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实践相关知识

实践相关知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17 10:07:11

实践相关知识

实践相关知识例1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实践教学优化的具体建议

实践相关知识例2

二、整体教学设计

1.教学模式设计。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实践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来说,更需要教师点燃火焰。只有同学们对其充满热情,才有能够可能从实践教学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将本课程的教学模式[3]设定为“以指导为中心,以学仿做为一体”。具体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Flash作品进行学习、模仿、制作,这个三个方式刚好对应实践教学的层次。针对课堂实践,同学们在此时对此部分知识点不是很理解,所以在这部分教师的指导体现在讲授上,而同学们重点在学习上。在课堂实践学习结束后,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那么就可以自己分析相关案例、模仿着制作作品,教师的指导重点体现在答疑上面。对于拔高实践,重点是针对那些对此模块知识有着强烈兴趣的同学来说的,教师将引导他们利用此部分知识去解决一些当前的实际问题。2.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第一阶段重点是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师的指示占据主要地位。后面的两个环节重点是同学们制作相似或新的实用作品,学生的制作占据主要地位。因此,我们将实践教学的流程设定为12个环节,包括:引导训练、案例展示、确定目标、任务分解、知识讲解、课堂实践、评价启发、基础实践、评价反馈、拔高实践、完善作品、修正内容。引导训练环节是通过演示作品和分析实际应用,分析目前所欠缺的知识和技能。接着展示使用新知识制作的案例,明确本次课堂实践的目标。根据案例的难易程度将其分解为不同数量的小任务,根据任务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相关讲解,引导同学们完成案例,从而实现课堂实践。针对课堂的实践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然后设定相关的实际问题,启发同学们利用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他们。接着给同学们展示基础实践的内容,让同学们自己分析并模拟着制作出来,针对基础实践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让同学们明确自己作品的不足和在本阶段的提升空间。最后设定相关的实际应用或相关岗位需求的问题,让同学们试着从零起步来完成作品。相关人员对其作品进行评价和提出修改意见,同学们对作品进行完善,挑选合适作品修正课堂实践和基础实践的内容。

实践相关知识例3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基于教师知识得出的一个新的知识分类,但对其内涵的理解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界首次使用“教师实践知识”这一专业术语的是加拿大教育专家康内利和柯兰迪宁,他们认为教师实践知识存在于教师以往经验、现时身心和未来计划及行动中。个人实践知识贯穿于教师实践的全过程,即对任何一个教师来说,个人实践知识有助于教师重构过去与未来。艾尔贝兹是最早尝试对教师实践性知识下定义的人,他从个案实验入手,认为教师实践知识是教师以其独特的方式拥有一种特别的知识,即以实际情景为导向的知识。

国内研究者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因研究角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林崇德等人从内容和来源角度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即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陈向明从其作用角度认为是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万文涛从其结构化性质的角度出发,认为是是教师所拥有的、与课堂情境紧密相连的、高度系统化的、加工到自动化程度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随时能够迅速调用的知识。

可见,国内外研究者形成了一些共识,如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为教师所拥有的,属于知识范畴的,直接影响实践的,较准确地把握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本内涵;但定义的侧重点不同,对许多重要属性的认识还存在分歧,因此,对其内涵和外延等的研究还需深入。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受其构成要素影响的一个过程。国外研究者艾尔贝兹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分为五类:(1)关于自我的知识,即作为资源的自我、与他人相关的自我和作为个体的自我;(2)关于环境的知识,即课堂、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营造;(3)关于学科的知识;(4)关于课程的知识,即课程的开发、组织、评价等;(5)关于授课的知识,即学习理论、学生和教学、师生关系等;国内研究者陈向明则认为教师知识包括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批判反思知识六方面,教师实践性知识则包括教师主体、问题情境、信念、行动中反思等构成要素。

可见,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范畴。部分研究静态、横向地分析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直观明了,但忽视了其情境性、实践性和个体性,缺乏动态性的分析。因为教育教学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对象是一群有思想的人,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构成也必须是一种动态的、实践的过程,全面、发展地看待教师实践性知识,防止以偏概全。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取路径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一种特殊的知识。那么,如果有效地获取实践性知识呢?刘东敏、田小杭认为个体教育实践是主要路径,实践性知识共享是必要路径,现代信息网络是重要路径;王宇从教师自我角度认为应加强以下四方面:开展教师教育叙事研究,提高教师反思教学实践能力,构建教师学习型组织,注重教师培训的实践策略。可见,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取途径多样,但教师个人的经验与实践则不容忽视。但是,只有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发展,才能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快速全面发展,这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与获取理论遥相呼应。

四、研究反思

(一)概念界定不清晰

多年来,学术界仍未能给教师实践性知识下一个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定义,对其的研究也往往只站在各自的哲学立场、心理学基础、社会学等积淀之上,难以形成一致的见解。本研究认为一个问题的研究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概念界定是难以深入的,研究者对其的研究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所以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界定十分重要。

(二)本土化、实证性研究缺乏

国内研究者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本土化研究成果较少,以对国外研究成果的证实为主,实证研究、个案研究缺乏。本研究认为借鉴外来优秀成果是必要的,但必须立足于本土特色才能更好地为我所用,避免脱轨。此外,开展高针对性的实证和个案研究也十分必须,只有多种研究的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快速、全面发展。

(三)与具体学科相脱离

教育研究必须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而国内研究者大多从宏观领域研究其特征及获取途径等,对具体学科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较为缺乏,与教师教育的实践性特点相脱离。我国学科教学论已有所发展,因此,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与具体学科教学相结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意义重大。

(四)过分强调教师实践性知识,轻视理论性知识

过分强调理论性知识容易导致“科技理性主义”或教条主义,而过分强调实践性知识则容易导致经验主义,导致教育工作者固步自封,排斥理论新知识,影响教育教学。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研究的客观性和辩证性,实事求是地研究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性质和作用,辨证地看待实践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和教师专业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2008,(10):66.

[2] 刘旭东.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反思与重建[J].教育科学研究,2008,(10):18.

[3] 张立忠,熊梅.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与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0,(4):90.

[4]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6.

[5] 刘旭东.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反思与重建[J].教育科学研究,2008,(10):19.

实践相关知识例4

一、认识的本质

1.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1)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批判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主观精神活动的错误,也克服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等同于动物本能活动的缺陷,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点

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客观物质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手段、对象、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物质性的。只有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才能从根本上与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第二,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的自觉能动性突出地表现在它的创造性,即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本来没有的东西。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其发挥程度的高低,是人类实践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坚持实践的自觉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与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只有坚持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才能从根本上既与唯心主义实践观,又与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3)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的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生产实践。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二,社会交往实践。处理和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交往实践是为了配合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中,这种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第三,科学探索实践。科学探索实践是在近代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一种探索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尝试性和准备性的实践活动。在现代社会,这种实践活动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其次,只是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再次,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是直接经验,通过读书以及其他方式学习获得的知识是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新材料,推动人们去探索和解决;其次,实践不断给人们提供新的经验和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使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再次,实践还改造了人们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人们在实践中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人们认识的目的在于正确地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总之,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依赖于实践。所以,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3.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于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科学地指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在认识论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问题。正是对这种关系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能动的反映论与直观的反映论之间不同观点的对立,要深刻地把握认识的本质,必须弄清这些对立的不同观点。

(I)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对立和分歧的焦点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能否为人们所认识,人们是否具有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不可知论是一种否认人类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可能性、或否认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可能性的哲学理论。不可知论的基本哲学倾向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其社会作用是调和科学和神学的对立,贬损知识的作用,对于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十分有害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心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在论证世界的可知性时,都对不可知论进行过批判。

一切唯物主义哲学都是可知论。唯物主义可知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事实和前提出发,认为物质世界是人类认识的根本对象,人能够在自己的感觉、观念和思想中再现客观世界。近代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不能用感官感觉的现象和感知的属性,人的理性能力能够从现象达到对本质的认识;个别人所不知道的事情,人们集合起来就会知道;我们现代尚未认识的事物,将被我们的后代所认识。

(2)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在承认世界可知性的前提下,对世界为什么可知和如何可知的问题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其对立和斗争的焦点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唯心主义哲学把物质世界看成是主观意识和“客观精神”的产物,认为思想和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故称先验论或先天论。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思想或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思想或认识是神灵的启示和绝对精神的产物。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具体说法和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主张认识来源于精神,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识路线,否认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最本质的共同特征。所谓反映论就是确认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原则,坚持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反映,被反映者不依赖于反映者而独立存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承认和肯定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物质世界,它是人们认识的对象,是认识内容的来源。离开客观世界,离开被反映者,认识就失去了对象和内容,也就不会产生反映。承认和肯定反映论的这一基本观点,就是承认和肯定客观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主观精神世界是第二性的,从而划清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界限。

其二,承认和肯定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只承认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内容和源泉,这是反映论的首要前提,但还不等于反映论。只有承认和肯定认识既以客观世界的事物为内容,又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才算是反映论。承认和肯定反映论的这一基本观点,就划清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界限。

其三,承认和肯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主张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获得客观真理。反映是由反映者来实现的。虽然反映者要受到自身*和精神状况的制约,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可能有所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主客观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会有所不同,但人的认识能够反映外部世界,能够认识客观真理。承认和肯定反映论的这一基本观点,就划清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同不可知论的界限。

唯物主义反映论这三个基本观点是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割裂或否认其中任何一个基本观点,都必然离开唯物主义反映论,陷入唯心主义先验论或不可知论。

(3)能动的反映论和直观反映论的根本区别

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在怎样反映客观世界这个重大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又存在着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旧唯物主义的反映沦有两个根本的缺陷:其一,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离开社会实践,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考察人的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正因为这样,它看不到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同动物的反映活动之间的本质区别,把认识过程看做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客体刺激而作出直观反映的过程;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上,它把客体仅仅看成是认识的对象,只看到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没有看到客体是主体的实践对象,是更为重要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从而不了解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在社会领域,它不能坚持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陷入了唯心史观。

其二,旧唯物主义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因而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正因为这样,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认识正是在实践基础上由不知到知、由片面到全面、由现象到本质的不断扩展、不断深化发展,把认识看成是从客体到主体单向的一次完成的反映;不懂得主体和客体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因而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不了解解决主观和客观之间矛盾的一系列辩证关系,在认识上陷入片面性和绝对化。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两个根本缺陷,使它不能揭示认识的真正本质、过程和基本规律,从而不能驳倒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立足于社会实践并应用辩证法来说明认识的产生、本质、过程和基本规律,创立能动的科学的反映论,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首先,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科学地确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由此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正是在这种双重关系中,主体不断地克服自身与客体的矛盾,使认识不断地发展和深化,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产生和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的规律性。同时,实践又锻炼和发展了主体的认识能力,创造新的认识工具,扩大认识领域,提高认识精度,不断地使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总之,实践表明,主体是为了实现一定的认识目的而自觉地主动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反映客观世界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认识主体在实践中积极能动地反映和创造的过程。

