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9 10:03:41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例1

在西方,特别是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进入都市化时代的美国,对都市与都市文化的研究主要由城市社会学来承担。在中国,由于社会学研究长期以来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农村或小城镇,“这直接影响了城市社会学等知识谱系与理论工具的传播与应用”,使都市文化研究成为一个急需加以填补的理论空白。目前,中国都市文化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学科中,而其重要的研究成果也主要是在有关刊物的文学、美学、文艺学栏目中体现。

文化生态学最初由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Steweardm J ? H , 1902 — 1972 )在《文化进化和过程》一书中提出。按斯氏的设想,文化生态学旨在“解释具有地域性差别的一些特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从1999年起,文化生态学研究进入了“大文化”研究的视野,研究取向集中在城市社会学、传播学以及伦理学等领域。国内文化生态学研究方兴未艾,带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体现了当代国内学术界的现实关怀。本文将都市文化的研究延伸至社会语言学,立足闽南文化建设,关注闽南都市群的发展,从语言文化这一微观角度入手,以厦门为个案,对闽南都市语言文化的生态环境构建做尝试性探讨。

二、厦门都市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态

    厦门是一座富有闽南文化底蕴同时又日趋国际化的都市,外来文化和闽南文化的融合使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良好的闽南都市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应该是闽南都市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三种语言文化,即闽南语文化、普通话以及英语文化共存共生、平衡发展的语言环境。据此,本研究围绕这三种语言的发展现状调查展开:

   (一)闽南话的生存现状

闽南都市文化具有开放性、移民化以及文化多样性特征。这三个特征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闽南都市群在福建政治、经济的地位和发展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地方文化特色同时为闽南都市文化增添了魅力。然而,文化多样性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持续发展需要语言多样性和方言文化的支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在厦门工作和学习的各类人员,包括学生及其他各类人群,共计200 名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了受访者普通话和闽南话的使用情况。问卷共设计50道选择题, 全面了解厦门闽南话与闽南文化生存现状。调查数据见表1。

表1  闽南话的生存现状

 

中小学生

(7-15岁)

大学生

(18-22岁)

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

(30岁以上)

闽南话

43%

    65%

           70%

普通话

   100%

    100%

           100%

 注:(1)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为70 名;

(2)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为70 名;

(3)参与调查的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为60 名。

上述调查表明,在厦门这个迅速发展的著名的闽南都市中,只要掌握普通话,日常交流没有任何困难。虽然成年的当地居民通常能够使用闽南话相互交流,但在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闽南话的掌握与交流却存在一定困难。其主要原因是普通话的普及和普遍使用,使得闽南话的使用场合非常有限。这种发展状况不由得使人对闽南语言文化的留存产生一定的担忧。如何正确处理好普通话与闽南话的关系,保持闽南话的活力与闽南文化特色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普通话现在不应该是急于去覆盖方言。在普通话日益扩大使用场合的同时,地方方言也应深入使用到各地群众的生活领域中去,鼓励市民主动大量地去吸收方言中的好的有用的活词语。

   (二)闽南都市社会英语语言文化教育的现状

闽南都市群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语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实践证明,闽南市民的英语教育程度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海峡对岸的台湾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闽南的富强,英语教育的强调不是太过了,而是远远不及。本文通过广泛调研、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语言学、社会学综合的研究方法对厦门的英语教育现状做出评估,调查结果如表2。

表2  英语教育的现状

 

中小学生

(7-15岁)

大学生

(18-22岁)

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

(30岁以上)

受过英语教育

95%

    100%

           75%

英语表达流利

   16%

    30%

           20%

 注:(1)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为70 名;

(2)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为70 名;

(3)参与调查的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为60 名。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厦门中小学校和大学的英语教育普及较广,各类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中受过英语教育或者相关培训的比例较高,但真正能用英语流利交流的比例则都比较低。究其原因,一方面英语教育在大中小学得到普及,受英语教育的学生比例达95%以上,但仍旧以应试教育为主,较少注重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此外,厦门作为正大步迈向国际化的都市,其国际化氛围仍显不足,英语的使用场合较为有限,使得英语的使用主要局限在学校课堂。

三、 闽南都市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

(一) 政府部门的重视

闽南都市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相应举措。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中国第一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包括泉州、漳州、厦门三个城市,成立后主要保护闽南方言文学、闽南民间音乐、闽南戏曲、闽南民间舞蹈、闽南民间美术、闽南民间手工技艺、闽南民俗、闽南传统体育竞技、闽南民间信仰、闽南消费习俗等十类项目。福建省非常重视闽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以加强对闽南地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以上种种举措说明政府已经将大力保护闽南文化生态提到了议事日程,将极大地促进闽南都市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

   (二)2+1模式的语言教育政策

本文认为,闽南都市文化区应借鉴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双语教育机制,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闽南话和普通话想结合的“双语教学”,激发小学生学习闽南文化的热情。应鼓励并加强2+1模式(普通话、英语加闽南话)的语言教育政策,在中学和大学除了开设语文、英语课程之外,还可开设形式多样的闽南话课程,如闽南话短期培训班、闽南话选修 课等。2+1模式的语言教育,既提高市民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又保障地方语言文化特色的持续发展,繁荣闽南都市群的语言文化多样性,构建闽南都市社会的良性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

   (三)加强闽台文化交流

闽南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与台湾一衣带水,具有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五缘”优势。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 一脉相承、相互交融。近年来的“闽南文化热”吸引了两岸各界关注。海西文化论坛、闽南文化节、闽南语歌曲大赛、两岸姓氏谱谍展牒学术研讨会等文化活动和学术活动层出不穷,推动了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闽台文化交流。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和政府部门的重视, “五缘”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传承以闽南文化为主的优秀民族文化,以及闽南都市社会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

   (四)促进闽南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促进闽南文化的传播,开设闽南语电视频道和广播,宣传闽南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举办闽南话歌唱比赛及演讲活动,创设校园闽南文化的氛围;还可以在校园推广闽南戏曲,如歌仔戏的培训和演出活动,使闽南文化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在闽南文化传播的基础上,以文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探索文化与产业、城市、环境、社会融合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闽南都市社会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亮点。

四、结语

国内都市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学科理论构建、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范畴等方面的问题都有待更深入的研究。闽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闽南都市群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闽南都市文化开放性、移民化、文化多样性的特点,致力于闽南都市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对于都市社会语言文化的健康发展和地方政府语言政策的制定具有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例2

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闽南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长期碰撞、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具有多元互补蕴蓄、独特地域内涵的文化;就历史而言,闽南商帮是闽商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闽南文化不仅直接哺育了闽南商人,也在闽商精神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研究福建文化还是研究闽商,闽南文化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石。

闽南文化研讨会是闽南地区厦漳泉三地共有的学术交流平台,自2001年创办以来,一直致力整合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学术力量,推动闽南文化的研究。11月27日上午,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漳州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就闽南文化研究中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研讨会上,闽南文化与闽商精神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对闽南文化的研究,促进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促进新闽商的成长壮大,成为不少专家学者所关注的话题。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对闽南文化和闽商之间关系的发言可谓是妙论迭出,精彩纷呈。

闽商精神是闽商长成不衰的键

“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争气不争财”、“三分本事七分胆”,还有就是那早已成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闽南习语――“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些从闽南乡土中走出来的朴实话语深藏于闽南商人乃至福建商人的内心之中,它们中间反映出来的闽南文化的特点伴随着他们从故乡发展到他乡,从历史繁盛到现代。

福建师范大学的苏振芳教授分析说,闽商自宋元尤其是明清以来,在中国商界活跃了几百年且至今兴盛不止,得益于他们在商场运筹过程中,孕育和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闽商精神,而闽南文化正是孕育闽商精神的重要条件。

苏教授进而指出,研究闽商精神。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闽人经商意识的形成,唐代以来,世界上几大自古便以从事海外贸易而著称的商人集团,都曾落户福建泉州等地像阿拉伯商人、欧洲意大利人及犹太人,还有南印度商人,这么多历史上以善于经商而闻名的民族,不期而遇,汇聚福建泉州等地,与福建人杂居相处,甚至通婚繁衍,福建人受其经商意识的濡染很深,并且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其次是,历史上闽商国内经营活动所具有的地域特点,尤其是明清时期,以江浙地区和广东地区为多,这些地区成为闽商南下东南亚的中转地:最后,福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福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闽商商帮。他们各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但都共同创造了闽商的辉煌。

