红.论高校动画教育模式发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1,9.

[9]张刚.宫崎骏动画作品研究对我国动画艺术教育的一些启示[J].艺术科技,2009(4):52.

[10]周玉基.中国动漫产业的核心价值构成[N].光明日报,2009-07-24.

[11]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http:///news.

[12]薛毅.影视动画专业绘画创意思维教学谈[J].电影文学,2010(10):148.

动漫教学论文例6

一、动漫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接受现状及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接受动漫文化的现状

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接受动漫文化的现状,制定并展开相应的调研工作(包括问卷调查和访问等方式),调研对象为当下在校(大一至大四,普通高校及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其年龄普遍分布在18至22周岁之间,这个年龄层的学生大致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这一代人基本上小学时期就开始接触动漫文化——主要以观看动画片及阅读漫画书,初高中时大部分人(其中一部分定性成“动漫迷”)开始广泛接触并消费动漫作品及其衍生产品,进入大学之后,由于休闲娱乐活动的丰富,他们对动漫文化进行整体消费(包括时间和金钱)的比例开始缩小,但同时因为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他们往往通过网络社区、微博、手机等途径对动漫文化进行消费,形成交互性、碎片性等特征。

(二)动漫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人生价值观

好的动漫作品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乐观上进的生活态度,鼓舞人的精神力量,激发人的潜力。大部分动漫作品是通过将主人公设定为与大学生年龄相仿,且处境相近的状态,并通过主人公不懈努力而获得成功。调研显示近六成的大学生喜欢励志类的动漫作品,从中获得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此外,动漫虚拟世界作为大学生构建的理想的“精神家园”,还可以达到一定心理治愈的功效。在访谈中,许多大学生表示现在的生存环境已然不是儿时想象的那样美好,来自现实生活中学业、人际关系、工作等各种压力会使自己丧失起初的纯真,因此他们一方面普遍会对少年时期接触的表现善良、纯真、友爱的动漫作品表现怀旧情感,一方面在当下的动漫消费中,选择风格像《虫师》、《夏目友人帐》等日系治愈类动漫作品,在优美的画风、柔和的音乐、简单感人的故事情节中来给处于心理亚健康的自己做简单的“心理按摩”。

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些宣扬个人主义因素在动漫作品中的泛滥,一些大学生因长期浸染动漫作品时,与外界脱离、自我封闭,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甚至会形成反社会化人格或者去社会化人格,成为所谓的“宅男宅女”。

2.审美价值观

优秀的动漫作品富含民族文化和现代艺术主流的审美教育,例如我国动画艺术家运用中国戏剧、国画、皮影戏、木偶戏、民乐等传统艺术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为早期国产动画电影增添了无穷魅力,不可否认的是《九色鹿》、《猴子捞月》、《小蝌蚪找妈妈》等优秀国产动画片对80后大学生进行了人生早期阶段的民族传统审美观启蒙。此外当代大学生在动漫世界中,更能体会到世界异彩缤纷的各民族文化,感受到了日韩、欧美等异国文化所带来的新奇与魅力。动漫文化正是在视听感知中将特定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对输送给欣赏受众。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一些大学生过于迷恋、崇尚异域文化、外族文化,导致漠视甚至排斥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甚至出现效仿动漫作品中的畸形文化,比如广受大众舆论争议的电视选秀节目出现的“伪娘”等现象,背离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及伦理道德。

3.道德价值观

优秀的动漫作品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把丰富的社会信息传递给当代的大学生,有利于他们间接地了解、认知社会,通过动漫作品不断提升、改造自我,增强社会道德责任感。比如近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传的“胖兔子粥粥”等漫画形象,“胖兔子”一句“俺环保,俺快乐”的口号可以让环保这样严肃的话题变得轻松随意了很多,也更容易被“80后、90后”的年轻大学生所接受,这些简单勾勒的漫画形象,不仅仅娱乐了大众,还代表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理想,也是对社会道德责任一种履行。

总而言之,动漫文化本身具有的双刃剑特性对当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有其正负面的影响,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这点,有利于动漫文化健康长久的发展,抑制其负面的影响,让动漫文化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有利因素,产生积极的效应。

二、对策分析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导动漫文化的建设发展,并且作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指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在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高校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方向。

面对大众消费文化的新挑战,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和研究动漫文化,把握社会主流文化,引导动漫文化健康发展;其次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动漫舆论主导权;再者要坚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针对大学生的特征和成长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动漫文化教育活动,进一步满足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把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动漫科技、网游、论坛等载体结合起来,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动漫文化健康发展。

