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学专业分析

经济学专业分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15 16:08:39

经济学专业分析

经济学专业分析例1

1.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市场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但经济管理类院校及综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张速度却远远超出了就业市场需求扩大的速度,导致这一就业市场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就作者本人所在高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已经高达1500多人,成为该校名副其实的大系,2012年即将毕业的学生达到390人,占全校毕业生总数的11%。

2.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首先,经济管理方面知识更新快、周期短,但部分学校所授知识相对陈旧,且课堂以外,学生不会主动接触新的知识,其次,学校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一些实用型的知识。以上两个原因导致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与用人单位要求产生较大的距离,形成较大的距离,形成教育与就业之间的一个尴尬局面。3.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差。目前的大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缺少实践经验,眼高手低,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虽然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到用人单位工作时,却难于发挥出来。虽然高校教育都有实践教学环节,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根本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4.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就业预期过高。许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认为自己就读的是“热门专业”,毕业后能进入国企、银行等收入较高的行业工作,对于就业形势估计过好,心理期望值过高,以至于“高不成,低不就”,屡屡丧失就业机会。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

1.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指导大学生就业。萨帕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青年期(15-25岁)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主要是了解自己和职业,并初步进行尝试和确定职业,这一阶段把握的好坏,将对一生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可见,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确立未来职业发展目标,明确今后努力地方向;另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运用自身知识、能力和技能,与未来职业要求的知识结构做比较,在大学阶段厚积薄发,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节,构建完整的职业生涯教育系统。大学一年级是适应期,应帮助他们在基本适应大学生活的基础上,从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活动等方面不断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等方面,只有在对自己全方位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二年级主要是让大学生了解未来职业应具备的各种素质,要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活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在实践活动中也可认清自己的能力与未来工作要求的差距,进而制定学习目标、合理设计大学生活;大学三年级主要是在指导学生进行准确职业定位,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求职技能上,并且指导学生不断为自己进行评估和反馈,弥补自身不足;大学四年级是分化期,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都有了规划,这时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除了常规的就业指导课,还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做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求职面试。

2.建立学生分类管理体制。这一体制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及职业目标建立的。在大学早期就将学生按其职业生涯规划和中期目标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区别管理。具体而言,可将学生分为“考研类”、“就业类”、“考公务员类”、“创业类”,对于这四类学生分别采取适当的管理模式、区别对待。对于“考研类”学生,应加强对其学业成绩的要求,并积极为其提供巩固、提高课堂知识并拓展相关领域知识面学习课外知识的机会;对于“就业类”学生,应该积极为其创造实践机会,重视经验积累。学校除了给经管类大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和实习机会外,还应该在实习前和学习中调整心态,适应作为被管理者和学习者的位置感,才能更好地帮助其提升和培养出就职能力;对于“考公务员类”学生,学校应鼓励其提高政治素质、重视学生干部尽力,及早为考取公务员做准备;对于“创业类”学生,学校应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借鉴经验,构建合理的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教学质量。

3.利用实验室开放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经济学专业分析例2

(一)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基本特征依据世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我国是大势所趋。普遍认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基本特征为:(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专业实践能力;(2)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3)具有自觉学习能力;(4)具有掌握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

1. 市场需求。辽宁省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发展临港经济与发展地区经济相结合;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也将促进临港经济发展。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将加快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长吉图地区开发开放,积极构建畅通的物流体系。这些都将触发临港相关行业如国际物流、货运、船舶、理货、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的蓬勃发展。而从而形成了对既有经济分析理论基础、又懂国际贸易与运输组织的高级复合应用型运输经济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我国 12 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数十万。辽宁工业大学坐落于锦州,锦州港是我国渤海西北部唯一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商港,同时也是辽宁省重点发展的区域性枢纽港口,是中国通向东北亚最便捷的进出海口,锦州港冬季冻而不封,全年有效营运。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办学宗旨,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因此,辽宁工业大学为锦州港发展培养应用型运输经济人才,从而实现高校为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确定专业设置的目标。

2. 目标培养定位。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是2008 年获辽宁省教育厅批准, 设立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专业,于 2009 年 8 月份正式招生,定位为运输经济方向的经济学专业,是为了避免现阶段我国各院校经济学专业倾向培养理论研究为主的目标 ,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进一步将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国际运输经济人才。为使经济学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时代和市场的需求,符合辽宁工业大学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我们经过多方调研,进一步确定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为:适应社会需要,具有经济理论基础、熟悉国际运输业务操作,并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运输经济管理人才。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微宏观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和交通运输经济理论及与其相适应的管理、营销、法律等综合知识,具有国际运输组织管理、货运、国际物流、理货、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具体国际运输业务实践技能,毕业后可从事国际物流、货运、理货、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相关行业的工作。

二、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应注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加强课程体系优化的同时,在各主要教学环节渗透实践教育思想,构建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应用及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培养方案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 2008 年获辽宁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专业,于 2009年 8 月份正式招生,因此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国际运输经济人才。根据市场对国际运输经济人才需求的特点,经济学专业利用学校现有的专业和教学资源,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形成了大学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大体系。在专业教育体系中,形成了运输经济专业教育、运输经济专业业务能力培养和运输经济业务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三个阶段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并力求方案的先进、规范和可操作。

(二)课程设置

经济学专业分析例3

体为结构,系为联系,体系即指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层次性等特征。教学体系是学校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它不仅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而且是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的一种手段和机制[1]。实践教学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狭义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2]。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原则。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就业的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教育从过去单纯的学术教育向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向转化,因此,经济管理类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要从兼顾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要求出发,围绕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一总目标,科学设置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提出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并将其作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

2•系统导向原则。根据高等教育规律、经济管理类专业规律及其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从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一方面,促进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良性互动,防止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课程体系割裂;另一方面,按照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体系内的各个环节、内容体系相互衔接和协调统一。

3•层次导向原则。大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实践教学也应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深化,形成由大类阶段到专业阶段,由课程同步实验到独立实验,由校级平台实践教学到大类平台实践教学、再到专业平台实践教学体系的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分阶段、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网络。同时,搭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

4•规范导向原则。为保证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的计划性和严肃性,防止随意性,对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加以规范。一方面,实践教学体系应与理论教学体系一同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计划管理运行;另一方面,规范基本实践教学文件如实践教学大纲、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实践教学形式和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要求等;同时,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任职条件和资格、实践教学管理进行明确规定。

5•实践导向原则。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具有应用特点,因此,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要建立在经济管理理论基础上,而且要具备很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循环效应。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架构

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与学校的招生体制、专业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活动规律紧密结合。在教学中,围绕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按照实行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按社会需求确定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特点和大学生课外活动规律,逐步形成了经济管理类专业“阶段+模块+平台”的“两阶段、三模块、六形式、四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二阶段”(大类阶段和专业阶段两个阶段)

按学科大类招生、宽口径分流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大学四年实际上可分为1•5学年的大类阶段和2•5学年的专业阶段两个阶段。在大类阶段,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在专业阶段,主要进行专业教育。因此,按照大类和专业两个阶段分别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既体现了实践教学层次性特点,又实现了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本科四年教育全过程的要求。

(二)“三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校级实践教学模块、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块和分流后专业实践教学模块三大模块)

校级实践教学模块是“通识的实践课程群”,旨在重视基础教育,加强学生基本能力训练,提高学生一般素质和能力,因而面对学校经济管理类所有专业开设,主要包括实践性较强的公共基础课所对应的实践课程,如英语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信息资料采集处理能力训练和社会调查等课程。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块是“学科教育的实践课程”,是在大类阶段时开设的“大类专业”的实践课程群,主要包括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基础教育课程所对应的实践课程。由于大类专业属于不定式、宽口径培养,因而要求我们必须通盘考虑大类所涵盖的各个专业的共性来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如我校财政学专业和税务专业按财政类实行大类招生,财政类大类阶段开设的《会计模拟实训》《财税一体化》就属于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模块是指大类分流后,针对具体专业开设的实践课程群,主要包括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所对应的同步实验课程、独立实践课程、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和跨专业实践课程等,如我校税务专业开设的《纳税申报实训》《税务稽查实训》《网上税务局实训》和《税务实训》等课程都属于这一层次的专业实践课程模块。