闽南“国民性:”对闽商发展利大弊少

“个个猛”、“输人不输阵”,闽南的俗语也从侧面反映着闽南人的性格。胡沧泽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历史学家。他总结说,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迁徙和联姻,外地、外省、外国人的加入以及闽南人向外地、外省、外国的播迁,形成了闽南人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胡教授认为,闽南人的性格特征主要有:强悍拼搏,甚至敢于冒险犯禁;重商务实,讲求实利、讲究实际,既有获取高额利润的愿望和要求,又有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包容和合,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开放性和“海纳百川”的胸怀。而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方能孕育出闽商这朵历百年风雨依然盛开不败的鲜花。

不过,胡教授也分析说,物极必反,闽南人强悍拼搏的精神走到极端就是目无法纪和胡作非为,重商务实走到极端就是唯利是图和市侩哲学,包容和合走到极端就是不讲原则和目光短浅,因此,闽南人性格特征又有目光不够远大,集体观念不强,法制观念较弱等弱点。

华侨大学的陈少牧先生也提出,在闽南文化辐射的区域内,面子心理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撑门面”的事情随处可见。这其中,有些是礼节礼仪和规则的需要,但更多的是人为的浪费和造假。这些缺点,对闽商的健康发展和闽商自我人格的塑造,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

闽南人性格创造宝岛辉煌

正如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所强调,福建和台湾有着“五缘”,存在深厚的历史渊源。当年众多福建人尤其是闽南人东渡台湾,在宝岛上打拼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台商,亦可说是广义上的闽商。闽南文化和闽商精神,同样是他们的文化血脉。

台湾知名人士、台商服务总会总会长廖正豪先生表示,当年的移民发扬闽南人的性格,筚路蓝缕,方把台湾建设成一个“宝岛”。做好闽南文化的传承、接受、整理、再出发,对台湾和台商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闽南经济学是研究和提倡闽南学的重要分支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例3

二、开发流程

(1)调研论证,明确思路。我们通过闽南文化专题调查、德育专题理论研究、专家论证等方式,确定基于闽南文化精神的德育教学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然后,组建校本编写队伍,明确工作分工,编订德育教师工作手册,启动德育教师队伍培训。由于教师们此前对课程标准的认识还很肤浅,甚至对其体例、内容还很陌生,我们在制定《德育校本课程标准》之前,便先组织教师研究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开展编写队伍的校本建设理论学习和编写工作培训,统一思想,提高大家的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德育校本课程的特点与要求,确定了《德育校本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为前言,从总体上阐明德育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分别阐明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第三部分为内容标准,分专题提出具体目标、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分别对教材编写、活动实施、活动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提出比较翔实的要求与建议。这为整个德育校本开发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与准绳。(2)收集材料,编写课程。组织德育课程编写队伍,开展课程开发研讨会,划分任务,分类对闽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初步形成典型案例文稿。我们还与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东南花都闽南文化展馆、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收集并编写通俗易懂的闽南文化知识读本,归纳有关励志和创新的闽南文化精神的案例。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尽量规避闽南文化知识中的学术性文稿,而主要以案例和活动内容为主融入德育教学中,并编写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校本课程简述如下:序言第一章闽南先贤:爱国与爱乡篇以郑成功、“开漳圣王”陈元光等闽南历史名人的实例,编写德育课程。第二章闽南印象:传统与现代之感悟篇围绕厦漳泉等典型闽南文化古迹编写闽南印象,突出传统文化感知与心灵的感悟。第三章闽南现代名人堂:励志与德行篇以中国近现代文学家林语堂的实例编写励志教育课程;以教育家、慈善家陈嘉庚的实例,编写德行教育课程,等等。第四章闽台同根同源:爱拼创业启示篇结合闽台人文和企业文化实例介绍,以创业就业为导向,启发学生的爱拼思想和创业激情。(3)设计学习情境与课堂活动。设计学习情境,重点突出德育课堂的活动化,依据编写的闽南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精神品质,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以闽南文化为基础,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以闽南文化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比如:开展以闽南印象为主题的情景活动,如海报设计比赛、闽南语歌曲习唱、闽南文化历史讲堂。实地考察漳州历史古街、漳州文庙、漳台宗亲文化族谱对接馆、林语堂纪念馆、闽南文化展示馆等风景名胜古迹,品尝漳州的特色小吃,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感知闽南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编写要突出具体实例配合德育活动,加入学生参与的情景教学环节,创新德育课程。(4)闽台互动交流,突显特色。我们还积极开辟闽台文化沟通渠道,与台湾高校、出版社、研究机构、台资企业建立联系,收集台湾地区的闽南文化读本、案例,对校本课程进行修改和扩充。针对闽南区域闽台合作优势和丰富的台资企业资源,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对校本课程中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校本课程中增加台资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学习阶段、顶岗实习和就业阶段的知识,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深度和实践性。(5)修改和完善。我们确立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步实施、逐渐完善的原则。我们先在低年级新生中进行试点,先指定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德育读本中的内容和活动方案进行操作,摸索出经验后,再给其他教师上观摩课,课后大家交流研讨,对校本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改完善。在活动模式基本定型后,予以全面推广,广泛运用。我们还把校本课程交给有关专家、教师、家长乃至社会有关人士去阅读,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和专家评估,寻找校本课程的不足,适时组织教师对受教育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对校本课程进行完善。通过不断总结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在校本课程中及时加入对德育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确立课题、总结经验、指导实践、完善校本,形成我校自身的德育特色。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例4

学习贯彻“十”精神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特征和意义 方传安

(5)构建高校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李丽雪

闽南文化研究

(8)闽南文化研究的多元思考 陈支平

(13)“闽南”小考 林国平

(17)泉州名祠“和光堂”清代界碑面世 无

闽南文化研究

(18)明清闽南家族与佛教的社会救济 陈玉女

(26)从清源山碑铭看泉州多元宗教和谐共处 李玉昆

(31)海瑞与泉州恩师的师生缘 素萍

闽南文化研究

(32)新加坡汉传佛教文物辩证——以碑铭与匾额为中心 许源泰

(38)两岸共研闽南文化源流 合力助推中华文化复兴——“两岸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与社会发展”论坛综述 陈燕玲

(42)表征中国:左翼报告文学运动的现代性重访 王伟

(47)论晚明曲学虚实观 郑小雅

(52)浅析影响爱米丽悲剧命运之因素 侯珊红 陈安玲

高等教育研究

(55)在探索中发展:泉州师范学院学科建设模式 黄科安 程广文 林华东

(61)创新培养模式 造就卓越人才--以泉州师范学院“卓越人才培养工程”为例 林华东 张惠典

(66)地方性本科院校资产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 林建全

(71)关于现代汉语格式及格式研究 谢英

(75)南宋泉州状元梁克家 无

(76)福建区域语言和谐问题探析 王勇卫

(80)弘一大师丰子恺后人首聚泉州参加书法邀请展 无

(81)朱子学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 张品端

(87)李光地对朱子学的承接与调修 许明珠

(93)朱熹文学意象和义理阐发及其当代价值 吴莺莺

(98)泉州闽南语广播媒体听众调查与广告策略探究——以《刺桐之声》频道为例 李玉秀

(103)“闽派”男装生存现状与二次创业策略探析 吴玮

(107)基于旅游者体验偏好的泉州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黄益军

(111)晋江南安上榜2012年中国最佳

级城市 无

(112)南音“南北交”初探——以南曲《听见雁声悲》为例 张光宇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例5

泉州作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要顺利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建设和实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这为当地高职学生创造了更多就业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对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在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多元的历史文化景观,泉州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发挥闽南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1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

高职学生是“准职业人”,其职业素养是指高职学生从事某一职业需要具备的素养,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实现职业生涯和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终极目标。套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冰山模型”,可以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等显性素养,即个人的专业素养,这是高职学生从事某一职业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习得;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隐性素养,即非专业素养,具体表现为“意志品质、进取心和求知欲、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养”[1],这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和个人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长期不断地涵养。本文所谈及的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指的是隐性素养的范畴。高职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即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企业的实践实训习得,也就是说,显性职业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而隐性职业素养的涵养却需要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漫长的时间,就像一棵树的成长一样,需要不断地从生长环境中汲取养料。良好的家庭教育,老师的言传身教,同学间的相互感染,都是提升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途径,但同时,不能忽视来自文化环境的影响。对于泉州的高职院校来说,尤应重视闽南文化对提升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影响。

