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社会实践的成效

社会实践的成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9 09:02:35

社会实践的成效

社会实践的成效例1

高校团委社会实践至的构建,既要做到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效结合,还要做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要利于引导高校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基层。从理论角度而言,高校教育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为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与课堂教育的间接性、理论性知识习得相比,社会实践能够让大学生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实现抽象理论的具体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理论从实践中来,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认识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拓宽阵地,加快完善高校育人体制机制

构建高校团委社会实践的长效化机制有利于为高校学生提供与素质教育向对应的具有稳定性与长期性的情境要素与现实环境,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对于社会的深刻认识。高校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创新思辨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一方面培养了其服务社会的奉献意识,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除此之外,长效化的社会实践机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以及集体主体观念。由于长效社会实践机制自身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社会实践活动也必然是具有生命力的动态系统,在拓宽学生的学习阵地,完善高校育人体制机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服务基层,为基层建设提供动力与支持

高校学生拥有着相对较高的文化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储备量大,综合素质优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走出校园,走进基层,服务基层是大学生结合自身优势,发挥专业特长的有效形式。例如,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以及科教、卫生、文体、法律“四进社区”活动,学生能够深入基层,宣传和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开展“普法宣讲团”等活动,解读百姓身边的问题,了解百姓生活,聆听百姓心声;开展“志愿者服务”、“三农宣讲团”等活动,帮助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为基层的发展贡献大学生自己的力量,提供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方面的精神动力以及技术支持。

二、高校团委社会实践长效化机制构建思路与策略

(一)完善社会实践长效化机制的组织保障

高校团委社会实践长效化机制的构建首先应有完善的组织保障作为支撑。科学有效的高校社会实践组织体系应当包括领导体系、组织实施体系以及经费体系等。高校应成立由校分管领导挂帅,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校团委在指导高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当重点负责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仔细研究实践方案,在组织上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管理提供保障。一方面,高校的党委团委要深入学习党中央以及团中央的相关文件精神,认识社会实践在高校大学生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思想上提起高度重视,将社会实践纳入教育教学改革大纲中、另一方面,作为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指导部门的校团委要深入理解实践活动的实质与内涵,理清思路,对社会实践的内容与途径进行科学设计,选派优秀教师进行指导,确保社会实践的良性发展。另外,要进一步宣传高校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为社会实践探索新的方式与途径,增强社会实践效果。

(二)科学规划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形式

高校团委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有效构建与科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规划密不可分,因此,高校团委应当做好这一总体规划。第一,要将社会实践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重要体系,深入系统思考大学生实践活动。第二,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围绕目标,研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外条件,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做到周密部署,逐一落实。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工作主要包括科学设计实践内容以及丰富实践活动形式两方面,特别要注重加大教学课程的实践化力度,进一步拓宽社会实践的渠道与空间。例如,探索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立项,大学低年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社会调查,高年级学生进行专业化生产实习,专业教师与优秀学生和企业“结对子”等形式。总体规划和活动设计要紧紧围绕“实践育人”这一主题,发挥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促进作用。

(三)完善长效化社会实践的管理考评机制

高校团委社会实践的长效化机制要求完善社会实践的管理考评机制。在管理机制的健全方面,第一,要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实践项目的审批制度与资金申报审核制度,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与强大的资金保障。第二,要建立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协调机制,有效化解两种教学方式之间的矛盾,将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拓宽实践范围,拓展实践空间,延伸实践效用。第三,完善高校学生安全保障机制,加强指导与教育,传授安全知识,提升学生紧急避险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考评机制对于评价实践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评价标准的建立上,首先要关注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其次要关注实践活动对于高校教学改革提供的促进作用,最后要关注社会实践活动给大学生本人带来的积极影响。在考核过程中,高校应当将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纳入学生的学分档案,成立相应的专门机构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实践绩效以及实践成果进行考核,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并向有关单位推荐,形成长效化的激励机制调动高校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社会实践的成效例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05-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勤工俭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教学实习、勤工助学、志愿服务、“三下乡”活动、社会调研等。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创新的现实需求要求高校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专业化指导,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的综合效益,提升实践育人效能。

一、专业性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

1.专业性社会实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无为而治”的重要途径。理论总是灰色的。课堂教学和理论说教是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采用的手段,方式生硬,效果并不理想。同志说:“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社会实践能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真切地内化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把自己的未来归宿于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从而找到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价值,加速自己的社会化过程,在内心深处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在开展专业性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结合专业对个人关注的问题亲身开展调查研究,认识社会民生,亲身思考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转变为主体,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求,以科学精神解决主观思想认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思索相结合,在实践中学生的专业思维和认知方式使认识更加理性、体验更加深刻,思想政治教育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由此,社会实践的育人效能以专业性社会实践的化人效能为最优体现。

2.专业性社会实践是高校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课堂教学之最佳辅助措施。(1)专业性社会实践是专业知识学习和提高的有效渠道。它是学生自主选题的一次教学实习。在实践中加深课堂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加以应用,从而在实践中将理论变成技能。(2)专业性社会实践是培养发展专业兴趣的良好平台。它为学生系统、深入地探讨专业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课题和内容提供了机会。通过将专业学习中的兴趣点予以立项研究,在实际生产和专业岗位体验中探索体悟,加深专业认知,甚至将专业兴趣发展为专业特长。(3)专业性社会实践是专业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在实践中紧密结合社会现实情况和现实需求实现专业知识的深化掌握和内化提高,因此专业性社会实践比课堂专业教学更贴近社会现实需求,提升了课堂专业教学效果,是对其的拓展和延伸。

3.专业性社会实践是开展大学生职业教育、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依托。(1)大学生在教学实习、专业岗位体验、行业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等实践中,亲身经历,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干什么,提升自我认知;在亲身实践中获取具体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对工作者的能力要求、职业发展前景等信息,建立起职业认知。大学生结合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了解社会人才需求,从而进一步明确个人择业方向。专业性社会实践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职业教育奠定基础,使教育取得实效。(2)在专业性社会实践中,学生用所学服务社会,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有调查显示,在被问及“你认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是否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强职业技能”时,79.2%的被访者选择“非常有帮助”或者“帮助较大”,12.7%的被访者选择“帮助较小”,8.1%的被访者选瘛盎本没帮助。事实上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还有一定的距离,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一定要经过岗位的实践或体验,否则在就业过程就会频频遭遇困难和挫折”。

在近几年“史上最难就业季”、“史上更难就业季”等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成为相当重要的社会问题。对在校学生开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素养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任务。专业性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准备,是大学生提升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形势下,开展专业性社会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去专业性的消极影响

