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30 11:38:48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例1

调查发现,河南省内34所“三本”院校在培养方案的制定时,90%以上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普通本科院校区别不大,仍然以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讲授为主,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三本”院校的教师较普通院校的教师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这一点可以用近年来“三本”院校的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率来证明。但由于缺乏合理的课程设置,使得“三本”院校的学生踏上社会后在适应社会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竞争优势跟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并不明显。

1.2对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关注度不够

当前文科类院校学术科技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些院校已意识到个性化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工业生产的模式影响了学校教育,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教师在学生完成学业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工作环节的角色,教师重视的是管理好自己的任务,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实施个性化教育相对较少,人的个别差异不受到重视,在教学活动实施的以创新为主题的科技活动较少。教师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关于创新方面的课程较少,关于创新和创业的讲座也较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等仍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大力加强和改进。在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感兴趣,有参与的意愿,但是往往找不到切入点,无从下手,原因多是学校缺乏长效机制,学缺乏活动载体,导致学生的创意和想法仅能停留在的思维层面,得不到落实。

1.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水平不高

大多高校会有“科技月”举办多次科技作品展示、社会调查、科技竞赛、学术沙龙、学术探讨等活动,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深得学生的喜爱。“三本”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能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状态,但由于对科技发展态势关注度不够高,学生创新活动体系尚不完善,除了部分活动能收到一些高质量的作品外,相当部分的创新活动水平不高。这一点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做得比较到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在“赢在校园”“大广赛”“赛扶”等活动中多次取得佳绩,充分证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参与意识。另外,2014年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迎新活动中首次组建了校友讲师团,通过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工作成就和丰富得社会实战经验,让“大一”新生透彻了解社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和需求,给大学新生带来与书本教育不同的理念和引导,发挥校友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榜样性和示范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2“三本”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实施的紧迫性

2.1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大学生素质教育

知识已经发展成为比原材料、资本更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因此,培养一大批能够掌握知识并且熟练运用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成了当今教育界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而社会群体中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必须奠定坚实的基础和过硬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主力军。“三本”院校的学生较普通院校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欠缺,更应该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2.2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工业经济时代,大学生要能够适应一定岗位的要求就必须具备相应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特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作岗位对知识的综合性要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将来的就业前景。当代大学生面对这种全新的需求唯有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的同时不断提高知识应用的技能,系统掌握各种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当今社会,“三本”院校的学生要在众多的毕业大军中脱颖而出,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3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国的竞争将是全方位、多元化的竞争,是高新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志。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阶段,而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多少级优劣直接决定着一国国力的强弱,我国人力资源储量丰富,只有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才能够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只要我们充分挖掘和建立人才优势,通过高等教育造就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高智能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主力军,我们就可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在我国高校审视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的模式,全面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三本”院校更应该抓住机遇,全面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3“三本”院校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笔者认为“三本”院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应以创新为目标,以“产业+企业+专业”的内涵建设为主线,坚持“特色性、综合性、前沿性”的教学方针,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不断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探索。突出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注重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大类培养、夯实基础;多向发展、专业定位;能力训练、注重素质”为培养方针,力求使学生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采购管理专业为例,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以外,更应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素质培养,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3.1市场分析能力

学生毕业后要能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消费者购买心理,分析供货商的销售心理,从而在采购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3.2团结协作能力

采购过程是一个与人协作的过程,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企业内部各部门打交道,如与财务部门打交道解决采购资金、报销等问题;与仓储部门打交道,了解库存现状及变化等。另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供应商打交道,如询价、谈判等,采购人员应处理好与供应商和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3.3语言表达能力

采购人员是用语言文字与供应商沟通的,因此,必须做到正确、清楚地表达所欲采购的各种条件,如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如果口齿不清,只会浪费时间,导致交易失败。因此采购人员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是采购人员必须锻炼的表达技巧。

3.4成本分析与价值分析能力

采购人员必须具有成本分析能力,会精打细算。买品质太好的商品,物虽美,但价更高,加大成本,若盲目追求“价廉”,则必须支付品质低劣的代价或伤害与其供应商的关系。因此,对于供应商的报价,要结合其提供的商品的品质、功能、服务等因素综合分析,以便买到适宜的商品。

3.5前景预测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与供求在不断变化,采购人员应根据各种产销资料及供应商的态度等方面来预测将来市场上某种商品供给情况,如商品的价格、数量等。

4“三本”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对策

4.1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

“三本”院校在制定课程体系时应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三本”院校的办学优势、灵活性和生源具体特点,探索适合“三本”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并构建有效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这是学校生存的根本,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4.2有效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举办各类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组织创业大赛、ERP沙盘模拟对抗赛、电子商务大赛等与专业相关的专业学科竞赛;组建专业科研小组或学术沙龙;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有效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创新创业能力、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等专业素养,有效地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例2

伴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化、产业化、信息化程度的空前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门类、多规格的趋势。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应试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中国的教育走向哪里?邓小平同志适时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来来”的战略思想。为适应这一思想,必须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实现人的个性发展的真正解放,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矗。

二、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教育。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是它的两个基本特征。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是第一位的。

强调全面发展并不排斥个性发展,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飞跃。这是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只能在个体经验中获得发展。任何教育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作用,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个体素质的提高,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共性和个性的客观规律。因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彻底解放,个人才华禀赋得到充分发挥。

素质教育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对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儿童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阶段性、可变性、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由于与生俱来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教化的影响,相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少年在脑力与体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表现出个性特征。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学生发展的共性特征,更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积极因素,弥补短处和不足,“长善救失”,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具有各种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放大限度的发展。

三、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方式。

1.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勇于突破“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模式,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以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课题,以启发式、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主攻方向,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四个转变,即变只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变教师主宰课堂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变只重知识传授为同时重视学习过程;变一讲到底为讲练结合,突出知识要点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使学生在良性学习环境中能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生动活泼地发展。

