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社区建设的特点

社区建设的特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2 09:03:50

社区建设的特点

社区建设的特点例1

近年来,沈河区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汇聚了一些品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沈河区人口密集,老旧住宅小区较多,且又处于商业发展核心区域,社区办公活动用房改扩建面临一定困难,导致部分社区的软硬件建设不配套,先进社区点少面窄、辐射面小、贡献率低,社区建设和党建工作都面临诸多挑战。为破解这些难题,沈河区委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在引领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全面创建党建特色社区的总体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区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了全区上下抓党建特色社区建设的浓厚氛围。

――坚持把创建党建特色社区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辽宁省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决定》的具体举措,切实把创建党建特色社区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全局性和经常性工作,沉下心来抓,下真功夫抓,创新思维抓,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确保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坚持把创建党建特色社区作为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的核心抓手,注重以点带面,推进社区党建工作遍地开花,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按照“载体求新、方法求活、效果求实”的原则,找准组织建设和服务群众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形成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党建品牌。

――坚持把创建党建特色社区作为推动加快幸福沈河建设的重要保证,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推进幸福沈河建设、打造“五个家园”(富庶家园、精神家园、平安家园、美丽家园、服务家园)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放大党建特色社区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形成助推幸福沈河建设的强大合力。

坚持“三定” 务求新实效

沈河区在创建党建特色社区工作中,始终坚持把“三定”(定目标、定机制、定标准)作为党建特色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谋略工程,紧紧围绕“三定”做文章,促发展,务求新实效。

――定目标。按照“硬件出形象、软件出品牌”的工作要求,深化党建特色社区创建活动,提出了“四步走”战略:第一步,解决社区软硬件建设不配套的问题;第二步,解决党建典型社区点少、辐射面窄的问题;第三步,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第四步,建立具有时代特征、沈河特色、社区特点的机制模式和品牌。全区共有15个街道,每个街道都打造1-2个硬件基础设施一流、软件管理服务一流、党建工作品牌一流、党员群众满意的高标准党建特色社区。

――定机制。为扎实推进创建党建特色社区活动,完善了三项机制:项目化运行机制,依托党建项目化管理方式,通过立项、申报、实施和评价等一系列项目化运作方式,由区委组织部、街道和社区三级党组织对申报的特色社区项目进行申报、研究、审核;区域化共建机制,依托区级党建促进会、街道党建促进会分会、社区“1+X”大党委,广泛发动区域内各种组织,有效利用地区资源,为党建特色社区创建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精细化督导机制,在全区设立5个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每个指导站负责指导3个街道的基层党建工作,全程对各街道党建特色社区工作进行督导。

――定标准。在软件建设标准上,制订了特色社区建设的“六好”标准,即核心作用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三有一化”落实好;在硬件建设标准上,确定了社区独立办公用房面积至少600平方米的最低标准;在考核验收标准上,提出了主题鲜明、载体丰富、机制完善、典型突出、保障有力、成果务实的6大类18项验收标准。

全面开花 开创新局面

两年来,沈河区在深化老典型上取得了新进展,还在挖掘新典型上实现了新突破,创建了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辐射带动力强的党建特色社区,基本实现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均衡发展、创新发展和突破发展。

――老典型焕发新活力。双路社区在原有“四进四建”特色载体的基础上,围绕搭建“党员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党员双向管理和服务”理念,建立了一个双管互动平台,以此加强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外”的管理和监督。目前,已经建成拥有国际域名的党建网站,不断加强党员信息库建设等工作,实现了党建平台信息化、交流远程化、互动终端化、管理双向化的目标。红巾社区通过打造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各类协会等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党员志愿服务经验被全省推广,目前该中心已成为沈阳市第一家高标准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工作站建设试点。红巾社区、双路社区和多福社区3个社区还被省委组织部选定为辽宁社区干部学院教学实践基地。

――新典型谱写新乐章。在打造新典型上,坚持在总结提炼上下功夫,不断丰富内容、升华主题、彰显特色。雨坛社区、青阳社区、福陵社区、御龙社区、凯旋社区等一批新典型不仅在巩固党建阵地方面成效明显,还结合各自特色,完善了工作运行机制,搭建了丰富的载体平台,初步打造了志愿服务型、民族促进型、在职党员凝聚型、区域共建型和党建文化融合型等不同类型的党建特色社区,形成了梯次跟进、颇具规模的集群效应,开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沈河区还乘势而上,建立了每年不低于1亿元的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党建专项经费平均每年投入500万元,通过采取新建、承租、开发商配套等办法,使全区社区用房平均面积达到826平方米,全部实现了功能布局、窗口设置等“六统一、六规范”。