(二)从实际出发,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正面引导动漫文化的使用

学校应当从具体实际出发,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正面引导动漫文化的使用,注重对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可操作性和创新性。

1.通过社团活动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学生对动漫文化的兴趣投入,使得动漫活动在校园内有序而和谐地开展

社团活动为学校提供了一种统一活动、集中管理的模式,同时可以帮助高校教育者通过社团工作的指导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大学生远离不良的动漫文化因素,使他们在投身兴趣爱好的同时而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产生过于负面的影响。此外,组织专门类的动漫社团可以让学生对动漫文化有理性而深刻的认识,学校可以通过委托团委等部门给予这部分有理论探讨兴趣的动漫爱好者以项目基金支持,一方面可以培养出一批对此有深入研究的学生,一方面开展研究性课题这将对我国动漫文化现象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2.高校德育教师应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思政教育方式

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的辅导员大多数都是“80后”的一代,相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了“80后”辅导员和当代大学生一些相似的代际特征,具有亲和力,平等、创新意识,能在心理上贴近学生等突出优势。作为“80后”辅导员,需要了解和掌握当下动漫文化出现的新特质、大学生现在消费什么样动漫产品,再主动地引导他们的兴趣,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以引起大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体悟中树立正确的世界,使他们能够通过正当的兴趣爱好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实际上也就是为德育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方法。

3.加强网络媒介监管和教育导向工作

相比于传统动漫电视节目陈旧、类型单调且无法随时随地观看节目等缺点,大学生倾向于资源丰富观看便利的网络视频媒介,但是与此同时良莠不齐的动漫文化就很容易被大学生所搜索到。除了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公安部网络安全部门每年对网络进行严格的审查,杜绝了不良动漫的引进,从网络渠道上封杀不良动漫文化的入口以外,由于大部分学生有住校的要求,学校也应当通过校园信息办对校园内的网络环境进行清查,对一些国内外不法网站进行清查封锁,建立一个适合健康动漫文化发展的良好校园信息环境。

此外,通过调研和访谈,我们了解到超过八成的大学生对动漫作品的交流和讨论是通过专门的动漫论坛、博客、微博、校内网、开心网等网络平台进行的,喜欢和热爱动漫文化的大学生,不仅以此来实现个人拓展交际范围的目的,而且群体内的动漫同人逐渐形成、信奉和实行的某种动漫文化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系。因此学校应当和社会合力加快网络文化载体建设,如在校园论坛加强管理员的素质培训、制定论坛发帖规则,为动漫文化健康发展提供健康向上和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资源平台。通过这些网管措施促进动漫亚文化逐步向主流文化转化,从而促进校园动漫文化的长远健康发展。

4.优化相关师资和课程设置

我国绝大多数院校开始动漫教学的历史都比较短,在师资、教材、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不够完备,根据调研结果,近三成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学校能开设动漫文化相关课程,超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与大学生对动漫文化解读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对动漫文化有兴趣的大学生更希望得到教师对动漫文化内涵的深刻解读和引导,而专业艺术类学生更希望获得具备先进动漫制作技术教师的指导,因此在优化师资方面,我们建议学校引进和培养“文武兼备”的动漫教师。

动漫教学论文例7

一、漫画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1.漫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在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逐渐形成,因此高校育人过程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最终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90后”大学生可以说是随着漫画成长起来的一代,漫画中的隐性教育影响着他们的方方面面,更加容易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漫画是良好的育人载体

现在多数高校中都有很多专业和漫画紧密相连,如美术、传播、影视制作等专业,学校有着十分有利于漫画成长的土壤,漫画的创造氛围良好。大学生也对社会实践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漫画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同时在创作漫画的过程中能体现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所以漫画是一个良好的教育载体。

3. 漫画是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漫画策划展览、漫画创作征集等活动可以调动非艺术类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漫画的创作和表达,这样可以让更多学生通过漫画于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二、漫画育人的实践

1.组建团队

大连海洋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建立了拥有相关政策、有着明确目标和专项经费的漫画育人辅导员工作室和漫画大学生社团,以学院学生教育工作者橹鞯穆画育人工作室结合大学育人工作,专门开展漫画育人工作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策略,以指导学生的漫画创作,保证漫画育人具有理论高度。

2.课堂实践

学院把漫画教育管理的相关课程融入教师的教学课程环境。教师以漫画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丰富了上课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也更容易接受相关教育。学院针对不同阶段的美术学生群体,借鉴以往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发创作了一系列漫画作品。

