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3 15:23:17

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例1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2年6个月]

公 司:XX运输有限公司

行 业:交通/运输/物流

职 位:信息技术经理/主管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软件工程

学 校:华中科技大学

自我评价

具有丰富的IT项目开发及管理经验,善于沟通,熟悉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管理,丰富的团队管理经验。对企业的IT运营,团队管理和配合,均有丰富经验。密切关注国内外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趋势、及切实可行的企业IT管理实践,关注SOA、EAI、虚拟化、移动应用等技术在企业中适用的进展。为人稳重,对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帮助其他同事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对新技术的研究一直保持充足的热情。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计算机软件

目标地点: 北京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数据库技术总监

工作经验

2011 /9—2014 /3:XX运输有限公司[ 2年6个月]

所属行业:交通/运输/物流

信息技术部 信息技术经理/主管

1、新仓库网络架构规划;

2、协助仓库经理完成库内规划和储位规划的工作;

3、负责IT设备的采购和维护,包括无线数据采集器(RF)、条码打印机等;

4、WMS的需求调研、规划、实施等全周期工作;

5、为业务部门接洽新的仓储业务提供售前技术支持;

6、开发各类分析报表为管理层制定战略提供依据;

7、使用的WMS是Infor/SSA的EXCeed4000和WM9产品;

8、根据客户需求为特定客户设计开发WebPortal;

9、根据不同客户设计开发电子数据交换程序(EDI);

10、规划和设计系统的防灾备份方案与日常维护计划。

---------------------------------------------------------------------

2009 /8—2011 /8:XX机械有限公司[ 2年]

所属行业: 机械/设备/重工

资讯中心 信息技术专员

1、参与网络维护和桌面支持;

2、参与ERP培训和评估;

3、负责MIS系统维护和二次开发;

4、参与ISO培训和认证过程。

教育经历

2005 /9--2009/7 华中科技大学 软件工程 本科

证 书

2007 /6 大学英语六级

软件工程专业例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1-0011-01

一、引 言

计算机学院从2005年开始招生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现在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已达到我院学生总人数的70%以上。“培养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适应信息产业和软件产业需求的系统设计和开发的高级人才”是我院一直以来对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根本要求。这里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特别是现在的软件开发越来越偏向不同的硬件平台做专业开发。而作为系统开发的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硬件知识。对于完全不懂硬件的软件工程学生来讲,就业前景和发展都会受到极大的制约。

但是,我院硬件课程相对较薄弱。具体存在以下问题:①课程的内容深、难且不实用。学生理解计算机硬件较困难,学到的知识停留于空洞的概念,没有得到技能的提高。②技术发展迅速,硬件课程教材和实验设施严重滞后。现在的硬件教学教材还停留在70年代8086/8088阶段。③实验困难。与软件实验不同,硬件实验需要一定规模的计算机设备,同时课程教学上也没有足够的课时进行实验。④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计算机硬件教学已严重脱离了硬件技术的发展实际,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的基础知识,不会开发电子产品,不会做工程项目。⑤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的内容严重脱节。现在学生对于计算机硬件的最新技术比较感兴趣,但是硬件课程讲授的是过时的知识,学生无法在课程中体会到硬件的好处,感觉硬件课程像“鸡肋”。

基于以上分析,对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硬件课程进行改革已迫在眉睫,要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软件人才,应该而且必须加强相关硬件课程的建设,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所以,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对于软件工程的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硬件知识、软件工程中的硬件课程如何设置等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下面就相关内容进行简单探讨:

二、硬件课程改革的措施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硬件系列课程设置了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微机接口技术4门课程。这些课程设置虽然相对独立,但所提供的课程内容划分不明确,相互重叠现象较严重。如基本原理和指令系统的内容,在多门课程中都有出现。

所以,硬件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将4门硬件课程整合、筛选,组合为1门综合型的硬件课程,达到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减少重复的要求。目的是将硬件系列课程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课程内容体系,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压缩学时都非常有效。

1.硬件课程教学模块的设置

具体设置以下模块: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核心);数据的机器级表示(核心);汇编级机器组织(核心);存储系统组织与结构(核心);接口与通信(核心);功能组织(核心);多处理和其他系统结构(核心);性能提高技术(选修);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结构(选修)。

2.硬件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

教学内容:①计算机概论:计算机概述、运算基础;②数字逻辑基础:卡诺图、组合电路、时序电路;③运算器:半加器、全加器、算术逻辑部件、定点运算器、浮点运算器;④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指令系统、汇编语言语法、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⑤存储器系统:存储器芯片、存储器层次结构、内存接口技术;⑥控制器:中央处理器的组成和功能、指令流程、硬连线逻辑、微程序控制器;⑦输入/输出技术:I/O接口与端口、输入/输出控制方式、三种简单接VI芯片、中断系统与中断接口、总线;⑧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其应用:可编程接口芯片的几个基本概念、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通用同步/异步接收/发送器、模/数转换器、芯片组;⑨实用接口技术:主板、硬盘接口、高速串行总线;⑩计算机系统结构概述:计算机系统结构基本概念、流水线技术、并行计算机系统结构、提高处理器性能的技术。

实验环节:①数字逻辑(时);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上机练习(时);③接口实验6~8个(18~24学时)。

3.课程实施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注意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该课程体系规划是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要求编写的,反映了软件工程专业对计算机硬件的共性要求,不同学校的软件工程和计算机软件专业还可根据本校培养特点做不同的选择与增删,以适应本校培养的个性要求。

(2)处理好理论讲授和实验的关系。各校根据本校培养的方向和实际条件,组织不同要求的实验教学,可进行单个实验,也可组织小系统实验。

(3)注意基本内容稳定性和新技术、新知识反映的及时性的关系。课程的基本内容(即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必须稳定,而随着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不断出现的新器件和新部件必须在教学中及时反映,必须考虑如何处理两者关系。