2.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模式,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通过时“应试教育”的透析,我们看到脱离实际的、片面的教育评价,误导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培养的是畸形人才,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很不适应的。为此,有必要在学校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整体式教育质量评估模式,在评估内容上力求全面、合理,在评估形式上力求量化、科学,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发展学生个性中,充分发挥其激励导向作用。对于学生,应热情鼓励他们成名成家,进行理想教育,及时发现、评价、培植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表现的突出才干,积极试行积分式、等级式、综述式的多级评估方式,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适时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特长,尤其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每颗星星都发光,让每片花瓣都散发芳香。总之,通过革新教育评价制度,使学生从激烈的升学竞争压力下解脱出来,为发展学生个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开创学校全面育人有特色、学生全面发展有特长的生动局面。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例3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技术的创新,往往能推动科学的快速发展。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新观察技术,推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观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人们通常直接运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皮肤)等感觉器官观察世界。但人类的感觉功能是有局限的,人的感官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更多的未知世界需要不断的创新观察技术去感知。

一、借助媒介观察

有些现象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为了将现象直接的展现出来,教师通常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采用借助媒介达到将不可视的现象可视化的目的。

气体观察方面:如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红旗、烟雾、尘土、小纸片等可视的物体将空气的流动变化展现出来。再如,空气的热胀冷缩,通常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观察:在烧瓶上塞紧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塞子,导管内滴一滴水,然后用手捂住烧瓶,这样就可以借助观察导管内水的移动变化来推测烧瓶内空气热胀冷缩的变化。声波的实质是物体振动的传播,而声波在空气中的观察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竖放大鼓,在离大鼓的另一面大约距离40厘米的地方悬挂一排平行鼓面的细纸条,当敲击大鼓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就可以观察到纸条随之振动。从而证明当鼓面振动的时候,会带动邻近鼓面的空气振动,通过振动的传播,又使得纸条发生振动。

液体观察方面:水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适量的树叶、锯末等轻小的物体放入水中,借助对这种轻小物体的观察来推测水的流动变化。在科学课中,水的对流现象通常借助锯末观察。

物质的溶解方面:如盐在水中是怎样逐步溶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来类比推理盐的溶解过程。

光的观察方面: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在课堂中如何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呢?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激光笔照射在黑板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红点,教师可以借助一个装满烟雾的透明瓶子,让激光通过这个瓶子,学生就会看到一段直的红光。

二、借助工具观察

有的物体(或现象)用感官是不能(或不易)仔细观察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观察工具进行观察。

1、利用工具直接观察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一种不可见光, 1800年,威廉·赫胥尔正是利用棱镜和温度计对太阳光谱做了实验,发现了红外线的存在;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利用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底片感光,从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2、“改变”观察对象的大小

有的观察对象太小了,或太大了,都不适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选择一定的工具,使之能观察到一个合适大小的“像”。例如,利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很多细部特征,望远镜也可以使远处的物体放大,而更小的细菌则需要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再如,地球是球体,现在已经是人类的共识,但认识到这一点,人类花了漫长的时间,寻找了很多的证据来证明。造成认识到地球是球体需要漫长时间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就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物体,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地球上看到她的全貌。随着观察技术的创新,假如采用杨利伟在环地球轨道上对地球拍摄的照片或录象(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缩小”的地球)观察,就能直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速度

有的现象变化速度太快或太慢,也不适宜学生观察。例如在《声音的变化》一课中,为了比较粗弦振动快,还是细弦振动快,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目的是研究音高的高低和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但是弦振动的太快了,肉眼很难进行客观比较,学生也很难形成共识。这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假如我们能采用高速摄象机将粗弦和细弦的振动同时拍摄下来,然后放慢若干倍数观察,就能清楚的比较出它们的振动速度的快慢。

再如,花儿的开放速度一般是很慢的,要想在课中观察一朵花真实的开放过程是不可能的。但是借助摄象机,就成为了现实。我们只要将一朵花采用慢速拍摄,快速播放的办法,就能清晰的观察到花开放的过程了。

4、“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强度

鼓面的振动用肉眼不易观察,假如在鼓面上放置米、沙子等一些细小的物体,就能将这一现象放大;同样的,音叉的振动用肉眼也不易仔细观察,假如将振动的音叉头部部分的放入水中,就能观察到溅起的水花和荡起的波纹。在观察固体振动实验中,通常还可以借助一杯水,通过观察平静水面的变化来发现物体振动的变化。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例4

在教学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应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计算机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如在校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三、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计算机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1、目标激学:目标是一人奋斗的归宿,只有目标明确才会争取目标的实现。针对实际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地努力追求。于是我采用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远景,告诉学生社会的变革,计算机将逐步成为全社会使用的工具,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让学生从认识上领悟学习计算机的迫切性。近景,上课伊始,展示目标,在课堂上不断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参加学习,激发进取心。

2、竞赛激学:争强好胜,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因此,对于汉字输入练习这一节,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现象,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测试软件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二)、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计算机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重组教材激发兴趣。

学生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学生这一阶段的年龄心

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不仅符合儿童现阶段的认知结构,以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赋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此,我用画图、“扫雷”、“纸牌”、“连连看”等益智教学游戏,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学校的双向控制系统,将高年级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小电影、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室里播放,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问这问那,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 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使得抽象和枯燥的讲解变的形象有趣。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

移动,学会了画《春游》、《未来世界》、《我们的校园》、《美丽的家园》等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终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针对学情化繁为简。

给四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键盘上的字母不认识,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成新颖的课件,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或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显著。

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一课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先读一些少年电脑报上的科幻文章吸引他们,再讲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吸引学生。接下来就开始讲计算机的组成了。首先提问:人是怎样处理问题的?然后在黑板上写“2 + 3 =?”这道题,你是通过什么知道的呢?我又读“2加3等于几?”,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呢?告诉学生:1.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将信息输入给大脑;2.通过自己记忆的知识,经过大脑运算;3.通过手写出答案或用口回答。同样计算机也是这样工作的。这时马上有学生举手问计算机的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是什么呢?我告诉学生:计算机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用键盘和鼠标把信息输到计算机内,这两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耳朵和眼睛。大脑就是记忆运算部件,也就是我们看见的那个形状象箱子一样的东西,它叫主机。最后的运算结果就通过显示器(形状象电视机)和打印机显示出来,这就是电脑的手和口。经过这么一讲,学生明白了,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中文名字叫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CPU。形象的类比,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都学会了。

