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饲养管理论文

饲养管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10 15:25:19

饲养管理论文

饲养管理论文例1

 

刚离巢的童鸽,正处在从哺育生活转为独立生活的时期,而此时又是身体、骨骼发育的主要阶段,因此饲养管理要十分注意。童鸽的采食量是由少逐渐增多,后期每只每天采食量可达25~35 克。为了保证童鸽的生长发育,防止过肥和早熟,日粮应富于蛋白质,而能量适当减少,还要注意补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离巢后7天内的童鸽,日粮中每只要保证供应5 克蛋白质养分,离巢后20 天内要保证每天能摄入8 ~ 9 克蛋白质,离巢后1 个月内要保证每天能摄人10 克蛋白质。最好做到定时定量喂料。离巢1 周内的童鸽每天采食15 ~20克饲料,可分两次喂。离巢20 天内的童鸽每天喂25 ~ 30 克饲料。

二、育成期

离巢后1 个月的童鸽雌雄分开饲养。这时可根据鸽子每天的运动量给料,每只鸽每天约采食30 克饲料。从营养成分看,应每天每只鸽子供应10 克蛋白质。每天两餐。在天气寒冷时应注意补充富含能量的饲料。

三、繁殖期

雌雄鸽配对时,日粮增至35 克,加强飞翔运动和近距离放飞来增进鸽子的食欲农业论文,这时每天摄人的蛋白质应达12 克。雌鸽开产前,日粮饲料量应增至37 克左右。这时日摄人的蛋白质应达巧克。此外,还应供应足够的钙、磷和微量元素。乳鸽出生后,种鸽的采食量急剧上升,达60 克左右。这时的饲料应是高能量、高蛋白质的。保证日采食蛋白质18 克论文格式模板。因为这时的种鸽除要求维持本身生长和消耗的养分外,很大一部分养分用于哺育乳鸽。哺育期可日喂3次。若需要时,晚间增喂一次,对乳鸽发育有好处 。

四、训练期

训练期日喂饲料约30克左右。主要根据训练的运动量、时间和距离多少决定喂料量。这时应注意饲料在能量上的补充。也是日喂2次。

五、换羽期

饲养管理论文例2

 

草鸡鸡肉的肉质细嫩,滋味鲜美,适合多种烹调方法,并富有营养,有滋补养身的作用。鸡肉不但适于热炒、炖汤,而且是比较适合冷食凉拌的肉类。鸡的全身上下都可以食用,且营养功效丰富,随处可见,故民间称鸡为“济世良药”。该鸡习性活泼,觅食能力强,适应性广,抗病力强,体形适中,皮肤黄,脚细长,饲养比较容易农业论文,经济效益较好。

一、草雏鸡的喂养

1、适时饮水与开食。在雏鸡入舍后,1~2小时即可给以饮水。初饮时可在水中加入5%葡萄糖与电解质多维,以增强鸡的体质.缓解应激,便于胎粪排出。水温一般要接近舍温(16~20℃).雏鸡,一般在出壳24小时后开食,最初时可喂给碎米,3日龄后改喂全价颗粒料。

2、控制好鸡舍内的小气候。舍内温度的控制,在育雏期最为重要.其具体要求是:0~1周龄为33~31℃;2~3周龄为30~25℃;4周龄后25~20℃。舍内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雏鸡出壳后第1周内,每天需要20~23小时的光照;第2周以后,每天光照可减至13小时,以后可逐步采用自然光照。一般灯泡距地面为2米,每平方米1.5~2瓦即可。

3、舍内喂养密度要适宜。每平方米放养的适宜密度:10日龄40~50只,20日龄40只,30日龄30只,60日龄15只,90日龄10只,120日龄8只。

二、青年期的喂养

草鸡青年期是指60~130日龄。青年鸡要公母分栏喂养。这样便于管理与减少饲料消耗。其具体要求分别如下:

1、小公鸡的喂养中国学术期刊网。小公鸡一般在100~120日龄其体重可达0.8~1.2公斤,即可上市。为使小公鸡按时达到商品化体重要求,在喂养上要求喂给全价配合饲料,采用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饲喂,增大采食量。适当放牧锻炼,有条件的农户,可进行放牧,让小公鸡能够吃到一些活食与青绿饲料,并充分活动,使鸡肉达到味美、细嫩的要求。

2、母鸡青年期的喂养。采取限制喂养,限制其日粮中的营养水平,适当降低日粮中蛋白质与能量的比例。在管理上,应适时进行转群,到120日龄,就应将青年鸡转到产蛋鸡舍进行喂养。若到开产时再进行转群,易产生应激反应农业论文,会影响到鸡的产蛋率。转群应在傍晚进行,尽量使鸡保持安静。

三、草鸡产蛋期的喂养管理

1、创造与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鸡舍内的温度应保持在13~24℃;每天光照时间为14~16小时,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2.5瓦左右,同时还应保持鸡舍内安静。

2、制定或选用科学的饲料配方。应根据鸡的产蛋量的变化,适时变动饲料配方,以满足产蛋期鸡的营养需要。

3、要定时饲喂砂粒。每天下午,可在饲料中放入砂粒,供鸡群自由采食,以增强鸡的消化机能。

四、日粮的配合要求

1、当草鸡在育雏期时,饲喂最好选用肉用鸡前期全价颗粒料。

2、青年期时小公鸡建议饲料配方为:玉米60%、豆饼20%、鱼粉3%、麸皮10%、壳粉6.5%、多维、微量元素等0.3%、食盐0.2%。母鸡配方为:玉米52%、豆饼10%、鱼粉1%、麸皮15%、糠14.5%、壳粉7%、多维、微量元素等0.3%、食盐0.2%。

3、产蛋期饲料配方:玉米58%、豆饼20%、鱼粉4%、麸皮10%、骨粉贝壳粉7.5%、多维、微量元素0.3%、食盐0.2%。饲料配方应根据鸡的产蛋量进行适时调整。

五、疫病的预防治疗

饲养管理论文例3

2动物和笼具的标识

在试验前,要对动物进行分组,加以标识进行区别。标识应满足清晰、耐久、简便、适用,按照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SOP)来实施。不同试验的动物标识应该遵循试验方案的要求,保证同一动物房中的动物标识具有唯一性。笼具应外挂标签,注明专题名称、专题号、动物号、动物辨别号、组别、性别等信息,并通过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给药剂量组。

3不同种属、不同来源、不同试验的动物隔离饲养

对不同的动物种属、来源不同的动物、携带微生物水平不同的动物都应该隔离饲养;特别是对从不同地区购买的动物、从不同繁育场购买的动物,应该严格地执行隔离饲养。另外,最好避免在同一个动物饲养室进行2个以上的实验;如果不得不这样做的时候,为了避免相互交叉污染,应该尽力设立必要的隔离,并进行清楚、明确的动物标识。