三、结束语

软件工程专业例3

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专业教育在国际化、标准化方面已经大大落后于先进的国家。首先是英语教育水平不高。在软件产业,英语毫无疑问是第一语言。爱尔兰、印度之所以成为软件出口大国,与这些国家拥有大批英语软件人才密切相关。我国软件专业的硕士乃至博士英语听、说、写的能力障碍成为国际化的一道坎。练好英语也成为我国软件人才流向外企或国外的主要目标之一。其次,我国许多高校教材平均每5 年才更新一次, 大大落后于国际软件业的发展。这也是大学生毕业后难以胜任软件企业要求的主要原因。

与之相比,印度APTECH 的教材每年更新一次。

二、国内外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

我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 但印度已成为除美国外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尽管我国的软件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但软件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 这使我国的软件产业将有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空间,软件工程也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扶持。

国内市场每年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高达80 万,而各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 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尤为短缺。毕业生主要在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高校、研究所、国防等部门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应用与研究工作;另外也可攻读本学科或相关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推荐阅读:

因此,面对如此高的市场需求,我们开放教育要弥补普通高校的培养人才空缺, 为在职在岗的相关人才提供就业发展的学习机会。推荐阅读:谈机电一体化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

三、依靠电大三网优势,发挥成人自身特点,创建自有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在教学模式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队伍的知识更新专业教师队伍知识更新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环节的核心力量,因此要想把一个专业建设完善,首先要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入手。 软件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基本理论和方法一般需要较长的从业经历或经验, 所以中青年教师常常是这方面的专家; 而程序设计技术和软件开发工具往往是年轻人的专利,相关课程的教学最好由年轻教师担任。在每个年龄段还应该分出教师的层次。

软件工程专业例4

软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深化计算机软件工程课程改革、提高软件工程教学质量必经之路。从协同创新视角而言,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大课程体系是一个协同体系。在实践操作层面,软件工程专业体系的每一个内容模块都会影响软件工程专业大课程体系的建设成效。软件工程专业的大课程体系每个内容模块可以构建相应的创新平台,通过各内容模块的创新与发展,能有目标、有步骤地推进软件工程专业的大课程体系建设。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年度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显示,在就职业过程中,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适应性差,课程与市场需求脱节,实践与理论脱节,工程实践与技术应用脱节等方面,大部分无法满足企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这是目前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在。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使得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发展、能迅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进行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和应用,还会具有较强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学生学会软件的设计方法、学会软件的开发方法以及学会软件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方法[1]。除此之外,学生还会学会软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壮大软件工程师的队伍,还可以在相关的信息产业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为我国软件产业持续、健康、高速的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2协同创新体现在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的两大模块

大学校园为现在的科技社会输送了许多的人才。一个学校的创新能力是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在学校里开展协同创新的专业课程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学校的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开展实训教学、实训室建设等一系列协同教学模式,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开发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协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2]。2.1软件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首先需要了解课程设置问题。课程的设置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设置,分别为职业技能结构、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教学模式3个维度。这三个维度是围绕遵循软件工程规范和研究职业技能结构的课程建设思想以及构建以核心技能为主题的3个层次的专业课程体系为中心的。专业知识体系包括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方向课程、技能课程等。开展职业技能是为了让学生多多了解验证性实验课程、熟悉综合性实验项目、掌握课程设计。在上完理论课之后,验证性实验课程的开展会让学生加深理论课所学到知识的理解过程。开展综合性实验项目,是为了让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应用理论课知识,根据实验研究目的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课程设计最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课程设计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3]。教师的课程教学要注重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如课程设计答辩、课程设计成果验收、课程案例分析等方法。改革传统的刻板单一的教学方法,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共同探讨知识。最终,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得到提高,,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得到改善,实践创新能力也会得到了提高。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也可在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上去完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去探索软件工程专业协同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从课程实验教学、实训平台建设、创新训练、协同培养等方面来开展软件工程专业多维实践教学模式。其中,课程实验包括了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课程设计三个方面。实训平台建设包括了建设软件开发实训室、软件研发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创新能力训练包括了开展各类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4]。2.2软件更新管理,建设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软件要更新,实训基地要建设。目的都是为学生搭建实践动手能力的操作平台、为学生创建发挥创造能力的锻炼平台。作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尤其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攻克程序关。也就是说,学生应该多多编程上机实现。因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中之重便是要求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进行项目实训,提高动手实践编程能力。编程是将所学的抽象专业知识具体化。因则,学院要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努力搭建好实训平台,多多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共同合作来搭建实训的基地,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发挥自身的潜力和特长。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来共同来树立协同创新观念,规范软件工程专业的管理制度,整合资源,优化资源,建设学院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和课程的评价机制,以构建利益共享机制[5]。

3协同创新在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应用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应用型本科大学,更加应该注重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协同创新指的是六个方面为一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包括"教师与教师协同、教师与学生协同、学生与学生协同、课程与课程协同、课程与实践协同、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协同"等。这些机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更有助于提升教学质[6]。3.1推崇校园文化,实施协同创新训练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学校的每个专业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的课程建设中明确规定学生需要加强创新能力训练。与此同时,学校应该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活动。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工作与生活中,同时也可达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7]。3.2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实施协同创新计划学校可以邀请企业来校参与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共建校企合作机制,搭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应用实训创新平台,协同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明确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则是要求学校要与企业共同来制订计划,共同来建立相关软件专业的实训室与开发平台,成立研究开发机构与部门,共同来为社会培养可塑人才。因此,企业必须和学校达成共识,深度开展人才交流与技术交流,充分利用工作环境和培训平台来为学生的创新性培养创造条件,形成协同局面。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的软件工程师来为学生授课,讲解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中所遇到的问题,如软件开发的案例、软件的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讲授案例的同时还可以模拟企业是如何来解决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8]。学校也要全面性了解并且掌握目前市场上对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现状,据此来安排专业课程,按需培养学生,为企事业单位输送软件的开发人才,为积极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贡献微薄力量。最终,企业和学校就会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的双赢局面。通过学校的培养,企业的参与,学生大学的学业完成后,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也不再迷茫[9]。

