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档案管理基础与实务

档案管理基础与实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6 09:01:33

档案管理基础与实务

档案管理基础与实务例1

1 前言

对于医院党务工作而言,党务工作与档案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档案管理工作既能为党务工作提供有力的资料支持和政策参考等方面支撑,同时也是医院基础管理工作之一。而党务工作在实际开展中,不但为档案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同时也保证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能够得到持续提高。但是从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和党务工作的实际开展来看,二者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需要在档案管理工作理念上进一步创新,并深入了解档案管理与党务工作的必然联系,发挥档案管理对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实现医院党务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2 医院档案管理与党务工作的必然联系

结合医院档案管理和党务工作实际,二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其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档案是党务工作的重要凭证

在医院工作中,档案管理为党务工作提供信息查询、经验总结、公文起草、政策参考等服务。并在党务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党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全面进步。考虑到医院党务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要想提高医院党务工作质量,就要认识到档案管理对其的促进作用,将档案管理作为主要手段,确保档案管理能够形成对党务工作的有力支持。

2.2 党务工作为档案管理提供资料来源

在医院党务工作开展中,形成了大量的文件信息和各种活动记录,这些党务基础工作信息都需要作为基础的档案资料进行留存。通过对党务工作文件的存档,档案管理中的基础资料日益丰富,党务工作的资源来源作用日益明显。所以,党务工作为档案管理提供资料来源。

2.3 党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档案的管理水平

考虑到党务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互为补充,党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将会对档案管理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党务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将会作为医院基础工作的两种重要方面,二者互相支撑,互为因果,对医院的基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保证了医院工作的整体效果。

3 医院档案管理对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分析

档案能够发挥其作用,就充分体现出档案的自身价值,也就是说档案的作用就是档案的价值。结合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档案对党务工作形成了有力的支持和促进,档案能够满足党务工作需求。其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档案是党务工作的主要查考凭据

医院档案为党务工作提供信息查询、经验总结、公文起草、政策参考规划决策、处理事务等提供查考和利用,确保医院的党务工作能够正常开展,保证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和实效性。因此,档案管理提供的基础服务对医院党务工作而言意义重大,我们应对档案管理对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3.2 医院档案管理保证了党务工作的发展质量

党务工作是医院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对提高医院党建质量,促进医院党务工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考虑到档案管理为党务工作提供的基础服务,档案管理完全可以作为党务工作的重要支撑手段。所以,医院档案管理成为了保证党务工作发展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推动力,保证了医院党务工作的整体效果。

3.3 医院档案管理满足了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党务工作在实际开展中,档案管理提供的基础服务保证了党务工作的整体效果,为党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确保党务工作能够得到正常开展。为此,我们应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将其作为党务工作的有力支持手段,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成为满足党务工作需要的重要措施。

3.4 档案是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

医院档案的内容极其丰富,记录了医院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以及各阶段医德教育的大量材料是文艺创作、举办各种展览、宣传栏、画册等的生动素材,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 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和党务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

考虑到医院档案管理与党务工作的必然联系,要想提高档案管理和党务工作质量,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重视档案管理与党务工作的联系

要想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和党务工作的整体质量,就要对二者的联系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要将二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推动二者的合作,确保医院档案管理能够为党务工作提供更多的基础服务,并保证医院的党务工作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信息,使二者能够在发展中互为支撑。

4.2 党务工作人员要树立档案意识

党务工作人员平时工作中,要有较高的档案意识,主动地为归档做准备,规范办理好每一份公文,为后续的档案工作减少麻烦。做好档案的预立卷,及时收集文件材料,发现缺少要及时补充和及时查找。如会议纪要、领导讲话、领导批示等,更应该及时收集,确保文件材料准确性和完整性。为档案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3 党务工作人员要具备档案专业知识

现行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文件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档案的质量,因而党务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例如从公文撰写、收发到归档、管理等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档案的要求操作,纸张的规格、字体的大小等等 ,还要注意忌用铅笔、圆珠笔和质量较差的墨水及打印机;避免发生字迹扩散、退色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的质量。从而为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5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医院档案管理和党务工作二者关系密切,要想提高二者的发展质量。就要从重视档案管理与党务工作的联系、把握档案管理和党务工作原则和提高档案管理和党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方面入手,确保医院的档案管理和党务工作能够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吴燕玲.浅谈医院党务档案工作者的素质要求[J];办公室业务;2013年11期

[2]王维娜.新时期医院综合档案室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分析[J];机电兵船档案;2013年02期

[3]吕同琴.医院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创新探讨[J];现代养生;2013年12期

档案管理基础与实务例2

档案利用是指以馆(室)藏档案资源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提供档案为利用者服务的工作。其方式有:(1)提供档案原件。即在档案馆(室)内设阅览室,组织利用者在室内阅览档案原件,或根据特殊需要,经过批准暂时把档案原件借出馆(室)外使用。(2)提供档案复制件。包括以缩微胶片、静电复印件等提供利用。(3)编辑出版档案文件汇编、档案史料汇编,举办档案展览等。(4)综合档案内容编写书面资料(如大事记、组织沿革等)。(5)制发档案证明,函复查询、外调等。

实行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目前为止形成了包括实物档案在内的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医疗业务管理类、教学管理类、后勤管理类、审计档案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制剂生产类、设备仪器类、基本建设类、会计档案类、声像档案类、电子档案类、干部职工档案类共十五种门类档案,这些档案资料在医院发展建设中起着查考凭证、参考依据、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经济建设。而要充分发挥库存档案信息资源的潜在作用,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 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水平