3、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如果仅仅凭口头上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给五年级上《浏览我的电脑》一课时,不是单纯讲解,而是侧重于画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在上课前,我首先用教学光盘将我的电脑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上课时通过双向控制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演示。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可以反复演示方法,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观察“我的电脑”中的内容,我又让学生看着屏幕上的演示,反复练习,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排除了心理障碍,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上机时,我又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的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由于我有了这种新理念、新意识,学生们平时就主动积累了大量的操作题。 4、精讲多练加深印象

精讲多练就是多一些上机操作的时间。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例5

在教学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应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计算机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如在校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三、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计算机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1、目标激学:目标是一人奋斗的归宿,只有目标明确才会争取目标的实现。针对实际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地努力追求。于是我采用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远景,告诉学生社会的变革,计算机将逐步成为全社会使用的工具,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让学生从认识上领悟学习计算机的迫切性。近景,上课伊始,展示目标,在课堂上不断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参加学习,激发进取心。

2、竞赛激学:争强好胜,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因此,对于汉字输入练习这一节,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现象,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测试软件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二)、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计算机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重组教材激发兴趣。

学生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学生这一阶段的年龄心

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不仅符合儿童现阶段的认知结构,以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赋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此,我用画图、“扫雷”、“纸牌”、“连连看”等益智教学游戏,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学校的双向控制系统,将高年级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小电影、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室里播放,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问这问那,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 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使得抽象和枯燥的讲解变的形象有趣。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春游》、《未来世界》、《我们的校园》、《美丽的家园》等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终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针对学情化繁为简。

    给四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键盘上的字母不认识,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成新颖的课件,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或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显著。

    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一课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先读一些少年电脑报上的科幻文章吸引他们,再讲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吸引学生。接下来就开始讲计算机的组成了。首先提问:人是怎样处理问题的?然后在黑板上写“2 + 3 =?”这道题,你是通过什么知道的呢?我又读“2加3等于几?”,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呢?告诉学生:1.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将信息输入给大脑;2.通过自己记忆的知识,经过大脑运算;3.通过手写出答案或用口回答。同样计算机也是这样工作的。这时马上有学生举手问计算机的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是什么呢?我告诉学生:计算机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用键盘和鼠标把信息输到计算机内,这两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耳朵和眼睛。大脑就是记忆运算部件,也就是我们看见的那个形状象箱子一样的东西,它叫主机。最后的运算结果就通过显示器(形状象电视机)和打印机显示出来,这就是电脑的手和口。经过这么一讲,学生明白了,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中文名字叫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CPU。形象的类比,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都学会了。

    3、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如果仅仅凭口头上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给五年级上《浏览我的电脑》一课时,不是单纯讲解,而是侧重于画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在上课前,我首先用教学光盘将我的电脑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上课时通过双向控制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演示。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可以反复演示方法,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观察“我的电脑”中的内容,我又让学生看着屏幕上的演示,反复练习,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排除了心理障碍,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上机时,我又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的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由于我有了这种新理念、新意识,学生们平时就主动积累了大量的操作题。

    4、精讲多练加深印象

精讲多练就是多一些上机操作的时间。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例6

“素质教育”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上是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增强适应时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1997年出版的《教育管理辞典》(第二版),第一次收入“素质教育”辞条,界定其为“中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决定实行的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全面发展”涵盖人的“身”与“心”的发展,具体而言包含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等方面。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素质教育主要有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身体和心理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等五个方面,即所谓“身”与“心”的全面发展教育。

二、特点分析

从宏观角度讲,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系统构建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属于理论导向的层面,重点是反思我们现行的单一性教育目标,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二是对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包括课程知识体系与结构、课程实践、课程功能等多个方面,目标是大学生的“身”、“心”综合发展;三是对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思考,涉及评估的内容、评估的方式、评估的标准等方面,确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四是探索素质教育外在环境体系,即校园文化、人文环境的建设。后三个体系从属于实践层面。四个方面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从微观角度讲,根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身体和心理教育、文化教育、业务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五个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综合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身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载体,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业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核,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之本。

学界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研究有以下特点:

1.研究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就宏观层面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分类而言,前述四个体系的研究都有涉及。刘家贵、苏德银的《论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确立的理论依据》,论述其理论依据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规律、教育目的论等方面。卢铁光、刘大勇、宋玲《农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与课程体系改革》针对农科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现状及特点,提出改革和优化农科大学生课程体系的途径与方法。张志华的《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考评体系的构建》一文,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考评体系为研究对象,多方面论述了考评体系构建的意义、依据、原则以及考核评估的方法,并进一步勾勒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考核评估体系的框架图。王瑛、谭宜忠的《大学生社团应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翼》,指出素质教育需要借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联动、互补的多维教学平台进行,大学生社团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翼。文章对高校社团的重要作用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学校、社团两个层面提出进一步加强社团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就学科大分类而言,人文科学方面、自然科学方面的素质教育体系都有所研究。如张子林的《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教学体系探究》,对法律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林丽娅的《音乐疗法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兼谈大学音乐疗法课程体系的构建》,阐述了音乐疗法对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塑造大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同时探讨了大学音乐疗法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王世和的《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研究》一文围绕体育素质教育,认为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组成主要有体育道德素质、体育人文素质、体育业务素质、体育创新素质等。

2.专业性较强,有明确的指向对象,趋向实践性。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明确,体系复杂而庞大,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受教育对象,相应的素质教育体系也不尽相同。如尚鹤睿的《医科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设计》,对医科大学生的素质从生理――心理、知识――能力及思想――道德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形成医科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三维目标体系。郭明友的《论高职高专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重建》,围绕高职高专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高专大学生文化素质随着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化而被迅速边缘化,应不断加强和提高,需要加快课程体系的改革和重建。钟采桑的《构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则探讨了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从思想、课程、活动、环境、制度、阵地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突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王文礼的《论地方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根据陕西理工学院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指出地方院校应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构建文理渗透、覆盖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如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素质教育”课,面向理工科专业学生开设“人文科学基础”课,面向文史哲专业学生开设“自然科学基础”课。