目前,许多学校都已认识到专业性社会实践对提高实践育人效能、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综合效益的积极作用,但对如何有效开展专业性社会实践的认识还不很全面、到位,客观上造成目前很多高校对开展专业性社会实践认识深度和重视程度不够的现实,甚至存在去专业性的倾向,这对实践育人效能的发挥具有消极影响。

1.社会实践活动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而非专业成长途径,削弱了实践育人效能。我国每年正式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个主题,可能是大主题也可能是大主题下设的分主题或小主题。学校团委或者学生管理工作部门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者根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将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此种做法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抓住时代主旋律,贴近社会发展实际,聚焦社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但是,它的局限性在于,实践游离于专业之外,学生走马观花,比较容易陷入形式主义,实践仅是一种活动,甚至运动,效果不尽如人意。

2.忽略学生实际需求,限制了学生参与范围,造成社会实践普及性不足。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途径,社会实践的主要意义在于人员参与的普遍性。要努力扩大活动的参与面,将大多数同学组织起来,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社会实践去专业性,成为学生活动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一部分,社会实践的开展机制是自上而下的任务分配性被动机制,实践活动成为局限于少数学生的“精英活动”。去专业性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自身参与活动的实际需求考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积极性,同时也削弱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3.与实践接收单位实际需求脱节,妨害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建立。当前,社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并不到位。不少单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走马观花,对企业社会发展无实际作用。据相关调查,社会各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认识程度调查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得知,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支持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社会单位是实践活动开展和取得实效的重要依托,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形势下,依靠专业优势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满足社会单位技术提升、创新发展的需求,建立学校、学生、单位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是社会实践充分发挥育人效能、扩大社会实践效果的有效方式。去专业性的社会实践与接收单位实际需求脱节,实践多流于形式,甚至给实践接收单位造成负担,影响学校和社会实践单位合作向纵深发展,危害社会实践基地长效机制的建立。

三、开展专业性社会实践,提升实践育人效能路径探究

1.健全相关制度,为开展专业性社会实践提供制度保障。(1)制定社会实践课程大纲和授课计划。高校应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教学计划,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目前,在山东大学(威海)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已成为学生必修课课程。各教学单位应尽快制定社会实践课程的授课计划,组织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针对各专业特点和专业资源,设计各专业的社会实践工作方案、实施途径、执行办法等。社会实践从一项活动转变为一门课程。(2)完善教师考核体系。将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纳入工作量,作为评选优质课程和优秀教师的重要考评依据,提高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的调查方法和研究手段,指导他们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践单位的技术难题。(3)完善学生创新学分申请制度。学生所取得的优秀社会实践成果课申请创新学分,从制度上对学生实践成果予以认可,诱发学生参与专业性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建立学业导师―就业导师―普通教师相结合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专业指导模式。自山东大学(威海)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来,社会实践作为一种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途径和载体受到导师们欢迎。通过指导社会实践,密切了师生关系,践行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导师直接根据社会实践具体要求、从专业背景出发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实践效果得到保障。

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企业负责人、生产技术骨干、社会名人等担任学生就业导师,对学生开展职业教育和就业求职指导。社会实践可以成为就业导师开展工作的渠道之一。就业导师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认知,提升职业能力。就业导师担任实践指导者加强了指导力量,也促进了高校和社会的交流沟通。

发挥普通专业教师在实践指导中的作用。专业教师的学科素养和理论前瞻性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重要资源。“一方面,专业教师的科研优势能使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利于活动内容的丰富和活动形式的创新;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实践活动围绕科研需要展开,为教学科研提供第一手资料,有助于进行各项实证研究和专业领域创新”。

3.建立专业性社会实践分年级、分层次开展的差异模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该贯穿于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而不是特定阶段的“假期运动”。高校建立切实有效的实践培养体系,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开展实践活动,保障实践育人效果。专业性社会实践的开展必须以分阶段、递进式的社会实践体系为前提,“针对各年级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认识―理解―应用―综合应用为不同目标,有针对性地由浅人深地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

在大一学年,学校要根据学生入学时间较短,基本尚未接触专业课,不具备专业知识储备,但他们好奇心强烈,具有较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热情。学校要根据这一特点,引导大一学生开展以大学适应、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专业性社会实践的开展打好基础。在大二学年,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初步具有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引导学生加入专业性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社会调查、专题调研和科技文化活动,承担一部分专业性工作,由高年级团队骨干培养、带动,体验专业性实践的乐趣。大三、大四学年,学生已经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了专业课程,要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所学,开展就业实习、科技文化服务、专题调研、创业实践等与专业深入结合的实践活动。只有做到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分层次引导,才能够切实发挥好专业性社会实践在实践育人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4.科学评审,做好实践总结交流。总结评比交流是扩大社会实践成果,开展社会实践示范指导、推进社会实践工作的有效途径。实践活动的评比表彰对实践活的开展具有方向性引领作用,因此评审环节必须科学合理。学校层面的评审,评审团成员的专业背景要涵盖文、理、工科,设定一定人数比例,不应局限于文科类专业。交流能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全面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对自身能力进行客观合理评价,找到提高完善自我的渠道。在社会实践结束后,优秀团队和实践项目进行展示和经验介绍,举办交流活动,互相取长补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今后社会实践的开展奠定基础。

5.产学研相结合,建设互利共赢实践基地。许多学生有热情、有积极性参加社会实践,但对实践选题感到迷茫。组织者汇总教师科研课题中贴近生产、适合本科生参与的项目,向学生介绍推荐,学生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和能力选择实践立项。这种做法,既为老师们科研项目的基础性研究提供了助手,也解决了W生实践选题的困难,满足学生需求,教师和学生是双赢的,社会实践工作效果也得到了保证,一举三得。

高校具有科技和创新优势,因势利导建设包含社会实践内容在内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可以赢得社会对高校的尊重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可。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的重要渠道,是加深社会实践深度,使合作双方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依靠专业优势开展产学研相结合,建设互利共赢实践基地是推进大学生专业性社会实践的有效方式。

⒖嘉南祝

[1]高国礼,李荣华.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甘肃科技纵横,2006,(01):198.

[2]朱惠军.大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的社会实践体系研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9):80.