3. 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学院团队主动探索漫画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漫画育人与大学生的党建教育、共青团活动等相结合,主动组织开展和参与相关的漫画活动。让学生以创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也以参观者的身份接受主题教育的感染,实现思想上的认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4. 课后实践活动

学院积极推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将社会中的优秀文化因子完美地融合在漫画育人的实践中,拓展漫画的社会教育功能。主动将动漫企业引入校园,培育大学生公益类创业团队,通过多种渠道,使得漫画育人的力量由校内向校外辐射。

三、漫画育人的探索

1.进一步加强漫画育人的理论研究

育人工程的开展是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的。漫画育人同样需要理论研究的支撑,需要专业设计、创作团队等,更需要教育理论、思想政治理论等方面的结合。

2.积极开展漫画的衍生作品创作

漫画的衍生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如微电影、动画片等在一定程度和层面上具备漫画甚至超出漫画的教育功能,这也将是以后漫画育人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3.积极开发漫画育人的实践平台

漫画育人的教学方式需要更大平台,逐步走出学院,面向全校,服务社会,不断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可以将相关的团队推向全校,也可以逐步探索建立漫画育人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平台。

4.利用网络新媒体为漫画育人工作服务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利用快速、开放的网络媒体、社交平台和移动终端等传播漫画也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动漫教学论文例8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 1200 多所高等院校开办动漫及相关专业或课程,[1]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形成了三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设计师型人才培养模式,一般由艺术设计学院开设,先期学习艺术设计与动漫设计基础课,后期学习电脑软件类课程并培养动漫设计与创造能力。二是历史沿革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多是高校依据自己原本优势学科,后添加一部分课程而形成动漫专业。三是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学校多是职业技术类院校,这种培养模式注重人才的实用性,多是技能型人才定位,培养模式以短、频、快为基本特点。[2]

整体而言,我国高校动漫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很落后,专业课程安排没有体现应用型、复合型特色;教学计划是普通高校或中专动漫专业教学计划的翻版;教学方式模式化,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专业教材应用性不强;培养目标不能适应市场、社会的需要等。[3]因此,建构并验证一套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及适应性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国内动漫教育领域研究者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我国借鉴国外动漫教育经验,结合国内动漫培养资源及人才需求特征,研究开发了一套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所谓校企联合,是指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育和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4]

一、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

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动漫人才,涉及的最根本问题是在哪些方面可以合作,在哪些方面可以互动,在哪些方面可以实现双赢,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商业问题,是两个主体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走在一起。高校需要的是办学效益与良好的就业率,企业需要的是优秀的人才与快速的发展,学生需要的是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和成就感。为此,校企联合首先要明确联合内容。校企之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合作空间。

1.学校与企业共建专业与课程。所谓校企共建专业,是指高校与企业依据市场人才需求调查与人才培养资源调查,通过资源共享,共同开办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共建专业的最大好处是适应市场需求,就业率高。所谓共建课程,是高校与企业通过资源调查与共享,共同建设开发课程,促进学生形成相应知识与技能。师资共享是最主要的合作点,开发的主要课程应该是以动漫理论为基础,以项目制作为载体,以能力形成为目标。

2.学校与企业共建动漫研发中心。所谓共建动漫研发中心,是指动漫企业与高校依托项目合作,共建动漫研发制作实验中心。在该中心,高校可以提供科研项目、实验设备设施和学生,企业提供生产项目与员工,校企通过资源整合,共同研发、创造、制作动漫项目,从而产生相应回报。在项目研发与创制过程中,教师、学生、员工可以提高业务与能力水平,学生毕业后,也可以与合作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或项目合作协议,这样既可增加就业率,又有助于企业与学校提高业务水平。

3.学校与企业可以通过学制对接,共同完成学生学业。典型合作内容就是“3+1”模式。所谓“3+1”是指高校四年制动漫专业教育中,前三年在高校学习动漫相关理论课程,第四年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完成毕业设计。实习实训与毕业设计均以实际项目的参与制作为主要载体,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如此既可以夯实动漫专业的理论系统,又可以形成实际技能,消除校园与企业之间的壁垒,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4.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这个合作典型代表就是订单式培养模式。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学校与企业就某种动漫人才需求规格进行交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然后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最终形成毕业生为企业所用的合作培养模式。这个模式的特点是按需培养,全员参与,定向就业。因此,订单式培养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受益的良好目的。

5.学校与企业可以通过资源置换进行合作。所谓资源置换,是指高校或企业通过互相为对方提供优势资源以换取短缺资源,从而实现双赢的合作方式。比如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动漫制作设备,以换取企业对高校学生与教师的培训;或者反过来,企业为高校提供动漫制作设备或场地,以换取高校优秀科研项目的参与权、知识产权的优先转化权或员工培训机会等。