单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而言,这类研究涉及内容广泛,研究角度多样,研究成果众多。如张岂之先生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15年的两点感受》,阐明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提出大学文化(人文)素质教育与其他诸如德育、专业课等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关系。王丽平的《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逻辑》论文对中国大学进行了反思,指出文化素质教育是要保持大学逻辑、回归大学本身的大学改革。付卓荦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探讨了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管理方面存在诸如权力结构失衡、管理模式单一、行政化管理突出等问题,阐明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的架构要适应文化素质教育在高校开展的特点。罗吉平的《粤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比较》则比较当前粤港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法上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与尚需改进的环节。陆艳清的《十年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综述》对近十年来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做了扼要的梳理,概括出相关研究论著主要涉及的内容,并指出这一研究领域的薄弱地带及今后研究的发展空间。

3.相关领域缺乏整合,新的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在梳理上述研究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宏观层面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研究中,以对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和对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思考为重点,视角广阔,但疏于对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素质教育外在环境体系的考察。如郭明友《论高职高专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重建》、卢铁光等《农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与课程体系改革》等文,结合不同的受教育对象研究了多种课程体系改革。于立东《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李航《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体系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等文章,根据专业特点研究了不同的教育评价体系。这一类论著很多,相较之下,对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素质教育外在环境、校园文化一类的研究文章寥寥数篇,有待深化扩展。

微观层面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研究,偏重于对文化(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探究,其中又偏于理论内涵、意义、原则等阐述,对文化素质教育过程本身,以至有效实践等问题关注不够;身体心理教育及其体系、创新教育及其体系等方面研究成果有限,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响应国家的政策法令号召,提高全民素质所需,所以有较多研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成果;另一方面,素质教育本身即为一项艰巨而庞杂的社会活动,难免有疏漏之处。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改革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也是一场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的深刻变革[1]。相信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必定会为教育理论提供更多的经验,使之更加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素质教育概念的孕育阶段

学生负担过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状况,在“”前就普遍存在[2]。早在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中,既指出了学生负担过重的种种现象,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196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发的教育部党组《关于克服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报告》中指出,近来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现象有所发展,有些情况相当严重。

学生负担过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问题,曾受到主席的重视。尤其是1957年2月27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所提出的“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对教育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3]。在此期间,尽管尚未形成素质教育的概念,但促进学生全面而生动、活泼地发展的理念已明确提了出来。

二、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阶段

据考证,“素质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研究》1982年第10期中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说》一文 ,作者是冷冉。冷冉先生是我国“情知学派”的代表人物,对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贡献是: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将情感纳入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的目标体系,率先提出学校德育的阶段连续理论,最早地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在《德育过程的阶段说》一文中,“素质教育”是指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虽然与现在的“素质教育”的含义有一定的出入,但毕竟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重要名词。

1985年,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讨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时,曾用过“素质教育”这个名词。1987年,《贵州学院学报》第2期发表了题为《人才素质与素质教育》的文章,这是报刊杂志的标题中最早正式出现“素质教育”一词。此后,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专门研究问题,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尽管当时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还不完善,但在素质教育问题的探讨上无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1985年5月27日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86年4月12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就从方针、政策和法规的角度,确认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构建素质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也为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4]。

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政策理念,已经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增强了“素质教育”的合法性地位,坚定我国政府、学校与社会实施素质教育的意志与信念,扩大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关注与讨论范围,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发展。

三、素质教育理论的深入探讨和积极推进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广泛而深入地展开。1990—1992年,专门探讨素质教育的文章明显增多。1995年起,有关素质教育方面的文章可谓铺天盖地。素质教育专题研讨不断出现[1-4]。在素质教育的实践推广阶段,广大专家学者参与的理论讨论,加速了决策层推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1994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央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总结讲话中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在政策上,最早涉及“素质教育”的文件有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一次使用“素质教育”概念的文件是199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1997年10月,原国家教委制定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8年2月,又提出《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199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6月,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了部署。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阶段。

素质教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以1997年“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为标志。会议对素质教育实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作了具有实质性深化的全面部署。会后,教育主管部门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在政策上注意抓住素质教育实施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加大行政干预的力度,击破难点、理顺关系、突出统筹。各地开始探索建立素质教育的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的制约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和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

从总体上看,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7年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三份文件,构成了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基本框架[3-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指导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蓝图及纲领性文件。全文提及“素质”一词达20余次,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素质教育”,但却从政策层面上肯定和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纲要》的明确导向,把素质教育的探讨推向了高潮,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念上升为国家教育决策的指导思想。教育主管部门在《纲要》的指导下,陆续在文件中表达了对素质教育的肯定态度:强调它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确定它在基础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引导素质教育改革实践从个别学校向区域整体推进。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阐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阐释了素质教育的含义和特征,并就薄弱学校建设、课程体系、督导评估体系、考试评价改革、升学考试制度改革、改进德育工作、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意见》的颁发,标志着素质教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指导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也由此成为国家近年来最重要的素质教育政策。《决定》第一次界定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它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还第一次指出素质教育政策的重点,把“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表明教学整体改革已经成为教育资源新的增长点。《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决定》中关于素质教育的界定,吸收了十多年来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明确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为贯彻国家一系列有关素质教育的政策,各地相继出台了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政策,为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发挥了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萃英.试论素质教育的开放性[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6):54-56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例8

1995年初原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成立了“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协作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52所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正式拉开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帷幕。此后,从52所试点学校开始、1998年全面推广,到现在经过20年的实践,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随着实践的深入,理论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其中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定位、途径的认识,相关研究探讨论文不断发表。但讨论“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内涵,即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的论文却相对较少,且理解并不一致。笔者认为,随着全国各高校实践的发展,“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应该日益准确,达成共识。为此,笔者通过阅读1995年以来发表在《中国大学教学》《中国高等教育》等20多种教育类主要期刊的200多篇文章,从学术史的角度回顾、分析认为,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逐步呈现认识内涵深刻、外延丰富、探索新思路的总体层次特点。三个阶段的不同,既是时间上的推进,更是认识上不同层次的深化。