软件工程专业例5

随着东莞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双转型”的需要,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东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东莞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支持发展信息服务业。东莞市现代信息服务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以及软件业三大类,将东莞打造为继深圳、广州后的又一个现代信息服务业基地。东莞的信息产业规划届时将以新显示、新能源、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和软件产业“四新一软”发展战略为重点,力挺软件产业,同时大力开展人才培育工程,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支持各高校开展人才定制培训、综合培训、认证培训、专业课程培训等各项培训,大力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东莞市政府在《东莞市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培养符合软件产业要求和掌握规范性开发能力的大批软件技术开发人员。

二、软件工程专业发展概况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广,软件产业不断扩大,社会需要大量的软件技术人才,系统、规范地培养软件工程人才已受到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界的普遍重视。由ACM和IEEE/CS联合工作组组织制定的软件工程知识体SWEBOK、计算教程软件工程卷CCSE2004于2004年5月正式。软件工程专业将根据广东和东莞人才市场需求,以软件领域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培养具有从事应用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维护的能力,立足东莞、服务广东、面向全国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专业能力构成

1.软件工程专业能力。根据2006年教育部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能力结构要求,掌握软件工程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主要分为:①获取知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适应学科发展的能力等。②应用知识能力:需求分析和建模的能力、软件设计和实现的能力、软件评审与测试的能力、软件过程改进与项目管理的能力、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能力、使用软件开发工具的能力等。③创新能力: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软件行业岗位能力。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以及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各环节技术要求,我们将软件工程专业能力归纳为系统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开发、数据库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软件技术支持与系统维护等六个方面。①系统分析与管理能力。精通计算机行业的前沿理论,精通代表主流开发思想的程序开发语言,精通建设信息系统所要求的各种具体技术,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写出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定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估和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标准规范写系统分析、设计文档,能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能具体指导项目开发。②软件设计能力。针对客户的需要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及软件工程的要求,根据设计规格说明书进行软件设计,编写程序设计规格说明书等相应的文档;具有理解需求分析与整体设计能力;模块级详细设计能力及数据库设计能力。③软件开发能力。根据软件产品的需求、理解和分析系统概要设计,进行模块级详细设计,按照规范编写代码,进行单元测试,修改缺陷,提交代码,编写整理技术文档。要求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面向对象思想;掌握主流开发工具,精通一至两种程序语言,按照规范编写代码;具有数据库开发能力;掌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的方法与技术;编写、整理技术文档的能力。

④数据库开发与管理能力。根据需求进行数据库分析和设计,创建符合规范的数据库,满足系统运行的需要;完成数据库日常维护、备份及恢复,能对数据库性能进行优化。掌握数据库基本原理;熟练掌握一种以上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具有数据库设计与开发能力;具有数据库备份、恢复及日常维护的能力;具有对数据库性能优化的能力。⑤软件测试能力。根据需求分析和设计规范,对软件进行测试和检验,发现软件的错误或缺陷,对软件产品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掌握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熟悉软件开发过程,掌握软件测试流程和技术;具有编制测试大纲、计划、方案及设计测试用例的能力;熟悉使用常用测试工具;具有测试执行、缺陷跟踪的能力;具有测试管理能力;能够编写测试技术文档的能力。

四、课程体

软件工程专业例6

一、国内软件市场人才要求

我国与印度同属为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的软件出口数量却落后于印度。虽然我国的软件市场在不断丰富和增长,可是软件的整体发展还较为缓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这为我国的软件市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软件工程将会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目前我国的软件市场人才处于较为匮乏时期,高端人才更为稀少。所以,针对国内的现状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应该开放教育来弥补高校教育中的人才培养疏漏,为更多的人才提供较多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

二、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缺陷

我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教育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其标准化程度、国家化水平都明显落后。第一,我国软件毕业人员的英语教育水平相对较弱。软件高新产业中,英语是进行交流的第一语言;印度能够出口大批软件,与英语软件人才的储备是紧密相连的。我国的高端人才,在英语的各方面能力都阻碍了国际化的交流。因此,英语水平的提高成为了软件人才外流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我国的高校教材更新频率相对较低,与软件行业的发展相比,具有严重的滞后性,所以,大批毕业生难以面临企业工作的需求。印度的相关教育模式较之我国,更新频率较快,每年都会进行更新,这就为英语人才的储备提供了客观条件与学习环境。

三、依托电大优势,发挥创新精神

1.教学课程内容的更新。在进行软件专业化教育过程中,教育部门应该依据每个学科与学生的特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教学计划,防止过度注重理论化。教学方案的制定也应该以数据库知识的储备、软件工程知识的更新以及程序设计的变化为基础。软件工程专业与其它专业相比,具有变化速度快的特点,教学更要应该保持实时更新,与实际社会需求情况接轨。

2.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专业性强、实践能力丰富的师资队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也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实施者。所以,想要完善相关专业建设,可以从师资队伍入手,以及其知识的掌握深度。软件工程的特征决定了基本理论与方法,通常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因此,中青年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教授者,也是程序的设计与软件开发工程的负责人,所以,教学课程还是以年轻教师担任较为适宜。

