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06 18:49:40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例1

那份由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于2007年,宣布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的报告里说“过去100年(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这个0.74℃能有这么大威力以至于引发全球“高烤”吗?

三大因素引发地球“高烧”

全球高温频现的原因究竟何在呢?专家们主要有以下观点:

全球变暖是全球高温的大背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董文杰认为,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所共同引起的。全球气温上升,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尤其明显,这是北半球及我国夏季极端高温热浪频繁出现的大背景。

大气环流异常是直接原因。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等气象专家撰文称,印度半岛上空持续被东进的伊朗高压所控制,干热的西北气流造成了持续的干燥酷热天气。而在欧洲,一个较强的高压脊稳定在欧洲中南部上空,使该地区热浪不断。同样的,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专家任福民也表示,大陆暖性气团长时间稳定控制和太阳辐射增温是我国此次高温事件的 “幕后真凶”。

城市热岛效应是催化剂。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专家任福民表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生产、交通集中,在工业生产、家庭炉灶、内燃机燃烧、机动车行驶等方面消耗能源的同时,都有一定的废热排放,使城市区域增加许多额外的热量收入,形成热岛。同时城市规划建设使得土地利用发生变化,植被减少等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也加剧了极端高温的酷热程度。

全球高温是由全球变暖导致的吗?

而以上这些说法中,最被大家所熟知的便是“全球变暖”了。“人类活动―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全球高温”这似乎是 一个完全顺理成章的逻辑。

2010年7月,原中央气象台台长李小泉在谈及中国北方出现高温天气时就说,“虽然极端高温事件,每年都会出现,不过近年来确实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频率比较高,这个就和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背景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这里,他用的是“有一定关系”这样的说法,但,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李小泉并没有说明。

2007年5月,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理论实验室主任莫霍夫就表示,俄部分地区近日出现的罕见高温天气可能由全球变暖导致。2006年7月,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首席科学家斯托特说,虽然气温屡创新高不能直接证明全球气候在变暖,但全球变暖无疑增大了出现异常高温天气的可能性。他指出,反常的持续高温天气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反映。

美国的科学家们用的是反证法。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2009年11月美国《地球物理研究通讯》上报告说,如果全球变暖现象没有发生,美国每年创纪录的高温天数和低温天数应大致相等。但目前的情况是,从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全美创纪录的高温天数要远远多于创纪录的低温天数。

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诊断专家翟盘茂则认为,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出现是否与全球变暖有关,现在还不能贸然下结论。全球变暖主要体现在冬半年(每年10月~次年3月),有两个最明显的证据:霜冻日数的下降和极端冷的天气事件的显著减少。然而,事实上,这两项证据并没有出现。而且,从过去50多年的变化来看,35℃以上的高温日数没有出现明显增多的趋势。因此,这种高温天气很可能只是一种主要受自然原因支配的年际变化的表现。

为何看上去这么顺理成章的事儿,到了科学家那里,却变得复杂了呢?因为我们把还有待验证的假设当成了结论。

全球变暖导致全球高温,这个因果关系里其实包含了多层问题:第一,全球到底是不是在变暖?第二,全球变暖是一个气象学上的概念,还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就是说,全球变暖的程度是否足以如此强烈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而更重要的一个隐含问题是:即使全球在变暖,那么,这是人为导致,还是地球的自然规律呢?层层分析下来,你会发现,事情根本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一半是寒冷,一半是火焰

2006年5月24日在美国上映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让全球变暖的话题变得家喻户晓。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2007年2月IPCC的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声明:“气候系统正在变暖是无可辩驳的事实”―这个结论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一个像真理一般铁定的事实。

但是,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发生的“气候门”事件,却对这个“事实”产生了巨大冲击:俄罗斯黑客入侵了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计算机服务器,并盗载了该中心主任菲尔•琼斯教授等气象学家上千封电子邮件和三千多份有关气候变化的文件,并在一个气象科学家网站上将这些邮件等资料公布了出来。资料显示,一些科学家涉嫌操纵数据,选择科学流程,支持其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结论。

自此,“全球变暖”这四个字后面被打上了问号,关于这个结论的激烈争论浮出水面,并愈演愈烈,甚至有人认为,全球变暖是一场骗局,是政客们为了通过限制碳排量而限制某些国家发展的闹剧。

2007 年的冬天,本来美国国会计划要在华盛顿召开全球变暖的听证会,结果不但预期的暖冬没有降临,天气反而变得异常寒冷,最后这个全球变暖的会议因为天气太冷而推迟了。2009年底,哥本哈根大会后罕见的严寒席卷了几乎整个北半球。2009年12月中旬,暴风雪横扫欧洲,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超过50厘米,交通瘫痪;2009年12月19日至20日,美国东部普降暴雪,华盛顿地区的积雪深度达61厘米,创下1932年12月以来之最;2010年1月6日,北京最低气温达零下16.7℃,突破1971年以来1月上旬最低气温纪录。

这些与全球变暖说截然相反的事实,都让IPCC的报告受到了质疑。

全球变暖证据不足

有科学家指出,2007年IPCC的评估报告是基于公元1400年以来的北半球平均夏季温度序列作为对照的古气候资料。但是15世纪是一个介于“中世纪温暖期”和“小冰期”之间的时期,如果用包括了中世纪暖期的10世纪以来的气候资料作为对照的古气候资料,就会发现现在所谓的全球变暖还根本未达到中世纪暖期的温暖程度。

“气象记录并不能被看作是气候变化的证据。”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大气科学教授约翰•克里斯蒂指出。他和其他一些科学家的着眼点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数千个气象站。150多年来,它们被用于收集气象数据。但城市化进程、土地使用的改变等因素对它们产生了严重的干扰。气象学家安东尼•瓦特原本是全球变暖的“铁杆” 支持者,但在实地调查534个气象站后,他的看法改变了。按照美国官方的标准,他们发现已调查的气象站中有56%是严重不合格的(误差高于5℃);87% 的气象站是不合格的(误差高于1℃)。这些为“全球变暖”提供原始数据的气象站,有的位于空调设施附近,有的位于废弃物处理厂边上。在英国,曼彻斯特机场旁边的一个气象站原本被田野包围,而现在,它周围全是散发热量的建筑。

当然,IPCC在报告中所描述的、证明全球变暖的证据,确实有一部分是大家都能看见的事实,比如:地球上冰川覆盖的面积正在减小;20世纪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0.1~0.2m等等。

科学家们在那边口诛笔伐,而我们,面对一半是寒冷,一半是火焰的世界,还是不知道:这个地球是不是在变暖。

全球变暖是人为造成的吗?