一、第一阶段:1995年至1998年的探索阶段

1995年,52所试点学校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工作,与此同时理论上也发起了讨论。当时,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着重理轻文、人文教育薄弱等弊端问题,人文精神普遍失落。针对这样的情况,许多专家、学者大声疾呼,要求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提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最初阐释主要就是文、史、哲的基本知识,以及艺术的基本修养。正如周远清当时所讲,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文史哲学科的基本知识、艺术修养、国内外的文化精华”。[1]这一阶段的论文总体也呈现这一特点。比如,张岂之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的教育”,由于人文精神不直接地产生物质成果而被长期忽视,“因而在一定时间内对人文精神适当加以强调,是有必要的”。[2]杨叔子同样认为“无论是从目前教育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与社会上的严重时弊来考虑,还是从我国面向21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来考虑,应该是加强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时刻了”。[3]阴天榜更明确概括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为“提高文化素养;修身;弘扬人文精神”[4],也是对人文精神的强调。当然,这一阶段的论文,也关注科学精神的教育,但体现的是对强调人文教育的一种补充,或者把两者看作是针对文理不同群体的两部分。比如,王义遒虽然提出“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两个部分”[5]的观点,但也赞赏“文科学生必须修读一定的理科课程,理科学生必须修读一定的文科课程”的实践方式。陈怡则把包含自然科学的文化素质看作是广义的内涵[6]。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各高校对文化素质内容和实质的理解有很大差别,许多院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主要是对文化素质教育中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强调。周远清在提到文化素质教育的起步时,也明确地总结说:“十年前,我们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因,就是要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轻文和人文教育薄弱的状况,因此,当时我们特别强调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加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即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当然也包括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这也是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所提出的素质教育思想特定的内涵,”[7]周远清的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对这一阶段特点恰当的总结。

二、第二阶段:1999―2005年的深入和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文化素质教育理念有三方面的发展和深入:(1)伴随着文化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1998年教育部提出“三提高”的要求,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这一要求的提出,把提高广大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纳入到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拓展、丰富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2)学者和高校教师更开始了对其“外延”[8]的探讨,关注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等。(3)人们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及两者在整个文化素质教育中位置的理解更加准确。

在第三方面,朱冬英撰文,详细阐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含义,并探讨两者的辩证关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如果说,人文精神能够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心智的话,那么,科学精神则是一个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养。”作者认为,“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既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又要重视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只有人文和科学并重,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9]这样的认识,就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整体性地看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两个方面,而不再是各自孤立的。这一阶段这样的文章还有不少,比如,陈怡认为“完整的教育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协调融合的教育”[10],娄延常还撰文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路径[11]。

随着“三提高”的提出,专家学者更加关注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拓展,特别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张岂之专门撰文论述大学教师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和途径,认为“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质不能理解为是对教师文化水平的一种低估,而是从积极意义上阐述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的道理”,并提出“从专业出发”来提高大学教师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12]。杨叔子认为,“教师,是办学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通过教化、熏陶、养成诸种方式,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13]钟秉林强调,“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这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14]华中理工大学博士梁红通过分析认为:“大学教师不仅是校园文化的教育设计者,其本身文化素养所体现出来的师德、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及教学艺术,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师的选用及培养中,高文化素养正日益成为普遍要求。”[15]

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即外延方面的探讨,在这一阶段也有不少相关。比如,范伟提出高校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就应处理好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16]。胡显章结合清华大学的实际工作认为,“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中,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其自身的定位,但又相互交融。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17]汪青松结合安徽师范学院的做法,提出“文化素质教育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方向,思想政治素质要以文化素质为基础”[18]。白解红结合湖南师范大学的探索,认为:“专业素质教育同文化素质教育在育人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育人的功能上却各有侧重,前者强调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后者重视价值观念的确立和精神情操的陶冶。”[19]张岂之在谈到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学关系时,认为应把文化素质教育引向专业课,并举了重庆医科大学的例子[20]。

总之,在这一阶段上,文化素质教育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认识已经得到共识,专家学者更多的是讨论应该和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文化素养,并分析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2005年,教育部提出“三结合”,即: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三结合”的提出,既是进一步提高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对这一阶段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总结与提炼。

三、第三阶段:2005年至今趋于成熟和不断创新阶段

2005年是文化素质教育提出和实践整十年的时候,因此,到2005年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实践上的经验和理论上的成果。同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更加开阔,不断创新。从此后三年的文章看,人们对这一理念认识趋于成熟,共识广泛,但对于究竟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这一基本问题还有待认同。

2005年开始,一些总结和回顾类的文章较多地出现。周远清的《从“三注”、“三提高”到“三结合”――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看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化》一文,肯定了十年来文化素质教育的成绩,分析了从“三注”到“三提高”的认识飞跃,提出了“三结合”的新要求。张楚廷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十年断想》中认为:“1995年在中国兴起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的一次觉醒……这次觉醒有其时代的必然性,它会更加成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21]宋彩萍等在《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探讨》中对十年来学者关于文化素质教育定位、内容、目的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借鉴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法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进行了自己的探索[22]。苗文利等学者也撰文从“通识教育”[23]角度进行了总结。

近几年来,一方面,专家学者不断深入探讨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顾沛重视“科学素质教育”,认为理工类教师对文化素质教育不够了解、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不够擅长,以致“以科学素质教育为主体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的数量不多,总体质量不高”[24]。冯刚通过对文化功能、大学文化特点的分析,强调“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首先强调的是能够推动或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并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不是“相互结合”的问题,而是“文化素质教育应坚持以德树人的思想,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核心地位,使之渗透到文化素质教育的各方面、各层次”[25]。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教育部主办、南开大学承办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2008年11月举行,研修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会议指出过去文化素质教育,虽有强调科学与人文的“两翼齐飞”,但也“较侧重于人文的一翼”,而“现在的文化素质教育……我们认为应该更加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翼并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机地相互融合”[26];周远清说,南开大学科学素质教育包括今天的实践探索,“为文化素质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27]。

另一方面,很多学者和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建设性意见和观点,对以后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沈亚平、索海军从全球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大学生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今后工作的重点是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文化素质教育转到文化能力培养上来”[28]。谢卫平分析认为“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培育大学生的和谐精神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9]。杨叔子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有关论述,进一步分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几个方面。曹剑辉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是发展”、“以人为本是核心”、“实施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三方面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并认为“高等院校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30]。这些文章,对今后研究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四、余论