3.教师教学手段的丰富。教学手段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也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软件工程专业,很多课程都具备较强的实践性,有些课程除理论教学外,上机实习和动手实践是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课程的教授提供了客观条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内容贯穿于课堂当中,必要时进行上机操作。由于软件专业工程专业性较强,学校可以邀请负责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实践应用性的增强。实践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深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他们的专业实践,设置必要的教学环节,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实践教学的地位极其重要,加强实践教学,将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日常工作的工作内容,进行全面的统筹,加强各方面的协调,确保实践教学能够落实到各个环节。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环节得到落实的重要条件,应该依据软件工程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并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三者的紧密结合,对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整个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有极大的便利。教科研相长,产教结合,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增强应用型人才,减少学生适应社会的时间,提高就业的竞争性,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在专业建设期间,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扩大产学研合作范围,力争有更大成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优秀的师资队伍,需要客观条件的搭建来实现,建立好一个基地是为我们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的重要保障。相关部门与单位要坚持开拓创新,探索新思路,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实现我国人才兴国战略。

软件工程专业例7

关键词:软件工程 教学模式 需求

Keywords: software engineeringteachingdemand

作者简介:刘玲 1977年出生,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大学,理工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硕士,计算机教育

一、国内外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

我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但印度已成为除美国外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尽管我国的软件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但软件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使我国的软件产业将有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空间,软件工程也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扶持。

国内市场每年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高达80万,而各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尤为短缺。毕业生主要在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高校、研究所、国防等部门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应用与研究工作;另外也可攻读本学科或相关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因此,面对如此高的市场需求,我们开放教育要弥补普通高校的培养人才空缺,为在职在岗的相关人才提供就业发展的学习机会。

二、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专业教育在国际化、标准化方面已经大大落后于先进的国家。首先是英语教育水平不高。在软件产业,英语毫无疑问是第一语言。爱尔兰、印度之所以成为软件出口大国,与这些国家拥有大批英语软件人才密切相关。我国软件专业的硕士乃至博士英语听、说、写的能力障碍成为国际化的一道坎。练好英语也成为我国软件人才流向外企或国外的主要目标之一。其次,我国许多高校教材平均每5年才更新一次,大大落后于国际软件业的发展。这也是大学生毕业后难以胜任软件企业要求的主要原因。与之相比,印度 APTECH的教材每年更新一次。

三、依靠电大三网优势,发挥成人自身特点,创建自有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在教学模式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学方案的更新

我们应该按照学科特点和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避免流于形式的纯理论教学,教学安排上应该围绕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程序设计知识设计。而且根据软件工程专业变化快的特点,每年随时更新教学大纲,及时增加选修课程,做到与时俱进。

2、 教师队伍的知识更新

专业教师队伍知识更新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环节的核心力量,因此要想把一个专业建设完善,首先要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入手。软件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基本理论和方法一般需要较长的从业经历或经验,所以中青年教师常常是这方面的专家;而程序设计技术和软件开发工具往往是年轻人的专利,相关课程的教学最好由年轻教师担任。在每个年龄段还应该分出教师的层次。

3、 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

教学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软件工程专业中,许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些课程除理论教学外,上机实习和动手实践是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应尽可能使用投影教室,在实际的操作中讲解课程的内容,程序设计类课程可以直接在机房开设。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可以邀请专业软件公司的技术负责人讲授。

4、 注重实践,提高应用性

实践教学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实践能力设置的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把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工作日程,统筹安排,加强指导与协调工作,以保障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

实践教学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即课程作业、实验、实习等;二是集中实践性教学,即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及毕业作业(设计)等。三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专业责任教师的指导下,为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而设计的教学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基地是落实实践教学环节的必备条件。要根据软件工程重点课程,有计划、有目标地建设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实践基地分为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如计算机房、实验室、资料室等)要能满足自身教学需要,要强调其规范性、实用性、先进性;校外实践基地要根据专业和课程设置的需要,借助地方的高等院校、科研所、机关单位的力量,通过联合办学、共建共享、签订协议等方式落实实践基地建设。

要根据教学需要配置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的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在工作量计算、职称评聘、津贴报酬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他们做好实践教学工作。对实践教学应建立培训、考核和评估制度,使实践教学逐步规范化。

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教科研相长,产教结合,有利于培养掌握必备理论、掌握社会需求技能的应用人才,缩短学生的社会适应期,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此,在专业建设期间,要加强与企业实质性合作,扩大产学研合作范围,力争有更大成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建设好一支队伍,建立好一个基地是为我们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的重要保障。电大要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开拓办学,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

软件工程专业例8

摘 要:针对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对软件工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软件工程专业课程面临的知识与工具变化快、项目实践要求高、强调协同与合作等特征为目前在线课程模式和平台带来的挑战性问题,分析研究2014版软件工程知识体(SWEBOK)对在线课程建设的影响,分别针对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MOOC)和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POC)的建设提出一系列建设思路与方案。

http://

关键词 :软件工程;在线课程;软件工程知识体;MOOC;SPOC

第一作者简介:董威,男,教授,研究方向为可信软件工程技术、软件分析与验证,wdong@nudt.edu.cn。

0 引 言

随着软件在各种领域迅速发展,软件的类型、规模、复杂度都急剧增长,在有限的时间和成本约束下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被人们高度关注,因此提高各类信息化系统开发人员的软件工程能力越来越受到普通和军队高等院校的普遍重视。然而,由于软件从业人员所需知识更新快以及大量软件开发人员接受软件工程教育的经历不足,仅靠传统的高校课堂内授课方式,难以满足社会和军队信息化快速发展对软件工程人员的需求。研究如何通过建设软件工程专业在线课程加快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优化软件工程课程资源的配置,对于我们国家和军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与深远意义。