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工作,档案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程度好坏,只有通过积极优质的服务,把死材料变成活材料,才能使档案工作变被动为主动,这就要求档案人员:(1)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档案事业,树立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工作中做到服务态度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在服务方式上,拓展多种形式,树立起主动服务的意识,改变过去“等、靠、要”的传统工作模式,打破过去“重藏轻用”、“看摊守摊”的陈旧管理方式,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充分发挥档案的信息资源功能,把档案工作同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密切联系起来,在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和开发利用上狠下工夫,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效益,而只有通过提高效益,也才能进一步得到医院的重视,才能提高档案工作在医院工作中的地位。(2)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即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随着医院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对档案利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利用重点从政治、行政等方面的需要,发展到医院业务建设、科学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来,这就要求医院档案工作人员除精通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医疗卫生相关知识、科技档案(如科研成果档案、设备档案、基建档案、产品档案)及专门档案(如会计档案、教学档案、审计档案、声像档案等)方面的知识,根据不同的利用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档案。同时,要具备从事本职工作的语言文字能力、信息开发能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在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编写参考资料、汇编档案文件、参与编史修志、撰写论文专著等,为档案利用提供更广泛、集中、系统的服务。

2 要不断加强医院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在整个档案业务工作中,利用工作是目的,是主导工作,但利用工作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基础工作之上。应该在重视利用工作的同时,狠抓基础工作,以利用工作促进基础工作,以基础工作保障利用工作,做到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综合医院做好档案基础业务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完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形成档案管理网络体系。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及保密、鉴定销毁领导小组,各部门科室明确兼职人员,为档案材料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环节奠定人力基础。

2.2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档案工作是一项集管理性、服务性、政治性、科学性、文化性等性质于一体的工作,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就是“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因此,综合医院要在贯彻落实《档案法》的同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本医院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例如,我院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先后制订了《关于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各种档案保管期限》、《医院档案分类大纲》、《档案分类编号标准》,建立了《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密、保管、查阅、鉴定销毁、统计制度》、《秘密文件管理、公文管理制度》、《文书、教学、科技、会计、审计、音像档案规范管理制度》、《库房管理及计算机管理制度》等,为档案工作基础业务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3 做好医院各门类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与检索工作

3.1 医院档案收集工作。按照医院《档案管理办法》、《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等的规定,通过例行的接收制度和专门征集的办法,把分散在各科室、个人手中和散失在其他地方的档案分别集中到综合档案室的工作。档案收集是档案管理其他业务环节的基础,收集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档案业务工作水平,收集及时、鉴选得当,把有保存价值的档案都集中在档案室,实现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才能使室藏档案齐全完整,内容丰富,才可以提高档案工作质量,为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3.2 医院档案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零散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分类、组合、排列、编目,使档案由零乱到系统,由无序到有序,体现档案的特点,充分反映各项工作活动的历史联系和面貌,是档案信息资源完整利用的基础。

3.3 医院档案鉴定工作。医院综合档案部门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剔除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提高了档案利用的准确率。

3.4 医院档案保管和统计工作。根据档案的成分和状况,采取安全的存放和防护措施,并以表册、指标、数字等形式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有关情况的业务工作,是档案开发利用的硬件保障。

3.5 医院档案检索工具医院档案检察工具。记录、报道、查找档案材料的手段,是揭示馆(室)藏和查找档案的重要手段,它把“藏”与“用”连接起来,沟通档案材料与利用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工具。我院从档案资料的存储至检索利用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作用,为档案信息资源利用者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信息服务,并编制检索工具100余册,简化利用程序,编制利用范例,开展电话、信函、网络等多种服务方式等,从而使档案管理的各项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档案管理基础与实务例3

档案利用是指以馆(室)藏档案资源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提供档案为利用者服务的工作。其方式有:(1)提供档案原件。即在档案馆(室)内设阅览室,组织利用者在室内阅览档案原件,或根据特殊需要,经过批准暂时把档案原件借出馆(室)外使用。(2)提供档案复制件。包括以缩微胶片、静电复印件等提供利用。(3)编辑出版档案文件汇编、档案史料汇编,举办档案展览等。(4)综合档案内容编写书面资料(如大事记、组织沿革等)。(5)制发档案证明,函复查询、外调等。

实行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目前为止形成了包括实物档案在内的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医疗业务管理类、教学管理类、后勤管理类、审计档案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制剂生产类、设备仪器类、基本建设类、会计档案类、声像档案类、电子档案类、干部职工档案类共十五种门类档案,这些档案资料在医院发展建设中起着查考凭证、参考依据、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经济建设。而要充分发挥库存档案信息资源的潜在作用,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 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水平

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工作,档案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程度好坏,只有通过积极优质的服务,把死材料变成活材料,才能使档案工作变被动为主动,这就要求档案人员:(1)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档案事业,树立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工作中做到服务态度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在服务方式上,拓展多种形式,树立起主动服务的意识,改变过去“等、靠、要”的传统工作模式,打破过去“重藏轻用”、“看摊守摊”的陈旧管理方式,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充分发挥档案的信息资源功能,把档案工作同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密切联系起来,在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和开发利用上狠下工夫,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效益,而只有通过提高效益,也才能进一步得到医院的重视,才能提高档案工作在医院工作中的地位。(2)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即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随着医院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对档案利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利用重点从政治、行政等方面的需要,发展到医院业务建设、科学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来,这就要求医院档案工作人员除精通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医疗卫生相关知识、科技档案(如科研成果档案、设备档案、基建档案、产品档案)及专门档案(如会计档案、教学档案、审计档案、声像档案等)方面的知识,根据不同的利用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档案。同时,要具备从事本职工作的语言文字能力、信息开发能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在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编写参考资料、汇编档案文件、参与编史修志、撰写论文专著等,为档案利用提供更广泛、集中、系统的服务。

2 要不断加强医院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在整个档案业务工作中,利用工作是目的,是主导工作,但利用工作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基础工作之上。应该在重视利用工作的同时,狠抓基础工作,以利用工作促进基础工作,以基础工作保障利用工作,做到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综合医院做好档案基础业务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完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形成档案管理网络体系。

2.2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档案工作是一项集管理性、服务性、政治性、科学性、文化性等性质于一体的工作,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就是“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为档案工作基础业务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3 做好医院各门类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与检索工作

3.1 医院档案收集工作。按照医院《档案管理办法》、《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等的规定,通过例行的接收制度和专门征集的办法,把分散在各科室、个人手中和散失在其他地方的档案分别集中到综合档案室的工作。档案收集是档案管理其他业务环节的基础,收集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档案业务工作水平,收集及时、鉴选得当,把有保存价值的档案都集中在档案室,实现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才能使室藏档案齐全完整,内容丰富,才可以提高档案工作质量,为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3.2 医院档案整理。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零散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分类、组合、排列、编目,使档案由零乱到系统,由无序到有序,体现档案的特点,充分反映各项工作活动的历史联系和面貌,是档案信息资源完整利用的基础。