其次,它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科学地阐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明了人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认识的辩证运动不仅表现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表现为理性认识能动地返回实践、指导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人的认识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发展,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认识辩证运动的基本规律。

最后,它把反映论原则贯彻到各个领域,是全面的彻底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不仅认为,人们的自然知识是对自然界的反映,从而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区别开来;而且还把反映论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社会知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从而对社会意识现象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不彻底性。

总之,由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观点和辩证法观点,它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观点和辩证法观点,因而它是能动的科学的反映论。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观点,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实现了人类认识论的伟大变革。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是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反映具有摹写性是指,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某一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反映具有创造性是指,人的认识不是对客观对象简单的直观的摹写,不是照镜子似的原物映现,而是一种能动地创造性的活动。人的认识活动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活动不仅仅是要获得与直观客体相对应的感性形象,更为重要的是以概念、命题、公式等抽象形式出现把握客体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是在对客体感性材料加工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果。反映的创造性体现着主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实际认识过程中,摹写性与创造性是辩证的统一。摹写是具有创造性的摹写,而不是直观的照镜子式的摹写;创造是以摹写为基础的创造,而不是主观随意的创造。如果只讲反映的创造性,不重视反映的摹写性,就会陷入否认认识客观性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如果把反映完全等同于摹写,不重视反映过程的创造性,就会陷入否认认识能动性的旧唯物主义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也是人们观念地把握客观世界的两种形式。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现象,对事物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感官对客体的个别属性和特征的直接反映;知觉是主体对客体表现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是主体把对客体的各种感觉组合起来形成的多种特性的整体感性形象;表象是主体对过去感觉和知觉过的客体的回忆,是客体的形象在主体头脑中的再现,是对知觉的直接综合和概括。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概论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本质的反映;判断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是主体对客体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评判和断定,判断是概念的联系和憎爱分开,是运用概念之间的关系揭示客观事物本身关系的思维形式;推理是从已有的判断合乎规律地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同概念、判断之间是相互联结的。判断是概念之间的矛盾的展开,推理则是判断之间的矛盾的展开,反之,推理又形成新的判断和新的概念。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内容、形式和特点上都有质的区别。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辩证统一。第一,二者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第二,二者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因素。实践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

(4)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与途径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正确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第一,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和合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前提;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是实现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的正确途径。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在理论上就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在实践中还会导致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理性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达到了理性认识,认识运动并没有结束,还必须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这是因为: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只有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2)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

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第三,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第四,在理论转化为大规模的实践以前。必须经过一系列中间试验,总结经验教训。

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1)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

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认识,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和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

认识过程具有无限性。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也是无限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表明,认识运动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过程、总规律。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把握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过程、总规律具有重大意义,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论基础。

三、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亦称客观真理。

(1)真理的客观性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人的主观思想之外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真理的客观性还在于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真理既是客观的,也是一元的,即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3)真理的客观性表明,真理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因此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阶级利益的制约和影响。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必须同主观真理论和多元真理论划清界限。主观真理论和多元真理论的典型代表是实用主义“有用就是真理”的真理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利益,它是有价值的,也可以说是有用的,但并非有用的就是真理。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的发展过程既是同错误不断斗争的过程,又是由相对真理日益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支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上二的唯物论;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是真理观上的辩证法。

(1)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包含有不能被****的客观的内容,都和错误有原则的界限,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每条真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一定的限度,也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过程、方面的正确反映,在广度上是有限的,因此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其二,任何真理对特定对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是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因此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任何真理都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没有单独存在的绝对真理或相对真理。第二,人的认识能力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就认识的本性来说,世代延续的人类认识能力是至上的、无限的,能够不断地从不知转化为知,从知之较少转化为知之较多,真理每前进一步,都会更全面深刻地反映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所以是绝对的。但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的认识能力又是非至上的、有限的。因此,每一历史时代的人们所获得的真理都是不完备的,具有相对性。第三,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具有绝对性。但由于实践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那么,受实践检验的真理无疑也具有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和相互渗透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任何一个真理,都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一个部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第二,真理的发展总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的过程。

割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或相对主义真理观。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惟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第一,实践成为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惟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看,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判别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第二,实践成为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惟一标准,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从实践的特点的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它能把主观认识变为客观现实,从而检验出思想认识是否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第一,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即确定性是指:首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其次,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人们的一切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即使今天的实践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认识,最终将被今后的实践所证实或驳倒。第二,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不确定性是指:首先,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它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做出确定的检验。其次,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为实践所证实的真理,也只具有棚对的、近似的性质。还需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把二者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就会犯绝对主义或相对主义的错误。坚持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即坚持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惟一性,就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坚持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坚持实践标准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就同形而上学划清了界限。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逻辑证明就是运用已知的正确判断作为前提,通过逻辑推理来确定待证判断是否正确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是正确思维的主要条件,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承认逻辑证明的作用与肯定实践标准的惟一性并不矛盾。逻辑证明本身就是实践的产物,逻辑证明的作用实质上是实践作用的间接体现。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否认实践检验的作用,就会离开唯物主义;否认逻辑证明作用,则会把对实践标准的理解简单化、片面化。

一、选择题

1.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

A.客观规律

B.科学理论

C.社会实践

D.对人们是否有用

2.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绝对性的优点

C.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D.相对性的优点

3.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指的是()

A.由认识的实践

B.由实践到认识

C.由认识到真理

D.由真理到认识

4.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

A.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B.归纳和演绎的统一

C.可能与现实的统一

D.具体和历史的统一

5.真理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由绝对走向相对

B.由相对走向绝对

C.由绝对走向绝对

D.由相对走向相对

二、辨析题

1.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实践。

2.实践是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

三、简答题

1.简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简述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D

5.B

二、辨析题

1.答:错误。

(1)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但不等于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2)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经验,即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一种是间接经验,即通过书本和向他人学习获得知识。

(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他人则为直接经验者。而且学习经验必须结合实际才能变为自己的知识;也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

2.正确。

(1)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能认识或者不可能完全认识。其主要代表是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在中国有庄子。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以科学的实践观对不可知论作了最令人信服的驳斥:①实践能使主体认识的正确性得到确实可靠的验证。②实践能不断创造出新的认识工具,不断扩大和加强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范围,证明客观世界的可知性。③实践能不断提高人的思想能力,使人们能永无止境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三、简答题

1.在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是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发生、发展、检验和归宿,即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也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和理论则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表现在认识对实践具有预见作用、组织作用和动员作用。我们既要反对否认实践决定认识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又要反对否认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认识论。

实践相关知识例5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1-0048-0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职业院校教师是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关键角色,其教学水平及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当前。职业教育倡导一体化教学模式,其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角色,不仅要具备理论研究的能力,更要具备实践操作的能力。职教教师能否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融合后是否可以灵活的传授给学生,这取决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陈向明将实践性知识定义为“教师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的反思和提炼所形成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教师学习、运用理论性知识会受到实践性知识的影响,同时实践性知识也会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可称实践性知识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基石。

一、实践性知识获取途径

新手教师往往不能将其丰富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在面对具体问题情境时往往手足无措,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匮乏。因此,教师若想快速成长,就需要获取、内化大量的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的获取除了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累,还包括其他方式。目前已有学者对职校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获取途径进行了相关研究。王维提出构建职业教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措施主要有理论知识的转化、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反思技能性的实践教学获得的实践性知识、增设实践性知识交流的渠道平台、实现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师徒制。郭靖认为高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策略可分为院校和教师自身两方面,院校方面可采取提供培训活动机会、引入激励机制、引入考核制度的策略,教师自身方面可采取参加培训活动、进行自我反思、记录关键事件,促进个人实践理论的更新、保持与同行教师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网络学习和互动的策略。李海苹将职教教师分为新手、熟手及专家三个阶段,在新手阶段主要为“三课”并进式、“师徒一体”式;熟手阶段主要为技能竞赛式、工学结合式及进修培训式;专家阶段主要为同侪协作、项目驱动式。王玉苗提出构建实践性知识体系、增设实践性知识开发、交流的渠道与平台。运用组织学习理论实现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是促进职教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三种途径。李小玲提出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建构路径主要有: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增加教师实践机会、积极改进培训方式,加强培训的目的性、增设沟通方式,促进实践性知识的转化。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增设交流的渠道/平台”“保持同行教师的合作交流”“网络学习互动”等方式是获取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群体通过交流互动不仅能挖掘自身潜在的实践性知识,同时也可促进知识的流动。

二、教师实践社区概述

实践社区是指一群有相同的兴趣、专业和/或职业的,有互相学习的欲望,并愿与社区成员分享各种知识、经历及经验的人。因此,教师实践社区可为教师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与渠道,是获取实践性知识的有效方式。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的SECI知识转化模型可以形象地表征教师如何在实践社区中获取实践性知识,如图1所示。该模型共有四个阶段,分别为社会化阶段、外在化阶段、组合化阶段以及内在化阶段。社会化阶段是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教师以观察、模仿的方式来获取其他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此时的实践性知识仍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外在化阶段是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在此阶段中教师可以借助教育叙事、反思日志、类比、隐喻等方式将自身的实践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形式进行传播。组合化阶段是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在此阶段中教师利用技术手段将获取的显性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组合、分析,结合自身已有的实践性知识进行知识创新。利用实践社区将知识进行更好的传播交流。内在化阶段是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教师获取实践性知识后运用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隐性知识。

目前,国内外关于教师实践社区已有了大量的研究。例如,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在现有的职前教师社区的基础上。为新手教师设计了网络实践社区。当新手教师面对重大问题时。该社区通过网络工具可为其提供支持与帮助。通过研究发现,该网络实践社区由指导教师进行辅导、提供咨询与论坛讨论,具有资源分享、创造社区感、增加情感支持等优点,但存在在线辅导难以持续的问题。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网络由安大略省教育部和安大略省教师联合会共同集资创办,旨在为教师提供免费的互联网并将学习到的信息与技术应用与课堂实践中。研究表明,该教育网络的实践社区能为社区成员增长技术知识。将技能整合后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同时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改善课堂教学,但长时间的研修,使得社区的活跃度越来越低,社区中的网络工具比较固化,不能根据使用情况改变其使用的模式。我国首都范大学以情境学习为基本框架设计并开发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将教师工作场所与专业学习进行联结,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增长,同时聚焦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也是聚焦教师知识的知识管理与知识创生新途径。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张绒从网络课程、网络教研、支持服务三个视角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研究,提出虚拟学习社区包括以上三个视角及多边网状交流互动四个模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对当前教师实践社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实践社区中教师进行分享交流的知识多数为理论知识及显性化了的实践性知识。如教育资源、教学经验等。但对于职校教师中操作类的技术技能知识,却无法在社区中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动和练习。操作类的技能性知识是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构建切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实践社区是十分必要的。

