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马拉松协会工作计划

马拉松协会工作计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3-27 15:02:12

马拉松协会工作计划

马拉松协会工作计划例1

近几年,跑步人群是呈几何增长的。从各种跑步组织的兴起,到比赛报名越来越紧张,就不难察觉一二。北马去年起采用了网络报名,其惨烈程度远超以往。可以断定,北马赛道每年都会吸引上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鲜跑者,对于他们而言,在首都、在天安门广场起跑的马拉松,是必须要体验的经历。而对于那些北马的常客,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小算盘,以及根据自己的状态、能力设定的小目标。

你可以说北马的观众不够热情,可以对北马的报名流程多有微词,可是,所有马拉松比赛中,我最爱的还是北马,只因为,这是家门口的比赛。

2013北马,对我更加意义非凡,我荣幸成为北马的官方4小时30分兔子(领跑员)之一,全力协助想达成4小时30分完赛梦想的跑者。

我的北马目标,也自然从一个月前的争创个人PB,调整为做一只430的靠谱好兔。

我个人对靠谱兔子的理解,是以稳定的配速完成并引导尽可能多的人,在目标时间完成比赛。4小时30分作为个人完赛目标,于我难度不大,真正的挑战将是忘记自我,严格按照赛前制定的配速匀速稳定地跑完全程。

备战计划

由于已经报名9月的门头沟百公里和太原马拉松在先,我的北马备战计划实际上也是围绕三个赛事的三个阶段的针对性计划

跑步即修行,带我探寻内心的力量

自从2011年开始跑步,起初我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减肥。很快跑步带来的健康和活力都让我欣喜不已,于是我把先生也拉上了跑道,夫妻同跑、其乐融融,跑步成为了我们的共同爱好和乐趣,同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少几分浮躁和懒惰、多几分坚持和愉悦。

42.195公里的马拉松跑真正的挑战是从35公里处开始的,只有心无旁骛,内心强大,准备充分的跑者方能达成目标。

提高马拉松成绩的方法有很多,因人而异,需要度身定制。我的一点体会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交叉训练。曾经我因为盲目堆积跑量而受伤,才明白循序渐进的重要。速度和耐力都需要日积月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成绩的提高也总会有平台期,不要纠结于付出而没有立竿见影的结果,放松心情、看淡目标,自会水到渠成。

OUTDOOR评论:冷馨儿具备全马3小时50分以内的实力,所以做4小时30分的兔子绰绰有余。可以看出她的重点在门头沟百公里的比赛上,但这并不妨碍她对北马的重视。兔子不是简单地按一定配速跑就行,还需要召集、鼓励那些有同样目标的跑者,对于430这一级别的选手来说,后程一定要咬住、不能走。她对于跑步不能急功近利的现身说法也是极具说服力的。

备战计划

从不打无准备的战,计划先增重至55公斤(我现在体重降得太多,体内存的能量太少,不利于长距离比赛所以要增重。),比赛时降至50公斤内,然后是每周进行一次33~36公里的训练,半月进行一次约55公里的超长耐力跑(从我家到紫溪山公园来回一圈55公里。)之后就是进行有一定强度的间歇跑,力争月跑量超五百公里,其中强度训练距离超过一百公里。

你认为提高马拉松成绩最关键的是什么?

首先有耐力,其次有力量,第三有速度.

你觉得跑马拉松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你的人生没有过快乐,那就来跑马拉松吧,冲过终点你就明白什么是快乐了;如果你的人生没有过痛苦,那就来跑马拉松吧,精疲力竭时终点还在远方,你坚持到达并挪过终点,你就会明白什么是痛苦。 你想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吗?那就来跑马拉松吧!

OUTDOOR评论:马哥信仰伊斯兰教,每年一度的斋月期间,他会坚持一个月不在白天进食,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可以跑到400公里的跑量,真是神人。

备战计划

月跑量200~250公里,周跑量不少于50公里,在备战周期练习半程(21公里)以上五次左右,两次以上30公里的长距离。定期有合练和训练营。

你认为提高马拉松成绩最关键的是什么?

关键是了解自己的现状,制定可行的训练计划,并努力去实施。平时训练时穿稍重的训练鞋,参赛时穿轻一些的马拉松鞋,长距离LSD不宜过于频繁。有强度的跑量与放松跑交替进行。

OUTDOOR评论:第一次参加北马的漫漫野心不小,不过从她的训练计划可以看出,她具备了相当的实力。月跑量200+,这可以说是迈入中级跑友的一道坎,另外适当的长距离配速训练,对比赛是至关重要的,既可以提高信心,也给身体传递信号,让它对大强度的比赛过程有所准备。

备战计划

近几年来,阿贵马拉松成绩都保持在三小时之内,成绩稳定。个人认为:作为业余马拉松爱好者完成马拉松其实不难,提高马拉松成绩也有迹可循。第一是技术,注意步幅与步频的协调;第二是跑量,不同目标对应不同跑量,赛前要坚持进行1~2次LSD训练;第三是速度,提高成绩的核心是速度,在跑量一定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跑速,包括速度练习、间歇跑训练。

阿贵常年坚持训练,平时每周跑步4~5次,周跑量始终保持在100公里左右,这些跑量足以应付马拉松比赛。今年的北马前因有9月14日的门头沟百公里和28日的北京山地马拉松,跑量会多一些。8月份的跑量会接近600公里,9月份跑量会在500公里以上。

阿贵的跑步训练场地多,有练速度的交大操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有心肺功能的登山跑,有速度加强度的健身房跑步机,还有周末香山跑团训练营的北航香山新望京(31.5~44公里)的LSD。

阿贵认为,科学的饮食、均衡的营养很重要,最好不偏食。当然,由于跑步爱好者跑量大,要多吃牛肉、多喝牛奶,保证身体所需钙质。

你认为提高马拉松成绩最关键的是什么?

在跑量一定的基础上,适当加强速度练习、间歇跑训练,提高速度阈值。还有就是培养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

你觉得跑马拉松的意义是什么?

现代社会,空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噪声污染、食品卫生等多方面原因,加之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胁。经常锻炼有助于强身健体、增强体魄、减少疾病、体力充沛,可以积极、乐观地面对工作、家庭,享受幸福。而跑马拉松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毅力,跑马拉松的过程就是体味人生的过程(据说跑马拉松的人不会得癌症)。马拉松是铁人赛,跑过马拉松,人生中还有什么困难我们不能克服?

跑马拉松,传递的是正能量。

OUTDOOR评论:在北京乃至全国的跑步圈内,阿贵的名声非常响亮。这不仅由于他出色的成绩,他超大的跑量、他带领的香山跑团,都是跑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47岁的业余选手,保持2小时50分左右的马拉松成绩是相当惊人的。同时他还多次进入国内百公里比赛的前十,是真正的跑步常青树。如阿贵所言,马拉松提高的关键是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这点在他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第五次参加北马

2005年还在学校,偶尔跑个步,鬼使神差加入了学校的马拉松协会。跟着协会训练,每个月差不多一百多公里的跑量,报了当年秋季的北京马拉松,顺利完成首马。之后学业加上实习,跑步间断,体重飙升。2010年,恢复跑步,目的为了减肥。谁知越跑越上瘾,当然了减肥肯定是成功了。

从那时起,很好地把跑步坚持到了现在,虽然期间也经历过种种伤病,但现在经过一定跑量的累积,身体已经基本适应了跑步的强度。陆陆续续参加了十多场马拉松比赛,今年准备参加自己的第一个百公里比赛,希望顺利完赛。在跑步这条道路上,希望自己能一直跑下去,5年、10年、50年……

备战计划

现在备战以门百为主,月跑量400+。如果单纯备战北马,月跑量300足以。每周可跑4~5次,其中重点训练两次,一次高质量的门槛或间歇(以个人的10公里最好成绩为基准。门槛跑用10公里最好成绩配速的90%去跑。间歇跑根据距离不一样,配速会不同,我一般经常跑800米,一公里,两公里间歇。大约用五公里测试的配速去跑。比如我万米最好成绩37分左右。平时门槛跑会用3分45秒~3分55秒左右的配速去跑,距离10~15公里不等。800米间歇用时2分40秒~2分50秒之间;一公里间歇用时3分20秒~3分30秒之间;两公里间歇七分左右),一次30公里或以上的LSD,重点课前后注意休息,调整状态。平时时间紧,周末会与人一起合练,一起跑容易完成。

饮食及其他方面:饮食方面要均衡,长距离前多吃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平时多吃水果蔬菜。

马拉松的意义是什么?

可以感染朋友和家人,一起运动。

OUTDOOR评论:因减肥而跑步,最终走上马拉松之路,多么熟悉的情节。野骆驼比较注重间歇跑训练,对于准备冲击马拉松业余二级运动员(3小时10分),或者三小时的业余选手来说,这是非常重要、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

备战计划

月跑量560~660公里左右,平均周跑量140公里左右(赛前强化周连续两周,每周达到210公里左右)。就北马而言赛前八周的训练量在1300公里左右。耐力训练必不可少,提高成绩的核心训练内容:间歇跑、节奏跑及放松跑,还得有相应的身体素质训练。

必须具备对马拉松成绩的渴望和对该项目的热爱,是提高成绩的基础,科学、周密的训练计划和良好的训练氛围及保质保量的执行力是提高成绩的前提条件。合理调整恢复、休息是有效提高成绩的保障。科学制定饮食加强营养,选择匹配合脚、轻便、抓地性能好的马拉松鞋,在训练中将公路鞋、场地鞋区分清楚。

你觉得跑马拉松的意义是什么?

自参加马拉松六年间,全程马拉松完成30次,只有两次没有进三小时以内(第一、二次马拉松)。最差成绩3小时05分;最好成绩2011北京马拉松2小时37分。

在我看来跑马拉松的意义:跑在42.195公里的赛道上在奔跑中感受和体会快乐、痛苦、团结、友爱,每次参加马拉松时在漫长的赛道上似乎浓缩了人生酸、甜、苦、辣的缩影,锤炼人的意志,锻造不屈不挠的精神,马拉松这项人类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彰显了和谐、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正能量。

OUTDOOR评论:马拉松三小时俱乐部的成员据说全国仅三百余人,不知是否所有成员都有宝马的训练量。跑圈里一般都会喊他一声田哥,传说他从小在草原上长大,是跟马赛跑练就的长跑本领,之所以目标定得不高,是因为田哥长期受到伤病的困扰。马拉松即人生,这是田哥多年领悟的马拉松真谛。

马拉松协会工作计划例2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在中国田协注册备案的马拉松赛事达到了143场,而这个数字,在2011年只有22场。短短五年间,中国的马拉松赛事数量呈几何倍数的增长,与之同时,参赛人次也从2011年的40万增长到2015年的150万。马拉松运动的持续升温,让这项赛事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落地,赛事的组织也更趋向于专业化。这其中每一场赛事,参赛项目基本涵盖全程马拉松(42.195km)、半程马拉松(21.09875km)以及“迷你”马拉松(一般距离在10km以下)等项目,而参与人数最多的是“迷你”马拉松项目,经常达到上万人的规模。

1 迷你马拉松运动的特点

相比于全程和半程马拉松动辄数十公里的距离,距离短成为迷你马拉松运动第一个特点。比赛距离一般在10km以下,以5km居多。随着这项运动的普及和发展,马拉松的概念外延越来越宽泛,以全程马拉松的距离为计量单位的“四分之一马(10km)”“八分之一马(5km)”等迷你马拉松项目成为了大型专业马拉松赛事必备的参赛项目。

规模适中是迷你马拉松第二个特点。虽然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国际性马拉松比赛中,很少有单独的迷你马拉松竞赛单元,但对于举办规模适中,并以低碳环保或以体验型为主题的活动,迷你马拉松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之一,例如“李宁10km路跑联赛”等活动。

迷你马拉松第三个特点是参与性强。一提到马拉松,往往因其距离长,运动强度大,耐力要求高等传统特点让人望而却步。而迷你马拉松,是马拉松运动逐渐走入大众和推广最有力的支撑。参赛条件更加宽松,报名更加容易,让更多的跑步爱好者能够直接参与进来,对于未经过长跑专业系统训练和不是长跑业余爱好者的参与者来说,只要平时有跑步的习惯,在一小时内基本都能够完成比赛。

2 目前国内高校开展过的迷你马拉松活动

作为国内首个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校园马拉松赛事,截至今年,中国矿业大学的校园半程马拉松比赛已经举办到了第四届,并逐渐发展为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的校园马拉松品牌赛事活动。今年的比赛设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两个竞赛项目,参赛规模为5000人,比赛地点设在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设计比赛路线为校内环形路线。这项举全校之力举办的赛事,由学校官方来组织,有专业的体育文化推广公司运营。通过前面三届比赛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组织流程,包括赛道规划,报名筛选,志愿服务和赛事奖励等等,吸引了该校大部分的师生参与到其中,使马拉松这项运动真正在高校落地,马拉松精神内涵真正在校园得到弘扬。