二、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 基本设想

通过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总体特点以及细分的动漫产业链条的分析与把握,结合本土文化、政策资源、高校资源的基本概况,着眼实际,充分前瞻,本着对我国现有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的修正,进行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基本设想如下:招录美术类考生,采用四年学分制的教育机制。一、二年级开设动漫专业基础课(必修)、文化修养课(必修)、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四个课程模块,主要培养目标是夯实专业理论基础、道德基础、文化基础。三年级依据学生个人兴趣及高校与企业培养资源,结合黑龙江省动漫人才市场需求特点,以适应与适当前瞻为原则,让学生分专业方向分流学习,如影视动画方向、动漫制作方向、动漫产品运营与营销方向、动漫创作方向等。开设专业方向主干课程模块(必修)、动漫专业选修课模块。主干课程以项目课程为主开设。一、二年级在高校授课,师资来自高校。三年级虚拟项目课程及动漫专业选修课在高校授课,三年级实际项目课程在高校实验室或企业进行授课。以高校师资为主,企业师资为辅。三年级主要培养目标是夯实专业方向理论,初步具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年级进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主要课程是实际项目课程,包括企业项目与学校科研项目两类。毕业设计通过,修满学分者可以取得学士学位。四年级全部在企业授课,以企业师资为主,高校师资为辅。

(二)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培养目标的厘清

总体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具体目标:依据不同的动漫专业方向,制定略有差别的培养目标。破除动漫等于美术加多媒体技术的传统目标观,培养综合型的一专多能人才。所谓“一专”是指学生在某一专业方向能力极其突出;(转第页)

(接第页)所谓“多能”是指学生具备其他动漫方向的基本发展素质;所谓“综合型”是指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文化基础、思维基础,能创造性地研发、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动漫专业的基本培养目标如下:具备较好文化基础、影视新媒体和动漫创作必备基础知识和理论;能够从事与电影电视等媒体制作、动画剧本改编、动画原画、动漫创意设计和编导、游戏研发与设计、动漫产品营销与运营等全面创造性人才。具体培养目标依据不同专业方向略有改动。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动漫创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影视动漫设计及制作的技能;初步具备影视动漫作品的编导和科研能力;熟悉动漫项目的运营、管理与流程。

2.课程体系设置

第一学年开设的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模块:美术基础课、动画技巧、影视理论以及相关电脑软件操作课程。公共必修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文化修养课模块。

第二学年:专业基础课模块。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模块。动漫专业课模块:动漫概论、动漫流程与制作、动画运动规律。动漫基本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动画画面分析与分镜头设计、动画场景设计、摄像基础、动画技法设计。文化修养课模块。

第三学年:分方向的专业课模块。具体方向有:平面动漫创作方向: photoshop 软件操作、flash 动画制作等。三维动漫制作方向:3DMAX、MAYA 等三维软件操作。影视制作方向:摄影摄像、After effects、premiere 等。动漫产业运营与管理方向。影视动漫编剧与编导方向。动漫专业选修课模块:动漫史、动漫策划等。

第四学年:企业实习实训、毕业作品设计。

3.教学模式的拟定

教学制度是招收美术高考生,有条件的学分制。一、二年级采用班级集体授课,在高校使用班级或实验室授课,师资来自学校。三年级部分教学采用小组授课,部分教学采用班级集体授课,以学校师资为主、企业师资为辅。四年级部分教学采用小组授课,部分教学采用个体指导,以企业师资为主、学校师资为辅。

4.教学方法的确定

动漫基础课程模块、动漫专业选修课模块、文化修养课程模块、公共课程模块采用讲授法教学。动漫专业课模块、动漫技术课程模块采用演示法教学。项目课程模块采用实践法教学。实习实训与毕业设计采用实践法、作业法教学。

5.评价机制的确定

考核原则是,理论是否掌握、能力是否形成。所有课程通过考核记学分。理论课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项目课、实习实训、毕业设计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进行考核。在学校授课的理论课、文化课、公共课采用试卷考试。在学校授课的选修课采用作业考察。在学校授课的实验课、项目课程采用实际任务的结果是否完成加以考核。实习实训课程与毕业设计采用专家小组评议进行考核。

(注:本文为2013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3B0010)

参考文献:

[1]北京商报.全国已有千所大学开设动漫专业.[Z].http:///20080219/n255233448.shtml

[2]陈林彬.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新闻界,2009(4).