2闽南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提升当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

闽南文化是由迁徙入闽的中原士民所带来的中原文化和闽越原住民的本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接纳进而相互融合,并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不断发展变迁而形成的独具风格的地域文化。历朝以来的移民在异域他乡艰难求存所形成的性格,闽南百姓在靠山临海的地理环境中辛苦谋生的意志,以及宋元至近代以来对西方多元异质文化的接纳和吸收,使闽南文化融“中原文化与闽粤土著文化、故乡文化与异乡文化、海洋文化与陆地文化、农耕文化与工业文化、科技文化与信仰文化为一体,多元文化异质并存,同质融合,构成一个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结构。”[2]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闽南文化资源,泉州当地的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掘闽南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深邃的精神内涵,为提升泉州当地高职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发挥有利的影响。

2.1移民文化特征有利于激励高职学生拼搏进取、砥砺意志

自公元4世纪初的“永嘉之乱”至12世纪宋高宗南渡和元人南侵,在这纷扰的800多年之间,一波又一波的中原士民,离乡背井,不远千里,不畏艰辛地迁徙入闽,在此地艰难求存,落地生根。明朝以降,闽南人为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远涉重洋,到异国他邦开荒拓殖,辛苦谋生。离乡背井的家国之思,以及在异国他乡求生存谋发展的辛苦艰难,塑造了闽南人民坚韧勤劳、不屈不挠的性格和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品质。今天的高职学生,大部分养尊处优,生活安逸,因而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工作,都往往趋易避难,不愿辛苦付出,却想坐享其成。让高职学生了解闽南先民的移民历史及其在异国他乡艰难谋生的经历,从中体会闽南百姓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形成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对于塑造高职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提升其隐性职业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2.2山海兼济的文化特征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闽南素有“三山六海一分田”之说,地少人多,当地百姓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不废农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探求新的生产方式。在山区丘陵地带,则积极发展林副业,遍植林木茶叶,播种瓜果蔬菜;滨海者则以渔盐为业,甚或相率航海,贸易海外。大海为闽南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另辟蹊径的条件,一并带来的还有海上的风浪和灾难。依山枕海的地理特点,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使闽南人民“既重农敦本,守成俭约,同时又注重诸业并举、重商求富;既崇尚正统,慎终追远,同时又慕异求新、灵活适变”[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闽南百姓,形成了山海兼济的品质精神:既有立足根本、因地制宜的务实品质,又有蹈险犯难、先行先试的开拓创新精神。而闽南悠久的移民历史和海外商贸历史,一方面使得天南海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宗教汇聚于此,在这里碰撞交融,涵养出闽南人民胸襟广阔、兼容开放的品性;而另一方面,异地生活和海上谋生的艰难和风险,使得闽南百姓自然而然地采取抱团求存的生活方式,形成相携相帮、同舟共济的群体意识。让高职学生了解闽南百姓突破生存困境的探索和实践,认识闽南人民山海兼济的品质精神,对改变高职学生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培养其踏实稳重、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具有积极的影响。

2.3重德尚义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激励高职学生提升人格修养

闽南文化的基础是数百年来迁徙入闽的中原士民带来的中原文化,而中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学,因而,闽南地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教化和熏陶。自唐人欧阳詹首开泉州进士之先河,闽地文士始向慕读书,儒学风气开始振兴。及至宋代,儒学在闽地普及发展,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流派。绍兴二十三年至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3~1157)这五年之间,朱熹在闽南兴办书院,讲学授徒,其执着于重教兴学的思想和实践,促进了闽南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其孜孜以求、严谨治学的精神,对闽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之后,闽学在福建世代相传,虽流派各异,然总不离孔孟之道的根本。儒家思想长期的教化熏陶,思想家不慕功名、安贫乐道、严操守、重气节的品质,及其重视心性修养、追求理想人格的人生诉求,逐渐渗透进闽南文化中,对闽南百姓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八闽文化先驱者”欧阳詹,还是“集诸儒之大成者”朱熹,无论是敢于蔑视权威、批判权威的启蒙思想家李贽,还是抵抗外来统治侵略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对于高职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都具有感染和激励的作用。

2.4重乡崇祖的文化特征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的责任感

无论是间关万里迁居闽南的中原士民,还是辗转漂泊流落异邦的闽南百姓,远离故土家国不仅没有割断他们与故乡祖国的关系,反而加深了他们对家国乡土的情感,这种情感衍化而为闽南人民深厚的重乡崇祖的祖根意识和饮水思源回报乡梓的行为习惯。闽南百姓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条件允许,每逢节庆日必不远万里回乡祭祖。他们重视血缘纽带,敦亲睦邻,认宗修谱兴建祠堂的风气盛行。移居海外的闽南乡亲,竭尽所能,回报乡里:他们捐资兴业,使闽南的经济发展拥有独特的侨缘优势;他们注资办学,发展教育;他们关心公益,积极促进故乡医药卫生体育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4]。闽南文化所蕴含的祖根意识和乡土观念,海外侨胞回报乡梓的行为及其为故乡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心,对于培养高职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具有重大的意义。

2.5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涵养人文情怀和包容气度

闽南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使闽南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建筑文化艺术资源。无论是民居祠堂、寺庙宫观,还是桥梁牌坊,亭台塔幢及海防建筑,无一不体现出闽南百姓独特的审美情趣。尤其是以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为代表的“古厝”建筑,既保留了传统闽南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又吸收了域外建筑艺术的特点,充分体现出闽南百姓在建筑设计上既有符合生活环境的务实品质,又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追求。徜徉在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鼓浪屿,能欣赏到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漫步于泉州涂门街一带,当你看到仅仅方圆几里的街区,就分布着儒教的文庙、道教的元妙观、伊斯兰教的清净寺及佛教的承天寺,还有民间信仰的关帝庙和天后宫时,便能明白何以泉州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称。闽南既有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如民谣、童谣,拍胸舞、骑竹马、车鼓弄、舞龙舞狮、赛龙舟和博饼,又有异彩纷呈的戏曲文化如南音、梨园戏、高甲戏、布袋戏、木偶戏、打城戏。既有种类繁多的民间工艺如厦门的漆线雕、泥塑、面塑、皮影、彩扎和珠绣,漳州的木版年画、棉花画、漳浦剪纸,泉州的刻纸、“妆糕人”、惠安石雕、德化瓷雕、永春纸织画、安溪竹藤编艺和蓝印花布,泉漳的木偶头雕刻;又有独具风格的地方服饰文化(惠安女服饰、鲟埔女服饰)和武术文化(五祖拳、南少林)[5]。闽南地区异彩纷呈的建筑文化艺术,皆源于闽南人民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对闽南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欣赏,不仅能得到美的享受,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够涵养心性,培养崇真尚美的人文情怀。

3运用闽南文化提升当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固然很重要,这是他们走上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若从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的持续性发展角度看,良好的职业素养才是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闽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美育内容,充分挖掘和运用闽南文化资源,不仅能为提升当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供鲜活有效的教育素材,而且对促进闽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3.1让闽南文化进入课堂教学、融入校园文化

将闽南文化及其相关研究成果融入高职的课堂教学,使闽南文化成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鲜活有效的素材。可以开设如《闽南历史文化》《闽南民间工艺美术》《闽台民俗文化》《闽台民间文化》等有关闽南文化的系列通识课程,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了解闽南的历史风俗,感受闽南文化的神韵,体会闽南文化的深刻内涵。除了独立的闽南文化通识课程外,还可以将闽南文化及其优秀的德育美育资源融入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比如思想政治课和大学语文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此外,还可以聘请闽南文化的专家学者到学校来开设讲座,或以座谈会的形式与学生就闽南文化进行探讨交流。泉州高职院校应发掘和运用闽南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建设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电视、校园网站等设施媒介,宣传介绍闽南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学生社团应积极开展与闽南文化相关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发挥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的作用。