三、职业院校教师实践社区的构建

(一)设计理念

该实践社区以为职业院校教师、教师群体提供更好的学习空间及提升其实践性知识为目的进行设计,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结合“互联网+”教育理念,将O2O学习模式应用于教师的研修学习中。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因此要求职业院校教师自身具备操作技能、技巧,在研修过程中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技术技能点的练习。将虚拟技术与现实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实践社区的非正式学习与研修培训的正式学习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实践性知识的流动,从而在知识流动过程中获取实践性知识。在线上与线下的O2O学习模式、虚拟练习与现实实践、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的三大理念下,进行理论学习及技能训练。由职业院校教师实践社区、教师自由组建的实践共同体、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以及资源库构成了教师获取实践性知识的支撑体系。促进教师的“知-行-思-创”行为。教师掌握了一定的理论与技术知识,运用在活动或真实教学情境,在行动中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对自身的实践性知识进行更新、创生,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教师形成的实践性知识进行可视化后可在社区内与其他教师共享,进而形成共建共享的实践社区。

该实践社区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应用HTML5、JavaScript、Aiax、虚拟现实等技术,架构设计如图3所示。研修教师登录实践社区后进行理论学习、案例观摩等一般操作可直接调用Ajax引擎搜索服务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操作;虚拟实践需在HTML5与3D引擎的支持下进行页面的布局并绘制虚拟场景,以便研修教师进入虚拟情境进行技能练习时可以根据自身专业选择相应场景。

(二)实践社区构成要素

该社区共包含研修教师、专家教师、助学者及技术环境四个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1.研修教师

该社区的主体要素,其余要素均为研修教师服务。在技术环境的支持和专家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研修教师学习社区中的知识与技术后,可独立或与其他研修教师协作共同完成社区中的活动任务,在专家教师与助学者的引导下进行反思。通过“学习一实践一反思”的过程获取实践性知识。

2.专家教师

该社区的主导要素,为研修教师设计活动任务,在宏观上引导教师在社区的学习、实践,并根据研修教师在社区中的研修行为进行评价以促进研修教师的反思。

3.助学者

该社区的重要要素,分为普通助学者和精准助学者。普通助学者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跟进研修教师的研修进度并为研修教师提供及时的研修反馈。精准助学者除具备普通助学者的特点外,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并能有效地运用相关技术解决研修教师的问题。

4.技术环境

该社区的基础要素,该要素为研修教师线上的学习、交流、协作、技能练习等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功能设计

该职教教师实践社区共分为两大模块:学习模块和实践模块,如图5所示。

学习模块分为线上学习与线下研修培训。线上学习主要进行的是理论与技术的学习和相关资源的下载。理论学习包括学科知识、自我认识、教学法知识等,适合刚α职的新手教师进行课堂的自我诊断与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技术学习指的是学习实践性知识可视化的相关技术。实践性知识的特点之一是缄默性,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正因如此,学习有关实践性知识可视化的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将自身的知识进行可视化不仅有利于教师梳理其知识结构、重新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而且对于教师之间传递知识都将起到巨大的促M作用。笔者将实践性知识可视化分为文字可视化、图形可视化、视像可视化三种方式。其中文字可视化主要有反思日志、教育叙事等文字表达的方式;图形可视化主要有思维导图、鱼骨图、概念图、知识地图等图形化的表达方式:视像可视化主要是微课、DST(Digital Story telling)、知识动画等视频类的表达方式。该实践社区中的资源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技术知识讲解的文档、视像资料,可视化工具的安装包、可视化工具使用的教学案例视频等。线下学习主要是与教育相关部门合作。进行教师培训与教师研修,内容为理论培训与技术培训。

实践模块中。主要进行的是实践操作。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同时也是职业院校教师与普通教师的之间的显著区别。

在“案例观摩”部分,教师可以观看课例视频,学习其他教师在实训课中是如何进行操作技能的讲授;浏览教师在参加竞赛或指导竞赛时的视频,学习教师在竞赛中如何指导学生、启发学生思路并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观摩实践性知识可视化流程,在此过程中不仅可学习到实践性知识可视化的流程,同时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知识可视化结果也可获取相应的实践性知识。研修教师进行案例观摩时学习其他教师在面对具体教育情境时表现出的教育机智,在专家教师及助学者的引导下对案例进行分析、反思,将已有的理论知识与具体情境相结合,生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实践性知识。将其运用在实际教育情境时生成一个创新案例,可供其他研修教师进行观摩。形成良性循环,如图6所示。

实践相关知识例6

此次调查涉及范围广,主要针对武汉各大高校,包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湖北中医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武汉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涵盖了部属省属等各种综合性大学。笔者从每个学校抽取30人作为样本,发放了问卷。此次问卷发放360份,回收347份,回收率96.39%,其中有效问卷305份,有效率87.9%。调查涉及大一到大四年级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其中大二、大三学生作为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参加主体,在调查问卷中所占比例为75.4%。通过调查发现,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类别比较丰富,开展的形式主要有课程案例分析、认知实习、综合实验、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其中,课程案例分析主要指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过程中加入现实案例供同学分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参与思考、讨论,从而达到掌握课本知识的目的;认知实习指专业老师带领同学进入企业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和询问的方式学习知识;综合实验则是包括管理游戏、创业大赛、管理决策大赛等综合性极强的竞赛项目,社会实践主要指同学们在寒暑假进行的兼职或实习等社会性的活动。由于毕业实习涉及的主要是即将进入工作岗位的同学,不是本次调研的重点,此文不着重叙述。从调查的12所高校可以看出武汉市内各大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上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着差异,但总体情况参与率较低,被访者中参加过课程案例形式的比例为63.2%,参加过认知实习的比例为58.8%,参加过社会实践的达到43%,而参加过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较为重要的综合实验的学生比例仅为14%。从数据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武汉市高校的实践教学依然没有突破以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听为主的模式,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课本内容的学习范而广,因而社会实践,综合实验对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意义重大。

但是调查中却发现上述两种方式学生参与率较低,这直接导致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被社会普遍认为学习的知识广而不精,在毕业时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而课程案例和认知实习的参与率相对较高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武汉市高校的教学资源在学校内部相对集中,而校外的实践平台相对缺乏。图1中,根据同学们的反馈意见,对实践教学比较关注的同学比例高达81.7%,方差为0.2449,可以看到武汉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对实践教学关注度非常高。但是同时可以看到高校学生对于实践教学满意程度非常低,仅为18.7%。其中,大一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最低,有60%的学生对实践教学都知之甚少。假设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度和满意度成线性相关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相关系数ρ=0.0045,看出学生关注度与学生满意度没有直接关系。学生非常关注,想通过实践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学校在实践教学中收获的效果又不是令人非常满意的。

2实践教学对学生素质的提高

实践教学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日趋重要。被访者中认为实践教学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学生比例高达93%。那么在实践之后,学生什么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什么方面的素质亟待提高?通过认真分析和论证,以下12方面的能力涵盖了大学生实践教学所需的基本素质:商务礼仪技能、商务谈判能力、投资决策能力、统筹能力、社会责任意识、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自信心和勇气、挫折承受能力、应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对上述12项素质的量表,把对能力的提升进行了定性分析,分为对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有帮助、帮助不大、有点帮助和没有帮助5个选项。从图2中可以看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后认为对自己的能力很有帮助的同学比率,同时调研了实践教学对学生总体而言的帮助程度,认为很有帮助的比例仅为38.6%,没有同学认为实践教学对自己的能力没有帮助。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学生普遍认为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举足轻重。但是当前的实践教学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却没有达到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期望。

3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缺乏

通过图1可以看出,像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这样的211学校,同学们对其实践教学满意度并不比一般高校的满意度要高,反而较低。不论是从实践教学的方式还是成果来看,名校和普通高校都无明显差距,对实践教学的关注程度都处于较低水平。学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自然导致了学生们普遍对于实践的不关注,大一同学中有多达60%的同学不了解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意义,甚至连大四的同学中也有40%不了解实践教学。调研中同时发现,同学们中认为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影响非常大和较大的比例高达82.5%。师资力量的欠缺是实践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障碍。一方面,学校为实践教学配备的教师资源不足。另一方面,从教师自身来看,大部分教师有着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再抽出时间来指导学生实践就比较繁忙。同时在指导同学实践的教师中,又有一些老师只注重教学和科研,实践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强,导致了指导实践的效果上有一定的差距。

3.2测评体系不完善

通过走访相关老师和同学,了解到测评体系不完善是阻止实践教学有效发挥作用的障碍。老师们认为花费大量精力在实践教学方面,却不能立即看到成果,其隐形的、长久的作用不能通过相关机制得到证明,这不能为老师努力付出提供有效激励,因此导致了个别教师的动力不足。学生方面则认为参加实践活动,特别是大型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如“挑战杯”创业大赛、沙盘模拟大赛、国际决策能力大赛等,这些比赛在花费了参赛同学大量时间后还不一定得到好的名次,这就造成了虽然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财力,不但影响了学习成绩,甚至不能被老师、同学理解,也得不到相应的鼓励。也有71.9%的同学认为设备对实践教学有着较大的影响。

3.3改革创新意识不强

对于工商管理的学生来说,要想能掌握并运用好所学知识,除了实践别无他法。然而对于每个学校大量的工商管理学生来说,仅有的几种实践教学方式开展的次数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导致每次参加竞赛型实践活动的同学数量十分有限,调研中就有84.2%的同学认为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对自己的影响较大。部分同学感觉部分课程学完后,理论知识无法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和应用,尤其是在综合利用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和会计等专业的时候显得十分不足。对于一些非211高校,参加国际性或者某些专业领域实践活动的机会更少。一方面,部分学生是没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去参加,另一方面是很多学生没有办法了解与比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另外,不管是学校还是相关人士对于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传统几种实践活动已持续了许多年,同学们都在声称社会对于各方面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越来越专,然而相应培养各方面能力和技能的项目却迟迟未见。

3.4学生不重视

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在调研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很多学生自身就对实践教学不是非常重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因为学生实践的意识不强,没有从思想上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大家虽然说实践教学对自己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但是由于意识上的懒惰,在实践活动中懒懒散散,导致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和预期有一定的差距。

3.5企业接受能力有限,学生缺乏系统的实践

企业接受能力有限,实践教学的环境差也是一个突出因素。多数学生反应,学校对于文科性质的专业普遍没有设置专门的实验室和实践点。学校的产学研基地也主要是为理工科学生设置,即使是在校外进行的企业认知实习,也因为企业的容纳能力有限和实习成果不显著而备受争议。学生缺乏了企业这个作为知识与能力连接的桥梁,自然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同时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比如战略管理、生产运作、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实践应该有序、有机的结合起来,系统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实际的能力。

