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水稻病虫害防治论文

水稻病虫害防治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8 15:06:57

水稻病虫害防治论文

水稻病虫害防治论文例1

稻白叶枯病

二、水稻叶部的一种细菌病害。病原菌是原核生物界的稻黄单胞水稻致病变种。病菌从根、茎、叶部的伤口和水孔浸入,在维管束的导管中繁殖危害。苗期和分蘖期最易受害。秧苗叶片多表现叶枯症状。在感染品种上多出现急性凋萎症状,病斑青灰色水渍状,病叶迅速卷曲凋萎,在抗病品种上产生褐色枯斑。病菌的发育适温26℃-30℃,在病残体上越冬,稻种亦可带菌,经风雨传播。氮肥过多和低洼积水田发病早而重。台风暴雨后,病害常在感病品种上迅速扩散。防治措施:选栽抗病品种、防止稻田淹水是防病关键,并结合药剂防治。

三、稻纹枯病

对发病稻田,应掌握孕穗期病株率达30%-4%时施药。药液要喷在稻株中、下部。采用泼浇法,田里应保持3厘米-5厘米浇水层。施用井岗霉素时,最好在雨后晴天进行,或在施药后两小时内不下大雨时进行。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毫升-150毫升,或井岗霉素高浓度粉剂25克,任选一种,对水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400千克泼浇。

四、水稻螟虫

重点要抓好2代2化螟和部分地区的2代3化螟的防治,并以水稻处于孕穗到齐穗以前的稻田为重点。亩用5%杀虫双大粒剂1千克-1.5千克撒施,也可亩用25%杀虫双水剂150毫升-200毫升,或25%杀虫双水剂100毫升加BT乳剂100毫升,任选一种,对水60千克-75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5千克-7.5千克低量喷雾。

五、稻飞虱

应掌握小若虫高峰期,每百丛虫量达1500头以上时施药防治。药时应注意先从田的四周开始,由外向内,实行围歼。喷药要均匀周到,注意把药液喷在稻株中、下部。使用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克-25克,或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20克-25克,或20%叶蝉散乳油150毫升,任选一种,对水75千克-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5千克-7.5千克低量喷雾。

六、稻苞虫

水稻病虫害防治论文例2

水稻是册亨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5,而水稻产量将近占粮食总产的1/2。发展水稻产业,对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对册享县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水稻的病虫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

一、水稻播种前床土消毒

根据册亨县地貌类型复杂,地势差异悬殊,结合实际,要引进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抗病的杂交水稻良种,如冈优527、冈优725等品种。统一采用旱育浅植秧,种子用清水浸泡24h,然后催芽。床土平整,床土调酸和消毒能有效地抑制立枯病的发生,防止死苗;调酸方法是用硫磺150g/hm2,在播种前7d结合苗情施肥,整地时均匀拌入5~10cm2的中层土,并保持床土湿润。床土消毒可用敌克松加水均匀喷洒床面。

二、药剂防治

加强田间调查,掌握发病初期防治。一般水稻分蘖盛期至孕穗初期丛发病率为10%~15%,及时用药防治。施药次数根据病情而定,在孕穗期前用药1次;也可2次用药,在分蘖期末及孕穗初期各施1次。施药时应保持6~7cm田水,维持4~5d。药剂喷洒在稻株中下部,常用药剂主要有:5%井冈霉素1.5kg/hm2对水1125~1500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纹枯利乳剂2000倍液,15%粉锈宁1.5kg/hm2对水1125~1500kg。

三、科学选用农药

所有使用的农药都必须经过农业部门药检定所登记。严禁使用未取得登记和没有生产许可证的农药,以及无厂名、无药名、无说明的伪劣农药。尽可能选用无毒、无残留或低毒、低残留的药。具体来说,有以下4条原则:一是选择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农药,如白僵菌、霸天力二号、菜丰灵等;二是选择特异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如抑保、卡克、除虫脲、灭幼脲、农梦特等;三是选择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如敌百虫、辛硫克螨物、甲基托布津、甲霜灵等;四是在灾害性病虫害会造成毁灭性损失时,再选择中等毒性和低残留的农药,如敌敌畏、乐果、速灭杀丁、天王星、敌克松等。:

四、安全使用农药

农药使用要按照农药瓶上的说明书的规定,掌握好农药使用的范围、防治对象、用药量、用药次数等事项,不得盲目提高使用浓度,应遵守喷洒农药安全规程。在配药、喷药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配药时,配药人员要戴胶皮手套,必须用量具按照规定的剂量称取药液或药粉,不得任意增加用量。二是严禁用手拌药,拌种要用工具搅拌,用多少、拌多少。拌过药的种子应尽量用机具播种。如果手撒或点种时,必须戴防护手套,不准用作口粮或饲料。三是配药和拌种时应远离饮用水源、居民点,要有专人看管,严防农药、毒种丢失或人、畜、禽误食中毒。四是使用手动喷雾器施药时应隔行喷。手动和机动药械均能左右两边同时喷,大风和中午高温时应停止喷药,药桶内药液不能装得过满,以免晃出桶外,污染施药人员的身体。五是喷药前应仔细检查药械的开关、接头、喷头等处螺丝是否拧紧,药桶有无渗漏,以免漏药污染。喷药过程中如发生堵塞,应先用清水冲洗后再排除故障。绝对禁止用嘴吹吸喷头和滤网。施用过农药的地方要竖立标志,在一定的时间内禁止放牧、割草、挖野菜,以防人、畜中毒。六是施用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将喷雾器清洗干净,连剩余药剂一起交回仓厍。清洗药械的污水应选择安全地点妥善处理,不准随地泼洒,防止污染饮用水源和养鱼池塘。盛过农药的包装空箱、瓶、袋等要集中处理。浸种用过的水要洗净集中保管。七是施药人员也要注意个人防护,穿长袖上衣、长,在操作时禁止吸烟、喝水、吃东西,不能用手擦嘴、脸、眼睛,绝对不准互相喷射嬉闹。每日工作后喝水、抽烟、吃东西之前要用肥皂彻底洗手、脸,并漱口。有条件的应洗澡,被农药污染的工作服要及时换洗。施药人员每天喷药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h。使用背负式机动药械,要2人轮换操作,连续施药3~5d后应休息1d,患皮肤病及其他疾病尚未恢复健康者,以及哺乳期、孕期、经期的妇女暂停喷药。操作人员如有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离开施药现场,脱去污染的衣服、漱口,擦洗手、脸和皮肤等暴露部位,及时送医院治疗。

五、适时综合防治

人工机械捕杀,当害虫发生面积不大,不适于采用其他防治措施时,应当进行人工捕杀。利用灯光诱杀害虫,很多夜间活动的昆虫具有趋光性,可用各种诱虫灯进行诱杀害虫,如稻飞虱。及时处理病谷、病稻草,不在田块附近堆积病稻草。

水稻病虫害防治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15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江西在水稻耕种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整体水稻产量。为此,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水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并引导农民在水稻农作物耕种过程中提高病虫害防治意识,即及时处理水稻病虫害现象,最终就此提升整体水稻产量,达到最佳的农作物耕种状态。