3.2通过实践让高职学生亲密接触闽南文化

泉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多元的历史文化景观,泉州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通过实践活动让高职学生亲密接触闽南文化。引导学生去参观考察闽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景观:闽台缘博物馆和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可以让学生一窥闽南的历史;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群和崇武古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闽南建筑的独特魅力;清源山上儒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多教并祀的景象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闽南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包容性。邀请民间艺人到学校表演梨园戏、木偶戏、拍胸舞等,让学生对闽南民间艺术有最鲜活的感受。组织学生走访民间艺人,了解闽南民间工艺的制作过程,体会民间工艺制造中蕴含的辛劳和智慧。鼓励学生收集并分享闽南百姓口耳相传的民谣和传说,留意闽南百姓的生活习俗,端午节时看一场赛龙舟,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之日看一看舞龙舞狮,听一曲古韵天成的南音,品一壶功夫茶,打一套五祖拳,学生能从中直接而深刻地感受到闽南文化的精髓和神韵。

3.3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对闽南文化的了解

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网络超越时空限制,使得网络搜索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最常使用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6]。高职院校应构建发达便捷的网络平台,为学生拓展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创造条件。学校图书馆应建设闽南文化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的电子资源库,建立电子资源导航系统。此外,高职院校还应与其他高校及从事闽南文化研究的有关机构建立闽南文化资源共享体系,为学生提供快捷全面的数据查询服务。高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索到极为丰富的闽南文化的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并能通过博客、微博、微信、QQ空间等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这无疑拓展了他们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宗美娟,张成涛.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J].职教论坛,2013(6):14-18.

[2]李晓元.闽南文化德育资源现代转化研究[J].理论界,2014(11):59-65.

[3]刘冉.闽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价值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4.

[4]林春蓉,陈水德,张会演.闽南文化的德育价值考量与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5):106-109.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例6

一、闽南文化与闽南语歌曲

在当下文化传播中,闽南文化蕴含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已经成为文化研究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如何让闽南语文化经久不衰地传播下去,成了相关学者的研究目标。闽南文化起源于泉州地区,是如今福建南部地区生活的人经过历史的变迁所共同创造出来并传承和发展下去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形式。闽南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闽南地区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礼仪风俗、信仰、当地习俗等都是闽南文化的内容。闽南语歌曲是闽南文化的真实写照,是当地人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积累的文化财富。闽南语歌曲反映了闽南地区的特色思想和文化生活习俗,值得探究和欣赏[1]。在闽南文化中,闽南语歌曲是民俗音乐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闽南当地的民俗音乐具有闽南文化的特征,被现在的人称为“活化石”,其通过悠扬的旋律和歌词反映闽南文化古老的传承,体现闽南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记载着闽南地域上千年历史的变化。闽南文化的传播对东南亚地区的音乐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是传统民族音乐中不可取代的部分。

二、闽南语歌曲中所蕴涵的价值取向

在历史上,随着中原地区人口不断朝南方迁徙,闽南地区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闽南地区负山环海,田少民多,当地的居民为了正常生活,都会迎浪出海捕鱼或者漂洋过海从事贸易工作。这种生活习性孕育出闽南人好拼搏,不惧艰难的价值取向。到了明朝时期,由于闽南地区山多田少,已经无法负荷日益增长的闽南人口的正常生活,因此,闽南原住民利用海峡优势,寻找全新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开垦和拼搏的过程当中,闽南地区人民与自然环境相抗衡,即使遇到困境也要一直往前冲。这展现了闽南地区人民不怕艰难险阻,迎难而上,勇于拼搏的人文精神。闽南地区这种特殊的拼搏进取精神也融入了歌曲当中。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体力开垦到脑力创收,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闽南歌曲特有的韵律油然而生[2]。例如《一枝草一点露》这首歌的歌词“认真打拼天袂绝生路,脚踏实地三思每一步,自己路着靠自己铺,不免惊咱无好前途”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闽南人的拼搏精神和不惧困难艰险的进取精神。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首《爱拼才会赢》引起了当时闽南地区人民的共鸣,这首歌迅速走红。一句大家都熟悉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唱出了当时人民的心声,甚至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铭,激励着众多的闽南人继续拼搏,寻找自己的道路。到了21世纪,拼搏进取的精神和价值取向成为闽南语歌曲的主旋律。像翁立友的《坚持》、袁小迪的《打拼》、王识贤的《坚强》都是以拼搏进取为主题的闽南语歌曲。近些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闽南地区人民将拼搏进取的精神和价值取向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未来的闽南语歌曲仍需要传播这种正能量。

三、福建地区闽南语歌曲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闽南语歌曲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闽南方言的特殊性,歌曲的传播力度仍然不够。尽管现在有专门的闽南文化研究机构,其对各种民俗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挖掘,但是闽南文化的研究依然有所欠缺,且推广力度也比较薄弱。虽然闽南文化是地域文化的一种体现,近年来学界也会将福建、闽南文化作为交流研究的典型,但到深入挖掘和探索的时候,某种程度就偏离了民族文化的范围,因此,闽南语歌曲在深入研究上并没有取得太大的发展。一种文化想要被认同和体现存在的价值,离不开传播的作用,而这种文化的传播不是单一的宣传,而是要经历一代代人不断传承和记载。发展和传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了西方的传播学。传播学让人们知道文化是需要沟通和交流的。文化交流模式是文化传播很好的途径之一,闽南语歌曲的流传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发展到今天的,闽南语歌曲中仍传播着古老文化元素的韵律和特殊情怀。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民俗音乐的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这为各种音乐传播带来了更广泛的途径。但是,这种传播也为闽南语歌曲带来了挑战,闽南语歌曲特有的古老韵味想得到认同和发展,还需要一个时间节点。

四、如何扩大闽南语歌曲的文化传播

(一)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拓宽传播渠道

经过这些年对闽南文化的推广,对闽南语歌曲的推广,可以看出,闽南语歌曲是传承闽南文化重要的途径,对整体研究闽南地区的历史和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有着许多特有的方式保护着闽南语歌曲的传播。如在传统模式下常见的民间歌曲传承人到各地采风,收集当地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文化特色,但是,这种传统的方式已经成为过去式,其收效微乎其微,更暴露了许多收集中的不足之处。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拓宽闽南语歌曲的传播渠道,已经是新型模式不可或缺的渠道之一。要想扩大闽南语歌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让闽南语歌曲通过互联网融到生活当中,提升人们对闽南语歌曲的熟悉度和认可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办各种闽南语栏目,打开思路,拓宽传播道路。例如,在互联网中举办闽南语歌曲线上比赛,明确比赛目的,在比赛中注重挖掘人才,尤其要重点关心年轻群体对闽南语歌曲和闽南文化的了解程度。要利用互联网,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对节目进行大力打造,从赛程到赛后的包装,歌手的包装,歌曲的包装,创作的包装等都进行专业性设计。要通过比赛的形式使歌手、作品、文化宣传和举办方实现共赢,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让闽南本土文化更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挖掘更多创作人才,更好地推广闽南语歌曲和文化。只有以强大的文化底蕴为创作的基础,才能让文化更好地流传,才有利于对闽南文化进行推广。利用新的传播方式,开发新的传播途径,是闽南语歌曲和闽南文化适应新的生存模式的必经之路。

(二)在中小学普及推广闽南语歌曲

将闽南语歌曲带到中小学课堂中,成了闽南语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的有效途径之一。闽南语歌曲进入课堂,可以将闽南语歌曲中的拼搏精神融入孩子的脑中,以这种形式唤醒闽南文化特有的记忆。闽南语歌曲承载着闽南文化传播的希望。通过在中小学推广闽南语歌曲,将闽南语歌曲带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带动每一个学生通过传唱记住闽南语歌曲的特色。从长远来看,将闽南语歌曲带到课堂当中也不是让师生通过几首歌曲来体会闽南地区文化的特色,而是让学生从小就开始对闽南地区文化产生认同和归属感,潜移默化地促进闽南语歌曲的传播和传承。在课堂当中,即使学不会闽南语歌曲特有的韵律唱法,师生也可以感受到闽南语歌曲特有的祥和快乐氛围,这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只有亲身体验闽南语歌曲才能感受到独特的魅力,接触了才能知道其独特的文化底蕴。闽南语歌曲在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引入中小学教育模式,通过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教学和传唱,让更多的学生喜爱这种淳朴的古老韵律。在音乐教育体系中加入闽南语歌曲,是闽南语歌曲发展和传播的主要方式。《闽南方言与文化》这本书受到了厦门市幼儿园和小学的喜爱,将此书融入课堂教学中,家长看到学生在学校传唱闽南语歌曲,可以加深家长对闽南文化的回忆。因此,将闽南语歌曲引入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将闽南语歌曲和文化传承下来。在未来闽南语文化推广和发展中,闽南语歌曲承载着传承音乐和传承文化的使命。

