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30 08:37:17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例1

 

关键词:经济发展 银行服务 新趋势随着城镇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优化配置资源核心环节的银行业,应当在改革体制、健全机制、创新服务等环节,来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服务是银行业最基本的职责,是打造银行业品牌,是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服务是银行业的本质所在,“服务立行”是银行发展的基本战略。

 

一、县域银行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县域银行服务明显得到改善,但是和县域经济新发展新要求相比,县域银行服务仍然有待改进和完善。县域信贷投入的总量相对不足,部分领域贷款比较难。调查表明,资金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中小企业和种养大户等领域。

 

现有的银行体系难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新要求,县域银行机构和网点相对来说比较的匮乏,难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的需求。另外,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中,政策性金融偏弱,与县域融资中弱质性主体多、政策性融资需求大的特征不相适应。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组织、小额贷款公司刚起步,在各个地区的发展还需要一些时间。

 

银行信贷管理滞后,金融服务创新仍然不足,银行对于执行信贷政策缺乏区别对待。贷款审批手续比较繁琐,不能适应县域主体分散和多样化的特点,审批效率下降,也无形提高了贷款门槛。信贷产品针对性不强,目前金融机构虽然推出了较多融资新产品,但真正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针对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型组织和县域经济主体资产特点创新的产品不多。另外,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对信贷人员奖罚不对称,尤其是一些过于严厉的考核问责制,县域信贷人员普遍存在畏贷现象。

 

支付结算服务有待改善,融资渠道仍然过于单一。当前,支付结算、理财等非信贷金融服务跟不上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农村偏远地区存款、汇兑、结算等仍不能满足需求。

 

二、县域银行服务发展的措施

(一)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推动银行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加服务的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逐步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巩固现有机构网点的基础上,延伸窗口的服务;推动邮储银行加快储蓄网点改造。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等新型县域金融机构的发展,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多管齐下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多元化资金需求。

 

(二)创新信贷服务与管理体系

首先,要创新信贷服务产品,大力发展企业、农户联保以及企业、农户、合作社间多种组合形式的多元联保贷款;探索发展订单,股权、提单、仓单、收费权或收益权等权利质押贷款,土地、林地、矿产开采权等权利抵押贷款;推出简式快速贷款、贸易链融资工具、自助循环贷款等新产品。另外,要创新信贷管理机制,将农民专业社等主体纳入评级范围,合理下放基层信贷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的程序。大力发展在线审批、派驻独立审批人等模式,提高贷款定价的差异化、精细化水平,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

 

(三)加强支付体系建设优化县域金融服务环境

通过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汇划资金,提高县域资金汇划的效率;推广直补一卡通、惠农信用卡等特色银行卡业务,增加银行卡业务办理网点,增加县域ATM机和POS机等卡交易受理设备数量;推动县域电话支付、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支付创新。

 

(四)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首先,要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引导省、市级担保公司拓展县域担保、再担保的业务工作,依托县市财政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资本参与下的多种形式县域担保公司,面向农户、中小企业发展互助担保组织。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将水果和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另外,是完善中介及配套服务体系,推动建立以土地和水域等承包经营权为对象的县、乡级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进一步的降低中介服务收费的标准,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通过项目推介会等形式促进银企对接。还要优化县域信用环境,将县域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对县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加强货币信贷、财政等政策引导

首先,要强化货币信贷政策引导,加大县域中小企业和"三农"再贴现、再贷款的支持,制定出台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金融机构县域信贷支持效果的评估机制。二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对于在县域增设分支机构、网点的银行,新设法人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应给予奖励和免税政策。继续加大对金融机构涉农、中小企业贷款增量奖励比例和补贴力度,对于各种创新产品设立专项的奖励基金或贴息政策。三是加强市场培育与规划,积极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支持县域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引导县域经济主体健全财务制度,增强县域资金吸附能力,编制县域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形成符合县情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四是完善县域金融法治环境,明确县域主要金融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行为规范,并以法律形式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在县域的机构设置、资金运用等加以明确。

 

三、总结

总之,银行业机构应该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县域经济快速的发展,对于银行服务需求增大,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银行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产品,可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信贷业务产品的自主创新力度,加快研发和推广适合县域特点的金融产品,为服务县域统筹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例2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现实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11-0052-05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县(市)辖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是综合省力的标志,县强则民富省强,县弱则民贫省弱。江苏经济之所以能长期处于全国的“第一方阵”,1997年实现GDP总量翻3番,全省告别贫困县,2000年总体上达到以县为单位实现小康的目标,2009年人均GDP跨过6000美元的台阶,苏南地区率先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都是与县域经济率先崛起和相对发达密不可分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苏县域经济再次面临区域竞争新的挑战和机遇,无论是从推进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两个率先”的进程和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大局看,还是从落实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方针,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看,放开放活、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都是刻不容缓的关键之举。

一、正确引导投资,防止“去实业化”现象的发生

江苏省县域经济总量占据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2009年全省51个县(市)的户籍总人口占全省的64.4%,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54.6%,增幅快于全省平均水平。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而强,2010年度全国百强县(市)中江苏占有28席,居全国第1位。其中前10强中江苏占有7席,昆山、张家港、江阴、常熟并列第1位,吴江、太仓和宜兴分列2、4、6位。同时,由于“长三角规划实施”、“江苏沿海开发”和“跨江联动”等区域振兴政策效应的叠加,苏北地区县域经济也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在县域经济百强县评价中,出现了“苏北速度”的现象,苏北地区2010年共有6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其中有两个县新进全国百强县。

制造业是江苏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江苏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涌现出了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如沙钢集团、江苏阳光、红豆集团、森达等。特别是一大批中小企业的成长,向国内和世界提供丰富的价廉物美的产品,向世界输出了“江苏制造”的新概念,给江苏县域经济带来了充沛的活力。然而,得益于制造业发展的江苏县域经济,近年来却出现了制造业成本攀升带来的产业竞争力下降的迹象。出口退税的逐步降低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加大了出口成本;最低工资标准的不断提升、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及社保、劳保标准的提高和严格执行,提高了用工成本;原材料的不断涨价,增加了产品成本;排污、绿化等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增加了环保成本。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江苏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环境。这种环境压力迫使部分制造业资本“不务正业”转向股市和房市,目前包括相当一部分著名制造企业在内的“副业”投资中,“炒股盖楼”成为主题,“去实业化”现象开始抬头,部分制造业企业不赚钱,也不缺钱,只是一个融资平台。金融、投资应该建立在强大的实业基础上,如果反其道而行,这将导致产业的空心化和资金的热钱化。因此,政府应拓宽投资的领域和空间,正确引导投资,防止资金热钱化和“实业空心化”。

当前江苏县域经济要防止“去实业化”蔓延,就必须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努力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更多的“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坚持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基本取向,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形成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的先发优势、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配套优势、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高效农业的规模优势;继续加大有效投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促进外贸出口持续回升,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要集中力量发展创新型经济,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重点,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二、突出差异化的错位竞争策略,发展优势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各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并形成了江阴内外源结合型、昆山外向带动型、盱眙特色产业型、如皋靖江沿江开发型、大丰“飞地经济”型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发展模式。各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确立自身的优势地位,就必须采取合理的竞争策略。[1]市场营销理论所揭示的理性选择之一就是差异化的错位竞争策略,具体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演进来说,就是要实施差异化的错位竞争策略。差异化的县域经济错位竞争策略是指依据县域范围内,对其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要素进行不同的组合,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经济结构优化、主导产业突出、经济效益显著的县域经济发展策略。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中,致力于县域经济的差异化发展策略形成特色、优势经济是赢得长期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

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就在于特色优势,只有富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才有生存空间。一是要进行特色化的定位,发展优势经济。每一个县域的土地、气候、水及矿产等资源状况不同,人口数量及素质、开发历史长短、原有生产基础、科技水平等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由此必然给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同的特色。但有着丰厚的资源优势未必就能形成特色经济,没有资源优势也未必不能形成特色经济(昆山的IT产业、邳州的板材加工市场、如皋的造船工业等都是很好的佐证)。显然,特色经济并非资源经济,而是优势经济。

二是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打造特色化的产业。县域只有独具特色的经济才能在市场经济中获得竞争优势。县域在发展自身经济过程中务必要克服“赶潮流”发展经济的陋习,应树立“以特取胜”、“以佳取胜”的特色经济新观念。不要看别人产业高级,能挣更多的钱,我们就想着要让产业高级化。适合别人的,未必就适合我们。正如世界上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世界上也没有最好的产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产业――适合自己的产业就是最好的产业。重要的不是什么高级不高级,而是适合不适合。因此,江苏县域经济应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在一些重点的优势产业领域加大研发创新的力度,形成与县域发展基础相适应、与县域产业优势相关联的差异化产业,从而形成“差异化”发展的新格局。邳州的“板材经济”从卖木头、做板材到产家具,通过不断升级的“三级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强市经济、富民经济。目前邳州市深加工生产线达到2500条,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出口量800万立方米,远销美国、中东、西欧、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45%。邳州板材被列为全省100家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之一,还捧回了“全国优质人造板生产基地”的金字招牌,成为全国“四大板材加工基地之一”。