其实,大家之所以对全球变暖如此关注,最重要的原因是基于一个定性思维:人类活动引发温室效应,从而导致了全球变暖。

那么,如果全球真的在变暖,就一定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吗?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因素是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升高的主要原因”。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的海洋模式模拟结果表明,“全球主要由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比重占所有原因的95%”。

我国气候专家郑国光说:“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仅考虑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自然因子,是无法解释20世纪中叶以来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只有考虑人类活动的作用,特别是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大幅增加,才能再现出近50年来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20世纪后半叶的全球气候变暖不能排除人类活动的作用。”

但这并不是被所有科学家都承认的一个结论,其主要原因是科学家不可能造出一个没有人为影响的实验地球,以对照确定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人为因素还是其他因素。气温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根据数学模型拟合的,即在数学模型中不断加入各种因素,直至达到最佳拟合实际观测的气温。现在的纳维叶―斯托克斯模型(该模型于1800年初,由英国的G.G. Stokes 和法国的M. Navier 推导而来)正是在加入了二氧化碳因素后达到了最佳拟合。因此,科学家们认为,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导致了近几年的全球高温。

对碳排放影响的多方面质疑

但由纳维叶―斯托克斯模型推导出来的人为活动引发温室效应的结论,正受到越来越多方面的质疑:

比如说,实验并不能严谨地验证各因素的得失。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即每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研究其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就是控制变量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正因为无法造出一个实验地球的原因,专家很难只控制单一变量(即二氧化碳)来得出准确结论。

另外科学观测与研究表明,由于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和气候系统的内部调整过程等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的变化并不是直线式上升或下降,而是存在着多种时间尺度的波动。这一结论表明,高温产生可能其中包含了一些我们尚未确认的由其他活动所带来的间接影响。

还没有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随机漫步模型的新观点,即全球气候变暖是自然随机现象。这是由广西科学院研究员严少敏和吴光提出的新解释,他们认为,全球气温变化犹如用随机漫步解释醉汉行走的路线,醉汉向目标行走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会儿向左侧一会儿又向右侧,地球气温变化或许也如此。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发现,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因而当前的高温,很可能是地球冷热交替中较热的一个时期。

人类碳排放仅是“零头”

并且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已有证据显示人类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不像宣传的那样威力巨大,甚至可以说是九牛一毛。德国马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克里斯蒂安•比尔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今年7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报告,研究人员通过在全球采集数据和具体测量,首次回答了气候变暖所涉及到的一个全球温室气体平衡问题,即有多少二氧化碳通过人、动物和植物释放到大气中,又有多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吸收。这项研究对气候变化后果的预测比迄今的气候变化数学模型要准确和可靠得多。他们的测量数据显示,大气中每年约有1230亿吨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被吸收掉,而在另一方面,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所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 化碳每年约有70亿吨。也就是说,人类的“高碳”相比较于光合作用的吸收量,仅仅只是个零头。更进一步说,这个数据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一些人士所鼓吹的“减排”、“低碳”更像是个骗局。

据2001年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地球气候的变化与太阳活动是有联系的。太阳辐射只要稍微变化,就能引起地球气候的明显变化。另外,印度地球科学家夏尔马认为,全球变暖是太阳磁活动的一个周期变化。他认为,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太阳活动,而非人类活动。如果我们以100万年历史的气候变化为对照,将会发现现在的气候变暖并不剧烈,它只是1500年气候自然周期中的一部分。

IPCC的评估报告里说,“过去100年(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然而,即使这个数据是正确的,它横跨的区域是整个地球面积,而纵向囊括的时间是100年,并不意味着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一年比一年高,也不意味着地球所有地区均同步发生同样幅度的变暖现象,所以,全球高温,并且准确地说应该是“北半球高温”,和“全球变暖”之间最多是个远亲关系。

“地球变暖”从何而来

全球变暖的理论于1824年被首次提出,当时法国数学家让•B•J•傅里叶发现,地球的气温正在缓慢上升。19世纪后期,瑞典科学家斯万特•阿伦尼乌斯把傅立叶的理论贴上了“温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例2

平心而论,将所有极端气候归因于全球变暖固然有些牵强,但仅凭今冬的严寒就匆忙得出“冰河期将来”的结论更不靠谱。气候变化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未来的大事,到底是变暖还是变冷,总得给出一个让所有人信服的合乎逻辑的理由,才能让有关国家为全人类利益承担义务。而至少迄今为止,“全球变暖论”还无法说服所有的科学家。主流的科学机构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认为,目前直到2100年或更远,如温室效应得不到控制,全球气温态势图像曲棍球杆,一路上行。而俄罗斯气候专家米哈伊尔•鲁金就指出:“如果审视数千年气候历史的话,可以看到目前正在发生的气候变化是周期性的。”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气候学家竺可桢就研究了过去五千年中国的温度变化,他发现从五千年前的仰韶到三千年前的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暖期”,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此后周期性摆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 年、1200 年和1700年分别出现最低温度,摆动的幅度为1℃~2℃。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例3

可是,命题者本身要思考的是:全球关注所谓气候变暖这一命题本身是否能够成立?谁最有资格谈地球时间的气候变暖呢?