社会实践的成效例3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115—03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深入实际,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全面提高素质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大学生社会实践规划、质量评价标准、社会实践基地、组织保障体系、社会实践管理机制等要素。”[1]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高度认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稳妥地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一、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现实意义

(一)延伸课堂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高校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不仅使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而且有利于引导广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从教育理论看,课堂教育和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学校以课堂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而课堂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基本上都是间接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直接接触社会,将所学的抽象理论与接触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从实践中来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检验真理,切实提高大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拓宽育人阵地,完善高校育人机制

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能够提供与学生素质培养相对应的、稳定的现实环境和情境要素,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深刻认识。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大学生在自觉参与实践活动的组织、策划等过程之后,对其沟通、组织、策划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既培养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奉献意识,又提升了其适应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同时,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能够弥补部分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差、心理脆弱,奉献意识、吃苦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淡漠的缺陷。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相对稳定性、可持续性的特征决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将是一个有生命力、循环发展的动态系统,在实践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会不断推陈出新,推动高校完善育人机制。

(三)服务社会基层,推动社区建设

高校大学生是一个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社会群体,拥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在社会实践中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专业特长。例如,通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深入社会基层,普及科普知识;通过“普法宣讲团”、“红色时尚宣讲团”等社会实践活动解读老百姓切实关心的实际问题;通过“三农宣讲团”、“志愿者服务”等帮助解决一些生产、生活和管理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技术支持。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大学生自身来看,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局限于立足校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对现实社会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同学重理论、轻实践,认为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缺乏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看成是一种负担,缺乏服务社会的意识和投身社会建设的热情。一项调查显示:“大学期间67.35%的大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不含专业实习),其中仅有32.47%的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十分重视,并认真撰写实践报告。”[2]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在绩效评价上,由于社会实践的成效是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体系作为评价标准,很难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进展情况及社会实践的整体成效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实践结束后,仅仅根据学生递交的一纸实践报告和盖有公章的单位证明缺乏强劲的说服力。一项调查显示:“认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轻视实践过程的学生占参加社会实践学生总数的36.57%;仅仅委托实践单位开具实践证明,而不认真对待社会实践的学生占参加社会实践学生总数的4.83%。”[2]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

从实践基地的建设情况看,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稳定的、高质量的实践基地。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连贯性,使得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实践活动难以持续有效进行。集中表现为:基地数量少、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多层次学生教育的需要;对实践基地建设认识不清,工作乏力;校地双方的职责义务不够明确,使实践活动无法深入落实;少数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而不用,只是单纯挂牌,搞形式工程。

(四)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认同和支持

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冷漠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多集中在基层,因此基层领导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由于某些地方政府并没有成立专门机构或明确提出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具体部门,使得高校在联系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时出现屡吃“闭门羹”的现象。另一方面,部分形式上存在的实践基地给社会接收单位形成一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空虚化、表面化的不良印象,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可度越来越低,形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期深入发展的阻力。

三、高校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思路和对策

(一)立足“三个服务”

1.立足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将社会实践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实践锻炼人、教育人、培养人的功效,紧密结合教学、科研来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组织学生带着科研课题去调研、去实践,并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探索,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

2.立足于“服务学校长远发展”

高校通过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架起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经济之间的桥梁,有效地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有助于促进学校办学理念从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建立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办学机制。打造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品牌,促进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立足于“服务社会基层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技术和智力优势,组织师生积极参与企业人员培训、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和科研攻关,主动帮助社会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传播先进文化和尖端技术,注重打造实效工程。

(二)坚持“三个结合”

1.“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以育人成才为核心,实践育人为手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高校通过动员、组织大学生走出象牙塔,参与生动鲜明、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引发大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才能进一步解大学生之疑、释大学生之惑,从而使青年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2.“与科技创新、专业实践相结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与科技创新和专业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高校把实践要求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教师,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要着重解决好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实验教学资源、实习教学质量、毕业设计质量、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大学生在选择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确定实践的具体内容时都要充分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这样既有助于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科技创新成果指导实践,又能在社会实践的同时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3.“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相结合”

积极推行就业工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面临就业的学生利用假期到有关用人单位参加社会实践,运用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代生产的实际问题,将自己所学知识、创造成果直接应用于实践,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接受用人单位的考察,一是可以缩短大学毕业生正式参加工作适应新环境的磨合期;二是能够促进实践单位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或长期实践的协议,为学生顺利就业开辟道路。

(三)加强“四项建设”

1.合理谋划,分类指导,推进机制构建科学化

在社会实践中,应坚持合理谋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大学生的学科专业特点,科学安排实践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规划:一方面,高校应把实践育人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系统安排;二是围绕育人目标,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的内外条件,周密部署,逐一落实。“学校要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4]

2.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发掘机制构建新载体

高校要把握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强化资源意识,不断拓宽实践内容的设置领域,重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上,应该向着结合专业、发挥智力优势的高层次发展;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要树立主动服务的理念,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投身西部建设、投身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为平台,在基层岗位大有作为;在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上,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坚持专业实践与一般服务相结合,坚持假期实践与日常实践相结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

3.健全制度,完善体制,力求机制构建有保障

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能够顺利运行的有力保障,既有利于社会实践的稳定开展,又有利于高校进行宏观协调,规范管理。高校要建立多元化的长效保障机制,形成“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运作机制,实现以学校投入为主向学校、学生、社会共同投入转变。[5]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相应政策和制度,如完备的队伍建设制度、绩效考评细则、组织纪律细则、经费补贴等相关制度。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保障机制和防御性的安全保障制度,使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运行程序的规范化。

4.拓展资源,建立基地,开辟机制构建新阵地

稳定的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的构建尤为重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通常建立在城市的街道、社区,农村乡镇、行政村,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这就要求高校开拓社会资源,对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有长远规划,按照共赢多赢原则,积极为大学生实践单位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不断加强双方的合作。此外,要防止实践基地重建设、轻利用的现象,克服形式主义的做法,把工作做到实处。严格执行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注重发挥典型基地的模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基地网络。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真正构建起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扎实有效地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是深入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构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徐艳兰.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王照侠,郭维俊.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11).