动漫教学论文例9

一、背景 

我国对高水平动漫专业岗位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高职和本科教育来完成。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以培养动漫制作技术人才为主,毕业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满足动漫专业动漫制作助理级岗位要求,但难以满足高层次原创设计岗位的技术要求,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高职院校动漫一体化专业培养的技能型人才难以满足行业发展对动漫原创人才的需要,也难以满足技能型人才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本科教育作为职业岗位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研究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担负着为动漫行业培养及输送研究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构建完善的高校动漫一体化专业高层次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因此应将高职动漫专业和本科动漫专业有效衔接,并完善动漫一体化专业职业岗位培养体系,使高职动漫一体化专业更适应本科教育,甚至为未来的硕士、博士研究型教育奠定基础。 

正因为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社会办学观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课程内容设置及专业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理念,使得高职本科动漫一体化专业的衔接还存在一些障碍,所以本文针对高职本科动漫专业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二、人才培养定位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办好动漫专业的行动指导方针,是高校办学的基本前提。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指高等学校办学的方向、理念和育人追求。在我国高等教育阶段,根据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将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人才、应用技能型人才两种培养模式。一般来说,研究型高校主要培养动漫专业研究型创新型及管理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属职业岗位技能教育,主要培养在职业岗位第一线从事生产、制作服务的动漫专业技能型人才。所以高等学校动漫专业办学要综合考虑当代社会动漫产业发展的需要,定位人才培养方向。 

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与高等职业应用型院校在动漫专业学科办学定位上应各具特色。首先,要转变传统的社会思想观念和院校等级观念思想,研究型大学与技能型高职院校在动漫专业办学上不是层次等级之分,而是类型之分。现在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及理念上不清晰,在培养目标、规格上没有区别,以致高职与本科在职业能力培养定位上出现目标错位。在动漫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上,高职院校比起研究型大学更适合职业岗位的需求,当然研究型大学在动漫专业学科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上更具优势。因此,学校要找准自己的动漫专业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在人才培养上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创新能力和素质结构。在不同动漫专业办学定位及一体化专业建设上,高职与本科高校之间应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协同发展。无论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哪个阶段,都既需要一大批从事动漫专业学科研究、创意设计与管理的人才,也需要培养一大批在动漫行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动漫制作、创作方面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因此,本科动漫专业在办学模式和培养目标上,与高职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向定位是有区分的,但同时要有一定的关联性。正是由于本科动漫专业本身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在人才培养目标或规格上要有各自的独立性和差异性,使得动漫一体化专业高职与本科的衔接避免重叠。在高职教育阶段,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漫绘制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以达到相应的助理级技能等级水平,例如助理动漫设计师级别。本科院校的动漫专业人才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漫原创设计能力、团队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并达到相应的更高一级的技能水平,如中级动漫设计师级别。总之,实现高职本科动漫一体化专业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高职和本科阶段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定位需协调统一,并具备各自的优势,才能做到高职本科动漫专业一体化协调培养、有效衔接。 

三、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现阶段我国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动漫专业教育教学方法上雷同,没有形成教学特色,大部分以理论教学为主,当然个别优秀高职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也收到了一些成果,但是在全国高职院校范围内没有形成气候。正是由于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同,要求动漫专业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加以区别并形成特色。现今普高教育主要偏重理论研究教学方法,而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则偏向以实践动手操作为主,突出以“企业项目进课堂,课程项目应用于企业”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侧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以区别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这样动漫专业岗位人才培养既满足了不同培养阶段的实际需求,又没有脱离职业能力教育的人才培养轨道,能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应用技能,促使学生在动漫职业发展道路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今Workshop工作坊的课程教学体制是全球高校动漫专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其以企业项目驱动为导向,强调动画创意设计与制作各环节、全方位的人才培养,重在动画绘制表现与故事情节编写、编导、人物角色创作等能力的培养,形成并建立项目工作室制的课程体系。Workshop工作坊教学方式是适合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教学的生动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认知和实操。正因为高职阶段的实操应用技能的强化训练,一旦升入本科阶段,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认知理论研究知识,在真正意义上做到高职本科动漫专业一体化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体系衔接 