群众受益 引领新发展

沈河区在党建特色社区创建过程中,高度重视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把让党员群众满意、让党员群众受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加快幸福沈河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把握工作大局,实现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一体化。富民社区有效发挥社区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立了联调、联治、联管、联动、联考的“五联”工作机制,实现了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越级提升,完善了服务群众各项机制,确立了制度管理工作新模式。同时,按照“128”工作法,社区党委组织社区党员成立了史大爷“平安使者”巡逻队、“金睛”安稳排查小分队等8支专业队伍,有效地调动了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由此,社区党委由“突击队”变成了“指挥官”,工作由事事参与变成了统筹协调,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推动了社区工作的科学发展。

社区建设的特点例2

以人为本、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是两型社会最大的文化特点。而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居民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地域心态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就社区文化的表象而言,它主要集中体现在理念文化、社区行为模式、社区视觉表现几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建设共同创造社区文化的品牌形象。所谓理念文化,也可以称之为社区的精神文化,这是社区成员价值观、道德观生成的主要途径。对内是社区内在的凝聚力,对社区成员起到导向、凝聚、激励和规范作用,对外是社区识别的尺度,展示社区品牌形象和精神风采。社区行为模式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内部系统,包括社区内部环境的营造、社区服务培训教育及社区成员的行为规范;二是外部系统,包括居住环境、服务活动及公共关系、大型公益性的社会活动等。社区的视觉表现系统是将社区的文化理念通过视觉化的传播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传达出来,从而使社区的精神、思想等主体性内容以视觉的方式得到外化,使社会公众能一目了然地掌握社区的信息,进而提升社区文化形象。

二、社区文化特色资源的挖掘与运用

社区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文化的形态和层次如何,必然体现在社区的人文精神上。而社区文化的构成和形态,主要受社区的人群构成、生活习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因此,要有效地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从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入手。针对社区的不同因素,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挖掘它的资源并加以运用:第一是个性化,社区的资源系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改造和整合,运用科学的手段、技术、设施和方法来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因此,在资源运用和设计上要力戒一般性,要超脱平庸;第二是民族化,社区的特色文化包括社区的历史传统、民族特色。因此必须充分挖掘民族精神、民族习惯、民族特点,体现民族的形象;第三是多样化,社区文化的多样化设计要求文化形象表达的方式多样化。只有多样化才能反映个性化,也才能体现民族思维的形象分析力。所谓多样化就是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以及围绕理念传达、理念宣传的设计上都要力求丰富多彩,标语、口号都要富于思辨色彩,不能淡而无味。它使社区不再是一盘散沙的群体,而是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理想追求的团体。

三、建设品牌社区文化形象的策略方法

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导入品牌形象建设,将社区特有的文化形象有效地展示给社会公众,为城市社区建设确定了一个明晰的目标,使社区由内到外都有一个和谐统一的定位。社区以良好稳定的个性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大大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如何以品牌形象建设策略来进行两型社会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呢?品牌形象建设具有系统性与整体性特点,包括VI,BI, MI三部分,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要在公众心目中留下一个完美的城市社区形象,就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把外在物质环境的改善(VI建设)与居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MI建设)结合起来,把满足居民个性发展要求(BI建设)与提高社区的整体形象结合起来。但在具体实施时,又必须突出重点,解决难题,亦即要找出影响城市社区形象的主要因素,下决心解决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城市社区品牌形象。

社区建设的特点例3

一、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三、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社区建设的特点例4

1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社区建设的特点例5

一、理清思路,科学谋划

2011年以来,桐柏县委、县政府在全面总结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的结合点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来抓。在建设思路上,打破原有自然村、行政村的界限,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即推进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由平房向楼房转变、由村庄向社区转变),实施“三个加强”(即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加强主导产业培育),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在发展目标上,把215个行政村3251个自然村规划整合为86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两个整体推进乡镇,计划利用5~10年或更长的时间,使全县农村全部实现社区化。在工作部署上,按照“政府引导、就业为本、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多元投入,典型引路,积极稳妥推进。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坚持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统筹规划、节约土地,以人为本、生态宜居,以科学规划引导新型农村社区发展。

(一)坚持突出特色

桐柏县先后聘请多家规划设计单位高标准编制社区建设规划。在具体规划上,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因势而建;建设规模、建筑风格灵活多样,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各具特色。如月河镇西湾社区,依山势建特色民居,同时为适应旅游度假、农家乐产业发展,建有以商住楼为主的“风味小吃一条街”。在建筑风格上,着眼于长远发展,体现高标准、先进性、有特色、有品位。如依托桐柏县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金果园社区,依托毛集镇“百年莲花堰”自然人文景观建设的南湖社区,临近淮河之滨而建的城郊临淮社区等,既具有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又具有现代建筑风格。

(二)坚持节约土地

桐柏县把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建设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五规合一”,使各种规划相互衔接。要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必须少于原有居住用地,农民住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空间等统筹规划,同步建设,科学合理用地。预计全县各类社区建成后,可节约土地5.6万亩。