4关于实践教学的提升性对策

4.1完善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培养的体系和计划,创建素质拓展方案

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重要的组成部分。要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同学制定一套完整的培养方案,对本科四年的学习作一个全局性的安排和统筹,在此基础上再分层次,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目标上设置特定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北京科技大学已经开展的素质拓展计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很有效的方法,该校将学生的日常素质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将素质分为: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与其它等。记录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培养的情况,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系统记录,让学生了解到自己锻炼了什么,缺乏什么。另一方面,该记录将作为对学生未来素质高低鉴定的一个重要标准,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进行实践的动力问题。建议按图3所示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2把实践教学的出发点放在知识的应用,完善保障性机制

从调查中明确了这样一个方向: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应该放在课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的应用。调研中也发现68.4%的同学都持有相同的观点。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一是要多渠道的宣传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素质提高中的重要地位,唤起学生时刻进行社会实践锻炼、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意识。二是主动与城市、企事业单位、爱国基地等联系,力争建立长久的实践基地,这样同学们就会有明确的实习内容,知道自己知识运用的方向,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有意识去应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一项政策的成功实施,应该有完善的保障制度作支持。同样的,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有效的保障制度。学校应该加大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实践教学所占的分量,增强实践教学在综合测评中的地位,这样,才能让增加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从而引起老师更多的关注。同时学校应该建立长久的经费支持体系,只有在充足的经费支持下,实践项目才得以启动。另外,应该设定相关的条例严格控制经费的出入,要让经费用到刀刃上,把经费投入到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实践项目上。比如同学们提议的,更换机房的各种残缺设备,更新沙盘模拟比赛所必须的硬件软件,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开展实用性讲座,举办更多形式更多选择的比赛等。在实践教学的众多保障机制中,学生们最为重视和关注的就是进入企业实习。其实也只有在这个环节,同学们才能更好地把平时所学知识转化实战技能,把在实验室、教室里掌握的知识转向有价值的应用,把对知识的验证转向基于知识的创造发明。同时,学校与企业、研究所之间建立的学、产、研这一有效的价值链,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出学生对于实践教学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和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4.3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形成实践学习小组

学生不重视也是阻碍实践教学有效性的另一主要因素。为此,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一是学校强调社会实践的必要性,每学期开设不同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学生完成相关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相关的学分。其次,学校应该鼓励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多去参加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比赛,针对性地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同时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重视实践。学生不仅仅要做到积极响应,还要主动思考新的实践形式。老师在此过程中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从观念上重视实践教学。反过来,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也会反作用于老师,让老师发挥更大的效用。此外,一些同学的亲戚朋友中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资源,学校可以充分发动这些同学为其他同学提供相同的社会实践机会,形成一个个社会实践小组,这样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更多的交流,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4.4明确实践目的,拓展和创新实践方式

实践相关知识例7

教育理论研究者是相对于教育实践者提出的。何谓教育理论研究者?一般来说,主要指从事于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者,如对教育基本概念、命题、范畴等发展与演变的梳理,哲学基础的阐述,方法论的研究,等等。教育理论研究者的使命是研究教育中的基础性问题,_方面对教育实践或教育学科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批判,对抽象的普遍命题予以阐释与论证,不断增进知识;另一方面则以高层次的理论思维,对教育实践经验进行理性反思与提升,给教育实践者提供新的方法指导。

 

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理论研究者如何生产教育知识的研究较少,一是因为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二是对有关生产教育知识的认识略显单薄,即便教育理论研究者身处其中也未能完全清晰地言说如何生产教育知识;三是在传统教育知识观中,受客观知识观的影响,人们一直以来追求教育知识的普遍性、确定性、客观性,从一开始就认为教社,育知识与实践者是相互分离的,教育实践者只能无条件地接受知识而不能生产教育知识,至于谁生产的教育知识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意义。

 

教育实践在改革的背景下愈发多样化和丰富,教育实践者不断探求与思索,使得教育理论研究者如何生产教育知识这一问题进入我们思考的视野。将其从被遮蔽的朦胧状态揭示出来,改变教育理论知识对教育实践的无力的状态,对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如何认识自己的知识?

 

教育理论研究者如何认识自己的知识某种意义上就决定了他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关系。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教育知识是_种怎样的知识?就目前研究来看,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有限,加之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尚难以精确界定与把握其内涵,很难达成共识。鉴于此,笔者以为,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教育知识,其关注的重心在于“理论知识”而非“实践知识”,其知识指向是“向内完善”,即主要是关于人成长、发展的具有教育学意义与品性的知识,它是为教育目的而发生的,主要目的是求善、求美,描绘的是教育实践应怎样进行,教育实践者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行动的知识。它在更大意义上应具有实践导向,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教育知识是一种实践知识,这是对教育知识性质的判断,其所涉及的是‘教育应当如何进行,教育者在努力产生种种影响时,应当怎样做,应当考虑什么’”,而不是对教育实践的一种控制、指导与改造,不是通过某种外在的力量而获得最大的自我认同。但当前存在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教育知识在复杂的实践活动中无效的现象,即便对教育实践工作者有影响,也只有在进入教育实践工作者主体意识之中,变成教育实践工作者个人知识的一部分时才有可能。由此可见,重新认识教育知识的性质与特性是至关重要的。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教育知识不再是提供单一的规范,而是基于对教育实践的理解或解释,它在本质上应是呈现教育实践活动的状态。

 

二、生产哪些教育知识?

 

反思当前教育理论研究者生产的教育知识,其不仅失落了教育实践领域应有的知识特性,变成了描述关于塑造人的行为的科学或技术规训,将教育实践凝固化、定格化、客体化,且缺失了教育实践中人的地位及对人的本性的理解。由此,针对教育理论研究者所生产的教育知识“失真”的情况,许多教育学者提出了教育知识要返朴归真,还原其本来面目的理性诉求,而这就要求教育理论研究者必须转变对教育知识生产外化、简单化的思维方式,把教育知识从“客观知识”中解放出来,转向对教育意义与价值的可能性解释与创造性生成,它不应只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游离于教育实践层面,而更应成为一种真实的教育实践。因为,诚如“现象学教育学”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所言,“教育学实际上就是一门成人(包括教师、父母和其他与儿童成长相关的人)与儿童如何相处的学问,它更多地是一门实践驱动的学科。”

 

因此,教育理论研究者生产的教育知识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借助_系列的概念、判断、推理表达出来的关于教育实践的知识,应该包括实践类知识,是对人类教育认识、经验、思想等的概括、总结、提升,是对“何为”的实践性知识的回答。教育理论研究者生产的教育知识应重在实践层面的操作,从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开展合目的、合规律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理论研究者所生产的教育知识不应是形而上的、理性的、抽象的知识,而是具有教育实践意蕴、教育智慧的价值与意义的教育知识,不是一套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现成的理论模式与技术规则,而是一种在教育理智、道德、伦理的意义上进行教育实践的教育知识。教育理论研究者所生产的教育知识不是教育实践行为的外在描述、分析,而是科学的,应彰显着实现可能性的实践之路。教育理论研究者所生产的教育知识是一种不确定和不完全的知识,但这种教育知识能为教育实践的开展提供一种依据,能为特定实践情境下应做什么事情做出明智而谨慎的判断,能帮助教育实践者深刻理解他们的思想和实践表层之下的东西。教育知识应该“用一系列的追寻、概括、判断等形成对实践原则和行动的理性洞察,从总体和基础上实现对教育实践的规范和指导”。〔3〕它是教育实践者在真实的教育实践中,立足于教育实践而又超越具体实践所形成的。

 

三、怎样生产教育知识?

 

从生产教育知识的角度来看,教育理论研究者生产教育知识并非纯粹理性的活动过程,它应有其自身独特的生产逻辑或“路线”,即在对教育实践场景的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形成教育知识,其生产逻辑应是从“天上”到“人间”的实践理性,遵从的应是实践的逻辑而非逻辑的抽象性原则,是一种生成性、创新性、意向性的知识生产。

 

首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表明,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动态性、历史性、个体性、情境性不断地改变着教育实践的意向。在此意义上,教育理论者生产的教育知识“不能听凭理念层面的逻辑要求,而应是实践性”。

 

因而,教育知识的生产应源于教育实践场景中的理性判断,是在情景中总结、提升并理论化。其追求的不是客观的、普遍的、确定的规律,而应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作为首要意义的。教育理论研究者生产的教育知识要服务于教育实践的发展,就必须把对教育实践的分析、评价、改进作为教育知识生产的重要出发点,在对现实的和历史上的教育实践批判的基础上表达“教育知识应该是什么”。

 

其次,教育知识的生产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支撑,教育理论研究者要学习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性学科,为研究及生产知识取得_个可靠而深厚的认识与支持背景,以保证关于教育实践的知识的客观和可靠。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实践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对教育实践者的实践进程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深刻的思考和敏锐的判断,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教育理论研究者生产知识的过程主要是理论思考的过程,这就需要教育理论者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深厚的教育理念功底,批判性的反思意识”。教育知识是具有理论气质的,而理论气质离不开理论思维的不断提升。教育理论研究者要对教育知识生产进行理性审视和批判性思考,对教育知识生产中的理论前提、概念术语、命题等所作的规范性、规则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不断反思,惟其如此,才能生产出“对教学情境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对问题的分析更为清晰和透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更具有独特性、新颖性和怡当性”的教育知识。

 

第四,教育经验的获得与反思,也是教育知识生产的重要前提。对教育经验的理性提升、教育规律的合理解释(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均要求教育理论研究者的逻辑能力及对实践的理解力,把握教育实践者工作与教育实践的特点,理解教育实践工作者教学目标的分解与合成的依据、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的方式、活动过程的组织与开展的策略、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教育情景中评价学生的标准等诸多实践,在此基础上生产的知识才能“贴近教育生活的描述与朴素的分析话语,使其仍旧能够迁移到其他相似的实践情景中,为教育实践者所共同拥有,从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和理解”。

 

实践相关知识例8

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与社会融合的过程,而对于服装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这关系到民众的衣着趋向。服装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与实践操作活动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性和操作性。对于技工学校中服装专业的教师来说,其遵守的原则主要有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原则,社会需求引导的原则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加具有针对性,不断保持在理论上的前瞻意识和实践上的超前意识,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一、技工学校服装专业学科中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教学方法

(1)服装专业中教学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操作中

对于技工学校服装专业的教师来说一般对于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这就导致相关教师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操作。本来服装专业对于学生实践操作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忽视实践操作或者教师在指导上不重视,这就严重导致本专业教学的失败,学生在走入工作岗位中不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本专业知识。所以本专业教师要认识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是同等重要的,甚至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除了以上提高的教师本身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缺乏,即使有一些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有所了解,但是在实践操作中也束手无策,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通过最简单的语言把相关知识讲解给学生,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所掌握,在进行实践操作。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讲解过程,可以让学生对制版符号的作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除了对知识点的掌握还能够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作的能力。