一、气候变化正常,没有史料能证明全球气候变暖

地球时间的气候变化是再正常不过,没有准确有力的史料证明全球气候变暖,更没有科学的依据已证明全球气候变暖。

197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气象学博士竺可桢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无疑能侧身世界名著之林。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誉之为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竺可桢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竺文提到“近三千年来,中国气候经历了许多变动,但它同人类历史社会的变化相比毕竟缓慢得多,有人不了解这一点,仅仅根据零星片断的材料而夸大气候变化的幅度和重要性,这是不对的” [1]。

竺可桢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观点:“在历史时期缺乏天文学、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现象的可靠记载。在这方面,只有我国的材料最丰富。” [2]换言之,谁最有资格对气候变迁提供可信的材料,当然是文化未曾中断的中国。我国一些所谓的专家采信几近无人知晓的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数据,论证地球气候的变暖,实是舍近求远的行为。

从上图可见,我们在历史上的许多时期气温明显高于今天,如夏商、西汉等时间段。河南省原来称为豫州,“豫”字本意就是一个人牵了大象的意思,说明在古代河南曾经生活着大象的物种。众所周知,史学家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刘彻时期,《史记》的《货殖列传》栩栩如生地反映当时巨商大贾的经商踪影,他们的足迹记录着当时我国的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 汉武帝时,我国亚热带植物橘、漆、竹的地理分布为:橘生长在江陵, 漆生长于陈夏,桑之在齐鲁,竹之在渭川。对照我国现在亚热带植物橘、漆、竹的地理分布,我们很易发现汉武帝时的亚热带植物,分布要远比今天的靠近北方。史料充分证明那时地球的温度比现今高许多,公元前何以证明地球的气温一定会变暖呢?

二、决定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的碳排放还是太阳活动

虽然,碳排放对气温的影响已被许多的高考命题专家采用,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造成气温上升提出不同的意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杨新兴认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等,其中水汽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约占95%,二氧化碳的贡献率约占3.62%,而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大约只有0.105%左右。现在过分夸大了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对气候变暖的影响,认为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3]由此可见,即便是人类把所谓的碳排放减到极限,做到排放为零,对于温室效应而论我们也只是减弱千分之一。浙江大学气象物理研究所副教授谭季青现今是一位反对全球变暖说的学者,但是在2002年之前,他可是全球变暖学说的忠诚支持者。随着他研究的深入,他已不能从证据上接受全球变暖说。对“全球暖化”学说,他直言“那充满了误解”。

诸多研究表明:太阳黑子的活动对气候影响起关键性的作用。2010年1月,广东卫视播出香港大学郎咸平教授的电视讲演《气候变化的惊天骗局》。郎咸平指出,20世纪4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40年间,虽然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但全球的气候却是持续下降的,平均气温比1880~1940年间还低,与温室效应理论不符;而同期太阳黑子的活动也处于一个“低潮期”,与气候变冷完全对应,可见太阳黑子才是影响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4]1991年,丹麦气象学会的科学家记录了20世纪的太阳黑子活动情况,他们发现1940年之前,太阳黑子大幅增加,1940年之后开始减少,70年代之后又开始增加了,气温也随之上升了。见下图:

根据英国气象局的研究,纵观人类从六千万年前的恐龙时代至今天为止,地球的平均温度始终在12℃~22℃间起伏,目前的气温停留在约14℃,这也说明整个世界气候目前仍然处于偏冷状态,现在气温有所上升也是正常的。国际上有不少学者支持这种观点,认为地球变暖与碳排放没有必然联系。

三、“全球变暖”是科学还是政治

气候研究本来是治学严谨、讲究证据的自然科学,但现实的诸多政治因素影响着本来是净土的学术领域。在举世瞩目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召开不久,英国气候变化研究中心[设在英国东英吉利大学,英国气候研究中心(CRU)是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相关气候报告提供所谓最重要的数据]被俄罗斯的黑客入侵,大量的电子邮件及内部数据被公之于众。从盗窃的材料得出更可怕的政治阴谋,研究中心为片面突出全球变暖的研究成果,存在着人为编造数据的倾向。该事件在西方媒体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气候研究的学术界丑闻。

全球变暖及全球变暖归因于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暂不认定其为伪命题,但至少尚需科学界进一步研究探讨或有探讨的空间,也还需科学界进一步达成统一共识。然而在现实中,这双重的命题(全球变暖且变暖归因于碳排放),俨然成为一门热门科学。学术界含糊不清的解释加上西方国家披着普世价值的美丽外衣,别有用心地宣传碳排放的危害,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是以碳排放制约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手段,利用各种媒介大肆炒作。他们制造各类恐慌,利用恐慌制造轰动的效应,随之配合各种主流刊物刊载他们对人类发展的忧虑和渲染的普世情怀,随之进入又一轮的恐慌和他们进一步的政治作秀。总之,主流媒介已变得不敢发表反对全球变暖及全球变暖归因于二氧化碳的排放的文章,那样会被学界认定没有普世价值精神,不关心人类自身发展。同时反对全球变暖及全球变暖归因于二氧化碳的排放的研究课题也不易得到科研经费,成果发表困难。环顾周围,试问有多少经费是投给那些反对全球变暖的科学家进行研究的呢?在现实中,没有金钱的支撑又如何能够去反对?

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全球变暖且全球变暖归因于碳排放这一似是而非的命题,其鼓吹者主要集中在英法德等国。究其根源发现,这些国家缺乏的是石油等矿物资源,同时他们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研究方面已掌握众多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输出全球变暖且变暖归因于碳排放的理论,有利于出售他们的技术、设备、专利,从而获得暴利。当然,美国会以碳排放作为一把利刃随时刺向中国,并以普世的名义把中国异化为全世界的制约对象或公敌,以此遏制中国工业化的推进。故以全球变暖、碳排放使气温升高的话题引入高考试题的编制,带给史学的是一时关注现实的荣耀,还是冷静后的一种灼伤和刺痛?