(三)“六形式”(实训、实验、实习、创新创业、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六种实践教学形式)

1•实训。实训是针对学生某项专门能力或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的训练。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模拟生产项目或模拟生产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3]。应用软件模拟训练是经管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学软件模拟,以仿真的形式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技能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学会技能,熟悉应用的教学目的。实训教学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包括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和综合技能实训,其中基本技能实训包括英语应用能力实训、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训、经济信息资料采集处理实训(如文献检索和数据处理等)和就业能力训练;专业技能实训包括业务处理技能实训和专业软件操作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包括综合业务处理训练和综合软件操作训练。

2•实验。实验教学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为主线,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融会贯通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为主要教学目标,它包括单项性试验和综合性实验。单项性试验即知识点实验,综合性实验包括课程实验、专业实验和跨专业实验,所有这些实验又可分为验证性实验、理解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3•实习。实习是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了解职业,并将校内所学理论和技能转换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强调内容的覆盖性和综合性。实习包括专业实习和综合实习两种形式,专业实习侧重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综合实习也称毕业实习,侧重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主要通过校内仿真实习和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校内仿真实习按照“职能岗位仿真、业务流程仿真、业务内容仿真”原则,在实验室内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校外实习,增进学生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了解。

4•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参与的积极性和独立自主性在教学的每一环节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以培养其创新意识,以及在实践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其主要有学科知识竞赛、创新试验项目、科研训练计划、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对于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激励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创业教育是实践性极强的教育活动,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掌握一定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提高创业能力。创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创业论坛、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创业竞赛等系列创业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创业论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冲动;通过创业前培训活动,完善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通过“创业实践”活动,包括大学生创业园区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完成学生创业教育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转化;通过“创业竞赛”活动,展示大学生的创业实力和成果。

5•社会调查。社会调查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大学生认识社会、训练能力和提高素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受环境、经验、阅历等因素制约,大学生相对缺乏对社会的感知和认识,因此,通过社会调查,可以使大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四种能力”。另外,社会调查过程既是学生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又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因此,通过有针对性的要求学生就经济、管理、社会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系统搜集资料,进而提出完善和解决的办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四种能力”。

6•毕业论文(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是学生对大学期间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也是为本科生深化和拓宽专业知识,初步培养其科研思维和方法的重要实践活动。因此,通过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环节,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

(四)“四平台”(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

第一课堂是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主渠道,是学生理解、消化、吸收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践的“第一实验场”,并主要通过实验(包括课程同步实验和独立实验课程)、实训和校内模拟实习等形式进行;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对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的巩固、提高及实践思维、思想、体能、视野等多方面的开拓,如以第二课堂形式组织的“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同样,校内是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主要阵地,各种实验室、创业孵化基地、校内各种大型活动项目策划和组织等,都是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舞台;校外是对校内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延伸,学生通过校外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就业与创业所需的各种实际业务员技能和社会知识、生活阅历、工作经验等,最终完成从理论向实际、从学生到员工、从学业向职业的转变。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历史并不长,是在借鉴自然科学领域实验教学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延伸的结果,因而没有成功模式可供借鉴,加之受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学校对实践教学往往重视不够。因此,经济管理类院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就必须统一思想,纠正认识偏差,打破传统财经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推进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从而确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

2•修订培养方案,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和组织实施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一方面,突出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模式,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把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实验、实训、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全部纳入到教学计划,按计划执行。另一方面,编制“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计划”,对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以“创新学分”形式在最高限额内充当选修课程学分,并给予奖励。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指导教学体系的主体,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制定激励政策,鼓励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每年有一定时间承担实践教学工作,参与实验室建设,到地方有关部门生产一线挂职锻炼,并将从事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工作的实绩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抓好“双师型”教师培养,每年安排一定数量教师到经济管理部门、实验室工作;建立一支既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专职实验教师队伍。

4•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实施实践教学的物质条件、基础工程和基本保障,包括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首先,要加大经费投入,通过学校预算安排、中央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资金等多方渠道筹集资金,保证实验室硬件、软件建设的资金需求。其次,要加大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建设一批直接服务于实践教学、创业教育的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再次,建设一批集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切实保障其高质量的运转。

经济学专业分析例4

中图分类号:F0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2-0066-03

所谓专卖制度是国家运用行政特权对重要商品特别是重要的日常生活消费品实行垄断经营以获取垄断利润的制度。自西汉以来,虽然实行国家专卖的产品种类在不断变化,但在封建社会里,盐却一直被列入专卖范畴,金代也制定了一整套以盐为主的专卖制度。本文拟以金代盐专卖制度为核心,集中分析选择专卖产品的依据,国家在专卖制度下的获利方式以及专卖制度的历史作用,以便对中国古代的专卖制度作一个整体透视。

一、盐成为政府专卖产品的可能性

按照《金史・食货志》的记载,“金制,榷货之目有十,曰酒、曲、茶、醋、香、矾、丹、锡、铁,而盐为称首”。[1]在这十种专卖品中,矾、丹、锡、铁这四种产品金朝境内产量很小,因而需要限制消费。酒、曲、茶、香等物品属于被广泛使用,对它们实行专卖,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物资的取得要么会消费大量的粮食,要么需要消耗大量钱物从南宋进口,为节省社会资源,政府必须限制这些物品的过度消费。因此,对它们实行专卖实际上是政府对不鼓励的行为征税,它所反映的是政府的消费导向。

在金一代,盐是政府最重要的专卖物资,也是最大的财政来源。明昌五年(1194年)十二月尚书省在给章宗的奏书中提出的“盐利至大”[2]的观点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盐之所以成为金代最主要的专卖产品,是由盐本身的商品特性和税收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1. 消费数量大,需求弹性小。盐不仅是调味品,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它还是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盐是人民生活必需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必须摄取一定的盐分才能维持生存,正因为如此,《管子・海王》云:“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

人类对盐的高度依赖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消费数量巨大,这意味着食盐消费过程中蕴藏着丰厚而稳定的税收来源。二是需求弹性小,这意味着价格变动对盐的需求量几乎没有影响,即使较高的垄断价格也不会导致盐需求量的下降。例如,金代解州盐价原为每石五贯文,辽东、北京为每石900文、西京为每石2贯文,经承安三年十二月盐价调整后,解州盐价升为每石6贯400文,涨幅达28%,辽东、北京升为每石1贯500文,涨幅为67%,西京升为每石2贯800文,涨幅为40%,以上各地的平均涨价幅度在45%以上,但是,尽管盐价涨幅如此之高,盐的销售却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消极影响。一个重要例证是,盐价调高之后,国家的盐课收入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迅速增加。例如,解州盐课旧入814657贯500文,盐价上调后增至1321520贯256文,辽东盐课岁入由调价前的131572贯870文增加到调价后的376970贯256文,北京、西京的盐课岁入也都有巨幅增加。[3]各地盐课岁入之所以在涨价后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巨幅增加,关键就在于盐的需求弹性小,无论价格如何高涨,盐在百姓的日用中都存在“不得不买,不能不买”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在价格剧烈变动的情况下,食盐消费领域也仍然存在着显而易见的高额利润。

2. 生产源头容易控制。盐虽然是人民生活必需品,却并非每家每户都可以生产,普通百姓只能从交易中购买到盐。就金代的情况来看,盐主要产在滨海地区以及解州等地,其他地方出产很少,如此一来,盐作为资源的稀缺性和作为商品的不易获得性,决定了国家只要控制盐的生产源头就有可能形成垄断,而这种控制的低成本又决定了可以预期的高收益。