因此,中国矿业大学校园马拉松赛事可以作为范例,为高校开展迷你马拉松比赛提供借鉴和经验,有利于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探索开展校园迷你马拉松活动的可行之径。

3 目前我国高校开展迷你马拉松的可行性探究

高校要举办一场迷你马拉松比赛,必须具备相应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因此,笔者认为,以下四个是探究迷你马拉松比赛是否可行的必备条件。

硬件设施条件。要举办一场马拉松比赛活动,场地条件是必须首要具备的。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校园占地2890亩,校内公路约5.3km,且坡度爬升不大,加之校园内部交错纵横的绿化道路(桐荫路、砚湖南路、芙蓉路等)距离,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完全有条件规划出一条全长为5km,路程不重复且没有折返点的迷你马拉松路线;其次,作为还未走出社会,经济尚未独立的大学生,走出校园参加一次专业大型的马拉松赛事的迷你马拉松项目,需要承担报名、食宿和交通等费用,距离稍远的花费更多。因此,成都理工大学可借助自身地理环境优势,让在校大学生节省参赛成本,在学校足不出户就可以切身感受和参与马拉松比赛,感受马拉松文化。

组织条件。在大学校园里,相比于带管理性质的学生组织,如学生会等,以各种兴趣爱好为主要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学生社团有着较为灵活的组织形式和基础。当前,许多高校里都有类似于“跑步协会”“夜跑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组织里的成员基本上都是跑步或者马拉松的爱好者,而且有的还是发烧友,成员数量达到了一定规模。这些协会一般都会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开展一些跑步活动,规定一定的时间和距离,辅以有趣的活动流程和奖励(如积分兑换奖品),往往能够让很多大学生跑步爱好者加入到活动中来。不仅如此,现在很多大学生在跑步时都会使用手机跑步APP应用记录跑步时间、速度和距离。因此,很多协会和社团还会在线上APP里组织活动,如线上签到打卡等,让跑步活动更有多样性和趣味性。因此,当前在高校开展迷你马拉松运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组织条件。

教学条件。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在目前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体测时达不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背景下,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工作方向之一。成都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以多科性为发展方向的大学,体育学院承担着全校本、专科学生的体育教学,大学生体质测试和体育科学研究,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师资,掌握专业的体育教学训练方法,完全有能力承担高校的马拉松运动教学训练工作,开设马拉松运动选修课,为成都理工大学开展迷你马拉松运动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宣传条件。纵观国内举办得较为成功的马拉松赛事,如“厦马”,“北马”,“上马”等,都是中国田径协会的金标赛事,而这些赛事在赛前利用新媒体和社交网络等各种形式对活动进行宣髟焓疲并取得了成效。基于此,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其拥有的主流媒介“云立方”学生传媒中心,聚合文字、声音、影像、视觉、新媒体等形式,打造出全媒体平台,并基于信息的接近性,在校内大学生群体中有着较好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目前,成都理工大学的官方微博粉丝数为28905,官方微信粉丝数44600,几乎覆盖所有在校生。加之当下新媒体的席卷之势,以90后占主要的当代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媒体的内容。因此,要利用好阅读更实时,内容更轻松,交互性更强,转发更便捷的“两微”平台,策划一系列前期宣传方案,调动在校大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

4 高校开展迷你马拉松运动的积极意义

首先,高校开展迷你马拉松运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当前,每年的体质测试不达标,极少参加体育锻炼,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打游戏娱乐等是当代大学生的通病。除此之外,大学校园里的暴力恶性伤人,宿舍关系不和致使最终发生命案的惨剧屡见不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已经越来越被引起重视。通过在学校开展迷你马拉松运动,鼓励大学生走出封闭的空间,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强身健体。同时,马拉松是集体参与的运动,参与者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与人交往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其次,高校开展迷你马拉松运动有利于拓宽体育教学内容。目前,高校有着相当数量规模的跑步爱好者。而当前国内许多高校的开设的公共体育课程主要以球类运动(足篮排网羽乒)、休闲健身类(健身气功、太极拳、健美操)运动为主,而中长跑项目主要只是针对体育专业的学生开设,并未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实际上,只要具备最基础的跑步知识,如跑步步法,呼吸调整,跑步姿势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完全可以参与到迷你马拉松比赛中,并在参赛过程中体验到马拉松运动带来的乐趣。因此,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加入中长跑运动的教学,既有利于大学生掌握马拉松的相关科学训练技能,也有利于拓宽体育教学内容,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

最后,高校开展迷你马拉松运动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马拉松的精神内涵就是坚持拼搏,不轻易放弃,坚韧不拔,最终战胜自己。而这一精神内涵不管是放在大学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还是平时的学生工作中,都是值得提倡的。而除每年固定的运动会外,当前在高校内在开展的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多是与专业知识相关或以文娱活动为主,而如果开展迷你马拉松这类运动,在奔跑的过程中欣赏校园风光,用另一种视角再来看他们平日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利于丰富和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5 结语

马拉松运动不仅仅只应具备它最原始最传统的定义,应不断发散拓展其内涵。相比于专业大型的马拉松比赛需要组织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迷你马拉松自身距离短,规模适中,参与性强等特点,当前在我国类似于中国矿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这样的高校的综合环境下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笔者认为,探究迷你马拉松运动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需要围绕“以高校为中心牵头组织,以教学为手段训练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动员,以健身为目的大力弘扬”作为指导思想,努力创造条件,探索出一条符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的道路,让马拉松这项运动真正在高校范围内普及和推广,掀起高校“跑马”热潮。

马拉松协会工作计划例3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5.015

1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茶树发祥地和茶文化发源地,据古文记载早在48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发现和利用茶树。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茶产业发展茶园面积与茶叶总量已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茶产业优势做不大,品质做不精,产业做不强,严重影响我国茶产业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以生产、售卖中高档礼品茶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茶园、茶企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亟待转变思路、创新营销模式,寻找新的增长极。茶与体育有很紧密的结合点和共同的核心要素,都是传播健康文化与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载体,而体育赛事是企业、品牌传播的优质媒介,茶产地与当下流行的马拉松运动结合,必将给我国茶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思路。

2中国茶山马拉松联赛设计

2.1我国马拉松赛事现状

2016年在中国田协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呈现“井喷式”增长,达到了328场,覆盖了除西藏之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33个城市,几乎相当于平均每天举办一个马拉松,预计2017年这一数据将达到500场。参赛人次超过280万,比2015年增加了130万人次。马拉松已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成为一项集城市形象营销、休闲体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合项目,马拉松产业已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2.2设计理念

“中国茶山马拉松联赛”(暂定名,英文名China Dasan Marathon League,缩写为“CDML”)是在《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37号)及《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颁布后,在大量调研基础上规划、设计的拥有独家知识产权及版权的新兴赛事IP,属于体育产业中的竞赛表演业,具有规模大、影响强、参与广、效益好等特点,有独特且底蕴丰富的赛事文化,短期内能聚集大量粉丝,粘连性高,在商业赞助、衍生产品、旅游相关产业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可以说是茶与体育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著名茶山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含氧量高,生态宜人、资源与环境俱佳。这种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茗茶生产创造了最理想条件,同时也为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比赛场地。既能促进茶农、茶园、茶企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又能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健身娱乐机会,同时还利于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实现自然资源增值,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战略选择。根据数据统计及发达国家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以上时,体育产业特别是路跑行业将出现井喷现象。以中美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为例,2016年我国马拉松赛事数量不到美国的10%,很多马拉松赛事都需要通过抽签确定参赛名额,说明优质马拉松赛事的匮乏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极度不匹配,市场刚性需求巨大,“中国茶山马拉松联赛”落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潜在价值。

2.3联赛模式

“中国茶山马拉松联赛”计划由全国联赛及分省联赛构成:一是全国联赛,主要满足全国各地茶友、跑友参加大型马拉松需求,规模一般控制在10000-15000人。暂定由湖北、福建、广东、浙江、江苏、河南、山东、贵州、陕西、安徽、湖南、云南等12个主要产茶大省组成(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在前期与各省的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充分协调沟通的基础上,成立“中国‘茶+体育’联盟”,负责茶与体育两个绿色产业的融合发展,举办跑步、骑行等赛事活动。同时成立“中国茶山马拉松联赛筹备办公室”,参照十二生肖为一个轮回,从2017年起于清明前后依次在上述省份的茶叶主产区核心茶山举行,用12年完成全国联赛的第一个轮回。如赤壁市是湖北省最大的商品茶基地,以青砖茶享誉海内外。2015年他们在临近107国道的2400亩茶园内,修建了一条长12公里的红色骑行、慢跑道路,得到了来赤壁参加世界茶业大会的外国专家的一致好评,同时引资2亿元建茶园驿站、茶境民宿、砖茶作坊等项目,供游客体验采茶、炒茶、制茶,现场品茶,将茶旅体融合做到极致,能够让全国各地茶友、跑友充分体验当地的茶文化,在运动中领略美丽的茶山,有效促进茶产业及相关附属产业的发展;二是分省联赛,主要满足举办地跑友和对当地茶感兴趣的外地跑友,规模一般控制在3000-5000人。在上述省份每年每个季度选取一个省,每个省份?x取一个茶叶主产区的茶山举办比赛。如贵州省是茶叶原产地之一,茶产业是该省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五大传统产业之一。截至2015年年底,贵州茶园面积达690万亩,多年稳居中国第一,茶产业综合产值404.9亿元。特别是2014年印发的《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指出,要打造“三绿一红”品牌(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和遵义红),也为“中国茶山马拉松联赛―黔茶飘香站”奠定了政策基础,2016年12月在湄潭举行的中国茶城半程马拉松赛,也充分说明该县对于马拉松赛事的需求。湄潭翠芽和遵义红的主产区是遵义市湄潭县,该县是贵州省最大的茶区,拥有43万亩的世界上连片面积最大的茶园―中国茶海,置身茶海设计打造有湄潭特色的茶山马拉松赛事,真正体会茶与马拉松运动的完美结合,实现对当地茶产业及旅游业低成本高效率的宣传推广。

3中国茶山马拉松联赛发展展望

3.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保意识培养

举办“中国茶山马拉松联赛”虽然不需要比照职业马拉松赛事那样邀请高水平运动员参与,但由于他的娱乐性预计参与人数较多,承办地要加强如人工道路修建与天然赛道规划,完善茶山垃圾收集转运、移动厕所和污水处理等体系,提高基本接待设施配备,在经济与环保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3.2根据实际设置项目,加强赛事相关保障

马拉松协会工作计划例4

记者:足球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正在积极推进。最近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已被撤销,中国足协开始行使职能,这是改革的标志性一步,下一步足球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刘鹏:党的十以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足球的改革发展作为发展体育运动、建设体育强国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日程。去年8月,经过详细论证,颁布了《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目前正在顺利实施中。

体育总局与中国足球脱钩,这个任务基本完成,但还有若干后续工作要做。比如在职能划分、人事、外事、党建、政府向中国足协购买服务的计划等方面还需细则。

体育总局将支持中国足协行使职权,为他们做好服务,继续以体育公益金资助中国足球且不减额度。另外,我们还要牵头制订青少年足球发展规划;配合国家发改委尽早出台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配合财政部尽快组建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继续配合教育部抓好校园足球等。 对马拉松赛“放管结合”政府购买服务来体现支持

记者:过去的一年,国内马拉松、自行车等大众赛事数量出现“井喷”,参与者越来越多。如何看待和引导这种热潮?

刘鹏:2014年,我们取消了商业性和群众性赛事的审批,所以,2015年马拉松赛事呈现爆发式增长,去年全年举行134场马拉松赛事,比上一年增长了83场。

简化赛事审批之后,不等于一放了之,而是要放管结合。比如更多地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马拉松赛事以及其他群众性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在交通、道路、安全方面做好服务,还要调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把体育赛事搞好,既要有政府的引导,更要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投入。 通过国际合作加快中国冬季体育产业发展

记者: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资本青睐的“风口”,围绕国务院提出“2025年实现中国体育产业达5万亿”的目标,各地都出台了相关细则。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怎样激活、扶持、规范体育产业的发展格局?