4动物饲养设施的管理

科学的动物饲养管理,以及完善的操作记录,能够保证良好的实验质量。动物饲养环境的各种指标必须在国家法规要求的标准值范围之内,对动物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因素,要求恒定或设定条件的维持、对保证实验结果的重现性非常重要。如动物饲养室的温度变化超出界限,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包括及时向试验负责人报告,对空调系统进行检查,为了减少对动物和试验结果的影响,在必要时,将动物移入其他的动物饲养室。对于空调系统的运行记录、报告书等需要妥善保存。动物饲养设施内的空气流向应保持一定,并保持室间压差;动物饲养室内的照明应该明暗交替(12h明/12h暗);对于动物饲养设施内的其他设定条件都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如排水口是否有盖子,回水弯是否有注水也需要定期检查。动物饲养设施内如果卫生管理不良,如设施内有害虫或逃亡动物,均不符合要求。动物饲养设施内饲养密度不得过高,实验人员或饲养人员应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动物饲养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充分的经验,接受过培训,具有动物饲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实验设施中日常的动物饲养管理必须制定必要的标准操作规程。对动物饲养设施内、动物饲养前室、走廊等地方的清扫、消毒方法和频率进行记录,特别是应该记录应用的洗涤剂、消毒剂的种类,对于这些工作必须制定SOP,并按照SOP来实施。

5动物饲养管理用品的采购、保管和管理

对动物经口食入和身体接触饲料、水、垫料的化学物质、污染的微生物,应该给予重视。最理想的情况是上述材料完全没有污染,但是,采购非常困难。因此,必须在采购饲料、垫料时,设定杂质许可浓度范围,使用符合标准的材料。同样,要设立水质标准,并对动物饮用水质进行检测。饲料常规营养成分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924”,动物饲料化学污染物和微生物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924”。动物饮用水的水质标准,水中污染物含量检测符合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14925)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动物饲料的保管场所,应该和动物饲养场所隔离,以避免动物的排泄物或实验物质对饲料产生污染。为了避免极端环境条件引起饲料的变质,应该配备空调或低温设施。此外,还应该防止害虫的入侵和繁殖,保管场所不得出现昆虫、啮齿类的粪便和垃圾等。动物饲料不得靠墙壁放置,也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同时,动物饲料库房内应该遵守先进先出原则,最好不要使用超过制造日期3个月后的饲料。因此,饲料需要放置在地台上,另外,清楚标明批号、制造日期、收纳日期。饲料袋开封后的饲料,应放置在密封的饲料桶中,并移放某处保管。另外,饲料和垫料在接收时需要符合接收标准,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相应的灭菌。对灭菌状况要进行确认,对给料方法(如实验药物混合在饲料中)、垫料的种类、使用量和交换情况等也要进行检查。对于动物饮用水,特别是动物饮水是井水、自来水或其他水源,是否经过氯气、过滤、去离子、蒸馏等处理,动物的给水是通过给水瓶还是自动饮水装置,饮水瓶的清洗、灭菌方法等需要在SOP中进行规定,并且与前述的分析数据和标准进行对照,确认对水的管理合适。自动饮水装置是否有堵塞,吸口管部的清洗是否适当都需要定期检查确认。

6废弃物的处理

对于动物排泄物以及附着的污物,还有一般生活垃圾、一般污水等,均需要进行卫生处理。这些可以大体分为固体和液体物质,前者主要进行焚烧,后者通过净化槽等进行处理。焚烧的对象主要是粪便、垫料、饲料残渣以及动物尸体。在焚烧之前或者送到焚烧处理机构之前,需要进行临时保管。临时保管要指定保管场所,防止恶臭发生,以及防止害虫、野鼠的侵入,以免成为污染源。尸体大部分经冷冻保管。另外,污水通常通过净化槽贮留,用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动物饲养管理设施内产生的垃圾包括垫料、注射器、手套等为医疗垃圾,应该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严禁随意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实验剩余的供试品要集中收集,统一由专业机构处理,严禁随意倒入下水道。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要放入专门的锐器桶内,不能随意丢弃,以免对实验人员或动物造成伤害。

7动物的管理、观察和给药

实验人员和饲养人员必须具备按照SOP要求进行动物管理和动物实验操作的技术和经验。具有临床症状的观察、体重测定、摄食和给水量测定、给药、生物样本(血液、尿、粪便等)的采集和其他基本的实验手法,还必须掌握所承担的实验相关的各种检查。实验人员和饲养人员的简历和培训记录要妥善保存。动物的每日观察应按照相关的SOP进行,在发现死亡或濒死动物时,对濒死动物应该按照相应的SOP尽快处理。

饲养管理论文例4

饲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水产品品质的好坏,水产品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卫生、无公害的水产品将会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而正是动物饲料、水产品、人类食品这样一条食物链,使饲料的质量安全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源头。对饲料进行分析和检测,则是饲料质量与安全的技术保障。