3. 产品差异小,消费者没有明显消费偏好。在封建社会,盐作为人民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的工业原料,人们对盐最主要、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质地纯正,除此以外,在产品差异化方面的要求很小,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对盐的选择没有明显的消费偏好。{1}盐的这种特征使得不同产地生产的盐可以相互替代,从而便于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对盐进行调配,盐因而成为封建社会流通最广、地域覆盖面最大的一种特殊商品。

盐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在对盐进行课税的过程中,投入较小的成本就会获得长期、稳定的较大收益,如果国家动用行政特权对盐实行专卖,那么,交易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利润水平也将随之进一步上升。因而,长期以来,包括金朝在内,盐一直是封建国家最重要的禁榷商品。

二、专卖制度下政府的获利途径

盐成为封建国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并不是从金朝开始,早在唐代盐就成为封建国家最重要的财税收入,尤其刘晏改革盐政后,“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官闱服御、军、百官禄俸皆仰给焉”,[4]南宋时期,盐税收入更是占国家财政收入的48.4%~54.2%,[5]到了金朝,盐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更大,已经到了“国家经费惟赖盐课”[6]的地步。盐税收入之所以在封建国家的财政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不是偶然的,在国家依靠盐业专卖获利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学原因,这一点,可以从产量、生产成本、交易费用等方面加以说明。

在新古典理论框架中,垄断厂商获得垄断利润的关键是控制产量,以使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在这里,能否有效地控制产量决定能否顺利实现预期垄断利润。但是,在封建专卖体制下,虽然国家实际上是最大的垄断厂商,其垄断方式和获利途径却与现代垄断企业有相当大的差别。单就控制产量来说,在封建国家掌握了产品的定价权、销售权之后,虽然政府限制产量能够实现单位产品边际效益的增长,但是它也会导致总收益的减少,因此,为了保持总收益的稳定乃至提高,政府往往采取扩大产量的办法。超出市场需求的那部分产品,政府可以借用行政手段强行按丁口摊盐,谓之“抑配”,南宋时期福建就实行过“抑配”的办法。绍兴二十六年七月乙卯,“近年(福建)州县船运过多,吏缘为奸,盐斤两数亏而多杂,官肆不售,即按籍而敷,号口食盐,闾阎下户,无一免者,民甚苦之。”[7]金代也同样存在“抑配”问题,泰和五年(1205年)六月确定的“计口承课”,十月提出的“量户口均配之”,以及山东按察司上言中提到的“计口卖盐”、“配买”[8]等等,都是“抑配”之意。

由此可见,在国家强力的干预下,封建专卖制度下的盐产量和销售量不是市场供求关系的真实反映,而是政府强行抑配的结果。在这种条件下,每一单位产量的增加,都意味着边际利润的递增,因此,封建国家总是对增加专卖产品的产量怀有极大兴趣。

我们还可以从生产成本角度对封建专卖制度进行分析,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成本同利润率正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说,生产成本的高低决定利润率的大小,就封建国家盐业专卖体制来看,它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地剥削盐的生产者――盐户,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以实现商品交易中的“贱买”环节,然后,在强权的保证下,国家自由定价又可以保证这些盐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以实现商品交易中的“贵卖”环节。例如,金朝盐的成本只有每斤10文,而承安三年十二月盐价上调后全国各地的平均盐价却高达27.65文,{2}利润率有176.5%之多,这是一个典型的在国家专卖体制下实现贱买贵卖的案例。

然而,封建专卖制度下国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秘密并非仅在于常规的“贱买贵卖”,实际上,由于封建国家控制了盐的产、运、销整个过程,国家作为盐业市场中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经营者,由于不存在其它竞争对手,国家就省去了在寻找交易对象、确定交易价格、签订交易合同以及开拓消费市场等方面的费用,这就最大限度地节约了交易费用,从而相应提高了政府的净收益。

三、封建专卖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封建专卖制度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从而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是,由于这种国家垄断贸易制度的实质是以行政配置资源代替市场配置资源,价格、利润、供求关系等市场因素无法对经济运行发挥调节作用,因而,封建专卖制度存在很多弊端,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1. 抑制生产效率、市场运行效率的提高。封建专卖作为一项延续了上千年的制度安排,其立意是要通过禁榷使国家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支配社会生产,尤其是掌控重要商品和日常消费品的生产与消费,以此保证国家成为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垄断利润的独占者。在这里,国家成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大商人。但是,国家官僚体制的复杂性、低效性与市场本身的多变性、灵活性存在着天然的矛盾,进而影响了效率――既影响了国家作为商人的生产效率,也影响了市场运行的效率。就国家本身的生产效率来看,由于它不存在竞争对手,因而缺乏改进技术、开发市场等方面的积极性。例如宋代,因为盐由国家包销,地方官员作为生产的组织者不必考虑销售问题,所以,为完成政府定额或得到奖励,地方官员不顾市场销量盲目扩大生产,结果导致盐大量积压,淮南地区生产的盐由于无处贮藏,只好“露积苫覆”,任其“岁以损耗”。[9]盐业生产的组织者――盐商,作为国家的雇佣对象,它所生产的产品全部由国家包销,盐商个人不必承担市场风险,同时也不可能从技术改进中获取额外收益,因而,盐商也不存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就市场运行效率来看,国家要实施对盐业的全面垄断,维持垄断收益,就必须通过一定的官僚组织来实现,这会产生一定的组织成本和成本。在封建社会,用以维持垄断机器运行的官僚机构总是倾向于自我膨胀,而官僚层级越多,组织规模越大,国家付出的组织成本与成本也就越高。同时,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官僚机构之间互相牵制,又必然导致市场的运行效率越来越低。

2. 严重损害消费者的社会福利。在封建专卖体制下,全国广大地域被划分为互不相通、彼此隔绝的若干销售区,称之为“地分”,金代就利用国家权力把全国盐的产销划分成七个不同的地域:即“七盐使司”,由于各盐使司之间市场资源和产品都不能自由流动,因此,无法实现规模经营以及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这样,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封建专卖体制下的盐价就失去了下降的可能性,社会福利由此受到严重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各级盐务官员为追逐私利,每次稽察私盐时,“巡捕人往往私怀官盐,所至求贿及酒食,稍不如意则以所怀诬以为私盐。盐司苟一图羡增,虽知其诬亦复加刑”。[10]这样,官员们由掺杂使假得以中饱私囊,而广大消费者却饱受侵害之苦。

3. 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封建专卖制度的实质是国家以行政手段实现对特定商品收益权的独占,为始终保持国家对专卖产品的控制,政府建立起一整套制度打击私盐,以此防止其它商人的进入,这就阻碍了自由竞争市场机制的形成,从而扼杀了工商业的发展空间。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商业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某些日常生活必需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则对商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封建国家垄断制度则人为破坏了这些商品的自由流动,破坏了在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中建立充分竞争市场的可能性,其结果不但延迟了专卖产品的商品化过程,甚至还延迟了生产这些专卖产品的手工业的发展。因此,专卖制度从长远来看,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也扼杀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国家对盐实行专卖的过程中,抑配制、地分制以及由此带来的产量无限扩大和自由定价给封建国家带来了巨额财政收入,但是,由于这些收入的取得并不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因此,国家收入的增长是以破坏生产率的提高、损害社会福利、阻碍工商业的发展为代价的。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归根到底专卖制度的消极意义大于积极意义。

注释:

{1}《金史・食货志》所载“上京、东北二路食肇州盐,速频路食海盐”的消费习惯并非消费者主观选择的结果,而是受供给条件限制的结果。

{2}该处单价是根据漆侠、乔幼梅先生提供的数据测算后得出的。详见《中国经济通史・辽夏金经济卷》第423页,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参考文献:

[1][2][3][6][8][10]《金史》卷49,《食货志・四》。

[4]《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

[5]漆侠. 宋代经济史(下)[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855.