刘鹏: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后,体育总局和相关部门合作,推动了各地制定实施细则。到2015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都制定了实施细则。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市、县也把适合当地特点的实施细则制定出来。

通过对体育产业基地的扶持和帮助,尽快打造出一些有较高品牌效应的“中国造”的体育产品。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体育用品国。但量大质不优,有影响的品牌、科技含量高的体育制成品不多。

体育产业一定要拓宽视野,不能把体育产业简单理解为体育用品制造业,实际上体育产业包括体育用品制造业、健身休闲服务业、竞赛表演业以及会展咨询等,是个多元的结构,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上提质增效。

申办冬奥会成功后,冬季体育产业发展很快。对这一块要继续用政策推动大力发展。但冬季体育的制造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绝大部分冬季体育的器材用品还不能生产。因此要把中国的资金、市场的优势和冰雪运动的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技术、人才优势深度融合,也就是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多种方法推动冬季体育产业的发展。 里约奥运会预计400名中国运动员参赛

记者: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备受关注,未来一段时期筹办冬奥会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刘鹏:去年12月15日北京冬奥组委成立,首先要做的一个工作,就是尽快做好各方面的规划和设计,尤其是场馆建设的规划和设计,这是整个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

要和国际奥委会以及冰雪运动的各个单项世界体育组织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这是寻求更多国际支持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若干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使更多人成为筹备过程中的行家里手。此外,还要着力提高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数量,提高冬季竞技体育的水平,争取2022年冬奥会七大项全部参加,小项要参加90%以上。

马拉松协会工作计划例5

2006年7月顾韵婵被委任为渣打银行昏港有限公司中小企业理财部大中华区总监。此前曾在渣打香港的企业及金融客户部、投资者关系以及公司事务部等多个部门担任要职。

1998年加入渣打银行之前,顾韵婵曾服务于多家大型国际银行,包括花旗集团及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

“跑步很需要对自己有一个纪律性的要求,我觉得自己能走到今天,一个职业素质很重要,就是我认定它是正确的事情时,我愿意列出计划、付出努力去坚持它。”

从2006年开始,顾韵婵被任命为渣打(香港)中小企业理财部大中华区总监。2010年3月,她作了一个重要决定:鉴于中国内地中小企业理财业务的发展前景,渣打把中小企业理财部大中华区的总部从香港迁到了上海。作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毕竟香港的商业环境更成熟,而大多数外资银行大中华区的总部也都设在香港。从渣打内部来看,总部的迁移必将不可避免地涉及组织系统、人员调整等方面的诸多变化。面对这些,顾韵婵以其敏锐的商业嗅觉作出预测:大陆未来的市场粘合度会比香港更强。她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会用业绩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我是一个很执著的人,会对自己的目标很坚持。交给我的工作,我一定会做到,再去想另外一件事情。另外,我非常喜欢多拥抱一些改变,为了这些改变,积极地面对目前的困难。”

用马拉松精神暗示自己

顾韵婵参加香港国际马拉松比赛已经有10年之久了。这是一项每年香港人参与最多的赛事,今年2月20日的比赛由香港特首曾荫权发枪。在700万的香港常住人口中,2011年参加比赛的竟有6.5万人之多。有专业运动员来挑战成绩,也有大量普通市民戴着耳机、听着音乐轻松参加,只是为了坚持跑完全程。“香港之所以会这样热衷参加马拉松,因为马拉松精神代表了香港人推崇的精神:参与、拼搏、坚持、can do。”

顾韵婵曾经觉得跑步是项枯燥的运动,当年报名参加只是为了挑战一下时任渣打香港首席执行总裁的戴维斯。戴维斯是马拉松长跑的爱好者,他曾开玩笑说渣打的员工谁能在比赛中打败他便能享受一个免费的假期。“我当时想,我们身强力壮,没理由不打败他。于是就抱着一个挑战我们首席执行总裁的意念去参加了,结果10公里下来跑得我疲惫不堪,假期没得到,反而病了两个星期。不过我也由此发现了跑马拉松的乐趣,原来跑步不是玩玩的哦,真的是要训练的,里面还有很多学问。”

为了跑好,每周顾韵婵会拿出至少3天,早上5点钟起床,到外面去跑步一到两个小时,再回来梳洗、上班。“跑步很需要对自己有一个纪律性的要求,我觉得自己能走到今天,一个职业素质很重要,就是我认定它是正确的事情时,我愿意列出计划、付出努力去坚持它。”

10年下来,顾韵婵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准专业选手。10年前她参加的是10公里赛段,5年前她把长度提高为半程马拉松它1公里。今年,她又刷新了自己半马长跑的最好成绩。“跑马拉松和工作很像,首先是不要怕,敢挑战自己,遇到困难和斜坡时缓一缓、忍一忍;遇到平路时加速冲剌,同时保存体力。把跑步坚持久了,运动都能够成为我工作中的鼓励。”

马不停蹄的沟通

把中小企业理财总部从香港迁到上海后,顾韵婵首先要解决团队协作的问题。如何让内地的团队了解这位香港老板,顾韵婵这一年来可谓马不停蹄。

“因为中小企业是一种非常讲究人性化的、贴心的服务,业务的沟通效果主要仰仗客户经理。渣打中小企业部在内地有600多位客户经理,让他们准确了解到公司的计划、产品的目标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她不间断地飞到了深圳、上海、苏州、武汉、台湾、香港,这是她这一年里比较惯常的工作量――平均每两周跑6个到7个城市。

“因为中小企业业务不像那种大的投资项目,而是要细水长流地逐渐培育。我要真正和员工谈了才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除了日常开会,我也要用聚餐、团队活动等多种形式和员工沟通各方面的感觉,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难。做好中小企业,在城市里面持续的感觉和经验很重要。另外,要经常拜访各地负责中小企业的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约见重要客户,等等。不过忙碌过后,现在令我欣慰的是,我们在每个区域里都建起了优秀的团队,他们和客户的联系越来越强。”

其他的间隙时间,顾韵婵也要尽可能多用邮件、电话会议与主管保持充足的联系。后台产品改良、前端销售、团队管理、支持部门,加上内地、香港、台湾的三地互动,都需要她照顾周全,尽可能身体力行。

为了让员工、客户增进了解,顾韵婵今年也鼓励同事多多参加香港国际马拉松比赛,并带着客户一起参赛,让他们感受渣打的团队精神。

“今年有200多个中小企业团队参赛,加上客户,一共有700多人。我希望在马拉松里,我的团队能体会到无论是人生还是职业,都需要定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而是要有一定的难度,然后用一个很好的计划去完成它。跑马拉松时,我们会和客户一起去跑,这是一种相互扶助的感觉,希望与客户也彼此增进感情、互相认同,让客户感觉到渣打的员工是积极进取的、是注重人性化的。”

团队里的信息提供者

尽管顾韵婵的工作强度非常大,但她知道,自己是团队中要起支撑力量的人。“我在团队中是信心提供者和愿景制定者的角色。”

在走廊里见到员工,隔着老远,顾韵婵就会和他们打招呼。在讲话时,她总是信心百倍、中气十足地去传达自己的情绪和热情,加上她对工作的自律与投入,员工评价顾韵婵是一位极富感染力的老板,很能把热情传染给他人。

马拉松协会工作计划例6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6-0019-05

A SWOT analysis of Beijing Marathon game operation

NIE Dan

(School of Sport,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various factors in Beijing Marathon game operation, and to boost its better development,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s of Beijing Marathon by means of SWOT analysis. The internal advantages of Beijing Marathon are mainly the organizer’s game operating experiences and resources, unique game routes and human landscapes, diversified game activities, market and commonweal combined game operating conception, relatively perfected safety and medical security, its internal disadvantages are mediocre game input and prize money, to be improved game service performance, and inadequate game deriv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its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re the time background of government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the changing of the game organizer, and gradually expanding mass base; its external threats are incomplete sports legal environment, and the reinforcement of competitive power of similar games at home and abroad. According to the said factors, the author put forward pioneering, striving, contending and conservative types of strategies and specific measures.

Key words: sports management;SWOT analysis;game management;Beijing Marathon

SWOT分析是管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最早由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Kenneth R Andrews)在其著作《公司战略概念》(The Concept of Business Strategy)中提出[1]。早期的SWOT分析法多应用于企业的战略管理研究,它把企业战略定义为能做(Can do)和可以做(Might do),“能做”包含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可以做”包含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将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整合分析即为SWOT分析。随着理论的不断完善,SWOT分析法的应用范围也不断延伸到环境资源、城市发展、教育管理、社会服务等领域。近些年来,我国体育界的一些学者也开始利用SWOT分析法来研究体育俱乐部建设、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体育项目推广、体育竞赛发展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著名体育赛事北京马拉松为例,结合多年的办赛情况和专家访谈,对赛事的运作进行SWOT分析,期望为赛事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1 北京马拉松赛事概述

北京马拉松(下简称“北马”)是我国著名的国际性单项体育赛事,自1981年举办以来已有33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世界10大马拉松赛事之一。早期的北京马拉松称作“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由中国田径协会和北京市体育局主办,美国知名体育产业公司八方环球负责运作。2010年,赛事全面升级,启用“北京马拉松”的赛事名称和新的赛事logo(徽标),主要运作团队也由美国八方环球公司改为中国田径协会下属的中奥路跑体育管理有限公司,并且连续获得国际田联备案的金标赛事荣誉。

北京马拉松在1981年举办第1届时只有来自12个国家地区的86名选手参赛,路线从天安门广场经西单、五棵松、古城再返回天安门广场。此后报名人数逐渐增多,然而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未能突破1 000人大关。1998年北京马拉松赛事形式发生较大变化,除了全程马拉松外还增设了迷你马拉松、10公里跑、半程马拉松等形式,比赛路线也极大丰富,报名人数剧增,特别是1999年适逢建国50周年,北京马拉松更是创造了38 000人报名参赛的历史记录。此后一直也保持较高的报名人数,2011-2013年期间为了保证赛事质量,组委会把赛事人数控制在30 000人以内。

第1届北京马拉松的男子全程的最好成绩是由瑞典选手谢尔・埃里克斯塔尔跑出的2小时15分20秒,女子选手第一次参加北京马拉松是在1989年,当年的最好成绩是朝鲜的文敬爱跑出的2小时27分16秒。1986年,日本选手儿玉泰介创造了2小时7分35秒的北马男子全程记录,这一纪录直到2013年才被埃塞俄比亚选手沃尔德格利尔的2小时7分13秒所破。女子全程的纪录是由我国长跑名将孙英杰于2003年跑出的2小时19分39秒,一直保持至今[2]。

2 北京马拉松赛事运作分析

2.1 优势(Strengths)

1)主办方的办赛经验和资源。

北京马拉松的主办单位是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中国田径协会,和国家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所以说北马的主办单位即是全国影响力最大的社团组织,又是国家田径运动最高级别的管理组织。包括北马在内的很多国内顶级田径赛事几乎都是由中国田径协会主办,如全国田径大奖赛、全国田径锦标赛、各类马拉松赛事等。作为主办方的中国田径协会至今已经成功举办33届北京马拉松赛事,无论是对于专业马拉松赛还是各类田径赛事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在办赛渠道上,中国田径协会也掌握了独一无二的体育资源,我国所有优秀的职业田径运动员都要在中国田协注册并获得田协审批后才能参加各类田径赛事,可以说中国田协基本上可以邀请所有国内优秀的田径运动员参赛。另外,作为国际田联的成员,中国田径协会也可以直接通过国际田联邀请世界优秀的田径运动员参加中国比赛,这些重要的渠道资源保障了北京马拉松的参赛运动员专业水平,保证了赛事的质量。

2)独特的比赛路线和人文景观。

北京马拉松一直都很注重赛事路线与北京人文景观的结合。早在1981年,北京马拉松把比赛的起点选择在极具象征意义的天安门广场并且途经西单、五棵松、古城等,就意在让赛事的路线融入北京独特的人文景观,为以后赛事的特色化发展奠定基础。此后北马的比赛路线虽然几经变化,但是几乎都是把首都人文景观作为重要的比赛途经点,如工人体育场、广播大楼、建国门、公主坟、和平门、崇文门、钓鱼台、中关村、大运村、亚运村、昆玉河、奥林匹克公园等。历经30余年的发展演变,北马俨然已经把北京文化有效融入了赛事品牌中,使北马不仅在赛事级别上逐渐提升成为国际级的重要马拉松赛事,也让北马在赛事内涵上得以丰富,形成独一无二的具有北京文化特色的体育赛事。从品牌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点往往成为决定赛事持久生命力的更为重要的内在因素。