(三)坚持生态宜居

在社区功能区划分上,除完善各种常规功能区以外,要有现代化农业示范区,适应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需要;在社区选址上,临近主要道路选址,方便出行,适应农民耕作习惯,保持耕作半径在2公里左右;在居住环境上,充分结合山区、丘陵、平原的特点,建设生态型社区。如程湾乡依托石步河水库风景区,规划建设山区生态旅游型新型农村社区,对农民迁移居住吸引力很大。在社区户型设计上,高、中、低档均有,偏重中、低档房建设,以适应农民消费需求水平。如月河镇西湾社区的居民,每座两层小楼仅需10万元左右就可以入住,农民称赞社区房屋“好而不贵”。

三、完善机制,形成合力

(一)建立宣传发动机制

他们在县电视台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宣传报道专栏,开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访谈”节目,由各乡镇书记或乡镇长、县直有关部门“一把手”和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等,逐人录制访谈节目,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方针、政策以及规划设想、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在桐柏县营造出浓厚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氛围。他们还在桐柏县委宣传部主办的《今日桐柏》上,开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策解读专栏,对建设中涉及的各种政策进行详细解答。

(二)完善政策激励机制

桐柏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激励扶持办法(暂行)》《关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若干优惠政策》《关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利用暂行办法》《关于整合政策性项目资金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对各类社区设定不同的建设标准和相应的奖补标准,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进行奖补;推行政策性项目资金备案制度,将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项目资金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对接,集中项目资金投入社区建设。2011年以来,桐柏县共争取投放到社区建设上的项目60多个,共计2亿元。

(三)启动市场化运作机制

桐柏县坚持多元化投入,实行市场化运作,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共吸引各类投资商投资6.3亿元,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入的70%,社会力量投资逐步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四、做强产业,激活动力

桐柏县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和各个社区的区位优势,坚持集约经营、集聚发展、产业融合、高效安全的发展方向,建立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创新组织形式,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提升促进社区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

截至目前,桐柏县启动的24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中已确定茶叶、中药材、特种养殖、旅游服务、编织加工、名贵花木、碱硝产品营销七类支柱产业,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如月河镇西湾社区的生态旅游产业,程湾乡邓河社区的茶叶、中药材产业,安棚镇利民社区的编织加工业等。全县24个试点社区从事支柱产业的劳动力2万余人,年创产值逾4000万元,已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收入80%以上来自支柱产业。

五、示范带动,加速推进

桐柏县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分批实施、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要求每个乡镇每年至少启动建设1个新型农村社区。2011年以来,把安棚镇的利民社区、城郊乡的临淮社区、月河镇的西湾社区等7个社区作为桐柏县重点试点社区,予以重点扶持,倾力打造。

社区建设的特点例6

1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2]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社区建设的特点例7

二、进一步加快鼓楼区特色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分类扶持:对社区重新评估、考核、分类,以特色社区建设为抓手,分层次推动整体建设水平。实践证明,这些年推动的特色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提高社区建设水平、提升社区建设层次的有效、有力抓手。但是,由于基础、条件、认识等方面原因,目前每个社区的建设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有必要在特色社区建设过程中对现有社区分门别类。建议对所有社区进行一次重新评估并分为待改善型、待提升型、待巩固型三类。待改善型应从改善社区环境、办公条件入手,待提升型应从改善服务、寻找特色点入手,待巩固型需要立足现有条件,巩固、完善提高,扩大服务面。接近居民:从建设和服务中找“特色点”,更多体现“为民”、“亲民”,提高居民参与率。特色社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居民服务并尽可能地扩大服务面。社区建设和服务中其实有很多的“特色点”,比如近年提出的低碳社区、环保社区、生态社区、和谐社区、智慧社区、尊老社区、运动社区、活力社区、便捷社区、智能社区、法制社区,等等,社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民主自治、小区自管、共建共享等。其实,社区的某个项目、某个活动,甚至某一项基础设施建设,都可以成为其“特色点”。总之,特色社区的建设要摈弃对“高大上”的追求,要更贴近居民、方便居民的需求。

社区建设的特点例8

社区党组织建设和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点。我们从理顺组织体系入手,按照“便于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组建社区组织,形成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一是以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为依据,结合人口分布状况、区域的特殊性、城市建设发展要求和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特点,经过调研,将原有的11个居委会重新整合为6个居委会,冠名社区。根据党员属地管理的原则,同步调整社区党组织,撤销原有的11个党支部,成立局机关支部和6个社区居委会支部,配齐党支部书记。实行社区党务、居务分工后,支部书记以主要精力抓党建工作,有利于加强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社区党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二是创新社区工作机制,各社区党支部分别组建社区党建联席会,订立制度,定期开展党建工作研究,初步形成了以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机关及各单位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格局,发挥了社区党组织在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社区党支部指导居委会建立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有力地推进了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工作的开展。组建社区党建联络员队伍,一支由区机关的优秀年轻干部定点挂钩社区的联络员,深入社区党支部,为社区党建出点子,提思路,既密切了党群关系,又充实了社区党务工作力量。社区工作机制的建立,调动了社会各方的力量参与建设,形成合力。三是加强党务队伍建设。我们从提高党务工作者素质入手,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社区党务干部参加市理论培训班,定期举办培训会,召开学习交流会,赠阅《社区党支部工作指南》、《党支部工作指导》、《福建党建》等书刊,还选派他们参加厦大社会学系专题学习,不断强化社区党务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其驾驭社区党支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社区党支部相继提出争创新型社区的目标,班子成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齐心协力投入社区各项工作,社区建设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逐步实现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与推进社区民主建设的有机统一。