文化素质教育从提出至今,已有20年的历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探讨不断深入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实践继续发展,理论研究也会更加深刻。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专家和学者们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上,可能会在以下几方面继续作深入的探讨:

(1)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即究竟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至今还没有经典的定义,有待于取得更广泛的共识。我们认为,这一概念之所以不能统一,恰恰是因为实践的丰富和多样化,在实践基础上表现出了针对这一理念的认识角度不同。今后理论的研究肯定还要对这一最基本概念作深入探讨,不断充实,日趋准确和完善。

(2)文化素质教育的外延不断扩展、丰富。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依然是研讨的重点,是绕不开的问题。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问题已经为学者提出,需要解决。比如,网络的使用日益普及,而由于网络教育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有许多不同的特点,这就给当前高等学校开展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何利用和适应网络进行高校的素质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很多专家提出意见,还须完善。很多教学工作者提出,文化素质教育重在氛围特别是校园氛围,这就提出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来熏陶学生的文化素质。一些学者已有探讨,但还不是很广泛。学校环境、类型、学术背景等具体情况不同,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侧重不同,因此理论上角度也有差别。很多教育工作者以自己所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为出发点,谈了很多认识。今后,随着文化素质教育向广度和深度的进军,会出现更多的这类探索的方式和成果。

(3)时代精神的融入。21世纪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也必须融入这个时代的精神。随着党的十精神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国梦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些赋予了我们新的时代精神:和谐的精神、科学发展的要求、奥林匹克的精神、竞争合作与诚信精神、法治精神。这些时代的精神,应该如何融入当代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随着人类大融合、大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必然要面对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挑战,这就要求文化素质教育要拓展文化视野,在科学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杨叔子等专家已有论述,但还不够广泛,2012年及以后的若干年,这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题目。

当然,理论探讨会不断丰富,有些会加深原有认识、有些可能会改变原有判断;实践还会不断提出很多新的问题、矛盾,需要我们继续研究解决。我们相信,在教育部的领导下,随着全国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会不断深入,取得更多的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编. 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成长[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张岂之. 关于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3).

[3] 杨叔子. 身需彩凤双飞翼??谈高校加强文化素质培养问题[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5(12).

[4] 阴天榜,张建华. 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内涵与特征的认识[J]. 高等农业教育,1997(5).

[5] 王义遒. 文化素质教育几个问题的再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1997(4).

[6] 陈怡. 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4).

[7] 周远清等. 从“三注”、“三提高”到“三结合”――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看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化[J]. 中国高等教育,2005(22).

[8] 目前普遍的认识,是把素质划分为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四个方面。因此,笔者把文化素质(教育)同其他方面素质(教育)的关系,看作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外延方面.

[9] 朱冬英. 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目标的理性思考[J]. 江苏大学学报,2002(1).

[10] 陈怡. 开创文化素质教育新局面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1(1).

[11] 娄延常. 高等学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路径的探讨――兼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 中国高教研究,2003(1).

[12] 张岂之. 试论大学教师文化素质的提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4).

[13] 杨叔子. 做好“三提高”工作,培养“全”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1999(23).

[14] 钟秉林. 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1999(6).

[15] 梁红. 大学素质教育要求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J]. 高等教育研究,2000(3).

[16] 范伟. 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5(2).

[17] 胡显章,程钢. 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18] 汪青松.“四为”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的提升[J]. 中国大学教学,2006(1).

[19] 白解红,杨小云. 把文化素质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推进[J]. 中国高等教育,2003(21).

[20] 张岂之.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几个认识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2003(13、14).

[21] 张楚廷.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十年断想[J]. 高等教育研究,2005(7).

[22] 宋彩萍等. 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探讨[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23] 苗文利.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发展现状及理性省察[J]. 大学教育科学,2007(4).

[24] 顾沛. 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障碍[J]. 中国大学教学,2008(8).

[25] 冯刚. 文化的功能与文化素质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09(3-4).

[26] 顾沛. 公共课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 中国大学教学,2009(2).

[27] 周远清. 大力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录音整理稿)[Z]. 南开大学,2008.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例9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迅速推进、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跨国界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西方文化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大学生而言,其更面临严重的挑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关注,而人文教育却越来越受冷落,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社会问题,突出表现在个性发展畸形、精神生活空虚、专业教育模式狭窄等方面,特别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我国各级各类以培养卓越人才为主要职责的院校,即便他们深深体会到培养出来的学生将肩负着促进国家科技发展创新、促进教育改革、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素质,以及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但某些高校片面地追求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忽视本校的实际,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创建科研型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大军之中,大力加强理工科建设,唯科研成果至上,从而逐渐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这最终导致部分院校大学生的畸形发展,缺乏作为一名教师所必备的重要人文素养;此外,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存在许多个性问题,如:各地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文化素质教育方案不相同、教师的文化素质教育观念不牢固、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不够,以及文化素质教育经费捉襟见肘等,都使得高校不能很好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取得较好效果的文化素质教育。

2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意义

面对以上大学生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存在的“畸形”和缺陷,我们要如何深入地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切实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促进卓越人才培养等,这已成为我国高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积极响应国家方针、政策的必然性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2006年3月,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如何,事关祖国的前途命运”。[1]作为卓越人才培养的高校,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2)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进行研究,不断地对原有的文化素质教育理论进行归纳和创新,是提高国民教育和传承中华文明的核心。通过充分的调研和实践,得出一套较之以往所有相关文献研究中更为科学、更为系统、更易操作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并给出相关的一些操作案例,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开展“绿色课程”、“人文校园”、“阅读经典,传承文明”等活动,希望给广大高校、以及培养师范生的综合院校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3)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强大国防的重要保证。《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寓官于校,培养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和后备军官队伍,对于加强国际后备力量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培养卓越人才的时代要求。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卓越人才的培养,素质的高低,将促进国家科技发展创新、促进教育改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可见,高校教育不只是要学生学知识、学技术,而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知识、有专业、有道德、有理想的卓越人才。