社会实践的成效例4

1.主体的原则

大学生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执行者和参与者,通过开展有目的、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满足大学生主体的发展需求,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建设立场,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价值实现,是建设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的主要原则。

2.客观性的原则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体系还应注重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原则,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建设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的重要立足点。因此,在评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和现实性。

(二)高校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1.主体的自我评价

主体的自我评价主要是指大学生主体的自我评价,即对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前后自身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专业素养、意念精神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客观的评价,挖掘优点、找出不足,以实现自我的提升和进步。

2.外界对主体的评价

外界对主体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评价、家长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评价、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评价等三个方面。

3.主体对外界的评价

主体对外界的评价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之后对于校方和实践单位的评价,从自身的实践感受和心得出发,对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关于开展社会实践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价,不断提升教师、高校、实践单位的实践工作开展的效率和价值。

二、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要素和评价方法

(一)评价要素

1.社会实践过程监测阶段

社会实践过程监测主要是高校和实践单位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思想意识、实践风险预防能力、目标矫正能力等的动态监测和管理过程。因此,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体系要注重实践过程监测这个评价要素,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察。

2.社会实践活动总结阶段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促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等进行实践后的总结与经验交流,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归纳,有益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因此,在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方面,务必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除此之外,校方在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评价和考核方面,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表彰优秀的实践成果,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评价方法

1.实践开始与实践结束评价相结合

在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方面,要采取实践准备阶段、实践过程阶段与实践成果考察三方面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查与评估。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全面性,也增加了评价方法的客观性。

2.静态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静态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实践报告、实践单位为学生出具的实践评语以及学生在实践活动完成后的心得体会等,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价和考察,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要收获和成长。动态评价主要是指校方和实践单位对于学生在校期间和实践单位的具体行为表现,针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修正有关学生的评分或结论,记录学生成长和进步的点滴,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

3.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主要是指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等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定量评价主要是指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大学生在实践单位或地点的实际表现、言行举止、工作效率等进行量化评价,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成果进行量化考核,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正视学生的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两者结合分别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评价和考察。

社会实践的成效例5

2.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仍需多方提高。调查问及“学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满足需要的原因有哪摘要: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和保障,是大学生锻炼自我、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要结合社会实践基地活动现状,注重建设的长效性和实效性。些”的时候,同学选择的各种原因当中,“社会实践内容不丰富”的占23%,“社会实践活动目标不明确”的占27%,“社会实践平台建设不够”的占19%,“社会实践经费不足”的占16%,“社会实践活动场地建设匮乏”的占12%。可见,目前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的方面需要加以提升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要,特别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设立上需要进一步明晰,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上有待进一步丰富。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原则

1.明确目标与讲求实效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方面要明确建设目标。社会实践基地作为大学生受教育的基地,其主题设计、活动安排都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进行,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培养方向来提供相应的实习平台;另一方面,要讲求建设实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搞形式主义,要在全面策划的前提下认真贯彻实施,力求取得实际效果,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实践形式,通过实践基地平台,切实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发挥作用。

2.自愿理解与互利共赢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特别是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要做到自愿理解和互利共赢相结合。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是首先建立在学校和实践基地双方的自愿结合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双方的互利共赢:一方面要注重选取生产运行良好、实践条件充足等方面比较利于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能力的实践基地,要选取便于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基地;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重视结合自己理论知识优势特点,将理论应用实际,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社会实践基地的发展做出贡献,为社会实践基地创造效益。稳定协作与长效发展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建设过程中的稳定协作。高校与社会之间所建的实践基地要有稳定性,注重双方的稳定协作,为学生提供长期的实践机会,注重建设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建设过程中的长效发展。通过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通过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注重发展性,注重促进实践基地和学生的长效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效性提升机制

社会实践的成效例6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从大学生自身来看,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局限于立足校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对现实社会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同学重理论、轻实践,认为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缺乏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看成是一种负担,缺乏服务社会的意识和投身社会建设的热情。一项调查显示:“大学期间67.35%的大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不含专业实习),其中仅有32.47%的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十分重视,并认真撰写实践报告。”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体系不健全在绩效评价上,由于社会实践的成效是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体系作为评价标准,很难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进展情况及社会实践的整体成效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实践结束后,仅仅根据学生递交的一纸实践报告和盖有公章的单位证明缺乏强劲的说服力。一项调查显示:“认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轻视实践过程的学生占参加社会实践学生总数的36.57%;仅仅委托实践单位开具实践证明,而不认真对待社会实践的学生占参加社会实践学生总数的4.83%。”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从实践基地的建设情况看,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稳定的、高质量的实践基地。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连贯性,使得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实践活动难以持续有效进行。集中表现为:基地数量少、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多层次学生教育的需要;对实践基地建设认识不清,工作乏力;校地双方的职责义务不够明确,使实践活动无法深入落实;少数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而不用,只是单纯挂牌,搞形式工程。

    (四)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认同和支持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冷漠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多集中在基层,因此基层领导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由于某些地方政府并没有成立专门机构或明确提出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具体部门,使得高校在联系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时出现屡吃“闭门羹”的现象。另一方面,部分形式上存在的实践基地给社会接收单位形成一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空虚化、表面化的不良印象,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可度越来越低,形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期深入发展的阻力。

    三、高校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思路和对策

    (一)立足“三个服务”

    1.立足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高校将社会实践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实践锻炼人、教育人、培养人的功效,紧密结合教学、科研来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组织学生带着科研课题去调研、去实践,并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探索,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

    2.立足于“服务学校长远发展”高校通过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架起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经济之间的桥梁,有效地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有助于促进学校办学理念从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建立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办学机制。打造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品牌,促进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立足于“服务社会基层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技术和智力优势,组织师生积极参与企业人员培训、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和科研攻关,主动帮助社会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传播先进文化和尖端技术,注重打造实效工程。

    (二)坚持“三个结合”

    1.“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以育人成才为核心,实践育人为手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高校通过动员、组织大学生走出象牙塔,参与生动鲜明、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引发大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才能进一步解大学生之疑、释大学生之惑,从而使青年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2.“与科技创新、专业实践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与科技创新和专业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高校把实践要求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教师,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要着重解决好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实验教学资源、实习教学质量、毕业设计质量、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学生在选择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确定实践的具体内容时都要充分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这样既有助于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科技创新成果指导实践,又能在社会实践的同时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3.“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相结合”积极推行就业工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面临就业的学生利用假期到有关用人单位参加社会实践,运用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代生产的实际问题,将自己所学知识、创造成果直接应用于实践,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接受用人单位的考察,一是可以缩短大学毕业生正式参加工作适应新环境的磨合期;二是能够促进实践单位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或长期实践的协议,为学生顺利就业开辟道路。

    (三)加强“四项建设”

    1.合理谋划,分类指导,推进机制构建科学化在社会实践中,应坚持合理谋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大学生的学科专业特点,科学安排实践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规划:一方面,高校应把实践育人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系统安排;二是围绕育人目标,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的内外条件,周密部署,逐一落实。“学校要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2.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发掘机制构建新载体高校要把握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强化资源意识,不断拓宽实践内容的设置领域,重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上,应该向着结合专业、发挥智力优势的高层次发展;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要树立主动服务的理念,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投身西部建设、投身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为平台,在基层岗位大有作为;在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上,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坚持专业实践与一般服务相结合,坚持假期实践与日常实践相结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