二、抓管理,社区党建制度日趋规范

民政局党委现有党员208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离退休党员,近年来还有不少下岗职工、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毕业生以及退伍军人党员进入社区党支部。根据社区党员队伍状况,我们注重加强对党员教育和管理。一是建立责任制,狠抓落实。党建目标责任书融社区建设方方面面工作于其中,还明确了具体措施和责任,党委定期组织考核,以此强化了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有力地促进社区党建工作目标的落实。二是拓展党员教育形式,提高学习效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区党建工作知识、党报社论为经常性教育的主要内容,结合科普知识讲座,党建资讯网,利用一校一室(即市民学校和党员活动室)及提供学习用书,开展学习会、座谈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实了教育内容,提高了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三是以社区为阵地,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的系列活动。机关支部党员以高效、务实、廉洁、勤政的作风带动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社区老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开展“老领导,献余热”、“老劳模,新贡献”,发挥各自特长,服务社区;各社区夕阳红医疗队、科普知识宣传队、关心下一代志愿者活跃在社区,形成了机关支部带动社区支部的良好局面,发挥了社区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严格按照程序,发展新党员。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重视在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发展党员。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转正工作,除抓好思想汇报外,还将其八小时外参与社区建设的情况与表现作为考察内容,使预备党员日益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发挥党员的先模作用。通过探索和实践,社区党建工作日趋规范,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抓服务,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社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区委以“为民服务”为宗旨,拓宽社区服务领域,逐步健全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一是拓宽服务内容。新世纪伊始,抓紧建立“鼓浪屿区社区行政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该中心作为为民服务窗口集政府行政事务受理与社区服务于一体,将与居民相关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事务和社区服务、计划生育、卫生、城建以及法律援助等35个项目全部迁入中心,实行敞开式办公、一门式服务,并设立低保热线,解答居民疑问,切实达到了为居民排忧解难、快捷便民的目的。

二是设立服务网点。社区服务中心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确立家政、文体、医疗、老年、环保、中介等服务项目,开通24小时求助热线,开展社区环境卫生保洁有偿服务。截至上半年,共接受群众咨询350余起,受理群众求助70多起,并解决10名无业、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各社区充分利用辖区资源优势,深入开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的社会福利服务,及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逐步形成了包括法律援助、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社会救助、送货上门等多种特色服务,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三是壮大社区服务队伍。社区党支部通过广泛宣传,动员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在组建一支涵盖家政、医疗、老年、水电维修等多项服务内容共有200多人参加的社区服务队伍的同时,将社区教育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纳入其中,壮大了社区志愿者队伍,实行微机化管理,并为每位志愿者发放志愿者手册。社区服务中心及社区党支部分别开办培训班,为培训者颁发培训证;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了“用工储备”制度,将用工储备资源向外来人口延伸。社区服务格外关注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无偿服务。社区服务队伍的建立,不断完善了社区服务功能,为居民群众解决了生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四、抓特色,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区委组织部在社区党建工作创新上下功夫,指导民政局党委立足辖区单位的优势,挖掘社区资源,对社区党支部加强分类指导,通过共育共建,逐步形成了一居一特色的党建工作格局。一是注重整合社区资源,培育特色。社区党支部发挥辖区单位资源优势,使资源为创特活动服务。如旗山社区党支部利用与音乐学校、中山图书馆、国家海洋气象局的共建活动,开展先进文化进社区,把创建学习型社区的主题活动向社区各角落延伸,定期开展的定点故事会和外来青工读书会,设置的健身房及流动图书站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创建“公仆楼”、“音乐楼”、“科普楼”等特色楼院为居民举办科普讲座、家庭音乐会,及公仆与特困户结对子等活动,丰富了科技、体育、教育进社区的内涵。旗山社区被确定为省文明单位示范点、市级科普示范区,社区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龙头社区党支部以法律进社区为抓手,相继开展“法律进百家”、“理论、政策、法律”三入户活动,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法制信箱”,开办“法制学校”,举办“法律有奖竞答活动”、法律夏令营及模拟法庭,为居民服务上百次,社区里涌现了一批学法、用法标兵户,刑事案件下降至零,逐步形成了法律治居的管理模式。