历史试题的命制者与史学家是共通的,治史的灵感来自生活,历史试题的命制缘于现实和瞩目于未来。

史学研究终究是孜孜不倦进行探究的过程,其本质亦是坚苦卓绝的求真历程。历史学也要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服务人生。在学术工具化倾向的现今,史学大众化的热潮面前,我们不能头脑发热,更要坚持学术道德。追求历史的真实也许会付出许多,除了勇气有时也会损及我们的利益。然而史学的知识不能成为炫耀的高论,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也不能放弃史学研究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终极关怀。历史高考试题的命制,入命制者法眼的应当是科学的命题,至少是没有争议的命题。

参考文献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例4

变暖还是变冷

这个判断基于以下两点事实与推论。

首先,气候变化是地球长周期行为,未来全球气候是否变暖尚无定论。根据地球物理学家与气候学家的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是个长周期的历史进程,全球气温一直在冷暖之间轮回,而且这种轮回的周期很长,短时期内很难做出科学的判断,因此,地球未来到底是变暖还是趋寒,目前还无定论。现在主流观点都认为未来全球气候将变暖,但实际上,变暖只是一种观点,尤其是代表某些欧洲学者的观点。另一种观点则相反,他们认为未来全球气候将变冷。例如,俄罗斯科学院天文观测总台宇宙研究室主任比布洛·阿卜杜萨马托夫研究认为,未来全球气候不是变暖,而是趋寒,目前正处于全球变冷前的一个过渡期。他认为,从2015年起,全球气温将开始缓慢下降,新一轮的严寒将出现在2055~2060年。另据俄罗斯科学家尼古拉·多布列佐夫研究指出,北极冰层增减周期显示,全球变暖是“神话”,根据当前气候周期趋势,他认为本世纪末地球将可能进入全球性寒冷时期。另外,2008年美国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科学家通过研究太阳风活动规律,也曾预测全球气候即将变冷。因此有人认为,2010年以来北半球的严冬其实正是全球趋寒的一个信号,它表明全球变暖趋势正在停止,地球将进入“小冰河期”。

其次,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因是海洋运行模态与太阳活动周期,“碳排”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不大。根据德国气候学家莫吉卜·拉蒂夫的研究,海水温度的自然循环周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当海洋处于“暖模态”时,全球气温就会上升,当海洋处于“冷模态”时,全球气温就会下降。美国宇航局科学家莱恩和林特也持相似观点,他们认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中73%是海洋因素。其它则与太阳风活动规律有关,例如,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与到达大气层上部的太阳辐射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当太阳活动处于最低值时,气候就会变冷,在人类过去的7500年间,类似的寒冷时期出现过18次,我们即将面临的是第19次。另外,二氧化碳等气体固然可以产生温室效应,但那只可能发生在大城市等局部人口和建筑密集区,全球不大可能发生温室效应,因为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微不足道(仅约占0.054%),不会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还不到大气二氧化碳的1%,因此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非常有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理查德·林德森也指出,未来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会对地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即使其浓度超过目前(380ppm)的3倍,达到1000ppm时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因此,可以说,碳排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不大。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例5

人们一提到环保就会联系到“低碳”、“减排”,是因为人们认为,气候变暖是全球面临的最大问题与挑战,而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因此,环保就必须“低碳”。实际上,这是个巨大的误区,环保与“碳排”没有必然联系,环保不等于低碳。强调环保必须“低碳”,其实质是某些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盟)为了阻遏其他国家发展而精心设计的战略陷阱和圈套,是国际政治斗争与国家利益较量的新型表现形式,其核心本质是所谓的“气候政治学”。

变暖还是变冷

这个判断基于以下两点事实与推论。

首先,气候变化是地球长周期行为,未来全球气候是否变暖尚无定论。根据地球物理学家与气候学家的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是个长周期的历史进程,全球气温一直在冷暖之间轮回,而且这种轮回的周期很长,短时期内很难做出科学的判断,因此,地球未来到底是变暖还是趋寒,目前还无定论。现在主流观点都认为未来全球气候将变暖,但实际上,变暖只是一种观点,尤其是代表某些欧洲学者的观点。另一种观点则相反,他们认为未来全球气候将变冷。例如,俄罗斯科学院天文观测总台宇宙研究室主任比布洛·阿卜杜萨马托夫研究认为,未来全球气候不是变暖,而是趋寒,目前正处于全球变冷前的一个过渡期。他认为,从2015年起,全球气温将开始缓慢下降,新一轮的严寒将出现在2055~2060年。另据俄罗斯科学家尼古拉·多布列佐夫研究指出,北极冰层增减周期显示,全球变暖是“神话”,根据当前气候周期趋势,他认为本世纪末地球将可能进入全球性寒冷时期。另外,2008年美国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科学家通过研究太阳风活动规律,也曾预测全球气候即将变冷。因此有人认为,2010年以来北半球的严冬其实正是全球趋寒的一个信号,它表明全球变暖趋势正在停止,地球将进入“小冰河期”。