3.3 医院档案鉴定工作。医院综合档案部门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剔除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提高了档案利用的准确率。

3.4 医院档案保管和统计工作。根据档案的成分和状况,采取安全的存放和防护措施,并以表册、指标、数字等形式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有关情况的业务工作,是档案开发利用的硬件保障。

3.5 医院档案检索工作。记录、报道、查找档案材料的手段,是揭示馆(室)藏和查找档案的重要手段,它把“藏”与“用”连接起来,沟通档案材料与利用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工具。我院从档案资料的存储至检索利用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作用,为档案信息资源利用者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信息服务,并编制检索工具100余册,简化利用程序,编制利用范例,开展电话、信函、网络等多种服务方式等,从而使档案管理的各项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档案管理基础与实务例4

一、加强档案基础建设

(一)加强领导,尽快全面完成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强领导。我们要将档案工作纳入了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落实了职责范围,从而为档案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对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将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确保开展档案工作所需人员、经费的落实,为行业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物质保证。其次,强化档案基础建设。基础业务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是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基础业务建设水平的高低也是档案馆考评定级的主要条件。做好档案年度立卷接续工作,彻底消除室藏积存零散档案未整理现象,及时纠正档案整理质量问题。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即要求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

(二)抓好馆库建设、健全实体管理。档案馆是国家档案事业的主体,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了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和管理网络,设置了专门库房,初步实现了三室分离,较好地满足了档案管理的需要。严格按照《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员工作职责制度》、《档案保管保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等相关制度,将档案保管工作落实到人,切实加强对档案保管保护等规章制度的落实。对档案馆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做到防火、防盗、防光、防潮、防高温、防尘、防鼠、防虫等八防措施,确保档案保管安全,做好温湿度记录,库房整洁,无安全隐患。另外,对档案库房配备设施,如灭火器、除湿机、电源电线等进行了完好率检查,并对案卷的数量、质量、霉变情况进行检查,严格落实档案管理安全责任制。

(三)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当前,档案事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去解决,在这种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素质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提高其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强化档案培训。开展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活动,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功训练。同时,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水平。认真学习档案业务基本知识,做到精益求精;虚心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做到相得益彰;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探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档案工作的新举措,做到与时俱进。档案管理人员要学习与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现代化设备的实践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管理档案,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跟上当今时代的节拍。

二、不断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在思想上提高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需求加大,需要我们档案干部及时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增强现代化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因此,在现代的信息化社会里,档案馆要想提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就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和整体改革。档案馆综合素质及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提高档案馆领导的综合素质,从事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的管理水平、档案馆的软硬件设施设备的管理操控能力及馆藏档案资源收集开发整理利用的能力。同时,要在心中构筑坚固的思想防线。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作为系统工程,在首先提高认识的同时,还必须要做到执着认真、坚持标准,要有盯住不放、抓住不松的精神。特别是在档案管理中的基础建设过程中,更来不得半点的马虎。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责任与防范意识,确保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并要求大家督促各单位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健全制度、查堵漏洞、杜绝隐患,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二)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数字化是档案资源信息化的基础,也是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的重要环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本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建立数字化系统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将纸质、照片、录音、录像等不同载体的模拟档案信息转换成电子信息,形成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可利用和共享的各类档案数据库,实现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积极开展编研工作。档案编研工作要“立足馆藏,服务社会”,最大限度挖掘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需要、群众的需要和社会需要,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社会服务。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加强对本地区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电子文件积累、鉴定、著录、归档等工作的监督、指导,保证各单位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选择有条件的单位进行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试点工作,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引导、规范机关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逐步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归档和有效管理。

三、结束语

档案作为历史真实的记录,是党和国家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财富。同时,档案承载着“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现实”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档案基础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对于加快本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促进档案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档案管理基础与实务例5

随着档案卷宗的不断增加,档案室基础条件的改善,为发挥档案本身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实际情况来看,档案室应当具有如下功能:

(一)资料收集。基层档案室要收集和整理本单位所有的归档材料,因此需要档案人员具备全局意识,及时将所要收集的材料全部按时归档,并进行整理,以确保所搜集材 料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避免相关材料的缺失。

(二)信息保存。对所保存的档案材料,基层档案室应该在归类整理基础上,保证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对关乎本单位发展大局的资料要进行重点保存和维护,以保证信息的完整和准确,为单位发展创造条件。

(三)开发利用。基层档案的开发利用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努力挖掘本单位保存的档案的潜力,对已有的档案进行开发,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出档案本身作用,为本单位的各项事业发展服务。与此同时,对档案中信息加以充分利用,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四)档案编研。长期以来,基层档案室对自身所管理的档案的编研在较低水平上徘徊。档案本身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重视档案编研工作。在档案编研工作中,挖掘档案本身价值。为更好的利用档案的信息资源创造良好条件。

2 基层档案室存在问题

基层档案室的水平建设直接关系到资源利用以及档案作用发挥,基层档案室虽然长期存在但是多数基层单位档案室投入不足,管理方式落后。档案人员素质不能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基层档案室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快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相适应,不仅制约了档案信息化发展,同时成为制约基层档案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基层档案管理、利用水平。

(一)档案意识不强,领导重视不够。很多基层档案室的工作不能与其他工作同步发展有些领导干部的档案意识薄弱,认为档案可有可无,认识不到档案在社会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档案室管理机制和设施不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设施不健全分管领导不过问,导致基层档案室管理混乱。

(三)档案管理人员更换频繁,专业知识差。管理人员身兼众职,没有时间系统学习档案业务知识,加之更换频繁,许多档案管理人员没有长远工作的思想,档案知识贫乏管理水平跟不上。