社会实践的成效例7

社会实践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其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社会实际活动,高等院校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开始将学生社会实践有效纳入到教育体系中。虽然学生社会实践取得的一定的成效,但是其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学生、高校、政府和社会应形成合力,积极行动,以此促进学生社会实践的纵深发展。

一、高等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1、缺乏深入的考察

学生社会实践方式和内容的确定多是由接待方和学生共同协商,接待方指将单位和地方的发展效益与成果加以展示,导致实践的内容仅仅局限在事业单位;而学生难以充分了解实践地的情况,无法结合自身情况对实践内容进行合理设定,导致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化。大学生在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短时间内完成具有价值的调研课题,而实践地具有较大的信息量以及调研考察内容,这导致学生对调研内容无法全面系统地掌握。

2、过于重视宣传的效应

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是其育人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其效果和职能应为育人工作加以服务。就目前而言,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工作时,过于重视宣传的效应,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政教育的功能加以忽视,导致社会实践活动效率低下。此外,高校仅仅只对实践工程的主题升华和立意挖掘加以重视,而对团队的实际支持、培训和指导加以忽视,存在中活动的新闻效益轻育人职责,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定位缺乏明确性。

二、高等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改进的主要策略

1、创新理念

高校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生活,直观理解和认知民情、社情和国情,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存状态进行深入考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必须要对活动的深度加以重视,并且学生应避免流于形式的做法,积极进行深度考察和体验,获取有效的信息资料。同时学生在考察产业和城镇发展状况的同时,应对不同阶层和不同地区的人们加以关注,深入把握社会大众的生存状况、认知方式和情感状态,有效了解民族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方向。此外,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需明确方向:一是对成果的深化加以重视,强化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二是对社会实践深度和活动指导加以强化,促进学生社会调研能力的提升;三是对活动的对象群体加以明确,将群众滋味交流、感知和认识的对象。

2、强化培训

实践活动作为一般性过程,其是由观察过渡到认知,由认知过渡到分析的过程,为了保证该过程的顺利完善,必须要保证专业知识的丰富性、调研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团队组织的合理性。因此在改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时,必须要正确指导学生的参与以及团队的实践,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形成立体化育人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

3、强化实践课程建设,优化考评激励制度

高校在改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时,应建立相应地教学体系,制定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鼓励教师开展实践课程的建设,对学生社会实践机制加以创新和强化。高校可以建立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对考核要求、考核评定、考核分值、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加以明确,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生自选项目和必须完成的规定项目。同时高校可建立合理的实践质量监控体系,利用有关领导检查、职能部门的督查、电话督查以及网络反馈等方面跟踪监控学生社会实践的完成情况,对问题进行快速反馈和整改。此外,成立专业评审小组,从实践效益、实施过程、项目立项等环节透明公开遴选实践活动,并将效果与动机、结果与过程、定量与定型相互结合,对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进行科学评定,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方式,从而使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4、落实社会实践过程管理

高校在改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时,可以组织成立导师小组,有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等构成,能够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运行情况加以及时了解,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高校主管部门可以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和组织保障,如帮助学生练习实践单位,对社会实践项目进行遴选,提供后勤保障和经费支持等。此外,高校可以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随学生一同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便于过程监控和管理的有效性,为后期研究和总结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在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深入的考察以及过于重视宣传效益等,导致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佳。基于这种情况,高等院校必须要积极改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创新社会实践的理念,强化学生社会实践培训,加强实践课程建设,优化考评激励制度,落实社会实践过程管理,从而保证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俊峰,李明.浅析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改进[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02-105.

社会实践的成效例8

高校教育的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到社会生活情境中,优化学生专业知识,加强学生意志锻炼的一项活动。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学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需要加大社会实践的改革和创新,使得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完成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应当重视立德树人活动的开展,深刻认识立德树人的价值,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社会素质。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立德树人的价值体现

1.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立德树人的平台作用。大学生实践中,加强大学生立德树人工作,为了保证其系统性,应当加强国家、社会以及家庭和高校之间的联系,构建德育工作的平台,为德育工作提高新的动力,让大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发挥高校育人的功能,引入培养学生的社会和企业资源,成为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有利于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等方面的文化融合,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开展的软文化资源,保证立德树人工作有效的开展。2.提高高校教师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中,不能够采取放养式的方式,应当发挥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参与到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的融合,充分理解和分析实践任务,将理论充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研究水平的提升,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指导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德育教育水平对立德树人工作有着深远影响。3.社会实践活动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在高校的发展中,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方式。高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情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结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4.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高校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素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开放性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大学生面对实践问题时,应当将理论和实践有效联系,寻找更多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5.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高校大学立德树人的教育活动中,借助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分析能力和规划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中,大学生能够了解自身未来的就业前景,了解岗位的要求,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学生职业规划的思考和总结,激发学生的潜力,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目标。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立德树人开展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的成效例9

在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丰富的德育内容,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已在各高校的推动下,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还有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和德育实效认识不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和德育实效重视不够,致使社会实践中的德育缺乏正确的指导,德育实效也不能得到充分显现,出现了活动形式轰轰烈烈,实际效果欠佳的尴尬局面。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重要地位

从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来看,德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教育,是培养思想行为的养成教育。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大学生政治的、思想的和道德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受教育者作为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体验和践行,把社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财富,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结构。同时,也要求大学生完成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变,自主地解决知不知,懂不懂,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实现品德的外化。这一目的的实现,无疑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交往和道德生活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性的德育过程。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实践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把它看成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充分突出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早在1994年,在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就提出,学校德育要加强实践环节,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教育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文化服务、军政训练、勤工俭学等活动,加强对社会实践的管理和指导。在2001年国家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强调,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为落实中央16号文精神,2005年5月,国家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作为德育的根本途径,把有效衔接、分层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作为德育的根本要求,把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作为德育的根本举措。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作用的重视和人们对实践育人认识的加深,国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研究也逐渐走向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研究中,学者们都清楚认识到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几乎所有德育研究者都认同一个观点: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戴锐教授认为:“社会实践既是德育的途径,也是多种经由实践的德育方法的集合体,是政治与道德知识的检验场和强化途径,是德育所传导的积极精神的载体,是德育对象形成道德体验和适应社会角色的方式。”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