其次,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因是海洋运行模态与太阳活动周期,“碳排”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不大。根据德国气候学家莫吉卜·拉蒂夫的研究,海水温度的自然循环周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当海洋处于“暖模态”时,全球气温就会上升,当海洋处于“冷模态”时,全球气温就会下降。美国宇航局科学家莱恩和林特也持相似观点,他们认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中73%是海洋因素。其它则与太阳风活动规律有关,例如,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与到达大气层上部的太阳辐射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当太阳活动处于最低值时,气候就会变冷,在人类过去的7500年间,类似的寒冷时期出现过18次,我们即将面临的是第19次。另外,二氧化碳等气体固然可以产生温室效应,但那只可能发生在大城市等局部人口和建筑密集区,全球不大可能发生温室效应,因为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微不足道(仅约占0.054%),不会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还不到大气二氧化碳的1%,因此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非常有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理查德·林德森也指出,未来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会对地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即使其浓度超过目前(380ppm)的3倍,达到1000ppm时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因此,可以说,碳排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不大。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例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大自然的变化类似与四季交替,只不过是它的时间尺度要长得多。根据作者的描述,大自然“春天”是在一万年以前开始的,那时,天气已开始转暖,曾经覆盖了当今人类广泛活动区域的冰层逐渐在阳光下融化,海平面上升,而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则开始从渔猎转向定居农业。到现在,人类已经处于“夏季,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担心气温上升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夏季”终将过去,这也是自然规律,只不过是要再等待一段漫长的时间,“秋季”才会来临。那时海平面将会下降,而今天人们因为气温上升所引发的讨论也将随之结束。克罗宁博格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以及由此造成的极端天气频繁、荒漠化加重、物种灭绝加速等情况,之所以显得十分淡定,在于他看待这一问题时使用了与众不同的时间尺度。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并且一直在用这种人类的尺度去衡量大自然,结果每个人都为现在的气候值紧张不已。其实,这在克罗宁博格看来只不过是大自然循环中出现的“一丝波纹而已”。如果我们超越现阶段人类思考问题的尺度,观察一个漫长的周期,情形也许就不会那么令人沮丧了——那就是一万年的时间尺度,为什么要一万年的时间尺度?因为人类现在所处的地质时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地质学的只是也告诉我们,类似月我们现在所处的温暖期一般不会超过一万年;大约一万年前爆发的火山目前都处在活动期等等。与地质学应用的时间尺度相比,人类的尺度就不那么适用了。这也难怪他要嘲讽因为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而变得异常焦虑的人民,“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围着小周期内出现的现象团团转”?《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这本书的观点有助于提升人类面对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挑战的勇气,正像作者所说的那样:穿着熊皮、拿着石斧的石器时代的人类尚且知道如何在冰期生存下来,我们难道无法运用现代高科技去解决海平面上升一米带来的后果吗?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即使人类的活动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微不足道,我们也不能从此以后就不加节制地区排放温室气候,大量地消耗资源和排放二氧化碳已经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克罗宁博格也表示,“我们应该节约能源”一保护有限的资源。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已经成为大多数环境学论著的观点,但是克罗宁博格对此并不认同。B.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从地球的立场出发,这实际上属于大自然的“正常运作”。C.全球变暖会导致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例如极端天气频发、荒漠化加重、物种灭绝加速,这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威胁。D.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克罗宁博格并没有使用“人类的尺度”来衡量这一问题,所以他显得十分淡定。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克罗宁博格对地球的未来做出了预测,并以此为基础,从地质的火山爆发以及气候变化等自然进程的角度进行了论证。B.克罗宁博格认为,如果我们超越现阶段人类思考的尺度,从一个漫长的周期来观察温室效应的话,那么可能就不会如此焦虑了。C《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向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暖二者密切相关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为我们思考气候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角度。D.大量地消耗自然资源会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所以克罗宁博格也表示“我们应该节约能源”。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大自然的“春天”降临之前的远古时期,气候异常寒冷,广大区域都覆盖着冰层,因此人类的祖先当时并没有采取定居农业的生活方式。B.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克罗宁博格却改变了研究的视野:他不考虑明年,也不考虑一百年后的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万年以后。C.克罗宁博格采取一万年的时间尺度来观察、分析地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地质学上的时间尺度都是以一万年为单位的。D.石器时代的人类能在冰期中生存下来,与今天我们试图解决海平面上升带来的问题相比,虽然形式不同,实质都是积极利用知识应对危机的表现。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例7

在神秘的“全球变暖间断”现象持续了长达16年之后,科学家有望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个气候科学的最大谜团于1997年末开始出现,当时并没有人发现这一点。

1997年末,吹过太平洋的热带信风出现了微妙的减弱。通常情况下,这些信风将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印度尼西亚。随着信风的减弱,温暖的海水向南美洲流动,形成壮观的厄尔尼诺现象。1998年,全球平均温度创历史新高。在此之后,全球变暖停止。

全球变暖间断

目前,科学家正全力探究“全球变暖间断”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认为太阳、火山甚至污染可能是罪魁祸首,但最新研究指出,解释这种异常现象的关键是海洋。最大“嫌疑对象”是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其将大量来自海洋的热量输送至大气中――这已足够使赤道太平洋进入一个持续很久的低温状态,也抑制了全球变暖的速度。

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气候学家Kevin Trenberth说:“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引发了太平洋地区的一系列变化,我认为这很有可能是‘间断’的开始。”根据这一理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热带太平洋地区将从目前的寒冷状态“走出来”。

鲜明对比

一张全球大气层气温图清晰地显示了“间断”的存在,这与之前预测的全球气温在过去20年快速变暖的结果相矛盾。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曾在2013~2014年度评测前进行过一次模拟,结果显示,全球气温在1988年至2012年间,以平均每十年0.21摄氏度的幅度增长。相反,由埃克赛特市英国气象局和英国诺维奇市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观测到的同一阶段气候变暖数据仅有每十年0.04摄氏度的增长。

一个最简单的解释是自然可变性。正如每日气温会有冷暖变化一样,气候波动也会使全球气温冷暖无常,这种影响会持续数年乃至数十年。过往的气候数据证明了一些热浪和寒流的存在,它们自古有之,且气候模型暗示,两者中的任意一种均可以在由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变暖过程中发生。

但是,IPCC的气候模拟没有将这种特殊的“间断”影响考虑进去,这导致许多研究者对气候变暖表示怀疑。一些科学家得出的结论与IPCC的结论刚好相反,他们认为气候模型过高估计了温室气体的影响,未来的气候变暖并不会如模型预测的那般严重,因此不必要感到恐惧。

其他科学家认为,气候变暖与长期气温趋势相违背,且古气候数据也不能通过直接延伸当前气候数据来代表。此外,许多研究者警告说,评估模型是基于相对短期的气候变化数据,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学院气候科学家Susan Solomon说:“如果你对全球气候变化感兴趣,那么你必须将研究的时间范围扩大到50年至100年才可以。”