二、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饲料原料,饲料的加工工艺还是饲料成品的保存都关系到饲料的质量,因此通过《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们既能掌握各项检测技术及原理,熟知相关仪器的操作,又能根据饲料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挖掘影响饲料质量的因素,成为一名具备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在现有的课程设置和管理模式下,该门课程的教学实验以验证型实验项目为主,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一个实验充其量有三个学时,学生们因为没有全程参与,故对某些环节半知半解,质疑或改进技术并在管理工作中加以灵活应用的锻炼机会较少。为通过饲料分析与检测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在饲料质量安全评价和管理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概括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必要利用课余时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基础上,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成为有思考能力的管理人才,是我们在目前的教学实验课程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饲料分析检测课程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顾名思义即整合教学和科研资源,打破教学和科研界限,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利用产学研平台,让学生在接受最基本的理论和实验学习的基础上,以创新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为契机,以创新思维培养为导向,在校内外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中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1)实验内容的改革。根据饲料质量评价要求按部就班检测饲料原料、配合饲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各项营养指标、卫生指标,再与相应的标准相比较,得出待检物是否符合质量安全要求,是本课程所应达到的最基本的培养目标。为顺应创新人才的培养趋势,结合课程学习进行科研成为培养学生科研兴趣,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1]。建议采用由简到繁的培养方式,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原来的单一验证实验调整为综合实验,针对某一种饲料原料或配合饲料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饲料质量评价实训,鼓励大学生进入专业教师的研究队伍,开展相关创新实验或毕业论文设计,经历一个从无到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2]。①综合实验方案的确定:以3人小组为单位,首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撰写针对特定原料或配合饲料质量安全评价的实验方案,选择针对性强的评价指标,再由教师修改实验方案。②饲料原料的识别: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配合饲料学》等课程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展示常见的饲料原料实物,给同学们最直接的感官认识。③检测分析过程:每组派出若干名代表参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熟悉实验仪器使用的基础上,在课堂上配合老师指导其他学生正确地使用实验仪器[2];在实验教学课堂上,老师给每个实验小组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④数据的处理:除计算检测结果外,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实验结果可靠性的能力,分析出现非正常结果的可能原因,提醒学生避免用实验指导书上的“注意事项”代替可能原因。设置三人小组的目的是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确保每一小组至少得到三个“平行”数据用于统计分析,若条件允许,还可比较三人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同一名学生得到的三平行结果的异同,让学生在教学实验中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⑤安全质量评价:根据选定的单一指标和多项指标综合评价饲料或原料的质量,并分析影响原料或饲料质量的可能因素。此过程须以熟悉原料及饲料标准,饲料及添加剂管理条例和相关法规为前提。⑥作业要求及反馈:实验报告的撰写,强调对结果的分析讨论;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及时讲解分析。据笔者六年的教学经历,发现学生尽管在实验初期不能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但只要经过2~3次针对性的反馈和辅导,就会写得非常流畅。模仿小论文的结构和要求书写实验报告,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饲料分析与检测质量安全评价实训。校园内的教学不容易给人紧迫感,因此有必要把学生派到公司或专门的质检机构强化饲料分析与检测能力、饲料质量安全评价和管理能力。据笔者几年的带教经历,发现饲料企业是非常不错的实训平台。与学校里比较枯燥的说教相比,在企业进行的现场教学显得更为生动。在那里,学生可以亲眼目睹各种饲料原料,真真切切了解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在两周左右的实训中,同学们除了巩固、强化原料和配合饲料成品的质量安全指标检测能力外,配合饲料半成品的车间质量监控也能弥补因校内无成套饲料加工设备而缺少相应学习内容的遗憾。实训中,与一线工人同工,能让学生快速高效地学习到多种技术;与相关部门领导的交流,能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学到针对性强的饲料质量管理方法。期间,邀请公司的技术人员开设专题讲座,更能针对性地解答实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践六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与水产饲料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或拔尖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聘请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企业领导或部门经理作为校外兼职导师,能切实有效的为水产养殖专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方向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3)饲料分析与检测的延伸。通过分析与检测,获知了饲料或原料的质量与安全性能,但还不能从根本上了解其对水产动物安全性的影响,为此,通过创新项目的开展以及毕业论文的设计均能使饲料分析与检测结果用生物学的方法加以验证,在科学研究中使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的内容得到升华。①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方向创新项目的开展。对于1~2年级的学生而言,专业水平有限,因此开展创新研究有相当大的难度[4]。笔者指导的几名学生尽管当时没有取得预期的研究结果,但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远远超过未做过创新实验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大有提高。因为任何创新实验的实施,学生们都经历了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原料营养成分的检测,饲料配方的设计,实验室条件下配合饲料的制备以及饲养试验;实验结果的处理和项目结题材料的汇总,对饲料或原料的质量安全评价已经有了大概的框架,因此到三年级参加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的学习时,就会有较强的全局驾驭能力,也具备了多角度分析、解决课程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推荐优秀学生参加专业教师的课题研究也能起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在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自身的科研思路会更开阔,这样,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就能达到双赢的效果。②毕业论文设计。尽管毕业论文设计是独立于实验教学的课程,但是从培养专业人才角度而言,如果能把毕业论文设计作为专业课程的延伸,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因为实验教学课时数不够,学生无法全程参与实验,或创新项目限项申报,受益面不广的不足。因此就人才培养的整体性、逻辑思维的连贯性而言,建议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这样的毕业论文设计不失为变零散的专业知识为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有良好的科研训练基础的学生,较易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也较易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从而也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开放时间的保证。为保证学生能在课余时间参加实验,就必须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指导老师和教辅人员也应该在开放时间内继续上岗,这就需要学生层面划拨经费给予劳务支持。另外,可适当安排研究生参加实践教学指导本科生,实现大学生培养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双赢局面。允许学生跨学期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也是不错的方法。

四、考核方式的转变

饲养管理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 S83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4-0197-01

近些年来,肉鸡饲养已经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快速致富、易管理、见效快以及投资少十分可靠的途径,但是,因为一部分饲养人员没有饲养管理的经验以及科学技术的知识,实施盲目投资,进而造成了很大经济的损失。肉鸡饲养管理已经成为了一项具有综合性的工作,只有对肉鸡饲养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掌握,进而对其实施综合性考虑,才能够将肉鸡饲养自身的经济效益提升。总而言之,肉鸡的饲养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要求广大养殖人员必须要对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其实施精心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收到很好的肉鸡饲养效果。下面,笔者就肉鸡饲养管理进行几点论述。

一、肉鸡饲养管理要控制温度

鸡场必须要建立在排水良好、干燥、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的地方上。鸡舍必须要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良好的通风,具有充足的阳光照射。饲养密度合理能够有利于饲养人员实施消毒和防疫工作。鸡舍的高度最好在檐高两米五为宜,跨度要保证在六米,屋顶要设置排气孔。鸡舍内还要设有光照设备、饮水设备、饲槽以及育雏笼。对于育雏工作来说,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要求育雏到第5周龄的时候,以25℃到32℃之间为宜,雏鸡出生3d到5d之间,舍温要保持在32℃到30℃之间,逐渐将温度降低。到第6周龄的时候,要将温度降低到18℃到21℃之间,注重防止温度过低或者温度过高。如果温度过低,容易引发白痢等疾病,造成鸡雏挤压死亡;温度过高,容易导致雏鸡大量失水,抵抗力减弱、发育缓慢、代谢受阻以及食欲减弱。所以,要求育雏室里必须要在离地面十厘米的地方均匀挂五支到三支温度计,以便能够对其温度进行检测,在晚上、中午和早上各自观察一次,以便保证适宜育雏的温度。

二、肉鸡饲养管理要选择合适饲养方式

优质肉鸡的饲养方式通常包括放牧饲养、笼养、网上平养以及地面平养这四种主要的方式方法。厚垫料的平养主要在舍内地面上铺设十厘米左右厚度的垫料。要求雏鸡入舍以后到出售之前必须要生活在垫料上面,不能更换垫料。这种方式方法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普遍采用的一种肉鸡饲养方式方法,这一种管理方法具有设备投资少、简便易行、适合生长发育、方便管理等优点,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很难对球虫病进行控制,垫料费用以及药品费用比较大。因为肉鸡自身的体重比较大,活动量比较小,肉鸡除了采食饮水之外,大多数时间都在伏卧,如果选用一般的铁丝网来实施网上平养,容易导致肉鸡软腿病和胸囊肿,影响到肉鸡自身屠宰品质以及生长发育。我市通常都选用塑料网,在塑料网上平养。其优势就是:结实牢固不打滑,网目不易变形,网体尺寸稳定,牢固耐用。这一种饲养方式方法的优点就在于很少发生球虫病,不用进行垫料,容易管理,在节省垫料的同时,有效防止球虫病的发生,从本质上降低了胸囊肿发生率。