三是要以“差异化”为统领,实施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战略。同志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们一定要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创新型领军人才,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产业和人才已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成为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我们靠什么抢占未来产业的制高点?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由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一个产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必须有人才结构的变化做支撑。因此,江苏县域经济必须坚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并把其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不仅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还要充分激活本土人才资源,开发好本地的人才富矿,并以此带动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本土化。近年来,如皋市抢抓沿江开发的历史机遇,高点定位、科学规划,打造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城市、最具活力城市和最佳创新创业环境城市,吸引了项目、人才和资金等要素资源加快集聚,引进了熔盛重工总裁陈强为代表的一批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实践证明,“引进了一个人才,就能振兴一个企业,乃至带动一个产业。”在陈强及其团队的带领下,仅用4年时间就使熔盛重工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目前手持造船订单排名世界第五、中国第一,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部级造船基地。2010年,如皋进入全国百强县第68位。

三、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培育特色化的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文化、经济等具有特色内容的总和,是区域“名片”。当前的县域经济竞争,已经不再单纯地表现为单个企业、产业和市场之间的竞争,而是越来越表现为县域之间的整体竞争。区域品牌战略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使区域形成品牌效应,增强区域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向心力,吸引各种资源在区域内汇集。另一方面,区域品牌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可以对区域内的企业品牌、产业集群和城市品牌,乃至对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协同整合带动作用,有效提升县域的区域竞争能力。

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中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最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形成了基于国家特色的产业化集群性品牌。例如,德国的以汽车品牌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意大利的服装设计产业集群化品牌;法国的以香水等产品、巴黎等城市为代表的时尚浪漫生活方式;美国的快餐品牌、可口可乐品牌等代表的美国文化。在这些发达国家内部,又会形成基于不同区域的产业化分工,在产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产业化品牌群。例如,美国高科技公司集中的硅谷,德国的机床业集聚的斯图加特,印度的软件之都-班加罗尔等。

从江苏县域经济品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同样也遵循了这一基本规律,即以区域品牌推动县域品牌、县域品牌带动产业品牌、产业品牌拉动企业品牌的积聚,反过来,又形成了依次推动的递增关系。例如,丹阳的眼镜产业集群,昆山的IT产业集群,邳州的板材加工产业集群等。素有“淮河明珠、龙虾之都”之称的盱眙县以龙虾为媒,开展招商引资、旅游开发、农产品推广等活动,几年来,盱眙抓住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拿小龙虾做出了大文章。龙虾使盱眙这个苏北相对贫困的县迅速提高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家喻户晓,从而能够在与外界的经济交往中比较容易夺得商机。通过打造“龙虾之都”这个区域品牌,盱眙县的经济发展可谓驶入了快车道。2010年1至7月份,盱眙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559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14亿元,同比增长66.96%。

建立有效的要素整合创新机制是区域品牌建设的关键。[2]江苏县域经济应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找到自己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点。依此规划整个区域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和方向,形成产业集群并支撑区域品牌的建立,最后谋划支撑其产业分工的自主品牌的发展方向和数量。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而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内在要求。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形成,又会产生特有的集聚效应和竞争优势,从而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形成区域品牌。而区域品牌的形成又能够强化集聚优势,对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进一步打造产生互动效应,有利于产业品牌和县域经济的优化升级,以及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近年来,江苏省部分县(市)形成了一批较有影响的产业集群,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常熟服装产业集群、昆山模具制造产业集群、丹阳钻头五金工具产业集群、兴化戴南不锈钢产业集群。

四、实施反梯度转移战略,防止掉进“产业梯度转移陷阱”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是指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与技术会向低梯度地区扩散与转移,实现区域经济优化的产业调整目标。[3]根据梯度转移理论,产业转移在客观上存在的区域性梯度差异,使得产业转移成为可能。通过区际产业转移,存在技术经济水平梯度差异的两个地区按互补性原则,将一个地区内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往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这样,既可摆脱包袱,充分利用沉淀资金,获得比较利益,又可为本地区发展其他优势产业提供有效空间,推动产业升级。其最终结果是使各区域的产业类型和水平与自身的资源禀赋、要素价格和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

如果简单地按照梯度推移理论,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只能一味靠追随发达地区,由于梯度推进线路过长,梯度推进时间过久,偏远区域很难得到足够的资源,且中间需要长期的消化、整合、完善等过程。因此,欠发达县(市)如果只立足于梯度转移,不对产业链定位进行分析,不对发达县(市)的极化效应生成一道“屏障”,依赖产业链低端的加工制造业缩小与发达县(市)的差距,那么,它同发达县(市)的技术和经济差距便无法缩小。如果欠发达县(市)承接了发达县(市)大量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即以效率低、技术差为特点的产业转移,很容易造成环境恶化,使产业掉进“产业梯度转移陷阱”,甚至会扩大与发达县(市)的差距。而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如果一味追求低成本优势,随着劳动力、资金、原材料等成本不断上升,将产业从成本高地向成本洼地迁移,则可能大大阻滞产业升级,使本应优化的生产、管理、营销、运作模式由于空间转移而得到不断复制,这就加重了惯性和惰性对发展的制约,构成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障碍。

为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反梯度推移理论。反梯度推移是指某种产业经济的流程从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扩展流动的常规方向发生改变,而反过来由低梯度区向高梯度区推移。反梯度推进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虽然地区间存在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梯度,但这种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先进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顺序,是梯度推移还是反梯度推移,只能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来决定。如果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比较好的外部经济效应,又有市场的需要,并具有必备的条件,就可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可向高一级梯度的地区进行反向推移。反梯度推进理论作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距的理论,已在不少国家或地区获得成功。如美国的犹他州本是个欠发达地区,但依靠开发计算机应用等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行列。印度加尔各答等市也是依靠软件开发等高新产业而成为“亚洲硅谷”。

因此,苏中和苏北县(市)应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充分发挥沿海开发战略和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带来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和资源环境人文等优势,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实施反梯度推进发展战略。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站在产业链定位的高度,有选择地承接一些当地具有较好配套基础、可能形成产业集群的产业,还要加大自主创新,把区位、资源等优势迅速转化为综合经济优势,抢先发展高加工度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才可能在获得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赶超发达地区的战略谋划。依托江阴―靖江工业园区的辐射和带动,先前综合实力在江苏排名靠后的靖江,2009年GDP达到364亿,较之三年前增长431%。自2006年起,靖江在全国百强县位次居于苏中苏北前列,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私营个体税收、居民储蓄等7项指标多年居苏中第一、全省第八;靖江市2009年船舶产业占据江苏36%、全国11.1%的市场份额,这其中园区贡献功不可没。同样,“两江联动模式”对江阴的发展贡献也巨大,2009年江阴共有7个过亿美元产业投资项目,其中有4个在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内,园区2009年对江阴市GDP的贡献接近4个百分点。

苏中苏北县(市)拥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耕地广袤,土地生产率高,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和许多农作物的生产基地。苏中苏北县(市)应充分利用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越性,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充分利用国家的惠农政策,发展“品牌”农业,积极发展绿色和观光等现代农业,加快优质粮食水产、花卉、苗木、果蔬等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农副产品运加销企业,走农业产业化与新兴工业化相结合的道路,走具有苏中苏北县(市)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战略,形成苏中苏北县(市)崛起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近年来,大丰市已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重点“菜篮子”和“米袋子”,“绿色”食品已销往世界各地,大丰人为了人类的健康生活,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绿色”食品。目前,大丰市在国内外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窗口400多个,建立了果蔬、粮油、畜禽和水产等40个“绿色”产品专业市场,申报认定的无公害农户品14个,“绿色”食品10个,恒北早酥梨、海丰大米、海英菜有机食品3个。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经济健康发展

创新是县域经济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极大地带动区域的创新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经济主要受到区域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影响,正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才促使区域创新经济的健康发展。知识产权具有公共产品的主要特征,其公共产品的性质使得企业对研发投资的激励降低,因而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形成激励。因此,一个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成为促进知识生产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安排。[4]

由于搭便车现象的存在,品牌、技术的仿制现象在县域经济中仍经常发生。这不但造成技术路径被锁定,而且会阻碍创新环境的形成,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随之增多和法制环境亦受到干扰,结果严重侵害创新者的创新动力,割裂企业的互信链条。县域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以创新为基础,而创新往往以一定的知识产权来表现。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创新激励功能的发挥,促进县域经济创新活动,进而影响县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与创新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县域经济增长。因此,应该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着力营造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创新环境。