1 江西省水稻病虫害现状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水稻病虫害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枯纹病,枯纹病是江西省早稻、晚稻都应该重点防治的疾病,是江西省水稻的重点病害,其损失已超过稻瘟病。针对枯纹病,可以对每667m2稻田使用15~20mL的30%苯甲・丙环唑乳油;稻瘟病,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危害较为严重,就当前的现状来看,稻瘟病在早、中、晚稻时期的危害都较为严重,且呈现出局部病害的特点。为此,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对水稻病害问题进行处理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稻曲病,多发病于中、晚稻时期,同时就近几年相关调查数据表明,两系杂交稻品种稻曲病现象偏重,因而在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由此缓解稻曲病病害现象;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的一个新种类。它的主要发病区位于江西省的西南部;稻纵卷叶螟,多发于早稻及中稻中。在对稻纵卷叶螟进行农药防治时,应该尽量选用高防效、低毒性、低污染的农药;二化螟,在江西省一般1a4代,对早、中、晚稻均有危害,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2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原则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运用农业、物理、化学等防治方法科学防治病虫害。

2.1 农业防治技术

在农业防治技术引进过程中,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应注重强调对抗病虫害品种的选择,尽可能地选用抗性品种防病虫,并根据当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抗稻瘟病,黑条矮缩病、稻曲病能力的水稻品种。在水稻播种过程中为了规避病虫害问题的凸显,注重在品种选用的基础上,科学的管理好水肥,以满足水稻的生长条件为前提尽量将早期水稻的生长期缩短。同时,在农业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亦应注重强调对稻田自然环境的监测,双季水稻的生长季一般在3―10月份,合理规划肥水管理工作,即秉承着严谨的管理原则,实时观察水稻成长状况,继而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此外,在水稻灌溉的原则是“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后期干湿交替”,由此提升水稻整体耕种水平。

2.2 化学防治技术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强调对化学防治技术的引进亦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实践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应注重秉承着“压前控后”的防治原则,做好“防病灭虫”工作,针对水稻的各个生长时期有针对性的防治好病虫害。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的药剂可选用苯甲・丙环唑、井冈・枯芽菌等;防治稻瘟病可选用稻瘟灵、三环唑等;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吡蚜酮、噻虫胺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阿维菌素等药剂。同时用药过程中注重科学合理搭配农药,以便达到最佳防效。

2.3 物理防治技术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物理防治技术的引进,即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水稻耕种过程中为了防御病虫害现象,应注重利用光谱、电流器械等物理效应,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进行驱赶,最终达到高质量水稻农作物耕种状态。此外,在水稻播种过程中为了提升整体病虫害治理效果,应注重将播种前的种子置于温水中,并浸泡一定时间,由此消除寄生病菌,确保种子质量,满足水稻耕种需求。另外,防虫网等自动化器械在应用过程中亦可提升整体防治效果,为此,在水稻耕种过程中应强化对其的合理化运用,由此达到最佳的物理防治效果。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水稻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注重对物理防治技术的引进,有助于推动水稻的健康成长。

3 结论

水稻病虫害防治论文例4

江西省乐安县地处抚州市西南部,常年水稻主要发生病虫害与全省相似,大田中最主要是稻瘟病(暴发性病害)、纹枯病(常发性病害)、细条病(1994年流行后,每年偏重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均为迁飞性暴发性害虫)、水稻螟虫(主要是二化螟、局部地区有三化螟为害),以及近年从宁都蔓延到我县的稻瘿蚊(1999年发现以来,现已扩散到全县),其次还有水稻负泥虫,秧田中除苗稻瘟、二化螟、稻象甲外,还有立枯病,恶苗病、稻蓟马等。

稻飞虱:1代5月下旬至6月中旬;2代6月下旬初至7月中旬末(白背飞虱为主);3代7月下旬初至8月中旬末;4代8月下旬初至9月中旬(褐飞虱为主);5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其为害高峰期:6月中下旬(早稻);8月中下旬(一晚);9月中下旬(二晚)。

稻纵卷叶螟:1代5月中下旬;2代6月中下旬;3代7月上旬末到7月下旬;4代8月中旬到9月上旬;5代9月中下旬(卵孵高峰期)。

二化螟:1代5月上中旬;2代7月上中旬;3代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卵孵高峰期)。

稻瘿蚊:7月下旬(一晚);8月中旬(二晚)。

稻瘟病:早稻叶瘟5月底至6月中旬,穗瘟6月中下旬;一晚叶瘟7月下旬,穗瘟8月中下旬;二晚叶瘟8月下旬,穗瘟9月中下旬。

细条病:8月下旬(仅危害晚稻)。

纹枯病:6月中旬(早稻);8月中旬(一晚);9月中旬(二晚)。

为指导农民有效地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笔者总结了我县水稻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技术策略。

1培育无病壮秧

1.1把好种子消毒关

(1)强氯精浸种法。用强氯精10g对水3kg,浸种子5kg。杂交稻种要间歇浸种,先用清水预浸4h,洗净摊干8h,然后在药液中浸12h,洗净后摊10h,再用清水浸4h,洗净摊露10h,用温水淋种后催芽(常规稻药液中浸24h);晚稻浸种时间减半。

(2)先安2mL对水10kg,浸种6kg,浸后直接播种或催芽。

(3)浸种灵1mL对水5kg,浸种5~6kg。先用清水预浸12h,再用药液浸种12h(杂交种子)或24h(常规种子)。

(4)使百克0.6mL对水1~2kg,浸种1~2kg。方法同浸种灵。

1.2防治好秧田病虫杂草

(1)早稻秧苗1叶1心时施65%敌克松600倍液防治立枯病,发现病株再喷300倍液防治。2叶1心时,施96%禾大壮乳油1 500mL/hm2拌土撒施。秧田发生稻象甲,用5%锐劲特悬浮剂600mL/hm2对水喷雾。

(2)晚稻秧田重点防治稻蓟马,用5%锐劲特悬浮剂450 mL/hm2喷雾。

1.3打好秧田送稼药

(1)早稻秧苗移栽前用40%螟施净乳油1 500mL/hm2加75%瘟失顿可湿性粉剂600g/hm2加乐万家15包/hm2对水喷雾。

(2)晚稻秧苗移栽前用15%引向胜水剂加5%锐劲特可湿性粉剂750g/hm2对水喷雾。

2药剂防治

水稻病虫药剂防治策略的重点是大田防治。根据水稻生育特点和病虫害危害特性,适时防治,尽量集中施药。水稻各生育期发生病虫害虽有不同,但破口抽穗期是水稻最主要病虫危害时期,是集中防治的关键。除此之外,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防治好分蘖期、孕穗期病虫,可大大减轻后期病虫危害发生程度。即无论早稻、一晚还是二晚,通过3~4次以防治最主要病虫害为主的集中防治,效果明显。笔者将以早中熟为主的我县一年三熟制水稻病虫害历次施药时间、防治对象和使用药剂总结如下。

2.1早稻病虫害药剂防治总体策略

(1)5月上旬,秧苗返青后,防治二化螟、兼治负泥虫、稻象甲,可用5%锐劲特悬浮剂600mL/hm2对水喷雾,并撒施石灰150kg/hm2(秧田施送稼药田块可不施)。

(2)5月中旬防治二化螟、负泥虫,可用5%锐劲特悬浮剂600mL/hm2对水喷雾,也可用杀虫双或三唑磷等防治。

(3)6月初酌情预防纹枯病、兼治稻瘟病,稻瘟病流行年份要重点防治。可用井冈霉素粉剂15包/hm2加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500mL/hm2对水喷雾。

(4)6月中旬(6月15~20日)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预防穗颈瘟,可用35%龙丹1 500g/hm2(或噻嗪酮加锐劲特)加井冈霉素粉剂15包/hm2加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1 125mL/hm2对水喷雾。