(5)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所在。文化素质教育对大学生个性塑造、心智健全、人格完善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它能够拓宽德育的渠道,增强大学生的人文底蕴,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引导高校大学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成果,为其打下牢固的审美基础,有助于将德育的内涵进行拓展,将理论课教学、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道德、文化、审美、心理教育融为一体,并通过文化环境和氛围潜在地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方式,这些都是高校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所在。

3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究

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运行,认真拓展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地保证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有序的开展,强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文化品位与格调的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卓越人才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坚持大学生素质教育,就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

(1)健全文化素质教育制度和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立体、开放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突出区域文化特色,融合人文与科学教育,本着“发挥个性、寻求共性、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原则,大力开展以基地建设为轴心,通过建立健全文化素质教育领导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改革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校内外系列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和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等工作,以培养知识面宽、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卓越人才培养潜质的优秀学生。

(2)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和科研能力建设。教师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为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要求广大教师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学习、与时俱进”,以加强自身修养和师德教风建设,在教学中主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为使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科学性并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各高校应该积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活动,如:承办“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成立暨基地建设工作研讨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研讨会”、“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年会”等。

(3)改革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把文化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学校把文化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内容可按文学艺术、哲学人生、科学生态和历史文化等形成系列,实行文理渗透,优化课程结构。同时,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科齐全及卓越教育优势,实行文理渗透,因材施教,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了创新教育和绿色教育,开设了“创新教育学”和“卓越教育课程”,所以,从课程设计的层面上看,我们已经具有自己独特的培养文化素质教育高素质人才的条件。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例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乃至各个方面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正在推动这个社会进入一个完全信息化的时代。同样,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更是使人们对传统教育思想有了更多的新的认识。今年来许多国家都从各国的国情出发,开展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为适应科学技术信息化和综合化的趋势,进行了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适应新五年规划中科学技术、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此,我想谈一下自己对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简单认识。

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素质教育

教育作为传递人类文化遗产和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膨胀、经济增长、科技进步、文化变迁、地域差异等都会对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当代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观念、新理论层出不穷,它不仅对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对我们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促进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思想讲究的是一种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教师讲、学生听,以考试成绩定学生的优劣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学而优则士”考试成绩决定一切,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它所带来的“高分低能”等弊端是人所共知的。正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代教育思想明确提出了“以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的观点,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教育的宗旨。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1、教育的全体性

现代教育史面向全体教育者的教育。这主要包括两个反面的内容:一是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二是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需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免费论文下载。

2、教育的主题性

主体性事现代教育的技术和灵魂。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尊重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人格的价值和独特的品质,三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教育的发展性,

发展性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科研、潜能和个性的发展;二是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创造力和潜能的开发,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领域,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应试教育最为人们所批评的一个突出的发面就是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而素质教育就是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促进条件。

目前,“合格加特长”以成为一种公认的素质教育模式,它的理论依据就是MI(multi --intelligerce)理论,即多重智力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包括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即创造新成果的潜力。每个人都至少有7中智力:语言符号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这七种基本智力既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每个正常的人都拥有这七种智力,但每个人的优势智力各不相同,因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一个人是否聪明,而在于他在哪方面聪明。因此,教育者要首先发现学生的优势智力然后采取多种措施去发展他它强化它。这需要教师做到,“以学为本、以学行教”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引导思维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加强训练。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生,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某方面哪怕极小方面的特长生,

4、教育的全面性,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受教育者必须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即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三方面的素质应当全面发展;二是教育主要是“为人生打基础或做准备的教育”,所以,受教育者素质培养的基础性整体性必须受到特别重视。

基础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的教育,注重点应当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主张“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拥有全面素质为基础,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就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人。

5、教育的开放性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教育涉及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内容要宽,应有相应宽广的教育空间和多样化的教育渠道;二是教育要突破校内、课堂内和书本内的局限,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使教育内容、教育空间、教育渠道具有开放性,以适应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 目的。

教育目标的实现,要依赖具体的教学活动来执行,凡是能在教育过程中,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来指导的教学活动,都可以说是一种现代教育方式。素质教育,实际就是现代教育方式的具体体现。素质教学活动的实质,就是构建一个与素质教育宗旨相吻合的教学活动即管理体系,让全体学生都能在主动学习的情景中,自觉地将人类社会文化的精华内化为自我发展的精神养料,促使他们的个性潜能、整体素质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素质教学模式的特征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

(1)教育对象――面向全体学生;

(2)教学目标――发展整体素质;

(3)教学关系――民主合作互助;

(4)教学过程――主动生动活泼;

(5)教学方法――启发内化转化;

(6)教学环境――和谐愉快共振;

所以教育思想应当尽快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使教师的教学能够体现素质教学的实质,所以,素质教学的特征内涵为参照,自觉地改革教学教法,使之能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宗旨。

二、现代教育技术要为素质教育服务

根据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的定义:所谓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个定义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

两个运用:1是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2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两个优化:1是优化教学资源;2是优化教学过程,级探索如何为教学构建有效的教学信息资源环境与学习空间,探索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融现代教学技术媒体与其中的教学方法、结构或模式。

五个操作: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由此可见,对教育技术媒体的应用是现在教育技术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现在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当前,对教育技术媒体正朝着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方向发展,利用计算机把包括图文、声像的各种教学内容以联想的方式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荧屏上,使学习者通过程序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从而集成并显示在荧屏上,使学习者可以通过程序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从而实现自己的学习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并非是指单纯的物质技术,它更重要的是指设计和运用教育技术的现代思想观念和方式,离开了恰当的思想或方法,技术的运用不仅不能产生积极的意义,相反会带来比不用更为消极的后果,例如,如果我们仅仅把现在教育技术嫁接在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必会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或应试教育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教育技术不仅不能发挥其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反而成为强化传统教育模式的手段,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教育现代化点缀。因此确立教育技术包括物质技术和思想方法的观念,特别是强调教育技术运用的思想方法,具有很大的意义。

教学技术实践的指导思想应当是系统教学设计思想,也就是说在进行具体的教育技术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运用系统的方法来整体的考虑目标、内容、师生、媒体、方法、结构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免费论文下载。