(三)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进行推广

无论是在家乡拼搏还是在外地拼搏的闽南人,相信在广为流传的经典闽南语歌曲中,一首《爱拼才会赢》是他们在拼搏路上唱响的主旋律。闽南语歌曲中许多的旋律都有着浓厚的乡愁特色,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广为流传的《爱拼才会赢》。这首歌是20世纪80年代末歌手叶启田演唱的经典曲目之一,即使不会闽南语的人也会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句歌词唱得别有一番韵味。这首歌完全展现了闽南人在打拼中不惧艰辛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引起了拼搏在外的所有人的共鸣,征服了所有打拼人的心。同样韵律的闽南语歌曲还有《向前走》《坚持》等,都体现着人们在各行各业中的拼搏状态。随着一代代人的拼搏付出,社会经济也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也逐渐提高。想要扩大闽南语歌曲的文化传播路径,让闽南语歌曲所蕴含的拼搏精神更直观地展现在世人眼前,扩大闽南语歌曲的影响力,可以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将闽南语歌曲的推广融入其中。这些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促使旅游业得到了发展。而音乐作为抒发感情,传播文化的媒介之一,表现了浓浓的当地特色和艺术情感,具备精神享受和娱乐休闲的多种功能。将音乐与旅游相结合进行推广,可以让游客在旅游中通过音乐的熏陶获得放松,精神获得愉悦。而当音乐与旅游相结合,要根据旅游主题设计歌曲,让歌曲成为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符号,形象地展现在游客面前。而闽南语歌曲特色的韵律和传统古老小调的传播可以很好地融入闽南当地旅游业推广当中,通过旅游推广,将歌曲中蕴含的拼搏精神传播出去。闽南地区的闽南语歌曲有很多都是描绘闽南特色的词语,代表着闽南地区特有的文化。例如《古城泉州》的歌词体现了古城中的各种特色小吃,这种描述与泉州的文化底蕴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这也是闽南语歌曲文化底蕴的象征。对于游客来说,可以通过闽南语歌曲构建出闽南地区的形象,从而进一步了解闽南语歌曲,对闽南语歌曲产生兴趣,对闽南文化产生兴趣。旅游业对闽南语歌曲的文化传播符合闽南文化的形象,音乐的融入同样有利于旅游业的开发。游客可以更好地对闽南语歌曲进行感知,对闽南文化进行了解,对闽南特有的拼搏精神产生认同和向往。

参考文献: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283-0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时代需要更多的具有专业特长的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水平,提高专业素养,适应新的教师角色的过程[1]。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点,处于时代浪潮的教师在教科研大潮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有过困惑,也带来了思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笔者就近年来参与“闽南传统建筑艺术”课题实践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体会与感悟,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如何借课题实践攻克难关,发展自我,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一、更新教育观念,在学习中成长

“教书者先强己,育人者先律己”,教师要加强政治思想修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相关的教育法规,更新教育观念,做到理论引领观念先行,要能坚持正确的世界观、教育观、价值观和人才观。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者,教师观念的改变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影响到教育教学实践,进而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才能使自己正确把握时代脉搏,才能对新一代受教育者实施更好的教育,因此,不断的学习吸收将成为现代教师必不可少的技能,终生学习也应该成为教师的基本的理念和素养,它将伴随着教师的自我成长与专业化发展,成为教师的内在的自我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课题实践研究之初,虽然闽南传统建筑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视野,但大家几乎都不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只是被精美的建筑深深的吸引。不了解资源本体谈何资源开发?于是为了走出课题研究的第一步,课题组老师查找了大量的书籍,如《闽南传统建筑》、《厦门古代建筑》、《凝固的历史--中国建筑故事》等等,凡是与闽南传统建筑相关的书籍都成了老师的掌中宝,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以及实地考查和同行交流,才使得老师们对闽南传统建筑这个资源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为后来确立和提炼出“概述-色彩-彩画-纹饰-雕塑-书法-传承”的课程研究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题实践过程中还有另一个难题就是课程编写,课程编写涉及到资源开发以及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生发展的诸多问题,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和学生发展的全局观念,因此,相关的理论学习成了必然的内容。通过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建立强烈的资源意识,增加知识储备,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探索,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二、增进同行交流,实现共同成长

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集体的能量却可以帮助个人实现能力的最大化。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实现自我的专业化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与同事同行之间的合作交流,广采博取,学习他人的优点,吸收他人的经验,在各种思维碰撞中吸收内化,并且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相互借鉴,共同探讨,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勤奋探索的精神实现彼此之间的共同成长。

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来自不同的学校,凭着一股对教育的热情和执着,特别是对家乡古老的人类文明的热爱,他们走到了一起。大家自发组成学习小组,一起交流和探讨,有时是开展公开课交流,通过课堂实践探讨课程的可行性,研究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有时是专题研讨,针对资源开发的问题或者课程问题进行实质性的研究与讨论,理论引领,加强课程开发能力提高课程素养。大家秉持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原则,集思广益,毫无保留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摸索前行,推进课题研发的进程,进而不断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

课题是一座桥梁,一条纽带,联系着每个共同参与的教师,使之成为真诚与共的挚友,精诚团结,共亨教学资源,互通有无,实现思维的碰撞、灵感的迸发、心灵的契合,一路走来,有辛劳、有收获,更有促进我们教学上不断进步成长的无限动力,有着携手前行的快乐和喜悦。

三、强化科研意识,发掘课程开发能力

伴随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师个人的发展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强化科研意识,不断加强学习,使自身的知识不断更新、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应该在教育科研实践中及时总结、深化,不断地积累、内化和升华,应该以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专业素养投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使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教、学、研相长。

课程开发是闽南传统建筑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最大的难题,更是课题组老师教科研能力的自我实践与成长。闽南古建筑分布在各个地区各个村落,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而广泛的实际调查,行动研究是这次课题研究的一个主要的方式。教师们先是通过调查和走访当地的村民,实地拍照收集素材等手段掌握古建筑的第一手资料,然后查找相关的建筑资料补充教材编写相关的理论知识,整合资源,不断进行课堂实践与研讨,群策群力,认真钻研,最后形成具有一定实施价值的“闽南传统建筑艺术”课程。希望能够通过课程的研发,挖掘闽南传统建筑资源,让学生探究和了解闽南建筑艺术特色,创造闽南艺术风格的作品,继承和弘扬闽南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课程总体规划如下:

单元一:建筑奇葩

探究闽南传统建筑的历史与文化;鉴赏闽南传统建筑的建筑类型与形制。

单元二:雕梁画栋

探究闽南传统建筑彩绘色彩特点;创作传统建筑彩绘。

单元三:鬼斧神工

探究闽南传统建筑的雕塑艺术;尝试学习制作闽南传统建筑的泥浮雕。

单元四:书香溢气

探究闽南传统建筑中的书法艺术及其丰富的内涵;以临摹或刻字艺术的形式进行创作。

单元五:如意吉祥

探究闽南传统建筑纹饰的特点及题材分类;以剪纸的方式进行创作。

单元六:推陈出新

以综合活动形式关注城市建设与闽南传统建筑的现状,寻求继承和发展闽南传统建筑的有效途径。

“闽南传统建筑艺术”课程在挖掘闽南传统建筑资源的同时关注课堂实践的可行性,关注学生学习特点,由于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内容丰富,探究实践能力强,作业可操作性强,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它是所有课题组老师和学生们辛勤耕耘的结果,也是他们历练与成长的印记。