三、肉鸡饲养管理要合理控制密度

所谓的肉鸡饲养密度是指每平方米的面积中饲养鸡只的数量,饲养密度直接关系到了鸡群的生长发育,合理的饲养密度已经成为了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和发育必备的重要条件。如果饲养的密度太大,肉鸡饮食和休息都不方便,其秩序也十分混乱,环境越来越恶化。肉群自然生长十分缓慢,会增加肉鸡的疾病,使其十分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如果饲养的密度太小,对于鸡只的生长和发育有利,但是,并不利于肉鸡饲养设备的充分利用以及肉鸡饲养劳动力合理的使用,因此,雏鸡的饲养密度并不是越小越好,通常情况下,1至7日龄的雏鸡要保证每平方米饲养30只到50只之间;8至14日龄的雏鸡,每平方米要饲养28只左右;15日到21日龄的雏鸡,每平方米要饲养18只到20只左右;21日龄以后的雏鸡,每平方米要饲养8只到10只左右。

四、肉鸡饲养管理要通风换气

这里所说的通风换气就是指加强鸡舍的通风,排除鸡舍里面浑浊的气体,换进外界新鲜的空气。并且借此来对鸡舍内的湿度以及温度进行调节,肉鸡养殖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鸡舍内空气适当流通以及空气新鲜,充足的氧气能够使肉鸡维持正常新陈代谢,保持肉鸡的健康,从本质上发挥出肉鸡最佳生产的性能。在实施通风换气的过程中,必须要避免贼风,要求饲养人员根据不同地理的位置,不同季节、不同体重、不同鸡龄、不同鸡舍结构来选择不同的空气流速。

五、结语

本文中,笔者主要从肉鸡饲养管理要控制温度、肉鸡饲养管理要选择合适饲养方式、肉鸡饲养管理要合理控制密度以及肉鸡饲养管理要通风换气这四个方面对肉鸡饲养管理进行了论述。

参考文献

[1] 谢金防,熊文华,刘林秀 ,等.对发酵床养猪技术的认识与思考[J].猪业科学,2008(9):46-47.

饲养管理论文例6

1、毕业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1.1背景:

近几年我国的养殖事业发展迅猛,大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尤其是养猪业正是如日中天。但是,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仔猪成活率低、腹泻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合理的仔猪饲料是养猪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它不仅影响仔猪阶段的生长,还严重影响仔猪成年后的生产性能。而仔猪断奶则是仔猪生产中的关键因素,仔猪在3~5周龄断奶称为早期断奶(swineearlyweaning)。国外的早期隔离断奶(sew)技术甚至把断奶日龄降低到14天以下。仔猪早期断奶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越来越被养猪业者所认识。仔猪断奶后,首先是摄入营养成分的改变,一是由母乳改变成吃饲料;二是由猪呵护的生活方式转变成完全独立的生活方式;第三是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产房转到仔猪舍,并结识新的伙伴,另外离开了母乳的喂养,容易受到病源微生物的侵害而生疾病。据有关资料显示,侯国方,徐凤军、王显在杭报道颗粒饲料在制粒过程中将自身所含的淀粉糊化,使饲料易于消化吸收,提高了饲料的能量含量;同时破坏了胰蛋白酶抗营养因子等,提高蛋白质消化利用率;膨化还能限制某些脂肪酶的活性,减少饲料氧化分解,延长了饲料的保存期;制粒过程中还能杀灭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减少了仔猪腹泻的发生。耿照银,田正伟,彭友银等采用相同营养的水平的颗粒饲料与粉状饲料饲喂杜长大商品猪,在全程的饲养过程中都表现出了颗粒饲料的优越性。颗粒饲料组的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都比粉状饲料组有所提高。

颗粒饲料与粉状饲料相比,具有减少粉尘,防止挑食及营养组分分层、减少饲料浪费提高单位时间的采食量及降低采食能耗等作用对于饲料添加剂意义特别重大,可防止饲料生产及运输中组分分离;可杀灭病原微生物,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减少包装运输费用。但颗粒饲料在加工过程中某些营养成分失活,如维生素类和酶类。1.2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饲喂断奶仔猪,通过仔猪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实验,对两种饲料的饲喂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为今后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毕业论文的研究目标:

本试验主要研究比较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对断奶仔猪饲喂效果的研究,比较其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料肉比、死淘率,从而养殖户的提高经济效益。

3、毕业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具体措施和研究的可行性、创新点:

3.1研究内容;

3.1.1不同饲料饲喂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3.1.2不同饲料饲喂对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

3.1.3不同饲料饲喂对断奶仔猪死淘率、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3.2研究方法;

试验前对两组仔猪进行称重,计算个体的平均体重,在试验结束再进行称重,然后计算仔猪每组的平均日增重、日耗料和料肉比根据当时的市场物价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及T检验。

3.3具体措施;

在相同环境下采用不同的饲料进行饲养试验。为了给断奶仔猪选择合适的饲料类型,选择日龄相近,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仔猪60头35日龄断奶的仔猪随机分成两组,采用2种类型的饲料;即颗粒饲料组和粉状饲料组,每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经30d的饲养试验。

颗粒饲料与粉状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指标(%)

项目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钙总磷赖氨酸

颗粒饲料

粉状饲料≥21

≥21≤4

≤4≤7

≤70.7~1.2

0.7~1.2≥0.6

≥0.6≥1.2

≥1.2

3.4饲养管理:

饲喂时间是每天饲喂四次,分别是6;30、10;30、14;30、18;30进行饲喂,任其自由采食、饮水。预试验期为一周,以利于仔猪适应饲料环境等条件。

3.4可行性:

本试验在普通猪场即可完成,在吉林区周边猪场很多,我们学校也有自己的猪场。试验地点容易选择,我们已经学过《动物营养学》、《猪生产学》、对断奶仔猪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而我在猪场实习过,对仔猪的养殖和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饲养后的采样结果在我们学校的实验室即可进行。

3.5创新点:

不同饲料饲喂断奶仔猪在动物研究领域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因此,通过以断奶仔猪作为研究对象,不同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最适合断奶仔猪的饲料,为饲养断奶仔猪而提供参考和依据。

4、主要参考资料及使用的原始资料:

[1]胡文琴,孟庆丽,王恬.不同形状饲料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4(5):29~30.