(2)更好的了解市场需求,注重实践操作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的审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众不仅仅局限于舒适感上,对于艺术性、环保型和舒适性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这对于服装设计师或者相关的人员来说要做到推陈出新。所以这些学校中的服装设计专业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于教学教材理论性知识不断更新,更加注重实践操作的作用。比如一些服装专业的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大多是讲授服装设计中的传统工艺,这些传统工艺的理论知识已经不适应现代服装设计的需要,所以要不断了解市场的需求,在理论学习中加入一些新兴材料的认识,不断重视实践操作的作用,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

(3)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技能知识

实践操作活动反过来对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依赖性。对于学生来说,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对于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活动,都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但是缺乏的是实际操作,对于企业单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学生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知识。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提高,这就需要学校为学生搭建一定的平台,在有相关合作的服装企业建立一些实习基地,并邀请相关的服装设计师、制版师和工艺师等为学生讲解一些实操作技能,在实习过程中可以进行具体的指导,以更好的解决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容易忽视的环节。

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最终环节是要用到社会中或者工作岗位上,他们所要承担的任务和用到的知识会更加多,而学生一般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只是能够解决基本的问题,而对于实际问题或者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束手无策,这就需要学生自身增加实际操作能力,以应对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服装制板标注技巧,许多服装公司,每年开发的衣服款式可达到上千种,而且每一种款式在变化上也比较大,那么设计的款式样板就必须进行标注,对于样板的标注来说并不存在随意性,样板的标注与服装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对每一个样板的标注严格复核,一旦出现错误,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说,对于样板的标注环节,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的技能变得更加熟练,才能够更加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结语

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主要培养目标是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对于服装专业的教师来说,要更好的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加强师资力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实践相关知识例9

一、引言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石和核心载体;知识是课程的内核,秉承什么样的知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特定的知识观的指导下展开的,课程变革的历史深刻反映知识观的变化历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就是知识观的变革。而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和建构主义知识论凸显知识论中“人”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重视主客体间的互动和对话,对正确理解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意义重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来自于实践,是对实践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同时理论由于高度的抽象性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但理论必须接受实践的反复检验,才能得到不断地成长与发展,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理论和实践之间辩证关系的表述,对于我们科学辩证地认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教学实践为教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教学实践是教学理论的基础,是教学理论的产生根源。教学理论有待教学实践的检验、支撑、丰富与发展,没有丰富且广泛的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只会沦为空洞的理论和无聊的文字游戏。教学理论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总体的指导原则,缺乏教学理论引领的教学实践如无头苍蝇,缺少的是理性,更多的是盲动,易误入歧途。因为,紧紧把握时代特点的教学理论可以激发和促进教学实践主体不断反思、不断试错,牢牢把握教学实践的方向,推动教学实践进一步深化。

因而,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是一种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滋养的关系,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由于教学理论的本质属性和自身所具有的层次性,必然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鸿沟和张力。

第一,教学理论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它与教学实践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教学理论的抽象程度越高,离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也就越远,同时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需要经过诸多中介因素,如思想、观念、认识水平等。

如果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没有这样的鸿沟与差距,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区别与界限也就消失了,理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因此,教学理论的高度抽象性决定教学理论必须拥有自己的理论高度,方能对教学实践有所指导。

而教学理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是以牺牲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情境性为代价的,忽略了众多的事实与细节,因而教学理论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采用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简单再现和还原人类丰富甚至高度个性化的教育实践活动。

第二,教学理论的层次性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叶澜把不同的教学理论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其一就是初级水平的教学理论,即正确描述简单再现实践本身的教学理论。通过符号化的描述使该理论区别于教学实践,从而脱离了实践主体独立存在。其二就是关于对实践进行注释的教学理论,揭示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因果关系和相关性关系。其三就是旨在归结某类实践规律的教学理论,属于最高层次的理论。理论的不同层次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粗暴地采用一种简单标准来衡量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因此,不同层次的教学理论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指导范围,对教学理论层次认知的错误会导致对教学实践指导作用的错位。

因此,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鸿沟,即一定的张力,但这种张力必须是合理的、适当的。这需要理论主体对教学理论做适度的概括和抽象,同时也需要实践主体学会科学合理地借鉴教学理论,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张力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使二者之间出现扭曲、错位甚至是关系断裂。

二、魍橙鲜堵巯碌慕萄Ю砺酆徒萄实践关系的弊病

传统客观主义认识论认为,知识是客观的,科学是知识的代表和典范,科学的使命是发现与客观实在相符合的价值中立的客观真理,只有极少数人掌握着真理,广大人民群众只是接受和传播他们所发现的真理。这必然导致客观主义认识论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学理论很容易被教条化,成为一种封闭的教学理论,甚至有可能把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关系演变为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因此,针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出现了“质疑论”和“终结论”。他们认为“‘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命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误和逻辑前提的失限”。教学理论有高低之分,甚至正误之分,教学理论必须经过实践主体的消化吸收、创新突破,其指导作用才能得以实现。更有甚者部分学者把“指导”演变成了“控制”。因此,部分学者指出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中应避免出现万能的上帝、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令,研究者需要根除其内心深处自我欺骗式自我保护本能,同时认识到世界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反对经典科学的本质论、还原论和因果思维方式,在教育科学领域倡导复杂的、非线性、整体性、跨学科的思维方式,避免绝对化和二元对立的错误思维。

针对教条主义和官僚作风导致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指导关系演变为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质疑论”和“终结论”学者忧心忡忡,显示了广大学者的社会责任感,但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转而“怀疑”、否认甚至“终结”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过于偏激,有因噎废食之嫌,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更应该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辩证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既要承认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又要坚持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滋养、相互依存的关系,避免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出现两张皮的脱节现象。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是如何才能建立一种良性辩证关系?两者之间是单向线性关系、双向互动关系抑或中介介入关系?要确立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认识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与作为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人密切相关,教育研究工作必须把研究重心置于研究主体和实践主体身上。

三、默会知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建立起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对实证主义和客观主义认识论的批判基础上,提出他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知道的多于我们能言说的。基于此,波兰尼认为除了“显性知识”之外,还存在一种“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即他把人类知识分为两大类,通常所说的知识是通过用言传、书面文字、数学公式系统表述的知识,即显性知识,此外,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被语言文字、符号进行逻辑表述的,波兰尼称之为默会知识。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论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如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面形式进行传播,具有公共性,可以通过正规的方式在个体之间进行传播。而默会知识则很难通过语言、书面形式或符号进行说明和传播,不具有公共性。正是由于默会知识不具有公共性,导致教学理论主体在表达教学理论时天生就有其难以完全达意的特点,同时实践主体也因默会知识的非公共性,难以准确把握教学理论的特点和实质,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鸿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鸿沟不可逾越,默会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重组经验,以期达到对经验进行理性控制并最终实现顿悟的能力。这就需要研究者在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环境中积极的感知世界、辨别差异和澄清事物的本质,充分发挥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 “人”的主体性地位。同时,波兰尼指出,“默会知识是自足的,而明确知识则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因此,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植根于默会知识。一种完全明确的知识是不可思议的”,即知识的本质是默会的。

这从根本上颠覆了几千年以来依赖书面和口头方式进行知识和文化传承的合理性。因此,不仅要重视一定量的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促进公共知识的体系化,同时注重公共知识通过团队工作、做中学内化为个体知识,个体知识通过类比和隐喻外显为公共知识以及通过分享、示范、做中学来实现个体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重视实践、重视参与、融入共同体的文化历史当中,加强主客体间的互动和对话,是默会知识获得的根本途径。

继波兰尼之后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是对默会知识论的继承和发展,该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与个体心灵中,而不是外在于世界中,科学是一种开创意义的高级心理活动,通过感知、理解、直觉判断,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的偏好、情感,并经过个体人的认知系统和价值观念的过滤,主张知识是主体和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和内部生成的。

而起源于哲学和心理学的建构主义知识论是涉及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理论,是当代西方社会一种占主流地位的教学思想,对教育领域内的学习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估观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建构主义知识论是知识领域内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是对传统知识观的扬弃和超越,强调学习者个人经验及履历和社会文化大背景的重要性,重视学习者对知识主体建构的重要性。因此,建构主义知识论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合作分享,因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不是简单的“告诉”与“被告诉”的过程。

现代建构主义流派众多,但最具代表性的大致有三大主要流派:个人建构主义、激进的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而社会建构主义是在补充、发展和修正个人建构主义和激进的建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建构主义理论的主流。

现代建构主义知识论主要源于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Vygotsky)的社会建构理论、库恩(Kuhn)的范式理论。这些理论为建构主义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思想认为人的认知图式是结构与建构的统一,认知图式的建构过程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而维果茨基社会建构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科学世界是主观约定的世界,“范式”并不是客观世界必然的知识。

建构主义知识论观点如下:从知识的本质上看,知识是客观世界的一种假说、一种解释,并不是绝对真理和终极答案,知识必将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改写和深化;从教学观上来看,注重整体化学习,注重大概念及情景的设定,注重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注重问题的探究和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观上,主张基于互动、批判性思维为主、以小组活动为主建构学生知识,主张教师与学生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持者、协商者、互动者和促进者;在评估策略上,主张评估策略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估,比如学生作品的收集和档案袋的管理等。从知识的来源和获取方式看,建构主义知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并不是通过移植而得到的,学习者也不是被动灌输的空容器或者电脑磁盘,学习者的学习是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新知识。这一观点正好与英国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家波普尔的知识观遥相呼应。波普尔在其《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了科学知识增长和科学发展模式的学说,科学就是在“问题―推测―证伪―问题”这种模式中无限循环前进的。

总之,建构主义知识论认为知识的获取必须通过学习者发挥主体能动作用,置身于广泛的社会文化大背景,加强与他人的交往互动,通过合作性学习来建构知识。这一观点主要从知识的主体构成(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这一向度来理解知识的基本属性,即强调知识的个人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彼此互动和相互转化。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继承和发展了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二者都承认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于知识的影响,默会知识论强调个人因素,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则强调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和默会知识论都强调知识的个人性与社会性之间的互动,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它在知识观上与默会知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传统知识论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中,个体知识受到压抑,过分注重公共知识的传递。固然,公共知识在保证知识的系统化、可传递性等方面意义重大,但它过分强调知识的公共属性和客观性,而忽视乃至否认知识的个体属性,把知识仅仅看成是社会的公共产物,个体知识则被排除在外。随着现代科学知识“客观性”标准的被证伪和现代知识论中知识的“文化性”标准的提出,个体知识理论的提出显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凸显了知识论中“人”在知识创新中的主体性地位,另一方面顺应了当今时代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并重的教育发展的潮流。

正如余文森所言,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以至无穷。同理,由个体知识公共知识个体知识公共知识……无限转化、提升,以至无穷。这正是人类知识产生、发展、进化的基本途径。可见,默会知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更注重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的能动作用,以及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之间的互动和相互转化的知识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一脉相承的。

四、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之,教学理论是理论主体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已有的教学实践总结、提炼、提升的成果,凝聚着教W理论主体的智慧,其中必然有教学理论主体对教学实践的主观认识或者主观评价,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和时代的烙印,但它作为一种体系化的教育思想会给教学实践主体以启迪;教学实践的主体必须通过自身的消化吸收、创新突破来指导教学实践,而不是简单地拿来主义。分析教学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以及新的时代背景下该如何恰当地引入教学理论,让教学理论与时俱进,这都应成为每一位教学实践主体认真思考的问题。广大教育战线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应尽快从传统知识观向新的知识观转型,尽快转变角色,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协调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良性循环的关系,从单纯的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施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60-161.