目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动漫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存在重复现象,但是作为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高职与本科教育阶段相比,在课程内容的高度、难度培养要求上要有侧重和区别。受传统教学观念与习惯的影响,许多高校未对高职本科动漫课程结构体系进行统筹规划,仍按部就班地套用本科理论知识课程模块,没有实施动漫创新能力培育所需要的创意实践技能训练,还是理论课程占大部分。由于目前高职和本科协同培养的动漫专业存在课程设置雷同、课程内容缺乏自身特色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导致高职和本科所开设的课程内容部分重复,相关的课程理论体系和实训体系也存在重叠,课程与实际岗位技能要求脱节,一体化动漫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规划欠合理。所以高职本科课程设置要做到专业一体化衔接和特色区分,高職动漫专业课程实训课程占比就要多于本科阶段课程,而本科阶段理论研究及文化素养课程要占多数。还要开设一些实践应用课程,但一些高职院校受传统学科体系影响较深,理论课程偏多,应用实践课程占比较少,使这些课程不能体现高职动漫专业教育的特色,也很难适应动漫岗位市场需求。因此高职、本科动漫专业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应进行系统性重构,并有序合理地配置理论与实训课程内容比例。应该对应比较高职和本科的课程体系,并进行系统化课程规划,更加突出专业课程实践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使高职动漫专业一体化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后,能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了顺应学生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需求,在高职动漫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该适量开设一些理论知识课程,以弥补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不足。而在本科院校应该设置一些实践课程,引入“Workshop工作坊制”项目化教育教学模式,对进入本科学习阶段的高职动漫一体化专业学生同时提供人文素质和创意能力方面的培养课程,如开设动漫原创设计的主修课程、经典文学、传播学、音乐学、新媒体技术等公共选修课程、相关动漫专业方向的课程,让学生在原有专业课程基础上得到提升和完善,使学生在动漫原创设计和人文理论知识素养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既满足高职到本科不同培养阶段的目标,又没有脱离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方向,促使学生在未来职业成长道路上得到可持续发展。 

动漫教学论文例10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的动漫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对动漫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也在不断的攀升。据中国版协游戏工委公布2012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摘要版)》报告显示,“未来十年,我国的游戏动漫及周边等产业链行业人才需求在100万以上。”如何培养动漫产业的高端人才,成为眼下许多开设动漫专业高校发展的新问题。本文将围绕动漫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演示讲授模式

各高校的动漫专业也是在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才开设的,对于动漫人才的培养没有成套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作为指导,因此很多学校都是在艺术设计类的专业基础上设置动漫专业课程内容的。在教学模式上大多还会沿用演示讲授式教学模式,这是日常教学中常用的模式之一。基本流程和特点就是在原来的板书讲解的基础上加入多媒体技术演示,理论与演示过程相结合。主要优点在于使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更为丰富,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变得极为生动,也更容易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要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但对于动漫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讲,随着近年来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基础动漫绘画的人才并不缺少,反而高端的设计人才倒是需求量较大,演示讲授只能使学生消化和吸收这些基础知识,而达不到创新理念,拓展设计思维的学习需求。

如素描是造型基础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如果只是单纯的演示讲授,学生无法对造型的轮廓、比例及其他细节有更清楚的概念和认识。在教学的过程应该适当的加入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作画时对轮廓和比例的精准度方面加大要求,着重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为后期的动漫设计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模式

为什么在当前我国动漫产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每年还是有大量的动漫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不是动漫企业不需要人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的所需要的人才与高校动漫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有一定的出入。在传统动漫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更多的是注重动漫艺术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但与企业所需要的动漫设计类人才,以及产品推广营销类人才的要求不太相符。为了进一步改善这一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动漫基础课程教学中许多高校也尝试采用了实验教学模式,其优点在于教学过程更为灵活生动,能够与企业动漫产品的生产联系紧密,在教学、操作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与分析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实践教学是通过平时作业、课程设计、社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等形式运用理论的过程。它具有以下重要作用:第一,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第二,发现教学的缺陷和不足,得以及时弥补。第三,激发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习信心。实践教学只有组织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训室,走出理论,走进社会大众,才能使所学理论鲜活起来,才能学有所用,才能在学用的不断结合和撞击中实现知识的升华和能力的飞跃。(1)动漫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改革。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动画教育已呈现烽火燎原之势,但是我们注意到,能够培养出熟练制作技能人才的教育机构则少之又少,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势必造成人才分布不均衡、配置不合理、各层次技能型人才的短缺,从而制约整个动画产业的良性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动漫专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来指导课程的设置,根据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反馈,需要不时地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同时确立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的改革过程中,要强调突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并合理分解、落实到各教学环节中。因此在整个工作流程中还需要对策划、导演、造型、修型以及后期的合成、输出、推广等多方面的能力加以培养。

如在策划编剧方面,要加大在文字编写、主题策划以及市场调研方面的培养,像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近年来比较火爆的动漫作品,除了设计人员的精良设计制作外,前期的市场调研与主题策划人员的努力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模式中还要对学生后期就业能力方面多做些努力。