3 基层档案室发展方向

基层档案长期是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系统内运作的,缺乏自身活力,导致已有的资源、能量、以及自身发展都受到较大限制。要提高基层档案室服务能力的实践探索,加强单位内部文档一体化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发展同步,加强基层档案室的内部文档的一体化管理工作,更新档案管理软件,同时将文件的接收、管理环节,以及分类、鉴定、整理、归档、著录、标引、检索、调阅、登记、统计等全部文书管理与档案管理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并将在日常管理活动中生成的数据、文件表格、单据等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传递、交换、处理和管理,达到了电子档案目录、索引自动生成,并实现了及时归档。

(一)增强档案意识。档案室要完善档案室管理制度,加强档案室工作的领导。领导把档案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档案室管理制度,是做好档案是管理制度的重要保证。制定档案保管期限表,归档范围,分类编目方法等规定。把分散在各科室和各人手中文件材料收集齐全,立卷归档,集中到档案室统一由档案员管理和利用,做好档案借阅登记,利用效果登记等各种登记,手续要齐全。

档案管理基础与实务例6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点定位、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确保安全”的基本原则,把市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市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继续加大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数字档案管理标准化、数字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不断提升数字档案馆管理水平,实现档案资源互联共享,全面提升档案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二)总体目标:按照国家、省档案局“十二五”期间对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要求,到年,完成市档案馆政务网、局域网和互联网三网应用系统平台的软、硬件建设,完善档案馆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市数字档案馆与市直各单位档案室之间、市数字档案馆与省数字档案馆及部分县(区)数字档案馆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可控共享,建成市电子文件中心,全面建成数字档案馆。

二、基本步骤及要求

(一)数字档案馆初步建成

馆内档案管理系统各项功能进一步完备,馆藏存量档案全部实现数字化,完善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和重要全宗全文数据库建设,实现馆藏存量档案数据的异质和异地备份。

开通市档案信息网,在互联网上实现局(馆)政务信息公开、档案法规政策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开放档案查询、档案公布、档案资料征集等功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在市档案馆文档中心建设功能完备、服务方便的政府信息查阅中心,通过链接政府信息公开网实现在市档案信息网上查询政府公开信息,不断提高为社会各界提供政府公开信息的服务水平。

(二)馆室一网式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建设

以电子政务平台为依托,逐步完成连接市档案馆和市直各单位档案室的一网式档案管理系统平台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建设,实现预归档电子文件整理、归档、移交等过程的网络化和自动化,实现网上业务咨询和指导,做到馆室一体,文档一体。建成电子文件中心,实现电子文件的同步接收、管理、归档、备份和查询利用。

(三)实现省、市、县三级馆际互联互通

在完成馆内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和馆室一网式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根据省档案局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馆实际,开展与省、县两级馆际互联互通的试点工作,并逐步实现省、市、县乃至乡镇档案网络全覆盖互联共享。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完善应用服务器配置架构建设。局域网上通过新增置服务器与原有服务器集成配合,实现应用服务器的双机热备架构,政务网上通过购置双应用服务器实现热备架构,确保局域网和政务网上各应用系统软件运行的高实时性和高可靠性要求。在后期建设上,根据应用系统实际情况,逐步细分服务器负载角色,科学分离各应用系统的逻辑层和数据层功能,并由不同角色服务器承载,最终形成结构科学、配置合理、角色明确、数据安全、性能稳定的服务器集群。

2、加快完善数据存储设备的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根据业务数据增长情况适当增加和扩展存储器的有效容量,配置数据备份设备,在现有局域网IPSAN海量存储设备基础上,增加备份存储阵列或备份磁带库。新增政务网IPSAN海量存储设备,根据业务需要科学确定初期容量,满足馆室一网式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需求。

3、加快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做好馆藏存量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及配合实现省、市、县三级档案馆之间的互联互通,根据省档案局统一部署要求,配置相应的网络交换机、防火墙等配套设备。

4、加快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维护暨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根据档案业务拓展需要,适当增加购置业务用计算机、触摸屏等终端设备。做好现有网络交换设备、应用服务器、海量存储设备、UPS电源设备易损耗零配件的更换保障工作。

(二)抓好档案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

1、尽快完善多种类型数据库建设。在馆藏存量档案全部数字化基础上,同步完善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和重要全宗全文数据库建设。

2、拓宽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渠道和方式。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同步进馆,市直单位向市档案馆移交档案时,要实行纸质档案与机读目录、全文数据库同步移交。继续做好《新闻》视频的复制备份和二次编研开发工作。

3、加快基础数据库的深层次开发利用。根据馆藏档案特色和社会需要,围绕社会热点、公众需要,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建立诸如人名、主题词等专题目录数据库,提高信息的检索效率。探索开展民生档案数据库、农业农村档案数据库、重大建设项目数据库、城市记忆工作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建设。细分多媒体数据库,按照不同媒体格式(照片、录音、影像等)分别建库。提高全文数据库的自身质量,通过优化多层PDF文本层,提高文本层所含文本信息的准确率来提升全文检索的查准率,降低信息的遗漏率。

4、做好数字档案信息开放鉴定工作。各市直单位要在向档案馆移交电子文件前做好文件开放等级的划分工作,市档案馆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文献保密等级对馆内电子档案全文进行逐级鉴定,并实现对社会开放,确保不同等级的档案信息在不同网络平台的开放利用。

5、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根据省局对省、市、县三级馆际互联互通的实施情况,先期做好我市与县两级馆际互联互通的试点工作,通过馆际网络互联,促进全市范围内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6、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备份工作。做好档案信息资源数据的异地备份工作,根据我馆信息化建设推进情况,结合省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建设,适时做好我馆档案信息资源数据与省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对接,实现我馆数据的异地备份工作。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异质备份工作,加大档案资源数据的光盘备份,并定期检查备份数据质量,及时补刻,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p#分页标题#e#

(三)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

1、市档案信息网站

完善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强化档案信息网站的在线服务功能建设以及网站的宣传功能、交流功能和教育功能建设,充分发挥档案网站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功能。

2、馆内档案管理系统

在对馆内档案管理系统初步试用的基础上,发现总结操作使用上的不足之处,完善系统功能,在市档案馆先期建设软硬件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先进完善的馆内档案管理系统。