社区建设的特点例9

1)人口密度低、人口同质性强、聚居规模较小。

2)经济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方式。

3)社区成员之间关系密切,血缘关系浓厚。

4)农村社区是多种功能聚集的地域空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也越来越热烈,新型农村社区是目前较为广泛的建设方法。在我国现有的研究中,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城乡统筹、合理布局村镇规划的基础上,以中心村为主体,一般由2个~4个行政村通过迁并、整合、组建而成的,具有一定同质人口规模且具有较完善公共设施的农村复合单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行以来,在全国多地进行了试点建设,山东、武汉等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探索,现有“城镇开发建设带动”模式、“产城联动”模式、“中心村建设”模式等多种建设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从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通过村庄资源整合,农民迁移聚居、公共设施布局、产业格局优化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2“村落社区”建设模式的提出

2.1“村落社区”概念与建设意义

“村落社区”模式的提出是针对于单个行政村而言的,是一种近似新型农村建设中“一村一社区”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模式,是在行政村规划用地范围内,通过确定村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制定村庄的发展目标,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以此来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提升农村整体环境,缩小城市乡村差距,做到“自下而上”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适用村庄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一定地理位置优势,离上一层级行政单位或中心村等距离较近,交通条件不闭塞。

2)农民民居布置相对集中,或村民主要居住区域与村庄主要产业地块分界清楚。

3)村落应具有一定的特色,可以发展除农业以外的特色产业。“村落社区”的提出,可以指导行政村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计划,既对村庄旧的布局进行改造,也对村庄发展路径进行更新;既引入新的居住模式,享受城市化的现代生活服务,又保留现有村庄特色,传承特色民俗文化。

2.2“村落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村落社区”的构建主要包括村庄规划、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三方面主要内容。村庄规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的规划是将单一行政村落放到镇域范围内,承接村镇总体规划,对行政村所辖范围的土地、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主要包括对村庄的现状条件分析、村庄类型确定、村庄规模及发展定位,并对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合理的评价和预测,制定农民增收措施以及预期的农村社会生活发展水平。微观的规划是针对村庄内部用地而言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村落各项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包括居住用地、生产建筑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同时具体规划村庄内部的道路、绿化景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工程和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的规模、位置和走向。“村落社区”的微观建设的用地布局内容主要是针对相应模式下的居住组团、旅游组团、工业产业组团、农业组团进行合理布置规划,并针对居住组团深入规划,通过设置居住小区来构建农村社区中的邻里网络。文化传承的建设内容,主要涉及规划学和社会学两方面:

1)在规划学指导下对村庄的历史文化遗存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确定周围空间的协调规划;并对村庄民居建筑、公共活动空间和景观节点进行合理建设,突出村庄特色。

2)在社会学的指导下,制定文化传承路径。

村务管理的建设内容,从规划学、社会学和管理学三方面入手将村落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村落社区”型农村:

1)应在规划建设内容中充分反映农民意愿,从而保障规划实施“落地”;

2)建设和谐的村内邻里组织,保护村落内生自组织的有序发展。

2.3“村落社区”模式分类

根据对村落社区的定义,村落社区的构建模式首先应在“土地集约、布局合理、产业兼业、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原则统领进行探讨。其次在深入了解村落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农村特色,合理定位、确定村落发展方向。最后结合上一层级的发展理念和村庄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确定可持续的规划建设模式。村落社区模式的构建是一种动态的规划方法,可以根据村落社区规划布局分为居住社区、产业社区和农业社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社区成分和构成方式,可以对村落社区的模式进行多层次的分类。

1)根据产业类型分类。根据农村自身的现状情况以及特色产业,将村落社区分为特色农业主导型、特色旅游带动型、工业企业支撑型和特色资源带动型四类。

2)“点—线—面”布局分类。村落社区规划和城市社区规划相同,在构成模式上都遵循“点—线—面”的构成理论。村落社区规划的“点”分别为居住组团、工业组团、旅游组团和农业组团,“线”为村落空间发展轴线,“面”为合理规划的村落空间布局。根据村落现状的布局格式和地形特点,“村落社区”模式可以分类如下:a.职能分区布局模式。对于职能分区相对较为复杂,构成元素较为复杂,有不止一项经济产业的村落。村落各组团按照一定的有序空间进行组合,强调村庄土地分区协调,各组团用地有机结合。b.带状布局模式。当村庄一侧地形较为特殊,靠山或沿河的时候,此时村庄通常为沿山脚河流走向呈带状分布。在都建村落社区的时候,建设要结合现有村庄格局进行带状布局。c.街巷式布局模式。我国东北村庄最主要的一般特色就是院落与街巷(也称胡同),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过程中,东北特色显著的街巷布局模式也是最广泛采取的一种模式,适用范围最广。d.围合式布局模式。围合式布局强调村民居住组团和公共空间的重要性,通常作为中心组团,其他可能存在的组团散布在中心组团周围。一般来说适用于新开发的村落,现状基础较差,农村特色不突出,是由规划者的意识进行指导的村庄建设,实用性较小,一般用于村庄重建的意向表达。