忽冷忽热

在“间断”发生前,赤道太平洋的温度经历了不寻常的上升。这是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结果。该现象从1997年持续到1998年,导致全球各地出现各种极端天气现象――从智利洪水到美国干旱,再到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但厄尔尼诺现象很快就消散了――和它的突然爆发一样迅速。到1998年年底,厄尔尼诺现象的反效应拉尼娜现象出现,席卷着寒冷的海水回流到赤道太平洋。更重要的是,这一回流现象导致整个东太平洋的水温回冷,其效果或多或少一直持续到今天。

海水温度的波动被称作拉马德雷现象(PDO),这种现象或许是解开“间断”谜团的关键。PDO每隔15~30年循环一次,处于正位相阶段时会形成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在接下来几十年中将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量散发出来。

此后该地区会变冷,并进入负位相阶段形成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将赤道深海中的冷海水带到表层,导致气候变冷。研究者早在1997年便发现了PDO模式,但直到最近才开始了解它是如何与大范围的海水洋流模式相融合及其对解释“间断”的意义。

2011年,NCAR的Gerald Meehl领导的研究小组报告称,他们成功将一个PDO模型嵌入到全球气候模型中,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中断了10年。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最新“间断”中所记录的海洋温度数据解释了原因:在一项后续研究中,NCAR研究者证明自1998年后,有更多热量流入海底,这有助于避免大气温度的升高。在第三篇论文中,该团队使用电脑模型记录了该过程的另一个方面:当PDO转为正相位时会使得表层海水和大气的温度升高,导致持续数十年的快速全球变暖。

去年,加州拉荷亚市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Shang-Ping Xie和Yu Kosaka取得了一个关键的突破性进展。两人另辟蹊径,利用近几十年实际的表层海水温度设计出一个赤道东太平洋模型,然后利用此模型观察世界其他地区的气温变化。他们的模型不仅重造了全球气温中的“间断”,还再现了一些受“间断”影响而生成的季节性和区域性气候趋势,包括许多地区的气候变暖和北方更加严寒的冬天。

加拿大维多利亚市气候模拟和分析中心气候模型分析师John Fyfe说:“当见到这篇论文时,我受到了极大启发。”但他认为该模型并不能解释所有问题。Fyfe补充道:“该模型没有回答是什么导致了热带冷却现象。”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例8

 

1低碳经济概念的界定及提出的背景

1.1低碳经济概念的界定

低碳经济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一种观点认为,低碳经济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对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进行有控制而推行的低碳经济,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观点称为“方法论”。另一种观点认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也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这种观点称为“形态论”。第三种观点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进步,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现代经济运行的圣克反思,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能源经济革命。这种观点称为“革命论”。

1.2低碳经济的提出背景

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并对大自然进行肆意掠夺,导致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疾病蔓延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温室效应。这不得不让全人类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如果有一天,冰川没有棱角、四季不分明、天地混沌、高速公路断裂、建筑倒塌、国家淹没、疾病肆虐、万种生灵化为须由,这些可能将不只是在《2012》这部电影中描述的场景。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climate change IPCC)第四次报告指出,温室气体以当前的或高于当前的速率排放将会引起21世纪进一步变暖并会诱发全球气候系统中的许多变化。预计未来20年将以每1年大约升高0.2℃的速度变暖即所有温室气体和气温胶的浓度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不变也会以每10年大约0.1℃的速度进一步变暖,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都深切地感受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广泛影响。气象观测发现全球气候变暖,过去几十年北极永久海冰在减少,冰川和冻土在溶化。2006年,世界冰川的平均厚度减少了150毫米而2005年这个数字仅为50毫米。根据国际极地年组织委员会2010年2月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全球变暖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南极地区,地球南部海洋的海水温度更高了,浮冰的企鹅即将没有立足之地。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阿基姆.斯坦纳说,冰川消融是全球气候变暖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南太平洋上的美丽岛国图瓦卢很可能成为首个“沉没”的国家,从1993年至今得18年间,图瓦卢附近的海平面总共上升了91.2mm。按照这个数据推算,50年之后,海平面将上升376毫米图瓦卢至少有6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这对图瓦卢意味着灭亡,因为涨潮的图瓦卢将不再有任何一块土地露出海面上。由于气温的上升坐落于印度洋上的“世外桃源”马尔代夫的消亡时间也屈指可数,2009年10月马尔代夫内阁召开首次“水下内阁会议”并签署了一份“SOS”(紧急求救) 文件,凸现了全球变暖这个世界性的课题,以呼吁各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1990年上升1.4-5.8摄氏度,全球平均海平面将比1990年上升9-88毫米杂志铺。如果海平面升高100毫米,中国沿海将有12万平方公里被淹没,7000万人口需要内迁;孟加拉将缩小12%;印度尼西亚则高达40%;美国将有48各州6.5万平方公里被淹没;当今世界引以为傲的标志,圣彼得堡、悉尼歌剧院、华尔街、硅谷都将不复存在……

为了拯救“病重”的地球母亲,也为了人类的自我救赎,各国政府实行各项政策来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这篇文章中,英国首先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而且气候变化对英国造成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之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空前重视。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协议》都体现了每一个国家的国际责任。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6月,中国正式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四项建议,“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他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胡锦涛主席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减缓气候变化。2010年9月全球气候变暖,温家宝在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课题,应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各国都努力的发展低碳经济,认为节能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我们的唯一出路,也是我们应承担的绿色使命。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同样也决定我国能否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