四、关注美术课堂,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课程开发终究要回归课堂实践,美术课堂离不开创作实践。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2]。“闽南传统建筑艺术”课程充分挖掘闽南建筑中精美的装饰艺术开发成彩绘、浮雕、剪纸等课程,让学生体验传统艺术的精髓,通过课堂实践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课堂的实践者,在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例如闽南传统建筑彩绘单元,先是以欣赏闽南传统建筑上的彩绘图案入手,介绍相关的建筑彩绘知识,然后引入图案这个美术本体知识(如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等),让学生掌握纹样的基本表现方法,最后用纹样表现的方法创作一些生活用品如书签、扇面、手绢等。课程把建筑与美术本体知识融合起来,再从创造生活用品方面实践学生的创作,整个过程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研究教学的精神,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实施教学。研究性学习是闽南传统建筑艺术课程的一大特点,而这也是闽南传统建筑艺术课程的精髓之处。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实践者。学生学习小组多次走访民间调查古建筑,并进行整理归纳形成调研报告。由于课程内容贴近地方生活,让学生“寻找身边的艺术”,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因而极大的激发和鼓舞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教师应该审视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实践,让自己的课堂真正成为发展素质人才的沃土,同时也是提高自身教育创新能力的沃土,让每一堂美术课,每一个美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都闪现出教师智慧的光芒!让美术教师犹如一块块的璞玉,在教育科研这块实践平台上精雕细琢,日久弥精,直至晶莹透亮,润泽光鲜!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例8

闽南方言 词典

比较

闽南方言源于古汉语,是上古、中古等时期中原地区的人民陆续迁徙到福建后,带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汉语,与福建土著结合,在闽南地区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唐宋时期,闽南方言就随着闽南人飘洋过海,在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传播,也正因为此,西方人才有机会接触闽南方言。西方人调查闽南方言,始于16世纪的菲律宾,第一部中西合璧的闽南语辞书——西班牙奥斯会会士拉达(Martin.De Rada)编撰的《华语韵编》(1575,又译为《中国语言词汇集》,泉州土话一西班牙文)也始于这个时期。其后还有西班牙耶稣会士契林诺(Pedro Chirino)编撰的《闽南方言与西班牙卡斯蒂利亚语对照字典》(1602,闽南方言一西班牙文)。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传教,他们编撰的词典主要有漳州话西文对译词典和厦门话西文对译词典两类。这些词典分别揭示、描写了漳州、厦门、泉州等地的方言事实,主要用于外国人学习闽南话和掌握白话字的闽南人学习汉字、《圣经》等。日本期间,为了实行其殖民统治,曾对台湾的各种语言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留下了大量文献。这些记录着台湾早期语料的出版物中,又以台湾闽南话一日语对译辞典的编撰成就最高。分别举例如下:

1 漳州话一西文对译词典。如:《福建方言字典》(1609,又译《闽南语字典》,漳州话—西班牙文,书成于东南亚);《汉语福建方言字典》(1831,麦都思,漳州话一西班牙文,东印度公司出版);《荷华文语类参》(1882—1892,又称《闽南漳州方言荷华字典》,薛力赫,漳州话读书音一荷兰文)等。

2 厦门话一西文对译词典。如:美国归正教传教士罗啻(Rev,Doty Elihu)编撰的《翻译英华厦腔语汇》(1853,英语一厦门话);英国长老会牧师道格拉斯(Carstairs Douglas,又译杜嘉德)编写的《厦英大辞典》(1873,厦门话一英语);英国长老会马约翰(T.Macgowan,又译麦嘉湖)编撰的《英厦大辞典》(1883,英语一厦门话);台南长老会牧师巴克礼(ThomasBarclay)增编的《厦英大辞典·补编》(1923,英语一厦门话);英国长老会甘为霖(W.Campbell)的《厦门音新字典》(1913,厦门话一英语)等。其中,《厦英大辞典》和《厦英大辞典·补编》两部词典都在正文之后以大量篇幅比较了漳州音和泉州音的不同。

3 台湾闽南话一日语对译词典。如:《日台小字典》(1898,上田万年主编,台湾总督府发行),《日台新辞典》(1904,杉房之助主编,新高堂发行),《日台大辞典》(1907,小川尚义主编,台湾总督府发行),《日台小辞典》(1908,《日台大辞典》的精简版),《台日大辞典》(1931,小川尚义主编,台湾总督府发行),《台日新辞书》(1931,东方孝义主编,台湾警察协会发行),《台日小辞典》(1932,《台日大辞典》的精简版)等。直到日治末期1938年台湾总督府还出版了一部《新订日台大辞典上卷》(目前仅知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藏有原本乙册,未见另有藏者)。值得一提的是小川尚义主编的《日台大辞典》在绪言部分详细介绍了“闽南方言的语音系统,闽南方言比较,与汉语方言及朝鲜、安南音比较,文读和白读比较,与中古音比较”(李如龙2008:222--223);他主编的另一词典——《台日大辞典》是当时规模最大的闽南方言词典。

除了对译本之外,闽南方言字典、词典还有:连横编《台湾语典》(1957),蔡培火编《国语闽南语对照常用辞典》(1969),中岛干起编《闽语东山岛方言基础语汇集》(另索引一册)(1977,东京亚非言语文化研究所出版),村上嘉英编《现代闽南语辞典》(1979,奈良天理大学出版),徐金松编《中国闽南厦门音字典》(1980,台北南天书局出版),厦门大学中国语文研究所汉语方言研究室编写的《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1982,黄典诚主编,台湾版称为《普通话闽南语词典》),陈鸿迈编写的《海口方言词典》(1996),周长楫的《厦门方言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卷)(1998,台湾版改称《闽南方言词典》),张振兴、蔡叶青的《雷州方言词典》(1998),陈修的《台湾话大辞典》(2000),董忠司的《台湾闽南语辞典》(2001)等。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例9

中医药文化生态是中医药文化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或人文空间,是由置身于中医学体系之中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的中医药文化共同构成的宏观文化体系,它为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建设提供了宏观文化环境。

1研究现状

1.1成就

中医药文化生态思想古已有之。先秦和汉代有关著作中就已涉及到中医生态医学思想的论述,体现了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及发病的影响。在“天人合一”生态观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古代医学形成了“人体阴阳说”、“人体五行说”和“自然诊治”、“养生保健”等具有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如《黄帝内经》将人的生命活动放在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来考察,确立疾病的形成原因、诊断、防治原理和思路、方法,它所构建的中医学框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医学体系。

陶功定教授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大生态医学模式”的观点,认为应该以“大生态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此外,在对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中,卢焯明、陈诗慧、梁兆科等学者又提出了人体生态医学、人工自然生态医学模式等观点。近年来,刘典恩教授则从生态医学模式建立的价值基础、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以及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医学模式等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认识发展的逻辑上来看,树立文化生态理念,并适时将其纳入医学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生态医学模式将成为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基本模式。

1.2不足

历代学者在医学文化生态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然毋庸讳言的是,其研究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主要有:①受特定学科视角的影响,只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研究,缺乏特定区域间的比较和整体性考察;②对闽台中医药文化的研究,过去较多集中在对其历史形成和现状发展的探讨,较少对闽台中医药文化由历史积淀而来的生态属性进行考察。③研究方法局限,未能及时汲取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先进方法,缺乏对素材进行时间上、空间上有机的组织、串联和分析,研究总体呈离散型。

2核心价值

面对全球化浪潮,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研究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闽台中医药文化是在特定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闽台医史医家、流派演变、学术特点与中医药发展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加强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可以把握闽台中医药区域发展的规律性。

闽台中医药是维系海峡两岸人民健康的主要医疗体系之一,是构成闽台人民深层的健康文化心理结构。在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对于沟通两岸医学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医药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闽台中医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既具备了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属性,又具有闽台的民俗性特征,体现了闽台中医药发展同出一源的历史渊源。生态环境对闽台中医药文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研究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对认识闽台医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编著闽台医学史、医林人物传记、各家学说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3基本内涵

中医学是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指导下,在与古代自然科学交融、渗透、结合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医学体系,中医的整体观不仅重视人体自身组成的生态体,同时也强调人和自然生态环境应和谐统一。中医学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医学模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天即天文气象,地即地质地理,皆为自然生态环境,它的变化对人的健康和发病起着重要的影响,因为环境的剧烈异常变化往往是导致疾病爆发的主要原因。闽台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地域形态,它传承了中华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在文化的不断交融、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闽台地域特征。