2.4“村落社区”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村建设受资源因素、建筑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制度因素的多方面影响,综合考虑村庄实际和各项影响因素,“村落社区”的构建主要包括村庄规划、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三方面主要内容。村庄规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的规划是村域规划,将单一行政村落放到镇域范围内,承接乡镇总体规划和近期发展规划,对行政村所辖范围的土地、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主要包括对村庄的现状条件分析、村庄类型确定、村庄规模及发展定位,并对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合理的评价和预测,制定农民增收措施以及预期的农村社会生活发展水平。微观的规划是针对村庄内部用地而言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村落各项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包括居住用地、生产建筑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同时具体规划村庄内部的道路、绿化景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工程和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的规模、位置和走向。“村落社区”的微观建设的用地布局内容主要是针对相应模式下的居住组团、旅游组团、工业产业组团,农业组团进行合理布置规划,并针对居住组团深入规划,通过设置居住小区来构建农村社区中的邻里网络。“村落社区”建设中的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文化传承的建设内容,涉及规划学和社会学两方面:

1)在规划学指导下对村庄的历史文化遗存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确定周围空间的协调规划;并对村庄民居建筑、公共活动空间和景观节点进行合理建设,突出村庄特色。

2)在社会学的指导下,在村落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下开展村落特色民俗文化宣扬工作,制定文化传承路径。村务管理的建设内容,涉及规划学、社会学和管理学三方面,为了将村落建设成为资源集约、特色鲜明的“村落社区”型农村:a.应在规划建设内容中充分反映农民意愿,从而保障规划实施“落地”;b.建设和谐的村内邻里组织,保护村落内生自组织的有序发展。

3“村落社区”构建路径

3.1主体分析

主体分析是指在“村落社区”构建之初,要确定农村规划建设的行为主体,本文认为农村规划的主体有三方面,分别是农村村民、政府机构和规划人员,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建“村落社区”建设主体。“村落社区”建设的基本主体是农村及其村民,因此村落规划建设的推进应该尊重村庄个体的内源规律、充分考虑农民群体的意愿,发掘村民内在对于村庄社区构建的积极性,构建以人为本的社区规划。为了充分把握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可以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村民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把握其需求规律,进行模式选择和规划调整;同时,在规划前期进行充分的调研,在规划的过程中开展广泛的公众参与,减少个体行为的不利因素,构建“自下而上”的规划氛围,最终形成以人的基本活动特征和需求为出发点的规划思路。政府机构在村庄规划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承载引导的作用,引导村庄进行良性发展,引导村民表达理性诉求、引导规划人员设计合理方案。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在村庄建设的过程中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一层面的规划指导、政策规章,引领农村基础建设的主导方向。规划人员是“村落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者,要将专业的规划知识运用到社区创建中,但又不脱离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求。规划人员在进行“村落社区”构建的过程中,要做到“调研先行、综合认知”,了解背景政策、村庄情况和农民需求,并进行综合评价,为接下来进行的村庄建设具体规划步骤做好项目导航。

3.2规划步骤

“村落社区”的规划步骤符合一般村庄建设的流程,并在基础规划的层次上增强对于村落社区居住组团的建设。总得来说其规划步骤是对农村内部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进行研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选择最适宜村庄发展的社区模式。并在具体环节操作的过程中注重社区空间内部的层次性,提升村庄建设的可识别性,杜绝“千村一面”现象的出现,构建和谐宜居的村落社区。

1)确定模式。规划村落社区,首先要对研究村落进行调研,正所谓“三分规划、七分调研”。通过调研对村庄的现状进行分析,摸清村庄的主要经济构成,从而确定村庄的类型、发展规模和经济定位。进而要通过现状进行总结和深入挖掘,明确农村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内外部影响因素,确定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点、核心与目标,同时要结合村庄的文化脉络和自然属性,重视村庄特色传统,从而来确定适宜的“村落社区”模式。

2)规划设计。在因地制宜确定社区模式后,进行村庄具体相关内容的规划设计。首先要进行村庄平面布局,各组团的选址、规模、功能布局和空间布局既要方便村民生活,也要卫生、安全、合理,综合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在空间方面要将与居住功能相配套的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地布置在农村社区中心位置,以构建起有利于基础设施的服务网络。其次要根据市政工程相关规划规范,结合人口预测用量,合理布置村庄各项工程管线。

3)居住组团构建。对村落社区中的居住组团进行重点规划,结合现状进行农村居民区布点的空间重构,建设村落邻里网络,包括微观上的农户用地规模、用地类型、居民点的集中布局,以及中观和宏观上的对农村居民点数量及布局的重组。本文研究的村落社区居住组团,下设居住小区,每个小区由30户农户组成———邻里网络因子,每个小区按照农村习俗,继承现状居民点的构建模式;组团中要设置组团中心———邻里网络中心,中心配备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活聚集理念,延续村庄中良好的地缘关系,保护村民的仁同意识和归属感,形成和谐的农村居住邻里关系。

4)文化传承。在村庄具体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村特有民俗的文化传承。在具体的规划操作过程中,表现为对农村色建筑的保留修建、公共空间的打造、展示空间和门户空间的建设以及景观节点的文化渗透。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对于“村落社区”的建设应采取更新与传承相交织的方式,延续文脉、保护特色。