2.2一晚病虫药剂防治总体策略

(1)7月20日前后主要防治2代二化螟、纵卷叶螟,兼治稻飞虱、纹枯病,药剂用5%锐劲特悬浮剂600mL/hm2加35%龙丹1 500g/hm2(或大功臣或噻嗪酮)加井冈霉素粉剂15包/hm2对水喷雾。此期如有稻瘿蚊发生,另用益舒丰可湿性粉剂22.5kg/hm2拌干细土150kg/hm2撒施,或喷施米乐尔或锐劲特。

(2)8月上旬后期(8月5~10日)防治纹枯病,兼治稻飞虱、2代二化螟,药剂可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25g/hm2(或噻嗪酮)加5%锐劲特悬浮剂600mL/hm2加井冈霉素粉剂15包/hm2对水喷雾。如有叶瘟发生,可加三环唑混喷。

(3)破口抽穗期(8月20日左右)主要防治褐飞虱、纵卷叶螟、3代二化螟、纹枯病,预防穗颈瘟,可用5%锐劲特悬浮剂600mL/hm2加35%龙丹1 500g/hm2加井冈霉素粉剂15包/hm2加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500g/hm2对水喷雾。

2.3二晚病虫药剂防治总体策略

(1)8月20日左右防治细条病,兼治稻飞虱,可用15%引向胜水剂1 800mL/hm2(或农用链霉素)加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25g/hm2对水喷雾。对有效分蘖期与稻瘿蚊入侵期相吻合田块实行重点施药防治,可喷施48%乐斯本、5%硫丹、5%锐劲特或撒施益舒丰。

(2)8月下旬至9月初防治纵卷叶螟、纹枯病,兼治3代二化螟,可用18%杀虫双水剂3 000mL/hm2(或锐劲特或阿维菌素或丙溴磷)加井冈霉素粉剂15包/hm2对水喷雾,兼治叶稻瘟再加瘟失顿。

(3)破口抽穗期(9月15~20日)重点防治稻飞虱,预防穗颈瘟,兼治水稻螟虫,可用25%龙丹1 500g/hm2(或噻嗪酮或大功臣)加井冈霉素15包/hm2加20%三环唑可湿性1 500 g/hm2对水喷雾。

3根据病虫情报,适当调整病虫防治适期,补治次要病虫

提倡使用低容量喷雾技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农药。

(1)稻瘟病在我县轻发年份多,晚稻叶瘟需防面积极少,但该病和细条病一样,病害流行年份老病区、感病品种周围田块都须施药防治,5~7d后再次施药防治,至少防治2~3次。

水稻病虫害防治论文例5

关键词:生物农药 水稻 病虫害 防治

生物农药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应用技术注重病虫总体防治,稳定和提高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的效果,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降低化学农药用量50%以上,操作简便宜于农民掌握。生物防治是利用微生物或生物代谢物、天敌昆虫、菌体从而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的目的。生物防治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性能较为安全,对环境没有污染,可以长期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染,减小水稻病虫害的危害,在水稻的综合防治上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1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1.1 片面注重虫害的防治,忽视病害的防治

由于农户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对水稻的病虫害理解不到位;加之病害对水稻的危害在前期,防治效果不太明显,但是虫害对水稻的危害显而易见,例如褐飞虱能直接造成“冒穿”、螟虫可导致蔬菜的“枯心”等。因此,农户偏重防治后期的虫害,忽视了前期的病害,造成经济损失。

1.2 病虫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南方的气候比较湿润、温暖,很适合一些害虫的生存、繁殖。当害虫发生次数多了以后,不管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的害虫,在当地 1 年中发生的次数会增加至 4~6 次;同时,由于近几年来水稻面积减少,但是病虫害的迁入量却大大增加,加重了水稻的危害。常见的病虫害有稻瘟病、螟虫、稻飞虱、赤斑泡沫叶蝉、稻纵卷叶螟等,生长期长,分布广泛,对水稻的危害性较为严重。

1.3 防治技术落后

防治技术的落后会直接导致防治效果差。在农村真正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大部分是老年人或妇女,由于文化程度低,所使用的农药机械并不先进,多数农户仍然使用粗点喷雾,喷射效果较差,直接影响了防治效果。

人为创造一个有利于水稻生长而碍于病虫生长发展的小气候,可以长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危害。因此,农业防治是水稻综合防治的基础,只有切实地抓好农业防治,才能达到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2 生物农药在水稻病虫害适期防治中的应用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一些研究部分保护利用天敌控制害虫的自然技术和措施、研制一些生物类的农药,从而取代毒性较高的化学药物,可利用昆虫信息素干扰雌雄害虫的,从而更好地降低害虫的繁殖能力。

2.1种子药剂处理防治恶苗病、稻瘟病等种传病害。药剂有浸种灵、咪鲜胺等。

2.2适当推迟播种期5月20日至6月5日播种。避开灰飞虱一代成虫迁入高峰和一代螟虫发蛾高峰。

2.3秧田期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灰飞虱和一代螟虫。药剂有毗虫琳类、锐劲特、杀虫双、杀虫单等。

2.4大田病虫害防治

2.4.1栽后5-8d。以控制条纹叶枯病、增强水稻抗病能力为主。使用毗虫琳、锐劲特、伊利特、宁南霉素等药剂。

2.4.2 7月下旬:控制二代三代螟、二代纵卷叶螟,兼治水稻纹枯病、稻叶瘟、稻飞虱。主要药剂有亲态保、杀虫双、琳虫琳、伊利特、RL菌剂、井冈霉素、三环吟等。

2.4.3 7月底8月初。主要防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兼治稻飞虱、主要药剂有阿棣、棣哇、杀虫双、锐劲特、毗虫琳、伊利特、RL菌剂、井冈霉素等。

2.4.4 8月上中旬。主要防治二代二化螟、稻飞虱和纹枯病主要药剂有亲态保、杀虫双、棣哇、毗虫琳、唆嗓酮、井冈霉素等。

2.4.5 8月下旬。主要防治三代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兼治稻曲病、稻飞虱。主要药剂有亲态保、阿糠、棣哇、毗虫琳,BI菌剂、三环吟、井冈霉素等。

2.4.6 9月上旬。主要防治三化螟,兼治纵卷叶螟、稻飞虱主要药剂有亲态保、杀虫双、毗虫琳等。如亲态保+毗虫琳。

2.5 二晚主要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技术

2.5.1二晚秧田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稻蓟马为害秧苗期二晚,使其生长缓慢,严重者焦枯死亡; 稻飞虱为害秧苗,使其生长势差; 苗叶瘟为害秧苗,尤其在 3 ~5 叶期为害重。

2.5.2二晚秧田主要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技术 二晚秧田稻蓟马百株虫量200 头( 或卷叶率 10%) 时,每公顷用天定 WP 300 g 对水 450 kg 均匀喷雾,并可兼治稻飞虱。苗叶瘟始发( 零星发生急性病斑) 时,每公顷用 1000亿芽孢/g 枯草芽孢杆菌 WP 150 g 对水 450 kg 均匀喷雾。秧苗移栽前2 ~3 d 喷好“送嫁药”,即每公顷用天定WP 300 g + 4% 春雷霉素 WP 525 g 对水均匀喷雾。

2.5.3二晚大田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三代螟虫(二化螟、三化螟) 为害二晚分蘖期,四代螟虫(二化螟、三化螟) 为害晚稻抽穗期; 稻纵卷叶螟在晚稻分蘖至抽穗期为害; 稻飞虱在晚稻分蘖至成熟期为害; 稻叶瘟在晚稻分蘖至孕穗期为害,穗颈瘟在晚稻抽穗期为害; 稻纹枯病在分蘖盛期至成熟期为害晚稻; 稻曲病在晚稻破口抽穗至灌浆成熟期为害。