3)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

马拉松从开始的正规全程马拉松赛,发展到兼有全程、半程、10公里跑、迷你马拉松等多种形式,主要意义就在于降低门槛,让更多人参与运动。近些年来,为了让比赛的形式更加丰富,比赛在内容上还增加了多样的主题活动,让热爱马拉松运动的人,不仅能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比赛,也可以通过报名志愿者服务比赛,还可以作为一名记录者分享比赛。2010年北马30周年之际,组委会推出了一系列互动活动,通过征集马拉松老照片渲染人们多年来的马拉松情感,追寻比赛与城市发展的轨迹;通过马拉松博览会以及相应的“乐跑天地”、“路跑学院”等的策划让人们了解马拉松运动,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通过马拉松论坛的举办,体育官员、专家学者、运动员、跑步爱好者等汇集一堂,为马拉松运动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可以说,现在的北京马拉松已经形成以比赛为纽带、以多样化的赛事活动为亮点的马拉松文化活动。

4)市场与公益结合的办赛理念。

北京马拉松现在实行的是政府部门主办、企业法人市场化运作,这让比赛在享有政府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发挥市场的效用。发展多年,北京马拉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化运作理念和取得成效,具有北京现代冠名和阿迪达斯、精工、舒肤佳、佳得乐等知名企业为主的赞助商体系。在赛事营销上,和CCTV、BTV体育、体育画报、北京晚报、新浪体育、华奥星空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综合利用纸媒、电视、互联网等多媒体传播手段,进一步拓展赛事的商业价值。除此之外,北京马拉松的一大特色就是身份注重公益理念的传播。在近几年的赛事活动中,公益活动始终作为一大亮点引起社会关注。比如2013年组委会通过和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合作,组织了“关注听障儿童”活动,呼吁大家关注残障儿童;通过和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组织“2013,只为更蓝天净霾跑”活动,呼吁大家关注环保;通过与河北进德基金会合作,组织了“为修女加油――27个带帮扶项目”活动,通过募集善款帮助弱势群体。这种市场与公益相结合的办赛理念不仅让北京马拉松自身的品牌获得社会认可和升华,更通过实际的行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相对完善的安全、医疗保障。

安全方面,在比赛开始前北京市公安局都会提前对赛事路段进行勘察部署,比赛开始后把各路段的安全工作具体划分,责任到人。另外,各赛段的工商、民政、城管、保安公司等部门也都会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完成比赛期间的人身物品安检、行人车辆疏导、突发事件应对等事项,保证马拉松比赛的有序顺利进行。医疗方面,北京马拉松确定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医三院、306医院、海淀医院、中关村医院等数十家知名医院作为比赛的指定医院,应对比赛期间突发的医疗状况。在比赛路线每5公里都会设立专门的医疗站,分别由北京紧急救援中心120、红十字紧急救援中心999等知名机构负责。除了这些专业的医疗团队,比赛期间在赛段的每100米处都会安排医疗志愿者,这些志愿者虽非专业医务人员,但上岗前都经过基本的医疗常识培训,具备基本的医疗救助常识,组成了北京马拉松比赛医疗服务中的一道防线。

2.2 劣势(Weaknesses)

1)赛事投入和奖金不高。

北京马拉松的投入主要来自企业赞助、广告投放、纪念品销售等,每年收入将近328万美元,2013年的最高奖金总额为15.1万美元(前3名将会根据选手的绝对成绩而有所不同)[3]。这些水平在国内马拉松赛事中已经遥遥领先。但是和国际马拉松赛事相比,北京马拉松无论是赛事投入还是比赛奖金都相差较大。伦敦马拉松每年投入资金都超过4 000多万美元,光是第一名选手的奖金就高达25.5万美元。即使是整体国民经济状况欠佳的印度,每年的孟买马拉松也都有和伦敦马拉松相近的奖金额度[4]。可见,赛事的投入和奖金额度在更大程度上更取决于赛事自身的运营能力。北京马拉松在运营中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如系列公益活动等已经成为经典的活动环节,但是在商务开发方面依然留有很大空间,特别是对于观众的营销和赞助商回报之间还没有找到很好的结合点。相比之下,印度孟买马拉松很好地把握了赛事品牌影响力、观众参与度、媒体宣传力、赞助商回报等因素的互动,使赛事自身和赞助企业都获得了丰厚回报,使自身运营达到良性循环。

2)赛事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2013年北京马拉松最具争议性的话题就是比赛期间选手集体在红墙旁边小便,这种现象不仅对赛事品牌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反映出赛事在基本服务上的缺陷。除此之外,赛前赛后的各项服务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赛前存包时间紧张,早上不到8点钟各个存包车就已经基本撤离,不少来不及存包的选手不得不背包比赛。赛后的终点服务区组织性较差,取包处缺少组织人员,很多选手不能依序排队造成拥挤,甚至还有选手物品遗失。这些基本的服务保障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是细微之处却能体现办赛水平,况且像路段厕所供给不足已经对赛事品牌造成直接影响,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3)赛事衍生产品开发不足。

赛事衍生品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打造赛事的品牌形象和促进人们的参赛体验,在国外的很多重大赛事中,赛事衍生品(如吉祥物、纪念徽章、电子设备等)已经成为比赛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5]。北京马拉松现在的赛事衍生品基本上授权于阿迪达斯公司制造,在北京马拉松博览会上展出,但是总体上看来这些产品对于赛事的收入贡献特别小。究其原因,一是不少参赛人员和观众还没有对此类文化产品消费的习惯,二是大多数人认为产品自身没有良好的设计,不足以让自己产生消费的欲望。因此也可以说北马赛事衍生品市场效果不良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开发不足,所以作为赛事组织方,应当对于赛事衍生品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加大投入、聘请专业设计团队等措施打造优秀的赛事衍生产品,使其成为北马品牌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同时也能直接带动比赛的市场收益。

2.3 机会(Opportunities)

1)政府职能转变的时代背景。

2013年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明确表示本次国家机构改革的核心就是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说白了,就是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6]长期以来,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多数由政府机构操办,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政府机构的优势资源的作用,为赛事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前期基础。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体育赛事必须以更加迅速、灵活的反应来应对市场挑战,政府管理模式逐渐表现出滞后。因此,政府的简政放权的改革方向对于体育赛事来说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大的市场活动空间。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北京马拉松在面对政府管理职能弱化的同时,也必将迎来更多来自市场的挑战和机遇,而这种挑战和机遇正是北京马拉松向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比赛承办单位的变化。

2010年以前,北京马拉松主要是由中国田径协会主办,美国八方环球体育产业公司承办,此后交由中奥路跑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承办。承办单位一般是整个赛事运作的主体,此次变化可以说是一次赛事运作团队的大换血,北马的运作正式开始由中国本土体育公司负责。中奥路跑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田径协会和中奥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合资注册成立,前者是中国田径运动最大的民间社团组织,后者是我国体育赛事运作的知名企业,这种组合模式让赛事继续市场化运作的同时,能享受到更多的业内资源,为北京马拉松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资源环境。

3)逐渐扩大的群众基础。

根据北京马拉松官网提供的数据,近10年来,北京马拉松的参赛人数都在2万人以上,2011年开始组委会为了保证赛事质量把参赛人数控制在3万人以内,然而在2011-2013年内每年的人数都爆满,还有不少欲报名者因为名额限制而无法报名。众多的报名选手以青年人为主,主要是高校在校学生、公司白领、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特别是近几年来,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通过体育比赛打造团队凝聚力,开始通过组团报名参加北马。这种企业团队一般具有相对规范的组织化,在比赛前半年内就开始组织一定量的集体训练,再通过选拔赛筛选合格的员工参加比赛。这些都说明,北京马拉松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认可,它的重要价值也在逐渐被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些都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它的群众基础。

2.4 威胁(Threats)

1)体育法制环境不健全。

体育法制指的是与体育相关的立法、守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法律运行机制[7],健全的体育法制是体育良好运行的重要制度保障。我国首部体育法诞生于1995年,在体育法制建设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客观来讲,时至今日我国体育法制化建设尚不完善。体育赛事中的幕后交易、执法不公等问题依然是制约体育赛事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都需要规范的法律体系和严格的司法监督来保障。有了完善的法律保障,北京马拉松赛事才能在赛事运营中有法可依,形成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运营效率。对于选手和观众而言,也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参赛、观赛权益,促进比赛风气的健康文明发展。

2)国内外同类赛事竞争激烈。

马拉松比赛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国外已经形成影响力极大的品牌赛事。英国有著名的伦敦马拉松,美国有纽约马拉松、波士顿马拉松、芝加哥马拉松,德国有柏林马拉松,法国有巴黎马拉松,日本有东京马拉松,印度有孟买马拉松……这些赛事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较高的知名度,能吸引顶尖级的国际选手参赛。相比而言,北京马拉松虽然已经是世界十大马拉松赛事之一,但是无论是品牌的世界影响力还是比赛选手的国际化水准,都和世界顶级马拉松赛事有较大差距。同时,近些年来国内各类马拉松赛事也如火如荼,特别是上海马拉松、厦门马拉松、大连马拉松、广州马拉松等赛事已经形成较大规模,是北京马拉松的有力竞争对手。因此对于北京马拉松而言,现在既是自身的发展阶段,同时来自国内外同类赛事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强。

3 北京马拉松赛事SWOT分析矩阵

通过对北京马拉松赛事运作中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的系统分析,构建SWOT分析矩阵,对影响赛事运作的各类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针对赛事的发展提出了4类组合战略(见表1)。

SO战略是结合赛事的的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提出的开拓型战略,即充分利用自身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最大限度地打造赛事亮点;WO战略是一种争取型战略,通过争取外部机会来弥补自身的劣势;ST战略则是一种抗争型战略,尽量利用自身的优势降低外部威胁的限度;WT战略是一种保守型战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回避自身的劣势和外部威胁。综合分析认为,北京马拉松整体上自身优势大于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存。因此赛事今后的发展在保持优势规避劣势的同时,也要把握机会,积极应对外界威胁,综合运用4种战略组合,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北京马拉松历经33年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单项体育赛事之一,也正在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不仅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效“助推剂”,也是北京通过马拉松运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然而,与世界顶级马拉松赛事相比,北京马拉松还存在自身的缺陷和挑战。国际化发展和打造民族特色是很多知名马拉松赛事共同特点,也是北京马拉松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方向引导。我们相信只要善于取长补短,在政府、赛事组织方、选手、观众等各方的协作下,北京马拉松也完全具备成为世界顶级马拉松赛事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龚小军. 作为战略研究一般分析方法的SWOT分析[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1):49-52.

[2] 北京马拉松官网. 北马概述[EB/OL]. ,2013-10-28.

[3] 北京马拉松官网. 2013年北京马拉松竞赛规程[EB/OL]. ,2013-10-28.

[4] 吴长稳,于奎龙. 世界马拉松项目竞争格局及特征对中国马拉松项目的启示[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10):96-99.

马拉松协会工作计划例7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2-0038-04

A Study on Risk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Marathon Race in Xia men

XU Weihua1, XIE Jun2

(1.Xiamen Sport School, Xiamen, 361003, Fujian China;2. P.E In stitute,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Fujian China)

Abstract: The thesis adopts the theory of methodology of risk management and ins urance to discuss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of the risk management of the inte rnational marathon race in Xiamen to promote the risk awareness of people, ident ify the risks of the event, effectively evade and resolve risks, so as to build a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the event risk, issue the theory for the risk manageme nt of sport event for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sport events.