经济学专业分析例5

【关键词】国贸专业 会计学 实证研究 教学改革

一、会计学课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的角色定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读懂会计报表、根据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是对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就此,我国将会计学列为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非会计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对于国贸专业学生来说,其培养目标与会计专业学生是不同的。国贸专业的学生要求具有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则要求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国贸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重点放在对外贸易业务上,因此对其开设会计学课程的目的应该是“懂会计”,运用会计信息为其专业服务,而非“做会计”。即会计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能站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会计核算方法,了解会计信息的编报,能解读有关财务报表,建立会计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理念,具备应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计课程教学常见的问题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本文借助于问卷调查,探讨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调查的对象为湘南学院经济管理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及教师。问卷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调查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及学习目的;二是调查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满意程度,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满意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9份,回收率84.5%。

(二)调查结果统计情况

1.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及学习目的的统计分析。

表1 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及学习目的调查统计情况

从表1的结果显示: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是不了解会计学的,但并不影响大多数学生对会计学这门课程的兴趣,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该课程。结果还显示,很多学生不了解国贸专业与会计学的关系,因此,这就要求应课教师掌握国贸专业的一些学科知识,并在开始时,介绍一些国贸专业与会计学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会计学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不想成为会计从业人员,这与对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2.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调查统计情况。从表2的结果显示:对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够丰富,教学手段比较传统。但学生更多喜欢案例教学,喜欢老师与学生互动,喜欢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可能也是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意的原因之一。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国贸专业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程度。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看,大部分学生对会计学课程是感兴趣的,仍然有高达17%的同学学习兴趣不高,他们认为:我学的是国贸专业,将来不做会计,“我为什么要学习会计?”、“学习会计这门课有什么好处?”、“学习会计可解决什么问题?”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2.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合理。目前会计教师对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的认识模糊,对会计知识与国贸专业的内在联系也认识不清,以至于教学内容安排也不合理,他们认为,只需要像教授会计专业学生那样,从会计的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再到如何登记账簿,如何编制财务报告等。像这些抽象概念、复杂的帐户对应关系容易引起国贸专业学生的抵触情绪。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在了如何“做会计”上,而财务报告这一部分内容所用的时间有限,也没报表分析的内容。由于国贸专业学生是会计息的使用者,而非生产者。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是与国贸专业学生对会计知识的需求不相符合。

3.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方法失当。通过对会计老师的访问,大部分会计学教学现在仍然是“粉笔+黑板”,其优点可以对学生不懂或疑难的地方通过板书进行说明,缺点是难对会计核算图、账表、实物等内容做详细介绍。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有91%的同学认同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会计本身是一门技术性比较强的学科,且具有高技巧的操作性。然而现大多学校针对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一味“填鸭式”灌输会计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实际案例较少,且没有安排实践操作课时,使学生感到会计高深莫测,从而产生畏难情绪。

三、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特性的改革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高低是决定学生主动学习还是被迫学习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学习效果好坏的核心。因此,教师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白国贸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为什么要开设《会计学》这门基础课,并让学生意识到在一个外贸企业里工作,看懂财务报告对自己将来的工作会有多大的帮助,使他们明白只有在掌握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后,才能创造性地应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决策,才能成为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国际商务高级专门人才。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把会计知识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和热点问题相联系,让学生感悟到会计问题在日常生活的存在和学习会计知识的实用性,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在本次课结束后,出一些与下次课的内容相关联的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等到下次课开始是要求学生回答。这样可激发学生的答疑兴趣,并产生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

(二)明确教学目的,优化教学内容

会计的目标是为经营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是未来的企业管理者,应具备运用会计信息进行控制和决策的能力。所以说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懂会计、能运用会计信息为其专业服务的人才。因此只有将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育目标与会计学专业教育目标区分开来才能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有别于会计专业课程,满足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需要。

在教学内容上要结合国贸专业的专业特点,对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笔者认为,对国贸专业应设置两门会计必修课,即《会计基础》和《外贸会计》。《会计基础》课程应该是《会计学原理》和《初级会计学》的结合,从而形成《会计基础》课程。其内容具体应包括:第一章绪论:介绍会计的概念、特点,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等会计基本知识。第二章会计循环:介绍会计循环的基本程序、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凭证和账簿、试算平衡、结账进行介绍,使学生初步熟悉会计循环的基本程序。第三章结合专业特点的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从国贸专业的特点出发,介绍用借贷记账法对各行业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中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第四章财务报表及分析: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使学生加深对各种会计报表的认识。着重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分析三大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使学生树立会计报表分析整体性、综合性的观念,在理解财务报告编制的基础上,看懂各大企业的会计报表。

(三)改进会计学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由“黑板+粉笔”转变为“案例+多媒体+板书”。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加入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图文并茂的集声音、画面、文字等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和理解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编制程序和方法以及如何分析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具体的经营决策,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演算时可以在黑板上即兴发挥,具有多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可以达到学生与老师互动的效果。也一定避免运用屏幕替代板书,并不代表真正的多媒体,这种方式在授课时无法与学生进行交流,难以掌握教学动态,仍不能根本改变灌输式教学。

2.财务报告导入式教学法+案例教学。首先,在会计学课程开始时首先以多媒体方式向学生展示某一外贸企业主要的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简单介绍会计报表的及附注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会计的目标是提供经济信息,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决策提供依据,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的载体,让学习了解财务报告在会计学中的核心地位,理解会计与他们专业的关系。接下来介绍会计报表编制原则及理论依据,包括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会计理论。

其次,概述各个报表项目(即会计科目)的含义、及确认与计量。并阐述各个报表项目与会计要素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确会计报表项目所表示的经济含义。

再次,给出一个企业某一期间的实际发生业务,并进行借贷复式记账后,教授学生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完成账簿的登记,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老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评,让学习深入了解会计报表的形成过程,加强对报表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最后,是会计报表分析,重点介绍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也可以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有重点地进行某些内容的分析,更好地满足其专业需要,提高运用会计信息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

(四)优化会计学教学师资队伍

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随着新的准则体系的出台,对会计教师的知识更新和知识跨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但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更新,不断充实自己,而且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了解相关学科的内容,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但同时,对于国贸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会计教师,还必须必须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教学。针对这些情况,高校应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走出校门,用一定的经费支持教师进修学习。学校还可以派送教师到涉外的企事业单位直接参与企业会计核算,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华芳,万文军.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基于华中农业大学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2009年1月(上)

[2]邓尚华,龚建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 会计之友.2010 年第2期

经济学专业分析例6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在1998年教育部举行的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和国际经济学共8门课程。计量经济学从30年前的几乎无人知晓,到今天近乎50%的经济学文章使用计量经济学实证技术以及几乎所有的大专院校均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然而,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相较于其它专业课程,计量经济学因其强调数理基础的特点,一直以来被诸多学生称为“最有难度的课程”,教学效果也很难有保证。本文以调查问卷为基础,探讨了影响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诸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出了对策建议。

1 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它将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推断等工具用于经济现象定量分析,相较于其它经济类专业课程,其自身特点鲜明,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注重数理基础,强调逻辑推导。在经济类专业的培养大纲中,一般先行开设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类与数理统计,再设置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在初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是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OLS)估计及高斯-马尔科夫定理。这两者的实现,本质是数理推导。如果学生未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及概率论相关知识,就难以理解OLS和高斯-马尔科夫定理,也无法学习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

第二,理论教学和实验上机并重。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包括两方面:理论教学和软件运用,即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利用软件实现估计结果,这两者缺一不可。在经济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如果不讲授理论,只讲解软件操作,学生会看不懂计量结果、一头雾水;如果只学习理论,而不进行计量软件操作,学生则体会不到计量经济学的实用性,不能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促进的目的。这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学习要求,即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熟悉计量软件操作与运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或由于尚未理解理论推导,或由于上机环境不能满足要求,导致学生觉得计量经济学课程晦涩难懂。