2.5.4晚稻大田主要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技术 在晚稻分蘖期始见枯鞘时,每公顷用天擒 WP 300 g 对水 450kg,均匀喷雾。在晚稻分蘖至孕穗期,稻纵卷叶螟初见卷叶( 或百丛禾有新虫苞 30 个) 时,每公顷用两头歼 WG300 g 对水 450 kg 均匀喷雾。稻叶瘟田间零星发生急性病斑时用 1000 亿芽孢/g 枯草芽孢杆菌 WP 150 g 对水450 kg 均匀喷雾。在晚稻分蘖期稻纹枯病丛发病率达3% ~ 5% ,拔节孕穗期达 10% 的田块,每公顷用 5% 井冈霉素 AC 2250 mL 对水450 kg 均匀喷雾。在破口抽穗期喷施“保穗药”,每公顷用两头歼 WG 300 g + 天定 WP300 g + 4% 春雷霉素 WP 525 g + 5% 井冈霉素 WP 1500 g对水450 kg 均匀喷雾。齐穗期每公顷用 5% 井冈霉素AC 2250 mL + 4% 春雷霉素 AC 1500 mL 对水 450 kg 均匀喷雾,预防稻穗颈瘟和稻曲病。

3 结论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除受气候、人为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天敌的制约。利用生物之间矛盾斗争的关系,人为地创造有利条件,保护和利用天敌,消灭或抑制人类有害生物,是生物防治最基本的特点,具有花工少、成本低、操作简便和对人畜安全、无残留等优点。

参考文献:

[1]唐秀华. 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08:125-126.

水稻病虫害防治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26

一直以来,水稻的病虫害都对水稻的种植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如何防治病虫害也成了种植水稻的农户比较关心的话题。但是防治的工作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够完成的,这需要每个农户对水稻的生长周期的认识,才能够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治理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实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目的。基于此,本文论述了水稻种植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法。

1 常见的虫害

水稻的常见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三化螟,稻飞虱等。

2 水稻种植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法

2.1 强化病虫害灾情的预测、预报技术

要想对病虫害进行科学地防治,就要对病虫害的灾情进行准确的预报和检测。要对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进行动态的检测,不断提高水稻病虫灾害的灾情预报的准确性。将比较健全的防治对策以及病虫害灾情动态的信息传送网络建立起来。充分地利用计算机、广播电视机等媒体平台资源,指导农民进行防治病虫害,这也是当前应用和研究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当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2.2 在治理病虫害的区域应用生态的调控技术

目前,国家应用以及研究的农作物防治技术,很多都是以种类进行区分。因为不管是在哪一个生态的区域,同一时间会进行很多种种类的农作物种植,而在一般的情况下,不一样的农作物病虫害会发生交叉行为,特别是农作物和天敌常常会互相影响,在病虫害、前后茬作物、天敌之间也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一些针对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所以,要实施区域治理。所谓的区域治理指的是把整个生态区域当作一个整体,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原理更好的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

2.3 农业防治

2.3.1 科学的水稻种植技术

当前,我国在研究水稻优良品种这个领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也研究出了许多高产的优良品种。要想有效地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就要应用能够抗病虫害的水稻优良品种。环境在不断的改变,农作物要遵循物竞天择这个自然规律,也在不断的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在种植水稻的时候,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控水和施肥,让水稻能够抵御住一些病虫害的侵入,让水稻能够茁壮的成长。当前,我国应用的都是比较单一的水稻种植方式,因此特别容易引发一些病虫害。为了解决这个问},科学和合理施肥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肥料使水稻自身缺少的微量元素得到补充,不断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要慎重的使用农药,最佳的方式还是将天敌引入来进行防治,对于病虫害,一定要在水稻生长的阶段科学控地制农药的使用,在以往的水稻种植当中,只要一发生病虫害,就避免不了使用农药。水稻生长的过程中,难免遭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入,为了使得水稻的产量得到保障,只能够选择农药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要采用不同的种植技术,不一样的水稻种植技术能够抵抗不一样的病虫害,假若能够整合几种种植技术,就能够使水稻抵抗力得到提高;对于一些感染过病虫害的稻草以及稻田,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焚烧处理,有效控制病虫害;在冬天的时候,要定期地翻翻土地,灌水泡田。

2.3.2 水分管理

在水稻的种植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水。针对不同的水稻生长时期,科学合理的用水,将水稻田的环境不断改善,使得水稻的抗病性得到有效提高[1]。

2.4 物理防治的方法

将一些物理因素以及简单的工具充分地利用起来,比如光、电、热、湿度、温度、声波,用于防治水稻的病虫害,就是物理的防治方法,如为了致使害虫不育,采用不同波长的放射来照射;为了扰乱病虫的代谢,应用超声波和仿生学原理;为了诱杀害虫,用高温高压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在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工作中,物理防治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以下就是几种具体的方法。

2.4.1 虫害的防治

尽快人工摘除一些受损的植株,这样可把虫害一起摘去,有效地进行了人工防治。为了实现大面积的灯光诱杀,可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通过这种物理的方式来有效地治理虫害。

2.4.2 病害的防治

要严格的对抗病品种进行筛选,在种植水稻的时候,均匀给药,这样就能够在水稻的成长过程中,有效减少虫害同植株接触的机会[2]。

2.5 生物防治的方法

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以及生物之间的天敌关系来进行的。生物防治的原理就是以菌治菌、以菌治虫、以虫治虫。在进行生物防治的时候,要对病虫害进行分析,针对病虫害采取相应的措施。这种生物防治的方法对环境并不会造成污染,成本也比较低,方法也很简单,是一种非常值得提倡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以下就是具体的方法:寄生蜂、农田蜘蛛等害虫的天敌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的病虫害;水稻关键的害虫同蟾蜍等一些两栖动物之间是天敌的关系,利用这些两栖动物能够对水稻田当中的蚜虫和瓢虫进行有效控制;为了防治水稻的病虫害,也可以利用微生物的技术,比如可以通过井冈霉素来治理水稻纹枯病[3]。

2.6 化学防治的方法

利用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来治理水稻的病虫害就是水稻的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有快速的消灭速度、好的防治效果、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消灭力度很大等优点,在任何时候都能大面积的发挥作用。但是假如长期的使用这些农药,就是有很多的副作用。比如对水稻的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农药残留的污染还有致使人畜中毒、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产生生物的抗药性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在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时候,一定要坚持“预防主要,综合防治”的科学防治方针,坚持适当用药、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对症用药,推广一些高效低毒的、低残留的一些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污染的农药,禁止使用一些高毒以及高残留的化学农药,争取以更少的防治成本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3 结语

在生活当中,水稻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大米好吃又营养,就要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科学合理地应用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才能够将水稻的质量以及产量有效提高,够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到更健康的大米。

参考文献

水稻病虫害防治论文例7

水稻抛秧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现代稻作轻型栽培技术,2006年白帽在中稻上推广面积达2000多公顷,占中稻种植面积10%以上,已充分显示了其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的优势,但抛秧稻田病虫害发生复杂、杂草危害较重。