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制定和完善各类计划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促进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各级财政应建立专利工作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专利申请资助、专利技术实施、专利奖励、专利执法及宣传,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保护和鼓励发明人、科技人员从事发明创造的积极性。近年来,江阴市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大大增强,生产研发具有自主的专利产品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共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获得了国家新材料产业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市、全国首批科技进步示范市、中国最佳经济活力魅力城市、国家火炬计划江阴高性能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有力支撑了江阴企业从“制造”向着“创造”方向发展,实现了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七连冠。

根据科技创新活动的不同特点,按照公开公正、科学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避免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日常监管和执法。昆山开发区为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开发区成立相应机构,出台《关于加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知识产权工作的试行办法》,设立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奖,开通知识产权服务热线,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协助企业申报科技成果、完成产品鉴定以及其他知识产权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实施。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激发了企业研发创新的热情。区内一批跨国公司纷纷在昆山设立跨国或跨国性研发机构――恩斯克中国技术中心、艾利(中国)有限公司亚太研发中心等。知识产权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助推剂,支撑和带动了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加强对社会关注的商品批发零售市场的监管,依法规范市场主办者和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切断侵权假冒商标商品的市场流通渠道;继续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业务环节的执法,严厉查处生产印制假标识、假包装物,伪造、冒用国内外知名品牌厂名厂址、他人质量标识,以及标识内容与标准规定不符,利用定牌加工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战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特征与演化路径[J].云南社会科学,2010(3).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例3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20-02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带,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多项经济发展指标居全国前列。但在其内部,犹如中国的一个缩影,存在着东西部差异,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出现了显着的变化。

一、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

以2004年山东省行政区划为标准,以县级区域(县和县级市)和省辖市市区作为地域研究单元,以1995―2004年十年的连续时间为研究时段,以人均GDP为度量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标准差(绝对差异)和变异系数(相对差异)两个常用指标分析1995年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趋势及主要特征。

1.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1995~2004年山东省各县市区人均GDP的标准差年均递增率为11.06%,表明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一直呈扩大趋势。从扩展速度看,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95―2000年,绝对差异呈缓慢扩大趋势,标准差由3 625增加到4 973,年递增率为6.58%;第二时期,从2000―2004年,绝对差异呈急剧扩大趋势,标准差由4 973增加到9 186,年递增率为16.66%。

2.相对差异呈波浪式减小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在1995―2004年,变异系数从0.71减小到0.64,相对差异总体上呈减小的趋势。其中1995―1999年,系数从0.71减小到0.64,年递减率为2.42%,呈急速减小趋势;1999―2004年,系数从0.6437减小到0.6362,年递减率为0.23%,呈缓慢减小趋势,基本趋于相对稳定状态。

二、山东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

(一)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格局

运用SPSS统计软件的K-Means Cluster聚类法,选取Nich指标把县域经济地位的变化聚为四类:(1)显著上升型,Nich在2.0934以上,共有10个县域;(2)缓慢上升型,Nich在1.0057~1.9389之间,共有30个县域;(3)缓慢下降型,Nich在0.5024~0.9954,共有57个县域;(4)显著下降型,Nich在0.0809~0.4962,共有18个县域。

由图2可知,第一类多属于经济发展基础较好而增长较快的县市,主要集中在省会及沿海地区;第二类多位于经济增长最快区域的周围和地处省边界和中部的部分县市;第三类在东、南、西部基本呈连续环状分布,以临沂、济宁、德州和聊城4个地市分布最多,这些县市原有基础就较差,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又相对滞后,是政府政策调控的难点和重点区域。第四类县市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在荷泽市分布最多,其他地区只有零星分布。这类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制约因素,需要专门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县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特点

根据人均GDP空间组成变化情况,以下分析空间极化―扩散效应。

1.极化作用持续加强,区域差异不断扩大

从表1可以看出,人均GDP前五位和后五位的县市区从1995―2004几乎没有变化,空间极化作用在加强。发达县域经济总是保持持续增长,处于领先地位;低发展水平的县域,经济增长是一种低收入水平状态下的增长,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因而很难摆脱“贫穷陷阱”。

2.扩散效应开始显现,核心―边缘结构进入新的阶段

根据山东省各县市区人均GDP是全省平均水平的比率,按1.50、1.25、1.00、0.75、0.50倍数,将全省各县市区分成6个等级。

从表2可以看出,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在多极化的同时,亦出现了向地区扩散的反极化趋势。核心区人均GDP指数最高等级的县市区有所增大,由1995的17个增加到2004年的20个,基本上是由中等级的县市区转化而来,表明增长极的扩散作用有所增强,而且这种扩散作用的强度和广度更甚边缘区;边缘区人均GDP指数最高等级的县市区数目有所增大,由1995年的21个增加到2004年的23个,同时最低等级的县域数有所减小,由1995年的19个减少到2004年的14个,都是扩散效应引起的。随着边缘区次级中心经济发展,以及其他设施网络的发展,与核心区域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并依托其腹地―广大边缘区的资源优势,次级中心的发育成长必将促进整个核心―边缘结构的优化和完善。

三、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从1995―2004年山东省县域经济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并且差异扩大的原因在于高收入人群收入的增加;同时在空间上,体现出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内部的差异在缩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差异在扩大。

参考文献:

[1]孙希华,张淑敏.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5).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例4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至2010年底,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1425.4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840元,全国排名第四。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地区间差距也在逐渐扩大,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最大的昆山市(142185元)是最小的丰县(15414元)的9倍之多,可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江苏省突出的地区差异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二是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收敛性研究,三是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描述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作用机制及变化状况。但是“十五”以来,关于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研究不足,而这对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借助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提供参考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区域单元的划分与指标选取

本文以行政县(含县级市)作为基本研究单元。考虑到江苏省各县的地理位置关系、经济水平状况以及过去的划分惯例,将江苏省50个县(含县级市)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带,其中苏南有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的14个县;苏中有扬州、南通、泰州的13个县;苏北有徐州、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的23个县。人均GDP可以综合全面的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本文选择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和年平均人口作为基础指标,以2000~2010年为研究时期,相关数据来源于2001~2011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

本文参考以往的研究方法,选择泰尔系数法(TH)和基尼系数法(G)。Theil系数是通过把区域经济总差异划分为组内差异(TWR)和组间差异(TBR),进而比较不同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和影响,Theil系越小,表明区域差异越小;反之,表明区域差异越大。基尼系数是总体上衡量一国或地区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的统计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区域间的差异越大;反之说明区域间的差异越小。考虑误差最小原则,本文选择直接计算法,其公式为:G=Δ/2u=■∑■■∑■■|yj-yi|;其中:Δ=∑■■∑■■|yj-yi|/m(m-1)表示基尼平均差;yi、yj表示各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v表示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m表示所计算区域内县的个数。为了进一步了解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空间布局变化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按照产业结构对其进行分解,基尼系数变化量分解为三部分:由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结构效应;由三次产业集中度变化引起的集中效应;由产业结构变化和集中程度变化共同作用引起的综合效应。

三、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2000年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截止2010年,江苏省50个县份的GDP总量达到21779.9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6.89%,占全省GDP的比重相比2001提高3.49个百分点,达到52.58%。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县域经济差异也逐渐突凸显。根据统计,2010年人均GDP大于10万元的县苏南有4个,苏中和苏北没有;人均GDP在5万元以上的县苏南有13个,苏中3个,苏北没有。可见苏南地区的经济水平明显高于苏中、苏北地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间人均GDP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同时,江苏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小且增量最少,第二、三产业产值均有大幅增加,并与第一产业的差距逐渐扩大。

四、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结构分解

(一)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结构分解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江苏省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部差异的Theil系数并绘制图1,同时得Theil系数贡献率(见表1)。从Theil系数的变化趋势来看,江苏省县域经济总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均在2001~2005年期间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2006略微缩小,2007年回升至最高值后逐年缩小;区域内部总差异以2008年为转折点,呈现先缓慢增加然后缓慢减小的变化过程。

对于三大区域内部的Theil系数,苏南地区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且整体上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说明苏南地区各县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差距,区域经济发展最不平衡,并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苏南地区内部各县的区位以及历史因素造成,像昆山市、张家港市等发展较快,而句容市、金坛市等发展缓慢。苏北地区Theil系数在2000~2005年期间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在三大区域中苏北发展相对最为平衡,主要是由于苏北地区以传统农业为主导,虽然苏北5市各有独自工业企业,但是没有形成能够带动整个苏北地区发展的增长极,苏北各县经济始终没有拉开差距。苏中地区的Theil系数基本较为稳定,“十一五”以来,苏中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扬州、泰州、南通三市经济水平相当,且增长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区域内差异基本保持不变。