1 软件工程教育的发展与主要问题

软件工程指将系统的、规范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1]。ACM和IEEE/CS成立联合工作组,在2004年制定了计算教程软件工程卷CCSE (computing curriculum-software engineering)[2],并把软件工程作为计算学科下与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系统、计算机工程等并列的学科。2014年,ACM和IEEE/CS推出软件工程知识体SWEBOK 3.0版[3],知识领域与2004年版SWEBOK相比从10个增加到15个。此外,由ACM和IEEE主导,国际一些著名高校和企业的专家针对软件工程硕士教育制定《软件工程研究生学位教程指南》(GSwE2009)[4],描述软件工程硕士需掌握的核心知识体系和相应教程。我国从2001年开始建立示范性软件学院,并于2006年推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软件工程)》[5]。2011年,软件工程专业经国务院批准增列为一级学科。

软件工程师目前在国内外都是最具吸引力的职业之一,如美国著名的就业网站CareerCast在2012年进行调查,从收入、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因素评选出的十大最佳职业中,软件工程师名列第一[6];在我国近来对本科毕业生的职业调查中,软件工程师的收入也一直名列前茅。尽管近年来软件工程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国内外的软件工程教育还存在诸多挑战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现有的软件工程课程从学时数、教学安排等方面都难以达到实际职业对软件工程深度、广度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相关培养方案的制订较少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针对性不强。

(2)尽管聘请企业中有丰富经验的软件工程师授课是一条有效措施,但整体来看,软件工程授课老师普遍缺乏软件开发实际经验,甚至很多都未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

(3)软件工程目前存在众多不同的开发方法学,它们各有特点和优势,并且软件工程相关技术发展迅速,新的方法不断出现,这使得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准备变得非常困难。

(4)当前国内外软件工程教材多是对众多方法和技术的描述,对具体技术的深入程度不足且无法适应软件技术、工具的快速变化,对学生进行实际项目开发帮助有限。

(5)企业的软件开发中使用了众多的软件工具,并且对于重要领域的软件开发,很多企业采用商业化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昂贵的、专用的商业工具较为缺乏,并且在有限课程时间内学生难以接触到众多不同类型的软件开发工具。

(6)软件工程教育资源非常不平衡,在教育和经济发达地区,聘请优秀软件工程师进行授课、使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开发中是可行的,但对于大量其他地区高校就难以实施。

(7)软件工程技术和工具发展迅速,很多软件从业人员从程序员开始起步,未接受过系统的软件工程教育或所受教育很快过时,因此需要持续性的、具有一定灵活性的优质教育资源适应这种情况。

由软件工程教育面临的以上挑战,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高校课堂内软件工程教育虽然还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必须找到新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以满足其知识变化快、人员基数大、持续时间长、资源不平衡等特征。通过互联网在线课程的形式实施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无疑是应对上述问题一种有效、可行的方式。

2 软件工程知识体对在线课程模式的影响

软件工程可以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讲授,而软件工程专业一般包含一系列的课程,如需求工程、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构造、软件测试与验证等。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如果作为在线课程进行建设会遇到众多问题,其中主要包括对实践环节的要求非常高、追求在真实平台中解决有一定规模的问题、需要团队合作以及项目管理等,而目前在线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平台在这些方面有一定欠缺,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提供解决方案。

软件工程课程应该覆盖一定的知识领域,表1对SWEBOK 3.0版中包含的15个知识领域和子域进行初步分析,判断其是否适合于目前一般性的MOOC在线课程教育模式和平台。表1中第2列的知识子域适合目前在线课程教学方式,第3列中的知识子域需要对当前在线课程模式进行适当改进才能适用,第4列中的知识子域则需要对当前在线课程模式和平台进行较大改进。对于不适合(需对模式和平台进行改进)的知识子域,笔者在第3节中将研究讨论应对方式和措施。

表1中最后两个知识领域计算基础和数学基础作为软件工程理论基础的一部分,由于一般放入与软件工程课程相独立的课程中讲授,如离散数学、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等,其相关课程也都有较为系统、完善的体系,因此这里我们不进行特别考虑。

3 软件工程专业在线课程的建设

目前已经出现一些软件工程的在线课程,如UC Berkeley的软件工程MOOC课程于2012年在Coursera、后来在EdX上线,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延伸出多个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 SPOC)[7]。国防科技大学也已有软件工程相关课程在内部网络上线,供部队和军队院校一定范围内的人员在线学习。

3.1 软件工程专业MOOC课程建设

从对相关知识领域的分析可以看到,目前一般性MOOC授课方式与平台难以适应的软件工程知识子域主要包含以下特点。

1)难以完全通过讲授使学生接受,如需要动手进行实践才能深入体会的技术以及与经验密切相关的过程、管理、度量等内容。

2)内容变化频繁的知识如一些软件开发技术、工具等总在持续发生变化或出现新的版本,课程每次新开时都可能需要调整。

3)需要团队式的协作与交流完成内容,如版本控制、需求获取、协同开发、团队交流等,仅靠讲授或个人作业难以达到效果。

4)软件工程教育强调具有一定规模和复杂性的项目实践,这对于教学辅导人员的数量和指导能力要求较高,不仅仅是普通答疑能完成的。

5)对于很多技术和实践来说,其结果是开放式的,软件设计、实现、测试、维护等任务一般不存在唯一结果,这给作业评价和成绩评定带来困难。

面向上述特点,根据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相关实践、效果以及已经实施的建设情况,我们总结出一些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1)制订MOOC教学计划时应遵循持续改进的原则。传统课堂教学讲究制订教学计划时一次到位,但由于软件工程内容变化快,因此分解教学内容、视频、作业时应该使其能够适应快速变化,不要期望一次建设就大功告成。此外,在线课程需要了解大量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教学效果,这也需要不断的改进。如果可行,可采用自行编著的电子教材和 http://