三、模块教学模式

计算机设计基础是动漫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针对当前动漫专业人才技术能力不足的现状,在各高校动漫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中陆续尝试模块教学模式,其主要目标就是在教学中将内容为分为多个模块讲授、传授,使教学内容更为清楚,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上更为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来改变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地制宜的采用不同的模块体系教学,有效的提高人才的培养效率。

如在造型基础中有的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较高,在人物素描中人物颜色使用上有较好的领悟和操作能力,就可以突出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培养具有特色技能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因为学培养下人才技术能力的一致性,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更无法体现学生的特长与个体的差异,也能够有效的解决学校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出入较大的问题。

总结

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对动漫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对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具有创新意识的动漫专业人才。而国内的动漫专业人才教育模式偏重于艺术类,缺乏在动漫专业技术人才上的培养。本文从常见的三种动漫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探讨了每种模式的优点与不足,以及改革的方向,着力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时展下动漫产业人才的需求存在的差异的必要性。因此改革动漫专业教育教学模式,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培养更多专业化的高端人才,同时扩大动漫专业人才的就业渠道的必然趋势。

动漫教学论文例11

中国的动漫教育是动漫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在动漫产业的带动下,近10年来中国动漫教育出现火热的发展形势,从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中可以看到,全国拥有动漫类专业的高校增至485所,这个教育环节所展示出的勃勃生机从整个动漫产业链的发展形势上看是必然的,但从教育本身的规律上分析却是盲目的,甚至有的特征。在动漫产业对专业人才渴求的背景下,动漫高等教育的兴起是大势所趋,社会对动漫行业蕴涵的巨大商机也有了一个再认识的过程,但在高等动漫教育建设的问题上却没有充分意识到专业动漫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现代的民族性动漫教育体系的形成也是需要长时间的积淀,需要完整切实地对现代动漫理念进行探索。

一、动漫教育的现状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动漫教育游离于动漫产业边缘,没有体现出其在产业链中的支撑地位。相反,动漫教育在产业面前表现的严重不适应的窘困局面却日益显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中国动漫教育培养人才的单一性,不能适应动漫产业对高素质、多层次人才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动漫教育体系发展至今忽略了动漫教育民族性人文理念的建设,普遍性出现“理论偏移”与“唯技术论”的两种思潮。前者自身对现代动漫教育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植入其他艺术设计门类的理论体系,稍作修改,有的甚至原封不动地直接应用到动漫教育中,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后者更是泛滥成灾,这种论调有一定的时代客观背景。首先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风起云涌的浪潮当中,各行各业都处于与世界接轨的进程中,动漫行业也处于悄然兴起的雏形阶段,中国原有的一点薄弱的动漫教育的根基没有及时适应动漫行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过渡的时代要求就被国外汹涌而来的动漫势力冲击得七零八落,但这并没有使中国的动漫行业发展的脚步停滞,反而在产业形成初期阶段,需要大量人才的前提下促生了民间动漫教育团体的大规模出现,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初期人才培育的主导力量。虽然,民间动漫短期教育培训以动漫软件技术教育为主,有“时间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但其因缺少传统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学科交叉的深层次条件,故很难培育出现代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动漫人才,培养的多是动漫企业中低级别的加工型人才。这种培训体系经过多年的运作,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并且由于软件技术看得见、易掌握、见效快、便于运作等特点,在动漫教育爆发式的建设阶段被很多缺少动漫办学经验条件的高校直接借鉴过来,这类以动漫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动漫教育体系实际上就是民间动漫培训体系的移植。这两类教育体系模式如今在国内的高等动漫教育中大行其道,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它们的发展带来的结果只会使动漫教育与动漫产业之间逐渐脱节,最后沦为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而缺少民族自身造血功能的民族动漫产业也会日渐萎缩,不得不依附国外的动漫产业链,最终必然成为世界动漫产业加工的血汗工厂。

二、动漫教育民族性建设与产业民族化的关系

我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中国的动漫产业要实现民族化的长远战略目标,动漫教育的民族性建设是实现中国动漫产业民族化的重要的基础环节。中国动漫产业民族化是全球化进程的必然产物。“民族化”的主要内涵不等同于民族性,而是更在于强调通过借鉴国外动漫产业的经验来更好地突出自身民族风格,为表现民族内容题材服务,因为所谓“化”是必须以吸收外来东西为前提的。发展的基础,关键还在于尊重自己的文化。“民族性”在动漫艺术文化方面主要指其本身的生存、成长的社会基础与环境,带有明显的区域文明的性质和本民族的显著特征。动漫的民族风格是由民族区域文明的地理环境、社会意识形态、传统文化脉络、风俗伦理、生活生产、语言心理等多种元素构成,每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都有着本身对世界的不同的诠释,任何一部优秀的动漫艺术作品的创作都必然存在其深刻的民族烙印。

