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

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9 09:02:32

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

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例1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体育理论也水涨船高,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理论往往落后于实践。我们应该承认,尽管体育理论从总体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远远落后于体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落后的一个根本原因和重要标志就是我们的理论工作者不太讲究逻辑。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思维的形式结构”或称思维的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思维的规律”则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本文将专门就“概念”这一思维形式在体育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后我们将陆续研究“判断”、“推理”和“逻辑规律”在体育理论中的应用问题。

所谓概念,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其中,内涵是概念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外延是概念对事物范围的反映。揭示概念内涵的方法主要是定义(包括特征界定);而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则包括划分、限制和概括等。

1如何给概念下定义

下定义是运用概念来界定思维对象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通常定义的方法是“属加种差” 所谓“属”,是指先找出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属概念,即与它最近的属概念。

比如要对“体育”这个概念下定义,就必须先找到它的邻近属概念——“实践”。要注意的是,种概念上面可以有很多属概念,如“体育”的属概念可以有“文化(广义的)”、“活动”、“客观存在”等等,但它们都不是人的“邻近”属概念。

所谓“种差”,是指必须找出被定义概念与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也就是只有该事物有而它事物没有的本质属性。如“体育”与其他实践的差别就在于“主客体一致”。

最后,将两者综合起来,成为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定义项。于是,我们可以把“体育”定义为“人作为主体改造自身身体的实践”。

定义的规则有4条:1) 不能使用比喻。错误为“以比喻代定义”;2) 下定义必须用全同概念。错误为“定义过宽(或过窄)”;3) 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错误为“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4)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式,即给正概念下定义不能用否定句或负概念。

由上述定义的方法和定义的规则出发,我们发现在体育理论研究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或特有属性例如:“健身操”被定义为:是一项大众健美运动项目。它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形式简洁、易于掌握,对于提高训练者的心肺功能、运动技巧和塑造健美形体有着特殊效果。(引自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145页)

这一定义显然没有指出“健身操”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如果说“健美运动项目”是“健身操”的邻近属概念,那么“健身操”与其他“健美运动项目”的种差是什么?文章没有指出。而后面那段话只不过是讲了健身操的形式与功能,不是它的本质属性。

1.2定义过宽或过窄定义项的外延须同被定义项的外延全同,过宽或过窄都是不恰当的。

例如:将“体育”定义为“…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必然会导致定义过窄,因为有很多体育行为并不属于教育范畴,例如竞技与健身。如果将体育定义为“…的一种人的活动”则必然会导致定义过宽,因为人的活动除了实践外,还有认识。显然,体育是实践活动而不是认识活动。

再比如,将“健身”定义为“为了促进人体健康,达到理想的生活质量的一种行为方式”(同上,18页)就是“定义过宽”。根据我们的常识,生活中能促进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行为方式有很多种。

1.3同语反复例如:将“娱乐体育”定义为“愉悦身心的体育活动”,将“社会体育”定义为“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社会体育活动”(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01页)就是非常明显的“同语反复”。

还是在卢元镇的《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第73页中讲到体育人才的“自然流动”和“非自然流动”时说:“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正常的、顺向的流动,这种流动有利于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非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不正常的、逆向的流动,这种流动可能造成体育资源的浪费,甚至影响体育社会机制内部的紊乱(这句话不通)。”这两个定义实际上都是“同语反复”。

我们不妨用作者的这种定义方式给“及格” 和“不及格”下定义:“及格”就是在考试中成绩正常的、合格的分数,这一分数反映了学生较好的学习效果;“不及格” 就是在考试中成绩不正常的、不合格的分数,这一分数反映了学生不太好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我们知道判定及格还是不及格只有一个标准,即60分:“及格”就是60分以上的分数;“不及格”就是不到60分的分数,其他的说得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

同样,是“自然流动”和“不自然流动”也只有在给出标准或依据后才能判定,不然就只能是作者毫无根据的主观判定。事实上,没有任何理论和事实证明“海外兵团”以及专业运动员进入普通学校等现象就一定是“非自然流动”。

2如何界定事物特征

界定事物的特征,一般要先交代比较对象,有了参照,方可凸显其特异之处。

例如,将运动竞赛的特征界定为“竞赛目的的综合性、竞赛对抗的激烈性、影响因素的庞杂性和随机性、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李建中《体育基本理论教程》2004年版 141页)就令人费解。书中作者并未指出比较对象。参照对象如果是“其他类型的竞赛”,那么上述四个特点并非运动竞赛所特有;参照对象如果是其他类型的体育活动,运动竞赛“目的的综合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庞杂性”也并不突出。

同一本书中将体育娱乐的特征界定为“方法的多样性”、“目的的多向性”和“经营的社会性” (同上,第161-162页),同样很值得商榷,这三条也并非体育娱乐所特有。“体育娱乐”的属概念如果看作是“体育”,同级别的种概念有“体育教育”、“体育竞技”、“体育健身”等。显然,上述三条也不同程度的为其他子项所具有。“体育娱乐”的属概念如果看作是“娱乐”,同级别的子概念有“智力娱乐”、“艺术娱乐”等,而上述三条也不同程度的为其他子项所具有。

同一本书中还将游戏的特点界定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虚构和假想成分,是一种非功利性活动”和“具有多样性和竞争性” (同上,第 168-169页)也不很准确。单单相对于“玩耍”,可以说游戏具有上述第一和第三条,只相对于“竞技体育”可以说具备上述第二条。从作者下文的阐述开看,比较对象是指“传统体育手段”这一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如“体操”、“舞蹈”和“武术”等,如此作比,上述特征界定更不准确。

再举另外一本书中的例子。将中国体育改革的特征界定为“紧迫性”、“渐进性”、“滞后性”和“长期性”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第97页),令人迷惑。从作者下文的阐述来看,作者的比较对象是中国其他领域的改革。我们不解的是,我国其他领域的改革何尝不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呢?同一本书中,将体育群体的特征界定为“以体育为共同目标”、“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活动方式”、“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体育群体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以及“体育群体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同上,第171-172页)。体育群体的属概念是群体,此处的比较对象显然是其他各类群体,而其他各类群体也“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也有许多经常“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再者,前三条特征砮嗦且不准确,合为一条“以体育为共同的活动平台”似乎更好。

3如何划分概念的外延

划分的作用在于明确概念的外延。划分的规则要求如下:

1) 每次划分须按同一标准进行。错误为“划分标准不一”;

2) 划分后所得的子项不得相容。错误为“子项相容”;

3) 划分必须按属种包含层次进行。错误为“越级划分”;

4) 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项。错误为“不完全划分”或“多出子项划分”。

目前,我国体育理论工作者在划分方面常犯的逻辑错误有:

3.1划分标准不一多年来,对于“体育”的划分一直存在许多混乱,原因主要在于分类标准不够统一。目前常用的三分法(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也确实有分类标准不够统一(分别按功能、场所和参与者划分)的逻辑缺陷。当然,我们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这种划分,而且也一直按照这种划分来开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因此短时期内很难改变这一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理论水平的提高,这一划分格局必将会被打破,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必将更加理性更加合乎逻辑。

再比如,上文提到的《中国体育社会学》中“社会体育”概念的划分为“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也显然是标准不一的(既有职业标准,又有区域标准);同一本书中将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分为三个方面:政治手段的价值、外交手段的价值和社会稳定的价值,分类标准也是模糊和混乱的。从作者的进一步表述来看,似乎是先划分为国内和国际,然后再将国内部分按新的标准划分比较妥当。(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43页)

3.2越级划分如,有人将运动竞赛划分为运动会、单项比赛、友谊赛、表演赛、慈善赛、选拔赛、联赛等,就是存在“越级划分”的问题,而且标准混乱。比较好的做法是做二次或多次划分,几次划分之间的标准是不同的(可按目的、规模、组织方式及运转周期等等的标准),这样层次就比较清晰了。

3.3子项相容比如,将健身指导员的工作划分为“从事教学活动、指导锻炼、传授技能、业务咨询、组织管理等” (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24页),其中前三项是互有交叉的,并非完全排斥的关系,不能并列。

4如何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

限制是通过增加属概念的内涵,缩小其外延,从而推演到它所包含的某一种概念的逻辑方法。在对概念进行限制时,一定要注意限制的限度。例如,对于一台“电子计算机”,我们说它是“机器”,表达就不够准确,这是限制不够或失去限制;再如,我们说《水浒传》是“中国最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那就是言过其实,这是限制过度或多余限制。

所谓概括,则是与限制相反的思维过程,它是通过减少种概念的内涵,扩大其外延,从而推演到包含它的属概念的逻辑方法。在对概念进行概括时,也一定要注意概括的限度。概括超过一定限度,种概念和属概念的距离太远,就会大而失当,以偏概全。比如,把“足球”概括为属于“球类”就可以了,如果概括为“物质”就是过头了。