参考文献,使得每次开课时学生教材也可以尽快进行相应修订。

(2)在线课程平台与软件协同开发环境的有机融合。对于需要协同、交流才能完成的内容,实际由于许多国际化企业的软件研发人员遍布全球,因此已有相应的平台(包括开源软件工具、开源社区等)支持地域分布的人员进行协同开发。教师可选择所需的协同开发环境,与软件工程在线课程平台集成在一起,提高对团队和协同任务的支持。

(3)对课程进行分而治之的划分。教师可以把课程按照其内容是否适合在线授课划分为一些小的子课程,每个子课程更偏重于适合或不适合(如理论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分到不同子课程),以减少整个课程设计的复杂性。在线课程偏重适合讲授的子课程,不适合已有在线授课模式的内容,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施(如其他高校单独开设实践课程、采用适合的平台或投入更多教辅人员等)。

(4)采用新的教辅人员委托模式。由于软件工程课程的实践性强,对教辅人员数量和质量要求高,因此仅靠开课学校的课程组难以完成。教师在实践中可以考虑招募在高校内或通过在线课程已经完成课程学习、成绩优秀的志愿者,通过一定的激励或者提高影响力等方式激发他们的热情。事实上,从开源软件的蓬勃发展以及Berkeley软件工程MOOC课程的实际效果看,该方式完全可行、有效。

(5)加强自动化结果评估和成绩评定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教师可一方面采用各种自动化软件工具,如通过测试驱动的开发工具、软件编码规范检查工具、基于服务的方式等对课程作业进行自动评估;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开源软件社区的开发活动中,通过开源项目对其完成工作和贡献采纳情况等进行评价。

软件工程专业MOOC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众多,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践逐步研究和完善其在线课程的建设过程。

3.2 软件工程专业SPOC课程建设

软件工程在实际实施中所面向的领域背景非常重要,而不同领域的软件系统各有特点,一个软件企业一般有其针对性的领域,采用的软件工程过程、方法、工具、管理等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非在校学生的软件工程在线课程学习者可能在一般性的理论之外,希望学习更多对其背景有促进作用的知识。再者,MOOC课程学习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本身就是高校教师,他们会借用MOOC课程的内容,然后在自己的课程中进行一定改造并增加项目实习等内容,形成适合其学生学习的课程。此外,国防领域未来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中,软件工程人才将会包括科研人员、技术开发人员、管理人员、保障人员、作战和指挥人员等不同类型[8],还会针对战机控制、舰船控制、车辆控制、指挥自动化等不同应用背景,对软件工程知识的要求都有不同。上述情况都要求能够在MOOC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POC)。UC Berkeley就在其软件工程MOOC课程基础上发展了多个SPOC课程,包括在本校以及在其他高校中开设的课程。

对于建设软件工程SPOC课程,教师可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和策略。

(1)对于公共的知识讲授,尽可能利用MOOC课程完成,以减少SPOC课程的建设工作量,充分利用优质资源,提高课程的复用程度。

(2)加强每门SPOC课程的针对性,如针对具体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或针对具体领域背景选择相应的软件工程技术、工具、标准规范进行讲授。

(3)加强课程实践和项目开发环节的建设,这是MOOC课程本身具有的不足之一,但在SPOC课程中可以进行有效的弥补。

(4)课程成绩的评定可以把MOOC和SPOC课程的学习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对学习者对软件工程共性理论和特定目标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在未来在线课程发展中,软件工程专业MOOC课程可能并不一定很多,由能提供优质师资资源的机构开设,但针对具体背景领域的SPOC课程可以更多,因为毕竟软件作为现代社会无所不在的组成,软件工程面向的领域众多,都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软件工程人才。

4 结 语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具有变化快、对实践要求高、需要团队协作等特征,这些使建设软件工程专业在线课程具有更高的难度。MOOC课程和SPOC课程都是未来软件工程专业在线课程所需的模式,尽管已经有一些相关实践,但是如何建立较为系统、各门课程完善、质量高的软件工程专业在线课程,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与实践。目前对SWEBOK中知识子域对在线课程建设影响的分析还较为初步,下一步还需要更具体地针对所包含的知识点研究如何通过在线课程进行讲授。此外,软件工程专业在线课程应该与软件协同开发环境有机结合,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研究,针对知识点要求形成科学的集成平台体系框架并进行建设。

http://

参考文献:

[1] 齐治昌, 谭庆平, 宁洪. 软件工程[M]. 3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10-11.

[2] IEEE Computer Society.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4[EB/OL]./sites.computer.org/ccse/.

[3] IEEE Computer Society. Swebok V3[EB/OL]./www.computer.org/web/swebok/v3.

[4] Graduate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9(GSwE2009). Graduate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9[EB/OL]./www.gswe2009.org.

[5]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48-330.

[6] Brienza V. The 10 best jobs of 2012[EB/OL]./www.careercast.com/jobs-rated/10-best-jobs-2012.