1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实效的界定

在当前的德育理论界,普遍认为德育的实效实质上就是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它既是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的要求能否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德育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概括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就是指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校、社会、大学生个体三方的合力,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大学生的自主体验为主要途径,以实现大学生的自我道德调适为主要目标,用有限的人、财、物、时间投入获得对大学生开展德育的最佳效果和最大效益。它通常表现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预期目标的达到程度和德育任务实际完成的情况,以及大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程度和学生达到社会实际要求的程度。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实效的考查可以是多角度的,它可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实效进行考查。但是,最能体现社会实践中德育价值的应该是从学生层面去考查德育实效。社会实践中的德育作为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学校教育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以及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时间里使学生逐步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能在实践中通过角色的真实性体验深化角色认知,强化角色意识,正视期望角色与实践角色之间的角色差距,从而摆脱角色的边缘性,并通过角色调适,最终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实现角色的社会价值最大化。

2当前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实效的原因

(1)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常说德育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虽然不能说这句话是正确的,但这也说明德育在现实中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地位也是如此。很多学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始阶段都高喊德育口号,把社会实践的德育目的说得冠冕堂皇,但在实践过程中则忙于“自身业务”,忘却了德育的存在,对德育的实效更是置之惘然。

社会实践中这种德育地位虚化的现象,实际上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认为德育是门面,智育才是生命线,抓智育见实效快,抓德育投入多,产出少。有些学校领导口头上重视社会实践的德育,实际上却是为了应付各级各类的检查,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实践的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就没有把德育放在真正重要的位置。有些学校领导虽然看到了德育的重要性,但对如何开展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和如何使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取得实效等问题不作深入的探究,只做些表面工作,结果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各项措施得不到落实,德育的各种问题得不到解决,德育的实效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2)社会实践中德育的资源合力尚未形成社会实践的德育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它的完成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和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在社会实践的德育中,起决定作用的两股力量是环境和人的力量,环境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社会实践单位环境、学校环境,而人的力量主要包括社会公众的力量、社会实践单位指导人员的力量、学校指导教师的力量、学生自身的力量。社会实践的德育只有在这些环境与人的互动与通力合作下才能得到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但是,目前社会实践领域中环境和人的力量尚未形成德育合力,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就环境因素而言,在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社区环境、单位环境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社会道德失范的现象,它们中的以假乱真、坑蒙拐骗、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等现象对社会实践的德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负效应,不利于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健康发展。从人力因素来看,各股力量对社会实践的德育重视程度也不同,态度不一,他们的现状是:学生有德育实践要求,但对实践目标和内容理解不清;教师对大学生的德育实践未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德育时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单位指导人员关注的只是大学生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引导;社会公众只注重自身利益的追求,对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漠不关心。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实效。

(3)社会实践中德育主体的积极能动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德育不是一个被动的育人行为,而是学生个体自觉追求的目标。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个体内在地把各种德性的形成、道德人格的发展作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并通过德育使这种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社会实践中德育的本体价值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德育与个人成才是内在统一的,其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解放人。

但是,目前高校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德育过程中追求功利化,把学生作为手段而不是作为目的,忘记了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很多高校在设计社会实践的德育时,在指导思想上忽视德育中的人本思想,在德育内容设计中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没有突出学生的发展,没有挖掘学生的潜能,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德育操作中,没有尊重学生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没有将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德育评价中也不能全面地看待学生的个体发展。这种在社会实践的德育中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的做法,往往是使社会实践中的德育难于收到预期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4)社会实践的德育深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对新事物有较快的接受能力,但由于自身还处于成长阶段,其知识和能力都还有待提高,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对事物的辨别力和价值的选择往往带有随意性和主观性。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不良思想和不正之风的冲击。在现实生活中,萎靡的东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学生面前,如“金钱比精神更重要”、“人生如梦”、“今朝有酒今朝醉”等等,使得大学生在顾全自身价值体系时失去了社会价值准则的参照和指导,处于迷茫、徘徊和不知所措的境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出现了很大变化,种种不正确的心态和认识也就随之产生,通常表现为悖离传统道德规范,蔑视现存社会秩序,表现出道德沦丧、追求享受、缺乏法制观念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实践的德育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影响了社会实践的德育实效。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几点思考

目前,国内教育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重要性认识是一致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研究也有不断深化的趋势。但是,对待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仅仅看到其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的具体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切实解决好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问题,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真正体现社会实践的德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尤显重要。

1整合德育力量

德育人员是德育过程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们是德育过程的组织和监控者,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指引者和道德理性的培养者,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同样,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工作能不能做好,关键也在人。为此,能否在实践中很好地发挥各德育力量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各种力量是由思想素养不同、文化水平不同、阅历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等多结构多层次的人组成的。因此,在整合社会实践的德育力量时,必须要做到各取其长,互补其短,目标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协调互补,力量上聚分适度,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从而形成优化的教育合力,达到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否则,各自方向不一、目标不同、互不联系,分散教育力量,不仅影响了各自优势的发挥,甚至出现相互抵消、互相冲淡的负效应,最终导致教育的失效。

同时,在德育力量的整合中,我们还要着力提高社会实践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有较高、较全面的德育能力结构,包括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教育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另外,在确保德育人员高素质的基础上,整合德育力量还需要在人员的管理上做足文章。对待德育人员,一方面要确保他们的正当利益和有合理的待遇,另一方面要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职责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保证德育人员的相对稳定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社会实践的德育中去。

2构建和谐的德育环境

马克思曾经提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要创造各种相互作用的道德情境条件,使德育主体真正地主动地参与道德教育过程,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去训练和实践。这对面临个体社会化的大学生们来说,可以培养他们协调和解决不可预测的道德矛盾冲突的能力,不至于因环境和地位的变化而不知所措。为此,实践中,要充分重视环境的育人作用,要将德育环境的优化建设作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学校要通过校内德育文化建设、学生团体德育氛围营造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清理不良文化影响,努力培育良好的校园德育文化。在实践中,学校可依靠德育指导教师和学生两股力量,共同完成德育环境的构建。其中,德育指导教师是关键,他们通过在具体实践中指导学生确立德育目标,选择德育内容,抵制不良习俗,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带动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团体的良好德育氛围。

其次,企事业单位与社区要主动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企事业单位、社区有良好的环境优化意识是确保实践德育取得高效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企事业单位、社区要积极发挥现有环境的德育功能,以企事业单位、社区良好的整体风貌和团体文化、员工个人素质、人际关系和谐等提升大学生对本单位文化的认同,从而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认识和体验,并最终促使其转化为大学生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要不断创设新的人文环境,对大学生开展必要的教育培训,如业务培训、礼仪培训等。