1抛秧水稻的生育期特性及栽培特点

据白帽的耕作制度和温光资源条件,水稻抛秧在品种选择上,一般要求中熟杂交系列中稻品种,在茬口安排上以前茬油菜田和闲田为生,与常规手插移栽水稻相比,抛秧水稻秧龄期较短,一般在25d以内,比普通水育大秧短10d左右,如秧龄期过长,则秧根连结不易分散,就无法抛栽。抛秧时间早,具有抛秧时伤根少、扎根浅、起发早、分蘖节位低、基本苗数足、有效穗数多及后期青秆黄熟等特点,有显著的早发优势。

2水稻抛秧田病虫草害发生特点

抛秧水稻田前期有利于杂草发生,分蘖期而遭1代二化螟为害;中期有多种病虫发生和为害,如2代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穗期的稻飞虱、叶尖枯、稻曲病和稻谷粒黑粉病等相继发生及为害。

2.1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发生量大,危害重

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产卵为害具有明显的趋嫩绿习性,特别是岳西县第1、第2代二化螟及四(2)代稻纵卷叶螟处于抛秧水稻生长优势明显,植株嫩绿,极易引诱螟蛾产卵为害。据2007年6月18日调查,1代二化螟枯鞘株率:抛秧中稻田平均为29.6%,手插中稻田平均为9.8%。7月20日调查四(2)代稻纵卷叶螟蛾量、卵量:抛秧中稻田平均蛾量30.45万头/hm2,平均卵量412粒/百丛,手插中稻田平均蛾量16.86万头/hm2,平均卵量278粒/百丛。7月20日调查四(2)代稻飞虱,抛秧中稻田平均有稻飞虱3420头/百丛,手插中稻田平均有稻飞虱1040头/百丛。

2.2水稻纹枯病发生早、病情上升快

水稻纹枯病是高温高湿性病害,抛秧稻田分蘖快、封行早、群体大、湿度高,因此抛秧稻田纹枯病的发生特点是发生早、为害重、时间长。据历年资料记载,抛秧稻田纹枯病初见期比手插秧稻田早10d左右,但病情上升较快,据2007年7月10日调查,抛秧中稻田水稻纹枯病病丛率平均为4.6%,而手插中稻田水稻纹枯病仅有零星发生。

2.3穗期病虫害相继发生及为害

由于四(2)代稻飞虱虫口基数大,防治技术不到位,导致了五(3)代稻飞虱发生量大、为害重,2007年8月15日调查,抛秧中稻田平均有稻飞虱5870头/百丛;稻曲病、稻谷粒黑粉病在水稻抽穗扬花时遇雨水多、湿度高,有利于病菌萌发侵入,则发病重。

2.4杂草猖獗发生为害,防除难度大

由于水稻抛秧后至秧苗扎根立苗前,田间不建水层,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对杂草特别是稗草种子的萌发与生长极为有利,因此杂草的发生数量明显多于普通插秧移栽稻田,而且发生高峰提前,杂草的大田生长为害时间拉长,对水稻的危害加重。抛秧水稻杂草发生量大,人工拔草难度大、花工多、效益低、效果差,同时对秧苗的影响也较大。而化学除草安全性差。抛秧田秧苗秧龄短、抗药性差,前期根系在土壤表层,增加了根系对除草剂的吸收,因此对除草剂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如含有乙草胺、甲磺隆成分的混配除草剂在抛秧田使用均易产生药害。

3防除技术与方法

根据抛秧田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在防除时应抓住前、中、后(穗期)期,实行阶段性重点防除。前期以化学除草为中心,分蘖期以1代二化螟防治为重点;中期(孕穗期)防治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2代二化螟;穗期以防治稻飞虱为主攻目标,兼治叶尖枯、稻曲病和稻谷粒黑粉病。在杂草防除中,针对抛秧水稻“苗小草多”的特点,为确保稻苗安全和除草效果,应采用“一封一补”的2次化学除草技术。“一封”即掌握在抛栽秧苗基本直立后(抛栽后5d左右),施药封杀杂草,宜选择安全性较好的丁苄、幼禾葆等药剂;“一补”即抛秧后15d,田间仍有较多残存杂草,必须进行补治,使用精克草星、抛秧精克等药剂。“一封一补”前后配套使用,除草效果可稳定在90%以上,安全性也比较好。

水稻病虫害防治论文例8

水稻是霍邱县大宗作物,栽培面积大,其产量高低直接决定霍邱县全年农业能否增产。多年来,水稻白叶枯病、纹枯病、水稻二化螟、褐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不断蔓延,其发生面积大、危害广,已成为霍邱县单一季杂交中稻持续增产的一大障碍。为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主要病虫发生动态

水稻白叶枯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水稻叶片。病菌从叶片水孔侵入,先从叶尖、叶缘或叶脉出现白色条状病斑,发病部与其健全处交界明显,绿白分明。在潮时,病部常溢出淡黄色颗粒,称之为“菌脓”。菌脓干后如同鱼籽状,病菌带入大田,侵入秧苗,水稻在三叶期较为抗病。水稻分蘖以后,孕穗、抽穗时期,最容易感病与发病。二化螟在霍邱县每年发生2代,个别年份发生3代,但第3代出现时,杂交中稻已扬花灌浆,只能取食杂草。1代螟蛾高峰期5月13~17日,卵孵盛期5月18~23日,卵孵化高峰期5月底至6月3日。第2代螟蛾产卵始盛期为7月15~18日,卵孵化盛期7月20~23日,卵孵化高峰期7月25~28日。在卵孵化高峰前1~2d施药为最佳期。1代螟蛾产卵盛孵期正值水稻分蘖盛期。6月上中旬出现大片枯鞘与枯心死苗现象,此时施药效果不理想。因为1代幼虫已钻入茎秆内部危害,往往造成1代重,2代危害更重的趋势。各种病虫害发生动态:一是秧田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有苗稻瘟、苗期白叶枯病、二化螟1代、稻蓟马等;二是分蘖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有稻纹枯病、白叶枯病、二化螟1代等;三是拔节孕穗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有白叶枯病、纹枯病、二化螟2代、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等;四是抽穗至灌浆成熟期(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主要有白叶枯病、稻曲病、三化螟3代、褐稻飞虱等,特别是沿

淮地区褐稻飞虱大发生与流行,造成严重的损失。

2综合防治各种病虫害

在水肥管理上,寸水活棵,湿润灌溉,适时烤田,严防深灌和串灌。移栽活棵后轻烤田,1个月后重烤田,则白叶枯病发病轻,一般病指为9.5。未烤田长期深入灌溉的田块则发病重,病指为20.85。同时,推广以基肥为主,增施土杂肥,多施磷钾肥,适施氮肥以达到肥足而无过多剩余,控制水稻过分旺长,压低病指。要积极开展生物防治,把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放在首位,生物防治有避免环境污染、减少化防农药的抗性等特点。霍邱县稻田主要天敌种群有蜘蛛、扑食蝽、隐翅甲、瓢虫、草铃等,对二化螟、飞虱、稻纵卷叶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打好总体化防战

3.1狠抓秧田防治

秧田防治二化螟、白叶枯病、稻瘟病是治小田保大田措施之一,秧田面积小而集中,治1hm2秧田等于治大田15~20 hm2,省工省药防效高。防治秧田白叶枯病和二化螟1代方法是:在秧苗3~4片真叶时,或在移栽前5~7d,5月下旬作为“送嫁药”,秧田用川化-018(叶青双、叶枯宁)2.25kg/hm2,加25%三环唑粉剂1.5kg/hm2加18%杀虫双3kg/hm2,对水600kg,均匀喷雾,还可兼治稻蓟马等病虫害。