3.1闽台中医药文化特征

闽台人民所推崇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一种地方文化生态。它以中医药文化为主,同时涵盖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中对健康认识的理念,其特征自然首先表现在传统医药文化的核心要素上,即以人的健康价值观念为主要指标的民族性特征上,并且形成了以民间风俗、、饮食习惯和语言等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这些健康理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都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不断完善与发展的。从历史进程来看,闽台的主要居民都是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通过不同的途径迁移的汉人,并以之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在其开发进程中,首先表现为宋代之前大量的中原移民涌人福建,植入较先进的中原文化,实现当时福建社会跳跃式发展。宋代以后福建在经济、文化、医药、海外经贸交流等方面,都得到长足的进步。明末清初,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南徒入闽的中原移民后裔又大规模地迁入台湾,开发台湾,于是形成了当前台湾民众80?的祖籍都在福建的血缘关系。在此迁移过程中,中医药文化也就随同移民一起,从中原经由福建的本土化发展,再传人台湾,受到了闽台人民的认可,并作为维系一个民族健康理念的精神纽带,以及行为模式的认识,由此形成了密切的医缘与药缘的文化生态关系。

3.2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内容与目标

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内容十分丰富。本研究以历代相关文献为对象,结合田野调查,从事闽台中医药文化传布的传统性、地域性、宗教性、民俗性的特征考察。具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3.2.1从生态伦理思想在福建古代医学理论中的重要体现,来阐述闽台中医药文化的特征和形成背景。汉唐以来,福建、台湾一带文化逐渐昌盛,名医辈出,东汉建安时期的“杏林始祖”董奉、宋代建阳人“法医学之父”宋慈、闽台民间医神“保生大帝”吴、清代长乐医学教育家陈修园等著名医家,都为闽台地区医疗事业的发展、人民的繁衍和保健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3.2.2从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国古代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来阐述自然诊治与现代生态伦理在思想上契合的一致性。对生态环境与中医起源、人体体质、疾病特点、药物利用、治病特点、医学流派、方言民俗的关系做专题研究,从文化地理学和生态社会史角度,用历史学、文献学的方法,探讨闽台中医学实践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2.3从自然因素、地理因素两方面阐述台湾、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六个文化分区的中医药文化生态状况;从中医药文化生态问题的成因,维护闽台中医药文化平衡的可能路径等方面,进行中医生态医学的研究,将传统“三因制宜”治则的内涵进一步具体化和系统化,从而丰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内涵。

本研究从中医药文化和生态医学相结合的层面,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相结合的视野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达到在生态环境与中医起源、人体体质、疾病特点、药物利用、治病特点、医学流派、方言民俗的关系等层面,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进一步弘扬闽台中医药传统文化,推进闽台中医生态医学体系的建立。

3.3研究关键与创新

本研究的关键之处在于

3.3.1闽台中医药文化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产生的地域性差别,及由此归纳出的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布的生态特征。

3.3.2民俗材料的分析、疾病类别的选择和药物来源的考察,涉及到民族、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复杂问题。

3.3.3如何透过有限的文献资料,客观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综合论述,阐述生态地理因素对闽台中医药文化及中医流派形成的促进作用。

如实收集、整理、研究现有的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布的社会生态环境,从生态医学和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闽台中医药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形成、分布、演变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从生态伦理思想在福建古代医学理论中的重要体现、生态伦理思想福建古代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和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区的生态状况等三个专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用历史学、文献学的方法,探讨闽台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发展趋势

如果把中医比作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那么中国传统文化是其根,《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体系是其本,《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辨证论治的临床技术体系是其主要枝干,而内、外、妇、儿各科的治疗及其方剂、药物等,则是其分枝、花叶与果实。从历史与社会学角度上讲,中医是名木,中医药生态文化是沃土。因此复兴中医学术,提升文化精神,完善中医管理,都必须从复兴中医原生态文化做起。实现海峡西岸文化复兴的梦想,呼唤着闽台中医药原生态文化的真正复兴。

闽台中医药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都是维系海峡两岸人民健康的主要医疗体系之一,而闽台中医药文化更是构成闽台人民深层的文化生态结构,这种联系既是生理的、血缘的,又是心理的、文化的。因此,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对于增强大陆的吸收力、聚集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兆量.中国民俗地理探幽[J].经济地理,1999,19(1):1-5.

[2]刘德荣.福建医学史略[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肖林榕,林端宜.福建民俗与中医药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于秀萍,刘典恩.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14-16.

[5]陶功定.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黄帝内经》的主线[J].山西中医,2004,20(3):36-40.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例10

1 浙南闽语简介

浙南闽语,常被称为“福建话”,属于闽语的闽南语系统。浙南闽南语,也叫浙南闽南话,有时也称作苍南话。明末清初时期,有大量的闽南人迁徙到浙南苍南县、平阳县、玉环、洞头一带以及福建东北部的福鼎、霞浦一带。浙南与闽东地理相连,口音亦相近,这个片区统称为“浙南片”。闽南话传入后,由于自身的演变和受周围方言(浙南受瓯语,闽东受福州语系)的影响,与闽南本土的闽南话形成了一定的差别,苍南人习惯把这种方言称为“浙南闽语”。

2 浙南闽语的语音特点

(1)从声母方面看:1)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的,不论平声或者仄声,多数字不送气,少数字送气:爬(pe 阳平)盘(pūā 阳平)同(ta 阳平)树(ts‘iu 阴去)。2)古非敷奉三母字,今白读声母为[pl或[P‘]:如分(pun阳平)蜂(p‘a 阳平)浮(p‘u 阳平)。3)占知撤澄三母字,今白读声母为[t]或[t‘]:抽(t‘iu 阳平)拆(t‘ia 阳上)。4)部分古书母心母和个别生母字,今白读声母为塞擦音[ts〕或[ts‘]:书(tsieu 阳上)叔(tse 阳上)深(ts‘in 阳平)。5)部分古云母字,今白读声母为[h];古匣母字,今白读声母为〔k〕或[θ]:云(hun 阳平)厚(kau 阴去)学(o 阳入)。(2)从韵母方面看:1)没有撮口呼韵母。北京话读撮口呼的字,在浙南闽南话里大部分读齐齿呼或合口呼,少数读开口呼:军(kun 阳平)旬(sun 阳平)略(li 阳平)。2)有丰富的鼻化韵。以麻步话为代表的有12个鼻化韵母:à(骂、雅)ì(天、平)ù(奴、怒)第四声(考、魔)ìà(听、名)ùì(县、关)è(胆、敢)ìù(养、羊)ūà(半、看)àì(闲、乃)ìàù(猫、摇)ū(貌、脑)。3)鼻音韵尾[mn ]合流。浙南闽南话在负音韵尾合流分为新老两派,老派(50岁以上)[m]尾与[n]尾合并,今有[n ]两个韵尾。新派(50岁以下)[m]和[n]尾都并入[]尾,今只有[]尾(厦门话是福建闽南话的代表,以下特点注意与厦门话比较):衫(sam阴平、san阴平、sa阴平)亲(ts‘in阴平、ts‘in阴平、ts‘i)侵(ts‘im阴平、ts‘in阴平、ts‘i阴平)以上所举例,其读音依次是厦门、麻步老派、新派的读音)。4)塞音韵尾[ptk]已全部消失:杂(tsap阴平、tsa阳平)直(tit阴平、tie阳平)鸭(ak阴上、a阴上)以上读音依次为厦门、麻步。(3)古汉语音的保留。浙南闽语的语音很大方面体现了古音保留的现象。1)有一发现:闽南话方言的音韵与古诗的音韵比较符合: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里面的“荣”和“生”应该是要押韵的,而我们用普通话读起来则没有发现押韵。然而以浙南闽语读起来则为同韵,“荣”读“yieng”生读“sieng”。2)普通话中的“飞机”的飞(fei),闽南语读起来为“bei”,其中b就是古音的保留。这是清朝人所研究出来的,并且从一些古书上也可以看得出今日普通话中有“f”的音在闽南话中读“b”的音。3)普通话中的卷舌音zh、ch、sh在闽语中一般都可以读成d、t。对d、t的保留也是古音保留的一种体现。4)“你我他”中的“我”(wo)在闽南话中读(ggua),“gg”是古音,大概是上古的音,一直保留到中古,直到元朝后才消失的。(4)语音丰富。1)一字多音。浙南闽语中也明显存在着一字多音的特点。闽南话的历史悠久,它是我们中原汉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北方来到浙江福建南部一带,带来了不同时期的读音,所以闽南话就成为不同时期汉语读音的大汇合。有些是上古的音,有些是唐朝的音,还有宋朝的音,现代的音汇合起来就容易形成一字多音。根据周长楫教授的初步统计,汉语常用3500个字,有1800字闽南话都有2个或者2个以上的读音,这么多的读音构成的闽南话的音韵特别的丰富,因而也有语言学家称闽南话保留文白读音的系统是汉语所有方言都无法比拟的。2)从声调和变音的角度。在普通话中通常为四个声调:阴、阳、上、去。而在闽南话中,其声调大致可以划分7种为: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因此就其声调而言,闽南语种的声调则比普通话的声调丰富许多。由于不同时代的语音在同一地方汇合的层次变化,使在闽南话丰富的语音系统当中很多单字是一种读音而在多字中又是一种读音,这就是变音和变调。其在连读起来“天”就要变音而“顶”则不用变音。3)发音角度。普通话中有很多词都是口音词,是只从口发音的。而闽南话中明显存在着一些口鼻同时发音的现象,因此增加了闽南话语音系统的复杂性。闽南话就其鼻韵母就有几十个,而普通话则没有,而且其入声字也没有,所以闽南话语尤为丰富。