[2]彭泽平.对教育理论功能的审视和思考[J].教育研究,2002(9).

[3]Michael Polanyi. Knowing and Being[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144.

实践相关知识例10

黑格尔之后的19世纪西方哲学有一股重要的实践哲学思潮,它肇始于费尔巴哈特别是马克思将哲学转向人的感性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方向,伽达默尔的教化解释学或哲学解释学实际上就是暗合了这个方向。我们知道,赫尔姆霍茨在其讲演中认为,精神科学之所以区别于自然科学,就在于精神科学要求一种“得体感”(Taktgeufuhl),但是他并没有进一步追问“得体感”产生的前提条件,密尔的实证主义归纳思想仍然是他遵循的典范。伽达默尔从人文主义的视域出发,认为得体感的前提条件是教化(Bildung),不仅如此,共同感、判断力和趣味都可以看作是教化的积极成果和表现形式,实际上它们都是实践智慧的体现,因此,教化就表现为一种实践智慧。伽达默尔的教化解释学与古代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智慧的讨论密切相关。在今天这样一个科技主义无孔不入的时代中,伽达默尔对传统实践智慧的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何谓实践智慧

要想弄清楚何为实践智慧,我们必须首先从亚里士多德的学科或知识分类开始。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6卷中将一切“科学”或“知识”(epistemc)分为三类:实践的或实用的(prakticke)、创制的或制造的(poietike)、理论的或思辨的(theoretike)。所谓实践知识或实践哲学,亚里士多德指的是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它与人的活动相关,是以善为追求目的的。所谓创制的知识,指的是与技艺有关的实用性知识,包括诗人、戏剧家的艺术创作、建筑术、医疗术等等,亚里士多德所写的《诗学》就应该归为这一类知识。至于理论知识,亚里士多德又将其分为三类:自然哲学或物理学(physike)、数学(mathematike)、神学(theologike)。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6卷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通过肯定和否定来获得真理的方式在数目上有五种:技艺(techne/art,又译为“技术”)、知识(episteme/knowledge/scientific knowledge,即思辨的、理论的、纯粹的或科学的知识,又译为“科学”)、实践智慧(phronesis/practical wisdom/prudence,又译为“明智”)、智慧(sophia)、努斯(nous/intuition/intuitive reason/intelligence,即直观理性、直觉,又译为“理智”,“心灵”)。

人们向来认为,实践智慧概念是《尼各马可伦理学》第6卷讨论的中心。那么什么是实践智慧呢?亚里士多德是通过与前几种知识形式的比较来得出实践智慧的基本特征的。

第一,实践智慧的对象是与人自身有关的具体活动,它是属人的,因而它不是智慧。如前所述,智慧是最高类型的知识,但是它远离了人的现实生活,已经接近神的层次了;实践智慧则与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一般人都不会去考虑人力打所不能及的神的事情。“所以,人们说阿那克萨戈拉和泰勒斯以及像他们那样的人有智慧,而不说他们有实践智慧。”一个对自己身边的事物不敏感、反应迟钝或者不关注的人,很难说具有实践智慧。因为一个具有实践智慧的人总是能够对自身周围环境的变化反应敏锐,并且能够很好地应对和适应环境。

第二,实践智慧的知识是不能通过证明而获得的,因而它不是理论的知识。“实践智慧不同于科学,是因为实践的题材包含着变化”。理论知识的对象是永恒的、必然的,实践智慧的对象却是生灭变化的;理论的知识是可以传授、学习的,但在很多情况下,实践智慧是不可教不可学的,因为实践智慧这类知识总是从某个特殊的人出发,应对的总是此时此地的具体状况。

第三,实践智慧不能获得关于始点的知识,因而不是努斯。实践智慧(phronesis)的词根phren与nous(努斯)不同,“在哲学上,nous引申为不牵动意志、目的的心灵活动,如积极理性、沉思;而同心、胸膜相关系的phren,则引申为牵动意念和追求的理性”。亚里士多德强调,关于始点或第一原理的知识只能通过努斯获得,但是实践智慧并不关心第一原理是如何获得的,它更关注普遍原理的具体应用。

对具体实践的过多强调可能造成一种假象,即以为实践智慧不需要普遍知识的指导因而普遍知识不重要,为了纠正这一点,亚里士多德说这里需要两种知识,即实践智慧既需要普遍的知识,又需要具体的知识。换言之,实践智慧是要沟通普遍与特殊、一与多,或者说它是通过具体的特殊事物来表现普遍或一。显然,一个具有实践智慧的人并不只是抽象地知道一个光秃秃的善的理念,而是能在现实生活中知道哪个事情是好的、哪个事情是坏的。确实,亚里士多德表明实践哲学所涉及的这类题材只能有大致的、粗略的真。理由是:“在每一种事物中只寻求那种题材的本性所容有的确切性。只要求一个数学家提出一个大致的说法,与要求一位修辞学家做出严格的证明同样地不合理。”显然,我们不能以一种数学的精确性来要求实践哲学,这是违背事情的本性的。正如伽达默尔为精神科学的自身合法性所作出的激烈争辩那样,谁以科学方法论的标准来要求精神科学,谁就毁灭精神科学。

第四,实践智慧与实践的活动相关,与制作的技艺活动相区别。实践智慧与技艺处理的都是现实中具体的可变化的事物,但这两者是不同的,因为:“实践不是一种制作,制作也不是一种实践。”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的逻各斯品质与制作的逻各斯品质不同,它们也不相互包含。实践与制作的始因是不同的:“制作的目的是外在于制作活动的,而实践的目的就是活动本身,——做得好自身就是一个目的。”可见,在制作活动中,它的目的与要处理的对象是相互外在的。一个勇敢的人他的勇敢德性就表现在他的勇敢行为之中,因而他的目的是寓于行动之中的。所以实践智慧的目的是内在于活动当中的,技艺的目的则是外在于活动本身的。实践智慧的逻各斯是不能学习的,技艺的逻各斯是可以学习的。

第五,实践智慧同个人自身公正的、高尚的、善的事物相关,它同道德德性是一损俱损、一有具有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说:“拥有实践智慧的人的特点就是善于考虑对于他自身是善的和有益的事情。不过,这不是指在某个具体的方面善和有益,例如对他的健康或强壮有利,而是指对于一种好生活总体上有益。”所以一个具有实践智慧的人总是善于从总体上考虑对自己是善的事情,他能够分辨那些自身就是善、对人类而言是善的事物。“因此,不做个好人就不可能有实践智慧。”实践智慧要求行动者有一种向善的品性,这点也使得实践智慧与技艺相区别,因为一个坏人也可能在某方面具有高超的技艺。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德性如勇敢、节制、慷慨等是与实践智慧的逻各斯一起发挥作用的。“离开了实践智慧就没有严格意义的善,离开了道德德性也不可能有实践智慧”。此外,亚里士多德有时强调实践智慧与目的的善有关,有时又强调它与达到目的的手段的正确考虑相关。总而言之,实践智慧与个人主观的思虑有关,一个人无意中做了好事(从结果上看)不算是真正的好事,只有当他出于主观上善的思虑,并在实践中获得好的结果,这才是真正的好事。

第六,实践智慧重在实践或行动而不在认知。亚里士多德一再强调:“实践智慧是与实践相关的,而实践就是要处理具体的事情。”一个拥有实践智慧的人不是仅仅为了认识各种道德德性、辨别善恶,更重要的是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好人。认识得好是一回事,在实践中做得好又是另一回事。因此,亚里士多德在这里力图避免苏格拉底那种极端的观点——德性即知识,无人有意作恶。德性不在于一个人认识得好(有知识),而在于他在实践中做得好。“仅仅知道什么是健康和强壮不等于做有益健康和健壮的事情。因为懂得医学和运动学并不使我们更能从事有益健康和强壮的活动。”所以,要想拥有实践智慧,就必须在实践或行动当中积累经验,进行磨炼。亚里士多德指出:“青年人可以在几何和数学上学习得很好,可以在这些科目上很聪明,但是我们在他们身上却看不到实践智慧。这原因就在于,实践智慧是同具体的事情相关的,这需要经验,而青年人缺少经验。因为,经验总是日积月累的。”值得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指出实践智慧是一种对于具体事物的感觉,但不是感官的感觉,而是一种直觉或数学的直觉,他类比说这种感觉就“像我们在判断出眼前的一个图形是三角形时的那种感觉”。

二、复兴古代的实践智慧

我们知道实践智慧概念在古代的伦理学、政治学等实践哲学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每一个人过一种城邦生活的重要指导原则,因为实践智慧所凸显的既不是神的属性也不是植物动物的生物属性,而是人的社会与政治品性,即实践属性。然而西方近代以来,方法和技术概念取代了实践概念成为人类社会运作的唯一理想模式,从而导致了实践智慧的失落,精神科学失去了它的合法根基。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形成、分野与争论,表明整个西方近代思想实质上陷入了一场狂热的科学方法论竞赛。至于科学方法论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光鲜无比但实质上抽象、空虚、暗淡的帷幕背后,那真实的、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的实践领域却被遮蔽、忽视、冷落了。在一个实践哲学已经被人遗忘了的时代里,伽达默尔坚决要求重新恢复古代以实践智慧为代表的实践哲学传统,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

(一)重新规定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重新恢复古代的实践哲学,这意味着在伽达默尔看来,实践哲学是真理的重要源泉,它应该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洪汉鼎先生说:“在当代诠释学的发展中,‘实践智慧,(phronesis)这一概念日益显示出其不可忽略的巨大作用,以致我们今天甚而可以再度启用‘实践哲学’这一名称来概括当代诠释学的后期发展。”然而,实践是否如近代以来所规定的那样是与理论相对立的东西呢?