[2]陈润生,魏国生.膨化颗粒饲料饲喂仔猪实验[J].畜牧与兽医,2002(1):3~4

[3]顾平生,杨国明,张曦,等.仔猪膨胀颗粒饲料饲养试验[J].云南畜牧兽医,2002(1):3~4

[4]陈权军,关则记.乳猪日粮不同处理方法(膨化、压粒、粉状饲料)对刚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当代畜牧2001(6):37~37

[5]耿照引,田正伟,彭友银,等.牲猪全程饲喂颗粒饲料饲料试验报告[J].湖北畜牧兽医,1999(2):36~37

[6]姚建军,陈月霞,等.粉状饲料、颗粒饲料饲喂不同毛色的杜约太三元杂交商品猪试验[J].天津畜牧兽医,1999、16(1):24~25

[7]陈文存,沐学勤,范荣俊,等乳.猪优化颗粒饲料扩大验证试验[J].云南畜牧兽医,2002(1):4

[8]傅仲,汪明,范光厚.早起断奶仔猪的生长限制因素及营养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12):15~16

[9]卢亚萍,杜杰.断奶仔猪腹泻原因分析与防治[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5(12):15~16

[10]侯国方,徐凤军,王显航.仔猪膨化饲料鱼颗粒饲料对比试验(初报)[J].饲料与畜牧,1997(3):10~11

5、毕业论文的进度安排:

(1)20XX年4月:准备开题,完成开题报告。

(2)20XX年5月~2013年1月:试验前的准备,试验场的选择,试验材料的用品的搜集,试验场的打扫、消毒,仔猪的选择。正式试验。

饲养管理论文例7

 

为提高实验兔的生产效率,降低实验兔的饲养成本,妊娠母兔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下面就妊娠母兔饲养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加以介绍。

1 母兔妊娠检查法

为防止母兔空怀,需要对交配后的母兔及时进行妊娠检查。

1.1 复配检查法把交配一周左右的母兔放到公兔笼中,如果母兔不亲近或逃避公兔,并发出“咕咕”的叫声,臀部下卧,尾巴不举等则表示已妊娠;如果母兔表现亲近公兔,并频频举尾,愿意接受交配时,一般没有妊娠。

1.2 称重检查法母兔在配种前要称好体重,配种后10-15天再称一次,如果体重显著增加,说明已经妊娠;如果体重没有增加,就是没有妊娠。

1.3 摸胎检查法配种后10天左右,可对母兔进行检查。检查时一只手先抓住兔耳及后颈皮肤,使兔头朝向检查者,另一只手放在母兔腹下,自前向后,沿腹部来回轻轻仔细摸寻腹腔子宫。如果摸到一个接一个如串珠似的或像花生米大小的肉球,感觉柔软,在指间滑来滑去,这就是胎儿,可确认母兔已妊娠。初学者要注意将胎儿与粪球区分开,胎儿柔软而且有弹性,粪球粗糙质硬,没有滑动感,无弹性。摸胎检查较为准确可靠,但检查时要小心,严防粗暴按压或拍打母兔,以防造成流产。

2 妊娠母兔的营养需求

母兔正常的妊娠期为30-31天。根据怀孕的时间长短分为早期、中期、末期,现将各期的饲料营养要求分述如下。

2.1 早期胚胎期,指怀孕后的1-12天。此期由于胚胎较小,增长的速度较慢,故需要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与正常家兔相同,一般不需要给母兔准备特别的饲料。但是,初孕时期,孕兔有食欲不振的妊娠反应,因而,在这个阶段应调配些适口性好的饲料,原则上应富于营养,容易消化,量少质优,防止过饱。论文参考。

2.2 中期胎前期,指怀孕后13-18天。这个时期胎儿生长发育逐渐加快,需要各种营养物质,此间母兔的基础代谢可比正常兔增加12%-22%左右。这个时期除要增加饲料的供给量之外,还要注意提高饲料的质量、应补充热量,营养要丰富,要给予易消化的饲料。除不断喂些青绿饲料外,还需补充鱼粉、豆饼、骨粉等。如果母兔营养不良,则会引起死胎、产弱仔、胎儿发育不良及造成母兔缺奶,仔兔生活力不强,成活率低。

2.3 末期胎儿期,指怀孕后19-30天。在这个时期胎儿的发育日趋成熟,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更多。此间怀孕母兔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相当于平时的一倍半。要注意饲料的多样化,营养要均衡。要注意钙、铁、磷等微量元素的补充。论文参考。要按科学饲料配方进行全价饲喂。

在饲料供应上,不要喂发霉、变质、冰冻、污染、有毒以及其它对母兔和胎儿有害的饲料。要避免做不正常的妊娠检查和频繁的捕捉母兔。母兔临产前2-3天,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适当减少精料。

3 妊娠母兔的护理

饲养管理好妊娠母兔的目的,在于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避免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化胎和死胎现象。

母兔的妊娠期平均为31天,变动范围30-32天。一般产仔多的常提前,产仔少的常错后,妊娠期与产仔数呈负相关。妊娠母兔对营养的要求,随着怀孕的天数增加而逐渐加多,特别是在怀孕后期不但需要的量大,营养水平也相应要高一些。日粮中矿物质饲料和维生素饲料供应不足,不仅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也会引起母兔产后泌乳不足。

在怀孕母兔的管理上,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保胎防止流产。兔舍应保持清洁安静,突然的尖叫、轰鸣都可引起母兔惊慌,导致流产。论文参考。随意捕捉恐吓也会引起流产。为避免拥挤造成流产,怀孕半个月后的母兔应单独饲养。

怀孕母兔在产前2-3天,应将饲料量减少3-5成,但每天投喂的次数可以增加。母兔在临产时,拒绝采食,阴部红肿,将腹部及乳房附近的毛拉下,铺在窝内。有的初产母兔不知拉毛,只要人工帮它拉一下,自己就会拉毛。也有少数母兔,人工帮助拉毛后仍不拉毛,产前应将乳头周围的毛用人工拔下。拉毛能刺激泌乳,使仔兔容易找到乳头。怀孕母兔分娩多在早晨和夜间进行。母兔产后自动咬破胎衣,吃去胎盘,咬断脐带,舔净身上的血迹粘液,一般在20分钟内可全部产完。产后母兔急切喝水,这时最好供给加入少量食盐的温水。在母兔分娩后,要检查产箱,把污毛和血草清除,清点仔兔,如发现死兔,应立即清除,并把健康仔兔用毛盖好。

饲养管理论文例8

 

为提高实验兔的生产效率,降低实验兔的饲养成本,妊娠母兔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下面就妊娠母兔饲养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加以介绍。

1 母兔妊娠检查法

为防止母兔空怀,需要对交配后的母兔及时进行妊娠检查。

1.1 复配检查法把交配一周左右的母兔放到公兔笼中,如果母兔不亲近或逃避公兔,并发出“咕咕”的叫声,臀部下卧,尾巴不举等则表示已妊娠;如果母兔表现亲近公兔,并频频举尾,愿意接受交配时,一般没有妊娠。