软件工程专业例9

2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理论设计

以行业、企业实际对人才需求为引导,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真实就业情况调查为依托,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一线教师众多教学研究成果为参考,专业教师在企业挂职学习经验体会为借鉴,围绕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存在事实问题,来对地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设计建设。设计建议如下:

2.1学科建设

以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当前使用的主流开发工具或技术为依托来不断调整专业架构,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进行合理定位,系统性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从而实现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

2.2校企办学

学科建设以输出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嵌入资格认证课程模块,实训课程以企业开发项目方式贯穿培养环节以达到提高专业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

2.3师资建设

采取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研究开发,共同承接开发项目等方式锻炼提高师资队伍实战能力。教师在企业实战经历和相关经验成果带入到日常的教学环节,不仅能促进专业教师学术、科研能力提升,还能够最大程度丰富、提高专业学科建设[2]。

3三层结构课程体系建设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项目实战为背景,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理论知识体系以及实践能力为宗旨。学生完整地专业培养环节结束后具有程序设计,系统分析,软件设计、开发,项目管理,网络和移动通信终端应用开发能力。课程体系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3.1基础理论由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构成:①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涵括地方高校各现行必修公共课程,②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必修前导课程,是对软件工程专业基本“计算”概念理解、掌握,问题计算求解能力和构建中小规模软件系统综合能力的初步培养。

3.2专业理论以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导向、行业最新前沿技术为引领、专业骨干课程为核心、专业素质全面拓展和综合素养整体提高为目标来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建设[3],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课程:

3.2.1面向行业认知能力培养课程主要包括对行业、企业认知学习以及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等专业认知方面课程。一般包括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从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管理常规模式,软件项目开发流程等认知类课程。

3.2.2计算机编程与算法设计能力课程算法设计类课程主要包含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以及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课程;编程课程主要包含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传统程序设计语言课,还包括当下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最流行的技术前沿课程。

3.2.3软件工程专业系统分析课程系统分析能力课程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等系统类课程。

3.2.4系统实现与集成能力课程系统实现与集成能力方面课程主要包括网络编程、移动互联开发编程、编译技术、软件开发以及软件测试等课程[4]。

3.3实践以校企联合培养为手段,一至两学年时长为周期,贴近企业实际需求为指导,综合技能全面提高为目的来对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如下:

3.3.1校企共同建设实训课程以项目介入为主线,企业实际效益项目和高校产学研项目为实际授课主体。引进企业优秀项目人才或具有企业项目实战经验的教师来对专业人才展开课程实训,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综合素养。校企共同培养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知识转化生产实际速度,同时反向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知识的热情,最终提高就业竞争力[5]。

3.3.2合作企业岗位实训针对毕业学生和部分专业老师做岗位综合实训:①学生岗位实训:让学生真实参与企业项目实战,充分消化吸收前期所学理论和技能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就业夯实基础。②老师岗位实训:专业老师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并将企业项目开发经验和技术进行梳理总结、编纂成册,运用到实际日常教学环节,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有利于缩短理论转化实际成果周期。

3.3.3校企合作运用项目方式指导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与提升高度的一次全面的考核,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次全面的实训。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大多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流于形式,与实际脱节。通过与企业合作运用项目方式指导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弱化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抵触情绪,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实际运作规范及最新技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践和技能能力的培养,为毕业后从容就业夯实基础。

软件工程专业例10

2整体项目模式下系列课程的教学

根据整体项目模式原理,实践项目应贯穿到各专业课程之中,系列课程最好使用同一项目,这样更能加强学生理解软件开发过程的不同方面。该项目在专业课程开始之前就必须存在,即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中的实践项目,因此,系列课程必须是相互联系并且能基于同一项目案例,这和传统的项目教学方式虽然模式一致,但是效果却有本质的不同。图3为系列专业课程的项目案例、课程和学生实践案例示意图,5门课程都基于同一实际项目案例,学生根据自己所做的项目,按照不同专业课程要求的格式和内容书写相关文档。

2.1先案例后理论的案例驱动教学模式

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非常强,软件工程的很多理论都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和归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先案例后理论的案例驱动教学模式,符合软件工程专业的授课特点。首先,教师要讲解实际项目案例的文档,该文档是一套完整的、从不同侧面反映软件开发过程的实际文档。对于每一门专业课,教师首先讲解需求提取、需求分析过程、功能提取、系统功能结构框图等,让学生明确该系统的背景和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功能以实现目标。其次,教师要联系实际项目案例,讲解课本上的理论,将每个理论知识点与实际的项目案例相结合,让学生充分理解理论。在实际讲解过程中,对于新开课,新教师若碰到教学学时偏少的状况,可以言简意赅地讲解重点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碰到学时偏少的情况可以精简案例功能,讲解1~2个功能即可。最后,教师必须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给出标准的文档规范,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项目书写标准的文档。在每一门课程讲解完毕后,教师再一次帮助学生回顾该课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位置。以软件项目管理为例,在正式进入课程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首先需要准备的文档有项目需求、项目需求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开发计划书、项目Demo程序演示、软件项目投标书、软件项目开发合同。然后,开始进入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过程教学,软件项目主要内容有成本管理、进度管理、人员管理、风险控制等理论内容。实际的软件项目管理主要分为4个阶段:IT项目的启动阶段、IT项目的计划阶段、IT项目的执行控制阶段、IT项目的收尾阶段,这在一般的教材中很少提及,但是教师在内容讲解中要明确阶段任务。IT项目的计划阶段涉及48个文档;IT项目的执行控制阶段涉及45个文档;IT项目的收尾阶段涉及14个文档。教师在讲解合同的内容时,可以直接参照“软件项目开发合同”进行讲解。对于必不可少的合同内容,教师就必须跟学生讲清为什么必须要包含这些内容;讲解成本计算的时候,根据文档“工作包、进度和预算”进行项目的WBS分解以及基本的估算方法。总之,由于教材先理论后案例的局限性,在听课之初,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教师通过先案例的方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项目实践奠定基础。