3.3后续推进

“村落社区”规划建设的后续推进工作,是指规划设计后,在村落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和村落社区模式建成后所涉及的相关工作。本研究认为村落社区建设的后续工作可以从行动规划和村务管理两方面进行。行动规划是指规划的建设过程是逐步推进的,而非大刀阔斧的进行。具体工作步骤如表2所示。分层级的将规划落实,更易于村民接受生活环境的改变,提升村民对于村落社区建设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进而提升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区关系融合度;同时可以增强政府、村民、规划人员三者之间的沟通,使村落的规划更落于实际。村落社区模式下的村务管理工作,是空间—社会理论的一种递进,即通过居住小区的构建,每30户农户推举一位村民为意见代表,参与到村落规划或管理的相关事务讨论中来,并设置临时性村务研讨会,建设项目结束研讨会便自行取消。研究认为这种“以事论事”的村务管理方式能充分调动村民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村落社区式邻里网络。

社区建设的特点例10

有图还得有真相。在听了区委组织部同志的情况介绍后,我们按图索骥,选取了几个不同类型的特设党支部进行了实地采访。几天下来,我们由衷感慨:不愧为“中组部全国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社区党建工作竟然做到这个份儿上,实在是不简单。那么,沈河区委是在什么背景下创意出“特设”党支部这一党建品牌,“特设”党支部究竟“特”在哪里,取得了哪些特殊成果,彰显出哪些独特意义呢?

特设,解决特定问题

2007年以来,沈河区区委、区政府先后投入2.4亿元,对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社区改造后,环境是变得越来越好,但社区党组织的活力和作用没有随之得到明显增强,社区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也没有得到明显提升。原因何在?区委通过深入社区走访,开展问卷调查,召开民情恳谈会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浮出水面。

首先,是社区党组织设置不到位。作为沈阳市的中心城区,沈河区下辖15个街道办事处、108个社区,有48241名党员。社区党员结构复杂、居住分散,特别是党员的党性觉悟、思想认识、兴趣爱好差异较大,仅凭楼院建立党支部、单元建立党小组,不能实现对各型各类党员的有效吸引、组织和管理。

其次,党员服务管理不到位。在一些社区,党组织建设滞后,缺少有效活动载体,工作方式方法单一,对年老体弱党员、自由职业党员、流动党员难以形成有效吸引、约束和管理,一些流动党员成为“口袋”党员,一些有能力、有时间参加组织生活、愿意为社区做贡献的党员缺少施展才华、奉献爱心的舞台。

正是由于社区党组织设置不到位和管理教育方式方法的滞后,影响了社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党员群众对党组织开展的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以大南街道红巾社区为例,社区自管党员有500多人,数量不少,但经常参与党组织活动的仅占15%左右。

针对这些问题,沈河区委调整思路,在社区党组织设置方式、工作方法上进行大胆创新和改进,提出了“特设党支部”的概念,开始了“特设党支部”的创建活动。

特设,打造特色品牌

从2007年开始,沈河区委先是以大南街道红巾社区、滨河街道双路社区等6个社区为试点,进而在全区街道社区广泛开展了“特设”党支部创建活动。

所谓“特设”,就是从社区党员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身体条件、特长爱好、居住情况等实际入手,根据业缘、趣缘、地缘、志缘等,结合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以典型人物、特定群体命名等“特设”方式,在全区建立了“周越和谐党支部”、“亢秉铨劳模党支部”、“在职党员‘共建家园’党支部”、“农民工党支部”、“‘80后’党支部”等一大批具有品牌效应和组织特色的“特设”党支部。

这些“特设”党支部成立后,在社区党委统一管理下,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专项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居民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各社区在“特设”党支部中广泛开展“三亮,三带”工程,“三亮”,即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在楼道中亮出党员身份,亮出党支部标志,亮出党支部职责;“三带”,就是带领一批党员认领一个责任区,带领一批群众认领一个责任岗,带领一批志愿者组建一个协会。他们先后创新设立了“红巾园绿地责任田”、“孙连科退休教师责任田”等“特设”党支部党员责任区,建立了“李德英公共设施养护岗”、“和谐人居安宁岗”、“网络知识宣传岗”等党员责任岗,还有“外来人口温馨港湾”、“冯宗元体育沙龙”等志愿者协会。亮点工程使“特设”党支部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迈进,使每个党员有岗位、有任务、有责任、有奉献,党组织活动有形式、有平台。

在致力民生、服务群众、共建和谐社区的理念指引下,社区充分发挥“特设”党支部党员群体的先锋模范和引领示范作用,依托党委抓支部、支部抓党员、党员带协会、协会带群众的工作网络以及区域党建联席会的工作平台,立足服务群众与引领群众相结合、解决问题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加强党建与和谐共建相结合,使社区党员管理教育体系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党组织和党员特色专长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服务居民、凝聚民心、创先争优的特色也进一步突显。