3、馆室一网式档案管理系统

依托政务网络平台,开发部署馆室一网式档案管理系统,使数字档案馆和市直各单位数字档案室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实现网上的档案业务指导、归档统计等功能。

4、电子文件中心管理系统

借助馆内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电子文件管理功能,实现电子文件的管理、检索和利用。通过局域网在文档服务中心进行可控检索查阅。探索试验我局政务网馆室一网式档案管理系统与市政府一网式协同办公系统的对接,实现电子文件同步备份到档案馆电子文件服务器中。

(四)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

加快档案信息化规范制定,完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省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省数字档案馆建设规程》和《省数字档案室建设规程》等标准规范,在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集中力量研究制定《市电子文件管理办法》、《市声像档案管理办法》等一批我馆急需和实用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并切实贯彻执行,以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可操作性、数据交换、规范管理、资源共享。

(五)档案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安全防范意识。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工作中,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防止失密、泄密的发生,非公开的档案信息一律不得上互联网。

2、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要逐步健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严格制定和落实档案信息安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办法,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保密制度,加强对档案管理用终端计算机的安全管理,对档案数据的保存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并符合国家的安全保密规定,确保档案信息和系统安全。

3、加强档案信息安全技术保障。针对自然灾害、非法访问、非法操作、病毒等采取与系统安全和保密等级要求相符的防范对策,并采用防火墙、数据容灾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档案网络安全措施。在不同网络平台和设备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网络设备安全保证、数据安全保证、操作安全保证和身份识别等安全措施。档案部门的内部局域网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确保档案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规划。要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工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信息化工作部门、财政部门的支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我市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我市信息化发展相适应,并有计划按步骤进行建设。

档案管理基础与实务例7

中图分类号:G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217-02

1、电力企业建设档案管理重要性

电力企业做好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高可以增强电力建设质量。在实体项目的完成过程中,累积了第一手原始记录资料,为以后的运行、维护提供重要依据。在各个阶段所形成的档案质量,可以反映出档案管理水平。第二,提高电力企业建设档案的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电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目前电力企业建设项目特征是产权的划分需要以企业档案为依据,科学管理也需要以企业档案为平台,在明确权责、政企分开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各种档案材料,它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维护自身权益,带动企业发展。 电力企业基础建设过程中也离不开档案管理工作。如工程设计、设备维护、施工技术创新等方面,科学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施工人员进行决策,从而制定出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基础建设项目方案。此外,做好基础建设档案管理还能够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时间、物资的使用成本,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2、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建设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在电力企业基础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从主要负责人到档案管理人员普遍缺乏档案管理意识,不但影响了基础建设项目的进度,同时也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2.2电力企业基础建设档案的开发程度不高

基础建设项目施工队伍流动性较大,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不稳定。很多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精力和时间去顾及基础建设档案的编研与开发工作,从而造成了基础建设档案的实际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2.3基础建设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强

电力企业在招聘档案管理人员的过程中,通常都会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出发,而并不重视专业档案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在电力企业中身兼数职,其业务能力和档案管理水平较低,不能很好的和现阶段电力企业基础档案管理实际工作需求相适应。

2.4档案格式不统一

因为电力企业基础建设工程常常有很多参建单位,它们自身的管理方式和文化理念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基础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就无法统一,例如归档的基础建设档案格式的差异,档案质量的差异等,这些问题都给基础建设档案规范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3、电力企业基础建设档案管理的对策

3.1提高依法治档的自觉性

当今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电力企业基础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要并入法制轨道。电力企业基础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纳入企业法人的自律行为之中,基础建设档案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档案管理行为进行监督。一方面是要宣传落实国家相关的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对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规范《档案法》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我们应该从电力企业的发展实际出发,积极宣传法律知识,不断提升法律观念,做好法制教育工作;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基础建设档案管理人员也应该自觉提升依法治档意识,用国家档案的法律和企业内部的相关制度来约束自己,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3.2完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

由于电力工程基础建设档案管理项目众多,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操作性强、全面、系统的基础建设档案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应从组织领导、岗位分工、奖惩措施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同时对于档案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进行明确的规定。在基础建设项目工程施工建设之前,档案管理部门要向各个施工单位分发行业标准,比如《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管理规范》、《电力建设施工、验收及质量验评标准汇编》等,另外还应说明本企业的归档制度,从而做到电力基础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统一标准、有章可循,不断增强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确保基础建设工程项目顺利竣工。

3.3增强档案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电力企业基础建设档案管理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决定着档案管理工作能否顺利有序进行。对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企业应该对其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教育,同时还应该增加计算机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培训内容。另外,基建档案管理人员也应积极进行自我学习提高,不断增强自身业务素质,主动学习和了解与档案管理工作相关的现论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将学习贯穿于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不断充实自我,扩展自己的视野。档案管理人员应熟练运用新理论与新技术来指导工作,从单一专业型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在进行基础建设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准确和规范,从而对基础建设档案的开发利用起到推动作用。

3.4规范电子文档归档

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促进了电力企业基础建设档案工作的数字化进程,为基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带来了新的活力。在电力基础建设工程施工中,相关施工单位对于纸质档案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统一标准,包括载体和格式,在归档过程中同时把电子文档进行归档,尽可能做到全方位覆盖,从而增强基建档案信息的真实性。

信息时代给电力企业基础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础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应该善于利用好计算机技术,从而更好的适应基础建设项目的现代化管理需求。结合基础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运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对基础建设档案进行远程传输、保管,逐渐形成电子档案的管理规范,建立电子档案库,并让其能够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共享和互通。

4、结束语

总之,我们必须认识到,基础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档案管理仅仅是一种手段,发挥出基建档案的作用才是我们的目的,加强基建档案管理正是为了有效的利用档案资源,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服务。电力企业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企业,档案更是宝贵的财富,因此广大档案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加强创新及管理力度,为促进电力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基础与实务例8

任何事物,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都必然会出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档案管理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试举几例:

1.新型门类、新型载体档案的不断出现,对传统管理理论和方法形成一定的冲击。目前全国许多档案馆除了保存文书档案外,还收集和保存大量的照片档案、多媒体档案、电子档案、票证档案、书画档案以及实物档案等等,而原有的档案管理理论和方法主要着眼于文书档案,即使涉及照片档案、多媒体档案等,一般也只限于传统照片、模拟信号磁带的管理,而对当今种类繁多的民生档案、人物档案、实物档案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档案,还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例如各种门类的档案一定要全部按全宗整理和保管吗?对一些形式多样、来源复杂的特殊档案(如实物档案、票证档案、书画档案、甚至照片档案、多媒体档案等),可否采用单独的保管序列,赋予独特的编号体系?档案馆收集的人物档案数量多寡悬殊,多到一个人物上百卷,少则一两件,如何划分全宗?实物档案应采用什么样的装具,如何解决展示与保存的矛盾?电子档案怎样保存,如何定期实施检测等。由于缺少相关的制度、方法加以规范和引导,目前这些档案管理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

2.档案开放鉴定标准已经不能适应档案开放的要求。目前档案开放与控制的划分依据还是1991年修订的《各级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20年过去了,影响档案开放与控制的因素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档案开放鉴定标准已经很不适应。作为地方档案馆,没有多少涉及外交、国防、国家安全等“国家重大利益”的档案,而涉及隐私、涉及机关内部事务以及涉及知识产权的档案却越来越多,急需根据这些档案的特点,结合党务政务公开的要求,制定新的鉴定标准,实施新的开放鉴定。再如《档案法》规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少于三十年”,由谁来实施?是档案馆还是形成单位?这都是问题。有些珍贵的照片档案、多媒体档案和有鉴赏价值的纸质档案,流入市场会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档案馆可以随便提供查阅而只收点复制费吗?当今社会利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步增强,如果有些档案该开放的而没有依法开放,可以提供复制的而不给予复制,都可能导致我们与利用者之间的矛盾,对此要引起足够重视。可以断定,没有认真合理的档案开放鉴定,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档案开放;没有档案开放,也就无法吸引更多的利用者走进档案馆;即使搭建起各种网络,也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3.档案登记统计体系不能适应新型档案管理要求。例如原有的档案接收登记多以每次移交档案的案卷数量和延长米为单位,现在接收的档案多以件为单位,同时接收的不仅有纸质档案,还有电子档案(其中有些与纸质档案互为备份,也有单一的电子档案)、照片档案(包括纸质照片和数码照片)、多媒体档案、数据库等,以什么为单位(盘数、文件数)登记?成为一个新问题。原有的总登记簿、收进登记簿、利用登记簿等已经不适应当前档案登记要求。统计体系也同样存在问题,例如数码照片、多媒体档案与电子档案如何界定?虽然有些数字年年统计,但实际上统计的内容五花八门,很难反映出实际状况。利用统计也是如此,利用目的统计分类缺少科学定义,“经济建设”与“工作查考”、“编史修志”与“学术研究”难以区分,利用者职业划分不规范等。没有科学的登记统计体系,统计结果也无法作为决策依据。

4.档案著录不能满足精确、高效检索的要求。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案卷目录、全引目录作为主要检索工具。严格来说,案卷目录、全引目录只是管理档案的工具,虽然也可以用来检索,但检索效率极差,除非利用者非常需要,否则很可能因为效率低而放弃查阅。以前各地编过“重要文件”目录,因为对所谓“重要文件”不好把握,相关目录基本弃置不用。当今社会是重视效率的社会,没有高效率,就谈不上高质量。因此,检索工具必须向精确、高效发展。搞信息化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档案的文件级计算机检索。开发建设一个信息系统可能一年半载就可以了,而开展文件级著录并录入计算机,对一个馆藏量达几十万、上百万卷(特别是民国及以前档案)的档案馆来说,则需要花费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若在此基础上搞分类目录,工作量更大,况且分类体系也需要重新修订。

5.档案安全仍然存在诸多隐患。档案馆固然要重视自然灾害对档案的损害,采取有效的防水、防震等措施。但从各地发生的事故看,重大自然灾害对档案的损坏仅系个例,而因管理不善导致档案丢失、损坏较为多见,例如有些有文物价值、鉴赏价值、商业价值的档案被盗走,有些电子数据不经意地丢失,有些档案因为不当利用而损坏等等,越发说明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和服务的关系

近几年之所以产生弱化、忽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管理工作自身特点决定的。档案管理通常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实施的,工作内容单调,缺少变化,考核起来通常也只是数量的增加,其效益大多是间接的、滞后的,不太好衡量也没有人来衡量。二是与我们的政策引导和舆论导向有关。这几年有关档案管理的政策、规章出台得不算多,理论成果、科研成果也较为少见。况且管理性工作往往不为舆论所关注,从事档案管理的同志常常感到郁闷,积极性、创造性受到―定程度的压抑。三是从我们自身找原因,我们有些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同志,对业务不够熟悉,对新事物关注、研究不够。多种原因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显得沉闷。

档案事业发展到今天,我们不可能再关起门来只谈管理,更不能老在案卷封面整齐划~费神劳力,历史上形成的档案,只要不影响管理和利用,就不要老是折腾。档案工作必须与时代同步,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必须拥有丰富的档案资源,必须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文化繁荣和发展中大展宏图,

实现档案工作的社会价值,从而为档案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走向另一个片面,好像只有服务才有价值,只有抓服务工作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而一谈抓管理就是保守,就是思想不解放。档案管理与服务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只重管理不重服务不行,而基础工作做不好,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也是枉然。

近年来我们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文化繁荣发展可以说是有所作为,成效显著。一方面得益于全局上下积极强化服务意识,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不断加强基础业务工作。从2006年起,根据档案管理实际需要,先后制定和完善了18种管理制度,对新型载体档案整理、接收登记、全宗卷等进行规范;在完成建国后档案文件级著录的同时,组织人力对民国档案实施文件级著录,并将利用率较高的民国时期的80多种报纸、10000多册资料(包括资料中的照片)著录到篇目级;根据不同网络需要对全部档案进行了开放鉴定等,档案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基础工作的提升,反过来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满足利用者快速查阅档案的需求,另一方面对档案馆主动开发档案信息来说,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不论是为领导服务,还是为文化繁荣和发展服务,没有扎实的基础工作,也难以有大的作为。例如领导决策通常需要的档案材料很急,要求较短时间内就要拿出来,没有一定的整理基础和检索工具,就很难适应;档案馆搞展览、搞活动也是如此,有些配合形势的展览和活动从提出到完成,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基础工作不到位,就接不了这样的任务。