Key words: marathon;risk management;Xiamen

厦门成功举办了8届国际马拉松赛,足以证明举办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对厦门市新一轮跨 越式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它不仅推动了厦门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推进了厦门市体育产 业发展;而且促进了厦门市的市政建设,改善了旅游环境;在促进厦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推动海峡两岸的体育文化交流等方面,也显示其强大的影响力。国际马拉松赛提高了厦门 的城市品位,扩大了厦门的国际影响,逐渐成为厦门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举办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 社会效益,使得赛事规模日趋变大,并有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赛事的风险损失也可能随 之加大。从统计意义上说,风险是对期望收益的背离;从投资意义上讲,风险是投资活动的 与人们希望相背离,获得消极后果的潜在可能性[1]。风险具有危害性、随机性、 预防性等 特点。经过8年的发展,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然而 ,人们对该项赛事的风险意识却比较淡薄,缺乏对赛事风险管理的系统认识,只是习惯将体 育赛事的风险认同于体育赛事的安全或等同于警力保卫,忽视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育内部 和外部所带来的各种风险,缺少规避和化解风险的意识等。因此,对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风 险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举办其他重大体育赛事具有借鉴意义。

关于赛事风险的研究,国内外一些学者从体育保险、风险种类、风险管理程序等进行了 研究,这些研究对我们认识风险、识别风险及风险的管理与规避都有极高的理论参考价值, 然而,目前在操作层面的实证研究不足。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对国家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文献数据库和国家体育总局信息所中文体育文献数据库检索相 关文献。查阅国内外举办体育赛事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制度与措施。

1.2 问卷调查 对赛事组织者、赞助商、裁判员、运动员、市民 、专家学者进行问卷调查(发出1 000份),问卷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厦门国际马拉松赛 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1.3 座谈法 邀请部分赛事组织者召开小型座谈会,探讨厦门国 际马拉松赛的风险防范。

1.4 管理研究法 从决策的角度分析体育赛事风险识别方法,制 定最佳的风险预警机制。

1.5 系统研究法 应用系统理论,研究赛事组织系统内部各职能 部门的关系协调。

1.6 社会研究法 包括比较研究、历史研究和案例研究。寻求将 赛事对社会的负面效应减少到最低程度的途径。

此外,还运用风险管理学、保险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风险管理的基本 理论与操作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

2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风险管理的目标分析

体育赛事的风险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赛事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可行的应 急预案,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干预赛事运作过程的风险,尽量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和减少 事故发生后的各种损失。

之所以要引入风险管理,是为了降低或减少在举办体育赛事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不确定的致 损因素,以期增加举办赛事收益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不是要增加赛事的运行成本[2 ] 。所以,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风险管理的目标,是组委会以最小的成本处置和控制各类致险因 素,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赛事及与赛事有关的各项活动能顺利进行,其实质就是以最经济 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以赛事风险的实际发生为界,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风 险管理的目标可分为损前目标和损后目标。损前目标是指在风险发生前即做好风险识别、分 析、控制和防范措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损后目标是针对已经发生的风险损 失,尽最大努力降低或消除损失所带来的后果,以期维护赛事的正常运行。

3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风险管理的程序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体育赛事的风险管理一般包括4个环节(分析致险因素――评估风 险效应――选择风险对策――实施风险方案)的循环过程[3]。

3.1 分析致险因素

分析致险因素,就是对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致险因素加以判断、识别、归类并对其性质进 行定性的过程。

3.1.1 致险因素识别方法 1) 对照判断法:根据已知体育赛事 所发生的风险场景进行分析比照识别[4]。

2) 顾虑问题法:赛事筹备过程中赛事组织者害怕发生的事和尚未解决的 问题,列为风险源。因为顾虑会引起不安或担扰,这些因素经常会与风险发生关系。而尚未 解决的事是需要我们解决的,当出现多种方案难以决策时,往往就有可能演变成风险。

3) 列表归类法 根据赛事的组织者、管理者、专家学者及市民代表的知识经验,预测可 能存在的风险源,并将其列表归类,从中判定其风险类型与等级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具有德 尔菲方法和头脑风暴法的特性。

4) 预演观测法 在赛前组织赛事运作团队学习讨论赛事的风险应急预案,了解和判断赛 事的风险状况,将预演中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问题列为风险,这是风险发生的苗头和前兆 ,从而熟悉各种应对方案,并对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该方法亦称情景分析法和面谈法。

5) 逻辑分类法 根据以上4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分类的一种方法。风险种类是指 那些可能对赛事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的风险源。为了便于进行风险分析、量化、评价和管理 ,应该对识别到的风险进行分组或分类,以便深入、全面地认识赛事风险,并有针对性地进 行管理。

3.1.2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风险因素分析

采用致险识别方法,对厦门普通市民和国内外体育专业人士的调查表明,厦门国际马拉 松赛存在的风险依次为:人为灾害风险、自然风险、组织风险、商业风险、政治风险等。

1) 人为灾害风险:指赛事中,人为因素导致赛事形象受损和人身财物的破坏。根据市民 反映和媒体披露,比赛期间,人为灾害风险主要包括骑自行车者跟随(电动的、情侣型的) 撞倒观众;攀附危险之处观看比赛而导致跌伤或致残;忘记关闭火源到户外观看比赛,引起 火灾;警惕性不高的观众或游客的财物被不法之徒盗窃;不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参赛导致伤 亡。这五种风险源与人的生命和财产密切相关,属高危风险,直接威胁着厦门国际马拉松赛 事的成功举办和健康发展。

2) 自然风险:指赛事期间,由不良自然环境所导致赛事损失。从已举办的8届厦门国际 马拉松赛看,有两届(第4、5届)遇雨天,一届为(第2届)为阴雨天。根据历史气象分析 ,厦门每年3月份多为阴或小雨天,温度为15℃~18℃,空气湿度为60%~80%。尽管这样 的 气候对业余马拉松爱好者的成绩影响不是太大,然而对专业选手的成绩却有较大的影响,使 比赛的精彩度下降。因气候原因,赴现场观看比赛的市民减少,也影响了赞助商的广告效果 。据8届赛事组委会市场开发部提供的资料表明,因气候原因撤消赞助的赞助商共7家,直接 经济损失约110万人民币。还有,因气候原因导致赛事直播困难加大,到现场观看比赛的市 民人数减少导致消费减少等,都极大地影响了赛事的市场化运作。

3) 组织风险:指比赛场地、时间安排、人员指挥、调度、器材安装设置、工作人员业务 水平等的不当而造成赛事受损。表现在:起跑时,专业选手与业余选手之间的碰撞、推挤的 现象;途中给运动员供水的工作人员的技术问题;终点成绩确认和奖品发放问题等。

4) 商业风险:指赛事组委会,为筹集赛事资金所进行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可能因表现或 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遭受经济损失。调查显示,前3届赛事市场开发中,出现赞助商不履行协 议的有16家。综合归纳其反馈意见,主要原因是:(1) 赛会给赞助商提供的现场优惠和特 许及产品销售、展示的机会平台不符合协议要求;(2) 直接广告和促销的机会,包括优先借 赛会电视转播的广告没有得到体现;(3) 不尊重赞助商代表(赛会对赞助商代表的接待和礼 遇不周);(4) 没能体现“拥有排他性的营销权利”,打击隐蔽营销的手段不利;(5) 企业 文化和形象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5) 政治风险:特指涉及外事问题处理不当给比赛带来的损失。调查中,有专家学者认为 ,随着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事在国内外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海内外人士参与该赛事的活动 。他们或直接参加马拉松跑,或借助赛事旅游观光,或观看比赛和学习比赛组织经验等。据 不完全统计,在马拉松比赛前后1周时间内,约有3万海内外人士来厦门,包括参加比赛的运 动员3千多人。他们的文化、意识形态、风俗习惯和等不尽相同,如果负责外事接 待的工作人员,因不了解他们的忌讳和敏感问题而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还有“ ”、“”和其他组织在比赛期间的反面宣传都将给赛事造成负面的政治影响 。

3.2 评估风险效应

风险评估是通过对所有不确定性和风险要素的分析,评估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 的幅度,从而找出关键风险,并确定整体风险水平[5]。通常将风险分为能事先预 防消除的风险和有一定随机性的及不确定性、不能事先预防消除的风险[6]。风险 的特性包括可能性、重要性和可控性三个方面[7]。对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风险效应 的预测评估是在分析其致险 因素的基础上,对所收集的历史风险资料、专家判断结果和风险识别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的 过程。评估内容应包括:1) 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时间分析,即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风险可能在 哪个阶段,哪个环节上发生;2) 风险的影响和损失分析,即分析和估计厦门国际马拉松赛 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及可能带来的损失,假如某个风险发生的概率不大,但万一发生,其后 果将十分严重,那么对它的控制就需要更加严格,否则将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如人员风险和 灾害风险;3)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析,用概率表示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某种风险发生的可能 性大小;4) 风险级别的判定,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致险因素非常多,涉及各个方面,组委会 不可能也没有精力对所有的风险都予以同等重视,有必要给风险划出等级,分清轻重缓急, 区别对待;5) 风险起因和可控性分析,风险起因研究是为预测、对策、责任分析服务的。 而可控性分析指:有的风险是可控的,如比赛组织风险,可以通过周到细致的准备工作来规 避或化解;有的是不可控的,如自然灾害风险[8]。

3.3 选择风险对策

3.3.1 应对赛事形象风险策略

赛事的形象需要赛事的所有参与者(包括组织者、管理者、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 、观众等)自觉的维护,因此必须让所有的赛事参与者都意识到,且付诸自觉行动,才能有 效防范风险的发生。应对策略是:

1) 宣传教育:赛前通过新闻媒体和赛事书面材料(如:参赛指南、秩序册)等,加强 市容卫生和环保知识、法规、公约的宣传教育,使所有赛事参与者自觉维护赛事形象。2) 温馨提示:在赛道两侧,特别是人员聚集场所设置标识牌、文明公约等,提示赛事 参与者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按照提示要求行事。3) 监督管理:赛事的组织者、工作人员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要极力维护赛事形象, 督促、劝导其他赛事参与者的不良行为。4) 交通管理:赛前通过本市的主流媒体交通管制通告,反复宣传马拉松赛路线及 其交通管制信息,比赛期间通过厦广交通台随时播报赛道沿线及其周边道路交通状况,提醒 出行市民,向全体市民倡导比赛当天为“无车日”,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时刻提醒驾驶 员谨慎驾驶,“礼让先行”,缓解交通压力,减轻市民出行困难。

3.3.2 应对自然风险策略

1) 调整赛时:根据本课题的研究成果,2007年赛事结束后,组委会立即向中国田协提 交变更比赛时间的申请,中国田协根据厦门市的气象规律及国际田联的马拉松赛事计划,批 准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的申请,自2008年始,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更改为每年一月的第 一个周六举行。事实证明,赛时调整后,有效地规避了因气候原因导致的赛事精彩度风险、 市场开发风险和赛事直播风险。自2008年始,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连续三年被国际田联评为“ 金牌赛事”。2) 精确预报:赛事组委会与厦门市气象台建立了比赛期间气象信息预报联动机制,精 确掌握比赛期间的气象信息,为赛事顺利举行服务。3) 赛后服务:如遇雨天,组委会通过赛场播音系统向参赛者提示,注意赛后擦干雨水 ,更换衣服,预防感冒。同时在终点预备姜汤,供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饮用。

3.3.3 应对人为灾害风险策略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5种导致人为 灾害的高危风险的应对策略是:

1) 赛道管理:严禁任何非比赛用车进入赛道,禁止电动车、情侣型自行车进入赛道两侧 跟随骑行,严禁非工作人员和车辆进入赛道等。2) 安全教育:将防范人为灾害风险列为赛事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内容,列为全市消防安全教 育内容,列为市民文明道德公约的教育内容,制作公益广告,赛前1周通过本市主流媒体滚 动播出宣传。3) 警示标志:赛事组委会在赛前考察赛道时,对观众可能攀附的危险之处,设警标志,提 醒赛事参与者,尤其是观众注意自身安全。4) 加强警戒:赛事安全保卫部门要加强巡逻,布置安全观测点,在执勤过程中不断提醒赛 事参与者注意保护自身的财产。5) 强制体检:对报名参赛的选手,应严格要求其进行必要的体检,同时宣传比赛中应注意 的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防止参赛者因身体原因导致赛中伤亡。6) 医务保障:比赛期间120急救车在赛道跟随,沿途设置临时医务站,途经的医院开辟 绿色通道,保障赛事参与者的医疗救助。

3.3.4 应对比赛组织管理风险策略

1) 模拟预演:赛前组织模拟预演,进行竞赛、反恐、防火、逃生、急救等各种专项演习 ;加强赛事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能力以及检验各种风 险规避的全面性、可靠性。2) 应急预案:赛前组织赛事的运作团队学习讨论赛事的风险应急预案,了解赛事的风险 状况,熟悉各种应对方案,并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3) 重点保护:加强对特殊的赛事参与者(如:各国政要和明星运动员)的保护,确保其 生命财产的安全。肇事者往往把他们作为直接攻击目标[9]。4) 财物管理:加强赛事组委会的财物管理,防止赛事资产丢失;协助赛事参与者做好财 产保护工作。5) 信息通畅:交通、治安、消防、国安、610办、医疗等部门均有各自的指挥系统,比 赛期间必须与组委会的指挥系统链接,确保信息畅通,指挥有序。6) 证件管理:比赛期间,出入赛场的车辆和各类人员必须严格证件管理,不同证件赋予 不同的权限,防止赛场车辆和人员混乱。

3.3.5 应对赛事商业风险策略

1) 打造品牌:开发赛事的无形资产,通过提高比赛成绩、多赛合一、丰富的系列配套活 动、全程现场直播及国内外广泛推广、美丽的赛道选择与设计和不断扩大赛事规模,提高赛 事的国际国内知名度,吸引商家赞助。2) 打击非法:加强对侵犯赛事专有权的不法商业行为的防范和打击,保护赛事的无形资 产和赛事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3) 购买保险:为赛事参与者和赛事财产选择合适的险种和保险公司,办理各种必要的商 业保险等。一旦发生风险事故,组委会可以减少损失。4) 选择商家:在市场开发中,不仅注重赞助商的数量,更注重赞助商的信誉、形象和企 业实力。在确保赛事资金到位的前提下,热情接待赞助商代表,安排其参加系列活动,同时 提高赞助商的知名度,取得双赢。5) 提升素质:组委会通过人力资源整合,使“懂体育而市场营销知识欠缺的人”和“懂 市场营销而体育欠缺的人”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市场,并委托社会专业机构实施市场开发,对 市场开发人员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以取得更好效果。