特设,引发特殊效果

“特设”党支部通过对不同年龄结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群体特征党员差异性的吸引和有效的组织,实现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同频共振。“特设”党支部通过广泛开展各种特色活动,吸引、激励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参与到社区党的建设与和谐社区建设,产生了一系列显著效果。

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平台,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特设”党支部的建立,搭建起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新平台,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抓手更有力,线条更清晰,措施更细致,内容更全面,推进更深入,效果更直接。把加强党建、改善民生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履职尽责的首要任务和刚性职责,促进各级党组织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广大党员奉献全部热情、智慧和力量,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特设”党支部373个,平均每个社区创建3.5个“特设”党支部,“特设”党支部组建率达到37%。共建立各级各类党员责任区、党员责任岗4000余个,党员志愿者协会组织500余个,拥有党员志愿者1.7万余人。党员在社区建设中思想上的导向作用、服务上的带头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解决社区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提升了广大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特设”党支部也好,创新方式方法也好,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以满足广大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特设”党支部的创立与发展,促使广大直管党员立足社区扎实奉献,促使在职党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群众”贯穿于“特设”党支部和广大党员想问题、办事情、求实效的全过程。373个“特设党支部”的服务内容涵盖了社区服务、治安、文化、医疗、教育等诸多方面,为社区群众提供的服务更具主动性、全面性、实效性和针对性,解决了大量社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难题。社区党组织“干什么”让百姓选,“怎么干”让百姓定,“干得怎么样”让百姓评,使居民群众充分释放了参与社区党建与和谐共建的热情,社区内形成了党员带头、人人参与、共建和谐的良好风尚,3700余名普通群众自愿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家园自己管”的党群共建活动。“特设”党支部建立以来,累计捐献爱心物资价值100万余元,救助困难群众2200余人次,帮助2686人实现就业,解决邻里纠纷3459件,社区绿地维护、公共设施认养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98.3%。

“特设”,彰显独特意义

通过开展“特设”党支部创建活动,沈河区不仅破解了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现实问题,也深刻认识了其对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基层组织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整合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组织体系,破解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问题。通过“特设”党支部、“特设”责任岗,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实现了社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居民自我管理服务的自治体系的“三位一体”,回答了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与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问题,破解了诸如社区居民自治、弃管小区物业管理、弱势困难群体帮扶、公共设施管理养护等一系列社区建设的现实问题,使社区真正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建设的特点例11

社区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地域生活共同体,是一个微型小社会,它的组织形式是城市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由社区自然人居民和法人居民组成的社区群体,是社区人群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社区文化的特点 社区文化的特点:一是在性质上,它具有社会性,参与和服务的对象都是社区自然人居民和法人居民;二是在形式上,它具有开放性,开放性是针对封闭性而言,主要涵义是面向群众、面向社会。社区文化把校园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小区文化等各种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特有的社区文化,实现了社会办文化;三是在组织上,社区文化具有网络性。网络性的涵义主要是指群众文化系统、群众文化机构、群众文化组织构成的群众文化网络。它要求重视载体建设,加强群众文化系统、机构和组织间的横向联系,增强群众文化的辐射力;四是在服务途径上,社区文化具有多元性。传统的群众文化是服务型文化,而社区文化则集单纯服务型、有偿服务型、服务经营型和经营型四位一体的新型文化模式。由于社区文化的诸多特点决定了社区群众是社区文化的主要对象,从而也决定社区文化本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的教育性、娱乐性、知识性、艺术性,使社区群众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主人翁意识。因此,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础中的基础。 二、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模式、社区建设目的的客观需要 目前,社区建设模式采取的形式是“共居、共管、共建、共享”,社区建设的目的是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水平,满足人们的需要,建立和睦、和谐的家庭、邻里关系和美好的人居环境。社区文化恰恰是提高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人居生活环境空间质量的最有效方式和途径。社区各类居民共同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生活空间内,一起管理这个微观小社会,一起建设家园,一起享有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不断地推进社区走向繁荣。社区文化社会办,从而实现纽带和桥梁的作用。社区文化做为与社区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文化体系,形成本地区特有的、健康的民风、民俗文化。  三、开展社区文化的途径  1、开展丰富多彩的阵地文化 社区文化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从而推动社区文化工作的思想、组织、业务和设施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要详细制定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实施;要利用各种有效载体,使活动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要以文化理论为指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建立文化专干队伍,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社区文化队伍思想、理论和业务水平。  社区文化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需具备固定的设施与设备;把社区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为群众排练文艺节目,举办展览,进行科普和时事宣传,开展图书报刊阅览,举行各种活动必要的场所;尽可能地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吸引广大群众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 2、开展赋予地区特点的地域文化 由于地区特点、民族特点的不同,社区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方式、方法都有许多不同之处。不同民族、不同社区的群众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社会风习和文化传统。要做好社区文化工作就必须充分尊重并顺应其规律来开展活动,只有这样,社区文化工作才能深深扎根于本民族、本社区的文化土壤中,当地人民乐于接受,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