3.2化学除草与追施返青肥相结合

水稻移栽后返青时,应早施轻施返青肥,以促进有效分蘖。重点开展化学除草,可选用50%丁草胺乳油2 250mL/hm2,或50%杀草丹乳油3 000mL/hm2,或5.3%丁西颗粒剂7.5~9.0kg/hm2,任选1种除草剂与尿素225~300kg/hm2,混合均匀,成为药肥,撒施秧田,田间保持浅水层5~6d。

3.3孕穗圆秆期施药

水稻进入拔节圆秆期,田间病虫已累积到一定数量,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必须用药防治。进入7月中下旬,水稻抗性机制减弱,病虫混合发生,采用药剂混配,如杀虫双、叶枯宁、井冈霉素混用防治白叶枯病、纹枯病、二化螟2代和稻纵卷叶螟。施药时间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用60%稻金丹900g/hm2+井冈霉素2.385kg/hm2+25%叶枯宁2.25 kg/hm2+20%大功臣300g/hm2,对水750kg,进行常规喷雾。施药期田间保持浅水层。 转贴于

3.4破口抽穗扬花期施药

水稻病虫害防治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S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88-1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地域的不断扩大,水稻病虫害的影响也在逐年增加,且较难防治,从而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成为水稻高产的严重阻碍之一。因此,如何更好的、有效的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从而促进水稻的优质、高产成为当前水稻种植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在治理水稻病虫害时我们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水稻的种植和生长过程中,坚持以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地利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措施对水稻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下面我们将从四方面来探讨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1.1 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就是利用科学的药剂防治来解决病虫危害。化学防治是水稻综合防治中最重要的方式,具有见效快、效果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在利用化学药剂解决病虫害时,大多数农民朋友选择使用化学药剂来直接消灭害虫,这样做只是单纯地起到了救急的作用,并不能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而且这样做的成本较高,不但增加经济负担,时间一长,还会使病虫害对药物产生抗性,从而造成病虫害再次猖獗等缺点。在选择化学药剂防治时,我们要利用科学的防治方式来进行防治,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1.1.1 适时、合理的下药、施药 所有的农药都有其一定的防治范围和对象,因此,我们在决定施药前,首先一定要弄清楚防治的对象和范围,选取最适合的药剂,然后实施下药,最终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在使用药剂进行防治时还要注意用药合理,各地要因地制宜,适时、合理的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取得良好的效果。

1.1.2 选择农药 选择农药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剧毒、高毒的农药,尽量使用低毒、安全的农药,坚持使用无公害农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使用低毒、安全的无公害农药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可以减少水稻中毒素的残留数量,避免水稻中残留毒素对人身体的影响,从而生产出环保、绿色食品。

1.1.3 在利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时要注意科学施药 (1)在施药时要选用新型的低容量的农药喷雾器。(2)在施药时要对农药进行合理的混和、配用,切忌不能只选择受害重的一种药物使用。(3)在施药前要确保水量的充足,以确保农药药液搅拌均匀。(4)在对水稻施药时一定要对准位置进行施药。(5)在施药时,为了保证农药的防治效果,要对稻田的水进行补充,尽量使稻田的水保持在一寸深的水层一周左右。

1.1.4 注意保护天敌 在防治水稻虫害时,一定要对害虫的天敌加以保护,这样可以减少水稻害虫的数量,尽量使水稻健康地生长。

1.2 农业防治措施

(1)首先要选择抗性良好的种子,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并减少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的发病几率。其次,种子的品种要时常更新,这样可以防止因长期种植某一品种而产生的抗性,从而导致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再次,要使用农药对种子进行浸种消毒,从而有效地预防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的传染。

(2)改进耕种方式、改善栽培技术,对肥水加强管理。

(3)建立无病害的留种田,适时进行播种,从而有效的预防病害的发生与传染。

(4)对染病的稻草进行及时的烧毁,从而减轻水稻病害的发生与传染。

(5)在冬季时,要对耕地进行深耕翻土和深水泡田,这样能够将土壤中的螟虫大部分都杀死,从而降低来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染几率。

1.3 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就是要充分地利用各种有效的物理因子和机械设备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其主要措施是:

1.3.1 针对虫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利用人工捕捉;拔除被虫害浸染的枯叶。

1.3.2 针对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选择优良的、健康的种子,利用药液浸种从而去除病粒,利用浸种和晒种的方式减少病菌的侵入。

1.4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是利用微生物或生物代谢物、天敌昆虫、菌体从而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的目的。生物防治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性能较为安全,对环境没有污染,可以长期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染,减小水稻病虫害的危害,在水稻的综合防治上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寄生蜂、农田蜘蛛等虫类对水稻害虫进行抑制,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

(2)利用两栖动物,例如蟾蜍对水稻害虫来进行防治。

(3)利用微生物来治疗水稻病害,如应用井岗霉素来治理水稻纹枯病。

2 结语

正确、合理地利用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有效地将病虫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从而将水稻病虫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最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水稻的高产。

参考文献

[1] 李立平,何宏新.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科技财富,2009,(05).

[2] 王丽雁,刘玉贤.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09,(05).

水稻病虫害防治论文例10

摘要:为了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益,保障稻米品质安全,通过采用重大病虫监测,运用高效、低毒农药和“一喷多防”、“一药多用”、“治前控后“技术措施,在早稻、连作晚稻、单季稻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纹枯病等4 种病虫防控减化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早稻、连作晚稻和单季稻的防控减化技术区能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纹枯病,农药品种数量减少7 种,防治次数减少1~3 次,农药折纯使用量减少46.10%~93.84%,产量增加2.23%~8.81%,经济效益明显。开展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减化技术应用,是实现了对水稻重大病虫害有效控制。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防控减化;效益

中图分类号:S435.11,S48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asb14110055

基金项目:温岭市科技项目“稻田农药减量增效安全使用关键技术研究”[温科(2009)29 号]。

第一作者简介:冯永斌,男,1983 年出生,浙江温岭人,农艺师,本科,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植保技术推广工作。通信地址:317500 浙江省温岭市太平街道三星大道22号楼201室浙江省温岭市植物保护检疫站,Tel:0576-86137808,E-mail:Fyb-036@163.com。