邵华在其博士论文中认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praxis)一词具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意义:第一层次指既适用于人又适用于动物的标示生物本性的活动;第二层次泛指人的活动,既包括伦理政治的活动,也包括制作、沉思等活动:第三层次仅仅指人的伦理政治活动。当然,亚里士多德在其伦理学与政治学的著作中谈及实践概念时主要是采用第三层次的意义。伽达默尔特别指出,实践一词不应予以狭隘的理解,例如不能将实践只是理解为科学理论的实践性应用,这实质上是近代以来科学方法论崇拜所造成的一种狭隘的思维习惯。他说:“‘实践’还有更多的意味。它是一个整体,其中包括了我们的实践事务,我们所有的活动和行动,我们人类全体在这一世界的自我调整——这因而就是说,它还包括我们的政治、政治协商以及立法活动。我们的实践——它是我们的生活形式。”由此可见,与亚里士多德相近,伽达默尔认为,“实践”即:意味着全部实际的事物,以及一切人类的行为和人在世界中的自我设定,构成实践的就是最广泛意义上的“生活”,它实际上就是人的整个生活世界,因而在伽达默尔这里,实践概念有着十分宽广的意涵,没有人可以站在实践之外。

因此,伽达默尔认为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实践,一种生活形式。今天我们倾向于把实践定义为和理论对立的东西,实际上是受近代科学主义的误导。近代科学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丰厚物质成果,同时也让自然科学对于人类有一种完全新的规模、新的意义上的统治。伽达默尔指出:“在伽利略和惠更斯的机械学中获得巨大成果并在笛卡尔的方法概念中得到其哲学表述的方法的优先性,从根本上改变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从此脱离实践成为一种方法论,以至于人们平常在用实践一词时就有着一种反教条主义的意味,即怀疑自己对某些还没有任何经验的东西仅有理论或生搬硬套的知识。显然伽达默尔并不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根据他的考察,“理论”(theoria)这个词在古希腊人那里最初的意义就是指观察,但是观察并非单纯地看,并非单纯地确认现有存在的东西或者贮存信息,因而人们可以借此征服一个对象或使其为我所用,而是一种人人都能参与或介入其中的活动。实际上,在古代“理论研究者”(theoros)就是指节日代表团的参加者,即参与到节日活动中来,与他人共在、同在。伽达默尔说:“theoria(理论)并不首先被设想为主观性的一种行为,即设想为主体的一种自我规定,而是从它所观看的东西出发来设想的。Theoria是实际的参与,它不是行动(tun),而是一种遭受(Pathos),即由观看而来的入迷状态。”由此可见,理论并不是指一种置身其外、毫不关己的中立性观察,而是一种人人都参与其中,并且超越个人的主观意图的实践活动。伽达默尔的教化解释学就是要用一种“参与的”理想,来补充或者说超越近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独断的“客观性”理想。伽达默尔争辩道:“我的观点刚好相反,‘精神科学,中最关键的不是客观性,而是与对象的先行关系。我想该知识领域用‘参与’(Teilhabe)理想——如同在艺术和历史里鲜明形成的对人类经验本质陈述的参与——来补充科学性道德设立的客观认识理想。在精神科学中参与正是其理论有无价值的根本标准。”

总之,理论本身就是对生活的一种参与或介入活动,理论归根到底就是一种实践,而并不仅仅是一种用来研究真理和搜集新知识的工具论。生活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并且最终统一于实践这个最宽广的概念。伽达默尔还认为,理论是而且首先是同自己的距离,一个具有理论意识的人会同时考虑他人的立场并寻求对集体和共同体的相互理解,所以他把理论生活亦看作是人类的基本能力,只不过他所谓的理论能力并不仅仅是指沉思的生活。伽达默尔对理论的赞美也即是对实践的赞美。“这里再一次表明,具有理解的人并不是无动于衷地站在对立面去认识和判断,而是从一种特殊的使他与其他人联系在一起的隶属关系去一起思考,好像他与那人休戚相关。”每一个人的实践活动都与他人、共同体或者国家休戚相关,这就毫不奇怪,为什么伽达默尔晚年特别强调解释学是一种实践哲学了。

(二)实践智慧在技术时代中的应有地位

在我看来,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至少要批判两种狭隘的思想观点:一种是规范伦理学,即应当伦理学,它使得丰富具体的伦理生活变成抽象、枯萎、空洞的道德命令:你应当;另一种是技术统治论,虽然它关注具体的实践活动,但是它使得古代丰富的实践概念沦落为狭隘的技术概念。下面我们将分析伽达默尔对这两种思想的批驳,从而阐明实践哲学在今日这个技术的时代中所应有的地位。

伽达默尔晚年在与助手杜特的交谈中坦言,他的实践哲学矛头指向的是规范伦理学(应当伦理学),因为它根本忽视了伦理行为所发生的具体现实情境。伽达默尔自述说:“于是我提出了自己从一开始就苦苦求索的问题:什么是实践哲学?理论和反思如何才能指向实践的领域?因为在实践的领域中绝不能容忍距离而是要求义务。这个问题在开初是由于克尔凯郭尔的存在激情(Existenzpathos)而吸引着我。在这个问题上我是以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的典范为根据的。我力图避免那种关于理论及其应用的错误模式,这种模式从近代科学概念出发对实践概念作了片面规定。”由此可见,伽达默尔对理论与反思的琢磨终究是要指向生活世界的广阔实践领域。尽管伽达默尔成长在新康德主义注重方法论、认识论建构的浓厚氛围之中,但是他已经敏锐地感受到来自克尔凯郭尔存在哲学的强烈冲击下所带来的“实践感”与“生命感”,这是前者所没有的。

普遍的伦理规则如何才能落实到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呢?这是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所要解决的难题,而他最终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典范论证中找到了解决难题的钥匙。

首先,伽达默尔澄清了规范伦理学对实践哲学的一个误解。该误解认为,实践哲学只是关注现实的具体内容,但是现实情况是变化无常的,因而实践哲学在处理现实情况时由于缺乏普遍的规范指导而流为相对主义、自相矛盾,最终毁灭了伦理或道德。伽达默尔辩驳说:“实践就是行动,——而且它还是一种清醒的意识。行动不只是做。人是一种自行动的东西。在其行动中有自我调整、自我检验以及榜样的作用。故此:德性不是没有逻辑,就像我在论述亚里士多德时所表明的那样!”实践哲学强调具体的行动,但是伽达默尔认为行动中并不是没有逻辑、没有思考、没有普遍理性的指引。伽达默尔说,伦理与逻各斯(理性)就像一个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人的实践行为不是漫无目的的、浑浑噩噩的植物性生长行为,而是一种带有主观的思虑、自由的选择的追求整体善的行为,所以其中就包含有对普遍逻各斯的思虑。因此,实践哲学并不是要使得伦理规范自我取消并且堕入虚无主义的泥潭,而是它本身就含有普遍理性的维度。伽达默尔指出:“实践的规范性特点和实践理性的功效也许‘在实践中’要比理论认为它所是的程度宽泛得多。”显然,在风俗习惯中所体现出来的伦理行为并不缺乏实践上的规范性。

其次,与规范伦理学的抽象普遍性不同,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所要发展的是一种具体的普遍性,而这种具体的普遍性是在生活世界的实践性教化中培养和塑造出来的。其实,实践智慧就是指导实践的理性,它类似于一种“普遍的感觉”,因为它既联系着普遍性又联系着现实的具体情境。伽达默尔说:“这一指导实践的理性被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实践智慧(Phronesis)。它只在具体的情境中证实自己,并总是置身于一个由信念、习惯和价值所构成的活生生的关系之中——即是说,在一个伦理(Ethos)之中。”普遍的理性只有落实到具体情境中才是真正的理性、有力量的理性。实践智慧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抽象的、空洞的形式命令——你应该!我们可以在斯多葛主义和康德的道德哲学中找到这种规范伦理学的确当表达。

伽达默尔一再强调实践哲学或实践智慧总是在生活世界中起着作用,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这点,因为作为实践智慧源泉的传统、习俗、伦理、政治制度、文化样态等总是我们生活世界的构成要素。伽达默尔明确地说:“实践当然不仅仅依赖于一种抽象的规范意识(einem abstrakten Norm-BewuBtsein)。它总是已经受着具体事物的驱使,虽然带有偏见,但是同样召集到了对这些偏见的批判。我们总是已经受着各种惯例(Konventionen)的左右。在每一种文化中,一系列事物被认为是司空见惯的,但是人们不能完全清楚地意识到它们;甚至在传统形式、习俗和习惯最大程度的解体中,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决定每个人的程度仅仅是被掩盖住了。”可见,实践着的人并不是仅仅遵循抽象的道德律令,而是时刻被各种先人之见所牵引,受各种传统、习俗和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乃至于人们实际上总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实践智慧,而自己却毫无觉察,可以说实践哲学这个“道”百姓日用而不知。但是,人们的不知与习以为常的使用,正说明实践哲学在人们生活世界中的基础性地位,它才是本源的、活生生的。显然,在伽达默尔看来,实践与理性反思之间存在着某种高度的辩证性,它们不是二元对立、彼此隔裂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互动统一体。

但是实践哲学与实践本身毕竟不能等同,实践哲学是一种哲学,换言之它是一种理论、一种科学、一种反思,并且是对人类生活形式必须是什么的反思,它本身不能取代实践。为此,伽达默尔强调实践哲学也是一种可传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它跟技艺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这要求实践知识的传授者与学习者都与实践活动有一种稳定的关系,并且具有亲身的体验。“实践哲学的对象不仅是那些永恒变化的境况以及那种因其规则性和普遍性而被上升到知识高度的行为模式,而且这种有关典型结构的可传授的知识具有所谓的真正知识的特征,即它可以被反复运用于具体的境况之中(技术或技能的情况也总是如此)。因此,实践哲学当然是一种‘科学’,一种可传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然而,它又是一种只有当某些条件具备时才可以成为科学的科学。它要求学习者和传授者都与实践有着同样稳定的关系。就这一点而言,它与那种适用于技术领域的专门知识反而有某些相似之处。”因此,亚里士多德说青年人不适宜学习政治学,理由是年轻人对人生的行为缺乏实践经验,与实践没有稳定的关系,而且容易受情感的左右。沃恩克认为,与罗蒂用教化来替代、消解认识论不同,伽达默尔的教化总是与某种基础性的知识类型相联系,这种知识类型表现为得体(tact)、判断力(judgement)、趣味(taste)等形式,而所有这些就是“一种如何在好与坏、对与错、重要与不重要等等之间进行分辨的实践知识”。

规范伦理学是一种极端思想,而技术统治论就是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所要批判的另一种极端思维。如果说规范伦理学执著于抽象的、形式的道德律令而与实践隔着很远的距离,那么技术统治论就使得古代丰富的包含着理论规范在内的实践概念沦落为狭隘的技术概念。显然,这种技术统治论的思想以近代新工具论和科学主义的研究为先锋,它在19世纪孔德的实证主义那里获得了全面的理论表述,到了20世纪则泛滥成为国家治理的原则。在古代,尽管柏拉图思想中有浓厚的毕达哥拉斯数学主义传统,但是他还是限定了科学或技术应有的地位,在整个理念等级系统中,善的理念是最高的,就像太阳一样。虽然亚里士多德也曾表达沉思的生活是最幸福的,但是他也没有把技术置于最高的位置上。如今,柏拉图的哲学王理想已被孔德的科学王理想所取代,这意味着古代的实践哲学传统在当代被忽视了。