在体育理论界,失去限制、多余限制和概括失当的问题均有存在。

4.1失去限制比如,将竞技体育的特征之一界定为“具有竞赛规则、裁判与仲裁手段”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33页),就是缺乏限制的例子。非竞技体育比赛甚至是游戏也有规则及仲裁手段,所以如果不对规则和裁判手段加以限制,则是不准确的。可以加上类似“成文的”、“非常严格的”之类的限制词。

4.2多余限制同一本书,同一个标题下,作者将竞技体育的另外一个特征界定为“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传播和宣扬某种价值观念” (同上,134页),其中,“既定”和“某种”都是多余的限制,不起任何作用。组织竞技体育当然有目标,目标在赛前都是确定了的,再提“既定”即为多余;竞技体育宣扬的价值观念主要是有利于赞助商的消费主义观念以及奥林匹克主义等体育价值理念,这些观念当然不可能包罗万象,肯定是“一些”或者是“某种”,所以,没有必要再提“某种”,这儿添加类似“有利于赞助商或组织者或体育自身发展”的限制加以突出似乎是有必要的。

4.3概括失当例如,将体育界定为“人们通过身体动作,增进健康的一种活动”就属此类。再比如,《中国体育社会学》将社会团体的功能概括为下面五条:参政议政、作为政府的助手、经济参与、维护成员权益和成员发展(同上,62页),其中,前三条仅仅是某些社会团体的功能,不能概括为所有社会团体的功能。

5概念举例:功能和目的

“功能”和“目的”虽然不在逻辑学范围内,但我们意在通过对这组概念的举例,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与“概念” 相关的逻辑知识。

功能是指事物的功效和能力,也即事物所具有的作用,它取决于事物的特征,具有客观性;而目的则完全是主观的,是指使用该事物的人借助该事物所希望达到的效果。不同的使用者使用同一事物的目的可能截然相反。由于能力不够或者操作不当,致使事物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甚至朝着事与愿违的方向发展。可见,功能和目的并非全同。

遗憾的是,我们在从事体育理论研究时,常将二者混为一谈。比如,体育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大致有五个:再现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扩充功能和虚拟功能,而运用体育现代教学媒体的目的大致有: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率和扩大教学规模等。但我们很多的文章常常将此两者混淆。

再比如,体育可以说具有“强筋骨”的功能,从事体育锻炼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增进健康,有的为了健美,有的为了夺牌等等,而后者如果追求过度也可能会损害健康。所以,不能把增进健康界定为体育的功能之一,然而把此目的当成功能的不在少数。

最后,笔者对那些在文中被提及的专家学者们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无恶意或偏见,纯粹是为了学术探讨。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钟天朗.运动竞赛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饶发玖,等.逻辑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3] 扬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英)L.S.斯泰宾(L.Susan Stebbing) 吕叔湘,李广荣,译.有效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 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机关服务中心,2007.

[6] 周西宽,等.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7]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871-03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体育理论也水涨船高,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理论往往落后于实践。我们应该承认,尽管体育理论从总体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远远落后于体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落后的一个根本原因和重要标志就是我们的理论工作者不太讲究逻辑。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思维的形式结构”或称思维的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思维的规律”则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本文将专门就“概念”这一思维形式在体育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后我们将陆续研究“判断”、“推理”和“逻辑规律”在体育理论中的应用问题。

所谓概念,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其中,内涵是概念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外延是概念对事物范围的反映。揭示概念内涵的方法主要是定义(包括特征界定);而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则包括划分、限制和概括等。

1如何给概念下定义

下定义是运用概念来界定思维对象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通常定义的方法是“属加种差” 所谓“属”,是指先找出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属概念,即与它最近的属概念。

比如要对“体育”这个概念下定义,就必须先找到它的邻近属概念――“实践”。要注意的是,种概念上面可以有很多属概念,如“体育”的属概念可以有“文化(广义的)”、“活动”、“客观存在”等等,但它们都不是人的“邻近”属概念。

所谓“种差”,是指必须找出被定义概念与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也就是只有该事物有而它事物没有的本质属性。如“体育”与其他实践的差别就在于“主客体一致”。

最后,将两者综合起来,成为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定义项。于是,我们可以把“体育”定义为“人作为主体改造自身身体的实践”。

定义的规则有4条:1) 不能使用比喻。错误为“以比喻代定义”;2) 下定义必须用全同概念。错误为“定义过宽(或过窄)”;3) 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错误为“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4)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式,即给正概念下定义不能用否定句或负概念。

由上述定义的方法和定义的规则出发,我们发现在体育理论研究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或特有属性例如:“健身操”被定义为:是一项大众健美运动项目。它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形式简洁、易于掌握,对于提高训练者的心肺功能、运动技巧和塑造健美形体有着特殊效果。(引自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145页)

这一定义显然没有指出“健身操”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如果说“健美运动项目”是“健身操”的邻近属概念,那么“健身操”与其他“健美运动项目”的种差是什么?文章没有指出。而后面那段话只不过是讲了健身操的形式与功能,不是它的本质属性。

1.2定义过宽或过窄定义项的外延须同被定义项的外延全同,过宽或过窄都是不恰当的。

例如:将“体育”定义为“…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必然会导致定义过窄,因为有很多体育行为并不属于教育范畴,例如竞技与健身。如果将体育定义为“…的一种人的活动”则必然会导致定义过宽,因为人的活动除了实践外,还有认识。显然,体育是实践活动而不是认识活动。

再比如,将“健身”定义为“为了促进人体健康,达到理想的生活质量的一种行为方式”(同上,18页)就是“定义过宽”。根据我们的常识,生活中能促进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行为方式有很多种。

1.3同语反复例如:将“娱乐体育”定义为“愉悦身心的体育活动”,将“社会体育”定义为“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社会体育活动”(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01页)就是非常明显的“同语反复”。

还是在卢元镇的《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第73页中讲到体育人才的“自然流动”和“非自然流动”时说:“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正常的、顺向的流动,这种流动有利于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非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不正常的、逆向的流动,这种流动可能造成体育资源的浪费,甚至影响体育社会机制内部的紊乱(这句话不通)。”这两个定义实际上都是“同语反复”。

我们不妨用作者的这种定义方式给“及格” 和“不及格”下定义:“及格”就是在考试中成绩正常的、合格的分数,这一分数反映了学生较好的学习效果;“不及格” 就是在考试中成绩不正常的、不合格的分数,这一分数反映了学生不太好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我们知道判定及格还是不及格只有一个标准,即60分:“及格”就是60分以上的分数;“不及格”就是不到60分的分数,其他的说得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

同样,是“自然流动”和“不自然流动”也只有在给出标准或依据后才能判定,不然就只能是作者毫无根据的主观判定。事实上,没有任何理论和事实证明“海外兵团”以及专业运动员进入普通学校等现象就一定是“非自然流动”。

2如何界定事物特征

界定事物的特征,一般要先交代比较对象,有了参照,方可凸显其特异之处。

例如,将运动竞赛的特征界定为“竞赛目的的综合性、竞赛对抗的激烈性、影响因素的庞杂性和随机性、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李建中《体育基本理论教程》2004年版 141页)就令人费解。书中作者并未指出比较对象。参照对象如果是“其他类型的竞赛”,那么上述四个特点并非运动竞赛所特有;参照对象如果是其他类型的体育活动,运动竞赛“目的的综合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庞杂性”也并不突出。

同一本书中将体育娱乐的特征界定为“方法的多样性”、“目的的多向性”和“经营的社会性” (同上,第161-162页),同样很值得商榷,这三条也并非体育娱乐所特有。“体育娱乐”的属概念如果看作是“体育”,同级别的种概念有“体育教育”、“体育竞技”、“体育健身”等。显然,上述三条也不同程度的为其他子项所具有。“体育娱乐”的属概念如果看作是“娱乐”,同级别的子概念有“智力娱乐”、“艺术娱乐”等,而上述三条也不同程度的为其他子项所具有。

同一本书中还将游戏的特点界定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虚构和假想成分,是一种非功利性活动”和“具有多样性和竞争性” (同上,第 168-169页)也不很准确。单单相对于“玩耍”,可以说游戏具有上述第一和第三条,只相对于“竞技体育”可以说具备上述第二条。从作者下文的阐述开看,比较对象是指“传统体育手段”这一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如“体操”、“舞蹈”和“武术”等,如此作比,上述特征界定更不准确。

再举另外一本书中的例子。将中国体育改革的特征界定为“紧迫性”、“渐进性”、“滞后性”和“长期性”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第97页),令人迷惑。从作者下文的阐述来看,作者的比较对象是中国其他领域的改革。我们不解的是,我国其他领域的改革何尝不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呢?