再次,社会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大德育环境。有人说”校内十年功,抵不过校外三分钟”。这种说法虽有些偏激和夸张,但却说明了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年学生危害的严重性。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无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为此,在社会这个德育大课堂中,社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职能,承担起对青年学生的教育责任。政府和执法部门要在规范社会秩序中有所作为,要将社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黄、赌、毒流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价值观扭曲,等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点,为青年学生营造一个诚信与效益、道德与价值、付出与所得一致的公正的生存环境。

3健全和完善考评环节

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实践的德育实效考评研究较少,这也使得社会实践的德育实效考评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支持。在现有的社会实践德育实效考评中,往往存在考评任务不明确,考评标准不科学,考评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等弊病,使社会实践中德育实效考评流于形式。结果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领导不重视,教师敷衍了事,学生缺乏积极性,社会实践的德育有计划无结果,有目标无成效。在此,笔者认为,建立和健全社会实践的德育考评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确立社会实践中德育的考评原则。要在考评中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按照学生的本来面目对学生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要坚持整体性评价与个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要将团队的评价和个体的评价结合起来,并将对德育指导教师和实践单位德育指导人的考评列入考评范围;坚持量化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不能片面地追求定性的评价,而应把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把客观的统计方法和各种主观描述性的定性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社会实践的成效例10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Xi'an 710048,China)

摘要: 为解决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现的新问题如重视不够、内容简单、管理混乱、效果不佳等,采用实地调研、经验总结和文献检索等方法,提出构建全面系统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以指导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Abstract: For resolv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ocial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Three into the Country" such as not enough attention, simple content, confused management, bad effectiveness, the article uses fact finding, experience conclusion and literature search, puts forward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al social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Three into the Country" to guid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Three into the Country".

关键词: 大学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机制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Three into the Country;social practice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255-02

0引言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农村实践地为依托、以文化科技卫生志愿服务为内容的社会教育活动。[1]自1997年《关于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下发以来,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在全国高校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农村面临的艰巨任务。作为联接高校与农村有效载体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培养人才和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必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14年来,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2],然而,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如何更好的规范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现高校实践育人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存在问题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实践规划、实践运行机制、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践效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3]

1.1 实践规划不够科学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规划设计笼统、活动内容单一肤浅、实践活动时间太短,实践项目实施没有计划。许多高校把组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仅仅当做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执行,未能真正意识到国家对“三下乡”活动作为一种有效教育载体的真正意义。实践项目内容简单并与往年重复,没有深入地全面去做实地的研究,加之项目规划不够科学导致团队队员之间产生分歧,影响实践效果。

1.2 实践参与者不够积极一方面,大学生对“三下乡”活动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少大学生认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应付上级部门的一项工作,不必认真对待,只要拿到相应学分,简单应付就可以了;另一方面,因很多高校未将社会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学校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专业教师参与热情不高,愿意承担“三下乡”的指导工作的教师很少,影响实践活动的效果。

1.3 实践基地不够稳定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参与人数逐年增加,每年都有新的社会实践基地被开发,然而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确很少。很多高校未就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作长远规划,只是从是否满足当年教育需要考虑,经常变换农村社会实践基地,对是否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是否给农民带来便利和实惠考虑很少。

1.4 实践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据统计,目前多数高校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管理职责归于共青团组织,未设立全校层面的整体统筹协调的管理机构,没有专职的指导教师,没有完善的科学管理方式,没有形成有序的工作规则,实际工作处于一种相当零散、自发阶段。这必然带来实践组织、规范化程度下降、内容简单肤浅、考核评价不科学、基地建设无长远规划、实践成果难于有效转化等不良后果。

1.5 实践效果不够明显当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大部分是短时间、表面性的援农助农活动,未能将发展农村各项事业与大学生专业学习及科研方向相结合,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实践活动对农村整体变化影响较小,未能很好地发挥实践育人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2构建全面系统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

2.1 建立和完善实践项目审核机制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审核机制是指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前所进行的活动项目调研、立项、审核、修改、批准等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工作方式。[5] 建立和完善实践项目审核机制,重点做好对项目重点的审核和审核程序的设计。

2.1.1 实践项目的审核重点①项目价值。项目价值是指社会实践项目实施后能给参加此项活动的人、事、物带来的益处。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价值的审核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被审核的实践项目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是否具有显著作用;二是参加审核的社会实践项目在为农村社会实践基地提供全面发展方面的服务功能如何。

②项目规划。项目规划是指社会实践项目在实施中所制定的实践计划完成情况、参加人员的情况、阶段目标等内容。实践项目规划提供了一种项目开展的愿景展示和实施措施,项目审核小组的专家根据丰富的实践经验、完整系统的专业知识对规划的内容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使项目规划更趋科学合理。

③项目资金。实践项目的资金是指在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实现目标所需要的经费支撑。在进行社会实践项目计划时,一定要做好充足的经费预算以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④项目可行性。项目可行性是指实践项目的计划能否在所要求的时间内完成的确定性。一般来说,项目计划制定的科学合理,资金充足有保证,实践小组人员组成合理,实践内容深刻有意义,项目则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反之,项目可行性较差。

2.1.2 实践项目审核程序①调研立项。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大学生申报社会实践项目,要查阅以往“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活动总结并进行认真研究,深入社会实践基地充分调研,根据农村实践地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实践项目立项。

②项目申报。准备成立社会实践服务团的大学生经过认真的调研和充分的讨论后,撰写出书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计划书,经专业教师指导修改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提请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审核小组评审。

③项目审核。对上报的需要经过审核的“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校“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审核小组组织专家、专业课教师、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等从项目的意义和科学性方面对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审核,指出问题及修改意见,使项目计划更趋科学合理。

④项目修订。各社会实践小组对照自己的实践项目根据所提意见认真深入调研并查阅相关资料及时进行修改,确保社会实践项目能顺利开展。

2.2 建立和完善实践指导机制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现盲目性、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指导机制不够健全,实践活动缺乏应有的有效指导。所以,建立和健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机制对开展实践活动是十分重要和必要。

2.2.1 建设好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需要做好以下方面:建立良好的教师考评奖励机制,为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指导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对指导教师开展定期培训;鼓励指导教师以科研团队的形式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开展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工作;组建指导教师队伍时,要把握宏观政策比较准、专业技术比较强、组织实践能力比较强的教师吸纳到社会实践队伍中来;针对实践项目内容,做好不同专业领域的指导教师有机搭配组合,以利于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2.2.2 加强实践内容的指导①宏观政策指导。对大学生进行宏观政策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根据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对大学生进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政策、经济形势、法律和制度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对具体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的宏观背景、目的、意义和整体进展情况的指导。