3 浙南闽语的词汇特点

(1)古词保留。浙南闽语的词汇中保留了大量的古词。1)如“丈夫”在闽南语中读(daboo)。秦代以前有一本《国语》,里头有一个粤语就说到当时的风俗习惯,说当时在民间女子若生丈夫(男)就一犬一壶酒,生女就一囤(小猪仔)一壶酒,丈夫相对女子,就是闽南话中的(daboo)对(zaboo)。在古书《说文解字》中“男”就是“田”字加“力”字,说男就是丈夫,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闽南话中的(daboo)一词就是很古远的,而现代中有配偶后才称呼为丈夫,因而由此可见闽南话中的男子保留了古词。2)浙南闽语中“你我他”,中的“你”翻译过来为“汝”是古汉语词,“他”为“伊”也是古汉语词。(2)词汇丰富。浙南闽语中词汇丰富,多单字词。如在官话中我们常用“鞋子”,而闽南话中则通常只用“鞋”单字来代替。此外,类似的还有像“衣服”、“裤子”等。(3)类古的词汇构造。浙南闽语的构词上与古代构词颇为相似。比如普通话中的“我比你大”,在闽南话中“我较你大”。

4 浙南闽语的研究意义

(1)从方言与文化的角度上看,浙南闽语是浙南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此而言,保护闽语不仅是语言学的问题,也是文化学的问题。(2)从闽语的形成上看,在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紧接着王胡乱华,中原大乱,中原人逃亡到今浙江南部及福建一带。由于南方地区地形闭塞,战乱较少,与外界的交流少,所以保留了古汉语音,因此闽语被称为“汉语的活化石”。由此,浙南闽语的学习了解,对古汉语发音和修复古书有着重要的意义。(3)从人与人的交流上看,大部分的老年人没有受到普通话的学习,至今只能用方言进行交流。因而,加强对方言的学习,有利于减少与老年人的沟通障碍,更便捷的传达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从而体现浓厚的人文关怀。(4)从地域情感上讲,方言凝聚力该地域的人民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特有文化内涵。因而对浙南闽语的研究有利于增强人们对浙南地区的认同感。(5)站在更广的角度上看由于浙南闽语与台湾闽语颇为相近,对浙南闽语的研究学习也有利于浙南人民与台湾人民的交流,增强民族认同感,从而有利于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秋古裕.浙南的闽东区方言.

[2]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3].闽江茶座——周长楫教授谈闽南话特点.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例11

0引言

在当今国际经济、文化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同化的趋势。如何在规划中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土传统民居优秀的特色,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设计体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景观显得特别重要。做为一个环境艺术的学习和研究者,在本土传统民居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显得日渐式微而感到遗憾的同时,深感有责任就此课题进行探讨。

1闽南红砖传统民居的解读

单德启在他的《人与环境一一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文中,用英文中的“本土的”(vernacular),“传统住宅”(traditionalrcsidcnce),“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etecturewithoutarchtect),对“传统乡土民居”的含义进行l}释。n]现仅以笔者当下生于斯长于斯的闽南民居为例,就其内部空间形态、外观特征、色彩特征、装饰符号、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讨其对于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重要性。[z]闽南红砖民居通常指的是用本地特制的红砖结合本地石材和工艺、融合了中原文化及闽南海洋文化的精神而建造的大膺a"詹”是闽南方言,就是通常所说的“房屋”。

1.1闽南红砖民居的空间构成形式

闽南红砖民居一般为单层,其布局以中轴线分布;呈“向心围合式“;左右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正中间有天井,中设厅堂,一般摆放祖宗神位,前设石煌,两边为厢房,左为大。在闽南方言里,几进一般也称作“几落”,如“三落大膺”的说法,指的即是三进的大詹。

1.2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分析

1.2.1主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以红色为主色调。究其心理及传统因素,红色是中国传统象征意义文化中举足轻重的色彩,红色在几千年的中原传统文化中,象征喜庆、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闽南红”呈现的便是一种带有喜庆的红色,它代表了闽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乐观向上,奋发图强的生活态度,使闽南人对传统文化中代表喜庆、吉祥和朝气的红色情有独钟,并将红色作为建筑主色调延用至今。

1.2.2辅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中的白石、青石、原木色及饰作的辅助色,与砖红主色调相辅相成。可以说,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搭配无论从建筑本身,还是置于在自然的大环境中,都显得既端庄典雅又活泼灵动。

总之,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那一栋栋具有典型的闽南特色的红砖民居,犹如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中一枚枚朱砂色的印鉴,它与环境显得统一而又有变化。

1.2.3闽南红砖民居的装饰符号

闽南红砖民居不仅远观起来赏心悦目,近看局部装饰的符号设计亦别具一格。

a、装饰符号的位置:屋脊、墙面、悬梁、柱子、门窗、斗拱等;b、装饰符号的制作方式为: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剪贴、拼凑等;c、装饰符号的题材:吉祥纹样、神话教化、诗词楹联等。这些装饰符号的灵活运用结合民居建筑的材料与工艺,使之无不充分显示营造者的匠心和艺术造诣及文化品位,亦成就了闽南民居独特的魅力。

1.2.4闽南红砖民居的文化

闽南上承古闽越的积淀、下启汉族及西域的交流、再融合东南亚、伊斯兰和西方建筑的影响,在文化面貌上呈多元化的状态。今天,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独特的外观是在闽南地域文化的浸染下逐渐形成的,她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在造型式样上处处以装饰视觉元素体现建筑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2传统民居传承之意义

2.1传统民居传承之重要性

弗.赖特曾说:“唯一真正的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文化”由此可见,其对于本土建筑文化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传统民居是本民族人民智慧浓缩的结晶,它必然有着我们能够“古为今用”的有益成份。但是,令人深感遗憾的是,今天现代化的民居建筑的大量涌现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各地的民居逐步被所谓异彩纷呈的各色建筑、貌似多元的审美追求的建筑所代替。这表面看是“现代化”的体现,但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亦反映出民族自信心的缺失;从另一个侧面看何尝不是现代对传统的蚕食与否定,或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让位?如果说房子塌了,可以重建,但一个民族的精神垮了,要重铸又谈何容易?建筑是表现民族精神的一种主要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说亦是民族精神的外化。因此,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传统民居的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尊重。

2.2传统民居传承之紧迫性

2.2.1外来因素导致传统民居加速消逝

当今,大量优秀的传统民居,正由干经济加速度增长、生活习俗的变革而快速消失。所以,民居的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早在建国初期,梁思成、林徽音夫妇就曾为了老北京的旧城保护问题竭尽全力、四处奔走。他们的方案是保留老城,将现代化的建设计划移到旁边的城市去;保留城墙,并在上面做出一些景观、休闲娱乐区域,这样人们既可以边饮茶,边徜徉在古城墙上,看老北京、看众生相,试想那是何等的享受!当梁氏夫妇看到古城墙被拆时,不禁痛哭涕零道:“每拆一块砖,都是在剥我的皮啊!”据说苏州郊区著名的水乡一一周庄之所以今天能够留存下来,也多亏已故艺术家陈逸飞先生当时四处呼吁奔走,今天才能依然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内。

2.2.2内在因素造成传统民居传承的紧迫性