同一本书中,将体育群体的特征界定为“以体育为共同目标”、“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活动方式”、“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体育群体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以及“体育群体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同上,第171-172页)。体育群体的属概念是群体,此处的比较对象显然是其他各类群体,而其他各类群体也“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也有许多经常“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再者,前三条特征嗦且不准确,合为一条“以体育为共同的活动平台”似乎更好。

3如何划分概念的外延

划分的作用在于明确概念的外延。划分的规则要求如下:

1) 每次划分须按同一标准进行。错误为“划分标准不一”;

2) 划分后所得的子项不得相容。错误为“子项相容”;

3) 划分必须按属种包含层次进行。错误为“越级划分”;

4) 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项。错误为“不完全划分”或“多出子项划分”。

目前,我国体育理论工作者在划分方面常犯的逻辑错误有:

3.1划分标准不一多年来,对于“体育”的划分一直存在许多混乱,原因主要在于分类标准不够统一。目前常用的三分法(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也确实有分类标准不够统一(分别按功能、场所和参与者划分)的逻辑缺陷。当然,我们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这种划分,而且也一直按照这种划分来开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因此短时期内很难改变这一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理论水平的提高,这一划分格局必将会被打破,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必将更加理性更加合乎逻辑。

再比如,上文提到的《中国体育社会学》中“社会体育”概念的划分为“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也显然是标准不一的(既有职业标准,又有区域标准);同一本书中将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分为三个方面:政治手段的价值、外交手段的价值和社会稳定的价值,分类标准也是模糊和混乱的。从作者的进一步表述来看,似乎是先划分为国内和国际,然后再将国内部分按新的标准划分比较妥当。(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43页)

3.2越级划分如,有人将运动竞赛划分为运动会、单项比赛、友谊赛、表演赛、慈善赛、选拔赛、联赛等,就是存在“越级划分”的问题,而且标准混乱。比较好的做法是做二次或多次划分,几次划分之间的标准是不同的(可按目的、规模、组织方式及运转周期等等的标准),这样层次就比较清晰了。

3.3子项相容比如,将健身指导员的工作划分为“从事教学活动、指导锻炼、传授技能、业务咨询、组织管理等” (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24页),其中前三项是互有交叉的,并非完全排斥的关系,不能并列。

4如何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

限制是通过增加属概念的内涵,缩小其外延,从而推演到它所包含的某一种概念的逻辑方法。在对概念进行限制时,一定要注意限制的限度。例如,对于一台“电子计算机”,我们说它是“机器”,表达就不够准确,这是限制不够或失去限制;再如,我们说《水浒传》是“中国最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那就是言过其实,这是限制过度或多余限制。

所谓概括,则是与限制相反的思维过程,它是通过减少种概念的内涵,扩大其外延,从而推演到包含它的属概念的逻辑方法。在对概念进行概括时,也一定要注意概括的限度。概括超过一定限度,种概念和属概念的距离太远,就会大而失当,以偏概全。比如,把“足球”概括为属于“球类”就可以了,如果概括为“物质”就是过头了。

在体育理论界,失去限制、多余限制和概括失当的问题均有存在。

4.1失去限制比如,将竞技体育的特征之一界定为“具有竞赛规则、裁判与仲裁手段”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33页),就是缺乏限制的例子。非竞技体育比赛甚至是游戏也有规则及仲裁手段,所以如果不对规则和裁判手段加以限制,则是不准确的。可以加上类似“成文的”、“非常严格的”之类的限制词。

4.2多余限制同一本书,同一个标题下,作者将竞技体育的另外一个特征界定为“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传播和宣扬某种价值观念” (同上,134页),其中,“既定”和“某种”都是多余的限制,不起任何作用。组织竞技体育当然有目标,目标在赛前都是确定了的,再提“既定”即为多余;竞技体育宣扬的价值观念主要是有利于赞助商的消费主义观念以及奥林匹克主义等体育价值理念,这些观念当然不可能包罗万象,肯定是“一些”或者是“某种”,所以,没有必要再提“某种”,这儿添加类似“有利于赞助商或组织者或体育自身发展”的限制加以突出似乎是有必要的。

4.3概括失当例如,将体育界定为“人们通过身体动作,增进健康的一种活动”就属此类。再比如,《中国体育社会学》将社会团体的功能概括为下面五条:参政议政、作为政府的助手、经济参与、维护成员权益和成员发展(同上,62页),其中,前三条仅仅是某些社会团体的功能,不能概括为所有社会团体的功能。

5概念举例:功能和目的

“功能”和“目的”虽然不在逻辑学范围内,但我们意在通过对这组概念的举例,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与“概念” 相关的逻辑知识。

功能是指事物的功效和能力,也即事物所具有的作用,它取决于事物的特征,具有客观性;而目的则完全是主观的,是指使用该事物的人借助该事物所希望达到的效果。不同的使用者使用同一事物的目的可能截然相反。由于能力不够或者操作不当,致使事物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甚至朝着事与愿违的方向发展。可见,功能和目的并非全同。

遗憾的是,我们在从事体育理论研究时,常将二者混为一谈。比如,体育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大致有五个:再现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扩充功能和虚拟功能,而运用体育现代教学媒体的目的大致有: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率和扩大教学规模等。但我们很多的文章常常将此两者混淆。

再比如,体育可以说具有“强筋骨”的功能,从事体育锻炼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增进健康,有的为了健美,有的为了夺牌等等,而后者如果追求过度也可能会损害健康。所以,不能把增进健康界定为体育的功能之一,然而把此目的当成功能的不在少数。

最后,笔者对那些在文中被提及的专家学者们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无恶意或偏见,纯粹是为了学术探讨。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钟天朗.运动竞赛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饶发玖,等.逻辑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3] 扬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英)L.S.斯泰宾(L.Susan Stebbing) 吕叔湘,李广荣,译.有效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 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机关服务中心,2007.

[6] 周西宽,等.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7]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例3

先说第一个问题。在一定范畴里,“语文素养”和“语文素质”都指称语文教育的一种结果形态和存在(即通过语文课程达到我们希望在学生身上形成的东西),两个概念概括同一个对象及其本质属性,二者相互通用。但如果对这种结果形态进一步作生成上的分析,就会发现,“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虽然不便拆开,可是由动词性的词素“养”,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持续的自主发展作用,对应了叶老“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的“养成”思想。它的形成不是单纯“教”的结果,更不是一种终结状态,而是必须由学生自己借助语文课程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成生命个体的一部分(如同父母给的手足之于生命),内化的过程伴随语文教育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显然,从概念的周全性看,“语文素养”要比“语文素质”概括得更准确,更能揭示学生语文素养(或素质)生成的主要原因。从概念的统一性上看,“素养”“素质”在教育学概念系统内既是普遍概念又是单纯概念,可以自由组合或限制,形成各自的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但在系统内的组合或限制必须保持意义上的同一和清晰。从形式逻辑角度观察,“素质”是上位概念,加上“语文”一词形成一个下位概念“语文素质”,它们是属种关系。如果说“语文素质”这个概念尚讲得通的话,那么相应类比,其他学科也来个“化学素质”“物理素质”或“数学素质”“历史素质”等等似乎也应讲得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看来,“语文”“数学”等概念所代表的学科相对于整个素质教育系统是部分之于整体的关系,概念处理时就不能将它们变成外延上的种属关系。“语文素质”字面意义的通顺,很容易造成它与“素质”概念种属关系的误解,破坏“素质”概念一以贯之的统一性。用“语文素养”作一个单独概念揭示语文学科的独特内涵,表示只反映一个独一无二的对象,避开其他学科类比,可以保证概念关系的统一。如果再纵向考虑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之上还有一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笼统用“语文素质”称之,还面临一个窘境:它们在层次上有没有区别?如有区别,在“语文素质”概念内部怎么区别?显然也有必要引进一个“语文素养”概念。总之,“语文素养”与“语文素质”这两个概念非常接近,区分不区分好像关系不大,但仔细研究,前者更周全更严密,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有助于认识的深入。

再说第二个问题。如上文所说,我们将“语文素养”领会为语文课程实施中学生持续的语言文化内化过程和课程实施后在学生身上生成的某种结果的统一,这样理解的好处是过程和结果相整合,课程目标、实施、评价的侧重点都落在学生身上。但问题是“语文素养”的组成要素是什么、语文自身的内容要求怎么确定仍没有解决。结合语文课标来看,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既有不同时代普遍适用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不同时代作不同的规定,具体到语文课标就是业已确定的五个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与传统的“听、说、读、写”相比,合并了“听说”,加进了“综合性学习”,表明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性形态要求。因此,我们就可以把“语文素养”理解为: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这样的界定可以得到现代课程论基本原理的支撑,也可以反映语文课程的基本走势。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注意普遍适用的基础。现代课程论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明确基础教育要为大众提供必需的语言、知识、价值观的课程,给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机会。所以非常强调课程对普通人的适用性。在经典课程理论家看来,课程设定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学生最终会把它作为大学阶段的主修专业,而是“这门学科对那些不会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什么贡献,对外行或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美国20世纪90年代因提出“文化素养”观点而闻名的核心知识课程专家希尔斯(E D Hirsch,Jr.)教授认为,学生们从学校获得的东西是人们具有的共同的“背景信息”,位于每个人拥有的日常知识水平之上,但位于一些专家学者拥有的高深水平之下,是“普通读者”所掌握的中间层次的文化知识。语文课标所规定的五个方面要求是一个现代中国人必需具备的,不具备就谈不上有发展机会。这意味着通过语文课程,学生要达到一定的对祖国语言文字认知、审美、感悟、运用的水平。