3.3.6 应对政治风险策略

1) 慎处外事:充分了解比赛来自不同国家、民族的参与者在文化、意识形态、风俗习惯 和的差异,在接待的工作中避免触及其忌讳和敏感问题,规避。2) 排除敌对:安保部门在赛前和赛中排查和控制“”、“”、“”等敌对 势力和“”及其他组织,防止他们利用赛事发表反动言论,制止其破坏行为,避 免给赛事造成负面的政治影响。3) 化解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 事前排查,化解矛盾,避免当事者利用赛事制造事端,给比赛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

3.4 实施风险方案

风险方案的实施是风险管理的最后阶段,是在对各种风险对策评价并选择之后,按照赛 事组织者的决策和要求,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计划,实行目标管理,以期降低或规避体育赛 事运作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10]。重大体育赛事的损失转移是 指赛事的 组织者通过签署合同、寻求经济担保、购买保险等方式将赛事的风险转移给第三方组织或者 个人的方法。合同转移是指赛事组委会与其他赛事参与方(赞助商、供应商等)分别签订合同 ,明确规定合同双方的风险责任,从而将活动本身的风险责任转移给对方,减少组委会对对 方损失的责任和减少组委会对第三方损失的责任。购买赛事体育保险就是赛事组委会向保险 公司交纳一定数额的保险费,当风险发生给赛事带来损失时,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这 是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的一种方法[11]。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风险转移方案主要 是合同转移、购买保险转移和行政手段转移。

3.4.1 合同转移风险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风险的合同转移主要有 两种形式:一是契约转移。 即组委会与参赛选手签订免责契约,参赛选手必须自行到县级以上医院进行赛前体检,组委 会不承担参赛选手因身体原因导致的赛中意外伤害事故。二是在服务外包时,将风险以合同 形式转移给承包者。如:1) 赛事资金风险转移。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是市场化运作的赛事, 资 金由市场开发部(实体公司)提供。组委会与市场开发部签订合同,将赛事所有的资源提供 给市场开发部,市场开发部为组委会提供赛事所需资金和物资,风险责任由市场开发部承担 。2) 器材设备的安全风险转移。组委会采购赛事所需的器材设备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将 器材设备的安全性责任风险转移给供应商。3) 赛事精彩程度风险转移。组委会与经纪人签 订 合同,向经纪人支付佣金,要求经纪人必须邀请到一定数额的国外马拉松选手,且高水平选 手所占的比例,将赛事精彩度风险转移给经纪人。4) 服务外包合同转移。赛事所需的车辆 服 务、礼仪服务、场地服务等,由组委会分别于车辆服务提供者签订合同,由其承担车辆安全 的风险责任;与礼仪公司签订合同,由其承担服务质量的责任风险;与场地提供者(会展中 心)签订合同,由其承担场地保障和服务质量的责任风险。5) 授权转移。组委会授权市场 开发部与赞助商签订合同,由赞助商承担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内的风险责任。

3.4.2 投保转移风险

在经过风险控制和合同转移赛事风险之后,一部分风险还是有可能发 生,且一旦发生将给赛事带来巨大的损失,如人员意外伤害风险等。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委 会采取购买保险的办法转移风险。即组委会为赛事所有工作人员和参赛选手购买意外伤害保 险,一旦发生,当事人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

3.4.3 行政手段转移风险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是中国田协和厦门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组委会 成员由市政府26个部委办局组成。在赛事运营中,市政府将一些赛事风险通过行政手段转移 给政府的相关部门。如:医疗责任风险转移给卫生局及其下属医院;治安、交通管理责任风 险转移给市公安局及其下属治安支队和交警支队;非法广告责任风险转移给市工商局; 组织的反动宣传与活动责任风险转移给市委610办公室;新闻宣传责任风险转移给市政府新 闻办公室及市电视台;旅游接待责任风险转移给市旅游局及其管辖的饭店等。

4 实施赛事风险监控

赛事风险监控就是在赛事的筹办过程中,以风险管理计划为依据,监督、检查赛事风险的发 生情况以及风险措施的落实情况[12]。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通过下列途径对赛 事风 险实施监控:1) 监视赛事风险状况,如每年都有群众借赛事发泄不满情绪,组委会通过信 访局积极处理。赛前组委会检查该部分风险是否存在,还是已经消失;2) 通过预演检查赛 事风险的应对策略是否有效,监控机制是否运行;3) 通过组委会办事机构例会,检查筹备 工作是否按计划执行,各项工作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存在未排除的风险;4) 制定应急预案 ,预案的制定在突发事件的管理过程中占有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13]。组委会下设 各工作机构根据各 自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周密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各部门人员的行动时间,到各自的 行动内容,都逐一列出。5) 不断识别新的赛事风险,并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对策。

在整个赛事的筹办过程中,由于难以预料的情况很多,在制定赛事风险管理计划过程中 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即使再仔细,再全面,也难以把所有的风险都认识清楚,因此,进行 赛事风险监控除了要充分利用前一阶段制定的赛事风险管理计划,密切注视各种潜在的或已 发生了的赛事风险事件动态以外,还要根据赛事筹备的现实情况随时识别、估测新情况下可 能出现的风险,根据实际情况对赛事风险管理计划进行修改或补充。

5 结束语

随着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逐渐提升,以及赛事环境的变化,其所面 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因此,将风险管理引入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提高赛事参与者的风险意识 和准确识别风险的能力,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于有效地规避和化解风险,成功运作赛事, 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赛事的风险管理是建立在“预防胜于治疗”及“未雨绸缪”的 理念基础之上的科学管理方法。为了将一年一届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办成厦门人民的节日, 并朝着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品牌体育赛事的目标加速前进,需要对任何可能影响和危及赛事 的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全面做好风险的防范和应对。

参考文献:

[1] 高晓波.大型体育赛事运营的风险来源与防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 7(3):297-298.

[2] 王小群.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6:32-35.

[3] 王和.奥运风险管理的中外比较[J].首都经济杂志,2003,(7):15-16.

[4] 乔明.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12):14-15.

[5] 张奇慧,等.浅谈体育赛事风险管理中常用的风险控制工具[J].福建体育科技,2004 ,(6):11-13.

[6] 王爱莉,等.现代奥运会风险投资及北京2008年奥运风险投资控制研究[J].北京体 育大学学报,2004,27(11):1455-1457.

[7] 卢文云,等.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及风险管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5) :18-22.

[8] 张超慧.论体育经营风险与风险管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26-28.

[9] 马敏跃.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公共安全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 (9):1190-1192.

[10] 周爱光,等.中、日、美三国体育保险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 (3):297-299.

马拉松协会工作计划例8

关键词高校马拉松赛事组织

从2015年起,我国高校陆续举办马拉松比赛,如2015年底,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大学生马拉松赛”将校园马拉松赛事推向了高潮[1]。在这样的马拉松热潮下,宁波市高校在马拉松赛事的组织与实施方面也进行了尝试与探索,为大学生参与马拉松运动提供平台。

一、宁波高校马拉松赛事特点

(一)赛事规模

校园马拉松的主要参与者是在校大学生、校友及教职工,通过校园长跑的形式来完成比赛,一般距离设置比较短,以6km、10km、21km为主,没有设置全程组,这主要考虑到学生的整体水平不高和安全性问题。为了增加娱乐性,还设有情侣跑、宿舍跑、家庭跑等项目。

(二)赛事主题――校园文化

每所承办比赛的学校在比赛线路上都充分展现了自己校园的主要风景,也是比赛本身的一大特色。参赛者既可以在比赛中领略校园风景,也会加深对校园人文景观的认知[2]。而校园也通过这样一场轰动性的赛事添加了生机与活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跑步,喜欢上了体育。充分利用体育赛事带动学生体育运动的发展[3]。

(三)赛事宣传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各种通讯工具发达,学生们都在使用微信、微博等社交通讯软件进行自我展示和互动,这就扩大了马拉松赛事的影响力,让周围越来越多的同学了解并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来。另外,在比赛前还会有专业健身俱乐部的健身教练带领大家一起做热身运动,点燃了现场的参与氛围。

二、宁波高校马拉松赛事的不足之处

(一)校园气息不够浓厚

马拉松运动在国内开展较晚,赛事的发展也是在近两年才开始大规模兴起,而高校的马拉松赛事更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还不是很了解马拉松这项运动,因此在校园马拉松赛事的规范方面、赛事主题方面还是有所欠缺,这就对大学生参加马拉松比赛造成了影响,而校园的体育氛围也影响着部分学生参与马拉松赛事的热情。

(二)赛事组织不够完善

一场正规的马拉松赛事包含着许多环节,比如赛道管制、医疗服务、后勤补给、志愿者培训等等,这些部门必须通力合作,环环相扣,无缝对接,才能保障一场马拉松赛事的顺利进行,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办赛质量。校园马拉松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尤其是宁波高校,缺乏类似的办赛经验,所以在很多赛事组织环节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三、高校马拉松赛事面临的机遇

(一)大学生马拉松联赛的蓬勃开展

跑步热潮的兴起,推动了马拉松运动的发展,而校园马拉松赛事作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在较快的发展。中国大学生马拉松联赛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赛事的空白。随着大学生马拉松联赛的不断完善与成熟,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并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来,跑马拉松也将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

(二)全民健身计划助推校园体育赛事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该计划提出,到2020年每周参加一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增强群众身体素质。高校马拉松赛事的开展迎合了国家提出的“全民健身计划”战略,紧跟国家政策步伐。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体育人口的中坚力量。加强校园体育赛事的开展,能够起到提高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效果,对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宁波高校马拉松赛事的发展建议

(一)打造高校马拉松赛事品牌,凸显独特校园体育文化

未来校园马拉松赛事也会同城市马拉松赛事一样蓬勃发展起来,如何是赛事更加具有吸引力,将是赛事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需要打造宁波高校自己的品牌,形成独有的赛事文化,增强在赛事品牌方面的宣传力度。

(二)提升安全意识,循序渐进

赛事的安全性,一方面靠组织方完善的后备保障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没有经过系统长期跑步锻炼的学生就直接参加马拉松比赛,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加强学生平时锻炼的意识,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逞一时英雄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另外,提升学校学校的体育氛围,也是使学生能够养成坚持锻炼习惯的重要方面。

(三)开发体育赛事市场,吸收多元力量

相比城市马拉松赛事,高校马拉松赛事往往不向报名者征收参赛费用,而且免费为参赛者提供补给,在经费上有较大的压力。因此,在赛事推广方面,校园马拉松和城市马拉松有各自的市场价值,大学时社会的先导,大学生往往更容易被社会关注,在宣传价值上更有意义。因此,建议赛事推广公司结合高校的特点,吸收更多的资本力量给予支持[4]。

参考文献:

[1]王电海.网络视域下中国大学生马拉松联赛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6(2):49-54.

马拉松协会工作计划例9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谨代表青海各族人民向贵公司广大干部职工致以新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并对贵公司长期以来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20xx年是实施xx规划的最后一年,我们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保护生态三大历史任务,着力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衷心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得到贵公司对青海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也衷心祝愿贵公司在新的一年里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xx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加强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XX

XXXX年XX月XX日

乡领导写的表扬信尊敬的****公司各位领导:您们好!

我代表**乡党委向贵公司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关爱孤困、留守学生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这次捐赠是贵公司情系下一代、为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多办实事的具体举措,也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具体体现。希望受捐助的同学要多与父母沟通,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回报社会。

**乡党委政府希望受助的同学平时要多与父母联系,要学会生活自理,自立自强,长大后能以真才实学报效祖国。

我代表全乡受捐赠留守儿童向中国移动巴中分公司的领导表示衷心地感谢。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你们这种回报社会的义举感动着全乡群众,我们无以为报,内心的感谢无法当面道明,然而,只言片语又不能尽言感激之意,也只能如此。接受帮扶的我们也惟有如此,让你们的这种精神在留守儿童身上扎根发芽并开出善良的道德之花,让这种精神在全乡人民身上延续,并把她向全社会广为宣传

此恩此情,无以言表!愿我们久久徜徉于这次真诚的合作架起的友谊之桥上,手拉手,心连心,为全社会慈善事业和谐发展做出我们共同的贡献!