2 对经济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随堂调查

本文采取计量经济学课程结束时发放随堂调查问卷的方式,选取湖北工业大学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学3个专业的260名学生为分析样本。在3个专业260名学生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115名,其中75名为文科生,文科生所占比例为65%;金融学专业学生149名,其中52名为文科生,文科生所占比例为35%;保险学专业学生26名,其中5名为文科生,文科生所占比例为20%。

2.1 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调查分析

51%的学生对学习计量经济学不感兴趣,38%的学生对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一般,仅有11%的学生对学习计量经济学十分感兴趣。

32%的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学习对将来的学习或就业没有用处,51%的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学习对将来学习或就业帮助一般,仅有17%的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将来学习或工作意义重大。

结合平时和学生的交流,“学习兴趣”“有助于就业”这两者的调查结果反映了,有部分学生对待大学课程学习的实用主义倾向较严重:学生对将来就业有直接帮助的课程感兴趣,而对将来就业没有直接帮助的课程不感兴趣。比如,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普遍对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感兴趣,因为他们认为这门课程与将来就业紧密相关;而对于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对于将来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工作没有多大帮助,也没有多大兴趣去学习这门课程。

2.2 计量经济学学习难度的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72%的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较难,23%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的难易程度适中,仅有5%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较简单。

虽然高达72%的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偏难,但在学习方法上,36%的学生从不进行课前预习,64%的学生偶尔会在课前预习,几乎没有学生在每次课前预习。结合在计量经济学课堂上,有小部分学生从不完成课后作业,甚至在课堂上出现打瞌睡的现象,这说明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程虽然有难度,但是并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课程难度给自己学习带来的障碍。

2.3 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的调查分析

我们选用的教材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初级计量经济学》,54%的学生认为教材选用合适,而46%的学生认为教材不合适,究其原因,绝对多数学生认为教材晦涩难懂。

计量经济学教学学时设置是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6学时,上机学时12学时。对于这样的学时设置,只有21%的学生认为合理,35%的学生认为上机学时偏少,15%的学生认为理论学时偏少,也有15%的学生认为上机学时偏多,14%的学生认为理论学时偏少。计量经济学学时设置的调查结果显示了学生需求的多样性,但其中较为突出的是1/3的学生认为,上机学时偏少。

教学手段的调查结果显示,65%的学生认为多媒体和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更好,19%的学生认为仅使用多媒体教学更好,16%的学生认为仅使用黑板板书教学更好。

2.4 计量经济学课堂讲授效果的调查分析

55%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效果一般,20%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十分好,25%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效果不好。该结果和前面各项调查指标的结果基本吻合。可见,学生普遍对这门课程较畏惧。即使一些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并最终取得不错考试成绩的学生,也对所学内容体系觉得不知所以然。

3 提高经济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纠正实用主义学习态度。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的学习更加以就业为导向,实用主义倾向加强:即对将来就业有用的课程,就认真学习;对将来就业用处不大的课程,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除了准备继续教育的学生,经济类本科生毕业后几乎都从事实务性工作,因此他们认为作为研究工具的计量经济学“不重要”或者“没有用处”。针对部分学生有失偏颇的实用主义学习倾向,要求学生提高对自身的要求,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在正确认识计量经济学学习的难度之后,教育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为主动,具体包括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小组讨论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将得到提高和锻炼,这将是其受用一生的技能。

(3)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学时设置上,经济类专业计量经济学学时设置不应少于54学时,其中上机实验学时至少占三分之一。在课堂教学中,黑板板书与多媒体课件并用,黑板板书有助于讲解数理推导,多媒体课件有助于提高课堂信息量。结合本科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经济类专业学生数理基础偏弱的特点,重点讲授一元回归的OLS估计,证明高斯-马尔科夫定理,让学生明白其中原理,对于多元回归可以依此类推,让学生自学,重点以软件操作为主。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具体体现在计量方法在经济研究中的运用。这样一来,只懂数理推导的老师就无法很好地讲解这门课程。这就要求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同时参加科研工作,长期地进行教学与科研实践,才能对课程准确把握,才能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地进行计量经济学教学。

(5)创新考核方法。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充分发挥考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作用。改革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可以采取上机操作、分组撰写科技论文的考核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发跃,王娅.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兼论探索性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9).

经济学专业分析例7

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研究方面,已有一些学者开展过相关研究。文献检索结果表明,张建国[1]、张於倩等[2]、罗必良等[3]、罗攀柱等[4]、季莉娅等[5]、雷庆勇等[6]、李红[7]等学者都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展过一些相关的研究,这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例如,张建国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一级学科,在设置本科阶段的专业时,考虑到暂时还无法进行农林整合,所以可以将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与林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分列,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只要在教学过程、学时安排上各自有所侧重即可[1]。张於倩等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合理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组织编写专业主干课程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要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实用性,要少而精,实现整体优化;要扩大专业选修课的备选范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取向选择课程模块;要不断改进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2]。罗攀柱等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基础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以及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模块;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应该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加大实习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4]。季莉娅等以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为例,分析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更新课程内容、适当增加深度、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完善实习制度等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同时,建议采取科学地安排教学环节、举办专题讲座、开设选修课、抓好毕业设计环节等具体的措施,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

雷庆勇等根据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建议[6]。李红在阐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必要性和分析现行课程体系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的途径,将课程分为8个模块,即公共必修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选择性专业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素质拓展模块[7]。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但是,前人的研究主要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研究逻辑,而缺乏基于学生视角的“自下而上”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从了解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本科生对课程设置的想法、态度和需求出发,开展了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期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修订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情况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原来分为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和林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调整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才将这2个本科专业调整为1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全国共有54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全面照搬前苏联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断进行调整,目前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以经济管理理论和知识为主体,专业课程结合农林学科的特点设置,农林2方面的知识都会涉及。但是,由于农科类院校与林科类院校的特点和教学资源各有不同,所以通常农业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等)构建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而林业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则偏重于林业经济管理[2]。目前,在开设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院校较多。袁振国在《当代教育学》中对“课程设置”作了如下定义:“课程设置即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

它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8]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结构属典型的“三层楼”构架,即最底层为公共课,中间层是专业基础课,最上层是专业课。公共课也称公共必修课,是指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主要有政治理论课、德育课、外语课、体育课等。专业基础课是指高等学校开设的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必修课程,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是指高等学校为某一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修习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是根据国家对某一种专门人才的业务要求设置的,是专业教学计划的中心组成部分[9]。根据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使用的2007版教学大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情况详见表1所示。

三、基于学生视角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情况调查

(一)调查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旨在了解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满意度、看法和建议;调查对象为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5~2008级在校本科生;调查时间为2009年5月。调查问卷的总卷包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总体认知情况的综合调查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2部分内容。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又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调查3个部分。大学1~4年级的调查问卷在个别题目上略有差异。本次调查向4个年级学生(共计250余名)发放问卷240份,每个年级各发放问卷60份,调查覆盖率达96%;成功收回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为83%。

(二)调查分析

1.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知情况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中,对专业课程设置情况“非常了解”的学生有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比较了解”和“一般了解”的学生分别为66人和7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9%和43%;而“不太了解”和“一点也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3%和2%。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详见图1),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教学大纲了解程度的高低与学生所在年级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其中,2006级本科生对教学大纲“不太了解”的比例略大于2007级,这与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修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大纲后对2007级学生加大了这方面的宣传力度有关。图1各年级学生对教学大纲的了解程度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专业的课程设置在了解和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从整体上讲,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认识程度高于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同时,1、2年级的本科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明显低于3、4年级学生,对课程设置的了解程度略低于3、4年级学生,这说明大学新生在刚入学时没有系统地对所学专业的情况进行了解。这种情况可能引起本科生在专业认知方面存在偏差,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从而导致到了高年级才对当初的行为和选择后悔。因此,为了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专业和专业课程设置的认知程度,引导学生朝着专业培养目标发展,在本科生入学之初,就应该对其进行系统的专业概论方面的知识传授,让学生正确认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了解专业课程的设置状况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发展观。