2 注重连贯统整

。语文课程的功能或任务是多重的,过去概括语文课程的功能用到了“知识”“能力”“思维”“语感”“运用”“思想教育”“非智力因素”等多种术语,但没有一个能将语文课程的功能统摄起来,原因就是它们从外部将课程的内在连贯和统整分离开来。在现代课程论里,学科有三要素,“即学科的基本概念体系,这个体系所体现的思考方式,这个思考方式背后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三位一体的”。任何割裂都是对课程内在连贯的损害。此次语文课标设计思路之一,就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化语文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能力,化能力为德性。这需要有一个概念能将语文课程的内在连贯统整概括起来。“语文素养”恰好满足了语文课程发展的这种要求。它包括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等基本方面,即:基本事实(主要是语言文化的,如词汇的音形义、作家与作品等)、基本理论(概念、原理、法则,如语法、修辞、篇章)、基本方法(如学习语文的方法、品质)、基本运用(如语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因而能反映语文课程连贯统整的基本趋势。总而言之,“语文素养”及其命题的提出可以启发我们以课程论的眼光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价值和功能,调整我们的语文教学策略。从长远看,它有可能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架之一。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页。

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01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07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通用标准要求:“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概率类相关课程是数学类的一门基础课程,研究的是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问题,其基本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因此,应针对不同专业建立有差别的课程体系。

一、概率统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

南京邮电大学目前开设的概率统计课程主要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概率统计和随机过程”两门,分别面向不同的专业需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48学时,主要面向计算机、自动化、经济、管理等专业。概率统计和随机过程比前者多了16学时的随机过程部分,主要面向通信、电子、光电、物联网等专业。目前,同一门课程对不同专业讲授的内容几乎完全相同,且这两门课程共同包含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在讲授时也并没有因专业不同而区别对待。虽然任课教师认真备课授课,但是预期的教学目标并不能完全实现,就是所谓的事倍功半。数学知识是专业知识的基础,掌握得好,会使得后面专业课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反之,就会影响预期效果。因此,概率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行适当调整。特别是部分通过专业认证和拟参加专业认证的专业,应调研专业的知识背景以及对概率类课程内容的需要,在讲授过程中做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当然以此作为契机,对全校的概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改革,将会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构建概率统计课程新的框架

以48学时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例进行分析,其他以此为据,适当增加或减少课程内容或在某些内容上增大或降低教学难度。整个课程设置分为必修、实践和选修三个部分。

(一)必修部分(48学时)

必修部分主要涵盖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部分,包括概率论部分和数理统计部分。概率论部分主要包括一维、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等概率论基本概念。数理统计部分主要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数理统计中的基本概念和抽样分布。

教学内容可分解成若干知识点,而联系紧密的一些知识点可以组成知识模块。将所有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点、知识模块进行细分之后,按照不同专业的学习需求,增加或者跳过某个知识点或知识模块,以便调整授课内容。此外,对于高中出现的知识点、知识模块,可以采取归纳复习的方法。

(二)实践部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学科,从诞生到发展都离不开实践,许多重要的思想和方法都来自实践。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各种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应运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成为该课程教学的必然。

实践教学内容的开展可以由多种形式来完成。一是作为一门必修课或者限选课,单独开设概率统计的实践课。二是在必修部分的课时充足的时候,将内容不太多的实践教学归入其中。三是将它归入其他课程,例如数学实验课就可以包含概率统计的实验问题。具体形式的选取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

(三)选修内容

概率统计的选修课可根据实际,开成各有侧重的课程。例如经济管理中的概率统计可以结合经济和管理专业讲述概率统计的应用,概率统计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可以侧重概率统计知识的使用等。这样做既考虑到了不同专业对概率统计知识的需求,也能照顾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概率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内容

首先,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结合。包括两方面:(1)阐述教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例如古典概型是通过掷硬币、掷骰子等游戏发展而来。对背景的讲述有助于学生对概率统计知识的了解。(2)使用案例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系统性和严谨性,忽视了应用性。而实际上,概率统计中有相当一部分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就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案例分析中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的全过程。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其次,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两方面:(1)鼓励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深刻思维。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当然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先理解,然后应用。(2)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启发式、应用案例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课程教学可以采用如下授课形式:(1)预习课1周。重温以前学过的知识,阅读教师指定的教材、参考书。(2)集中授课13周(包括习题课2-3周)。带着之前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重点的听讲、练习。(3)讨论课2周。教师可提前准备几个题目,然后由小组代表和成员参与讨论。最后教师进行归纳和补充,这样每位学生对这些问题就有了全新的认识。

正如中科院院士李大潜所说:“数学的教学不能仅仅看做是知识的传授,而应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等方面都得到教益。”要做到这一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是关键的一环。

参考文献:

[1] 张克军.“卓越计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6).

[2] 尹亮亮,武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

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例5

一、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的概念

 

(一)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的概念

 

正确理解高等教育资源投人的概念是界定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概念的前提。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是将各种资源投入到高等教育系统中,用于高等教育事业,以期所投人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尽量满足社会各方面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以求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本定义中的“系统”既可以理解为广义的“系统”,又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系统”,即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活动所构成的体系;各种资源既包括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包括从事该项活动的时间、空间和信息;既包括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制度、文化、理念,又包括对该活动有影响的经验、模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投人”可理解为“配置”与“投放”。

 

(二)对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概念的分析

 

对以上所给出的高等教育资源投人的概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投人的标的是“各种资源”,各种资源即无论是按哪种分类的资源,一旦投人到高等教育事业,被用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那么各种资源就成为了高等教育资源。

 

2.投入的用途是“用于高等教育事业”。

 

3.投人的结果即产出是“社会各方面对高等教育需求的产品”,这是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的目标。高等教育产品包括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力资源、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技术服务。

 

4.投入的最终目的是“以求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健康发展”,这是高等教育系统在达到自身目标的同时,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也是对高等教育资源投人进行评价的标准,即高等教育资源投人达到的效果。

 

5.通过对“以期所投入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进行分析,还可以得出这样结论: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以追求效率、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即以最少的投人求得最多的产出。

 

二、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的概念

 

(一)效益的概念

 

《汉字源流字典》中对“效”和“益”字的解释:“效”字是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从支(表操作),从交(交叉腿之人),会人模[演变]效,本义指仿效,引申指献出力量;“益”字是会意字。甲骨文从皿(盆),上为水,会水流出盆外之意。表示增加;《当代汉语词典》对“效益”的解释是“效果和利益”;《投资大辞典》对“效益”的解释是:指劳动(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下同)占用、劳动消耗与获得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劳动成果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的代价,其差额为正效益,即产出多于投人,反之,则为负效益。借鉴词典中的解释,本文认为“效益”表示既有效率又有效果(有好的结果)之意。

 

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效率概念的界定:效率(efficiency)是指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效率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机械效率(mechanicalefficiency)、热效率(thermalefficiency)等。可见,效率概念来源于自然科学,由于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研究的需要,效率一词被引人社会科学,被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求产出数量上最大。相对于人的愿望和需要,或者是相对于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也是配置效率(allocativeefficiency)的一个简化表达。由于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就一项经济活动而言,更重要的是最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对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就是效率高,相反,就是效率低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经济学中最优效率是指“帕累托最优”状态下的资源利用率,即在不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一项经济活动不会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管理学中,效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产出与各种投人之间的比率关系。从数量上看,效率与投人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效率是以节约或充分利用来约束投人,是对产出数量上的追求。从价值理论上看,效率是指商品的价值。高等教育资源投人的效率其实质就是追求产出更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更多的科研成果,更多的科技服务。高等教育是现代人类社会的重要实践活动,因此,关注与追求效率,一直是人们从事髙等教育活动时自觉或不自觉的价值取向。

 

效果是指人们对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满意度的评价,是人们对产出品质的要求。人们对高等教育产品使用价值的需要,就是高等教育产出的人力资源是否有创造价值的潜力,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转化为强劲的现实生产力,教育服务是否能够达到人们对其需求满意度,所有这些高等教育产品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是否能够给社会的文化、经济及人类自身发展有益的各个方面带来好处,是对高等教育产品质的要求。

 

(二)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的概念

 

根据以上分析,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的概念即为:在一定时期内给定的高等教育资源投人到高等教育系统,并在给定技术条件下通过高等教育活动,产出的效率及效果。高等教育资源投人微观效益是指高等教育微观系统在一定时期内给定投人和技术条件下通过高等教育活动,产出的效率及效果。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宏观效益是指高等教育宏观系统在一定时期内给定投人和技术条件下通过高等教育活动,产出的效率及效果。高等教育资源投人微观效益与高等教育资源投人宏观效益是相对而言的。

 

三、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特征分析

 

(一)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的本质特征

 

1.任何资源都是数和量的统一,高等教育投人的是资源,产出也是资源。因此,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包括数量的效率和质量的效果两方面的内涵。

 