根据表1中地区Theil系数贡献率来看,2001~2010年期间,地区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远大于区域内部差异的贡献率,前者的贡献率一直在74%以上,表明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差异主要由三大区域间的差异造成。对于区域内部差异;苏南地区贡献率最大,苏北次之,苏中最低,并且呈现增大的趋势。这表明虽然苏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但地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苏北和苏中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地区内部经济差异较小,发展相对较为平衡。

(二)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产业结构分解

1.县域经济差异的产业构成分解

从表1可以看出,在考察期内总基尼系数在0.422~0.498范围内波动,且在2000~2007年期间基尼系数呈现上升的趋势,虽然2007~2010年间呈现下降的态势,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在考察期内第一产业的基尼系数和贡献率均最小,2001~2006年期间基尼系数略微上升0.011,接着2006~2009年期间基尼系数下降了0.03;第一产业贡献率不足7%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相对集中系数小于1且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贡献率和相对集中系数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具有缩小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作用,这主要由于目前江苏省第一产业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且产值规模较小,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不大。第二产业基尼系数和贡献率均最大,基尼系数在0.5以上,贡献率在57%以上,且两者均以2005年为转折点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峰值分别为0.561和63.4%,原因在于随着“十一五”期间苏北地区工业体系的基本建立,第二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使苏北地区与较发达的苏南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此外,第二产业的相对集中系数大于1,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说明相对集中系数对基尼系数虽然有促进作用,但是逐渐减弱。从贡献率和相对集中系数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差距是导致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第三产业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上和总基尼系数保持一致,贡献率维持在30%~40%范围内,说明第三产业也是导致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2.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产业效应分解

根据表1可以得出,2002~2007年总基尼系数变化量为正值,2008~2010年总基尼系数变化为负值,说明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自2008年以来逐渐缩小。在三种效应构成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综合效应作用很小。集中效应与总基尼系数变化轨迹基本一致,且集中效应的绝对值比结构效应大,说明集中效应是导致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构效应除了2009年为负值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值,说明结构效应基本上起着扩大县域经济差异的作用。在2005年以前,集中效应具有扩大基尼系数的作用,2006年以来具有缩小基尼系数的作用;以2005年为分界点,集中效应经历了先大于后小于结构效应的变化过程。2005年、2006年、2009年、2010年综合效应为负值,其余年份为正值,但数值均较小,对基尼系数变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在结构效应构成中,第一产业除了2009年外,其余年份一直起着缩小结构效应的作用,但影响不大。第二、三产业对结构效应起主要作用,第二产业除了2009年、2010年为负值具有缩小结构效应的作用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值具有扩大县域经济差异的作用;第三产业对结构效应的贡献处于波动状态,且以2005年为界先负后正,对县域经济差异起到先缩小后扩大的作用。2002~2005年和2009~2010年时间段,第二、三产业对结构效应的作用相反;但2006~2008年二者均对结构效应具有促进作用。在2007年以前,第二产业对结构效应的贡献大于第三产业,2007年以后小于第三产业。总体上第二、三产业变化趋势相反,第二产业增加,则第三产业减少;第二产业减少,则第三产业增加。在集中效应构成中,第一产业除2009年为负值外,其余均为正值对集中效应具有促进作用,但第一产业对集中效应作用很小,第二、三产业在2005年前均为正值,促使集中效应扩大化;2006~2008年,第二产业为负,第三产业为正,二者对集中效应作用相反;2009年、2010年,第二、三产业均为负值,具有缩小集中效应作用。

根据基尼系数变化量可得各产业对基尼系数变化贡献率,其中第二产业对基尼系数变化贡献率最大;第一产业对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率在2007年以前为负值,2007年以后为正值;第三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除了2005年、2008年、2010年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值对总基尼系数的变化具有促进作用。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县域经济差异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1)从空间结构角度上看,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总体上呈现扩大的趋势,主要体现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间的差异。苏南地区的差异相对较大且呈现扩大的趋势,苏中和苏北地区对全省经济差异的贡献均较小,但苏北地区的县域经济差异对总差异的作用日益减弱。(2)从各分解效应上看,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形成主要是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的共同作用。第二、三产业差异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贡献最大,其中第二产业分布不均衡是导致县域经济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江苏省要实现区域的协调均衡发展,重要的是加快苏北地区的发展,促使苏北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苏南地区应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协调各县之间的投资分配;同时依托苏中为跳板,支持苏北地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华.路正南.江苏省县域经济及产业结构区域差异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0(31).

[2]顾万炎,严忠.江苏省经济增长趋同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3).

[3]蒲英霞,马荣华等.江苏省区域经济趋同的空间特征与成因[J].现代经济探讨,2005(07).

[4]蒲英霞,葛莹等.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5(06).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例5

一、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关注的话题。国内外学者也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大量研究,分析了差异的现状、趋势、成因,并提出了许多缩小经济差异的对策和措施[1~7]。

近年,有些学者开始注重从空间尺度角度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鲁凤,徐建华,陈洪安,李国平等也在此取得了很多显著的研究成果[8~15],这对于省区经济差异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而本文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方法,选取市尺度和县尺度等空间尺度,从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入手,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多尺度分析,以期探求研究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较合适的空间尺度与影响湖南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学者们从空间尺度入手研究如何缩小湖南省经济差异提供一定指导。

二、方法和数据

(一)研究方法

(1)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方法

变异系数最大的特点是计算方法简单明了,是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公式为

(1)

式中,yi (i=1,2,3,…,n)是第i地区人均GDP,u是所有地区的人均GDP,n为地区个数。

基尼系数也是研究区域经济差异中常用的一种测度方法,其公式为:

(2)

式中,yi(i=1,2,3,…,n)是第i地区人均GDP,yj (j=1,2,3,…,n)是第j地区人均GDP,u为所有地区人均GDP,n为地区个数。

锡尔系数因其易于分解,现常用于研究区域经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差异状况,其公式为:

(3)

式中,yi和xi分别是第i个地区的总GDP和总人口,Y和X分别代表所有地区的总GDP和总人口,n为地区个数。锡尔系数T越大,就表示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大。

(2)锡尔系数的空间分解

由于锡尔系数具有把总体的区域经济差异划分为不同尺度的内部差异和外部差异的特性,已被学者们用于从不同空间尺度上认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的发展差异,通过将总体的区域经济差异划分为内部差异和外部差异,可以比较不同空间尺度对总体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和影响[16~18]。

为详细了解湖南省经济发展差异的构成,本文对湖南省进行市级和县级空间尺度的划分,根据二阶段嵌套分解法[14,15,16]对总锡尔系数进行分解,从而将湖南省经济差异分解为市际差异和县际差异,进而分析不同空间尺度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和影响。

根据以上对锡尔系数的分解,湖南省经济差异可以分解成地市内差异和地市间差异。则湖南省总体经济差异T为:

(4)

式中,i=1,2,3…,n,代表湖南省第i个地市;是地市间差异,是第i个地市内差异的加权平均值。其中:

;;j=1,2,3…,m,代表第i个地市的第j个县;

(5)

(6)

在这里,和分别为第i市的总GDP和总人口。和分别为第i市第j县的总GDP和总人口。运用公式(4)、(5)、 (6)既能分析湖南省地市间的差异(即文中的市际差异),又能分析各地市内部各县之间的差异(即文中的县际差异),从而确定哪个空间尺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在湖南省总体经济差异中起主要的影响作用。

(二)数据

因为涉及对多尺度的分析,所以在空间单元划分上进行等级划分:以县(区)级行政区域作为较小空间尺度,以地(市)级行政区域较大空间尺度,分别在市和县尺度上分析湖南省经济差异状况。

以湖南省统计年鉴中的各县(区)的GDP、人口以及人均GDP作为分析计算的基础数据。对于少数年份中不完整或有缺失的经济指标按统一规则进行处理。如统计年鉴中无相应的指标数据,但有增长率记录的,按照增长率进行计算;无增长率记录的,按照已有数据的平均增长率进行差值计算,最终得到完整的湖南省的GDP、人口以及人均GDP数据。

三、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结果

在县和市尺度上分别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锡尔系数分析1990-2007年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结果(见图1)表明:第一,在县和市尺度上,各指数的走势较为一致。在县尺度上,1990-1993年缓慢扩大,1993-2004年平稳发展,2004年以后又呈扩大趋势。在市尺度上,1990-2007年均呈扩大趋势。第二,在县和市尺度上,各指数的绝对值由大到小排序均为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第三,在县和市尺度上,三个指数的曲线走势一致,但是变异系数的曲线波动起伏最明显,最能表现扩大、缩小趋势。

图1 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表示的县尺度(1)和市尺度(2)上的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1990-2007

Figure 1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in Hunan Province by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Gini coefficient and Theil index at county scale and city scale, 1990~2007

这表明,虽然在不同尺度上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选用的指标和方法相同,但相应的结果却不相同;而且,在不同尺度上不同指数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在市、县尺度上,变异系数的绝对值远高于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敏感程度最高,最能贴切表现湖南省经济差异。

变异系数、锡尔系数和基尼系数在市、县尺度上的的计算结果(见图2)表明:第一,各指数的绝对值由大到小排序均为县尺度、市尺度,县尺度上的结果一直比市尺度上大,湖南省经济差异在县尺度上更明显。第二,各指数在县、市尺度上的总趋势一致,小趋势不同。在县尺度上,三个指数总体趋势是不断扩大,但在1993-1997年表现为减小趋势,1997年以后又呈不同程度的扩大趋势;而在市尺度上,三个指数一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图2 湖南省在三个空间尺度上的变异系数、锡尔系数和基尼系数,1990-2007

Figure 2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t three scales i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Theil index and Gini coefficient, 1990~2007.