2.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针对“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查,问卷设计了“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和“课程考核方式”等7项内容,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调查结果详见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调查的7项内容并不是非常满意;尤其是对“课程结构体系”“开课时间”和“学时安排”等3项内容,不满意率相对较高。为了进一步分析影响“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因素,调查假设性别、年级和毕业打算是影响“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方差分析的实质是在多个正态总体等方差的假设下检验各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问题。所谓单因素,就是指所要分析的问题中只有一个变量(因素),如方案、决策等。在本文中,这个变量就是“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而这些不同的“满意程度取值”又称为“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程度”这个因素的不同水平。本文将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课程考核方式”等7项内容的满意程度按照不同的性别、年级和毕业打算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详见表3所示。

根据表3所示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课程考核方式”7项内容的满意程度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没有明显差异,即性别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没有显著的影响。

(2)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课程考核方式”的满意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的满意程度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这说明年级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样本均值(详见表4所示)可以看出,整体上2005级和2006级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更为满意,而2007级和2008级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相对偏低。

(3)毕业去向打算不同的学生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课程考核方式”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毕业去向打算不同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的满意程度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这说明毕业去向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样本均值(详见表5所示)可以看出,毕业后打算深造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内容更为满意;而毕业后打算就业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更为满意,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较低。

3.学生对公共基础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英语、数学类、计算机类、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在“学生对加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力度的看法”的调查中,几乎出现了一边倒的状况,详见图2所示。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认为,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是最需要加强教学力度的;其次是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而认为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最需要加强教学力度的学生数较少。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改革中,应适当考虑加强英语、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力度,尤其是对英语课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力度应当予以重视,以切实加强学生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求的人才打好基础。针对学生关注度最高的公共基础课程———英语课,项目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英语课应该在6个学期都开设的学生人数较多,占被调查人数的43%;认为英语课程应在4个学期开设的学生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38%;其余1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其他”选项,包括有的被调查者不清楚英语课程合理的开设时间。此外,有的被调查者提出前4个学期开设英语必修课程,第5学期开设英语选修课程,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选择是否继续英语课程的学习。同时,对“大学英语4级考试应该放在哪个学期”的调查,有4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放在大学1年级上学期,有3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放在大学1年级下学期;而认为应该放在大学2年级上学期和大学2年级下学期的被调查者分别为10%和5%,所占比例非常小。

这相对于实际情况———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大学英语4级考试放在大学2年级下学期而言,与学生自身的需求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适当考虑将大学英语4级考试放在大学1年级进行,或者可以允许同年级学生有梯度地自愿选择参加大学英语4、6级考试的时间。在对计算机类课程的调查中,9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加强此类课程的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其中,被调查者对计算机应用软件、数据库、统计分析软件、办公自动化等课程的期待较高。而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所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较少,仅有1门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1门专业选修课“办公自动化”,这与当代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略有脱节。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计算机软件应用等操作类课程;并根据经济类课程的需要,增加一些经济分析软件类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对经济管理类软件有一定的了解。在有关“数学课程难度”的调查中,认为数学课程“很难”“较难”的被调查者分别有42人和79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1%和38%;认为数学课程难度“一般”的占31%;而认为数学课程“较易”和“太容易”的比例较少,仅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0%。这说明有近60%的学生认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的数学课程难度较高。因此,建议可以略微降低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数学课程的难度,以适应更多学生的要求。

4.学生对专业基础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等课程。本次问卷调查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开设的6门专业基础课的开设时间进行了调查,详见表6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开设专业基础课的时间集中在本科阶段的前3个学期,其中认为管理学、经济法、微观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应在第1学期开设的被调查者所占比例较大。而实际上,在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2007版教学大纲中,这3门课的开设学期分别为第1学期、第1学期、第2学期。可见,管理学和经济法这2门课程的设置时间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期望,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时间(第2学期)与大多数学生的要求(43%的学生要求第1学期开设)略有偏差,但总体而言也是可以接受的(要求在第2学期开设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生比例为37%)。同时,认为宏观经济学和基础会计课程应该在第2学期开设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这比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际开设时间均提前了1个学期。由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理论上有一定的联系,是构成西方经济学的2大部分内容,所以应在连续的2个学期分先后开设;而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科的基础,学习该课程前需要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的铺垫,因此教学大纲规定这2门课程在第3学期开设是有其道理的。此外,认为统计学课程应该在第3学期开设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与教学大纲规定的在第5学期开设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在今后的调整中予以适当考虑。

尽管个别课程的设置时间与学生的看法和要求有差距,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安排与学生的期望趋于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专业基础课程循序渐进式的课程设置能够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从学生对专业基础课授课内容的期望来看(详见图3所示),学生最希望授课内容有使用价值,其次是希望授课内容生动有趣。调查发现,许多学生认为课程的讲授者是何种级别并不那么重要,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才是最关键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孰轻孰重”这一问题上,认为专业基础课应该更注重理论讲解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8%,认为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占39%,认为应该理论讲授与实践都兼顾的占43%,认为应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确定理论讲授与实践的重要程度的占10%。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可以采取的课程考核方式包括闭卷测试、开卷测试、撰写小组论文或研究报告、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而且选择这4种课程考核方式的学生比例均在25%左右,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差别。

5.学生对专业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大类。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林学概论、森工概论、林业统计学、环境经济学、林业政策学、自然资源经济学等。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学、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办公自动化、交流与沟通、财政与金融、企业会计学、国民经济管理学、保险学、发展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合同法等。

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所开设专业课程的难度的判断,6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难度一般”,2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较难”,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很难”;而认为“较易”和“很容易”的学生分别仅占9%和1%。由此可见,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课难度适中,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孰轻孰重”这一问题上,认为专业课应该更注重理论讲解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5%,认为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占44%,认为应该理论讲授与实践都兼顾的占43%,认为应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确定理论讲授与实践的重要程度的占8%。相比较而言,认为专业课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学生比例比认为专业基础课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学生比例略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学生认为专业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相比,前者更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对“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是否能满足学生需求”这一问题,表示目前的课程设置“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学生占5%,认为“基本满足”的占32%;而认为“不是很满足”和“完全不能满足”的共占63%,所占比例较高。同时,从不同年级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认为专业课“不是很满足”和“完全不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从大学1年级到大学4年级逐级上升,而认为专业课“可以满足”和“基本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则逐级下降(详见图4所示)。这可能与低年级学生接触专业课较少、尚未对专业课有清晰和正确的认识有关。而高年级学生接触专业课较多,并且面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范围相对较窄等就业压力,所以高年级尤其是大学4年级学生认为专业课无法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相对较大。

图4各年级学生对专业课满足需求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加强哪方面课程的设置”这一问题,被调查学生关注度最高的是实践类课程,其次是农林类课程和经济类课程;认为应该加强管理类课程的学生人数最少。这可能与目前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所开设的实践类课程和有关农业、林业知识的课程相对较少而学生又希望获得更多的这方面知识有关。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该考虑加大实践类和农林类课程的教学力度,以适应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的要求。

四、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和需求与目前实际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不一致性。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在今后的课程调整和完善过程中,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

(一)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部分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对专业性质和专业基本情况的总体认识不清;不少学生不清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处于迷茫状态,不熟悉自己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同时又对当前的课程体系存有看法,有着较迫切的课程改革需求。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进一步重视专业概论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例如,增加专业概论课程的学时;由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授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讲述专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沿问题等;由院系领导为学生开设专业讲座,讲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将来的科研方向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有一个宏观、正确的认识,才能消除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偏见。此外,还应在新生入学之初,开设“大学学习学”等学习指导类课程。这不但对学生学习专业有所帮助,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和个人发展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考虑学生的需求,科学地安排公共基础课程

经济学专业分析例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204-01

一、经济法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逃课

观察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到课率,你会发现,与专业课比较,经济法课程逃课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教师与逃课的学生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经济法这门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生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经济法学与不学,不影响找工作,专业课没学,将来找工作心里没底。有的学生认为经济法是一门文字性课程,自己看看就能明白,不像成本会计课需要计算的很多,如果不去听课,就会跟不上。有的学生认为坐在教室里上课受益不大,不如进行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有的学生上课听不懂越积越多,干脆不来上课了。还有的学生参加各种社团,因为社团里的活动不来上课。