何卫平先生说:“‘实践智慧’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被置于一个核心的地位,他揭示了实践智慧与整个现代科学方法的对立。”的确,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就是要批判现代的整个科学方法论及其顶峰技术统治论,从而恢复实践哲学应有的崇高地位。伽达默尔指出:“我们可以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得知希腊的科学这个概念,即Episteme,所指的是理性知识(Vernunfterkenntnis)。也就是说,它的典范是在数学中而根本不包含经验。因此,近代科学与希腊的科学概念即Episteme很少相符,它倒是更接近于Techne(技术)。”由此可见,近代的科学概念与古代的科学概念有着质的不同,前者是经验性的,后者是非经验的,它以数学为典范,因而前者更接近古代的技术或者技艺(Techne)概念。在一个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地把科学等同于技术的时代里,伽达默尔的这个看法是令人震惊的,他让人们看到了近代科学概念的褊狭,并给唯科学主义、技术崇拜敲响了警钟。戴维指出:“伽达默尔援引教化这个术语有一个策略目的,即去证明除了科学的和技术的知识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知识实体,这种知识不是证据和证实的结果,而是由传统、公认的智慧与实践经验积存下来的结果。”显然,这种知识就是实践智慧。

实践与技术有某种相似之处,那就是它们都关注现实的具体情况。正是因为这一点,人们常常不加区别地对待实践与技术。但是它们是有着重要区别的,亚里士多德对此曾给予了突出的强调。既然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以善为目的,那么实践与技术也不例外,但是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外在的善、部分的善,而实践的目的则是一种内在的善、整体的善。技术是从现实经验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它可学可教,是一种普遍的知识,然而技术的知识只仅仅局限在某个确定的具体领域。例如,造船术仅仅能应用于船舶的制造,而不适用于牙齿的保护。因此,技术的知识只是一种部分的善而不是整体的善。同时,技术追求的是一种外在的善,因为技术的目的是制作活动以外的产品,例如医术的目的就是人身体的健康。

实践的善与此不同,它是一种内在的、整体的善,因为实践哲学主要寻求的是伦理学与政治学意义上的善,例如它要追问什么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什么是最好的国家法规。这种善超越于技艺之善的具体领域而与个人或共同体的整体幸福联系起来,它的善体现在实践活动当中。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政治学是研究城邦中最高善的学问,所以它是最权威的科学,其他学科或技艺都是以政治学为目的的。伽达默尔指出:“不管怎样,实践知识和政治知识从根本上说与所有那些可学到的知识形式及其应用的结构是不一样的。实践知识实际上就是从自身出发为一切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能力指示其位置的知识。这就是苏格拉底追问善的问题的含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坚持了这种做法。如果谁相信,科学因其无可争辩的权能而可以代替实践理性和政治合理性,他就忽视了人类生活形式的引导力量,因为唯有人类的生活形式才能够有意义并理智地利用科学和一切人类的能力,并能对这种利用负责。”

正是因为现代科学或技术在本质上只能探究一种部分的、外在的善,所以它对自身在共同体之善中的位置缺乏思考,只有实践哲学才具有指示一切其他具体科学恰当位置的知识。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成就,但它仍然无法取代实践哲学,相反,科学技术需要实践哲学的指引才能成为为人类谋福祉的技术,否则它就会蜕变为反人类的东西,从而成为一种恶。在这里,实践哲学就是人类生活形式的引导力量,它使得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承担相应的责任。沃恩克也认为,伽达默尔是从“善”这一概念的指向来恢复实践哲学的传统的,因此科学技术知识本身就应受到“善”这个概念的指导,人类理性的自然倾向就是追求善。在伽达默尔看来,技术专家治国或科学王的理想都是政治合理性的一孔之见,它不可能引领人类走向真正的善。相反,实践哲学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一种整体上的引导作用,它使得人作为行动的主体而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并时刻调整着人类的一切行为包括科学技术朝着合乎人类的最高善而进发。因此,实践哲学在一个技术的时代中更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教化、修辞学与实践智慧

如果伽达默尔的教化解释学是一种实践哲学,那么它就要面对具体的历史时空当中的具体事件和具体的感性活动中的个人。因此,伽达默尔在解释学中对于修辞学的着重强调绝不是偶然的,它包含着教化的实践智慧特征。无疑,伽达默尔并不是从一般的语法学、逻辑学层面而是从实践智慧的角度来看待修辞学对人类教化的重要意义的。他认为修辞学首先表示:它是针对具体情况的,它必须把握“情况”的无限多的变化;它对事情的说明并不是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铁一般的推论”,而是类似于一种得体感。这样,修辞学就有着反对自然科学方法独断论的意义。伽达默尔明确地认为:“修辞学的普遍存在是不受限制的。正是通过修辞学,科学才成为生活的一种社会因素。”能够在普遍与特殊之间构成合适的桥梁或中介,就是教化、修辞学与实践智慧的杰出功能。

在古希腊,修辞学就是演讲术、雄辩术,它通过令人信服的“绝妙讲话”说出真理,但这并非是一个逻辑强制性的领域,那种属于机敏的非逻辑论证性同样适用于修辞学。丸山高司指出:“本来修辞学就是在古希腊的社会实践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修辞学的活动空间是市场、法庭、议会等地方。修辞学落脚在‘实践的立场’上。”修辞学是本能性地、即时性地说出它的证据的,它是一种类似于“感觉”的东西。

实践相关知识例11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以是否承认客观存在为主要标志,是否承认客观造成的结果就是主观能动性究竟是如何在对客观事物的改造上发挥作用,是“心是怎样,世界便是怎样?”还是“用劳动创造未来,世界因你而改变”。对于客观世界中,人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长久以来成了历代先贤孜孜不怠追求的真理,而行与知的关系就是这个真理的一部分,知行关系的探究问题在我国先秦已初见端倪,第一次提出“知行合一”论点的, 是稍早于王阳明的明代学者谢复。但由此观念后更全面深入的探究讨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可谓周全娴熟,在对古代哲学进行充分学习继承和批判后,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普遍传播,对同志的哲学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与具中国具体的国情与革命实践相结合后,催生了重知行、重实践、更为辩证的《实践论》。

一 “知行合一”强调知行顺序以此强调于行

“知行合一”思想的社会背景是明代中期流行的一种风气:即要成为“圣人”就一定要读书识字,你的书本知识越多,就越有地位,越受到别人尊重,而不管你的实际操守如何。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不少读书人虽然学到了不少书本上的知识,但在行动上却经常做出与“圣贤”道理不相符合,甚至相抵触的恶性来。

对待这些客观,王守仁认为,行与知的脱节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他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即意味着知和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相互分离的两个部分,而这种整体的“思维判定”对传统的程朱理学所提倡的知先行后的认识理念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将此理念理念应用于实践当中,王守仁进一步指出“凡人”之所以不能“做圣”就是在知与行的分离中,致使“知”丧失了对“行”的约束。因而在他看来凡是有了“知行合一”的人即可防止人们的“一念之不善”这样则人人顺本心,即可养成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

此外在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上,强调一统的顺序后,王阳明更强调的是真实笃实是行的特质,由于行的渗透,知才不至于陷入“妄想”。“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的完成是知获得实现的方式,也是知的成就与实现。因此知行二者的这种统一性并不是说理论上的知与行二者没有区分,而是说是在知行的过程中,归结为一种同一性。

总之,王阳明继承儒学传统,提出“知行合一”学说,是为了解决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之间的关系问题,他的知行合一是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之上,是构成“心学”的基础上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强调行与知的关系后,要求人从“致良知”引导人的行为,倡导形成一种道德理想在于躬身实践当中,即可人人成圣人的人文情怀。但始终这种对于“知行”的认识没有摆脱两个主要缺陷。一是直观、笼统和经验型思维,特别是缺乏对概念的逻辑分析和科学抽象,从而不能更深入地研究其认识的内部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二是始终不能将知行关系摆脱道德领域,始终在伦理范围内讨论知与行的关系,离开了人的社会性。而这些都是和《实践论》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大相径庭。

二 “实践论”根源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身

虽然从根本上而言,《实践论》所倡导的认识论与“知行合一”理念所倡导的认识论差别很大,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种辩证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能够在中国本土扎根生花,其生存的土壤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行”思想和强调“知”“行”的指导作用同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哲学实践观点以及马克思主义重视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思维关系的思想有着某种相同之处。正是因为对于譬如行与知何为先这些共同的哲学问题的思考,才使得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融入到中华文化当中。但据此提出的实践的认识论完全在内涵上是不一样的,他是以科学的“实践”定义为基础,围绕知行关系展开的,这与传统的行的内涵是完全不一样的,他所理解的实践即是传统马克思主义论述,即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感性的、现实的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为此他明确地将行定义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做的行动”,并把它规定为人类社会种类多样的生活实践,并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认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是《实践论》本身对于传统认识论中行这一概念的巨大转变。

尽管哲学对于认识论的要求往往大都归结“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即“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但不可否认的是哲学的落脚点还是在知行关系的思辨。中国的古代哲学源远流长,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巧妙了规避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世界究竟可不可“知”,这种抽象的问题对于中国社会而言之所以没形成为整个社会思考,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社会更倾向于以行为主要目的,“知行合一”虽然看到了知行的辩证关系,但最终出于唯心主义,最终走向“销行以归知”,这种以人的内心或精神体验为“知”“抽象的、个体的人类日常经验或活动、个人道德履行的实际经验”为行,在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仅仅属于范畴的一部分,这在合理中夹杂了不合理。

在《实践论》对哲学史上的知行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清理。旗帜鲜明地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就是唯物论,也是“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关系”他清晰地指出“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并且强调:“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主张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另一方面又主张理论的能动作用,认识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必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实践这一飞跃”。实践要以理论为指南。同志正是基于认识知和践行的关系,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了精辟的科学的总结。指出“通过实践行的辩证关系上,论述了认识的“两种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两个飞跃”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和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以及“两个改造”(对主观的改造和对客观的改造)并最终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正是有此认识的前提下,作为同志个人才将党的群众路线归结为“群众―领导―群众”,民主集中制即“个别―一般―个别”等,这都是其将抽象的知行关系用于实践的最好例证。

三、总结

总之,无论是“知性合一”还是“实践论”从根本上说都反映的是我们如何处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反映了人对于把握知行规律的一种抽象的理性的认识。都是着眼于知行关系,其两者都体现了哲学主体性的内涵,也体现了重实践的主体特点,但不同之处在于主体的范围、客体的范围,以及怎样将两者统一的过程的差异因而在表面的一统下,其实质有很大差异,知行的关系在得到辩证统一后,最根本在于将两者的关系把握的具体的事物当中,而这点就是在掌握辩证统一后处理好知行关系最紧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张祥浩.王守仁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李世宏.重温王守仁义:始创“知行合一”[J].上海教育,2006年8月.

[4]蔡剑锋.知行合一王阳明[J].心理月刊,2009(07):43.

[5]董平.王阳明哲学的实践本质 以“知行合一”为中心[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6].哲学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