2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

2.1“公地悲剧”理论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哈定在1968年提出,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英国曾经有这样一种土地制度----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中划出一片尚未耕种的土地作为牧场(称为“公地”)无偿向牧民开放。本来是一件造福于民的事,但由于是无偿放牧,每个牧民都养尽可能多的牛羊。随着牛羊数量无节制的增加,公地牧场最终因“超载”而成为不毛之地,牧民的牛羊最终全部饿死。纠其原因就在于“产权不清晰,权责不明确”。如果这块牧场是私人所有,那么牧地的所有者可以购买恰当数量的牛羊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公地悲剧可以与现代的低碳经济联系到一起。现在我们做两种假设,第一种,环境由私人所有,按照这样的假设,某人将拥有环境的所有权并可以决定可以排放多少废气量。第二种假设是环境共同拥有,排放废弃物不受到任何限制。以二氧化碳为例,计算其排放量:Q=(E*A-B)*R*44/12其中Q―二氧化碳排放量(t);E―能源消费总量(MJ); A―单位能源含碳量(t-c/MJ);B―固碳量(t);R―氧化率。假设A、B、R的值是固定不变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只与能源消费总量存在正相关关系,E大时,Q值就大;E小时,Q值就小。当环境由某人所有时,他就能限制能源的消费总量,那么,这确实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排量的减少。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环境所有者可以消耗恰当的能源来保证经济的发展。但当“环境”是共同所有,那么就会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惜消耗大量能源,最终也只能以悲剧结束。

2.2低碳重复博弈理论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承担减排责任

不承担减排责任

承担减排责任

10,10

1,8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29-002

一、学生差异分组

笔者前期已经通过日常的观察以及座谈、学生成绩档案调查和能力测验等方法,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进行过差异测查,并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机结合,组成互助小组。由于笔者所带班级学生程度较好,故每组只分两个层次A(提高)和B(基础)。

二、细化学习目标

(一)课标拆解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是“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课标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本节课中涉及到的气温变化曲线知识在初中已有接触,应该知道横、纵坐标的含义及读法。所不同的是本节课中图表横坐标代表的时间更长――年份,初中部分横坐标代表的是月份。

(三)教材分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共四节内容,本节内容为第二章的总结,看了全球气候的变化状况,特别是近100年来的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树立正确的气候观,认清当前全球及我国的气候变化状况,懂得科学、基本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无疑是本节的重难点。

(四)确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

细化后的学习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和提高目标两类:

基础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文本和图表资料,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内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认识到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2.学生能够根据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并能够归纳出一般的解决措施;3.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研究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

提高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仔细的观察,对教材上的曲线图提出问题;2.学生能够自行对影响及措施归类;3.学生能够将本节课所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应用于别的问题(如城市“热岛效应”);4.学生能够质疑教材,提出与教材所给观点不同的声音。

三、学习环节的差异化设计

(一)“乡土”导入

《全球气候变化》一课,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属于河南本地人,而且高一学生已有一定的成熟性,笔者舍弃使用常用的“北极熊淹死”的动画导入法,而选用以象形文字、河南的简称“豫”的由来导入,既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导入本身又正好例证了本节课要讲述的全球气候变化两大维度之“时间维度的变化”。

(二)差异化的提问设计

成功的提问一方面需要有价值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对回答做出及时、恰当、积极的反馈。

《全球气候变化》一课,针对每个学习目标,主要设计了以下问题:

>基础目标1和提高目标1:

问题一:地质历史时期和近现代全球气候的变化规律分别是什么?

问题二: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拓展问题:人类的哪些活动可以导致温室气体增加昵?

问题三: “全球气候变暖”是说全球无论何地、何时,气温都在上升吗?你能从教材的文字中找出证据吗?

>基础目标2和提高目标2:

问题一: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

问题二:应对这些不良影响的解决措施有哪些?

>基础目标3和提高目标3:

问题一:你能根据本课的学习,总结出研究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吗?

问题二:你能按此套路研究一下“城市热岛问题“吗?

>提高目标4:

问题:你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不符合自然规律,还是人类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呢?

(三)小组合作

根据之前的差异测查,笔者选择每组内组织能力、责任意识最强的同学来担任组长,让其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组织讨论等。内设记录员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并由汇报员代表全组作答。

《全球气候变化》一课值得讨论的地方很多,但考虑到我们的学习目标以及时间限制,笔者选取“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作为讨论内容,并要求归纳出一般的解决措施。具体预设过程如下:

首先,各组根据分发的纸质材料以及纪录片,讨论涉及地区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的不同受大气变化的不同影响。(给出的材料有:俄罗斯、加拿大、印度、新加坡、我国的新疆、上海等)

然后,教师走进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指导。分析影响可以从自然和经济两方面考虑。自然:主要包括降水和气温;气温升高会引起蒸发加剧,使得该地区趋于干旱。气温升高与积温密切相关,积温的多少和植物的产量有关。经济:主要讲对农业的影响,也可以涉及其他经济活动,如河流航运等等。

接下来,请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探究结果,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课件展示参考评价标准――“预期结论”:

高纬地区(以俄罗斯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地区)――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河流解冻,航运条件改善;农业产量增加;冬季供暖需求减少;亚寒带针叶林、苔原带面积减少,中纬度植物分布范围变大。

内陆地区(以新疆为代表)――气温年较差更大,夏季更加炎热干燥,冬季更加寒冷;河流枯竭,旱灾严重,出现大规模沙化;短期而言,冰川融化,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弊大于利。

沿海低地(以新加坡、印度、福州为代表)――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海水倒灌,影响城市淡水供应。地下水位升高,旅游业受到危害。但是一些只能在福建以南种植的农作物可以在福州成活。台风强度更大,频率更高。

最后,小结――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可能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例10

全球及中国的气候正在逐渐地变暖,成为全世界及我国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近百年来,全球的气温在不断地上升,它将对世界及我国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全球变暖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一、气候变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但负面的影响远大于正面的影响。好的一面,表现在气温的上升,在极地生存变得容易;全球二氧化碳的升高,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以至植物可以蓬勃增长;另外人体在温暖的气候中感到舒适,这是气候变暖的正面影响。然而负面的影响远大于正面的作用,它将影响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影响人们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海水上升

由于气温的升高,极地的冰雪在融化,导致海水上涨,海平面升高,过去的一百年里,全球海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水的上涨,导致很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受到了不同的影响和巨大的威胁。