现代性的民族动漫教育理念体现出的动漫文化具有民族化与民族性的双向效应:一方面是文化的趋同性,另一方面则是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前者造成对本土文化的巨大冲击,后者表现为对本土文化的守护和排外的特征。世界各种族和各国文化理念都独具个性,动漫在某个区域文化范畴内,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广泛的传播功能,在区域文化意识形态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推动全球化,有时也成为文化入侵者的一种工具,这种文化的趋同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存在着对抗的同时又相互协调融合,促使世界动漫文化多元化的产生,为全球化提供一种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格局。在多种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会使区域文化更具有典型性、多样性。教育正是要肩负起对民族性在时代文明演进变化的任务,把握民族个性特征在本土动漫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由本民族自己创造并且建立在民族性基础上的教育体系,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这样的力量是那些建立在抽象的思想基础上或者从其他民族那儿借用来的最好的体系所没有的,只有民族教育才是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种积极手段。”因此,在目前中国动画和国外动画实力对比处于劣势的背景下,深刻认识当代动画艺术的时代性、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等特征,开放性地吸收世界多元化的动漫文化、科学技术,并与本土民族性传统文化资源融合,主动构建民族性的动画教育模式;通过有意识地传授民族性文化艺术教育内容、培养受教育者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并使这种情感与精神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一种稳定的品质的教育,从而在动画产业民族化进程中实现民族性文化价值观主体地位的进一步巩固。这是高校本科动漫教育的社会功能与责任。中国的民族动漫产业只有在这个过程才会符合动漫文化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三、动漫教育民族性建设的策略

当代动漫产业民族化是商业化的过程,是时展的必然产物。高校动漫教育在发展中极力探求与产业模式的关系,发挥其在产业链中的基础作用,这是其社会价值化的体现。现代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其独立性。而我国动漫教育在产业化的影响下表现为完全的屈从地位,失去教育应有的独立性,也失去了其对动漫产业的“支撑”作用。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掌控高校动漫教育建设中“民族化”与“民族性”的平衡。

1,构建完整的高校动漫教育体系,打造民族动漫教育品牌意识

现代动漫教育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动画片创作教育的概念,动漫艺术教育发展到今天主要包括影视动漫和游 戏动漫两部分。培养的人才要具备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两方面能力,这要求人才具备极高的综合素质。培养人才的层次定位也有区别,动漫原创人才、动漫管理执行人才、动漫营销流通人才、动漫高级设计制作人才、动漫技能型应用人才,这都需要不同的专业教学体系,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交叉关系,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其必然以民族性文化底蕴为核心,吸纳国际化的动漫理念,同时符合中国特有的国情条件,与民族动漫产业紧密结合,才能共同打造民族动漫教育品牌。美国加州艺术学院与美国迪斯尼公司合作,使其成为世界闻名的动漫教育品牌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通过教育的学术研究到企业的应用实践,全方位培育有民族性价值观的时代动漫人才是动漫教育的社会价值所在,从而通过培养人才的宏观的视角与长远的民族文化意识,在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本民族文明特征、艺术形态经典化。

2,民族性文化传统的继承与融合

中国是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大国,拥有独具个性的民族性格,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中国的动漫曾经辉煌过,《大闹天官》《小蝌蚪找妈妈》《天书奇淡》等动漫艺术作品中强烈的民族性文化艺术表达让世人赞叹,被世界称为“东方学派”,在东西方动漫艺术的交融中,中国的动漫艺术傲视寰宇。但那是时代造就的,有着强烈的社会性背景。今天中国的动漫产业与国外的动漫产业的博弈中的失落说明以往的教育模式并不能适应当代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但是传统的艺术风格及影响力给我们很好的指引,民族性就是我们中国动漫艺术的性格。黑格尔《美学》宣称:“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动漫教育民族性建设正是强调民族性在动漫教育中的继承发展,深化普及国学文化思想内涵,在动漫教育理论体系中拓展加强如汉文化、民间艺术等多种文化的传承。当然教育民族性的建设不是狭隘的排“外”思想,而是立足于本民族性格特征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的动漫理念,达到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树立成熟的民族化动漫理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性动漫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