我们要重视服务,也要重视管理。孰轻孰重?端看发展水平。当管理水平低下时,应首先集中有限人力财力提高管理水平,改变基础工作落后局面,而不宜片面追求高端服务。而当基础工作达到一定水平时,就应该将服务放在优先位置,在满足社会对档案的需求的同时,适度开展一些高端服务(譬如编辑研究、宣传教育、知识服务、定向服务、资政服务以及向社会提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等)。之所以将基础工作放在优先位置,是因为基础性工作如果一旦放松或者出差错,不仅是影响当前,而且影响长远。例如许多档案馆早期档案交接凭据没有形成或者丢失,要想补充几乎不可能;管理体系出现了问题,往往很难纠正,有些可能会永远地错下去。

构建科学、现代的档案管理体系

基于上述认识,青岛市在安排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时,―方面继续将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力求在服务中心、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文化繁荣和发展中有新的、更大的作为,并在信息化建设、资源建设、馆合建设等方面有较大进展。另一方面,决定拿出更大精力加强档案管理等基础业务工作,将档案管理各项业务纳入全市档案系统年度考核重点内容,切实加强引导和指导,着力打造一个科学的、现代的管理体系,为档案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的制度。档案管理既然是一门科学,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制度规范,档案该怎么管,不能凭一时兴趣,不能靠拍脑瓜,要按照档案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通过制度加以规范,努力实现管理的科学性。要重点针对档案门类日益增多、载体更加多样的现实,针对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接收登记,到整理、排列、鉴定、著录、编目、分类、库房、装具、统计等,制定_系列规章制度。面对一些新型档案,没有现成的标准,我们鼓励各处室、各区市加强学习和研究,将2012年定为“调查研究年”,针对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有关的管理经验,力争在调研的基础上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尽快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搭建起各种新型档案管理的基本框架,为今后新型档案的增长和科学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全面实现馆藏档案资料文件级检索。无论是从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是从档案信息化及档案安全的要求来看,实现文件级检索都是必要的、紧迫的。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仍然要将文件级著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包括纸质档案,照片档案、多媒体档案、票证档案、书画档案以及地方性图书资料等,在此基础上实现馆藏档案全方位计算机精确检索。鉴于本馆民国档案数量较多,实现这一目标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力争5年左右基本实现这一目标。

档案管理基础与实务例9

二十一世纪是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主的新时代,是一个各种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的时间段。在这个社会发展背景下,社会各行业工作方法和管理策略都出现了质的变化,尤其是档案管理工作,更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档案本身是一个涵盖了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单位、公民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中需要以时展为基础,以配合社会发展为目的进行管理,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全面化和综合化为一体的管理模式,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一、档案管理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档案管理工作是否合理是帮助领导人员发现人才和重用人才的主要手段,也是决定企业决策人员管理工作的核心方法。基于这种社会发展现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从时展潮流方面入手,从而使得档案管理事业能够快速健康的发展,更好的为国家、政府、社会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1、档案管理概述

社会功能和社会使命是档案工作得以进行的主要前提,也是档案事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更是档案机关工作者考察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做好档案管理事业尤为关键。所谓的档案管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档案工作,是工作人员在档案室直接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且为有关人士提供服务和利用的档案工作总称,是目前档案领域中一项最基本的组成成分。

2、档案创新

创新是社会得以发展的灵活,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基础,更是档案事业得以进步的必然基础。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概念、新方法的不断提出,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逐步无法满足时展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的对档案管理措施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一套新的、系统的档案管理策略,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有人说,创新是发展的灵魂,的确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时代的进步、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这一基础。可以说一切事物要想在发展中能够紧随时代步伐和节奏,就必须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对其本身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形成自我风采的展现。

二、档案创新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创新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未来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世纪、新阶段的社会发展历程中,社会各界人士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都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要求,促使了档案管理事业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能够更加合理的做出应有贡献。

1、创新与基础的关系

工作创新并不是说完全凭借幻想去完成的,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空中楼阁,而是需要我们在实际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归纳,从而形成一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作模式,也是现代农业社会发展中最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工作环节。建国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其在应用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综合性的、整体性和具备良好实践性的工作经验,并行成了系统化、综合化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模式,也为当前的档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应用前提。

2、创新与现实的关系

工作创新是目前各企业发展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整个企业社会发展中最为关键和重视的一部分。在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就其创新进行分析和总结,其在管理的过程中是一个初级发展阶段,也是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和发展体系。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档案管理事业的创新发展还处于一个较慢的环节,其中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使得档案创新管理中各种条件受到限制和影响,造成了档案管理事业在发展之中存在着后劲不足。在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创新就是要重视现实,以社会实际发展要求为基础来面向未来、重视发展,围绕如何解决现有的档案问题去进行总结和优化,从而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实现突破。

3、创新与学习、借鉴的关系

学习是创新的主要基础,也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最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一部分。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档案创新管理工作是借鉴传统的创新模式,也是实现学习创新动力的关键,更是实现整个档案管理事业顺利持续发展的基础前提。在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通常都是以以创新作为动力来学习各种相关的经验和基础知识,推行出各种工作模式和管理要点,且在工作中坚持推陈出新的学习理念和原则,应用否定的认识规律来对各种问题进行批判和研究,在学习、借鉴中创新。

三、档案创新要点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其管理措施和方法要想适应当前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必须要采用新思维、新方法、新理论对档案管理措施加以优化和改进,解放传统的档案管理思想、打破因循守旧的档案管理观念,从而做到与时俱进和树立全面服务理念,使得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从根本上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

1、服务手段创新

建立档案馆(室)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随着档案馆(室)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将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企事业单位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档案馆(室)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