1、充分开发、组合利用各种有益的学习资源或学习的弓箭,使教育拜托课本中心、学校中心和教师中心的约束,让学生自由自在的徜徉在丰富的学习资源海洋里,拥有一片自由的学习空间。

2、突破学习信息表现单一化的局限,使学习信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文字的、图像的、数字的和声音的或者多种表现形式混合味一体的形式。这将使往日呆板和僵硬的表现形式得到极大的改善,教材表现力的提高将使学习更加有趣味、更加简便、也更加有效。

3、有利于个别化教学,使教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媒体创设的个别教学的环境下,每个学生通过自己地努力都有可能在自己天赋所及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4、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媒体能起到“迫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作用,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养成自主性学习的习惯。

5、改善学生认识事物过程的途径和方法,这主要在于多媒体能以自己的信息表现优势化小为大,化大为小,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用“时间”跳接技术显现事物或时间发展变化过程,有效的提示事物或事件的实质。

6、充分开发学生的右脑潜能,纠正传统教育中偏左脑的教育倾向,使左右脑的潜能得到平衡的发展。因此,在进行教学技术实践时,首先拥有系统的教学观念,把教育技术媒体当做一个要素纳入到整体的教学系统中来考虑,彻底摒弃教学技术就是单纯考虑使用媒体的狭窄的教学技术观念;其次是必须实行教学设计,即事先周密的考虑教学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确定教学过程展开或运作的操作程序,使教学活动有章可循。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例11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的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优化大学生素质结构,不断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切实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是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大学生素质结构及其现状

大学生素质结构是指大学生各种属性的综合,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整体,其内在要素和层次结构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功能联系,并且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对大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和促进作用。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主要应该由思想道德素质、文化和专业素贡,身心素质、创新素质等四部分组成。在整个大学生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索质是大学生素质的灵魂,文化与业务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前提和基础,身心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保障,创新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是各素质的提高和升华。

当代大学生把全面提高素质作为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注重思想修养,热爱知识学习,重视能力锻炼,呈现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渴望成材、立志有所作为等特点。但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大学生素质结构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酐一是大学生素质结构发展不平衡。从总体上看,目前大学生素质的结构呈阶梯型,即知识结构强于能力结构,能力结构强于文化结构,文化结构强于品德结构,品德结构叉强于心理结构。二是大学生素质结构内容发展不全面。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内容无论从横向还是从纵向来说都十分广泛,但从目前大学生素质内容的发展来看,既存在着片面性,又存在着肤浅性。比如,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却缺乏基本的政治修养;有改革的思想,缺乏创新的意识;有求知的欲望,缺乏刻苦的精神;有自立的要求,缺乏自律的能力;如此等等。三是大学生素质水平发展程度不高。一名大学生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平、道德水平、业务水平达到什么程度,反映出其素质达到什么高度。目前大学生的素质发展程度较过去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远远没有达到时代和形势所要求的高水平,特别是在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修养水平、创造水平等方面,都还处在中低程度上。

二、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大学生索质结构的各个方面构成一个系统,要同步协调发展,必须综合提高,这就是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的过程。具体来讲,即紧扣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教育的重点,根据大学生已有的自然素质和知识基础,对教育内容和方式进行精心选择和组织安排,使教育系统性强、逻辑层次清晰、梯度适宜和有新鲜感,起到补充、健全、完善、拓展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素质和能力的作用,以实现大学生素质结构诸要素功能的最大发挥千诸要素间的最佳配合,争取大学生素质结构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

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具有明显特征:一是既有自觉性,又具有受教育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保证其主动接受教育;保证学生有受教育的条件与机会,也能促进其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二是既有共性,又具有个性,在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过程中,共性发展,有利于个体素质的提高;个性的提高,也自然有利于全体索质的发展。三是既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这就要求必须把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全面推进。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证明其合理性、可行性。

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这项工程,使之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其中高校教学活动就是关键内容之一,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保证其原有历史功能的基础上,要在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挥其作为个体的创造性、自由全面地实现自身价值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注意提高大学生团结合作、协调发展、良性竞争等能力,要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能力并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先导,但这些恰恰是我国当前教育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还存在着教学方法上的灌输式、教学手段上的应试化、教学内容上的狭隘性等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绝不能停留在—般的道德和知识灌输的层面上,应重视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自我塑造能力,认识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对其自身的精神起支撑作用,还渗透于其他各项素质之中,并起统帅作用。思想政治理论的各门课程虽然具有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但作为系统课程都必须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首要任务。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作用,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展起主导、政治保证和促进作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充分发挥在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中的导向作用,并且主动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有效地结合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更好地服务于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思路

在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渐进,要充分尊重历史上形成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合理成果和一般规律;但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观念、方式、内容、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也成为了当务之急

1.切实转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观念

教育教学改革中,观念转变是关键。相对思想政治理论而言,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是从教育单一政治功能向教育政治与知识功能相结合的转变,就是从单纯地灌输式教育向有效灌输与启发引导相结合的转变,就是从教师主体教育向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转变,就是从单纯地说理教育向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转变,就是从单纯地应试教育手段向综合素质形成和考核的转变,等等。

2.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素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在传授知识、巩固政治功能地位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以及创造等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学校和教师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是要强化当代教育理念,树立素质革新的整体观念,形成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观;二是要有全面而完整的知识,教师要重视终身学习,与学生一起学会学习,构建充实、稳固、全面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断加强理解、领悟、解决实际问题的业务素质;三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诸如热爱本职、教书育人、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等等。

3.确立价值目标,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着重解决教学实效性的问题,通过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改革,开展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当代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注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理解社会,培养其解决实际新问题、新情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其自我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并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效果考评体系,从而使各项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和人性化。

4.坚持民主化道路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当代教育体系中民主化的趋势已越来越强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面对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过程和教育教学的民主趋势,也要从总体上尝试朝这个方向发展。教育民主化的重要体现就是肯定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要走民主化的道路,就要改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中的被动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作为教学关键地位的教育者,要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探讨,扩大共同自由探索的空间要强调的是,这种民主化,不是自由主义,不是放任自流。

5.切实抓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