收稿日期:2014-11-10,修回日期:2015-01-12。

0 引言

温岭市地处浙东南沿海(121°9′50"—121°44′20" E,28°12′45"—28°32′2" N),水稻是该市主要粮食作物,由于常年受稻飞虱——主要是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螟虫——主要是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和大螟[Sesamia inferens],纹枯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等的危害。2006年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物保护方针,同时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新理念[1-2]。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并呈混合发生态势大发生、大危害年份频率偏高,每年需要化学农药进行多次防治,既加剧了农药对稻田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增加了病虫抗药性的产生。二化螟对杀虫单、三唑磷的抗性水平达40倍以上、对毒死蜱22倍以上、对阿维菌素敏感至低水平抗性[3];毒死蜱及其复配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效和保叶效果逐渐下降,应用阿维·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4];褐飞虱对吡虫啉高达814.2 倍抗性、对噻虫嗪66.2 倍、对噻嗪酮13.0 倍、对烯啶虫胺尚敏感[5];井冈霉素防效逐渐下降[6]。为了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节次防治,高度重视稻田有害生物的科学安全防控,尽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障稻米品质安全。2011—2013年笔者以设定的病虫为靶标,按照防治指标[7],进行防控减化技术应用的探索,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防治次数,以期为水稻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绿色防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分早稻、连作稻和单季稻。防控减化技术区:面积7337~14674 m2,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纹枯病4种病虫作为全季防控的靶标,根据其发生和危害情况,在防治适期时喷施设定的对口药剂进行防治;对比区:面积1134~4002 m2,在防控减化技术区周边选定2 户农户,农户自主确定防治时间和防治药剂等,自行田间管理;不施药区:防控减化技术区中留出面积133~167m2,不喷施任何农药,作为病虫防治指标和效果等的评价。防控减化技术区和对比区除了随水稻生长而兑水量增加外,在耕作制度、品种、种植方式等一致[8-10]。(1)早稻(2012 年):试验设在该市大溪镇念母洋村,前作芋头,品种为‘嘉育253’,5 月1 日机插移栽,种植密度21 万丛/hm2,7 月18 日收割;防控减化技术区和对比区喷药器械为农友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每次防控兑水量相同,即每公顷兑水量450~900 kg。(2)连作晚稻(2011 年):试验设该市新河岸头村,品种为‘秀水09’,8 月2 日手插移栽,种植密度31.5 万丛/hm2,11 月20 日收割;防控减化技术区和对比区喷药器械为市下SXLK16背负式喷雾器;每公顷兑水量:防控减化技术区450~900 kg,对比区450~600 kg。(3)单季稻(2013 年):试验设在该市大溪镇殿下村,前作小麦,水稻品种为‘甬优6号’,6月29日机插移栽,种植密度15万丛/hm2,11 月27 日收割,病虫防治减化技术区施药器械水稻抽穗前用市下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抽穗后用浙江大农CU063WZ-TJ50 担架式动力喷雾器,每公顷兑水量450~900 kg;对比区喷药器械为天文牌TW-1601 背负式喷雾器,每公顷兑水量450~675 kg。

1.2 防治原则与农药

根据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等4 种病虫发生特点,药剂防治技术上采取“治前控后”的防治策略,主治与兼治相结合,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卵孵至2龄高峰、稻飞虱2、3 龄若虫高峰、纹枯病在病情激增前作为防治适期,重点做好穗期混生病虫害的主兼治[11-13]。所用的药剂和每公顷商品用量见表1。

1.3 调查方法

(1)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采取平行式跳跃取样方法,然后计算枯心率和单位虫量;其中螟虫每代二化螟危害稳定期后调查200 丛中的枯心数和虫量;稻纵卷叶螟:每代主峰防治后7 天调查100 丛中的卷叶数和虫量。稻飞虱:每代主峰药后7 天调查50丛的数量。

(2)水稻乳熟期,5 点取样,调查25 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情级数[14],计算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3)防控减化技术区、对比区和对照区5 点取样,每点5 丛,调查每点的有效穗,再从中随机取100 穗调查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测定千粒重,计算单位产量;实割产量:防控减化技术区3 块、对比区和对照区共5块田用收割机进行田间实割测产。收割脱粒后的稻谷经除去粗杂质后称湿谷重量,将样谷折算成稻谷标准含水量(14.5%)的净稻谷重量。

1.4 计算方法

株害(卷叶、发病)率=[受害株(叶、发病)/调查株(叶)]×100%

病情指数={[Σ(各级发病株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结实率=(调查实粒数/调查总粒数)×100%

理论产量(kg/hm2)={[(千粒重×单穗总粒数×结实率/100)/1000]×有效穗}/1000

防治成本(元)=农药成本+喷药人工成本

产值(元/hm2)=实际产量×稻谷价格(早稻按收购价2.96元/kg,连作晚稻和单季稻按当地市场价3.00元/kg)

经济效益(元/hm2)=产值-防治成本-(劳务费+土地租金) (防控减化技术区、对比区和对照区成本相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虫发生情况

2.1.1 螟虫主要是二化螟(一般占90%),1年发生4代,分别发生在早稻、早稻抽穗和单季稻及早插连作稻、晚稻穗期,特别是大发生的年份,对水稻的危害很大。2.1.2 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从外地迁入,发生期、发生量受迁入期和迁入量的影响;灰飞虱在本地越冬,发生量一般很少;白背飞虱和褐飞虱1 年发生5~6 代,白背飞虱主害代为四(2)~六(4)代,主害期为6 月下旬至9 月中旬,危害早稻、单季稻和连作晚稻;褐飞虱主害代为六(4)、七(5)代,主害期为8 月下旬至10 月中旬,对单季稻和连作晚稻危害极大,如果褐飞虱控制不好,晚稻后期会造成大面积的毁秆倒伏。

2.1.3 稻纵卷叶螟与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一样从外地迁入,1 年发生5 代,从5 月开始至10 月,发生的时间与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接近,6—9 月是稻纵卷叶螟的主害期,即从早稻抽穗期—晚稻抽穗期。

2.1.4 纹枯病常发性病害,一般发生严重。

2.2 主要病虫的控制效果

综合表2、3 可知,防控减化技术区的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在五(3)、六(4)、七(5)生量最大的峰(主峰)防治1 次与不对比区前峰、后峰防治2 次的虫量接近,损失率也较低,而不施药区的虫量均比较高,如单季稻五(3)代稻纵卷叶螟卷叶率11.66%、百丛虫量167条,连作晚稻七(5)代稻飞虱百丛虫量8760 只,均远远超过了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为8.7 条/百丛[15-16]和稻飞虱治当代控下一代为100头/百丛[7],穗期为500头/百丛[17]。早稻1 代螟虫和单季稻的4 代螟虫尤其严重,早稻2 代(孕穗抽穗期)单季稻4 代(孕穗抽穗期),对比区主治和兼治的控制效果不及防控减化技术区。纹枯病对比区中早稻,连作晚稻和单季稻使用井冈·蜡芽菌3000 mL/hm2防治纹枯病,效果较差,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高,防控减化技术区用肟菌·戊唑醇150~225 g/hm2防治效果显著(表2~3)。

2.3 产量影响程度

表4表明,防控减量技术区经济性状优于对比区,其中早稻有效穗增加26.25 万穗/hm2、千粒重增加1.07 g,实际产量增加483.3 kg/hm2,增率为7.25%;连作稻有效穗增加24.75 万穗/hm2、千粒重增加0.17 g,实际产量增加732.45 kg/hm2,增率为8.81%;单季稻有效穗增加4.95 万穗/hm2、千粒重增加0.27 g,实际产量增加199.95 kg/hm2,增率为5.38%。

2.4 农药使用及效益

表5 表明,早稻防控减量技术区农药成本比对比区高,但农药商品使用量比对比区下降61.22%和46.10%,经济效益仍达1131 元/hm2。而连作晚稻和单季稻防控技术减量区每公顷防治次数均4 次,农药商品使用量分别为2460.0 g 和3615.0 g,折纯后分别为630.0 g 和1266.75 g,经济效益分别为12415.5 元和6370.5 元,比对比区减少1 次和3 次,农药商品用量减少89.6%和84.4%、折纯减少93.8%和86.3%,经济效益分别增加2025 元和1345.5 元,农药减少的数量和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水稻病虫害的防控是一项贯穿着水稻整个生产过程,只有应用良种、合理耕作和科学肥水管理等农业措施的基础上,方可实现农药的减量。