2.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是受教育者即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客体内在能量的储存。它的表现是含蓄的、隐形的,不像物质生产领域所创造的效益那样具有显性。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释放它的巨大能量。对个人而言,经过高等教育消费后,自身增长了知识和技能,获得了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并大大提高了就业几率,具备了获得更高报酬的可能;对企业而言,由于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将使企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对整个国家而言,既培养出了一定数量及质量的高级人才,也提高了国民素质,增强了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3.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是资源的转换和增殖。它是通过高等教育活动,将各种资源转换为人力资源。准确地说是通过高等教育资源投入能够使受教者提高其人力资源中的智力资源层次,形成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不断运用所学知识,会在原来学习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形成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等智力资源,实现了资源的转换和增殖。

 

4.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的依附性。高等教育投资使受教者提高的能力依附于受教者人体之上,即人力资源是体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统一,智力资源必须通过体力资源的劳动,才能产生效益。不具有独立产生效益的能力。因此具有依附性。

 

5.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的滞后性。对高等教育资源投人产生效益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只有投人到社会工作中,才能发挥其工作能力,而且必须专业对口,其效益才能得到最大验证。

 

6.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的长效性。由于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的成果一是智力提高的劳动者,二是科研成果。这两种产出的潜能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投资者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益,其时间长短取决于受教者的寿命与健康状况。因此,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具有长效性特点。如果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劳动者延续的劳动时间还会有所增加。接受教育的劳动者给自身及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短期内是有限的,而从长远角度看会在长时间内持续产生,其创造效益或价值是非常可观的。

 

7.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的间接性。高等教育资源投人的直接成果是产出的人力资源的智力层次得到提高,只有当这些人力资源投人到生产领域或实践活动中,才能使其智力资源与生产资料资源相结合,产出新的产品资源,经过市场交换,在收人中得到补偿和实现价值。可见,其效益的实现具有间接性。

 

8.高等教育的职能特征包括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因此,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包含培养人才的效益、科学研究的效益和服务社会的效益。

 

9.高等教育的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衍生功能)。就功能而言,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包含系统内部效益和系统外部效益。基本功能由高等教育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社会功能由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所决定。基本功能是育人的功能,社会功能是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人口功能。政治功能包括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及促进政治发展;经济功能包括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发展科技促进经济发展,通过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完善,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就高等教育的功能而言,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包括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效益和高等教育系统外部效益。外部效益即高等教育系统对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及资源环境系统产生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则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投资活动预期要达到目的的实现程度,是对高等教育投资的规划、决策及实施、回收情况进行检验和评价,用以说明对高等教育投资活动的优化或是失误的尺度。社会效益则又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效益,包括促进思想政治建设的效益;促进社会道德的效益和国民意识的效益;促进整个教育发展的效益;促进社会积累科学文化知识的效益。另一方面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效益,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效益;促进国民收入增长的效益;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效益。

 

(二)基于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的本质特征提出的相关理论

 

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的诸多本质特征并不是孤立的,是相互关联的,具有多面性的特点。这些多面的本质特征正是一些教育经济理论的提出的基础。

 

1.区域竞争力理论。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所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种争夺资源或市场的综合能力。以高等教育资源投人为源泉的“国民素质与科学技术”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2.非均衡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及其渐进停滞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以高等教育资源投人带来“产业结构更新”方面的效益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动力。

 

3.新增长理论。保罗罗默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边干边学等新问题的研究。这一理论正是“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能量的储存性、表现得含蓄性、通过实践活动巨大能量的释放性”等特征。因此,高等教育资源科学投人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4.高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潘懋元认为教育有两条基本规律,外部关系规律和内部关系规律,两条规律密切关联,相互作用。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自身的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同社会的关系规律,它是针对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而言的,“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认为教育在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约的同时,要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服务;高校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紧密相联;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技术优势与技术市场的匹配,专业设置与行业变化等都与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息息相关。高校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表现为义不容辞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职能特征与功能特征所决定的。

 

5.教育资源配置理论。国家、民间和个人是高等教育资源投人的三种主体形式,而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和投人主体的收人状况是决定高等教育需求的两个基本因素。投入主体如何对高等教育资源组织投人,包括投人量的多少,投入的方向、投人的各种资源的比例结构等,这正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内容。

 

以上对髙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概念的界定和特征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对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的评价不能仅限单一方面、单一方法。就其包含数量的效率与质量的效果这一双重内涵而言,对高等教育资源资源投人效益的评价要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能量的存储性、资源的转换和增殖性而言,我们要重视高等教育资源投人的重大意义;就依附性而言,我们要尊重和爱护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就长效性和滞后性而言,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不能急功近利,要放眼未来。就职能而言,包括对培养人才效益的评价、科学研究效益的评价和服务社会效益的评价;就功能而言,包括内部效益的评价和外部效益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陆家骝,林晓洁.经济资源的重新定义与现代经济增长[J].华南金融研究,2000(02).

 

[2]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香港:华夏出版社,2003(01).

 

[3]莫衡,等.当代汉语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4]黄汉江.投资大辞典[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

 

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例6

我院题为《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现状调查及培养对策研究》之课题,是2006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课题。在院领导、院特教所的大力支持、课题组相关老师的积极配合下,今天顺利开题了。下面我代表课题组,就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作如下汇报: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聋校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不足是当前聋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本课题从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形成机制及培养对策方面开展研究,因此,对于促进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质量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二)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语言学界和教育界关于正常人书面语言发展的研究及成果较为丰富,但在聋人书面语言发展机制及书面语言发展培养对策方面,有深度、有创见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填补了语言学和语言教育学在特殊人群语言发展研究方面的空白,而且还将为聋人教育和聋人书面语言发展与培养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三)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聋生学习语言的最大目的是能与人(更多的是健听人)交往、交谈,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只有培养和提高聋生的书面语言发展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因此,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帮助聋生融入主流社会,全面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意义重大。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为把握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我们查阅了2000年至今公开出版发行的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两家特殊教育理论刊物(《中国特殊教育》、《现代特殊教育》),翻阅了特殊教育的相关文献,并通过google.com进行了网络搜寻,在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我们发现:(1)研究者普遍认为,聋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关键在聋生书面语言发展的培养上。(2)对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培养方面的研究集中在:①聋生掌握书面语言的情况。大量文章主要是罗列聋生在掌握书面语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②对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调查研究。如阅读能力、书写能力的调查,总体反映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低下,大部分学生九年级毕业时阅读普通报刊还比较困难,写出的句子语法错误很多等。③对提高聋人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教学法的争论与探讨。研究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的争论与探讨上,对研究过程的更多关注导致了对研究目的的弱视。④对聋人书面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重提书面语教学法,呼吁直接用书面语教学法来培养聋生的书面语言能力。综观这些研究,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教学实践层面的经验描述上,总的来说比较浅层、零碎和粗糙,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撑,缺少对聋人书面语言发展不足原因的机理性的本质分析和系统研究,因而难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聋人书面语言发展问题作出深刻的思考和回答。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思维与语言》一书中论及关于思维和语言的发展理论时,强调了两种关系:①语言与思维发展的相互关系。语言和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和表现形式,但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词义”和“言语思维”是维果茨基用以表述和分析二者关系的基本概念。维果茨基认为,词义是一种言语思维现象。一方面,言语借助于概括(思维)实现对客观现实本质的反映;另一方面,思维借助于词义来进行,是在言语中实现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儿童的言语和思维的发展经历着先后(前智力运算和前语言运算)、交叉(自我中心语言和内部语言)和重合等不同阶段,但无论是在哪一个阶段,词义的概括化(概念或词义的理解)和系统化的方式及水平既是言语思维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决定言语和思维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在机制。教学的本质及重要作用就在于通过发展人的概括化和系统化能力,促进言语和思维发生结构性的突变和新质的建构。②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基于语言和思维的理论分析和儿童科学概念形成的实证研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实际的智力年龄与他在有帮助的情况下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显示儿童的发展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因此,“一种合理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头,并引导发展”,教学必须面向未来,而不是面向过去。维果茨基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理论对于本课题研究和形成主要观点的影响是深刻和多方面的,概括的说,主要有以下三点:①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辨证统一关系。“言语思维”这一概念深刻概括了这种关系。因此,关于聋人书面语言发展的研究应从言语思维的辨证关系入手,但是以往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和片面的,研究语言的就只研究语言,研究思维的就只研究思维,因而就难以从言语和思维的辨证关系把握上深刻揭示聋人书面语言发展的本质和动因。②在言语思维的发展过程中,词义概括化(概念或词义的理解)、系统化的方式及水平,是影响、决定言语和思维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在机制。由于听力障碍和言语障碍造成聋生早期言语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的不足(可能还有聋人手语对思维发展的负面影响等),因而导致了聋生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的低下,进而造成聋生学习书面语言的困难。书面语言写作过程其实是一种更为高级和复杂的言语思维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刻认识聋人书面语言发展的方式和机理,而且可以使我们在认识聋人言语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更加有效的提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培养对策。③聋人的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要立足于聋生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发现和早期干预,着眼于聋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聋生的书面语言发展才能更快、更好。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思维与语言的发展观点”为理论支撑,以系统的理论思维方式,通过对近年来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培养的文献研究和对聋校低、中、高年级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调查入手,考量聋生言语思维的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寻找影响聋生书面语言发展的相关因素,从言语思维的角度,着力分析聋生学习语言的困难和书面语言发展低效的原因,探究他们书面语言发展的内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为全面提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提供有效对策。具体来说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1)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培养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研究,明确已有研究的进展、主要成果、不足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重点。(2)运用调查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从聋校低、中、高年级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现状调查入手,研究聋生言语思维的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3)运用调查法、观察法、分析综合法,以问卷调查、课堂实录、作业试卷分析、小型座谈会等形式,考察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分析聋校现行的语文课程教材,了解聋生与语言发展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研究影响聋生言语思维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发展的各项因素,着力揭示聋生书面语言发展低效的原因,探究他们书面语言发展的内在机制。(4)运用访谈法、实验法,针对聋生书面语言发展低效的原因,从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聋校语文课程教材、聋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验证性的实验研究,提出培养聋生书面语言的有效对策。