2、拓展服务领域

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主体。由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内的对象服务转化为社会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档案管理者的共识。这是因为档案部门既要面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一切社会活动中利用或可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又要针对性地为特殊利用者提供特定服务。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加复杂,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息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四、结束语

总之,加强档案的管理,要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着手。档案工作者只有不断更新理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档案管理工作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在推动档案改革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档案管理基础与实务例10

中图分类号:TH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319-01

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它为档案工作提供了实际的管理对象。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就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将各部门分散产生和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且可供查考利用的各种文件材料集中到单位档案室统一管理的过程,这是单位档案部门获得和积累档案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档案收集工作是否科学,决定了档案收集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因此,只有收集到丰富的档案资料,才能真正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档案是在单位管理和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材料,其内容非常丰富。档案的收集与整理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反映单位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单位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单位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下面就如何做好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浅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认识,明确档案在工作中的作用

档案是具有保存价值的最原始、最准确的记录,同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新形势发展的需求,档案基础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档案分类工作更加具体、精细,努力提高认识,在充分认识档案工作重要性的前提下,把全面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作为档案工作的着力点,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准,因此,档案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一方面保证各门类档案的齐全完整,更好地提供利用,另一方面也给国家积累档案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意义

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对整个档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档案基础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在档案工作所有环节中,收集工作是起点,提供利用是目的,而档案的整理则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所在。上承收集工作,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检查档案收集工作的质量,下继开发利用,为开发利用创造条件。因此,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中间环节,其意义为:一是实现档案科学管理的基础,要有成效地进行管理,还必须善于实际地进行组织工作。档案的整理工作,就是对档案进行有序地组织,以利于查找利用,以利于档案的安全保管。二是应把档案整理工作放在利用工作的前头,档案整理得好,其分类和组卷的系统本身就具备一种检索功能,可以分担检索工具体系的一部分任务。

三、确保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具有真实性

档案是历史及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这是它的价值所在。它是客观形成的,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现代国外学者,特别是历史学家对于档案史料的重视和迫切要求,充分证明了档案史料的重要使用价值。档案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内容十分丰富。档案又是新的社会实践最可靠的凭证和依据,档案是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它客观地、真实地记载着各阶段的活动,铭刻着历史上的千秋功过,保留着真切的历史标记,因此,档案发生的效用与日俱增。

四、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库房问题。档案库房必须选择宽敞、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档案收集后保存时,长期受潮发霉而纸张变质、字迹模糊现象;二是由于管理不科学,致使档案混乱,用时查找不到;三是有些人不了解档案在整个社会中的重大作用。

五、加强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一)做好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档案的收集是档案工作的起点和基础,这项工作做得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档案的数量与质量,因此,要把档案这项基础工作做好,首先要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如何把档案收集齐全、完整、准确,充分发挥档案在经济发展工作中的作用,是目前档案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有些人没有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档案没有效益,可有可无,导致档案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不高,档案工作进展缓慢,这就要求我们对档案进行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为领导提供服务,发挥其重要作用。档案整理工作,从其中各个环节作业的性质上,又可概括为系统化和编目两大部分。档案的系统化包括区分全宗、分类、组卷、卷内文件的排列、案卷的排列。案卷的编目主要包括编制卷内文件目录,备考表,案卷封面的编目、案卷目录的编制。系统化是整理工作的开始,编目是整理工作的结束;系统化是编目的基础,编目是系统化的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往往交错进行。

(二)加强管理,狠抓档案工作制度落实

要改变档案工作管理混乱的前提是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来规范此项工作。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强化规范管理,从档案收集、归档到整理都进行统一管理,制定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防止档案分散流失。在此基础上要狠抓落实,要确保有关法规和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制定有效的配套措施,明确责任,依法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使之逐步变成自觉的行动,以确保档案归档质量与管理。

(三)提高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其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程度的变化,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也要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档案管理理论所面临的创新与发展要求也会表现出一定差异。人类推进信息化进程的理想目标是在建立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实现信息的公开与信息利用。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认识长远并立足当前,认真解决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当前和今后都会遇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四)认真宣传贯彻《档案法》,建立奖励激励机制

只有加强宣传《档案法》,依法办事,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员的档案意识,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档案工作氛围。同时,要抓住机遇,发挥档案自身的宣传教育作用,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通过建立奖励激励机制来考核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业务熟练程度、责任心的大小,从而调动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五)注重文件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档案管理基础与实务例11

二、加强档案人才培养,提高档案队伍素质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并不容易,档案工作已不再只是单纯的收集、整理、保管,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基础,还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的全面提高需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事业的发展,档案信息资料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信息量越来越大,资料整理工作越来越重。档案工作所处的位置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被大多数人所认识、了解和认可。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广泛应用,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配思想素质好、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广、业务精通的档案管理人员也显得尤为重要。主管部门要重视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不同水平的档案管理人员,制定不同的学习培训形式。通过请进来讲座研讨、走出去学习参观等多种培训形式,帮助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开阔眼界、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使每一名档案管理人员都能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思考,逐渐具备科学的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多向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多方向、多侧面、综合性地去探求问题,善于从左右联系、上下贯通和纵横对比中收集、整理、汇总档案资料,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三、完善档案基础建设,提高档案硬件设置

规范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完善档案基础建设。一个既专业又经济安全的档案保管环境,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质量,促进档案现代化管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推进,只有不断加强档案现代化管理,才能有效的发挥档案的信息功能,更好地为事业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和信息支持。在充分利用档案室现有的硬件设备和技术力量的基础上,逐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在设立独立档案室、配置专用档案柜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及时安装档案管理系统软件,配备计算机等专用设备,对所有需归档的资料经过细致整理后,全部输入计算机进行管理,不但可以极大地提高档案资料的检索速度,更为提高档案的查全率、查准率奠定了基础。认真做好档案的整理归档基础工作,在归档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打印所有资料归档目录,便于档案的快速检索; 使用无酸档案盒归档全部资料防止腐蚀、变质,利于档案的保存。档案管理在硬件上有了保障,适应了现代化档案管理的需要,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为档案利用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丰富档案室藏资料,奠定档案利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