祝贵公司发展蒸蒸日上,并致以最真挚的谢意!致敬!

XX

XXXX年XX月XX日

给衡水供电公司的表扬信衡水供电公司:

值此你公司承担的20**衡水湖国际马拉松比赛配套项目东湖大道10千伏线路建设工程竣工送电之际,赛事筹委会对项目顺利投产表示衷心的祝贺,向你公司参加项目设计建设的广大干部员工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20**衡水湖国际马拉松比赛是我市首次承办的大型国际赛事,是展示衡水形象、打造湖城名片的新平台,是全市440万人民的一件大事、喜事。你公司作为赛事后勤保障工作中电力保障的直接责任单位,所承担的东湖大道10千伏电力线路作为涉赛区域双回路供电保障,担负着涉赛区域所有场馆及赛道供电安全,是马拉松赛事的保障线、供给线。在建设过程中,你单位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做工作、加班加点搞设计、千方百计抓建设,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实际,你公司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强化与大赛工作指挥部和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精诚协作,确保了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多方筹措资金,保障项目所需原材料、杆塔器材等优先供应,避免因原材料采购不到位延误工期;200余名参战员工科学安排施工计划和作业时间,迎朝阳、送落日,战高温、斗酷暑,经受了多次强降雨等恶劣天气的考验,保证了工程进度;各级领导干部到岗到位认真负责,严格执行现场施工工艺,强化现场安全管控,确保了工程质量。

面对比赛涉及的部分场馆、赛道施工进度不一、电力报装进度把控难度大的实际情况,你公司开通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全程跟踪,协调解决场馆及赛道电力配套工作中的困难,保障了10千伏线路顺利为各场馆供电。

东湖大道10千伏线路建设工程提前竣工投运,标志着衡水湖国际马拉松比赛电力配套项目全部顺利完成,证明了衡水供电公司的干部员工队伍是一支拉得出、打得赢、纪律强、作风硬、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是一支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可以信赖的队伍。

马拉松协会工作计划例10

8月21日,港府统计处公布,香港今年7月消费物价按年比较升6.3%,比6月的6.1%上升0.2个百分点,为1997年8月以来最高。通胀的不断攀升,首当其冲的是香港饮食业。

香港的饮食业是香港经济的风向标。由于奥运商机不及预期,饮食业生意7、8月跌了一成,而暑期结束更使这个行业提前踏入了严冬期。再加上7月份开始,各类新鲜食品价格升幅近2成,商铺租金又有显著上扬,使食肆掀起了倒闭潮,许多入货议价能力低的中小型餐馆亦是苦不堪言。香港餐饮协会告诉媒体,过去一年许多食材成本已上升6、7成,预期下半年经营环境更困难,不仅部分小店有结业危机,连不少连锁食肆也减慢扩张步伐。目前,为减低成本,不少餐馆酒店改聘经验浅的厨师,手艺好薪资高的师傅反而无工可开。

与此同时,香港楼市也已风光不再。香港住宅楼宇成交量,自今年1月的1.4万多宗,不断下跌至7月份不足7500宗,大跌近50%;而二手豪宅市场的交投量,更创了近2年以来的新低。专攻香港豪宅的内地客,因无法找到银行做按揭,不少人“挞订”损手而回。香港一家大型地产公司的主席对笔者说,“内地客一直是本港豪宅楼市生力军,如港铁九龙站的楼盘,去年高峰期有3成买家来自内地。”然而,近几个月已很少接到内地客生意。他说:“来港买楼的内地客,大幅下跌了6、7成。”此景使地产公司的经营环境濒临崩溃,2 万多名地产从业员饭碗更是冻过水,裁员潮随时可能出现。

“马拉松”何时终?特首曾荫权9月1日在香港出席第3场地区施政报告咨询会时表示,今年将会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在通胀压力下,香港将面临不少经济和民生挑战,他预计通胀会持续至明年秋天。

让“马拉松”的脚步慢下来

如何纾缓通胀速度,笔者与香港几位经济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探讨。他们认为,尽管香港对外经济依存度很高,再加上独特的经济体制限制了政府运用宏观政策工具调控经济的能力,但是,对付通胀,香港特区政府仍可有所作为。

专家学者认为,一方面,可舒缓通胀的负面效应,扶助低收入及弱势社群,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高通胀下的内需收缩是香港2008年2季度经济放缓的主因之一。香港的通货膨胀属于进口型通胀,政府很难有有效的控制措施,但是,政府可以纾缓其对经济的负面效应和不确定性。香港有20%的家庭属于低收入群体,45~64岁人口的贫困问题尤为突出,通货膨胀对他们的威胁最大。2007/2008年度香港政府综合盈余预计达1156亿港元。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减税和转移支付的方式,让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低收入阶层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协助中小企业发展,刺激本地需求,增加供给。

特区政府在今年年初公布的2008/2009年度财政预算案中提出了400多亿元的“一篮子”税收宽减措施,以协助弱势社群。为了鼓励工商界购置环保设备,预算案建议为环保机械设备的资本开支,提供首年100%的利得税扣除。为了支援中小型企业,该预算案还建议2007/2008年度一次性宽减7 5%利得税,上限2.5万港元,并建议宽免2008/2009年度的商业登记费。这些措施需要加快实施,并可以根据需要加大力度。

专家学者说,另一方面,可量力而行地推进重大建设工程,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曾在去年施政报告中表示,在任期内会致力推动10项重大建设工程上马。这10项重大建设工程包括:地铁南港岛线、九铁沙田至中环线、屯门西绕道及屯门至赤腊角连接公路等3项交通基建;广深港高速铁路、港珠澳大桥、港深空港合作、港深共同开发河套等4项跨界基建;以及西九文化区、启德发展计划、新发展区等3项都市新发展区计划。在财政状况相对宽裕的情况下,量力而行地推进这些项目,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创造就业;长期则能够巩固香港作为全球城市的地位,为未来的持续发展打下新基础。此外,港府还应推出其他纾缓通胀政策。

再靠中央新措施

根据近日中国电力联合会的报告,今年以来,内地电煤供求呈现总体偏紧态势,共有22个省级电网的局部地区和部分时段,出现短时电力紧张或拉闸限电情况。在内地能源供应紧张势态下,中央仍然保证向香港提供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这是继“个人游”、CEPA、国企来港上市、粤港合作等措施后,中央支持香港的又一重大措施,表明中央大力维护香港繁荣稳定,支持香港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决心。

目前,香港的电力接近6成依赖燃煤发电,天然气和核能发电约各占20%。煤发电是香港的主要污染源,令空气污染情况日益严重。本港3间大学2 0 0 6年曾共同发表一项研究报告,指出空气污染给香港带来巨大损失,包括一年死1600人、直接医疗成本涉15亿元、生产力损失5亿元,以及造成190亿元无形成本损失。内地向香港长期供应清洁能源,可以减少电厂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保护市民健康和减少经济损失。

香港空气污染,影响投资环境和对人才的吸引力。根据香港美国商会调查,51%的受访者说,因为香港空气质素差,在招聘专业人士来香港工作上遇到困难。虽然特区政府全力推行“蓝天行动”,但一直未有实质成效。内地向香港长期供应清洁能源,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少香港的空气污染源,有利改变长年累月灰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数高企的情况,有利加强和改善本港投资环境和对人才的吸引力。期待中央政府这项新措施能使香港的通胀“马拉松”慢下来。

旅游发展成为新机遇

马拉松协会工作计划例11

其余的6.5亿~7亿美元要由公共资本承担,其中美国的援助最重要。(注:United Nations,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A Latin American Development Policy,E/CN.12/35 9,New York,1954,pp.105~106.)这个方案是争取进步联盟的雏形和渊源,其中的很多 思想和主张后来被联盟吸收。但是当时美国拒绝了这一方案。四五十年代,杜鲁门政府 和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对拉美的经济援助上实行了消极无为的政策,对拉美国家的援助要 求置之不理。究其原因,是西半球在冷战初期比较稳定。虽然苏联试图在拉美扩大影响 ,但效果甚微,没有威胁到美国的主导地位。泛美体系没有出现危机,因此美国就不重 视拉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

1958年以后,美国政府改变了立场,开始逐步调整援助政策。这一调整经历了3个步骤,每一步都是对不断发展的泛美危机的反应。危机越深刻,政策的调整力度也越大。

5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屡次要求美国采取积极态度,成立一个美洲金融机构,专门对拉美国家发放贷款。1954年的里约热内卢会议上拉美国家就该机构的资本构成、设址、组织机构等技术问题都作了详细的设计。而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基本论调是世界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已足以向拉美提供发展所需的外部公共资金,没有必要建立专门的美洲金融机构:“关于拉美国家提议建立泛美机构来资助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美国认为参加拟议的这种机构将会重复和妨碍对拉美的发展贷款项目,因而是不适宜的。它(美国)相信通过利用既存的国际信贷工具,拉美国家可以取得比建立泛美机构更大的进步。制约进一步贷款的因素不是缺乏贷款机构,而是借贷国在能力范围之内缺乏合理的项目。”(注: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American Foreign Policy:Current Documents:

1957,p.365,pp.408~409.)

1958年,艾森豪威尔改变了这一立场。8月12日,副国务卿迪龙在紧急召开的泛美经社 理事会上宣布:“现在,国务卿授权我向你们通报,美国政府准备考虑建立一个美洲区 域开发机构,它将得到所有成员国的支持。美国在完成与其他美洲共和国进行磋商等必 要的准备步骤以后,将在美洲国家组织发起的、(各国都)相互便利的会议上讨论该机构 的组建及其责任。”(注: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American Foreign Policy: Current Documents:1957,p.365,pp.408~409.)美国立场的改变为美洲开发银行的建立 扫清了障碍。1959年1月8日,由各国代表组成的“谈判和起草美洲开发银行章程的特别 委员会”开始工作。经过3个月的协商和谈判,该委员会于4月8日结束了新银行章程的 起草工作,各国代表签订了协定。

艾森豪威尔政府是在一夜之间做出这个重大决定的。1958年8月11日晚上,艾森豪威尔总统、国务卿赫托、财政部长安德森等人在一起开会。艾森豪威尔表示两天后他将在联合国提议建立一个中东发展银行。安德森马上想到拉美人一直要求建立泛美金融机构,意识到要是美国拒绝具有“特殊关系”的拉美邻国的要求而支持遥远的中东建立地区开发银行,必将在拉美招致反美浪潮,使泛美关系出现危机。于是他提议尽快行动,在提议建立中东发展银行之前宣布美国支持建立美洲开发银行。艾森豪威尔当即表示同意。于是安德森马上给迪龙等人打电话,连夜准备声明。第二天,在美国的要求下,泛美经社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迪龙宣布了美国政府的决定。(注:T.Graydon Upton,“The  Early Days of the IDB:A Personal Reminiscence”,in Scheman:The Alliance for  Progress:A Retrospective,p.139;FRUS:1958~1960,Vol.V.Microfiche Supplements, Fiche3,84-370~84-373.)这一过程虽然简单,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偶然性,但却说明 美国的目的是安抚拉美人,避免泛美关系出现严重危机。转贴于

事实上,由于美国长期漠视拉美的经济社会发展,当时的泛美关系已出现危机。危机突出地体现在3个月前的“尼克松事件”上。1958年4月27日~5月15日,尼克松前往阿根廷等8个拉美国家进行“亲善”访问,却出乎意料地遭遇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到访各国群众都打出了鲜明的反美口号。在利马和加拉加斯还出现了暴力袭击,大批示威者在机场用棍棒、石子、烂水果、鸡蛋、垃圾砸打汽车,玻璃碎片打到了尼克松身上。还有人试图将尼克松乘坐的汽车掀翻。最后,尼克松不得不取消在加拉加斯的公开活动,匆匆返回华盛顿。这一事件向全世界表明,美国一直标榜的所谓西半球特殊关系出现了严重危机。时任美国驻阿根廷大使的贝奥兰克后来指出:“很显然,并不是一小撮激进分子和政治上的无知者在利马向尼克松示威;而是拉美人通过尼克松向美国示威。”(注:Willard L.Beaulac,A Diplomat Looks at Aid to Latin America,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70.pp.7~8.)艾森豪威尔政府支持建立美洲 开发银行,正是对这种泛美危机做出的反应。艾森豪威尔政府支持建立美洲开发银行, 可以极大地安抚拉美人,缓解对美国的不满,修复泛美关系,化解业已出现的危机。正 如列文森所说:“艾森豪威尔政府从其在泛美事务上的立场动摇,不是因为(拉美人的) 呼吁或争论,而是因为尼克松副总统在1958年4~5月间前往拉美的亲善访问中遭遇的暴 力。”(注:Jerome Levinson and Juan de Onis,The Alliance That Lost Its Way,Chicago,the

Twenty

Century Fund,Inc.,1970,p.44.)