(二)教师教授的知识不能有效被学生掌握

教师教授的知识不能有效被学生掌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法课堂上刚刚讲述的知识点进行随机提问,学生不能准确回答;二是前面学过的理论知识遗忘率较高。知识能否被学生有效掌握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教师的教法;二是学生的学法。教师能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知识点清楚明了的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听懂而不是云里雾里。同时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之上,如果教师讲清楚了,学生根本没听,那么知识也不能有效的被学生掌握,因此更重要的是强调学法。重视学生的学法,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成为教学的主体,在课后能继续巩固、延伸理论知识。

(三)理论知识难以转换为实际操作

在经济法课堂上,教师反复强调的知识点学生理解了,但是在做案例分析题的时候,理论应用于实践,不能顺利的转化。在一个案例里面,解决问题所使用到的全部知识点有哪些,学生并不能做到心中有数、考虑周全。人的大脑中储存的知识点能不能被激活,在该使用的时候被使用,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一个知识点大家都知道,但有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想到这个理论,而有的学生想不到这个理论。对于这种个体之间的差异,通过教师的引导,是可以逐渐弥补的。学生为什么不能灵活应用知识,首先是对理论知识的熟悉程度不够,熟悉和非常熟悉是不一样的;其次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在案例里面所告诉大家的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通过对题中所给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知识点,然后再用法律知识做判断。

二、经济法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对于法学专业,经济法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属于应用法学,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比较高。对于财务管理专业而言,经济法是学科基础课程而非主要专业课程。学生只是对该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如财务管理、财务会计、财务分析等学习兴趣高一些,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弄清楚,即使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会迫于是专业课而去上课。学生上专业课而不去上基础课这种心理可能源于中学时代的偏科现象,重要的课去上不重要的课不去上,喜欢的课去上不喜欢的课不去上。学生的这种心理,会一直延伸到大学阶段,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将课程区分为重要的与不重要的,以此决定他们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实质上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在财务管理专业里,经济法被学生划入不重要的课程,不具有学科优势,是学生逃课的原因之一。

(二)教师的教法是否得当

学生学习知识,教师的教法很重要。经济法的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不能一个人演独角戏。在民办高校里,如果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讲述理论知识,没有学生互动,你会看到这样一种景象――睡觉、手机上网、看杂志、小声讲话。这对于民办高校的教师而言,改变教法迫在眉睫,教师在认真备好课的基础之上,还要认真备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教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先听你讲,然后才是听明白讲的内容。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大多数学生而言,理论知识是枯燥的,需要用案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在经济法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使用较多,但也存在问题,案例的分析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做支撑,学生没有记住相关的理论知识,前面学过的知识点忘记了,今天讲的知识点事实而非,导致案例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分析问题的能力大打折扣。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法,探寻更适合于学生的教法,使学生能有效的掌握知识。

(三)学生学到的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所学专业不同,经济法教材的选用自然不同。在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里,选用经济法教材应偏重于实用性和应用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主要是掌握财经法规,能解决与经济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对《公司法》的学习,学生掌握在我国如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这对于将来想创业的学生非常有用。当学完《公司法》这一章节,教师必然要求学生做与公司相关的案例分析题,但多数学生不能完全正确分析,在知识点熟记之后,转化为应用不那么顺畅。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提高经济法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强调经济法的作用

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应熟悉有关财务、会计、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当中能够知法、懂法和守法。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工商、金融等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理财管理工作。目前,企业、公司经济犯罪逐年增多,经济秩序严重破坏,让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经济法非常必要,认识到学习经济法的重要性,树立他们的法律观念,规范他们的行为,以此改善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

(二)由教师的教法转向学生的学法

传统教学重视教法,忽略学法,现代教学突显学法,提倡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应由教师的教法转向学生的学法,教会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让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与经济相关的案件,运用经济法相关知识加以分析。例如有些学生合伙做小生意,合伙人应该签订书面的合伙协议,合伙协议上都签订哪些内容,合伙人之间怎样分配利润与承担风险。学生学习了《合伙企业法》心里就比较清楚该怎么做,如果学生在经营合伙生意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再来进一步的探究《合伙企业法》,形成良性循环,那么经济法的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很大改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课堂教学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课堂教学应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经济法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基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应加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的互动过程中,发现多数学生不能准确的使用语言表达,往往词不达意,应加强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实现有效的沟通。教师可以设计专门的案例分析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围绕一个案例,展开讨论,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要具有思考性,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进行社会实践主动的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经济学专业分析例9

一、甘肃省独立学院专业设置基本情况

甘肃省现有5所独立学院,2015年底,甘肃省独立学院在校生已达48,950人,占全省普通高等本科在校生人数的11.13%。按照学科分类,包括2所工科类院校、2所财经类院校和1所师范类院校,共涉及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9个一级学科、专业数81个,专业布点数(各专业在学校开设数量)达到145个。各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近年来设置了很多具有广阔前景的新专业,这些新增专业主要涉及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经济学类、管理类、艺术类等近40个专业,如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投资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甘肃省5所独立院校中有2所是工科类院校,且甘肃省受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影响,高新技术类专业将越发重要,因此工科专业的数量积点较大。2所是财经类院校,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相应也逐渐成为学生选择的热点。专业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布点数从2010年的98个增长到2015年的145个,增幅为47.9%,校均布点数达29个。同时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和趋势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灵活增减专业。有些“过热”专业已逐渐被一些院校认识到其相对过剩的现状,开始控制招生数量。

二、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甘肃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的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4119.4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790.32亿元,年增长率为10.5%,保持了两位数的较快发展态势。人均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6,172元提高到2015年的26,100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从产业结构来看,全省三次产业比重总体呈现出一产稳中略降、二产明显下降、三产快速上升的趋势。在经济发展规律、宏观政策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共同作用下,甘肃省从2013年开始经济增速与全国同步呈现出放缓趋势,从12%以上的高速增长回落到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增速换挡调整的态势十分明晰,体现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来看,推动第二、三产业优化升级,仍然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信息知识时代,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取决于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和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高智能的管理策略。因此,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等学院的积极配合。

三、甘肃省独立学院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按照“十三五规划”,甘肃省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开发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航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高端专门人才。可见,应用型技术人才仍是甘肃省未来发展的支撑力量。甘肃省独立学院的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基本能适应甘肃省区域经济对此类人才的需求,甘肃省的专业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一些专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如: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成为招生量大、就业率较高,成为社会认同度相对较高的专业。2所工科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单位最多的行业为:建筑建材行业、交通运输业、冶金矿产、石油化工、信息产业、机械机电。2所财经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由此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的特点与学院的办学特色基本吻合,也与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基本适应,但甘肃省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仍存在不少问题。专业设置不均衡体现在专业重复和专业短缺现象并存。一方面,5所院校共涉及81个专业,专业布点数达到145个,可见较多专业重复设置。如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所学院全部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有4所学院开设,导致这些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增加择业困难和风险。另一方面,与甘肃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专业布点数量较少,如文化产业管理只有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开设,机械电子工程只有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开设,且是2015年新增专业,难以满足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四、实现独立学院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的措施

(一)专业设置需以经济发展为依据。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应与甘肃省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出发点,进行合理定位和规划,实现独立学院的自身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有效对接。按照甘肃省“十三五”经济发展规划和《甘肃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的指导思想,要着力培养在制造业、金融财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高端专门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应优先考虑与甘肃省经济发展密切的相关专业,为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主管作用,加强对甘肃省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和约束力度,适时考虑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和动态性,考虑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和滞后性,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尽量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灵活掌握设置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建立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动态调整机制,合理布局省内本科高校新增专业,有针对性地设置新增专业,对不能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数进行调整或取缔专业,使甘肃省独立学院的自身专业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建立特色专业。独立学院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设立具有明显特色的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体系,依托行业背景优势,立足地方经济,重点发展特色专业,针对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发现行业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度,从而形成一个布局和结构合理、优势和特色明显、规模和数量相匹配的专业框架,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