②专业技术指导。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实践必须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进行社会实践是对专业学习的延伸和开拓。在开展“三下乡”活动中,指导教师要及时对大学生进行的实践项目进行指导,解决大学生实践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或者提供科学的方法,为确保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2.3 建立和完善实践保障机制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要顺利开展,就必须建立完整的保障机制。没有保障机制,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根之木、无花之果,保障机制跟不上,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2.3.1 广开稳定的经费来源①设立专项资金。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才培养、学校发展、招生就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与资金支持,从学校财政中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专项基金。

②争取政府投资。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加强与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开发高校的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的挖掘自身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结合点,积极组织策划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的好项目。

2.3.2 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是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根本保障,也是高校开展此项活动的内在要求。要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必须注重对社会实践基地的规划建设,并在农村建立多种功能的社会实践基地,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进行实践锻炼,发挥社会实践功能。

2.3.3 倡导参与者的积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参与者是大学生和指导教师,一方面,要求大学生自始至终都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每个环节,要求学生亲自完成,这样才能达到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吸收专业教师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实践活动提供了必要的专业知识指导,解决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相结合,使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2.4 建立和完善实践组织管理机制

2.4.1 健全组织机构建立由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团委、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财务处、保卫处、医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实践管理机构体系;设立专门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办公室作为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常设机构,具体负责“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协调统筹安排;设立院、系“三下乡”社会实践办公室作为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基层机构,充分发动各院、系基层组织的力量,使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2.4.2 理顺管理职能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参与实践活动的各部门要紧密配合,各负其责,为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出应有的贡献。活动领导小组经常要和农村实践地的相关负责人取得良好的沟通,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部门要根据职责范围完成分配的任务;各参与部门要注重配合,加强沟通,及时解决活动存在的问题,确保“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2.5 建立和完善实践监督机制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按照活动计划制定必要的检查制度,加强对社会实践组织、实施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及时掌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详细情况、把握进展,作出相应的安排部署。

2.6 建立和完善实践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对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认真研究、逐步规范考核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不断提高评价工作水平,有效推进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健康发展。

2.6.1 考核评价体系与大学生学分挂钩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实践课程,规定一定的学分,根据考核等次确定实践课的成绩,记入学生档案,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2.6.2 注重服务效果考核指标考核评价要以育人功能和活动效果为主要指标,评价标准中提高创业能力、竞争观念、实践能力、科技含量等项目的比重,评价标准不仅要坚持“受教育、长才干”, 而且也要注重“做贡献”,重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6]除对实践项目具体开展过程量化考核外,还应将社会实践基地各方面发展状态的指标参数纳入考核体系。

2.6.3 成立实质性考核机构高校应成立专门负责“三下乡”活动的考核工作机构,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创新发展的良性轨道,以年度考核为主要方式,制定和规范评价标准和方法,完善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完善的考核机制,对社会实践的过程、效果、参与人员的现实表现、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的质和量的分析考评,促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2.7 建立和完善实践激励机制高校要根据考核评价办法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竞争,鼓励发展,奖励优秀,建立激励机制时应遵循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并举,着重精神激励的原则。

2.8 建立和完善实践成果推广机制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推广机制是指对社会实践成果要在高校、实践地农村和政府的相互配合下,及时地将成果付诸实施或应用,以保证实践成果能有效地服务于农村的生产发展需要。成果推广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高校、政府、实践地农村三者的共同作用,高校做好实践成果的挖掘、总结工作,对每年的社会实践成果及时进行总结,做好成果的创新者;农村实践地要解放思想,积极组织实施实践成果,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研成果、科技发明、科研成果等成果付诸于当地生产和生活,做好实践成果的忠实践行者;政府要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惠农富农角度出发,在政策和资金上进行投入,积极推动实践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做好成果推广的协调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G].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耿建扩,夏志学,刘子刚.河北农大八千学生大调研[N].光明日报.2010,1,15,(7).

[3]刘韧,易厚,贺宗彦.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问题与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社会实践的成效例11

2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现状的分析

2.1社会实践的目的不明确从社会实践认可的调查统计与社会实践方式的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到,虽然学生从理论上知道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全方位地锻炼自己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并没有以此为目的进行社会实践。从以上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到,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被学校或者家庭等环境因素推动,如果没有各种环境因素,学生就不愿意积级进行社会实践;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被经济因素推动,只要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拿到足够高的工资,他们不在乎自己能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有些学生把社会实践当作可有可无的事情,如果有时间就以赚钱为目的参加社会实践,如果没有时间就不愿意额外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模糊自己的社会实践目的,将不能有效地让自己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会因此降低。

2.2社会实践的专业不突出从社会实践方式的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途径都与自己的专业性无关。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学生如果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将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会感受到自己独特的价值,学生在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中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毕业时才能够信心百倍地面向社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果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学到的知识相脱节,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能进一步弥补自己学习知识的缺陷,不能使自己的学业进一步得到发展,未来学生走向社会时会感觉到自己学习的知识根本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感受到挫折。社会实践专业的不突出使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降低,它不能真正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

2.3社会实践的系统不健全从学生社会实践渠道的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到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常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家庭的力量、朋友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学校的有效引导、没有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它使学生的社会实践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学校和社会的力量不能有效参与,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学习目的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被有效的解决、实践的结果不能被有效的保障。社会实践的系统不健全会降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同时也使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不能得到保证。

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发展的方向

3.1给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要意识到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并给予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比如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与企业进行结合,让学生通过学校在企业中进行社会实践。如果学校能有效地和企业结合起来,既能使企业得到未来的专业性人才,同时也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也能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学校如果能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将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盲目性。

3.2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标学校要重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并以建立科学指标的方式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数量与质量进行管理。比如学校要建立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档案,依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数量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这些评价的成果将和学生的成绩挂钩。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可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参与社会实践不是可有可无的事,它与自己的成绩与综合素质有密切的关系。

3.3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向学校在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拥有一技之长未来在市场竞争中才能有优势;要磨炼学生的职业精神,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到职业精神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要磨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理解到无论是现在或是未来,他们都有可能在工作中受到挫折,他们必须勇于接受挫折,才能进一步成长;要磨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才有可能被社会了解。学校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方向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

3.4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运作要让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提高,需要学校、社会、学生共同建立和参与社会实践机制,在该机制中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最终通过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运作,让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性能得到根本保证,最终使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能满足三方的共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