设立社会进步信托基金

1960年7月11日,艾森豪威尔在罗德岛新港的新闻会上宣布,他将向国会申请一笔 特别的公共资金,帮助拉美国家的下层民众改善生活状况,过上更好的生活。8月1日, 迪龙向艾森豪威尔提交了一份备忘录,详细阐述了这一计划的有关情况。具体内容如下。1.至少需要6亿美元(其中1亿美元用于智利地震后的重建)。“要讲清楚的是,这笔钱不会在一个特定的财政年度支出,而是要在一段时期内使用,要有利用它的好机会出现。还要讲清楚的是,这仅仅是一个长远计划的首期,根据该计划的影响和受援国的表现,将来会要求另外的款项来满足经过论证的需要。”2.这笔资金主要用于社会项目,如拓荒、改善对土地的利用、修建住房、建设社区基本设施、发展职业教育。3.由美洲开发银行代为管理,以贷款或赠款的形式发放。4.为了减轻拉美国家的外债负担,这些贷 款主要是软贷款,可以用当地货币而不是美元偿还。5.拉美国家期望看到美国专门为拉 美建立援助资金的具体行动,所以美国国务院希望在波哥大会议之前国会能够通过有关 的授权。(注:FRUS:1958~1960,Vol.V,Microfiche Supplements,Fiche 4,84-473~84 -477.)根据这个备忘录,8月8日,艾森豪威尔向国会提出了申请。1个月后,国会在波 哥大会议举行期间通过了授权法。这一计划被写进了《波哥大行动》计划中,命名为“ 社会进步信托基金”。

设立社会进步信托基金标志着美国从根本上调整了援助政策。首先,这是一个有实际内容的援助计划,美国不仅承诺了具体的援助金额、援助领域和项目,而且表示还有后续资金。正因为如此,《波哥大行动》不同于“21人委员会”(注:该委员会在“尼克松事件”以后成立,由美国和拉美各国的代表组成,任务是推动泛美经济合作。1958~1960年分别在华盛顿、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波哥大召开过3次会议。)前两次会议通过的文件。其次,建立美洲开发银行是拉美人早就提出来的明确要求,美国只是顺水推舟,满足了他们的夙愿;而设立社会进步信托基金是美国主动、自发地提出来的援助方案。美国决策层在一夜之间突然决定支持建立美洲开发银行,而设立该基金,决策层在半年时间内逐步酝酿,精心准备,有着明确的政策目标。所以,建立社会进步信托基金标志着艾森豪威尔政府从根本上改变了对拉美消极无为的经济援助政策,是争取进步联盟形成过程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步。

艾森豪威尔政府做出这种调整,是因为1959年泛美体系开始出现深刻的危机。这年元旦,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取得了胜利,推翻了美国长期支持的巴蒂斯塔独裁统治。这场革命是古巴国内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巴蒂斯塔1952年通过军事政变上台以后,政治上实行独裁统治,解散议会,废除进步的1940年宪法,宣布进步政党非法,残酷杀害人民。经济上两极分化严重,富人过着美国百万富翁都难以企及的奢侈生活,而广大下层人民的状况却每况愈下。工人生活水平显著下降,失业和就业不足的人高达劳动力的60%。农村中土地兼并十分严重,8%的庄园占有全国3/4的耕地,而数以万计的无地农民沦为非法占地的“自耕农”。正是这种尖锐的矛盾导致了武装革命。

1959年5月,古巴新政权颁布了《土地改革法》,废除大庄园制,禁止外国人占有古巴土地。据此,古巴政府征收了美国人占有的土地16.2万卡(约合217万公顷)。美国国务院就此提出交涉,要求以现金赔偿美国人,并威胁将进行报复,削减食糖份额。古巴政府则表示目前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赔偿,并宣布有权采取自己认为最恰当的措施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由此,双方关系开始紧张。美国在美洲国家组织第5次外长协商会议上竭力孤立古巴,并阻挠英国向古巴出售“驯鹰者”喷气式战斗机。古巴毫不妥协,继续推行国内改革。10月,古巴政府颁布《石油法》和《矿业法》,废除一切租让地,对美资采矿业一律课以重税。美国对古巴日益采取敌视政策,古巴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美国的霸权利益遇到了有力的挑战,西半球出现了新的危机。

巴蒂斯塔统治时期的古巴是拉美地区的一个缩影,其他拉美国家同样由于两极分化严重而存在尖锐的社会矛盾。古巴新政府在经济社会领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大改善了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促进了社会公正。革命政权不仅在古巴国内赢得了人民的拥护,而且在其他拉美国家人民的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艾森豪威尔不得不承认:“有一点我们是知道的:菲德尔·卡斯特罗在许多拉美国家的群众心目中是一个英雄。他们把他看作被践踏的人们的先锋,看作在一多半拉美国家掌握着财富和政府的特权 者的敌人。”(注:艾森豪威尔著:《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下):缔造和平》 ,北京,三联书店,1977,第592~593页。)拉美各国人民受到古巴革命的鼓舞,希望 在自己的国家也进行这样一场深刻的、彻底的变革,重组社会结构,对社会财富进行公 正的分配。拉美地区开始出现动荡的局势,一股革命的浪潮正在涌来。在6月30日的第4 49次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赫托指出了拉美面临的严峻形势:多年以来,富人的财富 和权力持续增长,而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各国普遍存在着贫富悬殊,特别是土地 是该地区的严重问题。所以,卡斯特罗革命在南美洲的影响非常显著,一股社会动荡的 浪潮正在蔓延。(注: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London,GaleGroups,Fiche#:1991-194.)

到1960年春夏,泛美关系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在艾森豪威尔政府看来,古巴已经完全成为威胁美国利益的敌人。而局势动荡的其他拉美国家,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古巴式的革命,出现更多的卡斯特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艾森豪威尔政府从根本上调整了对拉美的经济援助政策,设立了社会进步信托基金。这种调整旨在缓和拉美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防止古巴革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避免西半球出现更多与美国敌对的激进政权。正如负责政策规划的助理国务卿史密斯在7月6日给迪龙的一份备忘录中所说,经济援助“将在拉美大大遏制卡斯特罗主义的号召,并且抵消美国反对卡斯特罗的行动的负面影响。”(注:FRUS:1958~1960,Vol.V,Microfiche Supplements,Fiche 4,84-450~84-456.)

争取进步联盟计划出台

1960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年。拉美地区的危机不仅迫使行将离任的艾森豪威尔政府调整 了政策,而且也成为总统竞选人无法回避的焦点问题。在酝酿社会进步信托基金的过程 中,迪龙为了得到两党的一致支持,找到了刚刚被民主党提名为总统候选人的肯尼迪。 肯尼迪表示支持这个计划,但是希望能推迟到大选以后。这样,如果肯尼迪当选,他就 能把这个计划纳入自己更宏大的援助计划中。经过协商,双方达成妥协:肯尼迪承诺努 力促成国会同意这一方案,在8月通过授权法,艾森豪威尔政府则同意真正的拨款推迟 到1961年新总统就职以后。(注:C.Douglas Dillon,“The Prelude”,in Scheman:the Alliance for Progress:A Retrospective,pp.65~66.)

波哥大会议结束1个月后,肯尼迪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县公布了一个演讲稿,提出了自己的援助计划。他首次使用“争取进步联盟”一词,表示如果当选,将对拉美采取全新的援助政策。“我们的新政策可以用一个西班牙语短语‘alianza para progreso’——争取进步联盟来最好地概括。这是在自由和经济发展上有着共同利益的国家之间的联盟,通过共同努力,开发整个半球的资源,加强民主力量,扩大美洲所有人民的就业和教育机会。”(注:Kennedy Library,Pre-Presidential Papers,Box 913.)入主白宫不到两个月,肯尼迪就在白宫东厅对拉美国家外交使团发表演讲,正式启动了联盟计划。他具体提出了作为争取进步联盟的10点初步内容。主要包括:该计划将持续10年,美国将 在拉美国家自己努力的前提下提供“足够的”资金,拉美国家要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 支持拉美一体化,稳定出口商品的市场价格,实施粮食用于和平计划,扩大文化交流, 等等。8月,美国和拉美国家的财政部长或经济部长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举行特别会议 ,通过了《告美洲人民书》和《埃斯特角宪章》,对争取进步联盟的具体内容作了详细 的阐述,开始实施这一前所未有的经济援助计划。

争取进步联盟是一个内容更全面、有着具体目标的援助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拉美国家在10年之内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要达到2.5%,同时“通过更平等的国民收入分配,使经济的进步惠及经济和社会群体的所有公民,较快提高更贫穷人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为此,美国政府承诺提供大量公共资金。在埃斯特角会议开幕式上,美国代表团团长、此时已任肯尼迪政府财政部长的迪龙宣布,美国将在联盟计划的第1年(即1962年3月之前)提供10亿美元。《埃斯特角宪章》第4章“支持国家发展计划的外部援助”规定:“美国将援助那些发展计划中制定了自助措施、经济社会政策和计划与本宪章的目标和原则相一致的参加国。作为这类国家内部努力的补充,美国将与来自其他外部渠道的预期援助一道分配资金,这些资金在范围和规模上将足以实现本宪章设想的目标。”(注:Pan American Union,Alliance for Progress:Official Documents Emanatingfrom the

Special Meeting of the Inter-American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at the Ministerial Level,OEA/Ser.H/XII.1,

Rev.2,p.12.)无论是先期提供的10亿美 元,还是后续的“足够”援款,美国所做的承诺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正是《埃斯特角宪 章》和争取进步联盟计划最重要的内容。

米尔顿在谈到建立争取进步联盟的根源时认为:“我们应当记住,联盟的演进在很大程度上与卡斯特罗共产主义无关,即使没有共产党的威胁,这个计划也势在必行,它与我们根深蒂固的宗教和民主信条相吻合,我们持久的目标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注:Milton Eisenhower,“The Alliance for Progress:Historical Roots”,inJohn C.Dreier,eds.,The Alliance

for Progres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62,p.23.)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肯尼迪政府 推出争取进步联盟计划,从根本上说是对西半球出现的冷战形势的反应。古巴革命后美 古关系的恶化为苏联发展与古巴的关系提供了契机。1960年2月,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 主席米高扬访问古巴,双方签订贸易协定,苏联保证在1960年购买古巴食糖425 000吨 ,此后4年每年购买古巴糖100万吨。苏联每年向古巴提供600万吨石油(约占古巴总需求 量的1/3到1/2),到岸价格比委内瑞拉石油价格低33%。苏联还答应提供1亿美元的贷款 ,以帮助古巴实现工业化。此后不久,双方正式恢复巴蒂斯塔时期中断的外交关系。另 外,苏联公开表示要以自身的军事力量来保护古巴,使之免遭美国的干涉。7月9日,赫 鲁晓夫在莫斯科发表讲话:“在必要时,苏联的炮手可以用自己的火箭火力支持古巴人 民,如果五角大楼的侵略势力胆敢对古巴发动干涉的话。”几天以后,赫鲁晓夫又在一 次记者招待会上对门罗主义发出了挑战:“我们认为,门罗主义已经过时了,已经寿终 正寝了。这个主义的遗体最好是埋葬掉,以免它腐烂而毒化空气。”(注:洪育沂、徐 世澄:《拉美国际关系史纲》,第239~240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

面对这种形势,美国新的决策层认为,冷战前线已经从亚洲和欧洲延伸到了拉美,共产主义已经来到了美国在冷战中的大后方,威胁到了美国在这一地区的传统利益和在全球冷战格局中的战略利益。肯尼迪称西半球的独立受到了海外势力的威胁:“在古巴,共产党已经获得了一个卫星国,建立了一个渗透和颠覆所有拉美国家的基地。”在其他国家,“精力旺盛、竭力鼓噪的共产党人正在利用国内的穷困和动荡,怂恿对美国日益增长的不满,设法把共产党的统治施加到这些国家。”(注:Kennedy Library,Pre-Presidential Papers,Box 913.)大选获胜以后,肯尼迪马上组织了“关于当前拉美问 题的工作小组”,筹划新政府的政策。该小组在1月4日向肯尼迪提交了报告,指出美国 在西半球面临的主要形势是:“莫斯科和北京看起来已经达成一致,把通过革命夺取拉 美的一部分作为‘冷战’的早期目标,这种‘冷战’目前在加勒比地区还很活跃。”“ 在美国看来,目前拉美的共产党挑战与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的纳粹法西斯威胁很相似 ,而且较之更为危险,需要更大胆、更富想象力的回应。”(注:FRUS:1961~1963,Vol.XII,pp.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