本研究表明,运用重大病虫监测和组合高效低毒农药集成应用,是目前水稻病虫害防治上体现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的重要措施。(1)黄贤夫等[18]认为正确制订防治策略、掌握防治适期、实行指标化防治是实施安全用药的首要原则,可避免盲目用药。所以要抓好药剂浸种、药剂拌种、化学除草的基础上,根据病虫测报情况,抓好分蘖始盛期至拔节期、孕穗后期、灌浆期这3 个阶段主要病虫的混配兼治,是实现病虫害防灾减灾效果的关键技术环节。胡国宏等[19]认为但如遇某单项病虫重发时,则应适时调整使用剂量或使用次数,关键要做好病虫害的“二查二定”。(2)张小岳等[20]认为选用高效、长效药剂是实施减化技术的主要手段,可有效减少防治次数和农药使用量。组合高效低毒农药集成应用,关键环节与减化技术的高度结合,能够有效控制其主要病虫危害,减少防治频率和农药用量,促进控害增效。(3)科学用药、合理配方是提高防效、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保障,祝剑波[9]认为选好目标农药和合理混配,用好“一喷多防”和“一药多用”的策略技术。分蘖始盛期至拔节期,在二化螟发生较重区域应以二化螟防治适期为主,混配兼防纹枯病和稻飞虱;在孕穗后期,应以稻曲病预防适期为主,混配兼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在灌浆期应以褐飞虱防治适期为主。选用农药产品时交替使用,既可延缓害虫抗性、提高防治效果,又可降低成本。

笔者对温岭早稻、连作晚稻、单季稻防控减化技术的试验,既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与为害,又保证稻米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应加大示范与推广力度。更应结合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强调的是生态调控,不是装几盏杀虫灯、挂几块黄板的简单措施组合,也不是一味地不用化学农药。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很多,不可能把所有技术都应用到某种作物的几种病虫防控上,需结合实际,进行有机排列组合,应通过田间试验进行筛选经济、有效、科学、操作性强的集成技术进行推广应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夏敬源.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植保导刊,2010(1):5-9.

[2] 唐成庆,潘慈敏,章日亮,等. 兰溪市单季稻农药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1(1):106-107.

[3] 张帅,李永平,邵振润.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防控对策[J].植物保护,2011(2):141-144.

[4] 赵敏,李荣,吴传伟.等6 种新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6):281-284.

[5] 何月平,张珏锋,肖鹏飞,等.浙江省水稻三种飞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J].浙江农业学报,2012,24(4):642-646.

[6] 赵丽静,杨晓楠,李祥英,等.11 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比较[J].农药研究与应用,2009,13(05):27-29.

[7] 张左生,章强华,王华弟,等.粮油作物病虫鼠害预测预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8] 张国鸣,张国娟,石春华.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J].中国植保导刊,2007(5):45-47.

[9] 祝剑波.单季稻重大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示范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14(5):35-37.

[10] 吴滔滔,陈鹤松,黄建强.减量用药防治水稻病虫害试验示范效果[J].中国农技推广,2014(6):42-44.

[11] 李斌,黎祖德,黄莉.隆昌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13(10):51-52,16.

[12] 吴向辉,郑兆阳,曹辉辉,等.安徽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述评[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3):90-92.

[13] 朱红军,徐庚鸿,赵德明,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7):2924-2925.

[14] 张跃进,王建强,姜玉英,等.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枝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5] 钱士明,高财根,付关英.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复合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0,20(4):11-12.

[16] 廖世纯,王凤英,黎柳锋.水稻褐飞虱防控策略[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7):240-244.

[17] 王华弟,蒋学辉,汪恩国,等.粮油作物病虫害预报与防治[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水稻病虫害防治论文例11

东北地区常见的水稻虫害有稻飞虱、稻螟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东北地区常见的水稻病害有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水稻恶苗病、稻曲病、立枯病等。

二、东北地区水稻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1.二化螟和三化螟的发生与防治

二化螟和三化螟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虫害,它对水稻的主要危害是凭借初期的孵化中的幼虫对水稻进行侵蚀,它们常以聚集性的方式集中于水稻植株叶鞘内部对其进行危害,它不仅会导致破口时期的水稻植株产生白穗和枯穗,甚至会导致成熟阶段的水稻植株出现病株,从而使水稻的产量下降。由此可见,一定要对二化螟和三化螟进行及时的防治,确保水稻的产量。

防治方法:对二化螟和三化螟防治的手段是以农业防治技术为主,同时结合化学药剂防治技术对其进行综合性的防治。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农业防治技术方面,提高水稻种植技术,做好水肥管理,平衡营养成分,提高水稻抗病能力,从而降低水稻染病的机率。除此之外,如果水稻发生了严重的二化螟和三化螟水稻虫害,需要在水稻收割后及时进行冬耕冬种处理,避免水稻植株出现遗留坂田过冬的问题。而且种植者应该在下一年水稻插秧前进行翻挖晒田,从而从根本上消灭此种虫害。

化学药剂防治方面:要知道二化螟和三化螟的虫卵培养周期不仅长,而且虫卵期是其抵抗力较弱的时期,因此,水稻种植者可以根据这种特性使用化学药剂将其一网打尽。目前,我国常使用的治疗此种虫害的药剂有博打乳油药剂1500倍液、抗蛾斯微乳剂3000倍液、威远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等,实践证明这些药剂十分有效,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因此,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说明书的要求以及虫害发生的程度恰当的选取药剂,并按照田地的大小进行一定倍数浓度的配置,最后采取喷雾的方式对其进行喷洒。

2.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稻飞虱是一种远距离迁飞的害虫,又称火蠓虫,属于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害虫。它具有间歇性爆发的特性,通过身体上的刺来吸取水稻植株汁液。它的危害比较大,一般情况下,只要发生就会危害10%的水稻,如果严重就会增多,甚至会绝产。

防治方法:在进行稻飞虱的防治上,要坚持“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原则,并以“狠治一代,控制二代”为手段进行防治,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稻飞虱的危害。常使用的化学防治药剂有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叶蝉散乳油、优乐得可湿性粉剂等,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所在田地的发病情况因地制宜的使用药物进行防治。

3.稻螟虫的发生与防治

稻螟虫,昆虫纲鳞翅目,又称水稻钻心虫。虽然它在北方的发生率较低,但是由于其危害十分严重而备受关注。此虫害一般发生在水稻分蘖的时候,首先,害虫会蛀食叶鞘,随着病情的加重,害虫开始咬断心叶,从而造成枯鞘、枯苗。水稻若是在孕穗、抽穗期受害,其危害会更加严重,会产生大量的死孕穗或自穗,毫无疑问水稻会因此大大降低产量。

防治方法:常使用的防治稻螟虫的药剂有高渗甲维盐、锐劲特、三哇磷等,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从而消灭稻螟虫。

三、东北地区水稻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1.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恶苗病是由于水稻受到半知菌亚门的串珠镰孢菌的侵染,促使水稻分泌过多的赤霉素,从而抑制了水稻的生殖生长而产生的病害。因为受此病害影响后,植株会又细又长,形成徒长现象,所以它又称为公稻子、徒长病。水稻恶苗病的发病症状是水稻节间伸长,节部露于叶鞘之外,而且水稻下部会出现很多不定根的茎节,分蘖也非常少。此病的危害是使水稻穗分化,如果病症严重则会使穗内小而不实。

防治方法:防治水稻恶苗病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精选良种,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能力强的品种,降低种子感染病虫害的机率。二是提高栽培方法,进行科学栽培。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

2.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典型的低温高湿型病害,由此可见,它受气候的影响十分大。然而我国的东北地区7、8月份。正值水稻生长季节,气象条件正满足稻瘟病的发病要求。因此,稻瘟病是东北地区最常发生的水稻病害,而且是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