分析表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表示的湖南省经济差异存在不同。在县尺度上,湖南省1990-2007年经济差异波动更明显。这也表明,不同的空间尺度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有影响。

四、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的多尺度分析

可以通过锡尔系数的分解来研究湖南省市际和县际差异对于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影响。1990-2007年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结果(见图3)表明:第一,县际、市际差异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率曲线呈明显的对称分布。县际差异的贡献率在1990-1999年逐年下降,2000年略有增大后一直下降;市际差异的贡献率在1990-1999年逐年上升,2000年略有下降后又呈上升趋势。第二,从总体趋势来说,县际差异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率一直高于市际差异的,但略有下降,相反的,市际差异的贡献率略有上升。第三,县际、市际差异的贡献率在下降、上升之后,最终有趋于稳定的趋势,2005年以后县际、市际差异的贡献率稳定且相当。

图3 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结果,1990-2007

Figure 3 The results of two-stage nested decomposition of Theil index, 1990~2007.

分析可知,县际差异对于湖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一直较市际差异高,是造成湖南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但随着县际差异贡献率的下降,市际差异贡献率的上升,县际、市际差异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影响趋于相当,因此不应单一注重县际或市际差异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影响,应综合考虑县际、市际差异对经济差异的影响。

五、结论

对于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基本结论:

第一,不同空间尺度上湖南省经济差异状况不同。湖南省经济差异在市、县尺度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县尺度上,湖南经济差异在1990-1993年缓慢扩大,1993-2004年发展平稳,2004年以后又呈扩大趋势;在市尺度上,湖南经济差异在1990-2007年一直呈扩大趋势。

第二,湖南省经济差异在县尺度上比在市尺度上明显。研究结果,不仅表明不同空间尺度上表示的湖南省经济差异存在差异,而且,在县尺度上湖南省经济差异波动更明显,表现在:在县尺度上,三个指数在1993-1997年表现为减小趋势,1997年以后又呈不同程度的扩大趋势;而在市尺度上,三个指数一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也表明,不同的空间尺度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有影响,湖南省经济差异在县尺度上更明显,波动情况更能表现现实差异状况。

第三,影响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因素由县际差异到县际与市际差异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分析可知,2005年以前县际差异对于湖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一直较市际差异高,是造成湖南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2005年以后县际差异和市际差异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影响趋于相当,共同影响着湖南省经济差异。这也表明,对于湖南省经济差异影响的研究不应仅考虑县际或市际差异的影响,而应综合考虑县际、市际差异的影响。

综合上述研究,不同空间尺度影响着湖南省经济差异的研究状况,在湖南省经济差异中县际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县级尺度上表现的总体经济差异更明显,更能表现湖南省的实际经济差异状况,是研究湖南省差异的重要空间尺度。因此,在县级空间尺度上研究湖南省经济差异状况是学者们应着重考虑的,这也对学者们从空间尺度入手研究如何改善湖南省经济差异状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志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02,(5):7~9.

[2]余军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3]Masahisa F, Hu D. 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 1985~1994. 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1,35(1):3~37.

[4]Kim TJ, Knaap GJ. The spatial dispers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China: 1952~1985.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1,35(1):39~57.

[5]Ye Huawei.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9,23:49~59.

[6]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和城市化[J].管理世界,2004,(8):8~17.

[7]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J].经济研究,2006,(7):117~125.

[8]姚波,吴诣民,刘鹏飞.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8):35~37.

[9]陈洪安,李国平.中国省际经济差异的变迁――1978~2007年[N].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 11 (6):82~88.

[10]苏方林,徐建华,包惠.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4,(11):45~47.

[11]鲁凤.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12]熊鹰,王克林,郭娴,胡卫星.湖南省地市经济差异综合评价及分区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 23 (3):37~40.

[13]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36~145.

[14]徐建华,鲁凤,苏芳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 24 (1):57~68.

[15]鲁凤,徐建华.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4): 401~407.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例6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党的十七大总结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并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特别强调了我国经济科学发展前景方向,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当前我国工业发展已取得可喜的成绩,而农业经济发展空白空间大,由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农业盛产地区大多集中在中部区域,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势必会拉动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提升。以县域为单位来发展农业经济,可以科学合理的管理、发展农业,使得每个县域农业经济有所提升,从而提高我国中部地区农业经济水平以及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水准。

一、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

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可以折射和反应国家经济发展的策略目标。以县域为单位,大力发展农业,带动中部经济的腾飞,是当今经济发展的趋势。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尤其是工业崛起的初级阶段,是以工业发展为主导,农业为后盾支持工业的发展方向为趋势。此阶段农业经济的增长以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来实现,有着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等多个弊端,整体呈现粗放型。由此。粗放型的县域经济虽然也有发展,但其发展成果不可持续的、畸形的。随着我国工业发展的发展与进步,城市与农业并肩作战,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又掀起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浪潮。同志也曾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工业反喃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因此,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尽快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切实把县域丁业和县域经济引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为了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方向、贯彻国家领导人的方针政策,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的改变势在必行。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以县域经济为单元,一方面,每个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以工业经济为依托,另一方面则大力调动该县域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普及农业生产知识。只有落实此二方面,并把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才能转变我国县域经济的增长方式,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

以县域为单位,以工业带动农业发展,可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提升中部经济水平。各级部门应探索和坚持走出一条适合县域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的新路子。努力实现工业兴县、工业强县,全面和谐的保持中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县域经济改型,提升中部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人力资源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主体队伍,只有优化人力资源队伍组成,使每个个体价值充分得到体现,使其特长有所发挥之地,从而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是人才战略实施的最终目标和目的。人才策略包括人才的发现、培养、尽职、稳定等多个环节。优秀的人才资源策略可使得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强化人力资源队伍,进而创造更多财富。

人才的选拔与争取是人力资源策略的第一环节,只有完成这一步,把研发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人才、技术精湛人才、留为己用,才能为生产的完成及优化打下基础。优秀人力选择录用后,则需对其进行行业知识培训,同样为日后生产的便利与效率打下基础。

(二)强化人力资源发展的策略与环境

优秀的人才资源策略还需为人才能力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包含软件及硬件设施。软件设施指人才资源管理及奖罚制度。科学的管理、严明的奖罚制度可以给予工作者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使得人尽其才。而人力资源策略硬件设施的发展,则指尊重知识和工作人员,并为工作人员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轻松的工作氛围。此外,还应组织工作人员参与团体活动,使其在工作中和工作外互相了解,形成默契以及团队精神。

(三)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强度

任何项目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经费的支持。以县域为单位来发展农业经济、带动我国中部经济发展水平,同样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而当前,相对于其他行业,我国农业经费比例不足,经过层层过滤,到达县域级别后,其资金数量可想而知。因此,多元化多层次的资金体系的建立迫在眉睫,其中政府筹资调拨应首当其冲,使其资金能够切实落实到县域农业发展。其次,社会各界行业、组织、商会等的款项募集、筹措,也可成为支持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经济支柱。需要注意的是,要建立相应的风险投资管理体系,避免人力科研劳动成果以及财力投入付之东流。

参考文献:

[1]闫恩虎.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思路探索[J].嘉应学院学报,2004(04).

[2]陈志德.论县域经济工业化中的政府机制[J].工业技术经济,2004(04).