例如,如果海水上升50cm,一些海滩风景区将损失20―60%的沙滩,而我国海边旅游业是重大产业之一,海水上升,其效益将会受到很大影响。2005年5月来自水上威尼斯城市的报道,为了预防未来的洪水的吞噬,威尼斯正在建设一个名为“摩西”的构筑物,它的工程量和成本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然而卡恰里领导的由环境学家和气象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讨论在全球气候变化下威尼斯的未来。与会专家普遍认为,随着目前全球变暖,海平面迅速升高。对此,“摩西工程”中的巨型挡板已经“力不从心”了。从预防洪灾的原则出发,我们不得不采纳一个最悲观的数字,也就是说海平面在未来数十年内将升高50到60cm,摩西工程的挡板只能抵御22cm,这项工程能否拯救威尼斯将受到全球气温升高、海水上涨的严重影响。

2. 对动植物的影响

动植物的生长是受地域气温的影响而生存的,当周围的环境变化时,动植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一些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全球已经有很多物种灭绝或频临灭绝,每次气温的提高,都加剧了事态的恶化。6500万年前恐龙等大型动物的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但专家分析温度的变化提高很可能是导致它们灭亡的主要原因,环境的变化使他们庞大的自身难以适应而灭绝。而生存在南北极的动物,也有可能因为气温的升高,失去了原来的生活环境,而难以存活下去。

3. 气候的变化

这个冬天在我国南方发生了重大的冰雪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导致国家财产损失上千亿元,给人民生活和经济的发展都带来巨大的危害,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维京说:去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这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密切。理论上说,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暖冬和冷夏。而今年拉尼娜现象比较强,属于中等以上的强度。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相反,会导致冷冬和暖夏。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强度明显增加。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都是全球变暖随之而生的气候现象。

4.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更加重视健康。人类的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环境,然而气温的升高,使一些病菌得以滋生,多年前已经控制住的霍乱和鼠疫卷土重来,一些新型的疾病也跟着气温的升高产生,例如2003年SARS病毒的传播和人畜都能感染的禽流感都是在高温季节发生的。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全球气温的升高,对全球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气候变暖的成因分析

1. 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效应引起

由于过度的开采,人口的增加,日益发展的工业污染,绿色植被的减少,致使二氧化碳增多,引起温室效应,使气温升高。二氧化碳浓度现已达到368ppmv,是42万年以来的最大值。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得全球气温不断升高,20世纪是过去1000年中最温暖的100年,过去140年间全球升温0.4―0.8℃(平均0.6℃),而且13个最暖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近50多年来,长三角城市地区气温亦在升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变暖幅度更明显,90年代年平均气温较50年代上升了0.9℃,其中以冬季的气温升高最显著,90年代冬季平均气温较50年代上升了1.1℃。

2.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温的影响已被专家们关注了很长时间

据科学家研究,太阳活动对气候变暖也有影响,仅用温室气体增加解释气候变暖可能不够全面。

一般来说,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太阳活动剧烈。比如史料曾记载,公元17世纪时太阳黑子很少出现,当时的地球气候也相对寒冷。但地面获得的探测信息也显示,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变化幅度仅为0.1%。

3. 甲烷的升高同样引发升温

甲烷在空气中的含量虽然比二氧化碳少,但是它引起气温升高的效力却是后者的23倍。报告据此推算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8%来自家畜。据估计,一只羊每天生产20克甲烷,一年就是7公斤,而一头牛每年甚至要排放114公斤的甲烷。除了甲烷,牛排出的粪便中含有一氧化二氮和氨气,这些化学物质对环境也有不容忽视的破坏作用。

以上气候变暖的成因分析,让我们看到身边细微的变化和不慎,都将会积少成多而对环境构成威胁。我们将继续关注全球气温的变化,寻找更适合的方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例11

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温室气体形成地球的“保温层”,让地球十分温暖,让昼夜温差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中,让气候更加适合生命的繁衍。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很多,所以温室效应的暖化效果主要是水蒸气造成的。传统的科学理论还认为,全球水蒸气的平均浓度比较稳定,而二氧化碳的浓度在逐渐上升,因此人们往往把温室效应的加剧归罪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新的研究成果是位于瑞士达沃斯市的世界辐射中心的科学家拉尔夫・菲利普纳领导的研究小组提出来的,他们分析了从1995年至2002年的欧洲气象观测数据,以月为单位来看平均温度与湿度的全年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欧洲快速的增温现象与湿度变化有明显的正比关系,温室效应的增加有70%来自水蒸气的贡献,其次才是人为制造的一些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

当大气中增加温室气体时,能使更多的太阳热量保留下来,地表变得更暖。此时,升高的气温容许更多的水蒸气存在于大气中。而水蒸气本身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它能增强温室效应。这样就让地球的气候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不过这个循环是否真正存在?影响又有多大?一直是多年来争论的话题。菲利普纳等人的研究则验证了这个循环的存在。为什么水蒸气与气温升高之间会出现一种“恶性循环”?这是因为地球正在进入一个逐渐变暖的时期,地球轴心在向太阳倾斜,而使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在今后的一万年里有所缩短。地球与太阳距离的缩短,导致了地球表面接受的平均热辐射逐年增多,因此地表水蒸气的平均蒸发量也随之增多。

我们常常把二氧化碳归类为环境污染气体之一,而把水蒸气归为清洁环保的气体。比如我们在谈论石油、煤等燃料的罪过时,其中的罪证之一就是释放了二氧化碳,而在谈论氢能时,说它环保的证据之一就是它燃烧后放出的是水蒸气。新的研究则表明,如果我们无节制地向大气释放水蒸气,照样会污染环境。越来越多的水蒸气让我们的地球越来越像一个蒸笼,二氧化碳只是让地球变热,而水蒸气则会让地球变闷热,那种滋味是更难受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水蒸气的危害比二氧化碳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