1.2 称重检查法母兔在配种前要称好体重,配种后10-15天再称一次,如果体重显著增加,说明已经妊娠;如果体重没有增加,就是没有妊娠。

1.3 摸胎检查法配种后10天左右,可对母兔进行检查。检查时一只手先抓住兔耳及后颈皮肤,使兔头朝向检查者,另一只手放在母兔腹下,自前向后,沿腹部来回轻轻仔细摸寻腹腔子宫。如果摸到一个接一个如串珠似的或像花生米大小的肉球,感觉柔软,在指间滑来滑去,这就是胎儿,可确认母兔已妊娠。初学者要注意将胎儿与粪球区分开,胎儿柔软而且有弹性,粪球粗糙质硬,没有滑动感,无弹性。摸胎检查较为准确可靠,但检查时要小心,严防粗暴按压或拍打母兔,以防造成流产。

2 妊娠母兔的营养需求

母兔正常的妊娠期为30-31天。根据怀孕的时间长短分为早期、中期、末期,现将各期的饲料营养要求分述如下。

2.1 早期胚胎期,指怀孕后的1-12天。此期由于胚胎较小,增长的速度较慢,故需要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与正常家兔相同,一般不需要给母兔准备特别的饲料。但是,初孕时期,孕兔有食欲不振的妊娠反应,因而,在这个阶段应调配些适口性好的饲料,原则上应富于营养,容易消化,量少质优,防止过饱。论文参考。

2.2 中期胎前期,指怀孕后13-18天。这个时期胎儿生长发育逐渐加快,需要各种营养物质,此间母兔的基础代谢可比正常兔增加12%-22%左右。这个时期除要增加饲料的供给量之外,还要注意提高饲料的质量、应补充热量,营养要丰富,要给予易消化的饲料。除不断喂些青绿饲料外,还需补充鱼粉、豆饼、骨粉等。如果母兔营养不良,则会引起死胎、产弱仔、胎儿发育不良及造成母兔缺奶,仔兔生活力不强,成活率低。

2.3 末期胎儿期,指怀孕后19-30天。在这个时期胎儿的发育日趋成熟,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更多。此间怀孕母兔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相当于平时的一倍半。要注意饲料的多样化,营养要均衡。要注意钙、铁、磷等微量元素的补充。论文参考。要按科学饲料配方进行全价饲喂。

在饲料供应上,不要喂发霉、变质、冰冻、污染、有毒以及其它对母兔和胎儿有害的饲料。要避免做不正常的妊娠检查和频繁的捕捉母兔。母兔临产前2-3天,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适当减少精料。

3 妊娠母兔的护理

饲养管理好妊娠母兔的目的,在于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避免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化胎和死胎现象。

母兔的妊娠期平均为31天,变动范围30-32天。一般产仔多的常提前,产仔少的常错后,妊娠期与产仔数呈负相关。妊娠母兔对营养的要求,随着怀孕的天数增加而逐渐加多,特别是在怀孕后期不但需要的量大,营养水平也相应要高一些。日粮中矿物质饲料和维生素饲料供应不足,不仅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也会引起母兔产后泌乳不足。

在怀孕母兔的管理上,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保胎防止流产。兔舍应保持清洁安静,突然的尖叫、轰鸣都可引起母兔惊慌,导致流产。论文参考。随意捕捉恐吓也会引起流产。为避免拥挤造成流产,怀孕半个月后的母兔应单独饲养。

怀孕母兔在产前2-3天,应将饲料量减少3-5成,但每天投喂的次数可以增加。母兔在临产时,拒绝采食,阴部红肿,将腹部及乳房附近的毛拉下,铺在窝内。有的初产母兔不知拉毛,只要人工帮它拉一下,自己就会拉毛。也有少数母兔,人工帮助拉毛后仍不拉毛,产前应将乳头周围的毛用人工拔下。拉毛能刺激泌乳,使仔兔容易找到乳头。怀孕母兔分娩多在早晨和夜间进行。母兔产后自动咬破胎衣,吃去胎盘,咬断脐带,舔净身上的血迹粘液,一般在20分钟内可全部产完。产后母兔急切喝水,这时最好供给加入少量食盐的温水。在母兔分娩后,要检查产箱,把污毛和血草清除,清点仔兔,如发现死兔,应立即清除,并把健康仔兔用毛盖好。

饲养管理论文例9

 

养猪业中,种猪的饲养管理非常关键,繁殖母猪饲养管理水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胎产仔数的多少,而且还关系到整体的饲养质量,决定着全场的经济效益。有些地区,个体养猪户很多,但对发情、配种、妊娠的饲养管理技术掌握不多,笔者凭借多年养猪实践,对如何养好繁殖母猪,提出以下建议:

1.掌握发情时机,及时配种

母猪发情时,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表现东张西望,早起晚睡,扒圈跳圈,追人追猪,不爱吃食,发呆等。外阴部充血肿胀,并有粘液流出,阴道粘膜颜色多为由浅变深再变浅,外阴部由硬变软再变硬。用手压猪后背部,站定不动即可认为接受公猪爬跨,此时期母猪经常两后腿义开,频频排尿等。

2.从配种做起,打好繁育基础

2.1有计划配种、繁殖

无论饲养场的规模大小,都要事先制定好年内配种计划,有计划配种、繁殖。在实际生产中,是提高猪群质量的重要一环,另外,要注意公猪的选择,无论是纯种繁育,或是杂交利用,选择的公猪一定要把纯度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如果是杂交利用,其制定的杂交组合方案,一定是最优的杂交组。无计划配种,不会产生好的生产效果,最终将导致品种退化,生产力下降。

2.2遵守配种原则

有近亲血缘关系的不配;公母双方有共同遗传缺陷的不配;老不配少,少不配老。

2.3选择配种环境

在配种时要保证周围环境肃静,禁止闲人靠近配种场地,避免在配种过程中对猪的噪声应激。论文参考。

2.4讲究配种技巧

寒冷季节的配种时间要安排在当天比较温和的时间段;炎热季节配种要安排在能遮光、温度适宜的地方。若母猪小、公猪大,应让公猪站下坡位配种,若公猪小、母猪大,应让公猪站在上坡位配种,在必要时进行人工辅助配种。

2.5采用多次配种制

母猪在1个情期内,实行2~3次配种,每次间隔8h,这样可明显提高母猪的配种成功率。论文参考。也可遵循双重配种原则,即1个情期的母猪,使用2头公猪先后配种,也就是说,1头公猪配种后,间隔8h再用另1头公猪交配1次。双重配种的公猪,可以是同一品种不同的2头公猪,也可以是不同品种的2头公猪,要根据生产所需,合理选用种公猪。

3.妊娠母猪的饲养技术

胎儿的生长发育全靠母体,给妊娠母猪充足的各种营养物质,胎儿可健康发育,但不同类型、不同生产阶段的妊娠母猪,营养的需求也不同,因此,饲养技术掌握得好,运用得当,可节省饲料,又可满足营养需要。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采取相应的饲养方式。