[3]冯忠宏.创新领导方式 发展县域经济[J].大庆社会科学,2004(04).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例7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 37.05亿元,人均GDP 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截然不同。从个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不同反映了县域之间差异性;从整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发展的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提高。由于受到交通、商业、金融、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通常集聚在中心城市,而不会选择在县域发展。此外,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外向性较低,

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随着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发展进入了调整阶段,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增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减弱,三次产业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是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县域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必强调同一,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让县域经济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例8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 37.05亿元,人均gdp 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截然不同。从个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不同反映了县域之间差异性;从整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发展的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提高。由于受到交通、商业、金融、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通常集聚在中心城市,而不会选择在县域发展。此外,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外向性较低,

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随着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发展进入了调整阶段,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增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减弱,三次产业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是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县域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必强调同一,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让县域经济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例9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经济以较高的姿态向前发展,作为中部地区的龙头老大,其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湖北省经济发展也以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重点。关于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文献已有很多,学者们对湖北省经济的研究多侧重于定性分析,如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促进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对策探讨等。

湖北省经济发展成绩显著,但内部也存在经济差异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现象,是值得学者们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的。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方法等已趋于成熟,近年,学者们又转换视角开始从空间尺度关注区域经济差异状况,这对于省区经济差异研究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因而本文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方法,选取市尺度和县尺度等空间尺度,从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入手,从空间尺度上对湖北省经济差异进行分析,以期探求在空间尺度上分析湖北省经济差异发展状况以及影响湖北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学者们从空间尺度入手研究如何缩小湖北省经济差异提供一定指导。

二、方法和数据

1.研究方法

(1)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方法

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方法有很多,许多学者采用标准差、极差、极差变率、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熵指数以及锡尔系数等来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在此,主要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分析法,选取GDP、人均GDP和人口三个经济指标,对湖北省经济差异进行分析。

变异系数最大的特点是计算方法简单明了,是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公式为(1)

基尼系数也是研究区域经济差异中常用的一种测度方法,其公式为:

(2)

式(1)和(2)中,yi(i=1,2,3,…,n)是第i地区人均GDP,yj (j=1,2,3,…,n)是第j地区人均GDP,u为所有地区人均GDP,n为地区个数。

锡尔系数因其易于分解,现常用于研究区域经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差异状况,其公式为: (3)

式中,yi和xi分别是第i个地区的总GDP和总人口,Y和X分别代表所有地区的总GDP和总人口,n为地区个数。锡尔系数T越大,就表示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大。

(2)锡尔系数的空间分解

近年来,学术界又运用一些新的方法来测度区域经济差异,主要有:基尼系数分解、加权变异系数对区域差异的产业或部门构成进行分解、锡尔系数对区域差异的地理空间构成分解。

本文侧重于从空间尺度对湖北省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因此选取锡尔系数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构成分解。而且,由于锡尔系数具有把总体的区域经济差异划分为不同空间尺度的内部差异和外部差异的特性,已被学者们用于从不同空间尺度上认识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的发展差异,通过将总体的区域经济差异划分为内部差异和外部差异,可以分析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经济差异状况,以及比较不同空间尺度对总体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和影响。

为详细了解湖北省经济发展差异的构成,本文对湖北省进行市级和县级空间尺度的划分,根据二阶段嵌套分解法对总锡尔系数进行分解,从而将湖北省经济差异分解为市际差异和县际差异,进而分析不同空间尺度对湖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和影响。

根据以上对锡尔系数的分解,湖北省经济差异可以分解成地市内差异和地市间差异。则湖北省总体经济差异T为:(4)

式中,i=1,2,3…,n,代表湖北省第i个地市; 是地市间差异, 是第i个地市内差异的加权平均值。其中:

; ;j=1,2,3…,m,代表第i个地市的第j个县;

(5),(5)

在这里, 和 分别为第i市的总GDP和总人口。 和 分别为第i市第j县的总GDP和总人口。运用公式(4)、(5)既能分析湖北省地市间的差异(即文中的市际差异),又能分析各地市内部各县之间的差异(即文中的县际差异),从而确定哪个空间尺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在湖北省总体经济差异中起主要的影响作用。

2.数据

因为涉及对多尺度的分析,所以在空间单元划分上进行等级划分:以县(区)级行政区域作为较小空间尺度,以地(市)级行政区域较大空间尺度,分别在市和县尺度上分析湖北省经济差异状况。

以湖北省统计年鉴中的各县(区)的GDP、人口以及人均GDP作为分析计算的基础数据。对于少数年份中不完整或有缺失的经济指标按统一规则进行处理。如统计年鉴中无相应的指标数据,但有增长率记录的,按照增长率进行计算;无增长率记录的,按照已有数据的平均增长率进行差值计算,最终得到完整的湖北省的GDP、人口以及人均GDP数据。

三、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结果

以人口、GDP、人均GDP为经济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等方法,在市、县不同空间尺度上,对湖北省1990-2007年的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图1)表明:第一,湖北省县、市尺度上经济差异曲线图总体上呈扩大趋势,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第二,湖北省经济差异在县尺度上的曲线变化与市尺度上的曲线变化存在差异。在县尺度上,2002-2004年变异系数与基尼系数均呈下降趋势,而在市尺度上,在2004年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显著上升。第三,在县、市尺度上,三个系数的结果均为变异系数最大,锡尔系数最小,且变异系数与基尼系数结果较一致,与锡尔系数分解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在县、市尺度上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在2001年后均出现下降,而锡尔系数分析结果并没有这一体现。

分析表明,虽然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湖北省经济差异研究选用的指标和方法相同,但相应的结果却不相同;而且,在不同空间尺度上不同指数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在市、县尺度上,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变化趋势一致,对湖北省经济差异的敏感度最高,与锡尔系数相比,选用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更能贴切表现湖北省经济差异状况。

采用变异系数、锡尔系数和基尼系数分别在市、县空间尺度上对湖北省1990-2007年的经济差异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见图2)表明:第一,各指数的绝对值由大到小排序均为县尺度、市尺度,县尺度上的结果一直比市尺度上大,湖北省经济差异在县尺度上更明显。第二,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表示的湖北省经济差异存在几点不同:(1)在县、市尺度上锡尔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不同,表现为2001年后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出现短暂的下降,而锡尔系数曲线一致呈上升趋势;(2)从用变异系数和锡尔系数表示的湖北省经济差异的曲线图不难看出,在市尺度与县尺度上,湖北省经济差异发展趋势有差异,表现为在市尺度上2004年出现极大值,而在县尺度上没有这一体现。

分析表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表示的湖北省经济差异存在不同。在县尺度上,湖北省1990-2007年经济差异一直较市尺度上大。这也表明,不同的空间尺度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有影响。

四、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的多尺度分析

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基本空间单元,按照GDP数据和人口数据,运用锡尔系数二阶段嵌套分解方法,计算1990-2007年湖北省市际和县际各分解组分的锡尔系数,进而研究湖北省市际和县际差异对于湖北省经济差异的影响,分析结果(见图3)表明:第一,县际、市际差异对湖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率曲线呈明显的对称分布。县际差异的贡献率在1990-1992年上升,1993年下降,直到2001年一直发展平稳,2001年后下降,并在2002和2004两年达到极小值。市际差异的贡献率在1990-1992年下降,1993年上升,直到2001年一直发展平稳,2001年后上升,并在2002和2004两年达到极大值。第二,从总体趋势来说,市际差异对湖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率一直高于县际差异的。第三,市际差异对湖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率从总体趋势来说呈上升趋势,相反的,县际差异的贡献率却呈下降趋势。

分析表明,市际差异对于湖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一直较县际差异高,是造成湖北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并有扩大的趋势,因此,应该重视市际差异对湖北省经济差异的影响。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

第一,不同空间尺度上湖北省经济差异状况不同。湖北省经济差异在市、县尺度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县尺度上,2002-2004年变异系数与基尼系数均呈下降趋势,而在市尺度上,在2004年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显著上升。

第二,湖北省经济差异在县尺度上比在市尺度上明显。研究结果不仅表明不同空间尺度上表示的湖北省经济差异存在差异,而且,在县尺度上,湖北省1990-2007年经济差异一直较市尺度上大。这也表明,不同的空间尺度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有影响。

第三,市际差异是影响湖北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993年以后市际差异对湖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一直较县际差异高,并有扩大趋势,是影响湖北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减小湖北省经济差异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

2.政策建议

第一,各地市利用自身资源,发展各自的特色经济。如水利资源、旅游资源、农业资源、高新技术产业资源等的合理利用与发展。

第二,完善各市基础设施建设。居民医疗保险、学校教育发展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即是经济发展的落脚点,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关系着经济发展的协同与稳定。

第三,发挥武汉作为增长极的作用,调动其他地市的积极性,以增长极带动发展的模式,实现湖北省共同协调发展。

第四,注重各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与外省甚至海外的联系。学习其他地区的优良发展模式,选择各种有利的政策措施,吸引多种经济成分资金、各领域人才,为湖北省发展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

本文以市、县空间尺度为依据,对湖北省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对湖北进行空间构成分解进一步了解湖北省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和构成,以为学者们从空间尺度入手研究如何改善湖北省经济差异状况提供一定的指导。但本文仅就市、县差异提出的几点政策建议还略显单薄,还有待其他学者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希华,张淑敏.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

[2]刘爱华.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福建省地区经济差异系统分析[D].福建:华侨大学,2009

[3]Wei Yehua and Fan Cindy. Intraprovincial Inequality in China: A Case of Jiangsu[J].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2000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例10