五、本课题的研究步骤、研究成果及人员分工

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例7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如胡守棼主编的《德育原理》[12](P57-59),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例8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如胡守棼主编的《德育原理》[12](P57-59),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例9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建成创新创业体系,其中包括从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创业数量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各个高校掀起了新的高潮,但是其含义和范围尚不明确,通过研究,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加以界定,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梦”的实现、高校教育改革、大学生自身发展以及就业的需要都是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发展的外部动力。

1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内涵指的是概念的本质属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新的解释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业的解释是“创办事业”。创新与创业不能割裂开来理解,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创新是创业的基础源泉和前提,是内因;创业是创新的目的与归宿,是外因。没有创业的创新是缺少动力的,没有创新的创业是缺乏生命力的。

1.1理念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各高校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很多高校陆续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一门“课程”,而应该作为一种理念,贯穿所有的课程,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创新,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创业的可能性。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核心应该是打破常规、刻意出新。在学校教育阶段,对于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以填鸭式的,各种体系、概念、知识点都是“别人”总结出来的,在这种思维定式下,大学生往往缺乏批判精神,认为书本上的理论都是对的,专家的观点都是不可挑剔的,甚至教师都是权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个性发展、允许多样化存在才能真正实现打破常规、刻意出新。

1.2主体

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非教师或者创新创业项目和课题。创新创业教育既包括认识活动也包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主要通过理论教学完成,实践活动更多通过实践教学完成。另外,为了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育者需要帮助主体寻找合适的中介和拓展足够的客体。中介可以是课本、网络、教师,也可以是优秀企业家的现身说法,客体可以由教师发掘也可以由大学生自己发掘,在挖掘创新创业项目的时候,需要寻求政策的支持、资本市场的关注以及师资力量的扩大,改变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局限,同时更要鼓励大学生借助自身的能力投身实践。[1]

1.3目标

学校教育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需要将目前的课程重新整合,使其具有严谨性和系统性,而非仅仅包括“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同时增加讲座的质量和数量,使其拥有固定的安排与系统的规划,建立专家库,邀请更多的不同行业的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成功者和失败者,开展丰富多彩的讲座。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要复杂的多:首先,聘请拥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避免实践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其次,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开拓新的路径,如网络时代的虚拟实践,具有虚拟性、超时空性、交互性等特点,可以实现现实难以完成的任务,如通过网络游戏让学生在短期内体验创业的过程;再次,争取社会的支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如企业群体的支持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习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建立更加宽容友爱的环境及广泛友好的关系网络;银行的支持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家庭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家长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解与支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创新创业的成败,避免创新创业大学生太大的压力。[2]

2创新创业教育的外延

外延指概念所包括的所有因素,可以一一列举,也可以不断扩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外延很多,从不同层次、角度进行划分,会有不同的种类,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外延,我们主要从横向、纵向和内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横向划分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分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服务三个方面。人才培养和科研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它们往往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质量。总之,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通过给社会提供合格创新创业成果、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培训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因此,创新创业人才、科研成果、社会服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部分。

2.2纵向划分

创新创业教育可分为创新创业教育投入、过程、产出三个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主要是从师资、设备、教材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理论教学指授课计划、授课方法、作业等,实践教学指实践项目选址、实践形式、实践手段等;创新创业教育产出指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以及走上社会后在岗位上取得的成绩以及学校直接面向社会的服务情况。

2.3内在划分

从内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又可以分为创新创业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等方面。创新创业教学不同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只是教育活动的一个方面,教学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而教育无处不在,包括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的熏陶、创新创业成功人士的激励等;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指的是从师资配备、经费、设备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配合其它因素一起完成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和社会,如何让学生和社会满意是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所研究的内容和关注的焦点。[3]

3结论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它的内涵会越来越丰富,外延会不断扩大。创新创业教育来自于实践,最后又要回到实践中去,而对于它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参考文献

[1]李亚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原则及路径优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83-87.