3.1步步高的饲养方式

这种饲养方式适合于初次妊娠的母猪,因为小母猪初次发情而受孕,胎儿生长缓慢,要随着胎儿逐渐生长增加营养。另外,小母猪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也需要营养来供应,所以采取步步高的饲养方式,能够保证仔、母生长发育两不误。如初产母猪妊娠前期(1~60d)日喂配合饲料1.2 kg,妊娠中期(6l~90d)日喂配合饲料1.5kg,妊娠后期(9l~1 14d)日喂配合饲料2.5Kg。

3.2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

适合于膘情较好的经产母猪。由于这类妊娠母猪膘情较好,为了节省饲料,妊娠前期的饲料可粗一些,日喂饲料量可以少一些。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开始加快,母猪也需要.为泌乳做贮备,此时就需要较多的营养,饲料就要精一些,日喂饲料量要多一些。对饲料日喂量而言,妊娠前期(1~60d)日喂配合饲料0.75kg,妊娠后期(6l~114d)日喂配合饲料1.25~1.5kg。

3.3高一低一高的饲养方式

此种饲养方式也被称为“抓两头顾中间”,主要适合中等膘情的经产妊娠母猪,是目前一种比较常用的饲养方式。中等膘情的妊娠母猪,膘情好,繁殖体况适宜,在妊娠前期(1~40d)给予稍高的营养,是为了有利于胚胎的着床和多坐胎,日喂配合饲料1.25kg;妊娠中期(4l~90d)胎儿生长发育缓慢,不需要较多的营养,日喂配合饲料l kg,即可满足营养需要。妊娠后期(91~114d)则截然不同,由于胎儿生长发育迅速,母猪还要为大量的泌乳做贮备,需要大量的营养来供应,此时日喂配合饲料量提升到2kg,才能满足胎儿迅速生长、母体充分泌乳的营养需要。

4.妊娠母猪科学管理技术

妊娠母猪科学管理的中心工作是保胎防流产,其次是防止过肥与过瘦。

4.1保胎防流

妊娠母猪应单圈饲养,有利于定时定量饲喂.避免相互咬架和拥挤而发生流产;防止惊吓,不打冷鞭,不棒打头部和腰部;不急追猛赶和跳跃壕沟;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投放强酸或有毒的青草野菜;填充料中粗纤维不超标。妊娠的中后期禁止实施强制性的打针或灌药,治疗用药时可采取口服的药物随料口服;防疫注射疫苗要避开在妊娠中后期进行;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产前彻底消灭体表寄生虫;寒冷季节注意防寒,炎热季节要注意防暑。

4.2防止过肥或过瘦

饲养管理论文例10

一、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现状

一是业主和饲养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规模养殖场业主有机关干部、企事业员工、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回乡农民等,业主们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他们对动物养殖科技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一致,有的掌握较深较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科学合理地管理好规模养殖场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有的则尚未入门,动物的饲养管理全听有经验的养殖户的指点。饲养管理人员的素质更是参差不齐,文化层次有高中、初中、小学文化,有初识字的,更有一字不识的文盲。这些人对动物养殖科技知识知之甚少,对动物的饲养管理、防疫治病全听业主和管理人员的指导。二是养殖场地规范不一致。规模养殖场场地有规范的,也有不规范的;有按动物科学饲养要求合理选址修建的,也有因地制宜随便而建的;内部设施设备有科学现代化的,也有因陋就简原始化的。三是防疫制度建设有差距。规模养殖场的动物防疫制度,规模较大的动物防疫的制度相对较为健全,措施也较为落实,防疫效果也较好;规模相对较小的动物防疫的制度则不健全,措施落实也相对较差,动物防疫效果也不够理想。四是规模养殖风险加大,动物防疫现状不容乐观。规模养殖场虽能批量生产畜禽产品,养殖效益较高,但其风险较大,特别是动物疫病危害的风险较大;因动物的集中饲养,动物疫病易于发生并快速传播。现规模养殖场业主已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均十分重视动物疫病的防制工作,整个养殖过程都主动防疫,自己购买消毒药、疫(菌)苗积极防疫;初涉规模养殖的业主,盲目听信于有经验的养殖业主的防疫安排,未根据自己的养殖情况合理科学免疫。

二、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

1.饲养场所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一些规模养殖场建筑布局、设施设备不符合动物防疫的要求。一是生产区和生活区、工作区、外宾接待区混为一体,不能有效地隔离开来,且生产区未设动物疫(疾)病隔离观察治疗区,很容易导致动物疫病的传播、发生;二是畜禽动物饲养圈舍、养殖场出入口未设立消毒设施或消毒设施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达不到消毒防疫的目的。

2.动物免疫程序混乱

规模养殖场动物的免疫注射,有的使用单苗,有的使用联苗;常用的疫(菌)苗为:猪瘟单苗或猪“三联”苗、W疫苗、细小病毒等疫(菌)苗。其免疫程序较为混乱,以猪瘟免疫注射为例:种用猪一般采取每半年一次;仔猪、育肥猪的免疫程序:有的业主采取乳前免疫,有的采取30日龄左右首免、60日龄二免,既不是强化免疫,也不是延续性免疫,免疫后又没有佩戴免疫标记;如卖给散养农户,很可能遇农村散养普防而再次注射,在抗体滴度较高期间的一般性再次免疫注射,不但不能产生较高的防疫抗体,反而还会使体内的有效免疫抗体滴度降低,导致免疫的失败。

3.动物免疫用疫(菌)苗来源复杂

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所用疫(菌)苗来源相当复杂。仅有少部分养殖业主向动物防疫主管部门订购、需时领用,其余大部分养殖业主,有的自己到成都、重庆、荣昌等兽药、饲料市场购买,有的在县境内兽药、饲料经营者手中购买,也有通过养殖“师傅”传输而来的。从这些途径来的疫(菌)苗,存在着如下问题:其生产厂家是否是国家的定点生产企业,疫(菌)苗的运输、保管过程是否按要求进行,冷链系统是否健全完善,疫(菌)苗是否安全有效,使用后免疫力是否增强。目前,已有个别养殖场出现了免疫失败的现象。

4.存在重大疫病发生隐患

少数规模养殖场业主饲养动物的防疫存在滥用疫(菌)苗和漏防的现象。其免疫注射的疫(菌)苗较多,本地从未发生过的疫病也购买疫(菌)苗回来注射,如禽流感、猪伪狂犬病等;但往往却漏防了牲畜W疫病和狂犬病等,造成这些易发疫病的免疫空白,有诱发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可能。