本研究以甘肃省87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91年-2009年各县(区)GDP和人口作为基础数据和测度指标。基础数据来源于1992年-2010年甘肃统计年鉴。所需县域位置坐标和县域行政边界数据取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4000000数据库。其中合作1998年设市,为方便比较,在此之前采用夏河县数据。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标准差作为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测度指标,加权变异系数、泰尔指数作为相对差异的测度指标,GeobalMoran’sI、LocalMoran’sI分别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的测度指标。1)标准差S标准差是衡量区域绝对差异的一个常用指标。公式为:2)加权变异系数Cv考虑到人口规模的影响,此处加权变异系数是变异系数用人口加权得到,是衡量区域相对差异的一个常用指标。公式为:(2)式中:jp为j县域的人口,p为甘肃省的总人口,其余指标同公式(1)。3)泰尔指数Theil泰尔指数或称泰尔熵指数可把总体差异划分成地带内差异与地带间差异,以便比较地带内差异和地带间差异分别对总体差异的影响和贡献,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区域总体差异以及区域间差异的实证研究。泰尔指数等于地带内泰尔指数(WT)与地带间泰尔指数(BT)之和,地带内泰尔指数(WT)又等于各地带内泰尔指数(iT)的加权和。公式为:(3)式中:T为泰尔指数,m为分界的区域个数;iy为第i个经济区的人均GDP总量,ijy为第i个经济区中j县的人均GDP;ip为第i个经济区的人口,ijp为第i个经济区中j县的人口;其余指标同公式(1)。4)EDSA方法EDSA方法是一系列空间分析方法和技术的集合,为事物或现象的空间自相关测度提供了有效工具,主要分为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两种,均在空间计量经济学软件Geoda的支持下完成。对GlobalMoran’sI选择9999次空间排列,判断显著性水平,并对LocalMoran’sI,采用95%的置信水平检测,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县域以LISA分布图显示。

①全局空间自相关:全局空间自相关(GeobalMoran’sI)常用的测度指标是Moran’sI统计量,反映了空间邻接或空间邻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可进一步探索整个区域空间自相关性的变化趋势。公式为:(4)式中:ix为县域人均GDP,x为整个经济区人均GDP的均值,ijw为空间矩阵。Moran指数I的取值在[-1,1]之间,小于0表示县域与其相邻县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呈现负相关;等于0,表示县域与相邻县域之间相互独立,呈现空间不相关;大于0表示形似考察变量的县域在空间上集聚,呈现正相关,其值越接近1,县域空间相关性越显著,集聚性越强。

②局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采用的测度指标为LocalMoran’sI,其重要意义为从局部出发衡量相邻区域之间自相关性。公式为:

结果分析

1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间特征

1)总体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如图1所示,标准差逐年上升,从1991年的893上升到2009年的19723,升幅达到21倍。加权变异系数波动上升,1991年-2009年升幅高达54.5%,呈平稳上升(1991年-1993年)—波动下降(1993年-1994年)—波动上升(1994年-2007年)—波动下降(2007年-2009年)。泰尔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前期与加权变异系数的波动相似,先升后降,均在1994年下降到观测期的最低点,后期稳步上升,1991年-2009总上升幅度为83.3%。总体而言,甘肃省县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现扩大趋势,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发散。2)总体差异的分解分析参考甘肃省区域发展规划分区,将经济总体差异(T)分解为陇中经济区内部差异(1WT)、河西经济区内部差异(2WT)、陇东经济区内部差异(3WT)、陇南经济区内部差异(4WT)、南部民族地区内部差异(5WT)和区间差异(BT),以进而分析各种内部差异和区间差异对甘肃省总体差异的贡献。从图2所示,河西经济区内部差异和区域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变化趋势一致,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的变化过程;陇东、陇南经济区内部差异变化幅度不大;而陇中、南部民族经济区内部差异总体上呈缩小的趋势。由表1可知,河西经济区内部差异是甘肃省总体差异的最主要的贡献者,且贡献率有不断增大的趋势,2009年高达66.89%;其次是区域间差异,最少的年份也占了30.06%;陇中、南部民族经济区内部差异贡献率都不大;陇东、陇南经济区内部差异,受人口因素的影响,人均GDP的比重均小于人口的比重,所以对区域差异的贡献率为负值,表明其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起到了抑制作用,其中陇东经济区由2005年开始转变为正值,成为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又一正贡献者。综合来看,河西经济区内部差异和区域间差异是甘肃县域经济总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

2经济发展水平局域空间异质性特征

全局空间自相关只能反映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性,以Moran散点图和LISA为测度指标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则能反映局部空间异质性(图4、图5)。Moran散点图以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为表现形式,横纵坐标分别为各单元经标准化处理后的属性值、标准化后的空间连接矩阵所决定相邻单元属性值的平均值。由4图可知,甘肃省县域和相邻县域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关系4种类型被分别分“H-H”(第一象限)、“L-H”(第二象限)、“L-L”(第三象限)、“H-L”(第四象限)4个性质不同的象限。其中“H-H”表示县域自身与相邻县域经济水平均较高,即为通常所说的热点区;“L-H”表示县域自身经济水平较低,而相邻县域经济水平较高;“L-L”表示县域自身和相邻县域经济水平均比较低,即为通常所说的盲点区;“H-L”表示县域自身经济水平较高,而相邻县域经济水平较低。

从Moran散点图中4种类型县域数量及其变化可以看出,H-H类型和L-L类型的县域数量最多,且分别较为集中、年际变化不大,表明了自1991年以来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出现明显的二元结构。其中H-H型县域数量由1991年的17个降到2009年的16个,降幅为5.8%,说明了发达地区的极化作用较大,对周围地区经济带动作用很小,县域之间差异越来越大,与3.2.1的分析结果相吻合。L-L型县域从51降到47,降幅为7.8%,说明了自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落后的地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L-H型县域数量由1991年的12上升到2009年的15个,所占比例相应上升3.5%,H-L型县域数量也上升1个,落入这两个类型的县域与相邻县域存在较强的空间负相关,即异质性突出,表明在甘肃省总体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内部县域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均衡。由Moran散点图4种类型中县域分布可知,H-H热点区分布的县域主要集中在河西经济区和兰州市及周围县区,且在1997年以后都没有大的变化,2009年兰州市及周围县区虽作为热点区,但是大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了热点区中河西经济区经济扩散作用比较明显,而兰州市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孤立状态,对周边县区的带动作用很小;L-L型盲点区主要分布在陇南和南部民族地区部分地区,县域数量有先增大后缩小的趋势;L-H类型区分布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地级市区的周边,因受周围经济发达县区经济极化作用的影响,经济发展瓶颈未能得到突破。

由Moran散点图4种类型中县域分布变化可知,年际变化比较活跃的县区主要集中在河西、陇中、陇南经济区,其中敦煌市、肃北县、肃南县自1993年后转为H-H型,这主要得益于河西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加快;永登县在1997年由H-H型沦为L-H型,这主要由于工业化初期作为甘肃省省会城市的兰州市区,行政、科技、投资环境、基础设施等均优于其他地区,永登县的资源条件不断向兰州市区流动,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陇南市的武都区和两当县由于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基础设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因而在2008年沦为L-L型。

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

1总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成因分析

甘肃省地域狭长,地貌类型多样,地域分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和增长方式。近年来,以兰州为核心的陇中经济区逐渐发展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教、商贸物流、区域金融和交通通讯中心,成为支撑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以及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河西地区成为国家重要新能源、冶金和石化基地,以及丝绸之路黄金旅游沿线极具影响的旅游胜地和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加工、外来资源落地加工基地。陇东地区依靠能源化工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逐渐向着区域性的工业化地区发展。陇南以有色金属加工业、历史文化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要产业,市场化程度低,尚未形成区域经济的规模。南部民族地区传统畜牧业比较发达,而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总的来说,在自然条件、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基础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5大经济区之间差异成为了甘肃省县域经济整体差异的重要贡献者。

改革开放以来,河西经济区经济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河西经济区的武威市一直没有进入H-H热点区,导致河西经济区内部差异居高不下。2009年河西经济区内部差异贡献率达66.89%,成为甘肃省总体差异的最主要的贡献者。一方面是受自然条件限制,武威市天祝县全部,古浪县大部,凉州区少部都属于山区,自然资源匮乏,耕地比重小,自然经济成分浓厚,商品经济不发达,工商企业发展先天不足,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河西热点区差距比较大,成为了河西经济区的凹陷地区。另一方面是河西经济区的嘉峪关市、敦煌市、玉门市、金昌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但其极化作用远大于扩散作用,不但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势头不明显,反而集聚了周边地区的资源、劳动力、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削弱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