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例10

一、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跨界的必要性 1.课程改革之需要 根据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世界(自然、生活)、作家、作品、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文学的这四个要素就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文学概论课程讲授的主体(包括本科院校),其内容与形态又可概括为所谓的五论:本质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源流论,这些知识基本上是先入为主。可近年的文学语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四要素当中的世界或许还是那个世界,但其他三要素却发生了很多变异,以至于出现了“文学消亡论”。作者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文字上的作家、诗人和艺术家,而扩大为文学艺术从业者,既包括传统意义上文联、作协等体制内的作家,也包括凭借宽松自由的市场和科技逐渐壮大的作家、网络和文学粉丝(或说创作大众)。作品在大众传媒的冲击或包装下也不再纯粹是以终极关怀和审美为价值取向的文学艺术作品,而是以商业利润为旨归、依托现代传播技术复制的大众文化产品。读者也不再是充满梦想和激情、寻求阅读享受和审美愉悦的读者,而是消费大众文化产品的消遣者,文学的休闲化、娱乐化、视听化和偶像化等是当前的主流。 作为以讲授文学四要素为己任的文学概论教学要正视这些文学现实语境之变异,不能再单纯地依靠传统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介绍的方式来进行讲授,而应该跨越理论框架与当前文学现实生存语境的界限,努力使理论教学与文学现实语境形成视域融合。有学者就曾直言,我们的文学概论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较为封闭的束缚人的心灵自由的知识传授和思想规训,而非一种诗性智慧的启迪”[1]。而作为讲授文艺理论的文学概论课程如果确实是这样,如果不能关注或解释当代的文艺现状,它存在的合法性就会变得可疑,就无法为学生所接受,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更别谈什么实现师生间的视域融合,难以为继就真正到来了。所以,我们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不能再孤芳自赏,必须要跨界。朱自清曾说:“‘概论’这名字容易叫读者感到自己满足;‘概论’里好像什么都有了,再用不着别的———其实什么都只有一点儿![2] ”高职的文学概论确是如此,它不像本科院校除了文学概论还有其他相关或外延的课程,大多只有这一门讲授文学理论的课程,所以只好“什么都是一点点”。另外,文学概论本身就具有融文学、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性质,所以又“好像什么都有”。 高职文学概论教学窘境很大程度就在于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依本科院校的瓢来画葫芦。我们的文学概论教学应该一方面要跨越理论与现实语境的界限,另一方面也要跨越文学理论与其他课程以及学科的界限,不能像本科院那样固守着文学理论本体进行讲授,而应尽量使它们融合,满足高职汉语人才的职业需求。 2.专业建设之需要 国内著名职教学者姜大源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类型,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与普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往往只在学校这个“围城”里办教育,而职业教育必须跨越“围城”,跨界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征,目前,职业教育所强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是对跨界教育的最好诠释[3]。学生在学校是受教者身份,必须接受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理论知识教育,而顶岗实习则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相关工作。可见,我们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不仅要遵从高等教育所必备的认知规律,也要遵循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跨界需求,遵循学生职业成长、发展规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扎实的知识储备,也要有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文科类的汉语专业也不例外。 高职的汉语专业大多是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文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应该培养具有一定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知识储备的交叉型“跨界”人才。相比本科院校而言,学生不一定要做到专精深入,从事文学研究工作,但必须要广博通达,具有把所学知识与社会运用综合汇流跨界的实践能力。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专业课程是照搬本科院校,在专业改革和建设上除了对专业课程精简门类和压缩课时之外,似乎还没找到行之有效的突破口,文学概论自然也难逃被压缩课时的厄运,以至于我们许多教师无所适从。为了适应专业建设的需求,文学概论教学必须改变传统封闭的教学思路,要根据社会需求及社会发展变化,因地制宜适当进行跨界探索。相反,我们高职院校的文学概论教学如果仍旧局限于文学理论本体的圈圈,而不寻求跨界探索,就会脱离“宽口径”的培养目标,也会违背高职教育要面向社会需要的基本准则。 3.人才培养之需要 在早些年的精英教育时代,汉语专业的前身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专门从事语言、教学的人才,而在现在的大众教育时代,高职院校的汉语专业培养的则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跨界人才。依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就业统计,近年的毕业生从事教学的在逐年减少,而从事企事业文员和各种文化、经济传播性质职业的占大部分。也就是说有相当部分学生所从事的职业与纯文学关系不大甚至没关系,但与文化有关的职业日益增长,尤其是近年“文化产业化”的提出,让汉语专业的毕业生充满憧憬。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文学概论教学就不能局限于对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纠缠,去玩什么“玄虚之理”,我们应跨越文学与现实文化的界限、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和方法来观照当下的现实案例(尤其是文化案例),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讨来提升理论素养,不再让学生有“学习文学概论有什么用”的感慨。 客观地说,高职生源素质比本科院校要差,相对而言,理论基础不扎实、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浓、钻研意识淡薄等表现更胜。他们是伴随着影视、网络成长起来的,他们情愿享受时尚杂志、影视、网络等视觉盛宴,不愿进行文学文本的阅读(有阅读也是消遣式的阅读)。他们手里拿的或包里背的不是所谓的经典文学文本,而是流行泛滥的大众文化产品,如时尚生活期刊或流行视听产品,他们介入的不一定是纯粹的审美活动,而是对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p#分页标题#e# 对这些产品的追求,学生也呈现出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文学概论教学需要跨界,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其他课程相比,文学概论与学生热衷的这些日常文艺生活和大众文化产品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天然联系。为了吸引学生,我们可以跨越文学与文化的界限,利用“主体间性”和“互文性”,通过对这些大众文化的批评分析来促进学生对文艺理论知识的掌握,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式的学习来奠定将来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二、文学概论课程跨界教学的内容 跨界又被称为“互涉”“交叉”,也有“综合”之意。 跨界思维不是封闭的,而是灵活多样、开放的,一方面要多视角看问题,另一方面要寻找它们的关联交叉点,要把多领域知识进行融合。跨界作为突破文学概论教学困境的一种思维向度,它要求我们教师应与时俱进,要多关注社会现实、要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宽广的视野,要多接触学生乐于接受的东西,并给以指导。鉴于现在高职院校文学概论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跨界融合:1.理论与实践间的跨界结合文学概论的宿命是讲授比“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隐蔽和费力得多的理论知识,而其色彩的灰暗和抽象往往会让学生望而却步。但众所共知,理论是来自实践又要回归实践的,理论与实践就像一间房子的两扇窗户,虽各自独立,又相互贯通,二者之间保持着和谐有度的张力。由前所述,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我们的文学概论教学更应打破理论与实践间的壁垒,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间的跨界结合。应采取的举措有:一是教学要走出狭窄的审美领域而跨界进入到开放宽泛的文化艺术领域,将文学概论的教学适当扩大到文艺以及文化概论的教学,让学生从社会、文化、消费等方方面面的不同视角来理解文学理论,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沿波讨源”,由文学实践获得审美情趣;二是对庞大文学理论进行“减肥”“消肿”,把那些晦涩难懂又没有实用价值的章节进行简化、淡化处理,精简出最为基本的教学内容,内容以对高职学生“必需、够用”为度,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而定。从某种角度上说,教学的意义和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法,也取决于所讲授的内容,更取决于教师与学生的视域融合。我们文学概论的教学内容如果仅仅停留在从定义到定义,对概念只作抽象的讲解,这无疑会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紧密关联的张力平衡关系,拔高理论的抽象玄虚,阻拒学生对文学概论的学习,就更谈不上视域融合,这样的教学无异于作茧自缚。跨界思维意味着我们在传授文艺理论知识时一方面要有理论节点,另一方面也要大量运用实践案例做支撑,包括经典名著也包括他们喜闻乐见的现实案例。 2.文学概论与其他基础课程间的跨界融合 高职院校汉语专业基础课一般分为三大类课程,即:语言类课程、文学类课程和写作理论类课程。 作为中介的文学概论课程与其他课程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些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有些是借鉴与被借鉴的关系,它们之间有许多相通之处。 尽管如此,但在现实教学中,这些基础课程基本上是各自为阵,就是所谓的隔行如隔山。文学史课程教学只停留于史的传授,不注重理论更新阐释,而文学概论课程则注重从理论到理论、从定义到定义,有些甚至跟随本科院校玩弄术语游戏。写作课与文学概论课本是紧密相依,但各自为阵的教学现实难免会重复相撞,不同的教学侧重、教学演绎肯定也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其实,汉语专业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各课程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专业教学应使学生获得整体性知识与技能。跨界思维提醒我们,在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课时减少的背景下,各课程间应协调合作,实现跨界融合。如基础写作侧重在训练学生的“写”的能力,文学概论侧重训练学生的“接受分析”的能力,文学概论教学要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角度来学习理解理论就会事半功倍。 3.汉语专业与其他专业间的跨界辐射 从文学理论的产生来说,文学理论是无法脱离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专业学科的,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同专业学科理论之间的跨界互动与融合才为文学理论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基础。也就是说,文学理论本身就是一门在不同专业学科知识间跨界融合而成的学科,如文艺心理学、文艺生态学……还有批评模式如社会批评、心理批评等莫不如此。文学概论的教学是无法脱离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跨界融合的。专业间实际上也并不存在一清二楚的界限,各专业间有时是交互融合、互相渗透的,20世纪80年代,自然科学就曾被大规模应用于文学研究,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风靡一时,数学与诗的关系也曾引起一阵热烈的尝试。跨界思维意味着我们在传授文艺理论知识时一方面要引文学的经、据文学的典,另一方面也要大量运用正在发生的现实大众文化实例,要实现汉语专业与其他专业间的跨界辐射。因此,我们不应固守文学的语言属性、审美属性等界线,而应跨越这种界限,教学应辐射至现实生活中大众传媒文化的种种超文本、超语言、超审美的现象,如艺术表演设计、广告宣传策划、公关形象、传播策略以及消费时尚等。或许这些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具有吸引力,也更有实用性。我们的教学可以适当拓展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外延,把教学视野适当辐射到其他专业如艺术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 4.学校与社会间的跨界合作 高校人才培养有两个目标,一个是人文素养培养目标,一个是职业需要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与培养目标均有别于本科院校,在笔者看来,高职更注重职业需要的显性目标,现在所强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既是对职业需要培养目标的最好诠释,而这也是对跨界教育的核心所在。虽然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它也不能像某些理工科课程那样方便地开展跨界合作,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身边资源,模拟进行“工学结合”,来实现学校与社会间的跨界合作。#p#分页标题#e# 如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诸如读书比赛、诗文朗诵、影视佳作欣赏等活动来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也可以利用学校的学术讲座和各种活动(如文化节、辩论赛、话剧等校园文化活动)来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鉴赏能力,还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地方上的文化文学活动,如地方作协、文联等举办的文化沙龙、诗会、读书会等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与传媒合作开展些文艺评论活动。这或许有点难度,但“文化产业化”的提出为我们文学概论教学实现学校与社会间的跨界合作提供了可能,相信在各位同仁的努力下一定会做好。 三、结论 跨界思维的价值在于让看似不相干的元素放在一起擦出灵感和创意,它的核心在于创新。对文学概论教学而言,跨界思维有助于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模式,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走出泥淖。跨界思维不能仅停留在理念上,关键在于我们要努力尝试。它实际上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善于将各处知识和信息加以融合。当然,在跨界教学的同时我们又要切忌误入另一个极端,即将文学理论完全置换到文化、传媒、产业等视域中,要防止文学概论无限越界而名存实亡。另外,跨界思维只是一种教学思路和模式的探索,笔者并非寻求而且它也不可能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或策略,提出跨界思路的目的在于提示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融会贯通各种文艺理论知识,使我们的教学在教与学相长的过程中实现视域融合,令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不再让学生望而生畏,使之真正成为学生人文素养成长和职业需要的一部分。

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例11

1.1 数学慢教育曲线思维导图

已有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学习信念之间带有“叶克斯――多德森律”特征,也就是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动机过强或过弱因信念极端值而效率趋低,只有处于“中值”认知效果最好[2].数学慢教育是以“曲线思维”为突出特征的课程实践论,强调曲线思维在慢教育认知体系中的反复关联作用,关注“无字证明”(数学活动)“二次数学”(变化思想)等直觉行为对曲线思维的指导意义.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出版的“科学框架”(Science Framework for California Public School)中,将“尺度与结构”“变化与形式”“稳定与演化”“系统与作用”提炼为科学主题[3].

慢教育中的曲线思维层级导图分为四个层次,包括主题的确立(聚焦慢教育主题)、概念的认定(主概念和次概念的划分)、运演的形式(数学活动方式的选择)、心智的内迁(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素养倾向)等系统主干因素,终归于曲线思维的定向显化和定性把握.事实上,数学慢教育作为课程实践论揭示曲线思维的“共通性”,即概念的前概念活动致知概念反问监控概念元认知把握概念.这里的“活动”是一个形式化概念,包括二次数学和无字证明等结构思维尺度,而曲线思维就是以“活动事实”为外在形式的思维轨迹.