5.滥用抗菌素药物

个别规模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对抗菌素药物的使用过滥。一是饲料中滥加,长期使用;二是治疗滥用,大剂量加倍使用;三是防疫注射反应抢救时,首当其中使用大剂量抗菌素药物,这些抗菌素药物虽然对抢救有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抑杀了疫(菌)苗中有益活菌群,影响疫(菌)苗的效力。长期大剂量使用抗菌素药物,致使抗菌素药物在动物体内长期大量残留,防疫注射时影响疫(菌)苗的效力,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畜禽产品的质量。

三、对策

1.提高业主和饲养管理人员的动物养殖科技水平

一是畜牧业现代化需要业主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二是当今的国际化商品市场需要无公害的畜禽产品,而只有掌握了系统理论知识的人才能切实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才能生产出无公害的畜禽产品。场内饲养管理人员动物养殖科技水平的提高,既可以采取集中培训的办法,也可以采取聘请有资质的动物养殖科技人员担任技术顾问,培训饲养管理人员技术,指导饲养管理工作的办法。但所聘请的人员必须切切实实地履行职责。

2.改进动物养殖环境的布局和设施设备

养殖生产区和人的生活区、外宾接待区等应严格分离,闲杂人员一律不允许进入动物养殖生产区,特别是动物养殖同行人员更不得随意进入。养殖场和圈舍进出处应设立消毒池、袋、室等消毒设施。养殖生产区内应设疫(疾)病隔离观察治疗区,并设于生产区的下风向。排粪沟应设于动物饲养圈舍之外,且落差应大于 5/1 000,确保不积留粪尿。应供给动物清洁卫生的饮水;条件较好的业主应安装自动供、饮水系统,既达到清洁卫生的要求,又满足动物自由饮水需要。

3.建立健全科学的动物防疫制度

制度包括按动物防疫法规建立健全的引种申报防疫监督制度、定期清洗消毒制度、按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制订的免疫注射制度、外来人员消毒制度、饲养管理人员进出场消毒制度等。这些制度不仅要装贴上墙,还必须让场内所有人员熟记于心,落实到行动上,按制度规定做,一切制度化。

4.规范养殖场动物防疫疫(菌)苗的使用

一是动物防疫用生物药品这种特殊商品的供应渠道必须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由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统一管理;二是动物防疫疫(菌)苗免疫注射种类,必须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统一部署进行,不得擅自增减,特别是动物重大疫病防制所用疫(菌)苗必须坚决免疫注射到位。除实行免疫档案登记管理外,还应实行动物防疫驻场监督制度。

5.规范养殖场动物保健药品的使用

无论是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制剂还是生化制剂类动物保健药品,无论是消毒类药还是抗生素类药,虽能防病治病对动物起保健作用,但均能在动物体内残留,直接影响动物的防疫效果和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饲养管理论文例11

 

獾是一种皮、毛、肉、药兼具的珍稀野生经济动物,且有猪獾狗獾之分。狗獾形如家狗,脚短而粗壮,体躯肥腴,体重约10~12千克;猪獾像小猪,体形肥且行动迟钝,耳不聪,见人就跑。狗獾皮较猪獾皮价值高,但猪獾肉比狗獾肉鲜美。

獾毛皮较好,绒毛密度大,皮板致密,经化学揉制后毛色光亮紧密,可制作高档裘皮服装,脱毛后揉出的软面革可以做各种皮包、毛皮玩具、手套。獾毛可制作胡刷和油画笔。獾肉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是宴席上的野味珍品。獾油有补中益气、消肿解毒、润燥之功效,是治疗烫伤、烧伤、冻伤、咳血、痔疮、疥癣、皮肤皲裂、中气不足、子宫脱垂、半身不遂、胃肠溃疡等病症的有效药物。獾肝胆可以直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獾膀胱治遗尿,爪泡酒可治神经衰弱、补肾,骨可提取几丁质等紧缺的制药原料。

獾人工养殖方法简单,而且生长快、疾病少、成本低、效益高,饲料来源广,是发展前景广阔的一种养殖品种。其饲养管理介绍如下。

1.场圈建设

选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安静,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在环境较僻静的地方建一个15~20平方米的园地,周围用石头或水泥砖砌2米高的围墙。墙内用石头做成假山,假山周围垒砌若干个洞穴,洞穴上端要严实,以防漏水。洞内放些柔软的干草或树叶等,圈舍面积、假山大小及洞穴数量的多少视饲养獾数量而定。内设食盆、饮水器,由于獾生活能力强,不需严格保暖,只需防风雪、雨淋和太阳直晒,舍上加盖棚盖即可。

2.饲料

獾是杂食性动物。植物性饲料有:花生、大豆、玉米、谷子、瓜干、各种薯类及瓜果、蔬菜等;动物性饲料有:各种畜禽肉、青蛙、鼠类、昆虫等。免费论文。在饲料来源的选择上,应根据当地实际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适当添加动物性饲料,在满足营养需要的前提下,五谷杂粮,食品加工下脚料,都可作为獾的口粮原料,价格越便宜越好。在饲喂时,最好将植物性饲料与动物性饲料合理搭配使用。在獾的非配种期要以碳水化合物饲料为主,适当配些蛋白质饲料即可。但在入冬前要增加蛋白质饲料的次数,使獾的躯体达到较好的肥度,以利其安全过冬。当獾进入配种期时,因公、母獾性欲冲动,交配体力消耗大,蛋白质饲料应占饲料的40%,碳水化合物饲料应占50%,蔬菜占10%,还应补充一点麦芽、酵母、维生素之类。母獾进入妊娠期后,营养质量更应提高,蛋白质饲料增加到50%左右,而且还要做到新鲜和多样化,以保证胎儿在体内的生长发育和母獾的身体健康。

3.科学饲喂

做到'三定':一定时。每天喂1次,一般为下午6~8时;二定量。随日龄变化而变化,成獾每日喂300克左右;三定水。供足清洁水,让獾自由饮水。

4.配种繁殖

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母獾在1岁左右,公獾在1.5岁左右即达到性成熟。每年繁殖一次,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交配,第二年3~4月产仔,妊娠期210~240天,每胎产仔3~4只,仔獾初生重15克,体长13厘米,尾长3厘米。初生仔獾被毛呈白色,33~38日龄睁开眼睛,与母獾在洞穴里同居3~4月,到秋季幼獾基本长大,体型与母獾相同。

5.加强对仔獾的饲养

主要把好'四关':一是温度关。免费论文。仔獾出生一般在4月,虽然已进初夏,但北方天气与仔獾要求的温度不适应,因此,要保持产仔箱内温度达到25℃~30℃;二是母乳关。由于仔獾靠母乳生长发育,而且仔獾生长又快,为此,一定要增加母獾的日粮营养水平,动物性饲料最达达到50%~55%,以避免母獾叼仔吃仔现象的发生;四是分群关。仔獾生长快,初生时全身无毛,6日龄体重达60克左右,10日龄达100克,14日龄达135克,60日龄可独立生活,因此,仔獾60日龄与母獾分开饲养。

6.严格管理及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