2县域经济发展空间二元结构成因分析

1)自然条件

河西走廊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嘉峪关市、敦煌市、玉门市、金昌市、阿克塞县依托旅游、矿产资源,经济发展迅速;张掖农业经济较为发达,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5大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和甘肃省肉蛋奶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兰州市是甘肃省省会城市,区位优势明显,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所以河西经济区和兰州市是历年来H-H型热点区主要分布区域。而L-L型盲点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沟壑区、陇南山区和甘南高寒地区,陇南、陇中和南部民族地区土地资源缺乏,自然灾害频发,而且受地形的影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经济发展以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为主,生产技术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落后。区位因素影响下的H-H型、L-L型县域分布集中,且两种类型县域数量占总数的72%,区位因素是形成经济差异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的最初因子。

2)产业结构

河西经济区的县域以能源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较高,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较好,加之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因此河西经济区大部分县域属于H-H型热点区。陇南和南部民族地区受资源限制,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多半是靠天吃饭,其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乡镇企业规模较小而且发展缓慢,丰富的农业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加工利用,市场化水平低,进一步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陇南和南部民族地区大部分县域属于L-L型盲点区。产业结构影响下的H-H型和L-L型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产业结构是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二元结构的重要因子。

结束语

利用EDSA与传统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91年~2009年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分析的结论如下:

1)在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间特征方面,以标准差为测度的甘肃省县域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扩大,以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为测度的相对差异变化趋势一致,经历了先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波动上升过程。

2)从5大经济区内部差异变动和对县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来看,河西经济区内部差异和区域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变化趋势一致,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的变化过程;陇东、陇南经济区内部差异变化幅度不大;而陇中、南部民族经济区内部差异总体上呈缩小的趋势。河西经济区内部差异和区域间差异是甘肃县域经济总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这主要跟河西经济区内的热点区经济发展极化作用大于其扩散作用以及5大经济区之间自然条件、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有关。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例11

中图分类号:F127;F2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1.0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1-14-03

一、引言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欠发达省份, 2009年全省人均GDP仅为10309元,排在全国倒数第一。由于省内各区域间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文化环境等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例如2009年贵阳市南明区人均GDP高达34864元,而黔西南望谟县人均GDP仅为3803元,仅为南明区的1/10。因此,分析贵州省区域空间收敛性,深入了解其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对促进贵州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县域经济收敛性研究较少,且大多是定性分析。何康宁(2006)认为“工业化、民营化、特色化、城镇化”是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张文红(2009)将贵州县域经济按经济强县、一般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分组,分析了第一产业对当地GDP的影响,得出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其国民生产总值对第一产业产值的依赖性越强,贵州传统农业整体发展的潜力已经不大,必须发展现代农业。陈厚义,刘斌(2010)对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优势进行分析,认为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化现象突出,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臧忠卿(2007)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贵州省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排位和分类,认为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缩小地区差异。刘群、王颖(2006)对贵州全省87个县级区域,选取反映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8个重要指标,比较县域经济发展差异。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1.研究区域与空间单元的选取

由于六盘水市钟山区于1988年建区,为保证样本空间单元的一致性,本文研究时间跨度从1988年到2008年。同时,由于贵阳市行政区划的调整较为复杂,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空间单元的一致性,将贵阳市市辖区作为一个空间单元处理。同理,遵义市的汇川区1995年建区,将其于红花岗区作为一个空间单元“遵义市辖区”处理。因此,本文的县域空间单元为80个县级行政区划、“贵阳市辖区”和“遵义市辖区”共82个空间单元。

2.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以贵州各个县级空间单元的人均GDP为研究变量,数据全部来自《贵州六十年》,研究的时间跨度从1988年至2008年。同时,以2008 年为基年,进行物价指数调整。“贵阳市及市辖区”和“遵义市及市辖区”数据,通过当年全市数据减去下辖各个县(县级市)数据,再除以当年全市人口(除以下辖各个县人口)计算所得。

三、贵州县域经济收敛性分析

1.贵州省县域经济σ收敛性分析

所谓σ收敛,是指地区间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而出现差异缩小的趋势(barro,1991)。对于σ收敛一般采用静态分析法,对各地区各时期的横截面数据进行离散度指标的计算,常用的方法有变异系数CV、区间基尼系数、区间泰尔系数等。本文采用变异系数分析法,首先,分别计算贵州省各年人均GDP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其结果如图1和表1 所示:

从图1及表1中可以看出:

第一,从总体上来看,贵州省人均GDP变异系数呈先减小,后增大的“U型”趋势。第一阶段为1988年至1996年,变异系数从1988年的0.634,缓慢降到了1996年的0.575,在过程中略有波动,但变异系数波动幅度较小。第二阶段为1996年至2007年,变异系数迅速从1996年的0.575增大到2007年的0.759。从1996年开始,贵州省县域经济出现明显的分化,区域差距不断扩大。

第二,贵州省经济分化时间点晚于全国5年。1996至2001年为贵州快速分化期,变异系数从1996年的0.575迅速增大到了0.719。由于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在这过程中,导致了较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分化。国内研究基本认为,我国在1991年前后出现了经济分化,且1991年至1996年间区域总体差距扩大(林毅夫,2006;魏后凯,2007)。

第三,2008年出现“拐点”。2008年贵州人均GDP区间变异系数为0.717,相比于2001年至2007年的稳定增长趋势,出现了突然“掉头”,低于2001年的0.719。可能在未来,贵州省区域经济会出现收敛性的趋势,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2.贵州省县域经济绝对β收敛性分析

β收敛是指区域经济平均增长率与其初始经济水平负相关。(Barro,Markiw ,1991)存在β收敛,这意味着经济落后地区有着较快速的经济增长水平。同时,Barro等人还证明了β收敛是σ收敛的必要非充分条件。(Barro,1992)。另外,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的异质性,既资源禀赋、发展路径以及文化、地理等原因,可能会在绝对β收敛回归中出现遗漏变量偏差,于是Mankiw(1992)、Islam(1992)等人结合内生增长理论,加入人力资本等条件变量,只要初始发展水平变量的偏系数为正,就说明该区域存在“条件β收敛”。我们采用绝对β收敛的研究方法,如上分三阶段研究贵州省县域人均GDP绝对β收敛性:即1988年至2008年整个研究区间;1988年至1996年;1996年至2007年。

估计方程为,参考Barro(1991)

其中μit为误差值,C为常数,由上式可知:β值的大小取决于初期的人均实际GDP值,而与其他参数的变化无关。因此,由上式测算出的系数实际反映的是一种绝对β收敛。使用Eviews3.3估计,结果如下表:

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得出以下三点:

首先,总体看,从1988年至2008年,贵州省县域经济的经济增长率与期初的人均GDP存在负相关关系,高收入地区与低收入地区间人均GDP差距大约以每年0.832%的速度缩小。表明自1988年以来,贵州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收敛性,高收入地区的人均GDP增长较慢,而低收入地区的人均GDP增长却较快,各地区间经济增长有收敛的趋势。但该模型显著性不强,缺乏解释力,故需进一步对贵州省经济增长过程分时段进行分析。

其次,从1988至1996年期间,贵州省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性。该时期低收入地区以每年1.45%的收敛速度在追赶高收入地区,这与很多学者研究中国区域间的收敛系数十分接近。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农村,而经济落后地区绝大多数是农业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此项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缩小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带来了地区间经济差距的减小,经济增长呈收敛性。

最后,从1996至2007年期间,贵州省县域经济的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收敛性。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的(下转36页)(上接15页)重心逐步转移到城市,而以自由竞争为特色的市场机制能够促使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充分利用市场机遇,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但市场经济却使经济基础条件较差的地区较难抓住市场机遇,较难应对市场挑战,经济增长的势头必然削弱,进而拉大了和较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必然出现分异现象,所以该阶段的经济增长过程就不存在绝对的收敛性。其条件β收敛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四、结论

第一,从整体上看,贵州省县域经济出现以1996年为分界点,呈现先收敛、再发散的“U型”趋势。与我国经济收敛趋势分界点相比晚约5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贵州省市场经济起步比全国晚5年左右。

第二,1988年至1996年,贵州省县域经济出现绝对β收敛,落后地区大约以每年0.832%的速度追赶较发达地区。但是这种收敛趋势并不明显,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并未明显高于较发达地区。

第三,1996年至2007年,贵州省县域经济差距出现分化,县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不存在绝对β收敛性,需进一步研究其条件收敛状况。

第四,在2008年,贵州省县域经济差异出现一个明显的“拐点”,县域差异出现下降趋势。具体原因尚待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 石风光、杨文举.经济增长收敛的计量研究评述[J].经济问题,2008,(06).

[2]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07).

[3]张胜、郭军、陈金贤.中国省际长期经济增长绝对收敛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1,(06).

[4]马栓友、于红霞.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3,(03).

[5]徐现祥、李郇.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J].经济研究,2004,(05).

[6]张焕明.扩展的Solow模型的应用: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J].经济学季刊,2004,(03).

[7]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03).

[8]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7,(03).

[9]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

[10]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