1.2 什么是曲线思维

曲线思维是物质世界和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没有曲线思维就没有合理的结构和巧妙的造型.“螺旋上升”主宰着曲线思维模式,在这条曲线上走过阿基米德、菲狄亚、达芬奇、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科学大师;在这条曲线上矗立着中国的太极图、古希腊的巴特农神殿、爱奥尼亚的柱头饰、法国布卢瓦的皇家建筑群等艺术奇葩;在这条曲线上排列着植物叶序图、元素周期表、黄金分割线、人体比例图、费氏级数等自然法则.因此,是曲线思维让无序的世界有序化且充满美感.

曲线思维作为教学论,则反映数学慢教育的本体价值.数学慢教育课题研究组认为,曲线思维是一种从直观的知觉思维出发,突出二次数学或多次数学的“过程性”特征,终于概念系的“关系性理解”的思维方式[4].事实上,慢教育数学就是必须让学习者经历“工具性理解概念性理解关系性理解”,方能把握数学对象的本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提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等.显然,这就从课程论层面明确指出思维的“过程性”对数学慢教育的反哺意义.田万海先生认为,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其间需要经过初步理解、确切理解和深刻理解三个阶段[5].这就是慢教育研究者提出“多次数学”的思维事实根据.

有人说,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坏教师教人奉送真理.曲线思维研究组认为,让学生看到“思维过程”的教学是“好教学”,剥夺学生“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是“差教学”.就形而下的教学“器识”而言,无论是“关系理解”的到达、“深刻理解”的把握、还是“多次数学”的行为以及“所以然”的知性等创造型复合思维的运演,都离不开研究对象的“过程性思维”.而过程的“过程”都带有明显的迂回曲折的特征,在现象学领域呈“波浪前进”的研究趋势.因此,我们把具有创造潜能的复杂多变的概念思维模式定义为曲线思维.

2 曲线思维的教学价值

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是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曲线思维作为数学思维领域的一种普遍方法具有普适性和科学性.它揭示慢教育课堂学科思维教育的认识信念,重视问题解决产生式心理原型的形成,反映一个人过程性认识系统的概念能力[6].数学慢教育课堂曲线思维的教学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2.1 有利于学生进行原型内化

在加里培林和安德森(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我国教育学者提出心智技能形成三段论即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内化”作为心理学俗语,取外部动作向内部转化之意,即内部动作映像形成的过程.比如,学习“探索勾股定理”时,我们选择制作直角三角形教具为“前概念”背景,让学生感受学习这一新知的必要性.进而实现将“现实模型”转化为“心理原型”,终归于概念表象的定向产生.“原型内化”作为心智技能的高级形态,是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即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化过程.而数学慢教育课堂的曲线思维是以寻找“前概念”为思维抓手的思维行为,演绎、解释前概念的过程就是心理原型得以内化的过程.

曲线思维是以概念认识系统的定性变迁来实现的.核心概念是曲线思维的研究主题,而一般概念是曲线思维研究的子节点.对于概念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划分则是曲线思维发挥作用的表现,标志认识信念的指向和集中的程度,即曲线思维观念的定量形成.正如上述勾股定理场感描述的那样,情境简单,概念的主次清晰透明,易于理解把握.这就是曲线思维素养层面的慢教育大意.这里我们反对概念行为的直线思维倾向(奉送真理),也反对情境泛滥的“过”曲线思维倾向(作秀式情境).

2.2 有利于学生提高元认知力

提高元认知能力是数学慢教育思维教育的主题.数学元认知能力包括数学元认知知识的掌握与致用能力、数学学习自我规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等[7].元认知作为思维学概念就是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把认知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常见的元认知行为就是“反思”“回流”等思维行为.唯有“反思”,方能将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多次用“思维”审视概念的行为,能使得问题解决过程逻辑连贯、方法体系共通化、经验体系框架化、思想意识集中化,终归于概念系的来龙去脉.而这些简洁的思维结论,在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曲线思维的反复性和回流性.事实上,元认知本身就是一种带有强烈曲线特征的曲线思维.

慢教育课堂数学元认知包括数学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与元认知监控,其中元认知体验和监控对学习者的思维锻炼效果明显.在元认知行为实施过程中,我们常以“反问”监控的形式进行曲线思维,伴随着递进式“为什么”的哲学追问.而“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接着,还应做什么”都是曲线思维的典型表现.因此,就监控学的思维过程来说,曲线思维方法能反哺元认知力的能力,提高了课程思维教育力.

2.3 有利于学生学习正向迁移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的迁移论,强调认知结构的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性等特性始终影响着新知的获得和保持.安德森等人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加特纳等人认为,若前后两种情境的结构特征相匹配或相同,则迁移产生.这就是当下情境教学论被“第一概念”的意义所在(哲学论范畴).数学慢教育曲线思维带有鲜明的概括性和连贯性思维特征,其思维过程就是建立产生式(是认知的基本成分,由一个或多个条件+动作的配对构成),而运演目标则是实现认知的正向迁移.

诚然,迁移的本质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数学慢教育曲线思维的关键词就是整合,这里的“整合”是新旧经验的一体化现象.即借助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等数学活动,使新旧经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在结构上一体化、系统化;在功能上可稳定调节活动的一个完整心理系统.慢教育曲线思维的运动线索为:情境(形式化、客观化)组织(抽象与概括)观念(思想、方法)意识(能力、习惯).这与已有研究揭示的学生个体与群体的思维结构有相通之处[8].曲线思维的整合行为可以通过同化、顺应与重组来实现.比如,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任意画一个直角三角形,测量其三边的长度并给出猜想.这一情境能让学生在监控体验中,经历思维内部关系的重组和同化,落实认知正迁移意识观.

3 曲线思维的教学设计框架

已有研究发现数学优生思维具有以下共性特征:(1)善于接近性、相似性和对比性联想;(2)产生块状思维和复合思维;(3)采用弯曲思维(转化);(4)超回归思维[9].可见,运行曲线思维教学概念已成为当下教育界的自然法则,备受学科思维教育的关注和热议.

S.Pirie和T.Kieren的超回归数学理解模型,由原始认识、产生表象、形成表象、性质认知、形式化、符号化、构造化、发明创造,这8个过程揭示学习者理解数学概念的全过程[10].数学慢教育研究组提出曲线思维的教学设计框架,主要包括4个反应层级(见图2).

恩格斯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我们可以借助概念研究曲线思维的科学框架.概念是数学大厦的“基石”.数学活动的直接目标就是习得概念,间接目标是养护曲线思维,进而影响生命的行事观.由图2可知,数学活动是曲线思维的依附载体,4个阶段(4级思维)是其基本的运动方式,超回归心理模型是其立论的基础,概念的内化和迁移是曲线思维运动的集大成者.在综合思维演变的过程中,形式化曲线思维主要表现在3个层面:一是设计准情境寻找前概念(简明的问题情境),数学科学不允许有前概念,但数学教育学可以有前概念;二是问题组块内部关系逻辑连贯,外在形式开放聚合有序,内在思维黑白相间;三是借助元认知监控行为将核心概念转化为一般概念,这里的一般有“一般”的一般意义,也有形式化的符号意义.

下面以“探索勾股定理”教学为例,对数学慢教育课堂曲线思维运行过程加以说明.

就思维过程学来说,探索勾股定理教学的思维核心是“勾股定理的缘起缘落”,它揭示章节抑或单元起始课的思维线索.为促进学生对章核心概念(勾股定理)的理解,势必需要将曲线思维形式的一般概念转化为具体形式的核心概念,同时还需要将特殊形式的核心概念进行一般化演绎,进而使得概念的理解从内容走向形式,终于概念的关系性理解(见表1).

在这样的科学框架体系内,设计带有明显曲线思维特征的数学活动,使得核心概念突出,一般概念敞亮透明;教学过程主题聚焦,教育过程主题鲜明;过程性思维在哲学追问中螺旋上升,在元认知体验中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就思维科学论而言,4个思维层级的问题都以曲线思维为突出特征,断然屏蔽“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最近意识.正是这种让学生“看得见思维”的曲线思维,才让慢教育课堂不慢而慢,慢而不慢且辩证前行,终归于慢教育形式的简约但思维并不简单的曲线定论.

概言之,慢教育中曲线思维的教学关键是: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设计运演问题“反应块”,在“超回归”心理模型的指导下,进行概念的逻辑划分和回归性监控分析.曲线思维起于核心概念的定性把握,一般概念的定量转化,终于正向行事观的形成.这与教育部课程教育素养指标的培养具有内部系数相关一致性,即社会参与的维度、自主发展的维度和文化修养的维度[11].

参考文献

[1]朱桂凤,孙朝仁.数学慢教育研究综述[J].江苏教育研究,2013(7A):47-50.

[2]王光明,刁颖.高效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9,18(5):51-56.

[3]The California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Science Framework[M].USA: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0:86-88.

[4]马复.试论数学理解的两种类型――从R.斯根普的工作谈起[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3):50-51.

[5]田万海.数学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88-89.

[6]程德胜,喻平.高职学校数学教师认识信念分析与倾向性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5(2):92-97.

[7]王光明.数学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22.

[8]徐文彬.关于数学文化视域中数学学习的构想[J].数学教育学报,20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