作者:吕芳 刘德光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经济学专业分析例10

所谓“本土化流失”是指由本国培养的专业人才纷纷转向跨国公司、大型外资企业、外资研发机构等工作,给本国的人力资源利用造成不良影响。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研究所一项有关我国人才工作十大问题的研究显示,目前已有来自14个国家的4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华建立了研发机构,奔驰、通用电气、IBM、摩托罗拉、宝洁等国际知名大企业以全国重点高校为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吸纳优秀应届毕业生人才,已成为一些跨国公司的普遍做法。我国专业人才“本土化流失”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及研发机构的发展与科研。

一、专业人才“本土化流失”的原因

(1)个人方面。个人需求是我国专业人才“本土化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目前来看,导致我国专业人才“本土化流失”的主要诱因是国企及科研机构等待遇低、工作环境差。从经济学的“理性人”假定看,个人追求选择的“最优解”。(2)企业方面。我国多数国有企业、科研机构等的人力资源机制、内部分配机制等方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能充分调动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人才开发和培养机制也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3)社会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才流动是不可避免的。资本、技术、人才、文化等的市场全球化要求一切经济活动必须以市场为先导,其中知识专家也是一种商品运作形式。

二、专业人才“本土化流失”的影响

(1)对“流失”个人而言。在“流失”过程中,这部分人才获得了收益,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等。但这部分人才在“流失”过程中同样存在不利的方面。如失去了原有企业的资深阅历、人际关系、熟悉的工作环境等,甚至要赔偿违约金等。个人在转向外资企业、研发机构等就业时不要盲目,要充分了解企业的各个方面,避免对自身的不利。(2)对国有企业而言。专业人才的流失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包括寻找新员工以及提供相应培训所需的各种费用损失。专业人才的流失会给企业形象带来损害,同时会造成一种集体效应,诱导其他专业人才或高端人才的离开,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专业人才的流失极易造成技术流失或商业秘密的泄露,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高端人才的流失使得国家竞争力甚至国家安全都受到巨大影响。(3)从社会角度考虑专业人才流失问题。一方面这种人才流失会给社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个人过多的追求眼前利益使得国家的长远利益受到损失。专业人才流动到大型外资企业会使得国有企业人才短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这种人才流失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如人才流动造成的技术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

三、相应对策

(1)从个人角度考虑,应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全面的报酬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酬薪政策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应根据职工的工作业绩给予相符的酬薪及奖励,这是员工衡量自我价值的尺度之一,同时企业应完善职工职业生涯管理,包括职工培训、绩效考核以及晋升制度等。只有给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其个人价值得以体现,才能尽可能减少人才流动与流失。(2)从企业角度考虑,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能规范职工的行为准则,使其确定共同的价值观念,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最终督导职工产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职能。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规范劳动合同,完善劳动保障体制,“以人为本”管理企业,给予职工充分的理解与信任,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让职工有归属感,不轻易离开企业。(3)从社会角度考虑,加强情感管理。心理契约管理是情感管理的核心,是一种职工与所属企业间的隐形契约,实际是一种互相信任的维系能力。心理契约的形成在招聘过程中,稳定是在工作过程中,企业要有效管理心理契约的形成与稳定。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使得职工的心理契约得以有效履行,进而减少企业专业人才的流失。

我国专业人才“本土化流失”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计划,影响了我国国有企业、研究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我国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来尽量减少专业人才“本土化流失”给我们造成的损失。

经济学专业分析例11

一、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

根据教育部2012年9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工商管理(学科代号1202)属于管理学学科下的一级学科,包括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九个二级学科。工商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应用工具,具备宽厚的学科基础,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英语,能在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该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一般管理、职能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工具,掌握工商管理的基本方法,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管理创新思维。

二、新经济时代社会人力资源需求的特点

1、社会发展知识化。新经济时代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将从事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为社会创造财富。在这样的社会里,知识管理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知识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学校和企业应更加重视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管理能力。[1]

2、信息传递网络化。国际互联网的兴起和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世界进入“地球村”时代,创造了一个不受地理边界限制与束缚的工作环境和视野。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交易费用,而且对企业管理方式也产生了巨大冲击。[2]技术的发展不但重新界定了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甚至重新构建了组织结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得企业愈发认识到技术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人的重要性。

3、员工结构多元化。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人员的流动必然更加频繁,企业员工队伍的组成部分更加复杂。由于不同类型员工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成长的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工作动机、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差异。[3]具有不同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员工对于企业的价值不同,不同员工的薪酬形式也将不同。

新经济时代社会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工商管理教学进一步重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从而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三、现有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落后。

多年来,我国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思想观念。在大多数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实际中,理论教学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实践性教学只是补充,甚至是点缀。[4]但工商管理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践性应用人才,现有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生基本不具备的有效的专业技能,导致学校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明显脱节。

2、教师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实施的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填鸭式教学;教师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交流的单向性,消极、机械而单一地由教师指向学生,容易导致学习过程的割裂与分离。许多教师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手段落后,既担心难以适应现代教学对知识结构、专业水平、教学方法所提出的高要求,不愿付出巨大的努力来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也担心学生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方式而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因而对现代教学缺乏热情和动力。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学生长期接受传统灌输式教学,面对案例教学、seminar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普遍适应能力不强,对待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束手无策。大部分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常表现出知识面过于狭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的问题。

四、对改进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几点建议

1、引进seminar等现代教学方法。

Seminar教学法源于德国,目前已经成为现代西方国家大学本科教学中非常重要且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5]这一模式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因此成为一个具有规范性、内在规定性的教学范式。Seminar在柏林大学被称为“科学研究的苗圃”。它是指学生在教授的指导下,就某一课题结成小组,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教师自由地进行学术探讨,从而达到教学和科研的双重目的。它倡导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学术自由和独创精神、师生之间平等合作、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Seminar的课程宏观结构由教师的概要式讲述和专题研究两大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教师将系统、全面地介绍学科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示学科的前沿发展背景,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和命题,提要性地勾勒这门课将要讨论的相关主题,并将它们分派给相关的参与学生,为第二部分提供厚实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技术铺垫。第二部分是课程交流的主干。在这个部分,学生们根据自己研究取向和学理兴趣,将认领的课程内容做出充分的准备,成为某一主题的主讲报告人。报告人必须提前把自己的发言稿打印分发给每一位课程参与者。[6]组织理论与设计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笔者在本校工商管理专业三年级(43人)的班上以两节课90分钟的教学完整地尝试了Seminar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强化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对学生提高实践工作能力有较大的作用,[7]如果学生能在理论学习之后马上结合到实际业务中,既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又能使学生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会促使学生重新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知识积累和储备起到促进作用。

3、推行导师制。

一方面,目前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要求,造成了所培养的大学生知识结构上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本专业学生入学后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引导,导致独立自主能力(包括生活能力)较差,缺乏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8]这些不足集中表现为学生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后一片茫然,不知道怎么选题、不知道怎么检索参考文献、不知道该看什么书、不知道怎么看书。指导老师在短短一学期的论文指导过程中,很难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上述技能。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推行导师制。从学生进校开始,在双向选择和总体协调控制的原则下,由学生和老师进行双向互选,确定本班级各位学生的学习导师。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学生从事横向课题的研究活动,并负责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孟祥林. 高校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探讨――以A校为个案的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1(2)

[2]田毅. 新经济时代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初步思考[J]. 企业活力, 2007(9)

[3]李恒川.论高等教育改革视野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2(4)

[4]任培江.高校教师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0(2)

[5]王林义,杜智萍. 德国习明纳与现代大学教学[J]. 外国教育研究, 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