2.2学生项目实践环节

每一门专业课都有上机实践部分,学生在实践课上主要是书写文档。每门专业课都有各自不同的文档,软件工程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标准的13个文档;软件测试课程需要软件测试报告文档;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有127个文档;面向对象的软件分析方法课程有包含9大部分内容的软件项目分析与设计文档。每一门课程的文档内容非常多,要求每个学生最好独立完成,主要训练每一个学生的文档书写和理解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学生书写的项目文档一定要给出标准的、规范的文档格式,包括目录、段落、标题、字体等排版之类的要求。项目模板可以采用软件工程国标文档或者相关的其他标准文档,最好和某一软件公司的案例文档格式相一致。笔者在软件公司任职过程中,很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书写文档的水平非常差,主要是文档格式、结构和内容混乱,往往给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整体项目驱动模式下的课程教学,首先强调的就是文档格式和正确的文档排版,其次才是内容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在学生项目实践中,任课教师最好跟踪指导。学生每次在实验课上必须完成相应的实验,并把实验的电子文档通过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或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给教师。电子文档的批改能快速纠正学生文档格式不规范以及内容方面的错误,但这个工作量往往很大,每一次电子作业批改的工作量往往是学生数量的3~4倍。这是因为学生按照批改意见进行修改后又会返回给教师,最终达到合格标准的电子文档往往会被修改2~4次。

2.3考核方式

完成每门课程的项目文档是学生对文档书写熟练程度以及课程内容理解的直接反映,也是培养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具备的素养和习惯的有效途径,克服学生疏于或懒于书写文档的缺陷。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书写的项目文档进行考核并将其反映在学生成绩上。项目文档的成绩占学生总成绩比例的30%~50%较为合理。

2.4教学效果

笔者经过近2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以中南民族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08级学生为例,首先,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各自的软件项目,包括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基金项目;其次,学生能很好地书写申请软件项目著作权系列文档以及毕业论文,书写的文档格式规范,只需稍加修改就能将文档立即转化成学术论文并发表。这表明学生无论是在文档格式还是在内容编排上都取得了进步,进一步提高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有的素质。这也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和计算机其他专业学生之间非常明显的差别。就前2届学生的就业情况,笔者回访了2家用人单位,他们对中南民族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刮目相看,称赞学生书写的项目文档很规范。

软件工程专业例11

引言

基于智能和信息技术的新工科建设引起了高校和教师的关注和讨论。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基础工程课程,不仅是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信息和智力的重要手段和渠道,也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着课程简化、压缩甚至直接应用的问题。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脱节制约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

1新工科概况

1.1新工科的意义

新工科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关系。在新常态背景下,积极推进我国现代经济建设发展,需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所谓实体经济,就是在积极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中,新工科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新工科中的“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处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朝着移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计算的发展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由原来的纵向升级向横向渗透转变,如金融、制造等领域;此外,计算机技术的研究方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原来的产品技术转向服务技术。上述新的开发模式是“新”在新工科背景下的体现。因此,计算机信息技术正逐步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有必要对高校计算机工程教育的内涵进行解读。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促进企业的全面升级和发展,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2新工科发展历程

新的工程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教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这一新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例如,在综合性大学的新工科开发中,相关学者为新工科的开发开辟了新的路径。如利用区域优势开发新工科、多学科发展模式。这种教育发展模式最早在中山大学实施;此外,在地方高校的发展过程中,相关学者依托产业集群整合教育发展模式,院校教育要完善院校的教育功能,形成具有特色的工程教育新体系。其中,高校新设工程教育专业集工程教育、学科、科教、创业等为一体。它将新的要素融入到新工科体系的发展中,丰富了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课程是新工科发展的基础。为促进新工科的创新和发展,需要对课程和课程建设进行改革。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校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环境下,物联网工程和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奠定技术基础。立足当前时展趋势,积极推进新工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基础专业改革,为物联网工程和人工智能产业建立完善的平台支撑。近年来,新工科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战略改革方面,专业和课程设置还不够完善。这也是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2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1课程内容比较陈旧

目前,一些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对新工科的概念、新工科人才的特点以及计算机基础课的改革认识不深。因此,一些教师对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仍以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技能为基础。除软件版本的更新,教学内容几乎没有变化。

2.2教学法是传统

目前,软件工程专业的许多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是理论课以教师为主体,实验课以学生为主体。这种教师讲课、学生重复教师操作的教学形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高校学生的地域性、类型性差异导致新生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导致一些学生抱怨计算机基础课太简单,学不到东西,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的一刀切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代学生的需要。

2.3统一课程目标

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如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信息素养导论、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技术基础等。其理论知识一般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集中在上述相关领域,缺乏针对不同专业的必要深入开发。由于没有为不同专业的学生规划不同的知识点,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缺乏必要的专业衔接而感到困难。

2.4评价方法过于片面

目前,软件工程专业的许多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往往采用期末统一的论文理论考试或计算机实践考试,称为期末考试。考试内容难免泛化,但也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实际表现,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很易造成学生平时离课,考前临时突击,导致学习氛围不浓厚,学习效果不明显。

3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措施

3.1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重新规划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引入物联网传感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计算机网络不仅包括结构和网络分类,还涉及WiFi和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第二模块的内容可视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师需根据高校本身的特点甚至专业特点来讲解这本书的内容。为了学习,还需用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启蒙,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知识。

3.2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软件工程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可用教学进行合理翻转课堂。同时,也要把学生融入到教学中去分成小组。首先,分组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但在分组的过程中,需填写每个小组所有成员信息,不应包括太多的学生,否则会出现浑水摸鱼情况。如果小组里的学生太少,教学任务也会显得太多,想要教学实践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然后采取合理的方法控制练习,准确评价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翻转课堂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它还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督促他们今后努力学习,在学习中积极探索。

3.3制订合理的培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